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12-15 02:53:43

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的应用研究

摘要: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初级阶段,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重任。由于目前中职学校的生源素质较差,德育的开展具有一定难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结合,可以提升中职德育效果。文章将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分析当下中职德育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中职;德育;应用

心理健康教育与中职德育具有密切关系,脱离心理层面的德育难以取得实际效果,心理健康教育也只有与德育相结合,才能做到自然渗透,避免引起学生的反感。而且中职学生由于学业不理想,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需要从心理层面上进行疏导。因此,在德育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十分有必要。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相关性

(1)交叉性。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虽然各有各的特点,研究角度和教育方式都有所不同,但是其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有着一定的交叉性。一方面,心理健康和德育的教育目的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都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能够在毕业后顺利融入社会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另一方面,两者的教育内容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德育问题往往是学生心理问题的外在表现,在教育过程中,只有同时从德育层面和心理层面共同进行引导,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1]。(2)互补性。心理健康与德育的互补性体现于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的进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手段,而德育则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适用机会。脱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徒有其表,难以深入学生内心;没有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缺乏渗透途径,对学生直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会使学生产生“我有心理问题”的想法,从而激起学生的抵抗情绪,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只有将两者互补进行,才能同时实现心理教育与德育的目标,引导学生健康成长[2]。

二、当下中职德育工作存在的不足

(1)缺乏与学生的良好沟通。开展德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走出思想误区,让学生具备分辨是非、抵御不良风气影响的能力。基于这一特点,开展德育工作必须建立在与学生良好沟通的基础之上。但是目前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普遍采取刚性约束措施,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硬性要求,并采取事后教育的方法,以较为严厉的惩处措施,避免学生出现同样的错误。这种德育教育缺乏对学生思想层面的引导,在德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也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一味地依靠条条框框进行约束,或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关概念知识,难以使德育的内容真正融入学生思想,发挥出引导作用。(2)德育工作的开展缺乏针对性。中职学校的生源素质较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中考失利,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选择到中职学校就读。因此从总体来看,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或性格内向、自闭,或性格偏激、特立独行。在这种情况下,德育的开展必须从学生出发,对学生的性格特点、行为特点进行观察和分析,找出学生存在的思想上的问题,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走出思想误区。但是,目前多数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普遍采取集体上课,或组织集体性教育活动等方式,德育工作人员在平时缺乏对学生的关注和了解,缺少与学生的一对一沟通交流,容易使德育流于形式,难以取得预期效果。(3)素质教育评价方法不全面。目前中职学校的素质教育评价普遍是伴随着期中和期末考试进行,采取按项打分或评级的形式,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得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结果。但这种评价方法难以真正做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尤其是缺乏对学生平时素质表现和学习行为的评价。而且评价内容简单,评价形式单一,得到评价结果后,也没有根据学生存在的不足进行教育方法的改进或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因此,目前实行的素质评价方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而且没有发挥出素质评价的真正作用,即促进德育水平的提高。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1)更新教育理念,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采取柔性教育。中职德育教育的开展,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引进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采取柔性教育手段,加强对学生思想和心理层面的引导,以此取代用制度进行硬性要求的刚性管理措施。德育工作者应给予学生基本的尊重,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的表现行为,从而分析学生出现德育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健康成长。一些德育问题的产生原因也可能是心理问题,德育工作者必须对其产生的原因作出准确判断。这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在沟通过程中,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进而对其进行疏导,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德育课程中的渗透。中职德育在课程设置上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渗透,立足于学生的心理成长,开展各项德育教育工作,树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并重的思想,并在课程设计上得到体现,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自我疏导、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在评价方式上,应改变传统的以能力判别为主的课程评价方式,加入情感评价标准和行为评价标注,切实将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使学生的心理成长、德育成长以及知识能力的成长同步进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3)提高中职德育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使其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德育工作者是中职学校开展各项德育工作的主体和具体执行者,其职业素养对德育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尤其是在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情况下,德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同时具备德育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从而将两者相互结合,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效果的提升。而且为人师表,自身必须做出表率,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必须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从而发挥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学校应为德育工作者提供必要的专业培训,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使其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原理,能够在德育过程中进行灵活运用。(4)将心理测评纳入素质教育评价的一部分。传统素质评价方式难以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在素质评价中加入心理测评的内容,可以使评价结果更能反映出学生心理成长和思想成长的实际情况。同时,也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进行开拓了途径,避免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另外,应注重学生平时学习、生活过程中的素质评价,通过对学生的行为和观察分析,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交流,详细了解每名学生在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将平时的评价结果纳入期末评价之中,使素质评价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阶段性的成长情况。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具有密不可分的相关性,中职学校只有在德育过程中,巧妙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通过两者的相互结合,才能提升德育效果,使德育内容真正深入学生心中,帮助其解决心理和德育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燕红.浅谈中职德育课堂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职业,2015(27):125.

[2]王莉娜.论中职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J].科技展望,2015(14):290.

作者:林景明 单位:福建省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