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捕捉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12:39:30

意象捕捉范文篇1

关键词:意象古诗教学作用

诗歌发展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尤其是古诗取得的成绩,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有重要的影响。然而,诗歌走到今天呈下坡趋势,不能不令人担忧,看看现当代诗,数量是不少,而质量和读者量却远远不如过去。人们非但对自己的幼稚做法不为耻,反而对古诗采取冷漠的态度,说长道短,妄加评论。对于这点,又以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表现最为突出。在古诗教学时,有的青年教师头疼不好教,而大部分学生则干脆认为,社会都进步了,还要去.学那些陈旧的“之乎者也”有什么用?况且听不懂。

学古诗有没有用?回答是肯定的。它不仅仅在文化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先进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写照。那么,古诗在他们之间发挥着桥梁的作用。至于会出现上述问题,涉及到态度和能力因素。应该指出并非所有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都是这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中的大多数受这个新社会的影响,对古诗写作背景及旧社会知之甚少,换句话说,古文根基不扎实,难教难学是可理解的。

既然是能力问题,我们总会有办法解决的。关键态度是否正确,如果端正了教与学的态度,并正确掌握教与学的方法,那么,问题也就不攻自破。据此,我们提倡古诗教学中的意象捕捉法。

阐释:意象/意象捕捉法

中国人重意境,西方则强调意象。我们之所以选用:“意象/意象捕捉”概念,因为他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里为了教学创新,换一个角度,侧重诗歌中的意象教学。

“意象”最早见于20世纪初形成的西方意象主义。意象派认为,“意象”既是被感知的客体,也是诗人对它的体念;二者再由准确的不加修饰的词语表达出来。作为思想内容的载体,词语本身意义莫大于此。诗歌“只不过是词语镶嵌的图案。”(休姆语)换句话说,庞德在给意象下的定义是:“意象是在一刹那间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

简言之,“意象”是由“意”和“象”组成,这里的“象”就是客观事物,而象外之象就是“意”。意象有着可变的意义,象代数中的符号a,b,x。中国古诗中经常出现“月亮”这个意象,用在不同地方其意义不同。“月亮”可表示思念家乡,如“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象征纯洁的爱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还表示寂寞等意象。因此,捕捉意象法就是在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即诗中意象是什么,为什么用这个意象及它想要传达的是什么,最后要求学生领会诗中的画面、形象和语言的特色。我们认为,意象捕捉在古诗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画面的生成

古诗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一连串,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由颜色深浅、虚实、远进组成的一幅幅画。在古诗教学时,老师首先要学生找出其中的意象,然后,指导学生按作者的情感流路把这些意象串联起来,犹如身临其镜。不妨来看两首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扬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浅塘湖春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前一首,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写,诗中句句都是意象,处处有景。也处处活动着诗人的身影,移步换景,景中有人,象中有兴,情义盎然,如诗如画.生动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是一曲优美的春的颂歌!教学时,教师应声明:写景诗当然需要形象鲜明,突出景色特征,更主要的还应象中有人。而学生也只有在准确的把握意象基础上,及诗人观察方向。方可进入诗人的心灵,悟出真谛!后一首,前四句是诗人眼中的环境风物。后四句是诗人抒诉这样特定的环境风物中的心情。物与人两组画相互对应、交织。很多时候,与其说我们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看画,看那些一系列鱼惯地越过的动态画面。一个人善于或不善于读诗,重要的一个区别在于他能否将凝固不动的文字,迅速转换成活跃飞动的图画。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其智力发展不完全的情况下,好动不好静。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个年龄特征,授之以正确的阅读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很必要的。

诗里绝不能没有画面,否则失去了依凭,组织成的静态画面.是很难把激动的感受.深微的意绪表现出诗来的,诗歌画面之所以一般呈现动态,是要发挥”语景”之所长而掩其所短《钱塘湖春行》里出现五个虚词:“初、谁、渐、才、最”,它们所起的重要作用,就是把一副副画面从外部串联在一起,此外,远渐,俯仰,动静结合,有力的推动这些画面加速运动,然而,《登高》基于没有虚词,抬头是“风急天高”。俯仰是“渚青沙白”,全诗主要依靠画面与画面平行、对照、引申、补足等方面来实现对列。”“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外。每上句与下句转关接缝,皆机窍所在也。”

二.有利于理解语言的双层性

很多优秀古诗具有言意两层性。“言”超脱了客观存在而成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即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意”则超越了客观实在的“象”的局限,而且有象外之意,意外之意,即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意”假于“象”,假“象”而见“意”。表象只是手段,表意只是目的。所谓“诗贵意”(李东阳《蘼堂诗话》)。“象”要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而“意”则要不尽,愈多愈善,使“意”含于“象”。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李太白《子夜吴歌》,本闺情语,而翼罢征。诗人的意旨是希望朝廷能体贴征伐给唐朝广大人民造成的痛苦不幸,早日结束不义战争。诗歌一开始就以月起兴。明月和下面的“秋风”在古诗中都是浸透离情绪的意象。次句描写千家万户捣衣哦之事。诗人的眼中景,耳中声,无不是长安百姓对征战亲人的思念和牵挂。总之,诗歌意象的有机结合构成明净凄清的景象,撩人愁绪的氛围,哀怨动人的少妇形象,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诗犹文也,忌直贵曲。”(施补华《佣说诗》)托物言志,含蓄蕴籍,是中国诗歌的传统审美特征。“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言有尽而意不穷者,天下至言也。”(苏轼语)韩愈《咏雪赠张籍》中的“穿细时双透,乘危忽半摧”二句描写了下雪时雪花的特性:无处不到,能从两面穿到洗缝,拼命高攀而半途坍塌。诗人观察落雨细致精确,描写形象生动,如在眼前。字面上似精工写雪,实际上含有更深层的意象,那便是对社会上那些善于钻营、拼命高攀的势利小人的嘲讽,活画出他们的嘴脸。诗人的这层意思深藏在模写雪的“象”之下的,于是这个“象”便不仅仅只是雪之景象了,而且是势力小人钻营攀附之象。此外还有,温庭筠“鸡升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等。

三.有利于形象的塑造

诗歌具有形象性,一首好的诗歌离不开形象的塑造,优秀古诗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应根据诗歌中的意象,在我们头脑中再现作者诗中所要表达出来的形象。那么,如何再塑诗歌的形象呢?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1.比兴法的运用。先言他物,以引起歌咏之词,这是中国古诗词的传统方法。从《诗经》到近代,例字可以说不胜枚举。而杜甫堪称这方面的楷模。他借物写人的诗不在少数,作于晚年的《古柏行》就是交口称赞的名篇。这种写法一般是先扬后抑,先极言其美,再笔锋一转言其不幸之遭遇,形成一个鲜明对照,使读者在这种不平衡的场景和情感转换中产生一种特有的审美心理和感受,激越一种感情的震荡,使人久久难以忘怀,沉浸在与艺术回味之中,达到抒发愤懑、陶冶性情的目的。最易见的,是比拟性语言的运用。“樱桃小嘴糯米牙”(李季)"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只是取其鲜明的色彩进行比较,尚以为嘴巴小得像樱桃,人的面庞跟桃花一样红,那将是多么可怕!比拟当然要求贴切,贴切才能容易为人领会;比拟要求新奇,新奇才能产生突发意外的刺激力。

2.语法的变格。变格是对常格而言。人们在诗歌的创作与欣赏中会时时发现,诗歌中的语法是很难用常格来苛求的。变格中有省略、倒装、脱节等等,究极变幻。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褴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清平调三首》其一

雪莱说:“诗的语言的基础是比喻性,诗的语言揭示的是还没有任何人觉察的事物的关系,并使其为人永远不忘。”诗人用无可挑剔的自然美的属性意象:飘渺的云、国色天香的花去比那具有人间难以企及杨贵妃,为了给人民留以想象的余地,于是才用倒装法。杜甫的《晴》诗中;“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这一倒装,是先突出视觉所见彩色,在句中却是对草、云的形容。倒装句简单说来是如何安排字句问题,贺拉斯说过:“在安排字句的时候,要考究,要小心,如果安排得巧妙,家喻户晓的字,就会取得新义,表达就能尽善尽美。”

我们认为,在古诗教学中,正确掌握并灵活运用意象捕捉法,对于恢复文言教学的应有地位,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得意义。笔者期望,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能有更新更好的方法应用于教学。

参考文献:

[1]《唐诗艺术技巧分类辞典》宗绪连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意象捕捉范文篇2

学古诗有没有用?回答是肯定的。它不仅仅在文化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先进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写照。那么,古诗在他们之间发挥着桥梁的作用。至于会出现上述问题,涉及到态度和能力因素。应该指出并非所有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都是这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中的大多数受这个新社会的影响,对古诗写作背景及旧社会知之甚少,换句话说,古文根基不扎实,难教难学是可理解的。

既然是能力问题,我们总会有办法解决的。关键态度是否正确,如果端正了教与学的态度,并正确掌握教与学的方法,那么,问题也就不攻自破。据此,我们提倡古诗教学中的意象捕捉法。

阐释:意象/意象捕捉法

中国人重意境,西方则强调意象。我们之所以选用:“意象/意象捕捉”概念,因为他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里为了教学创新,换一个角度,侧重诗歌中的意象教学。

“意象”最早见于20世纪初形成的西方意象主义。意象派认为,“意象”既是被感知的客体,也是诗人对它的体念;二者再由准确的不加修饰的词语表达出来。作为思想内容的载体,词语本身意义莫大于此。诗歌“只不过是词语镶嵌的图案。”(休姆语)换句话说,庞德在给意象下的定义是:“意象是在一刹那间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

简言之,“意象”是由“意”和“象”组成,这里的“象”就是客观事物,而象外之象就是“意”。意象有着可变的意义,象代数中的符号a,b,x。中国古诗中经常出现“月亮”这个意象,用在不同地方其意义不同。“月亮”可表示思念家乡,如“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象征纯洁的爱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还表示寂寞等意象。因此,捕捉意象法就是在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即诗中意象是什么,为什么用这个意象及它想要传达的是什么,最后要求学生领会诗中的画面、形象和语言的特色。我们认为,意象捕捉在古诗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画面的生成

古诗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一连串,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由颜色深浅、虚实、远进组成的一幅幅画。在古诗教学时,老师首先要学生找出其中的意象,然后,指导学生按作者的情感流路把这些意象串联起来,犹如身临其镜。不妨来看两首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扬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浅塘湖春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前一首,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写,诗中句句都是意象,处处有景。也处处活动着诗人的身影,移步换景,景中有人,象中有兴,情义盎然,如诗如画.生动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是一曲优美的春的颂歌!教学时,教师应声明:写景诗当然需要形象鲜明,突出景色特征,更主要的还应象中有人。而学生也只有在准确的把握意象基础上,及诗人观察方向。方可进入诗人的心灵,悟出真谛!后一首,前四句是诗人眼中的环境风物。后四句是诗人抒诉这样特定的环境风物中的心情。物与人两组画相互对应、交织。很多时候,与其说我们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看画,看那些一系列鱼惯地越过的动态画面。一个人善于或不善于读诗,重要的一个区别在于他能否将凝固不动的文字,迅速转换成活跃飞动的图画。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其智力发展不完全的情况下,好动不好静。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个年龄特征,授之以正确的阅读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很必要的。

诗里绝不能没有画面,否则失去了依凭,组织成的静态画面.是很难把激动的感受.深微的意绪表现出诗来的,诗歌画面之所以一般呈现动态,是要发挥”语景”之所长而掩其所短《钱塘湖春行》里出现五个虚词:“初、谁、渐、才、最”,它们所起的重要作用,就是把一副副画面从外部串联在一起,此外,远渐,俯仰,动静结合,有力的推动这些画面加速运动,然而,《登高》基于没有虚词,抬头是“风急天高”。俯仰是“渚青沙白”,全诗主要依靠画面与画面平行、对照、引申、补足等方面来实现对列。”“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外。每上句与下句转关接缝,皆机窍所在也。”(《艺概》刘熙载引论)

二.有利于理解语言的双层性

很多优秀古诗具有言意两层性。“言”超脱了客观存在而成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即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意”则超越了客观实在的“象”的局限,而且有象外之意,意外之意,即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意”假于“象”,假“象”而见“意”。表象只是手段,表意只是目的。所谓“诗贵意”(李东阳《蘼堂诗话》)。“象”要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而“意”则要不尽,愈多愈善,使“意”含于“象”。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李太白《子夜吴歌》,本闺情语,而翼罢征。诗人的意旨是希望朝廷能体贴征伐给唐朝广大人民造成的痛苦不幸,早日结束不义战争。诗歌一开始就以月起兴。明月和下面的“秋风”在古诗中都是浸透离情绪的意象。次句描写千家万户捣衣哦之事。诗人的眼中景,耳中声,无不是长安百姓对征战亲人的思念和牵挂。总之,诗歌意象的有机结合构成明净凄清的景象,撩人愁绪的氛围,哀怨动人的少妇形象,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诗犹文也,忌直贵曲。”(施补华《佣说诗》)托物言志,含蓄蕴籍,是中国诗歌的传统审美特征。“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言有尽而意不穷者,天下至言也。”(苏轼语)韩愈《咏雪赠张籍》中的“穿细时双透,乘危忽半摧”二句描写了下雪时雪花的特性:无处不到,能从两面穿到洗缝,拼命高攀而半途坍塌。诗人观察落雨细致精确,描写形象生动,如在眼前。字面上似精工写雪,实际上含有更深层的意象,那便是对社会上那些善于钻营、拼命高攀的势利小人的嘲讽,活画出他们的嘴脸。诗人的这层意思深藏在模写雪的“象”之下的,于是这个“象”便不仅仅只是雪之景象了,而且是势力小人钻营攀附之象。此外还有,温庭筠“鸡升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等。

三.有利于形象的塑造

诗歌具有形象性,一首好的诗歌离不开形象的塑造,优秀古诗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应根据诗歌中的意象,在我们头脑中再现作者诗中所要表达出来的形象。那么,如何再塑诗歌的形象呢?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1.比兴法的运用。先言他物,以引起歌咏之词,这是中国古诗词的传统方法。从《诗经》到近代,例字可以说不胜枚举。而杜甫堪称这方面的楷模。他借物写人的诗不在少数,作于晚年的《古柏行》就是交口称赞的名篇。这种写法一般是先扬后抑,先极言其美,再笔锋一转言其不幸之遭遇,形成一个鲜明对照,使读者在这种不平衡的场景和情感转换中产生一种特有的审美心理和感受,激越一种感情的震荡,使人久久难以忘怀,沉浸在与艺术回味之中,达到抒发愤懑、陶冶性情的目的。最易见的,是比拟性语言的运用。“樱桃小嘴糯米牙”(李季)"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只是取其鲜明的色彩进行比较,尚以为嘴巴小得像樱桃,人的面庞跟桃花一样红,那将是多么可怕!比拟当然要求贴切,贴切才能容易为人领会;比拟要求新奇,新奇才能产生突发意外的刺激力。

2.语法的变格。变格是对常格而言。人们在诗歌的创作与欣赏中会时时发现,诗歌中的语法是很难用常格来苛求的。变格中有省略、倒装、脱节等等,究极变幻。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褴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清平调三首》其一

雪莱说:“诗的语言的基础是比喻性,诗的语言揭示的是还没有任何人觉察的事物的关系,并使其为人永远不忘。”诗人用无可挑剔的自然美的属性意象:飘渺的云、国色天香的花去比那具有人间难以企及杨贵妃,为了给人民留以想象的余地,于是才用倒装法。杜甫的《晴》诗中;“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这一倒装,是先突出视觉所见彩色,在句中却是对草、云的形容。倒装句简单说来是如何安排字句问题,贺拉斯说过:“在安排字句的时候,要考究,要小心,如果安排得巧妙,家喻户晓的字,就会取得新义,表达就能尽善尽美。”

我们认为,在古诗教学中,正确掌握并灵活运用意象捕捉法,对于恢复文言教学的应有地位,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得意义。笔者期望,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能有更新更好的方法应用于教学。

参考文献:

[1]《唐诗艺术技巧分类辞典》宗绪连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意象捕捉范文篇3

关键词:意象古诗教学作用

诗歌发展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尤其是古诗取得的成绩,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有重要的影响。然而,诗歌走到今天呈下坡趋势,不能不令人担忧,看看现当代诗,数量是不少,而质量和读者量却远远不如过去。人们非但对自己的幼稚做法不为耻,反而对古诗采取冷漠的态度,说长道短,妄加评论。对于这点,又以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表现最为突出。在古诗教学时,有的青年教师头疼不好教,而大部分学生则干脆认为,社会都进步了,还要去.学那些陈旧的“之乎者也”有什么用?况且听不懂。

学古诗有没有用?回答是肯定的。它不仅仅在文化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先进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写照。那么,古诗在他们之间发挥着桥梁的作用。至于会出现上述问题,涉及到态度和能力因素。应该指出并非所有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都是这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中的大多数受这个新社会的影响,对古诗写作背景及旧社会知之甚少,换句话说,古文根基不扎实,难教难学是可理解的。

既然是能力问题,我们总会有办法解决的。关键态度是否正确,如果端正了教与学的态度,并正确掌握教与学的方法,那么,问题也就不攻自破。据此,我们提倡古诗教学中的意象捕捉法。

阐释:意象/意象捕捉法

中国人重意境,西方则强调意象。我们之所以选用:“意象/意象捕捉”概念,因为他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里为了教学创新,换一个角度,侧重诗歌中的意象教学。

“意象”最早见于20世纪初形成的西方意象主义。意象派认为,“意象”既是被感知的客体,也是诗人对它的体念;二者再由准确的不加修饰的词语表达出来。作为思想内容的载体,词语本身意义莫大于此。诗歌“只不过是词语镶嵌的图案。”(休姆语)换句话说,庞德在给意象下的定义是:“意象是在一刹那间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

简言之,“意象”是由“意”和“象”组成,这里的“象”就是客观事物,而象外之象就是“意”。意象有着可变的意义,象代数中的符号a,b,x。中国古诗中经常出现“月亮”这个意象,用在不同地方其意义不同。“月亮”可表示思念家乡,如“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象征纯洁的爱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还表示寂寞等意象。因此,捕捉意象法就是在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即诗中意象是什么,为什么用这个意象及它想要传达的是什么,最后要求学生领会诗中的画面、形象和语言的特色。我们认为,意象捕捉在古诗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画面的生成

古诗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一连串,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由颜色深浅、虚实、远进组成的一幅幅画。在古诗教学时,老师首先要学生找出其中的意象,然后,指导学生按作者的情感流路把这些意象串联起来,犹如身临其镜。不妨来看两首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扬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浅塘湖春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前一首,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写,诗中句句都是意象,处处有景。也处处活动着诗人的身影,移步换景,景中有人,象中有兴,情义盎然,如诗如画.生动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是一曲优美的春的颂歌!教学时,教师应声明:写景诗当然需要形象鲜明,突出景色特征,更主要的还应象中有人。而学生也只有在准确的把握意象基础上,及诗人观察方向。方可进入诗人的心灵,悟出真谛!后一首,前四句是诗人眼中的环境风物。后四句是诗人抒诉这样特定的环境风物中的心情。物与人两组画相互对应、交织。很多时候,与其说我们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看画,看那些一系列鱼惯地越过的动态画面。一个人善于或不善于读诗,重要的一个区别在于他能否将凝固不动的文字,迅速转换成活跃飞动的图画。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其智力发展不完全的情况下,好动不好静。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个年龄特征,授之以正确的阅读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很必要的。

诗里绝不能没有画面,否则失去了依凭,组织成的静态画面.是很难把激动的感受.深微的意绪表现出诗来的,诗歌画面之所以一般呈现动态,是要发挥”语景”之所长而掩其所短《钱塘湖春行》里出现五个虚词:“初、谁、渐、才、最”,它们所起的重要作用,就是把一副副画面从外部串联在一起,此外,远渐,俯仰,动静结合,有力的推动这些画面加速运动,然而,《登高》基于没有虚词,抬头是“风急天高”。俯仰是“渚青沙白”,全诗主要依靠画面与画面平行、对照、引申、补足等方面来实现对列。”“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外。每上句与下句转关接缝,皆机窍所在也。”(《艺概》刘熙载引论)

二.有利于理解语言的双层性

很多优秀古诗具有言意两层性。“言”超脱了客观存在而成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即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意”则超越了客观实在的“象”的局限,而且有象外之意,意外之意,即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意”假于“象”,假“象”而见“意”。表象只是手段,表意只是目的。所谓“诗贵意”(李东阳《蘼堂诗话》)。“象”要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而“意”则要不尽,愈多愈善,使“意”含于“象”。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李太白《子夜吴歌》,本闺情语,而翼罢征。诗人的意旨是希望朝廷能体贴征伐给唐朝广大人民造成的痛苦不幸,早日结束不义战争。诗歌一开始就以月起兴。明月和下面的“秋风”在古诗中都是浸透离情绪的意象。次句描写千家万户捣衣哦之事。诗人的眼中景,耳中声,无不是长安百姓对征战亲人的思念和牵挂。总之,诗歌意象的有机结合构成明净凄清的景象,撩人愁绪的氛围,哀怨动人的少妇形象,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诗犹文也,忌直贵曲。”(施补华《佣说诗》)托物言志,含蓄蕴籍,是中国诗歌的传统审美特征。“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言有尽而意不穷者,天下至言也。”(苏轼语)韩愈《咏雪赠张籍》中的“穿细时双透,乘危忽半摧”二句描写了下雪时雪花的特性:无处不到,能从两面穿到洗缝,拼命高攀而半途坍塌。诗人观察落雨细致精确,描写形象生动,如在眼前。字面上似精工写雪,实际上含有更深层的意象,那便是对社会上那些善于钻营、拼命高攀的势利小人的嘲讽,活画出他们的嘴脸。诗人的这层意思深藏在模写雪的“象”之下的,于是这个“象”便不仅仅只是雪之景象了,而且是势力小人钻营攀附之象。此外还有,温庭筠“鸡升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等。

三.有利于形象的塑造

诗歌具有形象性,一首好的诗歌离不开形象的塑造,优秀古诗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应根据诗歌中的意象,在我们头脑中再现作者诗中所要表达出来的形象。那么,如何再塑诗歌的形象呢?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1.比兴法的运用。先言他物,以引起歌咏之词,这是中国古诗词的传统方法。从《诗经》到近代,例字可以说不胜枚举。而杜甫堪称这方面的楷模。他借物写人的诗不在少数,作于晚年的《古柏行》就是交口称赞的名篇。这种写法一般是先扬后抑,先极言其美,再笔锋一转言其不幸之遭遇,形成一个鲜明对照,使读者在这种不平衡的场景和情感转换中产生一种特有的审美心理和感受,激越一种感情的震荡,使人久久难以忘怀,沉浸在与艺术回味之中,达到抒发愤懑、陶冶性情的目的。最易见的,是比拟性语言的运用。“樱桃小嘴糯米牙”(李季)"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只是取其鲜明的色彩进行比较,尚以为嘴巴小得像樱桃,人的面庞跟桃花一样红,那将是多么可怕!比拟当然要求贴切,贴切才能容易为人领会;比拟要求新奇,新奇才能产生突发意外的刺激力。

2.语法的变格。变格是对常格而言。人们在诗歌的创作与欣赏中会时时发现,诗歌中的语法是很难用常格来苛求的。变格中有省略、倒装、脱节等等,究极变幻。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褴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清平调三首》其一

雪莱说:“诗的语言的基础是比喻性,诗的语言揭示的是还没有任何人觉察的事物的关系,并使其为人永远不忘。”诗人用无可挑剔的自然美的属性意象:飘渺的云、国色天香的花去比那具有人间难以企及杨贵妃,为了给人民留以想象的余地,于是才用倒装法。杜甫的《晴》诗中;“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这一倒装,是先突出视觉所见彩色,在句中却是对草、云的形容。倒装句简单说来是如何安排字句问题,贺拉斯说过:“在安排字句的时候,要考究,要小心,如果安排得巧妙,家喻户晓的字,就会取得新义,表达就能尽善尽美。”

我们认为,在古诗教学中,正确掌握并灵活运用意象捕捉法,对于恢复文言教学的应有地位,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得意义。笔者期望,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能有更新更好的方法应用于教学。

参考文献:

[1]《唐诗艺术技巧分类辞典》宗绪连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意象捕捉范文篇4

摘要:针对当前诗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意象捕捉法,旨在拯救诗歌的衰亡局面和恢复古诗的文学地位。文中首先分析什么是意象/意象捕捉,接着详细论述意象在古诗教学中的三个作用。为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意象古诗教学作用

诗歌发展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尤其是古诗取得的成绩,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有重要的影响。然而,诗歌走到今天呈下坡趋势,不能不令人担忧,看看现当代诗,数量是不少,而质量和读者量却远远不如过去。人们非但对自己的幼稚做法不为耻,反而对古诗采取冷漠的态度,说长道短,妄加评论。对于这点,又以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表现最为突出。在古诗教学时,有的青年教师头疼不好教,而大部分学生则干脆认为,社会都进步了,还要去.学那些陈旧的“之乎者也”有什么用?况且听不懂。

学古诗有没有用?回答是肯定的。它不仅仅在文化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先进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写照。那么,古诗在他们之间发挥着桥梁的作用。至于会出现上述问题,涉及到态度和能力因素。应该指出并非所有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都是这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中的大多数受这个新社会的影响,对古诗写作背景及旧社会知之甚少,换句话说,古文根基不扎实,难教难学是可理解的。

既然是能力问题,我们总会有办法解决的。关键态度是否正确,如果端正了教与学的态度,并正确掌握教与学的方法,那么,问题也就不攻自破。据此,我们提倡古诗教学中的意象捕捉法。

阐释:意象/意象捕捉法集中国人重意境,西方则强调意象。我们之所以选用:“意象/意象捕捉”概念,因为他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里为了教学创新,换一个角度,侧重诗歌中的意象教学。

“意象”最早见于20世纪初形成的西方意象主义。意象派认为,“意象”既是被感知的客体,也是诗人对它的体念;二者再由准确的不加修饰的词语表达出来。作为思想内容的载体,词语本身意义莫大于此。诗歌“只不过是词语镶嵌的图案。”(休姆语)换句话说,庞德在给意象下的定义是:“意象是在一刹那间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

简言之,“意象”是由“意”和“象”组成,这里的“象”就是客观事物,而象外之象就是“意”。意象有着可变的意义,象代数中的符号a,b,x。中国古诗中经常出现“月亮”这个意象,用在不同地方其意义不同。“月亮”可表示思念家乡,如“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象征纯洁的爱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还表示寂寞等意象。因此,捕捉意象法就是在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即诗中意象是什么,为什么用这个意象及它想要传达的是什么,最后要求学生领会诗中的画面、形象和语言的特色。我们认为,意象捕捉在古诗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画面的生成

古诗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一连串,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由颜色深浅、虚实、远进组成的一幅幅画。在古诗教学时,老师首先要学生找出其中的意象,然后,指导学生按作者的情感流路把这些意象串联起来,犹如身临其镜。不妨来看两首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扬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浅塘湖春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前一首,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写,诗中句句都是意象,处处有景。也处处活动着诗人的身影,移步换景,景中有人,象中有兴,情义盎然,如诗如画.生动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是一曲优美的春的颂歌!教学时,教师应声明:写景诗当然需要形象鲜明,突出景色特征,更主要的还应象中有人。而学生也只有在准确的把握意象基础上,及诗人观察方向。方可进入诗人的心灵,悟出真谛!后一首,前四句是诗人眼中的环境风物。后四句是诗人抒诉这样特定的环境风物中的心情。物与人两组画相互对应、交织。很多时候,与其说我们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看画,看那些一系列鱼惯地越过的动态画面。一个人善于或不善于读诗,重要的一个区别在于他能否将凝固不动的文字,迅速转换成活跃飞动的图画。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其智力发展不完全的情况下,好动不好静。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个年龄特征,授之以正确的阅读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很必要的。

诗里绝不能没有画面,否则失去了依凭,组织成的静态画面.是很难把激动的感受.深微的意绪表现出诗来的,诗歌画面之所以一般呈现动态,是要发挥”语景”之所长而掩其所短《钱塘湖春行》里出现五个虚词:“初、谁、渐、才、最”,它们所起的重要作用,就是把一副副画面从外部串联在一起,此外,远渐,俯仰,动静结合,有力的推动这些画面加速运动,然而,《登高》基于没有虚词,抬头是“风急天高”。俯仰是“渚青沙白”,全诗主要依靠画面与画面平行、对照、引申、补足等方面来实现对列。”“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外。每上句与下句转关接缝,皆机窍所在也。”(《艺概》刘熙载引论)

二.有利于理解语言的双层性

很多优秀古诗具有言意两层性。“言”超脱了客观存在而成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即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意”则超越了客观实在的“象”的局限,而且有象外之意,意外之意,即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意”假于“象”,假“象”而见“意”。表象只是手段,表意只是目的。所谓“诗贵意”(李东阳《蘼堂诗话》)。“象”要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而“意”则要不尽,愈多愈善,使“意”含于“象”。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nbsp;——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李太白《子夜吴歌》,本闺情语,而翼罢征。诗人的意旨是希望朝廷能体贴征伐给唐朝广大人民造成的痛苦不幸,早日结束不义战争。诗歌一开始就以月起兴。明月和下面的“秋风”在古诗中都是浸透离情绪的意象。次句描写千家万户捣衣哦之事。诗人的眼中景,耳中声,无不是长安百姓对征战亲人的思念和牵挂。总之,诗歌意象的有机结合构成明净凄清的景象,撩人愁绪的氛围,哀怨动人的少妇形象,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诗犹文也,忌直贵曲。”(施补华《佣说诗》)托物言志,含蓄蕴籍,是中国诗歌的传统审美特征。“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言有尽而意不穷者,天下至言也。”(苏轼语)韩愈《咏雪赠张籍》中的“穿细时双透,乘危忽半摧”二句描写了下雪时雪花的特性:无处不到,能从两面穿到洗缝,拼命高攀而半途坍塌。诗人观察落雨细致精确,描写形象生动,如在眼前。字面上似精工写雪,实际上含有更深层的意象,那便是对社会上那些善于钻营、拼命高攀的势利小人的嘲讽,活画出他们的嘴脸。诗人的这层意思深藏在模写雪的“象”之下的,于是这个“象”便不仅仅只是雪之景象了,而且是势力小人钻营攀附之象。此外还有,温庭筠“鸡升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等。

三.有利于形象的塑造

诗歌具有形象性,一首好的诗歌离不开形象的塑造,优秀古诗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应根据诗歌中的意象,在我们头脑中再现作者诗中所要表达出来的形象。那么,如何再塑诗歌的形象呢?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1.比兴法的运用。先言他物,以引起歌咏之词,这是中国古诗词的传统方法。从《诗经》到近代,例字可以说不胜枚举。而杜甫堪称这方面的楷模。他借物写人的诗不在少数,作于晚年的《古柏行》就是交口称赞的名篇。这种写法一般是先扬后抑,先极言其美,再笔锋一转言其不幸之遭遇,形成一个鲜明对照,使读者在这种不平衡的场景和情感转换中产生一种特有的审美心理和感受,激越一种感情的震荡,使人久久难以忘怀,沉浸在与艺术回味之中,达到抒发愤懑、陶冶性情的目的。最易见的,是比拟性语言的运用。“樱桃小嘴糯米牙”(李季)"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只是取其鲜明的色彩进行比较,尚以为嘴巴小得像樱桃,人的面庞跟桃花一样红,那将是多么可怕!比拟当然要求贴切,贴切才能容易为人领会;比拟要求新奇,新奇才能产生突发意外的刺激力。

2.语法的变格。变格是对常格而言。人们在诗歌的创作与欣赏中会时时发现,诗歌中的语法是很难用常格来苛求的。变格中有省略、倒装、脱节等等,究极变幻。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褴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清平调三首》其一

雪莱说:“诗的语言的基础是比喻性,诗的语言揭示的是还没有任何人觉察的事物的关系,并使其为人永远不忘。”诗人用无可挑剔的自然美的属性意象:飘渺的云、国色天香的花去比那具有人间难以企及杨贵妃,为了给人民留以想象的余地,于是才用倒装法。杜甫的《晴》诗中;“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这一倒装,是先突出视觉所见彩色,在句中却是对草、云的形容。倒装句简单说来是如何安排字句问题,贺拉斯说过:“在安排字句的时候,要考究,要小心,如果安排得巧妙,家喻户晓的字,就会取得新义,表达就能尽善尽美。”

我们认为,在古诗教学中,正确掌握并灵活运用意象捕捉法,对于恢复文言教学的应有地位,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得意义。笔者期望,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能有更新更好的方法应用于教学。

参考文献:

[1]《唐诗艺术技巧分类辞典》宗绪连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意象捕捉范文篇5

关键词:意象古诗教学作用

诗歌发展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尤其是古诗取得的成绩,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有重要的影响。然而,诗歌走到今天呈下坡趋势,不能不令人担忧,看看现当代诗,数量是不少,而质量和读者量却远远不如过去。人们非但对自己的幼稚做法不为耻,反而对古诗采取冷漠的态度,说长道短,妄加评论。对于这点,又以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表现最为突出。在古诗教学时,有的青年教师头疼不好教,而大部分学生则干脆认为,社会都进步了,还要去.学那些陈旧的“之乎者也”有什么用?况且听不懂。

学古诗有没有用?回答是肯定的。它不仅仅在文化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先进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写照。那么,古诗在他们之间发挥着桥梁的作用。至于会出现上述问题,涉及到态度和能力因素。应该指出并非所有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都是这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中的大多数受这个新社会的影响,对古诗写作背景及旧社会知之甚少,换句话说,古文根基不扎实,难教难学是可理解的。

既然是能力问题,我们总会有办法解决的。关键态度是否正确,如果端正了教与学的态度,并正确掌握教与学的方法,那么,问题也就不攻自破。据此,我们提倡古诗教学中的意象捕捉法。

阐释:意象/意象捕捉法

中国人重意境,西方则强调意象。我们之所以选用:“意象/意象捕捉”概念,因为他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里为了教学创新,换一个角度,侧重诗歌中的意象教学。

“意象”最早见于20世纪初形成的西方意象主义。意象派认为,“意象”既是被感知的客体,也是诗人对它的体念;二者再由准确的不加修饰的词语表达出来。作为思想内容的载体,词语本身意义莫大于此。诗歌“只不过是词语镶嵌的图案。”(休姆语)换句话说,庞德在给意象下的定义是:“意象是在一刹那间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

简言之,“意象”是由“意”和“象”组成,这里的“象”就是客观事物,而象外之象就是“意”。意象有着可变的意义,象代数中的符号a,b,x。中国古诗中经常出现“月亮”这个意象,用在不同地方其意义不同。“月亮”可表示思念家乡,如“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象征纯洁的爱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还表示寂寞等意象。因此,捕捉意象法就是在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即诗中意象是什么,为什么用这个意象及它想要传达的是什么,最后要求学生领会诗中的画面、形象和语言的特色。我们认为,意象捕捉在古诗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画面的生成

古诗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一连串,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由颜色深浅、虚实、远进组成的一幅幅画。在古诗教学时,老师首先要学生找出其中的意象,然后,指导学生按作者的情感流路把这些意象串联起来,犹如身临其镜。不妨来看两首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扬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浅塘湖春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前一首,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写,诗中句句都是意象,处处有景。也处处活动着诗人的身影,移步换景,景中有人,象中有兴,情义盎然,如诗如画.生动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是一曲优美的春的颂歌!教学时,教师应声明:写景诗当然需要形象鲜明,突出景色特征,更主要的还应象中有人。而学生也只有在准确的把握意象基础上,及诗人观察方向。方可进入诗人的心灵,悟出真谛!后一首,前四句是诗人眼中的环境风物。后四句是诗人抒诉这样特定的环境风物中的心情。物与人两组画相互对应、交织。很多时候,与其说我们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看画,看那些一系列鱼惯地越过的动态画面。一个人善于或不善于读诗,重要的一个区别在于他能否将凝固不动的文字,迅速转换成活跃飞动的图画。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其智力发展不完全的情况下,好动不好静。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个年龄特征,授之以正确的阅读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很必要的。

诗里绝不能没有画面,否则失去了依凭,组织成的静态画面.是很难把激动的感受.深微的意绪表现出诗来的,诗歌画面之所以一般呈现动态,是要发挥”语景”之所长而掩其所短《钱塘湖春行》里出现五个虚词:“初、谁、渐、才、最”,它们所起的重要作用,就是把一副副画面从外部串联在一起,此外,远渐,俯仰,动静结合,有力的推动这些画面加速运动,然而,《登高》基于没有虚词,抬头是“风急天高”。俯仰是“渚青沙白”,全诗主要依靠画面与画面平行、对照、引申、补足等方面来实现对列。”“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外。每上句与下句转关接缝,皆机窍所在也。”(《艺概》刘熙载引论)

二、有利于理解语言的双层性

很多优秀古诗具有言意两层性。“言”超脱了客观存在而成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即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意”则超越了客观实在的“象”的局限,而且有象外之意,意外之意,即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意”假于“象”,假“象”而见“意”。表象只是手段,表意只是目的。所谓“诗贵意”(李东阳《蘼堂诗话》)。“象”要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而“意”则要不尽,愈多愈善,使“意”含于“象”。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李太白《子夜吴歌》,本闺情语,而翼罢征。诗人的意旨是希望朝廷能体贴征伐给唐朝广大人民造成的痛苦不幸,早日结束不义战争。诗歌一开始就以月起兴。明月和下面的“秋风”在古诗中都是浸透离情绪的意象。次句描写千家万户捣衣哦之事。诗人的眼中景,耳中声,无不是长安百姓对征战亲人的思念和牵挂。总之,诗歌意象的有机结合构成明净凄清的景象,撩人愁绪的氛围,哀怨动人的少妇形象,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诗犹文也,忌直贵曲。”(施补华《佣说诗》)托物言志,含蓄蕴籍,是中国诗歌的传统审美特征。“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言有尽而意不穷者,天下至言也。”(苏轼语)韩愈《咏雪赠张籍》中的“穿细时双透,乘危忽半摧”二句描写了下雪时雪花的特性:无处不到,能从两面穿到洗缝,拼命高攀而半途坍塌。诗人观察落雨细致精确,描写形象生动,如在眼前。字面上似精工写雪,实际上含有更深层的意象,那便是对社会上那些善于钻营、拼命高攀的势利小人的嘲讽,活画出他们的嘴脸。诗人的这层意思深藏在模写雪的“象”之下的,于是这个“象”便不仅仅只是雪之景象了,而且是势力小人钻营攀附之象。此外还有,温庭筠“鸡升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等。

三、有利于形象的塑造

诗歌具有形象性,一首好的诗歌离不开形象的塑造,优秀古诗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应根据诗歌中的意象,在我们头脑中再现作者诗中所要表达出来的形象。那么,如何再塑诗歌的形象呢?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1.比兴法的运用。先言他物,以引起歌咏之词,这是中国古诗词的传统方法。从《诗经》到近代,例字可以说不胜枚举。而杜甫堪称这方面的楷模。他借物写人的诗不在少数,作于晚年的《古柏行》就是交口称赞的名篇。这种写法一般是先扬后抑,先极言其美,再笔锋一转言其不幸之遭遇,形成一个鲜明对照,使读者在这种不平衡的场景和情感转换中产生一种特有的审美心理和感受,激越一种感情的震荡,使人久久难以忘怀,沉浸在与艺术回味之中,达到抒发愤懑、陶冶性情的目的。最易见的,是比拟性语言的运用。“樱桃小嘴糯米牙”(李季)"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只是取其鲜明的色彩进行比较,尚以为嘴巴小得像樱桃,人的面庞跟桃花一样红,那将是多么可怕!比拟当然要求贴切,贴切才能容易为人领会;比拟要求新奇,新奇才能产生突发意外的刺激力。

2.语法的变格。变格是对常格而言。人们在诗歌的创作与欣赏中会时时发现,诗歌中的语法是很难用常格来苛求的。变格中有省略、倒装、脱节等等,究极变幻。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褴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清平调三首》其一

雪莱说:“诗的语言的基础是比喻性,诗的语言揭示的是还没有任何人觉察的事物的关系,并使其为人永远不忘。”诗人用无可挑剔的自然美的属性意象:飘渺的云、国色天香的花去比那具有人间难以企及杨贵妃,为了给人民留以想象的余地,于是才用倒装法。杜甫的《晴》诗中;“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这一倒装,是先突出视觉所见彩色,在句中却是对草、云的形容。倒装句简单说来是如何安排字句问题,贺拉斯说过:“在安排字句的时候,要考究,要小心,如果安排得巧妙,家喻户晓的字,就会取得新义,表达就能尽善尽美。”公务员之家

我们认为,在古诗教学中,正确掌握并灵活运用意象捕捉法,对于恢复文言教学的应有地位,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得意义。笔者期望,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能有更新更好的方法应用于教学。

参考文献:

[1]《唐诗艺术技巧分类辞典》宗绪连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意象捕捉范文篇6

关键词:意象古诗教学作用

诗歌发展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尤其是古诗取得的成绩,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有重要的影响。然而,诗歌走到今天呈下坡趋势,不能不令人担忧,看看现当代诗,数量是不少,而质量和读者量却远远不如过去。人们非但对自己的幼稚做法不为耻,反而对古诗采取冷漠的态度,说长道短,妄加评论。对于这点,又以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表现最为突出。在古诗教学时,有的青年教师头疼不好教,而大部分学生则干脆认为,社会都进步了,还要去.学那些陈旧的“之乎者也”有什么用?况且听不懂。

学古诗有没有用?回答是肯定的。它不仅仅在文化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先进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写照。那么,古诗在他们之间发挥着桥梁的作用。至于会出现上述问题,涉及到态度和能力因素。应该指出并非所有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都是这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中的大多数受这个新社会的影响,对古诗写作背景及旧社会知之甚少,换句话说,古文根基不扎实,难教难学是可理解的。

既然是能力问题,我们总会有办法解决的。关键态度是否正确,如果端正了教与学的态度,并正确掌握教与学的方法,那么,问题也就不攻自破。据此,我们提倡古诗教学中的意象捕捉法。

阐释:意象/意象捕捉法

中国人重意境,西方则强调意象。我们之所以选用:“意象/意象捕捉”概念,因为他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里为了教学创新,换一个角度,侧重诗歌中的意象教学。

“意象”最早见于20世纪初形成的西方意象主义。意象派认为,“意象”既是被感知的客体,也是诗人对它的体念;二者再由准确的不加修饰的词语表达出来。作为思想内容的载体,词语本身意义莫大于此。诗歌“只不过是词语镶嵌的图案。”(休姆语)换句话说,庞德在给意象下的定义是:“意象是在一刹那间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

简言之,“意象”是由“意”和“象”组成,这里的“象”就是客观事物,而象外之象就是“意”。意象有着可变的意义,象代数中的符号a,b,x。中国古诗中经常出现“月亮”这个意象,用在不同地方其意义不同。“月亮”可表示思念家乡,如“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象征纯洁的爱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还表示寂寞等意象。因此,捕捉意象法就是在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即诗中意象是什么,为什么用这个意象及它想要传达的是什么,最后要求学生领会诗中的画面、形象和语言的特色。我们认为,意象捕捉在古诗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画面的生成

古诗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一连串,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由颜色深浅、虚实、远进组成的一幅幅画。在古诗教学时,老师首先要学生找出其中的意象,然后,指导学生按作者的情感流路把这些意象串联起来,犹如身临其镜。不妨来看两首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扬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浅塘湖春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前一首,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写,诗中句句都是意象,处处有景。也处处活动着诗人的身影,移步换景,景中有人,象中有兴,情义盎然,如诗如画.生动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是一曲优美的春的颂歌!教学时,教师应声明:写景诗当然需要形象鲜明,突出景色特征,更主要的还应象中有人。而学生也只有在准确的把握意象基础上,及诗人观察方向。方可进入诗人的心灵,悟出真谛!后一首,前四句是诗人眼中的环境风物。后四句是诗人抒诉这样特定的环境风物中的心情。物与人两组画相互对应、交织。很多时候,与其说我们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看画,看那些一系列鱼惯地越过的动态画面。一个人善于或不善于读诗,重要的一个区别在于他能否将凝固不动的文字,迅速转换成活跃飞动的图画。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其智力发展不完全的情况下,好动不好静。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个年龄特征,授之以正确的阅读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很必要的。

诗里绝不能没有画面,否则失去了依凭,组织成的静态画面.是很难把激动的感受.深微的意绪表现出诗来的,诗歌画面之所以一般呈现动态,是要发挥”语景”之所长而掩其所短《钱塘湖春行》里出现五个虚词:“初、谁、渐、才、最”,它们所起的重要作用,就是把一副副画面从外部串联在一起,此外,远渐,俯仰,动静结合,有力的推动这些画面加速运动,然而,《登高》基于没有虚词,抬头是“风急天高”。俯仰是“渚青沙白”,全诗主要依靠画面与画面平行、对照、引申、补足等方面来实现对列。”“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外。每上句与下句转关接缝,皆机窍所在也。”(《艺概》刘熙载引论)

二.有利于理解语言的双层性

很多优秀古诗具有言意两层性。“言”超脱了客观存在而成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即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意”则超越了客观实在的“象”的局限,而且有象外之意,意外之意,即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意”假于“象”,假“象”而见“意”。表象只是手段,表意只是目的。所谓“诗贵意”(李东阳《蘼堂诗话》)。“象”要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而“意”则要不尽,愈多愈善,使“意”含于“象”。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李太白《子夜吴歌》,本闺情语,而翼罢征。诗人的意旨是希望朝廷能体贴征伐给唐朝广大人民造成的痛苦不幸,早日结束不义战争。诗歌一开始就以月起兴。明月和下面的“秋风”在古诗中都是浸透离情绪的意象。次句描写千家万户捣衣哦之事。诗人的眼中景,耳中声,无不是长安百姓对征战亲人的思念和牵挂。总之,诗歌意象的有机结合构成明净凄清的景象,撩人愁绪的氛围,哀怨动人的少妇形象,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诗犹文也,忌直贵曲。”(施补华《佣说诗》)托物言志,含蓄蕴籍,是中国诗歌的传统审美特征。“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言有尽而意不穷者,天下至言也。”(苏轼语)韩愈《咏雪赠张籍》中的“穿细时双透,乘危忽半摧”二句描写了下雪时雪花的特性:无处不到,能从两面穿到洗缝,拼命高攀而半途坍塌。诗人观察落雨细致精确,描写形象生动,如在眼前。字面上似精工写雪,实际上含有更深层的意象,那便是对社会上那些善于钻营、拼命高攀的势利小人的嘲讽,活画出他们的嘴脸。诗人的这层意思深藏在模写雪的“象”之下的,于是这个“象”便不仅仅只是雪之景象了,而且是势力小人钻营攀附之象。此外还有,温庭筠“鸡升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等。

三.有利于形象的塑造

诗歌具有形象性,一首好的诗歌离不开形象的塑造,优秀古诗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应根据诗歌中的意象,在我们头脑中再现作者诗中所要表达出来的形象。那么,如何再塑诗歌的形象呢?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1.比兴法的运用。先言他物,以引起歌咏之词,这是中国古诗词的传统方法。从《诗经》到近代,例字可以说不胜枚举。而杜甫堪称这方面的楷模。他借物写人的诗不在少数,作于晚年的《古柏行》就是交口称赞的名篇。这种写法一般是先扬后抑,先极言其美,再笔锋一转言其不幸之遭遇,形成一个鲜明对照,使读者在这种不平衡的场景和情感转换中产生一种特有的审美心理和感受,激越一种感情的震荡,使人久久难以忘怀,沉浸在与艺术回味之中,达到抒发愤懑、陶冶性情的目的。最易见的,是比拟性语言的运用。“樱桃小嘴糯米牙”(李季)"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只是取其鲜明的色彩进行比较,尚以为嘴巴小得像樱桃,人的面庞跟桃花一样红,那将是多么可怕!比拟当然要求贴切,贴切才能容易为人领会;比拟要求新奇,新奇才能产生突发意外的刺激力。

2.语法的变格。变格是对常格而言。人们在诗歌的创作与欣赏中会时时发现,诗歌中的语法是很难用常格来苛求的。变格中有省略、倒装、脱节等等,究极变幻。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褴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清平调三首》其一

雪莱说:“诗的语言的基础是比喻性,诗的语言揭示的是还没有任何人觉察的事物的关系,并使其为人永远不忘。”诗人用无可挑剔的自然美的属性意象:飘渺的云、国色天香的花去比那具有人间难以企及杨贵妃,为了给人民留以想象的余地,于是才用倒装法。杜甫的《晴》诗中;“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这一倒装,是先突出视觉所见彩色,在句中却是对草、云的形容。倒装句简单说来是如何安排字句问题,贺拉斯说过:“在安排字句的时候,要考究,要小心,如果安排得巧妙,家喻户晓的字,就会取得新义,表达就能尽善尽美。”

我们认为,在古诗教学中,正确掌握并灵活运用意象捕捉法,对于恢复文言教学的应有地位,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得意义。笔者期望,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能有更新更好的方法应用于教学。

参考文献:

[1]《唐诗艺术技巧分类辞典》宗绪连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意象捕捉范文篇7

关键词:意象古诗教学作用

诗歌发展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尤其是古诗取得的成绩,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有重要的影响。然而,诗歌走到今天呈下坡趋势,不能不令人担忧,看看现当代诗,数量是不少,而质量和读者量却远远不如过去。人们非但对自己的幼稚做法不为耻,反而对古诗采取冷漠的态度,说长道短,妄加评论。对于这点,又以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表现最为突出。在古诗教学时,有的青年教师头疼不好教,而大部分学生则干脆认为,社会都进步了,还要去.学那些陈旧的“之乎者也”有什么用?况且听不懂。

学古诗有没有用?回答是肯定的。它不仅仅在文化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先进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写照。那么,古诗在他们之间发挥着桥梁的作用。至于会出现上述问题,涉及到态度和能力因素。应该指出并非所有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都是这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中的大多数受这个新社会的影响,对古诗写作背景及旧社会知之甚少,换句话说,古文根基不扎实,难教难学是可理解的。

既然是能力问题,我们总会有办法解决的。关键态度是否正确,如果端正了教与学的态度,并正确掌握教与学的方法,那么,问题也就不攻自破。据此,我们提倡古诗教学中的意象捕捉法。

阐释:意象/意象捕捉法

中国人重意境,西方则强调意象。我们之所以选用:“意象/意象捕捉”概念,因为他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里为了教学创新,换一个角度,侧重诗歌中的意象教学。

“意象”最早见于20世纪初形成的西方意象主义。意象派认为,“意象”既是被感知的客体,也是诗人对它的体念;二者再由准确的不加修饰的词语表达出来。作为思想内容的载体,词语本身意义莫大于此。诗歌“只不过是词语镶嵌的图案。”(休姆语)换句话说,庞德在给意象下的定义是:“意象是在一刹那间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

简言之,“意象”是由“意”和“象”组成,这里的“象”就是客观事物,而象外之象就是“意”。意象有着可变的意义,象代数中的符号a,b,x。中国古诗中经常出现“月亮”这个意象,用在不同地方其意义不同。“月亮”可表示思念家乡,如“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象征纯洁的爱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还表示寂寞等意象。因此,捕捉意象法就是在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即诗中意象是什么,为什么用这个意象及它想要传达的是什么,最后要求学生领会诗中的画面、形象和语言的特色。我们认为,意象捕捉在古诗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画面的生成

古诗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一连串,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由颜色深浅、虚实、远进组成的一幅幅画。在古诗教学时,老师首先要学生找出其中的意象,然后,指导学生按作者的情感流路把这些意象串联起来,犹如身临其镜。不妨来看两首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扬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浅塘湖春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前一首,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写,诗中句句都是意象,处处有景。也处处活动着诗人的身影,移步换景,景中有人,象中有兴,情义盎然,如诗如画.生动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是一曲优美的春的颂歌!教学时,教师应声明:写景诗当然需要形象鲜明,突出景色特征,更主要的还应象中有人。而学生也只有在准确的把握意象基础上,及诗人观察方向。方可进入诗人的心灵,悟出真谛!后一首,前四句是诗人眼中的环境风物。后四句是诗人抒诉这样特定的环境风物中的心情。物与人两组画相互对应、交织。很多时候,与其说我们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看画,看那些一系列鱼惯地越过的动态画面。一个人善于或不善于读诗,重要的一个区别在于他能否将凝固不动的文字,迅速转换成活跃飞动的图画。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其智力发展不完全的情况下,好动不好静。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个年龄特征,授之以正确的阅读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很必要的。

诗里绝不能没有画面,否则失去了依凭,组织成的静态画面.是很难把激动的感受.深微的意绪表现出诗来的,诗歌画面之所以一般呈现动态,是要发挥”语景”之所长而掩其所短《钱塘湖春行》里出现五个虚词:“初、谁、渐、才、最”,它们所起的重要作用,就是把一副副画面从外部串联在一起,此外,远渐,俯仰,动静结合,有力的推动这些画面加速运动,然而,《登高》基于没有虚词,抬头是“风急天高”。俯仰是“渚青沙白”,全诗主要依靠画面与画面平行、对照、引申、补足等方面来实现对列。”“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外。每上句与下句转关接缝,皆机窍所在也。”(《艺概》刘熙载引论)

二.有利于理解语言的双层性

很多优秀古诗具有言意两层性。“言”超脱了客观存在而成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即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意”则超越了客观实在的“象”的局限,而且有象外之意,意外之意,即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意”假于“象”,假“象”而见“意”。表象只是手段,表意只是目的。所谓“诗贵意”(李东阳《蘼堂诗话》)。“象”要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而“意”则要不尽,愈多愈善,使“意”含于“象”。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李太白《子夜吴歌》,本闺情语,而翼罢征。诗人的意旨是希望朝廷能体贴征伐给唐朝广大人民造成的痛苦不幸,早日结束不义战争。诗歌一开始就以月起兴。明月和下面的“秋风”在古诗中都是浸透离情绪的意象。次句描写千家万户捣衣哦之事。诗人的眼中景,耳中声,无不是长安百姓对征战亲人的思念和牵挂。总之,诗歌意象的有机结合构成明净凄清的景象,撩人愁绪的氛围,哀怨动人的少妇形象,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诗犹文也,忌直贵曲。”(施补华《佣说诗》)托物言志,含蓄蕴籍,是中国诗歌的传统审美特征。“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言有尽而意不穷者,天下至言也。”(苏轼语)韩愈《咏雪赠张籍》中的“穿细时双透,乘危忽半摧”二句描写了下雪时雪花的特性:无处不到,能从两面穿到洗缝,拼命高攀而半途坍塌。诗人观察落雨细致精确,描写形象生动,如在眼前。字面上似精工写雪,实际上含有更深层的意象,那便是对社会上那些善于钻营、拼命高攀的势利小人的嘲讽,活画出他们的嘴脸。诗人的这层意思深藏在模写雪的“象”之下的,于是这个“象”便不仅仅只是雪之景象了,而且是势力小人钻营攀附之象。此外还有,温庭筠“鸡升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等。

三.有利于形象的塑造

诗歌具有形象性,一首好的诗歌离不开形象的塑造,优秀古诗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应根据诗歌中的意象,在我们头脑中再现作者诗中所要表达出来的形象。那么,如何再塑诗歌的形象呢?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1.比兴法的运用。先言他物,以引起歌咏之词,这是中国古诗词的传统方法。从《诗经》到近代,例字可以说不胜枚举。而杜甫堪称这方面的楷模。他借物写人的诗不在少数,作于晚年的《古柏行》就是交口称赞的名篇。这种写法一般是先扬后抑,先极言其美,再笔锋一转言其不幸之遭遇,形成一个鲜明对照,使读者在这种不平衡的场景和情感转换中产生一种特有的审美心理和感受,激越一种感情的震荡,使人久久难以忘怀,沉浸在与艺术回味之中,达到抒发愤懑、陶冶性情的目的。最易见的,是比拟性语言的运用。“樱桃小嘴糯米牙”(李季)"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只是取其鲜明的色彩进行比较,尚以为嘴巴小得像樱桃,人的面庞跟桃花一样红,那将是多么可怕!比拟当然要求贴切,贴切才能容易为人领会;比拟要求新奇,新奇才能产生突发意外的刺激力。

2.语法的变格。变格是对常格而言。人们在诗歌的创作与欣赏中会时时发现,诗歌中的语法是很难用常格来苛求的。变格中有省略、倒装、脱节等等,究极变幻。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褴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清平调三首》其一

雪莱说:“诗的语言的基础是比喻性,诗的语言揭示的是还没有任何人觉察的事物的关系,并使其为人永远不忘。”诗人用无可挑剔的自然美的属性意象:飘渺的云、国色天香的花去比那具有人间难以企及杨贵妃,为了给人民留以想象的余地,于是才用倒装法。杜甫的《晴》诗中;“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这一倒装,是先突出视觉所见彩色,在句中却是对草、云的形容。倒装句简单说来是如何安排字句问题,贺拉斯说过:“在安排字句的时候,要考究,要小心,如果安排得巧妙,家喻户晓的字,就会取得新义,表达就能尽善尽美。”

我们认为,在古诗教学中,正确掌握并灵活运用意象捕捉法,对于恢复文言教学的应有地位,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得意义。笔者期望,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能有更新更好的方法应用于教学。

参考文献:

[1]《唐诗艺术技巧分类辞典》宗绪连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意象捕捉范文篇8

一、诗歌教学中的难点

在现实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把诗歌的鉴赏讲成了知识灌输课,将诗歌四分五裂,降低了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变成了简单的诗歌背诵。对学生诗歌学习情况进行的调研显示:中学生对诗歌的喜爱程度,感到有兴趣的,高中为2.9%,初中为15.7%;感到一般的,高中为85.5%,初中为82.1%;不感兴趣的高中为11.6%,初中为2.2%。可见,中学生对诗歌的兴趣程度处于“一般”的最多,而感兴趣的程度最低。而对于诗歌教学方式的调研,结果如下:期望意境教学的为71.2%,期望原创教学法的为56.1%,希望延续当前教学法的为11%。可见,大多学生希望对诗歌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对于诗歌意境的教学方式,学生较为喜欢,学生希望能够在诗歌的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情感及文学素养。而大多数学生对于当前的教学法较为抵触。此外,原创教学法,即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创造诗词,独立营造诗中的意境,学生也较为感兴趣。

二、诗的意境领略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捕捉意象体味意境

意象对于诗词意境的营造显得尤为关键。如“孤雁、枯藤”等意象描绘的意境多为给人以“忧愁、忧伤”之感;而“青山、绿水、红杏”等意象所营造出来的则是欢快的意境。因此捕捉意象或词眼对于把握整篇诗词的意境是一个关键点。如李白的《皇基南天门》:“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领略该诗的意境,我们首先可以捕捉该诗词的意象: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边。然后引导学生想象该诗的意境:江水从远处奔流而至,南天门从中切断……抒发了作者雄放的豪情壮志。

(二)了解写作背景

由于学生和诗人不是处在同一时代和同一环境,学生对于当时的历史、器物、服饰、风土人情、作者的思想情感等在理解上有隔阂。要使学生更好地进人古诗词作者所营造的意境中,首先需要学生理解这篇诗词的写作背景,知道诗人写这篇文章的心情如何、要表达的思想如何以及诗人的词风如何。只有明确了系列的写作背景,才能更好地来理解、把握整篇诗词,进而领略其中的意境。如孟浩然《宿建德江》一诗:“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不仅需要在教学中诵读,点出意象,更需要了解作者的处境及写作背景。诗人孟浩然生活在开元盛世,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画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终身布衣。该诗为诗人科场失意后漫游时期在建德江边的感慨。因此,该诗中不论是烟渚、天低树、月都抒发了诗人羁旅愁思,给人以“最难消遣是黄昏”之感。

(三)原创教学法

意象捕捉范文篇9

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是建立在对语言理解的基础上的。在教学过程中,反馈信息表明学生对诗歌理解的障碍较大,综合分析之后得出三点原因:对诗歌特点认识不足,因而把握不准;思路不清晰;综合分析能力不够。针对学情,我在教学中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一、掌握诗歌特点,挖掘潜在信息

“文贵隐,诗贵藏”,一首诗歌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容纳大量的形象要素和情感要素,就要通过其外显的信息最大限度地蕴涵深层的潜信息,越是卓越的诗人就越注重其诗歌的内涵,也就是说,越优秀的诗作其内在的潜信息越多且能有机地组合。就诗歌而言,内在信息一般不外两种:形象和情感。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诗歌中所书写的对象也不外人、事、物、景、情,但因其语言凝练,内容又高度集中,所以,在字面之外隐藏着大量的人、事、物、景(形象)和情(情感),我们称之为潜在信息。

潜在形象信息主要包括景物特征和抒情主体(人物)。进行诗歌鉴赏时,景物是我们的必然着眼点,诗人所写的景物作为外在的显信息是我们捕捉潜信息的关键。在鉴赏“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时,我让学生比起眼睛来大胆得想象,学生七嘴八舌的说出了想象中有初升的明月、鸣叫的山鸟,我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外在的显信息,但透过这些,我们可以捕捉到春山涧溪中倾泻而下的皎洁的月光,想象到在声声鸟鸣中愈发显得寂寥和静穆的山林景象,至此,诗人内心闲静的情感和诗中反衬的艺术手法也就不言而喻了。通过我的引导,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接着我有举出了名句“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请学生自主分析。一向大胆敏捷的孙广山说:“我透过独坐者坐守空斋的表层信息,捕捉到的是莺声婉转、春水东流、美景在前无人共赏的孤寂之情.”在同学们的一片赞叹声中,我做了点评,并进一步明确:这是抒情主体的形象。古语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诗歌中,外在信息与其潜在信息是统一的,一致的,写了什么景物,必然要突出景物特征,而这其中也自然地渗透了抒情主体的形象,所以说捕捉潜信息要从外在景物入手。

二、诗歌的意象是外在信息与潜信息的契合点

诗歌的意象联系着情与景,融合着主观和客观,所以,它是我们经由外在信息捕捉景物特征和抒情主体情感世界一系列潜信息的必由之路。如果把诗歌将欣赏者与作者造成的隔阂视作一堵墙的话,那么,意象恰似这堵墙上开着的一扇窗,经过它,透出室内点点的灯光,也可以穿过读者审美的眼光,这样才能将读者的感受和作者的情感勾连起来,渐渐趋同为一。所以,准确地定位意象,是诗歌欣赏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而教会学生捕捉意象,准确地在意象中剥离情和景,则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完成的任务。

意象在诗歌中表现为一定的景物,因此,准确地把握景物这一外在信息是挖掘其内在意蕴的关键。而披景入情的方式即由景物出发,经由契合点-----意象,汇集诗歌内部有机组合为一体的形象和情感两类潜在信息,反馈之,感悟之,审视之,将表层含义和内在意蕴和而为一,将浓缩为数字、数十字、数百字的众多内容充分调动开来,形成一种以诗歌主体为中心的发散性的理解层面,完成读者的欣赏美与作者的表现美渐趋的求同的过程。这种思维方式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过文化的积累和浸润而逐渐形成的。

三、沿着思维的逻辑穿越诗歌的时空

意象捕捉范文篇10

关键词:服装设计;机械外观设计;视知觉;工业设计;思维意象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代表人物鲁道夫•阿恩海姆曾说:“思维需要意象,意象中又包含着思维。因此,包含意象的视觉艺术乃是视觉思维的故土”[1]。所谓“美”,就是指一种无形的、抽象的意识抑或是一种知觉,而想要表达、创造这种意识或知觉,就需要捕捉并把握其本质特征,并将这种被捕捉到的特征赋予实在的形态。但是这种意象的赋予并非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是要遵循视觉审美规律来操作。服装设计和机械外观设计都是实用性学科,只有在满足视觉美感的基础上,才能展示其独有的功能性。事实上,无论是服装设计还是机械外观设计,都包含了大量的视觉艺术成分。对设计学科而言,在处理视知觉与思维关系方面要遵循三个基本设计原则:其一,设计应让人认识到设计的意识核心,能不加赘述地直指重点;其二,设计是被设计者赋予其想法的视觉意象载体,传达了设计者的初创思维;其三,当设计的形态与特定的抽象意象相似或同构时会带有该抽象意象所带有的情感,即所谓个性与一般性的融合。通过视知觉与思维的三个设计原则来对比研究服装设计和机械外观设计,以企使两者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一、服装设计与机械外观设计基本设计原则的比较

(一)服装设计与机械外观设计之设计意识核心的对比

所谓设计意识核心,就是设计师遵从视觉艺术的审美要求,把现实复杂的视觉现象及其关系简化为简洁的形状、线条的关系。我们眼中的世界是缤纷多彩、充满变化的,但是在这些复杂的意象背后,有着简明的审美要素和功能要素,这些要素就是设计师所关注的核心内容,即其设计的意识核心。比如设计师观看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会专注于人与车的互动关系,其核心意识便是人与物由“骑”这个动作相关联的一个动态功能关系及其审美意味。服装设计大师乔治•阿玛尼,向我们诠释了简单中见丰富、纯粹中见典雅的极简主义风格。与强调装饰性的设计师相反,极简主义设计更加注重服装的功能性,只保留极少的精华部分,以最精炼的设计语言传达设计理念。以这种风格见长的还有CalvinKlein、JILSANDER等。完美的裁剪与别致典雅的配色,都向我们传达了极简的美。而在小型机械外观设计中,素有“白雪公主之棺”美誉的留声机SK-4,没有华丽的外观和复杂的造型,简洁中渗透着优雅;细节处理十分严谨,一丝一毫都经过反复推敲。从其外观设计可以看出,设计者对传统留声机的现实意象进行了现代极简化处理,去除了雍余设计,只保留了设计的核心意识,成就了其优雅的品质。可见,一个好的设计应有其特有的设计核心,不管是服装设计还是机械外观设计,把握住设计核心,对核心意识进行表达才能抓住其设计本质。

(二)服装设计与机械外观设计之初创思维传达的对比

服装设计和机械外观设计包含诸多视觉元素,除了为功能和体验服务的部分,其余的都在不遗余力地表现着设计者的审美思想。设计视觉艺术的产生都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现实意象的基础上,这种意象会给予设计师一个观看后的思维反馈,这种反馈就是设计师所寻找的,赋予设计作品以审美品质。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可口可乐公司的玻璃瓶设计。1898年玻璃工亚历山大•山姆在与女友约会时看到女友身着一套连衣裙,臀部突出,腰腿纤细,于是他突发灵感,便根据女友这套穿着设计出一个玻璃瓶。而后被可口可乐公司以600万美元的高价购得,从而造就了可口可乐历史上最成功的瓶身包装。这款玻璃瓶设计堪称经典,宛若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瓶身整体中部圆满,下部纤细,底部又回到一个宽节奏,嫣然妙龄女郎款款而立,瓶身中下部的扭纹,就像少女优美的条纹长裙。该款玻璃瓶的设计反映了设计者的思考,他以敏锐的职业审美眼光将美的灵感注入了设计,再通过审美思维进一步强化了其设计元素,将设计意识核心与创造思维通过玻璃瓶传达给了欣赏者。而在服装设计中,每个服装设计师都在不遗余力地表达自己的初创思维。无论是谁,都将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对生活的感悟、对理想的憧憬,统统表现在了自己所设计的服装里。闻名遐迩的香奈儿(CHANEL)表达了自己对女性独立的理想和女性永远高雅的情感;法国时装设计师克丽斯汀•迪奥(DIOR)用一种新条线带给女性以全新的面貌并重建了二战后的服饰美感。当下,也有如黎巴嫩服装设计师艾莉•萨博(ELIESAAB),其诸多设计作品则很好地表达了独特、精致和不可复制性。他们都是传递自己初创思维的大师。而机械外观设计的思维传达虽然没有服装这么具有代表性,但还是具有一定情感表达的。例如德国制造的机械外观设计,从整体上给人一种稳重感,其工艺的严谨、技术的精巧、颜色搭配的和谐,无一不在向世界传达着德国制造的优秀,可见,国外也有不少品牌已经在外观设计上有其独有的辨识度。而国内因机械外观设计起步晚,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尚且欠缺,正因如此,才需要我们更加努力地跟上世界的步伐。

(三)服装设计与机械外观设计之意象与情感融合的对比

在设计艺术漫长的发展长河中,无数的意象被赋予无数的意义,久而久之,一些意象因被设计师反复使用而有了固定的意义,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视觉语义,随着设计艺术的发展,形成了特定语义意象的抽象符号,凡是与这抽象符号相似的视觉元素,也就同样带有了该符号意象所指代的意义和情感。一对鲜明的例子就是甲壳虫与兰博基尼。二战后,德国经济慢慢复苏,在沃尔夫斯堡大众汽车开始设计并投产了被称为“欢乐带来力量”的甲壳虫汽车。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它采用圆润的外观设计,看上去就像一只可爱的甲壳虫,给人们一种活泼、可爱、欢乐的感觉。甲壳虫汽车的视觉元素给人这样的情感反馈与它采用的圆弧型设计密不可分。圆型、椭圆形、蛋型这类圆润的抽象意象本身就蕴含着可爱、欢快等情感,因此采用这类形状符号的甲壳虫汽车自然也就传递了同样的情感。而兰博基尼跑车是诸多汽车收藏家所心仪的藏品。该品牌整体设计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冷峻感,这种压迫至地面的感觉来自于它冷酷的扁平造型元素、硬朗的外表以及棱角分明的视觉符号,这种棱角分明的视觉元素造型,使得其视觉反馈充满了强势的现代感与科技感。这种情感的固有抽象符号在设计乃至艺术中可以看作是一种一般性的视觉思维结果,而与其类似的意象就有着同样的情感传递功能,使得无论设计者要表达的个性多么强烈、多么晦涩难懂,都能在观者的反馈中,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这些意象所带来的情感表达,这也就是在视觉思维中人的视知觉与抽象的情感概念相结合的产物。优秀的服装设计也总是能呈现给穿着者或是观看者一种情感,或许沉静,或许欢快,或许忧郁,或许喜悦,这些传达出来的情感都是意象与情感的巧妙融合。而传达的手段通常有颜色搭配、裁剪比例、廓形外观等。而机械外观设计则不那么倾向于传递喜悦这种情感,更多地是传达安全、稳定、坚固等情感。各类机床、纺织机械,各种叉车、挖掘机等,甚至是汽车、家用电器,无一不在表达安全与性能的特点,更多地向受众强调其性能。而一些小型家用设备,则在颜色上富有变化,给人以轻松活泼、适宜家用的情感。但它们都是优秀的设计,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受众。

二、结语

综上所述,所谓视觉思维中的设计意识核心,首先是围绕设计意图所产生的视觉审美成型现象,因此其方法论的总结可以用“归纳”和“构成”概括。“归纳”即有分门别类、概括整理以达简化的目的;而“构成”则是一个有机的组构过程,在分类概括简化后与功能和审美进行有机组构,抛开无用的,保留有用的,最后留下的,就是设计师的设计意识核心。其次,意象反映了作者的初创思维,重点是“反映”二字。在设计的视觉思维中,设计意识核心对于作者思维的反映是有主动与被动之分的,分为有计划的反映和潜移默化的反映两种。有计划的主动反映往往传达了作者的初创思维,希望按最初的设计思想去实现;而被动反映则是在创作过程中,设计方案受到设计师自己潜意识的影响,并传达给了受众,而这可能是属于受众预期之外的,它表达出了设计者在创作时潜意识里的一些习惯思维,因而需要与受众沟通(即调研),而不受控的思想在设计创作中应尽量规避。最后,抽象意象与设计情感的融合。一个好的设计,应该是饱含感情的设计,而这种感情如果不能被受众所理解或发现,那么这可能是一个失败的设计。而人们对于感情的理解是多样的,也是极富个性的。而能够代表特定情绪的抽象设计语言,运用于设计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视觉思维中的抽象意象与设计情感的重点并不在于抽象意象或是设计情感,而是“结合”二字。如果生搬硬套地结合,则会使设计没有灵魂;如果二者结合过于晦涩,则又会使受众难以理解接受。只有既包含共性又富含设计者的个性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设计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无论是服装设计还是机械外观设计,都要在遵从视知觉与思维方法的基本设计原理的前提下,去不断丰富其设计内涵。外观造型之于机械就如同服装之于人,做机械外观设计,就像是为机械着衣,因此,机械设计可以参考服装设计,服装设计反过来也可以学习机械外观设计。服装设计和机械外观设计虽然在方法和思路上有很多不同之处,但这些不同恰恰是值得思量并借鉴的地方。当下,设计师们应通过理论的探究,相互学习借鉴彼此的优势,拓展一些新的设计方法,改变原有的思路并将之转化为更具有现实意义的产品。

作者:刘畅 胡昌格 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机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