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刑建议法院采纳问题分析

时间:2022-03-05 10:28:53

量刑建议法院采纳问题分析

【摘要】作为法院量刑决策的参考依据,量刑建议的实施对于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增强量刑程序的对抗性具有积极的意义。目前,量刑建议的采纳率很高,为此学界和实务界都对此有很大的争议,本文拟从量刑建议采纳率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纳率高的原因,并从中发现量刑建议制度存在的问题,对量刑建议制度的改进提出意见。

【关键词】量刑建议;采纳率;影响因素

一、量刑建议的采纳率

随着量刑建议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人们对这项制度的态度也有所转变,从最初的反对到后来逐渐接受并且认可。在实践中,评价量刑建议改革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量刑建议的采纳率,这样看来,量刑建议制度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效果。以笔者进行调研的某市为例,该市的各基层检察机关在2018年总共对3984起案件提出了量刑建议,最后被法院采纳的有3869起,采纳率高达97.1%。虽然这只是一个市的基本情况,调研基数比较小,但我们也可以从中发现一些问题。面对如此高的采纳率,学界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如此高的采纳率会导致在实践中产生诸多问题,例如律师量刑辩护的无效、量刑审理形式化等;而有部分学者认为,如果采纳率低,那么量刑建议制度就未能真正发挥其控诉职能,也不能很好的保证程序公正、公开,促使控辩双方平等对抗。无论学者们对采纳率高低这个问题持什么样的态度,他们的担忧都不无道理,但是目前我国的量刑建议制度还处在探索之中,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单纯的就简单的数据对比不能说明太多问题,直接评价采纳率高低带来的影响也有些许不妥。因此,我们应该在实践中去探索、去发现,并进一步反思量刑建议制度值得完善的地方。

二、量刑建议采纳率的影响因素

(一)量刑建议的模式。在理论上,量刑建议有三种模式:概括型量刑建议、相对确定型量刑建议和绝对确定型量刑建议。①与日本、德国等国家相比,我国的量刑建议采纳率较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量刑建议的模式,我国采用的是相对确定型量刑建议。对于概括型量刑建议而言,此种模式不提出具体量刑,只要法院接受检察机关的定罪请求,就可以将刑罚视为采纳其量刑建议,从而导致量刑接受率极高,几乎等于定罪率;对于绝对确定型量刑建议而言,此种模式处在与概括型量刑建议模式完全相反的一种状态下,它所建议的刑罚没有幅度,明确提出应判处的具体刑罚,所以也没有被大家广泛接受。因此,相对确定型量刑建议就成为了我国主要的模式。②这种模式有两个好处,一是在为法官提供参考的同时,还能使法官更好的接受量刑建议;二是此种模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信息的变换,体现了量刑建议的稳定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模式是有优势的,即避免了概括型量刑建议的模糊性,又避免了绝对确定型量刑建议的接受率过低的问题。(二)量刑建议的运行机制。1.案件的筛选机制。案件的筛选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量刑建议的采纳率,为了确保量刑建议能够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我们有必要对使用量刑建议的案件进行严格的筛选,谨慎把握,要综合考虑到多方面的影响。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只有经过公诉机关慎重选择出来的案件才会提出量刑建议。那么这就会导致量刑建议的采纳率很高,因为公诉机关已经将不适宜提出量刑建议的案件排除在外了,我们可以知道的是,每个检察机关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他们对于案件的选择存在不同,但相同的地方在于,几乎每个检察机关都不会对所有的公诉案件提出量刑建议。2.“法院化”的量刑建议实体标准。在实践中,由于检察制度没有对量刑建议提出统一的实质性标准,检察机关大多有不同的做法。但总的来说,都是以法院的指导意见为大方向,所以量刑建议与裁判结果相同的可能性很大。不仅如此,为了更好的保持与法院相一致的量刑思维模式,有些检察机关还会专门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学习法院的指导意见。由于量刑建议的方向与量刑建议的评估方法都以人民法院的指导意见为参考,既是检察机关在量刑情节等方面和法院存在不同的认识,其基本上也能够被包含在相对确定型量刑建议的范围之内。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检察机关和法院在量刑情节方面不存在重大的分歧,那么裁判结果就会有很大的可能是在检察机关所提出的量刑建议范围内。3.准司法化量刑信息收集机制。在《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中提到,公诉机关应全面收集可能影响被告人量刑的情节,不断拓宽量刑信息获取渠道,不仅要阅读犯罪嫌疑人的量刑信息,还要听取被告人和受害人的意见,为量刑建议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此外,为了提出更适当的量刑建议,获得更全面的量刑信息,公诉机关也可以自行调查收集证据,公诉机关也应该主动促进当事人之间的和解,将量刑建议与刑事和解机制相结合。以上措施可以保证检察机关全面考虑量刑因素的各个方面,提出更加合理的量刑建议。(三)根本性因素。在实践中,关于犯罪嫌疑人的所有证据都是由公安机关经手的,所有的案件信息都已经在侦查阶段收集完毕。之后,检察机关是根据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收集确定的证据提出量刑建议,法院也是在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的基础上作出裁判,他们所依据的信息是一样的,所以这个时候,他们之间做出的结果相一致的可能性就很大。除此之外,在我国目前的刑事诉讼进程中,诉讼决策的作出主要是依赖于案卷材料,前一阶段的案卷材料会顺利的移送至下一阶段,之后的起诉与审判活动都是建立在案卷的基础之上。

三、量刑建议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对量刑建议采纳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量刑建议之所以有那么高的采纳率,和其背后的机制是分不开的,但这是否就代表着高采纳率是完全合理和正当的,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一)量刑建议采纳机制的非诉讼化。一般来说,实施量刑建议制度,是为了使控辩双方在庭审过程中能够平等对抗,使他们能够共同参与到量刑决策当中,在公诉一方提出量刑建议后,被告一方可以获得针对性的辩护机会,从而提高量刑的公开性。③然而在实践中,有时为了提高采纳率,协商型量刑建议的采纳机制会使诉讼量刑程序与结果相分离,实际上,并未使被告一方真正参与到量刑决策之中,这就会造成量刑审理的形式化。除此之外,在一般情况下,检察机关提出的量刑建议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使得被告一方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提出辩护意见,增强了审判活动的有效对抗性,但是检察机关与法院的协商沟通,就会使得本应该在庭审过程中进行的量刑辩护对结果产生的实质性影响的可能性降低。虽然之前的量刑决策可能有不透明的现象,但至少辩护方可以在审判中陈述案情、发表意见,法官可以独立进行裁决,但当协商机制变得普遍时,法院的裁决在很大程度上是法院与检察院合意的结果。(二)量刑建议采纳标准的结果主义。法院的裁判结果是否在量刑建议的范围之内是量刑建议的采纳标准,这种采纳标准无疑是存在问题的。一方面,检察机关所依据的量刑信息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之中虽然规定了检察官收集量刑信息的限度,但却没有关注到某些不太重要却仍有实质性影响的量刑情节,而且,绩效考核压力大,检察官无力关注到案件的所有事实和证据,这就会导致证据的收集方式以案卷笔录为中心,不利于收集到被告一方的相关证据;④另一方面,法官和检察官在对量刑事实的认定和适用上可能存在不同认识,这其中既包括了对案件事实的不同认识,也包括对法律形态的不同认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现行刑法还是法院的指导意见,都给量刑决策留下了很大的空间,这就会导致在法官这个群体的内部存在认识不一致的问题。

四、量刑建议的改进

从量刑建议存在的问题中我们可以发现,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对量刑建议的认知存在偏差,过度追求量刑建议的高采纳率,想要充分发挥量刑建议对结果的影响。实际上,量刑建议对法院并不具有约束力,它只是表达检察机关的看法与态度,它的功能主要是通过检察机关对量刑建议的行使,为法院提供量刑的参考,不仅如此,它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为辩护方有效行使辩护权提供一个目标,使得辩护方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作出辩护。也就是说,诉讼化的量刑程序结构必须要有检察官的参与才能够形成。但是,在当前量刑改革的背景下,量刑判决必须要进行充分的说理,也就是说,判决必须充分反映审判中控辩双方的意见和理由。只有这样,量刑建议的采纳情况才会有更适当的评价依据。

作者:熊彩岚 单位:贵州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