小议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哲学意蕴

时间:2022-04-20 04:45:00

小议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哲学意蕴

论文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目标和历史过程的统一;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论文摘要:同志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即人的全面发展是理想目标和历史过程的统一,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是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辫证统一。

同志在继承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社会实际,创造性的发展了这一思想:“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同志提出的关于人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本质要求的重要论断,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理想目标和历史过程的统一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最早萌芽于19世纪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从抽象的理性原则出发,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理性原则发展的必然结果。他们将人的全面发展寄希望于少数天才人物的头脑和空想的社会主义环境。这种思想从“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它越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越是要陷人纯粹的幻想。"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改造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天赋的,而是在后天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特别是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马克思从人的社会关系发展的角度,把人的发展概括为三大历史过程。“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的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这一阶段主要指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低下,社会关系简单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血缘或地域联结起来的,因而“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不能想象会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因为这样的发展是同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原始关系相矛盾的。”到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人与人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商品、货币关系。马克思把它概括为“物的依赖性”。“在这种社会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物的依赖性关系为社会形成较全面丰富的社会关系,为向共产主义过渡,提供了物质基础。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主要是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我国已进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如何看待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同志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对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做出科学上的预见,但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以往的经验教训已充分说明,这样做很容易陷人不切实际的空想。”同志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际,明确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目标和过程的统一。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的理想目标,“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同时告诫我们“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我们应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中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

在“七一”讲话中,同志指出:“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一方面,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和归宿点。社会的发展包括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民主化程度、文化的进步等。这些社会发展归根到底要通过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完善、体力与智力的发展程度来体现。因此,离开了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发展将越来越依赖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的发展。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社会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人只有在全面发展的社会中才能够实现。正因如此,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互为前提、互为基石出的关系。

其次,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又不是直接同一的。也就是说,经济文化发展固然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各种社会条件,但并不一定直接促使人的全面发展。例如,以往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单纯的注重社会的发展,认为只要社会发展上去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并没有将人的发展提升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人的幸福与全面发展应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永远具有生机和活力,才不会被人民所抛弃。

最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不断推进的历史发展过程。对此,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已作了回答。这就是:(1)强调实现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全面发展,提高生活质量,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实现人们政治生活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3)实现人们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4)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发展,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这就表明,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一毗而就、自然而然的过程,“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

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价值目标,是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归宿。如何实现这一价值目标?同志提出了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首先,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出,只有当社会生产力在高度发达的科技推动下极大地发展起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充分地涌流出来以后,那时才能做到,全社会的每一个人不仅生存需要能得到保证,而且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也能得以实现。这个社会的到来,就是全人类的解放。可见,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由此,同志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通过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在十六大报告中,同志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尽快地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前进。”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其次,人的全面发展也离不开先进的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人,包括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健康的体魄等等。只有这样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这就有赖于全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科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

最后,人的全面发展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和建设,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为了人的全面发展。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远大理想和目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发展是以牺牲人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占人口极少数那部分人的发展,是以牺牲绝大多数人的发展为条件的。只有社会主义,才把每一个人都作为整个社会活动的最终目的。

由此可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既是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又是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正是基于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和客观必然性的真理性认识,中国共产党才提出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正是由于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代中国共产党的最高价值目标,才做出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选择。正如同志所指出:“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祟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