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香港电影行业的拓展

时间:2022-05-08 11:29:00

小议香港电影行业的拓展

摘要:本文总共分为四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把一百多年香港电影产业的发展分为了6个阶段,分别简单介绍了当时电影产业发展的概况,让读者对香港电影产业整体的发展有个清晰的认识,接着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了香港电影产业衰退的现状,并且对存在的影片质量较差;大制作仍然玩不转;新人难以担当大任以及失去自身影片特色这四大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针对前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香港电影;电影产业;问题;对策

香港电影,一直是华语电影的重要代表,可是从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逐渐低迷……本文通过对香港电影衰落问题做出深入研究,对早期香港电影和如今香港电影的对比研究,结合现状,分析90年代开始香港电影产业发展存在的弊端,探讨解决类似于香港电影日益低迷弊端等公共问题,寻找挽救的方法。同时,相对于刚刚兴起的内地电影产业来说,还是有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一、香港电影产业发展

香港电影从1897年4月泊入至2006年底一百多年的发展史,分为如下6个时期:

(一)初创时期(1897——1945)

从电影泊入的1897年到30年代初,香港电影发展较内地缓慢,基本上没有规模化的制片工业,至1931年粤语有声片问世,香港电影工业才出现了第一次勃兴。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日占时期的香港电影再次陷入停滞时期,直到1945年9月侵占香港的日军投降,香港电影开始缓慢的复苏。30年代初至40年代初的10多年间,是香港电影工业第一次繁盛时期,其制片企业的兴盛、以粤语电影为主的制片数量飞速增长以及独立制片体制的成熟标志着这一时期电影工业已告别草创阶段而进入规模发展时期;在美学形态上既有教化电影、抗战电影等趋同时代的进步电影,亦有言情片、喜剧片等题材多样、风格多样的类型电影。但这一时期香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相对微弱,中原文化仍根深蒂固,香港文化基本上叠合在内地文化之中。香港电影虽亦规范于中国电影的发展之中,无论是内容或形式方面均未逸出内地电影的轨迹而呈现出独特形态。

(二)延续时期(1946——1955)

国共两党战后在意识形态上对垒亦影响香港社会,内地电影中左中右三种势力并存的格局也被复制到了香港。因此香港电影形成了左右对峙的局面。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香港电影界左右两种势力均有所增长,出现了更加势均力敌的对抗。50年代中期之后,以商业电影为代表的中间力量不断扩大,左右对峙局面由盛而衰,香港电影进入了现代化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一时期,左右对峙中的香港电影工业和美学层面都得到了发展,香港电影工业特别是国语片发展迅速,独立制片体制进一步更新,同时大厂体制也逐渐成熟,海外市场尤其是台湾市场的开拓卓有成效。在美学形态上,香港电影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态上分别延续了旧上海电影的创作体钵,在主题内涵上,影片表现出的大都是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在电影叙事等艺术表现方式上对旧上海电影并没有革命性的美学突破,更多表现为传承和延续。

(三)黄金时期(1956——1966)

50年代中期之后,香港社会的经济进一步发展,文化开始转型,形成了由中原文化、西方文化和岭南文化组成的复合文化体。香港电影亦随着其文化的转型开始了新的发展。在工业层面,“光艺”、“电懋”、“邵氏兄弟”等具有新马资金背景的大型现代化制片企业登陆香港,使香港电影的大厂制片体制有了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根本创新,制片数量也进一步飞升。在美学层面,涌现出了时装文艺片、粤剧片、黄梅调电影、喜剧片、歌舞片、青春片等各种题材和类型的影片,艺术表现手段亦显得新颖、多样,已经具备了进行本土化转型的美学基础。当时香港出现了潮语片和厦语片,它们流行于南洋一带。厦语片尤其对台湾电影事业有重大影响,由于它上座率高而引出了台语(与厦语基本相同)片。[4]P.23整个50年代,香港共生产2100多部影片,平均年产量超过200部,仅次于印度、美国、日本,居世界第4位。

(四)过渡转型时期(1967——1979)

60年代后期,香港经济开始腾飞,本土文化意识逐渐成熟,电影也开始了更为本土化和娱乐化的转型。电影工业层面上,大厂体制在度过了它最为辉煌的时期后由盛而衰,而独立制片体制却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嘉禾”成立后,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卫星制”制片体制,极大地促进了香港电影工业的发展。[2]P.17在美学层面,新武侠片、功夫片、喜剧片、犯罪片、色情片、恐怖片、科幻片等多种商业类型片相继涌现,电影语言也以全新的面目出现,形成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电影;在主题内涵方面,开始表现土生土长的新一代年轻港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价值取向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过渡转型时期之前的香港电影,实际上是从属于传统中国电影且仅带有一定地域特色的华南电影,而之后的电影才是独具文化品格和鲜明地域色彩的香港电影。[3]P.52潮语片和厦语片在香港基本已停止拍摄。但台语片至80年代仍在继续生产。在这一时期香港的影院已发展到90多家,平均3万人就有一家影院,看电影成为香港居民最喜爱的文娱活动之一。

70年代,香港影坛发生了近乎改朝换代的变化。活跃了近20年的粤语片演员多半去世、后继无人,输出的版权费被压得极低,加上电视中粤语节目的冲击、抢走了大批粤语片观众,所以经营粤语片的制片公司一蹶不振、成批停业,连规模、影响都很大的中联电影企业有限公司、华侨影业公司和光艺影片公司也相继关闭,粤语片产量由过去每十年的1500多部急剧下降至171部。与此相对应,国语片则由400多部上升到700多部。两项相加平均每年产量只有80多部。在粤语片锐减的情况下,国语片在香港上演时几乎都配了粤语对白,所以从这时期开始,已无国语片粤语片的严格界线。在这同一时期,香港电影界涌现出了一批青年导演。他们大多数是留学生,回到香港先投身电视台、取得经验后转向了电影。他们寻找在艺术上有共同语言的人结成固定或不固定的创作集体,取长补短,进步很快,已形成香港影坛一支重要生力军。他们非常活跃,热心电影艺术的推广、普及和提高,分别发起组织了火鸟电影会、第一映室、电影文化中心等团体,促进了香港电影的发展,特别是注意在内容上和艺术上提高电影的水平。[4]P.68

(五)繁荣时期(1980——1993)

80年代香港经济再度飞速发展,晋升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文化本土化趋于定型。香港电影的工业形态和美学形态亦有了进一步发展,“卫星制”体制被继续丰富和完善,进而变异成为以院线制营销模式为基础的新体制,电影票房、从业人数、港产片票房比例等各项经济指标均达到了历史最佳水平。经过“新浪潮”电影运动,香港电影的美学储备有了坚实的基础,电影创作也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形成了以动作类型为主和以喜剧类型为主的复合类型片。[5]P.84较为纯粹的商业类型片成为这一时期香港电影的主流,而文艺类型片也在美学形态上有所突破,呈现出新的景观,亦为这一时期以商业类型为主的香港电影注入了深厚的人文内涵。香港有更多的制片机构或电影工作者和内地有关方面合作,拍摄了有巨大影响的影片。如中原电影制片公司在1982年公映了一部由连获5届中国武术全能冠军的李连杰主演的影片《少林寺》,风靡全世界,李连杰也由此成了继李小龙之后世界知名的功夫片明星。李翰祥组织的新昆仑电影公司与内地合拍的影片《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在香港和东南亚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六)风格化时期(1994——2006)

90年代之后,由于香港社会的人心浮动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香港经济发展出现了颓势。在这种大环境下,也由于香港电影自身的诸多问题,其电影工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低迷。为寻求救市之策,香港特区政府和香港影人都在积极的努力,而中央政府也给以了大力支持。香港电影产业模式中,传统的大厂体制及“卫星制”、院线营销模式等均已告亡,除和内地合作制片外,出现了产业重组、联合新媒体工业等多种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新产业模式。在工业趋于个性化的同时,其美学层面也显现出了风格化特色,突破了繁荣时期流水线式的商业类型片制作模式,表明了香港电影在经过重大社会变革考验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6]P.102

二、香港电影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

香港电影自踏进九十年代,已经没有主流电影,并且开始从高峰期慢慢滑落。与好莱坞剧本创作严谨的工业体系相比,香港电影业对于剧本仍然停留在随性而至、可有可无的冷漠中。剧本的粗制滥造、创意匮乏已成为香港电影失去观众的死结。当下占据市场主流、能够吸引观众入场的只剩以性和爱情为题材的喜剧,2000年到今年,每年港片十大票房排行榜上,这类影片几乎都占去半数。

明星断层,也成为电影业青黄不接最突出的表现。今年3月香港国际影视展公布的报告显示最受买家欢迎的男女演员仍不外乎80年代出名的刘德华、周润发、梁朝伟、张曼玉等四十岁左右的明星。流行文化圈如今只注重包装年轻偶像,而这些偶像明星多为非专业演员,这类依赖新鲜感和年fans追捧的明星很难保证长期稳定发展,使那种跨年龄阶层的实力派巨星难以出现。

2004年,这一年中,息影十年的许冠文复出,远走好莱坞五年的成龙回归,王晶也高产地推出三部电影。但这些当年香港电影的旗帜,在当下市场中的反响却分明显现着力不从心的无奈。“香港电影已经完成历史任务”的论调,在昔日辉煌期电影偶像的彷徨中,得到进一步验证。电影市道低迷也使投资方越发谨慎,不顾一切地讨好观众。直到2003年,寰亚公司因出产《无间道》系列风生水起。

票房低,世道差,拍片少,新人难当大任,恶性循环,一往无前,何时何处是最深的低谷,香港电影的抛物线很不好预计。而客观地说,香港电影票房低迷是受了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资深电影人、香港导演会永远荣誉会长张同祖认为,经济不景是票房收入低的主要原因。在经济疲弱、失业率高的情况下,市民花钱十分谨慎,遇有好电影才入场。

曾经以种类丰富、不断衍生新类型著称的香港电影业现今已变得越来越单一。

(一)内容空洞无物风格不鲜明

经常上演的是两人经过一系列误会、猜疑和折磨而最终走到一起的爱情故事;变身男女的喜剧爱情,傻女和帅哥终成眷属的肥皂剧;杂糅了幽灵、鬼魅与港味搞笑于一身的鬼故事……香港电影便在这样不动大脑的剧情中继续,尽管《天下无双》、《嫁个有钱人》和《呖咕呖咕新年财》都有2000万港元的票房,但这些老套陈旧的故事让人担心能否继续吸引观众。续集、系列片以及大量剪接好莱坞电影片段从而凑成一部新片,香港电影就这样渐渐陷入困境。

香港电影的招牌片种如黑帮片、警匪片、赌片以及古惑仔系列影片,因为观众的厌倦而几乎在电影院里濒临灭绝,取而代之的是办公室爱情小品、古装故事、疯狂喜剧、化装特技、贺岁和鬼怪题材。对票房的敏感导致了导演在题材选择和故事编排上的急功近利,光是一个暑假就出现了《我左眼见到鬼》、《幽灵人间2》、《枕边空灵》等数部鬼片,最终导致了香港电影类型片的畸形发育。

香港影业中弥漫的侥幸心理,寄希望于观众不要成长,把老旧题材、手法一而再、再而三地翻拍运用,这样的短视行为最终导致类型题材越来越狭窄。著名影评人、香港国际电影节艺术总监李焯桃分析:“由于人才外流、特技和投资比不过好莱坞,香港本土的武打动作片全面衰退。”当下占据市场主流、能够吸引观众入场的只剩以性和爱情为题材的喜剧,影片质量之泛滥粗俗可想而知。

(二)大制作仍然玩不转

耗时3年的科幻巨制《蓝血人》以惨败的票房收场,给很多希望用高投入、高科技吸引观众的人以沉重打击。由于香港导演很少尝试大成本制作,因此从调度到节奏都存在很大问题,思想上欧化、技术上呆滞,即使有大笔资金作后盾也还缺少能善用之的人才。

香港导演元奎日前到新加坡宣传影片《夕阳天使》,在谈到香港电影业时,他说:“香港电影业有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当某种题材受欢迎时,大家便一窝蜂开拍,结果迷失了方向。自1997年《泰坦尼克号》在香港创造令人无法企及的商业纪录以后,多数香港电影人坚信只有如法效仿,才能使港片有再度振兴的机会。但有限的财力以及尚未形成气候的制作团队,如何去跟人家强大的工业实力相媲美。以己之短去攻人之长,又如何能够制敌取胜。盲目地走式的创作路线,使香港电影一度从短小精悍的多元路线,向大片大制作的方向转型,这一期间几乎所有的临摹式创作后来都成了好莱坞电影的炮灰,只维系了几波殉葬式的商业反攻。”

(三)影人流失严重,新人难出头

20世纪80年代,港片以创作为核心,诞生了很多经典的电影,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港片就遵循了一条以演员为主的明星守则。黑帮家族的吴宇森、周润发,拳脚功夫的成龙、杨紫琼,十年磨一剑的张曼玉,成家班、袁家班,都投奔好莱坞去了。虽然他们的存在与否对好莱坞的影响不大,但对于他们的母体——香港电影,却是致命的打击,再加上王晶、周星驰的逐渐低调,香港电影的人才流失愈发严重。他们的出走和隐退使得电影圈手忙脚乱,年轻一代仓促上阵,青黄不接的导演、演员很难坚守“打了10年”的香港电影阵地。而影片制作的大部分资金和精力都放在了演员身上,导演反而成为了可有可无的道具。刘镇伟、谷德昭的票房保证,杜琪峰、韦家辉、郑秀文的常胜组合,香港电影字幕上越来越多地出现同样的名字,明星们频繁演唱着独角戏。郑秀文、杨千桦这些还可以算作票房保证的明星,一年中就不止在3部电影里出现。资源集中在一两个人身上,新人难以出头,难免使观众对换汤不换药的电影产生厌倦。

(四)盗版日益严重以及失去自身品牌

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盗版音像制品的肆虐、网络电影下载的盛行、专业精英人才的流失与匮乏、韩国电影的崛起导致外部市场的萎缩(地域原因导致了其极高的海外市场依赖性)资金运作模式陈旧等,都可以被看为是港片没落的罪因。

而盗版和网络下载固然也是导致今日惨状的重要原因,越来越多的影迷将香港电影斥之为“垃圾片”,每上映一部都遭群起攻之的落魄局面。香港只有几百万人口,电影主要靠外销来赚钱,但近年盗版猖獗,抢去了电影投资者八成的外销收益。[7]P,95

首先,虽然得到内地市场却失去了本土阵地。透过放宽政策,开放合作的配额限制,加上香港政府得到国家支持而实施的一些条款,使得香港电影利用合拍方式,取得发行资格,从而在市场获取到巨大的票房利润。内地和香港公司的携手日趋成熟。可惜与此同时,香港本土的电影生意却一蹶不振,过去香港人热捧香港片的热情不再,票房数字从数几十亿计下滑到只得三四亿,港产电影的数量,也从十年前一年二百多套急降到这几年勉强的五十多部,香港电影人,早已宣告本土阵地的失陷。

虽然得到国际荣誉,却失去“香港”这个品牌。回归之前,吴宇森已在好莱坞闯出名堂。香港导演在国际上受到瞩目,是凭借几位天才型导演的努力得来的成果。[8]P.59例如王家卫,刚好是十年前,他的《春光乍泄》便为他摘下戛纳影展的最佳导演荣誉,往后,他更是影展常客。香港导演载誉而归,日益受到重视,已是不争事实。另一方面,香港电影却在传统市场失去他的品牌光芒,过去一直被香港电影业视作探囊取物的东南亚市场,因为恶性循环的互为因素,“香港片”已失去竞争力。只靠几位大导演的少量作品,如何令“香港片”重生?

三、香港电影产业发展问题的对策

现状虽然残酷,却并非绝境。香港电影的优势就在于电影人的灵活性与变通性,也许许冠文、成龙、王晶们告别辉煌往事,也意味着开始了香港电影业的结构性转型。这是香港影人面临的最坏的时代,或许也是最好的时代。要拯救香港电影,我想,首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影片质量

在最辉煌的20世纪80年代,亚洲各国尤其是东南亚都争相购买港产片,用港产片来作为支撑本国票房收入的主要支柱;但如今,港产片已经变成了“票房毒药”。两者间天壤之别的变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港产片整体粗制滥造和质量低劣,这种大批量生产的“七日鲜”、“十日鲜”媚俗影片,在争取海外市场的同时也在不自觉地受到市场的排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积累成海外市场化整为零、港片无人光顾的恶性现象。[9]p.132

为从根本上解决香港电影行业危机,香港电影产业发展必须做到两点,即:坚决反对和屏弃粗制滥造、重量不重质的生产状况,首先从剧作开始注重、并大幅度地提高影片质量,要培养优秀制片人中心制度,以多部优质影片的个案信誉为契机来慢慢夺回港产片原有的海外市场。同时也要加强行业自身本土性文化观念和民族化身份认同意识,各大集团公司要自觉地规划产业化进程,积极整合有效的国际化运行策略,促使整体行业素质上升。

(二)以争取国际融资和发展“多国资金联盟”

目前香港电影业一蹶不振,主要是缺乏投资者。诚如著名导演陈可辛倡议的那样,香港可以联合多个国家共同制作影片,大家共组摄制队伍,分摊制作费用,独享本地发行的收益。这种方式既将单个公司投资电影的风险降低,而且充足的制作经费也能保证作品的质量,这样在票房方面就不会像以往那样风险太大。同时摄制组的“多国部队化”,也能更加促进各国电影业的交流,提高电影制作水平,甚至能发现更多更新的产业商机。另外,国际融资和“多国资金联盟”的运作模式,往往能保证影片的大投入和大制作,进而保证影片艺术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同时大制作占市场比例高,往往可以左右市场,这对于香港电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据记载,在整个香港电影发展史的各阶段,每每有大制作出现,大制作多,往往就代表兴盛期。从1970年至今的近30部最卖座电影的票房收入,大制作的影片数超过50%。而近几年来,投资超千万的香港电影轻易不敢开拍,也印证着香港电影市场的萎缩。因此争取国际合作的大制作影片,可以说是解决资本危机的最上上之选。

香港影业协会已计划将“香港电影融资论坛”建成永久组织,定期邀请全球近20个国家的电影公司和投资电影的基金公司的专业人士参加,希望协助香港电影界了解融资渠道和寻求国际资金。

(三)建立起海内外市场买埠网络

市场是电影产业的生命。不像美国、印度、日本等世界主要电影制作中心都有很庞大的本土市场作为后盾,香港先天不足,人口不过日本的1/20,本土市场固然重要,但单靠本土市场实在是不足以支撑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

针对人才流失严重问题,主要是随着国际间合作的加强,香港大批优秀电影人被美国拉走。希望大部分影人能够带着一颗热爱电影的心继续回港发展,或者带回一些先进的经验技术,掀起一股“回流潮”,以重振香港电影业。除了老一代电影人的回归,新一代电影人才的培养也是当务之急。目前香港电影业的后继力量尚未羽翼丰满,“断档”现象严重。但是我们相信,这种“人才真空”的窘境不会持续长久,只要努力培养新一代的电影人才,给新人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一至两年时间即可缓解。

还有全球化,深深影响了电影业从制作到市场的整个格局,这十多年,“全球盛大首映”、“全球同步上映”越来越多的见于报刊之间,这意味着,电影可以无阻拦地进入任何开放的电影市场,大片、新片在不同地区的上映时间间隔将会愈来愈短,电影宣传的整合效应、协同效应也应该在不同的地区不断扩散和放大。

因此香港电影产业必须改变没有完整市场网络的致命劣势,在影片质量普遍提高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银幕营销、电视营销、家庭影院、网络营销和相关商品开发等“五位一体”的科学营销构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现代完整的、产业规划下的海内外市场买埠网络,保证本港电影的畅销无阻,从而更好地推动香港电影产业向正规化、市场化、全球化发展。[10]p.63

(四)电影政策的进一步扶持

近年来港产片市场急剧萎缩,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盗版的猖獗。这点尚需要政府部门的进一步扶持,既要大力加快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的完善步骤和执法力度,进一步促进管理体制的明晰化、合理化和有效化,还要在具体政策上向电影产业进一步倾斜,给予资金或其他相关方面的支持。

香港电影其实还是应该坚持它的方向,也就是香港电影的品牌,它的商业电影,应该说在好莱坞以外是最成功的。香港是最成功的商业电影生产的地方。然而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的融合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既然是融合,经过阵痛之后,总会回归到一个相对的平衡状态,而这或许应是香港本土影片的最佳状态。再说,尽管表面看来香港本土电影似乎少了,但实则上更多的影人“北上”带动了整个内地电影产业的进步,内地电影的“香港元素”也得以增加。

作为中国电影乃至东方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电影虽历经沉浮,但它早已经成为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完成了以娱乐文明为主导的本土化转型。百年发展历程中,香港电影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市场应变能力和复杂的产业经验。

参考文献:

[1]石琪.香港电影新浪潮[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张彻.回顾香港电影三十年[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

[3]余慕云.香港电影史话第四卷(1950-1954)[M].香港:次文化堂出版,2000.

[4]方保罗.图说香港电影史1920-1970[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7.

[5]焦雄屏.香港电影风貌1975-1986[M].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7.

[6]罗卡.电影之旅[M].香港:博益出版集团有限公司,1987.

[7]StephenTeo.HongKongCinema[M].TheExtraDimensions,London:BFI,1997.

[8]朗天.后九七与香港电影[M].香港:香港电影评论协会,2003.

[9]PhilipKotler.MarketingManagement[M].Washington:PersonEducationInc,2003.

[10]大卫?波德威尔.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M].何慧玲,译.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