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件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03:48:14

中间件技术

中间件技术范文篇1

在众多关于中间件的定义中,比较普遍接受的是IDC表述: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中间件位于客户机/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资源和网络通信。IDC对中间件的定义表明,中间件是一类软件,而非一种软件;中间件是介于操作系统(包括底层通信协议)和各种分布式应用程序之间的一个软件层。总的作用是建立分布式软件模块之间互操作的机制,屏蔽底层分布式环境的复杂性和异构性,为处于自己上层的应用软件提供运行与开发环境,帮助用户灵活、高效地开发和集成复杂的应用软件。在具体实现上,中间件是一个用应用程序接口定义的分布式软件管理框架,具有强大的通信能力和良好的可扩展性。中间件在分布式系统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

2中间件的分类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中间件技术也已日渐成熟,并且出现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中间件产品。按照IDC分类方法,中间件可分为以下6类:

2.1终端仿真/屏幕转换

用以实现客户机图形用户接口与已有的字符接口方式的服务器应用程序之间的互操作。

2.2数据访问中间件

适用于应用程序与数据源之间的互操作模型,客户端使用面向数据库的API,以提请直接访问和更新基于服务器的数据源,数据源可以是关系型、非关系型和对象型。这类中间件大都基于SQL语句,采用同步通讯方式。此类中间件使应用开发简单化,但如果透过广域网使用,则会带来严重的效率问题,因为在低速网上来回交互SQL语句会使通讯流量过大,同时对数据压缩、加密带来不便。

2.3远程过程调用中间件

RPC机制是早期开发分布式应用时经常采用的一种同步式的请求应答协议。通过这种协议,程序员编写客户方的应用,需要时可以调用位于远端服务器上的过程。RPC扩展了过程语言中的“功能调用/结果返回”的机制,使得它可以适用于一个远程环境。由于RPC机制是同步方式,因而在工作的时候,要求客户方和服务方均能正确工作才能很好地运行,有一方不能工作将导致RPC失败。在网络故障、机器故障存在的情况下,这一要求是很难保证的。另外,由于大多数RPC机制很难建立点到点的关系,因而也很难用在面向对象的编程当中。

2.4消息中间件

越来越多的分布式应用采用消息中间件来构建,通过消息中间件把应用扩展到不同的操作系统和不同的网络环境。基于消息的机制更多地适用于事件驱动的应用,当一个事件发生时,消息中间件通知服务方应该进行何种操作。其核心安装在需要进行消息传递的系统上,在它们之间建立逻辑通道,由消息中间件实现消息发送。消息中间件可以支持同步方式和异步方式,实际上是一种点到点的机制,因而可以很好的适用于面向对象的编程方式。中间件领域目前最热门的技术是异步的消息中间件,异步中间件技术比同步中间件技术具有更强的容错性,在系统故障时可以保证消息的正常传输。

2.5交易中间件

是专门针对联机交易处理系统而设计的,如银行业务系统、定票系统等。联机交易处理系统需要处理大量并发进程,处理并发涉及到操作系统、文件系统、编程语言、数据通讯、数据库系统、系统管理、应用软件,交易中间件就是一组程序模块,用以减少开发一个联机交易处理系统所需的编程量。

2.6对象中间件

传统的面向对象技术通过封装、继承及多态提供了良好的代码重用功能,但是这些对象只存在一个程序中,外面的世界并不知道它们的存在,也无法访问它们。面向对象的中间件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面向对象的中间件提供一个标准的构件框架,能使不同厂家的软件通过不同的地址空间、网络和操作系统交互访问。该构件的具体实现、位置及所依附的操作系统对客户来说都是透明的。

3主流中间件技术平台

考察当前主流的分布计算技术平台,主要有OMG的CORBA,Sun的J2EE和MicrosoftDNA20000,它们都是支持服务器端中间件技术开发的平台,但都有其各自特点,将分别阐述如下:

3.1OMG的CORBA

公共对象请求体系结构(CORBA,CommonOb—jectRequestBrokerArchitecture)是对象管理组织(OMG)基于众多开放系统平台厂商提交的分布对象互操作内容基础上制定的分布式应用程序框架的规范。

CORBA是由绝大多数分布计算平台厂商所支持和遵循的系统规范,具有模型完整、先进,独立于系统平台和开发语言,被支持程度广泛的特点,已逐渐成为分布计算技术的标准。COBRA标准主要分为3个层次:对象请求、公共对象服务和公共设施。最底层是对象请求(ORB,ObjectRequestBroker),规定了分布对象的定义(接口)和语言映射,实现对象间的通讯和互操作,是分布对象系统中的“软总线”;在ORB之上定义了很多公共服务,可以提供诸如并发服

务、名字服务、事务(交易)服务、安全服务等各种各样的服务;最上层的公共设施则定义了组件框架,提供可直接为业务对象使用的服务,规定业务对象有效协作所需的协定规则。CORBA的优点是大而全,互操作性和开放性非常好,缺点是庞大而复杂,并且技术和标准的更新相对较慢,在具体的应用中使用不是很多。

3.2Sun的J2EE

为了推动基于Java的服务器端应用开发,Sun在1999年底推出了Java2技术及相关的J2EE规范。

J2EE的目标是提供与平台无关的、可移植的、支持并发访问和安全的、完全基于Java的开发服务器端中间件的标准。J2EE简化了构件可伸缩的、基于构件服务器端应用的复杂度。在J2EE中,Sun给出了完整的基于Java语言开发面向企业分布应用的规范,其中在分布式互操作协议上,J2EE同时支持远程方法调用(RMI,Re—moteMethodlnvocation)和因特网对象请求间协议(IlOP,IntemetInter-ORBProtocal),在服务器端分布式应用的构造形式包括了JavaScrvlct、JSP(JavaServerPage)、EJB等多种形式,以支持不同的业务需求。

EJB是Sun推出的基于Java的服务器端构件规范J2EE的一部分,在J2EE推出之后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已经成为应用服务器端的标准技术。SunEJB技术是在JavaBean本地构件基础上,发展的面向服务器端分布应用构件技术。它基于Java语言,提供了基于Java二进制字节代码的重用方式。EJB给出了系统的服务器端分布构件规范,这包括了构件、构件容器的接口规范以及构件打包、构件配置等的标准规范内容。EJB技术的推出,使得用Java基于构件方法开发服务器端分布式应用成为可能。从企业应用多层结构的角度,EJB是业务逻辑层的中间件技术,与JavaBeans不同,它提供了事务处理的能力,自从三层结构提出以后,中间层,也就是业务逻辑层,是处理事务的核心,从数据存储层分离,取代了存储层的大部分地位。从分布式计算的角度,EJB像CORBA一样,提供了分布式技术的基础,提供了对象之间的通讯手段。

从Internet技术应用的角度,EJB和Servlct,JSP一起成为新一代应用服务器的技术标准,EJB中的Bean可以分为会话Bean和实体Bean,前者维护会话,后者处理事务,现在Scrvlet负责与客户端通信,访问EJB,并把结果通过JSP产生页面传回客户端。

J2EE的优点是技术先进,架构优秀,真正的三层结构,用Java开发构件,能够做到“Writeonce,runany—where”,开发大型的应用优势明显,可以配置到包括Windows平台在内的任何服务器端环境中去。缺点是缺少一系列的接口支持,技术进入门槛高,开发起来的难度大。

3.3MicrosoftDNA2000

MicrosoftDNA2000(DistributedinterNetApplications)是Microsoft在推出Windows2000系列操作系统平台基础上,在扩展了分布计算模型以及改造BackOffice系列服务器端分布计算产品后的新的分布计算体系结构和规范。

在服务器端,DNA2000提供了ASP、COM、Cluster等的应用支持。目前,DNA2000在技术结构上有着巨大的优越性。一方面,由于Microsoft是操作系统平台厂商,因此DNA2000技术得到了底层操作系统平台的强大支持;另一方面,由于Microsoft的操作系统平台应用广泛,因此在实际应用中,DNA2000得到了众多应用开发商的采用和支持。

DNA2000融合了当今最先进的分布计算理论和思想,如事务处理、可伸缩性、异步消息队列、集群等内容。DNA使得开发可以基于Microsoft平台的服务器构件应用,其中,如数据库事务服务、异步通讯服务和安全服务等,都由底层的分布对象系统提供。

以Microsoft为首的DCOM/COM/COM+阵营,从DDE,OLE到ActiveX等,提供了中间件开发的基础,如VC,VB,Delphi等都支持DCOM,包括OLEDB在内新的数据库存取技术,随着Windows2000的,Microsoft的DCOM/COM/COM+技术,在DNA2000分布计算结构基础上,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分布构件应用模型。首先,DCOM/COM/COM+的构件仍然采用普通的COM(ComponentObjectModel)模型。COM最初作为Microsoft桌面系统的构件技术,主要为本地的OLE应用服务,但是随着Mi-crosoft服务器操作系统NT和DCOM的,COM通过底层的远程支持使得构件技术延伸到了分布应用领域。DCOM/COM/COM+更将其扩充为面向服务器端分布应用的业务逻辑中间件。通过COM+的相关服务设施,如负载均衡、内存数据库、对象池、构件管理与配置等等,DCOM/COM/COM+将COM、DCOM、MTS的功能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概念、功能强的构件应用体系结构。而且,DNA2000是单一厂家提供的分布对象构件模型,开发者使用的是同一厂家提供的系列开发工具,这比组合多家开发工具更有吸引力,不足是依赖于Mi-crosoft的操作系统平台,因而在其它开发系统平台如(Unix、Linux)上不能发挥作用。

4中间件技术的发展趋势

4.1网格技术

中间件技术当前所面临的重大挑战是要在互联网这个复杂的分布式系统中构建应用程序。许多计算机专家认为,将整个互联网的各种资源全部整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服务,是相当困难甚至难以实现的。当然,对于具体的应用领域,具体的网络区域,用中间件技术将其中的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还是相当有前景的。目前方兴未艾的网格(GRID)技术实质上即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中间件系统,可同时运用网络中所有的CPU、存储器、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资源,用户通过PC、手机或PDA,可从互联网上获取来自全球的资源,互联网将变成一个虚拟的、强大的计算平台。网格的重要特征是对资源的共享和管理,包括:(1)计算资源。启动程序,监测、控制进程运行;对分配给进程的资源的管理机制;查询功能,确定硬、软件状态、相关负载信息和队列状态等。(2)存储资源。上载、下载文件;对分配给数据传输的资源(空间、磁盘带宽、网络带宽、CPU)的管理机制,确定可用空间、带宽使用率等相关负载信息。(3)网络资源。提供控制分配给网络传输的资源的管理机制;查询网络状态和负载的功能。(4)代码库。管理源码和目标码的机制。另外,网格系统还应包括:①网格特有事务所需要的通信和认证协议,通信协议允许资源之间交换数据,功能包括传输、寻径和名字服务。建立在通信协议之上的认证协议为确认用户和资源的身份提供加密安全机制。②管理一组相关联的资源集合,

并负责资源集合之间的交互,包括:目录服务、合作分配资源任务调度服务、监控诊断服务、数据复制服务、支持网格的编程、软件发现服务、团体授权服务等。

4.2面向移动计算

移动计算问题可以具体展开为三个方面:①用户移动。无论用户处在什么位置,都能为其提供一致的工作环境,包括用户的配置信息和他所“订阅”的服务。②终端移动。使终端设备无论在任何接入点接入网络,都能正常工作,也就是说底层网络对终端设备是透明的。③服务移动。当前,越来越多的服务依赖于移动的资源,甚至服务本身就处在不断移动中,必须保证用户及其终端设备可以随时找到这些服务。据此,移动计算需要一个基础设施将合适的协议、机制、工具集成起来,提供上述三方面的功能。移动中间件正是这样一种基础软件。它随时对移动用户和终端进行跟踪和重定位,保证移动实体的相互通信,克服系统的异构性,并且为开放的网络环境提供安全性。随着网络带宽不断增大,人们对移动设备的服务质量问题的顾虑渐渐打消,而使用移动设备的方便性日益突出。人们要求各种服务都可以在移动的情况下(包括上述三种情况)获得。因而移动中间件具有十分广泛的发展前景。泛化计算(UbiquitousComputing)是移动计算的极至,指从大型机、PC、到PDA以至安装有处理器的各种各样的日常生活设备之间能够相互通信、协调工作。显然,在这个领域,中间件面临更为复杂的异构环境以及无线通信和动态配置的挑战。

4.3面向服务质量

传统的单一系统,如大型主机、容错系统等,依赖昂贵的配置与设计来实现高可用性,而高可用中间件主要是在软件层面利用系统的冗余部件(比如机群系统有大量这样的部件)为用户提供高可用功能。这有三个方面的优势:成本低、可扩展性好、更加灵活方便。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还有必要在中间件中增加保证QOS的协议(在CORBA中已经有这样的协议)以实现数据的备份以及各种各样的容错功能。另外,还要保证此方法的响应时间尽可能的快(这里泛指用户响应时间以及切换时间等一切影响服务质量的时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网络提供的服务,这就对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质量低劣的服务是没有市场的。高可用中间件、容错中间件在这一背景下将不断完善和发展。

4.4各种技术的发展对中间件技术产生的影响

中间件技术范文篇2

在众多关于中间件的定义中,比较普遍接受的是IDC表述: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中间件位于客户机/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资源和网络通信。IDC对中间件的定义表明,中间件是一类软件,而非一种软件;中间件是介于操作系统(包括底层通信协议)和各种分布式应用程序之间的一个软件层。总的作用是建立分布式软件模块之间互操作的机制,屏蔽底层分布式环境的复杂性和异构性,为处于自己上层的应用软件提供运行与开发环境,帮助用户灵活、高效地开发和集成复杂的应用软件。在具体实现上,中间件是一个用应用程序接口定义的分布式软件管理框架,具有强大的通信能力和良好的可扩展性。中间件在分布式系统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

2中间件的分类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中间件技术也已日渐成熟,并且出现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中间件产品。按照IDC分类方法,中间件可分为以下6类:

2.1终端仿真/屏幕转换

用以实现客户机图形用户接口与已有的字符接口方式的服务器应用程序之间的互操作。

2.2数据访问中间件

适用于应用程序与数据源之间的互操作模型,客户端使用面向数据库的API,以提请直接访问和更新基于服务器的数据源,数据源可以是关系型、非关系型和对象型。这类中间件大都基于SQL语句,采用同步通讯方式。此类中间件使应用开发简单化,但如果透过广域网使用,则会带来严重的效率问题,因为在低速网上来回交互SQL语句会使通讯流量过大,同时对数据压缩、加密带来不便。

2.3远程过程调用中间件

RPC机制是早期开发分布式应用时经常采用的一种同步式的请求应答协议。通过这种协议,程序员编写客户方的应用,需要时可以调用位于远端服务器上的过程。RPC扩展了过程语言中的“功能调用/结果返回”的机制,使得它可以适用于一个远程环境。由于RPC机制是同步方式,因而在工作的时候,要求客户方和服务方均能正确工作才能很好地运行,有一方不能工作将导致RPC失败。在网络故障、机器故障存在的情况下,这一要求是很难保证的。另外,由于大多数RPC机制很难建立点到点的关系,因而也很难用在面向对象的编程当中。

2.4消息中间件

越来越多的分布式应用采用消息中间件来构建,通过消息中间件把应用扩展到不同的操作系统和不同的网络环境。基于消息的机制更多地适用于事件驱动的应用,当一个事件发生时,消息中间件通知服务方应该进行何种操作。其核心安装在需要进行消息传递的系统上,在它们之间建立逻辑通道,由消息中间件实现消息发送。消息中间件可以支持同步方式和异步方式,实际上是一种点到点的机制,因而可以很好的适用于面向对象的编程方式。中间件领域目前最热门的技术是异步的消息中间件,异步中间件技术比同步中间件技术具有更强的容错性,在系统故障时可以保证消息的正常传输。

2.5交易中间件

是专门针对联机交易处理系统而设计的,如银行业务系统、定票系统等。联机交易处理系统需要处理大量并发进程,处理并发涉及到操作系统、文件系统、编程语言、数据通讯、数据库系统、系统管理、应用软件,交易中间件就是一组程序模块,用以减少开发一个联机交易处理系统所需的编程量。

2.6对象中间件

传统的面向对象技术通过封装、继承及多态提供了良好的代码重用功能,但是这些对象只存在一个程序中,外面的世界并不知道它们的存在,也无法访问它们。面向对象的中间件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面向对象的中间件提供一个标准的构件框架,能使不同厂家的软件通过不同的地址空间、网络和操作系统交互访问。该构件的具体实现、位置及所依附的操作系统对客户来说都是透明的。

3主流中间件技术平台

考察当前主流的分布计算技术平台,主要有OMG的CORBA,Sun的J2EE和MicrosoftDNA20000,它们都是支持服务器端中间件技术开发的平台,但都有其各自特点,将分别阐述如下:

3.1OMG的CORBA

公共对象请求体系结构(CORBA,CommonOb—jectRequestBrokerArchitecture)是对象管理组织(OMG)基于众多开放系统平台厂商提交的分布对象互操作内容基础上制定的分布式应用程序框架的规范。

CORBA是由绝大多数分布计算平台厂商所支持和遵循的系统规范,具有模型完整、先进,独立于系统平台和开发语言,被支持程度广泛的特点,已逐渐成为分布计算技术的标准。COBRA标准主要分为3个层次:对象请求、公共对象服务和公共设施。最底层是对象请求(ORB,ObjectRequestBroker),规定了分布对象的定义(接口)和语言映射,实现对象间的通讯和互操作,是分布对象系统中的“软总线”;在ORB之上定义了很多公共服务,可以提供诸如并发服

务、名字服务、事务(交易)服务、安全服务等各种各样的服务;最上层的公共设施则定义了组件框架,提供可直接为业务对象使用的服务,规定业务对象有效协作所需的协定规则。CORBA的优点是大而全,互操作性和开放性非常好,缺点是庞大而复杂,并且技术和标准的更新相对较慢,在具体的应用中使用不是很多。

3.2Sun的J2EE

为了推动基于Java的服务器端应用开发,Sun在1999年底推出了Java2技术及相关的J2EE规范。

J2EE的目标是提供与平台无关的、可移植的、支持并发访问和安全的、完全基于Java的开发服务器端中间件的标准。J2EE简化了构件可伸缩的、基于构件服务器端应用的复杂度。在J2EE中,Sun给出了完整的基于Java语言开发面向企业分布应用的规范,其中在分布式互操作协议上,J2EE同时支持远程方法调用(RMI,Re—moteMethodlnvocation)和因特网对象请求间协议(IlOP,IntemetInter-ORBProtocal),在服务器端分布式应用的构造形式包括了JavaScrvlct、JSP(JavaServerPage)、EJB等多种形式,以支持不同的业务需求。

EJB是Sun推出的基于Java的服务器端构件规范J2EE的一部分,在J2EE推出之后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已经成为应用服务器端的标准技术。SunEJB技术是在JavaBean本地构件基础上,发展的面向服务器端分布应用构件技术。它基于Java语言,提供了基于Java二进制字节代码的重用方式。EJB给出了系统的服务器端分布构件规范,这包括了构件、构件容器的接口规范以及构件打包、构件配置等的标准规范内容。EJB技术的推出,使得用Java基于构件方法开发服务器端分布式应用成为可能。从企业应用多层结构的角度,EJB是业务逻辑层的中间件技术,与JavaBeans不同,它提供了事务处理的能力,自从三层结构提出以后,中间层,也就是业务逻辑层,是处理事务的核心,从数据存储层分离,取代了存储层的大部分地位。从分布式计算的角度,EJB像CORBA一样,提供了分布式技术的基础,提供了对象之间的通讯手段。

从Internet技术应用的角度,EJB和Servlct,JSP一起成为新一代应用服务器的技术标准,EJB中的Bean可以分为会话Bean和实体Bean,前者维护会话,后者处理事务,现在Scrvlet负责与客户端通信,访问EJB,并把结果通过JSP产生页面传回客户端。

J2EE的优点是技术先进,架构优秀,真正的三层结构,用Java开发构件,能够做到“Writeonce,runany—where”,开发大型的应用优势明显,可以配置到包括Windows平台在内的任何服务器端环境中去。缺点是缺少一系列的接口支持,技术进入门槛高,开发起来的难度大。

3.3MicrosoftDNA2000

MicrosoftDNA2000(DistributedinterNetApplications)是Microsoft在推出Windows2000系列操作系统平台基础上,在扩展了分布计算模型以及改造BackOffice系列服务器端分布计算产品后的新的分布计算体系结构和规范。

在服务器端,DNA2000提供了ASP、COM、Cluster等的应用支持。目前,DNA2000在技术结构上有着巨大的优越性。一方面,由于Microsoft是操作系统平台厂商,因此DNA2000技术得到了底层操作系统平台的强大支持;另一方面,由于Microsoft的操作系统平台应用广泛,因此在实际应用中,DNA2000得到了众多应用开发商的采用和支持。

DNA2000融合了当今最先进的分布计算理论和思想,如事务处理、可伸缩性、异步消息队列、集群等内容。DNA使得开发可以基于Microsoft平台的服务器构件应用,其中,如数据库事务服务、异步通讯服务和安全服务等,都由底层的分布对象系统提供。

以Microsoft为首的DCOM/COM/COM+阵营,从DDE,OLE到ActiveX等,提供了中间件开发的基础,如VC,VB,Delphi等都支持DCOM,包括OLEDB在内新的数据库存取技术,随着Windows2000的,Microsoft的DCOM/COM/COM+技术,在DNA2000分布计算结构基础上,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分布构件应用模型。首先,DCOM/COM/COM+的构件仍然采用普通的COM(ComponentObjectModel)模型。COM最初作为Microsoft桌面系统的构件技术,主要为本地的OLE应用服务,但是随着Mi-crosoft服务器操作系统NT和DCOM的,COM通过底层的远程支持使得构件技术延伸到了分布应用领域。DCOM/COM/COM+更将其扩充为面向服务器端分布应用的业务逻辑中间件。通过COM+的相关服务设施,如负载均衡、内存数据库、对象池、构件管理与配置等等,DCOM/COM/COM+将COM、DCOM、MTS的功能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概念、功能强的构件应用体系结构。而且,DNA2000是单一厂家提供的分布对象构件模型,开发者使用的是同一厂家提供的系列开发工具,这比组合多家开发工具更有吸引力,不足是依赖于Mi-crosoft的操作系统平台,因而在其它开发系统平台如(Unix、Linux)上不能发挥作用。

4中间件技术的发展趋势

4.1网格技术

中间件技术当前所面临的重大挑战是要在互联网这个复杂的分布式系统中构建应用程序。许多计算机专家认为,将整个互联网的各种资源全部整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服务,是相当困难甚至难以实现的。当然,对于具体的应用领域,具体的网络区域,用中间件技术将其中的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还是相当有前景的。目前方兴未艾的网格(GRID)技术实质上即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中间件系统,可同时运用网络中所有的CPU、存储器、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资源,用户通过PC、手机或PDA,可从互联网上获取来自全球的资源,互联网将变成一个虚拟的、强大的计算平台。网格的重要特征是对资源的共享和管理,包括:(1)计算资源。启动程序,监测、控制进程运行;对分配给进程的资源的管理机制;查询功能,确定硬、软件状态、相关负载信息和队列状态等。(2)存储资源。上载、下载文件;对分配给数据传输的资源(空间、磁盘带宽、网络带宽、CPU)的管理机制,确定可用空间、带宽使用率等相关负载信息。(3)网络资源。提供控制分配给网络传输的资源的管理机制;查询网络状态和负载的功能。(4)代码库。管理源码和目标码的机制。另外,网格系统还应包括:①网格特有事务所需要的通信和认证协议,通信协议允许资源之间交换数据,功能包括传输、寻径和名字服务。建立在通信协议之上的认证协议为确认用户和资源的身份提供加密安全机制。②管理一组相关联的资源集合

并负责资源集合之间的交互,包括:目录服务、合作分配资源任务调度服务、监控诊断服务、数据复制服务、支持网格的编程、软件发现服务、团体授权服务等。

4.2面向移动计算

移动计算问题可以具体展开为三个方面:①用户移动。无论用户处在什么位置,都能为其提供一致的工作环境,包括用户的配置信息和他所“订阅”的服务。②终端移动。使终端设备无论在任何接入点接入网络,都能正常工作,也就是说底层网络对终端设备是透明的。③服务移动。当前,越来越多的服务依赖于移动的资源,甚至服务本身就处在不断移动中,必须保证用户及其终端设备可以随时找到这些服务。据此,移动计算需要一个基础设施将合适的协议、机制、工具集成起来,提供上述三方面的功能。移动中间件正是这样一种基础软件。它随时对移动用户和终端进行跟踪和重定位,保证移动实体的相互通信,克服系统的异构性,并且为开放的网络环境提供安全性。随着网络带宽不断增大,人们对移动设备的服务质量问题的顾虑渐渐打消,而使用移动设备的方便性日益突出。人们要求各种服务都可以在移动的情况下(包括上述三种情况)获得。因而移动中间件具有十分广泛的发展前景。泛化计算(UbiquitousComputing)是移动计算的极至,指从大型机、PC、到PDA以至安装有处理器的各种各样的日常生活设备之间能够相互通信、协调工作。显然,在这个领域,中间件面临更为复杂的异构环境以及无线通信和动态配置的挑战。

4.3面向服务质量

传统的单一系统,如大型主机、容错系统等,依赖昂贵的配置与设计来实现高可用性,而高可用中间件主要是在软件层面利用系统的冗余部件(比如机群系统有大量这样的部件)为用户提供高可用功能。这有三个方面的优势:成本低、可扩展性好、更加灵活方便。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还有必要在中间件中增加保证QOS的协议(在CORBA中已经有这样的协议)以实现数据的备份以及各种各样的容错功能。另外,还要保证此方法的响应时间尽可能的快(这里泛指用户响应时间以及切换时间等一切影响服务质量的时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网络提供的服务,这就对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质量低劣的服务是没有市场的。高可用中间件、容错中间件在这一背景下将不断完善和发展。

4.4各种技术的发展对中间件技术产生的影响

中间件技术范文篇3

关键词:中间件分类技术平台发展趋势

计算机系统最初阶段多是单机系统,多个用户是通过联机终端来访问。随着网络的出现,产生了客户/服务器的计算服务模式,多个客户端可以共享数据库服务器和打印服务器等。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软件需要在不同厂家的硬件平台、网络协议异构环境下运行,应用的规模从局域网发展到广域网,应用范围面向三层和多层体系结构的分布式环境,在分布式环境中,无论是硬件平台还是软件平台都不可能做到统一,而大规模的应用软件通常要求在软硬件各不相同的分布式网络上运行。中间件产生以前,应用软件直接使用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和数据库等开发,开发者不得不直接面对许多复杂棘手的问题,如操作系统的多样性、繁杂的网络程序设计和管理、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数据分散处理带来的不一致性问题等等,这些与用户的业务没有直接关系,但又必须解决,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开发者迫切需要一种基于标准的、独立于计算机硬件以及操作系统的开发和运行环境,于是,中间件技术应运而生。

1中间件的概念

在众多关于中间件的定义中,比较普遍接受的是IDC表述: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中间件位于客户机/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资源和网络通信。IDC对中间件的定义表明,中间件是一类软件,而非一种软件;中间件是介于操作系统(包括底层通信协议)和各种分布式应用程序之间的一个软件层。总的作用是建立分布式软件模块之间互操作的机制,屏蔽底层分布式环境的复杂性和异构性,为处于自己上层的应用软件提供运行与开发环境,帮助用户灵活、高效地开发和集成复杂的应用软件。在具体实现上,中间件是一个用应用程序接口定义的分布式软件管理框架,具有强大的通信能力和良好的可扩展性。中间件在分布式系统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

2中间件的分类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中间件技术也已日渐成熟,并且出现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中间件产品。按照IDC分类方法,中间件可分为以下6类:

2.1终端仿真/屏幕转换

用以实现客户机图形用户接口与已有的字符接口方式的服务器应用程序之间的互操作。

2.2数据访问中间件

适用于应用程序与数据源之间的互操作模型,客户端使用面向数据库的API,以提请直接访问和更新基于服务器的数据源,数据源可以是关系型、非关系型和对象型。这类中间件大都基于SQL语句,采用同步通讯方式。此类中间件使应用开发简单化,但如果透过广域网使用,则会带来严重的效率问题,因为在低速网上来回交互SQL语句会使通讯流量过大,同时对数据压缩、加密带来不便。

2.3远程过程调用中间件

RPC机制是早期开发分布式应用时经常采用的一种同步式的请求应答协议。通过这种协议,程序员编写客户方的应用,需要时可以调用位于远端服务器上的过程。RPC扩展了过程语言中的“功能调用/结果返回”的机制,使得它可以适用于一个远程环境。由于RPC机制是同步方式,因而在工作的时候,要求客户方和服务方均能正确工作才能很好地运行,有一方不能工作将导致RPC失败。在网络故障、机器故障存在的情况下,这一要求是很难保证的。另外,由于大多数RPC机制很难建立点到点的关系,因而也很难用在面向对象的编程当中。

2.4消息中间件

越来越多的分布式应用采用消息中间件来构建,通过消息中间件把应用扩展到不同的操作系统和不同的网络环境。基于消息的机制更多地适用于事件驱动的应用,当一个事件发生时,消息中间件通知服务方应该进行何种操作。其核心安装在需要进行消息传递的系统上,在它们之间建立逻辑通道,由消息中间件实现消息发送。消息中间件可以支持同步方式和异步方式,实际上是一种点到点的机制,因而可以很好的适用于面向对象的编程方式。中间件领域目前最热门的技术是异步的消息中间件,异步中间件技术比同步中间件技术具有更强的容错性,在系统故障时可以保证消息的正常传输。

2.5交易中间件

是专门针对联机交易处理系统而设计的,如银行业务系统、定票系统等。联机交易处理系统需要处理大量并发进程,处理并发涉及到操作系统、文件系统、编程语言、数据通讯、数据库系统、系统管理、应用软件,交易中间件就是一组程序模块,用以减少开发一个联机交易处理系统所需的编程量。

2.6对象中间件

传统的面向对象技术通过封装、继承及多态提供了良好的代码重用功能,但是这些对象只存在一个程序中,外面的世界并不知道它们的存在,也无法访问它们。面向对象的中间件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面向对象的中间件提供一个标准的构件框架,能使不同厂家的软件通过不同的地址空间、网络和操作系统交互访问。该构件的具体实现、位置及所依附的操作系统对客户来说都是透明的。

3主流中间件技术平台

考察当前主流的分布计算技术平台,主要有OMG的CORBA,Sun的J2EE和MicrosoftDNA20000,它们都是支持服务器端中间件技术开发的平台,但都有其各自特点,将分别阐述如下:

3.1OMG的CORBA

公共对象请求体系结构(CORBA,CommonOb—jectRequestBrokerArchitecture)是对象管理组织(OMG)基于众多开放系统平台厂商提交的分布对象互操作内容基础上制定的分布式应用程序框架的规范。

CORBA是由绝大多数分布计算平台厂商所支持和遵循的系统规范,具有模型完整、先进,独立于系统平台和开发语言,被支持程度广泛的特点,已逐渐成为分布计算技术的标准。COBRA标准主要分为3个层次:对象请求、公共对象服务和公共设施。最底层是对象请求(ORB,ObjectRequestBroker),规定了分布对象的定义(接口)和语言映射,实现对象间的通讯和互操作,是分布对象系统中的“软总线”;在ORB之上定义了很多公共服务,可以提供诸如并发服务、名字服务、事务(交易)服务、安全服务等各种各样的服务;最上层的公共设施则定义了组件框架,提供可直接为业务对象使用的服务,规定业务对象有效协作所需的协定规则。CORBA的优点是大而全,互操作性和开放性非常好,缺点是庞大而复杂,并且技术和标准的更新相对较慢,在具体的应用中使用不是很多。

3.2Sun的J2EE

为了推动基于Java的服务器端应用开发,Sun在1999年底推出了Java2技术及相关的J2EE规范。

J2EE的目标是提供与平台无关的、可移植的、支持并发访问和安全的、完全基于Java的开发服务器端中间件的标准。J2EE简化了构件可伸缩的、基于构件服务器端应用的复杂度。在J2EE中,Sun给出了完整的基于Java语言开发面向企业分布应用的规范,其中在分布式互操作协议上,J2EE同时支持远程方法调用(RMI,Re—moteMethodlnvocation)和因特网对象请求间协议(IlOP,IntemetInter-ORBProtocal),在服务器端分布式应用的构造形式包括了JavaScrvlct、JSP(JavaServerPage)、EJB等多种形式,以支持不同的业务需求。

EJB是Sun推出的基于Java的服务器端构件规范J2EE的一部分,在J2EE推出之后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已经成为应用服务器端的标准技术。SunEJB技术是在JavaBean本地构件基础上,发展的面向服务器端分布应用构件技术。它基于Java语言,提供了基于Java二进制字节代码的重用方式。EJB给出了系统的服务器端分布构件规范,这包括了构件、构件容器的接口规范以及构件打包、构件配置等的标准规范内容。EJB技术的推出,使得用Java基于构件方法开发服务器端分布式应用成为可能。从企业应用多层结构的角度,EJB是业务逻辑层的中间件技术,与JavaBeans不同,它提供了事务处理的能力,自从三层结构提出以后,中间层,也就是业务逻辑层,是处理事务的核心,从数据存储层分离,取代了存储层的大部分地位。从分布式计算的角度,EJB像CORBA一样,提供了分布式技术的基础,提供了对象之间的通讯手段。

从Internet技术应用的角度,EJB和Servlct,JSP一起成为新一代应用服务器的技术标准,EJB中的Bean可以分为会话Bean和实体Bean,前者维护会话,后者处理事务,现在Scrvlet负责与客户端通信,访问EJB,并把结果通过JSP产生页面传回客户端。

J2EE的优点是技术先进,架构优秀,真正的三层结构,用Java开发构件,能够做到“Writeonce,runany—where”,开发大型的应用优势明显,可以配置到包括Windows平台在内的任何服务器端环境中去。缺点是缺少一系列的接口支持,技术进入门槛高,开发起来的难度大。

3.3MicrosoftDNA2000

MicrosoftDNA2000(DistributedinterNetApplications)是Microsoft在推出Windows2000系列操作系统平台基础上,在扩展了分布计算模型以及改造BackOffice系列服务器端分布计算产品后的新的分布计算体系结构和规范。

在服务器端,DNA2000提供了ASP、COM、Cluster等的应用支持。目前,DNA2000在技术结构上有着巨大的优越性。一方面,由于Microsoft是操作系统平台厂商,因此DNA2000技术得到了底层操作系统平台的强大支持;另一方面,由于Microsoft的操作系统平台应用广泛,因此在实际应用中,DNA2000得到了众多应用开发商的采用和支持。

DNA2000融合了当今最先进的分布计算理论和思想,如事务处理、可伸缩性、异步消息队列、集群等内容。DNA使得开发可以基于Microsoft平台的服务器构件应用,其中,如数据库事务服务、异步通讯服务和安全服务等,都由底层的分布对象系统提供。

以Microsoft为首的DCOM/COM/COM+阵营,从DDE,OLE到ActiveX等,提供了中间件开发的基础,如VC,VB,Delphi等都支持DCOM,包括OLEDB在内新的数据库存取技术,随着Windows2000的,Microsoft的DCOM/COM/COM+技术,在DNA2000分布计算结构基础上,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分布构件应用模型。首先,DCOM/COM/COM+的构件仍然采用普通的COM(ComponentObjectModel)模型。COM最初作为Microsoft桌面系统的构件技术,主要为本地的OLE应用服务,但是随着Mi-crosoft服务器操作系统NT和DCOM的,COM通过底层的远程支持使得构件技术延伸到了分布应用领域。DCOM/COM/COM+更将其扩充为面向服务器端分布应用的业务逻辑中间件。通过COM+的相关服务设施,如负载均衡、内存数据库、对象池、构件管理与配置等等,DCOM/COM/COM+将COM、DCOM、MTS的功能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概念、功能强的构件应用体系结构。而且,DNA2000是单一厂家提供的分布对象构件模型,开发者使用的是同一厂家提供的系列开发工具,这比组合多家开发工具更有吸引力,不足是依赖于Mi-crosoft的操作系统平台,因而在其它开发系统平台如(Unix、Linux)上不能发挥作用。

4中间件技术的发展趋势

4.1网格技术

中间件技术当前所面临的重大挑战是要在互联网这个复杂的分布式系统中构建应用程序。许多计算机专家认为,将整个互联网的各种资源全部整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服务,是相当困难甚至难以实现的。当然,对于具体的应用领域,具体的网络区域,用中间件技术将其中的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还是相当有前景的。目前方兴未艾的网格(GRID)技术实质上即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中间件系统,可同时运用网络中所有的CPU、存储器、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资源,用户通过PC、手机或PDA,可从互联网上获取来自全球的资源,互联网将变成一个虚拟的、强大的计算平台。网格的重要特征是对资源的共享和管理,包括:(1)计算资源。启动程序,监测、控制进程运行;对分配给进程的资源的管理机制;查询功能,确定硬、软件状态、相关负载信息和队列状态等。(2)存储资源。上载、下载文件;对分配给数据传输的资源(空间、磁盘带宽、网络带宽、CPU)的管理机制,确定可用空间、带宽使用率等相关负载信息。(3)网络资源。提供控制分配给网络传输的资源的管理机制;查询网络状态和负载的功能。(4)代码库。管理源码和目标码的机制。另外,网格系统还应包括:①网格特有事务所需要的通信和认证协议,通信协议允许资源之间交换数据,功能包括传输、寻径和名字服务。建立在通信协议之上的认证协议为确认用户和资源的身份提供加密安全机制。②管理一组相关联的资源集合,并负责资源集合之间的交互,包括:目录服务、合作分配资源任务调度服务、监控诊断服务、数据复制服务、支持网格的编程、软件发现服务、团体授权服务等。

4.2面向移动计算

移动计算问题可以具体展开为三个方面:①用户移动。无论用户处在什么位置,都能为其提供一致的工作环境,包括用户的配置信息和他所“订阅”的服务。②终端移动。使终端设备无论在任何接入点接入网络,都能正常工作,也就是说底层网络对终端设备是透明的。③服务移动。当前,越来越多的服务依赖于移动的资源,甚至服务本身就处在不断移动中,必须保证用户及其终端设备可以随时找到这些服务。据此,移动计算需要一个基础设施将合适的协议、机制、工具集成起来,提供上述三方面的功能。移动中间件正是这样一种基础软件。它随时对移动用户和终端进行跟踪和重定位,保证移动实体的相互通信,克服系统的异构性,并且为开放的网络环境提供安全性。随着网络带宽不断增大,人们对移动设备的服务质量问题的顾虑渐渐打消,而使用移动设备的方便性日益突出。人们要求各种服务都可以在移动的情况下(包括上述三种情况)获得。因而移动中间件具有十分广泛的发展前景。泛化计算(UbiquitousComputing)是移动计算的极至,指从大型机、PC、到PDA以至安装有处理器的各种各样的日常生活设备之间能够相互通信、协调工作。显然,在这个领域,中间件面临更为复杂的异构环境以及无线通信和动态配置的挑战。

4.3面向服务质量

传统的单一系统,如大型主机、容错系统等,依赖昂贵的配置与设计来实现高可用性,而高可用中间件主要是在软件层面利用系统的冗余部件(比如机群系统有大量这样的部件)为用户提供高可用功能。这有三个方面的优势:成本低、可扩展性好、更加灵活方便。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还有必要在中间件中增加保证QOS的协议(在CORBA中已经有这样的协议)以实现数据的备份以及各种各样的容错功能。另外,还要保证此方法的响应时间尽可能的快(这里泛指用户响应时间以及切换时间等一切影响服务质量的时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网络提供的服务,这就对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质量低劣的服务是没有市场的。高可用中间件、容错中间件在这一背景下将不断完善和发展。

4.4各种技术的发展对中间件技术产生的影响

中间件技术范文篇4

关键词:中间件电子商务网络应用体系中间件构架应用服务器

1引言

电子商务的出现加速了世界的数字化进程,一个全新的、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数字化世界正逐渐演变为现实。随着电子商务网络应用的不断扩充、新应用形式的不断增加,使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尤其是对分布式网络应用的需求,若单纯依靠传统系统软件或Web工具软件,根本无法解决如跨平台、跨网络、异种数据库系统之间互操作、系统效率低、传输不可靠以及开发周期过长等问题。企业所迫切需要的是一种简捷的、屏蔽了复杂的基础技术细节,使系统开发、部署与管理变得轻松和谐的企业应用新方式。于是,电子商务网络应用体系的中间平台就应运而生。

2中间件技术介绍

2.1中间件的定义

中间件,英文名称Middleware,这个新兴的软件技术自1994年由IBM公司提出,至今短短十数年,已成为软件技术发展的一种潮流,被誉为发展最快的软件品种。近年来势头强劲,成为构建网络分布式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与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列成为基础软件体系的三大支柱。

中间件正处于发展过程中,在业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目前比较普遍接受的表述是:中间件是基于分布式处理的软件,是一类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它位于硬件、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中间,运行在多种操作系统平台之上;它可以屏蔽差异,为上层应用软件提供运行与开发环境,实现分布式资源的互联共享与互操作。

2.2中间件的主要作用

中间件产生之前,应用软件不得不直接面对底层对象。不同的硬件体系、异构的系统、不同的实现方案等情况都使软件的重用变得复杂。软件设计师们开始考虑通过添加中间层的方式来隔离变化,即把应用软件所要面临的共性问题进行提炼、抽象,在操作系统之上添加一个可复用的部分,供成千上万的应用软件重复使用。这一技术思想最终构成了中间件。

对于应用软件开发来说,中间件起着比操作系统和网络服务更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中间件要应对底层不同的环境,针对不同的环境进行不同的调用;另一方面,中间件要对上层提供统一的接口,保证在不同的环境中为上层提供相同行为的服务。具体地说,中间件屏蔽了底层操作系统的复杂性,使程序开发人员面对统一的开发环境,不必再为程序在不同系统软件上的移植而重复工作,大大减少了技术上的负担。

在分布式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中间件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使异构应用系统之间能实现互联互通。作为具有强大通信能力和良好可扩展性的分布式软件管理框架,中间件不仅提供了通道的功能,保证应用系统数据的可靠传输,还能实现过滤的作用,有力保护关键信息的安全,并有效实现分布式应用的分阶段顺利部署。

总而言之,中间件所面对和处理的问题是复杂的,它的目标是通过自身的复杂换取软件开发应用的简单。

3中间件是电子商务强有力的支撑技术

3.1传统的Web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需要

Internet的出现催生了早期的Web服务器,用于满足人们基于Web浏览器进行信息交换的需要。电子商务是利用电子网络环境进行各种各样商务活动的方式,其本质是对处于分布环境中的各种计算机系统进行交流协调,从而进行商业运作活动。目前常用的Web技术更适用于早期的面向信息,对于电子商务来说,若仅仅依靠传统的Web技术,难免出现并发访间瓶颈、难扩展、效率低等诸多间题。

由于Web服务器并不能为大规模商业应用提供高性能和高可靠性支持,因此使电子商务应用的扩展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由Internet/Intranet技术、传统Web技术以及具体业务处理所构成的电子商务系统,主要将面临以下问题:应用系统能否快速地建立;能否适应用户数量大、处理量多的需求;能否完成高效、高性能的关键任务;能否满足安全需要等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企业必须将业务同传统的应用系统相结合,通过中间件技术来集成Web应用和传统应用,即以Web的底层技术为基础,规划一个整体应用框架,并提供一个中间平台,用于电子商务应用的开发、部署和管理。

3.2电子商务网络应用体系的中间件构架解析

3.2.1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的范畴

从网络环境来看,电子商务所强调的是在网络计算环境下的商业化应用,它不仅仅是软硬件的结合,更是一个完整的网络应用体系,它将商务活动的各方,包括商家、消费者、银行或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或政府等,通过因特网(Internet)联系起来,全面实现在线交易电子化。

如上图,电子商务网络应用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1)智能目录,即电子金融、电子购物、电子商务等各类网上应用。智能目录可以智能分析用户的商业需求、跟踪用户活动以实现目录的自动配置,最终提供个人化信息;

(2)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器,是整合事件管理、交易管理、购物管理及供应链管理的操作框架;

(3)通用业务网关及支付网关,包括了动态业务增减机制以及电子支付机制(授权、结算、对帐和分帐等);

(4)通讯平台,建立与维护底层数据通道,为数据的可靠传输及数据的一致性提供保障(包含同步/异步传输、通讯服务、数据标记、加密、队列和监控等);

(5)安全平台,这是以公钥算法为核心的一个开放式安全应用开发平台,包括网络各层次的安全模块,如安全身份认证、数据加密等。

其中,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器、通用业务网关、支付网关、通讯平台和安全平台被统一纳人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的范畴,形成一个管理和传输系统之间的业务信息、协调各个系统处理模块的中间管理服务系统。

3.2.2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的主要功能

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不仅仅实现电子商务应用的互联,还能实现应用之间的互操作与集合,负责管理计算资源及网络通讯。

在通信方面,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支持各种通信协议和通信服务模式,支持多种数据内容的传输,能有效实现数据格式翻译、流量控制、数据加密、数据压缩等功能;在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核心,完成名字服务、安全控制、并发控制等任务,确保数据可靠性;在电子商务应用开发方面,提供基于不同平台的开发接口;支持流行的开发工具,及IDL,DCOM等异构互连接口标准;在管理方面,实现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本身的配置、监控,为电子商务应用的易用易管理提供保证。

3.2.3应用服务器—电子商务应用中非常关键的中间件技术

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中的应用服务器中间件,也可称为“应用服务器软件平台”。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器把整个商业过程转化到一个包含若干个阶段的框架结构中,每个阶段代表对一个商业对象(如定货单)的分离操作。在每一个阶段,由一个或多个专门的组件对这些商业对象进行操作。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器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可以与标准的交易中间件实现集成,这意味着整个平台可以作为一个单一的操作,维护进程的完整性。

我们也可以将应用服务器简单理解为对已有中间件技术的更高层次的封装。在电子商务应用中,应用服务器中间件把不同的应用软件作为构件整合到一个协同工作的环境中,并为应用提供名字、事务、安全、消息、数据访问等服务,此外它还提供应用构件的开发、部署、运行及管理功能,有效提高了应用的运行效率,大大简化了电子商务应用开发的周期和成本。

简单地说,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器实现以下主要功能:

(1)提供服务器端的分布式应用的部署,包括对象生命周期管理、线程管理、状态管理、安全管理等;

(2)数据源连接访问管理、交易管理等;

(3)大规模并发网络用户管理、均衡负载、高效及可靠性等;

(4)与现有系统实现无缝连接。

近年来,应用服务器产业的发展呈现百家争鸣的大好形势。不仅国外著名厂商IBM,BEA,Oracle等纷纷推出了应用服务器产品,而且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扩大,中国中间件厂商也已经开始涉足应用服务器领域并形成了有竞争力的产品。目前,国内的J2EE应用服务器产品主要有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公司的In-forWeb应用服务器、金蝶软件的Apusic应用服务器、东方通科技的TongWeb应用服务器等。

4结束语

中间件技术范文篇5

关键字:中间件电子商务网络应用体系中间件构架应用服务器

1引言

电子商务的出现加速了世界的数字化进程,一个全新的、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数字化世界正逐渐演变为现实。随着电子商务网络应用的不断扩充、新应用形式的不断增加,使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尤其是对分布式网络应用的需求,若单纯依靠传统系统软件或Web工具软件,根本无法解决如跨平台、跨网络、异种数据库系统之间互操作、系统效率低、传输不可靠以及开发周期过长等问题。企业所迫切需要的是一种简捷的、屏蔽了复杂的基础技术细节,使系统开发、部署与管理变得轻松和谐的企业应用新方式。于是,电子商务网络应用体系的中间平台就应运而生。

2中间件技术介绍

2.1中间件的定义

中间件,英文名称Middleware,这个新兴的软件技术自1994年由IBM公司提出,至今短短十数年,已成为软件技术发展的一种潮流,被誉为发展最快的软件品种。近年来势头强劲,成为构建网络分布式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与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列成为基础软件体系的三大支柱。

中间件正处于发展过程中,在业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目前比较普遍接受的表述是:中间件是基于分布式处理的软件,是一类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它位于硬件、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中间,运行在多种操作系统平台之上;它可以屏蔽差异,为上层应用软件提供运行与开发环境,实现分布式资源的互联共享与互操作。

2.2中间件的主要作用

中间件产生之前,应用软件不得不直接面对底层对象。不同的硬件体系、异构的系统、不同的实现方案等情况都使软件的重用变得复杂。软件设计师们开始考虑通过添加中间层的方式来隔离变化,即把应用软件所要面临的共性问题进行提炼、抽象,在操作系统之上添加一个可复用的部分,供成千上万的应用软件重复使用。这一技术思想最终构成了中间件。

对于应用软件开发来说,中间件起着比操作系统和网络服务更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中间件要应对底层不同的环境,针对不同的环境进行不同的调用;另一方面,中间件要对上层提供统一的接口,保证在不同的环境中为上层提供相同行为的服务。具体地说,中间件屏蔽了底层操作系统的复杂性,使程序开发人员面对统一的开发环境,不必再为程序在不同系统软件上的移植而重复工作,大大减少了技术上的负担。

在分布式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中间件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使异构应用系统之间能实现互联互通。作为具有强大通信能力和良好可扩展性的分布式软件管理框架,中间件不仅提供了通道的功能,保证应用系统数据的可靠传输,还能实现过滤的作用,有力保护关键信息的安全,并有效实现分布式应用的分阶段顺利部署。

总而言之,中间件所面对和处理的问题是复杂的,它的目标是通过自身的复杂换取软件开发应用的简单。

3中间件是电子商务强有力的支撑技术

3.1传统的Web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需要

Internet的出现催生了早期的Web服务器,用于满足人们基于Web浏览器进行信息交换的需要。电子商务是利用电子网络环境进行各种各样商务活动的方式,其本质是对处于分布环境中的各种计算机系统进行交流协调,从而进行商业运作活动。目前常用的Web技术更适用于早期的面向信息,对于电子商务来说,若仅仅依靠传统的Web技术,难免出现并发访间瓶颈、难扩展、效率低等诸多间题。

由于Web服务器并不能为大规模商业应用提供高性能和高可靠性支持,因此使电子商务应用的扩展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由Internet/Intranet技术、传统Web技术以及具体业务处理所构成的电子商务系统,主要将面临以下问题:应用系统能否快速地建立;能否适应用户数量大、处理量多的需求;能否完成高效、高性能的关键任务;能否满足安全需要等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企业必须将业务同传统的应用系统相结合,通过中间件技术来集成Web应用和传统应用,即以Web的底层技术为基础,规划一个整体应用框架,并提供一个中间平台,用于电子商务应用的开发、部署和管理。

3.2电子商务网络应用体系的中间件构架解析

3.2.1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的范畴

从网络环境来看,电子商务所强调的是在网络计算环境下的商业化应用,它不仅仅是软硬件的结合,更是一个完整的网络应用体系,它将商务活动的各方,包括商家、消费者、银行或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或政府等,通过因特网(Internet)联系起来,全面实现在线交易电子化。

如上图,电子商务网络应用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1)智能目录,即电子金融、电子购物、电子商务等各类网上应用。智能目录可以智能分析用户的商业需求、跟踪用户活动以实现目录的自动配置,最终提供个人化信息;

(2)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器,是整合事件管理、交易管理、购物管理及供应链管理的操作框架;

(3)通用业务网关及支付网关,包括了动态业务增减机制以及电子支付机制(授权、结算、对帐和分帐等);

(4)通讯平台,建立与维护底层数据通道,为数据的可靠传输及数据的一致性提供保障(包含同步/异步传输、通讯服务、数据标记、加密、队列和监控等);

(5)安全平台,这是以公钥算法为核心的一个开放式安全应用开发平台,包括网络各层次的安全模块,如安全身份认证、数据加密等。

其中,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器、通用业务网关、支付网关、通讯平台和安全平台被统一纳人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的范畴,形成一个管理和传输系统之间的业务信息、协调各个系统处理模块的中间管理服务系统。

3.2.2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的主要功能

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不仅仅实现电子商务应用的互联,还能实现应用之间的互操作与集合,负责管理计算资源及网络通讯。

在通信方面,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支持各种通信协议和通信服务模式,支持多种数据内容的传输,能有效实现数据格式翻译、流量控制、数据加密、数据压缩等功能;在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核心,完成名字服务、安全控制、并发控制等任务,确保数据可靠性;在电子商务应用开发方面,提供基于不同平台的开发接口;支持流行的开发工具,及IDL,DCOM等异构互连接口标准;在管理方面,实现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本身的配置、监控,为电子商务应用的易用易管理提供保证。

3.2.3应用服务器—电子商务应用中非常关键的中间件技术

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中的应用服务器中间件,也可称为“应用服务器软件平台”。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器把整个商业过程转化到一个包含若干个阶段的框架结构中,每个阶段代表对一个商业对象(如定货单)的分离操作。在每一个阶段,由一个或多个专门的组件对这些商业对象进行操作。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器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可以与标准的交易中间件实现集成,这意味着整个平台可以作为一个单一的操作,维护进程的完整性。

我们也可以将应用服务器简单理解为对已有中间件技术的更高层次的封装。在电子商务应用中,应用服务器中间件把不同的应用软件作为构件整合到一个协同工作的环境中,并为应用提供名字、事务、安全、消息、数据访问等服务,此外它还提供应用构件的开发、部署、运行及管理功能,有效提高了应用的运行效率,大大简化了电子商务应用开发的周期和成本。

简单地说,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器实现以下主要功能:

(1)提供服务器端的分布式应用的部署,包括对象生命周期管理、线程管理、状态管理、安全管理等;

(2)数据源连接访问管理、交易管理等;

(3)大规模并发网络用户管理、均衡负载、高效及可靠性等;

(4)与现有系统实现无缝连接。

近年来,应用服务器产业的发展呈现百家争鸣的大好形势。不仅国外著名厂商IBM,BEA,Oracle等纷纷推出了应用服务器产品,而且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扩大,中国中间件厂商也已经开始涉足应用服务器领域并形成了有竞争力的产品。目前,国内的J2EE应用服务器产品主要有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公司的In-forWeb应用服务器、金蝶软件的Apusic应用服务器、东方通科技的TongWeb应用服务器等。

4结束语

中间件技术范文篇6

关键词:中间件电子商务网络应用体系中间件构架应用服务器

1引言

电子商务的出现加速了世界的数字化进程,一个全新的、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数字化世界正逐渐演变为现实。随着电子商务网络应用的不断扩充、新应用形式的不断增加,使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尤其是对分布式网络应用的需求,若单纯依靠传统系统软件或Web工具软件,根本无法解决如跨平台、跨网络、异种数据库系统之间互操作、系统效率低、传输不可靠以及开发周期过长等问题。企业所迫切需要的是一种简捷的、屏蔽了复杂的基础技术细节,使系统开发、部署与管理变得轻松和谐的企业应用新方式。于是,电子商务网络应用体系的中间平台就应运而生。

2中间件技术介绍

2.1中间件的定义

中间件,英文名称Middleware,这个新兴的软件技术自1994年由IBM公司提出,至今短短十数年,已成为软件技术发展的一种潮流,被誉为发展最快的软件品种。近年来势头强劲,成为构建网络分布式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与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列成为基础软件体系的三大支柱。

中间件正处于发展过程中,在业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目前比较普遍接受的表述是:中间件是基于分布式处理的软件,是一类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它位于硬件、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中间,运行在多种操作系统平台之上;它可以屏蔽差异,为上层应用软件提供运行与开发环境,实现分布式资源的互联共享与互操作。

2.2中间件的主要作用

中间件产生之前,应用软件不得不直接面对底层对象。不同的硬件体系、异构的系统、不同的实现方案等情况都使软件的重用变得复杂。软件设计师们开始考虑通过添加中间层的方式来隔离变化,即把应用软件所要面临的共性问题进行提炼、抽象,在操作系统之上添加一个可复用的部分,供成千上万的应用软件重复使用。这一技术思想最终构成了中间件。

对于应用软件开发来说,中间件起着比操作系统和网络服务更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中间件要应对底层不同的环境,针对不同的环境进行不同的调用;另一方面,中间件要对上层提供统一的接口,保证在不同的环境中为上层提供相同行为的服务。具体地说,中间件屏蔽了底层操作系统的复杂性,使程序开发人员面对统一的开发环境,不必再为程序在不同系统软件上的移植而重复工作,大大减少了技术上的负担。

在分布式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中间件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使异构应用系统之间能实现互联互通。作为具有强大通信能力和良好可扩展性的分布式软件管理框架,中间件不仅提供了通道的功能,保证应用系统数据的可靠传输,还能实现过滤的作用,有力保护关键信息的安全,并有效实现分布式应用的分阶段顺利部署。

总而言之,中间件所面对和处理的问题是复杂的,它的目标是通过自身的复杂换取软件开发应用的简单。

3中间件是电子商务强有力的支撑技术

3.1传统的Web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需要

Internet的出现催生了早期的Web服务器,用于满足人们基于Web浏览器进行信息交换的需要。电子商务是利用电子网络环境进行各种各样商务活动的方式,其本质是对处于分布环境中的各种计算机系统进行交流协调,从而进行商业运作活动。目前常用的Web技术更适用于早期的面向信息,对于电子商务来说,若仅仅依靠传统的Web技术,难免出现并发访间瓶颈、难扩展、效率低等诸多间题。

由于Web服务器并不能为大规模商业应用提供高性能和高可靠性支持,因此使电子商务应用的扩展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由Internet/Intranet技术、传统Web技术以及具体业务处理所构成的电子商务系统,主要将面临以下问题:应用系统能否快速地建立;能否适应用户数量大、处理量多的需求;能否完成高效、高性能的关键任务;能否满足安全需要等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企业必须将业务同传统的应用系统相结合,通过中间件技术来集成Web应用和传统应用,即以Web的底层技术为基础,规划一个整体应用框架,并提供一个中间平台,用于电子商务应用的开发、部署和管理。

3.2电子商务网络应用体系的中间件构架解析

3.2.1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的范畴

从网络环境来看,电子商务所强调的是在网络计算环境下的商业化应用,它不仅仅是软硬件的结合,更是一个完整的网络应用体系,它将商务活动的各方,包括商家、消费者、银行或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或政府等,通过因特网(Internet)联系起来,全面实现在线交易电子化。

如上图,电子商务网络应用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1)智能目录,即电子金融、电子购物、电子商务等各类网上应用。智能目录可以智能分析用户的商业需求、跟踪用户活动以实现目录的自动配置,最终提供个人化信息;

(2)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器,是整合事件管理、交易管理、购物管理及供应链管理的操作框架;

(3)通用业务网关及支付网关,包括了动态业务增减机制以及电子支付机制(授权、结算、对帐和分帐等);

(4)通讯平台,建立与维护底层数据通道,为数据的可靠传输及数据的一致性提供保障(包含同步/异步传输、通讯服务、数据标记、加密、队列和监控等);

(5)安全平台,这是以公钥算法为核心的一个开放式安全应用开发平台,包括网络各层次的安全模块,如安全身份认证、数据加密等。

其中,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器、通用业务网关、支付网关、通讯平台和安全平台被统一纳人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的范畴,形成一个管理和传输系统之间的业务信息、协调各个系统处理模块的中间管理服务系统。

3.2.2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的主要功能

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不仅仅实现电子商务应用的互联,还能实现应用之间的互操作与集合,负责管理计算资源及网络通讯。

在通信方面,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支持各种通信协议和通信服务模式,支持多种数据内容的传输,能有效实现数据格式翻译、流量控制、数据加密、数据压缩等功能;在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核心,完成名字服务、安全控制、并发控制等任务,确保数据可靠性;在电子商务应用开发方面,提供基于不同平台的开发接口;支持流行的开发工具,及IDL,DCOM等异构互连接口标准;在管理方面,实现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本身的配置、监控,为电子商务应用的易用易管理提供保证。

3.2.3应用服务器—电子商务应用中非常关键的中间件技术

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中的应用服务器中间件,也可称为“应用服务器软件平台”。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器把整个商业过程转化到一个包含若干个阶段的框架结构中,每个阶段代表对一个商业对象(如定货单)的分离操作。在每一个阶段,由一个或多个专门的组件对这些商业对象进行操作。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器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可以与标准的交易中间件实现集成,这意味着整个平台可以作为一个单一的操作,维护进程的完整性。

我们也可以将应用服务器简单理解为对已有中间件技术的更高层次的封装。在电子商务应用中,应用服务器中间件把不同的应用软件作为构件整合到一个协同工作的环境中,并为应用提供名字、事务、安全、消息、数据访问等服务,此外它还提供应用构件的开发、部署、运行及管理功能,有效提高了应用的运行效率,大大简化了电子商务应用开发的周期和成本。

简单地说,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器实现以下主要功能:

(1)提供服务器端的分布式应用的部署,包括对象生命周期管理、线程管理、状态管理、安全管理等;

(2)数据源连接访问管理、交易管理等;

(3)大规模并发网络用户管理、均衡负载、高效及可靠性等;

(4)与现有系统实现无缝连接。

近年来,应用服务器产业的发展呈现百家争鸣的大好形势。不仅国外著名厂商IBM,BEA,Oracle等纷纷推出了应用服务器产品,而且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扩大,中国中间件厂商也已经开始涉足应用服务器领域并形成了有竞争力的产品。目前,国内的J2EE应用服务器产品主要有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公司的In-forWeb应用服务器、金蝶软件的Apusic应用服务器、东方通科技的TongWeb应用服务器等。

4结束语

中间件技术范文篇7

[关键词]Java;移动终端;中间件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速度变得越来越快,移动通信技术也从最开始的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成为今天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现在4G通信技术正在普及的过程中,但3G通信技术已经全面覆盖,使得人们的通讯变得更加便利。本文将从移动终端中间件关键技术研究入手,介绍Java移动终端中间件技术。

1关键技术研究

1.1中间件技术现状分析

在中间件技术出现前,应用软件的使用需要依靠操作系统、网络协议、数据库等。这就使得开发商在进行应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必须面对一些和用户业务没有直接关系的问题,例如如何选择操作系统、如何进行网络程序设计、如何进行分散数据处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应用软件的使用效果,同时还会消耗开发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鉴于这种情况,人们开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中有人提出在操作系统之上建立一个可供应用软件重复使用的部分,这一思想就是早期中间件技术的雏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间件技术的发展也愈加成熟,出现了多种类型的中间件产品。按照这些产品在系统中的作用可以将其分成不同的类型,本文主要介绍下述几种传统的中间件产品类型。第一,就是数据库中间件技术。数据库中间件是一种比较成熟的中间件产品,应用的范围也比较广。数据库中间件可以将应用程序和想要连接的数据库连接在一起。但在数据库中间件中,数据库技术是其中的核心技术,而中间件的主要功能就是进行通信。数据库中间件和其它中间件产品相比具有使用灵活的优势,但这种产品是无法在要求较高的场合使用的;第二,就是远程过程调用中间件。这种中间件产品的编程模式是程序员经常使用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程序员在进行远程过程调用时和本地过程是一样的;第三,就是面向消息中间件。消息中间件可将用户和开发者之间的数据和代码连接在一起,进而实现在不同程序之间传递信息的目标。相比于远程过程调用,这种中间件产品的优势就是可以将用户和服务器连接在一起,随时进行信息传递和存储。移动终端中间件和传统中间件是有区别的,移动终端中间件是处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中间的一种软件模块,它在终端中是属于关键性的技术。

1.2移动终端平台

移动终端业务在开发的过程中会涉及到操作系统级方案、芯片级方案、独立实现方案等三个部分。下文将对这三个部分的内容进行具体的介绍。首先,介绍操作系统级方案。现阶段,大多数的移动终端设计都是和操作系统方案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很多移动运营商设计出的移动终端中间件都是从操作系统和应用层中分离出来的。其中,像我们比较熟悉的塞班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等都是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移动终端设计的。这种移动终端中间件设计方法具有功能覆盖广、潜在开发能力大的优点,同时也具有开放性差、无法掌握相关技术的缺点。其次,介绍芯片级方案。码分多址技术是美国高通公司拥有的一项技术,这种基于芯片的解决方案具有很强的功能性,但是这种技术属于垄断性的技术,一般的运营商是难以掌握其核心技术的。这种方案的优点就是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但却存在硬件关联度大的问题。最后,介绍独立实现方案。这种方案可以自由地进行安装和删除,我们经常使用的flash就属于这种类型。这种方案的优点就是硬件关联性比较小,具有很好的开放性。但却存在运行效率比较差、标准混乱的缺点。

1.3虚拟机技术

Java中包括Java编程语言、Java类文件格式、Java虚拟机以及Java应用程序接口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程序员将编写的Java代码翻译成字节码,并将其存储于内存中,通过虚拟机执行代码命令。Java虚拟机和Java应用程序接口共同构成Java平台,只有使用Java语言才能进入到这个平台中。在整个Java平台中,Java虚拟机是其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对Java平台的运行起关键性的作用。Java虚拟机的主要作用就是运行Java程序,因此只要Java程序启动了就会应用到虚拟技术,当这个程序运行结束后,运行时产生的Java虚拟机实例也会随之消失。

2Java移动终端中间件技术

Java移动终端中间技术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其中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就是需求分析。移动终端中间件技术的开发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需求。例如,需要考虑移动通信运营商的业务需求、需要考虑终端设备厂商的利益需求、需要考虑软件厂商的技术需求等。移动终端中间件技术的开发也需要有一个完整的产品线支持,对操作系统的运行效率要求也比较高,可以实现各种级别配置的需要。同时,还应具有比较完善的API接口设计。进行需求分析需要安装下述的步骤进行。首选,要对移动业务进行详细的划分。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增加,移动业务划分变得越来越困难,其次,要满足系统设备的要求。移动终端中间件硬件需要满足显示、输入等多个方面的要求;第二,就是移动终端中间件的目标。智能手机的功能性随着通信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增强,不同品牌和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智能手机在键盘、浏览器等方面的相似之处比较少,移动终端中间件应能满足这些不同智能手机的使用要求。移动终端中间件的目标就是将这些不同智能手机设备之间的差别限制在一些关键性的因素范围中。运营商可以采用授权控制的方式实现智能手机和移动终端中间件兼容的目标;第三,就是总体结构和软件架构。移动通信设备属于嵌入式设备,这种嵌入式的设备具有软硬件平台多样性的特点,同时对系统的功能性和界面的美观性要求比较多,为了满足这些要求。移动终端中间件技术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平台,让开发人员在这个平台上进行程序开发。这个平台中包括移动设备的平台、模块等。为了保证这个开发平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必须为其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结构,充分发挥其实用性。移动终端中间件是处于操作系统和应用层之间的,包括平台层和模块层两个部分。其中,平台层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接口支持,而模块层的主要功能则是将平台层的接口进行封装,形成一个功能接口集;第四,移动终端中间件的功能集。首先介绍平台功能集。平台功能集包括进程管理、中断处理、文件管理、电话应用、通信等。其中,进程管理是移动终端中间件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功能的实现将关系到最终整个系统的性能。对进程进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CPU的利用率,同时还能实现为用户提供多种服务的目标。中断是指计算机中的程序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一些紧急情况从而使得CPU不得不停止正在运行的程序而开始新的程序,等到完成新程序的运行过程后再继续执行原来的程序。中断处理功能可以将可找到系统中的中断源,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移动终端中间件技术可以支持多种文件管理系统,从而让用户可以在不同的移动终端设备上进行文件的创建、编辑等操作。

作者:徐静文 单位:辽宁理工学院信息技术系

[参考文献]

中间件技术范文篇8

关键词:中间件电子商务网络应用体系中间件构架应用服务器

一、引言

电子商务的出现加速了世界的数字化进程,一个全新的、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数字化世界正逐渐演变为现实。随着电子商务网络应用的不断扩充、新应用形式的不断增加,使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尤其是对分布式网络应用的需求,若单纯依靠传统系统软件或Web工具软件,根本无法解决如跨平台、跨网络、异种数据库系统之间互操作、系统效率低、传输不可靠以及开发周期过长等问题。企业所迫切需要的是一种简捷的、屏蔽了复杂的基础技术细节,使系统开发、部署与管理变得轻松和谐的企业应用新方式。于是,电子商务网络应用体系的中间平台就应运而生。

二、中间件技术介绍

2.1中间件的定义

中间件,英文名称Middleware,这个新兴的软件技术自1994年由IBM公司提出,至今短短十数年,已成为软件技术发展的一种潮流,被誉为发展最快的软件品种。近年来势头强劲,成为构建网络分布式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与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列成为基础软件体系的三大支柱。

中间件正处于发展过程中,在业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目前比较普遍接受的表述是:中间件是基于分布式处理的软件,是一类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它位于硬件、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中间,运行在多种操作系统平台之上;它可以屏蔽差异,为上层应用软件提供运行与开发环境,实现分布式资源的互联共享与互操作。

2.2中间件的主要作用

中间件产生之前,应用软件不得不直接面对底层对象。不同的硬件体系、异构的系统、不同的实现方案等情况都使软件的重用变得复杂。软件设计师们开始考虑通过添加中间层的方式来隔离变化,即把应用软件所要面临的共性问题进行提炼、抽象,在操作系统之上添加一个可复用的部分,供成千上万的应用软件重复使用。这一技术思想最终构成了中间件。

对于应用软件开发来说,中间件起着比操作系统和网络服务更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中间件要应对底层不同的环境,针对不同的环境进行不同的调用;另一方面,中间件要对上层提供统一的接口,保证在不同的环境中为上层提供相同行为的服务。具体地说,中间件屏蔽了底层操作系统的复杂性,使程序开发人员面对统一的开发环境,不必再为程序在不同系统软件上的移植而重复工作,大大减少了技术上的负担。

在分布式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中间件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使异构应用系统之间能实现互联互通。作为具有强大通信能力和良好可扩展性的分布式软件管理框架,中间件不仅提供了通道的功能,保证应用系统数据的可靠传输,还能实现过滤的作用,有力保护关键信息的安全,并有效实现分布式应用的分阶段顺利部署。

总而言之,中间件所面对和处理的问题是复杂的,它的目标是通过自身的复杂换取软件开发应用的简单。

三、中间件是电子商务强有力的支撑技术

3.1传统的Web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需要

Internet的出现催生了早期的Web服务器,用于满足人们基于Web浏览器进行信息交换的需要。电子商务是利用电子网络环境进行各种各样商务活动的方式,其本质是对处于分布环境中的各种计算机系统进行交流协调,从而进行商业运作活动。目前常用的Web技术更适用于早期的面向信息,对于电子商务来说,若仅仅依靠传统的Web技术,难免出现并发访间瓶颈、难扩展、效率低等诸多间题。

由于Web服务器并不能为大规模商业应用提供高性能和高可靠性支持,因此使电子商务应用的扩展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由Internet/Intranet技术、传统Web技术以及具体业务处理所构成的电子商务系统,主要将面临以下问题:应用系统能否快速地建立;能否适应用户数量大、处理量多的需求;能否完成高效、高性能的关键任务;能否满足安全需要等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企业必须将业务同传统的应用系统相结合,通过中间件技术来集成Web应用和传统应用,即以Web的底层技术为基础,规划一个整体应用框架,并提供一个中间平台,用于电子商务应用的开发、部署和管理。

3.2电子商务网络应用体系的中间件构架解析

3.2.1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的范畴

从网络环境来看,电子商务所强调的是在网络计算环境下的商业化应用,它不仅仅是软硬件的结合,更是一个完整的网络应用体系,它将商务活动的各方,包括商家、消费者、银行或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或政府等,通过因特网(Internet)联系起来,全面实现在线交易电子化。

如上图,电子商务网络应用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1)智能目录,即电子金融、电子购物、电子商务等各类网上应用。智能目录可以智能分析用户的商业需求、跟踪用户活动以实现目录的自动配置,最终提供个人化信息;

(2)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器,是整合事件管理、交易管理、购物管理及供应链管理的操作框架;

(3)通用业务网关及支付网关,包括了动态业务增减机制以及电子支付机制(授权、结算、对帐和分帐等);

(4)通讯平台,建立与维护底层数据通道,为数据的可靠传输及数据的一致性提供保障(包含同步/异步传输、通讯服务、数据标记、加密、队列和监控等);

(5)安全平台,这是以公钥算法为核心的一个开放式安全应用开发平台,包括网络各层次的安全模块,如安全身份认证、数据加密等。

其中,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器、通用业务网关、支付网关、通讯平台和安全平台被统一纳人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的范畴,形成一个管理和传输系统之间的业务信息、协调各个系统处理模块的中间管理服务系统。

3.2.2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的主要功能

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不仅仅实现电子商务应用的互联,还能实现应用之间的互操作与集合,负责管理计算资源及网络通讯。

在通信方面,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支持各种通信协议和通信服务模式,支持多种数据内容的传输,能有效实现数据格式翻译、流量控制、数据加密、数据压缩等功能;在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核心,完成名字服务、安全控制、并发控制等任务,确保数据可靠性;在电子商务应用开发方面,提供基于不同平台的开发接口;支持流行的开发工具,及IDL,DCOM等异构互连接口标准;在管理方面,实现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本身的配置、监控,为电子商务应用的易用易管理提供保证。

3.2.3应用服务器—电子商务应用中非常关键的中间件技术

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中的应用服务器中间件,也可称为“应用服务器软件平台”。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器把整个商业过程转化到一个包含若干个阶段的框架结构中,每个阶段代表对一个商业对象(如定货单)的分离操作。在每一个阶段,由一个或多个专门的组件对这些商业对象进行操作。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器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可以与标准的交易中间件实现集成,这意味着整个平台可以作为一个单一的操作,维护进程的完整性。

我们也可以将应用服务器简单理解为对已有中间件技术的更高层次的封装。在电子商务应用中,应用服务器中间件把不同的应用软件作为构件整合到一个协同工作的环境中,并为应用提供名字、事务、安全、消息、数据访问等服务,此外它还提供应用构件的开发、部署、运行及管理功能,有效提高了应用的运行效率,大大简化了电子商务应用开发的周期和成本。

简单地说,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器实现以下主要功能:

(1)提供服务器端的分布式应用的部署,包括对象生命周期管理、线程管理、状态管理、安全管理等;

(2)数据源连接访问管理、交易管理等;

(3)大规模并发网络用户管理、均衡负载、高效及可靠性等;

(4)与现有系统实现无缝连接。

近年来,应用服务器产业的发展呈现百家争鸣的大好形势。不仅国外著名厂商IBM,BEA,Oracle等纷纷推出了应用服务器产品,而且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扩大,中国中间件厂商也已经开始涉足应用服务器领域并形成了有竞争力的产品。目前,国内的J2EE应用服务器产品主要有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公司的In-forWeb应用服务器、金蝶软件的Apusic应用服务器、东方通科技的TongWeb应用服务器等。

四、结束语

中间件技术范文篇9

关键词:物联网中间件;移动电子商务;多层体系架构

1.传统的移动电子商务系统问题分析

移动电子商务是在电子商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通过无线连接设备将常见的移动设备如:便携式电脑、手机、商务PDA等接入系统,并进行通信。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壮大为企业、商家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提供了无限商机。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强大而灵活的电子商务系统平台的支撑,而与普通的电子商务系统平台不同的是,移动电子商务的支撑平台需要架设移动、电信等网络,连接第三方支付平台,因此,对于商品在销售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便捷性等要求较高。传统的移动电子商务系统一般是以典型的B/S结构来假设,其构建模式如图1所示。这种两级模式的数据在处理时,由于没有实时的信息采集设备,系统的灵活度、交互度较差,终端用户不能及时获取商品的详细信息,也不能对商品的配送过程进行监控,这样就极大地增加了买卖交易的风险性,特别是在购置贵重商品或者批量商品时,以上弊端表现得尤为突出。经过前期的调研,将传统的电子商务或移动电子商务系统所存在的弊端总结如下。(1)无法实时跟踪和处理商品在生产、销售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也不能掌握商品从出厂到销售终端整个供应链的运营状况,这就为假冒伪劣商品的流通创造了可能性。(2)由于电子商务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管理系统,在整个商品销售和供应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机构和部门较多,每个部门都是各自为政,很多与商品销售相关的信息不能合并处理,也无法在其上做更进一步的分析和决策。(3)传统的移动电子商务系统受到移动终端性能和传输线路的影响,很多PC机上的功能不能实现。(4)传统的移动电子商务系统严重依赖于用户所使用的终端,如果移动终端丢失或者信息被窃取,用户的支付密码、数字证书等重要信息就会丢失,从而使得移动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受到严重威胁。

2.物联网中间件技术

物联网中间件技术可以对各类相连的RFID阅读器、二维码扫描设备、条码扫描设备所采集到的庞大的数据流信息进行控制,并解析给上层的应用程序识别和使用。物联网中间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数据采集和功能事件处理。由于系统所支持的终端设备种类较多,对于信息的采集方式和处理机制也不同,而物联网中间件则为各类终端设备提供了统一的接入接口,这样就可以屏蔽底层设备的差异。物联网中间件中的阅读器管理模块则主要负责驱动相应的阅读器进行阅读和信息采集工作,读写命令,监听阅读器的工作状态,并将获取到的阅读器的标签信息转发给上层应用程序。同时,阅读器管理模块也可以将上层应用程序组件发出的读写指令转换为设备可以识别的读写指令信息格式来控制读写设备的读写操作。物联网中间件本身是一种收发消息的中间件,可以对采集的对象进行点对点信息通信和消息的订阅、、传递。物联网中间件数据的处理过程如图2所示。上层应用程序通过消息的,获取感兴趣和需要的消息内容,这些都是由事件触发机制产生的。当应用程序需要使用数据时,物联网中间件按照消息的收发订阅规则将触发事件的相关信息返回应用程序。为了便于系统统一提供数据服务,这里的事件处理功能层为上层的应用程序提供了集成与共享的统一接口和相同的访问模式,从而屏蔽了底层的数据差异。同时,中间件还对采集到的RFID原始数据进行筛选、过滤、组合、转换等,并将其转换为终端设备和应用程序可以识别的数据格式。

3.基于物联网中间件的移动电子商务多层体系架构

针对传统的移动电子商务平台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物联网中间技术的移动电子商务多层体系架构模型,如图3所示。通过加入中间件的数据缓冲机制则会使得终端阅读器,特别是RFID阅读器在工作时流畅地读写数据信息,而对于每一个阅读器来说,只能在限定的工作区域内进行工作和信息的识别,但在此范围内所有相关工作标签的信息都会被读取,因此会产生一些错误、无序、重复的数据信息。当阅读器读出多个标签信息后,阅读器管理模块将所获取到的信息进行优先级队列缓冲,而且可以设置多个缓冲区进行缓冲,从而防止数据信息丢失。同时,可以在数据缓冲期间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检测和验证,将无效数据删除,以免阅读器读到非法数据造成失误。以移动电子商务平台中电子支付与物流配送模块为例,基于中间件的移动电子支付模块的数据处理流程如图4所示。系统物联网中间件为移动电子支付系统提供基础的商品信息、物流信息、商品交易金额、物流费用等业务数据信息,也可以让用户终端通过移动设备直接完成支付过程,还可以将用户信息、商品需求信息、订单信息、交易支付信息等写入接口的数据信息表中,而各个应用系统则通过接口查询数据信息表后读取相应的信息,从而实现独立和相互关联的数据共享模式。当应用系统进行业务操作,需要访问共享数据资源时,那么只需要在BaseDao的基础上集成各个接口的定义即可。将系统中进行通信的各个模块的行为动作抽象出来,定义在公共接口BaseDao中,具体代码如下。

4.结语

本文通过引入物联网中间件技术,构建一种基于中间件技术的移动电子商务多层体系架构,从而为上层的应用程序提供了集成与共享的统一接口和相同的访问模式,屏蔽了底层的数据差异,为系统资源集成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范德辉,高杉,倪萍.物联网智能终端适配中间件开发模式[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6,24(3):151-155.

[2]赵妍.基于中间件的物联网多终端数据整合分析研究[J].科技通报,2015(4):187-189.

[3]白秀伟,惠晓威.物联网中间件数据处理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5,20(7):1938-1940.

[4]段书凯,唐朝清,李敏杰,等.基于物联网中间件的烟草仓库监控管理系统[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6(9):174-181.

[5]谭云松,韩建军.一种面向服务的物联网中间件模型[J].计算机科学,2011,38(b10):1-3.

中间件技术范文篇10

1电子政务云平台框架

我国从2002年开始就提出了“一站、两网、四库、十二金”为主体的电子政务框架。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在2006年提出了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各省市以及各行业在此文件精神下,对本地的电子政务框架进行了细化和不断完善,比如上海市区县电子政务总体框架、金土工程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等等[3]。对不同区域的电子政务框架进行分析,发现应用支撑平台所处位置十分重要,该平台服务内容主要有访问控制权限、组织机构、电子表单、登录、流程等,应用一体的公共性、基础性的信息设施,通过集中建设和跨部门应用系统,以信息互联保证电子政务的联通和连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以电子政务战略角度,提出了“加强建设信息系统,挖掘并充分利用人口、地理、税收、金融、统计等资源,以信息互联、资源共享为核心,着重发展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促使政府管理能力、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的建设目标、思路及重点,深入我国电子政务框架服务体系研究及应用实践。在英美德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都提出了各自的电子政务框架,欧盟甚至还确定了EIF,即泛欧电子政务服务互操作框架[4]。以上各国的电子政务框架都有一个相同点,即其核心为数据、业务,其目标是为了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及共享资源的能力,并通过相应措施或者考核等约束手段,立足于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公共性、基础性的信息设施。

2电子政务云平台框架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

第一,利用云技术实现资源设施的完善、优化和整合,构建基于共享模式的电子政务云,为政府业务系统提供更好的支持之外,还能够对其他新型业务系统提供支撑,进而对已有的资源达到盘活的目的,实现投资成本的降低。第二,云服务对应用系统的系统冗余、双机热备等功能,可实现高效、经济的的支撑,确保政务不会因为某种服务器故障而中断,解决了应用层面的故障隐患,另外,云计算服务可自动化,在最大程度上使得系统部署速度进一步加快,实现智能化的政务服务和管理,有利于推动“智慧政务”的建设[5]。第三,通过政务云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提高信息化水平欠发达区域的服务水平,同时还能够促使我国电子政务平衡发展、缩小数字差异,满足各级政府对电子政务服务的需求,进而均等化公共服务。第四,电子政务云建设的推动能够减少物理服务器数量,实现能耗节约,进而让电子政务的发展与低碳经济战略目标相符。

3电子政务云框架服务中间件建设

应用稳定可靠、重复应用、共性突出以及企业级的中间件,并建设应用支撑平台,已成为了行业共识,而在一些政府信息化建设项目中,已确定中间件的数量、招标要求,故而在政府信息化项目建设中中间件的应用成为了重要的基础设施[6]。我国电子政务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普及,云概念快速走入大众,并被广泛接受,在“框架服务”、“统一标准”、“统一规划”、“资源整合”、“效能突出”、“产业推动”等方面,电子政务的作用十分重大,云框架服务中间件必然会成为时展趋势,并形成独特的发展形式。运营服务和信息化建设中,云框架服务中间件是软件基础设施,基于云技术的模式运营和建设,是可重复应用的、面对服务的设计框架,规范构件与体系框架的之间的关系、流程控制、职责分配,为重复应用构件提供互操作、运行环境[7]。位于高层业务与底层系统逻辑之间的云框架服务中间件,是微内核框架、系统集成、应用支撑、SOA框架(面向服务架构)、快速开发的具体实现。立足于微内核框架的框架服务体系,可易于扩展并使结构模块化。微内核可靠稳定、结构简单,不仅精致、优雅,而且程序易于模块化。通过模块化具有积木式拼装优势,按照解决方案的不同进行随机应变,迅速组装成合理有效的模块。模块化不回对另一个服务产生影响,更甚至还能够在系统运转进行模块替换、新增动态。立足于SOA的框架服务中间件,可集中各类构建,提供注册服务管理以及服务的集成。由于SOA软件架构的开发是由多个厂商共同完成,故而会产生不同类型的门户服务器、内容管理系统、应用整合、身份认证提供以及信息互通等中间件厂商。随着SOA越来越完善、标准,不同种类的中间件生产厂商会逐步减少,各厂商只对其中一种或两种中间件进行专注研发,使得中间件的质量、性能进一步提高。就软件产业而言,有利于软件质量提高、开发成本降低,帮助不同生产厂商解决同类软件重复生产的问题。框架服务中间件需遵守开放标准,才能获得广泛的生存基础。开放标准J2EE系列衍生出了JAVA蓬勃市场,无论是何种企业,都需要遵守规范,这是企业进入市场的前提条件,企业可以在标准之上进行创新、延伸。在开放标准方面,我国的标准化、信息化机构已迈出了第一步,《深圳市电子政务应用服务规范》[8]是我国第一个服务领域开放标准,可在网上免费下载,与此同时,我国对于SOA系列标准也正在加紧编制,并同中间件专题组织、支撑技术人员,使支撑中间件结合SOA服务标准。框架服务中间件的实现,具体以云计算为主。主要有软件即服务、技术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三种服务形式,其中平台即服务旨在为用户创造一个应用环境,封装服务商的服务、基础设施并形成API,便于用户应用、研发。云计算平台即服务则是框架中间件的具体实现,营造了运行环境并使API为互联网用户服务,满足不同系统的调用需求。而且支持SNA无共享集群框架具有优良的扩展能力、伸缩能力。框架服务中间件需要集成框架作为基础组成部分,通过集成框架以及在上面建设的构建,一起组成了框架服务中间件,并利用标准协议服务公众,实现高层次的业务复用、软件复用[9]。用集成框架对服务进行管理、运行和监控,通过规范标准的服务库对数据信息进行注册、查询和保存,提供服务调用、功能,并监控管理服务及其调用,同时满足本地调用和远程调用,可以均衡负载、分布式应用,使集成能力进一步提高,通过标准的调用规范、WebService协议组的组间接口描述,使各类软件平台差异予以屏蔽,使互操作更加透明,以便于原有应用系统的整合,为电子政务的业务合作、资源互通提供技术支持。框架服务中间件的构建一般主要有单点登录、组织机构、流程、访问控制权限以及电子表单,因为结构模块化、微内核所产生的积木式拼装组件,随着框架服务中间件的深入完善和持续发展,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以及在特定领域内或者是行业内不同出现通用构件,比如全文检索、GIS(地理信息系统)、射频采集、BI(商务智能)等等,这些对框架服务中间件的更新,会带来一定的支持作用,使云框架服务中间件得到快速发展,比如在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海淀区、江苏南通市以及深圳福田区等区域,应用广泛,并形成了可持续化发展的“以云框架服务中间件为支撑、以开放标准为引领,可进行应用服务化和互操作,支持平台即服务”的电子政务云框架服务体系。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