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6-06 16:21:31

经济体制管理

经济体制管理范文篇1

1、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2、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判断所有制是否优越的标准。3、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4、市场经济的平等性、开放性、竞争性。5、国家宏观调控,6、国有经济:地位、作用,国企地位和搞好国企的意义。7、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8、运用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农村基本政策。分析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措施。

【哲学常识角度:】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2.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4.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5.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6、认识的深化和发展;科学理论对实现的指导作用。7、运用联系观点,8、运用全面的观点分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9、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的原理。10、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

【从政治常识角度】

l、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综合国力最终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举措。3、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国情提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体现了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导。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主要思想。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五个统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到“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

【经济常识角度:】

1、社会主义本质;2、做好五统要遵循价值规律,以市场为导向。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3、财政作用、税收作用;4、农业的地位作用现状发展方向;5、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6、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发展对外贸易;

【哲学常识角度:】

1、物质与意识关系;2、主能与客规结合;3、联系:整体与局部关系;4、内外因、量变与质变关系;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6、重点与两点;

【从政治常识角度】

l、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综合国力最终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终目标和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为此,必须完成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3、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国情提出用21世纪头20年时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体现了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导。

经济体制管理范文篇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经济社会各项管理特别是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制建设进展很快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相对于其它各项工作,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进展不大,或者说立法进程滞后。笔者从事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时间不长,对全国各地机构编制管理的立法工作了解不多。据我所知,目前全国和地方性机构编制管理方面主要有如下法规和规章:

1、《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1997年8月颁布,为国务院行政法规,仅适用于国务院本级行政机构的设置和编制管理。

2、《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98年9月颁布,为国务院行政法规,该条例适用全国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所适用的事项比较专业和狭窄。

3、《广东省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2000年7月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该条例为地方性法规,适用于广东全省行政机关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从目前情况看,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地方性法规。

4、《浙江省人民政府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第5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00年10月以省长令的形式颁布。该办法为地方政府规章,仅适用于浙江省政府本级,只在附则中加上了"市、县人民政府行政机构的设置和编制管理,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针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实际,上述广东、浙江两省的法规和规章对行政机构以外的其它机构编制管理作了相应的规定。广东省的《条例》规定:"使用行政编制、参照行政机构进行管理的机关和社会组织的机构设置和编制确定,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进行管理;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的,由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参照本条例进行管理,审批权限另有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浙江省的《办法》规定:"参照或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省级机构,其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由于各方面原因,笔者无法全部掌握各地机构编制管理方面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但我认为上述法规和规章很有代表性。从事机构编制管理的人员都知道,在机构编制管理中,有一句话叫做"编制就是法"。光从这句话来讲,编制就是法不错;但从这句话反映出,机构设置管理的法治性不强,而"编制就是法"这句话的落实也有较大的差距。从实践看,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不够。当前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机构设置的随意性。某一项工作要开展,就要设立一个机构,而且动辄要为行政机构;如果行政机构不能设置,就要求设立为财政补助的事业机构。

2、机构设置的多样性。除了正式设立的机构以外,还以"合署"、"挂牌"、"挂靠"等形式设置机构。如某地经济发展局,增挂牌子的机构有乡镇企业局、安全生产管理局、国内经济协作办公室等。如果仅仅是挂牌、合署或挂靠倒未尝不可,问题是挂牌、挂靠之后,组织部门要相应地配备领导干部。领导干部配备后,工作人员就显得不够,出现"官多兵少"和人手紧的现象,导致政事职责不分、政事人员混岗情况的产生。

3、编制管理的软弱性。虽然有"编制就是法"的说法,但在实际工作中,编制管理的软弱性随处可见。按照国家的规定和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法理,只有军队转业干部可以超编安置。但在实际工作中,组织部门在领导班子调整时,超编配备领导干部;人事部门在机构撤并、调整时,由于人员分流难度较大,让超编人员暂时在机关内工作。有的部门由于人员结构(年龄、专业、职务等)的原因,缺少专业人员或年轻干部,在公开招考或同类机关调剂时,超编配备。更有甚者,一些部门、乡镇及其下属事业单位,视编制规定而不见,大量使用临时性人员。

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寻找原因。客观上,目前社会事务方面新的工作很多,一项工作的开展总得有一个机构来管理,造成机构增加(包括行政的挂牌机构和事业的实体机构)。由于目前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的情况没有较好的改变;或者由于目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机构撤并之后,人员分流有较大的难度;或者由于目前公务员队伍中专业结构不合理等原因,不得不适当补充一部分年纪轻、学历高、专业性强的人员,造成有的单位人员超编配备。主观上,由于有的部门和少数领导机构编制观念不强,在人员配备特别是领导干部配备上,不能严格执行核定的编制数,造成机构增加,人员超编。一些基层的领导干部头脑中没有机构编制的意识,对机构编制的法规不了解,了解了也不执行。有的人甚至说:"钱是我们自己,上面来管我们干什么?"对于这样的说法,机构编制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即使百般解释也无济于事。

由此可见,机构编制立法工作已经刻不容缓。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保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其它部门的正常长期运作,机构编制管理方面的立法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进一步调整各级政府机构设置,理顺职能分工,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这为加快推进我国机构编制立法进程,实现机构编制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指明了方向。

对机构编制管理的立法,笔者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第一,借鉴发达国家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都比较成熟的国家在机构编制管理方面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加快机构编制的立法工作。西方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有数百年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政治体制建设的经验,政府职能比较明确,机构编制立法比较完善,这同样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值得我们借鉴。当然,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初步的,政治体制改革也不能一蹴而就,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在机构编制立法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但是有效的借鉴是非常必要,也是可行的。

第二,总结各个地方在机构编制管理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使机构编制管理的立法在地域上更广,在层次上更高。由于我国地域广泛,各地经济文化不平衡。我国的改革开放有一个规律,即大多是从一地或基层开始进行的,然后中央政府加以总结、提高和规范,成为全国的做法,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企业改革、养老保险的推广等,莫不是如此。机构编制的立法当然有其特殊性,但这一规律也值得研究和借鉴。目前各地在机构编制管理的立法和规范性文件方面有好的做法和经验,中央和省级编办及其下属机构要进行研究,加以总结、提高和规范。

第三,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和立法的理论研究,用理论来指导和推进机构编制立法的实践。最近,有一则很好的消息,中国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在京成立,国务院领导同志到会讲话。笔者觉得,这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一项举措。在理论研究方面,一要介绍发达国家机构编制管理方面的法律和相关理论,实事求是地说,目前这方面的介绍欠缺,不光专著不多,在网上查询所见也很少;二要到各地进行专题调研,省市县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出台过哪些机构编制管理方面的政策和法规,进行比较性的研究;三是开展理论探讨,通过建立研究会、召开研讨会、专题征文等各种形式,进行机构编制管理方面的研讨。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对行政体制和机构编制的所有问题都可以进行探讨,以加快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实现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

经济体制管理范文篇3

一、机构编制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

“编制”一词在汉语中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作动词用,其含义是用细长的东西交叉组织,制成器物或根据资料制定规划、方案、计划等。另一种作名词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机构编制”,其含义是关于法定组织的机构体制、职责功能、组织形式、单位设置、等级规格、人员数量及其结构比例、职务配备额度等方面的规定。根据行政法学和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国家的行政管理,包括对行政机关的管理和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两个方面,前者是一种特殊的行政管理,如我们机构编制管理,后者是一般行政管理。一定的机构和编制是进行行政管理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机构编制管理是行政管理的“母管理”,处于源头地位。机构编制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使社会各个法定机构的组织发展达到协调、合理、适度、科学的目标,使社会这部大机器运转得更加协调、均衡,减少各类机构纵横两方面的磨擦和不必要的矛盾冲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体是人,重点是担负着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机构的工作人员,尤其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是否按照法定的、边界清晰的、科学合理的职能履行了职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定化,就无所谓发展观、政绩观的科学化,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很难统筹发展。当前,一些地方脱离实际搞政绩工程、不顾生态环境恶化劳民伤财上“大项目”、盲目追求GDP增长公共服务不到位等问题的出现,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各级机构职责不清,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职能监管不力,如果各级党的机构都能依法执政、各级政府机关都能依法行政、各级政法机关都能依法执法,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自然得到有效地落实。

二、科学发展观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必须长期遵循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是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个重大的实践问题,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南。机构编制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经济社会生活协调发展,因此,要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紧紧围绕五个统筹发展目标,实现机构编制管理从工作内容、工作方式、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新的转变。

首先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机构编制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意识,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推动发展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不断推动思想解放,敢于突破,善于借鉴,勇于探索,利用机构编制这个杠杆,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机构编制管理既要管“制”,也要管“活”,在按政策规定,按规章制度,控制机构和编制的随意性增长的同时,运用机构编制这个杠杆,促进政府机构的优化设置、编制的合理配置。要逐步变被动为主动,由批机构、批编制、批职数,转为进行政策法规研究、战略研究、前瞻性研究和技术性研究,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来。

其次,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面对的社会利益主体更多,领域更广,利益关系也更复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全面,城乡二元结构局面亟待改变,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的发展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这就要求我们机构编制部门必须树立统筹意识,从习惯和满足于完成琐碎具体的机构编制审批业务转变到重视研究解决大的问题上来。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的机构编制部门习惯于把自己封闭在单纯业务操作的圈子里,“就机构谈机构”、“就编制论编制”,视野不开阔,创新意识不强。在新的形势下,这样的工作思路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必须予以转变,从事务型的操作中超脱出来,既要“拣芝麻”,更要“抱西瓜”,把机构编制工作搞新搞活,注重研究全局性的战略问题,努力做到站得高一点,想得深一点,做得实一点,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第三,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要求我们机构编制部门必须树立民本意识,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要按照中央提出的“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转变工作作风,自觉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在管理思想上,尊重人、信任人、依靠人。通过我们的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推动全面发展。

三、找准新形势下机构编制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

新形势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机构编制部门必须认真贯彻去年中编办主任李铁林指出的:“机构编制部门的时代定位,是进入新世纪站在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交汇点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部门。编办的历史使命,是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以转变职能和体制调整为重点,研究推进科学合理的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运行机制,建立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机构编制管理制度。”精神,准确把握自身的时代定位,找准切入点。我认为,新形势下机构编制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是:理顺体制、创新机制,为经济社会生活统筹、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一是科学界定政府职能边界,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形成于建国初期至50年代中期。该体制借鉴了前苏联的政权建制模式,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为前提和基础,以部门管理为主要标志和特点。近50年来,我们党和政府为建立和完善一个结构合理、人员精干、灵活高效的党政体制,先后进行了多次机构改革。虽然每次改革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却一直没有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职能边界不清,政府的职能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些本该由市场自我调节的职能也被政府承担了,既影响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也直接导致了政府职能的扩张,政府机构、编制的膨胀。对此,新形势下我们机构编制部门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公共利益与公民合法权益的关系;实体与程序的关系;强制与领导的关系;立足现实与改革创新的关系,研究并科学界定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边界,该归位的要归位,该释放的要释放,扎实地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政府施政行为中的“越位”、“错位”、“不到位”的问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中间地带,它的稳步推进既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也有利于推动政治体制改革。

二是强化公共服务供给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公共需要不断增长。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社会消费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人们追求生活内容的丰富、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善的愿望将更加迫切,对公共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公共需求相比,我国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水平还存在着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作为提供社会公共产品主体的事业单位,一直存在着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等诸多弊端,致使各级政府一方面由于公共服务支出过大,财政不堪重负,另一方面由于公共服务效率低下,一些群众亟需的公共产品需求得不到有效供给。因此,积极开展公共服务创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强事业单位监管,推进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多元化,打破公共服务的行政垄断,降低服务成本,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已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对此,我们机构编制部门必须紧跟形势需要,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改革,政事分开、精简效能,统筹兼顾、综合配套,上下结合、稳中求进”的原则,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引入市场机制,调整布局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精干机构人员,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服务运行效率,营造鼓励人才发展和集聚的社会环境,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和符合事业单位发展规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还要切实加强事业单位监管,严格法人证书使用、年度报告、公告等规范性制度,确保事业单位正确履行职能,提高公共服务效率。要注意破与立相结合、精简与加强相结合,认真分析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及时成立社会迫切需要的事业机构,增加事业编制,满足社会公共服务需求。

经济体制管理范文篇4

一、思路创新是机构改革与编制管理工作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

创新的实质是抓住事物内部的某种体现规律的新的因素,通过促进这种新的因素的成长,来实现事物发展朝规律性的阶段性嬗变。创新的过程体现了人们对事物规律性的深刻认识,对事物方向的正确把握,对事物发展的阶段性量变的敏锐洞悉。任何一个社会大发展时期,必然是一个提倡创新、崇尚创新并且需要创新的时期。正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断进行的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推动着各项事业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机构改革与编制管理工作必须不断创新,这是因为:一是性质所定。机构改革与编制管理工作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当时的经济基础相适应,否则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当前,我国的经济正处于大变革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完善和成熟,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的大家庭,加速了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得到充分发挥,经济基础的这一嬗变性过程要求进一步深化机构改革,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行政管理体制。二是形势所迫。入世以后,政府机构改革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世贸规则要求各级政府在管理观念、职能、体制、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刻的变革。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进行过几次机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上,与当前经济体制和入世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政企、政事、政社不分,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难以真正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行政运行法制化程度不高,行政权利部门化,部门权利利益化,政府部门习惯于分钱、分物、分指标、批项目、忙审批,阻碍了公平竞争和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政务透明度低,监督机制薄弱,机构庞大,人员膨胀,效率低下,财政不堪重负,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形象,滋生各种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可见,当前行政管理体制的种种弊端,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阻力,已到了非改不可,不改不行的地步。惟有创新制度,深化改革,把各级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才能趋利避害,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二、观念创新是实现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与时俱进的本质要求

创新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解放思想和求真求实的过程,思想不解放,创新就无从谈起。机构编制工作要实现创新,首先就必须实现观念上的创新。一是分析经济发展形态中的矛盾,巧抓改革的时机。一定的政治上层建筑和行政管理体制中的矛盾,往往首先通过经济发展形态中的矛盾表现出来。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矛盾形成的根子,就能够把握住政府机构改革的内在趋动力,把握好改革的时机,促进改革的深化。机遇稍纵即失,把握不好,就可能坐失良机,一步被动,步步被动。我们要善于把握经济发展中各种细微变化,透彻分析经济发展形态中矛盾的根子,抓住本地机构改革的内在趋动力,抢抓机遇,巧抓时机,适时推进各项改革,确保改革顺利进行。2002年以来,衡阳市委市政府下狠功夫治理经济发展环境,对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让人民看到了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根子便是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一些部门为了自身利益,搞职能市场化转移,政府职能部门化,部门职能利益化,以至重复管理、交叉管理,政出多门,市场主体无所适从,捆住了企业发展的手脚,导致了“权利寻租”,影响了经济发展环境。人民群众的意见很大,改革的呼身很高,形成了改革的强大推动力。我们抢抓机遇,适时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努力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审批制度。重点解决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的问题,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严格执法和社会管理上来,把重点放在搞好宏观调控、搞好服务和营造环境上来,切实发挥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通过政企、政事、政社分开,实现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较好的改善了经济发展环境。这样,既深化了政府机构改革,又促进了本地经济发展。二是服务全局和中心,明确改革的目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的上层建筑和行政管理体制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全局和中心。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也必须立足于本地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要把机构改革和编制管理工作置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经济建设的中心来思考,置于适应世贸规则的要求来安排,拓宽思路,高瞻远瞩,认识提升,思路前瞻,着眼点远落。2003年,衡阳市委市政府明确了“三化”战略工作重点,我们一定要围绕这一改革重点,继续深化党政机构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组织和机制保障。要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国有企业改制提供服务;要按照服务于城镇化的要求,加强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按照服务于农业产业化的要求,继续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精简乡镇机构人员。

经济体制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工业企业;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地位分析

基于我国经济建设的繁荣发展,企业在运行发展中所面临的竞争压力逐步增大。现阶段,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需要科学的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并合理把控预算管理,确保工业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工业企业预算的概念

所谓的预算,指的是财务人员在工业业务开展前对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各类资金运用状况进行合理的规划。一般而言,工业企业的预算工作在推行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业务、财务、筹资、资产等多个领域。相关的实践显示:工业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开展能够为企业的生产规划、贷款等工作的推行奠定基础,并由此确保各类资源、资金的协调与优化,保障最高经济效益的取得。

二、工业企业预算的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的工业企业在业务开展过程中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基于此,各企业加强了对于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并注重管理效益的取得。关于工业预算管理的作业,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一)节省工业建设的成本。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工业企业在业务开展运行的过程中往往强化预算管理,并由此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在实际的工业业务开展作业时,工业企业往往能够结合市场的需求对工业建设信息进行掌握以及了解,并由此实现对于工业业务的人工、材料成本以及相关的机械设备的消耗进行全面预算,并由此确保工业单位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借助最小的成本消耗,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工程建设成本的降低。(二)提升工业项目建设的有序性。工业单位在开展工业建设作业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委派管理人员对实际的市场情况进行分析以及总结,并以此为基础对各企业生产环节进行精确的预算工作,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实现项目建设工作得到有序的开展。除此之外,相关的工作在工业预算作业时,除了对资金使用状况进行考量之外,还需要对人力、材料、机器等诸多生产环节进行了考量。正是由于其在预算过程中对于诸多因素都进行了考量,故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推动工业业务的有序开展,并由此降低生产成本,推动业务开展效率以及质量的提升。

三、工业企业预算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

作为工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往往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较大的影响。关于工业企业预算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一)适应财务多变的有效机制。基于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的工业企业在业务开展运行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经济规律进行。事实上,我国的工业企业在运行作业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了市场与企业联系的纽带,而其内容也呈现出丰富性,包含资金筹措、投资决策、日常管理等多项内容。目前,我国工业企业的财务活动出现了质变,而这也就对财务管理活动开展质量产生较高的要求。现阶段,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在推行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投资方案进行合理的选择,还需要为工业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开展筹集资金,而这就导致工业企业能否有效地预算资金、筹集资金、配置资金,成为了影响到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工业企业在运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构建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现代企业财务活动性质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机制。(二)完善工业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工业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在推行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市场、运营费等参数进行管理,由此促进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在这样的状况下,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朝着综合性、全面性的方向发展,并需要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具备全面控制的能力。作为权利控制管理制度,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能够确保企业资金在不失控的状态下,其权力能够借助表格化形式进行展现。而预算管理工作在开展时,则能够借助货币对企业未来的经济活动进行量化,从而实现工业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并促进工业企业的各级经营管理人员实现自我约束、发展。(三)提升财务控制管理质量。我国的工业企业在开展预算管理作业的过程中,往往以利润为导向进行作业,并贯穿于的财务管理的全过程。一般而言,该种类型的财务管理工作往往是一种全员、全过程的控制。在具体的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目标利润进行预测、编制工作,并实现对于工业资源的事前控制,而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作业分别为:预算执行、差异分析、考评等。作为财务的硬性约束,预算工作在推行的过程中往往包含预算编制、经济活动状态计量、实际与预算比较等工作。在这样的状况下,工作人员一旦进行预算确定工作,就需要付诸实施,而工业部门则需要对执行状况进行计量工作,并将实际数据与预算进行对比,从而由此揭发实际执行情况,并采取必要措施,确保预定目标的实现。事实上,这一措施的采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预定目标的实现,确保预算控制具有标准性。由此可见,以目标利润为导向的预算管理使工业企业的控制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认真制定并严格执行预算是工业企业实现目标利润的根本保证。

四、结束语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工业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我国的企业在运行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并注重预算管理作业的推行。本文基于此,着重分析了工业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内涵,并就工业企业预算管理的作用以及其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适应财务多变的有效机制、完善工业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提升财务控制管理质量)进行论述。笔者认为,随着相关作业的落实到位以及发展,我国的财务管理工作必将获得长足发展,并由此促进更高的经济效益取得。

参考文献:

[1]韦小华.公路经营企业预算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探析[J].现代商业,2014.

[2]彭伟.工业企业预算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探析[J].时代金融,2015.

经济体制管理范文篇6

一、在指导思想上,要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机构编制工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与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写入了宪法,进一步表明了在新的形势下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在工作中要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机构编制工作,切实做到:第一,强化政治意识,把推动发展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是最大的政治。机构编制部门的各项工作都要有利于推动发展。第二,强化大局意识,确保机构编制部门的各项工作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是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机构编制部门的同志要注重研究全局性的战略问题,努力做到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深一点,自觉地融入大局,把握大局,服务大局。第三,强化创新意识,以思想解放为先导,推动机构编制工作上台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的精髓。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不断推动思想解放,敢于突破,善于借鉴,勇于探索,推进机构编制工作方法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第四,强化民本意识,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执照中央提出的“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转变工作作风,自觉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第五,强化法制意识,把推进机构编制法定化作为工作的重要目标。机构编制部门要改变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机构编制的做法,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进行管理;改变单纯控编制、压指标的直接管理方式,逐步建立机构编制有效的控制机构,逐步实现机构编制的法定化。

二、在工作思路上,要由微观操作向宏观指导转变

要从习惯和满足于完成琐碎具体的机构编制审批业务转变到重视研究解决大的问题上来。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的机构编制部门习惯于把自己封闭在单纯业务操作的圈子里,“就机构谈机构”、“就编制论编制”,视野不开阔,创新意识不强。在新的形势下,这样的工作思路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必须予以转变,从事务型的操作中超脱出来,既要“拣芝麻”,更要“抱西瓜”,把机构编制工作搞新搞活。计划经济体制产生计划管理模式,市场经济体制产生市场运作模式;小农经济产生封闭思维,开放经济产生开放思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三个一切:“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革;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革除”,也说明机构编制管理必须主动适应、与时俱进。机构编制管理,“管”有两层含义:首先要管“制”,按政策规定,按规章制度,控制机构和编制的随意性增长;其次,要管“活”,不能仅局限于控制,而且要搞活,要用机构编制这个杠杆,促进政府机构的优化设置、编制的合理配置。因此,新形势下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要逐步变被动为主动,由批机构、批编制、批职数,转为进行政策法规研究、战略研究、前瞻性研究和技术性研究,向编委会提出具有超前性、前瞻性的建议。

三、在工作方法上,要逐步由“人治”向“法治”转变

要改变机构编制管理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增强“编制就是法律”的意识,自觉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机构编制管理从理论上来说,它的内涵丰富,外延广阔,且应用性极强。然而,机构编制管理却一直未被人们所重视。实践中经验管理的随意现象比比皆是。因而往往出现一个反常的现象,即要编制的是“头戴三尺帽”,给编制的是“拦腰砍一刀”。这种双重的随意性主要是长期“人治”传统造成的。对此,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积极探索科学化、规范化的机构编制管理方法,按照科学原理和定编依据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切实解决靠主观经验判断决定机构、编制的问题。要大兴调研之风,加强对机构编制工作中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综合行政执法、事业单位改革和加强机构编制控制管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等重要业务工作的调研,使我们的每一项改革措施、每一项机构编制审批、每一个建议意见,都符合改革的方向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要自觉突破那些不适应形势的工作模式和思路,探索提高机构编制工作层次的新举措。建立机构编制管理新途径,完善以机构编制部门为源头,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配套联动的约束机制,切实控制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的增长。要加强机构编制督查,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加大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问题的查处力度,促进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充分体现机构编制工作的严肃性。机构编制管理、督查的依据是中央和地方关于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文件;各级党委、政府、编委下发的有关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的文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监督检查工作应根据监督检查的对象、内容和任务等具体情况,组织和协调有关方面的力量,采取专项督查与综合督查、常规督查与随机督查、全面督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监督检查活动。同时,要定期分析研究机构编制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在工作内容上,要由完成传统业务向社会领域拓展转变

传统的机构编制工作内容,主要是按部就班地完成项目调研、审批、登记年检、编制统计等规定动作。新形势下,我们应当全面拓展机构编制的工作内容,从传统工作内容的圈子里走出去,把工作面涵盖到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领域的一切相关事项。比如,创新城市管理体制,促进城市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结合事业单位改革,促进教育、卫生等资源重组;结合机构改革,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贯彻《行政认可法》,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等。总之,只要是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的,而且是政策法规允许的,我们就应该主动地迎上去,合力参与进去,努力提供优质服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要的管理仍然是搞好机构编制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机构编制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建设方面,管理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工作内容的拓展,我们应该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强化部门服务功能,既当管理者,更当服务者,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提供组织机构保障,另一方面,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协调服务,努力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这样,我们的工作就能与时代合拍,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结合,路子也会越走越宽广。

经济体制管理范文篇7

(一)健全和完善行政组织立法是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的需要

政府机构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一直被列入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进行了五次机构改革,大规模的精简工作在改革开放前分别于1958年和1970年进行了两次,改革开放以后又分别于1982年、1988年、1993年进行了三次机构改革。五轮精简工作和机构改革成绩有目共睹,但始终没有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这个怪圈历经五轮改革而不灭,反而演变成了一条难以避开的刚性路径。以1993年机构改革为例,1993年开始的第五轮机构改革力度很大,国务院各部门精简20%,全国共精简人员200万人,但再膨长速度却更快。1985年—1995年,依靠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的党政机关、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每年新增人员都在100万人左右,国家财政成了吃饭财政。(注:宇剑:“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经济日报》,1998年3月7日。)五轮机构改革,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行政组织体系法制建设滞后、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历史经验已经证明,仅仅精简机构和人员、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效果是有限的。为了彻底走出历史怪圈,从根本上巩固来之不易的机构改革成果,必须加强行政组织立法,构建政府机构改革的法律机制,防止机构、编制再度膨胀。

(二)健全和完善行政组织立法是规范和保障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

精简机构是机构改革、提高行政效率的一种手段,但机构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尽快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管理体制。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在今后工作中致力于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在201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渐触及到解决企业的深层次的体制问题和外部环境问题,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传统行政管理体制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阻力。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必须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步伐,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建立起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多方面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而兼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两种性质的法律制度的规范和保障极为重要。只有健全和完善行政组织立法,将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职能和其他职能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才能推动和保障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

(三)健全和完善行政组织立法是实现依法治国、促进依法行政的需要

党的“十五大”和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高度提出了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国,首先要求加强立法,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而行政组织立法无疑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织部分。在我国,大多数法律法规的主要调整对象都涉及到政府机构及其公务员,且政府机构及其公务员是法律法规的主要执行者,因此他们在实现依法治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依法行政,其实质是要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法治化,作为现代政府活动的基本准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行政首先要求对承担行政职能、实施行政行为的政府机构及其公务员进行规范,无论是行政组织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还是行政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都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并受法律、法规的保障。而行政组织立法主要涉及行政组织的性质、地位、组成、机构设置、职责权限、编制、隶属关系、任职期限、设立或撤销、工作程序和违法责任等内容,为依法行政提供了最直接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从而能有效地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监督和防止滥用行政权力,保障行政组织的正常运行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二、行政组织立法现状及分析

行政组织立法和其他国家机构组织立法一样,经历了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党在领导人民建立民主政权过程中,就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政府组织的规范性文件,如《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条例》、《晋察冀边区县政府组织大纲》、《华北人民政府组织大纲》等。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行政组织立法建设。从1949年到1950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先后颁布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政务院及所属各机关组织通则》、《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会组织通则》、《省人民政府组织通则》、《市人民政府组织通则》、《县人民政府组织通则》、《大城市区人民政府组织通则》、《区人民政府及区公所组织通则》、《乡(行政区)人民政府组织通则》等政府组织法规和《政务院人民政府委员会试行组织条例》、《省、市劳动局暂行组织通则》、《华侨事务委员会试行组织条例》等部门组织法规。1954年宪法颁布后,又先后颁布了《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政府组织法,同时批准颁布了《国家计划委员会暂行工作条例》、《劳动部组织简则》、《体育运动委员会组织简则》、《监察部组织简则》、《国务院人事局组织简则》、《国务院秘书厅组织简则》、《国务院法制局组织简则》、《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组织简则》、《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国务院关于各省人民委员会设置工作部门和办公机构的决定》等一系列组织法规,初步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各部门、直属机构、办事机构、派出机构的组织法规体系。但50年代后期,由于受法律虚无主义影响,关于行政组织的法律法规很少制定了,特别是到了1966年开始的十年动乱期间,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受到很大冲击,国家机构包括国家行政组织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导致了机构弊端丛生。

1979年以后,为加强我国的行政组织法制建设,针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要求,我国于1982年制定了《国务院组织法》;于1979年制定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其后又于1982年、1986年、1995年,对“地方组织法”作了三次修正。这两部组织法对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性质、组成、机构设置、职责权限、活动原则和方式以及建立、变更和撤销程序等作了原则性规定。

但从总体上看,行政组织立法仍不尽健全和完善,主要体现在:

(一)行政组织立法不够系统、完备

行政组织涉及整个国家行政组织体系,包括行政机关和行政机构的纵的系统和横的结合。它们各有不同地位和层次,也有各自不同的职责和任务,需要不同层次、种类的法律规范予以调整。因此行政组织立法体系应包括不同层次、种类的法律规范共同构成统一、协调的系统。但我国现有的行政组织立法距建立完备行政组织立法体系的要求相去甚远:

1.在中央政府组织立法方面,除了《国务院组织法》、《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外,缺乏对国务院各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办事机构、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和议事协调机构等统一的组织法和组织条例。

2.尚未确定一部调整中央行政组织与地方行政组织关系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法》,使有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行政职权的划分和行使缺乏严格的法律规范。

3.在地方政府组织立法方面,除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外,缺乏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等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等的法律规定。

4.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除了1954年制定的《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以外,缺乏对行政公署、区公所的法律规定,部分地区实际存在的行政村、乡(镇)办事处的法律地位也不明确;对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的派出机构的设立程序、职权等也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

(二)已有的行政组织立法不够完善

现有的行政组织立法未能按建立现代政府体制的要求和政府机构改革的运作架构,未能对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能权限、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运行原则作出明确的、科学的法律界定:

1.有的行政组织立法的内容过于简单、粗疏:如现行的《国务院组织法》共11条,其中涉及国务院职权的规定仅有一条,而且这一条本身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只规定了“国务院行使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职权”。这不利于推进和保障国务院职能的转变。

2.有的行政组织立法的内容过于庞杂:如现行“地方组织法”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合而为一,使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地方国家机关在立法内容上显得过于庞杂。

3.有的行政组织立法不尽正式,且缺乏应有的法律效力。如国务院各组成部门、直属机构等以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为内容的“三定”方案,从名称、内容、制定程序均不尽正式,缺乏行政法规应有的规范性、稳定性和权威性。

4.有的行政组织立法缺乏有效的监督条款,导致行政组织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面的有法不依现象,违法者不必承担法律责任,也没有相应的机构进行监督。

5.有的行政组织立法的规定不够科学、规范:如现行1982年宪法和现行1995年“地方组织法”均将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和权限笼统规定在一条中,使“职能”和“权限”这两种不同性质的问题混为一谈,容易导致职能不清和权限不明。

(三)行政组织立法尚不能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依法治国的需要和政府机构改革的要求

1.现行的《国务院组织法》是1982年制定的,一些规定特别是有关职权的规定未能充分反映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政府机构改革的运作构架:“地方组织法”虽然修改了多次,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职权的行使缺乏科学的职能配置和严格的程序规定。如按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应减少各级政府对经济的不必要干预,并对各级政府职能科学分解和合理配置,而现行的“地方组织法”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权规定得极其宽泛,且与中央政府的许多职能上下大致相同,形成“条块分割”,导致许多地方政府机构对应设置,这不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

2.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同时由于地方政府的层次不同。因此,不同层级地方人民政府之间的情况、特点和问题不同。因此,不同层级地方人民政府之间的管理职能的内容和范围,应允许有较大的差异。而现行的“地方组织法”只是笼统地规定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权,使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职权上没有区别。

3.现行1982年宪法第一次规定,国务院有权“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这一规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有其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依法治国条件下,是否合理值得研究。

三、健全和完善行政组织立法的设想

健全和完善行政组织的法律体系,是一项复杂、艰苦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思想、理论、实践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加强对行政组织立法的研究,掌握现代行政组织立法的发展趋势

现代行政法学的研究日新月异,行政组织的立法趋势也异于往昔。在传统时期:(1)政府行政组织较为单纯;(2)政府行政组织专业分工亦不明晰;(3)行政组织以“官僚化”为普遍形态;(4)行政组织的立法功能处于弱势地位;(5)行政组织结构受传统社会结构的影响,行政效率不高。而现代世界各国的行政组织立法具有了新的趋势,主要表现为:(1)民主化;(2)专业化;(3)效率化;(4)标准化。(注:(台)乔育彬:《行政组织法》,1994年10月版,第45页。)制定严谨统一的行政组织法对于合理配置政府权力、规范政府行为、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所起的重要作用已被各国所充分认识。而在我国,对行政组织法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法学界没有对其给予应有的重视。宪法学虽然涉及行政组织的研究,但主要是从行政与其他国家职能分工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行政机关的关系这一角度展开的,并不触及行政组织内、外部管理的具体法律问题。行政法学界80年代对行政组织法作了初步探讨,但是90年代行政组织法问题却倍受冷落,几乎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注:应松年、薛刚凌:“行政组织法与依法行政”,《行政法学研究》,1998年第1期,第18—19页。)这一状况严重制约了行政组织立法的发展,因此,应当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强对行政组织立法的研究,具体而言:

1.加强对行政组织法的理论研究,弄清行政组织的法律意义、范围、相互关系、结构和体制,探讨行政组织法的含义、基本内容、体系、渊源形式和功能,把握现代行政组织立法的发展趋势;

2.对政府行政组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有什么职能、应有哪些权限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弄清哪些职能是应划出、划入的,哪些是应下放的,哪些是应交由社会中介组织或事业单位的,哪些是应交由企业依法自主经营的;

3.加强对建国以来行政组织立法的研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

4.加强对西方国家行政组织立法的比较研究和旧中国行政组织立法的研究,学习和借鉴其有益形式为我所用。

(二)明确行政组织立法的原则(注:参见杨景宇:“关于提高立法质量的思考”,《人民日报》,1998年2月10日。)

1.正确认识和处理行政组织立法和政府机构改革的关系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从中央到地方的机构改革,逐步建立起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相适应的现代政府体制。这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改革,触及到上层建筑中诸多深层次的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运用法律、法规推进整体与配套的改革。目前,政府机构改革正在进行,政府机构如何进行职能转变,也正在探索之中,这些在客观上都给行政组织立法带来一定的难度:政府机构改革的特点是“变”,变革原有的机构和体制。行政组织立法的特点是“定”,一旦规定下来,各级政府组织都要一体执行。因此,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行政组织立法不可能不带有一定的阶段性、过渡性的特点。这就要求立法工作者要正确处理行政组织立法和政府机构改革的关系,既要坚持政府机构的改革方向,又要为进一步的机构改革留有充分余地;既要保持行政组织立法的相对稳定性,又要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化和形势发展的需要适时修改行政组织法。

2.全面体现机构改革精神,对行政机关的权力加以规范、制约和监督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直接阻碍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这个问题亟待解决。”这一论断切中时弊,抓住了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这对今后行政组织立法工作提出了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按照机构改革的精神,相应地修改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决不能倒过来,以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抵制机构改革。二是今后行政组织立法必须体现机构改革精神,不能“新瓶装旧酒”。另外,在行政立法中还必须体现对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力进行规范、制约和监督的原则。因为法律、法规的很多规定主要是靠国家行政机关来贯彻执行的。因此,通过行政组织立法、规范、制约、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力,保证正确行使权力,防止滥用权力,对于推进依法行政、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法治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改变以往的行政组织立法中存在注重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行为规范,忽视对行政机关进行规范、制约和监督的倾向。

3.坚持和维护以宪法为核心和基础的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

同志指出:“维护宪法尊严和保证宪法实施,维护国家的政令和法制统一,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原则问题。”我国是一个集中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就不能依法维护国家统一、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为了在行政组织立法中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原则:首先,要依照法定职权进行行政组织立法,防止超越职权;其次,从法律体系内部关系来讲,必须坚持行政法规不得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地方性法规不得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和矛盾,以保证行政组织立法的正确执行。

(三)健全和完善行政组织的立法体系

行政组织立法涉及的内容很多,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宪法的有关规定、基本法律、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等几个层次,具体分为:(1)宪法关于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性质、地位、组成、职权及相互关系的规定;(2)国务院组织法;(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4)国务院组成部门组织法;(5)中央政府行政组织与地方政府行政组织关系法;(6)关于国务院办公厅组织、职能等的行政法规;(7)关于国务院行政机构和编制管理的行政法规;(8)关于国务院直属机构、办事机构、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及议事协调机构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人员编制管理的行政法规;(9)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的行政法规;(10)关于国务院组成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派出机构管理的行政法规;(11)各省、自治区、直辖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颁布的有关地方政府及工作部门的地方性法规等。

按照建立完整的行政组织立法体系的要求,当前或今后亟待进行以下立法工作,并按现代政府体制的要求和政府机构改革的运作架构,对现有行政组织立法进行科学界定和完善:

1.完善现行宪法中关于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职权的规定。如规定国务院组成人员包括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规定国务院组成部门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增加规定“国务院设立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行监督管理”;将国务院“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的职权划归全国人大常委会;增加第六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性质、地位、组成、任期、职权等作另行规定。

2.修订、完善《国务院组织法》。如规定国务院组成人员的范围、组成部门具体包括的各部、各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和审计署的种类或名称;规定国务院任免和奖惩人员的范围和培训、考核人员的机构;规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的职数,规定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全体会议的职能、分工及相互关系;规定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立、撤销或合并的程序;特别是对国务院的职能和权限,应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机构改革的运作架构,参照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有关内容和党的“十五大”的精神,结合近几年来政府转变职能的实践经验,尽可能具体地分别作出规定。目前,修订《国务院组织法》已列入“国务院1998年立法工作安排”,且由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该法是国家机构组织法,最好作为基本法律由全国人大作进一步审议。

3.制定《国务院组成部门组织法》。国务院组成部门是国务院依法分别履行国务院基本的行政管理职能的国家行政机构,是国务院行政机构的主体。我国宪法规定,国务院“规定各部和各委员会的任务和职责,统一领导各部门和各委员会的工作”;《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也规定,“国务院组成部门依法分别履行国务院基本的行政管理职能”。可是,长期以来,国务院各组成部门中,除了对中国人民银行和审计署的组织和职权,在《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审计法》中作了规定外,其他国务院组成部门的任务、职责、内部外部关系等,由国务院行政性文件(如“三定”方案)和领导人的有关指示等予以规定,缺乏规定性、稳定性和权威性。因此应制定《国务院组成部门组织法》,将国务院组成部门的地位、性质、职能、权限、隶属关系等纳入法制轨道,以巩固行政体制改革包括职能转变的成果。

4.制定《国务院直属机构、办事机构、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及议事协调机构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人员编制管理条例》。1988年、1993年机构改革中,国务院直属机构、办事机构、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及议事协调机构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人员编制,也是以“三定”方案形式经国务院批准后付诸实施的,也只是一种行政文件,同样缺乏规定性、稳定性和权威性。这次政府机构改革中,国务院直属机构、办事机构、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及议事协调机构的设置调整方案,由国务院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且分别由国务院以通知(国发“1998”第6、7号文)(注:国发〈1998〉第6、7号文中“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国务院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的提法与《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的规定不一致。)下发;有的国务院直属机构、办事机构、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如国家统计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机械工业局等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人员编制规定也陆续制定,经总理办公会议讨论批准并由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应当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从实现行政组织机构、职能、编制法定化、规范化的高度上看,还是应制定统一的《国务院直属机构、办事机构、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及议事协调机构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人员编制管理条例》为好。

5.在修改宪法时,适当增加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的内容,并制定《中央与地方权责纲要原则》。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幅员广大,人口众多,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很不平衡,行政事务十分繁杂,而且中央和地方的分权还需要通过改革不断完善。有鉴于此,宪法对中央和地方的职责范围没有采取划分具体事项的方法,而是以概括方式规定:“中央与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原则。”这一规定在当时是十分适合的,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应当进一步规范化,因此,从长远的观点看,可以考虑在修改宪法时,适当增加这方面的内容,并制定《中央与地方权责纲要原则》,借鉴一些西方国家和旧中国的作法,规定地方国家机构的组织、中央与地方各自的职责和权限范围,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宪法和法律调整,以稳定中央与地方关系。

6.制定单行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目前,我国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是合二为一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加强和规范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政府工作的呼声日渐高涨,立法需求十分迫切。而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管理职能的内容和范围,也将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应当制定单行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职能、权限、会议制度、隶属关系等作进一步具体规定。在体例上,可借鉴日本地方自治法、英国地方政府法的综合立法方式,明确具体规定各级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组织;也可以考虑采用旧中国和新中国建国初期对各级各类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分别立法的作法。

经济体制管理范文篇8

一、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权力切实交给企业;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把综合经济部门改组为宏观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实现国家机构组织、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严格控制机构膨胀,坚决裁减冗员。”按照党的十五大要求,确定深化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都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

(一)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深化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正确指导思想应该是:遵循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可持续发展对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科学化、现代化、法制化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把机构改革与优化公务员队伍相结合,致力建立结构合理、高效廉洁、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制定深化此项改革的方案,注意突出重点;从上至下,分级、分类实施,先易后难,积极稳妥推进。以深化专业经济管理部门的改革为重点,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增强活力,提高效率;通过重点深化专业经济管理部门的改革,进一步探索和把握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特点和规律,进而加快改革步伐、加大力度,积局部改革为全面改革,为综合配套各级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开拓道路。使此次改革既符合方向,又在各省、市、自治区范围内促成自上而下深化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态势,为今后继续深化此项改革创造条件、提供经验。

(二)深化改革的目标。自党的十四大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位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长远目标也就应相应定位于: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政企分开、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转灵活、法制完备、廉政高效的地方行政管理体系。而近期目标则应定位于:紧随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步伐,通过深化此项改革进一步“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既巩固前次改革取得的成果,又优化职能结构和组织结构,为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最优化和区域性宏观管理职能的强化,及内部活力的增强奠定基础。建立依法行政、办事高效、服务周到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使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政府步入21世纪,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2010年远景目标”及可持续发展,尽力提供科学化、现代化、法制化的政府行为。

(三)深化改革应遵循的原则。深化此项改革主要应遵循以下6项原则:(1)转变职能为首的原则。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关键,科学确定职能,实现政企、政事、政社分开,落实企业自主权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推进事业单位的社会化。强化区域性宏观管理、政策引导、执法监管和提供优质服务的职能。(2)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大专业经济管理部门的改革力度,撤销绝大部分工商企业主管部门,不再直接管理企业;积极稳妥推进其他机构改革,不搞“齐步走”和“一刀切”。(3)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尽力精简机构和人员,合并职能相近的机构。把精简同优化组织结构和人员结构相结合,消除机构叠床架屋,政出多门等弊端,确保政令统一;完善并规范运行程序,提高效能。(4)标本兼治的原则。消除政府包揽了不该包揽的那些经济社会事务的行为,使其相应机构失去存在的必要。通过这样“简政”釜底抽薪治“本”,标、本兼治,使“精兵”和“简政”协同运作、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从根本上消除机构扩张、人员膨胀的反弹机制。(5)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上级机构编制委员会框定的“笼子”内,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从实际出发突出自己的特色,作好因地制宜这篇文章。(6)协同联动的原则。深化各级政府机构改革联动要快,防止周期过长失去原有的强劲势头。同时加大政府机关后勤服务体制改革,加速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另外,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应与政府机构改革统筹规划,不能让“吃财政饭”的事业单位成为接纳政府机关富余人员的“黑洞”。否则,势必扭曲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方向,并付出过高的代价。

二、确保改革取得最佳成效的措施

不深化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就不能适应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迫切需要。虽然过去历次改革积累了一些经验,为此次深化改革打下一定基础。但是,推进此项改革的任务重、难度大。面对这种两难选择在深化改革时就必须精心组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才能顺利地取得最为理想的成效。

(一)切实加强领导。机构改革是一场革命,深化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必将触及现行体制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涉及到多方面权力和利益的调整,或多或少“危及”部分公务员的既得利益,从而必然会产生阻力。为了排除各种干扰,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震荡,应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由地方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组织实施。为此,地方政府主要领导都应学习和掌握邓小平行政改革思想,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充分认识深化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改革意识,坚定信心,克服畏难情绪,履行好组织领导这场改革的职责。消除精简别的单位、部门都应该,精简到本单位、本部门就不该,就抵触,甚至设置障碍等错误倾象。杜绝部门利益的干扰,确保此项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深化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离不开公务员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但此项改革必然与其作用对象产生矛盾,而且机构变化大、人员精简多,矛盾和阻力就更大。矛盾愈大,就愈难顺利进行和愈容易失去预期的效果。要最大限度化解矛盾、减小阻力,就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首先应层层召开动员大会,并组织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文件;同时应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进一步广泛深入宣传邓小平行政改革思想,把全体公务员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上,激发广大公务员识大体、顾大局,积极投身这场改革的热情。另外,在竞争上岗时应深入细致地做好去、留人员的思想工作,为深化改革营造出和谐、安定的环境。

(三)积极稳健操作。尽管深化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主动权在政府,但此项改革的深化同投资、融资、国有资产管理等体制改革的成效,以及市场发育状况、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中介组织的建立健全等都有直接联系。仅就转变政府职能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看,二者间结成的是相互选择、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关系。因市场体系发育不良,再加企业亏损面较大,尚未完全形成政企分开的良性“连动”机制。而且即使有了最佳方案和实施细则,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也并非尽善尽美。在这样的情势下应把深化此项改革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统一起来,注意把握公务员的心态和承受力,根据现有条件和可能达到的程度,既积极大胆开拓,又有计划地分步稳妥推进。做到思想不散,秩序不乱,人员妥善安排,国有财产不流失,工作正常运转。同时深化此项改革是在动态条件下进行,所以还必须使改革的结果发生良性导向机制,让每一方面的改革及其中的每一步改革都产生承上启下的作用,并在纵、横向上衔接。切实保证改革的连续性和正确方向,为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积累经验。另外,在深化改革的实践中还应注意避免机构重组换牌、人员“换窝”的扭曲,及仍把此项改革简单地当作裁减机构和人员等偏差出现。

(四)严格法纪。严明的法纪是顺利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保障。因为人员分流牵涉到公务员的切身利益,所以领导职务类公务员应严守政治纪律,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出以公心。决不能借人员精简分流之机行打击报复之实,或借机拉帮结伙,搞任人唯亲。否则,必然激化矛盾,引发不安定因素。而个人尤其是党团员则应服从组织的安排。另外,也不得借机擅自增设内部机构、提高机构规格、增加领导职数,以及突击提干或在政府机关评定专业技术职称。同时还要严格财经纪律,不得违章调用资金,转移资产,私分或侵吞国家资财。人事、编制、监察、审计等部门应加强监督,特别是对撤销的部门要强化审计监管,一经查出违法乱纪行为,必须及时严肃处理。

(五)加快行政法制建设步伐。虽然《地方组织法》为地方政府的组织机构法定化奠定了基础,但只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的设置合在一起作了较为原则的规范,没有对地方各级政府的职权、职能作出明确规定。而且规范各级地方政府机构设置、编制定员的行政组织法制建设明显滞后。为防止深化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再走“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老路,应遵循《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原则,《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尽快制定《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或《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规章,努力实现地方政府机构编制的法定化。致力用法治推动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化,并巩固改革成果。另外,鉴于立法费时、费力,在此次深化地方政府改革方案中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数和改革之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的“零增长”,均应以人民代表大会决议的方式确定,以此扼制住机构编制再度膨胀的反弹力。另外,还应制定规范机构编制管理程序的地方性法规,实行政务公开,增加这种管理行为的透明度。

经济体制管理范文篇9

刚才*同志宣读了《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党政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以及《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市直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黄必贵同志宣布了新组建部门、单位领导班子名单。下面,我就组织好实施全市机构改革讲几点意见。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党的十六届二中、三中全会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作出了明确的部署。国务院和自治区根据这一部署,已先后完成了新一轮机构改革任务,并对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明确了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根据上级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精神和部署,市委、市政府结合我市实际,反复研究制定了我市机构改革方案并上报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批,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市、区)的方案也进行了批复。根据批准的方案,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全面启动实施机构改革工作。

实施机构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迫切需要。我市在组建时按上一轮机构改革的要求,设置了较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各部门,使在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理顺职责关系、精简机构和人员编制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和初步成效,特别是通过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不断改进,行政管理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适应。但是,这些机构的设置在管理体制、职能配置、组织结构以及决策运行机制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发展的要求。这集中表现在政府直接干预微观经济事务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审批事项仍然过多而且程序繁杂,政府组织结构仍然不够合理,政府效能与服务水平不高,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职能相对薄弱,等等。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的发展,这些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加快发展和扩大开放的体制性障碍因素,因此,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认真加以解决。中央站在战略的高度,高瞻远瞩,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增强改革的自觉性,坚决贯彻执行上级批准的机构改革方案和市委、市政府的决定,抓紧组织实施机构改革。

二、明确目标任务,把机构改革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市县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市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总体上要着眼改革发展,立足体制创新,紧紧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一关键,既要认真贯彻上级有关精神,基本对应自治区机构改革进行相应调整和改革,又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推进机构改革。通过改革,一方面建立与自治区组织机构大体协调的行政组织体系,保证国家政令畅通;另一方面解决全市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为我市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政务环境。同时,坚持权责一致,进一步调整并合理划分事权,理顺条块以及行政层级之间的关系,界定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把相同或相近的职能交由一个部门承担,一件事情由一个机构管理为主,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弊端,完善行政运行机制,提高行政效能和工作效率。

这次机构改革,基本上是对应自治区的模式进行机构调整和职能整合,尽管面不是很宽,但涉及改革调整的部门和单位都是政府管理的重要领域和关键部门。实施这些改革和调整,对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行政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次机构改革不仅仅是部门的撤并整合,重要的是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无论是新成立的部门,还是其它部门,都要结合各部门实际,从市场、法治、责任和服务四个方面把握好职能定位和功能取向,从根本上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切实加强和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一要坚决实行政企分开,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企业和整个社会的活力与效率,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管理经济。

二要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要坚决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法实施行政许可,提高行政审批的时效性和透明度;坚持依法办事,规范行政行为;抓好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做到文明公正执法。自治区已明确将我市作为全区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城市,在城市管理领域、文化市场管理领域试行相对行政处罚权和综合行政执法。市编委办、市法制办要研制好试点工作方案,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监督,研究和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县(市、区)要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桂政发[20*]16号文件的要求,积极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

三要确立责任政府的理念,构建完善的政府责任体系,健全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强化各种责任追究制度。坚持权责一致的原则,政府及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履行职权,依法承担包括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在内的各种政府责任。

四要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思想,积极构建服务型政府。在抓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当前,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各种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大力推进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扩大社会就业,提供社会保障,建设公共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实施机构改革,推进政府职能的根本性转变,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消除阻力。要以解放思想再讨论所取得的成果来支持改革,推动改革。这次机构改革,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市直属企业、市直部门所属企业划归市国资委管理,市直经营性事业单位和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用于经营(出租)的国有资产,全部交给新组建的国资委管理,推动政企分开,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这项改革举措,直接触及一些部门、一些单位的局部利益。希望这些部门和单位站在全局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的高度正确对待这次职能调整,不要有失落感,更不能有抵触情绪和阻碍改革的行为。要以实际行动支持改革、推动改革,促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和改革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稳妥地推进机构改革

全面完成机构改革的目标任务,关键要按照上级批复的机构改革方案及市委、市政府对这次改革的总体要求,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果断实施,稳步推进。

(一)认真做好机构调整、撤并工作

市直政府机构的调整、撤并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负责,涉及改革部门的领导班子负责本部门机构改革的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负总责,领导班子要集体负责,共同完成实施改革的各项任务。新组建部门的领导班子成员要迅速到位,新老班子成员要迅速交接工作和人、财、物、文件档案等,完成新机构的组建工作。

市直各部门和单位所属的企业、经营性事业单位以及用于经营(出租)的国有资产,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加强管理和监督,并按有关工作安排,有序地移交国资委管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机构改革中,要严肃财经纪律,决不允许乘机构改革之机,突击乱分钱分物,违者要严肃查处。

(二)扎实抓好部门“三定”工作

根据机构改革方案,进行部门“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工作。确定部门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配备,并进行组织实施,是机构改革的实际步骤和关键环节。涉及改革调整的部门在机构调整和职能整合的基础上,提出转变职能、理顺关系和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的初步方案,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审核,报市委或市人民政府审定、行文。各部门的“三定”方案一经批准,要立即组织实施。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对部门“三定”规定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其它部门的“三定”工作要继续完善,明确职责权限,进一步转变职能,努力解决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和职责不明问题。

在“三定”工作中,务必要贯彻落实好转变政府职能的各项措施,科学合理地确定部门职能。要在科学设定职能的基础上,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根据职能配置,合理设置内设机构和配备人员编制。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所有部门都要把心思集中在如何转变职能,如何改进工作方式、管理方法和提高工作效率上,不要把精力耗费在多设几个机构,多配几个编制和领导职数上,要以全局利益为重,决不允许在机构编制问题上“讨价还价”。

(三)稳妥做好人员安排工作

这次机构改革,人员采取人随事走与部分统一调配相结合的办法调整安排。随着职能重组、整合和机构调整,相关单位工作人员的岗位要作相应变动。对人员调整安排工作,我强调几点:

1、加强领导,既分工又合作。由组织、编办、财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组成市直机构改革人员安排协调指导小组,负责对人员调整安排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和具体指导。市委组织部牵头并组织协调小组的日常具体工作;市编办负责承担协调指导小组的日常具体工作,并办理有关人员编制划转事宜;市财政局负责人员经费、部门业务经费变更调整等事宜;市人事局负责办理人员调整和人事工资关系变动划转事宜;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办理干部职工医疗保险变更划转和工人身份人员调整等事宜。市直涉及改革调整部门和单位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人员安排调整工作,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严格执行人员调整安排工作方案,并精心组织实施,认真负责地做好人员调整安排的各项工作。市直其他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顾全大局,全力支持机构改革中的有关人员调整安排工作。

2、人员调整安排过程中,通过组织协调指令安置的人员,在市直机构改革人员安排协调指导小组的指导下进行,由相关部门和单位具体组织实施。此次调整变动进入新工作岗位的人员,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一视同仁,加强培训,使其尽快适应新的工作。

3、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时完成人员调整安排任务,并严格执行干部人事工作纪律和有关政策规定,不得以各种理由拖延、拒绝接收组织安排调配的人员,确保人员安排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

这次机构改革总体上不精减人员,要求提前退休的,按《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办理,提前退休人员不享受增加工资的优惠政策。

(四)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是顺利推进机构改革的重要环节,在推进改革的同时要切实加强管理。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执行“三定”规定,按照规定的领导职数、人员编制设置工作岗位和配备人员。各级各部门一律不准在编制外临时聘用人员,更不能返聘机构改革分流人员。财政部门要按照人员编制数额核拨经费。要加强督促检查,落实机构编制管理的各项规定。要积极探索机构编制总量控制、标准规范管理等新途径、新办法。同时,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实现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的要求,推进机构编制法制化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制度,研究制定出台机构编制管理有关规定,尽快实现依法管理机构编制。

自治区提出要在今年6月底基本完成机构改革任务。按照这一要求,会议结束后,涉及改革调整的部门和单位,要用一周左右的时间,组织学习传达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机构改革的有关精神,进行思想动员并开始研究拟订“三定”方案。到6月底,新组建的部门和单位要完成与市编办沟通协商“三定”方案和正式上报“三定”方案等工作。进入7月份,新组建部门和单位的“三定”方案经市编办审核并按程序上报批准后,立即抓紧组织实施。到7月底,要基本完成“三定”规定的实施工作。其他部门“三定”规定的修订完善工作,原则上在7月份完成。各县(市、区)机构改革要在7月底前完成。因此,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涉及改革调整的部门,必须加强领导,立即行动,抓紧进行机构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纪检监察、组织、编制、人事、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审计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协调指导涉及改革调整的部门和单位做好人员调整安排、工作衔接、资产移交等工作,保证机构改革顺利实施。

(五)要统筹抓好机构改革和当前各项工作

经济体制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管理;问题;对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而随着这一体制的不断深入发展,国有企业中成本管理控制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而之所以不能做好成本控制工作,成本管理和控制体系的缺乏是根本原因。目前国有企业的发展既面临着不可多得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很好的抓住机遇并勇敢地接受挑战,应该将做好成本控制作为国企发展的当务之急,在此基础上增强国有企业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1加强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管理的必要性

国有企业的管理对象有很多,例如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但是在这众多的管理对象中,对于成本的管理是最为关键和最具基础性的一个,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成本管理工作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国企的发展甚至是存亡。做好国有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是极其有必要的。

1.1只有加强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管理,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和体制的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深入发展使得国有企业的地位与功能发生了彻底性的变化,其发展不再仅仅依靠政府的扶持,而是更加倾向于自主性的发展和运行,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会促进国企自由的发展,但同时需要国企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尤其是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以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不断深入发展的经济体制机制。

1.2只有加强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管理,才能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并适应经济结构

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速度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和进步,生产力相比于以前也实现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需求和以前不尽相同,营销型的市场逐渐被生产型经济市场取而代之,这就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而国有企业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甚至是处于领头羊的位置,做好成本控制工作是必要基础和重要前提。

1.3只有加强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管理,才能实现国有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并保证企业的生产秩序和生产效率

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一方面使得企业的竞争力得到增强,另一方面可以对国有企业的结构和布局进行系统优化与恰当调整,使其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情况、满足市场需求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生产的有序进行。

1.4只有加强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管理,才能促进国企的长远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在有效的成本管控举措之下,会使企业的生命力保持旺盛,满足其内在的发展需求。具体来说,首先,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对国有企业的发展结构进行优化,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使得整个企业内部的向心力得到增强;其次,为管理人员锻炼其管理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从长远来看对国企的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2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国有企业缺乏对会计成本的控制管理意识

思想意识是行动的必要基础和重要前提,而之所以国有企业不能大刀阔斧的开展成本管理控制,主要原因就在于企业的成本管理人员缺乏足够高的成本管理意识和观念,许多成本管理人员认为成本管理工作没有实际的作用,反而认为开展这项工作是浪费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表现,由于没有从思想中、意识里、脑海中和内心深处意识到做好成本控制管理的重要性,降低了整个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开展的的效率。

2.2国有企业成本管理控制的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成本管理方法直接关系着成本管理进度和质量,但是国有企业当前采用的成本管理方法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不具备足够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3企业管理者和财务管理人员的自身修养有待提高

国有企业的性质较为特殊,即其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家的财政支持,这就使得有些管理人员有机可乘,将国有企业当作自己谋求私利的平台;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串通一气,通过做假账谋求经济利益,造成成本信息的真实性丧失,加大了成本管理控制实施的难度。

3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相应对策

3.1树立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管理理念

思想和意识是行动的必要基础和重要前提,只有从思想中、意识中和脑海里重视成本控制工作,才能发挥成本控制的重要作用,要让全体工作人员都参与到成本管控中来,在各位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建立并健全合理的成本控制体系,将成本控制的责任进行细化,为了增强国企员工的成本控制积极性和热情,要健全并完善奖惩机制,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分明,意识到细节决定成败,在把握好每一个细节的基础上提高成本控制水平、质量与成本控制效果。

3.2构建完善的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管理体系

只有全员参与并开展密切的协作与配合才能提高成本管理与控制水平,要将成本管控工作贯彻到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来,并辅之以必要的成本管理机制作为保障,这需要我们建立并健全成本控制管理体系,为成本管理工作设立专门的成本管理组织机构,坚定项目经理在成本控制工作中担任的主要角色,健全和完善成本控制责任制度,遵循谁出问题谁负责的原则。

3.3制定完善的成本预算体制

国有企业基本实行成本预算制,成本的预算可以有效地反馈企业的成本计划,以及其实施控制的全过程。成本预算与企业的利益有着密切的关联,影响到企业管理者的决策。为了使预算编制先进合理,需要建立各项成本费用的预算标准,并落实到相关部门及责任者。同时,还要根据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变化适时作出修订。为了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应当尽可能建立弹性成本预算,并对费用预算实施定期的零基预算调整,确保成本预算发挥应有的作用。

3.4实行现代化的成本管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因此,国有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控制的时候应该加大对于现代科技的利用,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成本管理,由此可以提高成本管理效率并降低人为管理带来的失误。

4某国企成本控制的相关举措

在成本控制实践中,该企业对成本潜力进行了深入挖掘和开发,在降低了有关成本的同时,略去了企业浮财。在此期间,采取诸多举措,对成本进行了合理调控,取得了显著实效。

4.1裁人增效,定岗科学

编制出岗位既定人数,发挥员工职业特长,提高了总体生产效率。该企业实行员工合同制度,并结合易岗易薪、岗位技能计薪方式,薪资水平与承包量化挂钩,配以月度考核,实现全额浮动。

4.2严把期间成本控制关

该企业以产品销售和利润目标为依据,编制出了相应指标,使得产品期间成本逐年降低,尤其是在管理成本的控制环节,连年保持了微小增幅。此外,大到办公设备和环境,小到车辆耗油量,都实现了可控化,达到了最大限度的成本潜力开挖和利用。

4.3技术改造保产量

在既定基础上,对成本进行合理降低,其力度诚然有限,该企业引进了新技术和新工艺,对现有的设备予以重新整改,大大提高了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其建设项目和综合生产效能一直保持全国先进。

4.4重项目管理促低工程成本

市场核算模拟、成本否决的实行,将该企业以往粗放型(预算远远低于决算、概算远远低于预算)的项目管理进行了彻底颠覆,并将其引入项目管理过程的始终,使得工程成本得到了大大降低。

5结论

笔者在文中对于做好国有企业的成本管理控制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如何做好成本管理控制进行了探究,通过叙述我们会发现,当前国有企业开展成本管理控制的时候存在很多的缺陷,只有采取恰当的举措改正这些缺点,才能提高国企的成本管理水平和质量,促进其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朱美岩 单位:海南国源土地矿产勘测规划设计院

参考文献:

[1]刘彦斌.国有企业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目标刍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

[2]郭道扬.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研究[J].经济论从,2015(5).

[3]唐少艺.标准成本制度在宝钢的运用[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