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弦梁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08:27:57

张弦梁范文篇1

关键词:大跨度张弦梁

张弦梁结构已经应用于若干实际工程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日本建造了十几座类型各异的以张弦梁为主要受力结构的场馆,其中GreenDomeMaebashi的平面尺寸达167×122m(2)。1997年建成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候机楼是我国首次将张弦梁结构应用于超大跨空间结构中,其最大跨度达82.6m(3);目前在建的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也在屋盖体系中采用张弦梁结构,其最大跨度达126.5m;拟建的深圳会展中心,其张弦梁结构跨度也将达124m。张弦梁结构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本文拟简单介绍张弦梁结构的结构特征、成形过程和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提出建议。

张弦梁的结构特征:

张弦梁结构的整体刚度贡献来自抗弯构件截面和与拉索构成的几何形体两个方面,是种介于刚性结构和柔性结构之间的半刚性结构,这种结构具有以下特征:

⑴承载能力高

张弦梁结构中索内施加的预应力可以控制刚性构件的弯矩大小和分布。例如,当刚性构件为梁时,在梁跨中设一撑杆,撑杆下端与梁的两端均与索连接,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单纯梁内弯矩;在索内施加预应力后,通过支座和撑杆,索力将在梁内引起负弯矩。

⑵使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变形小

张弦梁结构中的刚性构件与索形成整体刚度后,这一空间受力结构的刚度就远远大于单纯刚性构件的刚度,在同样的使用荷载作用下,张弦梁结构的变形比单纯刚性构件小得多。自平衡功能

当刚性构件为拱时,将在支座处产生很大的水平推力。索的引入可以平衡侧向力,从而减少对下部结构抗侧性能的要求,并使支座受力明确,易于设计与制作。

⑷结构稳定性强

张弦梁结构在保证充分发挥索的抗拉性能的同时,由于引进了具有抗压和抗弯能力的刚性构件而使体系的刚度和形状稳定性大为增强。同时,若适当调整索、撑杆和刚性构件的相对位置,可保证张弦梁结构整体稳定性。

⑸建筑造型适应性强

张弦梁结构中刚性构件的外形可以根据建筑功能和美观要求进行自由选择,而结构的受力特性不会受到影响。例如浦东国际机场屋盖上弦是焊接钢管组成的截面,结构外形如振翅欲飞的鲲鹏;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屋盖上弦是空间桁架,结构外形如游曳的鱼。张弦梁结构的建筑造型和结构布置能够完美结合,使之适用于各种功能的大跨空间结构。

⑹制作、运输、施工方便

与网壳、网架等空间结构相比,张弦梁结构的构件和节点的种类、数量大大减少,这将极大地方便该类结构的制作、运输和施工。此外,通过控制钢索的张拉力还可以消除部分施工误差,提高施工质量。

张弦梁结构的成形过程

张弦梁结构的成形过程包括张弦梁刚性构件的装配、索内预拉力的施加和整体结构的安装就位等。只有在对索施加一定的预拉力之后,张弦梁才能成为具有整体刚度的承重结构,因此索内预拉力的施加是其成形的关键环节。

(一)张弦梁结构中索内预拉力的施加方法

对钢索施加预拉力的方法多种多样,在张弦梁结构中常用的有三种

⑴花篮螺丝调节法是通过调节索在两个固定点间的长度来施加预拉力,一般用于施加较小预拉力的张弦梁结构。浦东国际机场候机楼张弦梁结构小比例模型试验中即采用此法施加预拉力。

⑵张拉钢索法是通过锚具和千斤顶直接张拉钢索以施加预拉力,一般有两端张拉和一端张拉两种方法。两端张拉可以使预拉力沿索长的分布相对均匀,适用于跨度较大的结构。浦东国际机场候机楼和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的张弦梁屋盖都是采用两端张拉来施加预拉力。

⑶支承卸除法是利用结构自重或附加在结构上的配重来施加预拉力。在结构安装后卸除支承,由于刚性结构的变形,将部分结构自重和配重传递给撑杆,通过撑杆对索施加拉力。单独采用支承卸除法来施加预拉力时必须预先对刚性构件起拱。

(二)索预拉力的施加方案

一般采用张拉钢索法对大跨度张弦梁结构施加预拉力。钢索可以在张弦梁结构各构件装配在结构支座处后一次张拉;也可以在临时支架上进行张拉,张拉完毕后再提升并滑移至结构支座处。对在临时支架上张拉的张弦梁结构,可能还有必要在其安装到结构支座处后再次张拉,即分批张拉。进行分批张拉的原因有二:其一,考虑到张弦梁整体刚度形成后的强几何非线性和屋面荷载尚未施加等因素,若在临时支架上将全部预拉力一次施加上去,可能导致结构变形太大,无法获得理想的几何位形;其二,对安装在支座上的张弦梁结构再次张拉可以调整几何位形方面的施工误差,提高施工质量。

张弦梁结构的若干研究重点:

虽然大跨张弦梁结构已经应用于诸多实际工程中,但是关于其理论和试验的系统研究尚鲜有涉足,并很少出现在可查的文献中。已有的研究包括:利用商用或自行编制的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分析程序,考察撑杆数目、矢跨比、梁弦刚度比、弦的预拉力和边界约束条件等参数对成形后的张弦梁结构性能的影响;对浦东国际机场候机楼张弦梁屋盖进行缩尺和足尺模型试验,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张弦梁结构在张拉阶段和使用阶段的受力性能;通过地震振动台模型试验,初步分析了张弦梁结构屋盖系统在地震动下的反应特征。

(一)施工控制问题

张弦梁结构作为一种半刚性结构,其整体刚度由刚性构件截面尺寸和结构空间几何形体两方面共同组成,且具有整体刚度和几何形态与施工过程密切相关、结构成形前刚度较弱等特点,因而宜将张弦梁结构的施工阶段作为一个独立的过程进行详细分析。

⑴预拉力确定

索内引进预拉力的目的是形成必要的整体刚度并获得理想的几何位形。

首先,结构整体刚度必须保证:①张弦梁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可以仅依靠结构支座支承其重量,此时索内拉力与结构自重互相平衡,To=Te;②索在任何外荷载作用下都不能松弛

其次,为了获得理想的几何形体,必须控制To的最大值。以浦东国际机场候机楼R2张弦梁屋架为例,张拉过程中,当张弦梁脱离临时支架后,每施加10KN的预拉力,张弦梁跨中顶部上拱50mm,且上拱速度逐步加快。张弦梁结构的上拱会带动支座的相对水平位移,即过多的上拱会影响结构的几何位形。张弦梁结构的上拱速率与刚性构件相对刚度和刚性构件的外形有关,刚性构件的相对刚度越大,曲率半径越大,上拱速度越小。

最后,最佳预拉力的确定在满足结构整体刚度和几何位形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尽量减少刚性构件在使用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和结构的变形。

⑵放样几何的确定

张弦梁结构在成形过程中经历以下几种状态:①放样状态,此时所有构件内力均为0,亦称零状态,这个状态对应的几何参数就是工厂加工制作构件的依据;②位于放样状态和设计状态之间的过渡状态,对于在临时支架上张拉的张弦梁结构,该状态的受力为结构自重和索内预拉,张弦梁结构设计状态的几何条件一般是给定的。

⑶施工方案的选择

施工方案的选择除了考虑可以采用的设备之外,还要考虑结构自身的特点以及在不同施工状态下可能出现的问题。施工方案选择主要是确定索内预拉力施加方法(花篮螺丝调节法、张拉钢索法或支承卸除法)、张拉位置(临时支架处或结构支座处)、张拉方案(一次张拉或分批张拉)以及安装方法(一次吊装、提升并滑移到结构支座)。

对张弦梁结构施工状态的分析并选择施工方案是个复杂的分析决策过程,其复杂性体现在结构形体、边界约束和荷载都随施工过程变化。

(二)结构稳定问题

张弦梁的稳定问题有两类,一是结构中各结构构件,如上弦杆和撑杆的稳定问题;另一类是张弦梁作为一个整体结构的稳定问题。同其他钢结构杆件一样,张弦梁结构的上弦杆和撑杆受压时亦存在失稳问题。文献(30)对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张弦梁结构的上弦杆的稳定问题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使用荷载作用下,上弦杆不会出现失稳破坏。

在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方面,首先,在张拉过程中,结构尚未成形,整体刚度较弱,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出现弦杆结构的平面外失稳和平面内失稳。其次,成形后的张弦梁结构可以看做是一类特殊的“桁架”,张弦梁结构的上弦、撑杆和索分别是该“桁架”的上弦、腹杆和下弦,与一般桁架的差别主要在于用高强度钢索代替普通桁架的下弦。再次,张弦梁结构中由于引入了张紧的预应力索,其结构的整体稳定与刚性结构有所不同,调整索、撑杆和刚性构件的相对位置,可使张弦梁结构不发生整体失稳。

张弦梁范文篇2

关键词:张弦梁结构找形预应力稳定问题

0引言

张弦梁结构最早是由日本大学M.Saitoh教授提出,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结构的新型杂交屋盖体系。张弦梁结构是一种由刚性构件上弦、柔性拉索、中间连以撑杆形成的混合结构体系,其结构组成是一种新型自平衡体系,是一种大跨度预应力空间结构体系,也是混合结构体系发展中的一个比较成功的创造。张弦梁结构体系简单、受力明确、结构形式多样、充分发挥了刚柔两种材料的优势,并且制造、运输、施工简捷方便,因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就张弦梁结构的分类,受力机理,张弦梁结构的找形分析,用有限元分析总结了撑杆数目、垂跨比、高跨比、拱的惯性矩、弦的预应力等对张弦梁结构的受力性能的影响,以及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1、张弦梁结构的受力机理和分类

1.1、张弦梁结构的受力机理

目前,普遍认为张弦梁结构的受力机理为通过在下弦拉索中施加预应力使上弦压弯构件产生反挠度,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最终挠度得以减少,而撑杆对上弦的压弯构件提供弹性支撑,改善结构的受力性能。一般上弦的压弯构件采用拱梁或桁架拱,在荷载作用下拱的水平推力由下弦的抗拉构件承受,减轻拱对支座产生的负担,减少滑动支座的水平位移。由此可见,张弦梁结构可充分发挥高强索的强抗拉性能改善整体结构受力性能,使压弯构件和抗拉构件取长补短,协同工作,达到自平衡,充分发挥了每种结构材料的作用。

所以,张弦梁结构在充分发挥索的受拉性能的同时,由于具有抗压抗弯能力的桁架或拱而使体系的刚度和稳定性大为加强。并且由于张弦梁结构是一种自平衡体系,使得支撑结构的受力大为减少。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适当的分级施加预拉力和分级加载,将有可能使得张弦梁结构对支撑结构的作用力减少的最小限度。

1.2、张弦梁结构的分类

张弦梁结构按受力特点可以分为平面张弦梁结构和空间张弦梁结构。

平面张弦梁结构是指其结构构件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以平面内受力为主的张弦梁结构。平面张弦梁结构根据上弦构件的形状可以分为三种基本形式:直线型张弦梁、拱形张弦梁、人字型张弦梁结构,(如图2)。

直梁型张弦梁结构主要用于楼板结构和小坡度屋面结构,拱形张弦梁结构充分发挥了上弦拱得受力优势适用于大跨度的屋盖结构,人字型张弦梁结构适用于跨度较小的双坡屋盖结构。

图1张弦梁结构得名形式

图2平面张弦梁结构

空间张弦梁结构是以平面张弦梁结构为基本组成单元,通过不同形式的空间布置所形成的张弦梁结构。空间张弦梁结构主要有单向张弦梁结构、双向张弦梁结构、多向张弦梁结构、辐射式张弦梁结构。(如图3)

单向张弦梁结构由于设置了纵向支撑索形成的空间受力体系,保证了平面外的稳定性,适用于矩形平面的屋盖结构。双向张弦梁结构由于交叉平面张弦梁相互提供弹性支撑,形成了纵横向的空间受力体系,该结构适用于矩形、圆形、椭圆形等多种平面屋盖结构。多向张弦梁结构是平面张弦梁结构沿多个方向交叉布置而成的空间受力体系,该结构形式适用于圆形和多边形平面的屋盖结构。辐射式张弦梁结构是由中央按辐射状放置上弦梁,梁下设置撑杆用环向索而连接形成的空间受力体系,适用于圆形平面或椭圆形平面的屋盖结构。

图3空间张弦梁结构

2、张弦梁结构的找形分析

2.1张弦梁结构的形态定义

张弦梁结构象悬索结构等柔性结构一样,根据张弦梁结构的加工、施工、及受力特点。通常也将其结构形态定义为零状态、初始态和荷载态。

零状态,是拉索张拉前的状态,实际上是构件加工和放样形态,通常也叫结构放样态。

初始态,是拉索张拉完毕后,结构安装就位的形态,通常也叫预应力状态。初始态是建筑施工图中明确的结构外形。(包括在自重作用下)

荷载态,是外荷载作用在初始态结构上发生变形后大平衡态。

如果张弦梁结构的上弦构件按照初始形态给定的几何参数进行加工放样,那么在张拉拉索时,由于上弦构件刚度较弱,拉索的张拉势必会引导撑杆使上弦构件产生向上的变形,当张拉完毕后,结构上弦构件的形状将偏离初始形态,从而不满足建筑设计的要求。因此,张弦梁结构上弦构件的加工放样通常要考虑张拉产生的变形影响,这也是张弦梁结构需要进行形态定义的原因。

2.2张弦梁结构找形分析

目前有关文献中找形的方法不外乎有张其林提出的逆迭代法、文献中改进的逆迭代法。

I.逆迭代法的简介

逆迭代法实际上是一种非常自然的思路:既然设计蓝图上的张弦梁几何尺寸是初状态(预应力张拉完毕时结构的状态)的尺寸,那么就可以以此初状态尺寸为近似零状态尺寸建立有限元模型,然后对其施加预应力(预应力值按设计要求)进行张拉,得到近似初状态。然后将此近似初状态的几何尺寸与设计图中真正的初状态的几何尺寸的差值反向增加到原有限元模型的节点坐标上,作为近似初状态重新建模,并再次进行张拉,如此循环迭代,直到近似初状态与初状态的坐标差值足够小,即可视此近似初状态为初状态,而由之张拉而来的近似零状态为要求的零状态。如此既可得到零状态几何尺寸(施工人员据此放样),又可得到初状态的内力、应力分布,从而完成找形工作。实践证明,只需进行次数不多的迭代,就可达到足够的找形计算精度。

II.改进的逆迭代法

上面提到的逆迭代法是将端部索段断开,,释放该处屋架上下弦的水平约束,并将该索段的预拉力的水平分量作为外力分别反向作用在屋架上下弦端部,进而一步步逆迭代计算。这种处理方法固然可以求出零状态的几何参数和初始态预应力分布,但是如果要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荷载态的分析,则举步维艰。因为索切断之后的结构已经转化为静定结构,在这个静定结构上加载分析显然不能反映原先结构的受力特性,特别是此时下弦索内力已不会再随荷载的变化而变化,失去了其原有的作用。

改进的逆迭代法,不是把索段用力张拉来实现,而是在索段中施加一定大小的初应变,使其在变形协调后该索段的内力等于预定值,通过这样的改变使得研究问题可以在此基础上连续进行承受外荷载作用下的分析。从而弥补了以往预应力张弦梁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中未能考虑受力状态改变的缺陷。

具体迭代过程如下:

假定图纸给定的结构初始态坐标表示为{XYZ},经过第k次迭代后所得的零状态几何坐标为{XYZ}初始态坐标为{XYZ},位移为{U}。

(1)首先假设当前的几何即为零状态几何,即令{XYZ}={XYZ}。

(2)在某(些)索段加上初应变(预估),对几何为{XYZ}的结构计算得位移{U},k=1

(3)计算{XYZ}={XYZ}+{U},令△={XYZ}一{XYZ}。

(4)判别△是否满足给定的精度。若满足,则{XYZ}即为所求的零状态几何坐标;若不满足,则令{XYZ}={XYZ}+△,转第二步,并令k=k+1。

(5)由以上步骤得出零状态的几何参数后,将初应变值赋予该索段求出平衡后所得到的状态即为初始态预应力分布。此时,应当检验该索段的内力值是否为预定值,如果不是,则应当调整初应变值从步骤(2)重新计算。

3、单榀张弦梁结构性能各影响因素分析

3.1对单榀张弦梁结构性能各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现状

文献[4]通过对撑杆数目、垂跨比、高跨比、梁的截面特性和弦的预应力等参数对单棍张弦梁结构静力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撑杆数目:通过撑杆连接拱和弦的张弦梁结构,受力合理。但是撑杆数目的增加并不能改善结构的受力性能,文献[4]以一跨度为22.4m的单榻张弦梁为例进行分析,认为该情况下撑杆数超过3个后,受力性能改善效果不再明显,所以撑杆数目以3个为益。

(2)、垂跨比或高跨比的影响:垂跨比是下弦索的垂度和结构跨度的比值价/L),高跨比是上弦梁的矢高和结构跨度的比值切IL)。随着垂跨比或高跨比的增大,除剪力外,其它内力如梁的弯矩和轴力以及索的最大应力都减小,同时结构的变形也减小,但半跨荷载下的变形幅度小于全跨荷载下的变形幅度,因此,当垂跨比达到某个特定值后,位移反应的不利荷载由全跨荷载转为半跨荷载。

(3)、上弦梁的惯性矩的影响:随着上弦梁的惯性矩的增大,全跨荷载下的变形儿乎没有变化,但半跨荷裁下的变形显著减小,并且全跨荷载下的最大正应力和半跨荷载下的梁的正应力也减小,所以通过增大梁的惯性矩,来提高半跨荷载下的刚度及结构受力性能是有益的。

(4)、梁截面面积的影响:随着梁截面面积的增大,除梁的正应力有所减小外、其它内力及变形几乎没有变化,所以提高梁的面积,对一受力性能的改善是不明显的。

(5)、下弦索的预应力的影响:随着下弦索的预应力的增大,变形显著减小,拱的正应力也趋向于减小,但不明显,所以弦的预应力主要有助于减小变形。

(6)、下弦索的面积的影响:随着下弦索的面积的增大,变形和索的内力显著减小,梁的正应力也趋向于减小,但幅度不大,所以单纯增大弦的面积,虽能提高刚度,但弦的材料强度不能充分利用。

(7)、梁截面型式的影响:梁截面采用工字型截面相比采用钢管截面,从力学角度看,更经济合理。

(8)、张弦梁结构尺寸应在建筑允许的条件下,采用尽可能大的垂跨比;高跨比的取值要考虑平面外风载的作用大小;选择适当的梁的尺寸和弦的面积,使梁的最大正应力和弦的最大应力同步达到材料极限状态,对弦施加一定的预应力以提高刚度。

文献[5]在对单榀张弦梁的各参数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文献[16]中大部分内容比较正确地反映了单榀张弦梁结构的静力性能,但是一些数据所反映的趋势并不合理,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结论。

(1)、垂跨比或高跨比的影响:文献[5]认为,随着垂跨比或高跨比的增大,梁截面的弯矩不是减小而是显著增加,所以不应该无限制地提高垂跨比和高跨比。

(2)、弦的预应力的影响:文献[4]认为,随着下弦索的预应力的增大,变形显著减小,而文献[5]的计算分析则表明,预应力的增大对于结构变形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甚至还略有影响;就预应力对张弦梁结构的内力的影响来看,文献[5]认为预应力的增大会导致结构所有内力项都相应增大,对于上弦梁的主要内力弯矩的影响尤为显著。

3.2对单榀张弦梁结构各因素影响分析的新认识

鉴于以上文献分析,本人觉得还有如下方面影响因素分析:垂跨比+高跨比、撑杆的布置方式(如斜向布置、竖斜向布置),还有考虑撑杆和拉索的接触分析。

由于时间的原因,本人还未作一定的分析。

4、结论与展望

本文就张弦梁结构的受力机理和分类作了一定的说明,施工中的找形问题的方法作了介绍,还有介绍了目前文献中有关对张弦梁结构的影响因素及本人觉得还应该考虑的一些因素。

在目前的研究中,还应该考虑的一些问题:

(1)、索单元的数值模型问题。采用杆单元是不能精确描述索在低应力水平下的状态,选择合适的索单元来进行数值分析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2)、对非线性有限元的收敛速度需要做深入的研究。在结构计算中经常会遇到用非线性有限元计算不收敛的问题。

(3)、对于大跨度张弦梁结构的风致振动、结构的振动特性以及振动控制是目前急需研究的问题,包括风场和风速的模拟、随机振动和藕合问题等

(4)、本文讨论的基本上是单榀平面张弦梁结构,此外,对于空间张弦梁结构比如空间双向、多向张弦梁结构、辐射式张弦梁结构其受力性能,有待更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5)、现在的分析都是基于线弹性材料下的几何非线性分析,对于强震等较大荷载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黄明鑫,大型张弦梁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张毅刚,薛素铎,杨庆山,范锋,大跨空间结构,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

[3]马美玲,张弦梁结构找形和受力性能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2

[4]白正仙,张弦梁结构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

[5]杨睿,预应力张弦梁结构的形态分析及新体系的静力性能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张弦梁范文篇3

关键词:预应力;工程施工;钢结构;混凝土结构

贺德克流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建设的液压、润滑、冷却系统工程厂房工程,主要投资企业为贺德克流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该项目设计单位为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进行,并由上海杰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该工厂整体结构为两层,利用有张有粘结技术针对框架梁与次梁进行处理,使用后张无粘结技术对一夹层、二夹层与屋顶架梁进行处理,预应力梁施工时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C40以上。文章主要以该工程为例,对预应力工程施工方案进行深入分析。

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分析

结合施工技术可将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分为先张法预应力与后张法预应力两种,其中先张法预应力主要针对各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进行预制处理;而后张法预应力技术主要是利用有粘结技术、无粘结技术以及缓粘结技术等得以实现,同时还可结合实际需求科学运用体外约束预应力技术[1]。根据实际施工案例,文章主要针对有粘结预应力技术与无粘结预应力技术进行分析。1.1有粘结预应力技术由于该施工项目二层结构框架梁、次梁主要使用有粘结预应力技术,所以在进行有粘结预应力梁施工期间,针对整体施工技术而言,需要科学分析支设模板、钢筋下料与铺设、支架钢筋铺设、混凝土浇筑等内容。通常情况下,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主要是水泥浆与混凝土等完全包裹、粘结预应力筋的混凝土。其中预设穿筋孔道灌浆的后张预应力混凝土与先张预应力混凝土都属于粘结预应力混凝土[2]。而有粘结预应力技术主要内容为六个方面:①深化设计锚固区与预应力筋线型;②结合实际需求预留预应力筋孔道;③针对混凝土浇筑与预留孔道实施科学的清洗与保护工作;④确保预应力筋合理穿入;⑤对预应力筋进行锚固与张拉处理;⑥进行灌浆与封堵工作。1.2无粘结预应力技术该施工项目一夹层、二夹层等框架梁施工期间主要使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进行应力结构施工,其中施工人员主要结合实际需求针对绞线下料、加工处理固定端挤压锚、普通钢筋铺设、钢筋支架设计、预应力筋铺设、对于固定位置与张拉位置锚具埋设等工作进行深入综合分析[3]。当运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期间,主要内容主要为四方面:①针对锚固区与预应力筋进行深化设计;②加工无粘结筋下料;③混凝土浇筑施工;④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张拉与封端处理。

2预应力钢结构

2.1钢结构种类。①传统结构,即针对传统空间钢结构系统科学运用预应力技术。在平板网壳与网架施工中使用预应力技术就可有效确保杆件自身内力最大值不断降低,并为强化刚度提供有力支持;②吊挂结构。针对传统钢结构使用直索以及斜拉索进行吊挂,进而使用吊点取代支点,确保室内空间面积不断提升;③整体张拉结构[4]。即使用连续压与连续拉思想、结构确保锁柱结构逐渐形成;④张弦梁结构。所谓张弦梁主要是利用撑杆确保预应力索中间形成支点,进而针对上部分结构刚性梁进行支撑的结构。与此同时,张弦梁还可根据实际需求形成全面覆盖建筑平面的张弦梁空间系统,当圆形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可对圆形面积使用张弦穹顶结构;⑤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预应力钢结构还逐渐形成了支点形式幕墙结构与索膜结构等。2.2增加预应力方法。①拉索方法。通过个钢结构中的科学位置添加柔性拉索设施,在利用对柔性拉索进行张拉处理确保钢结构中出现相应预应力;②支座位移方法。在具有较强稳定性钢结构中利用人工方法实现支座出现相应位移现象,这时钢结构自身就会出现预应力;③弹性变形方法。结合实际施工需求,利用强制性方法促进钢结构构件出现弹性变化现象,确保相应数量板件以及构件具有较强整体性,当取消强制性外力时,钢结构内部也会形成预应力。2.3预应力钢结构适应性。在社会经济发展作用下,各种全新材料、技术。结构等得到了创新与完善,其中预应力钢结构的运用范围也出现明显的拓展。特别是当空间结构具有较大跨度时,预应力钢结构所具有的技术效益极为突出[5]。通常预应力钢结构可在会展中心、商场、体育馆、候机楼等建筑中良好使用。各种超高建筑工程也是根据实际需求,科学运用预应力钢筋结构促进自身结构强度快速提升。而在钢结构加固中预应力技术的运用有着较强丰富性,同时在存在一定特殊性。另外,钢板结构与轻钢结构中,预应力技术的运用也受到可广泛关注与重视,这也有效证明了预应力钢结构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3强化预应力工程施工质量方法

3.1施工组织管理。①在预应力工程施工期间,应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建立岗位责任体系,质量及技术管理部门需要具有较强的技术支持力度,工程师针对预应力施工期间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进行科学解决,让所有技术人员了解自身工作内容及技术支持需求,确保施工责任落实的相关人员身上;②将新建液压、润滑、冷却系统工程厂房项目的预应力施工期间的所有设计需求与技术标准进行全面落实,施工流程与验收工作也需要以相关技术标准与质量规范为核心;③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质量、安全管理以及施工作业班组人员根据预应力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深入技术交底,并对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标准与施工合同进行深入了解,进而促进预应力施工质量满足各种施工规范及相关验收标准的需求;④专业施工人员结合预应力施工需求与特殊性,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可靠性的施工技术交底方案,同时确保设计方案与相关技术标准等实现层层交底落实,并最终传输至一线施工人员手中;⑤针对施工设计方案需要科学细致的检查与分析,结合施工需求进行完善的施工设计方案审批工作;⑥针对施工人员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活动,进而促进整体施工能力与综合素养快速提升;⑦根据新建液压、润滑、冷却系统工程厂房项目预应力施工进度科学进行施工过程检测记录工作,严禁出现任何记录资料的缺失等问题。其中整个施工过程保持现场监理单位及业主单位的沟通,确保过程资料完整、及时、齐全。3.2施工过程管理。想要确保预应力施工过程具有较强合理性与科学性,就需要根据施工需求从以下方面入手,确保施工过程符合施工标准需求:①根据新建液压、润滑、冷却系统厂房项目工程施工情况,保证机械设备、施工材料及时进入施工现场,并满足符合施工要求和各项目材料的检测。其中还需要提高施工人员执行力,并结合预应力施工需求、进程、内容等完善所有施工项目,为“安全快、开工快、进场快”的实现提供良好保障,利用符合施工需求的,确保缩短施工进度具有良好的开始;②针对质量、技术、施工部门进行优化与完善,真正实现所有施工项目具有特定的负责人,各种施工责任有效落实到个人并具有良好监督执行力度。还需要专人针对外部关系进行调整与维护,确保预应力施工具有较为友善的环境。3.3提升隐蔽工程验收效率。①在预应力工程施工期间需要针对所有施工项目进行技术复核,其中技术复核需要以施工技术规范为核心;②相关预应力施工项目分项工程施工后被后序施工工序隐蔽时,就需要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工作,并将验收工作结果进行记录,并由现场监理人员进行确认存档。3.4事前控制。所谓事前控制就是预应力工程竣工后的质量验收与工程质量评估工作的前提。①预应力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工作需要所有施工材料需具有合格证书、质量保证文件以及各项检测报告等符合建筑施工规范要求,同时还需要针对预应力张拉记录文件进行严格检查管理。②预应力分项工程验收工作是进行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的基础,因此需要从施工前期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当工程竣工验收时应编制竣工资料及目录创完整的建设技术档案。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作用下,建筑工程行业快速发展,这也使得预应力工程施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想要促进施工质量快速提升,就需要以强化隐蔽工程质量、确保施工过程具有科学性等方法为基础,为预应力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创建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杨赞.特大桥梁工程现浇箱梁预应力工程施工要点浅析[J].四川水泥,2018(02):71.

[2]王琼,牛万芬.盖梁预应力工程施工过程优化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6(07):190-194+21.

[3]杨志广.基于桥梁预应力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3):494.

[4]许飞.后张法预应力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年1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5:2.

张弦梁范文篇4

关键词:基坑;支撑体系;拆除施工工艺;安全保障措施

基坑支撑体系拆除施工是一项危险系数很高的施工项目,安全保障管理难点颇多,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流程以及标准进行现场作业,根据工程实际优化施工工艺技术,落实安全保障措施,进而降低基坑支撑体系拆除施工风险,保证建筑工程顺利进展。

1工程概况

东瑶安居房(一期)处于厦门海沧区,具体位置为东孚镇东瑶村,地点在以及东瑶西路西,东瑶路东,林棣北路北,孚莲东二路南,项目属于片区拆迁,总体面积达到49994.12m2,地面面积达到34149.47m2,地下面积达到14844.65m2,并且设有地下室,地下室为两层,项目当中15层为2栋,25层为2栋,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主楼基础类型为冲孔灌注桩基础,地库为筏板基础。项目中支护方案为排桩加上一道钢支撑,桩后运用了止水帷幕,止水帷幕为高压旋喷桩,能发挥挡土作用。在控制地下水时运用了降水井加高压旋喷桩进行止水,加坑内集水实施明排的方式。钢结构内支撑采用了张弦梁支护系统,其中各个支撑构件与钢梁中心线标高同冠梁中心线标高,标高为+3.600m。钢支撑构件截面表如表1。

2基坑支撑体系相关拆除工艺

2.1钢支撑具体拆除流程。工程项目在实施基坑方面的具体体系拆除时,施工时可以将其划分为多个区域,施工流程一致,具体施工流程为:在完成对应的构件硂施工以后,在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利用叉车将钢支撑托住,然后使用钢丝绳将扎仅支撑,并将其进行微微收紧.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预顶力得到充分释放,紧接着需对钢支撑构建进行拆除,并将预顶力解除,对千斤顶进行拆除,最后在将钢支撑放下,对支撑进行分解之后使其以逐根方式吊出基坑[1]。2.2基坑支撑体系拆除要求。在进行基坑支撑体系拆除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拆除要求进行作业,首先,需对施工工艺具体流程进行有效组织,运用后拆除支撑,先换支撑的方式,其次,对拆除顺序进行确定,需和围护设计实际工况之间保持一致,再次,需针对支撑体系当中实际拆除要点进行明确,最后,需将应急措施与基坑监测工作做好。第五在进行基坑支撑体系拆除施工时需要做好地下室和周边环境的保护。第六是在拆除过程中在显眼位置悬挂明显的安全标志。2.3基坑支撑体系拆除顺序。基坑支撑体系的拆除需要根据工程施工实际情况明确拆除顺序,其中竖向支撑构件的拆除顺序为完成全部钢支撑和钢托梁的拆除后,才可以拆除钢格构柱,并且在拆除过程中要采用由上而下的方式,直到拆除完成。水平向支撑构件的拆除顺序为按对角轴线顺序进行平行拆除施工,使用叉车支顶+汽车吊+塔吊外运方法进行拆除。并且在拆除施工中需要先拆腹杆、张弦梁等较轻的小构件,然后再拆除主撑钢模块和托梁,最后在结构施工完成后将全有的换撑拆除,使用气割法拆除格构柱。2.4基坑支撑体系拆除前置条件。在对基坑支撑体系进行拆除施工时,需要根据设计工艺确定基坑内钢支撑主要承受的应力,支撑承受应力来自基坑围护结构传递的应力,在支撑体系拆除以后,原支撑所承受的应力就会转移到永久性结构物上,所以在进行基坑支撑体系拆除前要核实永久性结构物自身的强度,其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要求才可以进行支撑体系拆除[2]。在拆除过程中相邻区段的基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同步施工。拆除施工的开展需要向监理工程师报批,获得拆除令后方可进行施工,并且需要在拆除施工前征得主体设计单位和基坑支护设计单位的同意。2.5基坑支撑体系拆除方法。在对基坑支撑体系进行拆除施工时,拟采用12t叉车在钢管支撑中间将支撑托住,并利用50T汽车将千斤顶吊起,将油缸启动,并向千斤顶使用预顶力,拆除全部连接螺栓,将千斤顶拆除。最后对钢支撑上对钢丝绳进行捆绑,通过50t汽车吊和叉车的共同作用将钢支撑吊出基坑外。以张弦桁架系统的拆除施工为例,机械式预应力体系按千斤顶的最终位置与初始位置的差值分三级释放千斤顶。首先需要释放张弦梁上的30%预应力,然后在释放对撑上预应力的30%,实时观测张弦梁应力释放过程中的位移变化。第二次释放预应力是需要先释放张弦梁上的30%预应力,再释放对撑上的预应力70%。第三次释放张弦梁上30%的预应力,在预应力完全释放完成以后,立即拆除连接螺栓,分解支撑结构并吊运。具体拆除流程为先做好拆除工作正式实施时的准备,将支解点拆除工作落实,将连接螺栓拆除,对连杆进行割除,实现对轴力的释放,在此过程中,需确保每次进行拆除时的长度≯10m,将加强对围护桩的监测,拆除时的长度需将监测实际情况作为依据,拆除型钢需在钢管支撑正式拆除之后拆除钢牛腿。2.6深基坑支撑体系吊运。工程项目中的基坑四周都有硬化问题,在进行支撑拆除时,周围场地可以对吊装设备进行设置,周边道路也可以对设备进行布置,构件吊装在半径上会有所缩小,最大允许吊装提高,支撑分段数减少,可以充分发挥出起重设备的吊装性能。深基坑支撑体系吊运过程中使用的千斤顶和较轻的支撑构件都使用50t汽车吊吊运施工。超过2.9t的SB8b、钢支撑模块均使用塔吊吊运施工,钢支撑的模块需要根据图纸分解成段,每段长度不超过12m,分段重量不超过10.5t。根据吊运构件的重量选用同种规格钢丝绳,采用捆扎方式吊运。

3基坑支撑系统拆除安全保障措施

基坑支撑系统拆除安全保障措施需要从人员、设备、工艺等方面入手。第一需保证进行特殊工种以及机械操作的工种人员有证上岗,在对脚手架进行安全时需两人之间进行配合,并严格遵循相关规范,严禁施工人员带病或者饮酒后作业。第二需要配备专职的拆除安全员,负责检查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施工安全隐患并提出整改方案。第三要做好机械设备的验收,安排专人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施工现场的指挥和监督,确保拆除施工顺利进行。第四是严格要求施工作业人员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带、安全帽以及口罩等。第五做好拆除设备和施工工具的存放和固定,避免落物[3]。第六是在拆除施工前严格检查施工环境,确定其符合安全要求,保证道路通畅,机具完好牢固。第七是做好施工现场的清场工作,非施工人员禁止入内,并及时清理施工垃圾等。第八是在进行支撑构件吊运时,要按照指挥人员的指示信号进行作业,有序进行,各个施工部门要分工明确,协调工作,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国家标准执行。

4结论

综上所述,深基坑支撑拆除施工工艺技术和安全保障措施的落实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而定,要在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和安全保障方案,并指派专门的人员进行现场实施与监督,保证各项施工可以有序进行,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罗艳平.深基坑混凝土内支撑拆除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1):23-24.

[2]潘德要.深基坑混凝土内支撑拆除施工技术的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9,26(09):33-35.

张弦梁范文篇5

[摘要】决澜社——中国画坛上第一个自觉借鉴和吸收西方现代派绘画的艺术团体,以“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上也应当出现一种新兴的气象”为宣言,轰轰烈烈地演绎着其艰辛悲壮的历史片段。

2O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危机与新生、破坏与创造的并存阶段,中国在经历政治、经济变革的同时,文化艺术也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帝国主义的炮舰打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西方的新思潮也加快了向中国传播的速度。中国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一次又一次地遭受着屈辱.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步改变了关于世界秩序的古老观念,并且意识到必须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艺术界也不甘落后,他们意识到中国的传统艺术必须从昏昧的状态中猛醒过来,摒弃颂风吟月的闲情逸致,打破因袭古典传统绘画之“旧”风气弥漫的中国画坛,以新的艺术语言和艺术形式来传达民族的声音,承受残酷的现实之重。

由于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变化,使中国的艺术思想或多或少地反映了西方各国从l8世纪以来各种艺术流派的内容,“新的艺术”、“外来艺术”尝试着在中国寻找合适的土壤,冲突、矛盾、混乱成了这一时期的主旋律,也正是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决澜社应运而生。

决澜社是我国现代美术史上最早主张吸收西方现代艺术成果的、有宣言、有纲领的学术性团体,它标志着中国现代绘画运动的开始。

1930年,刚从法国留学回国的庞薰琴发起“苔蒙”画会,不久被查封。“观夫今日中国艺术界精神之颓废,文化之日趋堕落,辄深自痛心,但自知识浅力薄,倾一己之力,不足以稍挽颓风,乃思集合数同志,互相讨究,一、力求自我之进步。二、集数人之力或能有所贡献与世人”。1931年,倪贻德访问庞薰琴,“余与倪君谈组织画会事,倪君告我渠亦久蓄此意,乃草就简章,并从事征集会员焉。”

1931年9月23日在梅园酒家,召开第一次会议,以庞薰琴和倪贻德为主,还有陈澄波、周多君、曾志良共五人,议定社名为“决澜社”,即怀有挽狂澜于既倒的决心,给颓败的现代中国艺术一个强大的波涛。并议于1932年元旦在沪举行画展,卒因东北事起,各人心绪纷乱且经济拮据,未果…。

1932年1月举行第二次会议,会员渐增,出席者有庞薰琴、倪贻德、梁白波女士、杨秋人、王济远等共十二人,议决事项为:(一)修改简章;(二)关于第一次展览会事,决定于4月举行;(三)选举理事,庞薰琴、王济远、倪贻德三人当选。一·-A.事变,4月画展成泡影。第三次会议于4月在麦赛而蒂罗路九十号举行,议决将画展日期延至lO月。

1932年lO月,在法租界爱麦虞限路中华学艺社举行决澜社第一次画展,同时发表决澜社宣言。有感于宣言.特摘录如下:

环绕我们的空气太沉寂了,平凡与庸俗包围了我们的四周。无数低能者的蠢动。无数浅薄者的叫嚣。

我们再不能安于这样妥协的环境中。

我们再不能任其奄奄一息以待毙。

……二十世纪以来,欧洲的艺坛突然出现新兴的气象,野兽群的叫喊,主体派的变形,达达主义的猛烈,超现实主义的憧憬……

二十世纪的中国艺坛也应当出现一种新兴的气象了,让我们起来吧!用狂飚一般的激情,铁一般的理智,来创造我们色、线、形交错的世界吧!

决澜社带着希望,携着激情,在动荡、沉寂、混乱的世纪初成立了,他们因“痛感中国艺术界之颓废与中国文化之日趋堕落,于是集合起来,不避艰辛,不问凶吉,更不计成败,向前不息勇猛的前进,这是艺术革命的战士应有的常态,决澜社的同仁就在这种常态中奋斗着!”(王济远语)决澜社的勇士们一开始就是以“艺术的革新者”的姿态站了出来,肩负着中国新兴艺术的使命踏上了艰难的征程。从这份由倪贻德起草的艺术宣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决澜社的艺术主张:(一)反传统;(二)艺术为其自身服务;(三)鼓吹西方现代艺术。这份宣言清楚地表述了自己的立场,表现出了决不与传统艺术相妥协的精神,个性鲜明,锋芒毕露。

一种艺术思潮、艺术主张总是要和创作结合在一起,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1933年lO月在上海福开森路世界社礼堂举办第二次画展;1934年lO月在上海蒲石路留法同学会举办第三次画展……决澜社的第四次画展,也是最后一次画展于1935年lO月,在中华学艺社举行,由于群众的欣赏水平与接受能力的限度,使画展的接受群体太过局限,再加上充满战火的时局,最终注定了悲惨的命运。展览没有造成大的影响.参观者寥寥可数,冷落的局面与他们充满激情和热忱的宣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画展结束之后不久.决澜社也宣告解散。

对决澜社的发起人庞薰琴来说,它的解散是令人伤心的,而杨秋人却认为无论从整体或个人的发展来看,决澜社在当时解散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决澜社解散的原因主要来自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且客观大于主观。(一)决澜社诞生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之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的美术工作者(当然包括决澜社成员),不论何种艺术主张、态度,都是在抗日救国的旗帜下团结起来.为民族解放的神圣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因而也无瑕继续再对新兴艺术作深刻全面的尝试与研究(解散后,大部分成员到内地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二)决澜社的会务、展览活动离不开经费的支持,决澜社成员的创作多倾向于西方的现代派,恰恰相反的是,中国的油画市场在当时并不繁荣,民众接受能力又有限度,所以其成员自身生存尚存在问题,何谈一个非赢利性艺术团体的运转;(三)决澜社成员没有认清当时的时局和自身的艺术,而且缺乏对传统绘画的考究而孤立了自己,从而使自身在艺术长河的学步中摇摆不定。他们对艺术只是提供了一些新的信息,还没有形成中国现代艺术的强大实力。还有东西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不同,也决定了决澜社的征程是艰难的、坎坷的;(四)正如决澜社宣言所说的那样.他们追求所谓遗世独立的“纯粹造型世界”、“纯粹艺术”,因而忽视了当时大众的欣赏水平与接受能力。加之决澜社成员之间艺术追求不一致,各人有各人的艺术主张与方向,使之缺乏了韧性与凝聚力。

如果仅因为决澜社的昙花一现就抹煞它在历史上的影响和作用,那未免有失偏颇。决澜社作为激进的青年美术团体(初创时,其主要组织者庞薰琴只有26岁,倪贻德也仅31岁),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他们互相联合、互相勉励,满腔热情地想为中国的艺术做点事情,又出于对艺术现实的不满,因此在创新的原则下,积极地引进西方的现代主义艺术,力图改变上海以致整个中国绘画界庸俗沉闷的局面,努力使中国的艺术尽可能地接近当时的世界艺术主流,在当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客观上为当时的中国艺术注入了新的绘画因素。正如陈抱一所评价的那样:“在那个时期,决澜社画展的作品,已显示了较清新的现代绘画的气息……”此后上海又有独立探讨西画的画会成立,这使得中国的美术领域为之扩大,西画事业向前有所发展,而且大大丰富了油画表现的艺术语言。这一切,不能不说没有决澜社的功绩。

决澜社的成员多来自于“苔蒙画会”和“摩社”,其基本成员有“庞薰琴、王济远(于第二次画展后退出)、倪贻德、周多、段平右、杨秋人、阳太阳、丘堤、周真太、张弦。决澜社的出现,如陈抱一所说,是“在沉寂中犹如新花绽放似地微微显露了一点颜色来”。虽然他们的基本成员只有十名,但参加“决澜社”活动及画展的人却很多。如:陈澄波、梁白波、李宝泉等。决澜社成员们崇尚现代艺术,反对建立在唯科学主义基础上的唯写实风气,反对把机械的、科学地模仿冷冰冰的现实世界当成绘画的真正意义的自然主义画风,主张从绘画作品中表现出人的精神,表现画家自身的内心感受与体验。如第三次画展中庞薰琴的《地之子》,这幅作品是他目睹江南大早民不聊生的时局后历时数月完成,以象征手法表现了社会的腐败和劳动者的疾苦。作品在展出时虽然挂在楼下光线昏暗的过道处却仍然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庞薰琴的作品蕴涵着对人生、对命运、对时代的思考,如反映荒淫享乐的《如此人生》,喻人生舞台如的《人生哑谜》及担忧中国去向的第四次展览作品《无题》。在《无题》中,右方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压榨机的剖面,有三个手指押在上面,代表了当时的三种势力,右方一个愁容满面的农妇,代表苦难的中国,后面一个机器人象征发达的西方工业,在画面的左上方遥不可及的天际出现了芭蕾舞.预示着浪漫的未来。3O年代的庞薰琴就已形成极具现代风格的绘画风格,可惜因战乱而终止。

决澜社中第二位重要的创始人倪贻德(1901—1970)是一个集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于一身的代表人物。早年曾加入具有浪漫倾向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1927年留学日本,对日本西方美术史有较深研究,由他撰写的决澜社宣言充满了激情与豪气。他的早期作品模拟印象派.而后倾心于野兽派的那种纯色的表现力,认为“艺术的意义还在于表现自己的心象”,绘画的精神就是一种绘画的个性,认为无论是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纯粹主义抑或是野兽派、表现主义、绝对主义、至上主义的绘画都是画家自我精神的表现……

虽然,求新求变是决澜社成员共同的倾向,但是具体每个成员的风格又各不相同,艺术造诣也各有高低,而且有些成员在不同的阶段也拥有不同的风格探索。但总的来看,还是停留在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模仿阶段,模仿性大于创造性。如最后加入决澜社的张弦,老是用浑浊的色彩,在画布上点着、点着,而结果往往是失败的,于是他感到苦闷而再度赴法。后来他把以前的技法完全抛弃,而竭力往新的方面跑。从临摹德加、塞尚那些现代绘画先驱者的作品始,而渐渐受到了马蒂斯和特朗的影响。

注重艺术自由创造的决澜社在经历了四年多风雨洗礼之后,最终解散了。决澜社对中国美术走向现代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历史进步性不容忽视,客观上也刺激了当时中国美术的发展,对中国美术多元化格局的形成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决澜社犹如世纪初沉闷的中国艺坛上一声惊人的响雷,惊醒了在传统中自娱自乐、昏昏沉沉的中国美术家的睡梦,使当时的美术工作者、理论家陷入了对世纪初艺术走向的深思,为西方艺术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决澜社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引发了艺术工作者对艺术与时代相契合的深思。其历史地位,远远超出了当时的实际存在。

张弦梁范文篇6

对于艺术传播的方式和类型有很多不同的概括角度。从历史形态发展角度看,传播方式可分为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等;从横向逻辑角度看,传播又可以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在传播学里,常将传播者称之为“控制分析”,这体现了传播者在艺术传播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艺术创作者既是艺术信息的组织者又是艺术信息的传播者。但传播者的外延又要大于此,它包括非创作性的传播参与者。他们共同构成艺术传播活动的主体,是传播过程的第一个环节,他们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审美经验和社会需求等,创造和传送信息。在大众传播时代的今天,艺术创作与传播之间的分工愈来愈明显,而且传播者不单是个体角色与个人行为,更包括群体化的组织与机构。在当代大众传播方式中,传播者呈显出社会组织模式,具有构成上的整体性、分工上的复杂性和技术上的专业性等主要特征。正是在艺术传播的视野中,非直接艺术创作者的传播才在艺术活动中的隐性存在及潜在作用下得以揭示。传播手段的进步对艺术发展有着两个方面的影响。在积极方面,它拓宽了艺术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催生出新的艺术符号诞生。艺术所达到的传播效果是使传播出去的信息受到关注、留下记忆,甚至影响,从而改变受众者的态度,达到公共化和社会化的目的。但我们必须注意到,艺术传播相对于其他信息的传播是有一定限制的,这主要表现在受众者是否是有一定艺术素养的人。然而随着传播手段的发展,如电视、网络的不断进步,艺术信息的局限性在某种程度上被削弱,传播媒体广泛的影响力使得艺术更加普及,艺术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而网络时代的到来,引起艺术传播环境的巨大变化,它作为极具影响力的一种艺术传播形式,不仅带来了艺术传播的模式,也加剧了艺术传播的扩张,使艺术信息的传播、理解、阅读呈现出全新的世界,为艺术的传播环境提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在消极方面,网络作为大众传媒的当代领军人物,是近十年来兴起的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艺术的传播与影响力的扩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居功至伟的媒介,艺术对网络的心态却是忧喜参半的。越发火热的网络速食文化将传统艺术理念大规模颠覆,这使得艺术的地位不断地在下降。传统理念与现代观念的冲击,使得艺术魅力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神秘光环,在大众像探照灯光一样的注视下不断“贬值”。

艺术作品为什么需要展示,因为艺术作品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需要观众的参与和互动才有存在的社会价值和意义。某个很好的艺术灵感,如果不经过艺术家创作出来,那就只能是无意义的“空想”。但是另一方面,如果艺术作品的展示环境不理想或者是和艺术作品不相称,那么也会对观众在理解和感悟艺术作品上造成影响。所以艺术作品存在的价值首先应该表现在作品的有效展示上。艺术作品的传播架设了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桥梁,使艺术作品得以与观众相见,从而使艺术活动完整顺畅地进行。当代艺术作品的价值更是不仅仅在于艺术水平的高低,而且与传播状况息息相关。有效的传播方式能扩大作品的影响力,使其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帮助艺术家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同;对艺术作品的传播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回馈功能”。英国当代著名的文化批评家雷蒙德•威廉斯曾就二十世纪以来艺术文化发展做出过概括和预测。艺术问题方面,第一个阶段不仅强调艺术的独立价值,也强调所体现的特质对共同生活的重要性;随之而来的是反抗的放逐者成分进人第二个阶段,重点在于强调艺术自身的价值,甚至提供把这种价值从共同生活中分离出来;第三个阶段在我们这个时代,“考虑的重点是试图把艺术与共同的社会生活重新结合起来:这种努力以‘传播’这个词为中心。”这是“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和大规模组织的普遍成长而出现的新问题。”这表明正是大众传播这一信息组织传递方式从深层意义上扭转了艺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走向。我们知道从古至今,人们在对艺术品的看法和理解力上各不相同,是因为各个时期在艺术品的展示和传播方式上有所不同。我们之前对整个艺术史的分析和总结,针对传播的目的和动机,分析了艺术传播的效果。得出展示是传播的条件和手段,传播是展示的目的和结果及艺术作品的展示与传播应协同发展的结论。从而使我们今后的艺术创作过程变得更有章法、条理和计划。

本文作者:张弦工作单位: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张弦梁范文篇7

关键词:大跨度空间结构形式特点

1网架结构

由多根杆件按照某种规律的几何图形通过节点连接起来的空间结构称之为网格结构,其中双层或多层平板形网格结构称为网架结构或网架。它通常是采用钢管或型钢材料制作而成。

1.1网架结构的形式

(1)平面桁架系组成的网架结构。主要有:两向正交正放网架、两向斜交斜放网架、两向正交斜放网架、三向网架等型式。

(2)四角锥体组成的网架结构。主要有:正放四角锥网架、斜放四角锥网架、正放抽空四角锥网架、棋盘形四角锥网架、星型四角锥网架、单向折线型网架等型式。

(3)三角锥组成的网架结构。主要有:三角锥网架、抽空三角锥网架(分Ⅰ型和Ⅱ型)、蜂窝形三角锥网架等型式。

(4)六角锥体组成的网架结构。主要形式有:正六角锥网架。

1.2网架结构的主要特点

空间工作,传力途径简捷;重量轻、刚度大、抗震性能好;施工安装简便;网架杆件和节点便于定型化、商品化、可在工厂中成批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网架的平面布置灵活,屋盖平整,有利于吊顶、安装管道和设备;网架的建筑造型轻巧、美观、大方,便于建筑处理和装饰。

2网壳结构

曲面形网格结构称为网壳结构,有单层网壳和双层网壳之分。网壳的用材主要有钢网壳、木网壳、钢筋混凝土网壳等。

2.1网壳结构的形式

主要有球面网壳、双曲面网壳、圆柱面网壳、双曲抛物面网壳等。

2.2网壳结构主要特点

兼有杆系结构和薄壳结构的主要特性,杆件比较单一,受力比较合理;结构的刚度大、跨越能力大;可以用小型构件组装成大型空间,小型构件和连接节点可以在工厂预制;安装简便,不需大型机具设备,综合经济指标较好;造型丰富多彩,不论是建筑平面还是空间曲面外形,都可根据创作要求任意选取。

3膜结构

薄膜结构也称为织物结构,是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大跨度空间结构形式。它以性能优良的柔软织物为材料,由膜内空气压力支承膜面,或利用柔性钢索或刚性支承结构使膜产生一定的预张力,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刚度、能够覆盖大空间的结构体系。

3.1膜结构的主要形式

主要有空气支承膜结构;张拉式膜结构;骨架支承膜结构等形式。

3.2膜结构主要特点

自重轻、跨度大;建筑造型自由丰富;施工方便;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较高的安全性;透光性和自结性好;耐久性较差。

4悬索结构

悬索结构是以能受拉的索作为基本承重构件,并将索按照一定规律布置所构成的一类结构体系,悬索屋盖结构通常由悬索系统,屋面系统和支撑系统三部分构成。用于悬索结构的钢索大多采用由高强钢丝组成的平行钢丝束,钢绞线或钢缆绳等,也可采用圆钢、型钢、带钢或钢板等材料。

4.1悬索结构形式

悬索结构按索的布置方向和层数分为:单向单层悬索结构;辐射式单层悬索结构;双向单层悬索结构;单向双层预应力悬索结构;辐射式预应力悬索结构;双向双层预应力悬索结构;预应力索网结构等。

4.2悬索结构的特点

悬索结构的受力特点是仅通过索的轴向拉伸来抵抗外荷载的作用,结构中不出现弯距和剪力效应,可充分利用钢材的强度;悬索结构形式多样,布置灵活,并能适应多种建筑平面;由于钢索的自重很小,屋盖结构较轻,安装不需要大型起重设备,但悬索结构的分析设计理论与常规结构相比,比较复杂,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

5薄壳结构

建筑工程中的壳体结构多属薄壳结构(学术上把满足t/R≤1/20的壳体定义为薄壳)。

5.1薄壳结构的形式

薄壳结构按曲面形成可分为旋转壳与移动壳;按建造材料分为钢筋混凝土薄壳、砖薄壳、钢薄壳和复合材料薄壳等。

5.2薄壳结构的特点

壳体结构具有十分良好的承载性能,能以很小的厚度承受相当大的荷载。壳体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主要是利用了其几何形状的合理性,以材料直接受压来代替弯曲内力,从而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因此壳体结构是一种强度高、刚度大、材料省的即经济又合理的结构形式。

除以上几种空间结构外,尚有组合网架结构、预应力网格结构、管桁结构、张弦梁结构、点连接玻璃幕墙支承结构、索穹顶结构等几种常用空间结构,都有自身的特点和实用范围。比如点连接式玻璃幕墙支承结构能利用玻璃的透明特性追求建筑物内外空间的沟通和融合,人们可以透过玻璃清楚地看到支承玻璃面板的整个结构系统,使这种结构系统不仅起到支承作用,而且具有很强的结构表现功能;索穹顶结构则完全体现了fuller关于“压杆的孤岛存在于拉杆的海洋中”的思想,是由连续的拉索和不连续的压杆组成的一各受力合理、结构效率极高的结构体系。

张弦梁范文篇8

关键词:电气工程;施工技术;安全管理

随着我国电气技术的发展,电气工程施工管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日益紧密。高新技术手段的发展有效带动了电气技术的发展,电气工程的施工工艺也全面提升。在提升施工工艺水平的同时,人们对电气安装工程的技术措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气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加强对施工进度、质量等方面的控制,还要对施工的外部环境进行系统分析,对电气工程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1电气安装工程技术要求

1.1PVC电线管暗配要求。PVC管的耐腐蚀性非常强,很多腐蚀性强的环境都会采用这种材料,但是该材料的机械强度非常弱,容易变形。设计人员可以针对PVC管的实际特点,在铺设管线时,尽量减少管线的弯折区域,在选取线路时,尽可能多选择直线线路。对已经弯曲且存在缝隙的管件,要及时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弯曲半径R0是管线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R0要求大于管外径的5~6倍,且在弯曲处可以采用弹簧弯管,以保证弯管均匀受力。对于捆绑线管来说,技术人员要保证捆绑的坚固性,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电线管暗配的相关要求。1.2钢管暗配要求。技术人员要保持电线及连接部位时时处于干燥、干净的环境中,如果施工区域灰尘过多,就需要对电线及其连接部位进行密封处理,将其直接放置在密封装置中。如果配电箱的电缆需要添加落地保护管,就要保证保护管的排列是整齐的,技术人员还要对保护管的关口进行加高处理,一般加高5~9cm。一般情况下,地下管的管理不能与设备基础交叉,如果某一区域必须要交叉,需要对交叉区域添加保护管。技术人员在配电箱与分线盒处进行开孔安装时,一定不能设置腰形孔安装,要用电钻开出圆孔,保证孔径与管径紧密结合。1.3线槽与桥架的安装。技术人员在安装线槽和桥架时,一定要运用支吊架进行拉线安装,在实际安装过程中注意支吊架与线槽要始终保持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水平槽架在架设过程中要添加相应的防震设施。为达到美观的安装效果,桥架支架的距离一定要固定好,一般固定的距离要小于200cm,桥架连接处要运用螺栓对其进行固定。1.4金属软管敷设。对金属软管进行敷设的目的是对电气设备及电线设施起到保护作用,在选择金属软管时,最好选择长度小于200cm的金属软管,要保证其松散没有接头,作为连接使用时,要使用专业的接头对其进行连接处理,并对连接部位进行密封,进一步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1.5防雷接地。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很多正常状态下的电气设备表面上并没有电流通过,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电气设备就会产生电流,技术人员有必要对电气设备进行防雷、接地处理,以有效保证电气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电气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电气工程的安全管理应以预防为主、安全为先的原则,根据管理实际经验,进行系统化管理。第一,要不断加强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力度。对电气工程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不仅有利于施工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对电气工程的整体质量也能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电气工程施工企业在电气工程施工前,要对所有的施工人员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岗前安全教育。应对新时期电气工程的特点及工作内容进行系统介绍,还要对施工过程中的相关安全防护、安全技能及安全组织等内容进行讲解,保障施工人员能够遵守电气工程施工的相关安全规章制度,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对电气工程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安全培训,这对提升电气工程施工安全意义重大,不仅提高了整个电气工程的安全系数,还能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第二,监督管理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控制和管理。电气施工的材料与设备会直接影响整个电气工程的进度和最终质量,为了实现安全管理,技术人员在实际施工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施工材料及相关设备的监督,施工材料进入现场前,监督管理人员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检查和管理,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合格的施工材料才能进入施工现场。除此之外,为保证施工材料不浪费,安装单位应提前将施工材料的相关申请提交给监督管理部门。在施工材料进入现场后,安装单位还要向监督管理部门提交使用审批程序、检验、质量报告等,只有得到审批之后,这些施工材料才可以投入到电气工程施工中。只有保证对施工材料的严格控制,才能保证施工安全。第三,进一步落实电气工程施工安全措施。技术人员为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电气工程顺利进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要以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为基准,以安全事故为典型范例,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升电气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电气工程的施工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保障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实。除此之外,要针对电气工程施工人员进行职责划分,将安全管理真正落实到实处,安全第一的原则要始终铭记于心,以促进电气工程安全施工。

3结语

电气工程是集合工程技术及组织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工程技术与组织管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因此,要求施工人员在实际的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从电气施工技术的掌握情况入手,系统了解国家新颁布的电气工程规定,并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自我,做好电气工程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施工中最重要的部分,安全管理也是电气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安全管理对电气行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杨玉婷 单位:哈尔滨市华能集中供热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戴益华,林功宝.夏热冬暖地区城市住宅外墙节能保温施工技术[C]//2009GHMT第7届两岸四地工程师(台北)论坛论文集,2009.

[2]陆总兵.论商品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与施工技术控制要点[C]//中国混凝土进展2010,2010.

[3]许建阳.某工程施工技术的问题分析[C]//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2007.

[4]王暖堂.松散含水地层中土压平衡顶管施工技术[C]//锚固与注浆新技术———第二届全国岩石锚固与注浆学术会议论文集,2002.

[5]叶可明,王允恭.上海高层建筑多层地下室逆作法施工技术[C]//第一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1999.

[6]刘倡冠,梁桂佐,李志斌.高压旋喷技术在软弱地基处理中的应用[C]//第十三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2005.

[7]梁波,洪开荣,梁庆国.城市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在我国的现状、分类和发展[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2008.

[8]周铭灯.大型反应池钢边氯丁橡胶止水带变形缝施工技术[C]//第十七届华东六省一市建筑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08.

张弦梁范文篇9

20世纪中国文学十分幸运地发生、发展在一个现代传播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影,是现代传播的一种形式。在过去的近百年的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中有许多的文学作品借助电影这一现代传播的形式得以广泛传播,经久不衰;电影也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宝库中汲取了丰富的创作源泉。近百年来,它们互生互长,共同繁荣,结出了累累硕果。

【关键词】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传播/电影/改编/发展

20世纪中国文学十分幸运地发生、发展在一个现代传播飞速发展的时代。这是此前任何一个时期的中国文学无法与其相提并论的。20世纪中国文学借助现代传播得以飞速发展,现代传播更是给20世纪中国文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世纪中国文学与现代传播如此紧密的关系或许是任何一个文学家和传播人所没有预料到的。

上个世纪90年代,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领域的部分专家学者就开始关注到了现代传播中的报刊、出版的研究,努力地发掘它与20世纪中国文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取得了许多的研究成果,形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领域一道亮丽的、引人瞩目的风景线。尽管如此,“把‘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联结起来,做综合研究,目前还处于尝试阶段,……”。[1](P103)

现代传播以书刊、报章、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为主要形式和手段,建构起了一个强大的“媒体大国”。它对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带来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本文试从文学作品改编的角度,对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改编拍摄成电影的情况,做一大致的勾勒,旨在揭示现代传播中的电影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关系和影响。这里并不包括20世纪中国电影文学在内,若将这一部分也纳入范围的话,那将不是一篇文章所能承载得了的。

10-40年代:一个电影起步并逐步走向成熟的文学时代

20世纪中国文学从1917年胡适发起的“文学革命”开始,就与现代传播结下了不解之缘。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第一声号角”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就发表在当时创刊不久的《新青年》上。1918年上半年,“文学革命”从初期的理论建设转向创作阶段,以鲁迅先生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为代表的一批新文学作品也相继发表在《新青年》上。20世纪中国文学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而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生之际,中国的现代传播尚停留在书刊、报章、出版的阶段,电影也刚刚在中国拓荒起步不久。做为现代传播形式和手段之一的电影实际上在发明后的第二年(1896年)就传入了中国。但中国人自己拍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却是在近十年后的1905年完成的,且是黑白片,无声片,又是根据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相关章节改编成京剧而后搬上电影银幕的。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定军山》开了先河,而且是把最古老的传统文化与最新的艺术样式结合到了一起。对于20世纪10-40年代这段时间里的中国文学,有学者认为:那是:“一个以刊物为中心的文学时代。”[2](P279—280)但我更愿意说:那是一个电影刚刚起步并将逐步走向成熟的文学时代!原因有三:

一、20世纪中国文学的作家队伍中很早就有人先后触“电”,参与到现代传播之电影的活动中来,接触到了电影这一当时最新的传播艺术形式。他们有的涉略过电影理论,有的写过电影批评,有的进行过电影创作。如:张恨水、徐枕亚、包天笑、侯曜、平江不肖生、欧阳予倩、洪深、田汉、鲁迅、郭沫若、夏衍、阿英(钱杏@①)、阳翰笙、郑伯奇、沈雁冰、陈白尘、翟秋白、周扬、宋之的、刘呐鸥、穆时英、张骏祥、曹禺、陈残云、吴祖光、张爱玲、黄谷柳、姚雪垠、端木蕻良等等。

二、电影传入中国后,催生了20世纪中国文学园地的另一支奇葩——电影文学。电影文学是为拍摄电影创作的文学脚本。电影在最初传入中国的时候,并没有事先写好剧本,正如《新文学大系、戏剧导言》中所言:“那时的电影界也和文明戏一样,只用幕表而不用详细的脚本的。”它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萌芽的。现代传播之电影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从这里可窥一斑。据有人统计:从10-40年代,“仅由上述现代文学作家编写的脚本拍摄成片的电影就有两百多部(还不包括他们为数不少的没有拍成电影的剧本,以及发表在报刊文学杂志上的作品)。”[3](P20)

三、最重要的当然是这期间由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改编拍成的电影了。这是廿世纪中国文学与现代传播之电影关系最为紧密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最早一代的电影人从20世纪20年代便开始大量移植文学作品进行改编的工作。”[4](P129)由上述的中国现代作家编写的并拍成电影的两百多部电影中,就有近半数的电影是根据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据不完全统计:到1949年,根据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改编拍成影片的电影近百部,其中大部分是在中国电影在30年代走向成熟期以后拍摄的。现代文学史上最早、最多与电影联系在一起的恐怕要数“鸳鸯蝴蝶派”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了,“鸳鸯蝴蝶派”在现代文学史上曾经名躁一时、影响极大、且形成一个“流派”,大概与之有密切的联系,而在其中又要数张恨水的作品改编并拍成电影的最多、影响也最大、最广。如:“《玉梨魂》(徐枕玉,1924)、《弃妇》(根据候曜同名舞台剧改编,1924)、《小朋友》(根据包天笑小说《苦儿流浪记》改编,1925)、《火烧经莲寺》(根据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侠传》改编,1928年)、《落霞孤鹜》(张恨水,1932)、《啼笑姻缘》(张恨水,1932年)、《满江红》(张恨水,1933年)、《欢喜冤家》(张恨水,1434年)等。此外,还有根据曹禺同名话剧改编的影片《雷雨》(1938年)、《日出》(1938年)、《森林恩仇记》(原著《原野》,1941年)、《京华旧梦》(原著《北京人》,1944年)。有根据茅盾同名小说改编的《春蚕》(1933年),有根据巴金小说改编的《家》(1941年)、《春》(1943年)、《秋》(1943年),鲁迅的《祝福》(1948年),等等。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49年以前近3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电影由于技术上的多种因素,发展是颇缓慢的,虽然在这近30年中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的发展,但还只是停留在一个比较低的层面上。电影的发展实际上还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它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直接影响到电影灯光、音响、美工、道具、布景、色彩、摄影设备、剪辑、以及电影胶片等等多个环节,甚至还有编、导、演方面的人员的文化、文学的素养的影响。当今天我们在观看那些“老影片”时便会感到画质不良:画面模糊;音质不良:声音不清等等。所有这些在当时的环境中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受到了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制约。

50—70年代:一个电影从成熟走向停滞的文学时代

如果说10—40年代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中国电影一起走过了一个从拓荒起步走向成熟的历程,文学作品改编电影在30—40年代有过一个小高潮,那么另外一个高潮的出现则是在建国后的“十七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50年代初期,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就显示出了勃勃的生机,尽管此时有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如“迎面风”吹来,但是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却一部接着一部拍摄出来。有根据解放区时期的同名歌剧改编而成的《白毛女》、《刘胡兰》,根据孔厥、袁静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新儿女英雄传》,根据老舍先生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我这一辈子》,根据萧也牧同名小说改编的《我们夫妇之间》,根据老舍同名话剧改编的《方珍珠》等。这些电影有的歌赞了人民革命战争和人民英雄,有的揭示了过去的黑暗年代和人民的苦难;有的歌颂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新生活。对于刚刚从战争的岁月里走进和平幸福生活中的中国人民来说是何等的赏心悦目。对新中国文学的发展,这些电影在建国初期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可言喻的。它似乎在向人们昭示:这是一个以电影为中心的文学时代,前景是十分广阔、灿烂辉煌的!

新中国的电影实际上在建国初期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之后一度受阻,发展减慢了些许。但在随后的50年代中期“双百”方针发表之后,以及60年代初党对文艺政策的调整之后又有了新的起色,尤其是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在这一时期也有一个突破性的飞跃,形成了一个改编的高潮。这一时期改编成电影的主要是集中在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上。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在建国以后的文学创作中,大概只有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是一路绿灯,通行无阻,得到了最好的发展,这也就为中国电影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创作来源,使中国的电影得以长足的发展。当然这些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也通过电影这一现代传播的形式得以流传。50年代末60年代初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大致有三类:

一就是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尤其是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几乎没有不被改编拍成电影的。如吴强的《红日》、曲波的《林海雪原》、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冯志的《敌后武工队》、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冯德英的《苦菜花》、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高云览的《小城春秋》、杨沫的《青春之歌》、欧阳山的《三家巷》、梁斌的《红旗谱》、雪克的《战斗里的青春》等等,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的斗争生活几乎都通过电影这一现代传播的方式得到了一一的展现,甚至连建国初期刚发生不久的抗美援朝战争也得到了很好的反映,如:陆柱国的《上甘岭》、巴金的《英雄儿女》。

二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著改编。如:鲁迅的《祝福》、巴金的《家》、茅盾的《林家铺子》、柔石的《二月》等,这些现代文学史上的名家名著在建国以后改编成电影,自然赋予了一些新的理解和认识,但由于站在一个所谓的新的历史的高度进行演绎,尽管也强调了“忠实原著精神”的原则,但仍不免打上了“左”的思想的印迹,在改编、拍摄这些作品时难免有“曲解”、“误读”之嫌。

三是现实题材的文学作品改编。这类题材的文学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高缨的《达吉和她的父亲》、李准的《李双双小传》、王炼的《枯木逢春》、胡可的《槐树庄》、刘厚明的《箭杆河边》、马烽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老舍的《龙须沟》等。

从以上三类文学作品的改编来看,革命历史题材的数量最多,也取得了更大的影响,取得了更高的成就,相比之下现实题材的文学作品改编的数量少,且影响和成就也不大。分析其中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十七年”中现实题材的文学作品本身就不多。况且现实题材的作品也难写。在50-60年代那个讲阶级斗争、政治斗争,“左”的思想愈演愈烈、知识分子文化人被排斥在工农兵队伍之外的年代里,我们的文学家可谓是噤若寒蝉,战战惊惊,不敢轻易去触及“现实”这条敏感的神经,唯恐一不小心就要遭殃。在那个年代,即使创作出来的现实题材作品,也多是粉饰现实,粉饰太平一类的“应时之作”,经不起历史和时间的考验,从建国初期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肖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到1957年的全国规模的反右派斗争,再到对那些大胆干预生活、揭露生活中的阴暗面、突破“禁区”作品的批判,直到狂风暴雨般的“十年”,政治运动接踵而至,且都是拿文艺界开刀问斩而引发的。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现实题材的文学创作以及现实题材的作品改编受到极大的限制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我们从“十七年”中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那一长串的名单上的确可以感受到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辉煌,它的确构成过一个以电影为中心的文学时代。中国的老百姓在那个物质贫乏,没有更多的娱乐方式来满足精神需求的年代里,电影给他们带来了莫大的慰藉,他们通过电影这一现代传播方式了解了更多的中国现当代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且在他们的心中成为了“经典”难于抹去,对这些文学作品也好,电影作品也好,留下了一种挥之不去的“经典”情结,以至于今天有些人想重新“解构”、“消解”这些“经典”的时候,在他们的心中迸发出了一种带有本能性的抗拒情绪。我想这大概就是现代传播显示出来的巨大力量吧?!近几年来,重拍当年这些“经典”的电影也好,电视也好,有几部算得上是成功之作呢?又有几部超越了当年的这些“经典”而受到欢迎和好评呢?

80年代以来:一个电影复苏、电视崛起的文学时代

中国的文学和电影在经历了“十年”的沉寂之后于80年代开始复苏。稍后一个时期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开展及改革开放的深化,现代传播之电视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开始普及,这预示着一个电影复苏、电视崛起的文学时代的到来!

中国电影在“十年”中被一条“文艺黑线专政论”彻底地否定得一干二净,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自然也在其中而不能幸免。诺大的一个中国电影领域差不多只剩下了“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和“八样”(八个样板戏),但我们还能有幸看到几个闪光的点:《艳阳天》(浩然原著)、《海霞》(根据黎汝清《海岛女民兵》改编)、《闪闪的红星》(根据李心田同名小说改编)。文学作品和电影几乎脱轨。

中国文学和电影从80年代开始复苏以后,并且迅速地再度携起手来,重新接轨。《天云山传奇》(鲁彦周原著、编剧)、《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弦原著、编剧)、《牧马人》(李准根据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改编)、《枫》(郑义原著、编剧)、《许茂和她的女儿们》(王炎根据周克芹同名小说改编)等一批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较早对包括“十年”在内的“十七年”的历史进行了血泪的控诉和深刻的反思。文学与电影联手为“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推波助澜,尽情地渲泄了人们被压抑了多年的心声。

这时,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改编成电影似乎也恢复了往日的强劲气势,先后投下了几个“重磅炸弹”:如《小花》(前涉根据小说《桐柏英雄》改编)、《一个和八个》(张子良、王吉臣根据郭小川同名叙事诗改编)、《黄土地》(张子良编剧)、《红高梁》(莫言原著,陈剑雨、朱伟、莫言编剧)等。和“十七年”的同类作品比较,这时期的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新的探索,并做出了新的突破。《小花》大胆触及到了战争中人的命运和情感,具有很浓的人情味、人性味;《一个和八个》开掘了人的尊严和人性,并且在影像造型及画面构图上大胆采用了不平衡的构图法;《黄土地》取材柯蓝的散文《深谷回声》,从散文取材拍电影这恐怕是从来没有过的,同时用非叙事结构展示了中国愚昧落后的一面,空间造型感尤为强烈;《红高梁》在色彩运用方面极有创意,红色色彩的运用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个性的张扬酣畅淋漓。

8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借助现代传播之电影得以最大限度的发展,一个突出的现象是现实题材的文学作品经改编成电影之后迅速、及时地得以传播,这与“十七年”中的同类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较为宽松的环境中,作家们对现实生活中的改革开放表示出了极大的热情,写出了一大批现实题材的作品,这就给新时期的电影提供了一个极为丰富的创作源泉,使电影有了近距离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机会。《人到中年》(谌容原著、编剧)突出表现了当代知识分子尤其是中年知识分子的境遇;《祸起萧墙》(水运宪原著,叶丹、祝鸿生编剧)揭示了社会心理给改革带来的尖锐矛盾;《血,总是热的》(宗福先、贺国甫编剧)热情地讲述了一个工厂厂长锐意改革的故事;《花园街5号》(李国文原著、李玲修编剧)在一个广阔的社会生活背景上触及了改革现实中的一系列新问题;《高山下的花环》(李存葆原著,李准、李存葆编剧)一方面凸现了当代军人的丰采,一方面又没有回避当代军人生活中的问题;《人生》(路遥原著、编剧)关注了一个当代青年几起几落的命运悲剧;《野山》(颜学恕、竹子根据贾平凹《鸡洼窝人家》改编)通过两个农村青年换妻的故事,大胆凸现了当代人的人生态度、婚姻观念、价值观念;《老井》(郑义原著、编剧)展现出中国农民生之艰难的生活图景;《哦,香雪》(铁凝原著,铁凝、谢小晶、汪流编剧)突出表现新一代乡村青年对现代文明的急切渴望和追求;《红衣少女》(陆小雅根据铁凝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改编)反映了当代(女)青年面对急剧变化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所表现出的复杂的心态等等。中国的文学,中国的电影似乎从来没有如此近距离地接触生活,接近大众。

80年代以来似乎还有一个突出的现象,那就是现代文学名著的改编,我们不妨将其称为“第三次浪潮”。现代文学名著改编成电影的“第三次浪潮”来之并不平凡。众所周知,“文艺黑线专政论”的大棒子曾经延伸至现代文学的历史中横扫一遍,除鲁迅先生之外,几乎所有的现代作家和他们的作品都成了“毒草”。粉碎“”后,随着一大批冤假错案的平反,过去的“毒草”又都成了“重放的鲜花”。整个20世纪80年代,可以说又是一个“现代作家热”的时代。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一大批的现代作家的作品被纷纷改编成电影,使得这些现代“经典”承露了现代文明的“洗礼”,通过现代传播的手段之一——电影——进一步得以流传。“第三次浪潮”是从1981年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为契机开始的,单在1981年就有鲁迅的三个小说作品被改编成电影,《阿Q正传》(陈白尘改编)、《伤逝》(水华改编)、《药》(肖尹宪、吕绍廉改编)。以后被改编成电影的有:茅盾的《子夜》(桑孤改编)、巴金的《寒夜》(阙文、林洪桐改编)、老舍的《骆驼样子》(凌子风改编)、曹禺的《雷雨》(孙道临改编)、《日出》(曹禺、万方改编)、《原野》(凌子、古思改编)、《湘女萧萧》(张弦根据沈从文的《萧萧》改编)、张天翼的《包氏父子》(谢铁骊改编)、许地山的《春桃》(韩兰芳改编)等。其时,现代传播的另一崛起的形式——电视——也加入了现代作家作品改编的行列。20世纪中国作家和作品从未与现代传播有过如此亲密的接触,让人们通过现代传播的电影、电视了解了他们曾经熟识又陌生的久违了的现代作家和他们作品。80年代,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给电影、电视在其艺术形式上注入了更新的成分,这些现代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在科技含量极高的电影、电视中得到了全新的阐释。新一轮的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改编比起“十七年”中的改编明显上升到一个崭新的层面。不仅仅这一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电影技术上的巨大发展,80年代电影的音响、灯光、色彩、摄影设备、剪辑设备、电影胶片等,科技上的含量大大提升;此外,编剧、导演、演员的思想观念有了巨大的转变,艺术修养、对电影艺术的理解也大幅度提升;还有就是从事文学、电影的文艺工作者思想观念的改观,摒弃了过去带传统的、“左”的思想的有色眼镜去看待、理解中国现代作家和作品的思维模式,抛弃动辙阶级分析、社会学、政治学的批评方法。所有这些因素很好地保障了中国现代作家作品能在改编、拍摄的发展道路上飞速行进。

当然,新一轮的现代作家热的电影改编并非尽善尽美,并非改编者不懂得应该忠实于原著,也不在于改编者的文字功底差,而在于改编者对这些名家名作“原著精神”及“大师动力”的把握和理解上,有些改编者并没有将这些名家和他们的名作“还原”到他们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当中去,而是站在所谓的今天的历史的高度,想当然地去认识和理解这些名家和名著,这样一来,势必在理解上对这些名家名著产生一定程度的偏差,而使这些名家名作在一定程度上变形、走样。尽管有些改编者自以为满意地陶醉在自己的“大手笔”中,也尽管借助了媒体大肆地“炒作”吹嘘、鼓噪,但对有些改编后拍摄成的影片观众并不看好,甚至没能引起一点的反响。反倒将一部“经典”糟蹋得一塌糊涂,削弱了原著的艺术感染力。向广大观众传播的并不是“原汁原味”的“经典”。这似乎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并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够改编成影片的,做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和作为视觉艺术的电影、电视还是有区别的,改编者应当从本质上注意把握这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艺术形式。夏衍当年改编《祝福》时加上的祥林嫂挥刀“砍门槛”的败笔之处让人记忆犹新。鲁迅先生当年就《阿Q正传》的改编所说的话仍然是那样中肯——“我的意见,以为《阿Q正传》,实无改编剧本、及电影的要素。因为一上舞台,将只剩下滑稽,而我之作此篇,实不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其中情景,恐中国此刻的‘明星’是无法表现的。”[5](P26)所幸的是在这新一轮的现代作家作品改编热中这样的不足实尚不多。

本文只是粗略地勾勒了20世纪中国文学与现代传播之电影互生共长的大致情形,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中国文学和现代传播之电影就好似一株茁壮的长春藤与一棵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树互生共长,郁郁葱葱。20世纪中国文学的宝库之中还有许多优良的种子,随着现代传播多种形式的出现,20世纪中国文学这株长春藤必然会继续在现代传播这棵参天大树上继续攀援。

【参考文献】

[1]陈平原.文学的周边[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2]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3]周晓明.中国现代电影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张弦梁范文篇10

关键词:特色;京族乐器;独弦琴

京族,是中国南方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下属的东兴市境内,面临南海,主要从事沿海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京族人口数为22517人。京族同时也是我国现存唯一会演奏独弦琴的民族。

独弦琴,是京族特有的弹弦乐器,也是中国、日本、越南三个国家共有的民族乐器。独弦琴,京语称“旦匏”,据有文字记载可追溯到殷代。据《拾遗记》载:“师延在轩辕之世,为司乐之官,及殷时,总修三皇五帝之乐。拾一弦琴则地祗皆升。吹玉律则天神俱降。”据《新唐书》载:“独弦匏琴,以斑竹为之,不加饰,刻木为虺首(虺(Hui)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张弦无轸,以弦系顶。”另载:“复以半匏,皆彩画之,加上铜瓯,以作为琴,作虺文横其上,长三尺余,头曲如拱,长两寸,以条系腹穿瓯及匏木。”

一、独弦琴的种类

独弦琴有竹制和木制两种。独弦琴结构简单,以半边长大的竹筒或楠木做琴身,在琴左侧钉上一跳小柱,柱上系上一条弦线,由高至底拉向右侧,演奏时用左手按住小柱,右手以小竹片弹拨。基础声区声音粗糙,有沙沙声;低音区丰厚饱满;中音区清澈明亮;高音区短促尖细。多用1/2至1/6泛音。宜演奏缓慢抒情的曲调。用推拉摇杆产生各种滑音、倚音、波音、回音、颤音,特色鲜明。可独奏或伴奏。伴奏京族民歌效果较好,琴声配着曲调,音色十分幽雅。独弦琴的乐曲流传最广的有《高山流水》、《骑马》、《相思曲》、《摇网床》和《渔家四季歌》等。《高山流水》演奏起来,曲调抑扬顿挫、清雅悠扬,像逶迤的小溪淙淙作响,流过静静的山林,仿佛在人们面前展示了大自然的潺潺流水和南方美好的山林景色。我国著名独弦琴演奏家有田昌、冷定慧、何绍等,民间艺人有阮世和、苏善辉、裴永东等。

二、独弦琴的传说

在民间,独弦琴的由来有着美丽的传说。关于传说,一说是南海龙宫的仙琴。叙事长诗《琴仙》中说:鲨鱼精向南海龙王七公主求婚不成怀恨在心,盗走龙宫的蜈蚣笛到京族地区兴风作浪,搞得“人间乱糟糟”。七公主奉龙王之命,抱着独弦仙琴到人间降伏了鲨鱼精。传说独弦仙琴的弦是用七公主的头发接的。她总共有仙发九万九千九十九根。仙发接起的独弦仙琴:

“弹得瞎子眼复明,弹得聋子耳朵灵。

弹得跛子好了脚,弹得哭声变笑声。

弹得后生洞箫又吹了,弹得姣姣琴声又响了。

弹得大叔螺号更动听,弹得婶婶又把舞来跳。

弹得哑巴又唱歌,弹得昏睡的人又醒了。”

后来,鲨鱼精为了报仇,趁七公主睡着的时候,将独弦仙琴的弦弄断,把七公主的头发拔光,最后只剩下一根。琴仙七公主宁愿自己死去,拔下最后一根寿命仙发,接上了独弦琴。所以独弦琴是仙人所授,一代一代传下来,至今仍然弹奏。

另一个传说是:古时候,京岛上有个小姑娘叫杜美英,刚生下几天,父亲被财主逼债而死,母亲又被财主抢走,当地有个王嫲姥(京语,即大娘)收养了她。转眼美英长到了14岁,京岛遭到龙卷风的袭击,王嫲姥的茅屋被掀掉,锅被砸烂了。母女俩被迫到院里京岛的十万大山以行乞为生。一天,母女俩行乞到一座庙堂,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尼姑收留了她们。原来老尼姑是位仙人,她见母女俩心地善良,便将独弦琴传授给杜美英。以后母女俩回到京岛,美英常常利用空闲时间为京族人民演奏独弦琴,并教会人们制作和演奏,独弦琴就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

三、独弦琴的现代意义

独弦琴是京族文化的象征,是京族传统节日“哈节”里必不可少的演奏乐器。独弦琴虽然结构简单,但音色优美,音调丰富,曲调清雅,多有变化,演奏之时,琴音时而高山流水,时而鱼翔碧波,时而惊涛拍岸,时而如百鸟朝阳,深受京族人民的喜爱,反映出京族人民捕鱼生活的场景。夜深人静的时候,拨弄琴弦,悠扬的琴声会划破长空穿的很远很远,男女老少闻声而至,围坐在琴手身边,遥望着浩瀚的大海,静静聆听,久久不散。

新中国成立前,独弦琴只是一种流行于民间的自娱用乐器,从来未在舞台上演奏过。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京族的民族乐器经常出现在舞台表演中。20世纪50年代,老艺人苏普辉、阮世和以古老的独弦琴登上了广东省中国纪念堂演奏了《高山流水》;80年代何绍老师独弦琴一曲《激战边陲》,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演奏轰动全场观众;王能伴曲演奏独弦琴《我爱京岛》、《拜海》、《欢乐的哈节》、《赶海》、《思乡曲》等9首乐曲,中央国际广播电台录音向世界各地播放;90年代一曲《大海情深》,在重庆市参加全国第九届“群星奖”决赛中获中央文化部授予作曲铜奖、演奏铜奖。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聪明的京族人对独弦琴进行了大胆的改造。考虑到老式独弦琴音量极小,只能弹奏器乐独奏曲和民族伴奏曲的拖点,在琴身安置拾音器,然后连接扩大器,在有音箱将扩大的琴音传输出去,从而变成电声独弦琴。电声独弦琴在保持原有民族乐曲特色的基础上,吸收了电声乐器的有点,如音域宽广、音色丰富等,从而可以弹奏器乐独奏曲、民族伴奏曲、流行歌曲等。

值得欣慰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京族的独弦琴文化并没有被时代的大潮做淘汰,反而愈加的受到重视。全国著名作曲家徐沛东同志曾说:“京族音乐早在全国流行,全国唱红一时的歌曲《难忘今宵》就是用京族乐调而写的!”独弦琴曲《我爱京岛》也载入了广西高级中学音乐教材。1996年上海旅游节上,独弦琴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受到了空前的关注。1997年我国著名独弦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啵咧演奏家李平先生与人合作,研制出我国第一台龙首独弦琴。2000年,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中》节目播出了京族农民的独弦琴演奏。2001年,独弦琴登上了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再一次向全国人民展现了独弦琴的风采。2002年,李平先生的学生随中国红星民族乐团进入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让独弦琴的优美旋律回响在世界最高音乐殿堂的上空。2007年1月4日《独弦琴演奏艺术》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习琴弹琴已有45年的京族人苏春发也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族独弦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

独弦琴可谓是京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它不仅是京族人民知识、智慧和技能的载体,同时在团结京族人民,增强京族社会认同感与凝聚力的重要渠道。苏春发曾经说:“独弦琴是我们和客人沟通最好的桥梁。”独弦琴也是京族人民向中国甚至向世界人民,展现其独特民族魅力的窗口。对匈牙利民族音乐的复兴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著名的匈牙利民族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表示:“民族文化是民族本性、民族尊严、民族意志的标志,民族音乐文化是民族本质最完美的音乐表现。”可见,在京族地区保护独弦琴艺术,对于京族历史文化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作为收藏、展览、宣传少数民族文化的文物单位,现收藏了一系列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乐器,其中就包括珍贵京族独弦琴。

参考书目:

1、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广西少数民族》,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研究所,《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新世界出版社,1986年版。

3、马居里、陈家柳,《京族——广西东兴市山心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