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类节目编导

时间:2022-07-17 10:18:50

方言类节目编导

2011年底,广东省教育厅、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组织起草了《广东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定》。据报道,该规定已上报广东省政府,并将于2012年3月1日起在广东实施。其中的第11条第2款规定:“使用方言播音应当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者省广播电视部门的批准”①。也就是说,广播电台、电视台及网络音视频节目要以普通话作为播音、主持、采访的基本用语,如果使用方言制作广播电视及网络视频节目,则须获得有关部门的批准。虽然,在《广东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定》中“没有任何限制使用方言的条款”②,但是,该规定的在网上再次引发了“推普废粤”的论争③。争论愈演愈烈,以至于广东省政府新闻发言人、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张爱军不得不出来表态:普通话与方言从来都不是对立的,推广普通话和弘扬包括粤、潮、客等在内的岭南文化都是政府要做的事情。所谓“推普废粤”从来就是一个伪命题,“废粤”根本就不存在④。2010年以来发生的两场“推普废粤”的论争都源自有关部门对广播电台、电视台方言节目的限制,由此引发了我们对方言电视节目的思考。

一、方言电视节目现状

我国方言电视节目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有关部门同意后开播的方言节目,例如2006年12月8日开播的第一个经广电总局批准的方言频道———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⑤;另一类则是未经有关部门许可而播出的方言节目,例如方言电视剧《士兵突击》等。有关部门所要限制的是后者,本文将要讨论的也是这类节目。显然,这类节目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与推广普通话、汉语规范化的方针相龃龉。我们认为法规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还是可以从学术角度对这类节目进行探讨的。从节目形态来看,方言电视节目主要包括方言电视新闻、方言电视综艺,方言电视脱口秀、方言电视栏目剧⑥、方言电视译制片、方言电视剧等节目。方言电视新闻节目有杭州电视台西湖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等,方言电视综艺节目有湖南卫视的《越策越开心》等,方言电视脱口秀有重庆卫视的《生活麻辣烫》等,方言电视栏目剧有辽宁卫视的《刘老根大舞台》等,方言电视译制片有美国卡通片《猫和老鼠》,方言电视剧有《孽债》等。因为方言电视新闻和方言电视剧是方言电视节目中的两大亮点,所以我们重点介绍这两类节目。我们先来介绍方言电视新闻节目的现状。最早在地方卫视播出的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当属湖南卫视2004年改版后的《晚间新闻》⑦。《晚间新闻》中的记者并不出镜,而是让新闻当事人用各自的方言来讲述新闻,于是湘方言、上海话、东北话……应有尽有。同年,杭州电视台西湖频道推出了一档方言电视新闻节目———《阿六头说新闻》。该节目采用杭州话播出,语言犀利风趣。《阿六头说新闻》仅用5周时间就登上了杭州地区收视率排行榜(位列前四名),后又在两个月内升至榜首,而后收视率一直保持在10%至12%以上的高位⑧。该栏目被认为创造了中国电视新闻收视的奇迹。地方电视台群起而效之,据说当时曾有20多家媒体到《阿六头说新闻》栏目组取经。此后,广州电视新闻频道的《新闻日日娣》(2004)、四川电视台的《经济麻辣烫》(2004)、无锡电视台的《阿福聊斋》(2004)、宁波电视的《来发讲啥西》(2005)、齐鲁电视台的《拉呱》(2005)、昆明电视台的《我挨你说》(2006)、吉林卫视都市频道的《说实在的》(2007)等方言电视新闻节目陆续开播。一时间,用方言播报电视新闻成为引人注目的新亮点。我们再来介绍方言电视剧的现状。在改革开放初期的荧屏上,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扮演领袖的演员为追求形似而模仿各位领袖的方言。而后,又有了吴语版的《孽债》、重庆话版的《傻儿司令》等各种题材的方言电视剧。近年来,随着《士兵突击》、《武林外传》、《我的团长我的团》、《永不磨灭的番号》等电视剧的热播,“方言”成为一些电视剧吸引观众的看点。

在方言电视剧热播的同时,领袖题材电视剧中的伟人却逐渐开始说普通话了,例如《中国1945重庆风云》电视剧中的、、等都说普通话。这或许是迫于卫视禁播方言电视剧的压力,或许是编导认识到了方言电视剧的局限性。同时,还有些编导采用了折中的策略来改良方言电视剧,即将电视剧中的方言语码⑨改为普通话语码,而将具有区别性特征的方音、土语点缀在普通话语码之中。例如电视连续剧《走西口》、《盘龙卧虎高山顶》这两部电视剧以普通话为主要语码,同时保留了山西、陕西话中的个别方音及土语词,比如剧中把“我”都读成了〔η〕。我们听到这些具有区别性特征的方音、土语就知道故事发生在山西、陕西一带。尽管,这种改良仍然不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因为使用了“不标准”的普通话,但是,相对于方言电视剧而言,还是有了很大改观。从语码使用的情况来看,在方言电视节目中,既有使用单一方言语码制作的节目,例如齐鲁电视台用济南话制作的方言电视新闻节目《拉呱》(2005);也有综合使用多种语码制作的节目,例如电视连续剧《武林外传》,该剧中能够大致确定的方言口音就有20多种⑩。据调查,公众感觉在影视剧中最火的方言依次是东北话、四川话、粤语、陕西话、河南话、山东话、天津话、湖北话、上海话和唐山话瑏瑡。

二、关于方言电视节目的论争

十余年来,关于方言电视节目的论争潮起潮落。目前,不仅没有退潮的趋势,反而愈演愈烈,甚至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方言电视节目的论争缘自法规与现状之间的矛盾。2000年10月31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门法规,其中第12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该法规确立了普通话的法定地位。但是,在该法规实施之后,仍然出现了前文所描述的方言电视新闻、方言电视剧等方言电视节目热播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广电总局在2004年10月18日、2005年9月10日和10月8日三次发出通知,重申在广播电视节目中不得使用方言瑏瑢。2009年7月,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强调说,电视剧(除地方戏曲片外)要以普通话为主,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方言和不标准的普通话;领袖题材、少儿题材的电视剧以及电视专题片等一律要使用普通话瑏瑣。2010年6月,广州市政协就提升广州亚运会软环境等问题进行调研,并在官方网站上进行“关于广州电视台播音情况的调查”。7月5日,广州市政协提交了一份《关于进一步加强亚运会软环境建设》的提案,其中包括《关于广州电视台综合频道应增加普通话节目播出时段的建议》。2011年底,广东省教育厅、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起草了《广东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定》。有关部门的三令五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方言电视节目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我们先来看业界的反映。有编导认为应当自觉遵守国家法规,并表示将正在拍摄中的方言电视剧制作成普通话和方言两个版本;也有导演、演员大呼遗憾,例如方言电视剧《山城棒棒军》的导演束一德明确表示将继续用方言拍摄续集。而由他执导的方言电视剧《傻儿司令》获得了全国新时期电视喜剧奖、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方言电视剧《山城棒棒军》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国新时期电视喜剧奖。这些奖项表明了业界对这两部方言电视剧的肯定。在2004年8月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评选的“全国百佳栏目”中,方言电视节目《雾都夜话》、《生活麻辣烫》、《越策越开心》和《阿六头说新闻》都榜上有名瑏瑥。

在“撑粤语”活动中,广州电视台《新闻日日睇》栏目主持人陈扬(2010)在微博上呼吁广州市民参与市政协关于广州电视台播音情况的调查,一起来捍卫粤语瑏瑦。广州电视台主播王燕(2010)连发微博:“一种语言代表一种文化,是广州人都要撑粤语。”瑏瑧我们再来看学术界的论争。邵培仁、李雯(2004)瑏瑨认为,媒体应该贯彻执行国家法规,发挥推广普通话的示范作用;在广播电视中使用方言不仅消解了大众媒体的语言示范功能,而且还将非方言区的受众排斥在外;保护方言不宜使用广播电视这种大众媒体。《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影视剧语言状况”部分的作者张军(2010)指出,热衷于方言秀的影视剧一般都以反映普通人的平凡生活为内容,带有地方性、草根性和轻喜剧色彩,但若演变为“为方言而秀方言”就值得商榷,要“杜绝与《国家语言通用文字法》规定不相符合的现象”瑏瑩。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陈章太(2010)认为,要根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推广普通话的形势,宏观地把握影视剧中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从20世纪50年代推广普通话至今,普通话使用能力和认同程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推广普通话需要影视剧继续发挥好榜样作用瑐瑠。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游汝杰(2010)则更赞同“推广普通话,善待方言”的提法,提倡将普通话用于正式场合或公共场合,方言用于私人场合瑐瑡。而蔡尚伟、王淑萍(2006)则认为方言和普通话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广播电视固然有推广普通话的使命,但也有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他们甚至认为方言节目不失为保护方言的一种载体瑐瑢。学者梁文道(2010)指出方言和普通话处于平等的地位,即使在影视作品中也是这样。语言的选择与商品的供需关系是一样的,有需求就有引入的必要。如果不让方言进入重要的平台,那么就会间接地催生地域偏见和阶层歧视,久而久之甚至还会导致方言的消失,如此则是中国文化的一大损失瑐瑣。最后,我们来看民众的意见。2005年以来,上海人表示出对“上海话要消失”、“孩子说不来上海话”的担忧,于是掀起了“保卫上海话”、用上海话播新闻的浪潮。2009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新闻社区进行过一项关于方言的调查。结果显示,在5557位被调查者中,52.2%的人认为方言契合了普通人的故乡情怀;62.0%的人认为影视剧人物说方言更真实、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35.2%的人认为影视剧开始更关注民众生活的参差多态;34.5%的人认为说方言更传神,同时也打破了过去普通话一枝独秀的状况瑐瑤。2010年,广州市政协针对“增加普通话播音时间的建议”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支持者占20%,反对者占80%25。2011年7月11日晚8时,南方电视台《今日最新闻》节目进行了“粤语真的岌岌可危吗?”的调查,不到半个小时,五千多观众投票说“是”。接着,广州、香港先后爆发了“撑粤语”事件。7月16日和25瑐瑥日,广州市民在街头举行了“撑粤语”游行;8月1日,香港也发生了游行活动。“撑粤语”由网上舆情变成了街头行动瑐瑦。但是,也有市民对此表示质疑,广州市民张洁敏问道:“推普当真就等于要灭亡白话,当真就是当尽灭广府文化吗?这里面有必然的对立关系吗?”瑐瑧这场旷日持久的论争,目前尚无定论。正如《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1)》所说:“争论并未停止,问题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三、把握好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

方言电视节目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语言多样性、受众需求多样化的一种表现。我们在把握方言与普通话关系的同时,还要考虑受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尊重传播及艺术创作规律,这样才能处理好普通话节目与方言节目的关系,才能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现代汉语除普通话之外,还包括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七大方言。普通话与方言并非水火不相容,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普通话是建立在方言的基础之上的,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标准语。普通话要生存、发展,就要不断地从方言中吸收养分。事实上,有些方言词语已经进入到普通话的词汇系统中了,例如在《现代汉语词典》初版中,编者曾将“浴缸、眼屎、老板、扯淡”等词标注为方言词,但是在1996年的修订版中,编者就不再将这些词标为方言词了瑐瑩,这说明它们已经进入普通话的词汇系统之中了。普通话从方言中所吸收的不仅仅是词汇,还有语法结构,例如“V+掉+了”(如“输掉了”)结构就来自吴语的“输脱哉”。普通话的语音基本上是北京音,只不过其中的轻声、儿化比北京音要少些罢了。同时,我们还认为方言是不可能为普通话所取代的。虽然,推广普通话的势头极其强大,以至于有些方言区的年轻人已经不会讲家乡话了,甚至还有人担心方言濒临灭绝。然而,据“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项目组”的调查显示:“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并没有因为普通话的推广而萎缩,甚至在部分地区还有增强的趋势”瑑瑠。例如在河北,2000年能用方言交谈人数的比例为81.81%,2011年上升至86.31%瑑瑡。据作者说,这是因为人们有了保护方言的意识。语言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老的方言可能会逐渐消失,而新的方言却还会不断出现的。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新的地域变体将会不断产生,川普等地方普通话就是很好的例子。普通话与方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长期共存的关系,因此,我们同意“推广普通话,善待方言”的提法。但是,我们并不赞同将方言限制于私人场合的倡议。对于其他场合究竟是说普通话,还是说方言这个问题,本文暂不讨论。在这里我们只讨论方言电视节目。

对于方言电视节目,我们认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更不能一刀切。而应该根据受众的需求、传播及艺术创作等规律以及方言在电视节目中的作用来考量。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要实现传播信息、娱乐、消遣等功能,在语言上,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尽量让受众都能够听得懂。在这一点上,普通话的确具有极大的优势,它冲破了方言的阻隔,让不同方言区的受众都能够听懂、看懂电视节目。而方言电视节目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具有普通话无法替代的功能,另一方面它也将方言区以外的受众排斥在外。正因为如此,电视连续剧《孽债》在推出了吴语版后,又制作了普通话版。同时,用普通话制作的电视节目还满足了部分受众学习普通话的需求。据调查,看电视听广播已经成为了人们“学习普通话的主要途径”瑑瑢。然而,受众对于电视节目的要求绝不仅仅是听得懂,更不仅仅是以此来学习普通话。受众对于电视节目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这也是现代大众传播出现分众化、窄播化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和群体的分化、技术的进步和受众的信息需求的多样化,大众传播开始向分众传播转变,这种转变可以说是媒体和社会发展的第二次进步”瑑瑣。“人们一般认为,从宽播到窄播,从大众到分众到小众,直至一对一的传播,是大众传播或者是传播发展的一个趋向。”瑑瑤分众传播的特点是信息传递从多点到多点、体现出不同的差异及对个性的尊重。分众化的传播趋势决定了方言电视节目存在的合理性。对方言区的人来说,收看方言节目,觉着亲切,觉着过瘾。正如沪语电视情景喜剧《新老娘舅》的制片人尹庆一所说“毕竟老百姓离开了上海话,连有些意思都表达不清了。”瑑瑥又如,对重庆人来说,看普通话版的《傻儿司令》、《山城棒棒军》,犹如喝白开水,重庆人特有的幽默、机智荡然无存。这主要是由于方言具有独特的表现力,能够折射出浓郁的地域文化。

方言电视节目满足了人们的方言情结。我们建议有关部门根据分众传播的规律来把握普通话电视节目与方言电视节目的关系,在将普通话电视节目作为主体的同时,为方言电视节目保留一席之地,满足受众不同的文化需求。在把握普通话电视节目与方言电视节目关系的时候,我们还要充分考虑艺术创作等规律。比如,在有些电视剧中,方言具有塑造人物形象、构建人物身份、表现地域特色、推动剧情发展的功能,而这些功能是普通话所无法替代的。我们认为电视剧首先是艺术作品,其次才负有推广普通话的使命。电视剧中人物的语言应该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来设计,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虽然,电视节目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现实语言生活,但是,目前方言电视节目的数量并不多,传播范围也很有限,普通话在电视节目中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地位。因此,我们认为在卫视等频道播出一定比例的方言电视节目,对推广普通话、汉语规范化的方针影响并不大,然而却能够满足受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有助于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