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政经融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15:44:32

账政经融范文篇1

关键词:存量房;监管资金;财务管理

自2018年1月1日起,《无锡市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办法(试行)》正式施行,无锡市房屋交易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监管机构)具体实施无锡市区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工作。通过开设监管专用账户(以下简称监管账户)、制订操作流程、确定监管服务银行、构建信息系统等工作,监管机构已为众多无锡市民提供购房资金安全保障。由于存量房交易涉及的资金情况复杂,迫切需要对监管账户中的资金进行全流程全方位财务管理,经过两年的运行,监管机构为此积累了一些经验。

1监管资金财务管理有益经验

1.1制度体系作为财务管理基础。作为一项关系存量房交易方、银行、房产中介等多主体的监管措施,制度体系的建立明确了各利益相关者的权责,与此关联的财务管理涉及的操作基于此也有据可依。首先,《无锡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办法(试行)的通知》(锡政办发〔2017〕235号)规定了监管账户开设主体、收支与核算限制、资金划转方式;其次,《无锡市住建局关于印发〈无锡市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服务操作细则〉的通知》(锡建房市〔2017〕8号)明确了资金存入的前提、资金出入的基本操作流程、监管机构与监管服务银行之间对资金的管理职责权限;再次,《无锡市住建局关于印发〈无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资金存放内部管理制度〉的通知》(锡建发〔2018〕54号)强调了监管服务与资金存放银行的选择方式、资金保值增值方法、各类存放措施的审批流程。建立完整的制度体系对监管资金财务管理提出了框架性合规性基础。1.2规范化流程作为财务管理抓手。流程化管理作为当前主要公共管理模式于实务中广泛应用,监管资金财务管理也使用该管理方式,提高入账出账的秩序化标准化,控制因操作人员变动带来的风险,见图1。通过制订存量房监管资金财务管理流程图,监管机构将财务管理各项工作融于监管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中,确保各项业务执行的同时有相应财务管理措施与之配套。在监管资金入账体系中,各类存入资金由监管服务银行进行确认,入账金额、资金性质以及相关的交易方信息等由其通过监管信息系统传送至监管机构,监管机构据此进行会计账务处理。在监管资金出账体系中,交易方完成不动产转移登簿后,监管机构向监管服务银行发起支付指令,监管服务银行支付完成后同样将相关信息通过监管信息系统传送至监管机构,监管机构据此进行会计账务处理。在两个体系的各环节各节点,都进行财务查询与统计,并将之与会计账目、银行核心对账单进行核对,及时查找并解决监管运行中出现的问题。1.3信息系统作为财务管理保障。2018年监管账户入账金额达174亿元,2019年入账金额更是达到了200亿元,由此看来,监管涉及的资金量是比较大的;另一方面,存量房交易涉及定金、首付款、商业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款等,各类资金所有者将资金存入监管账户有既定的计划或是审批流程,存入时间有所差异,又由于无锡市存量房成交套数居于全国前列,乘数效应导致交易资金出入账频次极为活跃。以上两个因素要求最大限度减少人工干预情况发生。传统的支票、网上银行无法满足监管资金的日常入账确认与拨付要求,因此监管机构建立了监管信息系统保障各类数据和文字信息传输的准确性。通过与各监管服务银行系统、不动产登记系统、存量房备案系统的对接,监管信息系统整合各类数据,为财务管理提供多种类原始财务数据。监管机构还设计开发了基于资金监管的财务信息模块,能直接生成会计凭证,实现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的共享使用,方便各项财务数据分析,为有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当前存在问题及分析

2.1会计核算暂无明确制度依据。由于监管账户开设在监管机构名下,因此监管机构必须对监管资金进行会计核算。监管资金作为新生事物,其本身的性质与目前的会计制度并不相适应。首先,监管机构作为事业单位,其会计核算需执行《政府会计准则》与《政府会计制度》,但是在这些制度体系中,并没有对此类资金进行会计核算规范。其次,从监管资金来说其符合《政府会计准则第5号——公共基础设施》的部分定义“公共基础设施是指政府会计主体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控制的资产”,但是该准则认为公共基础设施“一般不可移动”,公共基础设施至少是固定资产,范畴上排除了作为货币资产的监管资金。再次,由于监管资金的存入情况取决于存量房交易方的行为,监管机构无法比照住房公积金或社保基金对缴存对象发出指令(例如调整缴存额上下限、缴存比例等),人为直接控制入账金额的增减,因此,监管资金的入账不能以收入支出方式进行核算。2.2监管服务银行财务处理方式不尽相同。各监管服务银行承担监管资金的入账确认、信息报送、支付划转等工作,资金监管的主要操作均由其完成。由于每家监管服务银行的内部制度、控制模式、数据系统等都存在差异,且目前无锡市共有15家监管服务银行,使得监管机构需对每家监管服务银行使用个性化管理方式,增加了时间成本。存量房资金监管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银行体系的各个层面,监管机构在财务管理的具体工作上往往要与监管服务银行的众多内设部门、网点进行协调,沟通成本较高。2.3财务风险管理有待提高。作为监管资金的管理者,监管机构需对每笔入出账资金进行监控。目前监管机构与各监管服务银行均为单边双向财务信息传递,无第三方直接核实。若监管信息系统传输发生错误或遗漏,财务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会失真,监管机构需通过银行核心对账单进行核对,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问题。交易方、监管服务银行、监管机构均会对财务数据处理与传输,在各节点转换中,若处理有延迟,就会产生未达账项,导致账实不符。

3改进对策

3.1积极研究会计核算方式。从委托角度来看,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的实质是交易方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为解决契约最优解的路径,监管机构承担了交易方双重受托责任,类似于各地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代管。目前,财政部正就《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会计核算办法》征求意见,一方面监管机构可根据该办法的会计核算思路探索适合监管资金的会计计量,另一方面也可以针对监管资金进行独创性研究,及时与有关专家探讨账务处理细则,将研究或理论成果运用至实务中,在财务层面报送更为精准的数据,为深化存量房资金监管模式创新助力。3.2统一监管服务银行操作模式。制订监管服务银行管理办法,整合现有监管服务银行的制度。建立存量房资金监管财务操作规程,将各家监管服务银行财务操作纳入统一管理。将各监管服务银行的资金存入要求、入账确认手续、财务部门职责、出账收件要求等进行规范,逐步实现各监管服务银行会计核算、账务处理标准化。加大培训力度,对各监管服务银行的财务、信贷、运营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迅速全面了解各项监管资金财务管理政策。将监管服务银行印鉴、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各自所属职能与监管资金财务管理进一步融合,提升财务信息流转速度。3.3不断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树立财务风险意识,要求各银行与资金监管相关的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的严重性,在每一步财务处理中保持谨慎,准确完整地将各项财务数据通过监管信息系统传送至监管机构。升级资金监管信息系统,增加财务数据关键信息字段,增强延展性,获取监管服务银行的核心账务数据,通过与日常业务数据进行匹配核对,及时发现不明款或错款,降低人工对账强度。建立独立数据通道,将中国人民银行唯一支付数据识别号与各监管服务银行数据作比对,保障监管资金的绝对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7

2.陈祖愿.我国房地产交易资金监管模式比较研究.天津师范大学.2015

3.赫媛媛.财务管理在存量房屋交易资金监管中的应用——以天津市为例.中国房地产.2015.12

账政经融范文篇2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替代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是一门融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会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工作为适应这种要求、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必须实现会计电算化。医院会计是医院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每一次经济流动的过程,都有会计行为的介入。医院的会计人员,应从幕后走到台前,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将工作重点从事中记账、算账、事后报账转向事先预测、规划,事中控制、监督,事后分析、决策的一种全新的会计工作模式,以适应医疗卫生经济的迅猛发展。

一、医院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人类进入21世纪,迎来了以全球化和知识化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电算化经历20多年的进化历程已经从产生初期(1988—1992)的个人计算机(PC)、DOS操作系统和小型桌面数据库系统(如Dbase、Foxbase),发展到现在的(1999年至今)基于互联网环境、Java技术和面向对象的客户/服务器模式(CLINET/SERVER)、分布式数据库、XML(可扩展标记语言)数据结构,采用可视化的人机交互(如WINDOWS窗口环境),实现了网上广告宣传、咨询洽谈、资金划拨、交易管理、客户服务和货物递交等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以及市场调研、财务核算、生产调度等商务活动(即电子商务)。根据国家财政部的规定到2010年我国将力争有80%以上的基层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但是,医院会计电算化在其发展进程中,由于每所医院所在地域的不同,规模的不同,会计人员配备的不同,致使医院会计电算化出现参差不齐的状态。具体表现为:

(一)各医院会计电算化应用水平不同

1.单项业务电算化,即用计算机替代手工处理某一项会计业务,如利用计算机处理某项临时上报财政的报表,此种情况存在于某些县、乡医院的财务处理中。

2.多项业务电算化,即把多项业务有机地组织起来由计算机处理。分两种情况,一是计算机辅助记账。会计一边手工记账,一边把凭单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进行计算机汇总和审核等工作,再把处理结果回记到手工账上。这种形式需要记两套账,重复劳动,会计电算化的优越性还未充分发挥,这在一些中小城市的基层医院还有一定的市场。二是完全取代手工记账。会计人员把原始凭证的有关数据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完成审核、记账、算账、结账、打印、编制账簿,会计人员通过计算机可以把过去复杂、繁琐的财务分析、甚至辅助决策变得轻松、准确、及时。

3.整个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即把所有的会计业务有机地组织起来由计算机进行系统处理。

以上前两种形式基本上还处于单机使用状态,但在中等以上城市的某些大型医院,已较普遍使用会计信息系统,会计数据实现了局部共享。

(二)各医院电算化会计信息存储介质不同

依靠电子计算机来进行会计操作,可以产生两种会计资料:其一为储存在磁盘或其他介质上的电子资料;其二为用纸张和墨汁制作的书面资料。若磁盘的质量不好或受到外界恶劣环境的影响时,存储在其中的资料容易遭受损害。存储在磁介质中的资料容易被盗或遭受违法犯罪分子的非法篡改而找不到可作为法律依据的篡改证据,而书面资料是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的书面产品,它的效用与传统的书面会计资料完全相同,不易篡改、不易丢失和不易被破坏。目前,在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医院中,对于会计信息的存储方式,有打印出来的,有存在磁盘上的,尚未有统一规定。

医院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状态不同,其应用方式离我国整体会计电算化发展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如果医院会计电算化仅停留于财务会计子系统而不涉及会计分析、经济和财务规划及预测、企业经济活动与效益的评估、内部责任会计等内容,其作用将受到局限,这与时代的要求、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

二、影响医院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因素

(一)会计人员专业知识不全面,缺乏会计电算化整体设计能力

会计电算化不单是对计算机的使用,也不仅仅是对会计软件的掌握,而是包括对会计管理统筹规划

在内的一项系统工程。许多管理人员忽视了这一点,在开展电算化初期,往往指定一两名非会计人员负责,而指定的人员又大多对会计制度缺乏了解,因此,软件的使用效果不理想。同时,会计人员如果没有起码的计算机知识,不针对所有软件参加专门的培训,是不可能正确掌握和使用的。许多单位由于没有重视对会计人员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加之会计人员本身计算机知识十分缺乏,使得电算化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二)通用财务会计软件对行业的适用性不强,某些软件公司售后服务质量欠佳

实现会计电算化,会计软件是前提条件。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通用会计软件包括的行业范围不足,许多医院使用不到高水平的会计软件,再加上某些软件公司售后服务不及时,使用单位不敢轻易放弃手工账簿,使医院会计电算化进程放缓。

(三)没有标准的会计数据接口,会计数据没有达到充分共享

《会计数据接口标准》的主要思想是:对于正在使用的会计软件(包括商品化会计软件和定向开发的会计软件)规定统一的数据输入、输出格式,输入、输出的信息可以包括必不可少的会计信息甚至是会计软件包含的所有信息。而我国现在还没有《会计数据接口标准》,致使很多软件公司各行其是,导致在一个单位同时并行几个网络系统。例如,一个医院同时运行着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医院本身的局域网),财务管理系统(医院本身的局域网),医疗保险系统(远程网)甚至更多。每个系统都有大量的会计信息存在,而这些数据在每个系统之间达不到数据共享和交换。这是因为这些软件分属不同的软件公司,彼此之间没有《会计数据接口标准》而不能构成基本的合作条件,使单位因此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致使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会计工作中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

三、加快医院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培养多层次人才

1.加强正规教育。培养具有研究生和本科学历的高级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充实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开发人员。同时充分利用各专科院校和成人院校专科学历教育的力量优势,大量培养系统使用维护和管理人员,壮大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应用人才队伍。

2.积极开展职业培训。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只通过正规教育来满足会计电算化对各类专业人员的需要,是不现实的。职业培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首先,采用脱产教育形式,对在单位主要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上的会计人员进行脱产的、较长时间的培训,使其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知识,成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维护和管理人员。其次,采用短期培训形式,对目前所有的会计人员进行短期会计电算化培训,使他们初步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有关知识,成为系统的操作员。再次,对于会计人员,无论其电算化水平高低,每年都应该接受一定时间的电算化新知识培训,以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的发展。

3.注重内审人员的培训。内部审计是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再控制。审计人员通过核查医院在实施信息系统管理中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和有效,相关措施是否落到实处;通过分析控制的薄弱环节,评价这些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是否会产生潜在错误等,对医院预防、发现和纠正舞弊行为的控制措施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调整,必将推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扩展医院会计软件的功能

会计软件,作为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会计电算化的进展程度。因此,扩展会计软件的功效范围、提高会计软件系统的能力和质量以及采用广义平台化开发方式来提高会计软件的通用性等将是未来医院会计软件系统的发展方向。

1.采用广义平台化的开发方式,建筑通用的会计软件平台。通用会计软件平台有以下特点:独立的物化形态;良好的通用性,实现规模效应,避免重复开发和人力资源的浪费;有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平台内涵的“黑箱”性,真正体现出知用分离(知识与应用相分离)的特点,实现现代信息文明;具有傻瓜化界面,保证平台的易用性,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和对操作人员知识水平的要求;知识不断集成“黑洞”效应,保证平台不断地技术创新和知识集成,同时不断提高软件质量。

2.提高医院会计软件系统能力。会计软件的能力主要在于系统的设计,其中包括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数据的一致性以及与此似乎相矛盾的开放性问题。一是系统的可靠性,它是软件系统RAS(R:可靠性,A:实用性,S:可伸缩性)三性要求的基础;二是系统的安全性,在于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数据的不被破坏或剽窃,甚至防止信息的随意扩散;三是数据的一致性,由于系统功能分布的特性,将对数据的一致性造成影响,所以必须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实现数据的统一,以免造成系统数据的混乱,如采用计算机集群技术(CLUSTER)实现数据存储的相对集中管理;四是系统的开放性,这本身就是广义平台的特点,能够保证系统应用功能的可定制化以及有关应用模块与系统的接口灵活和扩展方便。

总之,21世纪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经济领域的法律、法规、章程、制度不断推陈出新。面对变革,医院会计电算化工作将面临各种机遇,接受不同挑战。我们相信医院会计电算化将在各方人员的不断努力下提升它前进的速度,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信息时代的“弄潮儿”。

【参考文献】

账政经融范文篇3

关键词:会计;税务会计;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模式

会计作为一项记录,计算和考核收支的工作,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就出现了。最初的会计只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然后经历了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发展阶段。自从进入20世纪中后期以来,IT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迎接我们的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以知识驱动为基本特征的崭新经济时代。面对整个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了更好地发挥会计职能的作用,无论是会计实践还是会计理论都将进入一个新的、更快的发展阶段,同时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一、经济发展是税务会计分支产生的根本原因

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革新,生产力不断提高,会计的核算内容、核算方法在不断发生变化。经济发展是会计分支产生的根本原因。

早在原始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捕获的猎物及生产的谷物等便有了剩余,人们就要算计着食用或进行交换,这样就需要进行简单的记录和计算。随之出现了“绘图记事”,后来发展到“结绳记事”、“刻石记事”等方法。到了近代,15世纪末期,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有关复式记账论著的问世,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端。随着经济活动更加复杂,生产日益社会化,人们的社会关系更加广泛的情况下,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会计的目标、会计所应用的原则、方法和技术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并日趋完善,并逐步形成自身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与此同时,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对会计的发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现代数学、现代管理科学与会计的结合,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使会计工作的效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它扩大了会计信息的范围,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精确性和极大变化,20世纪中叶,比较完善的现代会计逐步形成。成本会计的出现和不断完善,以及在此基础上管理会计的形成和与财务会计相分离而单独成科,是现代会计的开端。

企业税务会计逐渐从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中分立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会计分支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开始的。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企业税务会计被人们当作一门学科加以研究。我国从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税务管理得到加强。增值税凭专用发票抵扣税额方法的实行,使应纳税额的核算逐步走向规范化。对此,各地税务机关试行了在企业财务会计人员中培训办税员,指定取得办税员合格证的会计人员办理纳税事项的办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财政税收体制逐步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逐步规范,企业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工越来越明确,这对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提出了必然的要求。

二、税务会计的核算范畴与特征

在我国,由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尚未形成现代税制的框架,不具备税务会计成长的沃土。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随着会计改革和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已为税务会计独立成科创建了客观条件并提出了内在要求。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必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税务会计的核算范畴与特征,通过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就可以非常明确。

总体而言,税务会计账的数据来自财务会计账,从财务会计账上获取税务会计要得到数据。税务会计是在财务会计的形成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大会计分支,目前在西方国家许多国家,税务会计早已从财务会计中独立出来,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税务会计体系,它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一起成为现代会计的三大支柱。就具体区别总体表现为,财务会计与会计实务相关,是面对企业内部管理层的会计账,数据真实,能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为管理者做出决策;管理会计则与财务成本管理相关,着眼于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数据对企业实施内部经营管理,预测计划与控制的学科;而税务会计与税法有关,其职能主要在于向对税局部等政府部门,他所从事的会计账主要是针对政府部门要求而建立上报,反映的会计内容应满足政府部门的要求。

(一)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

1、核算目标不同。税务会计的目的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所得税方面的信息,便于税务部门征税。财务会计的目的是向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相关的报表使用者提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便于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税务会计目标的实现方式是纳税申报。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方式是提供报表即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2、核算规范不同。税务会计的依据是税收法规,按照税法规定计算所得税额并向税务部门申报;财务会计的依据是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程序和方法组织会计核算和提供信息。

3、核算基础不同。税务会计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比应收应付标准更加准确,既操作简便,又可防止纳税人偷税漏税行为。财务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以应收、应付作为确认收入费用的标准,能使收人费用恰当的配比,便于确定各期经营成果,使会计信息更加准确、相关和有用。

4、核算对象不同。税务会计核算的对象是狭义的税务资金运动过程,即从纳税收入产生经营收入开始,到足额上缴税款为止的税务资金运动,而财务会计核算的是企业全部的资金运动。

5、核算程序不同。税务会计按照道理也可遵循这个程序,但没有规范化的要求,企业一般在期末借助于财务会计的数据资料,按照税法规定进行调整据以编制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规范化的程序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顺序。凭证、账簿和报表之间有密切的逻辑关系。

6、会计要素不同。税务会计的要素有四项,即应税收入、扣除费用、纳税所得(应税收益)和应纳税额。这里的应税收入、扣除费用和财务会计中的收入、费用不定相同,在确认的范围、时间,计量标准和方法上都可能发生差异。财务会计有六大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六大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财务会计反映的内容就是围绕着这六要素进行的。

7、对会计上的稳健原则态度不同。税务会计一般不对未来损失和费用进行预计,只有在客观上证据表明已发生的情况下方可确认。财务会计实行稳健原则,一般充分预计可能的损失和费用,而不预计可能的收入,使财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被报表使用者误解。当然,在某些方面税务会计也具有稳健的作用,如计提坏账准备和加速折旧等等,这具有对企业宏观引导的功能。(二)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联系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存在差异,但税务会计的处理结果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因而税务会计的种种处理结果应当与企业的财务会计相协调。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税务会计的信息以财务会计的信息为基础。从各国税务会计的实践看,大都先以企业的会计利润为基础,再按税法的要求进行调整。

2、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协调最终将反映在企业对外编制的财务报告上。企业的任何税务会计处理均会对财务状况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必然反映在财务报告中。例如,在企业所得税会计中,为了处理时间性差异,企业要设置“递延所得税”科目,该科目或作为企业一项“负债”列示,或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列示。与此同时,递延所得税也对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产生影响。

三、税务会计核算模式选择的原因分析

由于各国法律、经济体制、会计职业队伍等等社会环境的不同,世界上各国的税务会计模式是不同的。在英、美、荷等国家,税务会计早就独立于财务会计,而在法、德、日等国家,税务会计则融于财务会计,实际上是财务屈从于税法。在下面世界其他国家的税务会计模式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众多因素中,会计模式是与会计规范、约束法律是息息相关的,即法律环境是导致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是否分离,税务会计模式选择的重要原因。

(一)英美税务会计模式

英美属于普通法系的国家,真正起作用的不是法律条文本身,成文法只是对普通法的补充,适用的法律是经过法院判例予以的解释。作为法律之一的税法也不例外,所以法律对经济的约束较笼统、灵活,而没有系统、完整地对企业的会计行为进行规范。因此英美的税务会计模式是典型的财税分离模式,允许与税务会计差异的存在,财务会计有充分的独立性,不受税法的约束。纳税人的税务事项由税务会计另行处理,无须通过对财务会计的纳税调整来实现。以股东投资人为导向,税法对纳税人的财务会计所反映的收入、成本、费用及收益的确定发生直接的影响,各个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等都遵循财务会计准则,期末将会计利润(亏损)依照税法的规定调整为纳税利润(亏损)。与此类似的还有荷兰。

(二)法德税务会计模式

法德属于大陆法系国家,其法律体系的特点是强调成文法的作用,在结构上强调系统化、条理化、法典化和逻辑性。实行该法系的国家政府往往通过完备的法律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法国的企业财务会计的规范化就受到了诸如公司法典、证券法典和税法典的影响,所以,法德的会计与法律的关系十分密切,企业的自主权受到了很大限制,财务会计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税法的影响。法德的税务会计模式是典型的财税合一模式,不允许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差异的存在,财务会计被认为是面向税务的会计,税务当局是法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税法对会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会计准则与税法的要求一致,企业对会计事项的处理严格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以税收为导向,税法对纳税人的财务会计所反映的收入、成本、费用和收益的确定发生直接的影响,会计准则与税法(还有商法、公司法等)一致,对会计事项的财务会计处理严格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由于计算的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一致,无需税务会计调整计算。该模式强调财务会计报告必须符合税法的要求,税务会计当然也就无需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

(三)日本税务会计模式

日本的经济立法全面,近乎大陆法系。就会计规范而言,起重大作用的法规是商法、证券交易法、税法和会计准则。商法、证券交易法不仅仅是法律,而且是会计规范的具体条文,有关会计的核算、会计账户以及会计报告的编制、格式、审计要求等都有规定。会计准则具有一定法律效力,原则性的内容较多,事实上是对商法、证券交易法及税法的补充。所以,日本的会计处理是一种法律规范,但由于税法与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因此日本的税务会计不可避免地呈现出纳税调整的形式。日本的税务会计模式既不像英美那样财税分离,也不像法德那样是典型的财税合一,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依据税收法则对财务会计进行协调的会计,也就是说其税务会计是一种纳税调整会计方法体系。

四、结束语

税务会计作为一项实质性工作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财务会计一样,同属于会计学科范畴。它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来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是对财务会计处理中与现行税法不符的会计事项,或出于税收筹划目的需要调整的事项,按税务会计方法计算、调整,并作调整会计分录,再融于财务会计账簿或报告之中。该办法完善了企业涉税事项的会计核算,是建立我国企业税务会计的初步探索。目前,我国财政部已将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进行分离,其目的不仅仅是对两种会计进行划分,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使得财务会计工作执行的依据更加明确,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更具规范性,克服了以前会计处理既要符合会计制度又要满足税收制度这种无所适从的情况。

税务会计的建立,会逐渐形成关于纳税活动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如税务会计目标、要素、税务会计凭证、账薄、税务会计核算的基础等,对丰富会计理论、发展会计方法、完善会计学科体系有重要意义。此外,在目前积极推行税务会计的独立可以促进广大会计人员转变观念、拓宽知识、熟知会计、通晓税法,在更高的视野上,为企业理财更好地完成受托责任,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和减少偷逃税款的不法行为。

参考文献:

账政经融范文篇4

关键词:会计;税务会计;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模式

会计作为一项记录,计算和考核收支的工作,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就出现了。最初的会计只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然后经历了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发展阶段。自从进入20世纪中后期以来,IT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迎接我们的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以知识驱动为基本特征的崭新经济时代。面对整个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了更好地发挥会计职能的作用,无论是会计实践还是会计理论都将进入一个新的、更快的发展阶段,同时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一、经济发展是税务会计分支产生的根本原因

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革新,生产力不断提高,会计的核算内容、核算方法在不断发生变化。经济发展是会计分支产生的根本原因。

早在原始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捕获的猎物及生产的谷物等便有了剩余,人们就要算计着食用或进行交换,这样就需要进行简单的记录和计算。随之出现了“绘图记事”,后来发展到“结绳记事”、“刻石记事”等方法。到了近代,15世纪末期,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有关复式记账论著的问世,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端。随着经济活动更加复杂,生产日益社会化,人们的社会关系更加广泛的情况下,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会计的目标、会计所应用的原则、方法和技术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并日趋完善,并逐步形成自身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与此同时,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对会计的发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现代数学、现代管理科学与会计的结合,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使会计工作的效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它扩大了会计信息的范围,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精确性和极大变化,20世纪中叶,比较完善的现代会计逐步形成。成本会计的出现和不断完善,以及在此基础上管理会计的形成和与财务会计相分离而单独成科,是现代会计的开端。

企业税务会计逐渐从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中分立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会计分支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开始的。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企业税务会计被人们当作一门学科加以研究。我国从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税务管理得到加强。增值税凭专用发票抵扣税额方法的实行,使应纳税额的核算逐步走向规范化。对此,各地税务机关试行了在企业财务会计人员中培训办税员,指定取得办税员合格证的会计人员办理纳税事项的办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财政税收体制逐步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逐步规范,企业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工越来越明确,这对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提出了必然的要求。

二、税务会计的核算范畴与特征

在我国,由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尚未形成现代税制的框架,不具备税务会计成长的沃土。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随着会计改革和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已为税务会计独立成科创建了客观条件并提出了内在要求。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必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税务会计的核算范畴与特征,通过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就可以非常明确。

总体而言,税务会计账的数据来自财务会计账,从财务会计账上获取税务会计要得到数据。税务会计是在财务会计的形成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大会计分支,目前在西方国家许多国家,税务会计早已从财务会计中独立出来,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税务会计体系,它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一起成为现代会计的三大支柱。就具体区别总体表现为,财务会计与会计实务相关,是面对企业内部管理层的会计账,数据真实,能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为管理者做出决策;管理会计则与财务成本管理相关,着眼于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数据对企业实施内部经营管理,预测计划与控制的学科;而税务会计与税法有关,其职能主要在于向对税局部等政府部门,他所从事的会计账主要是针对政府部门要求而建立上报,反映的会计内容应满足政府部门的要求。

(一)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

1、核算目标不同。税务会计的目的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所得税方面的信息,便于税务部门征税。财务会计的目的是向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相关的报表使用者提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便于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税务会计目标的实现方式是纳税申报。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方式是提供报表即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2、核算规范不同。税务会计的依据是税收法规,按照税法规定计算所得税额并向税务部门申报;财务会计的依据是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程序和方法组织会计核算和提供信息。

3、核算基础不同。税务会计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比应收应付标准更加准确,既操作简便,又可防止纳税人偷税漏税行为。财务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以应收、应付作为确认收入费用的标准,能使收人费用恰当的配比,便于确定各期经营成果,使会计信息更加准确、相关和有用。

4、核算对象不同。税务会计核算的对象是狭义的税务资金运动过程,即从纳税收入产生经营收入开始,到足额上缴税款为止的税务资金运动,而财务会计核算的是企业全部的资金运动。

5、核算程序不同。税务会计按照道理也可遵循这个程序,但没有规范化的要求,企业一般在期末借助于财务会计的数据资料,按照税法规定进行调整据以编制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规范化的程序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顺序。凭证、账簿和报表之间有密切的逻辑关系。

6、会计要素不同。税务会计的要素有四项,即应税收入、扣除费用、纳税所得(应税收益)和应纳税额。这里的应税收入、扣除费用和财务会计中的收入、费用不定相同,在确认的范围、时间,计量标准和方法上都可能发生差异。财务会计有六大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六大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财务会计反映的内容就是围绕着这六要素进行的。

7、对会计上的稳健原则态度不同。税务会计一般不对未来损失和费用进行预计,只有在客观上证据表明已发生的情况下方可确认。财务会计实行稳健原则,一般充分预计可能的损失和费用,而不预计可能的收入,使财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被报表使用者误解。当然,在某些方面税务会计也具有稳健的作用,如计提坏账准备和加速折旧等等,这具有对企业宏观引导的功能。(二)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联系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存在差异,但税务会计的处理结果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因而税务会计的种种处理结果应当与企业的财务会计相协调。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税务会计的信息以财务会计的信息为基础。从各国税务会计的实践看,大都先以企业的会计利润为基础,再按税法的要求进行调整。

2、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协调最终将反映在企业对外编制的财务报告上。企业的任何税务会计处理均会对财务状况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必然反映在财务报告中。例如,在企业所得税会计中,为了处理时间性差异,企业要设置“递延所得税”科目,该科目或作为企业一项“负债”列示,或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列示。与此同时,递延所得税也对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产生影响。

三、税务会计核算模式选择的原因分析

由于各国法律、经济体制、会计职业队伍等等社会环境的不同,世界上各国的税务会计模式是不同的。在英、美、荷等国家,税务会计早就独立于财务会计,而在法、德、日等国家,税务会计则融于财务会计,实际上是财务屈从于税法。在下面世界其他国家的税务会计模式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众多因素中,会计模式是与会计规范、约束法律是息息相关的,即法律环境是导致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是否分离,税务会计模式选择的重要原因。

(一)英美税务会计模式

英美属于普通法系的国家,真正起作用的不是法律条文本身,成文法只是对普通法的补充,适用的法律是经过法院判例予以的解释。作为法律之一的税法也不例外,所以法律对经济的约束较笼统、灵活,而没有系统、完整地对企业的会计行为进行规范。因此英美的税务会计模式是典型的财税分离模式,允许与税务会计差异的存在,财务会计有充分的独立性,不受税法的约束。纳税人的税务事项由税务会计另行处理,无须通过对财务会计的纳税调整来实现。以股东投资人为导向,税法对纳税人的财务会计所反映的收入、成本、费用及收益的确定发生直接的影响,各个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等都遵循财务会计准则,期末将会计利润(亏损)依照税法的规定调整为纳税利润(亏损)。与此类似的还有荷兰。

(二)法德税务会计模式

法德属于大陆法系国家,其法律体系的特点是强调成文法的作用,在结构上强调系统化、条理化、法典化和逻辑性。实行该法系的国家政府往往通过完备的法律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法国的企业财务会计的规范化就受到了诸如公司法典、证券法典和税法典的影响,所以,法德的会计与法律的关系十分密切,企业的自主权受到了很大限制,财务会计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税法的影响。法德的税务会计模式是典型的财税合一模式,不允许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差异的存在,财务会计被认为是面向税务的会计,税务当局是法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税法对会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会计准则与税法的要求一致,企业对会计事项的处理严格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以税收为导向,税法对纳税人的财务会计所反映的收入、成本、费用和收益的确定发生直接的影响,会计准则与税法(还有商法、公司法等)一致,对会计事项的财务会计处理严格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由于计算的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一致,无需税务会计调整计算。该模式强调财务会计报告必须符合税法的要求,税务会计当然也就无需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

(三)日本税务会计模式

日本的经济立法全面,近乎大陆法系。就会计规范而言,起重大作用的法规是商法、证券交易法、税法和会计准则。商法、证券交易法不仅仅是法律,而且是会计规范的具体条文,有关会计的核算、会计账户以及会计报告的编制、格式、审计要求等都有规定。会计准则具有一定法律效力,原则性的内容较多,事实上是对商法、证券交易法及税法的补充。所以,日本的会计处理是一种法律规范,但由于税法与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因此日本的税务会计不可避免地呈现出纳税调整的形式。日本的税务会计模式既不像英美那样财税分离,也不像法德那样是典型的财税合一,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依据税收法则对财务会计进行协调的会计,也就是说其税务会计是一种纳税调整会计方法体系。

四、结束语

税务会计作为一项实质性工作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财务会计一样,同属于会计学科范畴。它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来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是对财务会计处理中与现行税法不符的会计事项,或出于税收筹划目的需要调整的事项,按税务会计方法计算、调整,并作调整会计分录,再融于财务会计账簿或报告之中。该办法完善了企业涉税事项的会计核算,是建立我国企业税务会计的初步探索。目前,我国财政部已将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进行分离,其目的不仅仅是对两种会计进行划分,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使得财务会计工作执行的依据更加明确,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更具规范性,克服了以前会计处理既要符合会计制度又要满足税收制度这种无所适从的情况。

税务会计的建立,会逐渐形成关于纳税活动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如税务会计目标、要素、税务会计凭证、账薄、税务会计核算的基础等,对丰富会计理论、发展会计方法、完善会计学科体系有重要意义。此外,在目前积极推行税务会计的独立可以促进广大会计人员转变观念、拓宽知识、熟知会计、通晓税法,在更高的视野上,为企业理财更好地完成受托责任,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和减少偷逃税款的不法行为。

参考文献:

账政经融范文篇5

一是全面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向纵深发展。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重要工作内容。上半年,我局继续以深入贯彻《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为主线,突出抓好日常管理这个关键环节,进一步建立健全节能管理体系,科学制定节能管理制度,扎实推进节能工作日益走上科学运行轨道。在工作中,进一步强化组织建设,着力加快构建垂直扁平的节能管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组织协调作用,定期开展片协作组工作,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更加有序、有效的推进节能工作向纵深发展。同时,认真组织各类学习培训,切实抓好节能联络员、节能通讯员和能耗统计员三支队伍的建设,不断提升日常管理水平。其次,认真举办节能节水新产品新科技新能源推介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

二是加快建立机关行政经费“四位一体”管理体系。加强机关运行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机关事务管理的重要目标。上半年,在市政府的大力关心支持下,隶属于我局的全额拨款正科级事业单位,市机关财务服务中心于4月26日正式成立。市机关财务服务中心自组建以来,积极构建融“监督管理、核算管理、部门预算管理和集中统一支付”为一体的财务管理模式,对市级机关有关部门的预算内外资金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办理、委托记账、分户核算”,并严格按照统一会计科目、统一会计方法、统一会计程序、统一会计报表、统一会计档案的要求,切实做好市级机关有关部门的财务核算工作,为市级党政机关的经费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同时,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关于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以及厉行节约的各项规定,进一步加强经费支出审批和费用报销审核。今年1至5月份,我局办公费用、会议费、招待费、公务用车费用同比去年分别下降27%、51.9%、82%、60.9%,廉洁型、服务型、节约型机关建设已初见成效。

三是着力完善机关办公用房“五个统一”管理体系。机关办公用房管理是机关事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上半年,为进一步完善“统一产权登记、统一规划建设、统一调配使用、统一维修维护、统一物业标准”的“五个统一”管理模式,在充分学习调研并反复探讨的基础上,我局起草拟定了《关于加强市级机关办公用房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并报送市政府,以规范市级机关办公用房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同时,积极开发建设市级机关国有资产信息管理系统,继续健全市级党政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和群众团体的办公用房档案,切实按照各部门办公用房的需求,进一步加强统筹调整和调余补缺,保障机关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其次,认真做好国库支付中心、信息中心等综合楼建设的监管工作,5号楼装修改造方案的完善和租用燃气集团大楼部分楼层作为5号楼装修期间临时过渡办公用房的准备工作。

四是健全完善机关国有资产“两级管理”体系。机关国有资产是政府机关履行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上半年,我局依据《条例》精神和局“三定”方案所确定的职能,进一步对资产配置、资产调剂、资产处置、资产出租及资产信息化管理等5个方面进行细划分工,切实通过建立健全“两级管理”的资产管理机制,着力形成机关国有资产管理统一、运作规范、监控有力的体制机制,有效提高资产的服务效能和使用效率,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同时,进一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创新,着力制订“两级管理”下的市级机关资产配置、处置制度规范,并以科学化、合理化为目标,加强对资产的动态管理,尽力缓解机关办公用房紧张的困难。

五是着力强化公务用车七大管理体系。认真履行市车审领导小组成员和全市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不断深化巩固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成果。针对各市、区公车使用管理的不同特点,严格按照“控总编”的总体要求,认真做好公车编制管理。在工作中狠抓《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的落实,进一步细化公务用车在使用管理上实行编制管理,统一购置,号段专用,集中停放,定点维修、保险、加油,“一车一卡”,统一登记和定期公布车辆费用及使用情况的7种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同时,加大宣教力度,联合市交警支队、新闻媒体在广大市级机关驾驶员中开展了“守法规、展风采、文明驾驶我带头”系列活动,倡议文明行车,着力规范公务车驾驶行为。

账政经融范文篇6

关键词:财务管理预算经济效益

序言

企业财务管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企业财务管理围绕利润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这一经营目标凑集资金、进行资金投放并监督控制财务活动。在企业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企业财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经济高度发达。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投资与收益风险并存,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财务管理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对企业预算、资金投放进行全面管理,加强财务监督,促进财务业务一体化。深化企业财务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一、企业财务管理相关概念解析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定义

企业财务管理,是指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指导下,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企业对资金管理的要求,有组织地对企业财务活动及财务关系所进行的一项管理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功能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在于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及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不仅要尽可能取得最大利润,而且还要做到稳步发展,增强企业的流动性,避免风险,所以财务管理的职能是围绕利润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这一经营目标进行的。具体而言:

1、资金筹集。财务管理部门必须为企业筹集足够的资金,以偿还债权人并满足企业生产发展和企业扩张所需要的资金。企业可以从不同渠道获得资金,但财务在筹资决策时,必须对各筹资方式的资金代价加以比较和选择,使一定的资金来源及其数量同企业的需要相一致。

2、资金投放。财会管理人员要会同有关管理者共同参与资金的投入,作出有关直接影响企业资源利用的决策,同时确定如何要有效地使用现有资产,减少浪费和不必要的支出。为做出投资决策,财务管理部门要负责汇集和分析有关资料,计算出投资的报酬。

3、收入分配。投资经营所得收入,用来弥补消耗的生产资料,一方面按照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对个人进行按劳分配;另一方面要保证国家和财政收入。

4、监督和控制财务活动。通过监督和控制,使企业各种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地利用,充分挖掘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改善经营管理,争取以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三)财务管理的原则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总的来说企业财务管理必须遵循一下三个原则。

1、风险、报酬平衡原则

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依靠对风险和盈利能力的平衡。一般说,风险越大的投资项目,所期望的投资报酬也应越高,财务经理要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必须对风险和盈利能力进行最佳的平衡。

2、合理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是指短期资产所需资金应该用短期负债来筹集,而长期资产所需资金应该用长期借款来筹集。财务管理中如果不能很好地遵循配比原则,则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果用过多的长期资金去融通流动资产的需求,会损坏企业的盈利能力。如果固定资产用短期资金来融通,则会导致资金的短缺。

3、货币时间价值原则

决定货币时间价值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时间长短,二是收益率高低。期限越长,利率越高,其将来值越高,现值越低;反之,期限越短,利率越低,其将来值越低而现值越高。财务管理部门要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遵循货币时间价值原则,充分合理地运用资金。

二、新形式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

财务管理是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产物,并随商品经济发展而发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企业财务管理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与传统的财务管理有了很大的不同。

(一)入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1、金融市场变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第一,企业筹资将更加艰辛,筹资的成本与风险将会更大。

无论什么性质的企业在金融市场都将处于公平竞争的地位,只能凭借其良好的经济效益、看好的市场前景与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而获得资金,企业无处不受到来自其他企业竞争的潜在压力,因此,企业的筹资难度将会更大,筹资的成本与风险也会更大,企业筹资的渠道和筹资方式必须慎之又慎,以力求保持最优的资金结构状态。

第二,投资机会与投资风险并存。

加人WTO之后,面临国际化经营的现状,企业将面临许多新的投资机会。为了增强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具有雄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就应该在高新技术产业基础方面加大投资,但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又将使与之相伴的投资风险将会较大,企业要获得较高的投资报酬就必须努力降低投资成本和风险损失。

2、经济结构变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人世将导致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我国原有一些受保护的部门和资本及技术密集型部门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受到较大的冲击,一些资产素质较差的企业加速倒闭。一些企业为了强化和重塑其竞争优势而进行内部重构,或者采取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实施外部扩张。公司内部重构时的资产剥离,公司间并购时的资本运作,企业破产时的重整和清算等等都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

3、法规、财税环境变化的影响

人世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那些与WTO规则有抵触的条例将逐步被修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新的法律法规环境,否则,将有可能导致财务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特征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根据财经法规制度和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它是在传统财务管理基础上的扬弃与发展,与封闭、事后、静态为主要特征的财务管理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

1、融投资已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现代企业可以通过吸收投资、发行股票和债券、向银行借款、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进行融、投资,是完全的企业行为。能否做到事前准确预测,事中严格控制,事后认真分析,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这是现代企业赋予财务管理的重要职能和任务。

2、财务管理已上升为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

财务管理活动包括资金的筹集、投放、耗费、回收和分配五个方面。资金的筹集制约着企业的规模和发展;资金的投放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潜力;资金的耗费关系着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竞争能力;资金的回收影响企业的偿债信誉和资金周转;资金的分配决定企业的消费和积累,以及投资者、经营者、员工等各方利益。由此可见,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加强财务管理,对于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具有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抓住了财务管理,就抓住了企业管理的关键,就可带动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就能提高企业绩效。

3、财务管理成本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晴雨表”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资金运动具有最大的综合性,它全面、系统地反映着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过程和主要方面,体现着商品生产和交换所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企业资金周转是否健康,产销是否通畅,经营是否得当,都可以从财务指标中反映出来,促使企业迅速予以调整。

(三)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地位

新形势下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成了自立经营的主体。企业效益的高低完全取决于外部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财务管理部门作为资金营运的管理部门,其重要性因而受到了高度重视。这主要表现为财务管理的综合性: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不仅对资金的筹集、使用、利润分配进行管理,而且还要研究企业的经营环境、国家宏观政策、市场营销策略、企业经营规模以及税收合理负担等。

1、从资金的筹集而言,财务管理要研究资金的筹集规模、筹集方式,如何借贷,还是发行股票,是内部集资,还是举债经营,要调节好自有资金与借贷资金比例,要充分考虑所能承受的财务风险,以避免造成以贷还贷的恶性循环。

2、就资金的使用而言。财务管理要调节好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的比例关系,调节好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特别要调节好各产品之间的投资比例,以重点产品为主,次要产品为辅。

3、就经营环境而言,财务管理要研究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区政策、生活水平等。如果进入经济开发区,还是高科技园区,依据哪一方面的优惠政策能使企业取得最优的经济效益,以避免由于政策原因产生决策失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就市场营销策略而言,实行市场经济以后,企业从原料采购到产品加工、销售等一系列经营活动,都由企业按市场及企业情况自主安排,经营风险由企业自己承担,这样,企业就必须由财务管理部门对市场行情进行预测,对市场信息进行搜集管理,以制定营销策略。

5、就企业经营规模而言,不同的经营规模,其筹资成本不同,规模成本及效益也不同,这样,财务管理要研究如何实现最优规模成本水平,创造最优规模效益。

6、就税收合理负担而言,企业是以小规模税负为佳,还是以一般纳税人为好,都要由财务人员进行科学的测算、分析,以达到企业合理避税,转嫁税负。

三、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改进

(一)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成本上升、效益下降是财务管理弱化的直接表现。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包括企业财务制度的改革逐步深人,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这在增强企业活力上的成效显而易见,但也存在着忽视对企业财务行为进行必要调控和严格监督的倾向,致使目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

1、投资的决策和管理漏洞大。目前,许多企业的管理仍然停留在车间式管理水平上,对投资决策管理重视不够,甚至出现管理盲点。部分企业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一味注重投人,忽视投资决策和管理,以至投人不能有相应的产出,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严重的还可能危及企业的生存。

2、资金管理问题多。资金短缺是企业深感头痛的事。然而实际上不少企业的资金不是缺在总量上,而是由于管理不善,致使资金循环不良。现在有些企业置上级三令五申于不顾,搞预算外资金,搞“小金库”,造成资金体外循环,不仅影响了企业正常的资金周转,也为产生腐败提供了温床。国家每年都清查预算外资金和“小金库”但总是有禁不止,有令不行。还有一些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原因是账太多,只注重将产品推销出去,却不重视资金的回收,使应收账款越积越多,从而使企业资金循环不良,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严重困难。

3、费用管理不严。有的企业短期行为严重,稍有积累便在非生产性上开支,有的处在亏损的困境中,挥霍性花费也毫不吝惜,其主要问题则是以权谋私。

4、成本管理不到位。许多企业对生产经营缺乏严格的科学管理,劳动无考核,物耗无定额,设备无人管,成本不核算,考核无奖惩。不少企业对如何在生产过程中堵塞漏洞,开发副产品,力争多产出不重视,造成浪费。

目前,部分企业财务管理出现较大滑坡,财经纪律松驰现象突出,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严重倒退,许多企业不同程度存在着账账不符、账实不符或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问题,以及虚盈实亏的间题。

(二)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对策

1、更新财务管理观念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人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已成为市场的主体,生存、发展和活力已成为当今企业的总目标,市场经济要求企业生产经营者、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尽快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财务观。树立起自主筹资,自我约束观念、资金成本和时间价格观念、负债经营和财务风险观念、偿债观念。还要加强财务指标的运用和分析观念。要强化各项财务指标的科学运用,学会用指标来分析财务状况,加强财务管理。

2、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企业实施预算管理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预算管理的核心在于对企业未来的行为事先安排和计划,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单位的各种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使企业按照既定目标行事,从而有效实现企业发展战略。

预算管理应在对市场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以目标利润为前提,编制全面的销售预算、采购预算、费用预算、成本预算、现金收支预算和利润预算,使企业生产经营能沿着预算管理轨道科学合理地进行。年度预算编制后,根据实际情况,分解为月度预算,进行月度经济活动分析,找出问题和生产经营的薄弱环节,也便于采取相应的对策。月度预算采取近细远粗的滚动预算,这样就可以时时把握企业全年利润目标的动脉,发现不足,及时改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3、强化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首先要合理筹集资金,确保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最低。另外还要考虑银行贷款利率的变动趋势,合理安排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的结构,以确保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最低;其次要合理使用资金,加强资金使用过程的控制,这就要求一方面财务部门与生产、流通部门合理调拨,另一方面加强对现金流出的日常监控,实行资金审批报账制度,以节约使用资金。

加强对应收账款和货款回笼的管理,建立严谨的考核制度,可以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建立财务总监制度,完善财务管理

财务总监是由企业所有者决定,代表所有者对企业财务活动行使监督与管理职责。加强企业管理最经济的方法就是加强企业财务的监督和控制。财务总监作为财会工作负责人,直接参与企业的财务管理,并在管理中发挥监督的作用。财务总监既要抓好会计工作(包括记账、报告等),也要抓好财务工作(包括财政、筹资等);既要做好财务会计工作(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等),也要做好管理会计工作(投资、融资、税务筹划和资本运营)。

5、实现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管理环节越来越多,应将财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公司的所有生产经营领域,做到细致人微,对每一岗位,每一项具体的业务都建立起一套相应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在实践中狠抓落实,实现企业财务和业务的一体化。财务管理和业务的协同发展是财务管理的最高层次,是业务和财务的完美结合。拓展财务管理的服务职能,把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每个细节。

四、结束语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中的重要部分,它贯穿于企业经营的整个环节,因此有必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控制企业成本,加强资金管理合理利用资金,建立财务监督制度发挥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促进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道明.财务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陈欣.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成木管理模式探析[J].财会月刊,1999,(12)

3.马敬民,刘志勇.经商理财[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

4.周桂云.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行政论坛,2001,(06)

账政经融范文篇7

[关键词]反腐倡廉;全面从严治党;新路径

“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是报告对过去五年党的建设的充分肯定。新时期新阶段,全面从严治党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进行:抓思想从严、抓执纪从严、抓治吏从严、抓反腐从严、抓作风从严、抓管党从严。因此,反腐倡廉对于全面从严治党意义重大,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反腐倡廉永不停歇。

一、新形势下党内腐败的现状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也能带领人民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种自信源于党的合法性,源于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地位;源于其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源于其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一)新时期党内腐败的新变化。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具有世界性和历史性。这就决定了反腐倡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稳步前进,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组织形式的多样化,腐败具有新变化:第一,腐败人数有增无减。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教授提出“现代化腐败说”,即现代化是造成腐败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需求日益得到满足,腐败问题也日益严重,最直接的表现是腐败人数不断增多。据统计,从十三大到十八大将近二十年里,共有超过130多名省部级以上的官员因贪污腐败遭到查处。2017年10月19号,中纪委副书记指出,过去五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处分153.7万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5.8万人,其中,立案审查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包括中央委员、候补委员43人,中央纪委委员9人)。第二,腐败领域由窄及宽。我国的腐败主要是“权力型腐败”,即权力的过分集中且得不到有效制约和监督。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崛起,各领域相互渗透交织,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腐败现象也呈现宽化态势:从政治经济领域向文化生态领域蔓延;主体从政府官员扩展到社会各行业,如医生拿红包、商人行贿、足球裁判吹假哨等。正因为个别人掌控了权力,制度上又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经济政治文化生态蓬勃交融发展,才给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第三,腐败方法由少及多。在互联网高智能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规章制度的不健全,腐败纷纷穿上了“防弹衣”,能通过网络、电子支付、股东入股等科技方法来进行,如报私账、做假账等。腐败手段也层出不穷,请公家的客、送公家的礼、用公家的车、花公家的钱……腐败从以前的明目张胆变成现在的暗箱操作,隐蔽性高。《人民的名义》将腐败的此种情景及方式方法演绎的淋漓尽致。(二)党内腐败的危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R].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Z].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0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领导核心的权威性在于将各方力量有效地凝聚在一起,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然而,党内腐败现象造成了党的权威的失落,主要表现为:第一,削弱了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弱化了党的战斗力。拥有9000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不在于人数众多,关键在于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奔向幸福美好生活。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战斗力的重要表现。党的战斗力与反腐倡廉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反腐倡廉需要有强劲的力量支撑,而这种力量来源于党的战斗力;党的战斗力的提升需要良好的党内环境,而这种环境离不开反腐倡廉建设的有序进行。腐败的根本在于自私自利,用人民赋予的公权力为个人谋私利,将本属于人民群众的利益装入了个人的口袋。这失去的“公心”犹如腐化剂,必然导致腐败产生。第二,腐蚀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党的群众基础随之动摇。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维护、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经验。反腐倡廉成效取得与否,或者说检验反腐倡廉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能否得到人民支持、赢得民心。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仅靠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更重要的是要每一位党员干部来践行。第三,损害了党的形象。治国理政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要务,其前提是必须有一个光明磊落、先进纯洁的政党,党的光明磊落源于党风党性,党的先进纯洁源于党员党心。中国共产党必须着眼于自身建设,着眼于反腐倡廉建设,将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把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树立光辉形象。指出,反腐倡廉建设是党建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全面从严治党是党建的一个根本政治任务。党的执政根基需要全面从严治党来厚植;党的执政能力需要全面从严治党来提升;党的先进性、纯洁性需要从严治党来维系;党的形象需要全面从严治党来树立,而这些也都需要反腐倡廉。

二、反腐倡廉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一致性

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倡廉相互联系。一方面,全面从严治党是反腐倡廉的前提和关键。全面从严治党,必然要求提高党员政治素养、严于律己;必然要求完善党规党纪、改进监督职能;必然要求党的领导干部将权力运行在阳光下。另一方面,反腐倡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和主要内容。(一)腐败与全面从严治党释义。腐败广泛存在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领域,不同的领域对于腐败的定义有所不同。本文主要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进行阐述。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腐败是一种设租和寻租行为。国外学者在经济学领域对寻租解释为“利用自己或部门权力设置一些收费项目为本部门(或自己)获取利益,在获取利益之后将所得利益进行再分配”,即通过设置不合法项目而谋求利益。国内学者大多从政治学角度研究腐败,即“为了私人利益而滥用公共权力的行为”。从政治学角度出发研究反腐倡廉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关系是本文的出发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第一,经济上的腐败是指利用权力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利益共享,这是经济犯罪与政治犯罪相勾结的重要表现,譬如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第二,作风上的腐败主要分为工作作风腐败和生活作风腐败,工作上主要表现在滥用权力、形式主义、脱离群众等官僚作风,生活上表现为奢侈糜烂、公款吃喝、沉湎色情等。第三,政治上的腐败是指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违纪、政纪和法律,如拉帮结派、任人唯亲、官官相护等。以上三个方面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交织的。有了腐败,也就有了反腐倡廉。十七大之前,反腐倡廉建设是作为作风建设的一个方面来强调的,而在十七大报告中,反腐倡廉建设从作风建设中单列出来,成为党的“五大建设”之一。这一转变,将反腐倡廉建设提到新的高度。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原则,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和要求。2014年10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中首次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两个月之后,他在江苏调研时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之一提升到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党的生死存亡战略高度。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加强党的领导,尤其是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保证正确方向,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所在。全面就是一个党员都不能少、一个党组织都不能落,覆盖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严是指敢管敢严,真抓真严,是真真切切的严、长长久久的严。治一方面要求各级党委肩负起主体责任,将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措施落实下去,党委书记要抓好党建,勇于担当;纪委部门要担负起监督责任,推进巡视制度常态化,使腐败在监督巡视下无所遁形。(二)反腐倡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从六个方面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一是思想从严,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党员政治素质;二是管党从严,增强全党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三是执纪从严,严明党的纪律,把纪律挺在前面;四是治吏从严,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优化选人用人环境;五是作风从严,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六是反腐从严,严厉惩治腐败,倡导廉洁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由此可见,反腐倡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全面从严治党离不开反腐倡廉建设的有效进行。全面从严治党要想取得实效,反腐败的脚步决不能停歇,倡廉洁的钟声决不能停止。反腐倡廉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工程,也决定了反腐倡廉和全面从严治党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三)反腐倡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反腐倡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主要体现为:第一,反腐倡廉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完成党的使命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必须搞好反腐倡廉建设。搞好反腐倡廉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就有了强有力的保障,党的良好形象就能树立起来,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能保持住,党的根本任务与现阶段的任务就有了实现的可能。第二,反腐倡廉是坚持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抓作风建设。党风好坏关系民心向背,决定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的成败。腐败与党风是不相容的,腐败必然会导致党与群众相背离,失去生存根基。坚决惩治腐败,倡导廉洁风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党员干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党风建设。第三,反腐倡廉是加强党员思想建设、健全党的制度建设的现实任务。强调:“反腐倡廉建设,必须从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抓起。”①全面从严治党治的是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是新时期好干部的五条标准。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②对此只有深入开展反腐败建设,健全党内外监督机制,加强组织制度建设,才能不断培养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增强党性修养。

三、以反腐倡廉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路径

账政经融范文篇8

关键词: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

一、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动因分析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对当代教育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目前高校教育信息化已基本实现了教学管理计算机化,数字化校园成为建设目标,各项信息化应用模块正处于集成整合的过渡阶段。对处在教学辅助地位的财务工作而言,其信息的生成与分析利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如何把握教育信息化建设机遇,尽快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更好地发挥财务信息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既是单位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推进教育信息化战略的必然要求。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多校区办学与财务分级管理已比较普遍,二级单位的财务状况与收支及现金流情况,须通过报表层层汇总到学校一级财务后,学校整体的财务与收支信息才能进行处理,从而导致学校整体财务信息生成效率低下。通过建立财务信息实时服务系统,学校一级财务设立财务数据处理中心,制定统一的核算标准与流程,管控并实时生成财务信息为管理者提供支持。同时,由于二级单位按照统一的核算标准与流程向系统输入数据,数据处理中心集中进行财务信息处理,财务管理成本被大大降低,有助于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和服务水平,进而增强财务信息在高校科学管理中的作用。

二、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的思路

(一)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必须立足于高校财务活动和以财务活动为基础所形成的各种财务关系的管理

高校财务活动和以财务活动为基础所形成的各种财务关系不同于企业,而且不同类型的高校,其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就共性而言,目前高校的财务活动主要包括财政拨款的取得、学费与住宿费等事业收入的取得、经营性收入的取得、人员经费支出、教学经费支出、科研经费、行政管理经费支出、后勤管理经费支出、医药费支出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财务关系有: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系、同财政及其他拨款单位的关系、同税务部门的关系、同审计部门的关系、同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等业务部门的关系、同学校各级领导的关系、同教工的关系、同学生的关系等方面。财务部门在学校法人的领导下推进财务信息化工作,首先必须审视自身的财务活动和以财务活动为基础所形成的各种财务关系,系统评价各项财务活动、各类财务关系在财务信息化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全面分析各项财务活动、各类财务关系在财务信息化工作中的服务要求与功能规划,促使高校财务工作的重心由原来的单一核算转向综合服务,确保财务信息使用者及时获取财务信息,增强财务信息在高校科学管理中的作用。

(二)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必须着眼于数字化校园对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新要求

加强和改进高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就是建设数字化校园,而校园数字化建设通常以“一卡通”系统建设作为切入点。在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中,师生个人的财务信息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内容。在校园卡平台上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应充分重视师生的信息需求。不管是教职工的工资、科研酬金发放,还是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发放,乃至学生各项费用的上交,都能通过“一卡通”系统实现数据交换和实时查询,并通过智能凭证系统将发放与上交结果导入财务核算系统,完成会计核算。这既让师生感受到信息化能够给他们带来快捷、安全的财务服务,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财务服务效率。

(三)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必须借助于先进、可靠的网络技术和功能较强的财务软件搭建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

财务信息要实现向使用者提供面对面的服务,就要求财务数据从封闭的财务处理平台流入到互联网,其实时性、准确性、安全性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必须借助于先进、可靠的网络技术和功能较强的财务软件来实现。高校要重视和加强新环境下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就需要加大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的投入,建立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财务部门必须同软件公司合作,针对高校财务活动实际和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对在企业中应用得比较成熟的管理型财务软件进行功能拓展,开发出适用于高校融核算与服务为一体的高校版管理型财务软件信息处理平台,使高校财务管理真正从静态走向动态,而且通过分级授权能让全员查询、使用财务信息,参与财务管理。通过增加软件在财务信息与查询、预算与控制方面的功能,保证所有财务活动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核算和事后有分析,而且要形成实时理财、全员理财、民主理财的格局。

三、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的措施

(一)充分调研,找准信息需求,明确服务对象,做好科学规划

搞好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充分调研,找准信息需求,明确服务对象,做好科学规划是关键。主管领导要切实增强财务信息化意识的紧迫感、责任感,坚定推进财务信息化的决心。调研工作要亲自过问,重要事项要亲自决策,人力财力要予以保障。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应是一个由人员、组织机构、工作模式、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应用体系。要成立一个财务信息化领导小组,找准各部门对财务信息化的需求,明确服务对象,做好科学规划工作。科学规划要以实用性和综合性为重点,既注重基础性工作全覆盖,同时技术上适度超前,避免孤立地设计或实施某项功能管理而形成信息孤岛。科学规划还包括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支持,既要通过专项资金投入解决财务信息化所需要的硬件,还要大力引进和培养既懂会计管理、又懂软件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努力培养和建立自己的研发、应用和维护队伍。此外,加强全员培训,提高全员运用财务信息进行管理的意识和获取财务信息的能力也是规划应考虑的。

(二)统一规范财务信息,明确财务信息化服务内容,编制好财务信息化服务指南

统一规范财务信息,明确财务信息化服务内容,编制好财务信息化服务指南,是高校财务信息化成功实施的基础和前提。统一规范财务信息,要求财务信息化建设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对各部门提出的信息需求,坚持“统一开发,统一配置,统一编码,统一平台和统一实施”。明确财务信息化服务内容,要求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从多角度、多层面充分考虑工作量大小和管理流程变化,根据学校承受能力分步完成。从我校的实践来看,目前提供的信息化服务主要有学校实时财务收支及重要资产项目变动状况、财政经费预算批复情况、自筹经费到账情况、部门及项目经费使用和结余情况、工资查询与打印、学费划缴情况。财务信息化服务指南,是实现财务信息畅通、资源共享的助推器。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要求财务部门可以通过网络随时到其它部门获取数据,并利用本部门的信息系统实时加工而成各种财务信息供决策者实时调用,最大程度地提高财务信息的时效性。财务信息化服务系统,要做到进出信息互联互通,实现相关信息及时采集、处理与使用,离不开校内外有关部门和全校师生的配合。编制好财务信息化服务指南,有助于明确财务服务系统运行过程中参与者的权力与义务,从而保证信息资源及时畅通、高度共享。

(三)完善学校基础网络,拓展财务软件功能,提高财务信息能力

完善的学校基础网络,是构建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如果学校基础网络不支持学校各部门实施信息化管理的数据交换,不仅影响信息采集与输出,财务信息的使用也会受到限制。要建立学校内部资源丰富的、网速较快、可拓展的公共基础网络,增强网络的信息服务职能,确保各管理系统的相互衔接和有效集成。要采用先进、安全、高效的方式,将学校内联网与校外外联网连接,运用先进的数据技术等,实现数据全面整合、信息资源及时共享并有效利用。要运用先进的防火墙、过滤网等系统安全技术,提高网络和数据的安全性。数据的传输采集、录入汇总、统计合并等必须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确保基础数据的真实、准确。重要数据要尽量实现自动采集、自动生成和自动备份。此外,还应与社会上有实力的软件公司合作,构建市场化服务体系,增强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后劲,使信息化系统正常应用和维护工作不因技术骨干的变更而受影响。我校从2002年起,先后投资近千万元对学校基础网络进行建设,财务处也在2007年投入50万元专项资金对财务信息处理系统进行了升级,目前配备了4台服务器和连通所有部门以及学校领导的客户端,建成了基于互联网的高级财务信息查询平台,实现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信息数据的共享。(四)更新财务观念,加强技术培训,提高高校财务人员的信息管理能力

高校构建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要求财务人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管理的方法进行财务信息处理。财务信息化环境下,财务信息系统变得更加开放,财务资料通过网络实现共享。财务人员应确立信息化环境下的财务理念,把管理工作建立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信息分析与利用、预测与决策等创造性的工作中。应加强对高校财务人员的技术培训,使他们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提高财务服务能力和学校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意义,尽快掌握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作技能,不断增强自身的信息管理能力,更好地推动学校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

四、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一)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要注意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与可理解性

财务信息在网络传递过程中,财务介质电子化代替了传统的纸介质,因而流通过程中重要的签章确认手段已不存在。由于缺乏有效的确认标识,财务信息的可靠性无法保障。为了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减少由于内部人员道德风险、系统资源风险、计算机病毒攻击所造成的危害,从制度上保证财务信息服务系统的安全运行。同时要实施全面的技术控制,加设防火墙对跨越网络边界的信息进行过滤。此外,要提高财务信息的可理解性,尽量做到让非财务人员能够通过财务信息化服务系统便捷地获得、理解、使用财务信息,对重要信息、关键信息应给予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账政经融范文篇9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问题;对策

通过对当前我国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与国际先进体系的比较,可以发现,无论从体系的建立还是具体的运作上,我国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与国际水平相差很远,尤其是在财务风险评价系统的完善性上差距很大。而且,大部分企业没有从灵魂深处对财务管理的关键作用有透彻的认识,在财务风险的控制上也就无法发挥应有的功能,同时由于没有给予足够的理论支撑,实际经验也相当不足,导致了多数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积累了大量弊端,极易发生财务风险。

一、当前企业内部财务风险体系的弊端

(一)不能深刻理解财务风险体系的内涵。从现状来看,我国的财务风险体系的建立,无论从理论基础还是内涵、以及具体的应用,在世界范围上都处于落后状态,企业的管理阶层中广泛存在着轻视财务风险的管控的问题,只注重当下的获利水平,没有从企业长远利益着眼进行考虑。企业举债进行投资时,由于领导层仅将眼光停留在其收益与成本的降低,不重视负债率指标的指导意义,从而在企业未来运行上出现了相当多的危机。并且,因为对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不重视,造成了领导层对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认识与分析上的缺失,内部环境方面,由于没有能够将财务的具体情形实施有效调研,缺乏专业性人员,在风险制约的机制上也相对缺乏,在企业发展水平上的错误判断等会令其在风险的预判上失去相应的能力。企业外部存在的风险是由于企业对企业范围以外的环境缺乏科学理性的分析,以一成不变的观念看待市场变化,在市场风险的研究不力,在对手分析上不全面,造成企业风险体系的建设落后,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危机。(二)未从实际出发组建符合实际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企业之间由于行业的区别,其各自的发展方向也不相同,所以在不同类型企业中推广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也应有所区分。大部分的企业当中,财务风险体系的运行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缺乏主动性,更缺乏理性的选择过程。当前国内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无鲜明的特征而言,没有联系企业所归属的行业状态落实运行,不同行业在评价体系上只有一套系统。无论是企业从事哪一方面的行业,由于行业专业之间的差异,不同行业的企业在实施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相应的风险评价方法与管理体系是不可能相同的,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更是千差万别。同时,当前企业风险评价体系在财务方面的建设是缺少科学论证的,在实施分析的过程中只重视定量工作,对于其性质的认定是不足的,仅依靠固定的数据、报表来分析企业财务的风险程度,未考虑市场的动态变化,在此背景下,采用以往的公式与算法,不能以动态的理念实施评价,而是实施封闭、固化的研究,是无实用性可言的。(三)相关专业人员与管理团队严重不足。企业的正常运作与相关专业人员与管理团队的选择是息息相关的,管理团队与人员的专业性的强弱,决定着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运行效果。当前大部分企业并没有专业的理论研究团队对其运行过程中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进行调研,在财务风险上没有足够的认识。未给予外部环境足够的重视,同时缺乏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如果再加上对财务风险管理成员素质的低下,就算企业在思想上有了一些转变,且在相关部门引进风险控制人员,然而由于人员不具备专业培训的背景,未接受过完整系统地风险评价体系的学习,最多只是与财务相关的专业,在其风险管理上只有基本了解,只能在企业会计中已经显现的风险实施控制,而在财务管理上可能出现的风险不能从专业角度进行完整评估,对企业财务风险不能实施有效的管控。(四)相关体系的设计中的非财务指标。设计不谨慎企业财务系统如果想正常运转,其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对于企业的财务贡献极大,符合企业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然而当前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在设计过程中仍有不足,许多时候未将非财务指标做严格分析。以企业风险为对象的财务风险分析,采取的分析方式为定性与定量相整合的方式进行,然而数据只能反映某一时刻的固定值,并不代表企业全部,如果仅仅对某一数据进行研究,则这种分析方法是片面的。必须以非财务指标进行辅助管理,方可将财务指标未涉及的部分进行完整化处理,在当前严酷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应以市场定位与服务质量为工作目标,时刻重视企业本身的创新水平,与各方特别是金融部门进行持续的联络,通过以上措施方可将风险评价体系在企业财务建设中的作用全面发挥出来。以上非财务指标的重要性在企业财务风险体系中的实际作用是愈发明显的。

二、改进当前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相关措施

(一)在意识上提升对财务风险体系的理解。管理层在企业发展中指引着发展的方向,在风险评价体系的具体运行中,不应只关注内部的运作,应以长远的发展策略去适应市场变化,甚至将眼光投向世界市场,关注全球经济走向,在面临未来的世界经济竞争以及充满变数的国际市场,只有实现“走出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充分认识到竞争对手的经济状况以及具体的评价体系运作情形,相互借鉴,才能逐步实现企业财务评价体系的飞跃。企业内部因素的分析一定要建立在与外部因素相结合的基础之上。企业高层应对企业的发展前景与目标有明确的理解,如制造型企业,一定要对产品的属性有透彻的认识,了解产品的优缺点所在,以及未来可能的获利水平,在综合分析各种因素之后,将实现的利润有多少,以及达到利润的预期所需成本,对建立风险评价体系所应选择的类型与建设流程实施进行监督,使企业具备足够抗击风险的能力。正确的决策要以有力的执行为支撑,这对企业员工的素质提出要求,不仅要重视强化业务素质,还要加强其思想建设,使其意识到财务风险关乎企业与个人的切身利益。(二)从结构与制度上对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进行改进。当前企业发展财务的风险控制中,建立健全合理、符合现实的风险评价体系是工作中的重点,其中结合具体实际是重中之重。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进而组建成覆盖各个方面的风险评价网络,以保证企业财务管理与财务风险评价的同步性,通过网络体系进行的企业财务信息的披露,不管涉及企业的领导层还是企业的财管层,均能够利用这个体系,及时准确地得到所需要的各类信息。企业的决策层与管理部门以分类汇总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分析,为财务方面的决策建立基础,相关管理部门也能利用这个系统开展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企业财务部门获取相关信息与加强管理上面的时效性与高效性。而且以此为依托,组建相应的风险管控体系,能依据在财务实践中收集到的各类信息做进一步分析比较,对将要出现的风险开展预测,并按预案进行应对,保证企业的利益。同时还要注意财务风险管理的实效性,这是与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质量密切相关的。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一方面取决于企业的内部状况,需要加强管理;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持续沟通,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从企业自身出发,要注意对负债的认识,对于负债的科学运用,能保证其的可控性,就可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收益杠杆,对企业是有利的,能大大缩减企业支出,为企业创收。(三)提升专业人员与团队的技术水准。团队与成员的作用是所有体系得以正常运转的动力所在。所以,企业如果要逐渐进步,就必须对其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进行维护与改进,第一应提升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成员的专业性水平,第二,认真对企业内部人员,尤其是涉及财务管理的相关成员,必须要通过培训实现风险管理水平的飞跃。企业应对其中的高素质的财务工作人员进行奖励,让高素质的人员以此为契机实现更好的发展,要重点关注专业性较强的岗位上的用人机制,才能保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质量。在进行企业的组织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人才团队与外部环境的动态调整,使其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与激烈竞争,保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实现机动性与有效性。(四)在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建设中融。入非财务风险评价指标非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由于其与财务的非直接关联,常常在企业的实际运营中被忽略。实践中的非财务风险管理,具体表现为关联方交易和对外担保方式。尤其在关联交易过程中,其具有区别与其他方式的突出特征,占股份居多的股东有可能利用其优势大规模利用公司资本来获利,此类形式的交易极有可能造成企业财务中的假账与为私利而操纵交易等违法行为,因而在实施此类交易的过程中,必须严格分析风险因素。在实施对外担保的过程中,通常都以企业担保方式进行,其对于企业的财务威胁较大,企业的财务水平很可能由此而大幅下降,造成企业无法正常运转,因此在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中应及时对此进行分析,以保证风险评价体系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结束语

随着“地球村”的概念逐步深化,企业必须经历地区、全国、甚至全球经济的不断冲击,其今后的竞争将进入愈发白热化的阶段,企业财务水平与对抗风险的实力将决定其未来。所以,必须从思想入手,提高对风险的敏感度,将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建设成为完整、成熟的系统,保证企业有足够的实力完成对风险的防控,促进企业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罗吉平.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研究[J].财会学习,2018(18):59-60.

[2]吴建闹.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建设研究[J].纳税,2018(19):43-44.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8.

[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8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账政经融范文篇10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涵义

关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会有不同的解释和定义。笔者认为,虽然是将信息技术引入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但绝不是简单地在财务管理中使用几台电脑,架设几条网线就可以解决的,必须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内涵进行深刻理解。它不仅是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采用,更是企业流程重组,人力资源潜能充分得以调动的一个过程。财务管理信息化应该是“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参考各种文献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解析,可以将财务管理信息化定义为: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财务人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企业流程重组,调动财务人力资源的信息潜能,挖掘企业各种财务信息资源,更好地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从而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过程。财务管理信息化可以极大地规范财务管理工作,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管理质量、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要真正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必须依靠若干个信息系统模块的集成。一般来说,财务管理信息化应该包括会计事务处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决策支持系统,财务经理信息系统以及组织互连信息系统五个部分。这些系统的成功建立以及相互之间的集成管理是财务管理信息化成功的体现,他们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一)会计事务处理信息系统

它是为满足企业财务部门会计核算工作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系统,主要解决财务人员的手工记账和报表问题,将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系统是以账务处理、报表管理和日常会计事务处理为主。通常按功能可以分为会计核算信息子系统和会计管理信息子系统。

(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它是以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为手段,以财务管理提供的模型为基本方法,以会计信息系统和其他业务系统提供的数据为主要依据,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程序化问题进行自动或半自动的实时处理,从而实现对有关业务活动的控制功能。例如,对产品订购的管理,系统可以提示企业的经济订购批量是多少,显示出哪些产品库存已降至最低储备量需要及时订购补充。

(三)财务决策支持系统

财务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非常灵活的交互式信息系统,它可以用来解决事前难以准确预测或者是随机变化的问题。一般说来,财务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其良好的交互性,使财务人员能够进行一系列“what-if”分析,再运用不同的模型,列举可能方法,协助分析问题、估计随机事件的各种可能结果、预测未来状况等方式,为企业决策者制定正确科学的经营决策提供帮助,同时对企业财务风险起到事先防范的作用。

(四)财务经理信息系统

这种系统是一种将会计事务处理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相结合的高度交互式信息系统。它能帮助财务经理充分利用企业数据仓库,对其进行数据挖掘,发现数据的特征,预测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趋势,使企业的财务主管能够灵活、方便地从更多观察视角了解问题和机遇。

(五)组织互连系统

组织互连系统可以使企业的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本企业与其他关联企业之间的财务信息自动流动,用以支持企业财务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分析、预测、决策等各个环节,以支持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二、我国银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践

我国商业银行做为资金、技术、人才密集型企业,随着公司结构治理、股份制改革、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引入的不断深入以及竞争的日渐激烈,简单的财务管理并不能满足银行业竞争的需求,目前银行业的竞争中需要战略财务管理的思维。所谓战略财务管理,就是要求银行的财务部门必须转变观念和思路,提升财务管理的理念,从财务核算信息深入到财务管理信息,从财务管理信息全面透析到业务经营管理,始终站在战略的高度通过财务管理全面掌控全行的经营与管理工作。而这,不搭建先进管理所需的技术平台,一切都只能是“纸上谈兵”。也正因为此,有内外力的共同作用,在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银行业理所当然地走在了前列。

(一)发展回顾

总体来说,我国银行财务管理信息化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一是用计算机手段做账。使用财务会计软件,进行记账、核算、制作会计报表和进行财务分析,实现会计电算化,这个阶段只能基本满足单个经营网点的需要。二是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运用统一的、有集成和综合功能的计算机财务软件和网络,将总、分支机构的财务收支联系起来,实现整个财务环节管理的信息化。三是使用比较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技术,达到“统一计算机平台、统一规章制度、统一信息及业务编码、统一管理、统一监督”的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要求,实现财务系统与营销、信贷、风险等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通过建立内部局域网或直接利用互联网,使总分支行能及时反映、传递会计信息,为决策者和报表使用者服务。这三个时期是个渐进和发展的过程,只有第三个时期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目前,我国大部分银行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还徘徊于第二阶段,只有极个别的银行(如中国光大银行)已经在第三阶段摸索前进,并初见成效。

(二)光大银行的实践

自2003年起,光大银行启动了全行经营管理系统总框架中至关重要的财务管理平台——“财务管理信息化项目”。该项目选取国外金融业普遍使用的ERP软件,建设了具有光大银行特色的,基于独立总账、责任会计、以资金转移定价、全面成本分摊和风险资本分摊为主要内容的绩效分析和财务评价系统(参见下图)。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示意图该系统在成功构建独立总账(将总账与交易系统分离)的基础上,应用责任会计的基本理念,将成本信息按照“成本中心、内部订单”予以归集,并将行内构建的全面成本分摊框架和流程成功翻译到系统内,形成生动的银行“成本信息流”,实现了产品成本的准确核算。同时,将银行全部业务系统的单笔交易信息,经过中间件的抽取、清洗、压缩后以符合业务分析需要的格式传入“数据池”,在接入市场数据等外部数据的基础上,按照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的设计,实现产品账面收支、机会收支的测算。在获取了准确的成本和收支信息的基础上,辅以税收、资本成本、预期损失等其他关键业务信息,单个产品乃至单笔交易的盈利分析均可以应用“报表系统(BW)”完美地展示出来。并在此基础上出具从机构、条线、客户、产品乃至于客户经理的盈利分析报告和绩效评价报告,从而整体上完成了该行财务管理信息化方法和架构的应用。

该行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月末1日内能提供总账财务会计报表,3日内能提供分机构、分产品、分业务条线财务管理信息化报表。该系统上线后,可以适应外部监管需要及时提供各类会计报表。更有价值的是,为建立以经济利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和分产品、分业务条线的预算体系提供了数据支持平台。“这对于光大银行提升管理水平和提高经营业绩无疑会有很大帮助。这种探索对整个中国银行业发展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汇丰银行语)。

此外,光大银行还开发实行了行政经费报销(FA)系统,通过将预算指标设定在账务系统中,对每一笔经费开支都能通过系统实行严格的预算控制,并通过账务集中管理,将修改预算指标的权限掌握在本部人员手中,保证预算的刚性。所有审批也都通过计算机系统完成。对内部财务费用管理必将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三、我国银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点

推进我国银行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我们认为,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应该围绕如下重点建设:

(一)统一财务会计平台

财务会计是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建立一个全行统一的大集中的财务会计平台,实行财务大集中,集中全行数据,规范操作流程,节约人力资源,是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础。

(二)实行全面成本管理

成本核算是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第一步,也是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如何定义责任中心,如何将成本费用核算到责任中心,如何将成本费用通过驱动因素分摊到部门、产品、客户,如何推行更科学的作业成本法,如何将成本费用管理与预算、考核紧密结合,这些问题将是我国银行成本核算过程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三)推行整合、滚动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大体可以分为财务预算、全面预算、整合预算三种。目前,国内仍然有少部分银行在实行财务预算,大部分银行已经执行或者正在摸索全面预算,暂时还没有实行整合预算。所谓财务预算,预算的主体是财务部门,预算指标基本上就是财务指标,没有对企业的生产改造经营计划做出来,预算完成与否,与各个部门没有多大关系。而全面预算是全主体预算,股东大会提出目标利润,总经理把预算分解落实到各个岗位上,确保完成。其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组织再造、没有流程再造。第三就是整合预算。这也应该是未来银行预算的方向。整合预算的特点就是要解决全面预算的毛病。其本质不在于“算”,而在于对整个业务体系(生产体系、技术体系)全部按照预算来“定”。比如,一个银行网点要多少人,这些人干哪些活儿,这些活儿创造多大的价值等,整合预算把所有预算目标合并起来,分成真实作业,保值作业、减值作业。然后,再把减值作业除去。搞预算根本的问题是必须建立经营管理中不同部门的责任边界,利益边界和权利边界。如果这一点不清楚,考核的时候,各个部门之间必然互相推诿,导致考核无效。所以,必须按照整合预算的要求,对流程再造。那么,再造到一个什么程度呢?让各个环节的责任分解成若干个环节,一是一,二是二,非常的清晰。在制定年度预算的情况下,还要定期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开展滚动预算,以增强预算管理的及时性、准确性、透明性和前瞻性。

搞预算必须要有信息前提。每年的预算目标到底定多少才合适?预算实行的过程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预算与实际作业之间有多少差异,差异的原因又是什么?这些要求我们必须对企业的信息进行再造,要满足预算实行差异分析,要满足预算考核的要求。因此,这也是银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点之一。

(四)实现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盈利分析

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的盈利分析,从而为业绩评价奠定基础。我国银行目前普遍采用按机构的会计核算以及业绩评价和考核模式,还难以实现按部门、产品、客户的盈利分析和考核评价。如何在成本和风险分摊的基础上建立起银行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的业绩评价体系,让银行管理层知道到底什么部门、什么产品、什么客户在为银行赚钱,或给银行带来了亏损,这对银行管理层进行决策是至关重要的。

四、我国银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难点

(一)思想观念和认识问题

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就是引进国外一个系统,开发一个项目,或者是某个部门的工作,等等,这些认识是我国一些银行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未达到预期目标的主要原因之一。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个工程包括成本核算、盈利分析、业绩评价、资产负债管理、预算管理等丰富的内容,涉及到银行战略目标确立、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业务流程再造、管理模式调整、组织架构改革等复杂过程,需要银行的各级管理层转变观念,更需要银行上下、各个部门的共同参与,绝非引进国外一个产品,开发一个系统或依靠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说,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过程是一个转换观念和统一思想认识的过程,是一个重新梳理战略目标的过程,是一个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的过程,也是银行变革管理的过程。

(二)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与国外先进银行有相当大的差距,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会碰到很大困难。比如,国外先进银行组织架构实行扁平化的事业部制,业务按公司业务、私人业务、资金业务等条线进行管理,事业部内部按产品线和营销线进行运作,而我国银行主要按照总、分、支多级机构进行管理;又如,国外先进银行实行资金集中管理,而我国银行一般分支行都有一定的资金调度权。我国完全不同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要按国外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方法进行核算、分析和评价,责任中心职责不清楚,产品和客户的数据难以获得,给财务管理信息化实施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在组织架构未改革和资金未集中管理的情况下,根据内部转移价格计算的盈利也只能作分析之用,结果不容易被各级管理层所接受,更难以作为考核所用。

(三)数据质量和数据转换问题

数据质量是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前提。财务管理信息化要计算内部转移价格和分析市场风险,不仅需要说清楚过去和现在,更需要说清楚未来,要模拟未来交易的现金流,以便进行产品定价和量化风险;财务管理信息化要进行产品、客户盈利分析,就需要获得详细的产品收益成本信息以及客户交易信息和客户关系信息。这些信息是大多数我国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和其他系统难以获得的信息,数据质量将成为我国银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一个瓶颈。

(四)精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高端人才问题

目前,我国银行业内既懂银行经营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高端人才并不多。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这类高端人才的依赖性很大。

五、推进我国银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应注意的几点

(一)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是成功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组织保障

我行财务管理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是银行高级管理层的集体决策,主管行长亲自挂帅,组织了多个部门的优秀人才进入项目组,主管行长亲自参加每周的项目进度会,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选择一个高度集成的产品和一个经验丰富的实施伙伴是成功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手段

选择一家国际上ERP市场占比最高的领先的SAP公司的产品,可以满足管理不断深化的需求,也有利于数据的集成。同时,选择我国外知名企业作为实施商,可以分享我国外财务管理信息化项目的实施经验。

(三)适时进行变革管理是成功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关键

我行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下一步拟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的改革,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实施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

(四)数据质量是成功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前提

可以考虑将财务管理信息化项目和核心业务系统作为一个项目统筹安排、同时启动,更好地解决数据质量问题。

(五)正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长期性是现实选择

我国银行财务管理信息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避免重开发,轻应用。尤其要杜绝开发了之,并不充分采用。要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渐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商业银行实施管理会计的重点和难点》李杰金融时报

2、《商业银行如何通过财务管理创新实现价值最大化》刘文林姜欣欣《金时网》2007年1月1日

3、浅议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于阳《职业圈》2006年6月

4、浅谈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冀鲁信息网》2006-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