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价值管理统领教育治理

时间:2022-08-28 02:46:31

浅谈以价值管理统领教育治理

何为“政府宏观管理”?简言之,即政府简政放权,多管大事、重要的事,不再管小事、具体的事。那么,什么是“大事”“重要的事”?宏观管理有哪些路径可循?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推行目标、清单、项目、底线、风险、协商、价值七项管理,努力探索宏观管理的主要内容,走出宏观管理的多条方法路径。其中,“价值管理”既是重要内容,也是方法手段,被置于核心和关键位置,用价值管理统领教育治理,引领学校沿着正确的方向、运用科学的方法,深化改革创新,依法办学治校,努力形成教育活力不断增强、教育质量高位领先的局面。“价值”是指抽象的信念、理想、规范、标准、关系、倾向、爱好、选择等,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时时、处处起作用,指导人的思想,支配人的行动。教育领域的“价值管理”是在“价值”的抽象论观点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新的概念体系,主要指对教育发展和学校办学的方向、信念、理想、规范、标准、规律、倾向等的引领和指导,是实现办学行为由他律到自律、由外驱到内驱、由被动到主动转变的阶梯。价值管理的责任主体当然是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此外,学校、教师、家长、社会等都承担着相关治理的责任与义务。那么,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总的价值追求框架下,各相关责任方应履行哪些具体的价值管理职责与义务呢?地方政府应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教育本质上是公益事业,首先是政府行为。党以兴教为荣,政以重教为先。地方党委、政府的教育政绩观直接影响着区域教育的发展方向。令人担忧的是,当前一些地方特别是县市区党委、政府,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地位不成问题,但党政“一把手”对教育的根本价值认识不准确,对立德树人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热衷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投巨资建大学校甚至“超级校”,或者汇聚优秀师资打造所谓的“品牌校”,加剧了“择校热”,阻碍了教育公平均衡发展;二是坚持以高考成绩为唯一标准衡量教育办得好坏,背离了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助长了应试教育办学行为。这两种错误倾向都是教育政绩观出了问题,都违背了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违背了教育发展规律,应坚决摒弃。教育行政部门要坚守科学的教育价值追求。作为区域教育的具体领导和管理机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承担着区域教育发展把关定向的主体责任,必须准确把握关爱生命、立德树人的教育终极价值追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课程观、课堂观,确保教育的方向正确、路径科学。学校要建立校本价值管理和领导体系。学校是政府价值管理的主要对象、落实主体。学校要将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价值管理要求与学校实际有机结合,建立独立的校本价值管理和领导体系。

在潍坊的探索中,学校现代治理体系的主要架构是健全“四会一核心一章程”。“四会”指校务委员会、办学理事会、教师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一核心”指党的核心领导;“一章程”指学校章程。“四会一核心一章程”中,党的领导和学校章程承担的主要职责是价值领导,加强党的领导旨在确保方向,建设学校章程旨在形成全校教职员工共同教育信念和行为准则。所以,学校构建价值领导体系,要切实发挥党的领导和学校章程的重要作用。同时,作为学校的法人和“治理第一人”,校长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高远的办学追求。苏霍姆林斯基说:“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校长对学校的领导,主要是确定发展方向、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建设先进学校文化,凝聚师生价值追求,并以此引领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等。校长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关键和灵魂人物。所以,在建设校本价值管理体系中,校长不可忽视自身价值建设,要当学者,多读书、善学习,深思考、善研究,不断积聚文化底蕴,提高思想境界,丰富思想内涵,真正做有思想的校长,做研究型、专家型校长。教师要有教育信仰和教学主张。教师是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主体力量。在教育的价值管理体系中,教师是最重要的环节与链条,教师的教育信仰、教育理念、教学主张举足轻重、至关重要。因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道德涵养、思想成长的指导者、引领者。教师当明晰开启心智、完善人格、点亮生命的教育本质功能,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观,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把德育贯穿教学全过程,突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家长要转变家教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要引导家长牢固树立“做人比分数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重要”等观念,发挥家庭教育优势,切实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积极参与学校治理,主动配合学校工作。家长要避免形成以下几种错误观念:一是“学校万能论”,孩子交给学校,家长就没事了,教不好管不好是学校的事;二是“分数至上论”,望子成龙心切,学校只要让孩子考个高分数、考个好大学就行了,不管孩子思想品行如何,不惜加重课业负担;三是“学校皆错论”,凡事不分青红皂白,什么都是学校的错、教师的错,孩子说重了不行、说轻了不行,管也不行、不管也不行,学校无所适从、无可奈何。社会要释放滋养教育的正能量。社会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土壤,在悄无声息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社会关系、社会风气、社会舆论、社会环境等方面。

关系、风气、舆论、环境如果都是正面的,就会成为影响孩子的正能量,反之就会产生负效应。当然,我们期待社会成为孩子成长的“积极场”,释放滋养教育的正能量。一是社会对教育要多一些尊重。要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让教师感到以从事教育为荣,让学生感到以成人成才为荣,从而“心向往之”。二是社会对教育要多一些“悦纳”。社区、图书馆、博物馆、企业等公共资源要向学生开放,发挥应有的教育效能。三是社会对教育要多一些滋养。要倡树文明之风,引领学生知礼仪懂规矩、知感恩重孝道、讲规则有秩序、讲诚信重承诺。四是社会对教育要多一些参与。通过投资建校、捐资助学、参与监督等途径,力所能及为教育做实事、做好事。五是社会对教育要多一些宣传。媒体和民间要客观、准确、真实地宣传教育,不能仅以考试分数衡量教育,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人云亦云。六是社会对教育要多一些宽容。存在问题和不足是发展常理,质量提升需要较长周期,不能一出问题便“一丑遮百俊”,甚至一棍子打死。“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方向比能力更重要。价值管理事关办学方向、发展全局,其实解决的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根本问题。所以,在推进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将价值管理摆在核心地位、关键位置,发挥统领作用,凝聚各方共识,确保治理方向。唯其如此,我们的教育治理才能更加自信、更加有序、更加有成。

作者:史振平 单位: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