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22:45:31

自觉范文篇1

一、文化自觉的科学内涵

“文化自觉”是著名学者费孝通在晚年反复倡导的一个概念。纵观我国学术界对“文化自觉”含义的界定不外乎这样几种:一是说在处理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关系时,极为重视文化的作用;二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氛围中的人们对其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自身文化的起源、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三是在文化选择上通过继承扬弃与发展创新,肩负起引导、传播、发扬先进文化的责任。因此,在这里我们可以把“文化自觉”定义为,所谓“文化自觉”就是极为重视文化的作用,并在对全球文化与自身文化清醒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正确、自主的文化选择、传播与创新。[1]而新的“文化自觉”之所以称为“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自身蕴含的主旨。新的“文化自觉”自身蕴涵着以下三大主旨:一是顺应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的发展前景,适应我国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历史要求,改革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体制、机制,让文化生产占我国GDP的比重进一步扩大。二是要形成与当前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文化观念,主张用文化发展的软实力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硬道理”。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落实广大民众的文化权利,以全新方式重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有效地进行了文化观念与发展观念的链接,“新的文化自觉”有意识、有目的地把文化与发展链接起来。它把“文化”科学界定为:狭义文化和广义文化,狭义文化实际上是指诉诸观念的精神文化及其载体。而广义文化认为文化就是人化,是人改造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及其自身在内的所有对象世界的活动及其积极成果的总称,标志着人对对象世界的超越。虽然以上界定方式各有其成立的理论支撑,而能够做到把它们真正统一起来的是文化的最本质性特征,即:文化是一种通过塑造人的心灵、灵魂而影响整个人类世界的活动。由于文化活动的影响力日益渗透于人们的经济、社会等一切领域的活动中,使得全面的文化意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文化发展”以新的内涵,即:(1)它应当首先是指狭义文化自身领域的发展;(2)它同时要关注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而影响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其他领域的发展;(3)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中介,文化自身的发展与其他领域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依靠、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等关系。在明确了这些含义后,我们不难看出文化观念与发展观念的巧妙链接。

3.科学界定了文化和发展的关系首先是“从文化看发展”。这个视角较为关注文化发展对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所具有的影响。一方面,对我们这个后发型和转型时期的国家来说,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把人们从以往几十年计划经济的枷锁中解放出来,让早已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蕴藏起来的那些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精神因素充分释放出来发挥功能,不断地促使人们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另一方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意味着单一地以GDP增长为中心。现代市场经济在发展内涵、发展方式和发展目的的评价上要求确立一个覆盖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发展的价值系统。据此,判别一个社会的发展、和谐、文明程度,不仅要看它在经济总量上提供了多少GDP,还要看它在相关文化发展方面是否有利于增进人的心灵和谐。其次是“从发展看文化”。这个视角要求我们从当今世界科技革命以及国内外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交融的总体态势出发,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和全面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出发,从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出发,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探索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积极有效参与的全新的发展模式,以人为本地建立起全面覆盖社会各阶层、各领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新的文化自觉是艺术教育之魂

(一)新的文化自觉引领下艺术职业教育的模式特征

新的“文化自觉”引领下的艺术职业教育模式为艺术生构建了一个集复合知识结构、综合能力结构及人格素质结构均衡发展为一体的教育平台。其基本特征为:

1.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艺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育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能力,即从业资格。以培养综合能力为本位、为目标的艺术职业教育观在世界范围内上已达成普遍共识。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通过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使之具有良好的生存能力、应变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

2.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社会对某一类人才的需求与一定的市场、职业、技术等条件密切相关。艺术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欢迎,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践证明,适时、超前地开办社会需求潜力大的专业对于艺术职业院校的生存、发展意义深远。

3.切实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艺术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在艺术职业教育培养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艺术实践教学的教育模式采用整合的能力观,通过对职业、岗位进行系统分析,从而确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此来设计、开发艺术实践课程,科学安排实践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

4.特别重视产学结合。学校和产业部门合作,教学与艺术生产及社会实践结合是艺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途径。艺术职业教育就是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努力吸引社会各有关部门的广泛参与,从而实现以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课堂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能力、经验为主的艺术生产环境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与社会的广泛交流中获取鲜活的知识。

(二)新的文化自觉引领下的艺术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新的文化自觉要求艺术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不断改革创新,从而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1.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一是实现由“教师的教什么”向“学生的学什么”转变;二是实现以“学生学会”为目的向“学生会学”为目的转变;三是实现教师由课堂的讲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和指导者转变。逐步引导艺术职业学生通过各自专业的学习发现美、认识美,启迪他们的艺术感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以及创造美的激情与情商。

2.切实注重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艺术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创造,而且还是一种高领域、深层次的创造。为此,艺术教育要达到这种目的,就必须抓好课程模式建设,课程模式建设要坚持“文化化人,艺术养心,重在引领,贵在自觉”。课程模式要以能够覆盖社会文化市场、文艺人才市场的需要为出发点;要紧紧围绕艺术学科知识点,熟练技能知识点和创新技能知识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3.加大实施综合教学模式的力度。综合模式是学科模式和活动模式的有机结合。它在理论教学方面,强调以“学科”为中心,以综合性、先进性为目标并辅以相应的实践实例。在专业教学方面,强调以岗位职业能力和发展后劲为目标,以适用为尺度,以“技能”为重心,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展开教学。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采取“宽基础、活模块”的教学方案是切实可行的战略选择。“宽基础”即是指知识层面口径要宽,涉及面要广,但不一定很深。“活模块”即是指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岗位技能三大知识模块的编制安排必须活而不乱,相互渗透、联接。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办学宗旨错位。按照教育部的规定,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然而,在实际办学中,一是很多艺术职业院校在教育思想、办学思路及其教学计划的安排上,并没有突出“就业”导向,却对“学历”导向进行了强调突出。二是一部分学生并不是为了就业而求学,而是为了学历文凭,或者是将来另谋职业。三是还有一些学生就读于艺术中职或高职,目的是为了曲线获取本科文凭。[3]这些问题的存在又反过来造成了艺术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就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的严重缺失。

2.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艺术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已成为主体,他们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到学校后往往没有接受到足额的岗前教育培训就匆匆上岗执教;加之执教后,由于学生多,教师少,又不得不承担大量课时,缺少教研时间和接受培训的机会。另外,由于教师队伍的知识、能力、年龄和学历等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带头人奇缺,高水平的示范能力低,教师队伍的梯形结构严重变形;加之由于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差,进取敬业精神弱化等问题的存在,造成整体教学质量不高。

3.艺术职业教育本身存在的办学矛盾严重。主要表现为:一是规模与质量的矛盾。近年来,一些艺术职业院校盲目追求办学经济效益,不顾自身办学条件和生源质量,急于扩大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使得办学质量以及办学社会声誉遭到严重损害。由于盲目扩招的的利益驱动,即多招生多收费,而多收取的费用又可以反过来弥补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否则学校的办学举步维艰;其次,政府的政策导向助推了学校的办学规模,因为各级各类的教育评估都对学校的办学规模有一定的要求。[4]二是招生与就业的矛盾。由于各级各类艺术院校、艺术职业院校的盲目扩招和不断强化办学规模,使得艺术人才就业市场处于严重饱和状态。有些艺术院校只顾招生收费不管是否就业,致使一部分毕业生毕业即失业;还有一部分不具备艺术天赋的毕业生,虽然最终混到了毕业文凭,但却没有能力从事艺术职业,对口就业率很低。三是职业教育与升学教育的矛盾。职业教育属于技术应用型的就业教育,需要根据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以及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来组织和开展教学。但很多艺术职业院校往往舍本逐末,它们忽视职业教育,转而侧重于升学教育,肆意增加文化课的课时比例。很多艺术职业院校允许自己的学生提前半年或一年到拟报考的本科艺术高校进修学习就是最好的明证。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让孩子考艺术中专或高等艺术职业院校,目的不是为了就业,而是为了升入艺术本科或实现“专升本”。

四、以新的文化自觉引领艺术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新的文化自觉坚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坚定不移地以新的文化自觉为引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办学思路、办学体制和机制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是艺术职业教育的必走之路。

(一)消除不利于艺术职业教育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因素

1.艺术职业教育必须完善自身层次结构。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艺术职业教育体系不够完整,缺乏本科层次的艺术职业教育。由于专科层次已经严重地制约了优秀师资的引进、招生质量的提高、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因此,艺术职业院校应该通过在办学指导思想、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办学条件、办学特色和为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努力,逐步建立起独立设置本科层次的高等艺术职业教育。

2.实行投资、管理主体的多元化。首先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尽量减少拨款中的人为因素,防止“一刀切”和搞平均主义,要切实建立健全艺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评估指标体系,将评估的结果与拨款直接挂钩,并将评估的结果作为后续拨款方向、数额、形式等的依据。其次是努力实现投资主体和管理主体的多元化。使政府的财政支持、企业的投资赞助以及学生的学费等共同构成艺术职业院校办学的资金渠道。使学校能够突破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瓶颈”问题,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地经营。[6]

3.建立公平招生机制。面对艺术职业院校招生不利的状况,教育行政部门理当在新的文化自觉的引领下,以积极的政策措施引导考生作出理性选择。其中,最紧迫的问题就是要改变现在对高等学校的招生工作强制实行分批录取和控制考生档案材料的制度,使任何学校和考生都可以根据自己意愿来双向选择。

(二)艺术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

1.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的需要。大众文化不同于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迅速发展对艺术人才的需求是一个多序列、多层次、多规格和动态发展的有机结构,社会大众文化市场更多地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而对从业者的艺术专业水平要求并不很高。[7]与之要求不同的是,传统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统一的产品规格塑造学生,抹煞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没有按照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人才,忽略了不同样式的质量规格要求,使学生难以在艺术人才最大的就业渠道———社会大众文化领域、群众文化领域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自觉范文篇2

我国的舞蹈创作在体现时代性、民族性、文化性的同时还更应该注重对于民间文化的一种传承,但是当前的舞蹈创作就偏离了这个方向,时代性是一个相对比较重要的内容,在舞蹈创作过程中很容易就表现出来,但是艺术往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国的舞蹈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恰恰将这一点内容忽略掉。这就给当前的舞蹈艺术的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相对于西方舞蹈来看,我国的舞蹈创作往往大多是复制、借鉴国外的舞蹈表现形式,再加上我们自己的一些内容,这样创作出来的舞蹈作品尽管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受到大众的追捧,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是不适应这个社会的需求的。舞蹈创作这门文化艺术应该充分尊重文化传统的前提下进行创作,同时还应该看到我国的舞蹈创作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多的创作那些属于民族的自己的舞蹈作品,才能够在舞蹈艺术的舞台上长久不衰,才能够让中国的舞蹈艺术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另外在舞蹈艺术的创作过程中,缺少的是对于文化内容主体的提升,这样的一种表现形式往往会导致的就是对于舞蹈艺术缺乏主题,只停留在简单的音乐和动作的表达上面,不能够真正的起到传达美的艺术效果。

文化自觉理论在艺术创作中的概述

文化自觉理论最开始是由费孝通先生在社会学上面提出的一种文化的最终形式,其中最经典的表述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学上关于美的界定是一种大家同在一起都能够享受美的一种生活的态度。笔者认为:费孝通先生的这个关于社会学中处理社会关系的理论,同样适合在舞蹈创作过程中,作为舞蹈的编导应该认真考虑的一项内容。从费孝通先生的概述中我们可以想到,舞蹈艺术作为一种对于美的追求,舞蹈的编剧往往想把自己内心中所想象出来的最美的艺术展现给观众,让观众能够通过视觉来感受美的存在,在这里作为舞蹈的创作者是在不断的提供美的艺术成分,作为舞蹈表演者来说,就是美人之美将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给观众,让观众在欣赏舞蹈艺术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表演者美的存在。费孝通先生对于社会中的文化自觉理论中提到的最高的一种形式就是:美美与共,这种美就是形成一种合力,主要是舞蹈的创作者、舞蹈的表演者、舞蹈的欣赏者都能够感受到这种美,这就达到了舞蹈艺术的最高境界,当然这里对于天下大同来说,可以延伸出对于三者之间相互欣赏、相互认同的一种外在表现。当然舞蹈艺术的创作并不是单纯的美的艺术的展示,更多的是为了能够传播一种文化、传播一种价值、传播一种社会的认同,让人们在欣赏舞蹈艺术的过程中,能够从舞蹈艺术中感受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舞蹈作为一种文化和价值的载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所以说我们只有将舞蹈艺术创作充分的融会贯通对于文化理念的表达,才能够实现舞蹈艺术的创作提升,才能够有效的将舞蹈艺术创作充分的展现到观众的面前,为观艺术与设计众奉献出关于美、文化、价值认同的一项多样的、灵性的艺术作品来。

舞蹈创作中如何将文化融入到作品中

作为舞蹈创作中的最难的一个地方就是如何将文化融入到作品中,由于舞蹈所面临的观众层次是千差万别的、其文化知识水平以及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的,这就是在舞蹈创作中非常难的一个地方所在。克服这样的舞蹈创作难点应该充分考虑到舞蹈创作中应该将群众基础作为进行舞蹈创作的源泉,所有的艺术都是来源于群众中,只有充分的认识到群众的需求所在,才能够将舞蹈创作完善好,在强调舞蹈创作的群众性的时候,并非是为了迎合一些低级趣味、最主要的是为了能够将那些反映群众内心所想的舞蹈作品才是创作的重点。舞蹈艺术能够发展到现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得益于有着坚实的群众的基础,这里的群众基础也就是舞蹈的欣赏者,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的是,那些艺术氛围高雅、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的舞蹈作品才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推敲,才能够经得起群众的筛选,才能够在艺术的历史长廊中留下脚印。另外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的将社会性和民族性融合到舞蹈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将舞蹈艺术的创作往往是需要将文化自觉的理论融合到舞蹈艺术的创作过程中,这里的文化自觉的理论中包含最多的内容就是其舞蹈艺术的社会性和舞蹈艺术的民族性,舞蹈艺术只有反映当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够在群众中有生存的基础,另外舞蹈艺术的创作只有真实的反映人们生活的状况、反映时代的精神品质所在、反映社会文化自觉的内容,着眼于社会的本质,才能够提炼出平凡生活下的人们对于艺术美的追求所在。另外的一个方面就是对于民族性的考虑,尽管在舞蹈创作过程中,对于民族性的内容强调的较少,但是只有民族性的东西才能够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才能够走上舞台,才能够在舞蹈艺术的舞台上更加完美的展现出来。在体现舞蹈民族性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提炼民族文化中,那部分文化自觉的地方,费孝通先生曾经说过,那些很难用言语表达的内容往往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也就是文化的魅力所在,所以我们在进行舞蹈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将文化自觉理论中的内容展现出来,这就是对于舞蹈艺术和文化自觉理论的最完美的结合。文化自觉理论往往是带有很强的知识性在其中的,只有将知识性充分的融汇到舞蹈艺术的创作中,才能够将舞蹈艺术的核心展现出来,才能够将舞蹈艺术带着思想的传播给观众,让观众能够在这根主线的牵引下面,进行舞蹈艺术的欣赏。在舞蹈艺术的欣赏中人们往往对于视觉的欣赏低于了对于舞蹈内在思想的欣赏,由于舞蹈创作所要融会贯通的学科相对较多,这就给舞蹈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需要舞蹈创作者不仅懂艺术,还要懂社会学、美学、文学、音乐学等社会学科。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舞蹈艺术提升起来,才能够将文化自觉的理论充分的应用到舞蹈创作过程中。

自觉范文篇3

关键词:政府信用信用失范政府自觉政府文明

信用(credit),从一般意义上讲,指的是信守规则、遵守诺言、实践成约。孔子特别强调“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认为“人无信不立”(《论语·颜渊》),于是信用作为公共伦理范式成为安身立命之本、社会交往准则、国家治理指南。而政府信用(governmentalcredit)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主要内容也同样强调言行的客观后果,考量政府行为对公众和社会的影响,同时又不得不顾及公众和社会对其看法和态度。政府信用需要政府的自觉,政府的良知与行为自主性能够提高政府能力、克服信任危机和提升政府形象。

关于什么是政府信用,目前学术界尚无明确的定义。政府信用与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相比,其内涵和外延都有不同。但政府信用的主体是政府,因此,就其主体本身而言,政府信用就是指政府及其部门作为公共权力机构或公共权力的者信守规则、遵守诺言、实践践约。同时,就政府的客体或对象来说,政府信用是社会组织、民众对政府信誉的一种主观评价或价值判断,它是政府行政行为所产生的信誉和形象在社会组织和民众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反映。[1]政府信用体现的是政府的德性,是政府的“言”与政府的“行”的有机统一,是政府的“自利性”屈从于“公共性”的必然要求,是政府的“主观”言行与社会的“客观”评价的和谐一致。

政府信用具有公共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示范意识,这些意识反映了政府信用具有公共性、规则性、责任性和示范性的特点。

——公共性。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者,必须为公众着想、为公众服务,必须体现公正、维护公平、服务公开,必须立足于公共领域基础之上反应公意、“公而忘私”。政府信用体现在公共事务管理当中就要求抛开政府官员的自利动机,一心一意为公众服务,制定公共政策、提供公共产品、维护公共利益,因此,政府信用体现的就是一种公共意识。

——规则性。政府作为公共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他首先必须身体力行,遵守法律规则和道德规则,恪守规则的愿望和意志,因为规则对于所有的社会成员都一视同仁。政府信用要求公共行为规则制定明确,特别是合乎规则的行为与违背规则的行为之间的界限必须明确,同时也必须明确外在的道德制裁机制,使得诚信之德产生约束力,因此,政府信用意识就是一种规则意识。

——责任性。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构,要勇于承担责任、要善于维护责任,一个不负责任的政府是懦弱的政府、是无所作为的政府。政府信用要求有能力、有责任为公众谋求福祉,兑现承诺,敢于对公共决策失误负责,因此,政府信用意识就是一种责任意识。

——示范性。政府作为社会公众观念与行为的指导者,作为国家管理的实体存在,其言行对于全社会来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符号意义,“上梁不正下梁歪”,政府守信程度影响公众的守信程度,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主要量标,因此,政府信用意识就是一种示范意识。

政府信用强调处理好与公众、企业、市场、社会等若干公共关系,建立良佳的行政生态或政治生态,从而树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同时,政府的公信力也体现于这些公共关系当中,并由这些公共关系反映出来。

——政府与公众的关系。政府是公众的代言人、公众利益的分配者和维护者,公众是政府政策的动员者和实践者,政府与公众的关系是“舟水”关系、“鱼水”关系还是“油水”关系、“水火”关系将说明政府的合法性程度[2](P82),政府公共政策的供给和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提供状况将反映政府的信用水平和公众的满意程度。由此可知,政府及其官员是公众的“勤务员”,政府信用状况影响政府与公众的关系。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与企业是两个独立的平等主体,他们在经济领域的分工体现为间接生产领域和直接生产领域、垄断型领域和非垄断型领域、公共型领域和非公共型领域的分工,政府表现为宏观经济领域的主体地位,企业表现为微观经济领域的主体地位,政府为企业安排经济运行制度和引导企业发展方向,企业为政府提供有利的财政支持和微观经济运行状况。由此可知,政府是企业的“引航员”,政府的信用水平影响企业的信用程度,企业的信用状况反映政府的信用质量。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切经济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市场机制是配置生产要素和分配经济利益的基本运行机制,政府公共产品的供给或公共服务的提供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市场,同时,政府既可以抑制或代替市场的功能,也可以扩张或补充市场的作用,也就是说,政府对于市场起着宏观调控的功用,如果说市场是交通要道,那么政府就是红绿灯。由此可知,政府是市场的“掌舵者”,政府的信用程度决定市场的信用水平。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与社会其他要素的关系诸如政府与社区、政府与媒介、政府与国际关系等等,这些关系无不体现信用关系在他们之间的作用,比如政府信用影响社区公共服务的质量,政府信用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反映和测度的,政府信用影响国际形象……由此可知,政府是社会的“中流柱”,政府的信用效应能够创造社会信用环境。

综上所述,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础和源头,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政府信用的水平决定着个人信用和企业信用的程度,政府信用是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和社会信用的灵魂和核心。政府信用是政治文明的要求和反映,是政府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主要维度。

无可否认,由于政府在社会生活当中居于强势和支配地位,政府的政治强权、经济强势、信息优势不可避免地存在,因而政府的主观随意性自然而然地出现,偏好行政、随意行政、政府不可治理性随之产生,信用缺失、信用贫困、信用滥用、信用危机也就伴生了。这些现象我们可以谓之为政府的“信用失范”(creditanomie)。我们认为,政府信用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国家法律的践踏。某些政府官员知法犯法、执法犯法,致使社会当中弥漫着一种十分浓重的不信任法律倾向。虽然法律制定当中存在着前瞻性不足、操作性不强、规范性不够等弊端,但是立法机制比较健全、立法形式较为完备,主要的问题是当前的执法基础相当脆弱,因而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导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后果,政府的法律信用大打折扣,司法公正遭到质疑;

——公共政策的扭曲。在公共政策的执行当中存在大量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政策博弈现象,诸如“你有政策、我有对策”——替换性执行、“曲解政策、为我所用”——选择性执行、“软拖硬抗、据不服从”——象征性执行、“搞土政策”——附加性执行等[3](P298-299)。于是,在执行过程中公共政策低信任度运行,需要高昂的交易成本去维系,执行责任的不明确性和隐匿性,使得公共政策归于失效或失败,公众对于公共政策缺乏信任度;

——政府职能的滥用。一些政府机构不恰当地介入经济活动,搞不清哪些是政府部门的“有所为”,哪些是政府部门的“有所不为”,该管的没管,不该管的在管。

在一些地方老百姓的心目中,政府部门的职能就是“开开会、收收税、调调胃、搓搓背”。政府机构膨胀、冗员充斥,“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行政效率低下,政府形象受损严重,乃至政府信用荡然无存;

——官员权力的异化。由于某些政府官员自利动机的存在,使得生活中产生大量的寻租(rentseeking)活动,不断进行着创租(rentcreation)和抽租(rentextraction)。一些意志薄弱者经不起金钱的诱惑,把手中的权力当作交易的筹码,进行权钱交易,“不给钱不办事,给了钱也难办事”的不正常现象随处可见。除了权钱交易之外,权权交易、权色交易、权学交易等也大量存在。同时,掺水数字、“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虚假官宦作风也极大地损害了政府形象。

从类型学和发生学的视角来看,政府信用的失范可以划分为客观型信用失范和主观型信用失范。客观型信用失范又可划分为能力变故型信用失范和条件变故型信用失范。能力变故型信用失范主要由于政府所遇到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如自然灾害、战争等,导致政府履约能力的完全丧失;条件变故型信用失范则是由于包括政府客体如公众的素养与能力未能兑现而导致政府失约。主观型信用失范也可以划分为随意型信用失范和故意型信用失范。随意型信用失范表现为政府的随意性行政行为,包括政府行政的不作为、行政裁量权的放大、政府官员的草率行为,不考虑自身的能力和受限条件,轻率许诺,最后因许诺的责任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而不能践约;故意型信用失范则是政府无视法律权威、契约规则和自身信誉,利用手中权力和信息不对称性故意践踏规约、恶意损人、欺上瞒下等。实际上,在政治生活中政府信用的失范主要表现为主观型信用失范,上述几种信用失范表现和本文所讨论的话题也主要针对这种随意型信用失范和故意型信用失范。

那么,政府信用失范现象存在的根源是什么呢?或者说,是哪些因素造成了政府信用的失范呢?敝人认为,政府的强势性、官员的自利性、信息的不对称性、地方利益的可保护性、道德资源的短缺性、制度供给的不足性等方面原因是导致政府信用失范的主要根源。

——政府的强势性。政府始终居于社会的支配地位,享有各个方面的优先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等方面,也享有国家法律和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的制导权,政府及其部门的监督显得极其脆弱,因而有些地方政府随意行政、出尔反尔、办事拖拉、推诿扯皮、不负责任就不足为怪了。政府政策的随机性越大,变化越大,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就越低。如果政府都可以说话不算数、言行不一致,整个社会就会陷入信用危机的恶性循环中。

——官员的自利性。按照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政府官员是理性的自利者,也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出于“经济人”的本性,政府官员的获利通过“创租”和“抽租”的方式实现。“创租”就是创设人为的稀缺性而诱使私人或企业向他们“进贡”;“抽租”就是故意提出某项会使私人或企业利益受损的政策作为威胁而迫使他们割让一部分既得利益给予政府官员。官员创租和抽租的存在,促进了寻租活动的普遍性和经常性,政府信用大为降低乃至沦为政府失败。

——信息的不对称性。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在质量、性能等方面享有充分的信息优势,而公众作为消费者处于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状态。由于公众本身所拥有的知识、信息相当有限,加之虚假失真信息泛滥,这样就会怀疑政府所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真实性。特别是在一些比较复杂的领域,比如金融保险、公共工程、基础设施、公共安全、公共秩序等,存在严重的信息鸿沟(informationgaps)和知识差距(knowledgegaps)。这种不对称最终导致信用危机的出现,致使社会交易成本增高和交易链的中断。

——地方利益的可保护性。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之间存在着某些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都可能因为在利益总量当中争取更大的份额而产生利益冲突。一些地方由于自身利益的驱使对国家政策产生对抗性反应,甚至制定了与中央政策相悖的“土政策”。这种地方保护主义的后果造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拉锯,公共政策文本及其执行的不一致性在公众心目当中形成了政府信用滥用的映象。事实证明,地方保护不但危害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损害了地方政府的信誉。

——道德资源的短缺性。诚信应该是公共伦理的道德底线,是每个公民的道德守则,特别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但传统的“农本商末”、“无奸不商”、“无商不奸”、“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等非理性教条仍然残留于一些人头脑当中,对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府的信用危机亦隐性地存留着。同时,由于诚信教育的缺席和某些政府官员本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存在问题,禁不起各种诱惑,不能做到荣辱不惊、富贵不淫,因而滥用职权、谋取私利,政府的信用形象受到损害。

——制度供给的不足性。当下中国的制度建设存在两大“软肋”:一是制度短缺即制度供给不足;二是制度执行失范。在信用制度建设方面,完善的信用管理法律制度、完备的信用信息披露制度、公正的信用评估体系、有效的信用监督惩戒机制等等出现供给不足的问题。如果守信者和失信者享受“同等待遇”,那就会出现如古典经济学所言的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种集体行动的困境(thediemmaofcollectiveaction)[4]将会使公众“人人自危”、信用环境恶化,政府信用失范也在所难免。

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系统的核心和支柱,政府应该是遵守公共伦理的典范和表率。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如果政府部门和官员政策多变、信口开河、言行不一、政府采购合同随意变更,将加速信用体系的崩溃,加大信用制度建设的难度。[5](P241)所以,有人说“中国最大的信用危机是政府信用危机”不无道理。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也认为,政府的非理性行为导致信用危机危害极大。他指出,一些地方政府不恰当地介入经济活动,自己给自己担保,最后说不管就不管;政府项目批了,但资金迟迟不按合同约定投入,而是钓银行或者外来投资者的钱;一些政府招商引资时热情周到,开出许多优惠条件,但等投资者资金到位后,却不兑现承诺甚至搞起吃、拿、卡、要的不光彩行为;政府政策没有连续性,说变就变,一个普遍的问题是“新官不理旧事”,今天张三当政搞张三的,明天李四当政又搞自己的一套,老百姓戏称,看看政府门前的牡丹变月季,就知道领导人换了,实行的总是否定再否定,一届政府一朝政策,常常是重打锣鼓再开张,影响政府的形象,对整个社会信用问题的负面影响极大。[6]在一个政府信用失范的社会,不可能建立起诚信的市场经济,不可能实现政府的有效职能,不可能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不可能建构政府文明和政治文明。

当下,中国的政府信用文明建设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市场经济的挑战。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面对市场政府要转变职能,对付信用危机必须尽快加大建立信用制度的力度和改革步伐;二是加入WTO的挑战。WTO的原则和透明条款要求政府服务化、绩效化、法治化,所建立的政府信用系统必须与国际接轨;三是信息时代的挑战。网络化、信息化要求政府必须建立电子政务,实行“一站式”服务、“窗口式”服务(“政务超市”),政府信用信息化、透明化、规范化。面对三大挑战及其要求,政府信用建设必须加强道德建设和制度建设,而在目前政府主导型的体制形态下,政府的自律——道德建设和他律——制度建设显然需要依靠政府的行为自主性——政府自觉。

政府自觉是指政府有目的、有计划的行政意识、行政活动或行政作为,是政府认识并掌握行政规律、了解并熟悉公众现实和社会实践、能预见其行为后果的意识状态和行为过程。“政府自觉”概念的提出缘于公共管理学者乔耀章教授根据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文化自觉”的概念而引申。费孝通先生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三级两跳”中的文化思考》一文中明确提出“文化自觉”概念。费老认为“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他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7]乔耀章先生在《政府创新与政府自觉》一文中引申了“政府自觉”概念。乔先生认为,政府创新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对社会、国情发展规律能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能动作用的大小及其作用力的方向,取决于政府创新是自发还是自觉的及其自发性和自觉性的程度。所谓“自觉”是指人们认识并掌握一定客观规律时的一种活动,这是人们有计划的有远大目的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们一般能预见其活动的后果。[8]

政府创新需要政府自觉,同样,政府信用建设也需要政府自觉。以上分析可知,政府信用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市场经济、WTO、信息时代的挑战,政府信用建设需要使可能的“政府自觉”成为现实的“政府自觉”,需要在道德和制度两个方面采取政府推动型建设。

——加强政府信用道德建设,培养政府官员的诚信意识。政府要把“恪守信用”、“诚信为本”作为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把讲信用作为公共伦理的底线。要使公民做到诚实守信,政府首先要做到诚信。政府行政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没有良好的政府信用道德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行政作风,也不可能出现良好的政府行为。政府信用道德要求强调服务的理念、绩效的理念、伦理的自主性、公共精神、责任意识,要求行政机关和政府官员处理好权力与权位的关系,要求在思想、言论、行动、决策上对公众高度负责,忠实履行岗位职责,遵守行政伦理,不要被“自利性”淹没了“公共性”,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和良好的政府信用形象,从而建构“道德型政府”。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新公共管理(NPM)要求公共管理的方向是从“政府主导型”转变为“社会主导型”,传统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注定会渐显极限,“多中心治道”(polycentricgovernance)的社会自治型模式会走向前台,为此政府公共政策化和公共管理社会化两大趋势[9]不可避免。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与加入WTO后的需要,必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要精简机构和人员、改革行政审批体制、推行电子政务、建立行政听证制度、实现行政程序公开等等。政府自身并非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着重要“为经济建设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经济行为的直接介入,政府的角色须转变为市场经济和社会公众的“裁判员”和“服务员”,从而建构“服务型政府”。

——强调依法行政,实施政府行为法定化。从法治的角度看,政府行为过程也是政府管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的过程。要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必须实施政府行为法定化、改进行政执法作风、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努力实现依法行政。深圳市政府决定用3-5年时间完成政府机构和行政行为的“九个法定化”工作,包括政府机构组织、职能、编制法定化、行政程序法定化、行政审批法定化、行政收费法定化、行政处罚法定化、政府招标法定化、政府投资行为法定化、行政执法责任法定化、政府内部管理法定化等。[10]这样把权力、利益、责任、监督等各方面协调统一起来,明确权力与利益的边界,可以有效制止行政的随意性,也可以有效地克服政府权力部门化、政府权力地方化、地方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等不良现象,从而建构“法治型政府”。

——推行电子政务,开展政务公开和阳光行政。要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必须大力推行政务公开,要公开政府的行政内容和行政程序。行政内容的公开包括政府的职权范围、资格条件、办事标准、办事规范、危机处理、救济措施及其途径;行政程序的公开就是建立政府立法、执法的公开运行机制,消除“暗箱操作”,实现“阳光行政”。只要不是涉及国家机密,国家法令、公共政策、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结果都应通过传播媒介或者汇编文件及时告示或。要从根本上改变政府的公共服务,就必须推行电子政务,比如,美国把发展整合性的电子化取用信息服务作为重点,并提出,要按民众的方便来组织政府信息的提供,以帮助公民“一站式”访问现有的政府信息和服务。[11]通过电子政务和建立“政务超市”,有效地节约了公众的时间成本、费用成本和其他一些无法预料的成本,提高了政府行政的透明度,增强了政府的行政效率,从而建构“廉洁型政府”和“绩效型政府”。

——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完善政府信用管理体系。政府不但要加强自身的信用建设,而且要对全社会的信用建设承担责任,要塑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首先,政府应当制定并组织实施管彻信用原则的法律法规(如《社会信用法》、《公正信用报告法》等),规范企业、个人的行为,引导市场主体诚信交易、守法经营、有序竞争;其次,引导、推进建立信用的记录、评价、公开制度,为社会提供信用信息,使诚信者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使失信者无机可乘;再次,政府要建立监督机制和惩戒机制,对失信者要追究其民事责任乃至刑事责任,使受害人得到补偿,形成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最后,政府有必要大力扶植和监督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发展,引导他们加强行业自律,同时也要推动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完善个人信用制度。要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就必须优化“信用生态”;要塑造信用生态或信用环境,就必须需要借助制度,需要建构“制度型政府”。

[参考文献]

[1]王和平.论政府信用建设[J].政治学研究,2003,1:73.

[2]参见陈潭.依法治省与依法行政[A].见胡凯.依法治省若干问题研究[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3]参见陈振明.政策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4]参见陈潭.集体行动的困境:理论阐释与实证分析――非合作博弈下的公共管理危机及其克服[D].待刊论文,2003.

[5]转引自李新庚.中国信用制度建设干部培训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6]转引自胡梅娟.治理信用“污染”有何良策[J].新华文摘,2002,2:174.

[7]费孝通.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三级两跳”中的文化思考[N].光明日报,2000-11-07.

[8]乔耀章、芮国强.政府创新与政府自觉[J].新华文摘,2003,2:16.

[9]参见张康之.论“新公共管理”[J].新华文摘,2000,10:7.

[10]参见新华社.为入世后政府职能转变作准备深圳实施政府行为法定化[N].扬子晚报,2001-11-04.

[11]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政府信息化建设课题组.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研究报告[J].新华文摘,2002,6:4.

GovernmentalCreditandGovernmentalConsciousness

自觉范文篇4

监督权是宪法、法律赋予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与人大常委会行使其他法定权力一样,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并接受监督。为此,监督法第6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权的情况,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接受监督。”监督法第14条、第12条、第27条等条文规定,人大常委会在具体监督工作中的有关报告及处理情况等,要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通报。这些规定,既是为了保障代表对人大工作的知情权,也是为了便于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常委会的工作。

监督法第7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权的情况,向社会公开。”这是我国法律首次明确规定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公开原则。此原则体现在监督法多处条文之中,它是把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的重要保障。

但是,作为监督者的人大常委会如果不按监督法的规定去办,甚至该监督的不监督或者监督失范、监督不当,监督效果令人失望,应该怎么办?监督法对此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因此,从实践意义来看,监督者更应自觉接受监督。只有这样,人大常委会才会不辱使命,更好地履行监督者的监督职能。这无疑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内在要求。

监督者自觉接受监督,首先,要更新监督理念。牢固树立权力源自人民,行权为了人民的观念,强化依法行权意识,牢固树立越权违法、越权无效,失职违法、失职问责,程序违法无效的观念,力戒不作为或乱作为,真正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尽职尽责,对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和权威性负责,对人民负责。其次,要坚持做到既敢于监督又善于监督。敢于对“一府两院”的违法和失职行为说“不”,敢于用法律赋予的监督权与恶性膨胀的所谓特权相对峙和较量。同时,要善于用足用好监督法规定的方式方法,把握好监督的“度”,力求监督实效。第三,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常委会组成人员要善于加强学习,熟悉人大制度理论及宪法、法律知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积极进取,创新有为,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昂扬向上的工作热情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努力增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活力。第四,要建立完善密切联系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制度和机制。以此确保人大常委会履行监督职权始终遵循监督法的规定、契合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引导广大代表和人民群众不断增强国家主人翁意识,对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积极提出批评、意见和要求。只有这样,监督者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掌好权、服好务。

总之,监督是权力,更是沉甸甸的职责。监督者不作为,其实就是典型的渎职行为。监督者自觉接受监督,是对神圣的宪法负责,是对人民群众的高度负责。

自觉范文篇5

一、共产党员要自觉增强先进性意识。

“共产党员”不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建设和当前改革开放时期,都是一个光荣的称号。它是先锋战士的标志,是高尚人格的体现。作为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共产党员必须始终保持应有的先进性。只有广大共产党员具备先进性,整个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有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才能顺利实现。我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必须增强“三种意识”。

一是用历史经验教育自己,增强保持先进性的思想意识。只有明确了为什要保持先进性,才会自觉而持久的保持先进性。从历史上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出现严重曲折,究其原因,十分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没有深刻认识到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通过推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通过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体现,以至于丧失了先进性,失去了执政地位。从时展和社会进步来看,我们党已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我们党的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大国的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进一步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是时代的要求,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关系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关系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因此要切实认识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增强保持先进性的思想意识。

二是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增强保持先进性的紧迫意识。保持党的先进性,要求党员比一般人具有更高的政治觉悟,更远大的理想和信念,更强的组织纪律性和原则性,始终作为时代的先锋站在历史发展的前列。而且党的先进性不是抽象的、静止的、孤立的,而是具体的、发展的、联系的,随着历史任务和时代要求的变化而变化,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任务和要求。当前,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党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作为党员只有经常对照党员要求,通过重温入党志愿书,以及入党前向党承诺了什么,入党后做了什么,对照先进性标准还差些什么的深刻反思,找出自己的差距。对照党的宗旨,查信念坚不坚定,看经受各种考验的能力强不强;对照时代的要求,查陈旧观念多不多,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水平高不高;对照责任使命,查科学化素质有多少,看胜任新岗位的本事大不大;对照群众评价,查为人民服务好不好,看离群众要求有多远。

三是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增强保持先进性的理性意识。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共产党员要加强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组织思想上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鉴别能力,增强政治敏感性,防止和排除各种错误思想和倾向的干扰,不断净化心灵,升华思想,提升道德和人格。只有这样才能以思想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以思想理论上的统一保证行动上的统一。保持先进性决不能停留在泛泛表态和一般号召上,只有落实到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上,正在做的工作上,才能使先进性具体化、现实化、群众化。因此,要靠党性立身,靠素质敬业,靠成就进步。处处事事以先进性为标准,干好党组织交办的每项工作,把每件事办出公心让群众放心,办出正气让群众服气,办出真情让群众动情。

二、共产党员要真正明确先进性的标准。

建党八十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党的先进性,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列主义建党理论同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加强党的先进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总结“”的深刻教训,围绕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先进性,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使党始终走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列。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先进性,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本质特征,为新世纪,新时期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强调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全面部署,有力的推动了党的建设。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我们党经历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处的方位,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都发生了变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就是要通过推进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发挥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我们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

对党员先进性的要求,从来都是和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所肩负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的。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突出表现在“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在和平建设年代,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突出表现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对于如何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要求。十六大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两个先锋队”和“三个代表”是对党的先进性的集中概括。我感到新时期党员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必须加强学习,掌握先进的理论和必备的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做到素质上先进。二是必须坚决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做到行为上先进。三是必须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自觉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决反对消极腐败现象,做到境界上先进。四是必须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为党和人民利益敢于斗争,不怕牺牲,做到作风上先进。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新时期党员先进性的集中表现,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每一个党员都应该自觉的以此为标准,端正自己的思想,规定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境界,改进自己的作风。这是共产党员区别于一般群众的基本条件。

三、共产党员要认真实践先进性要求。

作为自己是一名入党三十年的老党员,又长期在机关工作。作为办事处是政府派出机构,远离派出地,工作具有独立性和特殊性。既是代表政府的机关,又是实际工作的基层,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在这样的机关工作的党员担负着特殊重要的责任,它是党委、政府的运转载体和办事机构,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分。直接体现党的执政地位,行使党的执政权力,实践党的执政使命。党员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素质如何,先锋作用发挥得怎样,直接影响机关的工作水平,影响到党的执政能力。因此说机关党员的一举一动,都为社会各方面所广泛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讲,先进不先进,首先看机关,主要看党员,关键看干部。可见机关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做保持先进性的表率,对于党的先进性建设有多么重要。在我们党员队伍中确实存在着与保持先进性的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但主流是好的,相信通过这次先进性教育学习会很快得到解决的。最近中央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发出通知,提出要认真开展新时期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大讨论。联系本职工作的实际,联系党员的岗位实际,通过反复讨论提炼出符合要求又符合时代精神,反映不同群体特征,符合行业实际的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标准。在本单位广大党员中形成共识。我们按照要求结合实际进行这一专题的讨论,通过讨论,大家认为机关党员要从八个方面发挥表率作用。

一要做坚定理想信念的表率。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世界,做到“千锤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要做不懈学习的表率。与时俱进就要不断学习。只有学习才能提高。要抓紧学习,发奋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用马列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自己,带头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仅学书本,更要学实践。

三要做勤政为民的表率。树立正确的地位观,权力观和利益观,以人为本,真正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集体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群众利益无小事,再小也要当大事抓。密切党群关系,高度重视群众工作。

四要做爱岗敬业的表率。要胸怀全局,立足本职,积极进取,多做贡献。和战士爱护哨位一样爱自己的岗位,象敬重生命一样敬重自己的职业。

五要做服务基层的表率。克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牢固树立基层第一的观念。

六要做严守法纪的表率。没有纪律的军队不可能有战斗力,视党纪为法宝,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遵纪守法,

七要做求真务实的表率。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做到四条;摸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八要做廉洁自律的表率。率先垂范,反腐倡廉,要慎思、慎言、慎交、慎行。一定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四、共产党员要牢固树立先进性形象。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形象是什么?归纳起来就是“战时挺得出,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平时看得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关键时刻站得出,不怕困难,挺身而出;危难时刻豁得出。见义勇为,不怕牺牲”。我们要通过党的先进性形象和先进思想的传播。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集中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通过这次先进性教育学习活动,我们单位争取达到领导做出表率,党员争做先锋,职工敬业爱岗的目标。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努力实践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上海合作交流党委和山东沪办党委的领导下,一方面扎扎实实的搞好先进性教育学习,另一方面认认真真的做好各项工作,为济南上海两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好务。

最后我想用在先进性具体工作要求大讨论中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提炼归纳的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的十句话七十个字结束我的发言。这也是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形象的具体体现:

理想信念要牢固,政治立场要坚定

廉洁勤政要为民,关键时刻要过硬

遵纪守法要严格,爱岗敬业要先行

自觉范文篇6

旗帜问题至关重要,它展示党的理论和主张,引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决定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于有了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发展中国的唯一正确道路和理论,是由历史所选择和得到人民衷心拥护的道路和理论,我们要倍加珍重和爱惜,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

高举旗帜,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本质要求,我们一定要加以坚持。当然,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国的实际情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新的实际和新的时代特征相结合,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推向前进,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高举旗帜,必须自觉做到“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体现。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十七大报告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称为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强调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强调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符合时展要求的科学结论。我们只有沿着这条强国之路不断前进,才能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强大的生机与活力,推动其不断蓬勃地向前发展。

自觉范文篇7

一、“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应然之义

“中国梦”不是凭空提出来的,而是自觉地对中华民族传统社会理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近代无数仁人志士反抗列强欺辱和压迫的精神凝练,具有深厚的历史意蕴、独特的时代背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进入近代,中国由一个曾经的世界性大国沦为饱受西方列强凌辱和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人民遭受到了空前的苦难。面对满目疮痍的祖国和侵略者的铁蹄,中国人民不断地同侵略者进行斗争和谋求救国之策,期望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复兴。正是在这种梦想的引导下,中国人民才会有同敌人英勇斗争的大无畏精神,才会有不断地提出新的救国方案和设想的愈挫愈勇精神,中国人民才会战胜重重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中国梦”的内涵正是从近代以来同外国侵略者相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复兴的历史演进中发展而来,是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历史意蕴,具有特殊性和专属性,和“美国梦”“欧洲梦”等一些其他国家梦有本质的区别。每个国家梦想的提出不可能脱离其具体历史背景。“中国梦”的提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国近代遭受屈辱、奋力反抗历史的最好诠释,体现了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

二、“中国梦”是中国发展道路的现实需要和经验升华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结合中国发展现实需要而提出来的,是自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经验的升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程度不断加深和开放的层面不断加大,“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一味的主张‘摸着石头过河’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复杂的形势的需要”[2]p4。要继续推进中国改革和发展的进程,就必须深入思考并解决中国改革和发展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但是这个过程是曲折和漫长的,其间不免会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状况。“中国梦”作为理想就是应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而提出来的,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适时地提出“中国梦”,就是要唤起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动力,树立对中国发展道路的信心,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虽然是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发展的需要提出来的,但也是党的几代领导长期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与升华,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3]p662。新中国成立之后,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从强国富民出发,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把“超英赶美”作为中国人民奋斗的目标,作为中华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标志。虽然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追求中华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梦想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偏差,甚至由于党内“左”的错误而发动了“”,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并依据国际环境变化的新特点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此后经过了30多年的奋斗,中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飞速发展,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大大前进了一步。诚如所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的提出是一个实践自觉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自觉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现代化建设为目标,追求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也是一个理论自觉的过程,是依据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而提出来的,有其现实必要性,其实质是凝聚人心,激发起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热忱。“中国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总结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经验的升华,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脉相承。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自豪地说:“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三、“中国梦”是对共产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梦”的提出,不仅仅是基于中国近代遭受屈辱的历史和需要,更是对共产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中国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一致的,“中国梦”是共产主义理想在中国的本土化解读。共产主义理想是全人类的共同理想,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各国有各国的发展道路,同时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当前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是在这个基本国情上提出中华民族复兴目标的。诚然,“中国梦”的最终价值取向和共产主义理想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两者具有逻辑的同构性,“中华民族的伟大发展目标与实践导向必将是超脱中国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而达到共产主义的普遍性”[4]p19。如前所言,“中国梦”作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之梦是近代中国被外强欺辱的历史所赋予的。帝国主义的欺凌和掠夺,使中国由一个富庶的东方大国变得“一穷二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是在这样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而马克思、恩格斯是在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深入研究后阐述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他们认为社会主义革命也只能在一些相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爆发,共产主义社会必须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情况下才可以实现。所以说,中国要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就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着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富强,这是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任何企图超越这个阶段,都是空想,必将干扰中国社会主义的正常发展。“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对可见的未来社会发展的期盼,具有中国本土色彩,最终的价值取向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科学分析之后得出来的结论。人类社会势必会步入社会主义,最终进入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的社会形态。当今世界上资本主义制度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仍旧有着一定的活力。一些人开始宣称历史终结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最终的社会形态,最富有代表的是弗兰西斯•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中表达的观点。马克思曾经说过:“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5]p3资本主义出现暂时繁荣也是在马克思的预想之中。“资本主义最终的制约就是资本本身,因为资本持续不断的复制正是资本主义无法超越的边界。”[6]p14资本的使命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资本主义无法超越自身的限制,资本主义社会也无法克服自身固有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虽然暂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一定的差距,但未来人类社会定是向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发展。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也一定是顺应这一历史发展规律。“中国梦”是通向共产主义之梦。“中国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所达到的高度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中国梦”的实现靠奋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是一场现实的运动,一场全国人民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实干运动。如同共产主义理论的提出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巨大实践效应一样,“中国梦”的提出必将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巨大的活力和动力,使中国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陈庆文 单位:扬州大学

参考文献:

[1].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2]许明.“追求理想”是促进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J].探索与争鸣,2013(7).

[3]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张明.中国梦的特征、价值导向与实现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7).

自觉范文篇8

本文作者:赵帅工作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新时代文化的转向。当代文化在不断变化。体现于艺术之中,“就有的等级和分类正在断裂;新技术提供了诸多方式来定义、生产和展示视觉艺术;既定艺术形式被重新审视并加以修饰;日常文化不但为艺术带来灵感,也催生了颇具竞争潜力的视觉刺激”。新的形势、新的背景带来了新的问题和语境,一直以来,单线式的“西方文化”接受模式,使得当今社会本身呈现出了基本的转向:第一,话语权由单一向多元的转变。从文化发展的脉络分析,新时期的文化发展受到了起源于古希腊哲学体系的西方“科学理性”主义文化。在我国的文化发展中,由到运动,以儒道开化,老庄思想与孔子开端的中华文化所形成的内在修身,外在入世的基本文人思想,在当代文化体系中的影响渐渐没落。进入当代,信息时代来临,世界范围进一步缩小,文化思想的传播使得公众成为了文化被动的“接受者”。对于文化现代性的解构与批判,后现代主义开始走向公众视野,关注问题、弱化观念与意义。关注个人在现代化的建设中成为主题,多元化的思想进驻到艺术领域的各个角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成为左右文化发展的新标尺。大众传媒的新兴,使得多元化的思想以“物化”的形式进入公众视线领域。第二,话语权由东方向西方的转变。自清朝末年形成的洋务运动,带来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使得传统观念所形成的“新”与“旧”发生基本的转向。凡是新的就是好的,这种思想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建筑的发展顺应市场与功能的需求,自建国之始,就出现了以俄罗斯建筑为参照的“新式建筑”,这种发展持续至今。尤以北京、上海的“国际化”建筑形式为走向,带动了全国建筑的发展。简言之,是对于“西式”建筑的崇拜与认同。由传统的建筑形式的“横向”发展向西式建筑的“纵向”发展转向,不少以本土特色为旗号的建筑设计最后均以与市场相互妥协,成品为洋内中外的奇怪建筑。少有具有东方建筑精神的真正佳品。自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之后,无时无刻不在与中国本土化进行着融合与博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出不同的状态。进入新世纪之后,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大众传媒成为了后殖民文化的“阵地”。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俨然被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所侵蚀,话语权开始由东方转向西方。以油画为特征,“西洋油画传入中国的四百多年也就是作为西方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的油画逐渐本土化,并最终融入中国文化的过成”。在“西画中用”、“文化认同”与“挖掘传统”中,本土化关注的是对于传统精髓的挖掘、民族性、独立性与传统美学的呼唤;殖民文化中,反映的是文化霸权、社会对立与传统文化的糟粕。第三,话语权由私有向公有的转变。“艺术”自古作为审美活动一直为上层阶层所拥有,或作为美的欣赏或作为政治统治工具,或作为宗教仪式与追求。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随着个人价值与多种思想潮的出现,现代艺术将自古形成的精英意识开始削弱,观念意识出现在创作过程之中并不断被强化。艺术的创作媒介与过程更加自由,公共艺术的出现,使得大众可以与作品发生互动,成为参与主体。不可否认的是,艺术的地位被拉低的同时出现了大众化的审美倾向,庸俗化与媚俗化的创作作品开始初露端倪。自上世纪初,我国的艺术家与西方现代艺术思想发展同步。改革开放之后,后现代艺术的发展渐渐进入高潮,艺术的大众化成为当下时代的发展特征之一,艺术的发展成为了个体情感的“发泄”手段,集体“无意识”情绪开始蔓延。以关注民生、历史题材的油画已随着市场经济的涌入渐渐淡出公众视野。艺术的发展由五四时期的“救亡”渐渐转变,实现了政治角度的切换,个人的意识开始由公向私转变,艺术的边缘开始模糊。

新时代文化的基本特点。90年代开始“技术变革持续产生社会效应,包括医学和科技新发现、手机短信和博客之类的即时通讯的新形式,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增长的能力和影响……艺术界自身也经历重大变化……变动的艺术界景观促使世界不同地区间进行富有意义的思想交流和融合”。使得社会体文化现出一系列新特征。第一,“快餐式”的文化生活。随着本雅明所述“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带来的是快节奏的生活,繁重的社会、家庭的压力,莫名的忧虑与恐慌。工作与学习之中,需要我们更加快节奏、高敏感的处理人和事,接受各种新的讯息与知识;精神世界的我们变得敏感、焦虑与憔悴。快餐式的文化与读图时代的到来作为一种情感的调剂产品,更具有实效性与可读性,作为与生活相匹配的文化产品,他又何其符合现代生活的胃口?第二,精神消费的审美时代。波德里亚这样分析道:“我们已经进入了精神消费的审美时代,作为新的部落神话,消费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风尚。”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填鸭式的灌输,无需反思,只需享受娱乐式的快感体验。格林伯格所谓的“庸俗文化”充斥着整个消费的时代。他是时代产物,很难说他会持续多久。如同面团,他在持续的发酵中。这种可怕的行为,使得受动者置身于一种盲目地相信前者清醒地加以信奉的东西。第三,“大众化”的传播倾向。当下,大众媒体被各种所谓的时尚与流行性所囊括。作为特殊的媒介,他将人与人扭曲的联结在了同一个维度之下,对于人的本身带来了多种变化。对于群体本能“窥探欲”的满足,将个体的私密性暴露于大众视野之中,以求得市场利益的最大化。个体与群体在这样的运作下,一同处在了弱势的地位里。物质消费让位于精神消费,欲望的膨胀带来的是市场方向的无止境坠落。消费的社会成为符号的消费。第四,“庸俗文化”的狂热发展。快节奏的社会在加快空间活动节奏的同时,将心理的活动空间的一同提速,理性的思考成为一种奢侈的文化产品。而对于时间的判定其价值与金钱、利益直接挂钩。思想的差距导致了人的第一次分化,市场的需求加大了对于简单肤浅的生活文化产品的诉求。思维的桎梏已经无法再对任何深入的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思索。“盲目性”会在这样一种环境氛围中滋生,失去了对于事物本身的判断,就失去了掌握问题的主动权。“庸俗文化”的本身就具有一种可操控性,作为暂时缓和矛盾的工具,文化的本质变得模糊起来。当下中国艺术的整体格局可描述为“主旋律艺术、经精英艺术、大众艺术构成的动态平衡关系……大众艺术往往凌驾于主旋律艺术和精英艺术之上,并有裹挟和同化后两者之势”。大众化、娱乐化、庸俗化与符号化的媒体他充斥着生活空间,作为人类的主题心灵空间被不断的压抑。理性的思考让位于肤浅的娱乐,心灵建构的主体家园正在坍塌,深度的思想被替换,没有引导的市场正在流向一个莫名的“歧途”。

文化精英的觉醒。2011年10月,中国美术学院引进包豪斯时代的设计作品,许江院长这样形容道其“引进的不仅是一批藏品,引进的是思想,是一条思想的河流”。20世纪初,工业时代到来,一批理性主义者在手工艺与工艺技艺更迭的时代,敏锐地捕捉到社会的机器化发展方向。“包豪斯”设计学院成立,建立了新型的教育模式、适应于社会的新思想合适与推广的新设计。这样的一批人构成了社会的精英,精英意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与思想启蒙的主体。第一,精英的特质。何谓精英?先进的人,拔尖的人,可以作为社会群体的优秀代表所存在。他们可以真正的对于自我价值再思考,社会生活状态理性的再深入,人性价值回归的再探索。他们需要这样的品质:对于当下社会的认知反思、本质论的探寻、现实的质疑批判、人性的倡扬、回归和升华、多元的思想、不断推进着社会发展的深度。自1900年以来大工业化生产的来临,手工艺与工业化的博弈中,在经历西方“三大设计革命”之后,手工艺渐渐失去其主导地位,工业化浪潮带动了信息时代的到来,时间的距离感被拉近,空间的距离被压缩,“全球化”使得社会的发展,其思想现状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复杂;文化纷争,思想多元;信息庞杂,系统纠结。《耐心的终结》中讲到新技术“把更多的东西挤进了我们的生活,并让我们对过程丧失了耐心。我们拼命压缩时间,哪怕只等候一秒都让我们痛苦不堪”。面对庞杂的社会,社会主体“人”呈现出对于时间与空间出现了新的认知,“时间荒”即时间的提速,渴求产品更新换代的时间缩短,期盼社会发展的时间迅速;“地球村”使得人与人的距离感缩短。社会开始出现了时间维度与共时性中纵向与横向的共同压缩的特征。在这样的空间中,我们需要这样一批可以在现象的梳理中,以批判的眼光去质疑社会存在和构成,反思真正的主体需求。以更深层次的眼光去探求事物发展的本质,融合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多维角度探求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历程。第二,精英的回归。传统的华夏文化,深深影响了世界的发展潮流,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先进性传统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有着新的意义和启示。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以道家思想、儒学思想与禅宗思想三者并行,深深影响了中国历史千年的文化发展。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唤醒了亿万同胞的爱国热情。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觉醒是文化的思想启蒙与艺术宣传的双重推动,是一批具有先进思想先哲的努力与奋斗下形成的爱国浪潮。精英主义艺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缺失的艺术形态,这种艺术形态往往以‘形而上的内容’深刻地体现人类的精神性和对社会成规的自觉反思、批判精神与超越性,从而折射出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深度和文化品质”。精英意识的回归,可以形成对于社会反思所形成的思想交流与反馈,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如85美术思潮一般,在社会中形成广泛的交流与反思。诸子百家的产生,带来的是对整个民族千年文化的深厚积淀;精英主义的到来,是对于传统的回溯、心灵家园的重构,和未来发展的肇始。

自觉范文篇9

大家好!

自我从建设局抽调到政府人防办工作以来,时时都有种不同的感受。这里上班节奏明快、秩序井然,接人待物积极主动,解决问题、协调事务、办理文档加班加点。说实在话,刚来的时候我还真觉着吃不消,在慢慢向大家庭融入的过程中,自我感觉学到了很多。但我总在想,作为“大熔炉”的政府办公室与众不同到底在哪里?党组决定组织这次演讲活动的时候,郭书记(纪检书记)的一句话点醒了我,郭书记说:“自觉是什么,就是女同志每天出门的时候都不会忘记照照镜子,化化妆。”--就这么简单!只有把办公室当成了大自我、大家庭,每个家庭成员在办理事务的时候都很在意自己的形象,“照镜子”的过程自然就成了一个自觉的过程,这样共同“梳理”出来的不正是良好的政府形象吗?同事们感染我的不正是这种自觉的精神状态吗?感谢每一位在座的家庭成员所赐予我的感悟--也就是今天我所演讲的题目“万事贵在自觉,自觉决定一切”。

自觉是自身素质的体现,他博大、壮丽、崇高、丰满、可靠,它可以使人向往,使人追求,使人明智,使人高尚,使人纯洁和净化,把人引向一个优美的境界。

自觉是我们为人处世,干好工作的力量源泉和保障,是一个国家公务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通过学习获得知识,通过对知识的运用来开展工作,通过工作来反哺社会等等,无一不需要自觉。没有自觉性的学习必将一无所获,没有自觉的工作会得过且过,失去原则,明哲保身,随波逐流,一事无成。只有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名誉,提高政治上、思想道德上的自律,防微杜渐;面临资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警钟长鸣;鼓励、激励自己前进,自强不息,奋发向上,不满足于现状、不甘于平庸,不甘于中游,喊出办公室的口号、打出办公室的旗帜、展示办公室的形象,做一流的工作,创一流的业绩。

自觉理念的建立,是人生观、世界观的升华。人们热爱现实并且富于理想,尤其是在青年人意气风发的黄金年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至关重要。一个人从启蒙教育到获得知识,丰富大脑,进而树立人生观与世界观,“自觉”是第一位的。因为学习要有自律,这是自觉行动的保障。法律规则、道德准则是规范社会生活的尺子,但更多的空间仍然需要社会成员的自觉遵守,自觉本身就是一种对规范的创造和发扬,没有自觉意识的存在,我们就会消极的忍耐,被动地听从,这样人生是没有闪光点的。人生留迹于天地之间,理应有点惊世之举,卓尔不群的泰山睥睨群丘,恣肆的长江啸傲百川,倚剑于长城上的秦皇汉武,在史册的某一页上雄视千秋。生命的长短无关紧要,紧要的是生命的品位。没有一个人因为贪恋温床而长生,过分的溺爱生命,只会使生命萎靡乏力。只有壮怀激烈、自觉奋发、敢于搏击的人生才会永放光芒。

自觉成就未来。华丽的言辞代替不了理性的思考,诗意的浪漫无助于价值的升华。“人是人的未来”,只有在自觉中不断的超越,才能向着“成为你自己”的目标不断奋进。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里写过这样一句话“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燃烧的精神就在于全身心自觉无私的奉献!只有自觉无私的奉献,才能在奉献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才能热情关心千百万人民的冷暖疾苦,才能在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中燃烧自己,才能最终在人民心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自觉是成功的引擎,是成就的需要。我将时刻自觉自勉,在学习、生活前进的过程中不断深化自觉、创新自觉,让自觉成为人生不朽的指南。

自觉范文篇10

一、文化自觉的特征及要求

文化自觉本身是属于哲学领域学术理论方面的研究范畴,但与此同时它也是践行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思想的一种体现。费孝通先生将文化自觉的内涵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虽然费孝通先生只用了这一句话、短短的16个汉字,但是很好地诠释了我国文化自觉的内涵:首先,我们要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清晰而明了的认识,不仅要对优秀传统文化有了解,还要对我国传统文化形成发展的脉络有准确的把握,哪些是我们要继承和弘扬的,哪些是我们要去其糟粕的;其次,在对我国传统文化较为深入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更加全面的剖析,找出可以与时展共鸣和契合的点,并深入挖掘文化特色,进而进行开发,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最后,从世界文化交融的角度,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弘扬,引导群众学会欣赏传统文化,建立民族自信,同时吸收和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精华,并找到最佳的交流点。文化自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文化的和谐发展。文化自觉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和价值观的认同,同时也促进了本民族文化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发展,以此来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文化自觉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文化和社会发展进程并不完全同步。其中如果文化的发展超越了社会的发展,文化就会对社会的发展有助力作用,使其更加稳定和谐;与之相反的是,当社会的发展速度超越了文化发展的速度,那么文化就会影响社会的稳步发展尤其会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一定的阻碍。由此看出,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和影响力,同时文化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真实反映和写照。文化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都对社会发展的形态和形势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唯有实践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也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准确把握文化发展的根源和规律。

三、文化自觉的主体和客体

首先,文化自觉的主体是拥有自主意识的人。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不同的社会环境使人们逐渐形成了考虑和分析各种关系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人们自觉地创造文化的前提和基础。其次,文化自觉的客体指两种文化形态,即静态文化和动态文化。这也是文化的双重属性,所以作为拥有自主意识的人们必须做到文化自觉,对静态文化做一个很好的转变。由此可以看出,从哲学的角度思考文化自觉,应该包含两层含义,一种是以人为主体的有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另一种就是强调人的主体性。文化自觉的本质属性是人的实践活动,文化自觉是人对文化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