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6:03:01

窒息范文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10月~2011年10月来我院就诊新生儿窒息患者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其中,胎龄小于37周的有5例,37~42周的有15例,大于42周的有6例。正常分娩的新生儿有10例,剖宫产的新生儿有12例,产钳助产的新生儿有4例。按照出生后1minApgar评分,轻度窒息(Apgar评分4~7分)的有15例,重度窒息(Apgar评分0~3分)的有11例。窒息原因主要包括: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功能低下、头盆不称、胎位不正、产程延长、羊水过多或过少。

1.2方法

对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高危因素进行评估,如胎盘功能低下、羊水过少、产程延长、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等均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产时导致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如羊水胎粪污染、脐带绕颈、分娩前使用麻醉剂、脐带过长或过短。对复苏过程中的呼吸、心率等指标可以作为快速判断是否做出抢救的重要指标[4]。在抢救前,应做好吸氧设备、面罩、气管插管以及准备好纳洛酮等急救药物。在进行抢救时注意保温,控制室温在24℃~26℃,控制新生儿啼哭,保证新生儿第一口呼吸。不应过早刺激新生儿啼哭,以免羊水胎粪污染或吸入,导致吸入性肺炎。可刺激新生儿足底使其啼哭,使肺泡扩张,保证呼吸畅通,如无呼吸应进行气管插管,加压给氧治疗。监测新生儿心率,每次听诊时间不少于6秒,每隔30秒钟检查心率一次[5]。对于心率过慢的新生儿可直接进行人工通气或胸外按压,或使用肾上腺素进行静脉注射或气管内滴注治疗。建立静脉通路,必要时可建立双通路。保证血容量扩容,纠正酸碱平衡,解除肺部和脑部的循环障碍,应用酚妥拉明、多巴胺保持血管活性,选用纳洛酮及能量合剂防止脑部缺氧,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防止感染,选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清除自由基[6]。

2结果

通过积极的抢救和综合护理,26例新生儿窒息患者中,有20例在5min时间内Apgar评分达8分以上,占总例数的76.92%,有6例重度窒息患儿进行一系列抢救措施,5min时间内Apgar评分达7分以上者有3例,占总例数的11.54%;5min时间内Apgar评分小于7分的患儿有1例,占3.85%,并转入新生儿科继续进行治疗;2例患儿因抢救无效而死亡,占7.69%。

3护理措施

3.1加强保暖

窒息的新生儿保暖过程贯穿整个复苏过程,可采用辐射保温台(31℃~32℃),维持肛门的温度在37℃左右,维持最低的耗氧量,有利于新生儿复苏,在保温过程中应随时监测婴儿的体温、环境温度以及保温箱的湿度和温度,防止出现脱水等情况[7]。

3.2加强吸氧

对于窒息的新生儿复苏后应积极进行吸氧,给氧时需要保持呼吸平稳,到新生儿面色红润为止。在吸氧时注意吸氧的速度和流量。气管插管加压给氧时压力不应过大,防止肺泡出现破裂[8]。

3.3加强喂养

新生儿复苏后应加强喂养,主要依靠母乳喂养,可少量多次进行[9]。对于复苏后出现呕吐等胃肠道紊乱等症状,应加强护理,减少羊水污染刺激引起的呕吐,可根据情况适当延长喂奶的时间,每次喂奶保持婴儿头部处于高位,并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肺中再次引起窒息。

3.4观察和护理并发症

对于窒息后复苏的新生儿,应保持安静,合并出现颅内出血并发生的患儿,为防止出血等进一步加重,应保持头肩部稍微抬高,必要时可遵照医嘱使用镇静剂。对出现颅内高压的新生儿应积极使用速尿和甘露醇,对于合并吸入性肺炎的患者,应积极吸氧,进行抗感染治疗并保持气道通畅。

窒息范文篇2

1.1一般资料

总结我院产科2006年5月~2008年5月活产新生儿2010例,窒息儿126例,窒息发生率6.27%,其中,剖宫产18例,胎吸8例,宫内窘迫22例,正常分娩78例。重度窒息20例,占窒息总人数的15.87%。对轻度窒息儿给予清理呼吸道、触觉刺激和常压给氧后很快恢复正常,对羊水Ⅲ度粪染及重度窒息儿则给早期气管插管清理呼吸道,正压给氧部分配合胸外按压或药物等抢救。经积极抢救,精心护理,96例治愈,28例转新生儿科,死亡2例。妊高征合并胎盘早剥新生儿娩出重度窒息死亡1例,脐带脱垂死亡1例。

1.2窒息诊断标准

可按新生儿生后1min内Apgar评分法来衡量窒息的轻重程度。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2]。如生后1min评8~10分,数分钟后又降到7分及以下者也属窒息。

2抢救措施

按ABCDE步骤进行复苏。

2.1迅速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胎头娩出后,不要急于娩出前肩,接生者用左手自鼻根向下挤压挤出口鼻内的黏液和羊水,应用吸球迅速清除口、咽、鼻、喉器官中的黏液等异物,断脐后用消毒毛巾擦干婴儿全身,置复温台保暖。并迅速摆好体位(头略后伸,肩部垫高2~3cm),轻度窒息尽快用婴儿吸痰器吸净口腔、咽喉及鼻腔的黏液和羊水,注意电动吸痰负压不超过13.3kPa,抽吸时动作轻柔,边吸边前后左右转动,每次的抽吸时间不超过10s直到吸干净为止[3]。羊水混胎便或重度窒息者,可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在直视下清理呼吸道,防止胎粪吸入致吸入性肺炎。

2.2触觉刺激,促进呼吸的建立

清理呼吸道后仍无自主呼吸,可采取用手轻弹新生儿足底,用手在腰背部沿身体长轴快速、轻柔地摩擦婴儿皮肤1~2次等方法诱发呼吸,仍无效者或虽有自主呼吸,但不充分,心率仍<100次/min者,立即使用气囊面罩加压给氧人工呼吸。注意选择合适的面罩,以能罩住上下颌尖、口及鼻为宜,面罩紧贴面部,先放于颌下缘然后再盖没鼻子,一般压力为2.94~3.92kPa,流量5L/min,给氧浓度60%~80%,频率40次/min。

2.3恢复循环

有效正压通气30s后,患儿仍未复苏,心率仍小于80次/min且无上升趋势,应给予胸外心脏按压,以保证充足的心搏出量。可采用双指按压法,按压部位为胸骨中下1/3处,压迫胸骨下陷1.5~2.0cm,按压频率为100~120次/min每按压3次,正压通气1次,按压心脏30s后,心率>100次/min,出现自主呼吸、皮肤转红后,停止加压继以面罩给氧,此时应逐渐降低吸氧浓度,直到呼吸空气时皮肤红润后停止给氧。如果停氧又出现青紫,再给予能保持皮肤红润的最低氧浓度,以免引起氧中毒。本组重度窒息20例,通过以上处理复苏成功12例。

2.4药物治疗

一般情况下很少使用药物,药物治疗包括肾上腺素、血容量扩充剂和碳酸氢钠,脐静脉是最好的给药途径。严重窒息注意保留脐带6cm以上。当没有静脉通路时,气管内导管是给肾上腺素最容易的途径。重度窒息者经用100%氧适当通气和胸部按压30s后心率仍低于60次/min时,可用1∶10000肾上腺素(0.1~0.3)ml/kg,脐静脉推注或气管内注入。5min后可重复1次。母亲产前4~6h用过镇痛药或麻醉药致新生儿呼吸抑制时,可用纳洛酮0.1mg/kg,脐静脉推注或气管内注入,对于加压给氧后仍有呼吸抑制、心率慢、肌张力差和代谢酸中毒者,用5%碳酸氢钠3~5ml/kg加25%葡萄糖液10ml脐静脉缓慢推注。

2.5评价

复苏过程中,每操作一步的同时,均要评估患儿呼吸、心率和皮肤,然后决定下一步操作。对于窒息严重,新生儿情况较差者每5~10分钟按上述标准再评,直到总分>7分为止,或在婴儿窒息期内每隔2~4小时重评1次,直到24h。3护理

3.1抢救前的准备

了解病史,严密观察产程变化,产房备齐急救药品及器械,药品及器材处于备用状态,红外线辐射台预热,一次性用物拆包备用,估计有重度窒息发生时,通知儿科医生进产房参加抢救[4]。

3.2抢救要点

在复苏过程中,动作要迅速,技术要熟练,操作要轻柔,尽量避免创伤,每一项操作做到及时、准确、无误。

3.3提高助产技术

接产时注意胎头娩出后,胎肩、躯干不要急于娩出,尽量缓慢用左手自鼻向下将羊水、黏液挤出,清理呼吸道,在呼吸道分泌物未吸净前,切忌刺激啼哭。

3.4保暖

整个复苏过程中必须进行保暖。新生儿娩出后立即置于预热的远红外线抢救台上,并用温热干毛巾擦干头部及全身,以防止热量丢失。

3.5加强监护

复苏后除密切监测体温、心率、呼吸外,还要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前囟门张力、肌张力、抽搐、吸吮反射、尿量、皮肤颜色及窒息所致的各系统症状等变化,并注意输液速度及不良反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3.6哺乳

窒息复苏新生儿哺乳时间应适当推迟至24~48h,喂奶后取侧卧位,避免移动,防止呕吐。

4体会

临产后随宫缩出现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一些潜在的危险往往在此时表现出来,尤其是高危产妇临产后动态观察产程图,及时了解宫口扩张及胎先露下降情况,产程长特别是潜伏期延长,使孕妇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加之可能出现的相对性头盆不称,以致胎儿受压,胎儿缺氧,产程延长使胎儿承受缺血缺氧的时间延长,最终将导致不可逆性缺氧而发生新生儿窒息。宫缩过强宫腔压力急剧升高也可导致胎儿急性缺氧,胎膜破裂后注意羊水性状,有无脐带脱垂,严格掌握催产素催产的指征及剂量,需要时应专人守护观察[5]。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关键是迅速纠正缺氧[6],做到早预防、早判断、早复苏。同一组复苏人员必须配合默契。操作迅速、准确无误、熟练掌握每一项操作,根据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均采取ABCDE复苏方案,其中,A是根本,B是关键,评估贯穿整个复苏过程。呼吸、心率、皮肤颜色是窒息复苏的三大指标,并遵循评估→决策→措施→再评估→再决策→再措施程序,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完成复苏,对重度窒息患儿及时转NICU治疗。本组126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严格按照ABCDE步骤进行复苏,其中98例经过AB步骤即可复苏,20例经过ABC步骤可复苏,8例经过ABCD步骤,29例转NICU治疗。复苏后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积极治疗,从而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王得智,徐蕴华,陈自励.胎儿窘迫与宫内复苏新生儿窒息诊断与急救[J].中华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1):3.

[2]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38-358.

[3]陈自励.新生儿窒息的现代概念和诊断治疗进展[J].中华实用儿科杂志,2000,15(5):307-310.

窒息范文篇3

1.1对象选取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重度窒息病例。评定重度窒息标准采用Apgar评分,即阿氏评分,以新生儿出生后,根据皮肤颜色、心搏速率、呼吸、肌张力及运动、反射五项体征进行评分,评分在4分以下为重度窒息。

1.2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

1.3资料来源资料源自本院病案统计室。

2观察及护理

2.1为防止交叉感染,复苏儿应放在清洁消毒隔离婴儿室内,温度32℃~36℃,湿度60%~80%的环境中,出生后3天不宜沐浴。

2.2保持呼吸道畅通,用吸痰器吸净口鼻腔、气管内粘液,将患儿侧卧,以免胃内分泌物填塞气管再度引起窒息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复苏后根据患儿的情况给予氧气吸入3~6h,以后可以间断给氧至青紫消失或呼吸平稳为止,氧气浓度为1~2L/h。保持安静,尽量少搬动,以免引起或加重颅内出血[1]。摆好体位,肩部以布卷垫高2-2.5cm,使颈部轻微伸仰体位可使头肩略垫高,使腹部内脏下降,增加胸腔扩大的机会,同时也减轻了心脏负担和颅内高压。

2.3根据医嘱给予补液、抗感染、止血、纠酸等处理。补液速度不可过快,以8~12滴/min为宜,以免在短时间内输液过量使心脏负担加重,引起心衰及肺水肿。根据情况,可维持输液,以备静脉给药及抢救之用。不宜过早哺乳,开始喂奶时间为24~48h以后。吃奶后避免多动,喂后宜向右侧睡,防止呕吐。不会吸吮者用滴饲法或鼻饲法。

2.4一般情况的观察

2.4.1对啼哭的观察生理性哭闹的声音响亮而连贯,并有一定的节奏,这是机体的本能性反应,而病理性哭闹则因病因不同而异,常合并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如颅内出血为阵发性尖叫,可伴有抽搐和瞌睡;急腹症的哭闹常为阵发性的大叫嚎叫,并有面色苍白等表现,另外对不哭不吃的新生儿更须注意,常为重症的表现。

2.4.2对呕吐的观察出生后24h呕吐羊水及粘液均属正常现象。若出现喷射状呕吐则应警惕颅内压升高。若出现呕吐咖啡色物,应区分是否在分娩时吸进血性羊水及母奶皲裂吸入胃内。排除后应警惕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因此应仔细观察,注意呕吐物的量、颜色及性质。

2.4.3对面色的观察正常皮肤颜色红润,具有光泽,若面色青紫,苍白或灰暗,表示患者缺氧,病情危重。

2.4.4对神志的观察要注意病儿的神志是否清醒,反应是否灵敏,有无双眼凝视,眼球有无震颤,肌张力是否紧张,若患儿出现面部及四肢频繁抽搐应考虑新生儿颅内出血,窒息引起的脑缺氧。

2.5对生命体征的观察

2.5.1体温由于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常因环境改变而受影响,因此要定时检查,随时调整。

2.5.2心率、血压要注意心率的快慢、强度及血压的变化,防止心衰的发生。

2.5.3呼吸正常新生儿特别是未成熟儿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够成熟,呼吸肌力量较弱,常可表现为呼吸不规则,甚至可出现青紫但只是暂时的,很快就会恢复正常,因此要仔细观察,严格区分前者和呼吸困难。若患儿出现颜面,唇边青紫,点头呼吸,甚至出现呼吸暂停时,首先应考虑有无神经系统疾病如新生儿颅内出血及新生儿肺炎。

2.5.4瞳孔要注意瞳孔是否等圆等大,对光反射是否存在。

3结果

我院自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3年期间共分娩活产新生儿4526人,发生新生儿重度窒息36例,发生率7.95/千,合并有并发症的8例,其中羊水吸入性肺炎4例,胎粪吸入性肺炎2例,颅内出血2例,经及时、正确的抢救治疗及细心观察和护理后,急救新生儿窒息成功34人,成功率94.4%。有2人死亡,1人是因为合并胎粪吸入性肺炎,1人是因为合并颅内出血。其余均治愈出院。

4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围产期死亡的重要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方面孕妇要定期作产前检查,发现不正常现象及时处理,另一方面,发生新生儿窒息后,需严密观察,精心护理,提高治愈率。

本人认为新生儿窒息往往是胎儿宫内窒息的延续,掌握宫内窒息的临床指征和处理,及时解除胎儿宫内窒息是成功地抢救新生儿窒息的重要因素[2]。密切观察新生儿窒息的病情变化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一种或几种抢救方法(其中吸痰和人工呼吸是最主要的抢救措施),并注意配合其他措施。复苏的新生儿要严防窒息的再次出现。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地做好护理工作。

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虽然不断改进,但由于窒息程度不同,复苏后有部分新生儿仍有一段时间持续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及时掌握症状的变化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会大大减少窒息后合并症的发生,提高新生儿成活率。

参考文献

窒息范文篇4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助产护理;传统护理;护理效果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我国医疗水平正在逐步提升,虽然新生儿存活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但在实际分娩的过程中还是可能会出现新生儿窒息的情况[1]。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包括分娩前、分娩过程中以及分娩后的各种因素,所导致新生儿出现循环障碍、呼吸困难等情况,如果胎儿在出生后1min内不能够进行自主呼吸,那么很容易导致酸中毒、低氧血症以及高碳酸血症的情况发生,对新生儿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也很容易造成新生儿死亡或者残疾[2-3]。为了有效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情况,临床将助产护理应用于分娩的过程中,其目的是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让产妇在更舒适的状态下进行分娩,最大程度上确保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到我院进行分娩的120例足月产妇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根据平均分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产妇在23~35岁,平均年龄在(29.40±3.70)岁;孕次为1~3次,平均孕次为(1.50±0.60)次;初产妇有41例,经产妇有19例。观察组产妇在22~37岁,平均年龄在(31.10±2.40)岁;孕次为1~3次,平均孕次为(1.20±0.40)次;初产妇有37例,经产妇有2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产妇实行传统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内容包括:①生活护理。在分娩前,护理人员需要提醒产妇及其家属需要准备好分娩必需品,并告知整个分娩过程,帮助产妇做好心理准备。②心理干预。许多产妇在分娩之前都会产生紧张、激动、焦虑的情绪,这种情绪对于分娩来说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护理人员需多关注产妇的情绪变化,尽可能用专业的方法来转移产妇的注意力,安抚产妇的情绪,引导其以乐观的心态来迎接新生命。③疼痛护理:在分娩过程中,产妇可能会感受到疼痛,护理人员需尽可能通过按摩、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帮助产妇缓解疼痛,以免出现过度疼痛导致昏厥情况的发生。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实行助产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内容包括:①产前护理。在为产妇实施助产护理前,护理人员需要充分掌握产妇的临床信息,引导患者进行常规检查,详细记录产妇的心率、脉搏、血压等指标,对产妇的基本情况进行判断。通过超声诊断结果,判断胎儿的胎心、胎位等情况是否正常,了解胎儿在子宫内的情况。为产妇及其家属详细的介绍分娩的过程、分娩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以及分娩结束后需要注意的事项,指导产妇掌握正确呼吸方法,以免出现胎儿窘迫的情况。②娩过程中护理:在分娩时,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的关注产妇和胎儿的生命体征,将分娩手术需要的器械药物提前准备好。在分娩的过程中,助产护士需要通过挤压法将胎儿口、鼻的羊水和黏液清除。在首次呼吸之前,需要用吸痰器将羊水和黏液吸干净,让新生儿的头部微微上扬。在清理结束后,轻轻的按摩新生儿的背部和肢体,然后进行吸氧处理,等到新生儿皮肤变红后,则可以停止。如果遇到窒息的新生儿,则需要立即行气管插管,然后利用气囊进行给氧处理。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为患儿使用人工呼吸器。③分娩后护理。在分娩结束后,助产护士需要关注产妇和新生儿的具体情况和各项体征变化,根据新生儿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是否注射药物进行治疗,最常使用的药物包括肾上腺素以及纳洛酮、生理盐水等。

1.3观察指标

①护理有效率:如果新生儿产生后呼吸顺畅、四肢活动正常、生命体征无异常情况,则为护理效果优秀;如果新生儿产生后出现短暂窒息后呼吸恢复正常、四肢活动自如、生命体征基本无异常,则为护理有效;如果新生儿产生后窒息情况严重,无法恢复、死亡,则为护理无效。护理总有效率为无窒息情况发生率,也就是护理效果优秀率。②护理满意度:根据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估表邀请产妇及其家属自愿为助产护士的工作情况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90~100分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比较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足月产妇护理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产妇护理有效率为78.3%,观察组产妇护理有效率为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足月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为66.67%,观察组产妇护理有效率为9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足月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66.67%(40/60),其中非常满意产妇有15例(25.00%)、比较满意产妇有25例(41.67%)、不满意度产妇有20例(33.33%)。观察组足月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8.33%(59/60),其中非常满意产妇有38例(63.33%)、比较满意产妇有21例(35.00%)、不满意度产妇有1例(1.67%)。

3讨论

在临床上,由于很多原因都会导致新生儿窒息的情况发生。窒息的发病机制为胎儿身体缺氧,进而引发血氧浓度下降的情况。如果新生儿出现较长时间的窒息,可能对脑组织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还会对新生儿的生理健康带来影响。许多新生儿在出现窒息后,智力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都会受到一定的干扰,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5]。为了减少新生儿窒息这种情况的发生,需将助产护理模式应用于产妇的分娩过程中。这种先进的护理模式,能够全方位的给产妇带来优质护理,在传统的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以及疼痛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了围分娩期间的专业护理,通过对每个分娩阶段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尽可能引导产妇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治疗;助产护理在操作期间需要密切关注产妇和胎儿的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告知医师并进行处理,减少对产妇和胎儿生命健康的威胁。如果在分娩过程中出现了新生儿窒息的情况,则需立即采用复苏技术,用吸痰器将新生儿呼吸道的羊水、黏液清除,然后采用人工呼吸机等装备帮助新生儿进行复苏治疗,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医师需确保新生儿的呼吸道通畅,避免用刺激的方式让新生儿大哭[6-8]。为了从根本上减少新生儿窒息的情况,对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导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的因素包括:胎儿自身因素、母体自身因素、分娩过程因素、脐带因素以及胎盘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护理人员可制订出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减少外界因素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尽可能在分娩之前,对这些因素的发生率进行预估,并进行实时监测,制订出针对性的预防方案来降低风险,减少新生儿的病死率和残疾率,让新生儿家属能够安心[9-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预防新生儿窒息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为了预防新生儿窒息将助产护理应用其中,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促进新生儿存活率的提升,改善了产妇和新生儿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产妇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晓勤.自然分娩助产技术在产科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8,5(13):10,13.

[2]龚文娇,刘丽娟,陈丽丽.助产护理对新生儿窒息的预防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8,5(2):249-250.

[3]梅艳,毕丽娜.助产过程中新生儿锁骨骨折的预防及护理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4):214-215.

[4]杜学燕,崔娜.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体会[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6):126,134.

[5]林山丹,涂丽鑫,莫志卫,等.产房助产士护理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7):204-206.

[6]飞秀丽.助产护理对新生儿窒息的预防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7):50.

[7]姜蓉蓉.探讨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护理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19(5):15.

[8]陆凤英,黄婧琳.16例经产妇肩难产有效助产方法及护理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6):356.

[9]周惠敏.助产护理对新生儿窒息的预防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9):197.

窒息范文篇5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复苏;气管插管;静脉给药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围产儿死亡和脑损伤的重要原因。新生儿窒息的死亡率受重度窒息发生率及复苏技术条件等的因素影响,死亡率3.0%~16.0%,及时有效地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进行复苏是新生儿科工作者面临的实际问题。2004年6月~2005年9月,在我科未配备麻醉师的情况下,儿科医师熟练掌握新生儿气管插管术,护师采用静脉套管针保证了静脉及时给药,提高了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取得了较好了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04年6月~2005年9月在我院新生儿科共收治重度窒息达1h的新生儿4例,男3例,女1例,均因“出生后不哭,发绀,刺激后无反应1h”急送我院,至门诊时医生发现无呼吸及心跳,立即送至新生儿科抢救。其体重2.5~3.5kg,出生时因在私人诊所不正规接生,所以Apgar评分及羊水状况有无胎窘不详,查体温不高,脉搏无,血压测不出,意识不清,刺激无反应,全身皮肤苍白发绀,3例皮肤粪染明显,头颅无畸形,前囟平软,唇发绀、颈软,胸廓对称。脐已断并包扎,残端1.5~2.0cm,肌张力无,各种反射消失,经复苏抢救成功后,住院7~14天,其中3例治愈出院,1例因经济条件不允许,好转后出院。

2复苏护理方法

患儿入院后立即予清理呼吸道,胸外按压,气管插管,正压供氧。气管内直接滴入肾上腺素(1∶10000)1ml,约1~2min或5min内心率恢复,皮肤渐转红润,予以多巴胺、立其丁。多巴酚丁胺微泵静脉维持,并VitK1、纳洛酮等治疗,接上呼吸机,参数调整为:PIP22cmH2O,F0.55,RR40次/min,FiO280%,心电监护仪显示:SaO290%~95%,HR150~160次/min,RR40~50次/min,记录24h尿量,定时拍背吸痰,其中2例在机械通气下突然出现血氧下降至50%~65%左右,全身皮肤明显发绀,立即予以吸痰,气囊正压通气,效果不佳,血氧无回升,未见胸廓抬起,双肺未听见呼吸音,考虑患儿有脱管或管堵,拔管后,见管末端有较多黄色脓性痰液,予以再次气管插管,气管正压通气,见胸廓抬起对称,双肺呼吸音对称,无湿音,血氧恢复至90%~95%左右,全身皮肤渐红润,继续机械通气,参数不变,第2天,刺激有反应,并时有自主活动,调整呼吸机参数:FiO250%,经过4~6天,观察生命体征稳定拔管撤离呼吸机后,予头罩供氧,SaO2,维持在90%~95%左右,24h后停头罩供氧后,呼吸平稳,SaO2,维持在95%左右,雾化拍背吸出少量白色稀薄痰液,大便正常,尿量每天140ml左右。

3护理

3.1抢救护理

3.1.1多位护士协同作战此4例患儿重度窒息时间过长,随时有死亡的危险。抢救过程中需要多位护士积极配合、合理分工。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完全清理呼吸道,避免呼吸道黏膜损伤,同时保证静脉通道的开放,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立其丁时要缓慢静脉给药,微泵速度为1~2ml/h,防止心率突然加快,引发心衰。

3.1.2气管插管的体位护理运用修正式喉镜头位,即“溴花位”进行气管插管术[1]。

3.1.3气管插管的护理气管插管固定要牢固,胶布松脱或弄湿随时更换,保持气道湿润,定时向气管滴药,因呼气时会将药液吹出,吸气时滴药又易引起咳嗽,因此在呼气末滴药效果较好,滴药时一定要侧卧位,滴速宜稍快,沿气管内壁滴,并接复苏囊加压给氧,使药液充分流经气道,进入肺部稀释痰液,然后拍背吸痰、新生儿选3.0~3.5cm气管导管不易脱出,定时吸痰,吸痰时选用较柔软,直径1mm的细管,因其吸力大,刺激性小,不超过15s/次,负压不宜过大,一般为0.01~0.03MPa,或根据吸痰机说明书使用,以免引起支气管痉挛而加重缺氧,吸痰时加大氧流量,插管期间加强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染。

3.1.4呼吸机辅助通气护理婴儿呼吸机的选择以压力型呼吸机为合适,机械应有时间切换,压力限制,持续气流有温化,湿化气体装置,能设置最大吸气峰压,呼气末正压,较高的频率及呼吸时间比,混合气体及吸气压释放等功能。(1)初调:压力(PIP)应预先设置(12~15cmH2O),PEEP(2~3cmH2O),如果有顺应性减低的肺部疾病可根据血气监测适当增加PIP(20~25cmH2O)及PEEP(3~5cmH2O),呼吸机气流率:一般用6~8L/min,当需较高气峰压及频率时应相应提高气流率、呼吸频率(RR):25~40次/min,吸/呼时间比值[I/E]∶1∶1.5~1∶2。湿化器温度:28℃~32℃。(2)根据血气调整呼吸机参数:在整个人工呼吸过程中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吸入氧浓度、血气、各种呼吸参数,并及时加以调整。①提高PaO2可采用提高PIP或延长吸气时间:肺水肿或肺萎缩时需同时提高PEEP。②降低PaCO2时采用提高PIP,增加呼吸频率及降低PEEP。(3)呼吸机的撤离:病情好转,自主呼吸恢复,血气稳定在PaCO26.67~9.3kPa,可逐渐降低呼吸参数,当FiO2≥0.6或PIP≥30cmH2O,应考虑逐减上述2种数据,在持续以皮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定期血气监测下每次降FiO2:0.05,或降PIP0.2kPa每次仅降1项,下降后至少观察30min,如SpO2保持稳定,可继续下降,当FiO2达0.4或PIP降到1.96kPa下降呼吸频率及PEEP(每次0.2kPa),当IMV呼吸频率降到4~6次/min后,如血气正常,可撤离呼吸机。

3.2一般护理

3.2.1心理护理患儿住院后,因新生儿科是全托式无家长陪护科室,而且经济费用较高,有的患儿家庭经济拮据,给家长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我们要多角度同家长交流沟通,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家长对此病有正确的认识,解除焦虑、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3.2.2饮食护理由于患儿处于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状态,有自主活动且对缺氧耐受性好后,可鼻饲1∶1配方孔2~5mlQ3h,观察无呕吐及潴留,如抽出咖啡色液体,要及时洗胃和禁食。有腹胀时可采用开塞露通便,如有呕吐或呛咳,要检查胃管是否脱出,并及时清理呼吸道及食道呕吐物,并防止流入气管。

3.2.3基础护理&n

bsp;环境温度维持在22℃~24℃每3h测1次体温,如有体温不升或发热时应15~30min测量1次体温,患儿发热时要加强皮肤护理,每2h协助翻身,防止发生压疮,退热后及时更换湿污衣服,并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3.2.4预防感染的护理用紫外线照射或空气消毒机消毒病房,3次/d,30min/次,照身时注意保护好患儿,严禁紫外线对患儿直接照射,并定期监测空气中细菌数目<200个/m3,保持室内清洁安静,医护人员及家属进入病房均要戴口罩,穿隔离衣,患儿口腔护理Q6h,拍背吸痰Q6h,各项操作前洗手,操作时戴好帽子、口罩、无菌手套。

3.2.5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严格无菌碘伏消毒皮肤,范围>5cm,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成功后,粘贴胶布每天更换,并严格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如发现红肿或水泡要及时拔除针管用50%MgSO4湿敷,重新选择穿刺部位,以先远心端后近心端为原则。

3.2.6用药治疗时的护理在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立其丁时要严格掌握好药物的剂量和速度,短时间大剂量用药会导致心衰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注意保护好血管,减少刺激,每2~4h与能量组静脉通道交替使用,此4例患儿由于消毒隔离措施得力,抗生素及时应用,丙种球蛋白静脉微泵注入,未发生严重感染。

窒息范文篇6

1.1资料我院于2008年1月-2008年6月共出生1551名新生儿,发生轻度窒息14例,重度窒息3例;其中男婴10例,女婴7例。经复苏全部存活,未出现并发症。

1.2急救方法

1.2.1清理呼吸道首先在胎头娩出、胎肩未娩出之前接生人员用手挤净鼻咽部粘液和羊水,然后再娩肩,接着用备好的纱布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和羊水。在断脐的同时,抢救人员在新生儿第一次呼吸之前,用吸痰管或电动吸痰器吸出口、鼻腔、咽部等呼吸道内的粘液和羊水。新生儿体位取仰卧位,头略向后仰,颈轻度后伸。抢救时,应注意保暖,因为所有新生儿都容易丢失热量而受抑制,处于窒息状态下的新生儿其调节功能不稳定,更容易成低温状态。低温会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酸中毒,妨碍有效的复苏[2]。娩出后应迅速擦干全身皮肤,减少蒸发散热,有条件的最好在远红外线辐射台上进行复苏,温度调至37-38℃,它能保持新生儿恒定的正常体温。

1.2.2刺激自主呼吸如果呼吸道通畅后仍无呼吸,应立即促进自主呼吸,可快速摩擦背部,如果仍无呼吸,应立即按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

1.2.3人工呼吸轻度窒息处理无效或开始即为重度窒息者,在患儿呼吸道通畅后即给口对口人工呼吸。取一块无菌纱布,覆盖在患儿口鼻部,抢救者将患儿颈部托起,头部后仰,另一手轻压腹部,防止气体进人胃部,将口对准患儿口鼻部轻轻向内吹气,用力要均匀,不可过大,当患儿腹部微微隆起时停止吹气,放在腹部的手轻压腹部,协助气体排出。如此一吹一压20-30次/分,每做4次人工呼吸,给胸外心脏按摩一次,至患儿建立自主呼吸为止。

1.2.4胸外心脏按摩如心率少于60次/分或心跳停止,应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摩。两手指按压胸骨下1/3,如新生儿小,也可用两个拇指重叠在一起,按压深度为1.5-2cm,频率为120次/分。经上述抢救,多数患儿能在短期内建立自主呼吸,然后给氧吸人。

1.2.5气管插管气管内插管的指征为:有羊水胎粪吸人需吸净者;重度窒息需要较长时间加压给氧人工呼吸者,或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经人工呼吸胸廓不扩张或者仍然紫绀;需要气管内给药;拟诊隔疝儿[3]。如有以上指证者,则采取气管插管。

1.2.6药物治疗如果吸氧后心率仍少于80次/分,给1:1000肾上腺素0.5-1m1脐静脉注射。窒息后无氧代谢易发生酸中毒,常用5%碳酸氢钠按3-5ml/kg脐静脉注射,用等量葡萄糖或生理盐水缓慢静脉注射。

2护理

2.1复苏方法按ABCDE复苏方案。A是保持呼吸道畅通,是抢救的根本。B是建立呼吸,是抢救的关键。C是维持循环,保证足够的心输出量。D是药物治疗。E是评价。

2.2分娩前抢救准备工作由宫内窘迫所致窒息者,应在胎儿娩出前就做好抢救准备工作。抢救准备包括人员、远红外线辐射保暖台、氧气、吸痰管、复苏器、喉镜、气管导管等仪器设备及复苏所需药物,注意药物剂量及其他提示亦应贴在急救台旁,以供快速参考。抢救要及时,动作要迅速、准确,避免损伤患儿,应熟悉急救药品的用法、浓度、剂量。

2.3保暖新生儿出生时室温比宫内温度低,体温明显下降,加之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够完善,新生儿寒冷时通过增加氧耗来提高代谢,增加产热。最好把新生儿放人温箱中,使患儿体温维持在36.5℃左右的中性温度,同时应做好皮肤及眼部护理,给患儿取侧卧位,有利于口腔粘液流出。

2.4观察病情注意患儿面色、哭声、呼吸、心率、呕吐物、大小便等情况,如果出现烦燥而颤抖的尖声哭叫并有难产或分娩损伤者,常提示颅内损伤;加之前囱饱满,瞳孔不等大,提示颅内出血。如出现哭声弱,呻吟状伴有面色发绀、呼吸急促、心音弱、四肢抽搐,应提示有心肺功能异常可能。如出现以上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积极配合医生一同抢救。护士应细心观察,根据患儿哭声原因给予处理,常能挽救新生儿生命。

2.5继续吸氧新生儿复苏后24h内,随时可能再次发生窒息,所以需专人护理,给氧至皮肤红润,呼吸平稳后30分钟。注意给氧时取侧卧位,防止口鼻粘液及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再度引起窒息或并发肺炎。

2.6预防颅内出血给抗生素预防感染,给维生素K1预防颅内出血。同时尽量避免搬动患儿,注意动作要轻柔,可在床上进行新生儿油浴或擦浴[4]。

2.7喂养窒息患儿应酌情延迟开奶时间,重症患儿适当考虑缩短静脉营养时间,尽早开始胃肠内喂养以补充营养。复苏的新生儿应延期哺奶,以免呕吐。严密观察患儿输液滴速及入量,同时对患儿母亲做好母乳喂养的宣传和指导工作。

2.8预防院内感染病室内定时做好通风换气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探视,加强对患儿口腔、皮肤等基础护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苟文丽,昊连方.分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M],2003;378-383.

[2]刘陶,王以新,王惠.新生儿复苏进展.中国医刊,2002,37(5):2931.

[3]金汉珍,黄德氓,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M],2003:400-405.

[4]石树中,围产医护人员必须掌握新法复苏.中华围产医学杂志[J],1999,2(11):56-57.

窒息范文篇7

结果

培训前后医护人员考核成绩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培训前后医护人员考核成绩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后优于培训前。

讨论

研究显示[2],临床上需要接受复苏手段才能建立有效呼吸的仅占出生新生儿总数的l%左右,也就是说临床上窒息病例不常遇到,那么平时必须以模拟装置来进行实践培训[8],才能在新生儿窒息发生之际,有条不紊、操作熟练地确保复苏的成功。另有研究表明[6],医护人员对心肺复苏知识和技术的保持率较差;在实际操作机会较少的情况下,大多数医护人员在接受培训6个月后会逐渐遗忘所学内容,因此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重新培训和考核,才能确保每个分娩现场至少有一名受过窒息复苏培训、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死亡率和致残率[9]。2009年以前产儿科是以老带新,以传帮带的形式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助产人员大多仅集中参加专题讲座和短时间的临床带教,且未进行统一考核,无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评价标准,在需要复苏时大多凭临床经验来进行。任定玉[10]报道,将PDCA循环管理方法应用于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管理中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可促进继续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2010年以后产儿科应用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和考核,使培训有了连续性和整体性,形成良性循环,弥补了传统培训中的许多不足。PDCA循环4个阶段紧密结合,环环相扣,在循环和反馈中得到改进和提高。通过每次循环,发现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制订下一个循环的计划,使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急救流程。结果显示,培训后产科医护人员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提高,培训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

窒息范文篇8

1.临床资料

2009年6月~2011年6月10例住院产妇,年龄19~37岁,平均25.5岁。胎儿是因缺氧发生呼吸衰竭,其中男新生儿6例,女新生儿4例,依据Apgar评分标准[2],新生儿轻度窒息7例,重度窒息3例。住院天数6~12天,平均8天。

2.新生儿窒息的因素

母亲因素:孕妇年龄>35岁或<16岁,孕期合并心肾疾病、高血压、严重贫血、糖尿病、多胎或孕妇既往有全身性疾病,本组1例合并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的母亲是高龄(37岁)且严重贫血的初产妇。子宫因素:子宫痉挛或出血等。胎儿因素:如新生儿畸形、新生儿颅内出血、早产儿和巨大儿等[1,2]。脐带因素:脐带绕颈,打结等。胎盘因素:胎盘早搏,前置胎盘等。难产:胎头过大,胎位不正,产程延长等。

3.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抢救

清理呼吸道:护士准备抢救用物要齐全,保证功能和性能的完好,当胎儿头娩出后,若评分4分,新生儿发生无呼吸或疑有分泌物堵塞气道者,立即用喉镜检查,在最短的时间气管插管,用导管将粘液分泌物吸出,要求护士熟练、敏捷、配合清理呼吸道。建立有效的呼吸:胎儿娩出断脐后先不要结扎,立即清理呼吸道。胎儿一般会自主呼吸,若哭声小立即轻拍底、臀部,要有足够的肺泡通气和换气,保证患儿O2的供应和CO2的排出。轻度窒息者进行间断性吸氧[3]。采取积极措施,逐渐建立自主呼吸改善全身状况。建立循环功能:严重患儿开放静脉通道,心率慢,pH<7.25时用5%碳酸氢钠2~3ml/kg加10%葡萄糖液缓慢静注以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心音弱,心率<60次/分可做心脏按压,给予1:10000肾上腺素0.5~1.0ml静注,胸外心脏按压要方法正确、熟练、及时,防止新生儿颅内出血。保暖:护士要注意新生儿在抢救过程中的保暖,室温保持在32~35℃,在保暖平台上进行抢救,注意不要在吹风口处,新生儿取侧卧位,抢救过程中注意新生儿脐带结扎情况,随时检查,避免脐带结扎套脱离出现漏血。

4.新生儿复苏后的护理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宝贝,复苏后的护理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发生医患矛盾。另外,新生儿窒息后,产妇的情绪会发生一定波动,这对产妇健康不利,护士要做好产妇和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解除产妇焦虑恐惧的心理,避免影响乳汁分泌,因此护士应做好新生儿的复苏后临床护理的同时,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减轻产妇的不良情绪,耐心地介绍配合要点。⑴临床护理和生活护理:①吸氧吸痰:轻度窒息氧流量最好1~2L/分,重度窒息氧流量最好2~4L/分,一般可持续给氧2~5小时。要及时给予吸痰,在吸痰时护士动作要轻柔,注意吸痰管的插入深度,吸净口腔呼吸道分泌物,保证患者呼吸通畅,预防窒息的再度发生。护士要时刻注意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变化,吸管不要插入太深,以免刺激咽喉壁引起反射性咳嗽、呕吐。待新生儿呼吸恢复正常面色转红后30分钟停止给氧。护士要经常为患者拍背变换体位,促使痰液尽快排出。②控制感染:复苏后患儿的抵抗力较低,生命随时存在着危险状况,很多不利状况都增加患者感染的机会。因此应对患儿实行保护性隔离措施,患者搬人新生儿室,对有感染患者,护士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用药,剂量准确,不得马虎大意,护理上遵守消毒隔离室守则,每日1次对患儿行皮肤清洁护理、脐部护理,动作轻柔、敏捷,注意操作时护士的指甲不要划伤新生儿皮肤,积极控制感染。③保暖和合理喂养:将患儿置于暖箱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隔离消毒制度,保持新生儿温度在36.5~37.5℃,并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大小调整好暖箱的温度与湿度。对于一般早产儿适宜的温度为32~36℃,相对湿度在55%~65%。体重>1500~2000g者,暖箱温度调节在30~32℃;无条件时可采取包被,也可使用热水袋等保暖,并适当变换体位,告知患者家属经常检查,热水袋1~2小时换水1次,不要过热防止烫伤患儿。应延迟喂奶时间,重度新生儿窒息建立静脉补液。⑵并发症观察和处理:窒息对中枢神经的影响要密切注意,缺氧对新生儿的脑细胞影响损害最重,可引起脑水肿,颅内出血,伤残和死亡率较高,工作中不断评价及时处理,疑似者头部CT排除,维生素K1预防出血,颅内出血给予1~2mg/kg,3天肌注。注意心脑肾的损害、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缺氧时胎儿深呼吸,吸入大量羊水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要密切注意临床表现并仔细观察做好防治工作。⑶出院指导:新生儿出生的时神经细胞坏死很难恢复,但受损脑细胞缺氧性坏死患者,早期进行智力和肢体运动训练,可以不显现出发展的异常。家长要做好新生儿日常护理,早期充分训练,注意日常保暖,调整好家里室温、湿度,注意预防新生儿感冒发生,患儿病情恢复后可指导产妇母乳喂养,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叮嘱产妇按母乳喂养,定期随访新生儿状况,发现新生儿出现问题及时给予处置和诊治。

窒息范文篇9

【关键词】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肾功能

围生期窒息是胎儿和新生儿期最常见、最严重的疾病,窒息缺氧可以引起新生儿脑、肺、心、肝、肾等全身重要脏器损伤,尤其是脑损伤可以引起永久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严重威胁新生儿存活率及儿童的生存质量。为了解围生期窒息新生儿多个脏器功能损害引起的血清心肌酶、肾功能指标的改变,笔者对我院30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作了血清心肌酶、肾功能水平检测,并以我院同期出生的无窒息缺氧新生儿20例为对照,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年5月~年4月本院围生期窒息新生儿共30例(围生期窒息组),纳入标准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①胎动明显减少,<10次/12h;②胎心监测<100次/min;③羊水Ⅲ度粪染;④出生后1minApgar评分≤7分。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标准,其中10例出现HIE为有HIE组,20例为无HIE组;对照组:正常新生儿20例,为同期出生的健康新生儿,出生后1minApgar评分≥8分。围生期窒息组与对照组在胎龄、出生体重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围生期窒息组与对照组均于出生后6h内行股静脉采血,送标本血清心肌酶(AST、LDH、CK、CKMB)和肾功能(BUN、Cr)检测,所有生化项目均采用Beckma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行两两比较q检验。

2结果

围生期窒息组血清心肌酶、肾功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见表1;围生期窒息后有HIE组血清心肌酶、肾功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无HIE组(P均<0.01),见表2。

表1对照组与围生期窒息组心肌酶、肾功能水平比较(略)

表2对照组与围生期窒息后有/无HIE组各组间心肌酶、肾功能水平比较(略)

注:P均<0.01

3讨论

围生期窒息是因胎儿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缺氧引起的出生后1min不出现自主呼吸并伴有呼吸循环障碍的紧急状态。窒息缺氧可造成新生儿全身多脏器尤其是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围生期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窒息及其并发症占新生儿死亡原因的33.5%[1]。围生期缺氧窒息引起新生儿HIE的最早、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改变是能量代谢障碍,随后发生一系列“瀑布”反应如氧自由基生成增加、细胞内钙超载以及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等,促使受损神经细胞趋向死亡,导致机体内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造成多系统多脏器损害。新生儿窒息后引起心肌损害又可导致心输出量减少,使脑血流减少,加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心肌酶学的变化可以反映早期心肌的损伤,而患儿无典型临床症状。本研究发现围生期窒息组血清心肌酶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围生期窒息后有HIE组血清心肌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无HIE组(P均<0.01),表明心肌酶活性变化与病情轻重有关,心肌酶活性越高,心肌受损越严重,与有关文献报道相符[2]。围生期窒息组患儿血清BUN、Cr值显著升高,目前普遍认为由于围生期窒息、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通过反射性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作用,使肾血流量减少而致高氮质血症[3]。这种改变处理得当,可以是暂时性和一过性的,强调早期护肾治疗及运用全静脉中控制好氮热比对肾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在治疗过程中,应常规检测心肌酶活性,保护心肌功能。对于HIE患儿,应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积极保护脑细胞能量代谢的同时,早期进行护心治疗,应用改善脑细胞能量代谢和心肌代谢的药物如1,6二磷酸果糖、复方丹参、FDP等,可明显提高HIE患儿成活率。

本研究结果表明,检测和分析围生期窒息及HIE患儿血清心肌酶、肾功能水平能为临床准确判断及全面综合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对提高HIE患儿成活率、减少和预防后遗症的发生都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姿英,林真浪,钱燕,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脊液内皮素-1水平与脑实质CT关系的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5):290-293.

窒息范文篇10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复苏;气管插管;静脉给药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围产儿死亡和脑损伤的重要原因。新生儿窒息的死亡率受重度窒息发生率及复苏技术条件等的因素影响,死亡率3.0%~16.0%,及时有效地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进行复苏是新生儿科工作者面临的实际问题。2004年6月~2005年9月,在我科未配备麻醉师的情况下,儿科医师熟练掌握新生儿气管插管术,护师采用静脉套管针保证了静脉及时给药,提高了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取得了较好了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04年6月~2005年9月在我院新生儿科共收治重度窒息达1h的新生儿4例,男3例,女1例,均因“出生后不哭,发绀,刺激后无反应1h”急送我院,至门诊时医生发现无呼吸及心跳,立即送至新生儿科抢救。其体重2.5~3.5kg,出生时因在私人诊所不正规接生,所以Apgar评分及羊水状况有无胎窘不详,查体温不高,脉搏无,血压测不出,意识不清,刺激无反应,全身皮肤苍白发绀,3例皮肤粪染明显,头颅无畸形,前囟平软,唇发绀、颈软,胸廓对称。脐已断并包扎,残端1.5~2.0cm,肌张力无,各种反射消失,经复苏抢救成功后,住院7~14天,其中3例治愈出院,1例因经济条件不允许,好转后出院。

2复苏护理方法

患儿入院后立即予清理呼吸道,胸外按压,气管插管,正压供氧。气管内直接滴入肾上腺素(1∶10000)1ml,约1~2min或5min内心率恢复,皮肤渐转红润,予以多巴胺、立其丁。多巴酚丁胺微泵静脉维持,并VitK1、纳洛酮等治疗,接上呼吸机,参数调整为:PIP22cmH2O,F0.55,RR40次/min,FiO280%,心电监护仪显示:SaO290%~95%,HR150~160次/min,RR40~50次/min,记录24h尿量,定时拍背吸痰,其中2例在机械通气下突然出现血氧下降至50%~65%左右,全身皮肤明显发绀,立即予以吸痰,气囊正压通气,效果不佳,血氧无回升,未见胸廓抬起,双肺未听见呼吸音,考虑患儿有脱管或管堵,拔管后,见管末端有较多黄色脓性痰液,予以再次气管插管,气管正压通气,见胸廓抬起对称,双肺呼吸音对称,无湿音,血氧恢复至90%~95%左右,全身皮肤渐红润,继续机械通气,参数不变,第2天,刺激有反应,并时有自主活动,调整呼吸机参数:FiO250%,经过4~6天,观察生命体征稳定拔管撤离呼吸机后,予头罩供氧,SaO2,维持在90%~95%左右,24h后停头罩供氧后,呼吸平稳,SaO2,维持在95%左右,雾化拍背吸出少量白色稀薄痰液,大便正常,尿量每天140ml左右。

3护理

3.1抢救护理

3.1.1多位护士协同作战此4例患儿重度窒息时间过长,随时有死亡的危险。抢救过程中需要多位护士积极配合、合理分工。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完全清理呼吸道,避免呼吸道黏膜损伤,同时保证静脉通道的开放,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立其丁时要缓慢静脉给药,微泵速度为1~2ml/h,防止心率突然加快,引发心衰。

3.1.2气管插管的体位护理运用修正式喉镜头位,即“溴花位”进行气管插管术[1]。

3.1.3气管插管的护理气管插管固定要牢固,胶布松脱或弄湿随时更换,保持气道湿润,定时向气管滴药,因呼气时会将药液吹出,吸气时滴药又易引起咳嗽,因此在呼气末滴药效果较好,滴药时一定要侧卧位,滴速宜稍快,沿气管内壁滴,并接复苏囊加压给氧,使药液充分流经气道,进入肺部稀释痰液,然后拍背吸痰、新生儿选3.0~3.5cm气管导管不易脱出,定时吸痰,吸痰时选用较柔软,直径1mm的细管,因其吸力大,刺激性小,不超过15s/次,负压不宜过大,一般为0.01~0.03MPa,或根据吸痰机说明书使用,以免引起支气管痉挛而加重缺氧,吸痰时加大氧流量,插管期间加强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染。

3.1.4呼吸机辅助通气护理婴儿呼吸机的选择以压力型呼吸机为合适,机械应有时间切换,压力限制,持续气流有温化,湿化气体装置,能设置最大吸气峰压,呼气末正压,较高的频率及呼吸时间比,混合气体及吸气压释放等功能。(1)初调:压力(PIP)应预先设置(12~15cmH2O),PEEP(2~3cmH2O),如果有顺应性减低的肺部疾病可根据血气监测适当增加PIP(20~25cmH2O)及PEEP(3~5cmH2O),呼吸机气流率:一般用6~8L/min,当需较高气峰压及频率时应相应提高气流率、呼吸频率(RR):25~40次/min,吸/呼时间比值[I/E]∶1∶1.5~1∶2。湿化器温度:28℃~32℃。(2)根据血气调整呼吸机参数:在整个人工呼吸过程中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吸入氧浓度、血气、各种呼吸参数,并及时加以调整。①提高PaO2可采用提高PIP或延长吸气时间:肺水肿或肺萎缩时需同时提高PEEP。②降低PaCO2时采用提高PIP,增加呼吸频率及降低PEEP。(3)呼吸机的撤离:病情好转,自主呼吸恢复,血气稳定在PaCO26.67~9.3kPa,可逐渐降低呼吸参数,当FiO2≥0.6或PIP≥30cmH2O,应考虑逐减上述2种数据,在持续以皮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定期血气监测下每次降FiO2:0.05,或降PIP0.2kPa每次仅降1项,下降后至少观察30min,如SpO2保持稳定,可继续下降,当FiO2达0.4或PIP降到1.96kPa下降呼吸频率及PEEP(每次0.2kPa),当IMV呼吸频率降到4~6次/min后,如血气正常,可撤离呼吸机。

3.2一般护理

3.2.1心理护理患儿住院后,因新生儿科是全托式无家长陪护科室,而且经济费用较高,有的患儿家庭经济拮据,给家长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我们要多角度同家长交流沟通,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家长对此病有正确的认识,解除焦虑、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3.2.2饮食护理由于患儿处于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状态,有自主活动且对缺氧耐受性好后,可鼻饲1∶1配方孔2~5mlQ3h,观察无呕吐及潴留,如抽出咖啡色液体,要及时洗胃和禁食。有腹胀时可采用开塞露通便,如有呕吐或呛咳,要检查胃管是否脱出,并及时清理呼吸道及食道呕吐物,并防止流入气管。

3.2.3基础护理&n

bsp;环境温度维持在22℃~24℃每3h测1次体温,如有体温不升或发热时应15~30min测量1次体温,患儿发热时要加强皮肤护理,每2h协助翻身,防止发生压疮,退热后及时更换湿污衣服,并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3.2.4预防感染的护理用紫外线照射或空气消毒机消毒病房,3次/d,30min/次,照身时注意保护好患儿,严禁紫外线对患儿直接照射,并定期监测空气中细菌数目<200个/m3,保持室内清洁安静,医护人员及家属进入病房均要戴口罩,穿隔离衣,患儿口腔护理Q6h,拍背吸痰Q6h,各项操作前洗手,操作时戴好帽子、口罩、无菌手套。

3.2.5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严格无菌碘伏消毒皮肤,范围>5cm,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成功后,粘贴胶布每天更换,并严格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如发现红肿或水泡要及时拔除针管用50%MgSO4湿敷,重新选择穿刺部位,以先远心端后近心端为原则。

3.2.6用药治疗时的护理在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立其丁时要严格掌握好药物的剂量和速度,短时间大剂量用药会导致心衰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注意保护好血管,减少刺激,每2~4h与能量组静脉通道交替使用,此4例患儿由于消毒隔离措施得力,抗生素及时应用,丙种球蛋白静脉微泵注入,未发生严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