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道德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的关系

时间:2022-04-12 09:09:43

生态道德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的关系

摘要:生态道德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分别是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布局的理论方面与实践方面。把握两者的关系,对于促使每个公民自觉参与到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事业中具有重要意义。两者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基本抓手、共同的基本目标。生态道德建设是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的重要实践,绿色发展理念是生态道德建设有序推进的行动指南。把握两者的关系,有利于我们在具体实践中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我们在合规律性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生态道德;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并阐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1]30生态道德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由此而逐步引起重视。绿色发展理念是构建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提出的重要发展理念,与生态道德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目前对两者研究,主要是侧重于某一方面,而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尚显不足。研究和把握生态道德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的关系,有利于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全面的认识。同时,分析两者的关系,有利于我们在具体实践中以正确的理念为指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使我们在合规律性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生态道德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相辅相成有机统

一生态道德建设,是通过教育、引导等方式,使生态道德逐渐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成为社会公德的过程,使人类对生态环境承担起责任与义务,树立起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道德伦理秩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其核心是从道德视角出发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理念,是以维持生态平衡为标准,通过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并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使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得以再生,最终实现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发展理念。两者有机统一于生态文明建设。

1.1两者都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价值取向

生态道德建设强调人类对生态环境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绿色发展理念侧重于强调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但是价值取向相同。作为两者共同的价值取向———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融入在生态道德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之中。生态道德建设在强调人类对生态环境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同时,也蕴含着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义;而绿色发展理念强调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人类遵循自然所固有的规律,便是对生态环境的洁净负责;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便是在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也关乎全人类的命运。实现中国梦,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实现现代化。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绿色环保型的小康社会,缺少了生态文明的小康是不完整的小康;实现现代化,是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化,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现代化是畸形的现代化。只有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价值取向,中国梦才能早日实现,中国才能更好地为全球生态保护作出贡献。

1.2两者都以引领人的思想道德观念为基本抓手

生态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道德建设主要包括生态知识的传播、生态意识的培养和生态规范的建设等内容,生态道德建设,以引领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为抓手,使生态道德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绿色发展理念作为一种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将理念落到实处才能使其发挥作用。马克思曾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2]503-504绿色发展理念,是我们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对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形成的认识,这一认识源自生态破坏的具体实际,也源于建设生态道德建设的实践。走绿色发展道路,最主要的是让人们的思想也得到“绿化”,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绿化”是走绿色发展道路的重要根基。因此,需要通过生态知识的传播、生态意识的培养和生态规范的建设,使人们在思想道德观念中接受绿色发展理念,认可绿色发展理念。生态道德建设的任务使得生态道德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绿色发展理念则以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得到“绿化”为主要任务,两者的着力点都是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的改变。

1.3两者都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为基本目标

生态文明,是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面对严峻的生态问题,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步认识并遵循客观的自然规律,以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道德形态。因此,生态文明,归根到底是一种伦理道德,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应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意识。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制度约束、道德建设等途径,提升人们的生态意识,保护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步,也是使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关键一步,“科学的生态道德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基础。”[3]实现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即通过生态道德建设这一行动来实现,而思想观念转变的方向则由绿色发展理念来引领。绿色发展理念是在理念领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提炼与升华,人民群众对该理念的接受、认同与践行,都是在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生态道德的建设,在客观上推动着人民群众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同与接受,同时也推动着人们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中华民族新的生态道德观的彰显。生态道德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携手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前行。

2生态道德建设是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的重要实践

生态道德,作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成果,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科学的生态道德观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长期起作用的力量。”[3]生态道德建设,是通过培养人的生态自觉性,使得生态道德成为社会公德的过程,“生态道德在外部强调人在自然界中应遵守生态规律、生态规范,在内部强调个人对人与生态关系的理解与感情,增强人类与自然关系方面的自觉性”[4]36,生态道德建设是一个促进人遵守生态规律并正确处理人与生态关系的过程。生态道德的建设过程,也是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的过程。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地生根,需要经历宣传、落实和完善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生态道德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正是生态道德的建设,才使得绿色发展理念可以循序渐进地得到落实。

2.1生态道德建设助力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

绿色发展理念是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我党对如何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思考以及对如何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规划。“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今天,绿色更代表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人民群众的期盼。”[5]该理念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绿色、环保、健康、生态的生活环境的憧憬,对这一发展理念宣传,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蓝图的描绘。生态道德建设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目标,进行生态道德建设的过程,是使人们在道德情感上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而人们在情感上对绿色、环保、健康、生态的生活环境的憧憬则需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由此,生态道德的建设,有助于人们对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了解,有助于绿色发展理念在人们的意识中生根发芽。

2.2生态道德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505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些关系既包括人与社会的关系又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个人“生态人格”的铸造,也需要社会整体普遍树立起“生态意识”,这是生态道德建设的过程,也是绿色发展理念最终落实的过程。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好自身在大自然中的位置。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最终是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而生态道德建设的目标便是“将道德的权利主体扩展到了自然界,以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为研究对象,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6]。生态道德建设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目标的动态过程中推动着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

2.3生态道德建设促进绿色发展理念的完善

正如马克思所说,“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7]10-13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完美无瑕的,它会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而丰富。这一变化的过程便是该理念得以完善的过程,而该理念的完善过程,也正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得越来越好的过程。生态道德的建设,将逐步树立起人对大自然的道德义务感,随着人们这种道德义务感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也将会发生变化,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本质上的变化,而随之变化的便是人们的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会随着生态道德建设的过程逐步得以完善,其内涵也将在生态道德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得以丰富。

3绿色发展理念是生态道德建设有序推进的行动指南

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中国的发展,是中华民族新的生态道德观的彰显,也是中国为维护全球生态做出贡献的决心的显现,该理念“指引我们更好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人与自然和谐,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5]绿色发展理念对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对于建设生态文明以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都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对于生态道德建设的有序推进更是起到指引作用。生态道德建设的有序推进,包括生态知识的传播、生态意识的培养和生态规范的建设[4]48,绿色发展理念对这三方面的引领作用使得生态道德建设有章可循。

3.1绿色发展理念明确生态知识传播的目标

生态知识的传播,是生态道德建设的基础。生态知识的传播,以普及生态知识为基本目标,以提升人们的生态意识为最终目标。对于生态知识的接纳与消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角度,不同知识背景和不同阅历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正是由于这种差异存在,才使得生态知识在传播过程中对生态道德建设的基础作用发挥得并不是很明显。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促使着人们在接纳与消化生态知识时,将对生态知识的理解倾向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方向,使人们有目的、有方向地接收生态知识,并逐步在接收生态知识的过程中理解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同时,绿色发展理念宣传、落实和完善的过程,也是人们学习、吸收和更新生态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客观上推动着生态知识的普及,督促着人们生态意识的树立。

3.2绿色发展理念指引生态意识培养的方向

生态意识的培养,是生态道德建设的关键。生态意识的培养对生态道德建设有重要意义,“只有增强全民的生态道德意识,才能增强人们对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性,从而积极地投身到改善生存环境,维护和营造生态平衡的社会实践中去,自觉履行作为生态道德主体的责任和义务。”[8]而生态意识的培养,主要通过生态道德教育的形式得以实现,“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校已将生态道德教育列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9]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不仅丰富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更为其指明了生态意识培养的方向。绿色发展理念以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目标,生态意识培养也离不开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等方向,也只有沿着这一方向,生态意识培养才能对生态道德建设起到关键作用。

3.3绿色发展理念提供生态规范建设的路径

生态规范的建设,是生态道德建设的保障。清洁的生产、绿色的消费、节俭的生活等都是生态道德规范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规范的建设,可以为生态道德建设提供客观的环境保障,“面对多元价值观存在与相互冲突的现实,当代中国生态道德建设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依托作为自己的思想保证。”[10]生态道德建设,不仅仅是对公民道德的建设,更是国家和阶级意志的具体体现,因此,生态规范建设必须以正确的价值依托为路径,在正确的思想理念下进行规范建设。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5],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正确的价值依托,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指导中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之一,对推动生态道德建设有重要的作用,指引着生态道德建设的方向,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进行生态规范建设,使得生态规范建设有章可循,也使得生态道德建设有序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是推动生态文明进程而提出的指导性的理论,是人们的行动指南;而生态道德建设则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实践行动。作为理论的绿色发展理念与走向实践的生态道德建设,辩证统一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中。生态道德建设是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的重要实践,对该理念的宣传、落实与完善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绿色发展理念是生态道德建设有序推进的行动指南,对生态知识的传播、生态意识的培养以及生态规范的建设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关系,我们才能在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进而在合规律性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作者:李佳娟 单位: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高春花.生态文明视域中的生态道德观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3(11).

[4]徐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

[5]任理轩.坚持绿色发展———“五大发展理念”解读之三[N].人民日报,2015-12-22(07).theory.people.com.cn/n1/2015/1222/c40531-27958738.html.

[6]刘经纬,董前程.论生态道德的正当性[J].晋阳学刊,2015(5).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陈寿朋,杨立新.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道德教育审视[J].道德与文明,2007(2).

[9]李红丽,傅安洲.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体系构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10]王圣祯,张鸿冰.福斯特的生态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生态道德建设的启示[J].学术交流,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