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05:56:48

中南范文篇1

联合整治使情况有所好转。支队白天安排一大队部分力量,主要在上下班时间段,对中南路进行巡查,对占道经营行为进行劝阻,保障公交车正常通行;夜间,支队安排三大队全体执法人员保障中南路的市容市貌。目前,中南路占道经营方式主要表现为:门面出店占道经营;占用人行道、机动车道摆摊设点占道经营;机动车停放在非机动车道上贩卖水果(比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门口)。据调查,占道经营主要以经营水果、服装、小商品、烧烤、冷饮等为主。其中,主要是疏导点摊贩占道经营问题尤为突出。晚上10点之后,中南路包括中南路延伸段夜间经营夜排挡的占道经营问题比较突出。针对以上特点,三大队每晚确保全体人员巡查中南路2次,发现违章行为及时劝阻,并做好每日巡查上报登记工作。10月31日,三大队与南长夜间执法中队对中南路等路段进行了联合执法,出动人员24人次、执法车辆3辆,取缔夜排挡6只、水果车7辆、无证烧烤摊2只,有效地遏制了占道经营户的气焰,并及时落实跟踪管理措施。从整治后的情况看,中南路占道经营行为明显减少,道路基本通畅,市容、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中南路占道经营者特殊性使问题难以根本解决。一是由于中南路基础建设不完善,道路本身就不宽,周围是老居民区,其中中老年人群比较多,加之多数外来人员租、居住附近,当中打工类型的较多,收入偏低,中南路又恰逢中桥菜场,致使马路市场有了固定的购买人群,同时部分市民也乐得他们摆在马路上,以方便自己的需求。每当执法人员进行正常执法时,部分群众为了自身的方便,大多愿意充当违章户的说客,加大了执法的难度。二是疏导点的设置不合理。疏导点设置在马路边,不仅增加了道路、交通秩序的压力,而且给路边的行人带来不便的同时也伴随着交通事故的发生。因为基础配套实施不完备的缘故,疏导点没有合理的场所进行进场管理,经营的商品又是服装、水果、小百货等市民所需的,加之经营户的攀比心态,“你占10公分,我要占20公分”不良心态,使得执法队伍疲于奔命,使整治后效果并不能维持多久又恢复原状。三是执法环境差,暴力抗法时常发生。中南路周边居住的外地人较多,生活习惯较差,加之黑恶势力隐与其中,使的执法环境比较艰难。从以往的整治经历来看,有很多队员在执法过程中,被违章经营户打伤、烫伤,黑恶势力在其背后煽风点火,充当保护伞或者直接参与对抗执法活动,队员受伤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结果等因素,直接伤害了部分队员的工作积极性。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长效执法队伍未落实使该地区随时可能出现大面积回潮。支队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巡查观察,中南路夜间的确没有南长城管执法大队的队员。从南长城管执法大队上报的执法名单来看,仅仅只是一份机动中队的名单,而无具体的长效管理措施和整治方案。从人员的组成来看,夜间分队队员都是从白天上班的队员中抽出,无论是人力上还是精力上都不可能完全落实,从上班时间看,早上照常上班,晚上7点至11点上班,周六、周日分队人员轮流休息一天,从生理极限和长效管理上都很难长时间落实。通过和南长夜间执法中队沟通,他们表示夜间不仅要管理中南路,还要对南长的几条主要道路进行巡查执法管理,而不是专门管理中南路的,逢到没有什么突发和重大事件,为了照顾队员们的身体,晚上8、9点左右也回家了。以上可以看出,长效管理机制从根本上还没有建立健全起来,中南路执法工作可能又会陷入执法—回潮—执法—再回潮的怪圈中去。

建议市局领导继续责成南长城管行政执法局有关领导必须对中南路建立起长效管理措施,落实长效管理队伍,保障中南路交通通畅。支队将继续配合跟踪执法和检查。

中南范文篇2

一、中南品牌内容

中南的LOGO标志,标志整体构成由象征地平线的横线为基础,向上伸展出六根立柱。六根立柱有序分布形成根基稳固的三角图形,象征企业遍布全国的子公司以有序的经营和管理汇聚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标志以红色,橘黄色,蓝色为主。红色代表热情,体现企业开拓进取的雄心与壮志。橘黄色代表财富,体现企业以诚信为本,以质量为生命,不断取得收益的同时为社会创造价值的理念。蓝色代表理性与科技,体现企业以理性的思考与科学的管理为基础,汇聚各方资源和实力,使企业不断发展,蒸蒸日上。中南文化是中南品牌的底蕴。中南企业文化为“同心•共信”,“心”代表打造时代精品、铸造百年基业的理想追求以及大同社会、大同企业的终极“中南梦”;“信”代表信任、信用、信心、信誉、信念、信仰。中南“同心•共信”文化与中南“勤勇智信,守正出奇,与奋斗者偕行”的企业灵魂交相呼应、相辅相成,在企业经营管理及员工言行举止上落地生根,最终共同围绕实现“我的中南梦”这一目标形成了完整丰满的生态体系。

二、中南品牌特征

谈起中南,中南特色的“四商”运营模式、打造建筑业最先进的信息化管理体系、运营科技领先的总部办公大楼、建造国内最高的在建项目、培育自有职工最多的建筑安装企业。董事局主席陈锦石,1988年带领一支28人的农民劳务工队伍,怀揣仅有的5000元资金,历经30年风雨,发展成为中国企业500强,民营企业100强的大型集团化上市企业,中南的品牌特征具有陈锦石主席鲜明的思想文化结晶。中南的智能科技板块,整合集团的大数据资源,以客户为导向,更全面的收集数据,把数据当作企业的资产,利用云技术,降低数据成本,提升数据价值。中南的智能科技板块在业务流程改造、分析各个区域用户量、挖掘消费潜力、智能建筑节能分析、新的家财险等等方面运用数据发挥作用。大数据可以作为企业洞察形势和分析客户需求的有效工具。数据是智能社会的土壤,通过数据驱动企业的发展。中南抓住智慧城市发展契机,立足智能家居、智慧小区,向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医疗)领域拓展,在信息化、平台化、网络化方面大有空间。中南的智能化板块,精准定位,利用总部大楼落成题字“艰苦奋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集团公司的大数据资源,成为基于BIM的大数据服务商,国内领先的系统集成运营服务商。中南的经营理念是客户省心、使用方便、功能舒适、经济节能、安全放心。中南在星级酒店、体育场馆、城市轨道交通、城市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市场领域,成为智能化方面的领先者,这方面匹配于集团公司的PPP项目业务。在达到一定的体量规模后,争取IPO主板上市,通过资本经营驱动实体经营。中南的智能科技板块在品牌体验方面,首先在设计阶段要基于BIM模型的VR虚拟现实技术演示,让业主有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在施工阶段要打造在建观摩优质工程项目,提高行业内的品牌影响力。在竣工后要有获奖工程项目展示,通过创优评奖,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荣誉感。

三、中南品牌建设

中南通过精益生产、诚信经营、合同履约为品牌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参与有影响力的行业排名,获取有市场价值的资质(如设计甲级、安防一级、维保一级等),通过行业协会创优评先和良好的口碑来创建品牌。结合公司“同心•共信”的企业文化,建立公司品牌、项目品牌、服务品牌的标准化管理制度和流程体系,提升中南品牌识别度。提升企业短板,在深化设计能力建设,包括大屏信息、多媒体会议、舞台音响、体育工艺、地铁智能化、机房群控等方面,提高设计水平、施工水平,加强核心竞争力。要形成专业系统的全覆盖,形成系统集成服务能力。积极寻找行业内的智能化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合作参股的形式,让重组后的智能化板块强强联合,短板互补,形成1+1>2的效应。在现有办公楼、酒店、体育场馆等等业务领域做领先者,同时积极为公司的PPP项目做市场新业务领域的进入准备。围绕中南产业生态圈,在产业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三轮驱动、四商联动的核心优势,获取优质稀缺资源。加强投标能力,设计方案、系统方案的竞争力,加强项目经理投标答辩能力,人证合一。围绕投标,要建设产品技术参数库,专业厂家信息库,方案价格体系库等,在投标的过程中,要形成技术、设计、经营、预算、材料询价等多条线人员的战斗群,众志成城,战必胜,行必果。加强品牌意识,项目从策划开始到项目竣工,全过程进行质量精品工程施工,发扬工匠精神,“打造时代精品、铸造百年基业”,建一个工程,树一个丰碑,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真正通过创优来提升公司的品牌。加强业主的回访保修工作,在安防点位、空调水系统的末端点位、能耗计量、群控系统等方面,是否达到设计功能,运行效果,节能效果,进行回访保修,确保设计功能的全面有效实现,提升客户满意度。加强企业的软实力建设,在科技进步奖、工法、论文、QC成果、专利等等方面,多出科研成果。加大BIM技术的推广应用,在项目全生命周期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争取成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在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方面加大投入和研发,为品牌建设和税务减免做贡献。

四、中南品牌保障

打造卓越的经营管理团队是品牌建设的有力保障。注重建立团队之间以及成员之间的联系,加强各个部门的沟通,打破部门墙;建立团队激励机制,尝试部门小微化、项目小微化,利润分享;专注于共同的目标,统一的市场策略,巩固传统优势,适度开拓PPP项目市场;在组织架构方面,统筹以及整合资源,对外部合作保持开放的态度,对内部关键岗位竞争上岗,尝试轮岗制,为个人职业发展打开发展通道;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员工更快提高并适应公司整体策略,经理层上讲台,每月开发培训课件,经理层发挥领导力的表率作用。2017年年初会议,中南举行“同心逐梦,志夺千亿”誓师盛典,随后各产业集团各板块举行出征授旗仪式,并由各板块总经理带领精英团队为完成全年目标宣誓。鲁贵卿(原中建五局董事长,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济师)于今年年初加盟中南,任中南控股集团总裁。鲁贵卿的正式加盟成为行业内的佳话,给中南的千亿目标和十三五规划蓝图的实现提供了保障。中南的品牌和美誉度有了进一步的提升。鲁贵卿提出的人力资源管理“都江堰三角法则”,必将为中南引进人才、打造卓越团队,为中南的各个产业集团板块品牌建设保驾护航。

五、中南品牌效益

通过树立企业核心价值观,明确企业经营哲学,让全体员工分享中南品牌的荣耀,并认同中南文化,实现文化与品牌一体化,使员工以身为中南人而自豪,客户以享用中南的产品和服务为骄傲。将“同心•共信”的中南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创新变革、合作协作、共创共享、同心共信的文化理念引领企业发展。通过股份制、合伙人、小微化、创客平台等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各层级员工的自主性、责任心、创造力,增强“价值感、荣誉感、归属感”,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干一番事业。中南秉承清末状元张謇“父实业,母教育”的精神,积极投身慈善和公益事业,造福桑梓、回馈社会,以大爱之行勇担社会责任。中南专门规划2亿元专项资金,申请成立了江苏中南慈善基金会,五次荣膺“中国十大慈善企业”称号。近年来在重大自然灾害救助、青少年教育、老年福利设施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累计捐赠达5亿元。中南肩负起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对伙伴、对员工的责任,诚信经营、依法纳税,秉承“中国十大慈善企业”的优良传统,立足中南慈善基金会,一如既往做好慈善和公益事业,积极践行“大爱中南”的理念。

六、结语

中南范文篇3

你们好!

首先我代表公司,向今天来参加新闻会的上级领导和各界朋友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中南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是长沙市市场服务中心,为适应市场经济规律,从经营商品市场向经营要素市场转移,经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审批,省工商局核准注册的,专业从事人力资源交流开发的综合性服务企业。公司创办伊始就给湖南人力资源行业一股强大的冲击波,我们本着让湖南的人才合理流动,为各类人才服务,为用人单位服务,为湖南经济服务的宗旨,不断更新理念,将公司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健康、有序、持续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服务机构。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公司现自有6000多m2的办公场地,全中央空调专用招聘大厅,可提供230个高级招聘展位,可同时容纳10000人的现场人才交流,并有专业召开各种大型招聘会的能力。

公司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已涉及人事管理、人才交流、人才开发、企业及个人培训、家政服务等项目。

中南将体制创新与专业创新相结合,建立人力资源市场新型的运作模式。以专业的人力资源交流平台,为客户提供深层次服务,并充分发挥了数字化网络管理的强大优势。

面对市场,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在技术、市场、机制、人才和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现公司网站:中南人才社区网已全面上市,今天我们召开这个新闻会,就是让大家对中南人才社区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恳请大家提出批评和宝贵的建议。

中南范文篇4

“热烈祝贺金马凯旋家居中南店即将全面改造成金马凯旋古典家具宫,

现中南店全部商品特价卖样,活动力度十年仅此一次”

“武汉首家高档古典、新古典金马凯旋高档家具馆(宫)即将横空出世

金马凯旋家居中南店在改造前全场卖样,价格低到让你笑”

软文主题:“金马凯旋家居用空姐的标准招高档店导购员”

“武汉首家全古典、新古典高档家具卖场即将横空出世”

“武汉家居卖场的新标杆——金马凯旋家居中南古典店即将隆重登场”

“中国家居终端之王——金马凯旋家居全力打造中南地区首家全古典店”

活动时间:200*年1月1日至1月3日(中南店卖样时间:1月1日至1月28日)

活动投放媒体:武汉晚报30日底版、楚天金报31日其他版面、武汉交通电台、车载电视

活动目的:

(1)在元旦期间开始消化中南店和金马凯旋家居样品,并启动金马凯旋家居高档店(金马宫)的宣传造势工作,让“买古典家居到金马凯旋中南店”深入人心;

(2)通过此活动的开展,达到轰动性的品牌宣传效益,为200*年的客户资源起到引导性的号召作用。

3、活动内容

(1)针对上周活动效果不好的情况,市场部特建议,广告内容换成对消费者更有吸引力的广告语,并刊登此次活动中价格最有吸引力的商品(注明商品所在卖场);

(2)电台从本周五开始进行特卖活动电台广播广告,并开始刊登车载电视广告;

(3)建议业务部门放开价格控制权,每个卖场在活动期间(1月1日至3日)安排一个业务部人员现场定价,减少为价格沟通的时间,中南店建议业务部主要领导现场定价;

(4)对于特卖场内商品一定要注明原价,同时可以采取购买2件以上特价商品,第二件特价商品可以在特价的基础上再享受9折的优惠活动(由业务部门现场管理),扩大实际购买金额;

中南范文篇5

在丹桂飘香、秋风送爽的日子里,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庆祝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建校50周年。在此,我代表国家林业局,向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及广大校友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

50年风雨历程,50年辉煌成就。50年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秉承“树木树人、求是求新”的校训,转战湘粤两地,艰苦创业,奋发进取,不断发展壮大,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林业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气候安全、木材安全、粮油安全、能源安全,解决社会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弘扬生态文明,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林业建设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人工林保存面积达8亿亩,占世界人工林面积的近40%,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25万亿元,为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林业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木材短缺等生态问题相当突出,生态承载能力难以满足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决策,并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目前,全国正在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努力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中南范文篇6

一、普教中心组建以来取得的成绩

1、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下辖三校由于种种原因办学的设施设备等办学条件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的要求,严重制约了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普教的同志们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从紧张的经费中挤出部分经费投入到改善办学条件上,据不完全统计,普教中心组建六年来,累计投入经费1170多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新增了中南大学的资产),占总投入的73。5%,极大地促进办学环境的优化,形成了三校建校以来最快的发展时期。

2、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

普教中心组建时,三校在校学生仅有2740人,而2007年上学期在校学生为4512人,净增2288人,年均增长率为9%以上,各校的生源质量与收入有了较明显的好转,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办学经费紧张与教职工待遇偏低提供了支持。

3、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

我们普教整体规模较大,但三校分散,相对而言,各校又较小,如何在长沙市乃至湖南省基础教育激烈竞争中立足,是普教人值得深思并为之奋斗的重大难题,我们提出了“团结建校,素质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发展特色的办学思路。经过近些年来普教人的艰苦奋斗,已形成了素质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绿色环保教育、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体育传统项目、创新教育等方面的办学特色,步入了长沙市乃至湖南省基础教育的先进行列。

4、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

长期以来,普教部门被戏称为“家属大院”。由此可见,普教的师资队伍何等地堪忧!并校后,中南大学领导高瞻远瞩,同意了我中心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的请求,近些年来,我中心在中南大学纪委、人事处的大力支持下,一大批(60多名)优秀教师进入了我普教的行列,较好地改变了师资结构,为中南大学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特色的彰显、师资队伍的优化,在生源质量较差的情况下,经过普教人的努力,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小学的教学质量进入市区的前列,中考成绩成为了长沙市的排头兵(前三位),高考上线率(94。3%)、本科上线率(53。2%)、录取率(96。2%)均达到了较好的水平,学科竞赛获奖层次提高,获奖人数年均增长30%以上,2006年达1800多人次,在长沙市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被长沙市教育局、湖南省教育厅认为“进步快、来势好的单位”之一。

6、声誉与实力进一步好转

普教中心组建以来,各校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共获得上级授予的荣誉称号173项,其中部级荣誉称号16项,省级44项,市级(含中大级)61项,区级52项;教职工开展课题研究36项,其中承担了部级8项,省级17项,市级11项,发表学术论文近600篇;各级教学比武获奖340多人次,办学规模年均增长率突破了两位数;经济收入年均增长11%,教职工幅利年均增加20%,年均投入建设经费在150万元以上,校风、教风、学风进一步好转,成为了各校取得成果最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二、普教面临的困难与建议

1、普教定位问题

普教中心作为中南大学直属的副处级二级单位(全校仅五个)已明确规定了,但其作为全额拨款的公益性教学单位的性质始终不明确,特别是普教末列入《中南大学“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将对普教的建设、生存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国家对基础教育始终列入优先发展的地位,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国家“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法律均有明确规定和要求,建议中南大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专题研究普教工作与纳入中南大学整体发展的问题,更有效地指导和促进普教事业发展。

2、普教编制问题

普教理应是全额拨款的公益性基本教学单位,理应遵照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省编委的定编政策(省编委省教育厅[2002]44号文件),结合三校分散的实际,确定合理的编制,确保普教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的情况是:若不考虑三校分散的情节,按上述文件精神,应配教职员工3*人,实际缺编63人,缺编率26。5%,造成了人平均超工作量为25%以上,教学骨干的教学工作量为正常工作量的1。5倍以上的人员就达到30%以上,而外请教师带来的经济压力和教职工待遇下降日益突出,更让人担心的是对教学质量的严峻考验。

3、普教经费问题

作为基础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建立是构建和谐的公平教育之基石,国家对此实行的是强制保障标准,依法保障,处于优先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基础教育为本。保障基础教育经费是考察各级政府和领导是否重视教育工作的试金石。而目前我中心的年公用经费为50万元,生均公用经费仅为111元,低于全国最低生均公用经费250元的一半以上,甚至低于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最低生均经费189元的标准,更为严峻的是:每年我中心需自筹(20%)的岗位津贴总额就达到73。3万元;国家对收费标准与收费行为的严格管理,严禁教育乱收费,加之,我中心从中南大学的利益出发,减免了中南大学教职工的第三代子女以及为中南大学服务的临聘人员子女的部分办学费(分别为减免25%和10%),我中心又无经济实体,既要保障教职工福利的增长和应对不断上涨的物价,又要推进学校的发展(目前我中心负债200多万元),本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领导干部拖入“抓质量、抓经济”无可奈何境地。

当前,最为紧迫的是,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时,长沙市将对辖区区内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行全免费,而我中心义务教育阶段3476名学生被减免的费用如何补助到位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建议中南大学组成专门机构和组织专人负责依法与省、市、区人民政府协商来处理此问题,否则,我中心将无法运转!

4、普教场地问题

我中心下辖三校占地面积67亩,合44666平方米,生均面积9。9平方米,与国家最低标准的生均面积15平方米相比,相差了50%以上,不足总面积22950平方米,合34。42亩;总建筑面积为24463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为5。44平方米,低于国家最低生均建筑面积8平方米的标准,生均不足建筑面积率32%,不足部分的总建筑面积为11520平方米;加之三校分散,场地利用率降低等,可见,以上三项造成了学生活动与教学活动场地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和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和学校的发展。

中南范文篇7

————记山东省中南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不知道是上帝赶走了人,还是人赶走了上帝。有一天我们忽然发现我们并不孤独,在自然界、在历史的长河里、在噪杂的尘世中,我们终于明白:不必为了生存而忙碌,也不必因为忙碌而苦恼。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充满诱惑、充满希望的五彩缤纷的世界……

——————题记

在我所采访的对象里,恐怕没有任何一位能比他更引人注目。之所以如此,应归功于他充满神奇的经历和与他年龄极不相称的辉煌业绩。

是他,把一个几年前还是一个小作坊式的小型民营企业,依靠高科技、高品质、高信誉经过短短五年时间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以生产玻璃钢制品为主并拥有五个下属企业的省级企业集团,同时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创新示范企业。而注册资金也由创业之初的100万元而膨胀为现在的6208万元。1999年12月,公司在同行业中率先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中南集团生产的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深受用户好评。北京石油部办公大楼、中央军委办公大楼、齐鲁石化三十万吨乙稀工程、吉林石化三十万吨乙稀工程、北京新东安市场、沈阳夏宫戏水乐园、青岛颐中体育场、长春五环体育馆、西安中体健身广场、山东政协大厦等全国重点工程上都写下中南集团建设者的名字,为武城玻璃钢行业赢得了极高的荣誉。

他叫高艳华。

今年只有三十岁。

三十岁,一个令人羡慕的年龄,

三十岁意味着你既拥有青春又拥有成熟。

岁月悠悠,往事如一张张老照片,虽然时过境迁,但那难忘的一幕却令人回味……

镜头一:1989年,车水马龙的北京城,一位衣著朴素的年青人操着一口并不熟练的普通话,走进北京燕山石化动力厂供应科的大门。这是高艳华第一次出远门,一个月以后,他出人意料地拿到了6万元的frp/pvc生产订单。

镜头二:1994年11月,辽鲁经贸洽谈会在沈阳召开。山东省副省长陈爱国、德州市副市长王根源参观沈阳夏宫。这是一座造型极为独特的建筑,是集戏水、娱乐、餐饮购物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原创:全封闭的大型宫殿式建筑,既具有悉尼歌剧院的建筑风格,又具有迪斯尼的豪华与浪漫,整个设计、造型为亚洲第一、中国之最。

人们把目光集中到大大小小的7座漂亮的全国最长、最高的smc组合式玻璃钢水箱时,代表团里不时发出啧啧地赞叹声。而当武城县经委主任任天觉把水箱的设计制造者高艳华引见到省长面前,陈副省长拍着他的肩膀说:“年青人,好样的,你为山东、武城人争了光。”

1994年11月10日《德州日报》头版发表记者专稿:《玻璃钢老板在沈阳》。

镜头三:1997年,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视察中南集团的前身漳南玻璃钢开发有限公司。在模压车间,吴书记饶有兴趣地视察了公司smc组合式水箱生产线,之后吴书记还详细询问了高艳华的个人情况及公司发展规划。吴书记拍着他的肩膀,关切问:“你多大了”,高艳华稍显腼腆的回答:“二十七岁。”当吴书记听说公司将要扩大规模,组建中南集团公司时,他非常高兴,当即表示:等集团成立的时候,我一定再回来看看!

……

很小的时候,你就巴望着有一天能握握父亲的那只大手

每一次看到父亲,你总觉得父亲象一座山,想到总有一天你也会长大,也会爬过父亲这座大山闯世界,你就特别兴奋……

一道清冷冷的水,从南蜿蜒而来,又向北蜿蜒而去。长堤绿柳,悠悠白帆,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如果说鲁西北平原是一块绿色大地毯的话,那么大运河就是系在上边的一条银白色的飘带。大运河是一条母亲河。她以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运河儿女。她源源流长,给这一方人以富庶,以丰硕,以春华秋实……

1970年,伴随着几声啼哭,山东运河岸边一家普通的人家又增添了两个男丁,两个新生儿来到世界上就极不安份,宏亮的声音惊动了左邻右舍,同时也向这个世界宣布着他们的来临。这其中稍大的便是本文的主人公高艳华。

然而,他们的童年并不怎么幸福。因为在此之前这个家庭里已有了三个孩子,在那个众所周知的年代里,要想拉扯大五个孩子并是不件容易的事。日子一天天过去,艳华兄弟靠着粗茶淡饭一天天长大,小小年纪,他们已能帮父母干活了。而父亲却不甘心让孩子们走他的老路。父母为了孩子们日后出人头地,省吃俭用,东借西凑,把四个孩子都送进了学校。五个孩子出奇地争气,每学期结束,都能拿回一张张奖状回家,父母付出的艰辛终于得到了补偿。

然而1986年,高艳华却向父母表示他要辍学。尽管他渴望和同龄人一样读高中、考大学,但每当他看到自己父母为生活含辛茹苦辛劳耕作时,总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那时,家中在运河岸边的一个小镇上办了一家照像馆,于是,他告别校园。开始了他迈入社会的第一步。

高艳华边学摄影边接触社会广交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他常这么说。十六岁的他,性格活泼,言语不拘,再加上摄影技术的不断提高,竟把个照像馆搞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眨眼间三年过去了,已是成年人的高艳华对这个赚不了大钱也饿不死人的稳当生意不满足起来。那时,武城县的玻璃钢行业已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并且获得了“全国第一个玻璃钢县”的殊荣,在他的家乡鲁权屯,万元户,十万元一下子冒出了许多。在“玻璃钢”这三个字上,他看到了脱贫的一线希望,也看到了致富的一线良机。

1989年,高艳华成为武城县漳南玻璃钢开发有限公司的一名业务员,同年6月29日,高艳华自告奋勇到北京联系业务。

这是19岁的高艳华第一次出远门。也是他人生之路的第一次转折。

十一年后,当记者采访高艳华时,谈及当时情景,他深情地说:我感谢父母,他们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也给了我享受生活、创造幸福的能力;我感谢大哥高艳军(现任中南集团董事长)是他带领我一步步走上事业的峰巅;我还要感谢各级领导,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关怀,我高艳华就没有今天……

中南,这是一块希望的热土。高艳华和中南人

站在新千年入口上,在他们心中一个世纪之梦正在孕育……

1999年12月8日对高艳华来说,又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面对造型奇特的办公大楼、综合服务楼、一幢幢漂亮整齐的厂房,看着红花绿草,他象一位痴情的父亲,端详着自己心爱的婴儿。

时光仿佛又回到了一年前,他接到董事会的紧急通知,中止了正在进行的东北业务回到公司主持中南集团筹建任务。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啊!银行贷款迟迟不能到位,工程进度一团糟,甚至施工队也想撤走。高艳华一边跑资金,一边一个施工队一个施工队的做工作,保证施工进度顺利进行。那些日子,他事无俱细,奔走于武城与沈阳之间,一面指挥工程进度,一面到沈阳联系北京华阳设计有限公司在东北公司的朋友林松(国家一级建筑设计师)磋商集团办公大楼及综合楼的设计方案。而此时,他还必须指挥正处于紧张施工安装阶段的沈阳工程。

心诚则灵,金石为开。工程终于走上正轨,而且相当顺利……可高艳华的身体却消瘦了许多!对这,高艳华风趣地说:这叫“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搭好戏台好唱戏。从1999年10月份开始,虽然工程尚未完工,高艳华便开始筹备招聘职工的事宜。针对城镇下岗职工比较多的现实,高艳华首先把目光投向下岗职工,并为他们提供了许多优惠条件并在电视台播出广告。十天后,通过面试、笔试,招聘了行管人员及职工240人。

为了增强职工凝聚力,高艳华独树一帜,在全区民营企业中第一个进行职工军训。他从县武装部邀请了二名教官和一名参谋对全厂所有职工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军训。高艳华在开训典礼上对全厂职工进行了热情洋溢的动员讲话。他向全厂职工传达一个重要信息:中南不仅是一个企业,更是一个坚强团结的集体,只有将个人的智慧注入集体之中,才能最大程度地显示个人自身的价值。因此,做为一个中南人,你们是光荣而神圣的!

做生意先学会做人,这是高艳华的一句口头禅。军训期满,他又专门邀请德州市十佳律师、县司法局局长庞小华同志给全厂职工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课。之后,高艳华又先后邀请县公安局、县检察院的领导来厂讲课。这些在很多生意人眼中不屑一顾的“小事”,高艳华却乐此不疲,并把他当做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光之远大可见一斑。

军训结业结束时,高艳华又组织了全厂职工进行了“我走上中南岗位以后”的演讲。参加军训的职工,用亲身经历,讲述了军训的收获,思想的升华。一声声热情的倾诉,一句句深情的祝福,表达了全厂职工对中南集团美好明天的向往。

军训结业典礼联欢会上,从不唱歌的高艳华也放开歌喉。一曲《用心良苦》令所有职工眼泪盈眶;一曲《一个篱笆三个桩》更引来全厂职工雷鸣般的掌声……

当然,高艳华不会忘记:在集团筹建最困难的时候,县委书记赵忠新病休后第一天上班,下班后便来到厂里询问施工进度、资金状况。公司筹建期间,县主要领导刘治温、李玉文、王振芳等也多次到公司现场办公,为中南集团的建设出谋划策雪中送炭……

高艳华自然更不会忘记:全省民营企业经济大会在德州召开,中南作为全市玻璃钢企业中唯一的观摩点,接待了来自全省各地的参观者。山东省政府副省长林书香在武城宾馆听取了高艳华的工作汇报后,林副省长对中南集团新产品开发、营销方式及高科技投入、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等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公司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几年来,中央政治局常委、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省委副书记陈建国,山东省政协主席韩喜凯,副省长林书香、林廷生,山东省人大副主任张瑞凤,德州市委书记赵克志、市长黄胜等领导先后来中南集团视察指导工作。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更是挥毫泼墨“发挥中南集团优势,争创一流企业名牌”。这些既给了高艳华莫大的鼓励,也给中南集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艳华和中南人站在新千年入口上,在他们心中一个世纪之梦正在孕育……

你是一片绿叶,始终没有忘记脚下的这片热土。你更象

一位追求远方的寻梦者,带我们进入一个又一个多彩的世界

采访高艳华的时候是一个下午,可采访的开始似乎并不顺利。高艳华说:他不喜欢被采访。我说:那我们可以做朋友。他说:那我给你讲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孩子曾经想当科学家,象牛顿、象居里夫人,因为上小学时,老师、家长都说他是个聪明的孩子。

后来,他又想做一位教师。他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之所以喜欢这个职业,不仅是因为教师职业的神圣,更重要的是他们面对的是祖国的未来……

然而后来他却什么也没做成。

我们的采访实际上就是这样开始的,我知道他讲得其实就是他自己。我知道他心中一直有一个梦。也正是因为这个梦,这些年来,他无论身居何地都始终保持着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天必须坚持收看中央台《新闻联播》、《东方时空》、《经济半小时》等节目。工作再忙,也要挤出一点时间看书,在他办公室的书橱里,放满了《企业与公关学》、《mba管理学》、《总经理学》、《a管理模式》等书籍。他还在97年参加了高等专科中文函授学习,并于1999年7月拿到了大专毕业文凭,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日前他又在自学电脑。

他对家乡建设更是情有独钟。

1995年,镇上盖教学大楼,高艳华带头一次捐款两万元;

1996年,家乡修路,他又慷慨解襄,捐资一万元;

1997年,他又给县第二实验小学,捐助了希望书库一套;

…………

一九九九年,高艳华通过已是省作家协会会员的弟弟认识了德州三中副校长、高级教师任先青。这位以一首《诗人》而斐声文坛的诗人和高艳华一见如故,很快便成为“忘年交”。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见面,也正是因为这一次会面,给鲁北大地留下一段令人称颂的神奇佳话。

从诗人的交谈中,高艳华得知:这位全国闻名的诗人,已身患重病多年,但他顽强地同命运抗争,仍笔耕不辍,作品遍布海内外,声名鹊起。但由于经济原因,诗人一直没有能够出版一本自己的诗集。这也成为诗人晚年最大的心事。高艳华当即决定资助任先青老人出版个人诗集。

说到这里,记者问起他做此事的初衷。高艳华淡淡一笑:“在许多人眼里,我算得上是一个富翁。但我始终不这么认为。我常想:人不能穷得只剩下钱。金钱是每一位企业家追求的目标,但它决不人生的唯一目标,人的一生应当更有意义。”

在高艳华的热情资助下,诗人的个人诗集《心形的叶子》已正式出版。

感谢高艳华,他不仅了却了一位老人、一位诗人的心愿,更给了我们无尽的启迪。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年青企业家坦荡的胸怀。

这是一次很难结束但又不得不结束的采访。

主人公的每一句话都在我耳边震撼。我想:也许成功和成熟是一个蓝色的瞬间,它有时很长,有时又是那么短……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高艳华和中南集团在拼搏中发展,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赢得了八方赞誉:

中南集团近年来先后被省科委认定为“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被省乡镇企业局认定为“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原创:被山东省乡镇企业局、省统计局认定为“省乡镇企业综合经济实力500强”企业;被省工商局连续五年评定为“重合同守信誉”企业;“漳南”牌smc组合式水箱被山东省建材局评定为“山东建材名牌”产品;“smc组合式水箱规模生产技术研究”成果获山东省乡镇企业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而他身后也留下一串闪光的足迹:

1996年,他当选为政协山东省武城县委员会常务委员。

1997年9月,高艳华被德州市团委、市工商联合会、市青年联合会、《德州日报》等多家单位媒体评为德州市非公有制经营界优秀青年标兵;

1999年4月,他当选为德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

2000年“五四青年节”,他又光荣当选“德州市十佳厂长(经理)”

…………

但高艳华并不满足,他把目光投向更遥远的未来。为了中南集团的发展,集团进一步加大了科技投入,现已引进三套意大利微控夹砂机械缠绕管道设备,并已投入使用。另一条流水线正在引进过程中。高艳华兴奋地告诉记者:“以国家建材局、国家玻璃钢研究院为依托,以长春一汽汽车研究所为技术依托,集团从96年开始研制的‘smc’特种模压汽车发动机汽缸罩盖,已经装入4台红旗轿车并成功通过5万公里试运行,填补国内一项空白。”他说:今后中南集团还将与国外企业合作开发绿色环保产品。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宏伟计划,这是一位商品大潮中涌现出的企业精英。难怪著名书法家张文香为高艳华欣然题词:“儒商智企”。

采访归来已是深夜,夜色看上去很美。没有月亮,但却有许多小百合似的星星嵌在远空,明天,准会是一碧如洗的晴空。我想高艳华和中南集团也一定会有一个更加灿烂的明天。这令我又想起高艳华写在书桌上的两行短诗:

为了寻找太阳的视野

中南范文篇8

南斯拉夫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之一,但迟至1955年两国才建立外交关系。对这段历史,程中原撰写的《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613页)、裴坚章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1956)》(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74-75页)、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选集传记组编的《年谱》(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下卷第957-958页)等均有提及,但囿于文体等原因,未能详述其过程。中国驻南斯拉夫首任大使所著《回忆与怀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93-294页)一书则记述了他所经历和了解的有关情形。据笔者所及,已有的为数甚少的关于中南关系史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建交以后的历史,也许由于掌握史料的局限,对建交过程着墨不多,亦间有讹误,例如,称中南建交是由中国首先做出决定、南斯拉夫积极响应而得以实现的,这显然不符合史实。从中国外交部档案馆开放的档案中,笔者涉猎到关于中南建交的第一手资料,遂尝试撰文更为完整地再现这一中国建交史上特殊个案的真实情况。

一、南斯拉夫对新中国的承认与中南建交的搁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南两国都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如中国共产党领导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最大敌后战场一样,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也领导人民发展了反抗德国法西斯侵略的最大敌后战场,经过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同样牵制和消灭了大量的法西斯有生力量,也同样在反抗侵略中壮大了自己的队伍,并最终实现民族的解放和独立,在1945年11月建立了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之后,南斯拉夫没有与中国国民党政府建交,而是继续同情、支持中国革命。中共也十分钦佩英勇的南斯拉夫人民和共产党,一直关注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然而,南斯拉夫与苏联共产党之间的变故最终影响了中南两党、乃至后来中南国家间关系的发展。1948年6月,苏南两党矛盾激化,苏共操纵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会议做出了开除南共的决定,南斯拉夫被彻底孤立起来。与此同时,中国国内解放战争的形势已使成立新中国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中共迫切需要得到苏联方面的支持,也正积极要求访苏。但显然南共与苏共的对立,使本与存有芥蒂的斯大林更加怀疑可能不过是又一个铁托,同样是“民族主义”的代表。所以,为了表明立场,打消苏联方面的疑虑,寻求与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在政治上的统一性,中共尽管当时对苏南冲突的真实情况并不甚了解,还是怀着对苏共权威地位的信任,迅速做出响应,表示“完全同意”情报局的决议。7月10日,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南共问题的决议》,认为以铁托等为代表的南共领导集团,在其对内对外的背叛性的和错误的行动中,违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观点,指出南共党内所发生的事件,不是偶然的和孤立的现象,而是阶级斗争在无产阶级革命队伍中的反映,要求全党干部认真研究情报局决议,借以加强党内关于阶级的、党的、国际主义的、自我批评精神和纪律性的教育。[1]11月7日,《人民日报》再发表刘少奇的署名文章《论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论述“为什么铁托集团的反苏立场会使南斯拉夫受美国帝国主义的愚弄和侵略,而丧失南斯拉夫的独立,变南斯拉夫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2]其后一段时间,在南斯拉夫问题上,中共党内学习及对民众宣传时均与苏共保持一致。

南斯拉夫为顶住苏联联合东欧国家对其在各个领域不断施以的强大压力,只得与美英等西方国家建立关系,发展贸易,争取援助,试图在当时两大阵营对抗的国际大背景下走一条“中间路线”,这一路线在后来发展成为“不结盟”政策。而中国共产党也根据即将诞生的新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公开宣布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1949年6月30日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3]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各国政府公告愿与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依据新的外交立场,新中国政府结合世界各国的不同态度,在建交问题上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方针。各社会主义国家或者与国民党政府原本就没有外交关系,或者在宣布承认新中国的同时宣布与国民党政府断交,所以,至1950年1月,中国按一般国际惯例,先后与苏联等11个国家通过政府间的公函往来,彼此承认,即实现了建交。为在国际上确立独立自主外交的崭新形象,新中国还开创了谈判建交的方式,以主要解决三个原则性问题,即:是否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同时断绝同台湾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是否能支持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否能将其国管辖地区内属于中国的财产归还。通过谈判,自1950年4月至1954年10月,中国又与印度、瑞典等9个周边民族主义国家和西方较为中立的资本主义国家建交(其中芬兰与国民党政府本无外交关系,也非联合国成员,未经谈判即宣布建交;挪威1950年1月就宣布承认中国,但由于追随美国阻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至1954年10月才正式建交)。

相比之下,同时期承认新中国的南斯拉夫既没有被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对待,也没有被列入对中国友好的资本主义国家行列,它与中国的建交过程就显得格外特殊。

1949年10月6日,即中苏建交后第三天,南斯拉夫代外长乌拉地米尔·波波瓦克致电外长,表示“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政府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建立及中华人民政府之组成。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政府传达南斯拉夫人民愿同中国人民建立友谊关系之愿望,并深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代表中国人民之意志,已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4]

然而此时,苏南两党冲突已使两国关系彻底恶化。就在9、10月间,苏联政府单方面宣布废除1945年签订的苏南间为期20年的友好互助与战后合作条约,东欧国家随即对南采取了同样的举动,并以从事“间谍与破坏活动”为名驱逐了南外交官员。12月,共产党情报局第三次会议通过《在杀人犯与间谍掌握中的南斯拉夫共产党》的决议,声称“铁托集团完全变为法西斯主义并已投到世界帝国主义阵营”,指出“反对铁托集团——受人雇用的间谍与杀人犯——的斗争,是一切共产党和工人党的国际责任”。[5]

鉴于这种情形,考虑到苏联的立场,为了避免扩大分歧,以维护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一致,新中国政府只好对南斯拉夫表示建交意愿的电文行无为之道,既没有复电表示赞成或拒绝,也没有复电表示收到此电,甚至在政府文件和新闻宣传报道中列举承认新中国的国家时都没有提及南斯拉夫的名字。中南建交问题被搁置下来,两国也就此处于隔绝状态。

1950年2月,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其中明确规定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或措施,并根据巩固和平与普遍安全的利益,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均将进行彼此协商。这就使得中南关系的一切可能的改变只能系于苏南关系的改变。

后来,1956年在接见来访的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联盟代表团时检讨说:我们有对不起你们的地方。过去听了情报局的意见,我们虽然没有参加情报局,但对它也很难不支持。我们写过文章批评你们。其实也不应该采取这种方式,该和你们商量。假如你们有些观点是错了,可以向你们谈,由你们自己来批评,不必那么急。在报纸上批评外国的党,成功的例子很少。这件事件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来说,是取得了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谈到建交问题时,说:你们承认新中国,我们没有回答,也没有反对。当时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反对,而且也没有理由反对。英国帝国主义承认我国的时候,我们都没有反对,你们社会主义国家承认的时候,又有什么理由反对呢?没有回答你们,也有一个原因,就是苏联不愿意我们和你们建交,那时我们不同意也很难办。当时有人说世界上有两个铁托,一个在南斯拉夫,一个在中国。在1955年6月会见首任南斯拉夫驻华大使弗·波波维奇时,也指出:延迟建交的原因是我们希望同苏联一起同你们搞好关系。苏联同你们搞好了关系,我们再同你们搞好关系,这样比较好。[6]

不过,南斯拉夫政府在受到中国冷遇后,仍然执行对中国友好的政策,呼吁国际社会承认新中国,并在联合国大会上多次对恢复中国合法地位的问题投赞成票,声明“承认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的代表,将会由于该政府承担对联合国和我们组织的会员国的义务,而有助于增加联合国的效能”,“不管谁如何看待中国政权,六亿人口的中国现在是世界上一个大的因素,忽略这一因素就会产生不良后果,这个中国有着自己的政府,它究竟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府,那是中国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在亚洲以外的其他任何人的事情,除了中国人民以外任何人也不能剥夺这个政府在世界上代表自己国家的合法权利”。[7]正是基于这个认识,南斯拉夫一直主张“应吸收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起它的作用”。[8]

二、国际形势的变化与中南建交的再度提出

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际形势开始发生变化。一方面,中国、朝鲜、越南等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相继取得胜利,蓬勃高涨的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正在聚集形成一支新兴的重要国际力量。另一方面,持续了数年的冷战到此时也出现了新的情况:1953年8月苏联氢弹爆炸成功,结束了美国核垄断的地位;斯大林的去世和艾森豪威尔的上台,一定程度上为冷战的演变提供了契机;美苏对各自阵营的控制均出现减弱的迹象。在此背景下,以赫鲁晓夫为首的新的苏共中央开始调整对外政策,谋求缓和世界局势。其中一项举措就是主动改善与南斯拉夫的关系,以巩固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南斯拉夫也希望能在不危害其党和国家的独立和安全利益的前提下结束与苏联的多年对抗。

1953年6月,在苏联的正式提议下,苏南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接着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也同南斯拉夫恢复了关系。为消除苏联党内的不同意见,1954年初,经赫鲁晓夫建议,专门成立了研究南斯拉夫问题委员会。该委员会经过调查,向苏共中央提交了一份报告,确认南斯拉夫的社会性质为社会主义国家。随后,苏联采取了一系列促使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行动,例如:6月22日,苏共中央给南共中央发出1948年中断关系以后的第一封信,表示愿意同南斯拉夫改进关系;8月,南斯拉夫农业官员应苏联农业部邀请到莫斯科参观农业展览会;9月初,苏联对外贸易团体代表与南斯拉夫对外贸易协会代表进行谈判,10月1日签订一项关于两国互售货物的协定;苏联报刊开始正面登载有关南斯拉夫的消息,这是苏南冲突后几年来未曾见的。

南斯拉夫在与苏联及东欧国家关系改善的同时,开始从不同渠道试图与中国方面进行接触,但中国政府对此态度谨慎。1953年6月,中国驻匈牙利大使收到南斯拉夫大使就任照会后,向国内请示如何应对,外交部回电“同意对南使馆照会置之不理”,不过在此件电文稿上,苏联东欧司司长徐以新批示“目前我同意发此电,由于苏南外交关系的变化,最近需要在对南关系上全盘研究一下。”8月,南斯拉夫新任驻印度大使拟给中国使馆送就任通知书,外交部仍指示“原则上同意不接受”,如果再来试探,“仍答以我与南斯拉夫无外交关系,如彼竟将该通知书送来,可以收下,但不予置覆”。12月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再请示同样问题时,外交部电复:部务会议已决定“对南大使就任照会可简覆收到,如来拜会可予接见,做一般寒暄,不回拜”。[9]这标志着中国政府对南斯拉夫执行的不接触政策开始发生转变。

是年最后一天,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在1954年6月访问印度和缅甸时,与印、缅总理共同倡议指导两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应适用于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指出这些原则如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强调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他们的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取得的胜利,证明了其作为一个大国的影响和威信,也标志着中国外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会议期间,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之前英国虽较早向新中国表示承认和建交意愿,但由于在实际行动上违背了中国的建交原则,谈判一直拖延无果。9月23日,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谈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时说: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家,我们要求一个和平的环境,一个和平的世界,我们要巩固和发展同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的团结合作关系,我们愿意同一切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只要这些国家也具有同样的愿望和诚意。但在当时,中南建交的滞后仍然是新中国扩大对外交往的一个不和谐音符。

同时期,铁托表面上对外声言南斯拉夫“不想再碰壁了”,所以无意建议与中国交换使节[10],实际上仍希望利用一些外交渠道向中国传递建交的重要信息,诚如10月8日南联邦执行委员会副主席卡德尔在奥斯陆的记者招待会上所指出的:“应该寻求某种方法以使中国注意到有必要和一切国家合作”。[11]

1954年10月1日,在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举行的国庆宴会上,包括南斯拉夫在内的7个未建交国家的使馆馆长受到邀请。南斯拉夫代办史蒂凡·召克不仅送来贺片,携夫人准时到会[12],而且在告辞前与王幼平大使有一席长谈,苏联驻罗马尼亚参赞帮助翻译。史蒂凡首先以南斯拉夫外交代表和南斯拉夫共产党员的身份向王幼平祝贺中国人民战胜日本、战胜、战胜美帝国主义和建国五周年,并希望王幼平也能出席南斯拉夫国庆宴会。谈话期间,史蒂凡并数次表示:南斯拉夫是世界上最早承认中国的国家之一,南斯拉夫人民及其政府是理解中国人民斗争的,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起就赞成中国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及其正义事业,赞成恢复人民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并为此作过斗争,虽然南斯拉夫承认中国这样久了,但至今未得回复。10月2日,王幼平向来访的苏联驻罗马尼亚大使麦尔尼考夫谈及此事。苏大使认为南斯拉夫代办的话是代表其官方的,建议“把南斯拉夫从美帝阵营拉出来”,并指出“南斯拉夫地位有战略意义,他的人民是英勇的,有高度爱国主义情绪,并对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有倾心的感情。如果我们与南斯拉夫关系长期不恢复,这种情绪会冷下去,则对美国有利。对这些国家,如果其政治领袖不是与美国抱得很紧,拉他一把对民主阵营是有利的。”10月3日,王幼平即在发国内的电文中,根据欧洲情形,建议为争取南斯拉夫人民和配合苏联、东欧人民民主国家促转巴尔干局势,“我政府似应尽速考虑对南斯拉夫的态度和政策,似应早日与南斯拉夫建立外交关系,并有必要互换使节”。[13]10月12日,外交部回电赞成王幼平与南斯拉夫代办交谈的做法,但指示“目前我与南斯拉夫正式建交并互换使节条件尚不成熟”,同时要求“今后在一般社交场合应积极展开活动,继续与其接触,对其宴会邀请均可参加,对其挑拨中苏关系的言论应据理予以驳斥。进一步研究南斯拉夫的政治动态,弄清情况,并将你们的观察及时报部。”[14]中国政府在处理与南斯拉夫关系问题上又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中南双方的努力与中南建交的实现

南斯拉夫驻罗马尼亚外交人员刚刚向中方使馆传递了建交信息,10月6日,在捷克斯洛伐克驻苏联使馆建军节招待会上,南斯拉夫驻苏联大使维迪枢又向中国驻苏联大使表示友好,提出想前往拜访,考虑到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对南斯拉夫态度的变化,表示同意。10月13日,维迪枢前来中国使馆做初次礼节拜访,再次说到四年前南斯拉夫政府曾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始终未得答复一事,明确提出他希望两国之间能够很快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慎重询问这是否是南斯拉夫政府的正式意见。维迪枢予以确认,声言南斯拉夫政府的领导都是这个意见,他们都希望同新中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并表示如果中国政府在原则上同意建立外交关系及互派大使,则南斯拉夫政府即可首先采取主动。[15]

当日,发出两封电报致外交部并报总理和中央。第一封报告事情经过,请示如何答复南斯拉夫大使建议。第二封就中南关系,根据下述情况,建议外交部同意南斯拉夫大使的建议:“1、南国同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的关系有所改进,不但外交关系均已恢复,而且贸易关系也在发展。2、南国在外交政策上已开始公开表示反对大西洋公约,反对欧洲防务集团,最近又表示反对伦敦九国会议的决议。3、苏新国家对南国的态度也有明显的改变。特别是苏联,苏联报刊现在开始登载南国报纸的舆论及某些经济建设消息,也登载过铁托的演说。苏联对争取南斯拉夫极为重视。南斯拉夫在巴尔干和东南欧,在战略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如南国转变,则美国在巴尔干及东南欧的战争计划就会根本破产。4、南斯拉夫对中国一般表示友好,四年前曾承认过我们,在联合国向来支持我国进入联合国,这次又主动提出要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这同我国同资产阶级国家的建交方针已相符合。”[16]

10月18日,中央复电:“10月13日两电均悉。关于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与南斯拉夫的关系问题,苏共中央曾在9月底有信给我们,其中说南斯拉夫希望在改善苏南关系的同时,也改善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关系。苏共已告诉南斯拉夫,苏共将把南斯拉夫的这个愿望转告有关的各兄弟党,并说只要南斯拉夫方面也采取必要的步骤,那么,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迅速取得成绩。中央同意即与南斯拉夫建立外交关系,并决定由你代表中国政府在莫斯科同南斯拉夫驻苏联大使进行建交谈判。但开始谈判前,须先见莫洛托夫同志一次,通知苏联政府我们对南斯拉夫将采取行动”。[17]很明显,苏联因素对中南建交又一次起了关键性作用。

另外,据的回忆,此间苏共中央曾派中央国际部的特别代表专程来华,亲自接见,担任翻译。苏共代表向中共陈述他们对于恢复和改善苏南关系的意见,解释他们已经采取的行动,说苏共中央认为1948年情报局关于南斯拉夫的决议,是不公正的和有错误的,继续保持与南斯拉夫的紧张关系,是不利于社会主义阵营的,他们希望各兄弟国家都恢复和建立与南斯拉夫的正常关系,为了与各兄弟党协调一致,建议中国也采取同样的行动。会谈后,与等同志商谈了苏共的建议,认为这个意见是合理的。经过政治局讨论并同意,中国政府最终做出了与南斯拉夫建交的决定。[18]

10月22日,就此事拜访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莫洛托夫当即表示:他个人完全赞成中国的决定,但尚需报告中央,如有意见再电话通知。次日上午苏联远东司电话告知:苏联政府赞成中国同南斯拉夫建交决定,没有其他补充意见。即于同日下午回拜南斯拉夫驻苏联大使,转达了中国政府同意建交的决定。[19]

但在其后的一个半月里,中南双方都没有任何作为,一面是南斯拉夫认为中国政府负有延迟建交的责任,应由中国开启建交谈判,一面是中方还在等待南方“首先采取主动”。直至12月6日晚,在芬兰驻苏使馆国庆招待会上,维迪枢只得向明言:关于建交问题南斯拉夫政府希望中国领导人对愿和南斯拉夫建交有正式表示,因过去南斯拉夫已公开承认了新中国,但新中国还未表示过承认南斯拉夫,有了这种表示之后,双方即可就具体交换使节进行谈判,这种表示可使中南两国立于平等地位。认为南斯拉夫人民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对其采取平等的、尊重的态度,对争取南斯拉夫人民是有很大作用的,所以在第二天再致电外交部并报总理和中央,建议最近在适当的地方由总理先表示一下中方本愿意同一切愿意和平共处的国家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精神及愿意同南斯拉夫建交的态度。[20]

从外交部档案可以看出,外交部经过内部讨论后,考虑了两个实施方案,一是用的名义致电南斯拉夫外长表示愿同南斯拉夫建交并互派使节,二是用大使的名义正式照会南驻苏大使,转达我政府愿同南斯拉夫建交的意见,并向呈文请示,附建议总理在最近某一场合(如政协会议)讲话中对南斯拉夫问题做一次表示。对此批示:同意以外长的名义给南外长一电表示愿同南斯拉夫建交,电文请面交南驻苏大使转达,双方建交的公报,可各自发表,以使南方可提到1949年承认我国那一历史事实。[21]

12月16日,外交部电告,要他转交12月14日签署的致南斯拉夫外长电。于次日下午将此电交给南驻苏大使,电文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欢迎同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此时,南外长正陪同铁托前往印度访问。至1955年1月5日,南斯拉夫大使拜访交来其外长波波维区1月2日签署的致外长的复电,并准备双方同时发表的公告草案,复电称“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政府满意地接受阁下一九五四年十二月十四日来电中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通知”,同时表示:相信建立中南间正常的外交关系“将有利于我们两国间相互关系的良好发展,同样也有利于国际合作和世界和平的共同事业”。[22]

这两封电文后来刊载在1955年1月11日的《人民日报》上,如果仅据这两份电文判断,自然会得出结论:中南建交是由中国方面做出决定、主动提议的,南斯拉夫方面予以接受。而我们从档案中看到建交过程中主动提议建交的却是南斯拉夫方面,中方则是在建交的最终实现形式上表示了主动。以外长的名义发出欢迎建交的电文,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方延迟建交的责任,也显示对平等外交的尊重。经过长达五年的时间,中南两国终于协定自1955年1月2日起建立外交关系。事过境迁五十载,外交部解密档案,才还原了这段历史的本来面貌。

总的看来,苏南关系的变化是中南建交延搁和实现的主要原因。由于中国在建国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所以,虽然南斯拉夫符合新中国的建交原则,但中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不得不首先考虑苏联的立场和中苏同盟的利益,而且,中共从维护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出发,也不赞成南共采取反苏的立场。此外,中南两党在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的确存在不少分歧,早在《关于南共问题的决议》中,中共就已指出:南共“在其对内对外的背叛性的和错误的行动中,违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观点,例如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则区别,国际援助对于各国革命运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对于人民革命事业的领导作用,党是阶级的最高组织形式,党的民主集中制,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用等”[23],这一认识对两国建交也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事实上,苏联因素和中南两党的分歧,对建交后一段时期中南关系的发展仍起着很大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引文献]

[1]《人民日报》先于1948年7月13日,刊登了新华社根据莫斯科俄语广播《真理报》6月29日所载该项决议录音译出的《情报局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状况的决议》,7月14日接着刊登了中共中央委员会7月10日《关于南共问题的决议》。

[2]《人民日报》1948年11月7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93页。

[4]1949年10月6日南斯拉夫代外长代表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承认中国政府致外长电,中国外交部档案馆档案,档号:109-00414-03。

[5]《人民日报》1949年12月4日。

[6]《外交文选》,第251-252、215页。

[7]1954年10月18日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就南斯拉夫对我加入联合国的态度发外交部电,中国外交部档案馆档案,档号:109-00479-02。

[8]1954年10月14日关于与南斯拉夫建交的问题(外交部内部资料报告,无署名),中国外交部档案馆档案,档号:109-00580-01。

[9]1953年7月1日外交部就对南斯拉夫使馆照会置之不理发驻匈牙利使馆电;1953年9月5日外交部就同意不接受南斯拉夫大使就任通知发驻印度使馆电;1953年12月外交部发驻保加利亚使馆电,中国外交部档案馆档案,档号:109-00414-01。

[10]1954年10月14日关于与南斯拉夫建交的问题(外交部内部资料报告,无署名),中国外交部档案馆档案,档号:109-00580-01。

[11]1954年10月18日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就南斯拉夫对我加入联合国的态度致外交部电,中国外交部档案馆档案,档号:109-00479-02。

[12]其他应邀国家中,意大利、比利时和土耳其无回复,法国、埃及和阿根廷有回复致谢但未出席,埃及送有贺片。

[13]1954年10月3日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王幼平就建议考虑我对南斯拉夫政策及关系致外交部电,中国外交部档案馆档案,档号:109-00584-01。

[14]1954年10月12日外交部就与南斯拉夫建交问题发王幼平电,中国外交部档案馆档案,档号:109-00584-01。

[15]1953年10月13日中国驻苏联大使就南斯拉夫驻苏联大使来我馆拜访事致外交部并报总理和中共中央电,中国外交部档案馆档案,档号:109-00580-01。

[16]1953年10月13日就建议和南斯拉夫建交事致外交部并报总理和中共中央电,中国外交部档案馆档案,档号:109-00580-01。

[17]1953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就与南斯拉夫建交问题发电,中国外交部档案馆档案,档号:109-00580-01。

[18]著《回忆与怀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94页。

[19]1954年10月27日,就为中南建交事会莫洛托夫及南斯拉夫大使情况致外交部并报总理和中共中央电,中国外交部档案馆档案,档号:109-00580-01。

[20]1954年12月7日,就与南斯拉夫大使再谈建交事致外交部并报总理和中共中央电,中国外交部档案馆档案,档号:109-00580-01。

[21]1954年12月外交部就中南建交问题呈请示文(该件有12月22日总理的批示),中国外交部档案馆档案,档号:109-00580-01。

中南范文篇9

随着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的结构性调整,中国石化集团实现了上下游一体化,原油的生产和供应作为石化集团上游石油企业的核心业务,为下游石化企业的生产提供了稳定的供应来源。由于石化集团原油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消费区域,因而原油的配置就成为联接上下游企业间的重要衔接手段,搞好原油配置对提高集团公司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目前中石化自产原油量不能满足原油加工量的需求,且内部石油资源潜力不足的情况下,随着对石油需求的不断增加,对外部原油资源,特别是进口原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原油配置效果对集团经济利益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主要是从分析“九五”期间中石化集团原油配置的现状和问题入手,预测把握“十五”期间原油供求的基本趋势,从而提出“十五”中石化集团公司原油配置的思路建议。

一、中石化集团原油供应及配置现状

(一)原油供应总量及结构

中石化集团原油资源主要包括中石化自产原油、中石油供原油、进口原油各约占30%,中海洋供原油占10%。

1998年集团公司原油资源量为8073万吨,其中石化自产原油供应量2784万吨,占34.5%;中石油供2276万吨,占28.2%;中海洋原油819万吨,占10.1%;进口原油2194万吨(一般贸易1812万吨,来进料382万吨),占27.2%。

(二)原油配置现状及特点

中石化集团石化企业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及中南地区,在原油配置上主要表现为,中石化自产原油主要供华东及长江中游地区炼厂,中石油原油主要供华北、华东内陆及中南内陆地区炼厂,海洋原油主要供沿海及沿江地区炼厂,进口原油主要供东南沿海炼厂。

从原油供应及配置现状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在原油供应上,以国内陆上资源为主。

1998年中石化集团原油资源量中,国内陆上原油资源量5060万吨,约占63%,其余为海洋原油和进口原油。

2、在炼油能力布局上,有两个布局特点:一是形成了华东、中南和华北地区5:3:2的炼油布局;二是在内陆、沿海、沿江地区能力布局基本平衡。

炼油能力布局如图1-1、1-2所示。

图1-1图1-2

中石化集团石化企业原油总加工能力11360万吨(1997年数据),能力布局是,华北地区石化企业加工能力2000万吨,占18%;华东地区加工能力5800万吨,占51%;中南地区加工能力3560万吨,占31%。从内陆、沿海、沿江炼化企业的能力布局来看,分别占33%、37%和30%。

3、原油进口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配置在沿海及沿江地区,形成由东南沿海向中部供油的流向。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对石油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从1993年到1997年,我国原油进口量一直呈上升趋势(见图1-3),1998年我国实际进口原油2732万吨,其中石化集团原油进口量占80%。在石化集团一般贸易进口原油1812万吨中,有1440万吨进入沿海及沿江石化企业,约占79.5%。

图1-31993-1998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单位:万吨

4、在原油配置上,基本体现了就近供应的原则。

中石化集团自产原油和中石油供原油中除胜利原油、大庆原油一部分供给沿江、沿海石化企业外,其他产地原油都是就近供给当地或附近地区炼厂;中海洋原油在供应给附近炼厂的同时,也配置到沿江企业;进口原油在配置到港口及码头所在地石化企业的同时,还主要向沿江地区输送。

(三)原油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1、内部自产原油资源量不足,难以满足加工需求。

1998年中石化原油资源量中自产原油占总资源量的34%,是石化集团原油加工能力的25%,远不能满足加工需求。

2、原油加工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炼油装置平均负荷率较低。

从各地区石化企业加工负荷状况看(见图1-4),中石化集团石化企业总体炼油装置开工不足,平均加工负荷率为66.8%,其中华北地区除石炼化以外炼厂以及华东内陆和中南内陆地区炼厂的平均加工负荷率只有52.7%,加工能力远未得以充分利用。

图1-4

3、在原油配置上,存在运费偏高的现象。

一是远距离运输使运费偏高。如吐哈原油供洛阳石化和荆门石化、塔里木原油供洛阳石化和石炼化,这种长距离以铁路为主的运输使每吨原油运杂费平均达442元。二是供沿江地区石化企业的原油运费普遍偏高。供沿江地区石化企业原油的运杂费水平如表1-3所示。

表1-3单位:元/吨公务员之家

供沿江石化企业的原油运杂费相对水平最低的是中石化胜利原油,最高的是中石油大庆原油,大庆原油配置到沿海企业的运杂费相对较低。

另外,在对沿江炼厂的配置中,供巴陵石化和荆门石化的原油运杂费都处在最高水平,其中配置到巴陵石化的原油中,胜利原油运杂费水平相对最低,为169元/吨,大庆原油最高,为262.2元/吨;大庆原油、西江原油配置到荆门石化的运杂费分别高达386元/吨和363.5元/吨。

4、原油加工量与成品油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不平衡。

从1998年各地区成品油产需情况看(见表1-1),集团公司石化企业所在区域华北、华东和中南地区市场都存在供需缺口,总缺口达1470万吨,折合原油加工量缺口约2650万吨。目前,为了平衡供需矛盾,有中石油东北油和西北油弥补到缺口地区(见表1-2),但中南地区仍有405万吨的成品油市场缺口,折合原油加工量缺口约700万吨。

表1-11998年各地区成品油产需情况单位:万吨

序号地区原油加工量汽煤柴产量消费量供需平衡

1华北16688771166-289

2华东455222772726-449

3中南248815162248-732

合计870846726140-1470

表1-21998年成品油销售流向单位:万吨

序号地区东北油西北油小计

1华北27971350

2华东5050505

3中南26067327

二、中石化集团“十五”原油供应总量及结构预测

(一)国内原油供求趋势预测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石油消费占我国能源消费的比重势必会增加,预期国内原油供求的基本趋势是今后至少5年内国内原油产量增长速度不及需求增长速度,原油进口量将逐年增加。

根据对2000-2005年全国原油产量预测(见表2-1),预计“十五”期间国内原油产量年平均增长率只有0.7%左右,到2005年全国原油产量约为1.65亿吨。

表2-1单位:万吨

序号名称1998年2000年2005年

1石油集团107381073510810

2石化集团353135003500

3海洋总公司163217082185

合计159011594316495

(不包括新星和地方)

而同期中国对石油的需求却呈较强劲的增长势头。1998年我国国内原油需求量(产量+净进口量)为1.72亿吨,根据国家计委能源所交能司的预测,2000年全国原油需求量约1.9亿吨,到2005年达2.48亿吨。届时原油供需缺口约为8300万吨,中国对外依赖程度将达到34%。

(二)中石化集团原油供应总量及结构预测

1、原油供应总量预测

假设供给石化企业的原油资源全部用于原油加工,则根据中石化咨询公司的预测,2000年集团公司原油供应量约0.94亿吨,2005年约1.26亿吨,较2000年增加3200万吨,较1998年原油加工量8060万吨增加约4540万吨。

2、原油供应结构预测受国内原油产量增长有限及自身资源潜力不足的影响,石化集团原油供应在结构上必然表现为国内陆上原油资源比重的减少与对外依赖程度的增加。

由表2-1可以看出,2005年国内原油供应量将较1998年增加约590万吨,其中

中石化自产原油减少30万吨,中石油原油增加约70万吨,中海洋原油增加约550万吨,2005年原油供应量的增加主要依靠进口原油约3950万吨实现。假设国内原油增加的产量全部提供给石化集团加工,则其原油供应在结构上就表现为中石化自产原油供应量2750万吨,中石油供2350万吨,中海洋供1370万吨,进口原油6130万吨,分别占总量的22%、19%、11%和48%。国内陆上原油资源在原油供应总量中的比重降低以及进口原油比重增加成为必然趋势。

根据国内各油源的原油资源潜力与开发状况,预测“十五”期间中石化集团公司国内原油资源增量的主要来源如下:

一是中石油原油资源增量主要来自西部油区。由于我国东部主要原油产区已进入开采后期,西部地区为原油资源的战略接替地区,“十五”期间中石油原油70万吨的增量将主要来自西部原油产区。

二是中海洋原油供应量的增加主要来自渤海海域。中海洋公司1998年原油产量1632万吨,其中南海产量1362万吨(南海东部产量1255万吨,南海西部产量107万吨),渤海产量265万吨,东海油区当年刚开始投产。根据海洋公司发展目标,2005年南海海域原油产量稳定在1000万吨,渤海海域原油产量达到1000万吨,即南海原油产量将较1998年减少250万吨,渤海海域为主力开发地区,原油产量将较1998年增加750万吨,2005年海洋原油增量550万吨将主要由渤海海域实现。

根据对国际市场原油供应潜力的分析,从原油供应安全的需要出发,预测“十五”期间中石化进口原油资源在结构上将表现为以中东地区国家和俄罗斯原油为主,亚太与非洲原油为辅的稳定、多元的供应结构。

表2-21995-1998年我国进口原油构成单位:万吨

进口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

来源进口量比例%进口量比例%进口量比例%进口量比例%

中东776.445.41196.252.91678.147.31666.861

亚太708.141.4821.536.3941.226.5546.820

非洲183.910.8192.78.5590.716.7219.18

其他402.451.32.33379.5299.511

合计17091002261.710035471002732.3100

根据1995-1998年我国进口原油构成状况(见表2-2),在进口原油资源中,中东原油所占比例不断增加,1998年达60%,来自亚太和非洲地区的原油所占比例不断下降,1998年降至不足30%。由于目前主产低硫原油的东南亚、非洲地区的探明储量未有突破性增长,在不考虑其他原油进口的情况下,预计“十五”期间中东含硫原油在进口原油总量中所占比例不会低于目前水平,即约占进口原油总量的60%。由此预测2005年我国中东原油进口量将达4980万吨,其中中石化进口中东原油资源量为3680万吨。又根据中俄两国政府签订的有关进口俄罗斯原油的协议,2003年以后,每年约有1500万吨俄罗斯原油进入国内,约占进口原油总量的25%,届时从石油安全供应的要求出发,应减少中东含硫原油进口量至50%左右,余下约25%的进口原油资源量则考虑由亚太、非洲和其他地区国家的原油补充。

三、中石化集团“十五”原油配置的思路建议

(一)原油配置的原则

根据对石化集团原油配置现状的分析和“十五”发展趋势的预测,在研究确定集团公司原油配置的思路和方法上,主要遵循如下原则:

1、原油加工量与炼厂能力相匹配的原则。目前石化集团石化企业平均装置负荷率不到70%,其中有的石化企业加工负荷率不足加工能力的一半。能力闲置不仅意味着市场状况不景气,而且增加了企业消耗。“十五”期间企业能力的扩张必须建立在提高装置利用率,满足合理的加工负荷率的基础上。

2、原油加工量与原油供应来源相适应的原则。油源不同,原油输送到炼厂的渠道和运距也就不同,从而引起运输方式和运费的不同。由于石化集团自产原油不足,原油加工主要靠外部资源,大规模的调运必然涉及原油的有效配置问题。为避免运费的不合理消耗,应按就近供应和运费最省的原则,根据原油的不同来源合理确定各炼厂的原油加工量。

3、原油品质与加工装置相匹配的原则。由于预测“十五”期间进口原油数量,特别是进口含硫原油的数量会不断增加,石化集团原油加工装置必须适应这一变化趋势,适时加以调整改造,提高含硫原油处理能力。

4、原油加工量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原则。原油加工与配置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各地区市场需求特点确定原油加工量以及调整炼油能力布局,以适应不断增长的石油消费需求,满足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提高集团公司的市场占有率。

(二)原油配置的思路

根据目前石化集团在原油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原油配置的原则,“十五”期间原油配置的总体思路应立足于满足炼厂加工需求量,统筹考虑油源、运距、运费、原油品质、市场需求等因素,在加强国内资源勘探开发的同时,促进进口原油经济、安全、可靠地供应,以实现合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提高石化集团的整体效益。在这个思路指导下,华北地区石化企业以加工中石油大庆原油、辽河原油及从天津、黄岛码头进入国内的进口原油或俄罗斯进口原油为主;中南内陆地区或长江中游地区以加工国内陆上原油为主,中海洋原油或俄罗斯进口原油为补充;中南沿海地区以加工中海洋原油及进口原油为主;华东沿海地区以加工进口原油为主。具体应采取如下措施:

1、适应各地区市场需求变化趋势,调整炼油能力布局。

目前石化集团原油加工能力约为1.136亿吨,预测2005年原油需求量约为1.26亿吨,需增加能力约1240万吨。根据2005年各地区成品油需求量预测(见表3-1),华北、华东和中南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原油加工能力缺口。

表3-1单位:万吨

地区华北华东中南

成品油需求130342803166

原油加工247685605192

加工能力200058003560

缺口-476-2760-1632

由于“十五”期间中石油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原油加工能力依然富余,所生产的成品油可就近供给华北、华东内陆及中南内陆地区,石化集团1240万吨炼油能力的扩充则可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的石化企业,其他地区石化企业的原油加工能力“十五”期间可基本保持不变。

这样“十五”期间华东及中南地区的炼油能力较“九五”将增加约13%,华北地区能力不变;从沿海、沿江和内陆地区看,则表现为4:3:3的炼油能力布局(见图3-1、3-2),即“十五”期间主要增加沿海地区石化企业的原油加工能力。

图3-1图3-2

2、适应不同油源资源量的变化,按就近原则做好原油增量的配置。

由于预测“十五”期间石化集团原油供应总量增加,国内资源增量部分主要由中石油西部地区、中海洋渤海海域构成,按就近原则,中石油原油主要供中南内陆地区炼厂,中海洋原油主要供华北、华东地区炼厂。进口原油增量部分中俄罗斯原油主要供华北地区炼厂或南下供中南内陆地区炼厂,以提高该地区的加工负荷率;其他增量部分则主要供沿海地区炼厂。由此,“十五”期间,华北地区炼厂以加工中石化胜利原油、中石油东北及华北原油、中海洋渤海原油以及俄罗斯进口原油为主;华东沿海及中南沿海地区炼厂以加工中海洋南海原油和进口原油为主;华东内陆地区炼厂以加工胜利原油和进口原油为主;中南内陆地区炼厂以加工中石化中原原油、中石油西北原油为主。

3、适应原油品质的变化,搞好原油加工装置的适应性改造。

由于我国国内炼油加工装置是在以往原油自给自足的条件下为加工国产重质低含硫原油而设计的,随着原油进口量的不断增加,特别是中东含硫原油的增加,我国必须发展较大规模的高含硫原油加工能力。“九五”期间石化集团重点对沿海企业进行了加工含硫油的技术改造,目前国内石化企业除齐鲁石化和大连西太平洋石化公司(WEPEC)外,茂名石化和镇海炼化股份公司也已基本具备单独炼制进口含硫原油的能力。预计2000年国内含硫原油的处理能力将达到2850万吨。如果再加上能够掺炼含硫原油的天津石化、金陵石化、上海石化和扬子石化等炼厂,含硫原油加工能力将达到3650万吨。

由于预测2005年我国含硫原油进口量约4980万吨,则国内炼厂含硫原油处理能力还存在约1330万吨的缺口。主要应在沿海地区以进口含硫原油加工为发展重点,在总体炼油能力扩充的同时做好含硫原油加工装置及配套工程的调整改造。

4、充分利用炼厂装置能力,提高炼厂加工负荷率。由于石化集团目前炼油装置的平均负荷率较低,且分布不均衡,内陆地区炼厂平均加工负荷率低,沿海地区炼厂平均加工负荷率较高,为此,“十五”期间应增加对华北及中南内陆地区炼厂的原油配置量,提高其炼油装置负荷率。具体方法一是进口原油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炼厂加工,这样可以挤出一部分国内原油资源(主要是胜利原油和大庆原油)输送给内陆地区炼厂加工,从而增加该地区的原油供应量,提高其加工负荷率;二是合理调剂进口石油资源,总的原则是尽可能地多进口原油,少进口成品油,这样成品油由国内炼厂通过加工原油来生产和供应,以提高石化集团炼油装置负荷率;三是“十五”后期在实现对俄罗斯进口原油的输入以后,主要配置到内陆地区,会进一步提高该地区的加工负荷率。通过资源的合理调剂增加炼厂加工量,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从远距离出口市场进口结构性石油产品,还将为石化集团石化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可靠的原料供应。5、依据运费最省原则,调整和优化原油配置。

由于预测“十五”期间石化集团原油供应总量增加,供应结构也发生相应变化,石化企业的炼油能力布局受各地区市场需求和资源结构变化的影响而呈现出与今不同的布局特点,原油配置需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变化。根据目前原油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从节省运费的角度考虑,建议在原油配置上作相应调整和优化。如由于大庆原油到沿江炼厂的运费远高于其他来源的原油,可考虑减少大庆原油向该地区供应量,特别是不再安排输送到荆门石化和巴陵石化,所减少的供应量可调剂到华北和沿海企业;吐哈原油和塔里木原油供洛阳石化、荆门石化长距离铁路运输,使运费过高,造成原油采购成本远高于平均水平,可减少其运量或通过铺设管道改变运输方式以减少运费;西江原油配置到荆门石化的运费过高,可就近改输至茂名石化、广州石化或福建炼厂。另外,受中俄两国政府签订有关进口俄罗斯原油协议的影响,“十五”期间对进口原油的配置可分阶段采取不同措施,即在“十五”前期2000-2003年,进口原油通过各港口、码头集中配置到沿海地区炼厂和齐鲁石化,同时调整胜利原油流向主要供中南内陆地区及长江中游地区炼厂,荆门石化和巴陵石化以配置江汉原油、河南原油和胜利原油为主;“十五”后期2003年以后,增加的俄罗斯进口原油主要供华北地区石化企业,或继续南下供中南内陆及长江中游地区炼厂,胜利原油则部分改输至齐鲁石化和济南炼厂。

在实际配置工作中,原油供应方面需要考虑不同油源和原油品质,原油加工方面需要考虑各需求地区和石化企业,参量很多,难以通过定性方法精确求得使运费最省的配置方案。为此,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解决原油从供应地到炼厂的运量,确定保证原油采购成本(到厂价)最低的合理的运输方案。从石化集团实际出发,在原油供应地数量i和炼厂数量j、原油供应总量ai和炼厂需求总量bj以及各供应地到炼厂的单位采购成本cij已确定的前提下,可建立如下模型:

中南范文篇10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镇创建消费放城市基层投诉站成立大会。出席我们今天成立大会的领导有××*市消保委副会长、××*工商行政管理局××8副局长、××市创消指挥部、市消保委××秘书长、××*镇党委副书记××*、镇政府副镇长××*以及镇创消工作各成员单位的负责人和各管理区、各村有关领导。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级领导在百忙中前来参加我们的会议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天,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议程有:

一、××*市创消指挥部、市消保委刘谦秘书长宣读关于同意新港镇中南村等26个村级单位成立“消费者维权投诉站”和“12315联络站”的批复

二、举行授牌、送法仪式

三、举行揭牌仪式

四、中南村(江枫苑社区)维权投诉站站长、中南村村委会主任××*向大会作表态发言

五、新港镇创消指挥部副总指挥、镇政府副镇长××*同志作工作报告

六、镇创消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镇党委副书记××*同志讲话

七、××*市消保委副会长、××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向大会作指示

八、××*市创消办××*主任作消法知识培训

首先,进行第一项议程,请××*市创消办、市消保委××秘书长宣读关于同意××镇中南村等26个村级单位成立“消费者维权投诉站”和“12315联络站”的批复。

(宣读毕)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举行授牌、送法仪式,请港南村、李袁村、三湾村、白莲村上台。

(授牌毕)

下面,进行第三项议程,举行揭牌仪式,请××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镇党委副书记××*为新港镇中南村维权投诉联络站揭牌,大家欢迎!

(揭牌毕)

下面,进行第四项议程,请中南村(江枫苑社区)维权投诉站站长、中南村村委会主任××*向大会作创消工作表态发言。

(发言毕)

下面,进行第五项议程,请××镇创消指挥部副总指挥、镇政府副镇长××*同志作创消工作报告。

(报告毕)

下面,进行第六项议程,请镇创消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新港镇党委副书记××*同志讲话。

(讲话毕)

下面,进行第七项议程,请××*市消保委副会长、××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向大会作指示。

(指示毕)

各位领导,同志们,××镇创建消费放城市基层投诉站成立大会马上就要结束,接下去,请大家原地休息两分钟,我们接着举行消法知识培训。

(更换会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