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心移动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00:10:41

重心移动

重心移动范文篇1

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这些内容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各项教育内容既不能完全割裂开来,又不能相互替代,它们统一于德育目标之中。在具体实施德育过程中,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可能会出现侧重抓某一方面或强调某一方面的情况。这种阶段性的重点教育,其目的是通过调整,使各方面教育协调发展,这是完全正常的。但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受“左”倾思想影响较严重,在强调政治教育时始终没有掌握好“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引起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重大变动,特别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变化过程所反映出来的总体特点是,过去那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化、政治化的德育意识已经被打破,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多样化,价值选择出现务实化。这表明,目前社会道德从总体上看是向新的境界和高度攀登,社会道德风气变化最深刻的是,人们的道德心理和行为特征由“假”向“真”,由“虚”向“实”,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向多元,由依赖顺从型向独立自主型,由“等、靠、要”的习惯思想向竞争意识不断增强方面发展,一种逐步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体系正在酝酿之中,这是一个很大的历史进步。当然,我们目前还没有走出社会转型期特有的“道德规范不定型”期。由于客观上社会的变化正处于进行之中,主观上人们的主体文化素质又有一定差距,所以目前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重新定位的动荡和多重化选择之间的混乱。在道德选择导向上出现了三种选择倾向,一是选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德文明:二是选择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明,主要是优良传统美德;三是既要弘扬本民族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又要吸收西方现代文明,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在这三种选择当中,前两者显然具有较大片面性,只“向外看”和“向后看”必然脱离现实。只有第三种选择倾向,才有可能对道德建设做出符合于自己时代要求的探索和创造。

在未来的社会,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科学和技术必将进一步为社会提供物质利益和较高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将伴随着发生诸如水污染、土质下降、森林遭受破坏、动植物种类急剧灭绝、资源枯竭和环境公害等。为此,人类必须以极大的努力去建设一个与21世纪相适应的道德规范。这个规范对人们的总体要求是学会关心,关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类社会这些公共关系,需要建立一种相应的道德规范。虽然不可能一下子在整个人类建立一个明确的、统一的道德规范,但重视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帮助年轻一代树立更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帮助他们学会关心、学会共处、学会同情等一系列时代所需要的道德,是21世纪初德育发展的大趋势。

21世纪的德育必将在以下两方面进一步加强:一是道德人格教育。道德人格同道德规范相比,是更深层、更基础的道德意识。它是人们的道德主体意识,包括人们的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心动力、道德选择的权利感、责任感、独立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自信和人格尊严。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很大弱点就是“重规范、轻人格”,过多强调规范,而不大注意尊重人们的道德人格,不善于把规范同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以及正确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结合起来,这是一种简单的、浅层次的教育,目前人们正在逐步改变这种教育方式。21世纪的道德教育将出现尊重个人自立、尊重个性和选择的权利,在“重人格”的基础上带动道德规范教育的新局面。二是加强社会公德的规范化。传统德育中的一个很大弱点是“重个人道德、轻公德”,即对个人要求多,对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建设投入不够,把国家、社会的一切均寄托于个人的修养,对社会体制、优化环境、公共规则建设的责任感比较淡漠。如果我们现在仍然把腐败问题归结于某些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而不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的健全上去着手解决这些问题,社会腐败现象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良好的行业之风或职业道德就建立不起来。21世纪的德育必将是务实性的、基础性的,这是时代与社会的自然选择。

二、品德形成的动力启动将由政治动力转向经济动力的趋势

在以政治教育为德育的主要内容甚至政治教育取代德育的全部内容以往的德育中,过分强调和夸大了政治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成了德育的代名词,德育的主要任务只是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激发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时,基本上以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的、崇高的政治目标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启动。由于这一目标既高又远,所以,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成为大多数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政治目标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还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的,可以成为少数思想境界较高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然而,当计划经济体制变革为市场经济体制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一向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义轻利”观念开始重新审视。一部分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要“重利轻义”才能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大部分人认为,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假冒伪劣、欺诈活动等,都是“重利轻义”的结果。因此,他们主张应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道德思想及其一系列儒家道德文化,并以“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为例说明坚持儒家思想的重要,这种思想很快在一些领域中形成了一种“气候”,于是,儒家文化精神也重新获得了一个再评价、再发展的机遇。特别是进入本世纪末,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精神的强大冲击,使得一种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为中心的中国文化复兴运动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声势。然而,某种道德文化的价值与生命不取决于人为的呼吁,而在于时代与社会的自然选择。因此,要确定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与意义,首先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在文化选择和再造中最缺少和最需要克服的弱点是什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重利,不重利就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就不利于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但是,只重利不重义,也不能保持经济的持久发展。所以,“义利并重”乃是社会发展的自然选择,符合两个文明一起抓和两手都要硬的时代要求。“重义轻利”是儒家道德学说“以德为本”的实现手段,它适合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礼法为基本社会关系的封建社会,它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人生价值观。在面临经济结构形式根本转化的今天,中国传统社会的“重义轻利”道德观念淡化乃至崩溃是必然的。

从社会总体发展来看,对传统的“重义轻利”价值观的变革,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第一,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重利”实践的结果是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第二,从民族性格或社会心理的构成来看,“重利”能促使人的竞争意识。

第三,从人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对个人私欲以及个人物质权利的肯定,有助于现代独立人格或人权意识的确立。人们追求利益,也就必然懂得保护自己的利益。对利的追求实质是中国社会比较单纯的自然经济形态向商品经济形态过渡时期必要的心理反映。它在向人们显示,现代人们的道德观已开始摆脱儒家那种理想而缺少实效的“重义轻利”的影响,开始正视现实社会,逐步建立适应现代商品社会的道德原则,这就是人们越来越重视以经济利益为杠杆来启动人们去为现代经济的发展尽心尽力,使他们为现代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国实行重奖科技人员,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以此引导更多的人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可见,重视以经济利益激发人们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行,是现实社会的需求,更是21世纪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

三、学校德育将从“小德育”转向“大德育”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学校德育同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一样,由于受封建思想和“左”倾思想的影响,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没有进入与社会同步运行轨道,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更主要是由于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整个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现代通讯技术和设备的作用下,使人们听到和看到了整个世界是怎样一个世界,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与世界发达国家在许多方面的差距。无论历史的事实还是现实的事实都证明,文化道德的文明交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光明之路。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全人类这个大家庭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任何阶级偏见、孤立发展,最终只能拉大自身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差距。

儒家传统道德中的积极因素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它的人文主义价值有不可忽视的世界性意义,对于人类迎接后现代社会的挑战,更具有超越民族界线的价值和意义。对民族道德的“回归”,反映了现代人对人类共有道德的认同,是对儒家道德优秀成果在世界未来发展中作用的肯定。这一方面说明,儒家道德中确实有许多精华继承。另一方面也说明,对儒家道德的改造和发展使之现代化,需要在国际间彼此的学习中来完成,从而实现新的集成,这是全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中国的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国际,而国际的现代文明发展又是建立在广泛地、不断地吸取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的。在现代社会里,任何闭门治国,不思吸取世界各国精神文明建设之长的做法,最终只能限制自身的发展。

有人用同属“儒教文化圈”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有些国家的事例来证明儒家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并以此来排斥西方现代道德文明,其实这是错误的。一个国家和地区整体水平的迅速提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其中有决定性因素和非决定性因素。

重心移动范文篇2

一、由重政治教育转向重道德教育的趋势

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这些内容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各项教育内容既不能完全割裂开来,又不能相互替代,它们统一于德育目标之中。在具体实施德育过程中,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可能会出现侧重抓某一方面或强调某一方面的情况。这种阶段性的重点教育,其目的是通过调整,使各方面教育协调发展,这是完全正常的。但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受“左”倾思想影响较严重,在强调政治教育时始终没有掌握好“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引起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重大变动,特别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变化过程所反映出来的总体特点是,过去那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化、政治化的德育意识已经被打破,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多样化,价值选择出现务实化。这表明,目前社会道德从总体上看是向新的境界和高度攀登,社会道德风气变化最深刻的是,人们的道德心理和行为特征由“假”向“真”,由“虚”向“实”,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向多元,由依赖顺从型向独立自主型,由“等、靠、要”的习惯思想向竞争意识不断增强方面发展,一种逐步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体系正在酝酿之中,这是一个很大的历史进步。当然,我们目前还没有走出社会转型期特有的“道德规范不定型”期。由于客观上社会的变化正处于进行之中,主观上人们的主体文化素质又有一定差距,所以目前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重新定位的动荡和多重化选择之间的混乱。在道德选择导向上出现了三种选择倾向,一是选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德文明:二是选择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明,主要是优良传统美德;三是既要弘扬本民族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又要吸收西方现代文明,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在这三种选择当中,前两者显然具有较大片面性,只“向外看”和“向后看”必然脱离现实。只有第三种选择倾向,才有可能对道德建设做出符合于自己时代要求的探索和创造。

在未来的社会,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科学和技术必将进一步为社会提供物质利益和较高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将伴随着发生诸如水污染、土质下降、森林遭受破坏、动植物种类急剧灭绝、资源枯竭和环境公害等。为此,人类必须以极大的努力去建设一个与21世纪相适应的道德规范。这个规范对人们的总体要求是学会关心,关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类社会这些公共关系,需要建立一种相应的道德规范。虽然不可能一下子在整个人类建立一个明确的、统一的道德规范,但重视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帮助年轻一代树立更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帮助他们学会关心、学会共处、学会同情等一系列时代所需要的道德,是21世纪初德育发展的大趋势。

21世纪的德育必将在以下两方面进一步加强:一是道德人格教育。道德人格同道德规范相比,是更深层、更基础的道德意识。它是人们的道德主体意识,包括人们的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心动力、道德选择的权利感、责任感、独立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自信和人格尊严。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很大弱点就是“重规范、轻人格”,过多强调规范,而不大注意尊重人们的道德人格,不善于把规范同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以及正确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结合起来,这是一种简单的、浅层次的教育,目前人们正在逐步改变这种教育方式。21世纪的道德教育将出现尊重个人自立、尊重个性和选择的权利,在“重人格”的基础上带动道德规范教育的新局面。二是加强社会公德的规范化。传统德育中的一个很大弱点是“重个人道德、轻公德”,即对个人要求多,对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建设投入不够,把国家、社会的一切均寄托于个人的修养,对社会体制、优化环境、公共规则建设的责任感比较淡漠。如果我们现在仍然把腐败问题归结于某些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而不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的健全上去着手解决这些问题,社会腐败现象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良好的行业之风或职业道德就建立不起来。21世纪的德育必将是务实性的、基础性的,这是时代与社会的自然选择。

二、品德形成的动力启动将由政治动力转向经济动力的趋势

在以政治教育为德育的主要内容甚至政治教育取代德育的全部内容以往的德育中,过分强调和夸大了政治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成了德育的代名词,德育的主要任务只是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激发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时,基本上以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的、崇高的政治目标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启动。由于这一目标既高又远,所以,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成为大多数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政治目标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还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的,可以成为少数思想境界较高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然而,当计划经济体制变革为市场经济体制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一向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义轻利”观念开始重新审视。一部分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要“重利轻义”才能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大部分人认为,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假冒伪劣、欺诈活动等,都是“重利轻义”的结果。因此,他们主张应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道德思想及其一系列儒家道德文化,并以“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为例说明坚持儒家思想的重要,这种思想很快在一些领域中形成了一种“气候”,于是,儒家文化精神也重新获得了一个再评价、再发展的机遇。特别是进入本世纪末,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精神的强大冲击,使得一种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为中心的中国文化复兴运动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声势。然而,某种道德文化的价值与生命不取决于人为的呼吁,而在于时代与社会的自然选择。因此,要确定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与意义,首先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在文化选择和再造中最缺少和最需要克服的弱点是什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重利,不重利就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就不利于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但是,只重利不重义,也不能保持经济的持久发展。所以,“义利并重”乃是社会发展的自然选择,符合两个文明一起抓和两手都要硬的时代要求。“重义轻利”是儒家道德学说“以德为本”的实现手段,它适合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礼法为基本社会关系的封建社会,它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人生价值观。在面临经济结构形式根本转化的今天,中国传统社会的“重义轻利”道德观念淡化乃至崩溃是必然的。

从社会总体发展来看,对传统的“重义轻利”价值观的变革,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第一,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重利”实践的结果是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第二,从民族性格或社会心理的构成来看,“重利”能促使人的竞争意识。

第三,从人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对个人私欲以及个人物质权利的肯定,有助于现代独立人格或人权意识的确立。人们追求利益,也就必然懂得保护自己的利益。对利的追求实质是中国社会比较单纯的自然经济形态向商品经济形态过渡时期必要的心理反映。它在向人们显示,现代人们的道德观已开始摆脱儒家那种理想而缺少实效的“重义轻利”的影响,开始正视现实社会,逐步建立适应现代商品社会的道德原则,这就是人们越来越重视以经济利益为杠杆来启动人们去为现代经济的发展尽心尽力,使他们为现代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国实行重奖科技人员,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以此引导更多的人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可见,重视以经济利益激发人们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行,是现实社会的需求,更是21世纪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

三、学校德育将从“小德育”转向“大德育”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学校德育同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一样,由于受封建思想和“左”倾思想的影响,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没有进入与社会同步运行轨道,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更主要是由于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整个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现代通讯技术和设备的作用下,使人们听到和看到了整个世界是怎样一个世界,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与世界发达国家在许多方面的差距。无论历史的事实还是现实的事实都证明,文化道德的文明交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光明之路。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全人类这个大家庭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任何阶级偏见、孤立发展,最终只能拉大自身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差距。

儒家传统道德中的积极因素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它的人文主义价值有不可忽视的世界性意义,对于人类迎接后现代社会的挑战,更具有超越民族界线的价值和意义。对民族道德的“回归”,反映了现代人对人类共有道德的认同,是对儒家道德优秀成果在世界未来发展中作用的肯定。这一方面说明,儒家道德中确实有许多精华继承。另一方面也说明,对儒家道德的改造和发展使之现代化,需要在国际间彼此的学习中来完成,从而实现新的集成,这是全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中国的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国际,而国际的现代文明发展又是建立在广泛地、不断地吸取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的。在现代社会里,任何闭门治国,不思吸取世界各国精神文明建设之长的做法,最终只能限制自身的发展。

有人用同属“儒教文化圈”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有些国家的事例来证明儒家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并以此来排斥西方现代道德文明,其实这是错误的。一个国家和地区整体水平的迅速提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其中有决定性因素和非决定性因素。

重心移动范文篇3

一、由重政治教育转向重道德教育的趋势

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这些内容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各项教育内容既不能完全割裂开来,又不能相互替代,它们统一于德育目标之中。在具体实施德育过程中,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可能会出现侧重抓某一方面或强调某一方面的情况。这种阶段性的重点教育,其目的是通过调整,使各方面教育协调发展,这是完全正常的。但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受“左”倾思想影响较严重,在强调政治教育时始终没有掌握好“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引起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重大变动,特别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变化过程所反映出来的总体特点是,过去那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化、政治化的德育意识已经被打破,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多样化,价值选择出现务实化。这表明,目前社会道德从总体上看是向新的境界和高度攀登,社会道德风气变化最深刻的是,人们的道德心理和行为特征由“假”向“真”,由“虚”向“实”,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向多元,由依赖顺从型向独立自主型,由“等、靠、要”的习惯思想向竞争意识不断增强方面发展,一种逐步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体系正在酝酿之中,这是一个很大的历史进步。当然,我们目前还没有走出社会转型期特有的“道德规范不定型”期。由于客观上社会的变化正处于进行之中,主观上人们的主体文化素质又有一定差距,所以目前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重新定位的动荡和多重化选择之间的混乱。在道德选择导向上出现了三种选择倾向,一是选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德文明:二是选择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明,主要是优良传统美德;三是既要弘扬本民族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又要吸收西方现代文明,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在这三种选择当中,前两者显然具有较大片面性,只“向外看”和“向后看”必然脱离现实。只有第三种选择倾向,才有可能对道德建设做出符合于自己时代要求的探索和创造。

在未来的社会,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科学和技术必将进一步为社会提供物质利益和较高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将伴随着发生诸如水污染、土质下降、森林遭受破坏、动植物种类急剧灭绝、资源枯竭和环境公害等。为此,人类必须以极大的努力去建设一个与21世纪相适应的道德规范。这个规范对人们的总体要求是学会关心,关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类社会这些公共关系,需要建立一种相应的道德规范。虽然不可能一下子在整个人类建立一个明确的、统一的道德规范,但重视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帮助年轻一代树立更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帮助他们学会关心、学会共处、学会同情等一系列时代所需要的道德,是21世纪初德育发展的大趋势。

21世纪的德育必将在以下两方面进一步加强:一是道德人格教育。道德人格同道德规范相比,是更深层、更基础的道德意识。它是人们的道德主体意识,包括人们的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心动力、道德选择的权利感、责任感、独立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自信和人格尊严。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很大弱点就是“重规范、轻人格”,过多强调规范,而不大注意尊重人们的道德人格,不善于把规范同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以及正确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结合起来,这是一种简单的、浅层次的教育,目前人们正在逐步改变这种教育方式。21世纪的道德教育将出现尊重个人自立、尊重个性和选择的权利,在“重人格”的基础上带动道德规范教育的新局面。二是加强社会公德的规范化。传统德育中的一个很大弱点是“重个人道德、轻公德”,即对个人要求多,对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建设投入不够,把国家、社会的一切均寄托于个人的修养,对社会体制、优化环境、公共规则建设的责任感比较淡漠。如果我们现在仍然把腐败问题归结于某些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而不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的健全上去着手解决这些问题,社会腐败现象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良好的行业之风或职业道德就建立不起来。21世纪的德育必将是务实性的、基础性的,这是时代与社会的自然选择。

二、品德形成的动力启动将由政治动力转向经济动力的趋势

在以政治教育为德育的主要内容甚至政治教育取代德育的全部内容以往的德育中,过分强调和夸大了政治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成了德育的代名词,德育的主要任务只是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激发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时,基本上以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的、崇高的政治目标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启动。由于这一目标既高又远,所以,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成为大多数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政治目标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还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的,可以成为少数思想境界较高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然而,当计划经济体制变革为市场经济体制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一向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义轻利”观念开始重新审视。一部分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要“重利轻义”才能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大部分人认为,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假冒伪劣、欺诈活动等,都是“重利轻义”的结果。因此,他们主张应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道德思想及其一系列儒家道德文化,并以“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为例说明坚持儒家思想的重要,这种思想很快在一些领域中形成了一种“气候”,于是,儒家文化精神也重新获得了一个再评价、再发展的机遇。特别是进入本世纪末,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精神的强大冲击,使得一种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为中心的中国文化复兴运动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声势。然而,某种道德文化的价值与生命不取决于人为的呼吁,而在于时代与社会的自然选择。因此,要确定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与意义,首先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在文化选择和再造中最缺少和最需要克服的弱点是什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重利,不重利就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就不利于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但是,只重利不重义,也不能保持经济的持久发展。所以,“义利并重”乃是社会发展的自然选择,符合两个文明一起抓和两手都要硬的时代要求。“重义轻利”是儒家道德学说“以德为本”的实现手段,它适合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礼法为基本社会关系的封建社会,它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人生价值观。在面临经济结构形式根本转化的今天,中国传统社会的“重义轻利”道德观念淡化乃至崩溃是必然的。

从社会总体发展来看,对传统的“重义轻利”价值观的变革,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第一,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重利”实践的结果是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第二,从民族性格或社会心理的构成来看,“重利”能促使人的竞争意识。

第三,从人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对个人私欲以及个人物质权利的肯定,有助于现代独立人格或人权意识的确立。人们追求利益,也就必然懂得保护自己的利益。对利的追求实质是中国社会比较单纯的自然经济形态向商品经济形态过渡时期必要的心理反映。它在向人们显示,现代人们的道德观已开始摆脱儒家那种理想而缺少实效的“重义轻利”的影响,开始正视现实社会,逐步建立适应现代商品社会的道德原则,这就是人们越来越重视以经济利益为杠杆来启动人们去为现代经济的发展尽心尽力,使他们为现代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国实行重奖科技人员,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以此引导更多的人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可见,重视以经济利益激发人们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行,是现实社会的需求,更是21世纪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

三、学校德育将从“小德育”转向“大德育”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学校德育同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一样,由于受封建思想和“左”倾思想的影响,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没有进入与社会同步运行轨道,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更主要是由于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整个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现代通讯技术和设备的作用下,使人们听到和看到了整个世界是怎样一个世界,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与世界发达国家在许多方面的差距。无论历史的事实还是现实的事实都证明,文化道德的文明交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光明之路。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全人类这个大家庭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任何阶级偏见、孤立发展,最终只能拉大自身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差距。

儒家传统道德中的积极因素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它的人文主义价值有不可忽视的世界性意义,对于人类迎接后现代社会的挑战,更具有超越民族界线的价值和意义。对民族道德的“回归”,反映了现代人对人类共有道德的认同,是对儒家道德优秀成果在世界未来发展中作用的肯定。这一方面说明,儒家道德中确实有许多精华继承。另一方面也说明,对儒家道德的改造和发展使之现代化,需要在国际间彼此的学习中来完成,从而实现新的集成,这是全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中国的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国际,而国际的现代文明发展又是建立在广泛地、不断地吸取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的。在现代社会里,任何闭门治国,不思吸取世界各国精神文明建设之长的做法,最终只能限制自身的发展。

有人用同属“儒教文化圈”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有些国家的事例来证明儒家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并以此来排斥西方现代道德文明,其实这是错误的。一个国家和地区整体水平的迅速提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其中有决定性因素和非决定性因素。

重心移动范文篇4

一、由重政治教育转向重道德教育的趋势

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这些内容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各项教育内容既不能完全割裂开来,又不能相互替代,它们统一于德育目标之中。在具体实施德育过程中,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可能会出现侧重抓某一方面或强调某一方面的情况。这种阶段性的重点教育,其目的是通过调整,使各方面教育协调发展,这是完全正常的。但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受“左”倾思想影响较严重,在强调政治教育时始终没有掌握好“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引起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重大变动,特别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变化过程所反映出来的总体特点是,过去那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化、政治化的德育意识已经被打破,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多样化,价值选择出现务实化。这表明,目前社会道德从总体上看是向新的境界和高度攀登,社会道德风气变化最深刻的是,人们的道德心理和行为特征由“假”向“真”,由“虚”向“实”,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向多元,由依赖顺从型向独立自主型,由“等、靠、要”的习惯思想向竞争意识不断增强方面发展,一种逐步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体系正在酝酿之中,这是一个很大的历史进步。当然,我们目前还没有走出社会转型期特有的“道德规范不定型”期。由于客观上社会的变化正处于进行之中,主观上人们的主体文化素质又有一定差距,所以目前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重新定位的动荡和多重化选择之间的混乱。在道德选择导向上出现了三种选择倾向,一是选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德文明:二是选择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明,主要是优良传统美德;三是既要弘扬本民族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又要吸收西方现代文明,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在这三种选择当中,前两者显然具有较大片面性,只“向外看”和“向后看”必然脱离现实。只有第三种选择倾向,才有可能对道德建设做出符合于自己时代要求的探索和创造。

在未来的社会,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科学和技术必将进一步为社会提供物质利益和较高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将伴随着发生诸如水污染、土质下降、森林遭受破坏、动植物种类急剧灭绝、资源枯竭和环境公害等。为此,人类必须以极大的努力去建设一个与21世纪相适应的道德规范。这个规范对人们的总体要求是学会关心,关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类社会这些公共关系,需要建立一种相应的道德规范。虽然不可能一下子在整个人类建立一个明确的、统一的道德规范,但重视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帮助年轻一代树立更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帮助他们学会关心、学会共处、学会同情等一系列时代所需要的道德,是21世纪初德育发展的大趋势。

21世纪的德育必将在以下两方面进一步加强:一是道德人格教育。道德人格同道德规范相比,是更深层、更基础的道德意识。它是人们的道德主体意识,包括人们的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心动力、道德选择的权利感、责任感、独立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自信和人格尊严。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很大弱点就是“重规范、轻人格”,过多强调规范,而不大注意尊重人们的道德人格,不善于把规范同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以及正确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结合起来,这是一种简单的、浅层次的教育,目前人们正在逐步改变这种教育方式。21世纪的道德教育将出现尊重个人自立、尊重个性和选择的权利,在“重人格”的基础上带动道德规范教育的新局面。二是加强社会公德的规范化。传统德育中的一个很大弱点是“重个人道德、轻公德”,即对个人要求多,对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建设投入不够,把国家、社会的一切均寄托于个人的修养,对社会体制、优化环境、公共规则建设的责任感比较淡漠。如果我们现在仍然把腐败问题归结于某些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而不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的健全上去着手解决这些问题,社会腐败现象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良好的行业之风或职业道德就建立不起来。21世纪的德育必将是务实性的、基础性的,这是时代与社会的自然选择。

二、品德形成的动力启动将由政治动力转向经济动力的趋势

在以政治教育为德育的主要内容甚至政治教育取代德育的全部内容以往的德育中,过分强调和夸大了政治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成了德育的代名词,德育的主要任务只是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激发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时,基本上以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的、崇高的政治目标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启动。由于这一目标既高又远,所以,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成为大多数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政治目标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还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的,可以成为少数思想境界较高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然而,当计划经济体制变革为市场经济体制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一向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义轻利”观念开始重新审视。一部分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要“重利轻义”才能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大部分人认为,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假冒伪劣、欺诈活动等,都是“重利轻义”的结果。因此,他们主张应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道德思想及其一系列儒家道德文化,并以“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为例说明坚持儒家思想的重要,这种思想很快在一些领域中形成了一种“气候”,于是,儒家文化精神也重新获得了一个再评价、再发展的机遇。特别是进入本世纪末,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精神的强大冲击,使得一种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为中心的中国文化复兴运动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声势。然而,某种道德文化的价值与生命不取决于人为的呼吁,而在于时代与社会的自然选择。因此,要确定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与意义,首先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在文化选择和再造中最缺少和最需要克服的弱点是什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重利,不重利就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就不利于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但是,只重利不重义,也不能保持经济的持久发展。所以,“义利并重”乃是社会发展的自然选择,符合两个文明一起抓和两手都要硬的时代要求。“重义轻利”是儒家道德学说“以德为本”的实现手段,它适合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礼法为基本社会关系的封建社会,它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人生价值观。在面临经济结构形式根本转化的今天,中国传统社会的“重义轻利”道德观念淡化乃至崩溃是必然的。

从社会总体发展来看,对传统的“重义轻利”价值观的变革,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第一,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重利”实践的结果是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第二,从民族性格或社会心理的构成来看,“重利”能促使人的竞争意识。

第三,从人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对个人私欲以及个人物质权利的肯定,有助于现代独立人格或人权意识的确立。人们追求利益,也就必然懂得保护自己的利益。对利的追求实质是中国社会比较单纯的自然经济形态向商品经济形态过渡时期必要的心理反映。它在向人们显示,现代人们的道德观已开始摆脱儒家那种理想而缺少实效的“重义轻利”的影响,开始正视现实社会,逐步建立适应现代商品社会的道德原则,这就是人们越来越重视以经济利益为杠杆来启动人们去为现代经济的发展尽心尽力,使他们为现代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国实行重奖科技人员,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以此引导更多的人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可见,重视以经济利益激发人们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行,是现实社会的需求,更是21世纪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

三、学校德育将从“小德育”转向“大德育”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学校德育同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一样,由于受封建思想和“左”倾思想的影响,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没有进入与社会同步运行轨道,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更主要是由于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整个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现代通讯技术和设备的作用下,使人们听到和看到了整个世界是怎样一个世界,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与世界发达国家在许多方面的差距。无论历史的事实还是现实的事实都证明,文化道德的文明交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光明之路。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全人类这个大家庭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任何阶级偏见、孤立发展,最终只能拉大自身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差距。

儒家传统道德中的积极因素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它的人文主义价值有不可忽视的世界性意义,对于人类迎接后现代社会的挑战,更具有超越民族界线的价值和意义。对民族道德的“回归”,反映了现代人对人类共有道德的认同,是对儒家道德优秀成果在世界未来发展中作用的肯定。这一方面说明,儒家道德中确实有许多精华继承。另一方面也说明,对儒家道德的改造和发展使之现代化,需要在国际间彼此的学习中来完成,从而实现新的集成,这是全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中国的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国际,而国际的现代文明发展又是建立在广泛地、不断地吸取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的。在现代社会里,任何闭门治国,不思吸取世界各国精神文明建设之长的做法,最终只能限制自身的发展。

有人用同属“儒教文化圈”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有些国家的事例来证明儒家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并以此来排斥西方现代道德文明,其实这是错误的。一个国家和地区整体水平的迅速提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其中有决定性因素和非决定性因素。

重心移动范文篇5

一、由重政治教育转向重道德教育的趋势

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这些内容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各项教育内容既不能完全割裂开来,又不能相互替代,它们统一于德育目标之中。在具体实施德育过程中,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可能会出现侧重抓某一方面或强调某一方面的情况。这种阶段性的重点教育,其目的是通过调整,使各方面教育协调发展,这是完全正常的。但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受“左”倾思想影响较严重,在强调政治教育时始终没有掌握好“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引起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重大变动,特别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变化过程所反映出来的总体特点是,过去那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化、政治化的德育意识已经被打破,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多样化,价值选择出现务实化。这表明,目前社会道德从总体上看是向新的境界和高度攀登,社会道德风气变化最深刻的是,人们的道德心理和行为特征由“假”向“真”,由“虚”向“实”,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向多元,由依赖顺从型向独立自主型,由“等、靠、要”的习惯思想向竞争意识不断增强方面发展,一种逐步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体系正在酝酿之中,这是一个很大的历史进步。当然,我们目前还没有走出社会转型期特有的“道德规范不定型”期。由于客观上社会的变化正处于进行之中,主观上人们的主体文化素质又有一定差距,所以目前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重新定位的动荡和多重化选择之间的混乱。在道德选择导向上出现了三种选择倾向,一是选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德文明:二是选择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明,主要是优良传统美德;三是既要弘扬本民族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又要吸收西方现代文明,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在这三种选择当中,前两者显然具有较大片面性,只“向外看”和“向后看”必然脱离现实。只有第三种选择倾向,才有可能对道德建设做出符合于自己时代要求的探索和创造。

在未来的社会,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科学和技术必将进一步为社会提供物质利益和较高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将伴随着发生诸如水污染、土质下降、森林遭受破坏、动植物种类急剧灭绝、资源枯竭和环境公害等。为此,人类必须以极大的努力去建设一个与21世纪相适应的道德规范。这个规范对人们的总体要求是学会关心,关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类社会这些公共关系,需要建立一种相应的道德规范。虽然不可能一下子在整个人类建立一个明确的、统一的道德规范,但重视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帮助年轻一代树立更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帮助他们学会关心、学会共处、学会同情等一系列时代所需要的道德,是21世纪初德育发展的大趋势。

21世纪的德育必将在以下两方面进一步加强:一是道德人格教育。道德人格同道德规范相比,是更深层、更基础的道德意识。它是人们的道德主体意识,包括人们的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心动力、道德选择的权利感、责任感、独立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自信和人格尊严。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很大弱点就是“重规范、轻人格”,过多强调规范,而不大注意尊重人们的道德人格,不善于把规范同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以及正确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结合起来,这是一种简单的、浅层次的教育,目前人们正在逐步改变这种教育方式。21世纪的道德教育将出现尊重个人自立、尊重个性和选择的权利,在“重人格”的基础上带动道德规范教育的新局面。二是加强社会公德的规范化。传统德育中的一个很大弱点是“重个人道德、轻公德”,即对个人要求多,对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建设投入不够,把国家、社会的一切均寄托于个人的修养,对社会体制、优化环境、公共规则建设的责任感比较淡漠。如果我们现在仍然把腐败问题归结于某些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而不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的健全上去着手解决这些问题,社会腐败现象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良好的行业之风或职业道德就建立不起来。21世纪的德育必将是务实性的、基础性的,这是时代与社会的自然选择。

二、品德形成的动力启动将由政治动力转向经济动力的趋势

在以政治教育为德育的主要内容甚至政治教育取代德育的全部内容以往的德育中,过分强调和夸大了政治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成了德育的代名词,德育的主要任务只是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激发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时,基本上以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的、崇高的政治目标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启动。由于这一目标既高又远,所以,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成为大多数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政治目标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还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的,可以成为少数思想境界较高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然而,当计划经济体制变革为市场经济体制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一向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义轻利”观念开始重新审视。一部分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要“重利轻义”才能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大部分人认为,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假冒伪劣、欺诈活动等,都是“重利轻义”的结果。因此,他们主张应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道德思想及其一系列儒家道德文化,并以“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为例说明坚持儒家思想的重要,这种思想很快在一些领域中形成了一种“气候”,于是,儒家文化精神也重新获得了一个再评价、再发展的机遇。特别是进入本世纪末,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精神的强大冲击,使得一种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为中心的中国文化复兴运动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声势。然而,某种道德文化的价值与生命不取决于人为的呼吁,而在于时代与社会的自然选择。因此,要确定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与意义,首先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在文化选择和再造中最缺少和最需要克服的弱点是什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重利,不重利就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就不利于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但是,只重利不重义,也不能保持经济的持久发展。所以,“义利并重”乃是社会发展的自然选择,符合两个文明一起抓和两手都要硬的时代要求。“重义轻利”是儒家道德学说“以德为本”的实现手段,它适合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礼法为基本社会关系的封建社会,它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人生价值观。在面临经济结构形式根本转化的今天,中国传统社会的“重义轻利”道德观念淡化乃至崩溃是必然的。

从社会总体发展来看,对传统的“重义轻利”价值观的变革,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第一,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重利”实践的结果是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第二,从民族性格或社会心理的构成来看,“重利”能促使人的竞争意识。

第三,从人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对个人私欲以及个人物质权利的肯定,有助于现代独立人格或人权意识的确立。人们追求利益,也就必然懂得保护自己的利益。对利的追求实质是中国社会比较单纯的自然经济形态向商品经济形态过渡时期必要的心理反映。它在向人们显示,现代人们的道德观已开始摆脱儒家那种理想而缺少实效的“重义轻利”的影响,开始正视现实社会,逐步建立适应现代商品社会的道德原则,这就是人们越来越重视以经济利益为杠杆来启动人们去为现代经济的发展尽心尽力,使他们为现代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国实行重奖科技人员,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以此引导更多的人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可见,重视以经济利益激发人们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行,是现实社会的需求,更是21世纪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

三、学校德育将从“小德育”转向“大德育”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学校德育同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一样,由于受封建思想和“左”倾思想的影响,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没有进入与社会同步运行轨道,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更主要是由于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整个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现代通讯技术和设备的作用下,使人们听到和看到了整个世界是怎样一个世界,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与世界发达国家在许多方面的差距。无论历史的事实还是现实的事实都证明,文化道德的文明交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光明之路。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全人类这个大家庭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任何阶级偏见、孤立发展,最终只能拉大自身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差距。

儒家传统道德中的积极因素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它的人文主义价值有不可忽视的世界性意义,对于人类迎接后现代社会的挑战,更具有超越民族界线的价值和意义。对民族道德的“回归”,反映了现代人对人类共有道德的认同,是对儒家道德优秀成果在世界未来发展中作用的肯定。这一方面说明,儒家道德中确实有许多精华继承。另一方面也说明,对儒家道德的改造和发展使之现代化,需要在国际间彼此的学习中来完成,从而实现新的集成,这是全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中国的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国际,而国际的现代文明发展又是建立在广泛地、不断地吸取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的。在现代社会里,任何闭门治国,不思吸取世界各国精神文明建设之长的做法,最终只能限制自身的发展。

有人用同属“儒教文化圈”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有些国家的事例来证明儒家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并以此来排斥西方现代道德文明,其实这是错误的。一个国家和地区整体水平的迅速提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其中有决定性因素和非决定性因素。

重心移动范文篇6

一、由重政治教育转向重道德教育的趋势

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这些内容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各项教育内容既不能完全割裂开来,又不能相互替代,它们统一于德育目标之中。在具体实施德育过程中,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可能会出现侧重抓某一方面或强调某一方面的情况。这种阶段性的重点教育,其目的是通过调整,使各方面教育协调发展,这是完全正常的。但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受“左”倾思想影响较严重,在强调政治教育时始终没有掌握好“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引起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重大变动,特别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变化过程所反映出来的总体特点是,过去那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化、政治化的德育意识已经被打破,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多样化,价值选择出现务实化。这表明,目前社会道德从总体上看是向新的境界和高度攀登,社会道德风气变化最深刻的是,人们的道德心理和行为特征由“假”向“真”,由“虚”向“实”,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向多元,由依赖顺从型向独立自主型,由“等、靠、要”的习惯思想向竞争意识不断增强方面发展,一种逐步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体系正在酝酿之中,这是一个很大的历史进步。当然,我们目前还没有走出社会转型期特有的“道德规范不定型”期。由于客观上社会的变化正处于进行之中,主观上人们的主体文化素质又有一定差距,所以目前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重新定位的动荡和多重化选择之间的混乱。在道德选择导向上出现了三种选择倾向,一是选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德文明:二是选择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明,主要是优良传统美德;三是既要弘扬本民族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又要吸收西方现代文明,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在这三种选择当中,前两者显然具有较大片面性,只“向外看”和“向后看”必然脱离现实。只有第三种选择倾向,才有可能对道德建设做出符合于自己时代要求的探索和创造。

在未来的社会,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科学和技术必将进一步为社会提供物质利益和较高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将伴随着发生诸如水污染、土质下降、森林遭受破坏、动植物种类急剧灭绝、资源枯竭和环境公害等。为此,人类必须以极大的努力去建设一个与21世纪相适应的道德规范。这个规范对人们的总体要求是学会关心,关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类社会这些公共关系,需要建立一种相应的道德规范。虽然不可能一下子在整个人类建立一个明确的、统一的道德规范,但重视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帮助年轻一代树立更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帮助他们学会关心、学会共处、学会同情等一系列时代所需要的道德,是21世纪初德育发展的大趋势。

21世纪的德育必将在以下两方面进一步加强:一是道德人格教育。道德人格同道德规范相比,是更深层、更基础的道德意识。它是人们的道德主体意识,包括人们的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心动力、道德选择的权利感、责任感、独立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自信和人格尊严。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很大弱点就是“重规范、轻人格”,过多强调规范,而不大注意尊重人们的道德人格,不善于把规范同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以及正确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结合起来,这是一种简单的、浅层次的教育,目前人们正在逐步改变这种教育方式。21世纪的道德教育将出现尊重个人自立、尊重个性和选择的权利,在“重人格”的基础上带动道德规范教育的新局面。二是加强社会公德的规范化。传统德育中的一个很大弱点是“重个人道德、轻公德”,即对个人要求多,对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建设投入不够,把国家、社会的一切均寄托于个人的修养,对社会体制、优化环境、公共规则建设的责任感比较淡漠。如果我们现在仍然把腐败问题归结于某些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而不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的健全上去着手解决这些问题,社会腐败现象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良好的行业之风或职业道德就建立不起来。21世纪的德育必将是务实性的、基础性的,这是时代与社会的自然选择。

二、品德形成的动力启动将由政治动力转向经济动力的趋势

在以政治教育为德育的主要内容甚至政治教育取代德育的全部内容以往的德育中,过分强调和夸大了政治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成了德育的代名词,德育的主要任务只是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激发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时,基本上以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的、崇高的政治目标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启动。由于这一目标既高又远,所以,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成为大多数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政治目标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还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的,可以成为少数思想境界较高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然而,当计划经济体制变革为市场经济体制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一向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义轻利”观念开始重新审视。一部分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要“重利轻义”才能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大部分人认为,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假冒伪劣、欺诈活动等,都是“重利轻义”的结果。因此,他们主张应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道德思想及其一系列儒家道德文化,并以“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为例说明坚持儒家思想的重要,这种思想很快在一些领域中形成了一种“气候”,于是,儒家文化精神也重新获得了一个再评价、再发展的机遇。特别是进入本世纪末,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精神的强大冲击,使得一种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为中心的中国文化复兴运动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声势。然而,某种道德文化的价值与生命不取决于人为的呼吁,而在于时代与社会的自然选择。因此,要确定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与意义,首先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在文化选择和再造中最缺少和最需要克服的弱点是什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重利,不重利就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就不利于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但是,只重利不重义,也不能保持经济的持久发展。所以,“义利并重”乃是社会发展的自然选择,符合两个文明一起抓和两手都要硬的时代要求。“重义轻利”是儒家道德学说“以德为本”的实现手段,它适合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礼法为基本社会关系的封建社会,它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人生价值观。在面临经济结构形式根本转化的今天,中国传统社会的“重义轻利”道德观念淡化乃至崩溃是必然的。

从社会总体发展来看,对传统的“重义轻利”价值观的变革,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第一,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重利”实践的结果是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第二,从民族性格或社会心理的构成来看,“重利”能促使人的竞争意识。

第三,从人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对个人私欲以及个人物质权利的肯定,有助于现代独立人格或人权意识的确立。人们追求利益,也就必然懂得保护自己的利益。对利的追求实质是中国社会比较单纯的自然经济形态向商品经济形态过渡时期必要的心理反映。它在向人们显示,现代人们的道德观已开始摆脱儒家那种理想而缺少实效的“重义轻利”的影响,开始正视现实社会,逐步建立适应现代商品社会的道德原则,这就是人们越来越重视以经济利益为杠杆来启动人们去为现代经济的发展尽心尽力,使他们为现代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国实行重奖科技人员,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以此引导更多的人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可见,重视以经济利益激发人们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行,是现实社会的需求,更是21世纪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

三、学校德育将从“小德育”转向“大德育”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学校德育同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一样,由于受封建思想和“左”倾思想的影响,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没有进入与社会同步运行轨道,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更主要是由于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整个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现代通讯技术和设备的作用下,使人们听到和看到了整个世界是怎样一个世界,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与世界发达国家在许多方面的差距。无论历史的事实还是现实的事实都证明,文化道德的文明交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光明之路。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全人类这个大家庭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任何阶级偏见、孤立发展,最终只能拉大自身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差距。

儒家传统道德中的积极因素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它的人文主义价值有不可忽视的世界性意义,对于人类迎接后现代社会的挑战,更具有超越民族界线的价值和意义。对民族道德的“回归”,反映了现代人对人类共有道德的认同,是对儒家道德优秀成果在世界未来发展中作用的肯定。这一方面说明,儒家道德中确实有许多精华继承。另一方面也说明,对儒家道德的改造和发展使之现代化,需要在国际间彼此的学习中来完成,从而实现新的集成,这是全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中国的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国际,而国际的现代文明发展又是建立在广泛地、不断地吸取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的。在现代社会里,任何闭门治国,不思吸取世界各国精神文明建设之长的做法,最终只能限制自身的发展。

有人用同属“儒教文化圈”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有些国家的事例来证明儒家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并以此来排斥西方现代道德文明,其实这是错误的。一个国家和地区整体水平的迅速提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其中有决定性因素和非决定性因素。

重心移动范文篇7

关键词:体育舞蹈;青少年;身体韵律性;灵活性

近年来体育舞蹈在我国发展迅速,已经成为许多成年人,尤其是成年女性进行日常运动锻炼的主要选择.由于体育舞蹈具备良好的锻炼价值和运动价值,项目本身还具备特有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在社会推广上速度相对较快,也逐步受到了社会大众的认可.但由于体育舞蹈的技术特点,对参与人的核心力量存在较高要求,当参与人是青少年时,体育舞蹈的适用性尚未得到充分肯定.体育舞蹈所具备的良好群众基础为该运动的推广提供了先决条件,但体育舞蹈的全年龄应用仍需要科学的研究给出具体建议和指导.结合已有研究可以发现,国内青少年体育舞蹈的研究主要围绕体育舞蹈的现状调查[1-2]、教学价值[3]和选材标准[4]展开,研究方法多采用文献分析[5]和实地访谈法[6],通过控制实验法推导体育舞蹈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本文从体育舞蹈的运动特点出发,紧紧围绕青少年群体,通过对比实验探讨参与体育舞蹈对青少年身体韵律性和灵活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体育舞蹈运动对不同性别青少年影响的差异,最终探讨体育舞蹈能否成为我国青少年改善身体姿态、提升体质水平的新型运动选择.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探讨了厦门市少年宫首次参与拉丁舞学习的60名青少年在16周(每周1次课程,时间为90min)后的身体素质变化情况.60名青少年均为自愿参与拉丁舞学习,在招生过程中为了保持后续舞蹈的配合均衡,60名青少年中30名男生、30名女生.在实验开展前后均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身体素质测试,研究对象参与课程前的基本特征如表1所示.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检索近10年以“体育舞蹈”和“青少年”两个关键词为主题的相关文献共274篇.经过文献整理和初步分析,剔除了相关性较弱或主题不符合的文献后,得到73篇相关性较高的文章,并进行了深入阅读和整理分析,主要归纳了体育舞蹈对人体韵律性和灵活性相关研究的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2.2对比实验法.2018年6月至9月在厦门市少年宫内开展了体育舞蹈对比实验.当前的体育舞蹈运动中以标准舞和拉丁舞两类舞蹈为主要训练方法,为了保证不同性别的青少年参与实验的均衡性,研究统一选用拉丁舞为核心课程,由研究者和实验教师共同制订训练方案,每周1次课程,时间为90min.实验内容与阶段划分如表2所示,为了保证参与人员能够较好地掌握拉丁舞相关内容,实验中采用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形式,通过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CDSF)体育舞蹈技术等级教材的指引,将16周训练分为4个阶段,并逐步引入交谊舞、伦巴舞、恰恰舞和牛仔舞以提升运动强度.所有参与人员的课程安排和学习进度均一致.1.2.3指标测试法.为了准确测量实验前后青少年的身体韵律性和灵活性,结合相关研究中所采用的测量方法,选择肢体协调性和重心移动能力作为身体韵律性的测量标尺,选择快速反应能力和移动灵敏能力作为身体灵活性的测量标尺.测试1:肢体协调性,用于测试青少年不同肢体与躯干间的韵律性.采用运动转换反应测试,受试者呈直角坐姿,右手置于腹部做画圆动作,左手置于头顶做敲击动作,右脚做伸展动作,左脚做脚掌摆动动作.当测试人员每5s进行击掌,击掌后受试者左右手动作不变,双脚转换动作,记录正确完成5组动作的总用时.由于人体动作行为具有较强延续性,当身体韵律性较差时,脑部传递的信息无法正确作用于身体动作,因此在上述测试中会出现错误,当身体能够有效与脑部信息相结合,在动作转换过程中保持韵律,就能够有效克服错误的动作转换.测试2:重心移动能力,用于测试青少年核心力量与躯干间的韵律性.采用触杆反应测试,构建4个标志点并形成十字形运动路线,每两个标志点间距离均为5m,受试者自十字中心出发,根据随机信号向4个标志点移动,在完成4次触杆后记录总用时.在这一测试中,受试者需要保证运动方向与重心的一致性,需要有效的核心力量控制与躯干的韵律运动.测试3:快速反应能力,用于测试青少年手眼结合灵活性.采用Light-switch测试,受试者将面对一面由5种颜色构成的LED灯按钮墙壁,初始按钮颜色随机生成,测试人员给定5种颜色的灭灯顺序,受试者根据顺序指令信息拍灭对应颜色灯的按钮,一旦不符合颜色顺序,灯墙将刷新,记录受试者完成总时间.该系统广泛用于快速反应能力测试中,可以较好地说明受试者的手眼结合能力及反应灵敏度.测试4:移动灵敏能力,用于测试青少年快速移动情况下灵活性.采用十字绕杆跑测试,构建4个标志点并形成十字形运动路线,每两个标志点间距离均为5m,受试者从规定标志点出发,在跑动过程中必须完成4个标志点的绕杆动作,并最终到达十字中心,记录受试者完成总时间.不同于触杆反应测试,十字绕杆跑测试的路线相对固定,受试者无须根据外部信息调整重心,只需要尽可能灵活通过不同杆,由于绕杆动作的复杂度,该项目较好地说明了青少年在快速移动情况下的身体灵活性.1.2.4数理统计法.针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从而科学精确地反映青少年身体数据的变化,本研究主要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研究中主要测验数据间的标准差p值,以说明数据的变化情况.

2实验结果与分析

2.1体育舞蹈对青少年身体韵律性和灵活性的影响分析.在实验前后分别测定参与实验的60名青少年在身体韵律性和身体灵活性方面的变化,从而分析体育舞蹈对青少年多个方面的影响,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在16周的体育舞蹈训练后,青少年们在肢体协调性、重心移动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移动灵敏能力方面均出现显著变化,完成各个测试项目所需时间显著下降(p<0.01),表示实验前后测试结果出现了显著的差异,该数据说明体育舞蹈能够有效提升青少年的身体韵律性和灵活性.为了保证研究的稳健性,除了在实验一天后收集参与者的相关测试成绩外,还在实验结束一周后进行了复测,研究同时采用差值法测定了实验前后的平均差异,结果如表4所示.青少年在进行体育舞蹈实验一天后,身体韵律性的两个项目用时均值分别下降了8.07s和6.30s,在一周后的复测中,两个项目用时均值相较于实验前下降了8.14s和6.12s,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说明体育舞蹈的作用已经永久提升了青少年的身体韵律性,实验的作用具备长期有效性;从身体灵活性项目来看,青少年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移动灵敏能力在实验一天后测试结果均值相较于实验前分别下降2.33s和2.56s,但一周后均值仅下降0.59s和1.27s,两次测量的差值具备显著差异,说明体育舞蹈对青少年的身体灵活性影响具有不持续性,需要持续进行体育舞蹈的训练才能够有效保持青少年较高的身体灵活性.2.2体育舞蹈对不同性别青少年身体韵律性和灵活性的影响分析.在实验前后分别测定参与实验的30名男生与30名女生在身体韵律性和身体灵活性的变化,从而分析体育舞蹈对不同性别青少年的影响.具体情况如表5所示.在16周的体育舞蹈训练后,不同性别的青少年在肢体协调性、重心移动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移动灵敏能力方面均出现显著变化,分组检验的结果进一步证明了上文的研究结论,即体育舞蹈能够有效增加青少年身体韵律性和灵活性.分别观察不同项目可以发现,在肢体协调性方面男生均值下降了8.28s,女生均值下降了7.92s,说明男生在体育舞蹈中能够更有效提升肢体协调性;在重心移动能力方面男生均值下降了6.02s,女生均值下降了6.37s,说明女生在体育舞蹈中能够更有效提升重心移动能力;在快速反应能力方面男生均值下降了2.54s,女生均值下降了2.13s,说明男生在体育舞蹈中能够更有效提升快速反应能力;在移动灵敏能力方面男生均值下降了2.32s,女生均值下降了2.64s,说明女生在体育舞蹈中能够更有效提升移动灵敏能力.总的来看,体育舞蹈对男生的肢体协调性和快速反应能力提升更为明显,对女生的重心移动能力和移动灵敏能力提升更为明显.

3讨论

体育舞蹈中存在较多的引带动作,对肢体的灵活性要求较高,根据本文的研究发现,在短期的体育舞蹈训练后,青少年的身体韵律性得到了稳定的提升,作用具备长期有效性,这说明体育舞蹈能够有效提升青少年的肢体节律性,在青少年长期生活中具备深远的影响,例如在音乐学习中,更能够通过身体律动寻找到鼓点和节拍,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也能够保持更具规律的学习节奏.但由于体育舞蹈需要青少年维持框架的能力,在短期训练结束后,如果不进行持久的训练和深入的学习,就会逐渐丧失因舞蹈运动而习得的平衡感,因此在身体灵活性方面会出现显著下降,这也是本研究一周后测试青少年灵活性有所反弹的内在原因.对此,应该制定长期的青少年体育舞蹈锻炼计划,以保持持久的身体灵活性,从而强化日常生活中的身体协调性水平.体育舞蹈具有流动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因此在不同性别的实践上具备一定差别,结合试验内容可以发现,由于拉丁舞组合中的许多动作均由男生进行引导,女生作为被引导方完成合舞,因此男生需要更加集中注意力,以保持手眼的协调,才能保证舞伴在合舞过程中的安全性,反映到实验过程中,男生在运动转换测试和Light-switch测试中表现更佳.而女生需要围绕男生进行流畅的移动,实现身体快速的重心转换及变向情况下的小范围移动,故女生在设置标志杆的两类十字形测试中表现更为出众.由此可见,体育舞蹈有效结合了男生与女生不同的性格特点与身体特点,实现了针对性的锻炼目标和运动效果.

4结论与建议

重心移动范文篇8

关键词:运输机;空投;动态响

应运输飞机空投试飞主要通过空投试验来进行空投系统及运输机空投性能的分析和评定,其主要目的是验证飞机空投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空投货台系统与飞机的匹配性以及评估飞机空投过程中的操稳特性。在空投过程中,空投物在舱内移动时会引起飞机质心和转动惯量的变化,尤其是在货物离机瞬间将使飞机质量、质心及转动惯量产生较大的阶跃变化,这对飞机的安全有严重的影响。

1空投时飞机的动态响应分析

空投物在空投过程中对飞机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空投物的移动会改变飞机的重心位置,使飞机重心后移,从而稳定裕度降低,甚至飞机由稳定变为不稳定。空投开始后,货物在牵引伞的牵引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向后移动,全机重心会随之后移,随着货物与飞机质心距离的逐渐变大,飞机重心与焦点之间的稳定裕度会减小。空投物越重,重心改变越明显。当重心接近焦点时,会造成全机的中立稳定甚至极不稳定,此时,飞机对于扰动的响应是发散的。第二,空投物在移动过程中,会对飞机产生附加的力与力矩,该附加力和力矩来自货物本身的重力。当空投物在货舱内移动时,使得空投物的重心与全机重心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它的重力会对飞机质心产生抬头力矩,且随着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同时,也会增大飞机的阻力。第三,飞机的惯性特性会发生变化。空投物移动会使飞机的转动惯量特性和质量特性发生改变,货物在货舱内的装载方式以及空投模式也会对飞机的惯性特性产生影响。对于单轨空投模式而言,由于货物移动轨道较长,因此,货物移动过程中使得全机绕y轴的转动惯量发生改变,货物移动会对飞机产生俯仰方向的扰动。对于双轨空投模式而言,货物移动轨道对称分布于机身中轴线两侧,因此,会使全机绕x轴和z轴的转动惯量发生改变,货物移动会对飞机产生滚转和偏航方向的扰动。第四,货物离机瞬间会对飞机产生较大的不利干扰作用。在空投物出舱瞬间,飞机质量、质心、惯量会产生大的阶跃变化,飞机运动的小扰动方程中状态矩阵中的各个动导数均会随质量发生变化,特征方程的特征根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飞机的运动模态参数。货物从出舱口投出的瞬间,会使飞机产生初始的扰动,表现为三个方向的转动:俯仰效应、滚转效应和偏航效应。货物投出的瞬间,飞机尾部质量阶跃性减小,对飞机而言,表现为俯仰角速度的扰动;若货物的投出方向不是垂直向下,则还会对飞机产生初始的滚转和偏航角速度扰动;此外,对于双轨空投货物时,当两列货物的投出状态不一致时,也会使飞机产生滚转和偏航效应。上述扰动会使飞机的气动特性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飞机的飞行状态。根据试验分析,货物出舱过程中,在到达出舱口之前,随着货物的逐渐后移,与飞机质心的距离逐渐变大,飞机重心逐渐后移,飞机会抬头,俯仰角变大。当货物到达出舱口并投出时,投出瞬间由于出舱口处质量减小,飞机重心在瞬间回到初始重心,并且会受到一个接近于阶跃输入的低头力矩,飞机俯仰角减小。货物投放离机后,飞机各状态变化逐渐趋于平缓,没有明显的振荡。牵引比越大,货物移动的加速度越大,货物在舱内移动的时间越短,对迎角的影响也越小;空投货物的重量越大,飞机的迎角变化越剧烈,迎角的最大峰值越大;空投速度越大,飞机的迎角和姿态变化越小,迎角的最大峰也越小,飞机的稳定性也就越好;由于空气密度与高度的变化有关,飞机迎角的最大峰值随着高度的降低而减小。根据飞机姿态变化来偏转升降舵时,飞机迎角的最大峰值大大减小,飞机姿态也较理想,在有初始扰动的情况下,作用也十分显著。

2试验结果分析

根据试飞结果,在空投过程中,飞机的飞行高度和速度都有少量增加,但变化都不大,高度和速度增加值,俯仰角、迎角和过载变化最大值均在正常范围内,飞机操控性良好,各项参数与前期计算结果相符。图1为美国C130运输机空投时空投物在舱内的运动画面和出舱画面。下面以单投试验为例对单投时飞机的动态响应进行详细分析。根据理论计算,空投物越重,飞机的动态响应应该越大,在实际试飞时,为了减小大重量时飞机的动态响应,空投物越重,选择的牵引比越大,引比随着空投归一化重量变化趋势曲线。注:空投时间指从空投物开始移动到空投物完全离开飞机尾大门所用时间。根据图2,较重的空投重量的牵引比可能会是轻重量的1.5~2倍,图4、图5和图6的试飞测试结果也表明,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飞机迎角、俯仰角和法向过载的最大值并不是随着空投重量的增加而增加,其最大值分别出现在空投重量(归一化处理)为1K、3K和5K空投时,重量7K空投时飞机迎角、俯仰角和法向过载的最大值未超过重量5K。且随着空投重量的增加,空投物在舱内的运动时间越长,也就是说,其对飞机的作用时间越长,影响越大,这一点是不利于空投试飞的,下面对影响空投物在舱内的运动时间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对空投物在舱内的运动过程分析,其运动时受力主要有牵引伞的牵引力T、重力G、货舱地板的支撑力N以及与货舱地板的摩擦力f,受力示意图如图3所示。由于空投物与地板的摩擦力远远小于其他力,在计算空投物受力时可以忽略摩擦力。以空投物重心(中心)为坐标原点,与地板平行方向为X轴,垂直方向为Y轴,建立坐标系,由于空投物相对飞机的运动只发生在X轴方向,则空投物在标系中X轴上的受力为:(1)式中,θ为空投时飞机货舱地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不考虑货舱地板安装角度时,该夹角就是飞机空投时的俯仰角,λ为牵引比。由于货舱的长度固定,且空投物对货舱的初始相对静止,运动时间就取决于空投物相对飞机的加速度。根据(1)式,加速度大小与飞机空投时的俯仰角和牵引都有关系,而且比成正比,俯仰角越大,运动的时间越短,牵引比越大,运动的时间也越短。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进行空投时,在增加牵引比的同时,也要增加飞机的俯仰角。根据理论分析,当空投物从货舱向后移动时,迎角、俯仰角和法向过载均快速增加,当空投物离机后又迅速减小,而且增加值随空投重量增大而增加。图4、图5和图6为试飞测试结果,其响应趋势与前期计算结果完全一样,但峰值点与计算结果相差较大,并不是空投重量越大,响应越大。在重量5K空投时,法向过载出现最大值和最大波动幅值。在重量3K空投时,俯仰角出现最大值和最大波动幅值。在重量1K空投时,迎角出现最大值和最大波动幅值。它解释了造成以上原因就是飞行员在空投时进行了蹬舵,由于蹬舵的时机和程度的不同,导致飞机的响应并不是随着空投重量的增加而增大。这也说明了正确的人工干预对空投响应非常重要,可以大大减小飞机响应。

3结语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飞机在空投时,安全可控、操纵和响应良好,货物空投虽然飞机重心变化较大,但俯仰角、迎角变和法向过载均在正常范围内,空投时飞机的动态响应特性正常,满足使用要求。根据飞机的动态响应,给出以下几点建议:(1)当空投重量逐步增加时,可以通过加大牵引比、俯仰角和投放速度,这样不仅可以缩短货物的离机时间,还可以改善动态过程,从而减小对飞机的不利影响。(2)空投前进行必要的计算,事先掌握货物移动规律和飞机响应规律,使飞行员更容易进行配平操纵,以减小空投风险。(3)在空投过程中,应采用根据飞机姿态的变化偏转升降舵的操纵规律。

参考文献:

[1]欧阳绍修.货物在货舱内移动时飞机动态特性的研究[M].陕飞公司飞行力学,1992年3月.

重心移动范文篇9

【关键词】篮球;持球突破技术;教学方法

篮球运动中的持球突破,是指运动员在原地或行进间接球后,运用脚步动作,结合运球技术超越防守者的一种技术动作。它的特点是动作突然,攻击性强。在比赛中若能与投篮、突分、假动作等结合运用,可以创造更多的个人和集体进攻的机会。还能有效地增强进攻的威力,打乱对方的防守阵脚,加重防守的负担,促使对方犯规次数增多,削弱防守的势力,是进攻直接得分、助攻的重要手段。从目前较高水平比赛的进攻方面来看,快攻占得分的20%~30%,其它方式的阵地进攻则占70%~80%。不乱是快攻或阵地进攻,不论在半场或全场,个人突破都是个重要的进攻手段。当前我国运动员在身高上虽有一定的发展,但同世界强队比较还处于劣势,仍处于“以小打大”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快速、多变、灵活、准确的风格,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具有熟练的持球突破能力,而这一点在许多运动对中往往被忽视。本文将探讨持球突破技术的动作结构要点以及持球突破的运用。

一、持球突破技术的动作结构

(一)持球突破技术动作分析

1.跨步分析

跨步也叫起动,起动速度是突破技术环节的关键,队员在某一位置突破能否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突破时起动快慢,而起动的快慢主要取决于两腿蹬地的力量及方向。为了做到起动迅速,突破是准备姿势必须是:两膝微屈,不论是平行站立还是前后站立,两腿间的距离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应约于肩同宽,重心放在两腿之间。过人的速度要依靠前两步来完成,不论是交叉步还是同侧步,突破的第一步都是依靠脚掌蹬地的力量,向突破方向跨出。由于后蹬角度的不同,后蹬的力量不能充分地变为向前的力量,因此还要利用腰腹的力量带动第一步的起动速度,这一点不容忽视。在第一步起动时,要用腰腹的爆发力向突破方向移动,使身体前倾,并依靠半转体和侧肩的动作,使身体重心迅速前倾,这样,起动的初速就用上了全身的力量,速度必然增加了,有利于突破对手。为了突破对方,首先是肩部争先超越对方,并且加快第二步的后蹬力量,达到突破对方的目的。

2.转体探肩

转体探肩从两脚后蹬开始做动作,上体前倾,同时转探肩紧贴对手,挤压对手,破坏对手的防守平衡位置,及时抢占空间的有利位置来超越对手和保护球,加快突破速度,力争在第一步最短时间内以肩背贴靠对手迫使防守处于被动地位,把对方抛在身后,这样有利于运球进攻。

3.运球

当蹬地跨步转体探肩时,随着身体重心的前移,迅速将球引向远离防守者一侧,运球于跨步的侧前方,使球的发弹高度不高于膝关节,要利用跨步的腿、非运球的手臂和转体探肩的动作来保护球。推放球时,除不能过高外,还必须注意放球的位置,放得太前,不利于控制球,有可能失去控制球,放得太后,影响突破的速度。同时注意防守的空间、位置,运球的速度必须于起动速度一致,以利于起动速度的正常发挥。

4.加速

加速是突破技术中的重要环节,也就是说当接球者突破的第一步超越或平行防守者,防守者的重心有所移动或改变时,必须加速使对手处于不利的防守位置。因为,持球突破是利用防守者重心不稳,失去有利的防守位置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起动后不继续加速,防守者会以最快的速度进行退防,重新抢占有利的防守位置来弥补防守瞬间的过失。也就是说,在力量、速度、技术熟练程度同等的条件下,主动者的动作比被动者的动作要快。因此,在完成以上三点之外,应充分利用中枢脚蹬地和加快第二步速度来超越对方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能否突破对方的关键。

(二)持球突破的动作要领

1.交叉步突破的动作要领

以左脚为中枢脚,两脚自然左右开立,两膝微屈,身体重心降低,持球于胸前,两肘要张开,突破时先向左侧做突破的假动作,然后右脚前脚掌内侧迅速用力蹬地,向右前方跨出一大步,上体向左侧转体下压右肩,同时右手运球迅速超越对方。

2.同侧步突破的动作要领

以左脚为中枢脚,准备姿势于交叉步相同,突破时中枢脚前脚掌内侧用力蹬地,右脚迅速向右前方跨出一大步,同时上体右转左肩下压,用右手将球放于右脚的侧前方,左脚再用力迅速蹬地上步超越对方。

二、持球突破技术的运用

(一)快攻中运用突破技术

快攻是普遍运用的一种进攻战术。在快攻中防守通常处于被动和不稳定的防守状态中,防守队也往往在人数上、区域上处于不利、不稳定的局面。运用突破技术是最有利于进攻的得分手段。在快攻的突破时,由于防守者的重心处于高位,重心不断变化,快攻突破多采用突然间的加速,急停急起,突然的变向来突破对手。做假动作不宜过多,或不做假动作,可用速度的变化,以及突然性去突破对手。还可利用快速移动的脚步动作诱引防守者的重心移动,或快速移动中的接球靠近对手,落地后,在防守者来不及判断进攻者的移动路线时立即突破。

(二)阵地进攻中的突破

阵地进攻在篮球比赛中占进攻的2/3,防守者在整体上处于一种有序的、稳定的防守状态中。要有效地达到进攻的目的,突破是有利的武器。在阵地进攻中特别要注意突破的时机。注意观察防守方的防守是采用何种防守的队形,是否有利于运用突破,要根据防守的阵式来运用突破技术。此时可利用移动接球的脚步动作移开防守人,引诱其防守重心的移动;并将投篮、传球,有效地结合而达到突破的目的。同时还可利用熟练的运球技术在防守阵势中寻找瞬间的失误,实施突破,达到进攻的目的。

(三)突破运用的时机

运动员持球是应抬头观察防守者的位置、距离、步伐、重心以及整个防守的布局和同伴位置分布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突破口。思想上要有接球后怎样处理的初步打算,只有这样,接球后才不会束手无策,或盲目行动而失去一次进攻的机会。当对方扩大紧逼盯人,同时出现防守漏洞时,当对方的防守能力较差时,防守意识、防守观念差时,以及战术安排上的需要时,可运用持球突破技术来攻击对手。

重心移动范文篇10

一、移动拍摄需要催生了斯坦尼康

我们走路时,看前方景物的感觉是固定的。但在移动时肩扛或手持摄像机拍摄出来的画面,在屏幕上就觉得颠簸,看着眼晕,这是为什么呢?从生理学的角度分析,人脑中的稳定系统会自动调整眼睛回传的可视图像,迅速进行修正,消除走路时产生的晃动颠簸。而摄像机是机械,其技术还远远无法修正这种颠簸晃动。移动拍摄时,不管摄像师如何费力使自己保持平衡,摄像机都会捕捉到每一步移动并发生晃动。摄像机稳定减震器———斯坦尼康,就是被发明出来解决移动拍摄时画面颠簸晃动这个问题的。移动拍摄是指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或者变动镜头光轴,或者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移动拍摄具有描述性和戏剧性作用,运动镜头可以在一个镜头内完成视觉的转换,可以在平面的画面空间创造出立体的表现空间,形成鲜明的画面外部节奏,使观众有空间位移和空间变化的真实感受。专业的移动拍摄一般使用轨道车、摇臂、车载、水上移动、移动车和脚轮、空中拍摄以及斯坦尼康。这些设备都能降低摄像机的抖动,但斯坦尼康有着极大的灵活性、便利性。轨道、移动车需要平坦的地面,无法适应山地、台阶等环境,摇臂的臂长就是它可拍摄的移动长度,而斯坦尼康可以拍摄比摇臂时间更长的长镜头,也可以适应山地、台阶等更多的环境,可以完成更为复杂的移动镜头拍摄。这正是斯坦尼康的特点。在电视领域,纪录片开始越来越多地运用斯坦尼康来拍摄长镜头和运动镜头,以保证更好的视觉效果和叙事节奏。比如在大兴安岭深山里的马背上拍摄鄂伦春人的狩猎,穿行在密林间拍摄萨满教的林间祭祀;在加拿大北极圈内的山地上拍摄驯鹿迁徙……一些纪录片会用载人摇臂结合斯坦尼康共同完成一个长镜头的开篇,越来越多的普通运动场景也会用斯坦尼康来拍摄。斯坦尼康在水平方向的位移上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在展示镜头运动过程中的画面内容上,能够最大程度地接近事物的本质。

二、“斯坦尼康视角”的美学意义

摄影摄像器材的发明和改进,都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拍摄效果。斯坦尼康也不例外。如果单纯把它当作一个稳定器,就忽视了斯坦尼康在拍摄实践中的美学意义。它是另一种视角和观点的实现方式,是营造特殊空间感的工具,斯坦尼康特有的语言可以创造完全不同的镜头感觉。

1.拍摄高度上,斯坦尼康实现了无间离齐胸高度的移动拍摄拍摄高度是指摄像机与被摄物之间的高低关系及其相应的造型效果,可分为平视、俯视或仰视拍摄。平拍可获得日常生活中双眼平视的观察效果,造型显得客观自然,而仰拍和俯拍造型分别带有强化与弱化的主观色彩。表现纵深造型是摄像师的一项基本功,应有意识地培养运用不同拍摄高度来表现平远、高远和深远等造型效果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在故事影片和电视纪录片中,往往采用齐胸高度而非齐眼高度作为标准拍摄高度,这种造型效果已经作为大众的观赏习惯而被广泛接受。在运用斯坦尼康系统时,可以方便地以齐胸高度进行移动拍摄。斯坦尼康的运用,使摄像师无论是上下台阶还是攀越山川,或在马背上追拍,或是在小溪间跳跃,都第一次实现了无间离齐胸高度的移动拍摄。统一的视角和造型效果很好地适应了观众的观赏习惯,能获得更统一的审美反应。

2.拍摄距离上,斯坦尼康实现了稳定的非光学推拉的抵近拍摄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安德烈•弗列德曼)曾说,“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一个完美的电视纪录片的拍摄,推拉镜头应该是能不用光学的尽量不用,走上去拍摄获得的效果更佳。但是纪录片拍摄地一般又不可能铺设轨道、使用摇臂,斯坦尼康为摄像师提供了全新的自由移动空间。使用斯坦尼康,摄像师可以走进森林、穿越人群或钻入山洞。用斯坦尼康实现抵近的移动拍摄,镜头稳定,距离合适,符合人眼看到的感觉,斯坦尼康镜头使观众身临其境,仿佛自己也成为了节目中的一员。

三、斯坦尼康的使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