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翻译实践给高校英语教育影响

时间:2022-02-21 03:52:00

后殖民翻译实践给高校英语教育影响

在高度全球化,信息化的年代,世界各国之间的精神空间距离急剧缩小,同时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日益凸显,在经济趋同的国际形式下,弱势文化和语种面临着被强势文化和语种同化,面临日渐瓦解甚至消亡的危险和命运,中国的形势也是不容乐观,尽管中国近二十年来发展迅猛,但是中国的人均GDP还是较低,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过分依赖国外,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中国文化和语言在融入世界时,依然比较脆弱。在西方文化大举入侵的时候,中国文化能否抵挡外来文化的侵袭而保持自身特点,能否跻身世界文化的交流主流,促成世界文化多元化,翻译作为沟通的途径至关重要,其新时期下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方法值得探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中国后殖民翻译理论的研究应运而生。本文不再赘述后殖民翻译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进程,着重考察后殖民翻译的历史实践对大学英语教育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一、后殖民翻译的历史实践

一般提到殖民地,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英国殖民地,它的地域之广,历时之长,恐怕无人能出其右。因此,这里着重参考爱尔兰,印度和中国的被殖民的经历,进行对比分析。

(一)爱尔兰的后殖民翻译

爱尔兰是英国的第一个殖民国,从1169年英国军队首度开进爱尔兰,到1949年4月爱尔兰共和国成立,历经八百多年。根据吴文安的划分,爱尔兰后殖民翻译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英国殖民者思想意识起主导作用的阶段。代表作品是《偷袭牛群》,这是一部关于爱尔兰民族英雄库丘林的传奇,在译为英语过程中,根据欧洲骑士传说改编原文,极力弱化原作与英国正统文化不符的所谓“不雅”成分,体现出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双重制约。

第二个阶段是爱尔兰民族主义影响阶段。受民族主义影响,在翻译这一作品时,对爱尔兰独有的文化概念进行美化翻译,尽量从正面阐释,甚至忽略一些有负面影响的方面。着重刻画库丘林的英雄事迹,而对他的性格弱点缺陷等进行弱化处理,凸显爱尔兰文化的美好。

第三个阶段是体现后殖民思想的翻译阶段。符合后殖民翻译标准的译本就是摆脱了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双重干预,尽量保持原文的内容和形式,既保留了原作散文加韵文的爱尔兰文学形式,又保留了那些所谓“不雅”和“古怪”的情节,即不再迎合殖民者的文化和标准,也不刻意与他们作对,尽可能保留爱尔兰文化的醇厚气息。

“这三个阶段的翻译方法可以归纳为同化式,对抗式、和彰显式”。

1这三种方式对应于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殖民者文化对被殖民者文化的同化,突出被殖民者文化的落后和低下;第二个阶段是被殖民者文化对殖民者文化的反抗,突出被殖民者文化的美好;第三个阶段是被殖民者文化的客观展现,既不美化也不丑化,尽量展示其原来之面目。文化本无好坏低下之分,只有同异之别。

(二)印度的后殖民翻译

从1600年英国入侵印度建立了东印度公司到1950年1月26日印度成立印度共和国,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长达300多年。同样,印度的后殖民翻译也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东方主义阶段。在这一阶段英国人对印度文献的翻译大多采取了归化式翻译,按照英国文化标准对印度文献进行了改造。很多印度人也自觉的把英国文化奉为高于本民族文化的地位,一切向英国学习,包括语言、礼仪、生活习俗等。第二阶段是民族主义阶段。在民族主义的影响下,许多印度学者有选择的肯定民族文化,他们肯定了古代雅利安文化,否认了穆斯林对印度文化的正面影响,对当代印度文化持负面态度,这也是受了殖民统治的影响,间接的承认了英国殖民文化的优越性。

第三个阶段是印度独立以后的翻译。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其实本质是一样的,它们都把文化看成是稳定的、静态的、能够完全把握的一些元素,所以才会把民族、文化分为三六九等。

关于通过翻译建构印度文化民族身份的问题,大部分学者主张要保留印度文本的语言文化特色,采用直译法。这种译法有意给读者制造阅读障碍以彰显译文的印度身份。

(三)中国后殖民翻译实践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道伤疤,其中受伤最深的地方是香港和澳门,葡萄牙从十六世纪开始对澳门进行殖民活动,到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长达四百多年,而香港从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中国失败后不得不割让香港岛,到1997年香港回归,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长达一个半世纪。

香港在被英国统治期间,英语长期是其官方语言,中文受到排挤。殖民统治早期,英国殖民者主要依靠西方传教士进行翻译,19世纪末,在华人精英中,重英文轻中文的意识逐渐确立,翻译薪酬较高,很多华人开始从事翻译这一职业。整个20世纪上半叶,翻译是沟通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渠道,起到了巩固殖民统治的作用。

中国大陆的后殖民翻译应该从清王朝鸦片战争失败开始,当时的翻译主要是为了救亡。清政府开始重视培养外语人才,翻译西方各国情报,自然科学书籍,之后也引进了外国文学作品。

(四)爱尔兰、印度和中国的后殖民翻译实践对比研究

对爱尔兰、印度和中国的后殖民翻译实践研究的对比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

(1)爱尔兰和印度的后殖民翻译的阶段性比较

显著,分为同化式翻译、对抗式翻译以及彰显式翻译。中国的后殖民翻译者比较复杂,因为中国的历史比较特殊,曾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半字是很难衡量的,有些地方受到西方直接的殖民统治,而其他地方则受到间接影响。特别突出的一点是,中文的地位虽然在殖民地下降,但从来没被完全禁止。但是英语在当今中国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中文的地位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由于英语的盛行和网络语言的流行,已经造成中国年轻一代中文下降的严峻后果。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灭亡,就是从语言的简化和与其他语言的混杂而失去特性逐渐消亡。当今英语文化随着英语的盛行和洋节日的流行而逐渐渗透到中文和中国文化中来,对中文和中国传统文化造成冲击。

(2)中国的民族独立运动与爱尔兰和印度相比,缺乏客观性。面对外来强势文化,态度偏激,不是排斥就是迎合;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否定多、肯定少。从中华民国到社会主义新中国,都对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不够重视,甚至将其视为封建社会的糟粕而加以唾弃。

二、后殖民翻译实践对大学英语教育的启示

从爱尔兰、印度和中国后殖民翻译实践的对比来看,对我们大学英语教育的启示有两点。

(一)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加强中华文化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最近的大学英语教育大纲规定“《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个要求是把英语学习与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放到最终的地位,但却忽视了中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及对外来文化的警惕和过滤,是一种比较近视的做法,或者也可以这么理解,对中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是归属于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之内。学英语的目的就是能够尽可能自由的在两种语言和文化中转换,从而达到促进经济领域的发展。国际交流一方面包括了经济领域的相互渗透,另一方面就是两种文化的攻与守,“走出去”,“引进来”,这是一种比较敌对的看法,似乎两者之间只有你死我活的关系。目前,中国文化已经面临巨大的挑战,我们在研究如何进行翻译教学的时候,往往强调对英美国家文化的了解,却很少提到要加强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继承。在网络上如果搜索英语的地道翻译的材料数不胜数,我们不辞辛劳地关注英语的俚语,方言,但是却很少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最近温总理的翻译张璐得到了追捧,就是因为她能把“虽九死其犹未悔”中的“九”翻译成“athousandtimes”说明她深谙中英双语文化并做熟练转换,汉语中的“九”和英语中的“athousandtimes”都是多次的泛指。国际译联副主席黄友义在接受中国网记者的一次访问中提到了两个例子:比如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的人就翻译成“朋友来了,我很高兴。”这样没把中文原意吃透,另外一种翻译是说“远方的朋友来了,我们加倍高兴。”这可能更符合古人当时说话的语境。还有,“弱国无外交”,如果简单翻译成“弱小的国家无法开展外交”,那很多世界上的小国听了就不高兴,说中国看不起他们,认为他们弱小,不能开展外交,变成“弱国无外交”,而应该理解为国家小,或者国家弱在国际上容易受欺负,这样译,就容易为很多小国的领导人接受。

2以上这几个例子都说明了英语学习交流熟悉中华文化和中文底蕴的重要性。汉语是比较含蓄的语言,需要挖掘它更深一层的涵义,才能翻译得更得体更精确,对沟通起到更好的桥梁作用。要把中文吃透,就是要把中国文化吃透。而要把中国文化吃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持之以恒。

(二)做好英语和英语文化的教学工作,防止民族主义泛滥,矫枉过正

最近一两年来对保护中华文化的呼声大起,有些人对英语四、六级的设置深恶痛绝,认为把大学生大量时间捆绑在英语学习上而荒废了专业学习,导致本末倒置,甚至要求完全废止。这一点,我是不能认同的。且不说多学一门语言,多一个思路,看问题多一个角度,首先从英语四、六级的设置来说,有下列几个优点:一是权威性。四、六级的出卷和改卷都是由国内英语教学最权威的机构来完成,可以比较公平的测试学生的学习水平,而且经过多年的操作,已经有比较成熟的考试机制。二是约束性。设置四、六级考试可以激励学生的英语学习,同时由于其普遍推广可比性很强,在就职方面是自己英语实力的有效证明。对于一般的院校来说,也是增强学生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考量。也有些人认为现在社会过于重视英语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进行双语教育,会对中文学习造成重大的干扰和侵入,影响中华文化的纯粹,甚至喊出了“汉语保卫战”的口号。这一点本人也是不敢苟同。“任何一种语言都有产生、发展、发达和灭亡的历史(例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但汉语至今没有消亡,是因为它吸收了不少外语。它若封闭僵化,不肯吸收外来词汇和句法,肯定要消亡。”

3学外语不会使汉语灭亡,学英语也同样不会使汉语灭亡。学好汉语和英语能够更好地做好汉英互译,更好地引进新文化和推出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