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4:30:27

制作技术

制作技术范文篇1

插花是一种艺术,因此插花制作中的整个过程都十分重要,如果要制作出一个优秀的插花艺术品,首先应该对插花进行一个合理的设计和构思。插花制作的造型上分为很多种类型,但是不论什么造型,都应该体现出花卉的优美。比如插花的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大小得当等。插花制作中花卉造型主要有下列5种。

1水平型这种花卉的造型设计的重心强调横向延伸,体现出一种花卉的自然美,端庄得体,可以通过一些手法很好的表现环境的主题。

2三角型用于插花的3类花枝,即主枝、副主枝、陪衬枝,其中以主枝占主体地位,在构图中位置最高可独居中心。制作成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不等边三角形的造型。这种造型外形比较简洁明朗,能够给人们一种真实的感觉。

3L型通过对花卉两面垂直组合而成,左右呈不均衡状态。给人以开阔向上的感觉。

4倒T型通过插花时花枝的高低、曲直、横斜变化及纵线作者简介:杜令慧(1977一),讲师,从事观赏园艺方面的研究。收稿日期:2023一02一16及左右横线的比例合理设计来造型,从而给人以现代感。

5垂直型体形态呈垂直向上。这种造型根据花朵大小、开放程度,色彩的差异形成一种完整插花形态和意境。

二、插花的养护技术

对插花合理的进行养护,不仅可以增加插花的观赏效果,而且可以延长插花本身的观赏时间。一般的插花养护方法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比如不把插花作品摆放在风吹日晒烟熏处、使用开口较大的容器、保证室内室外的空气流通,可以保证插花作品存放水质的质量,有效地防止花卉的腐败。或者对插人水中的花卉叶片进行合理的修剪来防止腐烂、对花卉定期更换水、更新所插花的基部切口、使用保鲜剂、防止人为的破坏等措施。但是对此养护技术进行正确的操作实施,这些保养花卉的方法并不能达到很好的功效。因此必须要了解一些保养技术的养护要点。

1保持擂花水质的清洁每天换水,每天剪根露新茬。泡水的地方去掉多余的叶子。在插花养护时应该使用清洁的自然水,比如河水、雨水或井水等,如果使用自来水,需要存放自来水24h,这样才能保证水质有足够的营养,保证花卉的寿命,还要经常性的对水进行更换,一般夏季1一Zd换水一次,冬季2~3d换水一次。换水时清除残花、残叶,并适当更新花枝基部切口,使插花经常鲜艳和匀称。另外,要定期的对插花进行修剪,其次插在水中的无用枝叶必须要及时的清理,防止水质的腐败和污染。

2插花的存放还有一点需要重视的就是插花存放容器的口径,为了保证空气的新鲜和流通,容器的选用上应该尽量选择大的口径,花材总高度与瓶身的高度一般约为3:2较恰当,只要能让插花后重心稳定不会倾倒,且不致挡住花朵即可。另外,插花一定不能摆放在日晒、风吹、煤烟和有暖气熏灼的地方,一般普通花卉需要放置在5o左右,而热带花卉应该放置在10~12“的地方,夏天远离阳光直射,冬天远离风口。同时也不能将插花放在成熟的水果附近,防止由于水果所释放的乙烯而加速插花衰败,减少花卉的寿命甚至伤害插花。

3插花养护中加入添加剂采取在水中加人一些添加剂可以有效地使插花保鲜,提高插花的寿命。比如养护技术中的营养法,由于鲜花从母体上剪切后,就失去了营养源,可加人糖、啤酒、阿司匹林、维生素C等各类营养物质,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得到有效地解决。另外,通过杀菌法也可以达到很好的养护效果,在水中放人酒精、KMnO4、樟脑、硼酸、柠檬酸、盐或明矾等都可以起到杀菌作用,只有水不腐烂,植物才能吸水保鲜。需要注意的是,一定配成溶液后再用,不可未经溶解直接放人水中,而且用盐时注意浓度不可太大。总而言之,只有对插花采取正确的养护措施,最基本的就是要把握好养护的原则,展现出大自然的美丽。

三、总结

制作技术范文篇2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影视;后期制作

在影视行业发展的新阶段,影视产品制造相关联的科学技术资源与生产管理资源实现了高度融合,市场在影视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也造成了一部影视作品即可创造出一个“影视帝国”的新现象。以商业化运作模式进行影视产业链条的资源配置已经相对完善,其重心也逐渐转向了影视产品的前期研发设计与影视产品的后期制作两大方面。本文比较了影视行业发展中的这两个发展重心,认为,前期的影视产品研发设计属于创造性行为,研究相对困难,需要将其与个体化的创造行为相关联;后期制作则主要以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主,因此相对容易。下面以此为出发点对主题展开具体论述。

1多媒体技术类型分析

多媒体技术也称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从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现状看,多媒体技术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三维影像技术、动态影像处理技术、视频图像绘制技术。下面对多媒体技术的三大主要类型进行具体分析:

1.1三维影像技术类型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相对较多,如“3D电影”“3D眼镜”“3D画面”等就是三维影像技术具体应用后的体现。《007:幽灵党》《阿凡达》之类的国际大片中三维影像技术的运用,让观影者既可以通过影视屏幕感受到影视人物与自身同处于一个立体空间之中,甚至影视作品溅出“水花场景”与“泥点场景”让观影者感到“沾到了自己身上”[1]。这种“感同身受”“身临其境”的观影方式,体现了三维影像技术应用对于虚拟场景和现实场景的“交互”功能。现阶段的“灾害片”“恐怖片”“动漫影视”以及与“宇宙场景”“灵异场景”“史前场景”等相关的各类影视题材中,三维影像技术的应用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1.2动态影像处理技术类型

动态影像处理技术的运用基础是动态画面,以某一画面为应用对象,通过运用“图像分析—图像加工—图像处理”的方式,保障影视作品在画面质量、画面效果上实现精细化处理,进而确保画面的连贯性、音频的低噪性、视频的精致性,在整体上提升影视作品的品质,为观影者提供一种“近乎完美的视频享受”。比如,我国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其后期制作中对于动态影像处理技术的应用相对较多,不仅给影视作品本身制作了绝佳的画面场景,也展示了中国特色的科幻世界,为观影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科幻电影震撼感”[2]。

1.3视频图像绘制技术类型

与传统型的视频图像处理相比,现代视频图像绘制技术克服了“依赖顺序指令”“复杂运算无法操作”“技术算法并行应用受阻”“部分影像处理步骤无法进行”等问题。一方面,视频图像绘制技术通过大幅度提升硬件资源集成度,缩短了视频图像处理时间,提高了针对视频图像的“可编辑程度”,也扩大了其应用范围[3];另一方面,快速剪辑、模式化剪辑等功能在剪辑软件方面的大量运用,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均能够对影视作品进行有效的视频图像绘制处理,通过增加视频图像处理效果为视频赋予生动的内容和丰富的形象,从整体上提高视频表现力度,加大对观影者的视觉吸引力。现阶段各类“短视频”的个体化处理快速打开了视频图像绘制技术的应用市场,为影视后期制作中的视频图像绘制技术高水平应用积累了技术经验。

2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价值分析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已经相对普遍,在现代影视产品制造产业链的商业化运营模式下,多媒体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投入相对较多,一方面提升了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工具理性”;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资源与影视生产管理资源之间的资源融合及优化也体现了多媒体技术的“价值理性”,展现了新时期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价值。下文将从多媒体技术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两个功能性层面对其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具体分析。

2.1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工具理性”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工具理性”主要体现在中立性的技术价值方面。具体如下:不同类型的多媒体技术解决了制作领域的问题,比如视频图像绘制处理对于视频画面的“可编辑程度”的解决;再如动态影像处理技术的应用有效的化解了画面播放时的“连续性”与“流畅度”,为画面质量提供了保障,为其画面产生的效果提供了技术支持;再有,三维影像技术的应用将影视屏幕观影的二维场景转换到了立体的三维场景之中,使观影者能够与影视作品融合到同一个“真实场景”之中,如同在影视作品中作为一个旁观人物演绎故事情节,扩展了观影者与影视作品的“相互作用”,使影视作品与观影者之间形成了“主客互动”的新体验,激发了影视作品在观影者感受方面的“新感受”。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工具理性”通过技术手段支持,满足了现代影视产品生产制作定位的效率目标。一方面,多媒体技术极大地缩减了影视后期制作时间,提高了影像后期制作效率,在整体上节约了时间成本,间接降低了生产成本投入,扩增了营利空间[4];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扩大了后期制作者的“可发挥空间”,将多媒体技术本身转换成为了一种“影视产品生产制作中的构成环节”,影视后期制作人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对影视作品的想象力转换,为影视作品赋予了“创造性的形式”,同时也将“工具理性”进行了延伸,扩展到了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价值理性”层面。

2.2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价值理性”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价值理性”,体现在多媒体技术向效用生产效率方面,比如,利润空间的扩大、整体表现力的提升、质量水平的全面提高等方向的转换方面。具体如下:首先,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使影视产品的生产制造产业链有了生产要素的技术支持,保障了影视产品生产制造产业链条的可操作性与良好运营。影视从业人员能够借助多媒体技术支持,在影视产品的“生产要素”与“技术应用指标”之间建立起一种对应的关系,从而保障商业化运营模式的成功操作[5]。比如,《功夫熊猫》这部影视作品就是通过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大量运用,将前期拍摄与后期制作进行了有效结合,保障了“生产要素-技术应用指标”之间的高度统一,从而创造了一个“神奇世界”,并在现实商业运营模式下开创了一个全球化的“影视帝国”运营模式,使这部影视作品的生产制造经验成为影视行业的“典型”。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运用全面改变了影视作品、观影方式、观影者之间的固定关系,实现了根本上的艺术审美方式的转变。观影者从原来的观看者变成了参与者,影视作品由单一的直观对象变成了影视作品与观影者相结合的“交互形式”,由此也将影视产业带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比如,“3D眼镜”以及现阶段科技行业大力推广的“VR眼镜”等都已经在影视作品的观影过程中获得了应用,打破了原有的“被动观影方式”,进入“主动观影方式”的尝试与实践阶段[6]。影视从业人员需要从较为广泛的视野,扩大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影视后期制作研究,进一步通过挖掘其内含的“价值理性”为影视产业的后续转型升级吸收经验与方法,并在发展思维的较高层面创新发展理念。

3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分析

影视从业人员需要从较为宽广的视野出发,对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而不只注重多媒体技术与影视后期制作效果之间的单一对应。下面分别从影视制作、视频剪辑、作品发行三个方面对其应用展开具体分析:

3.1影视制作方面的应用

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多媒体技术类型多样、应用方法十分细腻,应用时要遵循“细节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则,通过对于光线、纹理、透明度、人物动作、人物表情、画面立体效果等处理,为影视后期制作中的整体传达提供表现力保障。后期制作要以影视作品的拍摄画面为制作基础,充分发挥“二度形式创作”的优势,使后期制作者的想象力、创造力与前期的文本创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有效的“碰撞”“交流”,进而在形式层面借助“虚拟场景”的添加、“特效”的设置等全面提升影像后期制作对于整个影视作品的生产制造水平。

3.2视频剪辑方面的应用

视频前期是影视后期制作中相对基础的部分,技术性的要求相对较低,现阶段制作人员的基本功底也相对扎实。剪辑者要能够充分调度自身技术操作能力以外的影视后期制作能力,比如对于画面的长度和位置的一般剪切控制,要充分吸收以往视频剪辑与效果之间的关联经验,针对同一场景、不同场景进行合理的排序,通过多次选择、多方案优化的方法,逐渐调整排序,最后实现具有“最佳情节”与“合理场景”的剪辑;再如,在视频剪辑中需要将音频剪辑与视频剪辑及文字添加等进行配套,视频剪辑人员需要进行多次尝试,或采用分工配合的协同方式,或通过个体独立进行操作,确保画面、声音、动作、情节的一致性。

3.3作品发行方面的应用

影视后期制作影响着影视产品的市场营销与售后服务,因此要在该环节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品质相对较高的产品,并通过当前内部局域网进行内部快速传输与观看评估,进而完成内部的后期制作效用评价。市场化的宣传需要作品发行制作相关技术的制作人员对当前的影视作品市场投放与观看方式进行深入研究,运用模块化制作,发挥“弹幕”“留言”等功能特性,反向完善作品发行方面的后期制作。影视制作公司应该运用较好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作品发行方面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提炼出能够提高发行量与宣传效果的“元素”,并将其融入到后期作品发行制作之中。

4结语

从表面上看,多媒体技术的影视后期制作重点集中于技术的研发设计与技术的合理化运用,但现阶段影视产品生产制作已经实现了针对其产业链条的商业化运营。一方面,影视后期制作要扩大对于影视作品整体的理解,借助影视作品的内容分析,通过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多媒体技术为其赋予相对应的形式;另一方面,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多媒体技术运用因技术应用的具体化特征限定,要在实际操作中注重分工后的专业化应用,也要求在较深的层次中加强技术分工应用时的联动,借助协同合作的方式,使影视后期制作产生出较大的协同效应,进而扩增影视后期制作环节。

参考文献:

[1]杨永国.Vlog创作引入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探讨[J].智库时代,2019(42):265-266.

[2]陈忆萱.数字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制作中的应用分析[J].科幻画报,2019(10):258.

[3]邓毅梅.工业4.0时代影视后期制作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5(23):47.

[4]张登.影视后期制作中剪辑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J].传媒论坛,2020,3(7):66-67.

[5]钱力航.影视后期制作中关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及趋势[J].江苏科技信息,2019,18(17):147-148.

制作技术范文篇3

关键词:光敏印章;制作流程;技术要点

光敏印章以其制作快捷、盖印效果清晰、环保无污染等特点逐渐成为了目前印章刻制的首选。近几年,光敏印章材料及光敏印章机的生产和应用在我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1光敏印章的原理

光敏技术指的是利用光敏材料的感光特性进行印章制作的方法。专用的光敏材料是一种超微泡材料,其表面的微孔孔径非常小,平均孔径小于30微米。本身具有储油渗油及光闪熔特性。光敏材料在受到强光照射的时候,可以吸收光能并转换成热能,颜色越暗吸收的能量越多。曝光时,光敏材料表面见光部分瞬间吸收大量的光能后,温度迅速上升并达到熔点,闪光结束后,表面熔体的温度迅速降低,形成一定厚度和强度的薄膜,这层薄膜同时起到封孔闭孔的作用,并隔绝印油的渗透。这就是光敏章成像的原理。利用光敏材料的这一特性,用激光打印机将章稿打印在具有透光特性的硫酸纸或激光胶片上,将其覆盖在光敏材料上后放在曝光机内曝光,由于章稿本身具有黑度不能透光,因而章稿覆盖的光敏材料没有受到光照仍然可以储油渗油,而其他部分则由于受到光照发生凝固不能渗油,从而实现了印章的制作。由于激光打印机的打印精度在1200DPI以上,加之光敏材料本身的超微孔结构,因此,光敏印章的精度比采用激光雕刻的印章或其它技术方式制作的印章的盖印精度高出许多,是目前印章制作精度最高的一种印章。

2光敏印章的制作流程

光敏印章的具体制作流程图为:

(1)首先使用排版软件将印章排版,目前国内常用的印章排版软件有很多种。由于光敏印章的高清晰性,目前很多光敏印章排版软件都具有编排指(2)激光打印机打印章稿。印章排版好以后,需利用激光打印机将章稿打印在硫酸纸或透明胶片上。此时,要求激光打印稿具有足够的黑度及均匀度。否则将严重影响光敏章的制作质量。部分用户采用二手激光机或喷墨打印机打印章稿,看似节省了打印成本,其实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3)光敏印章机曝光:将打印了章稿的硫酸纸或胶片覆盖上透明曝光膜及光敏印章垫。三者之间的顺序及朝向依次为章稿背面向曝光光源,章稿打印面贴曝光膜,曝光膜贴印章垫,三者依次平稳紧密接触,中间严禁有间隙式皱折。三者压紧后曝光既可。

3光敏印章机技术研究与分析。

光敏印章机的技术性能对光敏印章的制作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光敏印章机主要包含光敏灯管电源及光敏印垫机械压紧装置两大部分。

制作技术范文篇4

关键词: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践探究

当前科学技术升级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为了迎合这种变化,基于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成为当前各职业院校教育改革工作的重要方向。基于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教学模式,它将学校的教学与社会的实际生产联系在了一起,不仅可以充分满足社会生产的现实需要,更是为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动漫专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撑,职业院校的动漫专业应该主动适应现实的变化,在教学改革中积极贯彻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模式。

一、职业教育院校动漫制作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一)职业教育院校动漫制作技术专业教学体系缺乏本专业的方向性

职业院校所设置的教学体系应该以本专业的就业方向为基础,以学生实践技能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但是结合对当前绝大多数职业院校动漫制作技术专业教学体系的调研可以发现,各大院校在该专业教学体系的设置上显得较为混乱,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在教学体系的设置上,必须要结合当前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需要,但是许多院校教学体系与现实的需求相背离,片面地将各种比赛活动作为专业的方向。还有些院校在专业教学中,甚至出现了以教师的教学能力来设置专业教学体系的现象,与动漫制作技术专业的就业方向严重不符。同时动漫的制作包含了建模,原画等不同的工作类别,这些不同类别的工作对于学生的专业能力也有着差异性的要求,职业院校的专业内容应该结合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保证每位学生都有自己擅长的技能,但是由于专业体系方向性的偏差,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教师也并没有针对这些差异展开针对性地教学,学生在毕业后也难以适应相关的工作岗位。

(二)动漫制作技术专业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亟待提升

在职业院校的教学中,教学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动漫专业的教师,必须同时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以及对行业的充分认识。但是,当前我国动漫专业相关的专业教师队伍力量十分薄弱。在职业院校的动漫专业中,教师队伍主要来自计算机专业和院校毕业学生两个方面。动漫制作技术专业虽然与计算机专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在具体工作内容上,两者还是有着较大的差异,目前计算机专业教师还达不到动漫行业专业要求。而院校毕业的动漫专业学生,虽然专业性较强,但是实践经验不足,对于动漫产业的发展趋势、实际需求的认识较为薄弱,这也导致了本专业毕业的学生难以满足行业的实际需求。总体来说,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水平相对薄弱是目前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亟须解决的难题之一。

(三)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教学缺乏实效性

随着教育改革任务的具体落实,各职业院校在本院校的教学改革中也引入了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但是许多院校并没有将其落到实处,而是将其作为一项硬性工作任务去完成,并没有发挥这种教学模式真正的价值。对于职业院校而言,顶岗实习是落实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重要形式。在顶岗实习中,只有将学生安排在其相关专业的企业中才能取得实效。但是由于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尚不成熟和充分,一方面相关的企业数量、规模相对较小,满足不了院校的需要;另一方面许多企业不愿意进行校企合作。导致院校在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学生的专业,随意安排企业进行实习。

二、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践

为了有效推动本院教学改革的深化,在动漫制作技术专业的教学中,本院积极贯彻落实基于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在具体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本院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以广西壮族崇左地区的花山岩画造型元素作为基础和突破口。文化产业为社会创造的不仅仅是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其自身的文化传承价值。人类文化是一个继承与不断发展的过程,只有将传统文化以符合当代人们心理特点的形式展现出来,才能做到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而动漫制作则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有效的选择途径。在本院的教学改革中,花山岩画元素的开发设计构成了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基础。

(一)深化院校专业教学的改革力度

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改革,必然要求院校对其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进行全面和深化的改革,这是保证校企合作得以有效展开的基础。在专业教学的改革工作中,需要将本院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作为重要目标。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其自身需要具备坚实的基础性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以及良好的创新思维[1]。作为与社会生产有密切联系的职业院校,应该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作为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尤其是对于动漫专业而言,学生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操作是暂时满足不了行业发展要求的。动漫制作属于一种内容型创作的新兴产业,其从业人员只有具备足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产品,推动行业的发展。因此,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必须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与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相适应,院校在学生的考核预评价体系方面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构建层次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既要包括学生在院校学习效果的评价,又要包括企业对学生实习成果的评价。职业院校必须做好了教学改革的工作,才能为校企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校企合作平台的共同建设

贯彻和落实基于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需要相关的企业与院校建立密切的合作与联系,共同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对于职业院校而言,要积极寻求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同时在合作企业的选择上,必须要以动漫专业为导向性,保证校企合作取得实效。同时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充分履行综合协调的职能,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动漫企业与职业院校建立合作的关系。在院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后,双方需要对展开合作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进行研究部署,保证合作的有效性。职业院校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学生在企业的实习中,企业需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实践学习,确保学生在该企业的实习中有所收获。学校也要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评估和检查。在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合作中双方可以共同建立一个实训基地作为企业培养人才的场所,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将符合企业生产要求的学生纳入本企业的准员工名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基础的支撑。

(三)动漫制作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共同设计

在职业院校的动漫制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中,要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与相关的企业展开合作。在学校专业课程的规划以及学生专业能力的考核方面,要积极征求企业的相关意见,同企业一起进行动漫制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开发。因此,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共同设计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动漫专业课程的设计,必须以动漫产业的技术领域以及岗位的现实需求为基础,对于原有的教学体系进行综合全面的改革。在学生的考核标准上,需要按照相关职业人员的技术能力标准进行考核,以保证学生的专业能力充分满足行业的现实需要。在学生的教学中,教师要侧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真实还原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与状态,在教学任务的设计上也要以相关企业员工的工作任务为模板。院校与企业一起进行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不仅有助于保持学校教学体系的先进性,而且有助于为企业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教师与企业合作关系的建立

基于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不仅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有效手段,对于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的提升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目前我国动漫专业人才队伍相对较为薄弱,为了提升院校专业教学质量,必然要求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因此,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应该为教师队伍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一方面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到相关企业的生产实际中,运用专业的知识解决企业生产中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对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充分的研究,根据企业的生产实际对自己的教学内容以及方式进行适应性调整。企业需要重视院校教师队伍理论的指导作用,在企业的发展中可以积极参考院校教师提供的相关建议,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五)基于具体项目展开校企合作

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职业院校可以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与企业在具体项目中展开合作。对于企业而言,其具备的技术优势,但是在人员与设备方面却有着一定的局限性。而企业的这种局限性正是职业院校的优势所在,在具体项目的合作中,职业院校可以为企业项目的开发提供场所、设备以及人员的支持,由企业相关的技术人员负责对本院学生的技术指导。在本次的校企合作中,动漫专业与相关的企业以花山岩画元素为合作项目的。这一合作项目不仅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契机,更具备极高的文化价值,通过将地方民俗文化以新的表现形式进行传播,有效做到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时,通过合作,不仅强化了学生动漫制作技术能力,而且为学生今后的动漫制作提供了创作的思路,有助于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创新。[2]

三、结束语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生产实践型人才的重要机构,必须以满足社会生产的实际需求作为自身教育工作的核心与重点。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基于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不仅为院校教学改革工作提供了方向和思路,也为企业进行人才队伍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同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些对于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卞妍.高职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传播力研究,2019,3(18):192.

制作技术范文篇5

因为展板不能像书籍一样有足够的空间阐述信息,所以要很好地让展板表达信息,展板的内容就应该图文并茂通过图片和文字来表现。图片可以是位图、工程图、效果图等,文字可以使段落字、美术字、艺术字。那么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将主题表现出来做到主题突出、内容和形式统一、视觉均衡,方法就是搜集相关的素材即图片和文字,并且我们需要把我们搜集好的图片和文字素材进行处理,使它符合我们的要求。我们通常利用Photoshop把搜集到的素材进行处理。要注意的是处理素材要考虑到以下两点,第一要让处理后的素材从色调上和展板的主色调一致或者视觉上和谐平衡,第二要让处理后的素材的大小符合我们之前所划分好的区域大小。

我们用Photoshop将搜集到的相关图片导入打开,利用修补修饰工具、裁剪工具或者是调整命令修改修饰图片的尺寸、分辨率、色调、饱和度、亮度等,使修改后的图片的尺寸和效果符合使用的要求,与展板的整体效果和谐平衡。当然有时候我们只需要原始图片中的一部分,同样可以利用Photoshop的选框工具、套索工具以及蒙版和通道等对图片进行抠图操作。抠图所得到的图片我们也可以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得到新的图片。重组图片最基本的方法是在Photoshop图层面板中新建图层,然后把新的元素放在新的图层,最终将所有图层进行合并。我们也可以用计算机设置文字进行字体、字号、字形,并且可以用计算机制作出更加绚烂丰富的文字比如金属字、火焰字等具有艺术效果的文字。当我们把要用到的素材处理好后,我们便可以把它们添加到我们之前完成的展板草图中去。这时候展板的外形已经出来了。

当展板的外形出来我们要对展板进行细节和整体的修饰调整,就像是我们要给穿好衣服的人进行化妆打扮一样,让我们的展板外观漂亮更加吸引人的眼球。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将Photoshop、Coreldraw或者更多的计算机软件结合起来配合使用。

二、结语

制作技术范文篇6

[关键词]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真正射影像(TDOM);遮挡检测

影像通过正射纠正,消除相机倾斜与地形起伏等引起的投影变形而制作成数字正射影像(DigitalOrthophotoMap,DOM)。数字正射产品未消除建筑物自身投影差,导致产品中地物遮挡与阴影问题比较突出。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高楼及密集区占比越来越重,建筑物自身投影差而造成遮挡及阴影问题也越来越多。逐渐满足不了现有测绘基础建设需求,尤其在国土规划、农业、荒漠化监测、土地利用调查、农村宅基地确权等方面。因此对于真正射影像(TrueDigitalOrthophotoMap,TDOM)的需求日益迫切。本文在分析正射与真正射区别基础上,探讨真正射影像数据获取、核心算法、制作流程的关键技术,总结提出基于高程约束的一种优化的稠密立体匹配技术(Semi-GlobalMatching,SGM)遮蔽检测算法,并很好地解决了其他算法的不足。

1真正射影像制作技术分析

1.1正射与真正射的区别DOM是基于地表影像利用数字地表高程模型(DigitalElevationModel,DEM)纠正而来。在不考虑人工建筑物空间高度的情况下,消除地形起伏和相机倾斜等引起的投影变形的一种地理信息产品。TDOM是将地表影像经垂直投影,消除投影差,使得地形与地物均被纠正到正确的位置上。二者最显著的差异在于是否分析了地物的可见性。数据获取方面,DOM对于常规的航空摄影来说,按照标准的航向重叠(60%~65%)与旁向重叠(30%~35%)设计航飞获取航线。TDOM为了后期解决遮挡问题,故需要加大航向及旁向重叠。对于城市高楼建筑物,要求达到航向与旁向重叠至少优于75%。生产制作过程的流程主要区别在于:DOM是在空中三角测量的基础上,创建立体相对,生成DEM,利用外方位元素并结合DEM进行影像纠正[1]。TDOM制作主要是在空中三角测量的基础上,利用影像密集匹配出高精度的点云数据生成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SurfaceModel,DSM)或其他途径获取的数字建筑物模型(DigitalBuildingModels,DBM)的基础上,解决建筑物遮挡等问题,纠正生成TDOM成果。1.2真正射影像制作的关键技术真正射影像制作的关键在于消除地物自身高度的投影差问题,即消除地物自身的遮蔽。如何准确可靠地进行遮蔽区域检测是制作真正射产品的核心。目前,常用的检测算法主要有DSM和DBM。1.2.1基于DSM的遮蔽区域检测DSM包含地表建筑物、桥梁和树木等高度信息的地面高程模型[2],如何在数字表面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算法获取遮蔽区域信息是核心。目前现有的方法有Z-Buffer方法[3-4]、基于DSM排序的遮蔽检测、基于角度的遮蔽检测方法[5]、基于矢量的直接法遮蔽检测、高程射线追踪法[6],各遮挡检测方法比较如表1所示。1.2.2基于高程约束的SGM遮蔽检测算法。针对上述算法的各自优缺点。提出了基于高程约束的SGM遮蔽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大重叠高分辨率影像使用密集匹配算法匹配出高精度的DSM模型。利用高精度的DSM作为检测遮蔽区域的基础数据。加入高程射线追踪法,通过比较搜索路径上地面点的高度与摄影光线的高度,将其作为遮蔽准则,实现遮蔽区域检测。(1)立体像对,匹配出高精度的密集点云信息。(2)SGM密集匹配算法[7],计算影像之间的互信息获取影像匹配的相似测度值。通过一系列的匹配代价计算、视差计算、视差优化[8],此外为提高准确性,加入平滑约束条件,最终获得初始遮挡信息。(3)遮挡区域检测。首先,对于SGM遮挡矩阵、DSM可见矩阵、摄影光线(从摄影中心到DSM格网点的连线)进行定义。要求SGM遮挡矩阵对应原始影像,且维数与原始影像相同。其次,利用立体相对密集匹配获得DEM。并判断DEM格网点是否在建筑物多边形边界区域内。如果是,则该区域构建附加边约束的三角网,利用三角网内插出DEM格网点平面位置对应的高程值,获取高精度的DSM,定义为初始DSM遮蔽区域。最后,加入高程约束条件,对初始遮蔽区域进行优化。对于一个DSM格网点来说,如果该格网点搜索路径上所有点的高度都小于摄影光线的高度,则说明它在影像上可见。反之,不可见。在初始遮蔽区域内,比较搜索路径上地面点的高度与摄影光线的高度来排除初始遮蔽区域是否正确[9-10],并将错误信息、遗漏区域补齐。如图1所示。如果待检测点的摄影光线高度小于搜索路径上DSM格网点的高度,则该点被遮蔽;如果待检测点的摄影光线高度大于搜索路径上所有DSM格网点的高度,则该点可见。图1中Z是DSM点的地面高度,dZ是根据摄影光线的斜率和在搜索路径上指定的搜索间隔来计算的。如图1(c)所示,结果表明,图1(b)中,6、5、2区域为不可见,0为可见。

2实验

利用航摄相机获取大重叠区域的影像数据。试验区域飞行高度2400m,地面均高10m,获取影像地面分辨率0.15m,实验得出:(1)基于高程约束的SGM遮蔽检测算法,比较好地检测出遮挡区域,解决了其他算法遗漏的问题。算法中首先确定初始遮蔽区域,然后对初始遮蔽区域进行复查。保证了遮蔽区域的精确性和完整性,解决了存在的漏检测问题。另外融合SGM的高精度DSM保证了真正射房屋边界清晰状,且锯齿状现象明显减少。工厂区与高层建筑物区域TDOM如图2~3所示。(2)与传统的DOM相比,该算法比较好地保留了原始影像的分辨率,在水域、植被茂密区域可获得比较真实的TDOM。水域区域DOM与TDOM对比如图4~5所示。植被TDOM细节图如图6所示。

3结束语

制作技术范文篇7

关键词:影视制作空镜头镜头语言

前言

影视片是由一系列镜头按一定剪辑规则组接起来的艺术作品因此,镜头语言是进行影视创作的基础。而对于镜头语言中的一种特殊艺术表现手法—空镜头如何做到“空镜头不空“则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和实践的课题。

一、空镜头及其划分

所谓空镜头是指没有被摄主体的风景画面和静物画面它既是客观景物的真实写照,又是剧中人的主观感受同时往往还是某种情绪、思想,意境的延伸和升华。空镜头常用以交代环境、背景、时空抒发人物情绪表达主题思想,它具有说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能,是导演表达思想内容、叙述故事情节、抒发情感意境、转换银幕时空调节剧情节奏的重要手段。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一语道出“景语“(空镜头)的真谛。

空镜头根据描写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主观空镜头和客观空镜头。主观空镜头是人物眼中或心理上被刻意渲染的景物,表现人物的感受。客观空镜头是客观表现的环境景物以及过场性景物,表现景物的真实实在性。

空镜头还可根据镜头描写内容的不同分为写景空镜头和写物空镜头。写景空镜头往往用全景、远景也称风景镜头;写物空镜头则大多为特写和近景。无论是风景镜头,还是写物镜头,都能起到渲染环境气氛、借景抒情的效应以增强画面信息的真实性。

作为一种镜头语言,空镜头的运用,除描写景物外还是创作者将抒情手法与叙事手法相结合加强影视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手段常被作为一种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视觉语言而为影视制作广泛采用。

二、空镜头的运用艺术

空镜头作为影视艺术特有的表现手段主要用法有四:一是介绍环境;二是表示时间;三是渲染人物情绪;四是具有拟人、比喻、对比等功能。通过对空镜头的运用把景物描写与主观情绪相结合,向观众传输作品思想激发联想引起情绪上的冲击和暇撼进一步烘托和提示人物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1交待背景环境引发故事情节

用空镜头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开门见山使得故事发生的背景一目了然。影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一开始,以小河、竹林等一系列景物空镜头作为片头字幕的衬底,概括介绍了川西葫芦坝的全貌清楚地表现事件发生的地点季节,将观众带进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中。

再如前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整部影片穿插粉对山丘上三棵松树和沙特磊村的空镜头描写三棵松树由小变大、由细变粗、由单薄瘦弱到浓荫密布的参天大树隐喻了沙特磊村由贫瘩荒凉的穷乡僻壤发展到新兴城市村里的孩子也一代代茁壮成长的历程。借助于空镜头有层次、有节奏、有诗意地表现了主人公瓦连卡,一个乡村女教师在沙特磊村所度过的有意义的人生岁月。层次分明时序转换自然而且富有人生内涵和哲理寓意。

2实现镜头间的过渡转场

在影视作品中,通过适当的过渡转场能使观众把握情节的段落层次,运用空镜头实现镜头间的过渡转场是一种常用的艺术手法。通过空镜头使观众对前一段落的思考、回味逐渐停下来,获得一个短暂缓冲之后,调整情绪,接肴再翻开新的段落。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难回绿色梦》,几十年栽树治沙的徐治民老人看到当年种下的树被砍伐后痛惜不已。镜头先是老人的痛苦表情然后从树墩摇到天空之后展开下一段内容。

在影视作品中还可以经常看到通过空镜头的转场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如英雄人物壮烈牺牲后经常接苍松翠柏、高山大海等空镜头,使观众在情绪发展到高潮之后能够回味作品的情节和意境。

考察队甘愿在天云山当一名小学教师给右派分子罗群雪中送炭,并以身相许。当罗群摘掉’‘右派分子“帽子被任命为天云山特区党委书记其著作也将问世之际,她却流然去世。冯晴岚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影片结尾处,随着空镜头的推、移千洞百孔的红毛衣、菜刀、案板,用有布粘上的近视眼镜等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塑造了冯晴岚这样一个集真、兽、美于一身的伟大女性形象。

同是谢晋执导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结尾也用了抒情性的空镜头:鲜花、绿叶编织的花圈梁三喜墓前“梁三容烈士永垂不朽”的挽联。陵园高处层层盛盛的墓碑和千百个花圈丛中,一个醒目的红五星花圈,盛印在巍然耸立的群山之中。悲壮的场面不尽的哀思,凝聚粉战友情、母子情、夫妻情、军民情和亿万人民对捐躯烈士的敬仰、缅怀之情感人至深。

3衬托环境、渲染情绪创造作品意境美和节奏感

空镜头可以通过不同速度的运动来烘托和表现相应的情绪和氛围。速度快的运动给人以热烈紧张、欢快豪迈、急切躁动之感,如飞驰的列车、紧密的锣鼓、湍急的添布。慢速度、慢节奏的运动具有伤感、凝重、沉静的视觉效果如和缓的微风中摆动着的柳枝常用作恋人约会的背景。

空镜头还可以对环境气氛、人物情绪进行渲染。如《城南旧事》中秀贞母女出走一场戏前面一组空镜头大雨倾盆,四周是一片黑沉沉的景象,给人一种暗示与渲染。当秀贞母女消失在茫茫夜雨中时镜头仍停留在屋内:地上的小包袱,一闪一灭的小油灯。若明若暗的烛光,给观众一种不可名状的不祥之兆。

电影《伤逝》中涓生弃狗一场戏利用乌鸦、枯树、芦苇、乌云、枯草等凌惨荒凉的空镜头,与涓生弃狗及小狗追赶主人的空镜头组接在一起,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为主题内容服务刻画人物既没有对白,也没有旁白,仅依赖视觉形象烘托出人物酸楚、沉痛的心情和悲凉、凑惨的氛围。

4揭示人物心理,升华人物情感

空镜头用于揭示人物心理,属人物“主观镜头”这在中外影视作品中都不乏其优秀范例。日本电影《幸福的黄手绢》,描写罪犯勇作出狱后去见失散多年的妻子。影片结尾处主人公勇作坐在汽车上导演反复插入空镜头:故乡的街市、房屋、人群以及飞转的车轮。通过反复铺排和渲染表现人物矛盾心理:见不见妻子?妻子是否还在等他?旗杆上是否挂着黄手绢夕通过富有层次的节奏推进形成悬念。此时,人物与观众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统一。随粉满杆黄手帕的出现主人公与观众的心情都像杆上迎风拍打的黄手绢一样激动不已。

5抒发情感,深化主题

没有悄感便没有艺术。以抒情为主的空镜头往往是睹物见情,触景生情,情景文融。如谢晋执导的电影《天云山传奇》中冯晴岚在罗群最困难时离开了自己喜爱的。

6比喻、象征实体,深化作品主题

空镜头能很好地注入情感,含蓄象征地表现人物升华主题。《东方时空》一期节目,讲述大同市新荣区人民政府拖欠民工修路工钱。节目最后一个镜头弯弯曲曲的道路隐喻民工的讨债路仍是曲折的抗击“非典“时,等中央领导深入各地疫区慰问病号、看望医护人员。后接一空镜头:几十米长的绳子上挂满了连心结一个移动长镜头一气呵成隐喻全国人民紧紧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众志成城心心相连。通过画面的视觉冲击,给人以力量增强人们战胜病魔的信心。

空镜头用来象征实体也是影视作品中常用的手法之一,如红旗象征胜利火把象征革命。中央电视台《现在播报》报道一则消息: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的专家学者及有关人士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举行集会,纪念抗战胜利追悼南京大屠杀遇难者抗议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报道中多次插入鸽子在空中飞翔的空镜头,象征中国人民热爱和平象征世界人民呼唤和平,意义深远。

三、运用空镜头应注意的问题

在影视创作过程中空镜头的运用必须符合主题的要求,切不可滥用、乱用。合理运用、巧妙得当不仅会给观众一个明确的段落感、层次感、还能给作品增色不少空镜头的运用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空镜头不宜多。过多的空镜头会使画面内容结构混乱,不利干表现主题思想;

空镜头必须符合画面的叙事结构、情绪线索和逻辑关系。避免产生突兀感引起视觉上的剧烈跳跃:

空镜头运用要注意简洁性。简洁并不是少用或不用空镜头而是指用其所需。运用空镜头应取决于具体的环境与气氛,应该同影片的整体结构联系起来该用的不吝惜使用,不该用的决不应有半帧浪费:

空镜头切忌留同、千篇一律。影视作品中很多东西都能成为空镜头的表现素材,空镜头的运用要有新惫,不落俗套,不人云亦云。公务员之家

空镜头作为影视艺术诸多表现形式之一是作者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它有自己的运用规律、特征和要求。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应多作纵向和横向的继承与借鉴。对空镜头具体运用中的虚与实抒情与叙事时间与空间等诸因素进行融会贯通,真正使空镜头成为影视艺术家叙述故事、表达情感的艺术方法。

参考文献

[1]蔡永良浅谈影视空镜头[J]广西社会科学,2000(2)

[2]王红妞巧用空镜头[J]新闻爱好者、2006,4

制作技术范文篇8

关键词:网络;多媒体技术;民生栏目

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出现虽是给传统民生栏目制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同时也让传统民生栏目制作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所以通过积极的将网络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民生新闻的制作过程中,以促进我国新闻制作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民生栏目制作中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现状

在我国,由于网络多媒体技术于民生新闻制作行业中的运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因而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进而导致网络多媒体技术实际的运用效果亦不容乐观。一是由于我国的民生新闻制作行业仍然未能对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给予足够重视,继而片面的认为网络多媒体是一项与科技相关的技术,与自身并无多大关联,因而缺乏应用网络多媒体技术的主动性。首先,由于民生新闻制作者过于看中新闻的本身价值,而忽略了网络多媒体的重要性,因而在实际的民生新闻制作过程中,并未凸显出民生新闻制作者对网络多媒体技术的主观认识。其次,民生新闻制作,其本身是一项对技术有着较高要求的工作,然后当前国内大多数的民生新闻制作者或是民生新闻制作中心均未能对技术的重要性给予足够重视,加之当前我国民生新闻制作行业本身便存在着重内容、轻技术的问题,因而更是拉大了与国外民生新闻制作行业之间的差距。最后,作为民生新闻制作与电视节目监督与管理机构的国家广电总局,亦未能深入认识到网络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继而认为没有必要专门针对技术的革新进行推广。总之,当前我国民生新闻制作行业的发展现状是,无论是主观或是其他意识方面均未能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给予足够重视,继而影响了我国民生新闻制作行业的发展。二是网络多媒体技术不够成熟,上文中我们提到,由于多媒体技术于我国民生新闻制作行业中的运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因而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首先,网络多媒体技术本身便是由发达国家所兴起,因而我国的网络多媒体技术并没有所谓的自主知识产权,因而针对各类网络多媒体技术只能是由国外引进,这也便是说我国当前针对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身处于模仿应用的阶段。其次,与国外民生新闻制作相比,我国的民生新闻制作的发展则处于相对较为缓慢的状态,原因在于国外前沿科技于我国往往难以得到有效的应用与传播。最后,由于我国的多媒体技术大多是由国外引进,因而在应用成本方面也相对偏高,这也是掣肘我国新闻制作行业发展的一大主因。三为网络多媒体技术于民生新闻制作中的运用在极大程度上受传统体制的制约与影响。民生新闻制作本应是一项充满活力且具有高度动态性的行业,但由于受我国传统体制的影响,致使网络多媒体技术始终难以在民生新闻制作中得到有效运用,而这种应用不足则必将导致我国民生新闻制作的发展缓慢。

二、网络多媒体技术在民生栏目制作中的应用策略

(一)强化认知,提高对网络多媒体技术的重视。网络多媒体技术虽出现时间较短,属于新型的技术手段,但其无论是在技术或是对民生新闻制作行业的发展贡献方面,都是传统民生新闻制作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因而,民生新闻制作行业应对网络多媒体技术于新闻制作中的运用给予足够重视,并同时加强对网络多媒体技术的研发,这便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对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以确保网络多媒体技术能够在民生新闻制作中充分发挥自身实际作用,从而促进网络多媒体与民生新闻制作业的共同发展。其次则是应加强对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努力获取属于我国自身的自主知识产权,由此降低我国于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方面的成本,以促进我国各行各业的稳定发展。最后则是针对民生新闻制作的各环节均应重视对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以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技术于各方面的优势,从而在提高民生新闻制作效率的同时确保良好的制作质量,进而增强观众的视觉效果,并最终满足观众的收视需求。(二)培养民生栏目制作对网络多媒体应用的高素质人才。任何行业的发展均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持,民生新闻制作行业亦是如此,因而针对网络多媒体技术于民生新闻制作中的运用,也应积极培养该方面的技术人才。对此,针对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相关制作人员需同时掌握民生新闻的制作流程与网络多媒体技术,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其次,在我国,大学教育应新增电视人才培养专业,并将网络多媒体技术融入各专业课程教学中,以深化学生对网络对媒体技术的掌握。三是积极引进高素质的民生新闻制作人才,针对此点,具体可采取引进国外优秀人才或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方式,以壮大我国的电视新闻制作队伍,从而确保我国民生新闻行业的稳定发展。(三)加大网络多媒体技术在民生栏目制作中的应用。网络多媒体技术于民生新闻制作过程中的运用,不仅能有效拓宽新闻信息的获取渠道,且同时能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相应的采编处理,从而有效缩短了民生新闻的制作时间,并由此提升了新闻制作效率。与此同时,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还能为新闻短片后期的制作工作提供一定的便利,使其在播出的长度、内容、画质等各方面均符合国家相关政策以及标准的要求。

三、结论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多媒体技术于民生新闻制作中的运用必将成为未来新闻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因而相关部门也应重视对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并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以此提升我国民生新闻的制作水平与效率,进而维护我国民生新闻制作行业发展的稳定。

作者:杨汉英 单位:新疆电视台

参考文献:

制作技术范文篇9

关键词:数字技术;影视;后期制作

21世纪是科技技术爆炸的时代,随着科技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的发展带迎来了良好契机。当前,世界全球化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优秀影视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促仅了更多先进的影视后期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震撼、多元化的视听享受。多媒体、视听媒体、互联网的发展,促使影视技术的进步,数字技术也凭借自身的优势,有效地为影视后期制作提供了强大的便捷性工具。数字技术的运用范围较为广泛,可以为影视后期制作拓展更加宽泛的艺术表现空间,在影视后期制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为了更加深入地探究数字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作用,笔者将详细分析数字技术的运用。

1数字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运用优势

科技技术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数字技术作为科技技术的产物,可以与复杂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有效整合。数字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运用,能够通过影视设备处理手段,将影视作品转化成各项数据,并且将其排练成相应的数字化模型。通过二进制代码的形式,数字技术将影视作品的代码传输到计算机中,从而对影视作品实现有效操作和控制。影视后期制作高效运用数字技术,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影视制作技术的水平[1]。影视作品可以划分为区别化的阶段,通过数字技术对影视作品科学合理地配音,可以保障影视作品的质量达到最优化。数字技术可以对影视后期制作开展艺术再造,引用合成技术、非线性编辑技术开展科学合理的编辑,并且通过计算机图像学的相关知识,为影视后期制作提供更全面、更有力的保障。此外,数字技术可以全面缩短影视后期制作的质量时间,强化影视后期制作效率。无论是对广告、影视、电视剧等可视媒体节目,数字技术都能够对其进行颠覆性的创造和艺术再造[2]。与此同时,数字技术还可以有效地简化影视制作流程,通过诸多技术形式激发起人们的创意,让影视画面更加具有生命力和丰富性,切实有效地实现集拍摄、制作、传输、于一体的数据化流程。数字技术自身具备强大的优势,受到了当前影视后期制作、艺术创作等领域的热烈推崇。

2影视后期制作中常用的数字技术类型

2.1存储技术。传统影片采用胶片、磁带等诸多存储形式,往往会占用很大的存储空间,在各个因素的影响之下,很容易占用大量空间资源和存储资源,并且不利于保障影片的存储安全性。环境、材料自身等因素的影响,都会对影视存储带来严重的安全威胁,甚至造成影片丢失、损坏,导致影片素材难以长期保存。在计算机数字化存储技术的支撑下,只需要将影片转化成数字化信息数据的形式,并保存到电脑硬盘、移动硬盘、云网盘中,便可以实现对影片信息的保存。计算机的数字化存储技术具备极大的稳定性,可以有效实现对影视的压缩处理,在节约存储空间的同时,切实提升影视资源存储的安全性。压缩后所生成的视频信号可以不断降低损失,经常应用的压缩形式为M-jpeg,其具备良好兼容性,并且信号损失相对较少。云存储已经成为当前数字技术常用的技术手段,具备存储高效性,并且信息传输速度飞快,还有良好的安全性。2.2处理技术。处理技术是数字技术中最关键的技术,其可以对影视素材开展有效的数字化处理。处理技术通过非线性的编辑手段,利用非线性的编辑形式,将视频素材进行自由整合与拼接,从而形成新的画面,有效扩大了影视作品的实际创新空间。一般情况下,数字技术处理人员会利用基础性的影视要素,在后期制作的过程中,通过专业性的数字设备对影视元素进行转化[3]。将影视作品转化成数字素材之后,才能够科学合理地应用影视后期加工技术。视频是影视作品加工处理最为基础的素材,影视创作一般都先实景拍摄原始视频,在拍摄、存储之后,再对拍摄的影视作品开展剪辑,最后将剪辑后的视频拼接成完整的影视作品。传统的影视后期制作技术相对有限,并且灵活性相对较低。影视后期制作应用数字处理技术,可以为视频创作提供更加广阔的创造空间。影视视频在开展数字化转化时,一般需要扫描、取样、量化、编码等诸多程序。扫描是视频信号转化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视频从左向右、从上到下的扫描,可以获取高清图像。扫描之后视频会生成相应的电信号,并且进行取样,随时间的变化对模拟信号开展有针对性的转化,将模拟信号变成时间轴中的离散信号。结合此种形式,模拟信号可以构建出一个具备连续性的函数图形形式,按照空间坐标的形式将所有图片开展离散排列,在量化程度的基础上,对所有离散点像素开展有效排列[4]。量化程序对所有离散点开展的数字化处理,应用几个数量的量化电平替代取样电平,促使原本连续性的模拟信号转变成离散式的量化电平值,从而对信号的幅值进行数字化转化。2.3剪辑、调色、合成技术。后期制作过程最为基础的是对视频影视画面的色彩、光影、明暗度等进行调节,以便切实有效地突出画面的艺术感。数字化调色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广泛运用,在影视后期调色时,通过调色的插件、软件等形式完成操作。插件还需要匹配非线性编辑软件共同实现调色剪辑,而独立的程序调色较为简单[5]。一般情况下,插件调色的使用流程为“初步剪辑—颜色调配—特技处理—字母编辑—声音编辑—格式输出”。而单独使用调色软件的流程通常和粗剪共同发生。因为在调色软件中,粗剪和调色会共同完成,然后才是字母、声音、特技的融入。影视合成技术是数字技术中一个重要技术手段,能够混合诸多素材内容,手法和类型也相对较多。在实际操作中,合成技术通过复制数字、抠图、记录镜头等诸多形式,形成影视作品,并开展诸多的艺术空间创设,为广大观众带来良好的视听享受。

3数字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运用途径

3.1影视素材数字化处理。传统的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一般是后期制作人员开展大工作量的线性编辑,从而得到能够感染观众情绪、具备艺术性的影视作品。但是传统巨大工作量的线性编辑,直接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仅导致影视后期制作时间延后,还对影视后期制作人员自身专业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数字技术在影视素材数字化处理当中的运用,使影视作品的处理简单化[6]。信息技术使用非线性处理的手段,可以有效地收藏与整理影视的拍摄素材,通过计算机软件处理分析的形式,将影视作品和素材联系起来,利用排列、整理、筛选、剪辑、拼接等数字化处理技术,实现动态视频的影像制作。数字技术的形式较多,影视后期制作运用较多的便是“shake、Motions、3Dmax”等处理技术手段,以实现对影视素材的渲染以及美化。影视素材数字化处理技术最为常见的是调色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调色是最为常见的处理形式,调色可以有效矫正拍摄存在的缺陷,并营造出一种艺术氛围。著名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的作品最具特色的亮点便是调色,如在《四月物语》中,其画面整体给予观影者一种“水彩般柔和的空气感”,与电影主题相互映衬,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形成此种感官体验的主要原因是其利用影视素材数字化处理手段,通过“低反差+相差+高光柔+全光谱”的调色形式,为人们呈现出梦幻、美好、柔和的画面艺术感。此外,数字化技术还可以将二维的影视图像以三维方式展现,让整个影视作品更加具备鲜活性与动态性。3.2影视作品数字化合成处理。影视作品合成是数字化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最为直观的一种处理技术形式,通过对视频素材的合成处理,并将分段、碎片化的影视合成素材融合拼接,构建出一幅精美的视频整体,让视频的影视情节更加连贯。实际视频衔接合成过程一般都是通过相应的技术设备,对视频素材开展混合特效处理。此种技术手段在很多影视后期制作中运用较多[7]。除此之外,为了使视频画面更加和谐,效果更富有动态性,很多广告也广泛应用视频作品合成处理技术。例如,《阿凡达》等科幻片运用的数字化合成处理技术非常成熟,通过数字化合成技术,合成出了美轮美奂的“潘多拉”星球。实际制作更强调突出特写镜头,将虚幻的场景与现实人物、现实场景紧密结合,在大量虚拟背景、虚拟场景合成的基础上,为广大观众构建出声势浩大、神奇无比的视觉盛宴。3.3影视作品数字化特效处理。影视作品当中数字化特效处理技术运用得非常广泛,几乎每部影视作品都需要后期特效的支撑。特效是影视后期制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实际审美需求,还可以丰富当代人们对于精神的体验,更加凸显影视作品的气氛、艺术性质等内容[8]。所以,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特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针对特定情节,后期特效等形式可以有效体现视频作品不可创造出的气氛与情景。很多影视作品在关键的情节中,都会出现恰如其分的特效,兵器成为了视频的亮点,让视频内容更加具备艺术性与生动性。例如,在经典的影视作品《加勒比海盗》中,围绕黑珍珠号、宝藏岛、被诅咒的船员等展开的诸多情节,都运用了具备后期特效的特点。将影视情节与特效紧密融合,不仅可以让电影的情节更加引人入胜,还能够推动影视作品的情节发展[9]。此外,《侏罗纪公园》《爱丽丝梦游仙境》《魔法黑森林》等著名电影所用的特效都是影视界的经典。数字化处理技术成就了这些作品的经典传奇,结合电影剧情需求以及观众的观影需求,其实现了数字化处理技术的最终目的。

4结语

数字化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广泛应用,不仅为影视后期制作再造艺术创作空间,还可以使影视后期制作更加具备鲜活性与艺术性。在实际开展影视后期制作时,影视后期制作者必须要结合影视作品的主题、脉络、剧情,详细把握数字技术的各项内容,科学合理地使用数字技术,为影视作品锦上添花,促进我国影视后期制作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鲁东明.深度学习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上)[J].现代电影技术,2019(7):19-21.

[2]张昱.解析影视后期制作当中的数字化调色技术[J].明日风尚,2018(22):301.

[3]朱叶.关于数字媒体技术与互动影视应用的研究[J].数码世界,2018(10):22-23.

[4]钱力航.影视后期制作中关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7(17):49-50.

[5]马子懿.浅谈影视后期制作中AfterEffects文字的设计与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17(12):197-198.

[6]罗新曼.Photoshop图像处理技术在室内效果图后期制作中的应用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9(5):52-58.

[7]俞宏伟.HDR多帧合成技术在影视拍摄和画面制作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9(15):36-37.

[8]郑自中,荆东星.影视后期制作中剪辑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研究[J].数码世界,2019(4):124.

制作技术范文篇10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电影制作;影像制作;角色塑造

电影是时展的产物,是科技与艺术融合的“第七艺术”。电影已经从传统的胶片转向数字媒介,进入到了新型数字电影时代。近几年,电影随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影像质量,让观众看到更加清晰、流畅、逼真的画面,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简称VR)的出现更是给电影带来了新的突破点,改变了以往电影的制作方式和观众的体验方式,并迅速成为电影产业制作的核心技术。VR技术不仅是技术上的一场变革,最重要的是在创作理念上的转换。它将电影创作的核心模式“文学性”转向“视觉性”,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自身的特征从影像制作、角色创造、营造氛围等方面为观众呈现极致的观影体验。

1虚拟现实技术概念及特征

1.1虚拟现实技术概念

虚拟现实英文全称为VirtualReality,简称VR。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编造出来的一套仿真系统,用来创建并体验虚拟世界,为观众带来更好的沉浸感、真实感和临场感。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下,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借助虚拟装置进行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是多种技术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强烈的沉浸性和自主性。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计算机仿真系统,可以同时融合多种信息以及实体行为的交互,从而可以明确地捕捉感知者的行动进行互动,并加强用户的感官体验。这里的感知是指用户可以通过传感设备获得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的临场体验。

1.2虚拟现实技术特征

随着VR的不断发展,在电影的应用中显示出了自身的特性,其中VR的沉浸性、交互性特征最为明显。例如观众能够从观影方式获得沉浸感,可以通过VR设备与虚拟世界产生互动。1.2.1沉浸性VR的沉浸感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是较理想的,用户通过VR头盔、数据手套、传感器等设备完全沉浸在虚拟世界,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传统的电影通过二维平面形式给观众带来视觉效果,影像仅存在于画幅中,缺乏体验感,虽然后来的3D电影拉近了观众和银幕之间的距离,但观众还是只能从固定角度观看。VR在电影制作中的运用实现了观众置身于电影中的效果,360毅的全景式影像不再受银幕边界限制,观众不仅可以任意观看,还能参与到电影叙事中,以第一视角与影像中的人、物进行互动,改变观众被动的观影习惯[1]。这样沉浸式的观影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观众还可以通过第三视角,感受VR所带来的超强的视觉和听觉体验,以及全身感官的体验。例如在《阿凡达》《2012》《流浪地球》等电影中,利用VR建立虚幻的场景,在视觉上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刺激,受到立体音乐的冲击,在震撼、恐惧的电影虚拟世界中,享受VR特有的沉浸感。1.2.2交互性交互性是指用户通过VR设备与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互动并获得反馈。在传统电影制作中,创作团队决定电影的风格和故事情节等,影片按照事先创作的剧本发展,观众的观看方式完全处于被动,完全被剧情牵制着。VR的交互性改变了传统的观影模式,观众从被动转向主动,并参与电影的叙事,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VR制作的电影中,交互特性能让观众真正地参与到电影中,有权力决定故事的剧情和结局,观众可以得到影片人物同样的感受。例如:在一场茶馆的镜头中,观众变成了茶馆中正在喝茶的客人,可以与虚拟的服务员进行对话,还可以看演员进行表演,通过与虚拟对象互动完全沉浸在里面[2]。观众还可以根据情节或任务的引导,选择接下来体验的场景。在电影《侏罗纪公园》中,利用VR,观众可以直接成为电影中的主人公走进侏罗纪公园,并且可以看到、触摸到恐龙,亲身感受它们的皮肤和心跳。虚拟现实技术的互动性激发了观众的参与度和创造性,增加互动性的同时也加强了其沉浸感。

2电影制作中的虚拟现实技术

2.1三维图像生成技术

纵观现在市场上的电影,特别是商业电影,经常可以看见壮观的建筑和场景,还有各种奇怪的人物和生物形象,这些都是利用三维图像绘制出来的。虚拟现实技术就是多种技术的融合,三维立体电影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融合,使虚拟的场景成为立体。3D就是指三维,是由坐标、维度和方向构成的。3D技术利用人眼的特点,双眼看物体时存在差异,视网膜也随着产生差异,而大脑会对视网膜的成像进行处理,最终演变成人类独特的立体视觉。3D技术运用这个原理,在电影制作时采取两条胶片同时拍摄,使左眼和右眼获得双方的影像,佩戴3D眼睛时就可以看到立体的影像,产生强烈的沉浸感。电影从诞生到现在,从平面视觉的体验到三维技术制作特效,再到现在沉浸性的体验感,可以看出电影制作在技术方面一直都在努力探索怎样增强影像立体的呈现,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体验[3]。电影《玩具总动员》是世界上第一部完全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制作而成的作品,它打开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电影制作的大门,往后的技术越来越成熟,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就是为了使电影中虚拟影像更加逼真,越来越多的专业技术被创造应用。例如Maya,即激光扫描建模技术,它不受物体表面的因素干扰,直接获得物体坐标信息,再根据获得的数据,可以重新构建出实物的曲面,运用到模型的构建。这些技术运用到电影制作中,能够加快电影特效的制作且更简捷。

2.2实况预览技术

电影在制作特效时,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演员的表演和电影场景完美结合起来。以电影《阿凡达》为例,在电影拍摄中导演运用CG技术解决演员和场景的问题。在《阿凡达》电影中,大多数的镜头是真人表演和CG技术结合而成,具体就是需要演员在没有任何道具的影棚里进行无实物表演,通过后期加入演员当时所处的背景[4]。这样拍摄的不足就是不能同时看到后期制作的结果。最终导演在原有CG技术之上研发出来了虚拟摄像机,在拍摄的同时就能看到演员和场景融为一体的效果,达到了一边拍摄一边就能观看制作而成的效果。这样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演员和场景进行操作和控制,能够让两者达到完全配合和互动的目的,让电影画面更加生动。所以正是因为运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阿凡达》中,才能看到极度逼真的场景和奇怪的生物,通过视听觉感官的刺激,让观众在虚拟世界中产生真实的感觉。

2.3动作捕捉技术

从目前电影作品来看,电影中的CG特效全部是通过动作捕捉技术制作而成的。这样做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电影影像和观看体验。所谓动作捕捉技术,就是先在演员的身体关节和重要的部位装置跟踪器,在演员表演的同时借助动作捕捉技术获得演员的坐标数据信息,然后将其用到动画的制作中。在电影《霍比特人》角色塑造中就用到了动作捕捉技术。

2.4表演捕捉技术

表演捕捉技术和动作捕捉技术是一个概念,就是将肢体上的三维坐标信息换成更多部位,捕捉到演员细微的表情变化和动作,将演员演出的影像和动画结合,让电影中的角色像真人一样。除此之外,在电影制作中,还可以将演员的表演用到各种虚拟的角色中[5]。《霍比特人》电影中咕噜姆这一角色的全部动作和表情是采用现实演员的表演,所以看起来很丰富和生动,非常吸引观众的眼球。正是运用这些技术,电影才能如此丰富和逼真,让观众沉浸在电影虚拟世界中体验各种各样的虚拟世界。

3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影中运用实例

3.1在电影影像制作中的运用

在电影影像的制作中,虚拟现实技术主要分3种:第一,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呈现出传统技术不能制作出的场景和效果,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生活类电影中,需要虚拟现实技术来满足电影制作需求。比如在电影《阿甘正传》中,很多影像都是通过虚拟影像来实现的,比如羽毛在空中飘落,如图1所示。看似简单的场景,其实是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完成的,以保证电影故事的完整呈现。第二,将虚拟技术设计的影像和真实的形象结合。在《侏罗纪公园》影片中,出现的古老动物全部是运用虚拟影像技术完成的,如图2所示,将虚拟的动物与现实景象结合,能够带给观众视觉上的强烈冲击,达到震撼的效果。第三,整个电影制作完全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出影像。例如《玩具总动员》(图3),在电影制作的过程中,没有采用拍摄机器和素材,更不需要演员表演和搭建的场景。在这部电影中,所有的画面、场景、人物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完成的,专业数字技术人员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就可以完成并得到效果。

3.2在电影角色塑造中的运用

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模拟大量的生活场景,而且还能模拟不同的人物角色,甚至是细微的表情变化以及真人演员无法完成的高难度动作。因此,很多执导者选择动作虚拟现实技术来制作不同的电影角色。在实际的电影制作当中,电影工作者会思考如何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具有三维立体感的人物形象。比如,2001年面世的科幻影片《最终幻想:灵魂深处》(图4),影片中的人物角色是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的。这种采用虚拟技术制作但高度真实的人物角色,也代表着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影人物角色制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凭借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凡是人们能够想到的角色,不管是真实存在于现实世界,还是根本不存在的,都可以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制作,从而为电影角色制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6]。

3.3在营造电影气氛中的运用

在如今众多的电影中,可以看到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而成的立体场景的比重在逐渐增大,而演员在画面出现的时间在不断缩短。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影逼真的效果已经不是观众的稀奇点和看头了,现在观众所在意的是电影所传达出来的价值理念,回归到了电影的本质问题。所以电影制作人应该考虑的是虚拟场景如何适应并推动情节发展,怎样去传递影片的情感,在运用先进技术的同时怎样提升影像艺术的美感,让观众认可电影作品。在电影《流浪地球》中[7],很好地诠释了电影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这一理论。《流浪地球》是第一部在科幻类的电影中展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的元素、艺术造型以及中国建筑美,这些都蕴含了中国传统的审美。在这部电影中,展现了中国城市当代建筑,影片出现了上海的东方明珠,如图5所示,在人文关怀上,影片通过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如窗花、舞龙、捏泥等场景),传递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影片在最后还通过刘培强拯救地球的片段展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总之,在《流浪地球》中,不只是单纯的一部科幻片,还传达了许多价值,值得观众思考。虚拟现实技术在渲染氛围中,可以向观众传达的情绪有3点:第一是神秘感。在电影制作中,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制造出现实中无法做到的场景。比如在《阿凡达》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为观众营造出了一种神秘感,外星球的画面就足以让观众充满好奇,激发想象力。第二是危机感。在灾难片中,经常会用到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出夸张的危险景象,比如在好莱坞影片《2012》中,影片给观众展示出了末日影像(图6),震撼人心。第三是悬念感。电影制作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营造出悬念感,相较于传统的电影制作更加真实,推动故事情节的同时还可以增强影片的吸引力,满足观众的好奇心理。

4总结

虚拟数字技术已经全面渗透到了电影制作的整个流程,并开始逐渐形成规范的产业模式。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从根本上为电影提供了全新的制作方法和巨大的创作空间。它打破了电影制作前期与后期的界限,各部门都能够真正地一同协作,从而提高了相互之间的互动性,让电影制作的效率有了极大的提升,并给艺术家提供了更广阔的艺术天地,能将各种意想不到的画面都具象化呈现在电影中,观众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观影沉浸性和交互性。总之,在未来数字电影中,基于目前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电影的发展更趋向于这两个方向:一是提升技术上的应用,满足观众日益变化以及不断提高的审美。数字视效技术的发展从开始主要解决场景问题到现在异类生物可实现与真实性问题,进入到了“生物工程”时代。这意味着技术需要深入发展,让虚构的人物表情细节和动物的毛发更加真实细腻,让观众完全沉浸在电影中。二是影片内容的质量。当虚拟技术日趋成熟、应用越来越广泛时,毫无疑问会产生同质甚至低俗的影片。国外的科幻电影培养了众多的中国影迷,在中国,科幻电影必将会受到越来越多观众追捧,年轻人将是最主要的观众,所以不管是中国科幻电影还是其他类型电影,都应该充分挖掘中国悠久历史文化,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文化价值的电影,树立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何欣泽.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具体运用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0):113-114.

[2]韩栋.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影场景设计模式中的应用探究[J].采写编,2019(6):182-183.

[3]槐伟.电影级沉浸式媒体技术发展与应用策略[J].现代电影技术,2019(9):46-49.

[4]杭云,苏宝华.虚拟现实与沉浸式传播的形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6):21-24.

[5]何圣明.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互动电影发展探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9(4):59-60.

[6]付亚芹.VR电影的视听语言交互设计研究[J].艺术评鉴,2019(22):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