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管理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14:34:08

现场管理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范文篇1

图中标明有两个现场设备1#、2#仪表向PLC传送信号以及PLC向两台现场设备3#、4#仪表发出信号。假定传送信号均为0-10VDC。理想情况下PLC及两个现场设备1#、2#仪表“地”电位完全相等,传送过程中又没有干扰。这样从PLC输入来看,接收正确。但如前所述,两个现场设备通常有“地”电位差。举例来讲,1#设备“地”与PLC“地”同电位,2#设备比它们的“地”电位高0.1V,这样1#设备给PLC的信号为0-10V,而2#设备给PLC的为0.1V-10.1V,误差就产生了.同时1#、2#设备的“地”线在PLC汇合联接,将0.1V电压施加在PLC地线条上,可能损坏PLC局部“地”线。同时显示错误的数据。由此引起的问题在现场调试中屡有出现。例如某大型建材公司生产线监控系统使用美国AB-PLC外接国内某厂家手操器。AB-PLC的每个数据采集板由八个通道组成,八个通道共用一个12位A/D,模拟量经过变换后由12个光耦隔离器实现与主机隔离。它的八个通道输入之间没有隔离,致使在输入信号时,每个通道单独输入到采集板均正常。但是同时输入两个或多于两个外部信号时,显示数字乱跳故障无法排除。又如航天某部门使用K型热偶作为传感器测试发动机各点温度。同上述相似,仅测试一个点时正常。但是向主机接入两点或两点以上温度信号时,显示的温度值明显错误。这两种情况在使用隔离器后,都正常了。

隔离器之所以能起到这个作用,就是它具有使输入/输出在电气上完全隔离的特点。换句话讲,输入/输出之间没有共同“地”,外来信号不管是0-10V,或带着共模干扰电压的0-10V经隔离后均为0-10V。即隔离后新建立的“地”与外部设备仪表“地”没关系。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也实现了输入到PLC主机的多个外接设备仪表信号之间隔离,即它们之间没有“地”的关系。

上面谈了输入信号和PLC信号的隔离,同样PLC向外部设备输出信号也有类似现象问题。显然采用隔离器就能解决问题。

这类电压/电压隔离器及电压/电流隔离转换器的产品型号是WS1521、WS1522。

1.不管PLC向外部设备仪表发送信号,还是外部设备仪表向其他设备发送信号,有一种情况经常遇到:要求一个信号即能向显示仪表输送信号,又能传送给诸如变频器之类的设备。这就有可能在两个设备之间产生干扰,若要彻底解决干扰问题,推荐使用隔离式信号分配器,它的二个输出之间也是隔离的。它能实现输入信号与外部设备隔离,同时实现接收信号设备之间隔离。

2.现场仪表在配套时有可能协调不利出现如下情况,接收信号设备(例如接收4-20mA)接口连接为二线制方式(即接收口为一个24V电源与一个250Ω相串联),接口的两根线一个为24V正极、一个为250Ω一端,适于连接现场二线制变送器。但现场设备为四线制变送器,输出4-20mA,这样进行直接连接将造成电源冲突。解决方法是采用隔离器将现场来的4-20mA接收并隔离,在隔离器的输出部份安装一个标准的二线变送器,以应对接收设备的接口。这个产品型号为WS9030。

隔离器要保证输入/输出两个部分隔离,外加工作电源24V在为输入、输出部份供电同时,必须确保在电气上与两个部分隔离。这种输入/输出/外加工作电源之间全部相互隔离的器件称为三隔离或全隔离器件.从理论上讲这种供电方式,不管隔离器数量多少,均可用一台24V电源供电,不会产生干扰。

3.对于常用的4-20mA到4-20mA电流信号的隔离,这里推荐一种不用另外再加电源的隔离器WS1562。

显然省去外接电源接线更为简捷,且功耗低、自身热量低、可靠性高。

WS1562的最大特点在于不需要外接电源,它带来了简捷可靠的优点同时也带来了使用上的局限性。WS1562对于4-20mA信号进行的隔离传送,从一个意义上讲是功率传送,内部肯定有功率损耗。损耗表现在输入端和输出端电流/电压乘积的差值上。以负载电阻RL=250Ω为例,当输出为20mA时输出端250Ω上的电压为5.0V,而输入端的两端间电压测试为8.8V。简单计算表明,内部损耗等于20mA×(8.8V-5.0V)=76(mW),也即内部损耗为76毫瓦。从使用者角度来看,假若输出端负载电阻RL等于250Ω,那么从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最大值为8.8V/20mA=440(Ω)。在这种情况下输入的4-20mA电流源必须具有驱动440Ω负载的能力,才能使WS1562无源隔离器在输出端负载电阻RL等于250Ω条件下正常工作。不过,从经验来看大部分现场仪表能满足这些条件。

4.再谈谈常用的二线制变送器(含压力、温度、流量…),从隔离角度可以分为隔离式及非隔离式。采用隔离式二线制变送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抗干扰能力。

二线制变送器的隔离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传感器和变送器一体而又必须放置在现场指定地点,对于这种情况一般把隔离器安置在中央控制室机柜中。对这种现场二线制变送器的电源配送有二种接口形式,要根据现场具体情况来定。图四给出了针对PLC与二线制变送器两种接口的连线图。

现场管理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现场管理;问题;原则;对策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对施工企业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施工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即要追求企业利润又要确保满足质量、安全、进度的要求,只有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才能达到目标的实现。

1当前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人的因素难以实现全面有效控制

现场施工的操作型工序产品一般均具有劳动密集的特性,投入劳动力众多,故难以对每个操作人员实现有效控制。在工程实践中,由于个别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所引起的质量问题是屡见不鲜的。因此,怎样实现对操作人员全面有效控制对于监理单位及承包商均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难题。

1.2质量控制过程中产品难以全面检查,部分质量隐患易遗漏

事实上,由于现场施工操作型工序产品面广量大,采取全面检查是难以实现的,但采取抽检的方法,往往又导致了一些质量问题的遗漏。怎样实现对于操作型工序产品成果的全面控制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难点。

1.3安全意识不高,责任不明确

安全意识是做好施工现场安全工作的关键,现场施工的安全工作是关系到整个工程进程的工作。但是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对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文件等没有深入学习,而且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施工现场,导致施工人员安全生产知识淡薄。

1.4对物料的因素较难实现全面控制

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过程中,投入物料的面广量大,对物料的因素较难实现全面控制。实践工作中,监理工程师经常感到工业化的设备及批量产品质量离散性小,往往通过产品书面检验及试验测试产品质量即可得到评判及控制。但多数操作型工序所用地方材料,如砂、石、砖等的质量离散性较大,加之材料往往随时进场,如何实现对于材料的实时、全面、有效的控制也是一个困难的课题。

1.5对于现场施工工序产品检测出现的偏差不可避免

由于工作量巨大,纠偏的难度及损失相当大,纠偏措施的决策也较为困难。在实践中,操作型工序出了偏差若不及时发现往往造成大面积返工。问题虽然得到解决,但对于工期造成的损失已较难弥补,同时承包商也易受到较大的损失。事实上,纠偏措施的难度及损失较大,解决问题的关键应放在事前控制上。

2加强施工企业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和市场,从而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项目部应在精品奉献、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下功夫,并同时在生产经营诸要素中,时时处处精打细算,力争少投入多产出,坚决杜绝浪费和不合理开支。

(2)科学合理原则。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办事,以期做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还要做到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合理,现场资源利用有效,现场设置安全科学,员工的聪明才智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3)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事实上,为了有效协调地进行施工生产活动,施工现场的诸要素都必须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意志,克服主观随意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3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对策

3.1搞好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是决定因素

人是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主人翁的观念,提高人的素质,避免人为的失误,以人为本。在这方面主要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加强对人的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使参加施工管理的员工懂得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即管理产生精品,管理产生效益;其次,当前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拥有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就能搞好施工管理,整个工程施工中公司集中主要技术骨干主要领导亲自抓,成立专门的班子,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责任到人,并由公司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整体管理水平加强,从而保证各个岗位配备合格的人员;第三,根据各个工程的特点,在使用人方面从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技术业务素质、管理水平素质等方面考虑,实行全面控制,根据人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人的心理行为控制人的使用,量人所用,从而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能力。

3.2规范生产施工,严格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项目质量控制好能有效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项目管理水平,增强竞争能力。加强质量管理,就是要在符合项目功能、工期和费用要求的情况下,通过质量管理避免或减少损失和错误。加强质量管理必须明确该工程的质量要求,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质量保证措施及施工方案,使每项工序落实到人,责任到人,从而有效的组织好质量管理,使工程项目达到优良工程、精品工程。此外,必须向实施者落实质量责任,灌输质量意识,根据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经常进行考核、奖惩,防止追求施工高速度和低成本而牺牲质量。

3.3保护现场工作人员,做好安全工作

安全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前提和保证。加强安全管理必须对每个人做好三级安全教育,使之对安全生产有个清楚的认识。要进一步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意识和责任感,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施工安全无小事,始终把现场施工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中,作为最主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安全施工安全生产职责,加强对现场施工安全工作的管理,切实做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切实提高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同时,制定好安全管理细则,严格执行有关制度,使安全管理落到实处,使工程项目达到达标工地、样板工地。

3.4合理使用材料和设备,做好保护工作

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尽可能低材料储备。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耗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认真计量验收,同时坚持余料回收,降低料耗水平。此外,由于施工现场的劳动生产率在很大程度上受施工现场材料流动情况的影响,因此应将材料储存场地选在对施工现场影响最小并靠近安装地点的地方,选择好交货路线,以避免对施工作业造成影响。同样地,材料在安装前应进行适当保护。

在设备管理方面,应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进行内部合理调度,力求提高机械利用率在机械配套选型中,注意一机多用,减少设备维修养护人员的数量和设备零星配件的费用。

>3.5抓好进度计划的实施是施工现场管理的效益追求

在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该保证项目及各个工程活动按计划及时开始,并在实施过程中监督项目以及各个工程活动的进展状况,在工程过程中记录各工程活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及完成进度。在各控制期末将活动的完成度与计划对比,确定各工程活动、里程碑计划以及整个项目的完成程度,并结合工期,生产结果的数量和产量,劳动效率,资源消耗,预算等指标,综合评价项目进度状况,并对重大偏差做出解释,分析其中的问题和原因,找出需要纠正措施的地方,评价偏差对项目目标的影响。同时,应结合后续工作,分析项目进度趋势,预测后期进度状况、风险及机会,提出调整进度措施。项目正式开始后,必须监控项目的进度,以确保每项活动按计划进行,掌握各工作包所达到的实际状态,即完成程度和已消耗的资源,在项目每个控制期末对各工作包的实施状况,完成程度,资源消耗量进行统计。

4结语

作为施工企业只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才能获得理想的、满足适用要求的工程项目,才能在预定时间发挥效用。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做到做一项工程创一项名牌树一块丰碑,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创造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黄雪红.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企业文化,2008,(11):172-173.

现场管理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项目施工企业;物资现场管理;有效措施

1引言

做好施工现场的物资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升项目施工质量,同时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与经济效益。但是,由于目前施工企业没有对施工现场的物资管理工作引起重视,再加上物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管理方法与管理模式较为落后,导致了目前物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因而,现阶段进行施工企业物资现场管理的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

2做好施工企业现场物资管理的重要意义

2.1提升资源的利用率。随着国内经济社会水平的不断提升,项目工程的数量与规模逐步提升,因而施工现场用到的资源众多。同时,由于项目施工工序较为复杂,这也给施工现场的物资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施工过程中,一旦物资管理不善就容易出现资源的损失与浪费问题,这对于工程进度与工程造价的管控极为不利。通过现场的物资管理,可以对现场的物资进行统筹规划并进行合理配置,这样一来可以保证施工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2提升项目的施工质量。施工物资现场管理工作是工程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基础,一旦物资管理工作出现问题,那么将会造成工程质量的下降。因而,在进行项目施工现场物资管理工作时,要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物资的管理,并且要根据不同物资的保管要求进行分门别类的堆放。

3项目施工企业物资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物资现场管理意识较为薄弱。伴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施工企业的管理工作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是,一些施工单位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方面,并没有对施工现场的物资管理工作引起重视。同时,还有一些人员利用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谋取私利。这对于项目施工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并且不利于施工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3.2物资采购供应渠道的选择存在问题。对于目前的施工企业来说,其在物资管理的采购环节经常存在着舍近求远以及一些照顾关系。这就造成一些施工企业在进行采购工作时,所选择的供应商时大多不是质优价廉的生产厂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扰乱了市场进货渠道。这样一来,不仅会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同时还提升了施工过程的成本。3.3现场管理与人员素质存在问题。在项目施工现场,为了加强生产部门与物资部门之间的联系,一些施工单位设置了现场小库房,并且管理工作由专人负责。但是,从事于物资管理的人员大多是生产辅助人员,因而其在施工企业中的地位不是很高,并且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相应的问题。另外,目前从事于物资现场管理的人员大多不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并且施工单位也不注重物资管理的培训工作,这也造成了施工现场物资管理混乱的问题。3.4消耗定额把控不当造成材料的浪费。现阶段,施工现场存在着严重的不按定额领料、发料的问题,这不仅将导致材料的浪费,同时也会给一些管理人员提供了中饱私囊的机会。

4项目施工企业物资现场管理的有效措施

4.1加大物资现场管理的投入。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可以通过创新管理技术、设备,提高管理人员的薪资水平来提升施工物资现场管理的水平。另外,施工企业要充分认识到物资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真正将现场物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4.2建立健全物资现场管理制度。健全完善的物资现场管理制度可以对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规范,同时也可以对管理人员形成有效的约束,进而减少违规操作等问题的发生。施工企业可以建立物资现场管理的领导机制与奖惩机制,并且实际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一方面,对于领导机制而言,它可以充分的发挥上级所具有的监督作用,进而可以提升对于下级的控制力。另一方面,对于奖惩机制而言,它可以提升物资现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与积极性。施工企业通过对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并且参照评估结果进行薪酬的发放,以此来帮助管理人员树立一个良好的工作态度,这对于提升施工现场物资管理质量有着的重要意义。4.3及时进行物资管理方法与模式的创新。由于受到施工企业项目自身特点的影响,项目所需的物资在规划设计工作完成之后就已经确定下来,比如说项目所需物资的类型以及进场时间、规格等方面都已基本确定下来。因而,在这一状态下进行先进物资管理技术与模式的引进就更加方便。一般来说,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用到最多的三大原材料就是钢材、木材以及水泥,在项目设计工作完成之后,这些材料所需的数量、时间等因素都已经明确。如果施工企业能够和供应商之间建立起较为稳定的供应链,那么就能大幅的降低施工成本。另外,伴随着目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施工企业可以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管理软件应用到物资现场管理工作中,同时施工企业要注重资源计划(ERP)物资管理模式的应用与创新。此外,对于先进的物资管理模式来说,大多需要借助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MIS)来实现,这就要求施工企业要进行先进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并且要把物资管理模块快速、高效的融入到管理信息系统之中。这样一来,才能提升施工项目物资的实时监管质量与效率,节约物资管理工作的人力。4.4做好物资采购工作的价格管理与控制。对于施工企业来说,物资采购费用是一项比例较大的财务支出,因而通过做好物资采购工作,能够有效的降低施工企业的施工成本。现阶段,施工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工作时,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模式:招标采购以及询价采购、自主定价。对于询价采购来说,采购过程中要货比三家,并且询问不同厂家的材料价格,在保证施工物资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价格最低的商家进行购买。对于自主定价来说,需要施工企业对所用物资的市场价格进行了解,通过将价格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来淘汰掉一些供货价格较高的厂家。在进行采购工作时,不仅要对物资的价格进行询问,同时还要对物资的其他性能、特征进行比较,比如说不同物资的质量以及相应的售后服务、供货商的实力等方面。通过进行价格比较,可以使施工单位选出性价比最高的物资供应商,这对于节省施工成本、提升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4.5加强物资监管,杜绝物资管理中不规范行为的出现。现阶段,施工企业物资现场管理的监管工作主要由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负责。因而,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物资现场管理工作经济•管理•综述的重要性,并且要将监管工作严格落实到各个环节。另外,施工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但是,因而目前审计部门中的一些工作人员来自于企业的其他部门,这样一来就使审计过程的独立性大打折扣,施工企业要着手改变这一现象。此外,内部审计工作不仅要突出重点,同时还要照顾全面,对施工企业的物资现场管理进行全程的监控,防止徇私舞弊以及中饱私囊等问题的出现,提升物资现场管理工作的质量。

5结束语

施工企业在进行物资现场管理工作时,要加强管理工作的投入,建立健全物资现场管理制度,积极进行管理方法与管理模式的创新,同时对于物资采购环节进行严格控制,注重施工剩余材料的管理,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小项目投资成本,最终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新武.探析施工现场物资管理[J].管理观察,2009(19):59~61.

[2]胡树荣.浅析桥梁施工企业物资成本管理及成本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9):2~3.

[3]王明泉.浅谈工程项目物资管理的常见问题及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121~122.

现场管理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9S”;班级管理;实施策略

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管理工作及教育水平。使班级管理科学化,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适应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中职学校管理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班级管理的内涵及“9S”管理理论

1.班级管理的内涵。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班级是学校组织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2.“9S”管理理论的内容。“9S”是从日本企业中的“5S”活动发展而来的,是“5S”的深入及升华,既包含了“5S”的全部内容,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4S”,使得“5S”核心思想得以升华。“9S”的活动内容包括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co)、清洁(Seiketsu)、节约(Save)、安全(Safe)、服务(Service)、学习(Study)、素养(Shitsuke)。“9S”目标管理理论与班级管理在精神、内容、价值取向及行为准则方面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将“9S”管理制度应用于中职学校的班级现场管理中,给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为将来就业适应企业的制度化管理奠定基础。

二、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现状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受整个大的教育环境的影响,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1.社会大背景下的负面影响。从社会的大背景来看,仍然存在着较为强烈的轻视中职教育的思想意识,加之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高中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直接冲击着中职学校的招生工作,导致中职学校招生难,所招收的生源素质也在不断下降。2.招生与就业的恶性循环。中职学校培养的对象最终面临的就是就业问题。当前教育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中等职业教育为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但往往在教育的过程中,中职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培养出的学生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使得学生面向社会就业问题上存在严重问题,长此以往陷入一种恶性循环。3.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的质量是制约班级管理的因素之一。教师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当前中职学校的教师,无论是理论教师还是实习指导教师,在任教后缺乏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重理论而轻实践,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不足。班主任队伍建设也关系着班级管理目标能否得到贯彻落实。中职学校班主任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在思想上懈怠、管理手段上不够科学合理等,也制约了班级管理。4.中职学校学生素质制约班级管理。班级管理的对象是中职学校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中职学校所招收的学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文化基础较薄弱,质量不高。目前就读于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是成绩较差且学习积极性不高,被父母强迫或被招生老师劝说来读书的。这些学生普遍文化基础素质较差,自控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不高,甚至一些学生还存在着极为不好的社会恶习等。第二,心理认知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现在的学生生理上大多早熟,但心理上还无法承担生理上早熟所带来的后果,容易产生心理困惑及心理冲突。抵制外界不良风气的能力较差,有沉迷于网络、游戏等不良偏好,对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缺乏应有的甄别良莠的能力。第三,家庭教育影响了学生成长。就读于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于农村普通家庭,家庭条件普遍较差,大多数家长为养家糊口而外出务工,致使小孩成为留守儿童。由于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教育关注度不够,造成了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影响。

三、中职学校在校班级“9S”现场管理实施的策略

现状分析往往是现实的,而现状也往往促进教师思考,探索创新的班级管理模式,使班级管理从规范化向精细化发展,进而实现班级管理的科学化,为此,将“9S”应用于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显得尤为必要。1.制定班级“9S”管理要求。根据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特点,在遵守学校大的规章制度下,由班主任组织讨论制定适合本班实际情况的“9S”管理要求、实施细则标准等,拟订推进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行“9S”管理。2.采取多种形式将“9S”理论融入班级管理。一种制度的推行先要让遵守的人从意识上接受并认可。“9S”理论应用到班级管理中,要让学生有正确的认知,学生的管理者尤其是班主任要加大“9S”的宣传教育。比如在新生刚入学时,组织培训学生学习“9S”管理手册,通过组织学习、考试、知识抢答赛等形式,加深学生对“9S”知识的认识。班主任还可利用班会课组织全班学习“9S”管理手册知识等等。这些都对“9S”深入到学生意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宣传教育并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要管理者自身要重视制度的推行,先身教,上行下效,使“9S”经常化。(1)将“9S”渗透到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通常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9S”管理理论的内容在实践中所传达出来的精神实质与班级文化极其相近相似。将“9S”融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能够使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全体成员起到凝聚、约束、鼓舞、同化的作用,进而营造一种和谐氛围,达到“空气养人”“空气育人”“空气指引人”。(2)将“9S”融入到班干部队伍建设。班干部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目标能否实现、班级文化能否实行,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应充分发挥班干部的骨干作用。在班级实施“9S”时,班主任应召开班委会,依据“9S”管理的要求,与学生讨论共同制定出班级规范,并明确班干部的职责,在日常生活中班干部各尽其责,模范带头,以身作则,组织全体学生参与并体验“9S”管理评价标准,采用适当的激励原则,既能打造一支精干的班团队伍,又能调动班级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班风。(3)将“9S”细化到教室、寝室及公共区。“9S”管理内容班级化要按照班级管理特点,制定出符合班级管理的标准和内容,达到提高学生积极性,改进学生行为习惯,使班级全体成员生活的幸福指数提高。将“9S”细化到教室、寝室及公共区,就是要严格按照整理、整顿、清洁、清扫、节约、安全、服务、学习、素养的要求做,做到教室里桌椅摆放整齐,书本分门别类摆放,桌面不摆放物品,教室卫生保持清洁等;宿舍做到被子一边叠、鞋子一条边、毛巾一条线、牙膏牙刷一边倒,做到用水用电安全,消除隐患等;公共区做到早上清扫,中午保洁。“9S”细化到教室、寝室及公共区。在实施中贯彻落实到位,不仅能够提升班级管理水平,使班级形成良好的小环境,更能使学校管理工作形成和谐的大环境,从而使在校学生真正符合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3.常抓不懈,注重营造氛围。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推行“9S”管理也应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而且应当要坚持不懈地贯彻下去。将“9S”贯彻于班级管理的长久工作,因此全体学生都要有思想准备,克服各种不良习惯。运用班会课、在宿舍及教室等公共场所张贴“9S”管理要求等手段,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9S”管理小组督促学生从小事小节做起,潜移默化转变不良行为习惯,使班级及学校形成良好的风气,而个人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整个班级的风气又是相辅相成的。班级的良好风气可以培养个人良好习惯,良好的个人习惯又促进班级养成好风气,从而使“9S”管理工作就达到了良性循环。4.建立健全的“9S”管理评价体系,加强考核监督。伟大革命导师曾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班级“9S”管理要规定人、规定点、规定时、规定向,建立班级“9S”考核小组。任何一项制度的执行如果没有严格监督评价体系,就很容易流于形式。班级的直接管理者班主任根据民主的方法,竞选出班干部。班主任要以身作则,而考核小组其他成员要各尽其责,积极参与“9S”管理活动,带动全体学生全员参与,严格按照“9S”管理模式对班级目标评价细则进行加扣学生的德育操行分。

参考文献:

[1]肖北方.教育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0.

[2]宋飞.“9S”在高职班级目标管理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4(16).

[3]黄伟慧.将优秀企业管理模式移植到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等职业教育,2011(16).

[4]龙冰.中职学校班级6S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等职业教育,2011(10).

现场管理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突出问题;控制措施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建设的成就举世曙目,大规模的居住建筑群建设迅速,这对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品质的提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建筑行业是爆发式的增长,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不合理的地方,例如:建设的施工现场管理所涉及的:安全、材料质量、施工进度、现场程序、人员构成、机械安全与效率等,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建筑投入使用的品质、安全、在质量。

1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

俗话说万里之路始于足下,每一栋建筑的形成是人员控制材料井然有序的逐步发展而来的,在其中每一项工作都对于建筑的品质忧虑起到一定的作用,现场的管理对于建筑来说是重中之重,如果没有好的秩序管理,那么优质的建筑就无从说起,当下我们从业者需要思考的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科学管理体制是需要不断吸收经验不断改进中产生的。所以我们今天做以下分析。

2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分析

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其中主要包括:机械、人员、材料、质量、图纸契合度、安全、成本、环境保护等。2.1施工机械的管理。施工机械是建筑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安全、效率、成本控制等。建筑施工机械是企业的建设工具,也是一个企业体现良好形象的工具,在建筑机械的管理中,人员的操作、机械的性能、日常养护等工作要不断的规范流程,在建筑建设中要合理的使用,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保证成本的有效控制,同时减少安全隐患。2.2建筑施工人员管理分析。建筑形成其实就是人员合理利用材料实现所设计的物体,人员的管理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良好的科学的人员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各方面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决定现场管理的效率化、合理化的基础,企业对于施工人员要不断培养其专业性,合理规划企业发展中人员的发展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项目内部的岗位职责,树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在成本控制、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提高材料采购等方面为企业的发展积蓄潜力。2.3建筑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分析。每项建筑所使用的材料费用大约占整体费用的百分之六十五左右,这样的占比决定了材料的管理工作地位,作为施工企业,我们对于工程的整体造价中占比较大的材料管理进行分析,从材料的采购、进场、储存、安装等工作中努力使其发挥最大化的效益,材料的采购要按照工程的实际用量计算得出,编制好周计划、月计划、施工整体材料使用计划,充分考虑资金的合理运转,确保材料的保管与安装合理化,避免材料因潮湿、质量、保管制度中造成浪费,建立信息化的材料采购中心,合理对比价格、性能、质量等,做到质优价廉、控制资金使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控制措施

3.1安全至上,预防为主。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中安全管理是重点工作,安全的落实与执行的优劣是直接体现施工企业的整体素质的门面,因此,在现场管理中,我们要把安全教育工作以及安全施工规范量化到每位参与其中的人员,忽视安全是隐患也是危险,是现场管理工作中最大的错误,对于人员与企业的生命财产必须做到整体的安全防护,对重点部位要有防护措施以及降低危险程度的方案,我们要准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施工管理理念,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3.2强化组织管理,建立良好的工作制度。强化组织管理是确保工程进展与质量的保证措施,建立良好的工作制度是保障工程在建设中一直处于可控制范围,并按质、按量、安全完成的前提。我们在不断深化施工技术的同时,也要保证管理工作上与技术科学的合并,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的保证企业的发展,每项工程的顺利开展,离不良好的集体凝聚力,没有良好的组织程序与工作制度,那么生产力变无从说起,所以我们要不断深化管理,有目的、有目标、有计划的开展工作,使团体的智慧得到最大化的释放。3.3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与良好的现场管理实施。施工现场管理是指导施工技术的形成,其主要是工程的性质、规模、工期要求和建设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不同而有针对性的制定的,一份良好的施工组织指导方案,是各部门合理利用资源,投入最低的成本满足合同要求的过程,因此,施工组织包括:技术、质量、施工、机械、材料、人员等相关,我们要不断优化设计或精密的组织实施。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下人们关注质量的热度不断提升中,建筑企业要保证自身发展与经济效益的提高,在不降低施工质量标准的同时,我们需要不断深化管理工作制度,避免因人员、安全、效率、质量等因素影响整体的规划建设,不断从工作中找出更适合企业发展的道路,保障施工项目在建设中的控制能力,稳定控制减低事故的发生与短龄建筑的形成,为企业的发展规划好百年发展的长路,不断提高项目质量,就必须狠抓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因为这是基础于是技术能否体现的前提。

作者:李建明 单位: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陆雪琪.探究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探讨与剖析.[J].建筑机械,2009,07(上半月刊):273~275.

现场管理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安全识别;管理;住宅建筑;施工现场

1住宅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识别管理的特点

建筑施工现场属于高危险的作业环境,其安全管理的特点有:

1.1施工环境十分复杂

建筑施工是由沉重的建筑材料,不同功用的大小施工机具,多工种密集的操作人员,在地下、地表、高空多层次作业面上每时每刻都在变更作业结构,全方位时空立体交叉运作系统。

1.2施工环境难以全面控制

(1)复杂的承包关系。

建筑施工实行多层次、多行业、多部门承包的管理体制,多种承包商同时进入现场又各自组织作业,而每次施工地点变化时承包商也有变化,这就造成特别难以协调的不稳定的管理体系。

(2)复杂的施工队伍。

一方面是各大建筑企业本身的技术队伍质量不稳定,流动性很大,加之乡镇、集体、个人建筑队技术工人少,质量又差,这就构成了建筑施工基础管理上的先天缺陷;同时又有不同地区、较低文化技术品质、甚至是完全没有现代化安全生产观念的又未受到必要培训的临时工大量涌入高危险性施工现场。

(3)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安全。

由于施工质量引发的建筑物部分坍塌或整体倒塌的恶性事故已发生很多,既造成施工过程中伤亡,也曾造成用户及周围人员伤亡。因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施工质量管理密切相关,这就扩大了安全管理的职责范围,同时也使安全管理需要与材料品质、工艺方法、工序组织等管理相衔接。从而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技术难度。

2住宅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必须处理好的关系

2.1安全与危险并存

安全与危险在同一事物的运动中是相互对立的,相互依赖而存在的。因为有危险,才要进行安全管理,以防止危险。安全与危险并非是等量并存、平静相处。保持生产的安全状态,必须采取多种措施,以预防为主,危险因素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是客观地存在于事物运动之中的,自然是可知的,也是可控的。

2.2安全与生产的统一

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顿、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2.3安全与质量的包涵

质量与安全交互作用,互为因果。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两个第一并不矛盾。安全第一是从保护生产因素的角度提出的,而质量第一则是从关心产品成果的角度而强调的。安全为质量服务,质量需要安全保证。生产过程丢掉哪一头,都要陷于失控状态。

2.4安全与速度互保

生产的蛮干、乱干,在侥幸中求得的快,缺乏真实与可靠,一旦酿成不幸,非但无速度可言,反而会延误时间。速度应以安全作保障,安全是速度。安全与速度成正比例关系。当速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暂时减缓速度,保证安全才是正确的做法。

2.5安全与效益的兼顾

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定会改善劳动条件,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焕发劳动热情,带来经济效益,足以使原来的投入得以补偿。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全与效益完全是一致的。安全促进了效益的增长。在安全管理中,投入要适度,工料要适当,精打细算,统筹安排。既要保证安全生产,又要经济合理,还要考虑力所能及。单纯为了省钱而忽视安全生产,或单纯追求不惜资金盲目高标准,都不可取。

3住宅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必须坚持的原则

3.1管生产同时管安全

国务院在《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中明确指出:“各级领导人员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企业中各有关专职机构,都应该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

管生产同时管安全,不仅是对各级领导人员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同时,也向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明确了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管理责任。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建立,管理责任的落实,体现了管生产同时管安全。

3.2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贯彻预防为主,要端正对生产中不安全因素的认识,端正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态度,选准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时机。在安排与布置生产内容的时候,针对施工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予以消除是最佳选择。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经常检查、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明确责任,尽快地、坚决地予以消除,是安全管理应有的鲜明态度。

3.3安全管理重在控制

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运动轨迹与物的不安全状态运动轨迹的交叉。从事故发生的原理,也说明了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应该当作安全管理重点,而不能把约束当作安全管理的重点,是因为约束缺乏带有强制性的手段。

4住宅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识别系统的建立

部分小区采用过进出现场出入证制度,但由于人员流动过大,小区进出口过多,而难以收到理想的成效。特别是到了小区的后期,将近竣工验收阶段,由于大多数的施工围墙都已拆除,一部分心急的购房户急于参观自己的新房,给现场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单单靠为数不多的安全管理员来一一管理,非常困难也不太实际。因此就非常有必要建立施工现场的安全识别系统,提醒和警示进出施工现场的人员,哪些地方是安全的,哪些地方是不安全的;我们在进入不安全的地方应该注意什么,应该做哪些预防和防护措施;哪些是能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等等。因此,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首先是人的管理。

4.1个人因素事故致因模型

是一个建立在人的认知和行为调整阶段的事故致因模型,这个模型表示的是:潜在危险存在的情况下,由于个人因素的作用,事故的发生或避免。在工作情况中,个人因素的不同能够对事故的发生造成影响。图中的虚线表示的是意外情况导致的事故,因为在实际情况中,有时安全的行为并不一定绝对可以避免事故,不安全的行为也并不一定绝对导致事故的发生。

4.2安全识别系统

(1)SVI系统。

安全识别(SVI)系统是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及行业安全标准,结合企业的安全文化理念,形成企业安全方面的识别系统。它指导企业“安全视觉标识”(安全标识、安全色、安全宣传教育设施、安全形象标识等)的设计和实施,提高“安全标识”的统一性、标准性、系统性和艺术性。

(2)SVI系统的构成。

①统一的识别形象标识:可以是抽象的或具象的。

②企业安全标准色:企业为塑造特有的安全形象、传递安全信息而确定的某一特定的色彩或一组色彩,运用在所有的视觉传达设计媒体上,透过色彩特有的知觉刺激与心理反应,表达企业的安全理念,引起受众的视觉及心理关注。企业在选择安全标准色时,要参考国家标准“安全色(GB2893-2001)”。

③确定的空间或媒介:如车间、办公室、生产设备、生产设施、生产工器具等。

④规范的安全标志:安全标志、标语、标牌等(有国家或国际标准的要符合标准要求)。

⑤基本信息:行业规范的安全标准,它是SVI建立的基础;其他安全信息,如针对不同对象、不同场所、不同情况的必要安全信息。

⑥信息的传递途径:即安全理念的传播途径,SVI系统将标志牌、招贴、企业环境、交通工具、服装服饰、广告媒体、招牌及包装系统等作为安全理念的传播途径。

⑦明确的理念:企业安全理念有其丰富的内容和构成要素,这些内容和要素构成了安全理念识别系统。它主要包括:安全文化、安全方针、安全行为准则、企业安全观等。

⑧依存的文化基础:无论理念、表现形式和文案,都要基于一种单一或多元的文化背景,形成统一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品味。

4.3住宅建筑SYI系统建立的具体措施

(1)要求各个施工单位在进场施工前,都要进行施工现场的危险源的辩识工作,并及时提交工程监理部和工程项目部,由监理部和项目部进行评议、分析并进行汇总,然后统一发放到各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手中,要求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危险源的预防工作。

(2)工程项目部和监理部按照国家标准“安全色(GB2893-2001)”设置统一的标准,并要求各施工单位要统一安全标志牌的悬挂位置,以方便进出现场的人员进行辨别。

(3)在小区现场各个主要的通道边树立安全宣传牌,将在小区现场内所有使用的标志牌的意义进行解释,并画出详细的小区内的道路交通示意图,以方便进出小区的人员,特别是那些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不太了解的人员对安全标志的辩识,让进出小区的每一个人都能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防护措施,这样就能尽可能的消除由于管理不能及时到位所产生的安全隐患。

(4)在小区沿着主干道的施工围墙上书写上安全标语,时刻给进入小区施工现场的人员以提醒。在醒目的位置,以图画的形式反映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以及危害的严重后果。

(5)要求各施工单位在其负责建设的标段的主入口出,设置“五牌一图”,并根据各自施工单位的实际,提出安全管理目标,实行安全目标责任制上墙。

(6)在每个施工区域内,要求设置安全宣传栏,结合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宣传。对工程现场每个月的安全生产的形势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公布安全生产的奖惩情况。这样可以对现场人员进行教育,对违反安全生产条例的人员进行鞭策。

(7)要求各个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所佩带的安全帽的颜色要统一,以便于辨认,方便管理。

参考文献

现场管理论文范文篇7

1.1基本原则。(1)基础性管理原则。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基础性管理,因为它是针对生产一线以及组织施工展开的管理[1]。在对基础管理进行强化的背景下,在工程项目施工中,才能够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有效的记录和计量,提升施工标准化程度,也才能够促使整体工程项目高质量、高效率的完工。(1)综合性管理原则。由于不同的标准会应用于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中,因此现场管理包含多种类型。其中包括组织管理、生产要素管理、目标管理、行政管理、经济性管理等。由此可见,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从多个角度出发对工程项目展开施工现场管理,是完成管理目标和施工工艺标准的关键,也是从整体上完善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途径。(2)动态性管理原则。由于工程项目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其所处的环境、工程消耗的资金、运行中的设备以及使用的材料和人力资源等都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因此,要想提升施工现场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坚持动态性管理的原则,切实从工程建设发展的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对各个要素进行优化,才能够促使工程项目以及施工企业更加灵活的应对市场经济环境,为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工程项目的价值奠定良好的基础[2]。1.2关键环节。(1)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在积极展开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将交易活动以及施工生产活动视为一体,从整体效益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的展开施工管理、合同管理、招投标管理以及验收管理等工作,为从整体上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做努力,同时同各个生产部门保持有效的联系也是提升施工现场管理质量的基础。(2)对不同施工阶段特点进行充分的掌握,有效应用动态管理原则,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3)意识到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从而综合应用法律、技术、经济以及行政等多种措施展开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为工程项目顺利完工做准备。

2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措施

2.1注重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能够对每一个施工细节进行有效的控制。由于现阶段,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施工呈现出复杂性的特点,因此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应用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施工人员增加对施工管理的了解,并积极主动的配合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为提升此项管理工作质量做出贡献[3]。在积极实施施工现场管理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还能够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确保各个施工环节高效开展。2.2优化施工组织协调系统。在积极进行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过程中,要想提升此项工作的质量,积极构建健全的管理组织机构是关键。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在这样过程中,努力对工程特点和规模进行充分的掌握,并有针对性的调整调度机构,提升管理组织形式的合理性,将施工现场管理的职责落实到每一个管理人员身上;要想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效率,对调度人员进行合理配备是关键;在对信息技术进行充分应用的背景下,可实现班组建设的合理性,为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及项目负责人进行有效沟通奠定良好的基础。2.3从技术经济指标出发实现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工程项目建设中,企业要想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必须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加大成本控制力度,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充分的应用。在这种情况下,新时期企业应增加对技术经济指标的重视,通过对各种先进技术及管理理念的综合应用,高效完成工程成本和质量控制的目标,为企业构建良好的形象基础上,还能够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4]。而在从技术经济指标出发实现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中,相关管理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1)管理人员应加大对全体职工的教育力度,提升其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的背景下,为实现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的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2)加大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力度,在发现工程项目质量问题中,应及时进行处理,此时现场管理人员应同技术工作人员进行紧密的合作,对施工中的技术难点进行充分的把握,并有针对性的对施工人员技术能力展开培训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施工现场管理优化[5]。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相关建设企业在发展中已经意识到积极加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在实际运行中,逐渐开始构建全面的现场管理体系,而要想从整体上提升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水平,还必须将相关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在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上,从质量、安全和进度等多个角度出发,加大对工程项目的控制力度,为相关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李传坤 单位:山东三箭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雷凯.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及要求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19(17):210-211.

[2]邹世宇,范治庆,温宏元.加强工民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16,(7):157.

[3]陈海珠.对基层土地整理及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论述[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学教育家,2015,19(3):34-35.

现场管理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施工管理;四大目标;控制措施;模型化管理

1工程概况

某炼化公司新建的120t/h酸性水汽提和10万t/a硫磺回收装置为联合装置,主要处理高浓度酸性气和酸性水,其中的硫被回收,废气、废水得到净化。该联合装置是为达到2300万t/a原油加工能力而配套新建的环保装置,建成投用后,将对完善炼化公司炼油配套体系、提升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挥积极作用。本工程10万t/a硫磺回收及120t/h酸性水汽提两套装置总投资2.57亿,隶属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承担了包括所有的静设备、动设备、工艺管道、给排水、暖通、电气、仪表等七个专业的安装工程施工。其中静设备101台,动设备36台,工艺管道102000寸径,给水管线3500m,井室35座,电气设备72台,电气电缆45.7km,各类仪表设备690台,仪表电缆105km。

2项目管理的特点

(1)本安装工程由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全面实施项目施工管理,建设单位(业主)和监理单位对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执行监督管理。(2)安装施工项目管理的周期也就是施工项目的生命周期,主要包括工程投标、工程项目承包合同的签订、施工前的准备、施工及竣工验收等。(3)安装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在施工准备、现场施工、三查四定整改验收等过程当中是按阶段变化的,需根据施工项目管理时间的推移进行施工内容的变化,提出有效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动态管理,并使资源优化组合,以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效益。(4)本工程施工作业队伍多,而多工种交叉作业,组织协调工作难度大;由于参与施工人员流动性大,施工在露天进行,工期长、需要资源多,施工活动涉及到复杂的经济关系、技术、行政和人际关系,项目管理中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复杂、多变,所以必须采取强化组织协调的办法才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5)规范性、标准化要求高。安装照明设施、临时工棚的设置,安全设施、安装用机具的摆放,劳保用品的配置,安全宣传标语、警示标志的悬挂张贴以及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种设备、管道的安装等都要标准化、程序化,都必须符合安全技术规程、规范的相关规定。

3项目管理的任务和措施

安装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解决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才能充分发挥项目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职能,才能按期、优质、高效、安全地完成安装项目施工。

3.1进度管理

本工程由于前期旧装置拆除和土建施工的严重滞后,打乱了项目的整体施工节奏和进度。作为安装施工单位,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由此对施工造成的影响,项目部实时调整资源,实行动态控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从现场和工程实际出发,综合考虑设备制造工艺要求、设备材料的运输路线、吊装方法、现场施工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制约因素,制定了有效、可行的施工方案,利用先进科学的施工方法,保证施工工期。(2)尽早介入现场施工,以最大限度地及早发现设计图纸和其他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在装置区完全不222017年第2期Projectmanagement项目管理具备施工条件的情况下,在装置开展地管安装施工。按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并在竖向施工之前做好地下管线施工。(3)静设备整体上是按照土建基础和设备到货具备条件后,就创造条件进行现场安装。(4)加大预制深度,按照网络在两个月内及时完成工艺管道的预制工作。(5)给排水专业施工以及设备安装施工与土建深度交叉,争抢时间和进度。(6)在施工过程中对项目进行实时监测,从进场施工前的预制等准备工作开始就做好进度记录,对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和进度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实时掌握,克服薄弱环节,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保证进度控制目标的实现。(7)项目部坚持每天定时召开现场施工例会,及时协调解决各专业施工队伍的现场问题。

3.2质量管理

石化装置安装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管理主要包括控制对象与控制标准的确定,具体的控制方法和所采用的检验方法的制定,实测数据与控制标准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及其解决方法等内容。质量控制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前由项目部编制“质量控制计划”,确定质量控制点,经监理部门审核后生效,施工中严格按“质量控制计划”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2)采取正确的施工技术和方法以保证施工质量,定期检查施工质量以排除质量隐患。项目部与监理公司和质监站紧密配合,共同抓好施工质量,满足业主要求。(3)加强质量检查职能,建立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制度。项目部对原材料、配件进行检查验收,对工序交接、隐蔽工程、水压试验、设备试验等关键部位进行检查验收,并有见证资料。(4)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级检查制度”,即施工班组做好自检,班组间或工序间进行互检,各专职质检人员进行专检。此外,专职质检员对各道工序采取“三检制”即首检、巡检和终检。(5)强化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劳动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6)执行定期质量大检查制度,如焊接、防腐、设备安装、电气安装、自控安装等重要工序。本安装工程硫磺装置拍片一次合格率为97.11%,汽提装置拍片一次合格率为96.42%,单机试车一次成功,装置开工一次成功,完全达到项目质量目标。

3.3安全管理

建立项目的安全保证体系,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岗位责任来约束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严肃工作纪律,堵塞管理漏洞,确保每个安全管理要素的正常运行,使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处于受控状态。通过不断改进施工机具和作业手段,改善现场作业环境,使现场管理达到“文明施工、安全有序、环境整洁、设备完好”,努力使现场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1)为了加强硫磺回收和酸性水汽提两套新建装置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类违章和事故隐患,同时也便于项目部及时掌握各专业队伍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以便采取更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措施,所以项目部组建了工艺管道、电气仪表和设备等三个专业专职安监员,与安全负责人一起共同组成了项目部安全管理组,实行分区分片包干管理。(2)制定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在施工进入装置设备安装中期,大量用火作业期间,项目部对固定用火作业区域比照按三级用火管理,并实行分区按专业在项目部内部办理用火作业票。(3)高达100m的烟囱施工,贯穿了整个安装施工过程,给现场安全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项目部采取指定专人看护和设置警戒区硬隔离等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4)抓好关键设备、关键部位和关键人员的安全。对大型机械设备,安全员坚持每天至少巡查两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施工过程中的洞口、临边、高空作业所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规定专人负责搭设与检查,并保证安全可靠。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随时接受检查。(5)由项目部文明施工负责人和四个固定文明清扫员组成文明施工管理小组,及时清扫现场卫生、清理平台和脚手架上的小件边角余料等。(6)制定施工现场文明施工考核办法,项目部按照施工现场调查实况,绘出现场的机具、材料、预制件等摆放平面布置图,要求各队严格按指定区域放置各类物品,并设立相应标志牌。本安装工程整个施工过程中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达到了“一般及以上事故发生率为零;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率为零;保持员工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的项目安全目标。

3.4成本管理

为了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使项目成本控制得到有效实施,项目部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加强了对安装工程施工所消耗的人、财、物等资源进行监督、指导、调节和限制,并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内。(1)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做好各专业、各工序之间的良好搭接,通过每天召开的项目部施工例会及时协调各种施工矛盾,避免误工、窝工现象,尽量降低人工费用。(2)加强材料管理,控制材料用量,严格用料制度。项目部在施工前期准备阶段,组织管道施工技术员按照单线图的材料清单花了1个月时间进行统计整理成一个材料总表,作为材料发放、领用的依据。根据此清单与设计给出的材料总表进行核对比较,对缺少的材料及时与设计取得联系进行补料。(3)对大件设备的吊装,项目部编制详细的施工网络,实行分类、按区域集中吊装,减少吊机台班使用费。(4)制定先进可行、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达到工程项目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缩短工期之目的的关键,寻找并采用各种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的新技术、新工艺。(5)严把质量关,减少返工浪费。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做到按图、按规范施工,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一次合格,减少因返工造成人工、机械和材料的浪费。

4项目前期准备的模型化管理

项目管理的前期准备工作的好坏对整个工程能否顺利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石化工程安装项目的前期准备阶段的内容进行了总结(见表1),并且实行项目化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结束语

现场管理论文范文篇9

建筑工地所涵盖的范围不仅包括第一线的施工现场,同时还包含着各大辅助性后勤保障系统的现场,这些都被包含在了施工现场的管理范畴之内。面对如此复杂的管理工作,不仅应该明确管理思想,还需要选择合适的管理手段,确定管理工作能够保障工程施工科学有序的进展下去,在这一过程里,需要面对的是整个工程的各项施工关键环节,需要通过计划以及组织工作,来对整个系统的工程施工工作达到控制和管理,使得整个工程都能够感受到井然有序的施工环境,并且能够受到这种环境的激励和感染[1]。这些措施的本质性目的就是保证工程能够按照既定的轨道和进程,从容不迫的进展。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对施工现场实施管理,是工程项目中的重要环节,这一过程中不仅有监督,更需要进行适当的协调,最重要的是能够确定施工工作的专业水准,保证标准的贯彻落实。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工程施工系统才能够在管理的掌控之下高效运转。同时还需要针对工程中的技术性问题进行管控,避免对工程施工造成阻碍。

二、影响施工质量的整体原因

2.1人为原因

人是直接对工程发生作用的因素,工程中的各项内容都由具体的人来决定,在这种情况下,人就成了对工程造成影响的最大因素。人为原因不仅包括建筑施工实施人员,还有辅助性服务人员,最重要的是管理者,这些人员的心理素质、工作能力、专业水准以及道德修养等都在直接或者间接地对工程造成影响,更直接决定了项目工程的系统质量。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应该具备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同时还要懂得利用目标来掌控工程的整体进度,而且还要能够进行技术上的鉴定以及指导工作,这些是项目工程保证最终质量的基础前提。施工人员要具备高端的专业水准,以及扎实的技术功底,同时还能够凭借强烈的责任心将标准落到实处。

2.2材料原因

材料是工程的直接组成元素,因此原材料对工程起着最直接的影响,只有材料符合标准,工程质量的基本内容才能够有所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针对原材料进行系统的管理工作,坚决避免工程出现偷工减料,防止分包商进行违规操作,严控采购环节,对材料的相关质量参数进行仔细检验与核对。不仅如此,采购人员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这就使得在采购过程中存在极大不确定性,难以确保材料的整体质量,而且相关施工单位也还没有针对工程材料形成完整的运作机制,无法起到管理以及约束的作用,从而使原材料很难得到质量上的保证。

2.3施工原因

在施工环节中,不仅包含施工技术,同时还有施工工艺,这两项内容贯穿于整个工程的施工之中。具体来讲,相关的技术实施方案、质量检测方式和技术以及整体的施工设计等,在这些环节中问题也十分突出,很多时候尽管相关的规划以及方案都能够符合科学标准,但是在施工环节却很难执行的十分到位。不仅如此,还没有针对这一环节进行全程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工程的很多设计规划都成了一纸空文。

2.4环境原因

在针对工程项目开展具体的施工工作时,施工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工程进展,不仅如此,这一因素对工程的影响波及面积很大,工程的驻地环境仅是其中之一,气候环境、人文环境、管理环境甚至法制环境等等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工程的正常进展。由于这种影响十分复杂,很难进行系统的解决,而且变化多端,对工程的影响程度相对较深。

三、改善建筑工程建设管理措施

3.1优化资源分配

针对工程材料以及资源,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状况进行科学分配,由于工程系统相对复杂,因此对资源以及材料进行科学分配以及合理调整意义重大,这一环节的核心原则就是能够对有限资源充分利用,并创造出最多的经济收益。施工资源是工程施工的后勤保障,资源充足是工程顺利进行的保障,如若不然,工程进度将会停滞不前。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基于对工程全局的了解,在统筹规划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的分配方案,使得资源能够符合工程的具体需要,并能够进行随时调整,以适应工程情况的变化。

3.2强化管理施工材料

现场管理的关键性内容,就是针对施工材料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并且能够掌控材料的消耗,具体来讲,砂石的供应,以及钢材的使用,这些内容都应该被相关人员详细了解,不仅如此,还需要针对出入库做好详细记录,清晰明确材料的用补量,以及退料情况,这些内容都应该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如果工程规模过大,需要消耗大量建材,那么还应配置专人进行负责管理,在项目工程施工建造过程中,进行科学分配,严控用量,并进行工程系统的划分,从而使得管理能够系统和规范。同时还要针对每一项施工工序,以及每一项施工环节进行建材用量的标准制定,使得资源能够在合理的基础上被充分利用。

3.3健全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规范和健全,能够对工程施工起到某种程度上的约束,保证工程的整体秩序。在管理时,要针对施工现场的进出入情况进行严格控制,为工程系统中的工作人员佩戴胸牌等标识,并经由专用通道进入施工地点,同时还要采取各项措施保证所有人员的安全,发放安全帽,保证人手一个,并佩戴安全带,做好高空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加大安全宣传,使每一名工程建筑人员都能够形成一定的安全施工意识,并且能够在规范自身的基础上,对其他人进行约束,并同时强化安全培训,使相关人员不仅拥有安全意识,还能够拥有安全施工的素质及能力。

3.4强化质量管理

现场管理论文范文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创新与实践相结合,贯彻执行中油集团公司和油田公司工作会议关于管理创新的工作部署,以我厂“281”发展目标和实现今年天然气3.5亿方和原油10.3万吨的生产任务为中心,紧密结合我厂20*年各项经营业绩目标,针对管理难点和薄弱环节,围绕内控管理体系建设,以“降本增效”为主线,以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为目标,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大力推进全员创新实践活动,加强创新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真正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创新,有力推动我厂科学、安全、清洁、节约、和谐发展。

二、开展管理创新活动的目的

通过开展管理创新活动,充分发挥厂机关各部室、基层各站队在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转变管理思想,更新管理形式,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式、方法,促进我厂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管理创新的范围及内容

20*年,管理创新工作要紧密围绕我厂在20*年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坚定“一个目标”、做好“两篇文章”、采取“三项措施”、开展“四项工作”、实施“五个推进”的总体战略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在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管理论文及发展研究课题三个方面加强创新工作。

(一)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要紧紧抓住事关我厂发展的重大性、疑难性、紧迫性问题,创新管理方法、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必须兼具创新性、实践性和效益性。成果选题可参照以下内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机构设置、转换经营机制等方面内容;在创新或改进安全环保、降本增效、开发管理、工程技术、工程建设、相关产业、投资项目、资金管理、装备管理、物资管理、成本控制、人力资源、质量管理、法律事务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全面绩效管理等方面内容;借鉴和应用国内外先进的管理创新成果,取得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其它企业管理方面内容。

(二)管理论文。要密切结合公司和我厂管理或改革的实际,有鲜明的石油行业特色,有创新的理论思维和独到的见解,对企业的改革与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管理论文要求论点鲜明正确、论据充分真实、结论明确,要结合实际情况,突出理论研究性和实效性。论文选题可参照以下内容:企业经营决策、战略管理、安全管理、hse体系、资金管理、装备管理、物资管理、成本控制、质量管理、市场营销、劳动用工、法律事务、清洁发展、和谐发展、节约发展、信息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及全面建设科技安全和谐大油田方面的思路、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方面。

(三)发展研究课题。从企业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高度出发,对企业的内外部经营环境、发展战略及实施途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发展焦点问题等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可围绕四个方面展开:一是对国家、中油集团公司及中油股份公司政策、法规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主要是研究国家和上级有关财政税收、产业发展、劳动工资、环境保护以及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及其变化情况,客观分析由此产生的现实和潜在影响,以利于企业正确解读、合理运用相关政策,完善内部配套措施;二是对我厂发展战略实施途径的研究。根据公司和我厂总体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对我厂各项业务的发展方式,以及财务、投资、人力资源管理等各项职能战略进行研究。三是对我厂优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研究。根据公司重组整合后的管理需要,对我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的重点问题开展研究,大力推进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创新。四是对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焦点、难点问题的研究。以构建和谐企业为核心,围绕“三项制度”改革、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瓶颈、企业稳定形势维护等展开研究,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针对我厂的经营现状和开发前景,主要围绕安全环保、节能降耗、开发管理、投资项目、资产管理、成本控制、人力资源、基础工作信息化、企业文化等方面,开展以管理机制、体制、制度、理念、方法、手段等为内容,通过建议、论文、论著、经验总结、成果报告等形式体现的创新活动。

厂机关各部门、基层单位要根据工作职能、主要业务及重点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突出本专业特点的管理创新活动。各部门主要侧重于专业管理机制、体制、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各基层站队主要侧重于生产经营管理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创新;基层班组和岗位员工主要侧重于小改小革和管理建议等方面的创新。为此,全厂上下要全面动员,积极组织,扎实开展全员全过程的创新实践活动。

1、安全环保管理重点在如何落实安全环保责任制,推进安全环保管理运行体系建设,风险排查与隐患识别,提高安全环保意识、能力、实效性等方面进行创新。

2、节能降耗管理重点围绕打造资源节约型企业,在建立节能责任体系,开展节约挖潜创效活动,提高集油、注水、机采、供热等系统运行效率,建立各种耗能设备消耗定额,降低能耗指标等方面进行创新。

3、投资项目管理重点在完善投资体系建设,优化投资结构和运行管理流程,加强项目的前期论证和实施过程跟踪管理,强化项目后期评估评价,严格项目考核等方面开展创新。

4、成本控制管理重点在成本的全面预算管理、单元核算、成本结构的优化组合、成本控制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

5、人力资源管理重点围绕优化劳动组织形式和生产管理方式,完善考核激励机制,防范劳动用工法律风险;改进培训方法,严格培训考核,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员工素质等方面实施创新。

6、资产装备管理重点在资产的信息管理、资产的盘活利用和使用效率、资产分析评价、设备技术管理、设备现场管理尤其抽油设备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

7、物资管理重点在物资消耗定额的完善、物资计划、集中采购、仓储及使用跟踪管理、物耗分析评价等方面寻求创新。

8、开发管理重点在取全取准第一手资料,建设标准化油水井等方面进行创新。

9、基础管理重点在各类信息的采集与应用,提升基础工作信息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基层负担等方面开展创新。

10、法律风险防控管理重点围绕法律风险识别,完善风险防范预案,健全法律防控体系,积极探索法律工作与各项专业管理工作相结合的运行办法,依法维护企业权益等方面开展创新。

11、企业文化建设重点在探索文化与管理工作有效融合的途径,增强企业凝聚力,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等方面进行创新。

四、厂管理创新活动组织机构

为了卓有成效的开展好我厂20*年管理创新活动,让管理创新活动站在高处、落到实处,使其更加贴近经营管理工作实际,厂成立管理创新项目领导组:

组长:

组员:

厂管理创新领导组下设管理创新办公室,设在企管法规科。

主任:

组员:

五、厂管理创新项目管理小组责任

针对管理创新工作的范围及内容,厂各部门及基层站队要承担起相应的管理责任,分层级、分专业,综合协调,抓住重点,明确任务,严格按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1、实行层级管理。按照管理创新项目的内容涉及的范围、难易程度、可预期效益的大小和可推广应用的领域等因素,按厂管理创新办公室、专业科室和基层站队三级管理体制进行管理并使每个项目都要落实责任部门、责任人。

对于涉及层面广,跨部门或专业,制约我厂又好又快发展的薄弱环节等项目将列为重要项目,由厂管理创新办公室统一管理。

重要项目涉及的相关部门要按项目实施的要求成立课题组,确定项目长及相关人员,落实责任和工作任务,排出运行进度,明确要达到的目标及要求,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管理。

一般项目由专业科室和基层站队结合管理工作实际确定创新课题,并实施项目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各基层站队要发挥技能专家、高级技师、技师、技术能手、班组长等技术业务骨干人员作用,围绕岗位生产管理实际开展小管理、小改小革和管理创新建议等活动,落实责任,大力推进全员管理创新实践活动。

2、专业管理与综合管理相结合。按照管理创新项目的专业属性和特点,各专业科室要承担起相应项目的实施管理主体责任,针对本专业管理的重点工作和薄弱环节开展管理创新立项审查、过程跟踪、验收评价等活动,认真组织项目实施。

厂企管部门是管理创新的综合协调部门和牵头组织部门,负责健全管理创新组织,建立创新成果评审委员会及专家数据库,制定和督促落实管理创新方案,组织立项审查,监督检查实施过程,开展宣传培训工作。

六、管理创新项目组的工作内容和步骤

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要本着注重创新性、实效性、可推广性的原则,抓好立项审查、实施控制、验收评价、申报评审等关键环节,对管理创新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管理,真正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创新。

1、立项审查

采取逐级申报审查的办法确定立项课题。厂管理创新办公室负责组织专业科室和基层站队确定管理创新课题,要求每个专业科室和基层站队向厂创新项目管理领导小组至少申报2项课题;每个班组申报不少于1项课题或建议。

厂创新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对申报课题进行立项审查,确定向公司申报的管理创新项目和厂自行负责的管理创新项目,并将确定的公司级管理创新项目(2项以上)向公司管理创新办公室申报立项。

2、项目监控

(1)组织实施。各部门、各基层单位要按立项审批确定的课题,结合具体管理工作运行,精心组织实施,每个项目的项目长或责任人要认真负责,半年对该课题进行一次阶段性总结,总结要有工作写实与分析评价。

(2)检查指导。为督促各基层单位、各部门更好开展管理创新活动,提高创新工作的质量,厂创新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对创新计划项目采取不定期过程监督和检查指导;同时,调研各项创新课题的实施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调整创新方向和工作运行节奏,并总结阶段性的创新成果。厂管理创新办公室定期下发检查考核通报,及时公布每个管理创新项目的开展情况及运行状况。

3、项目验收

对实施完成的项目,厂各项目组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形成管理建议、论文、论著、经验总结、成果报告等。厂管理创新办公室要组织对创新项目实施过程及效果进行验收,验收内容主要包括创新项目关键节点的过程控制,创新项目在生产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创新成果的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价值,必要的实施现场和相关的基础资料等,验收要形成完整的评价报告;要通过现场考核、听取汇报等方式进行验收,还要在验收的基础上,组织召开管理创新成果会,对验收合格的项目进行,并交流优秀创新成果。

对未完成的项目,相关项目组要写出阶段性的总结上报;失败的项目要全面深入分析原因,并上报。

4、成果评审。

(1)成果申报:

①凡属公司统一管理的计划创新项目,由厂管理创新办公室向公司管理创新办公室进行申报;

②凡属厂管理的一般创新项目,由各创新项目组负责向厂管理创新办公室进行申报,经验收合格并后评出的优秀项目成果,再由厂管理创新办公室负责向公司管理创新办公室进行申报。

(2)成果评审:厂管理创新办公室负责组织并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评审。评审程序:

①管理创新办公室对申报成果统一分专业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初评;

②对初评结果提交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委员会综合评审;

③对评审出的优秀成果,提交管理创新领导小组审批。

(3)成果:厂组织召开管理创新成果会,对管理创新领导小组审核通过的优秀成果统一进行和评价,对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成果进行会议交流、学习、应用于生产管理实践。通过评审,对效益突出的成果给予表彰奖励。

七、建立管理创新奖励机制。

设立管理创新专项奖励基金,对于管理创新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专项奖励。从而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创新积极性,让在创新上有贡献的员工得到荣誉,得到实惠,受到激励,进一步调动全员参与创新工程的积极性。获得部级管理优秀成果一等奖的奖励10000元、二等奖的奖励8000元、三等奖的奖励6000元;获得公司管理优秀成果一等奖的奖励8000元、二等奖的奖励6000元、三等奖的奖励4000元;获得厂管理优秀成果一等奖的奖励6000元、二等奖的奖励4000元、三等奖的奖励2000元;获得部级管理优秀论文一等奖的奖励9000元、二等奖的奖励7000元、三等奖的奖励5000元;获得公司管理优秀论文一等奖的奖励7000元、二等奖的奖励5000元、三等奖的奖励3000元;获得厂管理优秀论文一等奖的奖励5000元、二等奖的奖励3000元、三等奖的奖励2000元。

八、几点要求:

(一)加强对管理创新的宣传和培训。各科室和基层单位上下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管理创新工作决不是喊口号,搞形式,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上;开展管理创新活动不是一项额外负担,而是研究解决本单位、本专业管理工作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的有效途径。为此,厂各基层单位、相关科室主管领导要亲自抓,积极组织宣传和动员,使每名员工清楚管理创新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知道创新的内容和方法、途径。通过宣传,使厂每个岗位、每名员工都肩负起创新的责任,使创新工作真正融入到各项管理工作实践中,形成创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

(二)强化创新实施过程的管理,真正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创新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控制是目前管理创新工作最薄弱之处,必须要加以改进。在创新立项后要对创新项目实施过程组织进行必要的检查指导,对创新项目不能放任自流,坚决克服年初立项,年底总结,不管中间过程的现象。同时,要善于总结提炼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创新成果,真正使创新成果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通过创新实践,真正使管理创新工作既规范有序又扎扎实实的开展。

(三)各基层单位、各部门要成立组织,开展好管理创新工作。要求于3月26日前研究确定立项课题,完成申报工作,并排出运行时间,组建项目组。要及时制定创新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全过程实施管理,真正使管理创新工作做到有方案、有计划、有组织、有过程、有结果。12月22日前申报创新成果,要求创新成果、论文材料要求用a4纸打印、3号字体、楷体,创新成果控制在5000字以内,管理论文不超过3500字。

附录:1、《管理创新课题立项申请表》

2、《管理创新优秀成果推荐报告书》

3、《申报管理创新成果经济效益测算表》

附1

立项申报表

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含协作单位)

项目负责人

主要参加者

本单位曾获奖级别、等级、授奖单位及时间

预计效益

创新内容摘要(200字以内)

项目实施

起止时间

推荐单位

签署意见

(盖章)年月日

附2

管理创新优秀成果推荐报告书

成果名称:

申报单位:

推荐单位:

报送时间:年月日

管理创新领导小组

成果名称

申报单位

主要领导

成果主要

完成人

成果创造于何年何月,在本企业已实际应用多长时间、多长范围

成果已经取得的经济效益

(财务部门核实印章)

本项成果是否已在本单位推广应用,推荐单位对推广应用有何建议、打算

成果简介

申报单位印章:厂长(经理)签字:

注:本表只对成果的来源、性质、理论依据、结构内容、使用情况和取得的效果作1000字以内的简要说明,另附专门材料(最多不超过5000字)

附3

申报管理创新成果经济效益测算表

成果名称

申报单位全称

成果实施时间

年月至年月

成果实施范围

成果计算方法及公式

成果效益指标测算结果

序号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1

申报前一年效益额

万元

2

实施各年累计效益额

万元

3

平均年度效益额

万元

4

申报前一年效益贡献率

%

5

申报前一年投入产出率

%

本单位财务部门审核印章

年月日

上级财务部门审核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