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电子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00:06:22

应用电子

应用电子范文篇1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其实质是实践化教学环节,内涵是打破理论、实践环节的界限并将理论、实践教学合一,最终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中打破原有教材的章节连续性,把理论知识点与实践环节组合成若干个教学项目,用任务驱动法完成授课计划,并将教学场所与生产现场融为一体,学生在情景教学的氛围中学习,使学生由原来的教室里被动学习变成实训场所里主动实践。学生成为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这种教学模式是融知识讲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一种正在广泛实践中教学模式,目前已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中应用。

2“教学做一体化”专业课教学模式实施

学校在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首先得确定哪些课程适用于“教学做一体化”模式,这需要涉及实训条件、开发技术、教学组织和制度设计等多个层面,同时要加强专业课实训环节的有效教学和过程督导。我们在理实一体化课程上推行使用统一模板的《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实施方案》,要求每位承担教学做一体化任课教师在开课前根据教学安排与技能模块设计出统一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模板中规定了项目名称、子任务名称、功能描述及重难点分析等。教师也在设计任务实施方案时根据职业岗位群分析、工作任务分析、教学环节分析将授课内容分成若干个子任务,在实训中对学生布置不同的难易程度一致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进入教学环节,实施项目式教学。这些措施的实施使一体化教学有目的、有标准、有考核,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对专业技能掌握的程度。

3以《电子系统分析与设计》为例分析

3.1以职业能力确定课程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培养电子产品设计师、技术管理工程师,通过三年的培养毕业生应具备初步的电子产品设计、制造能力,能从事电子企业产品开发、产品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基于以上的人才培养目标来制定《电子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标准,该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可以概括为:①典型电路的设计及制造,电子系统的综合设计;②各种电路的调试及故障分析;③分析各种典型电路,各种电子路设计的要点与构造设计;④电子系统设计方案的完善与优化。

3.2以工作流程为准组织教学

在工作岗位中,电子系统设计工程师的工作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设计任务——电子系统电路图设计——仿真软件制图、校对、出图——制板、腐蚀、焊接——电路系统各项功能性测试。在安排课程内容时,与之对应的是:识图、方案设计——电子线路制图要点——仿真软件绘图——检查完善要点——校对、制作——按生产工艺制作、焊接——完成产品测试、产品手册。从而完成培养学生所需要的各项能力目标。

3.3以教学需要为纲选取教材

电子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必须根据培养目标及岗位需求,综合选取教学内容,其知识点不仅仅限定在某一教材之上,还密切结合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更贴近企业实际,对教材进行必要处理,有条件的也可结合工程经验对教材进行提炼,出版适合的校本教材。在教学中,我们还选择由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技能训练(第2版)》作为课程的教材补充,以及该课程历届学生优秀的电子产品课程设计作品、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往届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设计产品作为参考。

3.4以完善的实训场所为保障

我院经过多方借鉴学习,大胆推进教学改革,改扩建了满足于电子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场所,其中包含电子学基础实验室、电子工艺实训室、电子仿真实训室、EDA实训室、电子测量实训室等,真正实现了该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理实一体化使教学时间配置合理、教学设备的利用科学、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教学过程基本与企业生产一线一致,较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5以完善的校企合作为补充

校内实训室毕竟是仿真的企业环境,与实际的企业生产环境有较大区别。要做到与企业实际的完全对接,还得加大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力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结合实际需要安排企业顶岗实习与就业实习,让学生与企业多接触,同时由企业工程师、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承接真实电子设计课题,这也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体现形式之一。

4结语

应用电子范文篇2

常用的控制电源系统如下:第一,最初的电子调速系统是一个恒定不变的电子电压供电系统,电子电动机通过电枢回路供电,通过电阻的变化实现速度控制。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简单和容易制造、价格低廉。但缺点是效率低,机械特性软,宽范围速度不平稳,所以现在很少使用。在二、三十年代末,出现了发电机的电力系统(也称为旋转流组)、磁放大器、电机扩大机、其他控制装置,从而获得优良的性能,如速度变化率和速度控制是光滑的,尤其是电源系统电子减速电机,可以很容易的通过发电机电力系统电子电机轴飞轮惯量回馈电网,所以一方面具有制动平稳的特点,一方面降低能耗、提高效率。但是发电机,电力系统电子电动机的调速系统的主要缺点是需要增加控制系统和动力系统的电子电动机的旋转电机和一些辅助励磁设备,所以其体积大、难以修复。第三,由于出现汞弧整流器,用汞弧整流器代替发电机,电力系统中电子电机的控制系统性能进一步改善。尤其是系统是一个发电机,电力系统电子电机系统无法比拟的。但汞弧整流器仍然有一些缺点:维修很不方便,特别是汞蒸气对维修人员将造成一定的危害。在1957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晶闸管,以及其他可变流量的组成部分,晶闸管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所以可控硅电子调速系统即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由于其工作可靠、响应速度快、体积小、使用寿命长、维修方便等一系列优点,采用可控硅供电,不仅使电子调速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指标提高,而且在技术性能上也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晶闸管变流扩大在10000倍以上,比汞弧整流器高10倍;在快速响应中,单位是秒,而晶闸管装置是毫秒。从九十年代后期起,晶闸管整流装置取代了以往的电子发电机的电力系统和水银整流器,电子驱动完成一个大的飞跃。同时,控制电路也实现了集成化程度高、小型化、高可靠性和低成本。上述技术的应用,电子电机调速系统的控制性能大大提、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电子调速技术得到全面发展。

2自动化电子控制系统应用技术革新

2.1自动化电子控制技术应用

随着微型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力电子开关器件和传感器,以及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电力系统的发展,电子电机控制装置也得到全面发展。应用微机电子电气传动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向于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推动了发展电力驱动技术发展。近年来,一些先进国家研究了大量用于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电子电传动装置,如西门子k6ra24上等。

2.2自动化数字控制电子应用创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新型电力电子装置的电力系统不断涌现,电子电机的控制策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电力系统电子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得益于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永磁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变频技术和脉冲宽度调制技术已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技术。正是这些技术的进步使电气控制技术在近二十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电力系统电子电机控制策略的仿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并使用微处理器、通用计算机、器件、控制器等现代手段构成的数字控制系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电力系统电子电机驱动部分的动力装置经历了多次更新,能够更快、更容易控制可控功率器件和场效应晶体管器件。动力装置控制条件和微电子技术用于制造新的电力系统电子电动机的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其中,脉宽调制(脉宽调制)法、变频技术在电子和交流调速系统中已广泛应用。永磁材料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结合产生了一批新的电力系统电子电机,比如永磁电子电机作为动力系统、交流伺服系统的电子电动机、电子电动机的功率超声系统。由于微处理器和传感器作为新一代的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它被称为运动控制系统的智能运动控制系统。因此,应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开发了数字化和智能运动控制系统将成为新一代的运动控制系统设计的发展方向。

3自动化在电子调节器领域应用

3.1自动化电子调节器稳定速度

电子调速系统的控制要求在速度、稳定速度、加速或减速三方面,在工业生产中对于后者要求有能够实现良好的工程应用,但速度稳定性指标往往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稳定速度要求在一定的精度需要速度和稳定运行。模糊控制不需要被控对象的精确模型和适应性,以克服的缺点,传统的数字电子调速装置,可结合模糊控制和调节器,形成模糊PID复合控制方案,设计荷载,模型参数的大范围变化及非线性因素可以满足精度要求的速度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电子电机控制器。电子原件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

3.2自动化电子输入框模块应用

在经典集合论中,任何一个元素与任何一个集合的关系,只有“属于”和“不属于”两种情况,两者必居其一,而且只居其一,绝对不允许有模棱两可。如果输入的号码出错的话,那么就需要一个删除操作来修改要拨打的号码。在拨号盘界面输入框右侧的“删除”按钮就是为这个功能所设计的,该按钮在单击状态可以单个字符的删除,长按状态下可以直接清空输入框。当需要对输入的号码编辑操作时,可以通过长按输入框来执行。拨号盘是可隐藏的,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隐藏,什么情况下显示呢?当我们需要浏览通话记录的时候,当然如果可以有更大的空间来查看记录是最好的,所以此时可以隐藏拨号盘,故当触摸到通话记录的时候,应该将拨号盘隐藏。当单击输入框时,表示希望通话输入号码来拨打号码,故点击输入框可显示拨号盘。输入框电路控制如图2所示:点击拨号盘中的号码会在输入框显示,这样才能达到要拨打号码的目的。此时通过通话列表的匹配操作,可以提示用户所要拨打的号码是否出错,也可以通过点击通话列表匹配到号码来减少输入过程。当长按拨号盘上的“0”键会在输入框显示“+”,长按“*”键会在输入框显示“P”,长按“#”键会在输入框显示为“W”。另外当输入框没有字符的情况下,长按数字键会弹出绑定的请求,已经绑定号码的键则会直接拨号。输入框无字符的情况下,点击“语音通话”或“视频通话”按钮会将最新一条通话记录的号码显示到输入框,点击“添加到联系人”按钮则会跳转到添加联系人界面;在输入框有字符的情况下,点击“语音通话”或“视频通话”按钮则会分别通过语音或视频方式拨打该号码,点击“添加到联系人”按钮不会做任何处理。字符输入时间间隔数据如表1所示:通话记录列表(又称为号码联想区)在输入框无字符的情况下,显示不同号码的最新通话记录,列表最后一项显示为“添加到联系人”;在输入框有字符的情况下,该部分根据输入框的字符对通话记录、本地联系人、USIM卡联系人进行匹配,当然最后一项仍显示为“添加到联系人”。

4总结

应用电子范文篇3

一个专业如果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方向不准确,将无法科学地制定本专业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也无法高效地进行专业课程改革和教学管理。确定专业培养目标首先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确定本专业的就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苏州市电子信息行业协会的指导下,通过走访企业、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等形式,对苏州市电子类人才的需求进行调研,确定了本专业的主要工作任务是电子产品组装调试维修、PCB板的焊接与维修、电子产品辅助设计、电子产品品质保证和电子产品销售采购技术支持,职业核心能力是电子产品组装调试维修能力、PCB板的焊接与维修能力、电子产品辅助设计能力、电子产品品质保证能力和电子产品营销技术支持能力。通过岗位任务的分析,制订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掌握电子产品检测技术、电子电路设计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具有电子产品生产过程管理、电子产品销售与采购及设备维护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其可胜任电子生产企业中电子产品设计、生产、维修、管理、销售、采购、技术服务等岗位要求。形成“行会协同指导,校企共同育人”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1]

二、实施教师“三化”工程,打造高素质“双师”教学团队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教师队伍建设。要以师德建设为引领,将提升教师素质、优化双师结构、聘任企业专家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在不断提高专任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拓展国际化视野,让骨干教师参加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培训,参与专业建设,承担课程改革建设,指导毕业设计、学生竞赛、技术培训,主持教科研课题。要定期安排骨干教师出国培训。“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必须是活水,流动的水,是知识不断更新的水。本专业通过提升教师学历,教师到企业做访问工程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进行产品开发和科技攻关,共同申报科研课题,为企业开发产品、解决技术难题等,使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有了一个质的变化。

三、搞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通过市场调研和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确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和次岗及迁移岗位。[2]按照项目化课程教学理念,以学生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相对接,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编写具有职业特色的项目化教材。多课程重新整合,实施课证融合。将考证内容穿插在实践教学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既节约了考证时间,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进一步完善了“能力核心、项目构架”的课程体系。如将“模拟电路技术”、“数字电路技术”与“电子元器件检验”相结合;“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教学与“音视频设备检验员”、“无线电调试中级工”相结合。为了全面评价学生,摒弃一卷制的考核方法,构建多元评价机制,采取项目实施过程考核和课程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制定评价标准,使课程尤其是基本技能训练类课程考核内容与职业岗位的要求相吻合。

四、以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为目的,建设实践教学环境

以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为目的,结合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过程,重新设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实现学生校内学习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流程的一致性。[3]实验、实训室建设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模块化的技能培训,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增强其就业竞争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求知、求技、求职的需要,满足社会对高职教育多样化的需求。与此同时,与行业、企业合作,建校外实训基地,形成多形式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切实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充分利用企业先进设备、技术专家和企业文化等资源,在生产现场进行“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工艺”、“电子产品品质管理”等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校企数字传输课堂,将企业生产过程实时传送到课堂,通过企业工程师直接开展专业教学,真正实现校企联合教学。全过程注重学生“5S”规范、认真负责、效率观念、静电防护等职业素养的培养。

五、将综合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全过程

应用电子范文篇4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面向的岗位群是:①电子设备的生产、检测与调试、服务岗位;②电子设备系统的工程安装、调试、维护岗位;③电子企业产品的检验、质量分析、售后服务、销售等岗位;④电子企业公司的电子产品的开发设计、技术支持、生产管理岗位等。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构建职业能力模块,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针对高职教育特点,我们构建了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基于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模块,分为:理论模块、实践模块、考证模块、生产实践与毕业设计模块。其中理论模块包括专业基础课子模块和专业技术课子模块,专业基础课如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等,课程主要采取一体化教学模式;专业技术课如电子产品生产工艺、单片机应用技术、电子线路等,课程主要采取任务驱动下的项目式教学,项目主要来源于生产实际,从而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实践模块包括专业实验和实训子模块(主要是校内实训)及技能竞赛培训子模块,以职业技能大赛为依托,加强实践教学中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的训练,保证训练的基本要求,同时增强针对性和适用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考证模块主要针对学生考取相应资格证书的教学。生产实践与毕业设计模块包括顶岗实习子模块和毕业设计子模块,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多样性人才的需求,我们确立了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应用能力指标体系“三维互动”的教学模式理念。在重视基础理论够用的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专业课内容的应用性部分,把应用性环节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大力推行Multisim、Protus、Matilab等仿真软件的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对主干课程合理规划,形成从“基础+认知”出发,打造“综合+顶岗”的课程布局。保证基础理论课够用,专业课管用,专业基础课适用,突出基础理论课程和实践应用课程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2.以“工学结合”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项目教学和一体化教学模式

按照“工学结合”的总体思路,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入或案例分析等手段组织教学,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过程。从而对课程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等进行一体化的综合改革。例如,在培养方案中,《电子产品制造工艺》《单片机应用技术》《电子线路CAD技术》《电子产品维修》等专业课都采取了项目教学法,并配置了专项实训;《电工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电子测量与仪器》等课程采取一体化教学模式并配置专项实训。

3.以“就业教育”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推进定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为保障,加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点抓好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建设完善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一方面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实践水平,另一方面还可考虑开放设备和场地,引进企业来料加工,为工学结合创造良好的条件。努力建立多个校企合作单位作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到校任课,和企业共同开发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如:电子产品维修、质量管理等,并编写与企业生产实际相关的教材和实习实训指导书;选派教师到企业学习实际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还可对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学生的实习工作也可安排在这些合作的企业。另外,在专业群能力体系的构建上,有意加入其他能力培养的环节,如电子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单片机开发设计能力(硬件、软件设计等)的培养、职业道德的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培养、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不但会使课程体系更加完善,更使得学生拓展知识面,就业不再限于“点”,而是铺成了“面”,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就业领域。

4.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模式改革

改革的理念是“以实践强化理论”。根据“2+1”办学模式,确定了顶岗实习36周甚至更多,学生通过长时间的岗位训练,磨练意志、锻炼手艺,基本可以做到毕业后与用人单位的“无缝链接”。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以企业生产加工活动为背景,对电子产品设计与加工等各个环节亲自完成,主要工作在现场由企业兼职教师指导完成。学生通过实践之后,对专业知识形成的新的认识、新的解决方法都将成为毕业设计的良好素材,一改过去由教师提供毕业设计题目、素材,学生被动做设计的格局。学生在了解了毕业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后,便可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获得的新素材来自主地做好毕业设计,在形式和内容上做到不拘一格,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个极大的锻炼。

5.考试、考核模式改革

大胆改革传统教育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光考核理论水平,更要关注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考核。在考核评价学生素质时,一改过去仅凭一张试卷成绩的做法,考核内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验和操作技能,考核方式除传统笔试外,还可采用口试、实验实训操作考试等多种形式。在实践考核中可采取更多方面、更多层次的评价,可以从理论分析、动手能力、工作态度、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给予学生进行评价,还可对学生的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和承受压力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估。同时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成员互评相结合的灵活开放的考核评价方式。

6.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改革

依托学院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毕业证+必修职业资格证书+任选职业资格证书”的“1+1+X”多证书制度。为学生开展以高级维修电工、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工为主的多个工种的校内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毕业生的“双证书”率达到100%。我们在职业技能培训模块改革中,不再孤立地针对考试进行培训,而是根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将鉴定标准中的相应项目及评价体系引人到相应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来,并根据技能鉴定要求及企业生产实践中的真实任务来设计实验实训的项目,从而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综合训练,并获取相应资格证书。

7.结合职业技能大赛对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实施改革

职业技能大赛是培养创新人才、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将大赛内容和课程教学进行有机融合,把一些与竞赛有关的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同时分析大赛对知识能力所需,将其融入相关课程的日常教学中,比如:电工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电子线路CAD技术、电子产品制造技术等课程。实现“以学促赛、以赛促学、赛学结合”。该教学模式下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能把抽象、难学的理论知识与生动、现实的项目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在提高职业大赛成绩的同时,还有效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结语

应用电子范文篇5

关键词:电子电路仿真软件;改革电路实验

1EWB软件

电子工程虚拟实验室的基本概念是指通过软件的方法来进行虚拟电路和元器件的组织。虚拟电子与电工仪器表都能够通过软件来实现元器件的虚拟化,这是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必然走向。因此在电子电路实验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依靠有效的电路元器件控制来实现设计性实验。电路实验要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完成,依次是基础实验、综合实验以及设计性实验。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电子电路数据的交互来完成相应的调试控制。并且在数字分析下,采用复杂的逻辑分析仪来完成相应的实验。在虚拟实验室的仿真对象模拟电路中包含了数字电路以及模拟电路的相关内容,为实现数字内容的转换,可以结合电路分析数字化的内容来完成相应的实验。对于模拟电路元器件的控制而言,虚拟电子元器件和虚拟的仪表设备之间要形成相对独立的逻辑交互单元,为满足函数逻辑电路的交互,可以采用声音图像信号的交换设备并且在该软件的数字信号模拟单元中利用线性的分析电路来完成某些具体逻辑交互内容。在小规模的电路模拟仿真软件分析中可以利用较为常见的分析工具来实现元器件模型的交互,并且在实际电路的模拟仿真分析中完成虚拟电路应用的某些内容。

2虚拟电子工作台的相关描述

所谓EWB软件就是利用电子电路仿真技术和相应的设计工作来完成的虚拟电子工作平台。电子设计产品的工作人员可利用该软件来完成虚拟电路工作的仿真和调试工作,验证所设计的电路是否符合元器件控制参数,让电路运行的性能指标达到最佳。而电子工作平台的设计工作则需要通过合理的实验技术来完成相应的工作设计,其本身在电路元器件的设计中属于非常详细的设计过程,能够让这个过程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电子工作平台的元器件库可以通过模拟和数字器件来完成相应的设计实验工作。在虚拟电子平台的利用中,用户所承担的模拟工作和数字器件都可以通过设计和实验来完成相应的调用关系。EWB技术能够将虚拟实验和实际实验相互结合,形成具有仿真实验技术的控制方案。电子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软件实验平台来完成直观性的电子实验,并按照设计实验的需求来完成相应的虚拟电子实验工作。对于虚拟电路工作台的控制,就要通过减少噪音来实现电路的实验。合理的电路实验操作,要在电路虚拟控制元器件的操作下来进行完成,并且自学电路的相关内容,则要按照仿真电路设计的需求来提供相应的元器件设备。通过仿真虚拟测试来完成电路控制设计的相关技术指标,并且在元器件参数的控制中电路的元器件性能达到最好。按照电路设计工作的需求来改变电路元器件的参数,控制电路元器件的性能让其使用效果达到最好。在虚拟电子电路的试验区域,通过电路的仿真实验就可以完成数字器件的模拟。

3仿真软件的主要的特点和功能

电子电路仿真模拟软件提供了多种电路元器件,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可选择性,并且在不同元器件的应用中,会逐渐达到最佳的元器件应用效率。最终的结果就是要提高设计电路的理论值,这对于准确研究目前电路设计工作的原理结构以及完成电路开发和利用的相关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仿真虚拟电路设计工作中可以利用多种不同的电器设备,实现仿真电路控制的模拟工作,并且对于信号的发生装置而言,利用实验基础能够搭建虚拟电子实验平台是非常具有实践价值的。并且部分设备可以利用电子元器件的内容来完成相应的仿真测试工作,在电路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能够利用设计电路来完成电路的相关设计原理。并且对于仿真电路以及元器件的补充而言基础实验的扩充是非常重要的。电子模拟信号输出控制实验减少了在实际实验中繁琐的过程,并且通过多次实验来对整个过程进行模拟极大程度的缩小了仿真虚拟实验的实验步骤。对于仿真数字信号的模拟工作来讲,需要通过函数信号发生装置来完成相应的模拟电路工作,并且在晶体管线路的控制中改善逻辑信号转变电路模拟仿真数据的相关操作。并且EWB软件具备很强的分析处理功能,能够通过电路的实验来完成相应的控制保护,另外在电路暂停控制的数据因素影响下,能够完成对噪音的数据分析以及失真情况的处理。字符信号会在数据分析处理中进行常规方式的控制,其次高级电路的输入输出处理可以按照电路性能的描述来完成交互作用。对于字符信号的处理而言,需要经过控制仿真电路的操作来完成交直流电路的灵敏度分析。在控制电路中如果仅仅通过简单的控制电路就会导致虚拟元器件的损失。字符信号的逻辑信号分析设备会在电路暂停控制稳态的工作中完成相关操作,并经过仿真电路的控制来设置相应的故障,就会缓解电路的漏电。对于仿真模拟电路来讲,简单的电路性能输出控制对电路参数的影响很大,电路数据参数的模拟参考,就要通过函数信号来完成仿真数据的测试。在电子模拟信号的输出控制单元中,利用数据参数来完成电路信号的输出控制处理工作,则要按照电路模拟数据的控制来实现数据信息的输出参照。

4将虚拟电路实验应用到实践中

在虚拟电路的试验中可以利用电路控制的方式进行综合性的改革。利用软件的交流电路和直流电路,可以在完善软件应用的过程中逐渐完成虚拟电子电路设计的相关操作。如果仿真电路的控制实验缺乏相应的数据分析,则要通过元件库和虚拟仪器构建仿真实验电路,并且在元件库的应用中逐渐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控制。另外作为元器件控制电路的基础,还可以将虚拟电路实验应用于全部的实验项目中。将软件融合到控制电路来完成实验项目的相关操作,对于改革电路实验来讲非常重要。如果要将元器件进行控制操作,就需要按照电路连接的需求将工具栏进行拦截,并且在元器件属性的作用中来完成元件的修改。在进行导线的相互连接时,需要按照需求将线路连接到两端点,并且在元件的控制部位则需要按照电路图标的控制来完成相关操作。之后就可以按照生成电路控制的需求进行元件参数的控制。之后在显示信号的输出控制导线利用下,按照波形电路色彩比例的研究,可以实现数据电路以及示波器的区分。在插入电路的描述中,可以通过命令打开电路的描述窗口,在窗口中输入有关的实验电路描述的相关内容,然后按照相应的需求对电路文件进行存储控制。

5结束语

模拟电路的输出控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实际实验电路控制的复杂性,并且在电路元器件链接的影响下完整的模拟电路可以通过虚拟仿真实验电路来完成相关信号的输出控制。

参考文献

[1]张俊涛,陈晓莉.电路仿真软件在电子技术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6):83-85.

应用电子范文篇6

关键词:应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变压器差动保护研究

我国一直致力于民生事业的建设,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物,而在电力输送过程中电流互感器以及变压器等继电器的存在是保障电流等电信号满足人们日常所需的关键,这也是由于目前所采用的继电器多为电磁式互感器,而而这种互感器极易受到外界影响,进而影响电力的正常输送,而无论城乡电网还是低级电网随着时间的推移都逐渐出现饱和的趋势,而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出现对于饱和的电信号有着重要作用。

1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综述

虽然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在解决电流等电信号饱和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不可否认由于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出现的时间较晚,使得绝大多数人员依旧采用传统的电磁式互感器,所以为了推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使用,就必须对其有一定的了解。1.1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概念。随着信息化脚步的加快,目前社会上的绝大多数的仪器都在朝智能化的方向迈进,以期望能在解放劳动力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毫无疑问,变电站的危险性相对较高,因此当前一部分智能变电站的出现使得电力中转更为便捷,但是传统的电磁式互感器极易受到影响,损耗了大亮的电信号,因此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出现使得智能变电站更为符合时代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相对于传统的互感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绝缘材料简单,动态范围较宽,无磁饱和现象,数字量、模拟量输出均可,且二次输出可开路,但是温度对其影响较大。目前社会上广泛使用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包括应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以及光学互感器。1.2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工作原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之所以能快速的代替传统的电磁式互感器的原因正是由于其所具有的特点,同样也离不开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包括:罗氏线圈原理、低功率小铁心线圈原理、电阻分压原理、阻容分压原理以及串联感应分压原理,其中罗氏线圈原理是通过电磁感应定律算出导体的电动势,从而调节线圈,进而使得互感器更为合理、科学;而低功率小铁心线圈原理则是算出电路中的电功率,从而调节小铁心线圈,进而提高互感器的电流调节作用;电阻分压原理利用电阻并联的方法对工作中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进行差动保护;而阻容分压则是通过为了降低过高电压通过的可能性,进而避免短路的情况出现,从而起到保护变压器的作用;串联感应分压器原理就是将多种不同级的电抗器串联在电路中,从而根据反馈的电信号合理的尽心线圈设置,从而保障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

2应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必要性

显然,正是由于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优点使得传统的电磁式互感器的应用价值受到了威胁,尤其是在全面智能化的未来,但是即便如此也需要对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保护,这是由于尽管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尽管不具备磁饱和现象影响电力信号的传输,但是却极易受到温度的影响,也就是说如果通过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电压或电流过高轻则损耗电力,重则会产生危险,所以为了保障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能够正常的工作,有必要对应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进行变压器差动保护。

3变压器差动保护的研究现状

正是由于变压器差动保护对于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正常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对差动保护原理有一定的了解,并了解当前电子式电流互感其以及差动保护的现状。3.1差动保护原理分析。由于差动保护的原理简单并且上手容易,所以被广泛的应用在各大变电站电力保护中,是十分重要的电力运输保护原理。一般所采用的差动保护分为全电流差动保护以及基于故障分量的电流差动保护,主要通过对比不同级别的电压侧得电流,一般情况下智能变电站所采用的是三相变压器差动保护相位补偿方式,通过对不对等的电流进行处理,令两侧的电流差为零,但是这种差动保护方式并不能体现出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使用优点,所以必须对其进行改善。3.2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原理分析。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与传统的电磁互感器之间最大的不同的就是当遇到系统障碍时,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不会遇到饱和的问题,所以仅仅是简单的采用传统的差动保护原理是不足以体现出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应用价值的,所以必须对变压器差动保护进行改善,现在所采用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包括差动保护整合算式以及运行过程中的差动保护方案,前者通过对互感器差动保护中的电流进行运算,确定保护条件,从而得出额定电压,进而最大程度的保障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安全以及工作效率,而后者则是为了使差动保护的效率提高而提出的运行方案,这是由于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工作期间可能会出现意外的情况影响其工作,所以在此过程中必须根据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合理的运算,得出其工作过程中的电力参数,进而帮助工作人员合理的调节线圈的大小,使其满足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差动保护要求,同时也可以根据电子电流互感器的差动保护特性进行及时的调节,从而提高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差动保护效率,进而保证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质量。

4应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变压器差动保护情况

如今应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而为了保障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对其进行变压器差动保护是十分必要,更遑论,但是当今社会对于继电器的保护装置的研究十分重视,但是由于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出现较短,且又需要其能在商业化应用中具有更高的价值,就必须对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变压器差动保护提出更高的要求,应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损耗等问题不同级别的电流量是时刻变化的,而这在动态保护方案中虽然也被考虑到,但是却由于信息采集不到位而导致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出现问题,因此必须同步采样,保障两侧的电力信息能最大化的同步,可采用GPS硬件时钟法,最大化的实现全电站的样本采集的同步化,除此之外,必须对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进行多次分析及时的发现差动保护的漏洞,进而针对解决,同时也要对差动保护进一步的研究,从而保证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质量。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智能化的变电站会最大化的保障人们日常对电力的需求,也能解放劳动力,但是电磁式互感器却并不适用于智能变电站,因此为了提高智能变电站的商业价值,必须推进应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普及以及使用。而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优点时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新一代传感器,因此对其进行变压器差动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臧红波 管志岳 单位:1.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2.宝克(无锡)测试设备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应用电子范文篇7

关键词:应用;电子技术;电气控制;应用

现今,应用电子技术广泛普及,为电气工程技术发展创造新的时代机遇。其中应用电子技术在电气运行与控制中应用,提高电气设备运行管理自动化、数字化及信息化水平,有效解决当前阶段电气工程技术发展存在部分技术问题,弥补电气工程技术在设备设计中不足,促使电气工程技术发展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1应用电子技术发展历史背景

十八世纪末期,电学理论研究为电子技术发展夯实基础。随着电学理论研究逐步深入,电动机、变压器及三相输电线等设备运用,进一步扩宽电学理论研究发展领域,电气工程发展水平得到充分提高。直至十九世纪末期,经过不断技术探索及技术积累,电子技术学科发展初见规模,针对电子技术研究也逐步向电子管及微电子线路等方向进行延伸。十九世纪中叶是电子技术发展高峰阶段,这一阶段诞生世界首个集成电子电路,电子计算机、微处理器及电子储存技术,也在电子技术发展推动下进入时代新纪元。早期阶段电子技术发展研究由于存在一定技术垄断,加之电子技术体系尚不完善,电子技术更多运用于电子设备开发及电气设备自动控制等相关领域。互联网普及加速电子技术发展,使电子技术得以在更多领域得以运用,充分构建以电子技术应用发展为中心技术应用新体系。

2应用电子技术在电气运行与控制中运用优势

2.1提高电气运行与控制管理安全性

早期阶段,电气运行及控制管理大部分依赖人工操作,技术人员技术水平直接与管理安全性及核心生产力挂钩,极大增加电气设备管理、维护及使用操作人力资源成本。电子技术在电子运行及控制中广泛普及,充分打破技术局限性,使电气设备使用、操作,可以一定程度降低人为因素影响,在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电气设备运行、控制安全性。电子技术之所以能实现对电气设备运行及控制安全管理,主要得益于设备远程操作及电气设备一体化设计两个方面支持。远程控制使电气设备运行管理无需控制人工接触,即可实现对电气设备运行状态控制,避免人工干预所产生安全风险。而电气设备一体化设计,则是将电气工程技术及电子技术进行充分结合,使电气设备在电子传感器、电子信号接收器等电子技术支持下,更好实现对管理功能有效集成,降低人工操作产生安全问题可能性,为电气设备安全使用夯实基础。

2.2强化电气运行及控制管理作业时效性

电气设备结构复杂,为满足不同环境下电气设备使用需求,电气设备运行及管理操作,需要一套繁琐管理流程,在设备运行前及运行过程中,需要时刻做好对电气设备不同构建运行状态监控,保证电气设备使用、操作及运行能按照规范流程科学开展。该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保障设备运行、使用安全性、稳定性,但却增加时间成本、人力资源成本投入,降低电气设备运行、使用效率。将电子技术应用于电气运行与控制,则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集成电子技术可以运用加装红外监控、温度控制设备方式,通过接入计算机设备实现对电气设备运行、控制实时监控,并能利用数字化自检程序,提高电气设备安全检查效率,简化不必要电气设备使用、管理操作流程,提高电气设备运行效率,使电气设备运行、操作及使用能更好统一控制,极大提高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管理时效性。

2.3降低电气运行与控制管理故障率

长期以来,设备故障始终是影响电气设备稳定运行主要因素。导致电气设备产生故障因素较为复杂,包括环境湿度、设备磨损及操作不当等多个方面。设备故障排查、维修过程中所产生成本,对于企业生产管理、经济效益将产生不利影响。而电子技术在电气运行、控制中应用,则能有效避免这一问题,提高电气设备运行稳定性。电气设备运行及控制对于电子技术运用,可以采取接入计算机设备进行数字信号管理方式加以开展。计算机设备软件程序,能根据对电气设备数据信息汇总,结合电气设备能效比、功耗指数、运行时间等数据信息,进行大数据采集与分析,通过数据分析了解电气设备潜在故障隐患,并提前进行安全管理预警,使操作人应用电子技术在电气运行与控制中的应用林丽(沈阳广播电视大学,辽宁沈阳,110003)员能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可能产生故障问题,并为后续阶段电气设备维修提供一定数据参考。以此,保证电气设备稳定运行。

2.4推动电气设备设计及设备应用模块化发展

初期阶段,电气设备设计需要结合行业需求及电气工程技术做好合理布局,确保电气设备设计使用,能符合企业生产等工作的基本需求。除此之外,根据企业电气设备使用需求进行个性化电气设备定制,也使电气设备设计主要方向,这其中所产生技术、生产成本相对较高,难以实现电气设备多领域应用。将应用电子技术运用于电气运行及控制,则为电气设备设计模块化发展指明方向。电气设备模块化设计,是最近几年所兴趣的新概念,其意义在于技术设备规格、设备模块参数统一,实现设备构件同步应用,使企业能根据自身生产需求自行购买、组织相关设备模组,进一步提高电气设备使用、管理及维修便捷性,同时降低技术应用成本,使电气设备设计应用,能以应用电子技术发展为载体,更好实现满足电气设备运行、控制及使用多元化需求。

3现代应用电子技术在电气运行与控制中应用

3.1自动控制

3.1.1信号回路、自动回路系统信号回路系统在电气设备中较为常见,主要针对电气设备控制自动化实现信号自主控制。早期阶段,电气设备信号回路系统设计,大部分采取信号器外置方案,方便操作人员根据数据信号变化控制设备。随着电子技术在电气设备运行、控制中应用,现阶段电气设备信号回路设计采取一个系统两个模块的设计方案,外置信号器及内置传感器同时进行设备监控,操作人员即可进行外部手动控制干预,同时,也可基于传感器控制实现对电气设备控制信息化操作,提高操作效率及安全性。手动回路系统与自动回路系统,均是现代电气设备控制主要模组,手动回路系统大部分用于设备条件,自动回路系统则更多接入电子信息设备使用对紧急事故处理管控,提升对安全风险控制能力。3.1.2制动停车回路系统紧急制动在电气设备使用中较为常见,电子技术在电气设备制动停车回路系统中应用,主要降低制动延迟,并提高在制动过程中对电气元器件保护能力。传统的电气设备制动停车,大部分采用机械制动、电气制动方法,机械制动虽然一定程度避免电气元器件受损问题,但却无法保证制动安全性,容易产生一定制动延迟,从而,造成更为严重后果。由电气系统控制制动,则可解决制动停车延迟高基本问题,但却存在容易对电气元器件造成损害的问题。利用电子技术实现对电气设备高效制动,则能在解决以上两项问题的同时,使其在不同条件下均可采取制动操作。3.1.3自锁、闭锁回路系统在多台设备同时运行情况下,需要采取交叉电启动模式开展作业,两台设备之间必须有一台采用非电启动方式保障安全性,通过串联的方式实现设备闭锁,但由于电气设备使用环境存在差异,运用接触器动合触点串联方式接入电路设备,形成电气设备自锁回路,亦可更好满足多元化电气设备使用需求。因此,电子技术在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中应用,不仅可以针对单一设备提高使用安全性、稳定性,同时亦可针对多设备串联提升设备使用效率,为电气设备在安全环境下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3.2安全保护

应用电子范文篇8

常用的控制电源系统如下:第一,最初的电子调速系统是一个恒定不变的电子电压供电系统,电子电动机通过电枢回路供电,通过电阻的变化实现速度控制。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简单和容易制造、价格低廉。但缺点是效率低,机械特性软,宽范围速度不平稳,所以现在很少使用。在二、三十年代末,出现了发电机的电力系统(也称为旋转流组)、磁放大器、电机扩大机、其他控制装置,从而获得优良的性能,如速度变化率和速度控制是光滑的,尤其是电源系统电子减速电机,可以很容易的通过发电机电力系统电子电机轴飞轮惯量回馈电网,所以一方面具有制动平稳的特点,一方面降低能耗、提高效率。但是发电机,电力系统电子电动机的调速系统的主要缺点是需要增加控制系统和动力系统的电子电动机的旋转电机和一些辅助励磁设备,所以其体积大、难以修复。第三,由于出现汞弧整流器,用汞弧整流器代替发电机,电力系统中电子电机的控制系统性能进一步改善。尤其是系统是一个发电机,电力系统电子电机系统无法比拟的。但汞弧整流器仍然有一些缺点:维修很不方便,特别是汞蒸气对维修人员将造成一定的危害。在1957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晶闸管,以及其他可变流量的组成部分,晶闸管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所以可控硅电子调速系统即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由于其工作可靠、响应速度快、体积小、使用寿命长、维修方便等一系列优点,采用可控硅供电,不仅使电子调速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指标提高,而且在技术性能上也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晶闸管变流扩大在10000倍以上,比汞弧整流器高10倍;在快速响应中,单位是秒,而晶闸管装置是毫秒。从九十年代后期起,晶闸管整流装置取代了以往的电子发电机的电力系统和水银整流器,电子驱动完成一个大的飞跃。同时,控制电路也实现了集成化程度高、小型化、高可靠性和低成本。上述技术的应用,电子电机调速系统的控制性能大大提、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电子调速技术得到全面发展。

2自动化电子控制系统应用技术革新

2.1自动化电子控制技术应用

随着微型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力电子开关器件和传感器,以及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电力系统的发展,电子电机控制装置也得到全面发展。应用微机电子电气传动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向于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推动了发展电力驱动技术发展。近年来,一些先进国家研究了大量用于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电子电传动装置,如西门子k6ra24上等。

2.2自动化数字控制电子应用创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新型电力电子装置的电力系统不断涌现,电子电机的控制策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电力系统电子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得益于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永磁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变频技术和脉冲宽度调制技术已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技术。正是这些技术的进步使电气控制技术在近二十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电力系统电子电机控制策略的仿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并使用微处理器、通用计算机、器件、控制器等现代手段构成的数字控制系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电力系统电子电机驱动部分的动力装置经历了多次更新,能够更快、更容易控制可控功率器件和场效应晶体管器件。动力装置控制条件和微电子技术用于制造新的电力系统电子电动机的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其中,脉宽调制(脉宽调制)法、变频技术在电子和交流调速系统中已广泛应用。永磁材料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结合产生了一批新的电力系统电子电机,比如永磁电子电机作为动力系统、交流伺服系统的电子电动机、电子电动机的功率超声系统。由于微处理器和传感器作为新一代的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它被称为运动控制系统的智能运动控制系统。因此,应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开发了数字化和智能运动控制系统将成为新一代的运动控制系统设计的发展方向。

3自动化在电子调节器领域应用

3.1自动化电子调节器稳定速度

电子调速系统的控制要求在速度、稳定速度、加速或减速三方面,在工业生产中对于后者要求有能够实现良好的工程应用,但速度稳定性指标往往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稳定速度要求在一定的精度需要速度和稳定运行。模糊控制不需要被控对象的精确模型和适应性,以克服的缺点,传统的数字电子调速装置,可结合模糊控制和调节器,形成模糊PID复合控制方案,设计荷载,模型参数的大范围变化及非线性因素可以满足精度要求的速度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电子电机控制器。电子原件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

3.2自动化电子输入框模块应用

在经典集合论中,任何一个元素与任何一个集合的关系,只有“属于”和“不属于”两种情况,两者必居其一,而且只居其一,绝对不允许有模棱两可。如果输入的号码出错的话,那么就需要一个删除操作来修改要拨打的号码。在拨号盘界面输入框右侧的“删除”按钮就是为这个功能所设计的,该按钮在单击状态可以单个字符的删除,长按状态下可以直接清空输入框。当需要对输入的号码编辑操作时,可以通过长按输入框来执行。拨号盘是可隐藏的,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隐藏,什么情况下显示呢?当我们需要浏览通话记录的时候,当然如果可以有更大的空间来查看记录是最好的,所以此时可以隐藏拨号盘,故当触摸到通话记录的时候,应该将拨号盘隐藏。当单击输入框时,表示希望通话输入号码来拨打号码,故点击输入框可显示拨号盘。输入框电路控制如图2所示:点击拨号盘中的号码会在输入框显示,这样才能达到要拨打号码的目的。此时通过通话列表的匹配操作,可以提示用户所要拨打的号码是否出错,也可以通过点击通话列表匹配到号码来减少输入过程。当长按拨号盘上的“0”键会在输入框显示“+”,长按“*”键会在输入框显示“P”,长按“#”键会在输入框显示为“W”。另外当输入框没有字符的情况下,长按数字键会弹出绑定的请求,已经绑定号码的键则会直接拨号。输入框无字符的情况下,点击“语音通话”或“视频通话”按钮会将最新一条通话记录的号码显示到输入框,点击“添加到联系人”按钮则会跳转到添加联系人界面;在输入框有字符的情况下,点击“语音通话”或“视频通话”按钮则会分别通过语音或视频方式拨打该号码,点击“添加到联系人”按钮不会做任何处理。字符输入时间间隔数据如表1所示:36表1:字符输入时间间隔数据通话记录列表(又称为号码联想区)在输入框无字符的情况下,显示不同号码的最新通话记录,列表最后一项显示为“添加到联系人”;在输入框有字符的情况下,该部分根据输入框的字符对通话记录、本地联系人、USIM卡联系人进行匹配,当然最后一项仍显示为“添加到联系人”。

4总结

应用电子范文篇9

在教学中很少安排实践环节;实践教学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实验室软硬件环境差,实验教师队伍薄弱,大大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正常、高效开展[1]。

2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相关研究

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的各子系统构成的有机体。近年来,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问题。全卫强等(2005)认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应以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而建立一套模块化、进阶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将实践教学内容划分为基本技能、专项技能、专业技能、综合能力训练四大模块。朱庆欢和赵永泉等(2005)提出应以学习单片机和EDA技术的应用开发为主线,构建了由课程实践和集中实践两大部分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2]。任国灿和汪宋良(2010)认为实践教学体系的确立是一项系统工程,实践教学内容的核心体系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及职业技能四个方面,并通过实施项目训练、岗前训练、顶岗实习、毕业综合实践等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3]。尚亚蕾和杨彬(2012)建立了以专项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为核心的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4]。戚淮兵和肖顺文(2012)构建了“职业+技能”两面并重、“课内+课外”二环节紧密相结合“、基础+综合+创新”三层次有机衔接的“223”立体型实践教学体系[5]。贾艳丽(2013)通过企业岗位调研与职业能力分析,构建了三层递进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6]。

3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学者们的相关研究,本文主要从内容体系和平台体系两个方面来探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问题,其中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核心,实践平台体系是保障,如图1所示。

3.1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高职院校电子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可通过分层训练模块来进行合理设计,通过实验、实习、技能培训、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来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通常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包括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基本技能训练包括电工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和PLC和微机操作等实验。专业技能训练包括电子CAD实习、音频实习、视频实习、SMT制程与维护、电子测量与应用实习、电工中级考核证书实训和电路设计与仿真等。综合技能训练包括电子产品综合设计、电子整机检修调试、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以及各种电子设计竞赛等。

3.2实践教学平台体系

应用电子范文篇10

1.1智能保护与自动化技术

随着自动化技术在电子应用领域的普遍应用,相关的学者对自动化技术的关注度也在提高并对自动化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原理进行了深入探究,而且在深入了解其原理的基础上对与自动化技术密切相关的理论相结合,即将国内外最新的有关控制论、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等理论综合运用到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和完善,进而为自动化的保护装置创造智能化的控制特点,同时也是对电子领域整体的安全环境和水平有一定的提高。除此之外,我国依照本国的实际状况对当前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和趋势进行了预测和深入研究,其中对电子应用的整体运行状况也进行了细致观察和广泛讨论,从而提出了适合电子市场未来运营模式的方案。

1.2仿真系统的电子自动化技术

自动化仿真系统在电子企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能够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传统电子分析理论结合,是一种非常强有力的方法。相关研究人员通过监测电子负荷及其相关的动态特性,对电子自动化的仿真系统进行了细致研究,从而将实时的电子仿真系统引入自动化技术并建成了具有仿真环境的实验基地。这种仿真系统的构建不仅可以提供大量实验数据,而且还可以对研究人员的测试研究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作用,为其研究的灵活性与智能保护提供基础和条件。

1.3配电网模式中的自动化技术

在配电网模式之中,自动化技术在其网络数字、配网模型、信息配网一体化以及应用软件等方面属于一种创新型的技术突破,其中有关数字信号的相关处理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载波的接受灵敏性,进而使得载波在应用消耗以及路由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1.4人工智能在电子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

当下对电子自动化技术进行创新和完善必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现阶段我国电子领域的实际发展需求以及未来趋势,将模糊逻辑以及理论知识等均与电子元件的实践运行和典型故障的确定相结合进行相关的实用性研究。进而才能将电子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化水平方面的有所提高。与此同时,自动化技术在应用电子领域的实际应用还需要与现代日新月异的电子技术相结合,对各种有关电子的装置和设备进行研究和细致分析。

2自动化技术在应用电子中的设计方案构想

2.1选择自动化技术系统的考虑因素

(1)从电子监测的自动化和远方调度等角度来看,当下的首要考虑因素就是在相关研究进程中要选择带有微机保护功能的综合自动化系统。(2)电子自动化的类型选择以及接线方式总体来说都是相对简单的,其主要内容就是实现继电保护,因此,选择性能可靠且性价比较高的智能化的开关是比较合适的做法,从而才能将常规的继电保护取消。(3)与集中监测与远方调度进行比较后可以发现,自动化技术选型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集中式,另一种是分散式,其中的分散式是指分散在开关柜中的集散系统内。

2.2自动化技术的相关设计原则

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它能通过一定的技术装置和设计策略使得在应用电子的发展中减少人工干预,甚至做到没有人工干预,从而节约人力资源的配备并相应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但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能采取随意化的态度和原则,因此自动化技术在应用电子方面的实现和运用也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的。(1)自动化技术的主接线方式应该按照原来的设计方案进行并在单线的系统图中将监测以及控制系统的有关设备型号进行明确标注,其中相关设备数量的增加以及型号的变更也要随时关注并予以记录。其次,对于那些需要利用计算机监控系统进行远程操作开关时,在实践操作中一定要采取能够进行远程分闸以及合闸的自动型开关,此外,开关的状态也要记录到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操作开关之中。(2)在对低压自动开关进行型号选择的时候,应该最大程度的多选择一些辅助接点,而且对于继电保护的相关系统而言,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要优先考虑变压电站的综合性自动化技术。(3)对于控制回路的相关设计也要根据相关规定以及现实需求进行考量。对于信号回路设计来讲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计算机监测与控制系统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要有合闸以及分闸继电器的输出接点,合并连接到开关柜的合分闸开关或着在按钮上就可以进行远方合分闸操作;第二,计算机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合分闸继电器,接点与开关柜上合分闸开关之间应设计手动与自动转换开关。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