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16:17:52

阴阳范文篇1

关键词:阴阳辨证;中医时间学;应用特点;实践医学

随着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提出及应用,我国的中医学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并且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认可。阴阳辨证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础,也是中医学的精华部分,中医时间医学是一门基于中医研究的医学,对人类疾病的防治与治疗也有很好的效果。为了研究阴阳辨证理论在中医时间医学中的应用理念,本文针对阴阳辨证在中医时间学中应用效果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分析,并且得出了一定成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中医时间学以及阴阳辨证理论概况

1.1中医时间学。中医时间学是传统医学中的一个概念,主要是对处于不同时间条件下的情况下,人们的生理病理以及身体状况人们身体状况的变化规律,可以说中医时间学主要研究的是,正在处于变化着的时间对于人体的生理病理有着怎样的影响,并且会引发什么样的活动规律。

1.2阴阳辨证理论。在我国的传统中医学理论中,所有的疾病都可以分为阴阳两个方面,疾病可以定为是阴阳失去平衡,那就是说阴阳可以概括所有的疾病。人体的状态与阴阳的变化密切相关,其变化的节律与年节律和盈日节律的变化有关,所以说阴阳辨证理论在中医时间学中也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

2节律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2.1周日节律变化。周日节律变化的周期限定范围是24小时,对于周日节律变化,我们也可以叫做昼夜节律变化。因为在周日节律变化的周期中,恰好包含一个白昼与一个黑夜。在这个周期中,阴阳也随着这个周期的不同状态而变。按照阴阳学说的理论来说,从子时到卯时这个阶段可以称作是阴中之阳,从某时到午时这个阶段可以称为是阳中之阳,从午时至酉时这个阶段可以称之为阳中之阴,从酉时到子时这个阶段可以称为阴中之阴。

2.2周年节律变化。周年节律的变化周期是指一年的12个月份,而在这个周期中主要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可以按照四季来进行分明。一年的四个季节,气候环境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主要是冷暖交替现象。从秋分到冬至这一阶段,显现为昼夜平分,过了这个阶段,就会出现白昼时间短,黑夜时间长的现象,这个时候阴气比较旺盛,如果人的身体出现了问题,应该多多考虑是阳虚或者是阴盛导致的。总结起来便是,从冬至到春分这一时期为阴中之阳,从春分至夏至这一时期属阳中之阳,从夏至到秋分这一时期称阳中之阴,从秋分到冬至这一段。时间教训阴中之阴。

3阴阳辨证理论对时间医学治疗的指导

3.1周日节律变化对治疗的指导意义。随着周日节律的变化,人自身的生理及病理情况也会具有相应的阴阳属性,在临床上可以根据这一特性来进行用药。如果能够根据一天当中阴阳消长的规律,来选择服用药物的时机间,保证服药时间是最佳时间,便能够很好的提高治疗的效果。在一天中的卯时,是人体的阳气生长最旺盛的时候,在这个时候特别适合阳虚的女性患者服用益气补阳的药物,对于阳盛的女性患者,可以在这一时期服用寒凉类的药物。一天中的酉时,是阴气生长最旺盛的时候,阴虚的患者可以在这个时间段服用滋阴的药物,至于阴盛的患者,可以在这一时期服用温阳驱寒的药物。正确地把握一天中的节律来进行用药,在中医时间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3.2周年节律变化对治疗的指导意义。在一年四季的变化过程中,阴阳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进行消失与生长,根据阴阳辨证的理论,在不同时间选择不同药性及药味,对于治疗疾病是很重要的。从,秋分到冬至再到春分这两个阶段,都是阴气比较盛的时期,对于湿寒的疾病,一定要选择具有散寒功能的药物。而对于阴虚的患者,很有可能会自行恢复,也可以服用一些具有温阴养血作用的药物来进行调养。从春分到夏至再到秋分这两个时期,都是阳气主导的时期。在这两个阶段内,对于阳热内盛的患者,可以选择具有清泄阳热功能的药物,如果是阳虚的患者可自行恢复,也可进行适当的调养。

3.3阴阳辨证理论的意义。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时期,一旦发生了特定的疾病,阴阳辨证理论对于疾病的治疗以及调养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节律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服药时间。在于一年实际发生的不同疾病,阴阳辨证理论可以对疾病的阴阳属性进行判断,进而选择所服用药物的药性。对于周日节律和周年节律,并不是相互分离,而是需要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同通过阴阳辨证理论还对患者的治疗方式以及服用药物进行有效的指导,增强用药的实际效果。

4结论

综上所述,阴阳辨证理论实际上是中医学说在辨证步骤的主要纲领,并且在中医时间医学之中的应用也是十分广泛,对于疾病治疗方面的指导十分有效。但是在实际的辨证过程中,一定要参考其他因素,不能单一地应用阴阳辨证。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疗文化,在临床的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治疗应用中,一定要做到不离根本,不断创新,不断地丰富传统医学理论的内容。

作者:王鑫 单位:山东省枣庄市中医医院

参考文献:

[1]陆保年.应用中医时间医学理论探讨对发热的辨证论治.[J]四川中医.2014(06)18-22.

[2]杨巧玉.中医时间医学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13)201-207.

[3]边凌云.原发性高血压昼夜节律与十二时辰气血流注的相关性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09)339-341.

[4]孙其新.阴阳盛衰发有时——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十[J]中医药通报.2012(08).

阴阳范文篇2

一、民族声乐中的“阴”、“阳”特质

“阴”“阳”是指由道所生化出的两种本原之气,“阴”“阳”分别体现了道的其中一方面的特性,“阴”象征着阴柔,“阳”代表着刚强,阴与阳互相对立而又共生,相互交融产生万物。民族声乐在声乐表演主体、声乐作品以及作典家风格等方面凸显着强烈的阴阳哲学思维特质。首先,从民族声乐表演主体来讲,男性与女性两种不同的表演主体就存体现着阴阳两种截然不同的特质。男性声乐表演主体以刚强宏大、自强不息、激昂壮烈为主要特征,代表着“阳”的一面,而女性声乐表演主体以甜美圆润、柔顺细腻、婉转平和为主要特征,是“阴”性的集中体现。其次,民族声乐作品中也蕴含着强烈的阴阳哲学思维特征。民族声乐作品类型风格虽然复杂多样、汗牛充栋,但是在总体上却可以大体分为“阳”性与“阴”性两种不同的类型。“阳”性特征的声乐作品总体的风格取向积极进取、博大健锐,与“阳”性的声乐表演主体匹配,则更加突出整体的刚强恢弘的特性,而“阴”性特征的声乐舒缓平和、温润轻盈,与细腻柔和的“阴”性表演主体配和更加相得益彰。再次,民族声乐作品作曲家的个人魅力、个性风范等也体现着强烈的阴阳哲学特质。不同的作曲家有不同的个人魅力,或是狂放,或是内敛,或是潇洒,或是含蓄,这些多姿多彩的人格魅力风范同样也体现着“阴”与“阳”两种特质的不同。“阳”性特质的作曲家风格洒脱,性格昂扬向上,富于雄强之美,而“阴”性特质的作曲家风格更加含蓄,于沉静内敛之中迸发出声乐的张力,这两种不同特质的作曲家犹如水与火的两极,各具特色,他们的人格风范与其作品的风格魅力相得益彰,共同丰富了民族声乐的多样之美。

二、民族声乐审美中的阴阳哲学思维特征

民族声乐中的“阴”、“阳”特性表象出不同的审美特征,而以这种审美特征为标准,建构在其上的审美与审美观显然也具备着明显的阴阳哲学思维特征。

1.“阳”性的刚强之美。“阳”性的刚强之美体现着崇高、壮美等审美范畴的本质。“阳”性特质的声乐作品、声音表演体现出一种雄伟壮阔之美,它可以赋予声乐欣赏者以直观形象的刚强雄健的审美感受,使欣赏者沉浸于博大宏伟、昂扬向上的审美体验之中,促使欣赏者摒弃消极情绪,培养自刚不息的精神品质。

2.“阴”性的阴柔之美。“阴”特质的民族声乐平和舒缓,赋予声乐欣赏者以细致优雅温柔细腻的审美感受,使审美主体平复思绪,放松心灵,获得身心愉悦之美。

三、民族声乐创作与表演中的阴阳哲学思维特征

1.保持阴阳交融的中正和谐。阴阳哲学思维观要求以阴阳两种本原的互相关系思考万事万物的生化发展,阴阳哲学思维将阴与阳之间的共生和谐看作最佳境界。这种阴阳共生和谐的思想同样也影响着民族声乐的审美活动,在传统审美观点看来,民族声乐审美的最高标准便是阴与阳两种特质的和谐统一,最终达到中和的境界。中和之境是民族声乐审美的最高标准,而这种追求达至中和之境的思想则成为传统民族声乐创作与表演的核心思想。在民族声乐的创作与表演活动中,声乐的创作与表演主体必须注重调和声乐作品中的阴阳两种不同的特性特质,使阴与阳,刚强与柔弱,热烈与含蓄,激昂与沉稳等互相对立的因素得到和谐统一,使排斥的各种因素得到合理的安排调整,在保持各部分特色的基础上,使整体性的声乐基调得到突出与强化,从而增强声乐作品以及声乐表演的感染力,使声乐审美主体得到最佳的审美感受。

阴阳范文篇3

在古代的历史条件下,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是昼夜寒暑四季等自然现象的交替变化,随之形成人们动静作息的节律以及生物界的动静变化。生活的观察和总结概括,奇妙的宇宙万物便被抽象出阴阳属性。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所以世界的本原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彼此的相互作用促成了事物的发生并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它是对一切事物矛盾双方的高度概括,代表着事物的不同属性。作为一种对事物的分类方法,完全可以把这一完美而智慧的理论运用到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中。阴阳的平衡、互根、转化给了我们智慧的教学启迪。

阴阳的平衡:阴阳平衡是矛盾双方在相互对立相互制约中的动态平衡,而非行而上的静态平衡。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个性多样的,各种思维的混合体。外语教师掌握着此门功课的整个系统知识,但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为学生提出学习的方向,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情境,提高语言操练过程的趣味性和交际性,为学生创设愉快的课堂氛围,发挥一名引路人的作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不依赖老师,不把成绩的好坏归咎于老师,而是从自身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方面找原因,开动脑筋,畅所欲言,大胆发问,勇于质疑,学而思,思再学,同学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取长补短。这就是学生该做的。教师和学生都各自做好自己的应做内容,这样就达到了阴阳的不偏不倚,就达到了阴阳的平衡状态。在英语短文的学习过程中亦是如此,众所周知,医学英语的常用前缀后缀和词根,既是掌握英语的难点又是提高阅读理解水平的关节点和突破点,只有掌握了一定量的词缀和词根,阅读时才能够推测词义,从而驾轻就熟,达到举一反三的水平。词缀和词根是动态变化的种类繁多的,我们只有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汇词根词缀,才能够匹配一定深度的英语文章。这样才能够达到阴阳的平衡,如此,我们阅读理解的提高便是水到渠成。在英语学习中,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语言技能的训练是英语学习的两个方面,知识的学习指掌握语音语法词汇知识,技能的学习指掌握听说读写能力,英语学习的意义是运用,因此学生学习外语应该把精力投入到技能的掌握上,知识的学习也是为运用服务的,把握好了这种平衡,才能真正学以致用。

阴阳的互根:指相对对立的两面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任何一方都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和条件,不能脱离对方单独存在。我们要打破课堂教学中一味灌输的“填鸭式”教学。学生与教师间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甚至教师与教师在备课的互动。打破课堂中讲台上教师自言自语,讲台下学生窃窃私语的尴尬局面。教师采用启发式和诱导的方式促进师生间的互动和凝聚力。教学相长,通过互动教师可以及时发现自己教学实践的闪光点和不周之处。教师的知识可以最大限度的被学生消化吸收。学生也可以发现自己英语学习的闪光点和自信心。同时有利于实现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协作学习是一种为了促进学习,由某些学生协作完成,某个给定的学习目标的学习方法。其核心是让一群学习者“共同”去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当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参与合作方式实现任务和目标的,通过语言实践过程促进语言能力提高,这种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教学,就会彼此得到学习的乐趣,让教师充分体会到自己价值得到发挥的喜悦,令学生感觉到获取知识的充实之感。师生之间的师生情和凝聚力便油然而生!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双方的消长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事物内部阴和阳的比例出现了颠倒,可以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正所谓“物极必反”,我们需要转变思想观念从而调整个人角色。外语教师认识到自己应充当一位辅导老师或者是促进者而不是扮演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学生也应该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要自己管理好自己。在教师的启发下学会自我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材料,监控学习进度,学生从而做到不但是在学习语言而是在使用语言,变学生由“学会知识”为”会学知识”,变学生由”要我学”为“我要学”。

阴阳范文篇4

论文摘要:从分析阴阳学说的具体内涵,及其在中国传统养生学中运动锻炼的实际运用入手,阐发阴阳学说对体育健身理论的启示,如神与形、动与静、性与命等阴阳对立面的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对体育健身理论建设的启迪,进而提出遵循阴阳中和原理应是体育健身理论建设的必由之路.

1阴阳学说概述

阴阳学说是古代人们认识与解释宇宙一切事物的一种宇宙观与方法论,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它建立在朴素唯物论的基础上,内含辩证法思想.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产生于阴阳二气,世界万事万物均是在它的作用下滋生、发展、变化.古代思想家从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长久观察中发现,一切事物存在着相互对立的正反两方面,就用阴和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于分析一个事物内部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正如《易经》所说:“一阴一阳谓之道。

同时,古人认为,原始浑沌之气是有形和气两个方面,万物生于气而成于形,形散而复在于气.万物终始生灭,循环往复,演化无穷,无不在于形和气的变化.古人用阴和阳表述形气之间的演化关系,阐明宇宙间万物运动变化的最高规范便是阴阳两极转化的太极原理,阴阳矛盾运动成为宇宙间物质运动最基本的形式.诚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按照阴阳学说,阴和阳代表着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凡属静的、有形的、内在的、向下的、寒冷的、晦暗的、衰退的均属于阴;凡属动的、无形的、外在的、向上的、温暖的、明亮的、亢进的均属于阳.正常情况下,阴阳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对立、互为依存、互相转化、互相消长.当阴阳双方动态协调平衡,则万物有序生生化化,在人体则表现为阴平阳秘,身体健康.反之,当阴阳失衡,则表现为逆乱和灾害,在人体则表现为疾病,一旦阴阳失衡无法逆转,则阴阳离决,出现死亡.阴和阳是事物的相对属性,因而存在着无限可分性.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概括为阴和阳两类,任何一种事物内部又可分为阴阳两个方面,而每一事物中的阴和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这种事物既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现象,在自然界和人体中是无穷无尽的.阴阳的对立统一,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等,说明阴和阳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是孤立的、静止不变的,而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

2阴阳学说在传统体育健身中的运用

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体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如何指导人们进行体育健身、养生方面我们的祖先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可贵的探索,这对我们今天构建现代体育健身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概括地来讲,阴阳学说在传统体育健身中的运用主要从以下几个原则来体现:

2.1既要养形,更要养神

从阴阳学说来看,形神兼养才是科学的,从人体生理机能来看,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对人体健康起的作用更大.《太上御览》中指出:“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意平,百节皆宁,养生之本也”.神是人的感觉、意识、精神思维活动的总称,也是人体身心状态的外在综合表现.神为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和生命存亡的根本.把养神作为形神这一对阴阳矛盾的主要方面,才是真正把握实现健康的关键.现代体育健身理论主要侧重在形体运动锻炼方面,并形成了自身的一整套完整的体系,通过增进运动器官机能和内脏器官功能,虽也能有效地改善人的神经过程和心理品质,即“身体健全,情感斯正”,但其对人的神,也即精神世界、心理品质等的作用毕竟有限,只能是副产品.而养生学把神经系统功能调节作为养生之要旨,有“首要养神,其次养形”之说,并创编出许多相应的锻炼理论和方法,如反省、放松、宁静、心斋坐忘、养神法、修心养性、仁者寿等.重视养神也是对现代体育衍生的各种流弊的纠偏途径.

2.2动静兼修

动与静是体育健身手段两个大的方面,只有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是不科学的、不完整的.现代体育运动强调和追求的只是“生命在于运动”,都是利用形体的运动锻炼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而养生学强调动、静结合,以静为主,主要是以安静调养人体的精神思维活动为主要途径来保养生命,延年益寿.如老庄主张清静无为和《黄帝内经》认为:“恬谈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善养生者养内”;陶弘景认为:“静者寿,躁者夭”.唐代孙思邀主张“少思、少念”以静神,明代《养生四要》提出“慎动”的养生观.传统养生学有一条主线就是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以养形在传统养生学中是处于从属地位,主要是适宜的劳动、导引运、按跷和仿生运动、武术、太极拳、动功等.动以养形特别强调适度,《黄帝内经》强调“形劳而不倦”、“不妄作劳”;华陀指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这都说明健身锻炼的运动量要适当,避免过大的运动负荷对机体的损害.这与现代西方体育的“更快、更高、更强”的竞争意识与参与意识有较大的区别.动与静对健康与延年益寿的作用的争论历来没有平息过,两者都有许多实际的例子作支持,从阴阳学说来看,动与静的选用不可偏废,应结合个人的身心特点和年龄、时间、环境、现实条件来合理选择健身方法.

2.3性命双修才是好的健身方法

性是指人的性格、精神、心理等意识活动的基础和本原.命是指人的体质、体格、血肉物质等机能活动的基础和本原.性与命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人体的生命,故性命又可理解为生命.性属阴,命属阳;性乃神,命乃精;从身心而论,性乃心,命乃身.好的健身方法应是性命双修,既能修心养性,也能强健体魄,增进健康.阴阳可以互根互用,消长转化并达到一种动态平衡.修心养性和运动锻炼都能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现实世界也各有支持的例子,但运动锻炼并不必然地提高人的心性修养,体魄强健的人,也并不一定是修养很好的人,粗浅、鄙陋大有人在.只有对性与命都给予同样的关注,即对人的品德、修养和强身健体给予同样重视,才能做到阴阳平衡,去掉偏颇的流弊.修性以炼神为主,特别是意识的锻炼和控制,重在精神;修命以炼精、炼气为主,特别是体液的锻炼和调节,重在身体素质的锻炼.性命双修就是使精神意识状态与躯体生理机能均达到最佳境界,遵循的是阴阳平衡、形神合一、心身一体的生命整体观,这对体育健身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3遵循阴阳中和原理应是体育健身理论建设的必由之路

主席说过:“一阴一阳之谓道,不能只有阴,没有阳,或者只有阳,没有阴.这是古代的两点论.形而上学,只讲一点论”.从人类为了追求健康与延年益寿来看,有养生学和现代体育等诸多理论学科和方法体系.从阴阳学说在人体方面运用来看,动属阳静属阴;命为阳性为阴;形为阴神为阳;脏为阴腑为阳;血为阴气为阳等等.现代体育理论和方法更多的是从动、命、形等方面来研究,是基于西方医学和西方哲学与文化所产生发展的一门学科.强调“生命在于运动”,主张机体的运动锻炼和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与中国的传统养生学有较大的区别,从阴阳学说所论证道理来看,这是不全面,有失偏颇的,是形而上学的一点论,而养生学却正好弥补这方面的缺憾.人的身心是一体的,既要有形体的运动锻炼,也应有精神、心理的静养修炼,这样的体育健身理论才是全面的、合理的、科学的.目前我国群众性的体育健身活动正在蓬勃兴起,体育健身思想和理论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创新,新的体育健身理论正在形成中.

阴阳学说对阴阳矛盾斗争的发展变化规律的揭示较为彻底,同时也对阴阳的和谐统一加以探索和阐明.阴阳和谐既是矛盾运动规律,又是生命之原理,还是事物稳定性的保证.《易经·乾·传》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乾道变化即天道变化.天道规律的变化,也就是一阴一阳对立统一规律的变化,也因此才使万物各得其生命和属性,万物各得其生命和属性乃是阴阳对立面正而不偏“大和”的结果.也唯有保持阴阳正而不偏的这种合和,才会使其自身能继续存在而不夭折.所以程颐解释说:“‘保’谓常存,‘合’谓常合”,所谓“大和”,就是阴阳对立面力量均衡无偏胜,矛盾双方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事物可以得到稳定的发展,故日“乃利贞”.阴阳不相同的对立面却能“和”在一起达到“以相济”,起着互补的作用.矛盾双立均衡而互补,具有同一性,才能发挥生之功能.矛盾双方的这种“大和”状态又叫作“中”,所以“大和”又称作“中和”.《黄帝内经》不拘于阴阳某一方,不偏动不偏静、不偏命与性,而是追求和,也即阴阳的平衡,和谐统一。

尚中是中国古代传统的行为准则,中即正,正即中,尚中就是要求恰如其分地掌握宇宙的法则和规范,做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与和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中是恰如其分,切中其理,和是阴阳协调,和谐制化.中与和皆是天地万物的本性,而中为理,和为表;中为因,和为果;中为质,和为文.事物合于中正,方可能和调制化;从阴阳学说看来,大和和中正是事物的理想状态,如果阴阳双方能够保持中和,则事物即可长久.

阴阳范文篇5

关键词:太极;图书;智慧;物理学;重建

导言:事关物理学的两个问题

问题一:美国物理学家惠勒教授,于1981年10月,应邀到北京、合肥、上海等地讲学,系列的演讲集为《物理学和质朴性》一书。书中记载了惠勒教授对现代物理学下出的这样一个结论:“物理学的基础结构注定要坍塌,并将重建在一个新的基础之上。”物理学的基础结构为什么会坍塌?这是西方物理学界众所周知的问题,本文不做展开讨论。

问题二:中国文化源头的太极图为什么会出现在惠勒演讲集的第一页?为什么惠勒每一次演讲时都会谈到,玻尔同样崇尚太极图,并把阴阳视为并协原理的先河?太极内涵为何,外延为何?为什么会赢得两大物理学家的敬重?这一问题并不是物理学界众所周知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天文历法、宇宙演化、中国哲学、文化基础四大方面入手,解释太极的内涵与外延,目的是希望为物理学重建找出坚实的理论基础。当然,本文的重点在于太极的理论基础,而不是物理学重建本身。

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卡普拉(FritjofCapra)说:“我觉得东方的思想家对一切已经了然,如果能够将他们的答案翻译成我们听得懂的语言,那么所有的问题就有解答了。”

一、历法中的太极

天文学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学,历法是中华民族的第一法。有文字,天文历法是用文字表达的。文字之前,天文历法是用抽象符号表达的。太极、图书(河图、洛书)、八卦,都是文字之前的抽象符号。几组抽象符号可以融为一个整体,太极处于核心地位。这里的讨论以太极为主,必要时也会涉及图书、八卦。

太极,在历法中的第一重意思表示的是周日与周岁的阴阳转换。周日的阴阳是无限循环的昼夜,周岁的阴阳是无限循环的寒暑。昼夜,由日往月来所决定。寒暑,由太阳视运动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来所决定。

历法中的太极,解答了这样几大问题:

1.确定了一阴一阳的无限循环。昼夜亦阴阳,寒暑亦阴阳,阳尽阴来,阴尽阳来,阴阳的基本特征是无限循环。

2.确定了阴阳两极。周日之中,阳极在日中,阴极在夜半。周岁之中,阳极在日影最短点(夏至),阴极在日影最长点(冬至)。阴阳两极可以用12地支的子午两支来表达。阴极在子,阳极在午。昼夜寒暑,一阴一阳,规律地循环在两极之间。螺旋,是循环往来的运动形式。洛书中的奇偶之数连线可以证明这一点。

3.确定了时令四点与天文三线。时令四点为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冬至,太阳视运动至(止)于南回归线;夏至,太阳视运动至(止)于北回归线。春分、秋分,太阳视运动相交于赤道线。冬至、夏至为阴阳两极点,春分、秋分为阴阳平分点。太阳视运动无限循环在天文三线、时令四点之间。

4.确定了阴阳转换的大小周期。日往月来,为周日阴阳转换之小周期。寒往暑来,为周岁阴阳转换之大周期。

小周期,被归纳在12时辰之中。12时辰用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表达。周日小周期,一日一循环。一日如此,日日如此。大周期的数据规律性地变化在365—366天之间。《周髀算经》:“三百六十五日者三,三百六十六日者一。”立杆测影,日影数据变化的规律为四年之中三年为365天,一年366天。准确地说,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来的大周期为1461日。

5.确定了岁、月、日的时间单位。“阴阳之义配日月。”《周易•系辞上》这一论断指出,阴阳观念首先是从日月出发的。“故月与日合,为一月。日复日,为一日。日复星,为一岁。”《周髀算经•日月历法》告诉世人,岁、月、日这三大时间单位是按照日、月、星的对应关系确定出来的。

6.确定了阴阳转换的三大基本形式。无限循环,圆周运动,不匀速,是阴阳转换的三大基本形式。阴阳转换,无限循环。无限循环,轨迹为椭圆。这里不存在直线运动。365—366天,这两个数据说明,椭圆的运动不是匀速运动而是不匀速运动。椭圆中应该有一阴一阳两个点,而不是一个焦点。

7.确定了时空物三位一体的时空观。日行一度,历中一天。太阳周天365—366度,回归年365—366天。度论空间,天论时间。时间空间,上关乎天文,下关乎万物。

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视运动的周期决定着万物生命的周期。太阳回归年时间长度一分为四为春夏秋冬四时,一分为五为金木水火土五行,四时对应东西南北四方,五行对应东西南北中五方。万物生长在空间之中,万物随时间而变化。时间、空间一不远物,二不远人,这里的时空观为时空物三位一体的时空观。

8.确定了阴阳转换与气候转换的关系。阴阳两极的转换,决定着气候两分的转换。“一年分两截,两截分阴阳。”彝族十月太阳历,将太阳回归年的时间长度一分为二,前半年为阳,后半年为阴。苗族古历以冬至为阳旦,以夏至为阴旦。以冬至夏至为界,分出了阴阳两个半年——前半年为阳,后半年为阴。阳年,气候一步步变暖。阴年,气候一步步变寒。一年阴阳两分,可以在中午日影最长与最短两点这里得到实证。

太阳回归年的时间长度一分为二,为阴阳两截;一分为四,为春夏秋冬四季;一分为五,为木火金土水五行;一分为十二,为十二月;一分为二十四,为二十四节气。阴阳转换所引起的气候变化,具有规律性与永恒性。

阴阳五行学说,是天文历法中出现的,首先是在十月太阳历中出现的。历法中的阴阳五行一可以重复,二可以实证,三可以测量,四可以定量。

9.揭示了阴阳转换与万物生命的关系。阴阳转换、气候转换决定着万物的生命。

周日之阴阳决定着万物的动静。牵牛花昼而开夜而闭,公鸡晨而鸣夜而息。万物的动静,遵循着周日阴阳转换的规律。

周岁之阴阳,决定着万物的生长收藏,决定着“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万物的生死,遵循着周岁阴阳转换的规律。

万物动静、生死之周期与阴阳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用“间不容发”四字来形容。

二、宇宙演化中的太极

宇宙演化中的太极,解答了这样几大问题:

1.确定了宇宙演化的起点。宇宙演化的起点在上帝,这是《圣经》的结论。宇宙演化的起点在太极,这是《周易》的结论。太极,有许多代名词,道、大一、一,均可以等同于太极。

2.确定了宇宙演化的形式。上帝说要有A,于是就有了A;上帝说要有B,于是就有了B。命令式,这是《圣经》中的宇宙演化形式。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八六十四。阴阳分裂式,是《周易》中的宇宙演化形式。阴阳分裂而变,演化出了生气勃勃的繁华世界。

3.统一了六种世界。太极可以表达至大无外的宏观世界,可以表达至小无内的微观世界,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在太极这里得到了统一。

太极可以表达无形的先天世界,可以表达有形的后天世界,先后天世界在太极这里得到了统一。

太极可以表达无气无血的物质世界,可以表达有气有血的生命世界,物质与生命两个世界在太极这里得到了统一。

4.揭示了运动所需要的多种力。太极,自动恒动。自动需要原动力,恒动需要恒动力,原动力与恒动力均源于太极体内的阴阳相推。

一阴一阳永不可分,这需要相互吸引力;一阴一阳永不重合,这需要相互排斥力。相互吸引力与相互排斥力均源于太极本身。

太极循环,需要旋转力;阴阳平衡,需要平衡力,旋转力与平衡力均源于太极本身。

5.揭示了万物的基本结构与基本成分。“万物负阴而抱阳。”太极所含有的一阴一阳,可以表达万物阴阳两种基本成分,可以表达万物阴阳两分的基本结构。

6.揭示了有形、无形两种因素的基本联系。世界有有形的一面,有无形的一面,例如人的形体与精神。人体通于天体,天体之中同样存在着有形、无形两种因素。阴有形阳无形,有形无形两种因素是密不可分的,太极将这两种因素完美地统一在了一起。

7.揭示了一阴一阳的对称关系。太极中的一阴一阳,大可以论宇宙,小可以论基本粒子,大宇宙与基本粒子内部均为对称的镜像关系,无论成分还是结构。

太极中的一阴一阳,既可以论天体,也可以论人体。天体与人体内部均为对称的镜像关系,无论成分还是结构。

8.揭示了一阴一阳的相互作用。相推、相摩、相荡,描述阴阳互动,《周易》使用了这三个动词。动,有多种形态;而相互作用,始终如一。

三、中国哲学中的太极

中国哲学中的太极,解答了这样几大问题:

1.确定了生生之源。有生生之物必有生生之源,先天之中的生生之源是阴阳二气,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演化出了天地。

后天之中的生生之源为天地水火,天地水火相互作用演化出了万物与男女。阴阳可以喻天地,可以喻水火,在万物的演化过程中,天地水火的作用一样都不能少。

2.确定了事物间的基本关系。太极内一分为二,外合二而一,事物间的基本关系,就此确立。

3.确定了事物间的平衡关系。阴阳之间的关系,是平衡关系。天地之间、人际之间、人体气血之间,均应该以阴阳平衡关系为基准。平衡为常态,偏颇为病态。和平,是《周易》治理天下的终极目标。以平为期,则是《黄帝内经》医病的终极目标。

4.确定了描述宇宙的奇偶之数。河图洛书、八卦用奇偶之数表达了文字之前的天文历法,表达了天体与人体。阴阳即奇偶,奇偶即阴阳。阳奇阴偶可以完美地描述宇宙。

5.确定了归纳与推理的两种基本方法。太极,是现实世界的归纳。太极,可以推理现实世界中的一切。归纳与推理,两种基本方法,始于太极。

6.确定了“以道论之”的思路与方法。论证问题,善不善、是不是、该不该,不能以“我”论之,应该站在生生之源的立场上去论。“一阴一阳之谓道。”太极即道,道即太极。早期中华大地上产生的一部部经典,一件件先进器具,均产生于“以道论之”的思路与方法之下。领先于世界的中华文明也正是产生于这一思路与方法之下。

四、文化基础中的阴阳

文化基础中的阴阳,奠定了各个学科的理论基础:

1.奠定了礼仪的理论基础。《礼记•礼运》:“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

2.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阴阳学说,是中医文化的第一大基石。天地、日月、男女、气血、脏腑、经络、疾病,均是用阴阳学说统领的。

奠定了经络的理论基础。人体经络分阴分阳,阴六经阳六经,《黄帝内经》论经络,阴阳是论证经络的基础。

3.奠定了数理化的理论基础。阴阳学说,在中华大地上,奠定了各个学科的基础。

(1)数学。“观阴阳之裂变,总算术之根源。”刘徽在《九章算术•序》说,阴阳是算术的基础。

三角形。立竿测影,竿为股,影为勾,竿端与影端相连的斜线为弦,直角三角形就此成立。中华先贤在测影的过程中发现了直角三角形。

32+42=52,这个公式是在《周髀算经•商高定理》中出现的。商高说,大禹治水治天下时广泛运用了勾股定律。

(2)化学。《周易参同契》:“物无阴阳,违天背元。牝鸡自卵,其雏不全。夫何故乎,配合未连。”没有公鸡母鸡交配,有鸡蛋而无雏鸡。《周易参同契》用阴阳模型,解开了元素化合的秘密。在世界化学史中,《周易参同契》为奠基之作。

(3)物理学。前面已经谈到,以阴阳转换为基础时空观,是时空物一体、无限循环的时空观。

阴质阳力,不可分离的质力关系,就此确立。苗族文化解释阴阳,不但解释出了质与力,还解释出了结构。质力与结构,为一分为三、合三为一的统一体。

有生于无,无中生有;阴阳自动恒动,相互作用;阴阳永不重合,永不分离;阴阳圆周循环,对称平衡……

以上这些均相关于物理学。

4.奠定了音律的理论基础。“六律、六吕以合阴阳之声。阳声:黄钟、大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声:大吕、应钟、南吕、函钟、小吕、夹钟。”《周礼•春官》以阴阳论律吕,十二平均律是从阴阳出发的。十二平均律,今天仍然在使用。

5.奠定了仿生学的理论基础。阳奇阴偶,奇偶之数组成了河图洛书。阳奇阴偶,阴阳两爻组成了八卦。据彝族典籍《土鲁窦吉》(宇宙生化)记载,洛书表达的是十月太阳历,河图表达的是十二月阴阳合历。《周易》中的八卦,有无限的象征性,可以表达天体,可以表达人体,但首先表达的是四时八节与四面八方。《尸子》记载,八卦首先表达的是八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冬至夏至)。中华先贤以天文为坐标制定了历法,以天文为坐标创造了人文,仿生学于此诞生。和谐自然的哲理,诞生于此。天人合一的的哲理,诞生于此。

6.奠定了论技论术的理论基础。解牛之技论道,承蜩之技论道,剑术论道,棋技论道,品茶论道……构成中华文明的成果,无一不与道相关。

7.奠定了诸子的理论基础。一阴一阳合而为道。道,是先秦诸子论证问题的基本依据。儒家论礼,道家论德,兵家论兵,阴阳家论历,医家论医……诸子论证问题,无一不是以道论之。

结语:刀叉有刀叉的智慧,筷子有筷子的智慧,如果将两种文化背后的智慧加以融合,不但能解答当代一系列难题,而且能创造出利用自然、和谐自然的新文明。

参考文献

[1]惠勒演讲集:物理学和质朴性[M].方励之编.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2]土鲁窦吉[M].王子国译.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

[3]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学术讨论论文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

[4]吴心源.苗族古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5]李维宝等.云南少数民族历法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9.

[6]周易[M].苏勇点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阴阳范文篇6

关键词:周敦颐;《太极图说》;《通书》;性别意识

被尊为“道学宗主”的周敦颐开显宋明道学之活水源头,其重要的理论贡献在于构建儒学之形上本体,并以阴阳五行之理贯之天人,首发宋儒心性义理学之端。世人对其研究甚多,但极少有人涉及到他的性别思想。而实际上,他的两本主要著作《太极图说》和《通书》中蕴含着丰富的性别意识。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其两本著作来探讨其性别思想如何上承前儒,并具有自己的理论特征以及周敦颐的性别思想对后世宋儒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阴阳交感,化生万物

《宋史·周敦颐传》中言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是“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终始”。显然,《太极图说》探究的是宇宙的本源及万物与人的生成过程。其宇宙生成图式可用“太极——阴阳——五行——万物”来表示。从中可看出他所推测的宇宙生成是由最原始的“无极而太极”开始的,“无极而太极”是混沌而无形无限的原始物质,也是万物存有的最终根源。天地的本源是太极,而太极乃是无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根本,分化出阴阳二气。二气的交互作用就生出五行,五行相互配合而形成四时与天地万物。由此可看出,在这一图说中,上溯宇宙本源,下极天地万物,生生不息,变化无穷的整个宇宙变化过程被包含在其中。同时,在此过程中,离不开阴阳的交互感通作用,“有阴阳,则一变一合而五行具”,“‘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在这里乾与坤,阴与阳是作为对等的词而提出,孤阴,孤阳或阳与阳,阴与阴都是不能化生万物。即从宇宙生成论的高度和意义上谈阴阳因相互差异而相互需要,相互补充,即阴阳的相交相生,相生相济。

同时在《通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周敦颐不少这方面的思想。如在《训化第十一》中有“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成,义也。”《家人睽复无妄第三十二》中引用《易经》中的“二女同居,而志不同行”。

周敦颐的许多思想都是基于《周易》而阐发的,其对易学的贡献在于将宇宙论和价值形上学予以通贯融合。《太极图说》就是把易经和道家的学说相配合,并吸收儒家及汉代“五行”说、“德合天地”说。对周敦颐的这种强调阴阳的交互感通,阴阳的相生相济的性别意识特征同样无疑是受到《周易》及中国传统思想中性别意识的深刻影响。

《易经》中很注重阴阳爻有无交感呼应,有则吉通,无则悔吝。《成》卦中指出:“天地感而万物化生。”《泰》卦中有:“天地交而万物通也。”《睽》卦说:“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用,大矣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男性和女性正因为有对立才有协调统一的可能性。老子更是贵柔崇阴,在《老子》一书中直接提到阴阳仅有“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句。这强调的是万物以阴柔为根本,阴阳同时存在,两者互相影响可达到中和。董仲舒说:“天地之阴阳当男女,人之男女当阴阳……和者,天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最良,物之所生也。”从这些经典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人已经把男女关系理解为相反应合关系,正是由于男女两性根本性的差异才存在相互感应,才有变化和生成的可能性。“阳遇阴则通,遇阳则阻。”

二、阳健阴顺,阳尊阴卑

透过周敦颐的两本著作《太极图说》和《通书》我们还可以看出其性别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阳健阴顺,阳尊阴卑。在《太极图说》中他将性别不平等思想上升到宇宙论的高度。首先将男子与天(乾)相联结,女子与地(坤)相联结,“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朱熹解义日“乾男坤女,以气化者言也。各一其性,而男女一太极也。”“阳而健者成男,则父之道也;阴而顺者成女,则母之道也。是人物之始。以气化而生者也。气聚成形,则形交气感,遂以形化,而人物生生,变化无穷矣。自男女而观之,则男女各一其性,而男女一太极也。”在这里“太极”是形而上之道也,属道之体;“阴阳”是形而下之器也,属道之用也。应用到人际间则“男”、“父”对应的是“阳”,阳则刚健,这是为父之道;“女”、“母”对应的是“阴”,阴则柔顺,这则是为母之道。周敦颐最后在《太极图说》中继续指出“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朱熹解释为“阳也,刚也,仁也,物之始也;阴也,柔也,义也,物之终也。”在天地之间,所有的纲纪造化流行都涵盖其内。

阴阳,乾坤这显然是受到《周易》以及儒家对阴阳等级秩序的强调这一性别意识特征的影响。《周易》是中国传统哲学传统性别意识之源。《庄子·天下篇》一言以蔽之:“《易》以道阴阳。”《易经》体系由64卦384爻构成。除乾坤二卦外每一卦构架的基础是一与——两个符号,即阳爻和阴爻。相传伏羲画八卦符号,一与——可能表示男女两性区别。有学者指出,这两个符号是《周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原初、单一的“性别”等级符号。一与一重叠组合而成卦,每一卦中6爻的数学排列组合表征着阴爻与阳爻的特定内在关系。阴与阳的协调是易卦成为统一体的基础。上经始于乾坤,终于坎离。“乾坤者,阴阳之本始,万物之祖宗,故为上篇之始而尊之也。离为日,坎为月,日月之道,阴阳之经,所以始终万物,故以《坎》、《离》为上篇之终也。”下经34卦从咸恒开始到既济未济结束。成为交感,可喻为男女婚配交感;恒为恒久,可喻为男女白头到老。根据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自然界的高下秩序推广到社会特别是男女两性尊卑秩序。即以自然界的理想和谐有序证明人类社会等级秩序的合理性。男女的刚柔、动静、强弱、外内决定了双方各自的尊卑、高下、贵贱、主从的社会人事权力关系。《易传》中有不少这方面的论述:“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说卦》)“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系辞上传》)“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坤卦·文言》)

对于《周易》中所强调的阴阳“有序”,阳尊阴卑的一面儒家一直进行了继承并不断地发挥。如孔子和他的门徒及其绵绵不断的再传弟子们将《周易》、《礼记》等典藉的精髓要义进行解读和再阐释,并赋予符合当时要求的新性别意义。孔子与女子对话不多,谈论女子的话语亦不多,唯有“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一句千古流传。孟子指出“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介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介,无违夫子!’以顺为政者。妾妇之道也。”班昭《女诫,敬顺第三》指出“阴阳殊性,男女异行。阳以刚为德,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

宋代的新儒家继承并发展了历代儒家及周敦颐的这些性别思想,同时更有不少学者认为,正是由于宋代儒家对女性贬抑以及对女性系列规范的强化和体系化,女性的地位更为下降。如周敦颐的弟子程颐有不少关于性别不平等的论述。程颐将他的性别差异思想溶入对《易》的解释。对卦象“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他解释为“阳居五,在外也;阴居二,处内也;男女各得其正位也。尊卑内外之道,正合天地阴阳之大义也。”他对男女之别进行了如下表述:“夫以顺从为恒者,妇人之道,在妇人则为贞,故吉;若丈夫而以顺从于人为恒,则失其刚阳之正,乃凶也。”“阳上阴下,得尊卑之正。男女各得其正,亦得位也。”司马光在其家训中继续对这方面的思想作形而上的论证,他在《家范·训子孙》中:“夫天也,妻地也。夫日也,妻月也。夫阳也,妻阴也。天尊而处上,地卑而处下。日无盈亏,月有圆缺。阳唱而生物,阴和而成物。故妇人专以柔顺为德,不以强辩为美也。”朱熹在《近思录》卷12中重申性别之间的区别和不平等:“男女有尊卑之序,夫妇有倡随之理,此常理也。若循情肆欲惟说是动,男牵欲而失其刚,妇狃说而忘其顺,则凶,而无所利矣。”

三、阴阳理而后和

周敦颐强调阳尊阴卑,目的在于遵循这种阴阳之理夫妇之道而达到“和”即“阴阳理而后和”。

夫妇关系被儒家认为是“五伦”之首:“《易》始夫妇”,“人道之始,造端夫妇”。因此,夫妇之道,向来受到儒家的重视,将之视为各种伦理秩序建立的基石。《周易·序卦》指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礼记·昏义》中:“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儒家对于夫妇关系的道德规范是以男尊女卑为前提而建立的。所谓“夫妇有别”,“别”就是分别尊卑。《白虎通义》解释夫妇,“夫妇者何谓也?夫者,扶也,扶以人道者也;妇者,服也,服于家事事人者也。”“夫者,扶也,以道接扶;妇者,服也,以礼屈服。”周敦颐承继了儒家对夫妇之道的规范,并指出:“阴阳理而后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万物各得其理,然后和。故礼先而乐后。”朱熹在注解中指出“此‘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之意,程子论‘敬则自然和乐’,亦此理也。学者不知持敬,而务为和乐,鲜不流於慢者。”可见,朱熹对于夫妇关系强调的是伦理道德,夫妇之间的相敬如宾不留于宴昵之私,这与他的持敬的修养方法是一脉相承的。在这里,周敦颐所谓的“阴阳理而后和”、“夫夫妇妇各得其理然后和”中的理是遵循一贯的“夫尊妇卑”“夫义妇顺”之理。他在《通书·乐上第十七》中继续指出:“三纲正,九畴叙,百姓大和,万物咸若。”“三纲者,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也。畴,类也。九畴,见洪范。若,顺也。此所谓理而后和也。”显然,他以“正礼乐,明五伦”的严肃态度重申了“君臣”“父子”“夫妇”的三纲。“夫为妻纲”是汉儒董仲舒所发展的先秦儒家夫妇之伦,强调“夫尊妇卑”的先天道德定位,妻完全是为了配合夫的存在而存在。这种绝对统治和服从的秩序就像天地阴阳一样出于天意不可改变。“阴者阳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君与臣、夫与妻皆为阳与阴的关系,而“阴道无所独行……阴兼功于阳”,故“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也就是说,阴是为阳服务的,须顺从于阳。妻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总是被兼于夫。程颐明显受周敦颐的影响。他在回答“如何是道”时说:“于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妇上求。”即通过对秩序关系的体认来把握“道”。“夫妇常正之道”,“男女之际当以正礼。”认为夫唱妇随是一条“永恒的原则”。在一篇为他父亲写的墓志铭中声称他的家里遵从了这样的训诫“夫人谦顺自牧,虽小事未尝专,必禀而后行。”朱熹在《论阿梁狱情劄子》中指出:“夫人道莫大于三纲,而夫妇为之首。”他对夫妇伦理的论述主要见于《小学》中。他从古代经典和晚近的著作中选出强调婚姻严肃性的段落,重申性别之间的不平等以及强调妻子应服从并忠实于丈夫,还强调男女之隔的原则。他引用礼仪经典中的儒家之论“妇人,伏于人也。是故无专制之义,有三从之道:在家从夫,适人从夫,夫死从子。”

阴阳范文篇7

【关键词】厥阴病病证

厥阴病篇是《伤寒论》中争议最多的一篇,不少医家赞同陆渊雷提出的“伤寒厥阴竟是千古疑案”,认为“是杂凑成篇”。笔者认为厥阴病篇数十条文及其相关的文献并非“杂乱无篇,拼凑而成”,乃因“厥阴”含义的不同,其疾病表现的不同所致。厥阴病表现复杂多变,可以从病证特点上把厥阴病大致分成两个层次,较轻的主要表现为足厥阴肝的本经病证,多为肝脾不和或肝胃不和的上热下寒、呕、哕或利等证,同时要注意鉴别一些类似证;再发展下去主要表现为病情传到六经最后一经厥阴时,或者任何疾病发展过程中,凡是导致阴阳消长不相顺接、太过失衡可能出现的厥证和厥热胜复证。

肝属风木,内寄相火,主升主动,起病多表现为肝胃气逆的上热证,同时肝邪乘脾,又易伴见脾阳虚弱的下寒证。另肝主疏泄,主藏血,体阴用阳,其疏泄之功主要体现在对气机运转、脾胃运化、情志调节以及通利三焦等方面。若厥阴肝疏泄功能失常,势必影响脾胃,因而又多见下利、呕哕诸症,如肝邪犯脾胃之上热下寒证、肝热下注之热痢证、肝寒犯胃之呕哕证等。另有些虽不属厥阴肝病,但却是因厥阴肝病主证连累而致的病证,条文也有论述。厥阴病篇中论述上热下寒证的有326条、338条、357条及359条,给出了乌梅丸、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及麻黄升麻汤方等3首方剂。有些学者认为此3方都是厥阴病上热下寒证的主方,笔者认为厥阴病本证之上热下寒证只有326、338两条,主论肝木乘土之胃热脾寒证,治以缓肝清胃温脾之乌梅丸。359条“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病机为胃热兼脾虚寒,357条“麻黄升麻汤证”病机为正伤邪陷、肺热脾寒,二病证虽均有上热下寒的共性,但从病证以及方义分析可知,它们并非真正意义的厥阴病,而是肝木乘土之上热下寒证影响所致,证不同治亦不同,谨守病机之要可见一斑。下利呕哕证看似与厥阴肝病无直接关系,但肝失疏泄最易犯脾,因此肝病多伴见下利呕哕之证。白头翁汤证是厥阴病之下利重点讨论的,371、373两条指出“下重”“欲饮水”是厥阴热利的特点,治以清热燥湿、凉肝解毒的白头翁汤。同时还讨论了其他原因所致的下利证,如366条“下利清谷”“脉沉而迟”等,为下焦阳衰,微邪郁表之戴阳轻证;370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为阴寒内盛,治用通脉四逆汤;374条“下利谵语”为阳明肠腑燥实,治以小承气汤等。呕哕也是厥阴病常见的症状之一,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乃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治以温降肝胃、泄浊通阳之吴茱萸汤。同时又列举了类似证进行辨治,如376条“呕家有痈脓者”,呕因痈脓所致,待脓出其呕即愈,379条“呕而发热者”,治以小柴胡汤等。这些都是为了提示我们注意鉴别类似证。

由此可见,厥阴肝此类本经病证,主要是由于肝的生理特点所致,易犯脾胃,导致气机运转、脾胃运化、情志调节等失常而出现上热下寒、呕、哕或利等病证。

病情再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出现厥证及厥热胜复证了。“厥阴”又称“一阴”,为三阴之终,六经之极也,含有阴尽阳生、从阴出阳之意,也是正邪斗争、阴阳消长的最后阶段。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说明两阴交尽而衰变之厥阴处于“阴尽阳出,阴中含阳”的特殊阶段,在此阴阳消长转化过程中,如果由于某种病理因素导致阴阳的转化出现异常,就形成了厥证。仲景在337条对厥证病理概括为“阴阳气不相顺接”也说明了这点。阴阳气可泛指人体各属阴的成分和属阳的成分,顺接即指阴尽阳生,由阴出阳,阴阳的顺利转化交接。病理状态下,无论何种原因只要导致阴阳之气转化、交接失常,便可能发生厥证,如痰阻所致的355条瓜蒂散证、阳热内郁的350条白虎汤证、阳虚阴盛之353条四逆汤证等。可见厥阴病篇中所论“厥证”,全身阴阳之气转化失常皆可引起。由于阴阳气胜复变化多端,从而导致了厥阴病表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病情常表现为寒热错杂,厥热交替。厥热胜复证就是阴阳消长转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种证候。在阴阳之气转化的过程中,如果邪气随着阳气的化生渐消,正胜邪去,则预后良好,如条文336,331等所述;若由于某些病理因素影响阴阳之气的顺利转化,或邪从阴化,导致阴不化阳,阳不能出,则正不胜邪,如342,333条所述,寒多热少,阴气退,故为进也;亦或邪从阳化,阳出太过,则正邪交争激烈,如341,334条表现为热不除,必便脓血。

阴阳范文篇8

由此可见,厥阴肝此类本经病证,主要是由于肝的生理特点所致,易犯脾胃,导致气机运转、脾胃运化、情志调节等失常而出现上热下寒、呕、哕或利等病证。

病情再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出现厥证及厥热胜复证了。“厥阴”又称“一阴”,为三阴之终,六经之极也,含有阴尽阳生、从阴出阳之意,也是正邪斗争、阴阳消长的最后阶段。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说明两阴交尽而衰变之厥阴处于“阴尽阳出,阴中含阳”的特殊阶段,在此阴阳消长转化过程中,如果由于某种病理因素导致阴阳的转化出现异常,就形成了厥证。仲景在337条对厥证病理概括为“阴阳气不相顺接”也说明了这点。阴阳气可泛指人体各属阴的成分和属阳的成分,顺接即指阴尽阳生,由阴出阳,阴阳的顺利转化交接。病理状态下,无论何种原因只要导致阴阳之气转化、交接失常,便可能发生厥证,如痰阻所致的355条瓜蒂散证、阳热内郁的350条白虎汤证、阳虚阴盛之353条四逆汤证等。可见厥阴病篇中所论“厥证”,全身阴阳之气转化失常皆可引起。由于阴阳气胜复变化多端,从而导致了厥阴病表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病情常表现为寒热错杂,厥热交替。厥热胜复证就是阴阳消长转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种证候。在阴阳之气转化的过程中,如果邪气随着阳气的化生渐消,正胜邪去,则预后良好,如条文336,331等所述;若由于某些病理因素影响阴阳之气的顺利转化,或邪从阴化,导致阴不化阳,阳不能出,则正不胜邪,如342,333条所述,寒多热少,阴气退,故为进也;亦或邪从阳化,阳出太过,则正邪交争激烈,如341,334条表现为热不除,必便脓血。

“两阴交尽”而出现的厥证及厥热胜复证,在厥阴病篇中有近一半条文进行论述,主要是疾病发展到厥阴时,病程已久,正已不足,阴阳气胜复变化多端,从而导致了厥阴病表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病情常表现为寒热错杂,厥热交替。

仲景把厥阴肝经病变与厥证、厥热胜复证同放在厥阴病篇中论述,主要就是厥阴肝经病变容易出现厥证和厥热胜复证。但是要注意,厥证、厥热胜复证此类病证虽出于厥阴病篇,但不尽属于厥阴病,凡是导致阴阳消长不相顺接、太过失衡时都可以出现的厥证和厥热胜复证。因为厥证、厥热胜复证的病证主要是着眼于人体一身之阴阳,强调整体性,并非仅见于厥阴肝,只是相对来说较多见而已。

阴阳范文篇9

关键词:阴阳;自然主义;伦理美德;认识论美德;美学美德

迈克尔•斯洛特(MichaelSlote)是美国当代美德伦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讨论美德的过程中,斯洛特尤其重视从情感的视角进行讨论,因此,斯洛特又被称为当代道德情感主义的代表人物。在斯洛特本人看来,情感不仅是道德哲学的基础,而且是一切哲学的基础,更确切地说,他认为他的哲学不能仅仅被称为道德情感主义,而应该被称为情感哲学。最近一些年,很多中国学者都注意到一个令人感兴趣的现象:中国哲学中的阴阳概念已经进入到了斯洛特的情感哲学体系中,并在该体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事实上,斯洛特不仅在很多论文中多次深入讨论了中国哲学中的阴阳概念,而且还出版专著《阴阳的哲学》详细讨论了阴阳概念。基于对这个现象的观察,很多中国学者不禁会问:作为一个非汉学家,斯洛特为何会把中国哲学的阴阳概念纳入其情感哲学体系?或者说,中国哲学中的阴阳概念因何种契机而进入到斯洛特的情感哲学体系之中?一旦进入之后,在该哲学体系中发挥什么功能?事实上,这些问题也曾一度令我们深感困惑。带着这些问题,以文本细读与翻译为基础,基于2016–2017年在迈阿密大学哲学系访学期间与斯洛特进行的深入讨论,我们立足西方伦理思想史对斯洛特情感哲学体系中的阴阳概念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此为基础,本文聚焦阴阳概念的本质与作用,试图对斯洛特情感哲学体系中的阴阳概念进行阐述。

一、阴阳的本质

探明阴阳在斯洛特情感哲学中的本质,即探明阴阳得以进入其情感哲学的契机或原因。斯洛特最早对中国哲学发生兴趣,源于对亚里士多德美德伦理学在西方没落的原因的思考。斯洛特对亚里士多德美德伦理学在当代西方道德生活中的衰落而痛心,在他看来,这种美德伦理学之所以衰落,重要原因是因为当代西方道德哲学忽视了对情感问题的关注。2010年,《道德情感主义》一书出版,斯洛特在扉页上表示要把该书献给休谟,其扉页公开表示,“若无休谟,将无本书”[1]。就思想史的关联而言,该书与18世纪英国道德情感哲学家休谟的情感哲学思想具有紧密关联。《道德情感主义》出版3年之后,斯洛特于2013年在《道》这本杂志上发表了《阴阳新解》一文,2014年,斯洛特相继发表了《阴阳与道德情感主义》等系列论文,明确把阴阳与道德情感哲学关联起来,2014年之后,斯洛特把对阴阳的讨论从道德领域扩展到认识论、心灵哲学等领域,并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心灵情感主义理论》等专著。就时间线索而言,在《道德情感主义》出版之后,斯洛特才开始关注阴阳概念,并把这种关注与18世纪英国道德情感哲学关联起来。那么,这种关联得以发生的“链接点”是什么呢?18世纪的英国道德哲学是一种以情感为主旋律的道德哲学,不管是莎夫茨伯里还是哈奇森,不管是休谟还是斯密,他们都视情感为道德哲学的基础,并从这个出发点论述了建立情感主义道德理论的可能性问题。在情感主义道德哲学的理论构架中,把情感论述为道德的基础不难,然而,要把情感论述为道德判断原则的基础,则是一个相当有挑战性的工作。其挑战体现为两方面:其一,使道德判断原则摆脱情感之“情”所带来的主观性,从而使其具有客观规定性;其二,对情感主义道德判断原则的内在运行机制进行描述。为了把情感确立为道德判断原则,休谟的道德哲学在这两个方面都做出了努力。在休谟之前的18世纪英国道德情感哲学家,如沙夫茨伯里和哈奇森,在讨论道德判断原则的时候,均把某种特殊类型的自然情感,如仁爱,视为道德判断原则的基础。很显然,对于把情感(如仁爱)视为道德基础的情感主义道德哲学家而言,这不仅会为自身招致“循环论证”的批评,而且会面临着在何处寻找道德判断原则之客观规定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哈奇森采用的办法是,通过诉诸情感的后果——情感给当事人或旁观者带来的益处的大小或幸福的量——来为道德判断原则寻找客观规定性,因此,哈奇森在其道德哲学中明确表示,为了对以仁爱为动机的行为进行道德判断,我们需要遵循的原则是“最大多数人最大幸福”原则[2]。这种做法受到了休谟道德哲学的批判,休谟试图把情感主义道德判断原则建立在情感——同情(sympathy)——之上。同情即为情感与情感之间的感染,这种感染既可以发生在个体与个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个体内部的不同感官之间。首先,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情感很容易相互感染。苦难导致的结果,如悲痛、哀伤、眼泪、叫喊、呻吟等等,都会以一种非常活跃的方式触动我们,使我们充满怜悯和不安[3]71。当主体遭遇了幸福或苦难之后,就会展现某种情感,从而在我们心中引起快乐或不安的同情活动。同理,对当事人所表现出的愉快,旁观者也是“通过感染或自然的同情而进入这同一种愉快的心境,领略这种情感”[3]101,由于人都会热爱使人快乐的东西,所以在同情的作用下,人们就会对传达愉快情感的人自然而然地产生好感。例如,一个人走进剧院,很容易就会根据剧院里面的人的表情而非常敏感地被这些人所展现的情感所影响。其次,同一个体身上的不同感官之间也很容易产生同情。例如,在朗诵的过程中,某些音节或字母如果给说话器官带来了痛苦,那么,出于一种同情,耳朵也会显得刺耳和不快。同情所具有的这种感染性,使得人的心灵变成了一面可以相互反射情感的镜子,“人们的心灵是互相反映的镜子,这不但是因为心灵互相反映它们的情绪,而且因为情感、心情和意见的那些光线,可以互相反射,并可以不知不觉地消失”[4]。把同情理解为情感与情感之间的感染,休谟赋予了同情以一种既属于人又不属于人的特性。同情属于人,是因为它是人所表现出的情感;同情不属于人,是因为这种情感本质上是一种自然情感自然发生机制,是一种属于自然法则的东西。因此,同情作为道德判断原则,虽然具有情感的表现形式,但实际上却拥有一种来自自然的客观规定性。把具有情感形式的自然法则视为道德判断原则的内容,休谟把18世纪道德情感哲学的理论建设向前推了一大步。然而,在讨论同情的内在运行机制的时候,休谟认为效用才是最重要、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很显然,效用是情感所产生的某种后果或结果。就此而言,在对以同情为内核的道德判断原则的内在运行机制进行描述的过程中,休谟依然落入了他的前辈——哈奇森——从情感的后果或结果入手的巢臼。然而,这正好构成了斯洛特讨论情感主义道德判断原则的起点。如何立足一种源于自然且具有情感表现形式的自然法则讨论道德判断原则,并对该原则的内在运行机制进行描述,构成了《道德情感主义》一书的核心命题。在当代西方哲学语境中,斯洛特摒弃了休谟的“同情”概念,其重要理由之一在于,该概念属于启蒙时代,在情感倾向上具有太多的投射性,这并不能得到斯洛特的赞成。较之同情,斯洛特更重视情感的接受性或容纳性(receptivity),但并不排斥情感的投射性,更确切地说,他认为情感同时具有接受性和投射性,以此为基础他把具有这种情感特征的道德判断原则称为移情(empathy)。虽然移情和同情在情感的投射或接受问题上各有偏爱,但是,作为情感主义道德判断原则,二者同样拥有一种既属于人又不属于人的特性,因此,二者不仅具有情感的形式,而且具有有别于情感的、源于自然的客观规定性。斯洛特把移情视为其道德情感哲学的道德判断原则,认为任何处于二阶移情阶段的、令人感到温暖的情感都能成为道德情感[1]39。无疑,把移情成功确立并论证为道德判断的原则,这意味着《道德情感主义》在当代道德哲学语境中解决了18世纪道德情感主义者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一旦把移情确立为道德判断原则,斯洛特的道德情感主义便彻底改变了元伦理学认为道德情感不具规范价值、只是情绪表达的看法,还对当代西方盛行的关怀伦理学理论进行了有效推进。然而,当移情被确立为道德判断原则之后,斯洛特面临的下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是要对移情的内在运行机制进行描述。回顾历史,斯洛特发现,虽然哈奇森和休谟作为道德情感主义者都曾基于情感而提出过道德判断原则,然而,二者的做法均不能令他感到满意。哈奇森提出的道德判断原则归根到底建立在仁爱所产生的后果之上,而休谟所提出的道德判断原则本质上则与效用纠缠不清。从较为严格的情感主义立场而言,二者所提出的道德判断原则均未严格建基于情感之上。对于更严格、更彻底的道德情感主义者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历史留下的前车之鉴必须予以重视。在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中国哲学中的阴阳概念进入了斯洛特的视野。斯洛特发现,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概念可以用来准确地描述移情内在具有的、以情感的接受和投射为表现形态的情感运行机制。纳入了阴阳的视域之后,斯洛特这样理解作为道德判断原则的移情的内在运行机制:当我感知到某人的痛苦时,就意味着我接受或容纳了该人的情感,对他人情感的接受或容纳即为“阴”;由于移情不仅包含以“阴”为表现形式的情感的接受或容纳,也包含以“阳”为表现形式的情感的投射或生发,因此,一旦我感知或接受到了对方的痛苦情感,而如果我对我感知或接受或容纳的痛苦无动于衷,很显然,这便违背了蕴含于移情内部的阴阳法则。对某人有移情,首先要接受他人的痛苦情感,然后,移情就会使人产生缓解他人痛苦的动机,这构成了移情的阴阳两面。如果说阴阳在中国哲学中的本质或意义是多维的,那么,在斯洛特的情感哲学中,它的本质则由丰富的多维维度转变成了单一维度,更确切地说,斯洛特情感哲学中的阴阳是一种纯自然意义上的概念,斯洛特使用该概念的目的是为了对自然情感的内在运行法则进行描述。所谓“阴”,指的是对他人情感的受纳;所谓阳,指的是行为者或主体基于这种受纳所产生的情感反应。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斯洛特虽然在自然意义上使用阴阳概念,但他并不赞成在哲学中在实物意义上使用该概念,比如,讨论食物或某些自然事物的阴阳特性。毋宁说,斯洛特沿着自然的路径在非常抽象的意义上使用阴阳概念,“阴”即为情感的容纳或接受,“阳”即为情感的投射或生发。斯洛特试图把阴阳概念发展为一个高度抽象的基本哲学原则,并把对情感的讨论从道德领域延伸至一切哲学领域。斯洛特注意到,很多中国传统哲学家,例如,孟子或王阳明,均不像他那样使用阴阳概念。在他看来,如果孟子能用阴阳来解释仁,那么,该概念或许会被解释得更好。斯洛特注意到王阳明等哲学家在讨论阴阳的时候,也纳入了一种自然主义的视角,这是他与王阳明哲学的相通之处,但是,与王阳明不同的是,他认为自己沿着自然主义的路径把阴阳进行了高度抽象,而中国哲学家一般不会采用这种方式讨论阴阳。斯洛特认为①,以这种方式讨论阴阳,正体现了自己对阴阳的更新。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种被更新后的阴阳观在斯洛特的哲学体系中发挥了什么功能呢?

二、阴阳的功能

虽然阴阳首先通过道德哲学,尤其是道德情感主义的路径进入到了斯洛特的哲学视域中,然而,阴阳在斯洛特哲学体系中却不限于只在道德哲学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在道德哲学中,阴阳的本质是要对自然情感内部的自然运行机制进行描述,并为道德情感哲学提供深层理论基础。伴随着阴阳被确立为道德情感哲学基础的同时,情感的内在运行机制也随之得到了清晰的说明,美德的运行机制也得到了解释。此时,斯洛特发现,凡是一切与人有关的哲学活动,均不能离开人的感知能力,更不能离开人的情感,人类一切情感均具有阴阳的特性,以此类推,一切以情感为动机的心灵也具有阴阳的特性。阴阳既是一切美德赖以运行的基础,也可以用来解释一切美德的内在运行原理。对以理性为内核的美德,也能用阴阳予以解释。世界上存在着两种类型的理性,一种是实践理性,另一种是认知理性,不管哪一种类型的理性,都有可能成为美德。总之,不管哪一种美德,都能用阴阳予以解释。与实践理性有关的美德,是一种与人的行动或行为有关的美德。与认知理性有关的美德,是一种与人的信念有关的美德,斯洛特2014年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心灵情感主义理论》一书用阴阳系统解释了心灵的运行原理以及发生在心灵中的认知美德。此后,斯洛特进一步扩展阴阳的应用领域,用阴阳来解释美学美德。就此而言,阴阳已经超越了道德哲学领域,被斯洛特扩展到了认识论、美学领域,在这些领域中发挥出了重要哲学作用,并用来解释这些领域内的美德的运行机制。因此,在与人类的心灵活动有关的各领域中,阴阳能用来解释伦理美德、认识论美德和美学美德的运行原理。(一)阴阳能解释伦理美德的运行原理。如果阴阳在心灵中顺利运行,就会产生一种有美德的心灵。以同情这种美德为例,它就既包含阴,也包含阳。如果一个人感知到了另一个人的心灵中的情感,但却拒绝对他人的情感感受无动于衷,在斯洛特的美德观看来,这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病态的表征。所谓同情,首先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对他人的感受或情感进行感知,这就是阴,在此基础上,它还要求对这种感知报以温和的或正面的或肯定性的赞许态度,即,给予同情式反馈,这就是阳。唯有阴阳同时发挥作用,才能生成真正的同情这种美德。再例如,我在一个房间里,但房间着火了,我无法扑灭大火,需要逃生,我能感受到我心中充满恐惧,这时候,我看到了一扇门,在这种情境中,所谓“阴”,指的是我对周围世界的意识,还指我注意到了燃烧的大火,所谓“阳”,指的是我产生通过门逃离火灾现场的动机。在这种场景中,阴阳在心灵中若能有效运行,就会直接推动心灵产生审慎(prudence)这种美德。如果一个人发现房间着火了却依然待在房里,这就是不审慎的表现,如果一个人足够审慎,就肯定会选择逃离火灾现场。在此意义上,如果你能在心灵中让阴阳有效运行,那么,你的心灵就能产生出美德。当斯洛特从情感出发讨论美德并用阴阳对美德予以解释的时候,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即,这种情感是否获得了人的注意力,唯有如此,一种情感方能具有阴阳的属性,也唯有如此,这种情感才能发展为美德。那种未能充分获得人的注意力就产生的情感,由于未被人的注意力所关注,既未被人接受或容纳,也未使人产生动机,斯洛特认为该种情感不在美德讨论的范围之内。例如,惊慌失措(panic)就是这种类型的情感。当一个人感到惊慌失措的一刹那,既没有充分的意识,也没有明确的行为倾向,因此,这种情感既不具有阴的属性,也不具有阳的属性。与此紧密相连的“恐惧”,则是一种同时具有阴阳属性的情感。惊慌失措是一种非理性的情感,位于美德反面,与美德处于对立状态。(二)阴阳能解释认识论美德的运行原理。尽管亚里士多德曾在《前分析篇》和《后分析篇》中讨论过认识论美德,但并未引起西方人的充分重视,直到最近40年以来,西方哲学才开始普遍关注并讨论认识论美德问题。不过,就目前西方学者对认识论的讨论而言,几乎所有思想家都认为,信念不包含情感因素。但是,这在斯洛特看来是有问题的,因为信念不仅包含情感,而且可以用蕴含在情感内部的阴阳观予以解释并确立一种认识论美德。以容纳或接受为表现形式的阴和以决断力或目的性为表现形式的阳,在认识论领域也如同在伦理学领域内一样,承担着重要角色。认识论意义上的容纳或接受,与伦理学意义上的容纳或接受一样,都指一种天然的接受力或容纳力,这是二者唯一具有的相同点。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二者所接受或容纳的对象是不同的,前者指的是对他人情感或感受的容纳或接受,而后者则指的是以开放的心灵接受或容纳他人的意见或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斯洛特把接受或容纳视为认识论和信念论中的“阴”,在认知世界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会对周围世界形成感知,这是一个自动的过程,它使我们相信周围世界的真实存在,在此意义上,我们有理由可以反对认识论怀疑主义(epistemologicalskepticism)。斯洛特把我们在感知世界的过程中产生的决断力或目的性理解为认识论中的“阳”。当科学家在等待增加更多实例或证据或对立理论之前就推论出了自己的理论或结论时,他们对这种推理过程所拥有的决断力和控制力要远大于那些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思想家,因此,犹豫不决的思想家实际上显现出了一种认识论上的软弱状态。据此而言,在认知领域内“阴”的内容虽然是一堆以非推理性为特征的记忆或知觉,但它却是理性证明或推理赖以进行的基础所在,而“阳”则是理性证明或推理得以顺利进行的动力所在。知觉和记忆以“阴”的方式给人提供信念,而信念以“阳”的方式进行概括或理论总结。虽然正常的推理必须以某种已为人所接受的东西为起点来进行,也就是说,以接受力或容纳力所接受或容纳的某种东西为前提来进行推理,但是,在推理过程中,人们既可以表现得犹犹豫豫,又可以表现得极富决断力,唯有在后一种情形中,才能产生认识论意义上的美德。在此意义上,当然,如果推理符合认识论美德,它还需要展示出某种具有主动特征的针对性或控制力。因此,推理的全过程,既证明了阴的接受性或容纳性,也是阴阳互动的结果。(三)阴阳能解释美学美德的运行原理。借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斯洛特对美学美德进行了解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表明,在道德领域,如果你知道了什么东西是善的,那么,你就会立即去行动,此为伦理美德。斯洛特认为,知行合一也能扩展至美学领域。如果你看见了美的事物,你就要进行审美欣赏,此为美学美德。一个人若感知到了美,在美学的意义上就具有了“阴”的属性,而一旦该人以此为基础开始欣赏这种被自己感知到的美,那么,该人在美学意义上就具有了“阳”的属性,二者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一种美学美德。同理,在讨论美学美德的时候,斯洛特讨论问题的前提与其讨论伦理美德前提是一样的,即,二者都要以主体意识到某种事物或对象为前提,若一个事物未能被主体意识到,就既不会使人产生伦理美德,也不会使人产生美学美德。斯洛特注意到,王阳明也在其哲学中讨论过美学问题,以“山中花树”为例,王阳明曾经从“心外无物”的角度出发讨论过人们对山中花树的审美问题。不过,在斯洛特看来,他所讨论的美学美德与王阳明的讨论不一样,区别在于,讨论美学美德的时间前提是你已经开始看此花之后。更确切地说,在这个前提下,此花的感觉与花的颜色是否会一时明白起来,这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人是否拥有美学美德。对于唯有拥有美学美德的人而言,在看到此花的时候,此花的感觉与花的颜色会立即明白起来。对于不拥有美学美德的人而言,即使看到了此花,此花的感觉与花的颜色也不会明白起来。虽然斯洛特的情感哲学重点讨论了阴阳在心灵中的运行原理并对以情感为基础的心灵活动的美德进行了解释,但斯洛特同时也注意到,阴阳不仅存在于心灵世界,而且广泛存在于一切事物之内,就此而言,阴阳可以成为一种新世界观的基础。以运动和静止为例,西方哲学很早就开始关注运动与静止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说,运动是不自然的,而静止是自然的,而伽利略、牛顿等人不认可亚氏观点,牛顿认为世界上的基本法则是运动法则,并以此为基础为现代科学奠定了基础。斯洛特注意到,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把静止视为阴,把运动视为阳,周敦颐用阴阳来解释运动和静止的法则,在此意义上,他认为周敦颐甚至先于牛顿为现代科学奠定了基础。不过,斯洛特认为周敦颐并未明确说过,静止和运动含有什么共同的元素。但是,牛顿对此发表过自己的观点。牛顿认为静止和运动受相同的法则所支配,只要没有外力干扰,二者都会继续下去,因为二者受相同法则支配,也就是说,静止和运动含有某种共同的东西。那么,这种共同的东西是什么呢?在斯洛特看来,这种共同的东西就是阴阳。固然,把运动视为阳而把静止视为阴是一种富有洞见的观点,但这远远不够。观察显示,一个运动的物体,若要继续运动,就需要从先前的运动中接受动能,然后继续保持运动状态。接受即为“阴”,而继续保持运动状态即为“阳”。同理,静止也可以这样解释。因此,运动和静止自身就分别包含“阴”和“阳”。除了运动与静止之外,很多其他现象也可以用阴阳予以解释。例如,化学活动中也广泛存在着阴阳。一个铁器,如果长期接触空气(阴),就会生锈(阳),此为化学中的阴阳。不过,化学家们虽然经常与这些化学活动打交道,但却没有注意到那就是阴阳。总之,阴阳存在于一切事物中。阴阳不仅仅只存在于心灵之中,而且存在于整个世界。就此而言,阴阳是心灵世界和心灵之外的世界共同拥有的相同法则。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斯洛特认为心灵世界与非心灵世界共同拥有阴阳,但他却坚决反对把心灵视为物质世界。不过,通过发现心灵世界和非心灵世界之间的共同元素,斯洛特认为我们可以找到心灵世界与非心灵世界保持和谐的基础。古代中国哲学认为,心灵与心灵周围的世界是和谐的状态。在斯洛特看来,心灵与非心灵世界之所以能保持和谐,是因为二者都含有阴阳元素,换句话说,阴阳既为二者的和谐状态提供了最初的基础,也为二者的和谐状态提供了相同的法则。

三、结语

很显然,中国哲学中的阴阳概念是多维的,其内涵远比斯洛特所讨论的阴阳要丰富得多,基于对道德情感哲学,尤其是对情感的内在运行机制的研究,斯洛特以一个较小、较窄的切入口把阴阳与自己的道德哲学体系结合起来。斯洛特之所以能把阴阳纳入自己的哲学体系之中,最初的契机与斯洛特对道德情感问题的研究紧密相关。斯洛特对道德情感问题研究,其理论来源与18世纪苏格兰启蒙学派中的休谟哲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对18世纪苏格兰启蒙学派的道德情感学说的全面综合考察显示,自然主义是该派情感学说的深层哲学基础。或许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当康德后来批判该学派的时候,他批判的对象不是“情感”而是“自然”。从自然出发对道德情感的内在运行机制进行系统描述,构成了18世纪苏格兰启蒙时期道德情感哲学的主要问题意识。无疑,斯洛特在讨论道德情感问题的时候,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意识并且试图也以自然主义路径来解决这个问题,由于纳入了中国哲学中的阴阳概念,较之18世纪的道德情感哲学,斯洛特所提出的道德情感学说显得更深刻、更具合理性。不过,我们始终需要注意的是,斯洛特与18世纪的道德情感学派一样,二者都是在自然主义的视域中讨论情感,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斯洛特所讨论的阴阳,总是染上了浓厚的自然意蕴和自然意义上的抽象意蕴。在此意义上,斯洛特情感哲学体系的阴阳可以被视为是18世纪苏格兰启蒙时代的道德情感哲学沿着自然主义路径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方道德情感哲学的语境中对阴阳的本质与功能进行了解释之后,当斯洛特转向当代中国哲学语境来考察阴阳时,他发现当代中国哲学并不重视阴阳,相反,阴阳被视为一种过时的甚或一种迷信的观念,《阴阳新解》指出:“古老的中国阴阳概念在今天并为引起充分重视。”[5]不仅如此,斯洛特还发现,当代中国人研究中国哲学的时候不仅有忽视自己哲学传统优秀元素的倾向,而且还存在着试图用西方哲学的术语或思想来解读或肢解中国哲学的倾向,在他看来,这需要得到改变。一方面,西方哲学过于重视理性,而这本身是有问题的,就此而言,西方哲学需要重启,而唯有中国哲学“能成功地按下重启键”[6];另一方面,他认为中国哲学若要在世界哲学舞台上真正享有自己的声音,首先必须自己肯定自己,不能一味用西方哲学的思维或观念来改造或肢解自己,因为中国自己的哲学传统内本身就存有值得西方学习的东西。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如何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复兴,无疑,美国学者斯洛特的做法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SloteM.MoralSentimentalism[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2010:TitlePage.

[2]弗兰西斯•哈奇森.论美与德性观念的根源[M].高乐田,黄文红,杨海军,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27.

[3]休谟.道德原则研究[M].曾晓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402.

[5]SloteM.UpdatingYinandYang[J].Dao,2013(3):271-282.

阴阳范文篇10

【关键词】《黄帝内经》;养生原理

《灵枢·天年》载:“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四十岁……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气懈惰……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由此可见人体的生、长、壮、老已是生命发展的必然规律,机体的由盛而衰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但是,同样作为自然界的一分子,为什么有的人却可以长命百岁,有的人却“半百而衰”呢?《素问·上古天真论》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食欲有节,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但若“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由此可知人寿命的长短,关键在于人是否善于养生,能否把养生之道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去。因此,机体衰老虽是生命活动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通过养生却可以提高生命质量,延缓衰老。本文试从《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来探讨其对现代人养生的启示。

1和阴阳以养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有:“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使,神明之府也。”阴阳学说自与中医学相结合以来,对中医的养生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阴阳是对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谓“阴静阳躁,阴生阳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阴阳者,血气之男女;左右者,阴阳之道路者;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各司其职,相互为用,“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从而维持着机体的阴阳平衡,使之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一旦破坏,就会发生相应的病理变化,“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素问·生气通天论》)“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盛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故“阴阳之要,阳秘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而不能秘,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由此可见调理阴阳,增进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是摄生保健的目的,所以应该“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从而达到“……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素问·生气通天论》)。

2顺四方以养生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区,地势有高低,气候、水质、土质各异。正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所说:“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洌……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其地所生万物也众也……”《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素问·五运行大论》云:“东方生风……南方生热……中央生湿……西方生燥……北方生寒”“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燥胜则地干,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火胜则地固矣。”不同地区的人们,由于地势高低、气候条件及生活习惯各异,人的生理活动和病变特点也不尽相同,所以养生也应与之相应。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言:“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我国西北方天气寒冷,其病多外寒而内热,应散其外寒,而凉其里热;东南方天气温热,因阳气外泄,易生内寒,所以应收敛其外泄的阳气,而温其内寒。

3适饮食以养生

机体要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就必须通过饮食摄取足够的营养。《素问·藏气法时论》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灵枢·平人绝谷》云:“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精液兼尽故也。”同时,饮食物也是机体与自然界发生联系的最大渠道之一,每人平均每天约摄食2kg的食物。因此,饮食的饥饱失常,饮食五味偏嗜都会引起机体的不适。

3.1饥饱失常气血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而饮食中的营养又为气血生化之源,如《素问·痹论》载:“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卫者,水谷之悍气……”,《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为赤,是谓血。”因此,进食过少,则气血生化乏源,人体生命活动缺乏物质基础,日久会导致营养不良以及相应病变的发生。但若饮食过量,短时间内突然进食大量的食物,势必加重肠胃负担,使食物不能及时地消化,同样会引起机体的不适。如《素问·痹论》载:“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生气通天论》又说:“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因此,食量有度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亦是养生的重要准则。同样,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养生之大忌,如过量饮酒、过食肥甘……《素问·厥论》载:“酒入于胃,则脉络满而经脉虚……酒气与谷气相搏,热盛于中,故热遍于生,内热而溺赤也。”过食肥甘厚味,则易于化生内热,甚至引起痈疽疮毒等病症,正如《素问·奇病论》说:“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又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高粱之变,足生大丁。”现代研究表明过度饥饿会导致营养不良,诱发各种疾病,而过量饱食则会促使大脑早衰[1]。因此,要达到养生延年的目的,必须规律饮食,饥饱有度。

3.2五味偏嗜酸苦甘辛咸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亲和性,《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夫五味入胃,各归其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但若五味偏嗜,就会使该脏机能偏盛,久之则可损伤内脏,引发疾病,正所谓“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素问·五藏生成篇》“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素问·生气通天论》亦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所以饮食五味应当适宜,五味不应偏嗜,“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同理,饮食与病变相宜,则能辅助治疗,促进疾病的好转,反之,疾病就会加重。《灵枢·五味》明确提出了五脏有病时的五味宜忌:“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肝色青,宜食甘,杭米饭、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藿皆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4应四时以养生

人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的变化必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正所谓“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经通,故人气在脉。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秋者,天气始收,腠理闭塞,皮肤引急。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着骨髓,通于五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人也必与之相应。《灵枢·决气》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可见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规律,是养生保健的重要原则,“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进而说明了顺应自然气候变化的重要性。人只有与四时气候相宜,才能保持身心的健康,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当然,顺应自然规律并非要被动地适应,而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掌握自然界气候变化的规律适时养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亦明确提出了四时养生的原则:“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德,去寒就温,无泄皮肤,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5调七情以养生

七情六欲,人兼有之,属于正常的情志活动,是对外界刺激和体内刺激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身心健康。人的情志活动与五脏有密切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怒喜思悲恐。”但若情志过激,则反过来又可以对脏腑产生危害,“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异常的情志变化,使体内气机升降失常,脏腑功能紊乱,甚至气血逆乱,《素问·举痛论》载:“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思则心有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可见,情绪的异常、过激的波动是养生的大忌。“恬淡虚无”则是精神养生的重要原则。《素问·上古天真论》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从守……”人们在平时应该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思维活动及心理状态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这样既可避免平时情绪的大起大落,又可防备突然的外界刺激对人体造成伤害。现代医者根据中医的七情学说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法,如“移情疗法”“易性疗法”,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2]。

6结语

健康长寿是人们的共同心愿,但要达到这个目的,须有正确的养生之道,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以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只有在平时防微杜渐,以“经典”养生方法,点滴积累,持之以恒,才能令体质强健,老当益壮,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