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托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9:26:38

医托范文篇1

第一种意见认为构成虚假广告罪。“医托”对门诊医生的医术进行夸大宣传,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情节严重,应当以虚假广告罪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种意见认为构成非法经营罪。“医托”所从事的业务,本质上属于医疗服务范畴。医疗服务是法律规定的专营服务,“医托”未经许可,从事医疗服务,从中牟利,属于非法经营行为。依照《刑法》第225条有关非法经营罪的规定,对于已形成团伙的“医托”组织,完全可以认定其涉嫌非法经营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种意见认为构成诈骗罪。“医托”对被害人进行虚假陈述,使被害人陷入了认识错误并处分了自己的财产,被害人遭受了财产损失,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种意见认为不够成犯罪。首先,“医托”介绍的医院并不是黑店,行医许可证等各种证件齐全,这样就很难定为诈骗;其次,开的药也不是假药,只不过是以廉充贵、以次充好的中草药,药是否有效、是否对症,很难有准确的鉴定,而且由谁来鉴定也是一个问题;再次,中医治病本就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能以没有治好病就认为存在行医诈骗,总之认为不构成犯罪。

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认为构成诈骗罪。

第一种观点认为构成虚假广告罪。但虚假广告罪客观上要求有虚假的广告行为,而“医托”针对的是特定的人群,其依靠现身的、具体的说辞将病人骗来门诊部,很难认定为是虚假广告罪中的广告行为,并且该罪的构成需要特殊的主体,要求违反广告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显然“医托”的行骗行为不符合该罪的构成要件。

第二种观点认为构成非法经营罪。笔者认为,不能将“医托”行为与门诊部的行为分开评判。“医托”是门诊部整体的一部分,只是分工不同。非法经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限制买卖物品和经营许可证的市场管理制度。而“医托”推荐的门诊部往往也是合法注册成立的,门诊部医生也具有医师资格,门诊部严格在经营范围内经营,不能因在经营过程中有违法行为而想当然地认定为非法经营罪。门诊部行为不构成非法经营,其雇佣的“医托”不能单独构成非法经营罪。

第四种意见认为不构成犯罪的理由也站不住脚,有偷换概念之嫌。在综合比较、评析了以上几种意见之后,笔者认为“医托”的行骗行为涉嫌诈骗罪,下面就从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来分析。

一、诈骗罪的客观构成要件

一般认为,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主观构成要件为故意,并且根据原理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将客观构成要件予以提炼,即行为人实施诈骗行为使受骗者基于错误认识而交付财产,诈骗罪作为一种行为类型包括四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诈骗行为——错误认识——处分行为——遭受损失。这四个方面也是一个行为过程,是成立诈骗罪所要经历的一个因果链条,是判断诈骗罪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根本标准。那么“医托”的行骗行为是否符合诈骗罪的客观构成要件呢?

第一,“医托”的行为是否是诈骗罪中的欺诈行为。行为人有诈骗行为是成立诈骗罪的第一个要件,诈骗罪中的诈骗行为必须具有在具体的事态下使一般人陷入认识错误的可能性,商人某种程度的夸大行为就不能说是诈骗行为,比如说自己的商品物美价廉,自己的西瓜非常甜,这种日常生活中的抽象的宣传行为就不能认定是诈骗行为,但是,如果就交易上的重要事项,具体地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比如雇用“托儿”现身说法,影响对方的决定,使其错误判断,就宜认定为是一种诈骗行为了。显然“医托”对病人所作的已不是一个抽象的宣传,而是针对重要事项作出的非常具体的陈述,已经足以影响病人的决定,不能视为一般的宣传行为。

上述行文中已明确表述允许一般商品交易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夸张,但是如何将其与诈骗行为相区分,就涉及到一个“度”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构成诈骗罪中的诈骗行为,必须在以交易双方的知识、经验为基准的情况下,虚构足以使一般人陷入错误的事实,而这里所谓的“一般人”又涉及到一个传统刑法理论中的标准问题,即采取客观标准说还是主观标准说,笔者无意展开论述这二者的区别,认为应该采取客观标准说,即在具体的事态下是否足以使一般人陷入或维持错误认识,应当客观判断,这里的一般人,不是指普通人,而是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受骗者的一般人,具体到“医托”的行骗行为,就不能以一般社会大众,更不能以自己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不易被骗来衡量,而是要考虑具体事态(看病),具体场景(医院门口)、可能人群(饱受疾病煎熬的病人),“医托”在这种情形下所进行的“现身说法”会马上打动被害人,足以使“一般人”陷入认识错误,后来心甘情愿进入诊所,开方取药,交付金钱也就顺理成章,“医托”的这种行为无疑已经构成了诈骗罪中的第一步,即向被害人实施欺骗行为。

第二,被骗人是否陷入认识错误。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求必须是被骗人在行为人的欺骗行为下陷入了认识错误,从而处分了财产,陷入认识错误是一个必备要件。有人认为被“医托”骗的人往往是抱着试一下的心态,将信将疑,更有甚者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因而阻却了陷入认识错误这一要件,不构成诈骗。笔者认为,这种观点貌似有理,其实不然,实质上依旧是陷入了主观主义的泥潭之中。受骗者对行为人的欺骗行为存在怀疑时,原则上并不妨碍陷入认识错误的认定,这里衡量的标准,应当是考虑行为人的欺骗行为是否达到足以使一般人陷入认识错误的程度,不应当以当事人当时的想法,或者某个人、某几个人的认识为标准,只要存在财产处分行为由于认识错误所引起,而认识错误又是由于行为人的欺骗行为所引起的因果关系,且欺骗行为的程度已达到足以使一般人陷入错误的程度,就应当认定该行为构成诈骗罪,重点要考察的是欺诈行为的程度及欺诈行为与处分行为的因果关系,而非被骗人的特殊目的,动机等因素。从这个角度来看,被骗人在“医托”的精心设计下无疑已陷入了认识错误,确信其推荐的医生能医治各种疑难杂症,并在这种错误认识下处分了财产。

第三,被害人是否遭受了财产损失。诈骗罪的构成还需要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这一要件,在“医托”行骗的案件中,并非“空手套白狼”,欺诈他人财产,欺骗他人实际上也支付了一定的对价,虽然他们所开的药材并不能治疗疑难杂症,但也并非一文不值,完全没有效果,而且是否对价的标准也很难认证。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即通过行为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后,支付相当对价得到财物时,是否成立诈骗罪?应当作出肯定的回答,即使支付了对价,但如果告知真相对方就不会交付财产,也是诈骗。但是这种观点有可能扩大处罚的范围,在我国适用比较困难,因此有学者提出了“基本目的实现”的标准,笔者认为比较可取,即当即使行为人提供了相当的反对给付,但受骗者的交换目的基本未能实现,宜认定为诈骗罪。受骗人是为了治疗其疑难杂症,而行骗人乱开方、乱抓药,根本就不能医治其病症,虽然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反对给付,但受骗人治疗疾病的基本目的根本没有实现,宜认定为诈骗。

二、诈骗罪的主观构成要件

医托范文篇2

一、医托行为的危害

对于医托行为的危害,笔者认为以下案例可以充分体现:2007年8月,殷女士由其丈夫张先生陪同到医院检查,在候诊期间,由于误信三名医托所言,转而来到一家中医门诊部就诊,经一位姓王的“教授”诊断为肾炎。殷女士遵医嘱服用中药,但病情反而日益加重。8月20日早晨,殷女士突然子宫大出血,张先生赶紧把妻子送到医院急诊部,当即被诊断为良性葡萄胎导致的出血性休克,并非肾炎。9月14日,殷女士因救治无效死亡。这是一起悲剧,也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医托不仅伙同不法医疗机构骗取就医者的财物,更严重的是会延误患者的治疗,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有可能使得患者因误诊而丧失生命。因此,笔者认为,医托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较一般犯罪行为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医托治理面临的难题

面对医疗市场众多的职业医托,政府部门也想加以治理,但却往往因缺乏法律依据而不得不“虎头蛇尾”,反而使得医托现象愈来愈烈。由于现行的司法文件中没有专门针对医托的查处规定,在执法实践中对医托的查处多参照相关条款执行。其中对雇佣医托的个体行医者和医疗机构,由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进行处罚。而对医托的处理目前只能由治安管理部门依据2006年3月施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对医托进行处罚,而该处罚也仅为500元以下罚款、10天以下拘留。理论上工商部门可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四条对雇佣医托的医疗机构进行处罚,但因为缺乏司法解释、取证困难,实践中还难以操作。因此对医托的处罚所面临的难题是无法可依、有法难依,这也是医托现象治理困难的重要原因。正是由于我国对于医托行为的行政处罚较之实施医托行为所获得的收益,显得太轻,难以起到足够的威慑作用,使得很多医托在被处罚后,又重操旧业,屡罚屡犯。

三、医托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既然医托行为有如此大的社会危害,且以其他的手段难以对其进行有效治理,那么就要考虑以刑事手段对医托进行打击。这也是刑法的“社会最后防线”所决定的。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教授樊崇义认为,医托的违法行为严重的将触犯刑法构成诈骗罪,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笔者赞同樊教授的观点。首先我们看诈骗罪的定义。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其犯罪构成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通过实施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欺骗行为,使受骗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并且基于这种错误的认识而做出财产处分决定,行为人或者第三人取得该财产,从而使受骗者遭受财产损失。通过分析医托行为,我们发现:实施医托行为者一般为年满十八周岁且精神正常者,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而这些人实施医托行为的主观目的正是占有受骗者的财物。医托的行为方式一般是通过夸大某些医疗机构的实力、隐瞒这些医疗机构的缺陷等欺骗方式,使就诊者产生错误认识,并且基于这种错误认识而到一些个体私营诊所或医疗水平低下的小医院接受治疗,付出与其所得到的治疗和药品不相当的财物,而医托与这些不法医疗机构再将该不法所得进行瓜分,从而使得这些被误导的就诊者付出财产损失。通过分析医托行为,笔者认为医托行为实际就是一种诈骗行为。刑法中诈骗犯罪所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财产所有权,而医托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侵犯了他人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因此,以诈骗罪对医托进行定罪处罚,应当考虑从重或者加重处罚。在认定医托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时,应该按具体情形分别处理。对于涉案金额较大、达到诈骗罪的数额标准的,直接以诈骗罪定罪处罚。而对于那些涉案金额不大,单次不够诈骗罪所要求的“数额较大”标准,但是有多次行骗记录的医托,公安部门可以将其多次涉案金额进行累加,若数额达到诈骗罪的标准,以诈骗罪进行定罪处罚。

医托范文篇3

关键词:医托;医患关系;诈骗罪

“医托”的行骗行为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医患关系,而且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侵害,但是对于“医托”的行骗行为如何定性学界产生了较大的争议,主要有以下四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构成虚假广告罪。“医托”对门诊医生的医术进行夸大宣传,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情节严重,应当以虚假广告罪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种意见认为构成非法经营罪。“医托”所从事的业务,本质上属于医疗服务范畴。医疗服务是法律规定的专营服务,“医托”未经许可,从事医疗服务,从中牟利,属于非法经营行为。依照《刑法》第225条有关非法经营罪的规定,对于已形成团伙的“医托”组织,完全可以认定其涉嫌非法经营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种意见认为构成诈骗罪。“医托”对被害人进行虚假陈述,使被害人陷入了认识错误并处分了自己的财产,被害人遭受了财产损失,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种意见认为不够成犯罪。首先,“医托”介绍的医院并不是黑店,行医许可证等各种证件齐全,这样就很难定为诈骗;其次,开的药也不是假药,只不过是以廉充贵、以次充好的中草药,药是否有效、是否对症,很难有准确的鉴定,而且由谁来鉴定也是一个问题;再次,中医治病本就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能以没有治好病就认为存在行医诈骗,总之认为不构成犯罪。

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认为构成诈骗罪。

第一种观点认为构成虚假广告罪。但虚假广告罪客观上要求有虚假的广告行为,而“医托”针对的是特定的人群,其依靠现身的、具体的说辞将病人骗来门诊部,很难认定为是虚假广告罪中的广告行为,并且该罪的构成需要特殊的主体,要求违反广告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显然“医托”的行骗行为不符合该罪的构成要件。

第二种观点认为构成非法经营罪。笔者认为,不能将“医托”行为与门诊部的行为分开评判。“医托”是门诊部整体的一部分,只是分工不同。非法经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限制买卖物品和经营许可证的市场管理制度。而“医托”推荐的门诊部往往也是合法注册成立的,门诊部医生也具有医师资格,门诊部严格在经营范围内经营,不能因在经营过程中有违法行为而想当然地认定为非法经营罪。门诊部行为不构成非法经营,其雇佣的“医托”不能单独构成非法经营罪。

第四种意见认为不构成犯罪的理由也站不住脚,有偷换概念之嫌。在综合比较、评析了以上几种意见之后,笔者认为“医托”的行骗行为涉嫌诈骗罪,下面就从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来分析。

一、诈骗罪的客观构成要件

一般认为,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主观构成要件为故意,并且根据原理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将客观构成要件予以提炼,即行为人实施诈骗行为使受骗者基于错误认识而交付财产,诈骗罪作为一种行为类型包括四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诈骗行为——错误认识——处分行为——遭受损失。这四个方面也是一个行为过程,是成立诈骗罪所要经历的一个因果链条,是判断诈骗罪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根本标准。那么“医托”的行骗行为是否符合诈骗罪的客观构成要件呢?

第一,“医托”的行为是否是诈骗罪中的欺诈行为。行为人有诈骗行为是成立诈骗罪的第一个要件,诈骗罪中的诈骗行为必须具有在具体的事态下使一般人陷入认识错误的可能性,商人某种程度的夸大行为就不能说是诈骗行为,比如说自己的商品物美价廉,自己的西瓜非常甜,这种日常生活中的抽象的宣传行为就不能认定是诈骗行为,但是,如果就交易上的重要事项,具体地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比如雇用“托儿”现身说法,影响对方的决定,使其错误判断,就宜认定为是一种诈骗行为了。显然“医托”对病人所作的已不是一个抽象的宣传,而是针对重要事项作出的非常具体的陈述,已经足以影响病人的决定,不能视为一般的宣传行为。

上述行文中已明确表述允许一般商品交易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夸张,但是如何将其与诈骗行为相区分,就涉及到一个“度”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构成诈骗罪中的诈骗行为,必须在以交易双方的知识、经验为基准的情况下,虚构足以使一般人陷入错误的事实,而这里所谓的“一般人”又涉及到一个传统刑法理论中的标准问题,即采取客观标准说还是主观标准说,笔者无意展开论述这二者的区别,认为应该采取客观标准说,即在具体的事态下是否足以使一般人陷入或维持错误认识,应当客观判断,这里的一般人,不是指普通人,而是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受骗者的一般人,具体到“医托”的行骗行为,就不能以一般社会大众,更不能以自己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不易被骗来衡量,而是要考虑具体事态(看病),具体场景(医院门口)、可能人群(饱受疾病煎熬的病人),“医托”在这种情形下所进行的“现身说法”会马上打动被害人,足以使“一般人”陷入认识错误,后来心甘情愿进入诊所,开方取药,交付金钱也就顺理成章,“医托”的这种行为无疑已经构成了诈骗罪中的第一步,即向被害人实施欺骗行为。

第二,被骗人是否陷入认识错误。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求必须是被骗人在行为人的欺骗行为下陷入了认识错误,从而处分了财产,陷入认识错误是一个必备要件。有人认为被“医托”骗的人往往是抱着试一下的心态,将信将疑,更有甚者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因而阻却了陷入认识错误这一要件,不构成诈骗。笔者认为,这种观点貌似有理,其实不然,实质上依旧是陷入了主观主义的泥潭之中。受骗者对行为人的欺骗行为存在怀疑时,原则上并不妨碍陷入认识错误的认定,这里衡量的标准,应当是考虑行为人的欺骗行为是否达到足以使一般人陷入认识错误的程度,不应当以当事人当时的想法,或者某个人、某几个人的认识为标准,只要存在财产处分行为由于认识错误所引起,而认识错误又是由于行为人的欺骗行为所引起的因果关系,且欺骗行为的程度已达到足以使一般人陷入错误的程度,就应当认定该行为构成诈骗罪,重点要考察的是欺诈行为的程度及欺诈行为与处分行为的因果关系,而非被骗人的特殊目的,动机等因素。从这个角度来看,被骗人在“医托”的精心设计下无疑已陷入了认识错误,确信其推荐的医生能医治各种疑难杂症,并在这种错误认识下处分了财产。公务员之家

第三,被害人是否遭受了财产损失。诈骗罪的构成还需要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这一要件,在“医托”行骗的案件中,并非“空手套白狼”,欺诈他人财产,欺骗他人实际上也支付了一定的对价,虽然他们所开的药材并不能治疗疑难杂症,但也并非一文不值,完全没有效果,而且是否对价的标准也很难认证。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即通过行为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后,支付相当对价得到财物时,是否成立诈骗罪?应当作出肯定的回答,即使支付了对价,但如果告知真相对方就不会交付财产,也是诈骗。但是这种观点有可能扩大处罚的范围,在我国适用比较困难,因此有学者提出了“基本目的实现”的标准,笔者认为比较可取,即当即使行为人提供了相当的反对给付,但受骗者的交换目的基本未能实现,宜认定为诈骗罪。受骗人是为了治疗其疑难杂症,而行骗人乱开方、乱抓药,根本就不能医治其病症,虽然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反对给付,但受骗人治疗疾病的基本目的根本没有实现,宜认定为诈骗。

二、诈骗罪的主观构成要件

诈骗罪的主观构成要件为故意,并且根据刑法原理,同时需要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医托”的行骗行为中诈骗的故意比较容易认定,其明知自己的诈骗行为会给被害人带来财产的损失,并积极追求这种后果,从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方面就可以认定。难点在于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有人认为,其只是获取了非法利润,属于非法获利但并没有非法占有的意思,因此不能认为是诈骗。笔者认为在这里有必要就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

关于非法占有的含义,学说上多有争议,但原则上要构成非法占有中的“占有”至少要有排除意思,即指排除权利人,将自己作为财物的所有人进行支配的目的。一般来说,非法占有目的的行为人,并没有占有他人财产的合法根据,却具有将他人财产作为自己的财产进行支配的意图。这与获取非法利润具有本质的区别,首先,非法占有目的行为人是直接剥夺他人财产权,是对其所有权及其他本权的直接侵犯,而获取非法利润目的行为人,是通过间接的手段,也就是说非法获取利润一般有一定的经营行为,存在一定的交换性质,并非对被害人所有权直接的、赤裸裸的剥夺;其次,一般来说获取非法利润往往是由于行为人的非法经营行为所造成,也就是说获取非法利润的经营行为不受法律的保护,但对当事人来说,并不当然意味着被害人财产的损失(有时甚至是有利的,比如过去的投机倒把行为),而非法占有目的行为人直接指向被害人。而在“医托”的行骗行为中,实质上并不是依靠交换去获取他人财物,哪怕这种经营行为并不为法律所保护,而是直接指向被害人,排除被害人的财产权利,通过欺骗的手段,没有经营或交换的意图,没有合法的根据,却具有将他人财产作为自己的财产进行支配的意图。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符合诈骗罪的主观构成要件。

注释:

张明楷.刑法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735页.

[日]大塚仁著.冯军译.刑法概说(各论)(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2页,第251页.

医托范文篇4

为了更好的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和整治“医托”专项行动,切实维护医疗市场秩序,保障群众健康权益,根据市综治办《年平安建设实施项目计划书》(综治办【】11号)、市卫生局、市公安局等十个委办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年打击“医托”,整治无证行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卫监督[]12号)以及区综治办、区卫生局等《关于印发年行区打击“医托”,整治无证行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卫办[]69号)精神。结合本地区实际,特制定路街道打击“医托”,整治无证行医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市委九届三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综合整治、疏堵结合等措施,严厉打击“医托”和整治无证行医,切实维护医疗市场秩序,保障群众权益,为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严厉打击“医托”活动,严肃查处“医托”团伙组织及雇佣“医托”的医疗机构和个人,逐步完善本地区医疗机构建立“医托”举报网络的警务站建设。

(二)严肃查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医疗执业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骗的“江湖游医”和“假医”,基本杜绝挂牌开设的无证行医诊所。

(三)落实各居委责任,将整治无证行医工作纳入对居委的绩效考核体系。

(四)探索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向来人员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机制,提高居民和来人员的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

(五)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宣传力度,开展针对性宣传活动,提高特定人群卫生法律法规和医学科普知识的知晓度,引导群众自觉抵制、有效防范无证行医行为。

(六)积极探索长效工作机制,建章立制,完善无证行医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为专项整治行动转入常态化管理奠定基础。

三、职责分工

(一)街道综治办

配合开展专项行动,落实部门协调,联络工作。

(二)街道市政卫生科

牵头开展专项行动,负责部门协调、联络工作,组织召开专项行动工作例会。

(三)卫生监督所

1、负责对无证行医,“医托”举报投诉进行汇总、分析,确定打击对象。

2、负责查处雇佣“医托”的医疗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参与无证行医取缔工作,对无证行医的单位和个人依法实施行政处罚。会同公安等部门完善地区内医疗机构周边地区“医托”举报网络;

3、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和医学科普知识宣传活动,组织媒体宣传报道专项工作开展情况,曝光典型案例。

(四)华坪、碧江派出所

1、配合相关部门取缔无证行医,对涉嫌非法行医罪的人员依法进行刑事立案查处;

2、依法查处欺诈患者钱财的“医托”及其团伙组织。会同卫生等部门完善地区内医疗机构周边地区“医托”举报网络;

3、负责查处拒绝、阻碍有关部门依法执行公务的人员,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五)监察分队

1、对占用道路无证设摊行医行为进行整治,对非法行医小广告乱张贴现象依法予以查处。

2、参与无证行医、“医托”的日常排查工作,配合卫生等部门做好取缔无证行医,处置收缴的相关药品器械和拆除牌匾等工作。

(六)工商所

1、配合卫生等部门取缔无证行医,依法查处无照经营行为;

2、查处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3、配合卫生等部门查处雇佣“医托”医疗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

(七)食品、药品监督所

1、配合卫生等部门取缔无证行医,查处雇佣“医托”医疗机构、违反药品、医疗器械等管理的行为。

2、查处利用“义诊”等活动,违法销售药品、医疗器械的经营行为。

3、加强市场监管,规范药品、医疗器械流通市场,杜绝药品、医疗器械进入非法渠道。

(八)房管办

依据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市房屋租赁条例》等法律法规对违法使用房屋行为实施行政管理。

(九)街道纪工委

对有关部门移送的,涉及监察对象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严重失职渎职或者徇私舞弊,纵容或放任非法行医,以及对非法行医压而不查、瞒案不报、包庇袒护的行为,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责任。

(十)街道计生办

配合卫生等部门做好地下接生、人流诊所的取缔工作,查处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行为。

(十一)街道宣传科

开展对打击无证行医的宣传报道,宣传医学科普知识,宣传专项工作开展情况。

(十二)街道人口办

医托范文篇5

一、工作目标

通过打击无证行医和整治“医托”专项行动工作,严肃查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无证行医或雇佣“医托”的机构及个人,严厉打击“医托”及其组织者,重点打击固定场所无证行医行为。积极探索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大对无证行医处罚力度,完善无证行医行政处罚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巩固本市打击无证行医和整治“医托”专项行动成果。

二、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周密部署,确保组织到位

打击无证行医和整治“医托”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保障弱势群体根本利益的需要,是为**年**举办世博会营造良好的医疗服务环境的需要,是建设平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要充分认识本次专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要充分认识打击无证行医和整治“医托”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进一步树立信心,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力争在以往工作基础上取得更好的效果。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认真落实打击无证行医和整治“医托”的责任追究制。

加强与街道(乡镇)政府的联系,发挥街道(乡镇)政府在打击无证行医和整治“医托”工作的作用,加大打击无证行医和整治“医托”工作的力度。

(二)部门联动,增强合力,确保措施到位

根据目前无证行医和“医托”的特点和新动向,发挥区县打击无证行医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建立与相关部门联动机制,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增强工作合力,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联动局面。依托基层政府力量,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对屡打屡犯的“钉子户”,要积极采取综合措施主动排查坚决取缔。同时增强区域合作,有效遏制地区结合部无证行医蔓延。将发现的“医托”活动线索及时通报相关部门予以查处。

(三)多种途径,营造氛围,确保宣传到位

各区县要根据辖区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宣传无证行医、“医托”的表现形式和危害性,增强群众的防范意识,引导群众自觉抵制、有效防范“医托”和无证行医行为。积极向无证行医就诊对象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就医观念,压缩无证行医的生存空间。积极邀请媒体参与整治工作宣传报道,曝光无证行医场所及“医托”欺诈典型案例。

(四)加强培训,提高水平,确保工作到位

对工作中发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结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非法行医罪的司法解释及《关于在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工作中加强衔接配合的暂行规定》,加大对卫生监督员的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培训,认真学习执法工作规范和程序,不断提高卫生监督员的素质和执法能力。

(五)建章立制,立足长效,提高工作效率

依托公共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对无证行医、“医托”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及时掌握无证行医新动向、新规律。建立排查、信息互通、事后监控等工作制度,健全各类执法文书管理制度,统一无证行医查处标准,提高行政处罚案件质量。加强对无证行医场所主的教育宣传工作,积极探索建立综合治理和长效工作机制,完善无证行医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强政策研究,整合各方力量,积极构建打击无证行医和整治“医托”工作网络,不断提高工作成效。

三、工作步骤

(一)组织部署阶段(**年5月)

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应结合日常监管情况和无证行医相关基础档案资料,确定重点整治的区域和对象。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织召开部门间联席会议,研究针对性措施,制定宣传方案,部署专项整治工作。

(二)集中整治阶段(**年5月—10月)

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应对重点整治区域加强巡查,对雇佣“医托”的单位和个人、无证行医点予以严肃查处并坚决取缔,同时加强事后监控,加大大案要案、典型案件的查处和曝光力度,向市民就医警示,同时将无证行医和“医托”的查处和取缔情况通报当地街道(乡镇)政府和公安、房地、药监等相关部门,构成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部门处理。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为专项行动营造氛围,在各区县定期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基础上,市卫生局在年内将组织1-2次全市性集中取缔无证行医行动。

医托范文篇6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通过集中攻坚,巩固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成效,把打击与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坚持边扫边治边建,进一步强化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重点任务

(一)切实加强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工作。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易肇事肇祸行为是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问题,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要加强辖区精神病人的管理,特别是肇事肇祸及倾向的精神病人员的管理,全面落实精神病疾病防治康复工作,有效预防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发生,维护公共安全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政安全、保障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对确诊精神病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开展危险性评估,落实监管级别,按监管级别要求定期开展随访:掌握辖区内精神病人的基本情况,定期梳理动态,摸排线索,发现有肇事肇祸行为及倾向病人要随排随报,报告精神卫生机构和派出所,因人施策,采取应急措施,减少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做好公安管控精神病人和重点人员的随访工作,关注动态病情,及时发现潜在危害,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落实双向转诊制度,配合精神卫生机构做好精神病人免费施药工作;利用精防网络做好精神卫生工作的宣传。(牵头股室:疾妇股,责任单位: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

(二)坚决整治职业“医闹”乱象。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要建立医疗纠纷化解台账,主动对涉医投诉、医疗纠纷处理情况进行排查,落实《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设立专门部门受理群众投诉,有固定投诉窗口和接待场所,并在门急诊、住院病房等醒目位置公布投诉电话,公示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纠纷处理程序,认真落实“首诉负责制”,耐心接待咨询和投诉,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要定期开展职业“医闹”线索摸排,对专门捏造、寻找、介入他人医患矛盾,故意扩大事态,寻衅滋事,向医务人员、医疗机构敲诈勒索的职业“医闹”分子,要固定证据,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并移交相关线索。区卫计局将对久拖未决、反复投诉的医疗纠纷挂牌督办。(牵头股室:医政股,责任单位: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

(三)坚决整治医疗卫生机构“贩子”乱象。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要将整治“贩子”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对“号贩子”、“血贩子”、“床贩子”、“手术贩子”、“建卡贩子”、“回收药贩子”等谋取暴利、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发现即打、稍乱即整,始终保持严厉打击“贩子”的高压态势。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特别是区级医疗单位,要全面排查并及时整改可能存在的被“贩子”利用的薄弱环节和管理漏洞,对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参与“倒号”、“倒床”、“倒药”、私卖药品耗材等现象“零容忍”,一经查实要给予调离岗位、降职、解除聘用合同等处理,涉嫌犯罪的要坚决移送司法机关。(牵头股室:医政股,责任单位: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

(四)坚决整治“医托”乱象。区卫计局认真履行医疗监管工作职责,将涉嫌雇佣“医托”的机构作为重点,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非法行医和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违法违规执业行为,坚决打击通过宣传免费体检、诊疗推销保健品或诱骗患者手术等变相“医托”行为。定期梳理分析接到的投诉举报信息和“网络医托”监测信息,发现涉嫌“医托”诈骗案件线索的,及时汇总通报公安机关。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要切实提高依法执业意识,规范执业行为,不得未经审查或与审查内容不一致的医疗广告。要在挂号处、候诊区域等醒目位置设置张贴警示牌、警示标语,通过广播、滚动电子屏宣传,提醒患者防范“医托”诈骗。要加强保安人员巡逻频次,震慑“医托”。(牵头股室:医政股,责任单位: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

(五)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要严格按照《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切实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和制度防建设,安装符合标准要求的监控、一键报警等设施设备,确保门急诊、产科、新生儿科等重点科室、重点区域监控全覆盖,切实做好消防和医院安全防范工作。要从非正常刀枪伤就医人员中发现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线索,并及时移交当地公安机关。配足配强保安员,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守护夜间值班科室,加强夜间急诊巡逻。二级以上医院还应在公安机关指导下,建立应急安保队伍,开展安检工作。对多次反映诉求且有过激言行或扬言伤医等有较高安全风险的人员,及时向属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发生伤医事件时,安保员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做好现场保护并立即报警。遇有持刀、持械或其他危险物品伤害、劫持医务人员或患者的,应急安保队伍应当立即采取必要手段果断制止,迅速控制行凶者,救助受伤人员。(牵头股室:政法股,责任单位: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

三、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8月)。各单位按照当地党委政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方案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周密制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

(二)第二阶段(9月-10月)。全面摸排梳理整改医疗卫生计生机构存在的行业乱象,明确工作重点和目标,集中力量规范管理、优化服务、整治乱象、打击黑恶,建立健全涉黑涉恶线索移交工作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最终达到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的目标。

(三)第三阶段。(11月-12月)。巩固并总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成果,将专项斗争中一些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固化成为长效监管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站位,加强领导。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区卫计局成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政工股(见附件)。各单位要参照局机关工作模式,成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明确主要领导是扫黑除恶治乱专项斗争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研究部署,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各单位要结合实际,细化工作方案,确保每项工作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切实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医托范文篇7

一、工作任务

(一)严厉打击无证行医行为

1、以“城中村”、开发区以及城乡结合部等流动人口聚集地为重点,严厉打击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黑诊所”。

2、以农贸市场、集市、大型建筑工地等人员密集场所为重点,严厉打击坑害群众利益的游医、假医。

3、以城市生活美容机构为重点,查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从事医疗美容诊疗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4、以零售药店为重点,查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聘用医师或非医师坐堂行医的行为。

5、查处以养生保健为名或以疾病研究院(所)为幌子

非法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

6、严厉打击地方单位和人员假冒军队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

(二)严肃查处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违法违

规行为

1、查处将科室出租、承包给非本医疗机构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从事诊疗活动的行为。

2、查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的行为。

3、查处超出登记范围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

(三)严肃查处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

工终止任娠(以下简称“两非”)行为

重点查处“黑诊所”和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开展“两非”的行为,以及零售药店违规销售终止妊娠药品的行为。

(四)坚决打击“医托”行为

严厉打击“医托”行骗等扰乱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正常医疗秩序的行为。对雇佣“医托”行骗的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从重从严处理。

二、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打击非法行医工作的重要性和开展本次专项行动的紧迫性,加强对专项行动的领导,建立完善部门联动工作机制,通过多部门联合执法等方式,形成统筹安排、齐抓共管的局面。在专项行动期间,要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督导检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等方式,准确及时掌握各地工作动态,推动专项行动的开展。要加强对非法行医问题严重地区的监督检查,重点把媒体曝光过的、被通报过问题的地区和机构作为督导检查对象。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在专项整治期间至少要安排1次本辖区范围内的督导检查,实时实地了解专项行动的进展情况。

(二)全面排查,强化社会监督

要充分发挥卫生监督协管员的作用,全面摸排,不留死角。高度重视群众投诉举报和意见建议,依托“12320”公共卫生公益热线举报投诉电话,并开展有奖举报活动,对提供线索查实的实名举报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要参照省上发挥“卫生”官方微博的作用,建立专项行动的官方微博、微信帐号,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和识别非法行医行为,解答行政执法相关政策和问题。营造社会监督氛围,鼓励社会各界投诉举报和建言献策,对群众反映的案件线索,做到件件调查,实名举报要100%反馈,切实提高群众对办理情况的满意度。

(三)坚决打击,保持高压态势

要充分发挥卫生监督队伍的作用,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务必做到有案必查,违法必究。专项行动中发现跨地区的案件,涉案地区要相互配合查处,上级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根据需要积极协调。涉嫌构成犯罪的案件应按照《刑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及时移送。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依法行政,坚持执法必严、失职必究,对工作中存在失职渎职行为的,要按相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四)加强宣传,营造强大声势

及时总结专项行动的经验,充分利用媒体报道、网络宣传等途径,积极报道专项行动进展和成果。曝光典型案例,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同时要加强医疗、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和科普知识宣传,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识别能力,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非法行医。

医托范文篇8

为进一步规范社区的就医秩序,构建舒适和谐的就医环境,严厉打击非法义诊,确保社区群众的健康安全。现根据路街道具体情况,制定以下实施方案,望各单位抓紧落实,确实做到该项工作长效常态管理。

一、指导思想

以“”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准绳,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依法严厉打击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非法义诊作为关心群众,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社区和谐和发展的大事来抓,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二、组织领导

为更好地开展打击“非法义诊”,街道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街道办事处市政卫生科科长潘嘉明为组长,具体职能部门:卫生监督所、工商所、食监所、城管所、监察队、派出所等。街道所属各居委、文化宫剧院、大型商场宾馆等单位积极配合,确保打击“非法义诊”取得成效。

三、工作职责

打击“非法义诊”,采取联合整治行动,各职能部门依据职责严格执法,各相关单位积极配合。

1、街道市政卫生科:全面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并做好各单位、群众来信来访的接待及回访工作。

2、卫生监督分所:为一般案件的承办单位,依法查处各类“非法义诊”行为。

3、工商所:特殊案件的办理,如涉及其他经济的案件,与卫生监督所共同协商办理。

4、食监所:案件中涉及药品、医疗器械的,由食监所负责处理。

5、城管、监察队:积极配合联合执法行动开展。平时加强对路面街道的巡查,如发现“非法义诊”及时汇报。

6、派出所:维持执法秩序,保障每次联合执法顺利进行。涉及危害群众生命安全及伤害的“非法义诊”由公安部门查处。

7、街道辖区内各居委(小区)、市场、文化宫剧场、大型商场宾馆等单位自觉履行职责,坚决抵制非法义诊行为,从源头上杜绝,不为利益所惑,不出租场地,发现非法义诊现象,及时举报。居委干部要做好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意识,自觉抵制“非法义诊”、无证行医、医托等行为,保障自身的健康安全。

医托范文篇9

今天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和全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议精神,对我院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安排和部署。县委对全县卫生系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卫生为民、服务群众健康”,这就需要我们要更加注重夯实思想基础,注重实践锻炼;注重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注重探索医疗服务途径、构筑新型服务平台。核心任务是:改进医德医风,增强服务本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构建人民满意的医疗服务体系。

下面,我就我院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感投入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来

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以补精神之钙、除“四风”之害、立为民之制为重点;以注重发挥群众积极性,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注重问题导向,盯住作风问题不放,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基本原则。是党中央对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的一次重要的政策延伸和具体实践,希望同志们能够对党中央当前下大力气整党整风的大局,和肃清社会不良风气的整体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引起足够的重视。把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和我院正在开展的“三好一满意”、行风整顿、治理商业贿赂等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彻底放弃推拖等靠、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主动提升个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性,从根源上整治慵懒散慢、推诿扯皮、作风漂浮,对上级党委政府做出的决定、部署“顶着不办、拖着不干”、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工作方式简单粗暴、对待群众态度恶劣等问题。在思想教育、整改落实、建章立制、正风肃纪等环节上,要有硬举措、见真章,确保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

二、突出重点,坚持边查边改,将正风肃纪贯穿始终

做为医院卫生系统,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我们要始终聚焦作风建设,积极回应群众的期盼,把学习教育、解决问题、正风肃纪贯穿始终。严格按照县委的指示精神和目标要求,突出整治联系群众不紧密、作风不扎实、工作不落实、服务不主动等问题;突出整治医疗行业不正之风和医务工作人员服务水平不高、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突出整治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巧立名目乱收费、服务态度冷、横、硬、推拖和非法行医、“医托”等问题。

重点解决医疗卫生人员个人收入与药品和医学检查收入挂钩、开单提成、违规收费、违规参与推销活动、违规医疗广告和收受“回扣”、“红包”等问题;大力打击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和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大力开展打击“医托”、“医闹”,解决医疗机构患者就医排队时间过长、程序繁琐问题,切实维护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三、强化措施,完善活动载体和抓手,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紧密结合医院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实际,积极创新活动载体和方式,在坚决落实县委《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抓推进,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深入推进“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主题实践活动。把“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强力推进,大力弘扬“厚德、敬业、优质、创新”的景医精神,不断提升党员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水准,着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

2、开展“志愿服务在医院”和“医疗服务到基层”活动。充分发挥医院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带头模范作用,组建各类志愿者服务队伍,在医院内开展导诊、咨询等便民服务。深入社区、学校、企业、敬老院,特别是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生活工作场所开展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健康教育等志愿服务,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改善医疗服务的实效;组织技术精湛的医生,通过走访慰问、送医送药、帮助就医等形式,为困难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3、大力推进公立医院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紧紧围绕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卫生行业反腐纠风问题,大力推进“制度加入科技融入文化”的公立医院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继续强化职务权力监控。

4、建立健全一批制度规矩。围绕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建立健全一批科学合理、务实管用的制度机制,强化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制度保障。着力解决群众在看病就医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大力推行便民惠民措施,建立健全医疗纠纷调解机制,提高群众满意度,注意保护和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四、加强领导,明确各级责任,齐抓共管确保活动提质保效

1、健全领导机构。院党组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责任主体,因此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和指导。医院现已成立了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机构,启动和开展了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高洪义同志兼任,副院长付国起同志任副主任,成员由院办室和党办室人员共同组成。

各科室主要负责同志是这次活动本科室的第一责任人,一定要履职尽责、恪尽职守,严格服从医院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把这次活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

2、严格督导检查。医院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对活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个步骤严格把关,加强调查研究、当好参谋助手,加大督导力度,确保活动实效。

3、领导带动示范。医院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带头意识,在活动中以普通党员身份把自己摆进去,自觉做到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剖析解决问题好一等。高标准、严要求的做好各个环节工作,在开门搞活动上做典范、在查摆问题上做榜样、在开好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上做标杆、在整改任务落实上做示范、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落实国家卫计委《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上做表率。

医托范文篇10

政府:1、谈服务型政府,文山会海问题必须解决,2、政绩观,“恶人治村”的深层原因4、招商为何招来“百姓怨”5、公车货币化改革的难点及对策6、关于行政许可法7、建设和谐社会,8、房价调控对策9、知识产权保护10、暴力拆迁--决不能用损害群众利益的方式搞建设,12、国家能源危机(中国正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维护国家石油安全)13、统计数据水分有多大,14、审计风暴之后的中国决心15、国企犯罪重灾区16、电子政务。17、形象工程问题

教育:1、志愿者教育计划,2、蓝领热的背后,3、助学,从理想化到制度化,4、素质教育,论按"综合素质得分"高低决定座位的全新排座方法5、考场不是市场,6、严禁教育乱收费通知为何不管用,7、国耻日更要拉响“记忆警报”8、完善国家助学贷款.9、学生心理健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信仰问题,10、诚信体系的建立(企业信用警示)11、考大学,也需要兴奋剂?12、中国公众科学素养13、殡葬暴利现象14、正视下岗失业现象14、提倡节俭

卫生:1、转基因食品,克隆技术与人类发展(安全性)2、爱滋病蔓延,3、职业病防治,4、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苏丹红事件)食品安全体系要“大修”5、婚检6、谁是电视医院的医托及反思新兴医院现象,7、违法药品广告,8、农村救助任重道远,9、农村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0、药品价格虚高(政府招标采购,医药分离),11、一次性医疗用品问题。

三农:1、农业税取消的背后,(贫富差距拉大,城乡收入的差距,社会公平)。2、警惕"陈化粮"背后的陈化,(民工、部分学生吃的多数是陈化粮)3、农民最苦农民最福,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4、问题农药与无公害质量安全体系5、土地腐败,失地农民保障,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出台6、林业:7、毁林事件的背后

水利:1、水利设施谁来维护?2、水价改革思考。

地质灾害:1、近期我省地震频发,2、海啸之灾的思考

治安、安全:1、传销骗局调查,2、治理网吧既要治吧也要治网,网上扫黄要建立长效机制、向网上“红灯区”亮红灯。3、氯气泄露的背后,4、莫要“亡羊”才“补牢、加大惩罚力度势在必行——由河南重大矿难引起的思考,5、禁赌风暴6、生产安全拒绝“带血的GDP”7、户籍改革反映的问题8、打假之难,9、废除死刑。10、交通法规11、见义勇为

电信:1、反垄断、服务霸王条款、电话座机费

劳动:1、工资拖欠,2、劳动保护,3、广东出现民工荒劳动部门警示企业要善待劳工4、短视的“家庭养老”法规5、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初探,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环保:1、十年治淮一场空2、分类垃圾路有多远,3、垃圾食品产业链的形成

交通:1、致富路缘何成了民怨路2、物流产业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