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苏格拉底的人生理想教育

时间:2022-05-06 10:33:00

小议苏格拉底的人生理想教育

内容提要从善的目的论教育、美德根本论教育、知识前提论教育三方面阐述了苏格拉底的人生理想教育,体现了苏格拉底的从无知到有知,从真知到美德,从美德到至善的人生境界。

关键词苏格拉底人生理想善美德知识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第一次将哲学从天上请到人间,建立了一种融认识论和道德哲学为一体的人生哲学。在对人的研究中,他非常重视人的教育问题,力图通过教育培养优秀的公民,重振雅典城邦。尽管没有达到目的,但是,他教育人们以求知为前提、有德为根本、向善为目的,使人达到真善美相统一的人生理想境界,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特别是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善的目的论教育智者和苏格拉底都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确立人在哲学研究领域的中心地位,甚至都主张人要“认识你自己”。然而却形成了两种对立的人生观。智者所说的“人”是只有自由意志的“自我”个体,只凭个人的感知经验和欲望、利益行事,只从个人出发评判存在,没有绝对的价值标准,这种“人”的形象是不确定的。因此,智者以追求现实利益作为人生目的,以满足个人欲望和利益作为道德的自然法则,不承认个人应有更高的人生目的和价值追求。苏格拉底所说的“人”是理性的人,以智慧和知识为其本性,以善为人生的最高目的。在《高尔吉亚篇》中他指出:“善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目的,其他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善而进行的,并不是为了其他目的而行善。”①也就是说,诸如自制、快乐、理性等都是以善为目的的。“正是为了善我们才做其他事情,包括追求快乐,而不是为了快乐才行善。”②善不仅是单个人人生的最高目的,而且也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目的,治理城邦的目的就是要使城邦和公民们尽可能成善。善是一切合理行为的目的,也是最高的道德价值。

苏格拉底并未给善下一个十分明确的定义,但是透过他关于美德和善的各种讨论,我们可以把他的“善”概括为三方面含义。

首先,善是有秩序的安排。苏格拉底说:“任何事物的美德无论实现在身体、灵魂或其他事物中,都不是只凭任意偶然性而能最好地得到的,只能由通过适合于每一事物的秩序和条理性才能得到。任何事物的美德都是一种有规则有秩序的安排,所以正是这种适合于该事物的秩序的出现才能使任何事物成为善的。”③也就是说,任何事物只要安排得和谐有秩序就是善的。对于个人而言,只要节制,不贪欲,身体就和谐有序;对社会而言,只要和谐有序,就变得稳定、繁荣,就是善的。

其次,善和自由、自制联系在一起的。苏格拉底在教导欧绪德谟时指出,自由对个人和城邦都是高贵而且美好的财产,能够做最好的事情即从事善就是自由,反之,受到阻碍不能从事善也就是没有自由。相应地,凡是不能自制的人也就是没有自由的人。那些不能自制的人不仅受阻不能去从事善,还被迫去从事恶。只有那些自制的人才能重视实际生活中善的事情,避免恶的事情。

最后,善是使事物成为有益的原因。苏格拉底认为善是有益有用的,但绝不是把一切有益有用的东西都当作善的纯功利主义。相反,他认为,善之所以为善,是使事物成为有益有利的原因,并不是事物的有益有利就是它们成为善的原因。他反对一般人为满足个人的情感和欲望需要的功利观,他要求人们追求真正的最高利益。这种最高利益,就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说,应该是个人利益服从城邦利益;就个人说,个人的最高利益应当是满足灵魂需要的而不是满足肉体需要的利益。所以他认为最高的善(至善)是和知识、真理、美相一致的,是真善美相统一的功利观。

苏格拉底按照自己对善的认识,把劝人从善确定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一生孜孜不倦地从事教育,找人谈话,讨论问题,就是引导人们追求和认识道德的善,改善人们的灵魂,达到拯救雅典城邦的目的。具体地讲,就是教育人们不要多想个人的实际利益,而要多关心城邦的改善,把城邦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个人利益服从城邦利益,即使是个人利益,也是应该满足灵魂的需要,而不是仅仅满足肉体的需要,就是为了肉体需要,也要加以节制。因此,他在法庭投票判决其死刑时,依然沉着地侃侃而谈,申述他以改善人们的灵魂为毕生志向,至死不渝。他说:“我个人献身为你们从事最伟大的有益的服务,我力图规劝你们每个人不要多想实际利益,而要多关注灵魂和道德的改善;或者说不要多想获利,而要多关心城邦的改善。”④

二、美德根本论教育当苏格拉底把善作为人生最高目的时,也就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善的追求和实现叫作美德。他认为,人在生活行为中表现的所有优秀善良的品质,诸如正义、自制、智慧、友爱、虔诚等均是人的美德。这些都是高尚的、善的,体现了人的道德本质。

在苏格拉底看来,由于智者的相对主义感觉论助长了个人主义、享乐主义道德观的盛行,使人们的道德本性丧失,社会道德混乱,把种种不是美德的东西当作美德看待,弄不清什么是真正的美德,致使雅典城邦衰落。因此,苏格拉底认为,重振雅典城邦的根本出路在于道德教育。因为人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美德,也可以通过教育改造社会状况。在他看来,智慧和知识能力是人人皆有的天赋本性,有些人缺乏美德是由于感觉的迷误和欲望的膨胀以至扭曲了人的理智本性,所以通过知识教育和道德陶冶可以恢复他们的理智本性,培植美德。推广到社会,可以通过道德教育匡正祛邪,使城邦社会生活确立在严整规范的道德价值基础上。因此,他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在城内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进行辩论,就是在进行道德教育,并把道德教育看成树人治国之根本。

在他的道德教育中,他比较重视以下几方面。

首先,自制是一切美德的基础。苏格拉底在强调“自制是一切美德的基础”的同时,他还认为,“一个不能自制的人”,“象一个贪得无厌的人掠夺别人的财物来饱自己的私囊那样,而是对人既有损对己更有害,的确,最大的坏处不仅毁坏自己的家庭,还毁坏自己的身体和灵魂”⑤。苏格拉底不仅这样说,而且也这样做。正如色诺芬尼在《回忆苏格拉底》中所提出的那样:“他的实际行动比他的言论更好地表现了他是一个能自制的人”。苏格拉底之所以强调自制是一切美德的基础,是因为不能自制使人远离智慧,缺乏健全理智,受身体情欲支配,不择善行事甚至去做无耻的事。而自制表现为以理智克服欲望,使欲望以适度的方式得到满足,才能给人最大快乐。

其次,勇敢是善于应付、临危不惧。苏格拉底认为,勇敢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但勇敢并不是天生的勇猛,而是一种需要经过教育获得知识才能培育起来的美德,勇和智不可分,勇敢出自智谋。不能简单地说勇敢就是对可怕的危险事情无所畏惧,如果对这类事情的性质无知而无所畏惧,只能是鲁莽。只有在大难临头时有知识有计谋,善于应付危险,临危不惧,才是真正的勇敢。

再次,交友要以善为根据。交友是当时希腊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苏格拉底很重视,他教诲人们要懂得友爱和友谊的价值,要懂得怎样择友。他自称不象别人那样喜欢声色犬马,“我喜欢的乃是有价值的朋友。”⑦他十分崇尚友谊的价值,他说:“一个真心的朋友比财富更宝贵”⑧,因为友谊更持久也更有益有用,友谊的价值是相互的,不仅朋支对自己有不可用金钱估量的价值,而且要使自己对朋友有尽可能多的价值。他还指出,交友之道,一是交能控制情欲、忠诚公正、知恩必报的人为友。二是使自己的言行从善,有“善待朋友胜过朋友善待自己”⑨的品格,言真意诚待友。

最后,美德的整体性。通过对诸如正义、智慧、勇敢、虔诚、自制、交友等具体美德的讨论,苏格拉底认为,虽然各种行为美德之间有差异,但它们都根据源于知识,也是一种知识,它们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只有在美德的整体性中才能揭示各种美德的性质。

三、知识前提论教育由于美德都根源于知识,知识是它们的共同基础。因此苏格拉底得出“美德即知识”的结论。为了说明这个结论,他对情感道德论作了有力的批驳,认为是知识支配人的行为,不是情感支配人的行为。因为道德行为中需要选择,面对各种现实的和可能的快乐和痛苦,人们总是选择较大份量或程度的快乐,较小份量或程度的痛苦;当面对快乐和痛苦交叉的事情时,总是选择快乐超过痛苦的事情而避免痛苦压倒快乐的事情。人们对快乐和痛苦作选择时必须对它们作衡量和测度,这种测度本身就是知识,只有知识才能保证作出正确的选择,保证我们获得善的生活,使恶的生活得到拯救。因此恰恰是知识支配快乐和痛苦等情感,知识是培养美德的前提。

苏格拉底所说的知识既不同于他以前自然哲学家的自然知识,也不同于智者的变动不居的具体的感觉知识。因为早期自然哲学家的知识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界的直观认识得来的,对人们的理性的自觉反思较为薄弱。智者的感觉知识只能是流动变化的认识,不能得到确定的知识。因此苏格拉底明确指出,只有常住的绝对的认识才是真正的知识。这种真正的知识主要是他们的善的知识、美德知识,只有通过认识理性才能得到。

认识理性就是认识你自己,求得真正的知识也就是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首先要承认自己一无所知,对自己以前获得的那些外在的具体的意见进行充分怀疑,才不至于妄自武断地拿自己曾有的各种意见来冒充关于人的真知,也才能求诸自己内在的灵魂而取得真知。因此,认识自己就是认识自己的无知,自知其无知才是真知之始。对此,苏格拉底在《申辨篇》中作过这样的说明:德尔斐神庙传神谕的女祭司告诉凯勒丰说,苏格拉底是最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知道后大惑不解,认为自己大小智慧都没有,怎么会是最有智慧的呢?但又认为神是不会说谎的。于是,他走访各种以智慧著称的人,有政治家、诗人、手艺娴熟的工匠,与他们对话,以验证神谕。结果,他发现那些自认为有知识的人其实没有什么真正的知识,他们实际是强以不知为知。苏格拉底正是在自知无知这点上,比其他人更明智,被神认为是最有智慧的、最聪明的。因此,苏格拉底悟出了神谕的本意是:“在我看来神不是真的说我最有智慧,而只是用我的名字作例子,仿佛对我们说:人们中最有智慧的就是象苏格拉底那样,认识到在智慧方面自己实际上是不足道的。”⑩所以,苏格拉底声称,他忙碌一生,四处奔走找人谈话,不理家事也不从政,以致一贫如洗,就是为了根据神的旨意去考察人的智慧,指明人实际上还处于无知的状态。

综上所述,苏格拉底关于人生理想教育的思想,就是教育人们从无知出发,考察自己的本质而获得真知,认识各种美德并施行各种美德,以通向人生理想境界———至善,从而为城邦培养有知、有德、向善的优秀公民,达到重振雅典城邦的目的。

①②③柏拉图《高尔吉亚篇》,转引自汪子嵩等著《希腊哲学史》第2卷第441页,第444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④⑩柏拉图《申辨篇》,见《希腊哲学史》第2卷,第368页,第366页

⑤⑥⑦色诸芬尼《回忆苏格拉底》第1卷第5章,第6章⑧⑨色诺芬尼《回忆苏格拉底》第2卷第4章,第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