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酒店管理论文

时间:2022-03-19 09:13:16

应用型本科高校酒店管理论文

一、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与问题

1.合作动力不足。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培养学生所带来的多元的、长期的效益,因此,缺乏主动合作、深度合作的积极性。在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往往是相关院校起着主动作用,企业处在被动地位,形成所谓“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当然,也有酒店会主动联系院校,但仅仅是出于为了节省人力成本而大量使用实习生的动机,这一点下面再谈。即使是院校一方也是出于解决学生实践实习问题的需要而不得不与企业合作,合作的内在动力没有真正激发出来,没有把校企合作上升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必须途径这一高度来认识,尤其是普通教师更是没有主动谋求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2.合作目的冲突。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往往从各自利益和角度出发,不能换位思考,校企双方在利益诉求方面的不一致成为校企合作的最大障碍。酒店的利益诉求点在于寻找足够的实习生资源以解决正式员工人力成本高、流动率高、营业旺季时一线员工短缺等酒店经营管理问题,在接收院校实习生时一般把他们安排在前厅、客房、餐饮等一线服务部门;为了降低培训成本并保证一定水平的操作和服务技能,往往希望实习生有足够长的实习时间(至少半年,最好是一年),并且不乐意为他们提供轮岗的机会。院校由于教学计划的安排比较固定,难以满足酒店灵活用工和长期用工的需要;再者,院校希望通过酒店实习能培养锻炼学生全方面的酒店经营管理能力,提升学生行业素质,因此希望酒店能为学生提供多部门的实习机会。

3.合作层次肤浅。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多以建立实习基地为主,合作内容也仅仅停留在学生进行认知实习或毕业实习层面,最多就是邀请酒店管理人员为在校学生做次讲座,而在师资培训、科学研究、企业管理咨询等方面还没有普遍展开。应用型本科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与高职高专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层次上有所不同,高职高专教育主要是培养技能型和技术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是培养技术型人才。再者,应用型本科除了主要承担教学任务之外,也需要承担一定数量和层次的以面向行业和地方需要为主的应用性科研任务。因此,传统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可能不太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除了在学生实习方面开展合作之外,应用型本科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需要在教、产、学、研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深度合作。

4.合作管理不善。校企合作没有形成制度化、常态化,支撑和保障校企合作教学模式顺利运行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校企合作管理不善,不够系统化,实习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不一,有的院校甚至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由于学生散布在多个不同的酒店进行实习活动,校内专业教师往往承担着较多的教学任务,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在外实习的学生进行全过程的指导和监督。因此,学生实习期间大部分的指导和管理工作依靠酒店来完成。有的院校和酒店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和风险,学生实习期间的日常生活甚至交由中介公司来管理。校内专业教师对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心理动态了解较少,学生在基地的实习效果难以保证。

5.专业师资缺乏。高校师资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师,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教学的“双能型”教师。“双能型”教师不仅有利于技术研发和产学研合作,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既是满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又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区别于高职高专院校的重要特征。德国应用科学大学要求教师一般具有博士学位和五年以上的企业任职经历,而我国由于高校人事制度的限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同时又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业界管理人员不愿或难以进入高校,进入高校的专业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缺乏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产学研合作能力不足,无法保证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动力与机制

1.实现互利共赢是促进校企合作的内在动力。只有实现互利共赢,才能促进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仅限于学生到酒店实习,虽然接收实习生能降低酒店的用工成本,但在无形中也增加了酒店的管理成本。高校如果能借助实习基地这一平台,结合酒店管理人员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和高校教师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对行业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敏感性,开展深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如产品开发、市场开拓、顾客调查、竞争分析、技术引进、管理咨询等,有利于酒店提高经济效益,就会极大地调动酒店的积极性,为校企合作铺平了道路。再者,高校聚集了大批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学和科研人才,他们都有着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前沿的专业知识,高校可以充分发挥智力资源优势,定期指派一些高水平的教师到实习基地对酒店员工开展培训或继续教育,开展酒店管理人员与学校教师的合作与学术交流,这样有利于提高酒店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2.围绕人才培养是开展校企合作的根本核心。不管采取何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必须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核心目标,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更不能出于谋求个人私利而进行合作。应用型本科人才既不同于学术型人才,也不同于技能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比较,应用型本科人才更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知识的集成和综合运用,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与技能型人才比较,应用型本科人才更注重扎实的理论教育和应用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强调技术体系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后续职业发展潜力。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创新校企合作模式,除了开展基本的实习实训之外,校企合作的内容还应当包括:

(1)共建嵌入式实验室。实现学生实习与创新基地、教师科研与培训基地相统一。

(2)开展项目式教学。把酒店管理和运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入到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工作能力。

(3)加强交流与合作。定期邀请酒店高管到学校开展学术讲座,要求教师定期到酒店挂职锻炼。

(4)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与业界密切合作,大力开展应用科研,提升教师科研能力,支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5)加大平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校企双方共建育人平台、共组教学团队、共享设备资源、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实施教学。

3.完善规章制度是校企合作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按照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和要求,结合教学活动的环节和过程构建全程产学合作的教学运行机制。

(1)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多方参与机制。组建由学校、行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多方参与的组织机构,共同进行人才需求预测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行业需要,定期召开市场需求论证会议,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更新专业方向,确定招生规模,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等。

(2)教学组织形式的无缝对接机制。高校教师与酒店高管和专业技术人员密切合作,发挥各自特长,共同探讨、决定教学内容,编写教案和大纲,编制教学案例、研究性问题和项目,设计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例如,理论性较强的学习内容由高校教师主导,案例分析、项目设计以及问题导向性等实践性较强的学习内容则由酒店高管和专业技术人员主导,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课堂交流、课外指导、企业见习、认知实习等过程中则由校企双方导师共同负责。通过“企业家进课堂”“、管理者讲座”、“双导师制”等多种形式的制度设计实现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理论实践等各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无缝对接。

(3)学生实习过程的全面监控机制。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由于时间比较长(少则半年,多则一年)、距离比较远(多在学校所在地以外的城市实习)、分布比较散(分散在多个不同的酒店),给学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全面监控机制,否则,学生实习的质量和效果难以保证。

(4)校企合作效果的多元评价和反馈机制。建立学生、学校、企业、行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等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和反馈机制,定期评估校企合作的效果并及时反馈。作为校企合作的直接参与者,高校和企业需要依据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共同对培养质量进行评价;作为产学合作的直接受益者,学生对校企合作的成效有最深刻的感受和体会,因此是重要的评价主体之一;行业和社会作为校企合作的最终受益者,也是评价并反馈校企合作培养学生质量与效果的主要渠道。

4.强化政府支持是校企合作常态化的最终保障。校企合作不同于一般的由单一组织来完成的人才培养或科学研究,合作方具有独立的主体地位。因此,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如教育厅、旅游局等)的大力支持。

(1)健全法律法规。校企合作的常态化仅靠个别高校和企业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由政府支持,在经济、人事、税收、保险和劳动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明确企业参与高等教育的义务和责任,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如为积极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企业适当减税以调动其积极性。为校企合作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保障产学研合作的顺利进行。

(2)加大投入力度。目前用于实习和实践基地建设的资金有限,不足以支付教学所需成本。政府应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保证企业实习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开展。

(3)加强组织协调。政府应主动协调各方面关系,积极组织协调企业、学校和社会各方,使之建立牢固的伙伴关系,实现共赢。

(4)履行社会责任。政府要积极引导企业转变观念,使企业真正认识到校企合作不仅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需要,也是企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支持教育事业、共同培养人才、促进大学生就业等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三、合肥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

1.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充分借助社会各界资源。尽管各所高校都认识到学生实习实践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各种形式的实践环节,并提高了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比重。但这毕竟与真实的生产、管理以及企业文化有一定的差距。如果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从企事业单位引进精英人才,让企事业单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育教学工作,将会弥补这一缺陷。合肥学院成立了酒店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旅游主管部门负责人、酒店高管等有关人员作为专业建设顾问,让他们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审定,提高企事业单位的参与度。通过企业需求调查,以专业岗位群能力需求为目标重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聘任企事业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授,从事小型课教学,担任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等;也可从服务一线选聘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经过教师培训后让他们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老师。整合这些具有实践经验的社会资源,将其融入到学校现有的教师队伍中,大家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将会促进校企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合作。

2.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构建优质的校外实习基地网络。在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时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1)高标准、严要求。除非特殊情况外,一般选择5星级,尤其是发达地区5星级的国际品牌酒店,因为这些酒店有外方管理背景,学生能学习和锻炼更为规范化的服务技能和技巧,也能接触到国际上更先进的管理水平和经验;同时,这些酒店接待的外宾较多,对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大有帮助。

(2)大稳定、小调整。总的来说,校外实习基地相对保持稳定,但也会根据对方合作的意愿和态度、学生实习后的反馈情况等有所调整。保持实习基地的稳定性有利于密切双方关系,以便开展更深入、更全面的合作,同时也有利于校企双方减少搜寻、协商、管理等方面的成本,提高合作效益;小范围的调整有利于剔除那些管理不善、学生实习效果差质量低的酒店,优化整个实习基地结构。

3.实施“九学期制”和认知实习改革,合理安排实习时间。酒店管理专业传统的实习模式是:前3年理论教学,个别课程有少量的课程实践,企业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大四上或下学期。这种模式存在很大的缺陷,即学生在长达3年的理论学习中缺乏实践机会,导致学生实践能力普遍较低。即使现在各个学校都非常重视校内实验室建设,实习实训设施设备都很齐全、也很先进,但校内实习实训毕竟与真实环境下的顶岗锻炼有很大的不同。合肥学院实施了“九学期制”和认知实习改革,充分利用大二和大三之间的暑期作为一个认知实习小学期,由于酒店管理专业的特殊性,我们的做法是把大二的暑假和大三整整一个上学期共半年的时间进行认知实习,即学生在学习了主要专业课程、具备了一定专业理论知识之后,去相应行业的岗位进行顶岗实习,熟悉行业环境和具体工作流程,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初步形成在该行业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同时发现自己的知识、能力和个性等方面的缺陷,以便在后续学习中有针对性地自我完善及科学地制定或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学习的方向更加明确,针对性更强,从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高。

4.实施有效的监控管理,确保学生实习的质量和效果。

(1)完善实习的管理制度。制订了校系两级的学生实习管理制度,就系一级而言,制订了实纲和实习指导书,详细规定了学校和企业以及双方实习负责人的职责要求、实习的岗位和内容、实习结束后需要达到的效果等各项要求。

(2)实施有效的监控管理。实习前注重思想引导(召开实习动员大会、学习实习指导书等相关文件、有关酒店管理人员或往届优秀实习生作报告等)、实习中强调监督检查(酒店实习指导老师进行日常管理、每个实习酒店选择两名学生担任正副组长协助管理、每个实习酒店安排一名校内指导老师与学生和酒店保持密切联系进行动态管理、系领导和教研室主任等不定期前往实习酒店进行巡视管理)、实习后进行总结整改(实习结束返校后立即召开实结大会、动态跟踪学生思想和行为变化、在下一轮实习中整改改进)。

(3)进行立体的考核评价。评价内容全面(全面考核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整体表现,如学习态度、遵守纪律情况、敬业精神、合作精神、实习内容和实习作业的完成情况、实习效果等各个方面)、评价主体多元(企业评价、学校评价、学生评价等),学校根据实习基地提供的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素质教育,为用人单位提供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5.加强“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学校服务企业的能力。“双能型”师资队伍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为了加强学校“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学校制订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

(1)实施“教师应用能力培养计划”。要求专业课教师每3学年中累计必须有不少于1学期的社会实践时间,并将其作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晋职提升的重要条件和依据。通过项目合作和有计划地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践基地挂职锻炼,增加了教师的实践知识和实践经验,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及时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为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提供可靠依据。

(2)鼓励教师考取各种资格证书,积极参与行业企业实践。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大力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立足点,与行业、企业一线紧密结合,强调科学研究的应用性而非基础性,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

作者:刘力单位:合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