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时间:2022-03-02 01:50:06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随着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电气设计开始变得更加重要,科学应用电气项目设计的项目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项目的设计水平和实施质量,进而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种类众多,特别是建筑领域更是如此,因此研究当前国际上主流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并分析我国项目管理模式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方向就显得极为重要,而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

一、当前国际上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近现代的项目管理学科最早是基于美国的阿波罗计划以及曼哈顿计划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开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开始逐步形成了各种项目管理模式。一些大型的工程项目管理也从之前的国防、航天以及建筑等领域开始逐步发展至计算机、金融、电气设计以及通讯等诸多领域,管理层次也不断创新,并显示出规范化、集成化和专业化的特征。以下就是当前项目工程的主要管理模式:

(一)传统项目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是基于先设计后招标模式。由需求方委托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前期项目的准备以及评估,在立项之后开始设计。与此同时进行施工招标文件的准备,最后通过招标选择相应的承包商。此种管理模式目前相对普遍,能够有效地对前期设计进行控制,并能够对评估、成本以及监理机构的选择进行控制,但是此种模式前期成本高、设计周期长,施工效率受到影响。

(二)CM模式

这种模式更多凸显施工方的提前进入。由项目需求方聘用CM经理在设计阶段就提出相应的施工建议,随后进行相应的施工。此种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施工效率,而且施工过程还能够因此得到统一的管理,具有降低成本、提升设计水平、加强需求方的总体控制等诸多作用,可是这种模式却很难提升需求方对项目成本的总体控制。而且随着CM经理的提前介入,也增加了业主与承包商以及分包商之间的压力,进而给设计带来负面影响。

(三)设计-建设模式

这种模式实际上就是一种总承包商全程控制模式。需求方通过招标程序确立总承包商,并由其承接项目的设计和施工以及咨询工作。然后再由总承包商采用集中竞标方式明确分包商,按照合同推动项目的正常开工。此种模式能够明确责任,总承包主要对需求方负责,而分包商则对总承包商负责。另外这种模式有助于对成本的控制,提升施工效率。只是这种模式往往受到设计水平的影响,设计质量难以保障。

(四)BOT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基于特定的工程项目而采用的一种项目管理模式,主要是以政府部门为主体,开放国内的基建设施以及运营市场,吸引外资投入,然后再由中标企业建设。当项目完工之后,运营的收益可以偿还贷款。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降低项目的施工成本,同时也有利于吸引先进的技术以及管理经验,有效的转移风险。

(五)创新的项目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种类开始多元化,由此也产生了几种创新的项目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第一,EPC模式,也就是设计-采购-施工模式。此种模式只需要业主提供相应的投资要求和一项,其余的工作则由承包方根据合同要求来完成。该模式对承包商有着更高的要求,而业主则需要给承包商提供相对丰富的资料以及权力。第二,PMC模式。这是一种项目管理承包模式,此时业主可以聘请项目管理单位对施工、规划以及招投标和采购等诸多环节进行管理,但是并不进行具体实施。该模式可以有效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并提升成本控制效果,也有助于精简机构,拓展融资渠道。第三,Partnering模式,也就是所谓的合作管理模式。这是由业主和其他参与方进行合作,明确工作目标,构建工作小组,共同承担项目的风险和成本,最终达到共赢目的的一种创新模式。第四,ProjectControlling模式,也就是项目总控模式。这种模式是由业主构建项目管理平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该平台收集和处理信息,并提供给相关领导进行决策。

二、当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问题分析

我国工程建设领域进步显著,不过由于我国一些建设单位长期的粗放经营,开始出现了机构臃肿、管理层次较多、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这势必会影响到我国项目管理水平,进而制约我国工程项目建设市场的发展,当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一)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并没有得到普遍的使用

由于受到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很多的项目建设更多地将重点放在技术方面,但是对于管理的运用则相对较少。非常强调业主的核心地位,将采购、资金使用以及施工等过程进行控制,就达到管理目标。但是这种方式很容易产生合同的纠纷,最终导致经济损失。另外,我国也没有针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行业性的法律法规,这也会导致项目建设市场的规范性和秩序性相对缺失,进而对项目管理模式产生了不重视。

(二)我国实施的项目管理模式相对缺乏制度性和组织性

因为施工中的大中型项目往往会受到成本、时间和进度等方面的影响,很多成立的项目管理组织都具有一定的临时性,并不具有对项目整体性的控制。这种管理模式显然不利于管理经验的积累,同时还容易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流失。另外,这种临时性的管理组织机构也不能够更加科学地细分责任主体,问题的可追溯性不高,难以保障业主的利益。

(三)我国目前的监理制度制约了国际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监理单位必须要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的控制。监理的范围也开始不断扩大,从项目施工的前期到验收都需要涉及。从这些监理内容来看,实际上就是行使了项目管理职责。然而我国监理人员在项目管理方面却没有丰富的经验,不能够取代项目管理工作,于是就很容易产生职能上的交叉,进而导致我国项目管理难以在工程项目中得到推广使用。

(四)工程项目管理的推动缺乏理论支持

因为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起步相对较晚,再加上实践应用层面的不充分,当前对项目管理模式方面的研究资料还不多,难以对项目管理模式开展深入的研究,这甚至导致了我国项目管理模式的定义都没有统一,无论是从建设需求方,还是从设计以及施工单位,对于项目管理的内涵认识还存在一些差异,难以统一,这势必会影响到项目管理的应用。

三、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未来发展

(一)突破思维定势完善国内市场

随着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加大了对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在这种大背景下,完善法律法规,细分职责极为重要。这不仅可以保障外企在我国的利益,并能够得到法律上的保障,同时也能够让我国企业快速和国际结接轨,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明确法人负责制的组织原则,确保法人在项目管理模式选择、融资以及设计和施工等诸多层面能够得到全面控制的权力。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鼓励更多的学术研究人员加强对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和探索,进而为企业在应用项目管理方面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二)大力发展工程咨询业

工程咨询业是当前我国的高层次智力密集型的服务行业,但是在我国的发展则相对较晚,当前我国的咨询业无论是从规模还是整体实力上都难以和国际水平竞争。而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应用更加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离不开咨询业的发展。对此我国只有大力发展工程咨询业,尤其是大型的甲级工程设计院可以使之向专业的咨询公司转变,这样就能够为我国的咨询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

(三)全面规划积极和轨迹接轨

进入新世纪之后,国际市场开始出现更多的新变化,产业分工更加细化,企业之间的兼并和重组开始日益增多,尤其是国际企业的本土化方向发展极为明显。此外国外的市场准入标准往往对我国项目管理模式提出更高要求。我国市场范围相对较广,可是市场也相对分散,具有明显的随机性,这就需要加强区域性产业的深度开发,集中资金以及技术优势,加快产业转移。另外还需要结合具体的项目制定相应的管理模式,规避单一性的对外政策,增强信息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对国内市场进行科学规划,并积极和轨迹接轨,进而提升我国的项目管理水平。

四、结语

总而言之,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虽然现在研究还不够深入,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日益重视,有关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必然会走向深入,这样就能够为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科学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志萍.工程项目管理效果的评价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17).

[2]陈志勋,熊国经.论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与专业化创新[J].科技广场,2012,(6).

作者:刘丽方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