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应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05:08:22

经济效应论文

经济效应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盗版现象,盗版品的生产价值,盗版品的消费价值,经济福利,盗版成本,反盗版成本,适度的反盗版策略

一、引子

盗版现象由来已久。尽管各国都在一定程度上采取反盗版措施,以对盗版进行打击,但时至今日,盗版现象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根除,反而还有日益漫延之势。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盗版呢?盗版品给消费者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政府为什么要打击盗版呢?又是什么原因使得盗版现象累禁不止呢?政府应该采取怎样的反盗版策略呢?笔者拟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为了分析上的方便,我定义本文讨论的盗版现象为“一切生产、销售和使用包括诸如计算机软件,音像制品、书籍等的非法复制品以牟取利益的行为”。[1]这些非法复制品统称为盗版产品,与之对应则为正版产品。

二、盗版存在的市场基础

任何经济现象的存在都有其市场基础,这种市场基础既包括市场需求基础,又包括市场供给基础。盗版现象的存在也具有它深厚的市场基础。

1、盗版存在的需求基础。尽管“盗版”首先给人的感觉就是它绝非一个好东西,应该消灭,但是在一片喊打声的同时,消费者却在行动上给予了实际的支持,这就是盗版现象的市场需求基础。在盗版市场上,存在市场需求是其最根本的基础。

在明知商品真假的条件下,理性或有限理性的消费者之所以更多的选择盗版品而不是正版品,最直接的原因在于盗版产品的消费价值高于正版品的消费价值。什么是商品的消费价值呢?我们知道,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价格,一个是质量。如果某个商品的质量太差,即使价格很低,可能也不会有人问津;反之,如果某件商品的价格太高,即使质量很高,恐怕买主也是寥寥无几;但是,如果某件商品的价格很低,而其质量又比较好,购买者肯定会很多。显然,购买者并不是单独地看待价格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而是综合的分析价格与质量的关系,即质量—价格比,它可以作为消费者所考虑的商品价值。因此,可以这样说,消费者购买盗版品的直接原因在于盗版品的质量—价格比远高于正版品的质量—价格比。在消费者看来,虽然盗版品的质量比正版品低,但是相差的程度非常有限,比如说,人们一般使用的MicrosoftOffice2000办公软件,除去普通老百姓一般很少使用的一些功能外,盗版品与正版品在质量或使用价值上几乎没有什么差异。但是,盗版产品的价格远低于正版产品,比如,在成都市场上,正版的MicrosoftOffice2000办公软件的销售价格超过6000元人民币,而它的盗版品只需要不到10元人民币。盗版品与正版品的价格比是1比600,盗版品的价格优势绝对让人心动。

消费者更多的“投票”盗版品,从根本原因上看在于这种选择能够给他带来最大效用。为了简化分析,我在此对正版品与盗版品的质量差异不作考虑,二者的唯一差别在于价格,即正版品的价格高于盗版品的价格。下图说明了消费者的理性选择行为。在图中,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X,正版的X价格为P1,盗版的X价格为P2.(P2低于P1),除了X之外的其他商品为Y,价格为P。如果买主消费正版X,他只能选择B(X’,Y”)才能达到最大效用,最大效用为U*;如果买主选择盗版的X,他可以购买A(X”,Y”)组合实现最大效用U”。显然,X*小于X**,从而U’也小于U”。[2]也就是说,在消费者的购买预算不变的条件下,对消费者来说,使用盗版品的总效用比使用正版品的总效用大。

2、、盗版存在的市场供给基础。尽管盗版的存在从根本上在于有市场需求基础,但是盗版品毕竟是有厂商生产出来的。对于厂商来说,并不是有市场需要就会有市场供给。就某种产品来说,厂商之所以选择生产盗版品而不是正版品,除了它在生产正版品上的所受的诸多限制之外,可能关键在于盗版品的生产价值大于正版品的生产价值。什么是商品的生产价值呢?对厂商来说,那种商品值得生产,不能只看它的价格高低,也不能只看成本大小,要看产品的价格与成本的差(即利润),或者看价格—成本比。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很高,但是生产成本也很高,从而生产无利可图,价格—成本比小于1,没有哪家企业会主动去生产它;反之,即使一种商品的价格很低,但是它的生产成本也很低,以至于生产利润相当可观,价格—成本比大于1,“挡不住的诱惑”,厂商无需政府动员也会趋之若鹜,甚至政府想堵也堵不住。树欲静而风不止嘛!因此,利润或价格—成本比可以用来反映商品的生产价值。下面分三个方面来说明:

首先,技术和制度限制使得许多企业不能生产正版品。在盗版或正版中,“版”者版权也!在市场经济中,为了激励人们创新,政府运用专利法或版权法对版权进行保护。政府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对“版”进行保护,这无疑是非常应该的,但是这种保护会形成市场上的行政垄断和法律垄断,从而限制了许多厂商以合法的身份生产正版品。

其次,生产正版品的价格或收益怪圈导致了盗版品的大量产生。在正版品生产的垄断条件下,源于其垄断价格的巨大垄断利润对其他企业是一个巨大的诱惑,这种诱惑使资源有向该产品聚集的趋势。然而,在过高的版权费用和制度硬壁的双重阻拦下,这种趋势就转化为生产盗版品。在盗版品的强烈冲击下,生产正版品的成本因加强防伪等原因而大大提高,而价格却在盗版品的竞争中不断下降,从而正版品的价值大大降低,这又进一步强化了盗版品的生产和供给。

再次,盗版品生产价值还集中的体现在它的生产成本优势上。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项生产活动的成本包括直接生产费用和版权费用。与正版品的生产相比,盗版品在直接生产费用上存在一定的优势,这是因为盗版者可以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使用更加便宜的原材料,采用更加简捷的生产工序,使得产品成本大大降低。比如,用光盘刻录长达30集的电视剧,直接的生产费用(包括刻录机的折旧费、白盘费、刻录软件分摊费、人工费等)不会超过50元。不仅如此,盗版活动的低成本还体现在盗版商免费使用了别人的诸如专利权,著作权等权利。在实际生活中,版权费用在专利保护产品的生产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最后,盗版产品的供给还与厂商从事盗版所面临的风险的大小和对待风险的态度有关。由于盗版的违法性,因此就有被查处并被惩罚的不确定因素存在。盗版在给厂商带来较高的预期收益的同时,也带来较大的风险。对风险与收益的选择,将影响盗版品供给的多少。假定厂商在投资时有两种选择,一是在安全资产上的投资即从事正版品生产,一是风险资产上的投资即从事盗版产品的供给,前者的预期收益为无风险的收益R1,R1,较为固定但通常也较小,风险或损失可能为0,后者的预期收益R2,R2的变动较大但在数量上也更大,可能损失为R0,盗版品的供给就取决于厂商对不同投资的效用评价。对于风险偏好型的厂商来说,较高预期收益带给它的效用大于损失时的负效用,他倾向于进行盗版产品的供给,当然,可能损失的大小会改变厂商对待风险的态度等,如此说当被查处的可能性增大,一些本来爱好风险的厂商将变为厌恶风险,从而减少盗版产品的供给。但是,由于现行制度规定的缺陷,市场的人为分割,地方或部门出于自身利益的保护,以及执法者的寻租和麻木等多种原因,使得从事盗版活动的人非常容易逃避检查或逃避处罚,盗版的实际风险极低。

三、盗版现象的经济福利效应

在经济学上,对一种经济现象的评价,可以通过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来说明。同样,对盗版也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分析它的经济效应。

1、从消费者剩余来看,盗版活动在长期和短期的影响是不同的。在短期,由于盗版品的存在,原来不能购买或没有购买某种商品的消费者能够购买一定数量的盗版品,从而增加消费者福利;原来使用正版品的消费者改为使用盗版品,因盗版品的低价格而给买主带来更大的消费者剩余;即使是对使用正版品痴心不改的消费者,也能够在盗版品的冲击下以更低的价格购买正版品,并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长期,盗版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依情况而有所不同。如果政府和正品生产企业对盗版不采取任何防范和打击措施,让盗版品的泛滥成灾,正版品的生产完全无利可图,不仅已有的正版品被完全挤出市场,而且不会有新的正版品产生,那么盗版品将会走到无“版”可盗的地步,此时消费者的福利会受到很大的损失。如果在长期中,通过市场竞争和各种治理措施的实施,正版品的价格不断下降,逐渐逼近盗版品的价格,从而正版品的市场空间日益扩大,最终完全挤占盗版品市场,那么消费者也会从中获得不少好处。

2、盗版活动对生产者剩余的影响是复杂而多面的。详细的分析将另文阐述,本文在此只作简单的分析。就盗版品生产企业而言,由于他把更多的资源用在盗版品的生产上是一种理性的行为,因此他的经济效率会提高,从而在盗版活动中会增加他的生产者剩余。就正版品生产企业而言,如果盗版厂商的剩余的获得仅仅是正版厂商剩余的一种转移,那么正版品企业必然会损失剩余;如果由于盗版竞争的存在,促使正版企业进一步改进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扩大销售量,即使其产品的销售价格降低了,正版企业的剩余也完全可能增加。

3、社会福利来可以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和来表示,因而盗版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就直接取决与买卖双方剩余的综合变化。从上述对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化分析,我们知道盗版现象存在有利和不利两反面的影响,因而它可能增加社会福利响,也可能减少社会福利。从人们的内心感情和一般认识上看,通常认为盗版活动对社会是没有好处的。盗者偷也!仅仅一个“盗”字就十分清楚的表明了这一点。其实,盗版活动会对社会产生不利影响是无可置疑的,这是因为市场上盗版产品的多少将影响到正版商下期的研发投入。因为盗版产品的数量是如此之多,以至使正版商的预期收益为零,甚至为负时,正版商将停止对新产品新技术的投入,这将影响到社会技术的进步和发明创造,进而造成对总产出的影响。盗版的存在对社会的损失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对GDP增长的贡献加以粗略估计,如果上期GDP增长100亿美元,技术进步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0.1,本期GDP增长110亿美元,且因盗版而使技术进步的贡献率降为0.08,则盗版导致的社会损失为1.2亿美元(100×0.1亿美元-110×0.08亿美元)。但是,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足够的事实证明盗版活动的负面影响大于其正面影响,也就不能得出盗版一定要损害社会安定福利的结论。看来,在盗版对?缁岣@挠跋焐峡赡艽嬖谌鲜段笄?/P>

四、政府的反盗版策略选择管见

上面的分析已经表明,由于在时期的长短、竞争的最后趋势和反盗版的严厉程度等上的差异,盗版既可能增加经济福利,也可能会损害经济福利。盗版对经济福利的损害为政府的反盗版提供了理由。现在的问题是,政府应该如何选择反盗版策略呢?在政府的反盗版策略上,理论和实践上的论述都不少,在此主要就其中还存在问题的几个问题作简单的说明。

1、政府不能完全杜绝盗版活动,因而彻底解决盗版不应该成为反盗版的实际目标。一方面,只要盗版现象产生的市场基础存在,盗版是不可能人为取消的,另一方面,盗版活动复杂多样的影响,也决定了完全杜绝盗版行为本身也就同时消除了它可能带来的好处。正如人们不能在倒洗澡水时把娃娃一起倒掉一样,我们也不能消除盗版的负效应时把他的正效应也一起消除。因此,政府的反盗版仅仅是为了抑制盗版活动,减少盗版数量,把盗版的负效应控制在最低水平。

2、政府的反盗版行动应该适度,过度严厉和过分宽容都是不理性的。如上所述,盗版可能会给社会带来各种负效应,这种负效应就是盗版的使社会付出的代价,简称盗版成本。不仅如此,政府或社会的反盗版行动也会给社会带来成本。政府的反盗版贯穿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的全过程,从有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反馈,研究,到相关法规的制定、监督机构的设立和人员配置,再到对盗版行为的处罚或判罪。政府在反盗版过程中所必然要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全部费用就构成反盗版成本。一般而言,我们可以预期,当政府实施采取比较严格的反盗版措施时,反盗版成本会上升,而盗版成本则会下降,反之,当政府实施采取比较宽松的反盗版措施时,反盗版成本会下降,而盗版成本则会上升。也就是说,反盗版的成本是随着反盗版程度的增加而上升的,而盗版成则随着即反盗版力度的加强而下降。[3]显然,反盗版行动就存在一个度,社会究竟应该对盗版行为采取什么程度的反盗版行动,必须进行相关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分析。一项理性的反盗版行动应该使盗版成本和反盗版成本之和达到最小。可见,政府的反盗版并非愈严格愈好,也不是愈宽松愈好。

3、修改过时规章制度是被政府反盗版行动所遗忘了的重要手段。诚然,执法不力是导致盗版泛滥的重要因素,其实,不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保护版权的规章制度也是罪魁祸首之一。这些过时的制度规定,助长了市场垄断,甚至是过度的垄断,高额的垄断利润衍生出大量的盗版。比如说,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长达16年的专利保护—美国专利法的规定—就显得太长,日益严重的盗版不能说与此没有关系。对此,我们很多人尤其政府从感情上是难于接受的,在政府实际的反盗版行动中也是很难见到的。

4、更多的运用市场机制来反盗版,可能会成为政府反盗版的现实取向。如果说垄断产生盗版,那么从这种意义上讲,反盗版就是要反垄断势力。运用市场竞争来反垄断已经是大势所趋,因而用竞争来反盗版也可能成为政府的优选策略。为此,我国政府可以借加入WTO的机会,借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机会,通过改革和开放来引入和加强竞争,有效的防止盗版行为。

主要参考文献:

1、(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美)威廉姆斯《反托拉斯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经济效应论文范文篇2

“奥运经济”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围绕举办奥运会所发生的一切直接或者间接的经济活动及由它所衍生的一切经济联系和经济效益的总称。其周期性和阶段性的特征会使奥运会直接投资在会前对拉动当地经济,并因奥运会结束后投资增长的突然减速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冲击。所谓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就是指奥运会结束后受需求不足制约,举办地出现的经济不景气现象,是由投资需求下降而引起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

北京奥运会是奥运会历史上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正因为这样,我们必须综合考虑我国整体经济状况,注重对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的研究,力争在后奥运时期完成发展“后奥运经济”的战略部署,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化解“低谷效应”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的成因

历史上有不少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和城市出现过后奥运经济“低谷”现象。1964年东京承办奥运会,日本经济在1961至1965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1.4%,但奥运会后,日本投资却大幅滑坡,进入了长期经济萧条时期。而1976年蒙特利尔因举办奥运会而负债累累,震惊了世界,被称为“蒙特利尔陷阱”。产生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历届奥运会举办城市的经验来看,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主要来自于以下两方面:第一是奥运会举办前过量投资和奥运结束后投资下滑带来的经济风险;第二是奥运会后体育场馆和基础设施利用不足带来的投资风险。

(一)投资下降导致经济增长波动

这是造成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的主要原因,也是最突出的表现。因为在筹备奥运会阶段,主办地固定资产投资相对比较集中,短期投资需求膨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场馆建设和城市环境建设投资将直接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在奥运会后,与奥运有关的基础设施和场馆建设投资就会结束,若未能对投资加以合理引导,就有可能造成主办地经济增长放慢,甚至停滞,影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自1984年洛杉矶以来的历届奥运会中,除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以外,在奥运会后,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因投资下降导致经济增长“低谷”的现象。另外一些在奥运会筹备期间得到快速发展的行业,由于奥运会后需求的迅速下降,使其发展受到市场突然缩小的制约。如建筑业、体育产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环保产业、科技产业、文化产业等。如果未加以合理有效的调控,这些行业受到“低谷效应”的困扰,在一定时期有可能出现衰退现象,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减缓、就业率增幅减少、供给远远大于需求。

(二)体育场馆利用不足带来的资源闲置

奥运筹备期间需新建大量比赛场馆,奥运会结束后,如何避免场馆闲置就成为各主办城市面临的难题。耗资巨大的体育场馆仅养护费用往往就成为举办地的沉重负担。奥运会比赛所使用的场馆、奥运村等体育设施的闲置将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和浪费。纵观现代奥运会的历史,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奥运会,为保证奥运会举办时比赛顺利进行,比赛场馆的位置往往远离城市中心,且场馆布局不合理,未能考虑日后市民进行体育锻炼的需要。另外奥运会作为最大型的综合性运动会,规模大、要求高、筹备时间长但举办时间短,这本身就可能造成为奥运会准备的大量设备赛后闲置。最后,奥运会举办国家和城市往往出于自身政治、经济等目的,重金新建、改建和扩建造价极高的体育设施,以树立其形象,并达到获得举办权的目的。因此,奥运举办后往往出现奥运场馆闲置或亏损的现象。

另外,奥运会举办前后,举办地房地产业发展过热和城市分散开发建设和布局结构的调整也可能产生泡沫及风险。

三、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有效引导消费

奥运会通过增加投资拉动经济的加速发展,但随时间推进,消费拉动逐渐取资拉动。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当消费能力不足以支持经济的发展时,经济回落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从本质上讲,造成往届奥运会后奥运经济的“低谷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供给过剩,有效需求不足。如果政府能有效引导消费,奥运会后的“低谷效应”可以有效的避免。目前中央和北京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已对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展开了积极的应对。

(二)合理避免赛后场馆闲置,实现奥运场馆功能多元化

北京奥运会在安排奥运场馆的建设时,已充分考虑了具体项目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如将很多比赛场馆建设在高校中。此外在功能设计上,北京奥运场馆都充分考虑了全民健身和有关活动的需要,避免了日后巨额的改造费用。而对奥运场馆的后期利用,可以采取商业开发,展览等综合手段,提高其利用价值。以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为例,这一区域将包括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场馆、会展中心、智能化多功能厅、购物中心等,将成为现代健身休闲、展览中心。另外,可以结合场馆特点,采取适当的运作和管理模式,如采用集团化经营管理或引入专业的体育经理和管理公司。他们具有丰富、科学的体育经营管理经验、制度及一整套手段,能够进行科学的分析及市场定位,并扩大场馆的创收范围。因此,北京奥运会赛后场馆闲置的可能性被大大降低,同时建立配套的产业链,聚集人气和资本,使得这些大型场馆的经济效益可得以有效发挥。

综上所述,北京举办奥运会为中国更快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我们必须有效的把握住这个机会,真正把奥运经济拉动作用发挥到极致,将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的负面影响减小甚至消灭。那样的话,2008年北京奥运会必将给中国企业和国民带来实质性的好处,为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推波助澜。

参考文献

[1]陈剑,《降低奥运风险的国际经验与对策建议》[J],前线,2007,(10):10-12

[2]陶建刚,《浅析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的预防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2007,(4):232-233

[3]王燕珍,于淼,《奥运经济的负面效应及应对措施》[J],商场现代化,2007,(7):377

[4]樊晓,喻坚,《试析奥运经济的负面影响》[J],生产力研究,2007,(13):74-76

[5]邱斌,《对“后奥运经济”的探究》[J],商场现代化,2007.(9):395

经济效应论文范文篇3

公共财政论认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苏明,2001)。应该说,前两种关于财政的定义各有所侧重,前者突出了财政的社会分配和政府职能,后者强调了政府的活动。而公共财政论则简单明了地指出现代财政的公共性,为建立公共财政奠定了理论基础。明确了财政概念,就可以对财政政策加以研究。财政政策是指以特定的财政理论为依据,运用各种财政工具,为达到一定财政目标而采取的财政措施的总和。转贴于公务员之家()简言之,财政政策是体系化了的财政措施,它的目的就是实现财政职能。同时,它也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形势和任务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客观存在的财政分配关系在国家意志上的反映。它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也是国家实施财政宏观调控的过程。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又是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主要手段。财政政策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不断发展的。

财政政策按其构成体系可以分为国家预算政策、财政支出政策、税收政策、国债政策、投资政策、补贴政策和出口政策等七大政策。由于研究数据和技术方法的限制,本文主要是研究前三种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

二三种主要财政政策工具对经济增长促进效应的分析(一)国家预算政策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分析国家预算政策包括财政赤字政策、财政盈余政策和预算收支平衡政策三种形式,笔者主要讨论财政赤字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它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财政赤字影响货币供给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和赤字规模大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取决于赤字的弥补方式,即向银行透支或借款来弥补财政赤字。出现财政赤字意味着财政收进的货币满足不了必需的开支,其中有一种弥补办法就是向银行借款。可见,财政向银行借款会增加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增加基础货币,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尽在公务员之家()

但财政借款是否会引起货币供给过度,则不能肯定。很多人用“财政有赤字,银行发票子”这句话来形容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的关系,而事实上,赤字与货币发行并不一定存在这样的因果关系,财政赤字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虽可能与赤字规模的大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取决于赤字的弥补形式。

2、财政赤字扩大总需求的效应凯恩斯主义所奉行的财政政策是运用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调节经济。在经济萧条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必然出现财政赤字,因此,赤字就成为财政政策中扩大需求的一项手段。财政有赤字,必然扩大总需求,但其扩大总需求的效应有两种,如前分析,一是财政赤字可以作为新的需求叠加在原总需求水平之上,使总需求扩张;二是通过不同的弥补方式,财政赤字只是替代其他部门需求而构成总需求的一部分。它仅仅改变总需求结构,并不直接增加总需求规模。完全以国债收入弥补的“软赤字”,只要不超出适度债务规模,其扩张效应一般可被控制为良性的,即可以有意用作反经济周期的安排,在经济萧条阶段刺激需求,“熨平”周期波动,一般不致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这对我国的经济是有现实意义的;第三,财政赤字与发行国债。发行国债是世界各国弥补财政赤字的普遍做法而且被认为是一种最可靠的弥补途径。但是,债务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来源,会随着财政赤字的增长而增长。另一方面,债务是要还本付息的,债务的增加也会反过来加大财政赤字。

3、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一般是指财政赤字对私人消费和投资所产生的排挤影响。当政府因支出庞大产生预算赤字时,一般需发行公债向公众借款。发行公债是国家信用的一种形式。在货币市场上,如果私人储蓄量不变,则政府债券与企业债券等有价证券将共同竞争市场上有限的资金。当公众出于对国家债券的高度信任而争购公债,政府在总储蓄的占有上便处于优势。政府发债占总储蓄的比重越大,就会有越多的非政府借款者因筹不到资金被挤出货币市场,加上赤字支出促使利率上升,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尽在公务员之家()

必然会排挤出一部分非政府投资,从而抵消政府赤字支出的部分扩张性作用。但这种结果并不是绝对的,一方面政府赤字的排挤效应会被政府扩大投资支出所产生的“乘数作用”所抵消;另一方面,“排挤效应”如果与政府有意进行的经济结构合理化调整结合起来,则可以改善资源配置,对国民经济产生有益的影响。

(二)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分析为解决有效需求的不足,我国主要采取扩大政府财政支出的财政政策,政府支出的结构和支出规模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变量。笔者也将主要从政府支出结构来看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采用以财政支出项目为自变量的柯其分别表示财政支出结构中某一项目支出增加1%时所引起的产出增加百分数,这样我们就用产出弹性来描述财政支出的结构效应以及其对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调节作用。我们以《中国统计年鉴》(2006)我国1989—2005年财政支出职能结构分类统计数据为样本区间。相比较高,而在1996年非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最为不利的,税收负担相应较轻,实际该年税收负担为10.3479%,与其他年份相比较低。经过去除非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修正后的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呈现出更加紧密的关系,并且高经济增长年份修正后的税收负担较低,低经济增长年份修正后的税收负担较高,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现在我们转入,采用排除非税因素影响后修正的税收负担和税制结构所得到的回归效果比较好,调整的R2为0.317,F检验值为6.115,各回归变量的T检验值均能通过95%的检验,从系数项来看,修正后的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率的弹性系数为-3.866,即表明税收负担上涨1%,经济增长率下降3.866%,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率的弹性系数为0.6,即税制结构变化1%,经济增长率变化0.6%,影响系数较小。这样的结果与理论上税收负担和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本相符,我国现行税制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从以上数据分析看,在我国现行税制下,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比较小的,修正后的税收负担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这一点与国外的实证研究结果基本相同。从数据看,1994年的税制改革应该说是1983年税制改革的延续,1983年是税制结构和税收负担变化的一个转折点,通过设立所得税,税收负担从1982年的11.25%,猛涨到1983年的18.55%,在随后近10年时间内,税收负担不断降低,最低时为10.167%,通过1994年的税制改革,税收负担才得以不断的提升,到2004年达到18.839%。也就是说通过1994年的税制改革提高了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缓解了税收占GDP比重一直下滑的局面。另外从税制结构角度看,1983年以前,由于企业以利润形式上缴国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直接类税收,直接税占间接税收入比重仅在10%左右,通过1983年改革,建立起所得税体系,直接税收入占间接税收入比重上升到50%左右,随后持续减低,尤其是在1994年增值税体系的建立,直接税收入占间接税收入比重下降到1983年以来的最低点23.953%,随后几年逐渐升高,2004年达到39.0463%。从求解出的结果看,非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1994年起越来越有利,非税环境越来越有利,各项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逐步体现,反过来说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在不断减弱,这种情况在1983年税制改革前也出现过,所以面临新的经济环境,税收作用不断减弱的情况下,税制必须进行改革。

经济效应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证券税制;经济效应;资本弱化

税收制度是国家调控证券市场的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和手段,合理完善的税制体系对于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建设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各国对此都非常重视。从世界各国证券市场的税收实践看,证券税制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按照证券市场本身运行的环节和规律,规范设置税种,合理确定税率,保障证券市场的有序、稳健、规范运行。本文从分析证券课税的经济效应入手,结合我国证券市场以及税收制度本身的特点,提出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税收制度的一些初步设想。

一、证券市场课税的经济效应分析

证券市场的课税一般从以下四个环节入手:(1)证券发行环节;(2)证券交易环节;(3)证券所得环节;(4)证券财产转移环节。根据各个环节的不同特点,国际上成熟的证券市场课税一般包括印花税、证券交易税、证券所得税(有的国家将证券交易所得和证券投资所得分开征税)以及证券遗赠税。但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税种名称可能不一致,例如,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称为“证券交易税”,意大利等国称之为“证券转移税”,而瑞典则称之“周转税”等。

(一)印花税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各种凭证所课征的一种税。有价证券作为一种法定权益证书(无纸化交易只是改变了“证书”的形式,并没有改变其本质),理应同其他应税凭证一样课征印花税。同时,由于印花税具有征税范围广、征收成本低等特点,对国家聚集财政收入具有积极作用,但其对证券市场的调节作用却相对较小。

(二)证券交易税

证券交易税是对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按买卖成交额所课征的一种流转税。据美国库伯斯。里伯兰德国家税收网提供的95个国家的税收情况看,开征证券交易税的国家和地区有27个。证券交易税的经济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影响证券市场规模的“收入效应”

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条件下,证券交易税税负的高低通过增加或降低证券交易成本(由证券公司收取的手续费和由证券公司的证券交易税组成),引起投资者收益的变化,进而影响证券市场的规模,达到收缩或扩张证券市场的目的。

2.调节证券市场结构的“替代效应”

在课征证券交易税时,政府如果采用差别性的税收政策,则能够调节证券市场结构。实现市场上不同品种的有价证券之间的替代。从一般意义上说,股票交易的投机性大,收益也大;债券交易的投机性小,收益也少。如果政府对股票征税高于债券,那么投资者在利益的驱动下,就会将一部分资金转入税额相对较小的债券市场,实现债券对股票的替代,减少了股票市场的投机性,增加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使两类证券市场平衡发展。

(三)证券所得税

1.所得来源分析

证券所得作为资本利得的一种,其收入的形成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资产内部因素发生变化而决定的资产收益及价格的变化。证券市场收益的基础是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股票理论价格等于每股税后收益乘以平均市盈率。在投资者广泛认同的平均股票市盈率为20倍左右的情况下,因企业资产内部因素发生变化而使每股税后收益增加,则股票的理论价格增加,增加的部分就形成了证券所得。(2)由市场条件发生变化而决定的资产收益及价格的变化。这里的市场条件主要指市场利率水平变化对资产价格以及资产收益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市场利率下调,则会导致有价债券价格的上涨。(3)由投资者行为发生变化所决定的资产收益及价格的变化。在证券市场上,投机现象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证券投资者通过在证券市场上的高抛低吸获得“超额资本利得”。由于证券市场上收入的确定不同于商品市场,其收入的确定按实际成交额为标准,账面上反映出来的资产增值仅看成潜在的“虚拟收入”。当证券发行者以利息、股息与红利的形式将这部分资产收益派发投资者时,才能确定投资所得;只有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卖出手中持有的证券时,才能通过证券买卖的价差实现证券交易所得。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证券投资所得来源于第一种收入,而证券交易所得来源于三种收入的综合。

2.证券交易所得课税的经济效应

对证券交易所得课税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投资锁定效应”

对证券交易所得征税,投资者为了达到避税的目的,可能会选择持有股票、债券,而不是发售,这就把投资者锁定在现有的投资组合中,导致“投资锁定”效应的发生。从而在客观上干扰了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转,使得证券市场的运行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市场自身的规律而不得不服从于投资者的避税目的。

(2)影响证券市场的“收入效应”

证券交易所得“收入效应”的发挥与政府是否允许投资者用投资亏损抵销其投资收益紧密联系。首先,在亏损不能抵销收益时,证券交易所得税就会因减少投资收益而降低人们对证券的需求,使证券市场的规模收缩。然后,如果证券交易所得税有亏损抵销规定,则情况会与上面大不相同。这样,证券交易所得税就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它降低了收益率,从而抑制了人们的需求;另一方面,它又降低了风险程度,从而刺激了人们的需求。其共同作用的最终影响将取决于二者力量的对比,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3)影响证券持有期的“替代效应”

若对证券持有期的长短不同的所得课以不同的税负,对持有期较长者课以较低的税,而对持有期短者课以较高的税,则能改变投资者的持股时间的长短,减少投机行为,鼓励长期投资。

3.证券投资所得课税的经济效应

对证券投资所得课税是指对公司和个人取得的股息、利息和红利的征税,它直接牵涉到股份公司的收益分配政策、股利征税与个人所得税的连接、公司所得税与股利分配的关系等重大问题。对股息、红利的征税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个人股利所得的征税;二是对公司股利所得的征税。其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对企业筹资方式的“替代效应”

从企业的筹资方式来看,一般有发行股票、债券、贷款等方式,依据国际间的一般做法,在计算企业应税所得时,贷款的利息支出是允许扣除的,而作为股息、红利的分配利润是不能扣除的,因而产生了“资本弱化”效应,而对股利课税加深了该效应的发生,使公司愿以举债方式筹措资本,不利于股份制经济的发展。

(2)对个人投资方向的“替代效应”

从个人投资者方面,由于不同性质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不同,导致其税后利润的差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人投资者股票投资方向的选择。

另外,对投资所得的课税还存在着双重征税的问题。

4.投资所得和交易所得的替代分析

一般而言,当投资所得税与交易所得税之间存在显著的税收差异时,就会出现投资所得和交易所得之间的替代关系,当投资所得税高于交易所得税时,投资者倾向于从资本市场取得股利以达到逃避税负的目的。但根据“在手之鸟”理论,投资者对风险有天生的反感,并且认为风险将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加,因而在他们心目中,认为通过保留盈余再投资而获得的资本利得的不确定性要高于股利支付的不确定性。实际能拿到手的股利,同增加留存收益后再投资得到的未来收益相比,后者的风险性大得多。所以,投资者宁愿目前收到较少的股利,也不愿等到将来在收回不确定的较大的股利或获得较高的股利出售价格。因此在两种相互矛盾的效应的作用下,两种所得的税负差距并不会产生太大的作用。

(四)证券遗赠税

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富的证券化现象会愈加显著。证券作为一种信用凭证,代表一定的财产。其发生转移时,承受者便会轻松地获得巨额财富。而且,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这种财富具有“不劳而获”的性质,如果不征税,听任富有者把财富传给后代,这不仅会造成新的分配不公,而且会形成寄生阶层,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因此,应对证券财产遗赠征税,作为所得税的补充,用以解决社会财富分配不公问题,缓解贫富悬殊的矛盾,实现社会伦理公平。

二、我国证券税制的基本构想

(一)我国证券市场税制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税制的税基涉及证券交易额和证券投资所得,分别列于证券交易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之中。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证券市场的税制体系主要以流转税为主,虽然流转税在某种程度上能替代其他税种发挥作用,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无法实现证券市场的一些调控目标。因此,完善证券市场税制,设立独立的证券税制子系统已经势在必行。特别是二级市场呼之欲出,二级市场的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更需要完善的税制体系与之适应。

(二)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税制的具体设想

一个完善的证券税制体系表现在其税种与税率设置是否充分体现公平与效率的原则,是否充分平衡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关系,是否充分考虑到税收征管的方便性,是否有利于调节市场交易行为。为此,笔者提出下列设想:

1.改革证券交易印花税,开征证券交易税,完善证券流转税体系

随着股份制改革的深入,为充分发挥证券交易成本对调节资金流向的作用,更好地与国际证券税接轨,我国有必要开征证券交易税。但在我国现行的税制下,印花税在一定程度上覆盖了证券交易税的税基,因此在开征之前,应先改革现有印花税,恢复其本来面目,将印花税的征收环节移到发行环节,调节一级市场的发行价格,以改变现在对一级市场征税的真空状态。在证券交易税的设计中,有几个问题需要明确:首先是税率的确定,其次是征税对象的确定。

从对证券交易税的经济效应分析中我们看到,证券交易税对证券市场的发展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因此,世界各国在证券市场发展的初期,都采用低税率或阶段性暂停征收等办法鼓励市场的发展。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看,自1990年12月19日上海交易所正式成立算起,至今仅有不到10年的时间。到1999年年底,我国两市上市股票为947家。上市股票的总市值仅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36%.与美、英、日证券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这一比重是非常低的。特别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总股本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不能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若将这部分公股扣除掉,我国证券市场的数量就更显不足了。因此,我国证券交易税的税率应采用低税率以鼓励证券市场的发展。但同时也应当看到,我国证券市场投机现象严重,我国股票市场流通市价总值仅相当于美国、日本的1%~2%,但成交量却相当于美日的三分之一左右;与香港相比,我国股票市场的流通市值仅相当于香港的一半,但成交量却是香港的几倍。另一方面,我国股票市场的年换手率大大高于西方国家成熟市场的年换手率,这时的我国规模并不大的证券市场在行情高峰时的成交量可以与西方大证券市场相提并论。投机现象严重又要求证券交易税发挥其调节作用不能太低。因此,笔者认为我国证券交易税的税率应保持在与当前证券交易印花税相当的水平上。

另外,证券交易税还可以采用差别税率,对股票采用高税率,对债券采用低税率,以抑制股票投机,活跃债券市场。而对不同的交易主体应采用统一税率,充分显示不同交易主体的平等地位,在征税对象的确定上,考虑到证券交易税虽为流转税,但其相对较难转嫁,而卖方较买方的纳税能力强,也便于管理,因此可采取只对出售方征税,增加卖出成本,有利于限制证券卖出,延长持有期和促进长期投资,抑制投机。

2.加强对证券交易所得和证券投资所得的课税,完善证券所得税体系

对于证券交易所得而言,由于其“投资锁定效应”和“收入效应”的负面影响,对证券市场规模的扩张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情况来看,证券市场成熟的发达国家开征此税的居多,如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等,且税率也相对较低;而一些证券市场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开征此税的相对较少。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因存在证券市场刚刚起步、发育还不成熟、税收征管手段落后、现金大量的体外循环等问题,还不宜开征。但是,从长远来看,开征证券交易所得税是大势所趋。它对于完善证券市场税制体系,缓解社会分配不公,减弱证券市场中的“马太效应”,增加财政收入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设计我国的证券交易所得税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税负从轻原则。基于对风险投资进行鼓励和扶持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考虑,证券交易所得税应实行低税率。(2)鼓励长期投资的原则。由于证券交易所得是一种风险较大的投资所得,相对于短期资本利得而言,长期资本的风险更大,为了鼓励人们进行长期投资,根据“替代效应”,可以对长期投资利得给予一些优惠措施。(3)亏损抵销原则。由于其“收入效应”与亏损是否抵销紧密相关,为了扩大我国证券市场的规模,扶持证券市场的发展,应在计税依据的确定上,允许投资者用其收益弥补亏损,以降低证券投资的风险程度,增强证券投资的吸引力。(4)递延纳税原则。为了消除“投资锁定”效应的影响,保持证券市场的正常发展,可根据资本投资所得形成的长期性特点,采用递延纳税制度。(4)证券交易所得指数化原则。由于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资本利得的实现金额中既包含历史成本,又含有通货膨胀的因素。若依此金额纳税,必然造成不合理、不公平、不可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国家在计算资本利得应纳税额时,都设定一个随持有资产时间变化而提高且与同期通货膨胀率相适应的免除率,以便在课税时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合理税负。

对于投资所得而言,宜继续保持原有的统一课税法,将股利、利息所得并入总所得中统一纳税,但目前的投资所得课税制度仍需作适当改进:首先,应消除目前课税的不公平现象。我国目前的投资所得课税制度规定,对国有股和法人股不征税,只对公众股的股利所得征税,这显然不符合“同股同利”的原则,即使在对公众股的股利征税时,由于不同企业使用的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不同也使企业竞争不公。因此,对股份制企业所有的股东包括国家股、法人股和个人股一律课征同等税率的股息所得税已成为健全我国证券税制的重点。这既要以体现税务部门代表国家对企业的利息分配进行的管理,防止股份制企业通过少分或不分国家股息而造成国有资产和税源的隐形流失,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也可以更好地贯彻税制的公平原则,有助于通过利益来推动国家尽快形成一个实实在在的法人代表,把国家股东、法人股东、个人股东摆在平等的法人地位,在此基础上促进国有股上市流通。其次,建立起避免重复征税的机制。由于股息红利是股份有限公司的净所得,税后利润在股东之间分配就成为股息。而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将企业获得的股利作为企业所得一并征税,个人所得税法也规定个人取得的股息红利征收个人所得税,使得股东在收到股息时还要缴纳一次所得税,形成了重复征税。对于这一问题,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有扣除制、双率制、抵免制和免除制。笔者认为对于我国来说,比较理想的选择是采用抵免制和扣除制,因为这种制度既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又能消除重复课税,比较理想的选择是采用抵免制和扣除制,因为这种制度既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又有消除重复课税。与国际常规做法接轨的免税制虽然可以彻底消除重复课税问题,但会导致国家财政收入流失,这在我国当前财政紧张的形势下不宜采用。另外,考虑到派送红股实际上将部分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股本化,股东能否从派送红股中收益取决于市场走势,而且从目前各国的情况看,为了鼓励再投资,多数国家都对股票股利免缴个人所得税。因此,我们认为,对股票股利应免征所得税。

3.增加对证券转移的课税

对于证券遗赠,可作为一个项目列入遗产与赠与税的课税范畴课征遗产与赠与税。在我国当前未开征遗产与赠与税的情况下,可临时将其作为个人所得税的一个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以达到调节目的。

[参考文献]

经济效应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次区域经济合作边界效应边界动力机制

次区域经济合作是不同国家两侧、地理相邻的一部分地区间跨国界和跨国境的经济合作,在地理范围上主要涉及国家边界两侧较小范围。所以,与普遍意义的经济合作相比,这种方式受国家边界效应的影响强烈。边界效应对经济合作的影响是一种动力机制,边境区相互合作的经济行为体构成了弱化边界屏蔽效应增强中介效应的动力机制,对合作动力机制的分析为我们深入研究次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途径。

一、边界效应的双重性

边界是两个经济地域系统的分界线,是国家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的集中体现,国家间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以及边界两侧基础设施的不配套、海关规制的不同、语言、文化的差异,加之信息传输的障碍,使其限制了跨边界生产要素、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另一方面,它也是国家间经济交往的接触面,由边界所带来的经济合作的机会,使边界两侧区域经济交往具有天然优势。对此我们将边界效应概括为“屏蔽效应”和“中介效应”。

1.屏蔽效应。在著名经济学家埃文斯(Evans)的模型中,交易成本变量是屏蔽效应的主要原因,它可以单独解释46%的屏蔽效应。其中,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交易的频率是屏蔽效应下交易成本提高的主要原因。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威廉姆森认为,环境的不确定性来自于经济行为体是“有限理性的”,也就是说,经济行为体收集与决策有关的所有信息并做出理性选择是不可能的,而这主要是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完善性。从边界屏蔽效应来看,跨边界信息的传递往往比一国内要困难的多,它阻碍了边界一侧经济行为体对另一侧信息的获得,比如,市场信息、合作方的资信水平等,增加了信息的不完善性和不对称性。此外,经济交往中主体的数量越多,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完全性就越严重,交易的障碍和交易成本就越高。涉及边界提高交易成本并引起其屏蔽效应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国家边界往往是不同语言、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分隔线。

2.中介效应。边界的中介效应是指它具有彼此接触和交流的空间中介功能。它通常是两国间经济、社会、文化等交流的中介面,是两国间接触和交往最频繁的地带。(1)自然地理的连续性往往使得跨境而居的民族在语言、文字、文化习俗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其中有许多属同一族系,具有边界无法阻碍的血缘关系,这无疑可以大大降低双方经济合作的交易成本。(2)资源要素禀赋差异大、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的区域间相互联系的频率高,即区域间作用的强度随着区域间资源要素、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增大而增强。(3)过境需求的增大为边界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空前活跃的要素流动,将促进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当然,过境需求主要来自于边界口岸的腹地区域,因此边界区腹地范围的大小、边境口岸与腹地经济联系的强度及其经济发展水平对边界口岸的过境需求的影响巨大。

二、边界效应的动力机制

边界效应的根本动力来自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它带来了国家间贸易的增长,使过境需求更加旺盛,同时,经济行为体在更大范围内拓展市场和寻求生产要素,使得边界更容易利用其两侧的梯度势能,在这一过程中,边界势必由经济“分隔线”向经济“接触带”演化,由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转化,从而促进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而具体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于各参与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1.中央政府。一国的经济发展必须接受其他国家资源要素的空间扩散或者向其他国家拓展市场,使其经济发展战略从内向转向外向,从封闭转向开放,从进口依赖的保守型转向出口指向型,最后,除能使其自身资源得到更为有效利用外,还可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在边界效应转化过程中,各参与国家中央政府的作用一方面表现为通过中央政府间的协调,为边界效应转化提供一个有利于降低跨边界经济交往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比如关税、非关税壁垒的减小甚至取消、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等,都有利于降低边界的屏蔽效应。

2.地方政府。次区域经济合作参与方往往是一个国家的边缘区,地方政府一方面表现为加强相互协调,使彼此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相互配套,为跨边界经济交往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另一方面,相互联系,加强信息交流和组织建设,降低合作的交易成本。

3.企业。条件优越的成熟型企业往往不太热衷于国际化经营,而条件相对不太优越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则急于寻找资源、扩大市场,因而更易于从事国际化经营。边境地区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开展跨边界经济交往可以扩大市场和要素获取范围,改善生存环境,是其国际化的有效途径。

次区域经济合作受边界影响强烈,边界效应分析框架可以为在理论上研究这样一种合作产生和发展的机制提供一个新的分析视角。通过分析可见,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关键是国家边界由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的转化,其动力来自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等经济行为体。

三、对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几点政策建议

1.在多边经济合作进展缓慢的情况下,加强次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双边合作地区,降低交易成本,推动该地区合作向深层次发展,待双边合作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多边合作的开展就具有了较好的合作基础。

2.培养边境区相同的文化、社会属性,使经济交往的社会规则就明确化,经济主体对潜在的经济交往利润的分割就有着较好的包容和预期,交易成本就有可能趋于最小化。

经济效应论文范文篇6

一、问题的提出

为防止军品和军民两用品(既可以民用,也可以军用)的出口危害本国安全,现代国家对这类产品的出口都会施行不同程度的管制,以尽量保证本国获取商业利益的同时,避免或降低国家安全利益被破坏的可能。

对于国家来说,此类出口管制的核心是平衡出口的经济利益与管制的安全利益。此外,作为对外政策的一部分,出口管制还受到国际结构、国家间政治关系(包括外交)、意识形态、国内政治等因素的影响。

在已有的相关出口管制研究中,对安全因素及政治、外交因素讨论比较多。而对经济因素的分析则比较少。而这较少的涉及经济因素或从经济角度讨论出口管制的研究又存在明显不足,因为它们试图综合考察经济与安全因素。将一个国家的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其结果只能是考察总体经济状况对国家总体出口管制政策的影响。按照这一逻辑,随着国家经济的变化。一个国家要么全盘加强出口管制,要么全盘放松出口管制,这显然不符合实际。因为一个国家总体经济状况没有显著变化,但是对同一产品(军事价值没有变化)的出口管制政策却可能发生变化。比如,近些年来美国放松了对华的核出口管制政策,允许美国企业投标为中国兴建核电站。从国家总体经济的角度这难以解释。因为此间美国总体经济情况并没有显著变化。当然,从安全的角度这也是难以解释的,近些年决定安全因素的军事价值与两国安全关系在中美核贸易上没有明显变化,期间美国国内政治、意识形态等因素在此问题上作用不明显。

因此,本文拟从比较微观(具体)的层面对出口管制予以分析,以深化相关研究,对有些现象作出解释,以加深我们对出口管制的理解。

根据产品的特性,我们可以将受管制产品细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级产品,这类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如既可以用于制造核武器也可以用于建造核电站的铀矿:另一类是高技术产品,如武器特别是高精尖武器、航空航天产品、高性能计算机、新能源技术等等。从战后各供应国与相关国际机制的管制清单来看,出口管制主要涉及高技术产品,而这些产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效应。

二、高技术产品的规模经济效应与内在要求

所谓高技术产品的规模经济(EconomiesofScale)效应,是指随着高技术产品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单位成本不断降低(单位收益不断递增)的特性。其原因至少有两点:首先,高技术产品生产具有极强的静态规模经济效应,即研究开发(R&D)与固定生产成本很大,进入门槛很高,而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单个产品的成本越低。有研究表明,一般高科技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占其产品销售额的比例达10%至30%,平均为其他产品的10至20倍,航空、航天这些战略性产业的研发成本比例甚至更高。据分析,研发成本占到航空航天产品总固定成本的2/3。一架现代商用喷气式飞机的研发成本一般为40亿至60亿美元(RichandR.Nelson,1982),有的甚至更高,如空客A380的开发成本为100亿英镑。美国与英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家正在联合研制的F-35联合打击战斗机的研发费用高达220亿美元(美国1997财政年度数字)(Bolkcom,2006)。其次,这些两用品生产具有很强的动态规模经济效应,即强的学习效应(1earningeffects)。例如,一架现代商用飞机包括上百万个零部件,涉及广泛的领域,如材料、推进、电子、水力、空气动力等等。这么多的零部件组装在一起,时间是非常关键的。即使有些零部件可以事先组合在一起,但大量的部件需要在仔细的协同工序中有序、正确地安装。航空产品生产得越多,生产者的生产速度就越快、生产成本就越低、生产质量就越高。

由于技术、资本的投入要求很高,市场风险性很大,这些产品生产与销售中,从来不存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彭斯达,2000)。第一,高技术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无形的知识、技术成为最主要的投入要素,而知识、技术受到保密和知识产权制度的严格保护,其他厂商难以获取,这就构成了极高的技术性市场进入壁垒,从而大大地限制了竞争,使厂商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市场控制力,这就导致高技术产品市场具有了不完全竞争性。第二,高技术产业往往具有高投入性。高技术产品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尤其是研究与开发投入,而这些投入属于沉淀成本。投入水平的差别将影响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以及企业在竞争中能否战胜对手,较大的投入往往会将实力有限的企业排斥在竞争之外,从而产生不完全竞争性。第三,高技术产业往往具有高风险性。一般说来,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能否成功,新产品是否能为消费者所接受,以及潜在的市场容量能否足以弥补前期所投入并获得盈利都具有极大的风险性,而只有那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才能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这些产品所在的产业(高技术产业)的国内市场往往由几个大公司形成寡头垄断或垄断竞争,甚至几乎垄断。在这种情况下,这类企业的市场供给量与该产业的市场供给量密切相关,有的甚至此类企业的市场供给量基本上就是该产业的市场供给量,企业的规模也即该产业的规模(赵英,2001)。

高技术产品生产的上述特性对企业的生产有重要意义。由于高技术产品的研发成本、固定成本非常大,如果企业只生产少量产品,那么产品的单价就非常高,其销售量也就很小甚至没有,这样企业就难以收回成本(销售总收入远低于成本,如图l所示的Q1点),甚至难以维持生存。企业降低单价、扩大销售量的唯一途径就是扩大生产规模,以此降低单位成本,利用规模经济效应实现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如图1所示的Q2点)。企业的生产规模又取决于市场需求。市场需求越大,企业就越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效应,收回成本、获取高额利润;市场需求越小,企业就越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难以收回成本,甚至难以维持生存。

市场需求包括既有市场(开放市场)的需求和受管制市场的需求,而如前所述。国家对有些市场的出口进行管制,是为了照顾国家安全等其他方面的利益。当出口管制政策影响到企业与产业的生存时,政府往往会进行干预,因为高技术产业的生存对国家来说意义重大。

三、高技术产业的战略意义

高技术产业对于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一点,我们可以分别对高技术两用产业与高技术武器工业的意义进行说明。

从经济角度来说,高技术两用产业是国家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体现,是经济工业化、信息化的载体,是经济现代化最为重要的标志。具体说,高技术两用产业对国家经济建设的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高技术两用产业本身会创造极高的经济增长。以信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贡献为例,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微软公司、英特尔公司的迅速崛起和硅谷的繁荣为表征的计算机产业的巨大发展,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40%以上。并且信息产业的投资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投资总额是其它产业投资的十几倍,造就和将继续造就一大批快速成长的企业,极大地促进美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率的增长,成为美国的第一大产业。其次,高技术两用产业可以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其产值和效率,推动产业链条的移动。利用高技术对传统产业产品所使用的材料进行更新,提高其技术含量,或者当某种自然资源趋于枯竭时,人们选择对自然资源更加集约的技术结构,降低单位能耗,这两种方式都使生产更加迂回,促进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产业链条缩短,使起始点向前移动(张思禄,2006)。

从国防角度来说,这些产业往往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二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许多对军事至关重要的高技术,如计算机、半导体、电子、通信、先进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已主要由民用市场所推动。军用技术和设备,民用技术和设备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在这种情况下,主要大国都在大力发展军民两用高技术,在诸如信息技术、电子、计算机等领域,积极开展民用领域技术向军用领域转移。以加快科技进步在军事领域的应用,降低获得前沿技术的成本,缩短武器装备的研制周期,增强国防科技工业的竞争力。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军队使用的很多高技术装备,如高技术通讯器材、计算机软件、防毒软件及卫星照片分析技术等,有相当一部分都来自硅谷(任海平,2004)。

不仅如此,随着国际军控形势的发展,某些国防工业的维持与发展离不开民用工业领域的支持。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社会核裁军和防止核武器扩散进程的推进,禁止生产核武器用裂变材料成为一种潮流。在此情形下,民用核电工业就成为维持武器用核材料的有效手段。此外,某些高技术两用产业还具有重要的政治文化价值。例如,在战后之初,航空工业是当时最为先进的产业(核武器代表着当时最先进的技术,但它不具有产业化的特点),是国家地位特别是经济实力的标志之一。

毫无疑问,高技术常规武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正如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所言,国际社会与国内社会不同,国际社会缺乏中央政府,从而国际体系是自助(self-help)体系,各国特别是大国必须自己保护自己的安全。保护国家安全,从根本上说需要靠自身的实力,这包括人口、领土面积与地理环境、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国民素质等各种因素。在这些实力当中,最直接保护国家安全的是军事实力,而军事实力中武器装备的作用颇为关键,有时甚至是最重要的。因此,“许多政府把维持国防工业基础看作是国家安全必需的。在战争爆发或战争可能爆发的谈判中,一个拥有强大国防工业基础的国家能够威慑对手或者促使谈判成功”(基斯·哈特利、托德·桑德勒,2001)。可以说,武器工业(包括常规武器工业),尤其是先进的、高技术武器工业是国家安全最重要的保障之一。

高技术常规武器产业对国家的经济建设也至关重要。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往往首先产生于军事领域,尔后再由军事领域向民用领域转移。推动民用产业的升级换代。现在美国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最关键的技术系统。几乎都是在军事需求带动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二战结束后的50多年里,美国每隔10年左右就推出一个以军带民的大型科学技术发展计划,依靠这些计划,美国高新技术产业才相继涌现,并始终保持超前于世界其他国家一至两代的领先地位。我国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果没有当时军工船舶制造业的投入,就不会有我国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三造船大国的地位;如果没有连续十几年在载人航天工程上180多亿元人民币的投入,就不会有现在高达1000亿元的产业拉动效应,也不会有为国际卫星市场发射几十颗卫星的丰厚商业回报(库桂生等,2006)。美国波音公司制造的客机377同温层巡航者(Boeing377Stratocruiser)是由B-29轰炸机发展而来,B-747是波音公司参加美国空军战略运输机计划落选后,利用其研究成果研制大型宽体民用飞机。特别是707飞机,曾经是民航的主力机型,是由美国军用飞机、加油机改造过来的,美国政府为加油机花了20亿美元,波音改造为707仅仅投入1600万美元,这就是军品和民品相互可以转化和借鉴(孙海鹰,2005)。

总之,正是由于高技术产业的这些重要意义。因此,对于已经拥有或准备拥有该产业的国家来说,会进行有效的政府干预以避免其萎缩乃至消亡。

四、规模经济效应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政策的影响

理论上说,在本国严格管制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情形下,为避免该产业的萎缩与消亡,该国政府有两种办法支持本国高技术企业,一是直接提供经济补贴,一是放松出口管制政策。

对于第一种政策来说,至少有两个明显的弱点。第一,政府的财力有限,这对高技术两用品产业和高技术常规武器工业都会有重要影响。对于现代国家来说,政府的财政支出是公共性支出,主要以服务于公共利益为目的,虽然高技术两用产业对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跟国防等公共事业有一定联系,但它毕竟是市场中的产业,具有非公共性质,政府可以短期为某些产业提供经济支持甚至补贴,但难以长期这么做。与高技术两用品不同,武器的购买者是政府(军队),而非市场中的实体。尽管如此,由于政府国防支出是有一定限度的,不可能保证每个军工企业或者保证每种武器的生产都出现上述情形,毕竟国防工业也是一种产业,而非核武器这样纯粹的公共国防事业。因此,当本国政府的采购难以保证国防企业的生存时,政府可能采取另一种办法,即放松对武器的出口管制政策,使企业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效应,收回成本,获取利润,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第二,对于市场中的企业来说,政府的直接补贴会带来一定代价,这一点可以英国三叉戟飞机的例子来说明。20世纪50年代,英国政府迫使霍克·西德利公司(HawkerSiddeley)生产一款载客量少(100人左右)、机身小的飞机,以满足英国欧洲航空公司中短途市场的要求。该公司对此原本持强烈反对的态度,因为它担心这种小飞机的海外市场需求量很少,从而难以盈利甚至收回成本,所以其原计划研制的中短途飞机载客量为200人左右,这样才能比较好的满足市场需求。但由于英国政府的强烈要求,特别是提供了大量直接和间接的资金支持,该公司答应了政府的要求,生产出这样一款小飞机,即三叉戟(Trident)。一年以后,美国波音公司也生产出针对中短途客运的B-727飞机。由于B-727比三叉戟大,载客量在200人上下,市场占有率迅速上升,成为市场中的主导产品。截至这两款飞机停产时,三叉戟飞机的销量为115架。而B-727飞机的销量则超过2000架,后者是前者的近20倍。可以设想,如果不是当初英国政府的干预,霍克·西德利公司研制的中短途客机销量将远不止115架。20个世纪70年代,该公司由于业绩惨淡,被收归国有,并入英国宇航公司(JeffreyAaronEngel,2001)。

因此,该国政府往往会采取第二种办法,即放松出口管制政策,以满足本国企业获取规模经济收益从而维持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当然,由于高技术产品出口涉及其他方面的国家利益,可能会以牺牲一定的其他利益(如安全利益)换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因此,对于该国来说,如果其他方面的利益是巨大的,例如向军事敌国出口这些战略产品(如卫星),那么该国仍可能放弃这一出口。但是,如果出口带来的其他方面利益的损失弱于上述高技术产业萎缩乃至消亡的损失,那么国家就可能放松出口管制政策。

我们可以用图2大致描述上述情形。

图2表明了高技术产品(如战斗机)出口的规模经济动因。图2,AC表示某高技术产品平均成本曲线,D4表示对某高技术产品安全无弹性的国内需求曲线,f1表示国内的购买数量,f2表示国内购买数量加上海外市场采购数量,Pn表示产量为f1时某高技术产品生产的成本单价,P1表示国内市场可以接受的价格(假定这也是向海外销售的市场价格),P2表示产量为f2时某高技术产品生产的成本单价。如果政府实行最严厉的出口管制政策,即禁止该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那么该高技术产品生产厂商获得收益为(P1·f1),而其投入的成本则为(P0·f1),将严重亏损,亏损额为(P0-P1)·f1;如果政府实行宽松的出口管制政策,允许出口一部分某高技术产品,使销售总量(生产总量)达到f2,则该高技术产品厂商获得的收益为(P1·f2),其成本为P2·f2,该生产厂商将获取丰厚的纯利润,即(P1-P2)·f2,此时国内销售价格保持不变。

经济效应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后奥运经济;潜在因素;对策分析

1“后奥运经济”效应潜在因素

(1)奥运前后投资总量的波动。从2001年申奥成功后,中国进行了大量的奥运投资,而奥运会主办国最主要的经济风险就是近期的奥运投资需求膨胀带动远期需求的急剧萎缩。从投资总量看,奥运前投资需求巨大,但奥运后相关需求却急剧下降,导致社会总需求出现一个明显的下降。尽管北京奥运会投资开始较早,但是奥运投资引起的投资需求的波动不可避免。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需求拉动,奥运前后投资需求的波动必然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

(2)奥运后支柱行业的走向。在准备奥运会过程中,北京特色的支柱产业也逐步形成。主要包括建筑业、通讯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商业零售业、旅游业等。这几大支柱产业在奥运后都可能面临经济增速下降的风险,尤其是目前占经济总量比重较高的建筑业、房地产业在奥运前后的巨大变化将会引起整体经济的剧烈波动。同时,从事这些产业的职工,在奥运前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增加的,但是奥运后相当大一部分人将重新寻找工作,这就增加了就业压力。

(3)经济周期因素。根据我国GDP增长趋势分析,短周期平均波长为四年,中周期平均波长为八年。从中周期波动角度分析,2004年是该轮经济周期的波峰,按照八年推算,2008年将进入周期性衰退阶段。这可能会对后奥运经济具有“放大效应”,从而加速奥运会结束后国民经济下滑的速度。再者,从2007年后半年开始,国内经济出现过热的趋势,CPI、PPI指数不断上涨,出现通货膨胀的压力,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也加重了奥运后中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

(4)奥运会本身是一种资源,如果没有后续产业的支撑是难以摆脱困境的。建筑业、房地产业的大规模投资已经造成了大量的泡沫存在,如果泡沫不能很好的消除,将会导致消费水平下降、银行不良贷款急剧增加,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

2中国“后奥运经济”效应不会发生的因素分析

(1)投资惯性的存在。一项大的工程并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项目一旦启动,就需要连续投资,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的连续巨额投资,在带动经济增长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对于转型中的中国经济,相对于工业更新换代方面的投资,奥运会的投资并不是最大的投资,并且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2年广州亚运会,还需要继续进行大量的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引导投资走向的因素还是继续存在的。

(2)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中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时期,经济现代化还有很长的发展过程,由于中国的工业化尚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成套先进设备引进投资等,工业升级方面如产业升级、产品升级、技术升级等,这些都需要继续进行大量的投资。科技创新、高端人才的培养、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样也需要大量的投资。对于投资引导型的中国经济,其引导经济继续增长的因素还是存在的。

(3)据统计数据显示:奥运会对中国GDP的推动效果在2007年仅为0.22%,2008年加上旅游收入也将止于0.25%左右。与往届奥运会相比,北京奥运会确实投入了较多资金,但与中国的经济规模相比,这一数字并不大,并且这些投入是分摊在很多年,因此,中国经济其实对奥运的依赖非常小,奥运结束后经济的下滑也仅限于如此程度。

(4)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政策的倾向,使得众多的外资企业纷纷到中国投资,建立了非常好的产业发展基础,而且随着道路交通等公共设施的改善,为外商到中国投资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因此未来中国还是会吸引外商来投资的。

(5)奥运会实际上是一个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的契机。作为一种最有价值的宣传方式,奥运会后会有更多的人知道中国,会有更多的人来到中国投资、旅游,因此,不管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都很有可能成为外商投资的新热点。

(6)中国仍然处在人口红利的阶段,单位劳动力成本还处在相对比较低的水平,对带动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一步发展还是很有利的,这些都不会受到奥运会的影响。

3我国对后奥运经济的规避及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1)合理设置比赛场馆,提高其赛后利用率。2008年奥运会比赛场馆分为新建馆和改建馆。在新建馆中,有少数是临时性场馆,这主要是考虑到一些冷门项目比赛过后,其专用场馆利用率不高,采取临时性场馆赛后可拆除,避免场馆资源的浪费。另一部分是永久性设施,对于这部分场馆要提高其赛后利用率,如承办各种国际国内赛事、向市民开放使用等。历史表明,赛后场馆利用率过低,场馆维护负担沉重是过去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发生后奥运经济的一个重要导火索。有效的避免这一问题的产生,将有效的减少甚至避免后奥运经济对我国经济产生的负面效应。公务员之家

(2)合理控制投资需求,为支柱产业寻求新的经济支撑。投资需求是一国总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多少、增长速度的快慢将直接影响到一国的总需求,进而影响国家的经济状态。奥运会后投资需求会有下降是正常的,关键在于需要寻找其他新的手段保证经济的增长。可见,合理安排奥运前后的投资规模、平抑投资总量的明显波动,将有助于保持举办地区甚至整个国家经济的稳定。

(3)合理调整赛后经济,要充分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作用。针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过快及消费价格指数不断创新高的形式,“适度从紧”是我国2008年货币政策的指导思想。在2008年上半年,各类需求由于奥运会的因素,还会成向上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使用适当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其目的在于控制通货膨胀,防止通胀情况进一步加强。

(4)积极利用奥运这个“中国品牌”。举办奥运是一个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途径,是一个在国际上打造“中国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中国通过申办和主办奥运会,受到了西方媒体的更多的持续关注,这种长周期、高频率的报导,对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树立国家品牌有着重要作用。国家兴、企业兴,国家品牌打响了,企业小品牌要紧跟着大品牌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更多世界知名的中国企业。

(5)重视促进城市文明建设,这是奥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2008奥运会提出“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提倡“共建共享”,这在城市管理上对我国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应当借此机会加强城市管理的力度和质量,使我国城市的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厉以宁.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奥运后的滑坡[J].当代经济,2007,(2).

经济效应论文范文篇8

中国要在本世纪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解决好经济增长与就业这两个重要问题。一方面,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高度重视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另外,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就业问题始终是国家关注的一件大事,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对外投资创造的各种效应来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就业问题。于是,下文拟从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两方面来探讨对外投资的经济效应。

1.经济增长效应

(1)生产要素配置效应。生产要素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源泉,而我国生产要素结构比例严重失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于是,必须通过国际交换,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为此,对外投资将发挥重要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更好地利用国外自然资源。中国是一个自然资源比较短缺的国家,耕地和水,石油天然气、森林、橡胶、铜铁矿、等重要资源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则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稀缺资源,现在已经在大比例地进口,有人估算到201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的进口依存度将接近或超过50%(江小娟,2004),这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我们不能完全依赖进口,因为它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外投资参与国际资源开发,与那些资源丰富但缺少开发能力的国家合作,并且拥有对稀缺资源的股份,以保证我国重要资源供给的长期安全性。②更好地利用国外先进技术。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综合技术实力还是比较低的,人均技术水平也急待提高。到目前为止,我国利用国外技术资源的主要方式是引进资金与技术,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仅凭国外引进已远远不够,对外投资可通过两种方式来利用国外技术资源。一种是国内有实力的大企业到海外人力资源密集的地方设立研发中心或者设计中心,这不仅可以利用和发展原有的技术优势,还能够保持和寻求新的技术优势(马亚明等,2003)。另一种是到海外收购或兼并有核心技术的国外企业,通过利用已有的核心技术、顾客资源和品牌优势,我们可以提高技术效率和技术竞争优势,从而缩短时间、降低风险,迅速获取经济效益(李蕊,2003)。③获得更多国外资本。中国对外投资极大地拓宽了利用国外资本的渠道,因为它不仅增加了我国的外汇收入,而且从东道国或国际金融市场上筹措到大量资金,由于实现了资本积累,从而突破了企业发展的资本瓶颈,结果企业可以扩大经营规模、优化资本结构、促进技术升级,实现企业良性发展。

(2)产业结构优化效应

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工作的重点,由于我国还未实现工业化、信息化与现代化,加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们必须抓住对外开放的契机利用对外投资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①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现在国内有相当一部分产业生产能力过剩,经济效益不好,企业发展滞缓,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商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失衡所致,并非完全归因与产品的质量、层次与水平。其实传统产业的大部分产品适应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通过对外投资,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这些生产能力,将使这些资产继续发挥作用、促进国内结构调整,减轻国内企业困境。②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面对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一国的综合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发展水平,而高新技术则是其集中体现。然而,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大量的技术开发投入,许多生产项目需要巨额投资,如果小批量生产,不能弥补前期的大量投资,企业就不会有投资的积极性。我国国内市场虽然容量巨大,但相对于一些高新技术产品,国内需求不足,必须以全球市场为目标,才能进行大规模生产和经营。因此,通过对外投资到国外市场与对手一起竞争将加速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此同时,国外企业的技术扩散也为我们高新技术发展提供了示范作用。

2.就业效应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对外投资则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一条主要途径。它对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一是刺激效应,二是置换效应。前者是指对外投资导致国内就业增加,后者则是指国内就业被国外替代造成就业减少。对外投资主要通过增长出口来刺激就业,它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越来越明显,它的作用机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的跨国经营特别是对外投资办厂首先会带来资本品的出口,从而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出口,这必然会给国内就业产生拉动作用;第二、对外投资中的境外加工贸易中,所需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大多是从国内进口,增加了对国内产品的需求,关联产业的就业需求增加;第三、企业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国际化竞争力增强,加深了对国际市场的了解,扩大了本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从而会拉动对母公司产品的出口,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就业;第四、我国对外投资多以制造业为主,相对而言,服务业的发展比较滞后,而在国外投资的竞争压力将会提高我国的服务水平,由于服务业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增加就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伴随对外投资规模的逐渐扩大,将对我国就业产生积极影响。

就对外投资的置换效应而言,目前在我国的作用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对外投资对就业置换效应的强弱与母国对外投资的动因有密切关系,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的一个重要动因是寻求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而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原因是带动出口和更好的利用国外资源,使生产要素配置更趋合理,再加上我国本身所具有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在长期内不会改变,这决定了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不会舍近求远,而会充分利用这个比较优势。所以对外投资对我国就业的置换效应很小。总之,对外投资不会减少国内的就业需求,相反会因为对出口的带动和服务业的刺激而扩大关联行业的就业需求,所以对外投资有明显的就业正效应。

二、目前中国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

1.宏观规划和管理不够完善

由于国家及政府鼓励和支持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外投资,所以许多不具备条件的企业也急于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但它们在企业制度、技术能力、人力资源、品牌优势等方面均未达到进行国际经营的实力。政府在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健全之处,同时对企业到国外投资的资格认定、业绩评估、过程管理等方面也还有许多不完善,造成了对外投资的企业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企业未达到对外投资的预期目标。

2.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虽然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规模较以前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国外企业相比差距仍很大,在竞争中常常处于劣势。企业的投资规模偏小直接限制了规模经济的形成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发挥;另外工作人员少,大多数企业只有几人或十几人,很少有几十人的,致使他们难以进行有效的分工与协作,导致企业很难沿着正常轨道顺利发展。

3.技术研发能力薄弱

由于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规模较小,资本相对稀缺,用于技术研究与开发的资金并不充裕,特别是对外投资主体多以资源开发和贸易性开发投资为主,它们缺少技术创新的动力与压力,另者,我们对海外企业人才的培养也不够重视,缺乏高素质的技术与管理人才,结果我国对外投资行业的核心技术、创新水平、国产化程度并不高,核心技术仍来自于国外,自身没有升级换代的能力,这意味着要受制于人,且在市场形式变化时没有回旋余地。

4.企业管理水平偏低

由于中国企业在国外投资的历史不长,经验不多,所以对海外投资的管理存在许多不足。首先,中国对外投资的大部分企业都是国有企业,它们在人事管理中往往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及人员变换机制,多数民营企业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其次,对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不严格,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再次,企业投资决策欠妥。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缺乏足够市场调研,对市场需求和产品规模论证不够,投资企业的产品存在着市场需求较小或生产规模不经济问题,对重大事项的定夺缺乏影响力,在选择合作伙伴方面经验不足;最后,对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往往存在着经营者谋取私利而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

三、促进中国对外投资良性发展的对策

1.加强政府宏观规划和管理,为企业对外投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要防止“定指标”“下计划”式的发展方式,避免盲目发展、一哄而上,政府要做到真正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和长期发展潜力为目的,讲求实效;同时政府要简化审批手续,完善登记制度,加强对企业海外投资项目的监管

2.制定和完善促进企业对外投资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许多规章制度来规范对外投资企业的行为,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和国外投资状况的不确定性,我国的企业还面临着来自诸多方面的风险。国家应鼓励支持国内有实力的各种投资主体开展对外投资,并在企业融资、税费负担、权益保护等方面给予配套支持;另外要为企业提供风险分担机制,形成境外投资风险保障机制,鼓励企业前去投资。

3.加强企业自身建设,积极推进企业改革

要实现对外投资的健康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且急迫的是提高企业自身素质,从根本上增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体而言,要至少作好以下几项工作:其一、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标准强化企业制度建设,形成企业多方利益主体的制衡机制,借鉴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的经验,逐渐改进完善企业制度;其二、加大企业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力度,将自我技术创新同技术模仿改进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其三、形成人才选拔、任用、转换、培训等一整套良性循环机制,使我国在同国外公司的竞争中始终保持人才优势。

参考文献:

[1]Dunning,John.H.TheselectedessaysofJohn.Dunning[M].EdwardElgar.2002

[2]潘岳主编:中国对外投资发展战略[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江小涓:吸引外资、对外投资和中国的全面小康目标[J]国际贸易问题,2004,(1)

[4]马亚明等:技术优势与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扩散的分析框架[J]南开经济研究,2003,(4)

[5]李蕊:跨国并购的技术寻求动因解析[J]世界经济,2003,(2)

经济效应论文范文篇9

1.有效调控进口,维护市场秩序

随着关税水平的不断降低,反倾销调控进口的作用日益加强。反倾销不仅能通过征收反倾销税来直接调控进口,而且能够通过直接调控的扩散效应,对国外出口商施加影响。反倾销能够对国外的倾销行为产生威慑效果。一旦国外出口商意识到其倾销必将或很可能受到制裁,那么他们从长远利益出发,就会主动规范其出口秩序。因此,反倾销具有调控进口、维护市场秩序的作用。

2.保护相关产业,维护社会稳定

倾销会对进口国的产业造成实质性的损害,造成企业减产,失业率上升。反倾销措施的实施,有效遏制了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倾销行为,扩大了企业的产量,增加了就业。另外,遭受倾销冲击的往往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如果这些产业受倾销冲击而垮掉,必将阻碍该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造成大量的失业,威胁该国的经济安全。因此,反倾销对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3.改善出口环境,促进外商投资

以中国为例,近十年来,中国面临相当严峻的出口贸易环境。为了有效遏制国外对华滥用反倾销的势头,尤其是遏制歧视性的反倾销的做法,开展进口反倾销调查可以起到有效的威慑作用,减少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滥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出口贸易环境。此外,反倾销能限制国外对华出口,那些急于打开中国市场的国外公司可能会由“贸易进入”转为“投资进入”,即反倾销能促进外商投资。

4.有利于下游产业的长远利益

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是一条供应链上相互作用的环节。通常,国外在上游产业搞倾销,目的就是要整垮进口国的上游产业。虽然在倾销阶段,进口国下游产业可能会暂时得到一定实惠,但如果进口国的上游产业因倾销的冲击而垮掉,国外的出口商又会依靠垄断而卖高价,把它当初低价销售的损失加倍地补回来。因此,虽然短期内反倾销使下游企业原料采购成本上涨,但从长远看,反倾销有利于下游产业的利益。

二、反倾销对进口国的负面影响

1.损害了国内消费者的利益,减少了社会福利

进口国对某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实际上是损害了国内消费者的利益,因为消费者要付更高的价格购买征税产品,使国内消费者失去了从低价进口中可以得到的好处,消费者剩余减少。从短期来看,反倾销是以牺牲国内其他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保护特定的商品生产者。按照自由贸易增加世界总福利的理论,整个国家的整体福利水平比征税前下降了,产生了净福利损失。

2.以倾销产品作为原料或中间产品的产业发展受阻

某一特定产业的发展既会受到政府对其销售产品征税的影响,也会受到对它的中间品或原料投入征收关税的影响。反倾销的结果使进口国被征收反倾销税的产品的进口量减少,从而国内同类产业或相似产业会因此而获得发展的空间。由于反倾销税的直接承担者是进口商,使进口成本提高,并因此而使那些以这些进口产品为中间投入品的进口国生产企业的成本增加,使其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3.限制了进口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反倾销对进口国的出口贸易也会带来危害。根据WTO的规定,各成员国可以正确、合理地采用反倾销措施来抵制外国商品的低价倾销。因此,反倾销已经成为应对不公平竞争合理、有效的手段;对于滥用反倾销措施,各成员国拥有回击的权利,可以采用反倾销措施来抵制外国商品的倾销。因此,由于他国对反倾销的反感和报复,进口国的出口贸易也可能会更多地受到反倾销指控,使其出口贸易的发展受到限制。

三、反倾销对出口国的经济效应

1.降低出口国的出口规模

反倾销会严重阻碍该产品在进口国市场的销售,市场被迫缩小,甚至完全退出市场,对出口国的产品出口起到限制作用。结果也可能是进口税率上升,商品的成本提高,难以销售。反倾销会令进口商徘徊观望,或从他国进口。为了避免经营风险,进口商多将其贸易转移到第三国。另外,反倾销可能会使出口方不但失去一国的市场,而且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因为同一种产品遭受反倾销后,另一国也可能采取同样的行动。

2.冲击了市场

出口商品被征收反倾销税后,在暂时来不及转移市场或转移市场无望的情况下,势必要返销国内市场,导致出口商品的非正常回流,冲击国内市场。在返销品的价格与国内市场同类商品的价格相当的情况下,出口商品势必会因其较好的质量和新颖的款式而使其销量高于内销产品。这必然会冲击国内市场上的同类商品或替代品,造成相关企业产品积压,库存加大,甚至迫使一些企业停产。

3.减少了社会净福利

反倾销减少了出口国的净福利,因为反倾销会给出口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或是因为败诉而退出市场,或是因为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财力和精力才赢得了胜诉。巨额的反倾销税往往不仅使出口商损失惨重,而且可能会导致企业倒闭,大量的工人失业。反倾销缩小了出口国企业的能力,降低了经济实力,减少了就业机会,从而减少了社会财富总量,也就降低了社会净福利。

4.阻碍了出口国对外资利用的发展

反倾销会使跨国公司对出口国投资造成不良影响。仍以中国为例,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额在中国出口总额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且处于上升趋势。反倾销的结果会使得这些企业逐渐减少或丧失其海外的市场份额,势必危及外商投资者的利益,影响其投资的信心。这对中国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利用外资的扩大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可能造成外国投资者撤资,进而影响出口国经济的利益。

参考文献:

[1]王林生等:反倾销热点剖析.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

[2]尤宏兵等:中国应对倾销与反倾销.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经济效应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经济负面效应

2005年7月21号,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对汇率制度进行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走高,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首次突破7.0大关,升到6.9920。

一、人民币升值的起因

从形成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国际背景来看,日本和西方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直接理由就是我国持续多年的贸易顺差。日本经济自从上世纪80年代的泡沫经济破灭以来,已连续十几年的低迷和衰退。在2001年,日本政府就提出了人民币币值被低估的问题,并称因为我国的出口产品和日本相竞争,造成了日本经济困难。2002年12月,日本财务省黑田东彦、盐川正十郎等官员先后公开指称,我国在向世界输出“通货紧缩”,并将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责任归咎于我国,要求人民币升值。2003年7月的亚欧财长会议上,日本鼓动欧美、亚洲的一些国家开始附和日本人的“倡导”。

从2004年下半年至今,欧元区经济一直疲弱不振。为了缓解经济增长压力,欧洲也加大了对人民币的施压力度。欧洲人认为,我国所谓的“盯住美元”政策(即1美元兑换8.28元人民币的固定汇率),意味着欧元过度地承担了美元疲软带来的全球经济调整后果。

2004年6月19日,在美国最大的工商业团体——美国制造业协会的牵头下,“健全美元联盟”决定力促政府动用“301条款”来迫使人民币升值。2005年4月6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舒梅尔—格拉汉姆”提案。该提案声称,我国政府在6个月内将人民币升值,否则我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将面临高达27.5%的惩罚性关税。美国财政部宣称,要在2005年10月15日左右的下半年年度报告中,将我国明确列入汇率操纵的名单之列,这使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更倾向于提早进行。

美国压迫人民币升值除了经济原因外,还有深远的政治考虑,即防范我国迅速崛起所带来的影响。我国经济的崛起,意味着原有经济格局下的利益分配正在发生变化,使得西方一些国家对我国产生了防范和敌视心理。

近几年,由于我国出口迅猛扩张,2007年我国贸易顺差扩大到2622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47.7%。持续的贸易顺差使我国和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接连不断,多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持续多年的贸易顺差还造成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增加。因此,2005年7月21日,随着我国政府关于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措施的出台,其汇率将参考一篮子货币来确定。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产生的负面效应

1.抑制出口,增加进口

近几年来,我国贸易出口不仅保持较快增长,而且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基本稳定在20%左右,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出口行业主要有纺织、服装、化工,电子机械制造业等,这些行业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化非常敏感。人民币升值后,我国出口企业成本相应提高,引发出口产品价格上扬,原有出口优势逐步丧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削弱,进而导致出口利润空间的萎缩,不利于出口的持续扩大。尤其严重影响那些以低价格取胜、科技含量较低的产品出口。如:纺织服装业附加值低,出口价格弹性较低,降价空间很小,主要以价格为竞争手段,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

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进口商品相对以往价格便宜,将会增加我国贸易进口,影响国内产品的需求,对略有缓解的通货紧缩又形成新的压力。部分商品尤其是奢侈品消费会被进口替代,分流部分国内消费人群,最终导致货物贸易顺差逐步缩小。由此会引发一国减少国民收入的乘数效应,使我国的国民收入减少。

2.影响外国对我国的直接投资

据我国商务部数据表明,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一直维持在400亿美元以下的水平,近两年增势更猛。据海关统计,截止2007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12549.28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57.73%。数据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经济的发展是同出口和外国直接投资密不可分的。

人民币升值,外商在我国的投资成本,如:投资建厂购置设备、人力资本的成本提升,对投资规模和本地化进程受到影响。其次,外商投资企业的各类产品和服务中有相当部分是面向国际市场,人民币升值给这此企业的产品走向海外市场受影响。再者,人民币升值,将造成国际投机资金大量流入我国,增加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可能导致直接投资的减少和生产基地的转移。因此,人民币升值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不利于引进外资,并加速资本外流,减少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3.导致国内就业压力加大

人民币升值严重打击劳动密集性企业的出口,进一步加大就业压力。目前,我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依靠出口和外国对华的直接投资,人民币升值将抑制出口,扩大进口,出口企业和外贸生产企业将会陷于困境。人民币升值还会导致我国非贸易品如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从而减弱国内需求,给就业市场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人民币升值不仅会使外资流入减少,同时也将刺激我国的海外投资,迫使我国的企业向海外进行产业转移,促使国内一些制造业萎缩,减少我国的就业机会,增加我国的失业率。

4.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人民币一旦升值,迫使央行在外汇市场上大量买进外汇,从而使以外汇占款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相应增加,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人民币升值导致购买力提高,从而加重通货紧缩,这会影响我国培育和刺激内需政策的效应。另外,人民币的升值,财政赤字增加,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尤其是对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大量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容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给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5.引发房地产大涨,推动股市上扬

人民币升值,房地产业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投资者能获得与升值幅度相应的收益。人民币升值,外资的投机性需求进一步被激发,外资大量、快速地进入房地产市场,对房价上涨形成较大的压力,导致我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受到挑战。

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不断加强,上千亿美元的游资涌入我国,这些资金正在寻找投资机会,只要股票市场基本面转好,这些资金将大规模转向股市,从而推动股市的上涨。巨额资金进入股市和房市,会促使股价、房价上涨,从而出现泡沫经济。

三、对策与建议

1.重新定位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相关政策

要解决人民币升值产生的负面效应,就必须对包括外贸政策、外资政策、产业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相关战略和政策进行调整,统筹内需和外需。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政策的控制和引导作用,通过分析及定位我国经济结构中最为脆弱的环节,实施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与政策,减小我国经济可能受到的负面影响。在政策上扶持产品出口企业,在WTO协议允许的范围内,给予相关产品出口补贴或者提高出口退税额,缩小国内外市场产品价格的差距,恢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减少国际市场的受损额。调整外资税收政策,提高外资利用水平,促进对外贸易的平衡发展,减少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摩擦,化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2.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增强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

出口企业以人民币升值为契机,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优化出口产品的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加强成本控制,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生产技术的改造,以市场化为主要手段实现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使企业逐步走向国际化。建立能够有效运转的产品销售系统,减少流通环节的费用,形成低成本的出口竞争优势。

3.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水平,通过金融手段规避外汇变动风险

央行应积极研究资产结构调整方案,盘活某些类别资产的流动性,恢复资产结构的弹性。在外汇收入和支出方面建立平衡关系,培育人民币远期和期货交易市场,大力发展汇率风险规避工具。目前,在国际金融领域,各种衍生证券交易、货币互换、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外汇市场掉期交易、远期和约等金融工具十分常见和流行。我国金融业要精心制定自身管理风险和承担风险的策略,要不断提高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和定价能力,在竞争环境中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在金融创新和改进服务的同时,金融机构也能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密切关注预期变化,加强预期指导,使我国经济可以更平衡、稳定和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扑: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王伟旭曾秋根:人民币汇率的变革选择[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