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体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20:31:22

原体范文篇1

关键词:羊支原体肺炎;中药治疗;方法

羊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患病的羊只会表现出明显呼吸道感染以及肺炎症状,就中兽医看来,该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风温之邪乘虚侵袭羊只,从而对羊只的心脏、肝脏、脾脏等器官造成影响,因此在治疗上应该以清热解毒、宣肺祛痰和消食理气为主要治疗原则。而且中药方剂中所使用的天然中草药也不会产生药物残留或者毒副作用,安全性较好,在治疗羊支原体肺炎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羊支原体肺炎

羊支原体肺炎是由丝状支原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丝状支原体在自然条件下只能感染山羊,病羊和隐性带毒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病原大多会隐藏在病死羊的鼻腔、气管、支气管、肺组织病灶等部位,带毒羊只会通过咳嗽、喘气、打喷嚏等行为将病原带出体外,从而感染健康羊只。患病的羊只在临床中会表现出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等三种症状,其中最急性型主要表现在体温突然升高(达41℃以上),且采食基本废绝,呼吸困难,每次呼吸都伴随全身肌肉颤动,持续三天左右就会死亡;急性型也伴随着体温升高,同时还会不断的咳嗽,并从湿咳转变为干咳,并伴随有浆液性鼻漏,治疗不及时大多数情况下会在15~30d后死亡;慢性型的症状比较轻微,大多数病羊身体虚弱,营养不良,虽然死亡率并不高,但是有可能会因为继发感染出现死亡[1]。

2羊支原体肺炎的中药治疗策略

在中医临床中针对羊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主要是以清热解毒、宣肺祛痰和消食理气为主,因此可以选择以下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2.1中药方剂一

取贝母45g,金银花、黄连、杏仁、连翘、桔梗、赤芍、黄芩、瓜蒌各30g,炙甘草20g,将以上药物研磨成粉,加入开水冲调,待温后灌服给病羊即可。该药量可以治疗10只成年病羊,每天一剂,连用5d即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上述药物组成中,贝母具有清热润肺的作用,可以起到化痰止咳的功效,再配合瓜蒌、黄连、金银花、连翘等清热、泻火的药物可以有效的起到良好的清热化痰的效果,从而清除病羊肺内的瘀热,抑制肺炎支原体,而且赤芍、杏仁、桔梗的化痰效果较好,在治疗支原体肺炎上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

2.2中药方剂二

取黄芪25g,山豆根、大青叶、板蓝根各20g,茯苓、半枝莲各18g,党参16g,川穹15g,甘草、贝母、黄芩各10g,将以上药物加水清水进行煎煮,待温后灌服给病羊即可。该药量可以治疗20只成年病羊,每天早晚各一剂,连续用药5d即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上述药物的组成中,黄芪可以补气固表,大青叶、板蓝根、山豆根、半枝莲等可以清热解毒、凉血、消肿,茯苓可以渗湿、健脾,党参可以补气生津、扶正祛邪,再配合甘草、贝母、黄芩等清热润肺的药物能够有效的抑制支原体肺炎,缓解其呼吸道症状,从而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2.3中药方剂三

取石膏(打碎)50g,麻黄、炙甘草、杏仁各30g,连翘、黄芩、栀子、银花各25g,贝母、桔梗各20g,将以上药物研磨成粉,加入开水冲调,待温后灌服给病羊即可。该药量可以治疗10只成年病羊,每天早晚各一剂,连用5d即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上述药物的组成中,石膏主治中风寒热,是祛瘟解热的良药,麻黄能够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杏仁也可以镇咳、平喘,连翘可以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黄芩、栀子、银花等药物可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桔梗可以宣肺、利咽、祛痰,上述药物在治疗羊支原体肺炎上具有较好的效果。

2.4中药方剂四

取麦芽、神曲、山楂各50g,板蓝根40g,黄芩、前胡、瓜蒌、麦冬、黄柏、栀子、白芍、柴胡、荆芥、杏仁、金银花、枳壳各30g,甘草10g,将以上药物加水清水进行煎煮,待温后灌服给病羊即可。该药量可以治疗4只成年病羊,每天一剂,连续用药3~4d即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上述药物中,麦芽、神曲可以健脾和胃、疏肝行气、理气化湿,板蓝根可以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前胡、瓜蒌、麦冬、栀子、白芍等药物可以解热、祛痰,再配合枳壳、甘草等药物可以有效的抑制支原体肺炎,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3预防措施

3.1加强饲养管理

羊支原体肺炎的发生会受到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该病的预防工作中首先需要加强饲养管理工作,一是要为羊群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羊舍的通风、透光、保暖等条件,有条件的羊舍还可以通过电子信息设备维持舍内的温度、湿度恒定等;二是要做好日常消毒工作,一般舍饲羊群每周不低于3次带动物消毒,游牧羊群消毒每周不低于2次,除此以外,也要做好养殖场内外的消毒工作,尤其是针对外来人员、车辆等需要来回做好消毒,避免病原的传播;三是要做好分群饲养,养殖户要根据日龄阶段、生长情况,适时进行分群,并按照实际情况控制好饲养的密度,避免羊群过密导致疫病的发生;四是要做好饲喂工作,时坚持“少喂勤添”的原则,以粗料为主,精料为辅,其中在粗料方面可以多使用青贮饲料,其具有适口性好、粗纤维易于消化等优点,可以帮助羊只进行消化,且有效的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通过上述措施能够有效的为羊群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减少应激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其自身的免疫力,从而降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概率[2]。

3.2严把检疫关

做好检疫工作也能够有效的防止病原的传播,因此要求养殖户能够严把检疫关。一是在引种的时候做好调查,确保引种地区不是疫区,引种后的羊群还需要进行隔离饲养一段时间以后,并做好相关的疫苗免疫工作才能够混入健康的羊群;二是要加强对羊群的巡视,如果发现有一场的羊群要及时进行隔离,并全面进行消毒,还需要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做好全面的检疫,避免疫病的大范围传播。

3.3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疫苗接种是预防支原体肺炎的重要措施,因此需要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一般每年定期预防注射菌苗,6月龄以下的羔羊皮下或肌肉注射3mL,6月龄以上的注射5mL,免疫后半个月之内可产生有效滴度的血清抗体。除此以外,商品羊预防1次至出栏即可,而种羊需每年预防1次[3]。

3.4加强康复羊的隔离

羊支原体肺炎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康复后的羊只也会长期带毒,且病菌会长时间的存在于呼吸系统中,因此针对康复羊也需要进行隔离饲养直至出栏。

4结语

综上所述,羊支原体肺炎的发生严重影响着羊群的健康生长,养殖户要提高重视,加强巡视,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应该及时进行隔离并采取合适的治疗办法。采用中药治疗主要就是使用一些天然的中草药,其治疗效果好且无药物残留,因此在该病的治疗上可以重视中药治疗办法的使用。除此以外,还需要养殖户能够重视预防工作,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检疫工作,做好疫苗免疫等等,从而有效的降低羊支原体肺炎的发生概率,保障养羊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增印.羊支原体肺炎的防治[J].兽医导刊,2021(13):54-55.

[2]杨成.羊支原体肺炎的中药治疗方法[J].吉林畜牧兽医,2020(9):73.

原体范文篇2

[关键词]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耐药性;监测

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是导致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最常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其感染率上升很快,病原体耐药亦逐年增加。为了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支原体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变迁,我们对本院2004年至2006年5月分离的支原体进行药敏试验,并随机抽取一部分进行耐药性变迁的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标本与方法

1.1标本来源2004年至2006年5月来院门诊妇科患者,随机抽取2004年369例,2005年500例,2006年1月至6月500例。

1.2标本采集女性患者取宫颈分泌物:先用无菌棉签拭去宫颈口分泌物,然后用一次性女用拭子伸入宫颈口12cm~14cm处停留10s~20s,旋转2圈~3圈,取出标本立即送检。

1.3试剂与方法支原体IST2试剂盒(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包被抗生素:强力霉素(DOT)、交沙霉素(JOS)、氧氟沙星(OFL)、红霉素(ERY)、四环素(TET)、环丙沙星(CIP)、阿奇霉素(AZI)、克拉霉素(CLA)、原始霉素(PRI),严格按试剂说明书操作。

2结果

2.1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3年中Uu单项感染PRI耐药率为<0.5%,DOT、TET均<10%,CIP耐药率最高,>82.8%;Uu和Mh混合感染中,2004年组PRI为0;2005年JOS、PRI为0;2006年组PRI为0。耐药率最高的是:2004年ERY(96.8%)、CIP(96.8%),2005年CIP(93.3%),2006年CIP(92.0%)。2004年至2006年Uu、Uu+Mh耐药率见表1和表2:

2.2Uu耐药率的变迁JOS、PRI、DOT3年中耐药率最低(<8%),中敏率(<5%);大环内酯类ERY、AZI的耐药率在20%~30%之间;CLA2004年6.5%,到2005年至2006年分别高达31.6%和26.0%,喹诺酮类药物OFL、CIP3年的耐药率均处于最高水平。

2.3Uu+Mh混合感染耐药性变迁PRI3年中耐药率为0,JOS和DOT耐药率略有上升,但小于10%;TET耐药率逐年上升,分别为6.5%、15.0%、34.0%(P<0.01)。大环内酯类(ERY、AZI、CIA)耐药率呈逐年下降;喹诺酮类(OFL、CIP)3年中均呈高耐水平。

表12004年至2006年Uu耐药率(略)

表22004年至2006年Uu+Mh混合感染耐药率(略)

3讨论

支原体是一种缺乏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细菌滤菌器、在无生命培养基中能生长的最小原核型微生物,Uu和Mh主要寄生于人体泌尿生殖道,可引起急性尿道综合征、NGU、肾盂肾炎、阴道炎、盆腔炎、不育症、死产、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羊膜绒毛膜炎、流产热和产后热[1],有文献报道,Uu是引起NGU的重要病原体[2],也是引起不孕的重要原因[3]。由于支原体没有固定的细胞壁,因此对干扰细胞壁形成的β内酰胺类和头孢类天然耐药,而对抑制蛋白合成的抗生素敏感,如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ERY、AZI)和喹诺酮类OFL、CIP药物,TET类抗生素能阻止氨酰基与核糖核酸结合,从而阻碍肽链增长和蛋白质合成,对支原体有很好疗效。本文显示单项Uu感染者,TET的耐药率都在10%以下,Uu+Mh混合感染者,3年中的耐药率显著上升,这可能与我院近年使用该药物频繁有关。随着不规范的治疗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Uu和Mh在抗生素的选择压力下,通过某些基因如DNA促旋酶的突变,不断出现新的耐药株,而且不同地区使用抗生素的频率不同,耐药率亦有所差异。结果显示,3年中Uu单项感染患者中,DOT、JOS、TET、PRI均维持在低耐药水平,喹诺酮类(OFL、CIP)和ERY、AZI3年耐药率均持续在高水平,而阿奇霉素3年中耐药率呈明显上升。Uu+Mh混合感染3年的耐药率变化为:DOT、JOS、PRI同Uu单项感染一致,维持在较低耐药水平,但喹诺酮类OFL和CIP的耐药率高达70%以上,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也高达64%~97%。原因可能与临床未能及时选用敏感药物及给药剂量不足、疗程不够,以致不能彻底治愈,使不敏感药物,低浓度药物与支原体长期接触,诱导支原体耐药基因产生有关[4]。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支原体耐药株日益增多,并出现了支原体多重耐药现象,而支原体一旦出现耐药,就有可能是多重耐药菌株[5],尤其是Uu+Mh混合感染者。因此,对临床有症状患者应根据支原体培养结果,确定有否混合感染,再选择药物治疗,避免滥用,以提高疗效和治愈率[6]。有文献报道,用多西环素和阿奇霉素同时服用,总有效率达96.8%,取得很好疗效[7]。总之,Uu+Mh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耐药性有很大差异,提示我们应对本地区的支原体耐药性定期进行监测,严防抗生素的滥用。

参考文献:

[1]张秀珍.当代细菌检验和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222.

[2]TaylorRobinsonD,FurrPMUpdateonsexuallytransmittedmycoplasmas[J].Lancet,1998,35199(Suppl3):1215.

[3]罗丽兰.不孕与不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27335.

[4]程力明,梁流亚,徐孝伦.550例支原体药敏结果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志,2002,14(14):104105.

[5]王昕,宋新丽,李铮,等.泌尿生殖道感染者支原体耐药性分析[J].中华微生物学免疫学杂志,2002,22(4):455.

原体范文篇3

【关键词】阿奇霉素;红霉素;支原体肺炎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大环内酯类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药物。以往倾向于用红霉素来治疗,近年来新的大环内酯类药相继问世,使临床疗效大大提高。阿奇霉素作为新一代大环内酯类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支原体肺炎的药物,能明显缩短疗程,迅速改善临床症状。自1996年2月~2006年6月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支原体肺炎100例,应用阿奇霉素治疗50例,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1999年2月~2006年6月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按《实用儿科学》\〖1\〗〖KG*2〗诊断标准参考,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男37例,女13例,<1岁5例,1~3岁7例,3~7岁27例,>7岁11例。对照组50例,性别、年龄、平均体重、病情严重程度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对大环内酯类药过敏者均不列为观察对象。

1.2治疗方法观察组按阿奇霉素10mg/(kg·d)静滴,每天1次,连用3天为1个疗程,停4天再连用3天为第2个疗程,若无效,再停4天再开始第3个疗程,对照组按红霉素20~30mg/(kg·d)分2次静脉滴入,疗程2~4周,其余按肺炎常规治疗,包括吸痰、雾化、平喘、(激素、氨茶碱)、抗过敏(酮替芬)等治疗,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抗生素。

1.3观察指标(1)将治疗结果分为临床痊愈、临床显效、无效、复发四种情况,其中临床痊愈是指1周内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临床显效是指用药后临床症状缓解,水泡音减少需时超过1周;无效是指临床症状、体征持续达2周以上不见缓解者;复发指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开始改善或消失,停药超过4周再次出现或加重而再次治疗。(2)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记录平均喘鸣消失时间、平均咳嗽消失时间、平均啰音消失时间。

1.4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阿奇霉素组和红霉素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总有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4%和80%,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χ2=8.2,P<0.05)。

表1阿奇霉素组与红霉素组临床疗效比较(略)

2.2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平均喘鸣消失时间、平均咳嗽消失时间、平均啰音消失时间见表2。观察组平均喘鸣消失时间为2天,平均咳嗽消失时间为5天,平均啰音消失时间为5天;对照组平均喘鸣消失时间为6天,平均咳嗽消失时间为10天,平均啰音消失时间为11天。统计学处理χ2=6.769,P<0.05,差异有显著性。

表2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略)

2.3副作用观察组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对照组有8例出现消化道反应,2例肝功能损害,停药后消失。

3讨论

目前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常见肺炎,患病率是小儿肺炎的20%左右,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但近年来婴幼儿也不少,感染后咳喘明显,且易并发消化道、血液系统、心脏、肝脏、脑等肺外损害,以往用红霉素治疗,疗程长,胃肠道反应重,耐受性差,有时易引起肝损害,并有耐药菌产生,且不能消除肺炎支原体的寄居\〖2\〗视惺币追锤捶⒆鳎俅仓瘟拼唇洗罄眩乱淮蠡纺邗ダ嗫股匕⑵婷顾仄浣峁故墙烀顾?4环第九部位的羟基由一个甲基化的氮原子取代,还包括另一个碳原子,使其成为15元的糖苷配基,此结构改变使阿奇霉素对酸的稳定性增强,减少对肠道的刺激,从而减少消化肠道不良反应\〖3\〗野⑵婷顾氐拇徊恍鑀450酶的参与,因此不会引起肝损害。阿奇霉素能快速吸收进入血液,组织分布迅速,并可被吞噬细胞摄取释放到感染部位,在细胞和组织内的浓度高,且消除半衰期长达68h,因而可以每天1次用药,故而有其较独特的治疗效果,本文观察组用阿奇霉素治疗较对照组用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具有疗程短、见效快、复发率低、副作用少等优点,显示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有较好疗效,另外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细菌感染,包括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如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扎菌等具有良好抗菌活性,故对支原体肺炎合并细菌感染也具有良好疗效。

【参考文献】

1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72-1173.

原体范文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儿均符合肺炎支原体的诊断标准,胸部X射线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排除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伴有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呼吸功能障碍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1~9岁、平均(5.32±0.77)岁;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1~10岁、平均(5.17±0.89)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对症治疗等。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具体内容为:(1)环境护理:护理人员为患儿创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定时开窗通风,进行空气消毒,保证每日2~3次。(2)生活护理:向患儿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对于年龄较小需哺喂的婴儿告知家属正确的喂养方式;对能够自主进食的患儿需要纠正其不良的进食习惯;由于肺炎患儿痰液黏稠且普遍存在口腔分泌物过多现象,不良习惯会容易引起患儿呼吸道阻塞造成窒息,因此,应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防止呼吸道阻塞。(3)心理护理:由于支原体肺炎患儿常常存在呼吸困难现象,患儿及家属会产生焦虑等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将疾病的相关知识告诉患儿及家属,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负面情绪,减轻患儿及家属的心理负担。(4)呼吸道及排痰护理:对年龄较小的患儿,要及时清理口腔及鼻腔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可给予超声雾化,促进分泌物排出;年龄较大的患儿可给予叩背排痰,护理人员手掌呈蜷起状,每日叩背100次,每日2~5次,每次15min。(5)饮食护理:叮嘱患儿要少食多餐,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避免进食过硬、生冷、辛辣的食物,嘱患儿多饮水。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护理后的临床指标,包括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心率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2)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后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退热时间(19.26±1.92)h,肺部啰音消失时间(6.98±2.37)d,肺部阴影消失时间(6.12±2.65)d,心率恢复时间(7.62±2.81)d,住院时间(8.59±2.34)d;对照组:退热时间(27.54±0.81)h,肺部啰音消失时间(11.67±4.11)d,肺部阴影消失时间(9.66±2.34)d,心率恢复时间(12.68±3.24)d,住院时间(12.71±3.62)d。观察组护理后各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096、6.990、7.081、8.343、6.759,均P<0.05)。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皮肤损伤2例、心肌损害2例、肝脏损伤1例、过敏性紫癜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对照组:皮肤损伤5例、心肌损害4例、肝脏损伤2例、过敏性紫癜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65,P<0.05)。

3讨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临床常见的肺部疾病,通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头痛、畏寒等,血清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早期胸部无特征性改变。随着疾病的进展,会不同程度损害患儿的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影响其身体健康[2]。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促进疾病恢复及预后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精细化护理是以护理人员的观察力为主要实施条件,通过环境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呼吸道和排痰护理及饮食护理等方面为患儿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促进患儿疾病恢复。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各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精细化护理应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中,可促进患儿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蔡金婷.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1):271-272.

原体范文篇5

[关键词]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耐药性;监测

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是导致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最常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其感染率上升很快,病原体耐药亦逐年增加。为了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支原体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变迁,我们对本院2004年至2006年5月分离的支原体进行药敏试验,并随机抽取一部分进行耐药性变迁的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标本与方法

1.1标本来源2004年至2006年5月来院门诊妇科患者,随机抽取2004年369例,2005年500例,2006年1月至6月500例。

1.2标本采集女性患者取宫颈分泌物:先用无菌棉签拭去宫颈口分泌物,然后用一次性女用拭子伸入宫颈口12cm~14cm处停留10s~20s,旋转2圈~3圈,取出标本立即送检。

1.3试剂与方法支原体IST2试剂盒(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包被抗生素:强力霉素(DOT)、交沙霉素(JOS)、氧氟沙星(OFL)、红霉素(ERY)、四环素(TET)、环丙沙星(CIP)、阿奇霉素(AZI)、克拉霉素(CLA)、原始霉素(PRI),严格按试剂说明书操作。

2结果

2.1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3年中Uu单项感染PRI耐药率为<0.5%,DOT、TET均<10%,CIP耐药率最高,>82.8%;Uu和Mh混合感染中,2004年组PRI为0;2005年JOS、PRI为0;2006年组PRI为0。耐药率最高的是:2004年ERY(96.8%)、CIP(96.8%),2005年CIP(93.3%),2006年CIP(92.0%)。2004年至2006年Uu、Uu+Mh耐药率见表1和表2:

2.2Uu耐药率的变迁JOS、PRI、DOT3年中耐药率最低(<8%),中敏率(<5%);大环内酯类ERY、AZI的耐药率在20%~30%之间;CLA2004年6.5%,到2005年至2006年分别高达31.6%和26.0%,喹诺酮类药物OFL、CIP3年的耐药率均处于最高水平。

2.3Uu+Mh混合感染耐药性变迁PRI3年中耐药率为0,JOS和DOT耐药率略有上升,但小于10%;TET耐药率逐年上升,分别为6.5%、15.0%、34.0%(P<0.01)。大环内酯类(ERY、AZI、CIA)耐药率呈逐年下降;喹诺酮类(OFL、CIP)3年中均呈高耐水平。

3讨论

支原体是一种缺乏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细菌滤菌器、在无生命培养基中能生长的最小原核型微生物,Uu和Mh主要寄生于人体泌尿生殖道,可引起急性尿道综合征、NGU、肾盂肾炎、阴道炎、盆腔炎、不育症、死产、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羊膜绒毛膜炎、流产热和产后热[1],有文献报道,Uu是引起NGU的重要病原体[2],也是引起不孕的重要原因[3]。由于支原体没有固定的细胞壁,因此对干扰细胞壁形成的β内酰胺类和头孢类天然耐药,而对抑制蛋白合成的抗生素敏感,如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ERY、AZI)和喹诺酮类OFL、CIP药物,TET类抗生素能阻止氨酰基与核糖核酸结合,从而阻碍肽链增长和蛋白质合成,对支原体有很好疗效。本文显示单项Uu感染者,TET的耐药率都在10%以下,Uu+Mh混合感染者,3年中的耐药率显著上升,这可能与我院近年使用该药物频繁有关。随着不规范的治疗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Uu和Mh在抗生素的选择压力下,通过某些基因如DNA促旋酶的突变,不断出现新的耐药株,而且不同地区使用抗生素的频率不同,耐药率亦有所差异。结果显示,3年中Uu单项感染患者中,DOT、JOS、TET、PRI均维持在低耐药水平,喹诺酮类(OFL、CIP)和ERY、AZI3年耐药率均持续在高水平,而阿奇霉素3年中耐药率呈明显上升。Uu+Mh混合感染3年的耐药率变化为:DOT、JOS、PRI同Uu单项感染一致,维持在较低耐药水平,但喹诺酮类OFL和CIP的耐药率高达70%以上,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也高达64%~97%。原因可能与临床未能及时选用敏感药物及给药剂量不足、疗程不够,以致不能彻底治愈,使不敏感药物,低浓度药物与支原体长期接触,诱导支原体耐药基因产生有关[4]。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支原体耐药株日益增多,并出现了支原体多重耐药现象,而支原体一旦出现耐药,就有可能是多重耐药菌株[5],尤其是Uu+Mh混合感染者。因此,对临床有症状患者应根据支原体培养结果,确定有否混合感染,再选择药物治疗,避免滥用,以提高疗效和治愈率[6]。有文献报道,用多西环素和阿奇霉素同时服用,总有效率达96.8%,取得很好疗效[7]。总之,Uu+Mh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耐药性有很大差异,提示我们应对本地区的支原体耐药性定期进行监测,严防抗生素的滥用。

参考文献:

[1]张秀珍.当代细菌检验和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222.

[2]TaylorRobinsonD,FurrPMUpdateonsexuallytransmittedmycoplasmas[J].Lancet,1998,35199(Suppl3):1215.

[3]罗丽兰.不孕与不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27335.

[4]程力明,梁流亚,徐孝伦.550例支原体药敏结果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志,2002,14(14):104105.

[5]王昕,宋新丽,李铮,等.泌尿生殖道感染者支原体耐药性分析[J].中华微生物学免疫学杂志,2002,22(4):455.

原体范文篇6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简易;诊断方法

肺炎支原体肺炎(MP)已成为儿童呼吸系统感染和其他脏器损害的重要病原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早期快速简易的诊断有利于缩短患儿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月的51例患支原体肺炎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常规的血常规、CRP、X线胸片的分析,探讨简易、快速对支原体肺炎进行诊断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3年1月~2006年1月我科经冷凝集试验(阳性>1∶32,最高达1∶1056)证实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51例,男30例(58.8%),女21例(41.2%),年龄3个月~14岁,≥3个月而<3岁7例(13.7%),≥3岁而<7岁23例(45.1%),≥7岁而<14岁21例(41.2%)。

1.2临床表现高热咳嗽32例(62.7%),只有咳嗽14例(27.5%),咳嗽气喘5例(9.8%),其中发热咳嗽伴神经系统症状4例(7.8%),肺部听诊闻及少许干湿啰音12例(23.5%),哮鸣音5例(9.8%)。

1.3方法所有患者都进行血常规、CRP、X线胸片、冷凝集试验的检查。

2结果

X线胸片表现为斑点、斑片状影,其内或周围见网状条索影,呈病灶密度不均的支气管肺炎的表现12例。白细胞数均正常,CRP增高8例(66.7%),正常3例;X线表现为两肺纹理增多、增粗伴两肺中内带或肺门旁的网状模糊影28例(54.9%),其中白细胞正常23例,CRP增高15例(65.2%),CRP正常8例,白细胞增高5例,CRP增高4例;X线胸片表现为均匀一致的毛玻璃样大片状密度增高影11例,CRP增高7例(63.6%),左肺5例,CRP增高3例;右肺6例,CRP增高4例;因而在白细胞正常的46例患儿中,CRP增高30例(65.2%)。均于阿齐霉素静滴2个疗程和口服2~3个疗程后好转,复查CRP恢复正常,3个月后均恢复正常,未有复发。

3讨论

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或接触感染[2],好发于幼儿或学龄前期儿童。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一种微生物,存在于纤毛上皮之间,影响纤毛运动,损坏上皮细胞,导致支气管壁水肿、溃疡,同时引起支气管及血管周围的间质浸润,其内可见大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和肺泡上皮脱屑等。支原体肺炎的X线征象通常以间质改变为主,表现为自肺门向外呈扇形或扫帚样的改变的增粗、僵直的肺纹理,随着炎症发展,出现小斑絮状影、网状或结节影等小叶性实质浸润性病变;晚期炎症继续发展累及肺段时,则表现为均匀一致的磨砂玻璃样大片状密度增高影,X线表现较体征显著。有学者认为间质改变和肺野实变是疾病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3]。

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是机体对炎性刺激或组织损伤发生的急性时相反应时的一种急性相蛋白。主要由肝脏产生,是炎性淋巴因子、白介素6、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刺激肝脏上皮细胞形成,CRP在感染后6~8h开始增高,24~48h达高峰。一般认为细菌感染性疾病肺炎的CRP增高,病毒性肺炎时CRP无明显增高。

由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对于支原体肺炎的CRP变化的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的CRP变化的观察,CRP与支原体肺炎患儿X线胸片的关系以及与白细胞数的联系,发现白细胞正常患儿的CRP明显增高,且随着病情的好转而降低,提示CRP可作为支原体肺炎病情变化和观察的指标。

支原体肺炎起病既可急性,也可隐匿,病程可长可短,本文中病程有1天也有1个月,但其临床症状、体征与X线肺部表现不一致是其特点。支原体肺炎的确诊要靠抗体检测和补体结合试验,但是在感染的早期抗体滴度很少阳性,因而不能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而CRP是一种急性相蛋白,它的升高比抗体出现早。而支原体肺炎X线表现没有明确的特征性,仅凭X线胸片的表现也难以确诊。但X线表现为以下情况:肺纹理增浓呈羽毛状改变或扫帚样改变;斑点、斑片状影,其内或周围见网织条索影;大片实变影,少见支气管充血征,病变周围可见间质改变;且白细胞数正常,同时CRP增高,需高度怀疑支原体肺炎可能。如果冷凝集试验阳性或MP-IgM阳性则可确诊。

[参考文献]

1HemmerschlagMR.Mycoplasmalpneumoniaeinfections.CurrOpinInfectDis,2001,14:181-192.

原体范文篇7

【关键词】阿奇霉素;支原体肺炎

ObservationofclinicalcureeffectaboutazithromycintreatingMycoplasmapneumonia

【Abstract】ObjectiveObservationofthecureeffectaboutazithromycintreatingmycoplasmapneumonia.MethodsOnthebasisof138patients,whohadbeentroubledbymycoplasmapneumonia,weretreatedwithprescriptionofdrugsinroutine.Treatmentgroup(n=78)wasgivenazithromycin10mg/(kg·d),ivgtt,qd,contrastgroup(n=60)adoptedkitasamycin20mg/(kg·d),ivgtt,Qd,5~7d.ResultsInconsequenceofobservingthecureeffectoftwogroups,curativerateoftreatinggroupwasto80.8%thatwasmorethancontrastgroup55.0%notably,andtwogroupshavenotseentheseriousadversedrugreactions.ConclusionThecureeffectaboutazithromycintreatingmycoplasmapneumoniaisnotable.

【Keywords】azithromycin;myccplasmapneumonia

肺炎支原体(MP)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微生物,含有DNA和RNA,无细胞壁,MP主要经呼吸道传染,可经血行播散至全身各器官组织。本病不仅多见于年长儿,婴幼儿感染率也高达25%~69%。婴幼儿起病急,病程长,病情急,诊治不及时,部分患儿可有多个系统病变表现[1]。我院自2004年3月~2006年3月,用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78例,取得满意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38例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8例,男45例,女33例,平均年龄10个月;对照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11个月。两组患儿在治疗前24h曾用青霉素、链霉素及磺胺药无效,也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未奏效,两组病例均排除病毒感染。血清学检查显示凝集试验阳性及支原体抗体阳性。X线胸片显示,多种形态的肺部浸润影,按临床表现(乏力,咽痛,咳嗽,持2~3周发热,食欲不振,肌痛,胸骨下疼痛,肺部的浸润影)分为轻型和重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轻重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2]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有呼吸道症状,以咳嗽为主,刺激性咳嗽为突出症状,伴或不伴有发热、无痰或仅有少许粘痰。(2)胸片检查有点、片状或云絮状模糊阴影等炎症表现。(3)MP-Ab≥1:80(排除以往MP感染)。

1.3治疗方法两组病例均进行小儿支原体肺炎常规对症治疗(退热、止咳、平喘、雾化)。治疗组阿奇霉素,10mg/(kg·d)ivgtt,Qd,对照组给予白霉素20mg/(kg·d)ivgtt,Qd。

1.4疗效标准痊愈:症状、体征消失;好转:热退,咳嗽减轻,肺部啰音减少,胸部X线示病变明显吸收;无效:用所选定的药物治疗观察5~7天,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变。

2结果

2.1临床疗效治疗结束后,两组的临床疗效,见表1。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1两组临床疗效(略)

2.2不良反应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因肺炎支原体引起。治疗支原体肺炎,最有效的药物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是一种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组织渗透性好,组织内浓度高,尤其在肺组织中的浓度高,为同期血药浓度的10~100倍,炎症部位的浓度较非炎症的浓度高6倍[3]。阿奇霉素代谢缓慢,其血浆半衰期长达70h,并且有明显的抗生素的后效应[4]。阿奇霉素对血管刺激小,消化道反应好,腹泻,腹痛,稀便,恶心,呕吐少。白霉素是由链霉菌所产生的一种多组份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静脉注射本品,药物在体内分布良好。动物实验证实,药物在肺、肌肉,肾等组织中药物浓度高于血药浓度。但在使用白霉素制剂中应注意其有毒副作用。静脉滴注时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偶有过敏性休克[5~10]血压一过性增高[11],肝损害[12],斑型药疹继发坏死[13]。另外,大剂量白霉素的应用偶可引起耳鸣和暂时性听觉障碍,一般发生于静脉给药或有肾功能减退或肝脏损害者,与治疗组相比,其过敏性大,不良反应高,从表1中看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本研究表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显效明显,高于白霉素组,表明阿奇霉素具有起效快,作用更强,同时不良反应轻,程度低,用药时间短,患儿依从性好等特点,因此阿奇霉素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理想药物。

【参考文献】

1王慕逖.儿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83.

2雷玉璞.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5,10(6):340.

3盛锦云.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8):450.

4宋菲,何绥平.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用药分析及趋势探讨.中国药房,1998,9(3):117-118.

5朱雷珍.柱晶白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3例.临床药学,1995,4(1):18.

6刘引娣.白霉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护理学杂志,1995,4(1):18.

7郭英梅.白霉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人民军医,1995,12:64.

8张喜旺.白霉素静脉滴注致速发型过敏性休克1例.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6,16(7):331-332.

9邱丽.白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致脑梗塞1例.陕西医学杂志,1996,25(8):512.

10周以美.白霉素致过敏性休克2例.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6,5(1):60.

11李怀杰.白霉素致血压一过性增高1例.辽宁医学杂志,1995,9(1):55.

原体范文篇8

【关键词】阴道炎;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根据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RTI/STD)上升趋势明显[1],逐渐从高危人群蔓延向普通人群,严重影响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为了解羁押女性阴道炎病原体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有效制定防控措施,2006年6~12月笔者对昌平区看守所羁押女性200人进行了阴道炎常见病原体和HIV检测分析,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2006年6~12月昌平区看守所羁押女性200人。女性111人(55.5%),吸毒者75人(37.5%),无业人员7人(3.5%),个体从业4人(2.0%),职业女性3人(1.5%),年龄18~40岁,平均28.1岁,均为已婚或有性生活史。

1.2方法

1.2.1标本采集常规采集阴道和宫颈分泌物,同时抽取静脉血3~5ml。

1.2.2检测方法淋球菌采用宫颈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采用免疫荧光单克隆抗体试剂盒。滴虫真菌采用湿片常规检验。备检血清送到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

1.3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

2结果

(1)阴道炎检出阳性率:200例羁押女性中,阴道炎病原体检测阳性117例,阳性率58.5%。其中女性82例,占70%;吸毒者28例,占23.9%;无业人员4例,占3.4%;个体从业者2例,占1.7%;职业女性1例,占0.85%。(2)检出阴道炎病原体混合感染71例,占阳性数的61.3%。(3)HIV阳性率:检出HIV阳性4例,阳性率2%,其中吸毒者3例,女1例。其中HIV与淋球菌双重感染1例。

3讨论

检测结果显示,200例羁押女性中阴道炎病原体检测阳性117例,阳性率为58.5%,表明羁押女性多数感染阴道炎病原体,以女为主,吸毒者次之。特别是多种病原体的复合感染尤其值得注意[2]。鉴于以上情况,我们还需进一步改善羁押环境和卫生条件,强化治疗和检测。有研究结果表明,女由于接客频繁,性伴数多,安全套使用率低,因此生殖道疾病感染率高。因此,对女进行健康教育为主的干预活动,在娱乐场所推广使用安全套,也是我们日后工作的重点。

检测结果还显示,羁押女性中存在阴道炎病原体感染和HIV双重感染者,所以这部分特殊人群往往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高危人群,由于羁押时间短,释放后存在失访的问题,都将是社会的隐患。所以,加强管理,落实好国家的“四免一关怀”政策,减少危害社会、传播他人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原体范文篇9

【关键词】淋巴瘤非霍奇金交叉感染危险因素病原体

医院感染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常见的并发症,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nosocomialinfection,NI)已成为提高治疗水平的重要方面。探讨NHL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和病原体可为有目的、针对性地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本研究对我院血液科2002年10月至2005年10月住院化疗的528例NHL病例进行前瞻、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选择2002年10月至2005年10月住院NHL患者共528例,其中对115例合并医院感染者按全国医院监控系统的医院感染登记表填写并加以总结分析感染部位和病原菌。

1.2诊断标准本组NHL诊断采用国内标准[1],医院感染诊断采用卫生部颁发的标准。

1.3研究内容①研究对象的年龄、住院天数、白细胞计数、抗生素的使用、侵入性治疗、合并其他疾病、预后等。②研究对象医院感染的发生部位,病原菌检查。

1.4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NHL医院感染发生率528例中发生医院感染115例,占21.8%,明显高于我院统计期间全院的医院感染率(为6.6%)。

2.2NHL医院感染单因素分析将与NHL医院感染相关的六个因素:年龄、住院天数、白细胞计数、抗生素的使用、侵入性治疗、合并其他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脑梗死或脑出血)与NHL医院感染率进行x2检验,发现NHL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除与白细胞数呈负相关外,与其余五个因素均呈正相关,见表1。

2.3NHL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呼吸道41例次,口腔(牙龈炎或口腔溃疡)17例次,胃肠道18例次,皮肤5例次,肛周9例次,泌尿道5例次,败血症4例次,感染部位不明16例次。

2.4NHL医院感染病原体种类及构成115例并发医院感染的NHL患者中,有88例在血、痰、尿及分泌物培养中获得阳性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5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3株,占39.0%;革兰阳性菌22株,占37.3%;真菌14株,占23.7%。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多见,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等。见表2。

2.5抗生素的药敏观察医院感染主要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G-菌中,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等三种抗生素敏感率达到80%以上,丁胺卡那霉素、头孢替坦、左旋氟氧沙星、环丙沙星等五种抗生素敏感率达到40%以上,产ESBLs菌达60.0%。G+菌中,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左旋氟氧沙星、庆大霉素、利福平、呋喃妥因等六种抗生素敏感率达到70%以上,其他常用抗生素如红霉素、苯唑西林、青霉素、头孢唑林的敏感率均小于60%。特别是青霉素G除对粪肠球菌部分有效外,对其余G+菌耐药率达100%,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100%耐药。14株真菌对酮康唑、制霉菌素、氟康唑均敏感,12株(12/12)真菌对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均敏感,3株(3/14)真菌对5-氟胞嘧啶耐药。

3讨论

3.1NHL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对NHL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相关报道在国内甚少,本组患者发生率达21.8%,明显高于我院统计期间全院医院感染率(6.6%)。表明NHL患者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这与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导致细菌容易入侵、定植、繁殖有关。

3.2NHL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①年龄:NHL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年龄密切相关,本组NHL年龄≥60岁患者医院感染率为58.3%,明显高于<60岁NHL患者。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功能自然衰退,且自我管理能力也降低,主要依赖护士和家属,与他们频繁的接触也是引起院内感染的途径之一。②住院时间:本组资料显示NHL患者医院感染率随着住院时间延长而增高。这是因为医院是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场所,住院时间延长,患者与患者、患者与医务工作人员之间接触增多,易引起院内感染。③侵入性治疗:本组接受侵入性治疗措施患者医院感染率为44.4%,明显高于未接受过侵入性治疗措施者(为21.0%),可能与侵入性治疗措施在客观上为病原菌入侵机体繁衍创造了机会有关。④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等其他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呼吸道防御、免疫功能减退,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糖尿病患者,体内代谢紊乱,机体多种防御功能减弱,为细菌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患者容易感染。⑤感染发病率与白细胞总数降低程度有关,粒细胞迅速减低(<1.0×109/L)及总时间持续减低(>10d)可增加感染机会[2]。而大剂量化疗使骨髓造血受抑制,致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更加紊乱,黏膜屏障受损,细菌乘虚而入发生医院感染。⑥滥用抗生素也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由表1可知,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使用抗生素患者,因为广谱抗生素的大剂量、长时间应用,虽然可以杀死或抑制敏感的病原菌,但同时又杀死或抑制了正常菌群,耐药菌株得以大量繁殖而成为优势菌,破坏了宿主自身正常菌群的微生态平衡及抗定植抵抗力,从而导致对多种抗生素天然耐药的条件致病菌感染。

3.3医院感染部位感染的部位以呼吸道(为35.6%)、胃肠道(为15.7%)、口腔(为14.8%)为最常见。呼吸道感染较多,是由于化疗药物及免疫抑制剂可使黏膜屏障破坏,清除细菌系统破坏,再加上呼吸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病原体易通过飞沫空气传播,这是造成患者呼吸系统易感染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目前认为,吸入口咽部定植菌是内源性感染的主要途径,而胃内细菌的逆向定植可能是口咽部致病菌的主要来源。同时化疗使白细胞下降,甚至严重的粒细胞缺乏,机体免疫力极度低下,以及化疗对口腔及胃肠道黏膜的损伤也是胃肠道及口腔感染的原因[3]。

3.4医院感染病原菌本组资料显示,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23株,占39.0%。常见的病原体是大肠埃希氏菌(占30.4%)、铜绿假单胞菌(占18.4%)、肺炎克雷伯菌(占13.0%),革兰阳性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但革兰阳性菌及真菌感染的比例高于全国医院监控网所显示的目前国内各疾病平均医院感染水平[4]。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大剂量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和口腔黏膜炎,氟喹诺酮药物及三代头孢等具有强大抗革兰阴性杆菌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尤其是预防性应用,导致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减少,以及由此造成的选择性压力,使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得以大量繁殖且耐药性亦不断增加有关[5]。从细菌分布看,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主要致病菌多数在体内有定植,提示NHL的医院感染很大一部分为内源性感染[6]。内源性医院感染>90%病原菌是条件致病菌,且有多重耐药的特点,这有别于社区感染[7],本资料支持这一观点。因此,对医院感染者应尽早做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按照抗生素使用原则,足量、足疗程用药,以尽快地控制感染。

综上所述,NHL患者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医院感染的发生使治疗更为棘手,因此,必须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认识,掌握抗生素的使用原则,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45.

[2]郑东萍.恶性血液病医学感染分析及预防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4):425-426.

[3]夏祥碧,刘力克,张倩,等.恶性肿瘤医院感染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4):315-317.

[4]吴安华,任南,文细毛.全国医院监控网1998-1999年监测资料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6):401-403.

[5]吴超.革兰阳性菌医院感染的现状和控制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2):158-160.

[6]肖扬,李颂文,宋朝阳,等.恶性血液病并发院内获得性肺炎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9,9(2):93-94.

[7]夏德发,杨卫华.内源性医院感染发病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3):238-240.

原体范文篇10

1.1研究对象2002年1月~2004年12月间白带异常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有性生活、自愿进行支原体培养+药敏检查患者4287例,按时间表顺序以1年为限分为A、B、C三组,年龄16~58岁,三组平均年龄分别为(23±3.5)岁、(24.2±5.2)岁、(22.5±4.2)岁。

1.2方法对以上对象在近1周未用抗生素及阴道用药,近24h无性交,非经期情况下,用阴道窥器打开阴道,棉球擦干宫颈外口处分泌物,无菌拭子插入宫颈管内1~2cm,顺时针或逆时针转2~3周并停留10s后取出拭子立即进行支原体培养+药敏检查,药敏试验中包括阿奇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交沙霉素,使用美国其昌达公司培养基实验室操作及结果判断按试剂说明进行。培养出支原体诊断为女性生殖器支原体感染。比较三组间支原体感染率及对以上6种药物敏感性的变化。

1.3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结果

2.1三组妇女的年龄比较三组患者年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

2.2三组女性生殖器支原体感染情况共1910例,发病率44.6%,其中A组291例,发病率为15.2%;B组615例,发病率为32.2%;C组1004例,发病率为52.6%。3年间均位于我院女性传播疾病首位,且在有白带异常妇女中发病率3年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5),见表1。

表1三组女性生殖器支原体感染情况(略)

注:P<0.005

2.3三组女性生殖器支原体对部分药物敏感性情况三组病例对较常用的阿奇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有逐年下降的趋势(P<0.005),而对较少用的多西环素、交沙霉素的敏感性无明显变化(P>0.1),见表2。

表2三组女性生殖器支原体对部分药物敏感性情况(略)

注:①②③④三组间药物敏感性P<0.005,⑤⑥三组间药物敏感性P>0.1

3讨论

3.1女性生殖器支原体感染在白带异常妇女中发病率的变化支原体是一类大小和结构复杂程度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最小原核微生物,它在细胞外寄生,感染宿主后与宿主细胞争夺营养物质,影响蛋白质和DNA合成致病。感染女性生殖器后多见以子宫颈为中心扩散的生殖系炎症[2],白带异常是其常见症状。故我院妇科门诊对白带异常取宫颈管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结果显示:女性生殖器支原体感染在白带异常妇女中有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显著性(P<0.005),与文献报道相符合。支原体感染主要方式为性传播,调查表明,性伴数越多,性活跃指数越大,禁欲期越短,感染率越高[2]。刘瑛[3]等报道:支原体年青者感染率较高。女性生殖器支原体感染近3年位居我院女性传播疾病首位可能与我院处于开放地区,处于性活跃期人群比例大、多个性伴侣人数比例相应较高有关。

3.2支原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下降因素支原体缺乏细胞壁,对干扰细胞壁的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蛋白合成药物敏感,阿奇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交沙霉素对其均有效。其中阿奇霉素半衰期可长达68h,在最后一次给药后的第5~7天组织仍维持有效浓度,并且能利用吞噬细胞作为载体被运至炎症部位,有明显的靶细胞效应[2],故临床应用多。红霉素、罗红霉素、左氧氟沙星药物不良反应轻,价格适中受到临床欢迎,而多西环素、交沙霉素因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临床较少应用。本组资料表明:支原体对较常用的阿奇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有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显著性(P<0.005),而对较少应用的多西环素、交沙霉素的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P>0.1),可能与目前医疗市场较混乱、滥用抗生素及不规范治疗有关。

综上所述,女性生殖器支原体感染在白带异常妇女中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位于女性传播疾病首位,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敏感性逐年降低,需引起重视,但本组资料不是随机抽样标本,不能代表疾病的发病率,存在局限。

【参考文献】

1王肖平,朱庆义,康俊平.解脲支原体感染对妊娠结局与围产儿的影响.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31(7):426.

2张致中.新编性病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33-135.

3刘瑛,张超莉.支原体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0):124.

【关键词】女性生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