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管理模式下的后勤管理论文

时间:2022-09-27 03:55:59

对立管理模式下的后勤管理论文

1.高校后勤管理模式解决的主要对立

1.1低效的计划经济运作模式与高效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互相对立

按照计划经济的思维构建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普遍具备三种特点。第一、过分强调后勤管理的教育性,忽视其商品性。根据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分析,后勤管理属于第三产业范畴,具备商品性。但是受到计划经济落后的思维方式的影响,高校只是一味地关注其教育性,以致形成了与科研教学一致,一种无偿福利型、封闭并且不注重经济效益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第二、机构臃肿与职能错位。低效的后勤管理模式导致了后勤人员积极性不高,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与形成臃肿的机构三大后果。行政权利过多干预经济活动,明显体现了职能错位。第三、福利性导致缺乏市场活力。在计划经济的思维下,形成的“大锅饭”思想观念,严重影响后勤管理的运行效率,降低了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了后勤管理机构的服务质量低,不能更好地为高校科研教育做好服务工作。这种低效的计划经济运作模式与追求效益最大化、资源配置最优化与最大化地调动人员积极性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产生了严重的对立。

1.2落后守旧的观念与先进开放的管理理念互相对立

落后守旧的观念与先进开放的管理理念互相对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的对立。长期以来,后勤服务被定义为福利型、无偿型服务,而忽视了其商品性。完全靠国家与学校拨款维持其日常的正常运作,加重了高校的经济负担。所以在目前先进的后勤管理模式中普遍都树立了高校后勤管理就是服务,享受服务就应该支付相应的费用的观念。有偿服务一方面可以减少高校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优化了高校的资源配置效率。第二、行政干预与弱化行政干预的对立。由“行政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变,减少行政权力对后勤管理工作的影响,让后勤管理工作更加专注于提供更好更方便快捷的服务。第三、被动服务与主动服务的对立。由于受传统的高校后勤管理思路的影响,导致了后勤管理中缺少主动服务的新观念。这样自然就降低了服务对象的感知,严重的会给正常的科研教育工作带来不便。主动服务则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态势,为高校专注科研教育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1.3职能模糊的事企不分与定位清晰的独立运营互相对立

事企不分导致的问题就是职能模糊与错位,用行政管理的思路来管理后勤工作,这是不适合的,因为行政与后勤的目标与社会属性是不同的。在事企分开的基础上,重新对后勤管理进行定位,减少行政干预,建立起相对独立并且能够独立运营的机构或者公司,才能够建立起完善的第三方后勤服务体系。

2.高校后勤现有主要管理模式和特征

2.1直接管理型:高校直接管理后勤事务

直接管理型是由高校直接负责后勤具体事务的管理与实施。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学校下设有专门的后勤管理部门与具体事务实施部门,由后勤管理部门安排工作任务,具体事务实施部门负责落实任务。在直接管理模式下,高校后勤体系具有福利型、无偿型的特征,普遍采取封闭式和不注重效益的服务运作方式。由此带来的大锅饭的消极观念,使后勤系统缺少活力,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加重国家与学校的经济与管理负担,导致学校不能够集中精力办好教学科研等重要工作,也不能使有限资金集中到科研教学之上,严重制约了大学的发展。

2.2专业分管型:设立专属机构运营管理

专门分管型是由政府部门专门成立面向高校后勤的服务机构,以法律等形式规定大学的后勤服务全部外包给具备高校后勤服务资质的公司机构负责,高校行政部门不再介入后勤管理工作。在专门分管模式下,高校不再设置后勤管理部门,后勤事务与学校完成脱离,高校后勤服务专门机构既可以独自承担高校后勤管理事务,也可以引进具备高校后勤服务资质的第三产业公司参与管理。一方面,高校从繁杂的后勤管理事务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办好科研教育工作,非常有利于高校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第三方高校后勤服务机构会因为其公司化集约化的运行原则,使得资源配置更加高效。

2.3融合管理型:高校与社会共同管理后勤事务

融合管理型是由学校与社会共同承担学校后勤事务,高校设置有后勤管理部门直接管理与运作部分后勤工作,但是也将大部分后勤管理服务以项目招投标的方式,引进更加高效与专业的第三方公司进行经营,高校只是对于项目实施履行监督职责,不再负责此项目的具体后勤事务的实施。在融合管理模式下,可以将高校后勤工作划分成两种情况区别对待。第一种是需要行政介入,使得可以兼顾效益与公平的后勤服务,例如部门服务需要兼顾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第二种是完全交由市场自由优化配置的后勤服务。第一种需要后勤管理部门直接管理运作,第二种需要引进高效与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公司。

3.构建高校新型后勤管理模式的策略

3.1建立高效的后勤管理体制

建立高效的后勤管理机制就是完善导向机制、约束机制、奖励机制的过程。其中导向机制就是要给高校后勤管理机制提供正确高效的指导理念,让行政职能与市场职能各自回到正确的轨道,寻求符合高校运行特点以及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方向;约束机制就是需要塑造一种具备法律效力的制度,能够保证后勤管理活动朝规范化、高效率的方向健康发展,而不受外力所影响;奖励机制就是要建立一套具体的、有可操作性的奖励机制。可以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更加注重调动后勤服务人员的积极性,盘活人力资源,鼓励人员投入到主动服务与创造性服务的热潮中来。

3.2加快事企分离,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事企不分导致后勤管理部门职能错位,运行效率低下。面对这样的矛盾,需要加快事企分离,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在“事企分开”的原则下,高校后勤管理部门通过对部分后勤事务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让社会上更加高效与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公司接管具体的后勤管理事务。后勤管理部门作为与第三方服务公司接口的部门,人员要高度精干与高效,作为甲方对外代表学校行使行政职权,第三方服务公司是相对独立于学校的自负盈亏的公司企业,作为乙方专业从事高校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甲、乙方要明确各自的责任与权力,严格遵守市场化规律运作。加快事企分离一方面可以提高高校的后勤服务质量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另一方面也使得高校可以更加集中力量办好科研教育工作。

3.3改变后勤管理部门的职能,减少行政干预

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应该更多地减少行政干预,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制定灵活的具有可行性的管理政策。后勤管理部门也需要进一步转化职能,明确学校、后勤管理部门与第三方服务公司的关系,减少行政干扰,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实行独立运营、自负盈亏的运行机制,形成服务多样化、管理企业化的新体系。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后勤管理部门需要熟悉市场运作的规律,遵守市场机制,采用市场的手法而非行政手法来调节与解决问题。校方与第三方服务公司需要通过合同对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加以约束,后勤管理部门建立后勤服务的监督协调机制,通过成立由学生、教师等服务受众组成的高校后勤服务监督委员会,定期检查高校后勤工作的质量,进行监督评估并予以奖惩。

3.4平衡公益性与效益性

毕竟高校后勤管理服务的对象是科研教育事业,而科研教育事业本身就属于福利性、非盈利性的社会公益事业,其最大的资金来源是国家拨款,所以高校给第三方后勤服务公司的利益未必能够使其满意。所以需要政府在这个层面来平衡公益性与效益性。这个可以借鉴外国的优秀经验。在国外,第三方高校后勤服务公司之所以能够承担高校后勤的大量服务工作,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优惠的政策;第二,市场化程度高;第三,完善的第三产业。第三方后勤服务体系非常完善成熟,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后勤管理经费是由政府提供,并且通过实行优惠的政策、实行拨款、制定法律等有效途径来为后勤管理提供帮助。还有,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免税等手段,对提供高校后勤服务的第三方服务公司进行激励。反观我国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是偏向于提供无偿的、福利性的管理模式,导致我国的第三方后勤服务体系缺少竞争与活力。所以,为了创建一个公平的有竞争活力的后勤服务体系,需要政府在政策税收等方面有所倾斜,从而平衡教育事业的公益性与公司企业的效益性。

4.结语

构建一个高效的适合本校的后勤管理模式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大胆实践与探索,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后勤管理模式的实践经验,实事求是,因校制宜,才能找到适合本校的后勤管理模式。

作者:肖嘉凡单位: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后勤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