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06:53:50

眼睛

眼睛范文篇1

升入五年级以后,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班上近视的同学越来越多。于是,我们几个同学为了解小学生近视情况及引起近视的相关因素,针对我们学校的部分同学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眼睛近视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近视眼的现状和造成原因。

2.调查本校同学的用眼习惯。

3.通过多种途径调查造成近视的原因。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近视的现状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78%,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30多万人。因此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为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

2.近视原因调查(本校同学)

不良用眼习惯

看书距离不当。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持久用眼等。边走边或在公交车上看书。看电视时间过久等。

3.其他因素。

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表明,饮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诱发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因素。

4怎样预防近视

4.1看书时座姿要端正,光线要充足。读写要坐到离课桌一尺,胸离课桌一拳,眼离课本一尺。

4.2不要在坐车或行走的时候看书,不要躺下看书。读写1小时要远眺10分钟或到户外走动,调节眼睛肌肉。

4.3在课间十分钟坚持做眼保健操。

4.4尽可能少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不能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4.5不偏食,少吃辣的食品,多吃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D的食物。

4.6定期到眼科专医作检查,听从医师的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近视度加深。

眼睛范文篇2

这是一间开着暖气的温馨小屋,没有开灯,闪跳的荧光映照着她冷峻的脸。这个冬天怎么

这么冷呢?这个冬天怎么这么冷呢?她一动不动地盯着蓝得刺眼的屏幕,悲哀像可恶的小白鼠

一样啃啮着她的心。

上午她不小心摔了一跤,她的一条腿就再也动弹不得了,到医院拍片检查--严重的股骨颈

骨折。医生说,这是在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才会出现的症状,年轻人摔成她那样是十分罕见的,

无论多么好的治疗,最后不瘫痪也得残疾。这就意味着23岁的她今后不是不是在床上躺着,就

是一辈子坐轮椅。她绝望至极,硬逼着母亲带她逃离了医院。

此刻,语音聊天室喧闹异常,可那份热闹不属于她。她给自己取了个奇怪的名字:死鱼,

悲情的字眼拒绝一切打扰。静寂中,她隐隐听见了紧闭的卧室门外焦灼的脚步和叹息。

你真的死了吗?居然有人找她说话了。

她没有理会。

喂,我听见你的呼吸了。既然没死,怎么不说话?

你他妈少说点行不行?她被激怒了,她从来没这么粗俗地骂过人。

得了什么病?告诉我,好吗?他不依不饶。

你怎么知道?她感到奇怪。

取了这样一个悲剧名字,不是疾病缠身,就是失恋。

那你怎么就认定我是得了病?

不死不活,还不是病么?听我一言,不管怎么样,你都应该积极面对才是,何必悲观呢?

我们这里下雪了,很冷。她想撇开这个伤感的话题另外说点什么。

雪后的太阳却是很美的。

沉默了许久,她突然说,我得了股骨颈骨折,以后的日子恐怕要在轮椅上度过了,你以为

雪后的太阳会照耀我吗?

只要心里的太阳不落,你就不会感到寒冷。

她突然间有了种莫名的感动,眼泪不由自主地滑出了眼眶。

给我你的邮箱,好吗?他突然说。

她想了想,告诉了他自己的邮箱地址。她不明白,怎么会如此信任这个从未谋面的陌生人

约莫七八分钟后,他又说话了,看看你的邮箱,我该走了,晚安。

邮箱打开了,那是一幅令人激动的画面。皑皑白雪,红日高照,雪地上,一个小姑娘面对

充满希望的壮丽景色,灿然轻笑。旁边一句话:永远祝福你!她的心里立即有种暖意在无边无

际地激荡开来,风依然在吹,雪花依旧在飘,可她已感觉不到那深深切切的寒冷了。

2

她住进了医院。是的,不管怎样,都应该积极面对,悲观拯救不了她。面对雪白的四壁,

她却想着在雪夜里给她一枚红日的那个人。她从来不相信一见钟情,更别说这种虚无的网络爱

情。可她依旧不依不饶地要想他。

晚上,她让母亲把她推进了医院附近的网吧,她又遇见了他。

我住院了。知道吗?你的太阳已经将我的冰雪融化了,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的希望都

比消极懈怠要好啊。谢谢你,不管结果怎样,那个小姑娘脸上的笑容永远都不会消失的。她有

一种想要倾诉的欲望,那样强烈,那样急迫。

谢我?好啊,唱首歌吧,我想听听你快乐的声音。

她沉默了一会儿,轻轻哼唱起来:“男和女,我和你,都逃不过爱情……”张信哲的《有

一点心动》用来表达她此刻的心情再合适不过。

他好半天没说话。

你怎么了?她焦急地问。

噢,我刚接到一个电话,要下线了。

我们交换QQ号码,行吗?

嗯......好吧.

3

一连几天,她都没见到他,只在QQ上看到他的留言:对不起,今夜我不能来!没有他的日子里

,她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是他不愿跟自己交往吗?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她有些害怕.

手术前那天晚上,她又来到了网吧,她不知道,如果再遇不到他,自己是不是还能坦然面对结

局难料的手术.还好,他在线上等她,她急切地向他倾诉着这几天的感受,像一个受委屈的孩子说

着说着就有些哽咽了.

不是说好要坚强的吗?怎么又哭了?

她觉得这声音跟前两次有些不同,究竟怎么不同,她又说不上来.她迟疑着,还是问了,这是

你吗?

他轻笑一声,不是我还能是谁?

她终于释然.明天我就要手术了,如果有一天,我要你陪我在雪地里看太阳,你愿意吗?

当然.

不骗我?她兴奋地叫了起来.

傻丫头,我几时骗过你?

她静静地笑了,像一枝婉约的百合.

手术出乎意料的好.最初的日子里,她躺在病床上动弹不得,疼得满头大汗,但一想到答应跟

她一起在雪地里看太阳的那个人,她就以女人少有的坚韧毅力忍住,不呻吟一声.

4

终于可以动了.她迫不及待地来到了网吧.打开QQ,他的老人头亮着,像一个跳跃着快乐的音

符.她开心极了,因为在一个看不见的角落,他永远在等着她.

你终于来了!快告诉我,结果怎样?他显得很急迫.

要不了多久,我就可以走路了.她兴奋地说.

那太好了,恭喜你.

什么时候能见到你?我真的好想喔.

嗯......你完全康复了再说吧.

别忘了,你答应我的事.

怎么会呢?

他们的谈话越来越轻松,也越来越随便.

喂,你等了我这么久,不吝啬告诉我你的名字吧?她俏皮地问.

他沉默良久,终于在屏幕上敲下了两个字:梅阳.

回到病房,平日里苍白无趣的四壁,在她眼里也突然变得生动起来.梅阳!梅阳!她轻轻念叨

着,像哼唱一首动人的老情歌.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每夜都在固定的地方等她,她每夜都在他的期待中温柔的倾诉.她说,我

是一个小学教师,喜欢孩子就像喜欢美丽的花儿;她说,我所在的城市很漂亮,有高楼,有绿草茵

茵绿树掩映的广场,还有古老的教堂;她说,我喜欢雪地里鸽子的咕咕声;她说,我在等待下雪的

日子和雪后的那枚太阳.

有一天,她轻轻地说,我爱你,你的世界有我的位置吗?

那个一直在耐心倾听的男人幸福的笑了,空着呢,那是留给你的.

5

又是冬天.有是大学纷飞寒风萧萧的日子.她决定去到有他的城市,跟他一起在雪地里漫步

,跟他一起喝温暖的下午茶,跟他一起在古老的教堂听暮鼓晨钟的祝祷,那该是多么的幸福啊.

明天我过来,她兴奋地说.

谢天谢地,你终于可以来了.告诉我,你喜欢什么花?红玫瑰?还是郁金香?

你们那里下雪了吗?

下了.你没有闻见雪花潮湿的气味吗?

我什么都不要,只要你陪我看雪后的太阳.

然后呢?他明知故问.

她缄默着,没有说话,笑容却在脸上幸福地荡漾着.

如果你愿意,我将娶你为妻,他的声音很轻.

原来如此.不,理应如此.

经过36小时的颠簸,她从一个飞雪漫天的城市来到了另一个冰天雪地的城市,相同的冰雪气

息,不同的,一个是相思遥遥的寂寞之城,一个是相逢绵绵的快乐之城.走出站台,她一眼就认出

那个穿得像熊猫的家伙就是他,而他也笑容可拘地迎了过来.

他比她想象的还要俊朗帅气,她比他想象的还要娇柔可爱.她小鸟依人地挽着他的手臂,绒

绒的雪从洋槐树上落下来,打在他们脸上,融化了,却融化不了他们挂在唇边的微笑.

好想这样一直走下去.她忽然抓紧了他的手臂,仿佛一松开,他就从身边溜走似的.

他扭头看着她,轻轻拂去她头发上的雪花,没有说话,只是使劲地点了点头.

坐在温暖的咖啡屋里,他看了看窗外皑皑的白雪,又看了看满脸幸福的她,突然说,那个在雪

夜里送你红日的人不是我.

她脸上的笑容倏然消失了,愕然地盯着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轻轻叹了口气,开始讲述那段往事.

我生在江南,是来这个城市攻读博士学位的.突然有一天,导师找到我,说是有个女孩生了一

种也许会改变她一生命运的疾病,很绝望,要我想办法帮助她.那个女孩就是你.我答应了.那时

,我是怀着一种助人的心理与你交往的.渐渐的,我发现你是一个坚强的女孩子,要不是那场疾病

,你应该生活得很快乐.我爱上了你,并暗暗发誓,不管你的病能不能治好,我都要陪在你左右..

....

不,我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坚强,要不是他,我连进医院的勇气都没有.她低叫着,靠在椅背上

,眼泪顺着脸颊无声地流了下来.窗外,雪依然在下,就像一年前那个难忘的寒夜.他答应过要永

远祝福我的,漫天的雪花就是见证,无论如何我都要见到他,她想.

带我去见他吧,她说.

他点了点头.

6

在墓地一个僻静的角落,他指着一块大理石墓碑,低低地说,这就是他.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她看见嵌在墓碑上的玻璃框里,一个和蔼的老者正微笑地看着她,墓碑

上赫然刻着:周梅阳之墓.她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流着泪喃喃地低叫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

样?

他有些哽咽地说,那天,导师开车行驶在大街上,忽然一个彩色的球滚到了大街中间,他还没

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一个孩子紧跟着出现在他的视野里.刹车已经来不及了,他只得拼命打方向

盘.孩子得救了,他却连人带车撞在了一棵大树上.他一生都在想着拯救别人,却没有想过要拯救

他自己的生命....

她忽然发觉,这个冬天依然寒冷,像去年一样冷彻骨髓.

他为什么要你来代替他?

因为,他感觉出,你已经爱上他了.

当冰雪融化,红日高照,他和她携手走进了教堂.在这个不属于他们的城市,没有祝福的人,

眼睛范文篇3

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听完这节课的感受,我只是觉得深深的感动。每次的公开课,教师们都准备得相当充分,孩子们也配合得很精彩,但今天的这节美术课,却用另一种方式告诉我们,活动还可以这样组织。

“孩子们,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请你用你的小眼睛仔细地观察,然后把看到的告诉我”。很简单的开场白后,老师就进入了正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画一幅写生画《小板凳》”。接着,教师强调了几点:首先,因为坐的位置不同,因此看到的也是不同的画面;其次,在画之前,先用眼睛充分地观察,看看事物的比例关系,要求下笔准,不能擦。

孩子们马上兴奋地进入了备战状态,他们用眼睛仔细地观察着,有的还用铅笔测量一下,接着就开始了在纸上的绘画过程。由于幼儿对这种方式的接触也许只有很短的时间,因此确实不好把握这个对他们来说比较困难的主题,他们有的画偏了位置,有的大小比例不协调。按我们正常思维来说,是擦掉重画,可是老师却引导幼儿“假如你觉得自己第一次画得不好,你就在这幅画的旁边再画一幅,在第二次画的过程中,你要对照第一次的作品,不要再出现第一次的情况了”。果然孩子们的画好了许多……在最后的讲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幼儿画中出现了四五个小板凳,虽说画的布局不是很好,但是确实能看出小板凳画得一个比一个好。

听完这节课,我在脑海中反思了很多,往往我们在组织公开课活动的时候,看重的是最后的结果,是色彩,是画面,还有一些些的添画。从这位老师这么直白的教学中,我们也深深地体会到:让幼儿通过眼睛观察,把看到的东西记录下来,在记录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幼儿最后所获得的能力就会更高。

眼睛范文篇4

关键词眼睛定位;肤色提取;几何特征;复杂度

1引言

双眼是人脸的突出特征,它们在人脸中占据比较固定的位置,双眼间的距离刻画了人脸的大小,是人脸识别中尺度归一化的依据。因此双眼的精确定位成为人脸识别前处理阶段非常关键的一步,绝大部分的人脸识别算法都强烈地依赖于双眼的准确定位。只要人眼被精确定位,则脸部其他特征,如眉、鼻、嘴等,可由潜在的分布关系比较准确地定位。人脸可以较好地归一化,预处理的效果也更明显,同时也可提高识别速度和降低识别算法的复杂度。

正因为眼睛定位在人脸识别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于是人们研究各种算法来实现眼睛定位,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霍夫变换法、变形模板法、边缘特征分析法和对称变换法等,本文结合人脸的肤色和几何特征以及人眼的灰度信息提出了一种快速、稳定的人眼定位算法。

2常用的几种眼睛定位算法

(1)霍夫变换法

假设经预处理已经得到包含眼球的图像Ep,为了节省检测眼球的时间并避免镜片反光点边缘产生的干扰,先用小灰度聚类法粗定眼球中心点,以此缩小检测范围,聚类的过程是将图像Ep中灰度值最小的n个像素,按列递增的顺序排序,若相邻的列数差值都未超过预先设定的门限T1,说明只有一个聚类中心,求出这些像素行列的平均值就是要找的眼球中心点;若超过了门限T1,说明这n个像素可以聚成两类,对左眼,因为阴影、镜脚集中在左边,所以取右边那类的平均值;对右眼,则取左边那类的平均值;n的选择可根据图像Ep的总像素数目及眼球占图像的大致百分比决定。

在用霍夫变换检测眼球前,先用Canny算法提取边缘。对于比较细长的眼睛,由于眼球的上半部分较多地被眼皮覆盖,所以改用检测下半圆,这样更可靠且省时。设图像空间为(i,j),i和j分别表示行和列,三维变换空间为(ie,je,R),其中ie、je分别代表眼球圆心的行和列,R为半径。下半圆表达式为:

(1)

对于变换空间的每一个坐标点(ie,je,R),在图像空间都对应一个半圆,在这个半圆上存在的边缘点数就是变换空间上坐标点(ie,je,R)对应的值。变换空间上的峰值点坐标即为所求的眼球半圆参数。实验证明,霍夫变换确实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当眼球与眼白的对比度较低时,提取出来的边缘是断裂或不很规则的,即使如此,仍能根据变换空间中的峰值点准确地定位眼球圆心[2]。

(2)变形模板法

模板匹配法主要是模板的选择,根据所选模板的维数可分为二维可变形模板和三维可变形模板。图1为二维简单眼睛模板,由于人脸的旋转角度是任意的,当旋转角度比较大时,其中一部分眼白就会看不见,所以为了适应人脸向两侧作较大角度的旋转,就增加了两个单眼白的简单眼睛模板,当垂直旋转角度大于30°时,就使用仅有左眼白的简单眼睛模板,如图1a所示,当旋转角度大于-30°时,就使用仅有右眼白的简单眼睛模板,如图1b所示,若旋转角度介于-30°和30°之间,就使用正常的双眼白简单眼睛模板,如图1c所示。

图1眼睛的变形模板

简单二维眼睛模板可以用如下数学形式表示:

(2)

在进行眼睛定位时,不断改变简单眼睛模板的尺寸参数S和眼球中心位置参数(x,y),当模板与人脸图像取得最佳匹配时的对应的尺度S就是眼睛的大小,中心位置(x,y)就是眼睛在人脸图像中的位置。匹配时采用的能量函数与三维可变形模板中的能量函数类似。

三维可变形眼睛模板的生成源于人脸合成时用到的一般三维人脸模型。在一般三维人脸模型中,把眼睛特征点分截取出来,作为可变形眼睛模板的基本点。三维可变形眼睛模板是由10个基本三维点构成的,如图2所示,其中外部8个点组成了上、下眼睑,内部2个点,决定眼球的所有边界,其余的眼睑三维点是由外部8个基本点线性插值得来的,而眼球上的三维点是通过内部2点构成的空间来定的。

图2三维眼睛模板

三维可变形眼睛模板可以用以下的数学形式来表示:

(3)

其中,参数X=(x1,x2,x3…,y1,y2,y3,…,z1,z2,z3,…)是由10个三维基本点的坐标组成,S表示三维可变形眼睛模板的尺度大小,θ表示眼睛模板的垂直旋转角度,表示眼球的中心,也是整个三维眼睛模板的中心坐标。眼睛模板的可变形性就体现在不仅模型的尺度S、角度θ和眼球的中心是可变化的,而且眼睛模板的形状参数X也是可变化的。当所有参数都进行变化时,将产生各种各样的三维眼睛模板。在模板匹配时,需要把这些三维模板影射成如图3所示的二维眼睛映射模板,然后针对这些二维眼睛模板定义相应的能量函数,用最小值搜索算法求得最佳匹配。此时所对应的眼睛模板坐标就是需要求的眼球中心。

图.3三维眼睛模型在不同旋转角度下的二维映射

(3)边缘特征分析法

此算法所处理的图像为单人灰度图像,是利用图像的垂直灰度投影曲线,根据凸峰宽度确定人脸的左右边界,然后利用人脸区域的水平灰度投影曲线确定头顶及鼻子中部形成的上下边界。利用预测法先确定人眼在眉眼区域的大概位置,通过检测眉眼部位的边缘及边缘分组,确定双眼的坐标位置。

观察不同单人脸图像的垂直灰度投影曲线,可以发现人脸所在区域将使垂直灰度投影曲线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凸峰。这个凸峰的左右边界大致代表了人脸的左右边界。当人脸的左右边界确定之后,取左右边界之间的人脸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作该图像的水平灰度投影曲线,观察人脸区域图像的水平投影曲线可以发现,此曲线的第一个极小值点对应人的头顶,因为头发的低灰度产生了水平投影曲线的低谷,而曲线的最大值点和次最大值点分别对应人的额头部位和人的鼻中部,这样就可以轻易地求得人眼所处的大致水平位置(如图4所示)。

在边缘检测前先对眉眼区域进行去噪、增强处理,使图像平滑,这是保证下面边缘检测获得较好效果的关键步骤。然后用Canny算子求出眉眼区域的边缘图像[4],求解时阈值取得较高,使得边缘点仅由眉毛和眼睛的强边缘以及瞳孔产生的强边缘组成,而不会包含由鼻子的轮廓产生的弱边缘。随后将边缘点进行分组,可以得到几组分离的边缘,其中位于下面的两组分别为左右两眼产生的边缘,取这两个边缘组的中心作为人眼的中心。边缘分组算法中,将分别包含每个边缘分组的最小矩形作为人眼检出,最先检出的两个分组分别对应左眼和右眼。当出现两个分组后算法立即结束,提高了执行效率。

(a)原图像

(b)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

(c)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

图4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投影结果示意图

该算法的优势在于首先通过灰度投影曲线确定眉眼区域,使数据量大大减少,然后在有效的边缘检测之后,使用了高效的边缘分组策略,在保证正确率的基础上,提高了算法速度。此算法的定位错误出现在头部倾斜度过大,以及侧光太强,还有头部在图像中所占区域过小的情况。

(4)对称变换法

在计算机视觉研究中,对称性被认为是物体的基本性质之一,通常在将物体从背景中分割出来后,用来简化物体形状的描述,或物体的近似。目前研究最多的是点对称(也叫中心对称)和轴对称,对人脸而言,眼睛、鼻子、嘴巴等都有很弱的点对称性,广义对称变换正是用来描述物体的点对称。文献[3]利用广义对称变换定位人眼进而提取脸部特征,文献[4]在广义对称变换的基础上,定义了一种方向对称变换DST(DirectionalSymmetryTransform),用于人眼的精确定位。以上的对称变换利用了人眼的中心强对称和脸部特征的生理几何分布,对人脸偏转、脸部表情变化、光照变化等因素的左右不敏感,因而具有很好的鲁棒性。但是,以上对称变换的计算需要在大范围的尺度上进行,计算量很大,而且,由于只是描述了各点的局部对称性,当它用于人眼的定位时产生的候选点较多,不太利于眼睛的精确定位。

结合广义对称变化和方向对称变换的优点,于是有了一种新的对称变换——离散对称变换,它不仅具有广义对称变换描述物体对称性大小的特点,而且通过对各点领域的考察,去除那些处于规则区域外的点,可大大降低计算量,实现眼睛定位的快速算法。广义对称变换把图像中的所有像素点同等对待,每个像素点都计算其对称值。事实上,在图像中物体的单一背景区域中,大面积的灰度均匀区域上的像素点在一定的尺度范围内不具有明显意义的对称性,所以就不必计算它的对称值,而这样的像素点在人脸图像中占了很大一部分,如头发、脸部除眼、嘴等特征区域之外的区域及部分身体区域。眼、嘴、鼻子等特征区域在大于其轮廓的范围内灰度有变化,这样的区域我们把它称为灰度不均匀区。离散对称变换以减少计算量为出发点,在计算对称之前加入一个对图像灰度不均匀区域的检测步骤以减少计算量,然后定义了一个与广义对称变化相似的对称算子来计算点对称。

离散对称变换实际上可看成一种非线形滤波,由于对每个像素点都进行相同的领域处理,适合于并行处理,在定位圆形物体圆心时,算子领域采用圆环。通过图像的离散对称变换后,眼睛中心点附近像素的对称值一般都处在对称值最大的前四、五位,对具有强对称值的候选点,采用两条简单的规则进行筛选。规则(1):邻近像素合并,一般选取对称值内最大的前10位候选点,将其中位置相邻的候选点合并到它们中对称值最大的像素处;规则(2):几何约束判别,对经过规则(1)筛选后的候选点,利用眼在脸部的几何分布性质进一步筛选,取基本符合眼睛分布规律的两点作为最终的定位双眼结果。

3基于肤色、几何特征和灰度信息的人眼定位

根据人眼灰度变化非常明显这一显著特点,本文提出的基于肤色、几何特征和灰度信息的人眼定位算法主要由以下几步组成。

(1)肤色提取

肤色是人脸的重要信息,不依赖于面部的细节特征,对于旋转、表情等变化情况都能适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且和大多数背景物体的颜色相区别。AnilK.Jain曾专门统计研究了皮肤的色彩模型,他提出的方法属于色彩空间中的聚类模型,这一类肤色模型的建立要选取一种合适的色彩空间。文献

[1]采用非线形分段肤色分割得到肤色区域在CbCr空间中近似于椭圆,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5)

a=25.39,b=14.03,ecx=1.60,ecy=2.41,

θ=2.53,cx=109.38,cy=152.02,

若大于1则不是肤色,否则为肤色。

AnilK.Jain的Cb、Cr椭圆聚类方法肤色分割效果较好,但是对于亮度较低的区域容易误判为肤色,对于亮度较高的肤色区域会误判为非肤色区域。本文针对AnilK.Jain的Cb、Cr椭圆聚类方法肤色分割的缺点,首先对亮度信息进行分段判断,这样克服了在高亮度区域和亮度较低的区域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多次实验统计表明,对于亮度小于80的非肤色像素点会误判为肤色点,比如眼睛区域等。对与大于230的肤色像素点会误判为非肤色点(如图1所示)。因此采用如下分段方法:

①对于亮度低于80像素点直接判决为非肤色像素点。

②对于亮度在80—230之间的像素点采用肤色的椭圆聚类方法

③对于亮度大于230的像素点进行判决时,将肤色的聚类时的椭圆的长短轴同时扩大为原来的1.1倍

(a)原图像(b)AnilK·Jain的方法(c)本文的方法

图5肤色提取示意图

图5.c与图5.b比较,在人眼区域此图有更好更细致的检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较之其它的肤色提取方法在人的五官部分有更好更细致的检测效果。

(2)肤色区域分析

因为人脸肤色建模是根据皮肤颜色来确定的,有可能把脖子、肩膀、手臂等肤色区域或是与肤色相近的其他物体也包括了进去,所以得到的只能是人脸的大致区域,需要进一步通过各种算法将那些非人脸区域尽可能都去除掉。为了排除非人脸区域,依据人脸区域的空间特征,本文选取了连通区域像素数、区域填充率和长宽比判断因素。

●连通区域像素数

因为人脸有一定的大小,通常人脸小于19*19则无法识别,因此对于n值小于300的块我们认为是非人脸将其值置为背景是合理的。

●区域填充率

对于二值化之后的一个连通区域,系统中使用该区域的像素数与外接矩形的像素数的比值来表征这个区域的空间属性。假设S’是外接矩形的像素数,S为目标区域的像素数,若0.5<S/S’<0.9,就暂时保留该区域,否则就将其删除。

●长宽比

通过对人脸特征的统计,人脸的长宽比应该大致在这样的一个范围内:0.6<人脸长宽比<1.5。考虑到人脸区域和脖子区域大都是连通的,所以实际处理中将比例修正到如下的范围内:0.6<人脸长宽比<2。

通过以上判断规则,得到的人脸候选区域结果(如图6(a)所示)。

(3)形态学图像处理

肤色提取后,图像中仍然含有一些噪声(主要在背景中)。噪声的存在显然会使后续的操作更为复杂。为了既能把图像中的噪声点去掉又能保持图像有用信息不发生变化,本文使用形态学滤波器对人脸候选区域进行除噪。通过形态学处理不但可以过滤由于噪音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一些较小的不可能为人脸的类肤色区域,减少候选区域和提高检测速度,而且可以填补肤色区域内的较小空洞,防止这些空洞被误认为是人脸器官所造成,为后续检测区域降低了误判的可能性。

(a)标记人脸侯选区域(b)形态学滤波后的图像(c)人眼粗定位结果

图6眼睛粗定位示意图

(4)基于几何规则的人眼粗检测

经过以上步骤处理,系统基本上可以得到人脸器官的色块图,而各个色块的中心点是眼睛的候选点。通过人脸面部的几何特征规则,可以迅速粗略检测出人眼,其结果如图6(c)所示。规则如下:

①在候选人脸区域上面的1/2区域内,搜索孤立黑块,并求出各个黑块的中心点坐标。在求中心点坐标时,本文使用公式(6)计算黑块像素点的平均坐标点作为中心点坐标,并将中心点的坐标按x坐标值由小到大进行排序。Bm×2是黑块像素点的坐标矩阵,一共m行,B(i,1)是黑块像素点的横坐标,B(i,2)是黑块像素点的纵坐标。

(6)

②双眼中心距应在某个范围之内(如30~100个像素距离)。

③双眼中心点的连线与x轴正向夹角应在一定范围之内(如-π/18~π/18)。

在上述过程中,已经初步确定了候选眼睛对。但由于眉毛在眼睛的上方,若只依据上述规则定位眼睛,我们常常会碰到以下两种情况:①检测到眼睛对和眉毛对;②检测到眼睛对以及眼睛-眉毛对。然而,人眼既具有灰度值较低的区域,同时也具有灰度值较高的区域,且灰度值具有突变性。因此,本文就根据人眼灰度变化非常明显这一特征,通过计算候选眼睛对的灰度复杂度来进行精确定位。

假设检测出的图像块,每块总共m行n列,则图像块的复杂度Com(k)的计算公式由(7)定义。

(7)

其中,Bi,j为图像块第i列第j行像素点的灰度值。

此图像块的复杂度公式Com(k)计算了图像块灰度值的纵向一阶加权导数,min(j,m-j)即为权,离图像中心越近导数的权越大,横向坐标没有加权。实验证明,这种定义符合人脸特征器官复杂度的计算。类似的也可以有横向一阶加权导数。但是通过实验发现人眼的纵向一阶加权导数大,所以我们采用图像块灰度值的一阶纵向加权导数。

(a)相应的灰度图像(b)人眼精确定位结果

图7眼睛精确定位示意图

计算候选眼睛块的图像复杂度,根据人眼灰度变化非常明显这一特征,找出复杂度最大的两小块,即为要找的眼睛块(如图7(b)所示)。

4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上面介绍的5个步骤,对眼睛的定位实验结果如图8所示。

(a)原图像(b)肤色提取后的图像(c)标记人脸候选区域

(d)形态学滤波结果(e)人眼粗定位结果(f)人眼精确定位结果

图8基于肤色、几何特征和灰度信息的人眼定位结果示意图

通过实验结果可得到如下结论:

①采用由粗到精的检测策略,先通过肤色特征对人脸区域进行预选,再用几何特征进行人眼粗定位,具有很高的检测速度;本文针对AnilK·Jain的Cb、Cr椭圆聚类法的缺点,增加了亮度信息的判断,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很好的提取人脸面部的眼睛、嘴巴等;

②经过几何特征进行粗定位后,再充分利用人眼灰度变化明显这一特征,计算候选眼睛对的灰度复杂度,对眼睛进行精确定位;

③本检测算法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受背景环境、尺寸大小影响小。

5小结

一般的眼睛定位算法分为两个步骤:(1)粗定位。在精确定位眼球中心前一般要找到眼睛的大致位置,常见的方法有:对称性法、边缘点积分投影曲线极值位置判断法、神经网络法、多分辨率的马赛克图法等。(2)眼球的精确定位。常用的方法有:基于霍夫变换、几何及对称性检测、弹性模板等等。每个算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即局限性,如计算量太大、计算速度慢、算法不容易实现或正确定位率不高等。主要原因是由于人脸作为一个非钢体,在信息输入时存在尺度、位置、姿态变化问题,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十全十美的算法。

本文提出的基于肤色、几何特征和灰度信息的人眼定位算法有效的平衡了检测速度和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实验证明,该算法定位效率高,并对背景、尺寸等细节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在人脸实时检测系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Rein-LienHsuandAnilK.Jain,FaceDetectioninColorImages[J]IEEETrans.PatternAnalysisandMachineIntelligence,may2002

[2]王磊,莫玉龙.基于霍夫变换和眼睛弹性模板的眼睛特征提取[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9,2(18):53-60

[3]CaiJ.GoshtasbyA..Detectingfaceincolorimages.ImageandVisionComputing[J],1999,18(1):63-75

[4]CannyJ.AComputationalApproachtoEdgeDetection[J].IEEETransPatternAnal&MachIntell,1986,8(6):619-698

[5]于威威,滕晓龙等.复杂背景下人眼定位及人脸检测.计算机仿真[J],2004第21卷,第7期

眼睛范文篇5

初中的时光,对我们来说是快乐的,可是,就在我们班有一个男同学,经常一个人痴坐在教室里发呆,他那满是愁愿的脸上是一双忧郁的眼睛显的那么无助。我还注意到,放学回家的路上,当同学们不顾红绿灯,争先恐后的过马路时,他总是一个人等到绿灯亮起来才过。我那天真的心不由的想去关心他,原创:加上好奇,让我放弃了一个女孩子的矜持,慢慢地走近他,谁想,摆在我面前的竟是一颗滴着血的心。

小学时,他本有一个温馨的家,爸爸风趣幽默,妈妈贤惠持家,他的生活充满了欢声笑语。这一切就因为他的一次闯红灯而失去了。爸爸为了保护他就把他推出了好远,自己却……他痛哭,他悔恨,千不该,万不该,不该闯红灯啊!家里顶梁柱倒了,妈妈因为受不了打击也病倒了。他小小年纪一下子变得成熟起来,单薄的肩膀担负起了家庭的重担。生活带给他的是无尽的苦难。当他看见别的孩子拉着自己父亲的手撒娇时,他那双满是渴望的眼睛里含着泪花,叫谁看见了都不能不心动,不能不心痛!

事情已经过去了好多年,但在他心里的烙印依旧,他懂得:遵守规则是多么的重要,教训是惨痛的,是血的代价。他发誓要做一个遵章守纪的人。

如今我的这位同学和我一样,毕业后走进了矿山,当上了一名机电维修工人,多年来,他坚守着平凡的岗位,所负责的工作范围没有发生过一次事故,他年年被评为安全标兵,青年安全之星,成为了青年中的楷模。在一次新闻记者追根问底的采访中,我一下又见到了他那双久违了的忧郁的眼睛。他说,是惨痛的教训,换取了他的规范意识,做一切的事情我们都要按照规定去执行。在工作中要按照工作要求,正规上岗、规范操作,才能保障安全,才能带来效益。

前几天,在参加集团公司职工岗位行为规范集中教育活动动员大会结束后,他碰到我,一脸灿烂的说:咱们集团公司开展职工岗位行为规范教育活动真是件大好事。那会减少多少不必要的事故啊!我们工作起来会更安全,干起活来会更带劲!

眼睛范文篇6

的确,在这个许多人认为利益多元化的社会中,能想到去关心他们的人是少之又少了。但是,原海曙区残联副理事长王延勤同志想到了。为了那一双双渴望关怀的眼睛,王延勤同志在他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的工作了几十年。在他的心目中,残疾人的事无论多小都是大事,自己的事无论多大都是小事!哪怕是在他弥留之际,他的心里最后牵挂的还是残疾人。在病床上,他紧紧拉着儿子王宁的手,用沙哑的声音交待他要继续完成父亲未完成的事!盲人林杰哽地说到:“都说好人有好报,好人会长命,老王他可是个大好人哪,可怎么那么早就去了呢?”

林杰这位双目失明的残疾人,当初为了减轻家里负担,想尽办法借钱开了一家按摩店,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生活。但无奈事与愿违,几经波折,按摩店在非典的威胁下,面临关门的危险。好人王延勤得知情况后,二话没说就从自己刚刚发下的1970元工资中拿出1900元送到了按摩店!要知道,王延勤的家境并不富裕,自己家住房每月按揭还款后工资已所剩无几,柴米油盐还得精打细算着过呢!可他却说,“不要紧,这些钱对我来说没关系,可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来说,那可是救命钱呀!

当王延勤的事迹被久久传颂,每一个人心灵都被深深震撼了!是啊,我们周围不也生活着许多残疾人吗,他们,也需要我们用爱心、用亲情去融化!

于是社区的党员行动了,他们纷纷与残疾人结对,为他们解难分忧;社区的普通居民行动了,捐款捐物,嘘寒问暖,邻里一家亲;社区的小朋友们也不落后,每逢节假日,他们可爱的身影总是出现在那些残疾人的家里!一份份心,一片片情,深深的感动着每一位残疾人!同一片蓝天下,同一个家园中,他们终于与常人一起同沐雨露,同浴阳光!

眼睛范文篇7

1序言

儿童近视是一个全球性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病理性近视眼也是致盲的主要原因。据调查全世界近视发病率为22%,亚洲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地的近视检出率最高[1-5],而我国近视发病率居于世界之首,发病率为31%,儿童近视眼的患病较以往增多,我国不同地区相关年龄儿童近视眼发病率为26%~33%[6-8]。

人眼的屈光状态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青少年近视的发生除部分是与遗传因素有关外,与长期从事近距离工作更密切相关。少年儿童期是生长发育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长时间近距离阅读或写作业,用电脑,看电视,近距离作业占据了主要的时间,如用眼不当,尤其是照明不足、阅读距离过近、阅读时间过久、字体不清或过小以及写字姿势或坐姿不正确等,眼睛长时间视近物,睫状肌长期收缩,产生调节疲劳,最终,眼球为了适应环境,通过眼轴变长,就会产生近视,并且近视度数会逐渐加深。儿童近视先兆:1、眼部疲劳。易出现看远近不同物体时产生短时模糊不清的现象。有时看东西时还眯眼、皱眉、距离过近等。2、知觉过敏。易出现头部、颈部、肩部、背部等处酸疼症状。3、神经失调。易出现疲乏、烦躁、懒散、厌食、多梦、多汗、学习成绩下降等症状。

素质教育已受到高度重视,而视力低下特别是近视对素质教育构成了严重障碍,不论是在流行病学研究、临床治疗研究还是在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方面,近视眼已日益成为研究的焦点[9-11]。发展中国家关于在校学生近视的调查较少,在国内,关于城市小学生近视的调查开展较多,而农村特别是西部贫困农村小学生的近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而这方面的调查数据严重缺乏,不能有效地掌握和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

近年来,少年儿童近视发病率不断提高,且发生年龄提前,已成为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近视眼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关于近视眼形成机制,新的视觉剥夺学说的提出对于传统的调节学说以及近视眼防治工作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目前的医学水平尚无法完全治愈近视眼,只能靠配戴眼镜以获得清晰的矫正视力。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正是学习知识的时候,近视眼的孩子视物不清,会影响其学习,而且,近视眼的孩子反应灵敏度也比正常视力的孩子差。目前矫正近视眼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配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和激光手术治疗。配戴框架眼镜仍是最常被采用的,其缺点是影响外观,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眼镜架越来越轻,眼镜片从玻璃镜片发展到目前广泛使用的树脂镜片。配戴框架眼镜仍是目前最安全的矫正视力的方法[12]。近视眼配戴眼镜可以开阔眼界,提高视力,有利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正常活动,有利于身心发育;使调节恢复正常,促进调节--辐辏平衡,消除眼睛疲劳,减少外(隐)斜视的发生;对于某些近视患者,特别是有近视散光者有可能阻止其近视加深。Bundy等[13]曾报到,10%的在校学生有曲光不正,其中的90%是由近视引起的,所有曲光不正均可配戴眼镜进行视力矫正,但是在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学生则没有能力配戴眼镜。在中国,Zhao等人做了一项调查[14],在所有近视的学生中仅有21%的学生配戴了眼镜。

由于在发展中国家关于适龄儿童的近视干预研究较少,因此也就没有关于配戴眼镜干预近视后用学习成绩来评估干预效果的研究。到目前为至,仅有一篇文献报到在巴西的东南部做了小学生视力低下对学习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视力低下儿童的辍学率比正常儿童高出10%,留级的学生比正常儿童高出18%,同样学习也有所降低,但是这次的研究没有设立对照组,没有以具体的学习成绩作为视力改善的评价指标;本研究主要在对农村小学生近视进行大规模调查的基础上,设立对照组,在给对照组中近视的学生配戴眼镜干预,用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指标。

2研究对象

2.1研究对象

在甘肃省选取永登和天祝两个县作为项目的研究点,两县中农村所有完全小学都是项目研究对象。

2.2样本估计

根据预调查中,已经配戴眼镜的学生在整个人群中的比例约为1%,考虑到农村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在此基础上需要适当扩大样本量。

根据估计样本公式:(1)

由于P约为0.01,Q=1-0.01=0.99

计算得到n=39600

样本适当扩大后,最后抽取的样本人数为45414。

2.3抽样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全省随机选取天祝和永登两县,天祝有133所完全的农村小学,永登县完全小学有217所。

2.4调查人员组成

均由课题组人员组成,调查前对有关标准、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及科学的测量方法进行培训、对现场调查人员进行明确分工,各负其责。严格按有关规程进行,杜绝另行标准,并贯穿整个调查过程。

2.5调查方法及调查内容

通过健康体检的方式。调查内容包括1-5年级学生一般健康状况表,体格检查表,具体为:学生的一般情况、民族、身高、体重、肺活量、血红蛋白测定等;学生家庭基本情况。

2.6数据收集

学生的一般情况、民族、身高、体重、肺活量、血红蛋白测定,学生家庭基本情况调查。

2.6.1基本项目

姓名,家长姓名,家长职业,家长文化程度,学生出生日期,性别,身高,体重,血红蛋白,视力左右,民族,村名称,学生学习成绩(语文、数学、自然)。

2.6.2体检记录

检查日期、年级、年龄、性别、视力、身高、体重、血红蛋白、近视学习是否已配戴眼镜、家长职业、家长文化程度。

每项调查表格另外已设计好。前两组数据在县和/或乡镇教育部门人员监督下填写,每个乡镇要有一位教育人员监督他/她所在乡镇的学校。县CDC监督健康检查表格数据填写。所有数据必须尽可能快收集,不得迟于2004年9月。

2.7测定方法

2.7.1视力表的使用及检查方法

国际国内常用视力表为标准对数视力表。被检者坐于距视力表5M处,视力表悬挂高度应使5.0行视标与被检眼在同一水平上。被检者不戴任何镜片,检查时遮盖一眼,一般先查右眼,后查左眼,嘱检查者自上而下辩认“E“字缺口,直至不能辨认为止,然后按最后一行的标号作记录。正常视力应在5.0以上。这次我们筛选配镜要求在4.8以下。视力低于4.0时,嘱被检着逐渐走向视力表,至能辨认第一行视表为止。

2.7.2视力检查注意事项

1.检查视力应在自然光线充足或用日光灯灯箱。本次要求用标准灯箱视力表。

2.指示棒的指示端需漆成黑色,并不细于2—3cm。(也可用黑胶布粘于棒头)

3.检查视力必须两眼分别进行,先右后左,非检查眼应严密遮盖,但避免遮眼板压迫眼球,否则会影响该眼的视敏度,遮盖板用后要消毒。

4.注视视力表时,不准眯眼、歪头或侧视,否则检得之视力有误差。

5.每个视标辨认的时间不得超过2—3s,记录时都应写清楚为裸眼视力,配戴眼镜的同学,应写清楚眼镜的度数,然后再看矫正视力。

6.应将结膜囊的分泌物及泪液擦净,否则影响视力。

7.如地方较小,要求被检学生坐在视力表对面2.5m处置一面镜,学生可紧靠视力表而坐,辨认镜中的视标。

2.8配镜原则

配镜是使屈光不正患者提高视力,解除视疲劳的重要方法。

儿童出现近视,应首先在睫状肌麻痹(散瞳)下进行验光,证实为真性近视,应首选配镜,并一定要注意验光的准确性和眼镜质量。

眼镜是否合适首先取决于验光的准确性,现所有世面上可见的验光设备及各种电脑验光仪均有较大的误差,并且眼睛真实的屈光度必须在屈光系统没有调节、睫状肌完全松弛的状态下才能测得,所以初次配镜必须由项目所聘请的眼科医师散瞳后再进行检影验光。镜片本身质量及加工水平也是眼镜是否合适的重要因素,眼镜光学中心与瞳距误差要求很高,低度数镜片误差不得超过3mm,高度数镜片误差不得超过1mm,不然会造成棱镜效应性视疲劳;此外眼镜与额头的倾斜度、镜—眼距离(一般为12mm)也会影响配镜效果,甚至产生镜源性屈光参差,因此此次配镜已由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教授、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和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选择了有条件、有信誉的眼镜店。此外有的近视患者可能还有隐斜、锥形角膜及其它眼病,这些都需在配镜时考虑。我们建议初次配镜程序应为:

1.一般眼科检查。通过外眼、屈光间质、眼底检查排除其它眼病。

2.散瞳验光。必要时行角膜曲率、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检查。

3.瞳孔恢复正常后插片试镜。一般认为以用最小的近视度数的镜片达到最好的矫正视力为原则,但也有人认为要根据不同需要给足或保留部分度数。试镜应不小于1小时。

4.测瞳距。应考虑近用或远用的不同需要。

5.选镜架、镜片。要考虑瞳距、脸型、性能、质量及特殊需要。

6.远视:一般选配视力最好,度数最高的眼镜,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过度调节,而解除视疲劳症状。

7.近视:一般选配视力最好,度数最低的眼镜,以防矫枉过正引起过度调节而造成视疲劳等。

8.散光:原则上应全部矫正。

两眼屈光参差超过3.00D时,多由于视网膜象差过大而不能耐受,可将低度眼全部矫正,高度眼适当减低度数,亦可配角膜接触镜矫正,儿童的屈光参差尽可能全部矫正。

3统计分析方法

所有数据进行计算机双录入、经审核、逻辑查错后,剔除不合理记录,并对其进行整理,使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并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列举近些年来天祝和永登两县不同民族学生近视发病情况。计量资料运用配对设计资料的t检验和两组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设定为a=0.05。

4结果

4.1人群特征

两县共调查1-5年级学生45414名,其中男生24220名,占53.33%,女生21194名,占46.67%。

图1体检学生的年级分布

从图1可以看出,受检的学生在五个年级的分布,一、三年级相对较少,而三、四和五年级的学生相对多,这可能与计划生育政策有关。

图2体检学生的性别分布

从图2可见,男女比例为1.18:1,基本附合人口性别分布比例。

图3体检学生的年龄分布

由图3可见学生主要集中在8-12岁之间。

图4体检学生的民族分布

本次研究中学生绝大多数是汉族,但是天祝是一个藏族自治县,因此有相当多的藏族学生,同时也有一些其他少数民族学生,见图4。

图5近视学生配戴眼镜情况

在农村小学生中,尽管学生已经近视,但是配戴眼镜进行视力矫正的人数非常低,仅占到了近视人群的6%,如图5。在近视的学生中还没有一例用其他方式如:角膜接触镜,激光手术矫正。

表1干预组学生配戴眼镜前后学习成绩对比分析

年级干预组平均分标准误P值

3戴眼镜前77.0910.585<0.01

戴眼镜后79.0520.448

4戴眼镜前76.7570.451<0.01

戴眼镜后78.1540.385

5戴眼镜前78.6180.398<0.05

戴眼镜后79.5880.328

通过对两县3-5年级小学的学生进行自身对照得出以下结果:3、4、5年级学生戴眼镜前成绩高于戴眼镜后成绩,并且戴眼镜前后成绩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配戴眼镜提高视力水平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是有一定作用。

表23、4、5年级对照组视力正常学生和干预组近视学生学习成绩对比分析

年级分组平均分标准误T值P值

3

4对照组成绩

戴眼镜成绩

对照组成绩

戴眼镜成绩78.265

79.052

77.773

78.1540.228

0.448

0.238

0.3852.636

1.178>0.05

>0.05

5对照组成绩

戴眼镜成绩79.268

79.9650.236

0.2762.587>0.05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3、4、5年级对照组视力正常学生的成绩略低于干预组近视学生学习成绩,但经过检验P>0.05,说明虽然对照组学生的成绩低于干预组学生的成绩,但他们之间还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3天祝、永登县不同年级间干预组与对照组近视学生学习成绩情况分析

年级近视学生平均成绩标准误P值

3戴眼镜81.3550.282>0.05

未戴眼镜80.4640.334

4戴眼镜80.5690.253>0.05

未戴眼镜80.1550.310

5戴眼镜83.6800.166<0.05

未戴眼镜82.4620.314

从总的趋势看,学生配戴眼镜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有所提高,经过统计学处理后,在五年级的学生中,这种改善得到很好的表现,学生戴眼镜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等得到了提高,学习成绩得到较大的提高,与对照组近视学生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其余两个年级没有统计学意义。

5讨论

目前矫正屈光不正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配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和激光手术治疗。角膜接触镜的优点是对影像的变化影响最小,不影响外观。但其也有一定缺点,如过敏、感染、角膜损和价格昂贵,特别是在农村学生中不宜推广,小学生不能自主配戴,因此大限制其大规模的应用。激光手术治疗屈光不正原理与配戴眼镜基本相同,只是通过切削角膜使其变薄,从而矫正屈光不正。专家建议不对18岁以下儿童采用手术治疗。配戴眼镜是经济有效而且安全的方法。在农村小学生中,尽管学生已经近视,但是配戴眼镜进行视力矫正的人数非常少,仅占到了近视人群的6%,在近视的学生中还没有一例用其他方式如:角膜接触镜,激光手术矫正。关于配戴眼镜矫正学生视力的研究几乎没有,Bundy[13]等调查中发现视力不良的适宜配戴眼镜的学生几乎没有人配戴眼镜,在中国,Zhao等人[14]在北京顺义区的调查中发现,5-15岁学生中12.8%的有视力低下,但是其中仅有21%的视力低下学生配戴了眼镜。目前的医学水平尚无法完全治愈近视眼,只能靠配戴眼镜以获得清晰的矫正视力。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正是学习知识的时候,近视眼的孩子视近物不清,不仅会影响其学习,而且近视眼的孩子反应灵敏度也比正常视力的孩子差。

眼镜是目前小学生近视眼最主要和最有效的矫正工具。然而对于其在学生学习方面有没有更多好的帮助,我国到目前为至还没有利用配戴眼镜进行过矫正视力和视力矫正后对学生学习成绩甚至个人今后长期的发展做过系统的研究。

通过对两县3-5年级小学的近视学生进行自身对照得出以下结果:3、4、5年级学生戴眼镜前学习成绩高于戴眼镜后学习成绩,经统计学处理后发现戴眼镜前后成绩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配戴眼镜提高视力水平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是有一定作用。为了解释的方便,统计学生学习成绩按年级和各门学科分别进行,学生配戴眼镜一年后用学生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配戴眼镜的效果。在学生中,近视出现后,学生视近,特别是看黑板出现一定困难,刚开始学生可能在努力适应视力改变后的情况,但是长时间上课和学习,学生近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下降,长时持续这种情况,会影响到学生将来的成材和发展。通过视力矫正后,不但可以控制近视的迅速发展,更重要的是学生视近情况得到了很好的改变,增强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配戴眼镜矫正一年后,我们设想得到了初步的验正,学生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

3、4、5年级对照组视力正常学生的成绩略低于干预组近视学生学习成绩,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在学生配戴了眼镜后,学生的学习成绩由上面分析自身比较有明显的进步外,为了证实配戴眼镜后的效果,对三个年级的对照组与控制组中近视并已经配戴眼镜的学生学习成绩进行比较,从表面看三个年级控制组均比对照组学生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由于这只是一年的学习成绩,改善视力后更长时间内可能看到更显著的变化,还有对照组中大量的正常学生,学生没有受到影响,学习积极性等很高,这些都能对结果产生了一些影响。关于后续的工作在申请到经费后将会继续开展研究。

不同年级间干预组与对照组近视学生学习成绩情况分析,学生配戴眼镜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有所提高,经过统计学处理后,在五年级的学生中,这种改善得到很好的表现,学生戴眼镜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等得到了提高,学习成绩得到较大的提高,与对照组近视学生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五年级在小学已经是高年级学生,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都基本建立起来,一部分近视学生在得到一副眼镜后,非常珍惜这种条件,特别是农村,对于近视同学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所以他们努力学习,在与对照组没有配戴眼镜的学生对比中,他们显然是积极的、主动的,学习的兴趣得到了很好的激发,学习成绩出现提高;在三、四年级学生对比中,虽有所提高,但是不是很明显。

6结论

近视学生给予配戴眼镜矫正视力后,学生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说明配戴眼镜是目前经济有效的矫正近视方法。

致谢:本项目是在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进行的,要特别感谢世界银行、密西根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明尼苏达州大学在经济与技术方面的支持,特别感谢天祝县与永登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合作。

参考文献

1.ChanOYC,EdwardsM.RefractionreferralcriteriaforHongkongChinesepreschoolchildren.OphthalmicPhysiolOpt[J].1994,14(3):249–256.

2.SawSW,KatzJ,ScheinOD.Epidemiologyofmyopia.EpidemiolRev.1996,18:175-187.

3.LinLL,ShihYF,TsaiCB.EpidemiologicstudyofocularrefractionamongschoolchildreninTaiwanin1995.OptometryVisSci[J].1999,76:275-291.

4.AngleJ,WissmannD.Theepidemiologyofmyopioa.AmJEpidemiol[J].1998,111:220-228.

5.HosakdA.Populationstudies:myopiaexperienceinJapan.ActaOphthalmol[J].1998,66(185):37-40.

6.褚仁远,李俊,周行涛.青少年视力保健手册.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24.

7.施永林.通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调查与分析.职业与健康[J].2002,18(11):108.

8.梁兰英.1982~2000年百色市面上中小学生视力低下动态分析.中国校医[J].2003,17(1):37.

9.WensorMD,McCartyCA,TaylorHR.TheprevalenceandriskfactorsofmyopiainVictoria,Australia.ArchOphthalmol[J].1999,117:658-663.

mentary:Ophthalmologistsshouldconsiderthecausesofmyopiaandnotsimplytreatitsconsequences.BrJOphthalmol[J].1998,82:210-211.

11.ZadnikK,MuttiDO,FriedmanNE.Ocularpredictorsoftheonsetofjuvenilemyopia.InvestOphthalmolVisSci.1999,40:1936-1943.

12.王颖刚.正确配戴眼镜矫正青少年屈光不正最有效.中国医学论坛报.

眼睛范文篇8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托妮·莫里森小说文化传承社区责任感迷失探索

一、引言

著名的非裔美国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在情节上并不复杂:小说以秋、冬、春、夏为叙述框架,讲述了年仅11岁的黑人女孩佩科拉在遭生父强奸,继而怀孕,早产了一个很快就夭折的婴儿后,在无人关心帮助的情况下堕入疯狂状态的悲剧故事。然而,《最蓝的眼睛》所呈现的佩科拉一家及整个黑人社区生存的困境和心灵的痛苦却让读者时时感到一种无法排解的沉重和窒息。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样的悲剧?凯特·富布鲁克(KateFullbrook)曾一语中的地指出,导致如此悲剧的根源是包围他们的占主流地位的白人文化。正是由于长期生活在白人文化的侵蚀下,黑人自身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逐渐地被扭曲和异化,致使他们丧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

究其本质,文化和种族原无优劣贵贱之分。但是,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在同一社会相遇时却完全可能因为其各自的经济、政治实力和影响的差异而形成强势和弱势的区别。强势文化往往强化现存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并凭借其有力地位,对弱势文化发起不断的冲击,借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和作为统治者的天经地义。在美国,白人始终在政治、经济上占有无可比拟的统治地位,因而他们的文化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强势文化或主流文化。白人总是自视高人一等,认为其是正统、文明、高尚和智慧的化身,而黑人则是卑下、野蛮、愚蠢和异教徒的代名词。在奴隶制尚未废除的年代里,白人甚至认为黑奴是“一块可供他们任意书写的白板”。浸润在这种制度下,黑人被剥夺的岂止是自由和尊严,从更长远和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说,他们被剥夺的是自己的身份、语言、集体、历史和包括上述文化内涵在内的近乎所有属于本民族和自我的“意识”乃至“无意识”:他们通过他人的视角看世界;他们借助他人的心灵感悟自然万物;他们既存在,也已消失。

挣扎在族裔文化意识淡薄的氛围里,佩科拉当然毫不例外地受到了白人文化的影响。她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于作为一个黑人的丑貌,想象着如果她长得漂亮,特别是拥有一双白人女孩的蓝眼睛,这双蓝眼睛就会看到一个五彩缤纷的幸福世界。蓝眼睛成了她灰暗生活中的最后一线曙光和唯一追求。可蓝眼睛却是白人衡量美的基本标准,因为美意味着“金色的头发,白色的皮肤,而最重要的,是蓝色的眼睛”。显而易见,蓝眼睛是白人强势文化的象征。佩科拉对蓝眼睛的祈求说明她已内化了白人文化意识,并希望能被白人认可和同化。然而,佩科拉是绝不可能被白人社会认同的。巴巴拉·克里斯廷(BarbaraChristian)指出,佩科拉对蓝眼睛的渴求“包含了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300年间不成功的交流”。佩科拉的悲剧正是源于她文化属性的变异。一方面,她属于黑人群体;但另一方面,她和她的群体却仰慕白人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佩科拉的悲剧与她自身、她的父母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她是父母堕落和混乱生活的产物,--,一是家庭及整个黑人社会变态的受害者。同时,佩科拉也是白人文化的牺牲品,而《最蓝的眼睛》是“一本新奴隶叙事”。换言之,通过对佩科拉悲剧的探讨,特别是通过将她和克劳蒂亚不同的命运加以对比,我们不难看出,在托妮-莫里森的墨汁中流淌的已不再仅仅是一种对黑人民族苦难外在因素的抗议,她已将小说的触角伸向了深刻的自我反思与探索。

二、传统文化的断层与传承

音乐是黑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劳伦斯·列文(Law-renceLevine)指出,“黑人民乐和其他形式的口头传统能使他们公开和单独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获取快乐,并能使他们的传统和价值观念不朽,激发新的内心表达……”。“布鲁斯”(blues)音乐是黑人民乐中最大众化的音乐之一,黑人以个人的倾诉并以自由感伤的民歌形式逐步形成了这种音乐。有关布鲁斯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90年代和20世纪初。布鲁斯属于抒情音乐,歌唱者在传唱中表达自己的感情。尽管布鲁斯主要体现的是“个人问题和/或经历”,戴维斯从妇女的歌唱声中观察出“个人困难的公开交流有助于促进黑人集体社会意识的发展”。贝克(HurstonA.Baker,Jr.)更是把布鲁斯形容为“来自黑人群体的匿名嗓音”。

在《最蓝的眼睛》中,克劳蒂亚先后两次以深情的笔触讲述了妈妈歌唱甜美的传统布鲁士斯歌曲的情景。第一次描述的是母亲经常歌唱的抒情歌曲“困难时期”中的片断,如W.C.亨蒂创作的“圣路易斯布鲁斯”歌曲中广为流传的“害怕看见日落”那句。在年幼的克劳蒂亚看来,没有妈妈歌唱的星期六是“孤独、烦闷的”,而充满妈妈歌声的星期六则意味着希望和可能。她甚至认为,歌词中暗含的痛苦和忧伤似乎因母亲那甜美温馨的嗓音而不复存在,“在妈妈充满喜怒哀乐的歌声里,伤心的往事不再令人心碎,反而使我相信:痛苦不仅可以忍受,还甜蜜蜜的。”。正是这种“确信”使得成年后的克劳蒂亚得以度过种种难关。克劳蒂亚第二次提到的是母亲歌唱关于火车和阿肯色州歌曲的情景。从母亲的歌唱中,敏锐的克劳蒂亚听出了对自由和民主的呼唤。母亲的歌唱激发了克劳蒂亚的想象力和渴望,使她在遇到任何困难时都能临危不惧、沉着应战。不难看出,布鲁士乐这一黑人传统文化的代表,是贫困中他们仍能保持家庭幸福、女儿健康成长的原因之一。

当克劳蒂亚幸福地从母亲那里吸收文化甘泉时,可怜的佩科拉却没能从母亲身上获取任何黑人文化滋养。母亲波琳没能给孩子们带来关心、爱护和文化甘泉。“对她来说,爱就像一口井,她从那儿抽取出最具破坏力的情感……竭力去窒息那些需要爱的亲人。”她让儿子老是想着逃离家庭。使女儿充满了“对成长的恐惧,对他人的恐惧,对生活的恐惧”。小说中最令人心酸的场景之一是佩科拉不小心打翻了她妈妈在白人家熬果酱的锅,波琳对她先是一阵捶打,接着又把她推个人仰马翻并补上了几个耳光,随后就把吓哭的白人小女孩抱在怀中安慰。至此,由波琳所代表的母女关系的异化和人性畸变昭然若揭,而亲眼目睹自己母亲对他人的如此关心和爱护,却给一直渴望爱、不知爱为何物的佩科拉留下了一生难以愈合的伤痛。渐渐地,年仅11岁的、尚未形成自己价值观的佩科拉把母亲对自己的厌恶和一切不幸都归结于自己没有像白人小姑娘那样的蓝眼睛。因此,克劳蒂亚遇到困难时可求助于她的布鲁士乐,而佩科拉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幻想着拥有一双蓝眼睛,直至最后陷入疯狂状态。可以说,正是母亲人格的变态和价值观的异化,促使了佩科拉对蓝眼睛的渴望,这也是导致她精神分裂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她截取了女儿的生命,致使她无可挽救”。被忽略、被歧视和自我尊严、自我价值的丧失,加速了佩科拉的最终毁灭。

然而,在我们批评和谴责波琳时,我们不应该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即波琳本人也是自人文化价值观念的受害者。波琳出生于南方的一个农民家庭,先天跛足,相貌平平。儿时的她就一直被家人和邻里冷落,无人关心她做什么,甚至无人注意到她的存在。在家中11个孩子中,她是唯一没有绰号或小名的。在她看来,绰号和小名非常重要,只有那些引人注目的孩子才能拥有它。因此,孤独的波琳从未从家中获得幸福或任何归属感,“她觉得自己从来就不属于那个家,或者说她哪儿也不属于。”她的家中也无任何欢快、祥和的气氛或凝聚力。家人的冷落让波琳觉得自己无足轻重,而家中的空荡更不可能带给她任何文化营养。可以想象,成了母亲之后的波琳也不可能像克劳蒂亚的母亲那样,向自己的女儿传递类似布鲁斯的黑人文化营养。

如果说儿时的波琳由于生活在文化贫瘠的家庭而缺乏黑人文化熏陶,那么成年后的她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完全被白人文化所同化了。在随着丈夫乔利从南方来到北方后,孤独、空虚、倍受他人歧视的波琳,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只好从电影中寻求慰藉。不知不觉中,无任何文化根基的波琳接受了好莱坞电影中大肆宣扬的白人文化审美观和价值观。银幕上宣传的美的标准成为了她衡量现实中一切事物的天平。渐渐地,她发现和电影中所热烈褒扬的白人俊男美女相比较,她粗俗的丈夫实在不值得爱,因为“白人男人懂得怎样照顾好自己的女人”,而当接过襁褓中的女儿,她也禁不住感到:“上帝呀,她真丑。”很显然,白人文化的价值标准已慢慢浸入她的心灵,她已忘却作为妻子和母亲应有的柔情和爱心。波琳在白人费希尔家的工作,进一步地加速了她心灵的扭曲和人格的裂变。对白人社会的崇拜与对黑人包括自己和家人的鄙视,使她在人格上产生了严重的裂变。至此,她扭曲的心灵已完全倒向白人文化。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母亲所接受的白人价值观又传递给了女儿佩科拉。

在小说的末尾,佩科拉精神的完全崩溃进一步映衬了克劳蒂亚健康的成长。儿时健康安全的家庭生活背景给予了克劳蒂亚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黑人文化的熏陶和自尊自爱,这使得成年后的克劳蒂亚能非常客观理智地、从各种不同的视角讲述她和佩科拉儿时的故事。通过佩科拉和克劳蒂亚不同命运和两家对文化的不同态度的对比,托妮·莫里森暗示黑人文化才是黑人赖以生存的根本。黑人惟有继承和发扬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并以之为自豪,才能在以白人文化为主流文化的美国社会真正找到自己的位置。

三、社区责任感的丧失与承担

社区责任感是黑人文化的另一优秀传统。长期处于社会底层、饱受种族歧视之苦的非裔美国人明白,只有自身的团结、互帮互助,才能让他们立足于这个白人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在《最蓝的眼睛》中,托妮·莫里森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吉米姑奶奶生活的南方农村人们并不富裕但互帮互助、其乐融融的生活。在乔利出生仅四天就被母亲抛弃时,是好心的吉米姑奶奶把他捡回并抚养成人。吉米姑奶奶生病期间社区人们对她的关心和照顾,以及最后人们为她举行的社区葬礼,无一不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南方黑人互帮互助的强烈社区责任感。在这里,个人与集体、家庭与社区的界线完全打破,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团结一心、其乐融融的黑人生活群体。尽管乔利儿时遭母亲遗弃、波琳受家人忽略,但是,“在南方,和黑人社区的紧密相连,让那时的乔利和波琳拥有稳定的人格”。

与南方黑人社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北方的诺伦镇则是一个分裂且充满敌意的地方。新婚后的乔利夫妇怀着满腔热忱和希望来到北方的工业小镇诺伦,以期开始生活的新篇章。然而,北方并不是黑人理想中的天堂。波琳忽然发现这儿和故乡迥然不同:“一切都变了。这儿的人们不好接触,我想念我的乡亲,我不习惯这么多白人。”此外,北方的黑人妇女由于受到白人文化的影响,对来自南方一贫如洗的黑人移民波琳也是百般歧视和嘲笑。波琳发现不论自己怎样努力都无法为当地妇女所接纳。她的漆黑肤色、乡下口音,甚至穿着打扮都成为诺伦镇妇女的笑料。于是,孤独、空虚、备受他人歧视的波琳只好走向电影院,从而一步步地被白人文化所同化。

和妻子波琳在遭受排斥后的“异化”相比,乔利在北方的遭遇更是致命的。如果说吉米姑奶奶当初捡回乔利给予了他第二次生命,那么,在来到北方之前刚刚经历了“三大悲剧”——姑奶奶的离开人世、第一次性行为饱受白人的凌辱和生父的拒认的乔利,更是期望在这个新兴的北方工业小镇重获新生。然而,幸运之神并没有关顾他,乔利很快就失业了。在“一个要求他必须有能力在经济上维持家庭,但他又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世界”里,面对着冷漠的社区人们和已被白人文化同化且及需要通过救赎他来显示自我价值的妻子,内外交困的乔利终于不堪重负,跨了下来。于是,当白人以种族歧视剥夺了他的工作,以其意识形态夺去了他曾经温柔的妻子,乔利那从没完善过的人格在短暂的“正常”后又堕入了可怕的“自由”状态。重新回归“自由”状态的乔利成日喝得醉醺醺,不省人事,当然更谈不上去履行作为丈夫和父亲的家庭责任和一个居民的社区责任。起先他丧心病狂地烧掉了自己的房子,后来又禽兽不如地强奸了自己的亲生女儿佩科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乔利的病态行径是对其所生活的社区及整个社会的嘲弄和挑战。

麦克蒂尔家是整个诺伦小镇唯一的亮点。他们身处他乡而不忘自己的文化传统——社区责任感。乔利放火烧掉自家的房子后,只有并不富裕的麦克蒂尔一家站出来并收留了无家可归的佩科拉。在佩科拉被父亲糟蹋后,受白人文化熏陶的黑人社区表现一定的落井下石的心理时,也只有麦克蒂尔家对其表现了深刻的同情,克劳蒂亚姐妹为了此种万寿菊天天为可怜的佩科拉祈祷。麦克蒂尔夫妇在表现出社区责任感时,对自己的孩子也表现出了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尽管麦克蒂尔家经济也很拮据,对孩子也颇为严厉,但他们尽最大的可能保护和引导孩子们,“大人们不对我们说话——他们指示我们”。“指示”一词充分说明了麦克蒂尔夫妇从一开始就在道德是非观念上对孩子进行指导。麦克蒂尔太太对女儿的关心与被社区所遗弃的乔利夫妇给予孩子的自惭形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是父母对社区的责任感和对孩子的关心以及家庭的温暖,安全地帮助女儿树立了自信、自尊以及健全的心理和人格,使她们身处逆境时不放弃期望、信仰和信任。

小说的结尾交待“儿子萨米很早以前就离开了小镇;乔利死在教养所里;波琳仍旧在白人家干活”,对乔利什么时候死的、如何死的,读者不得而知。乔利一家的悲剧是对造成其人生悲剧的“社会土壤”的控诉。从一定意义上说,社区黑人从总体上不伸出援助的手,不露出宽容的笑容,也是佩科拉及其一家最终落得如此可怜可悲的原因。通过对南北方黑人社区生活的对照描写,托妮·莫里森一方面宣扬了黑人社区团结的力量,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南方农村黑人在迁移到北方的工业区后遗失自己传统价值观的忧虑。在一次访谈中,托妮·莫里森阐述了对该问题的关心和忧虑:“最近,我开始把我写的东西称作乡村文学,即真正为乡村、为部落写的小说。为我的人民写的农民文学,它是必要的,也是合法的……现在,我的人民,也就是我们‘农民’来到了城市,这就是说,我们和它的价值生活在一起。部落旧的价值观念和新的城市价值观念之间存在着冲突,令人困惑。”佩科拉一家的悲剧人生告诉我们,若要在一个白人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立足,非裔美国人必须保持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团结一心,互帮互助,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家庭和社区责任感,做到居住地可移,但传统价值观不能丢。

眼睛范文篇9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依达拉奉;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最常见的脑血管意外之一,脑血管痉挛(CVS)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常引起严重的局部脑组织缺血,甚至导致迟发性脑梗死(DCI),成为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自由基清除剂,具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所致脑血管痉挛的药理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应用依达拉奉治疗SAH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5年3月-2007年3月在我科收治的首发SAH患者66例,其中男36例,女30例,年龄32~65岁,平均41.2岁。全部SAH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证实;孕妇、严重肾功能障碍(血清肌酐>200mmol/L),Ⅱ度或Ⅲ度心脏传导阻滞者除外。按治疗方法分为依达拉奉组(n=34)和对照组(n=32)。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既往史、出血量CT评分、经颅多普勒(TCD)探测的大脑中动脉(MCA)流速基础值以及用药前Hunt-Hess分级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1.2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止血、降低颅内压、尼莫地平片(60mg/6h)、预防并发症、调整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依达拉奉组加用:生理盐水100ml加依达拉奉30mg,快速静脉滴注(2次/d),共用14天。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心、肝、肾功能,注意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措施。观察时间为发病后30天内。

1.3疗效标准显效:无神经症状和神经系统局限体征,Hunt-Hess分级达到Ⅱ级以上者(包括Ⅱ级),CT未见新的脑梗塞区,TCD或DSA无CVS。有效:神经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Hunt-Hess分级上升Ⅰ级,CT未见新的脑梗塞区,TCD比用药前CVS有明显改善。显效和有效病例之和为总有效率。好转:神经症状与体征有改善,Hunt-Hess分级无改变,CT未见新的脑梗塞区,TCD有轻度CVS表现或比用药前CVS有所改善。无效:神经症状与体征无改善或加重,Hunt-Hess分级下降,CT可见新的脑梗塞区,TCD有CVS;再发出血;死亡。

1.4再发出血诊断标准(1)SAH症状好转后再度加重;(2)除外CVS和DCI;(3)头颅CT表现为出血量较上次增多或吸收后再度出现积血。

1.5CVS诊断标准[2]症状体征方面:(1)SAH症状好转后出现新的症状或加重;(2)意识状态由清醒渐至嗜睡或昏迷;(3)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刺激症状和局灶性定位体征;(4)前3项均在24h内缓解;(5)CT除外脑出血和DIC。TCD诊断CVS标准:(1)血流速度明显增快:Vm(MCA平均流速)120~140cm/s为轻度痉挛,140~200cm/s为中度痉挛,>200cm/s为重度痉挛,应当注意当CVS所致血管狭窄达原管径的80%以上时,血流速度反而减慢。SAH后脑底动脉和其远端小动脉痉挛的TCD表现不同,前者表现为Vm与脉动指数(PI)增高,后者表现为PI增高伴Vm降低。(2)血流频谱紊乱或回声频谱。(3)有杂音。(4)受检Vm逐日大幅递增,每日递增超过15cm/s。

1.6DCl诊断标准[3](1)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局灶体征,且24h内无缓解。(2)CT显示与症状体征相对应的低密度灶。(3)TCD显示MCA血流速度正常或轻度降低,但PI下降至<0.9;MCAVm≥120cm/s;或受检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每日递增≥20cm/s;血管痉挛指数(MCA与颈内动脉速度之比>6);相应部位无血流信号或血流信号中断。

1.7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严格按照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改良的斯堪的那维亚及爱丁堡脑卒中量表[4]。

1.8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资料均用SPSS11.0软件处理,组间有效率的比较和CVS、DCI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

2结果

2.1疗效比较依达拉奉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88,P<0.05)。见表1。表1依达拉奉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

2.2CVS和DCI发生率的比较依达拉奉组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但CVS和DCI的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2。

2.3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依达拉奉组治疗后的神经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见表3。表2依达拉奉组和对照组CVS和DCI发生率的比较表3依达拉奉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2.4副作用3例患者出现轻度肾功能异常,停止使用后自行回复正常。

3讨论

脑血管痉挛是影响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药物治疗的种类和方法均有新的进展。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蛛网膜下腔的血液和红细胞崩解产物氧合血红蛋白(OxyHb)是发生CVS的第一推动力,其导致脑血管痉挛的一个重要机制就是:蛛网膜下腔内血红细胞溶解过程中氧合血红蛋白自动氧化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时释放出氧自由基,后者通过一系列自由基链反应衍生出多种自由基,包括羟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共同作用于动脉壁,并产生脂质过氧化物,损伤生物膜,影响酶的活性,提高内皮细胞渗透压,升高细胞内Ca2+和1,4,5-三磷酸肌醇水平,使细胞去极化、血管痉挛[5,6]。同时自由基清除抗氧化酶反应性及诱导性明显降低,导致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不断积累,引起和加重血管痉挛[7]。另外,自由基也是引起血管痉挛继发损害如迟发性脑梗死的重要因素。故氧自由基清除剂既可阻断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的积累过程导致的脑血管痉挛,又可以减轻痉挛缺血后形成的继发性脑损害,成为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新药。公务员之家

依达拉奉是日本新开发的一种新型自由基清除剂,在体内以阴离子形式存在,并可转移一个电子给自由基而产生依达拉奉基团,并且打断脂质过氧化反应链进而保护神经细胞[8]。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依达拉奉通过捕获羟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过氧化作用,从而减轻脑水肿和脑组织损伤,临床试验也表明本品对脑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目前依达拉奉对脑梗死和脑出血的疗效已经得到广泛认可。Tosaka等[9]在狗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模型中发现,依达拉奉对VitC/Fe2+产生的羟自由基所致的血管痉挛则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依达拉奉具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羟自由基所致脑血管痉挛的药理作用。

本研究发现,依达拉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效率(包括显效和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后显著下降,提示应用依达拉奉可以提高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疗有效率,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的发生,显著改善预后。本研究还发现,依法拉奉治疗组CVS和DCI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自由基在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临床使用依达拉奉可有效减少CVS和DCI的发生。综上所述,依达拉奉是一种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安全有效的新药。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RadanovicM,ScaffM.UseoftranscranialDopplerinmonitoringcerebralvasospasmsecondarytosubarachnoidhemorrhage.RevAssocMedBras,2001,47(1):59-64.

3Jarus-DziedzicK,JuniewiczH,WronskiJ,etal.TherelationbetweencerebralbloodflowvelocitiesasmeasuredbyTCDandtheincidenceofdelayedischemicdeficits.Aprospectivestudyaftersubarachnoidhemorrhage.NeurolRes,2002,24(4):582-592.

4蒲传强,朗森阳,吴卫平.脑血管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529.

5SakakiS,KuwabaraH,OhtaS.Biologicaldefencemechanisminthepathogenesisofprolongedcerebralvasospasminthepatientswithrupturedintracranialaneurysms.Stroke,1986,17(2):196-202.

6KimI,LeinweberBD,MorgallaM,eta1.Thinandthickfilamentregulationofcontractilityinexperimentalcerebralvasospasm.Neumsurgery,2000,46(2):440-447.

7KassellNF,HaleyEC,Appersen-HansenC,etal.Randomizeddouble-blind,vehicle-controlledtrialoftirilazadmesylateinpatientswithaneurysmalsubarachnoidhemorrhage:acooperativestudyinEurope,AustraliaandNewZealand.JNeurosurg,1996,84:221-228.

眼睛范文篇10

20年前,—张《大眼睛的小姑娘》照片轰动了海内外,画面中小女孩充满对读书无比渴望的那双大眼睛,像通红的烙铁打入人的记忆,有力地影响和推动了我国的希望工程。仔细研究和认真分析每一幅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影视画面,无不发现画面中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隐或现都镶嵌着这样一个个特别引人注目、耐人寻味的“大眼睛”,这些能够突出画面重点、聚集画面亮点、凝结画面焦点的关键点,我们称之为画面的“眼睛”。通过这双“眼睛”,我们既领略到了照片构图平衡之美和色调搭配之美,更感受到画面所表达的贫困孩子上学难这一主题的震撼效果。一双“大眼睛”不仅震惊了世界,而且推进了历史,这就是画面“眼睛”的力量!影视作品主要是用画面说话。画面语言的构成不仅有赖于画面的构图、用光、色彩、影调等外在元素,更需要其深刻的思想、文化、情感等内涵,画面的关键点就是画面精髓的凝练,是画面灵魂与核心的外在表现。

欣赏和阅读画面,首先要找到画面的“眼睛”,这样才能真正解读画面本身所包含的准确信息,甚至发现画面背后潜藏着的重大主题。新华社吴晓凌的《血染赛场》是第5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体育特写类单幅一等奖作品,从中我们看到北京奥运会一位柔道选手受伤的情形———运动员一只缠着绷带撑于垫子上的手和一条跪着的腿,虽然占据了画面较大空间,但我们的眼光仍然会不自觉地聚焦到画面的一个小点上,这就是运动员受伤溅落在地面上的一滴血,这被作者瞬间捕捉到的血滴,就形成了这幅画面的“眼睛”。

探究画面的“眼睛”是欣赏和创作画面的必备功课。一般而言,“眼睛”愈显现画面就愈直白,“眼睛”愈明亮画面就愈优美,“眼睛”愈含蓄画面就愈富韵味,“眼睛”愈深邃画面就愈有分量。一些画面,乍看兴许让人眼前一亮,但耐不得仔细推敲琢磨,其症结就在于缺少了“眼睛”。没有或缺少“眼睛”的画面往往显得空洞苍白、索然乏味,而久经传看让人铭刻于心的影视画面,无不有一个个闪动的“眼睛”,它们是照亮原野的篝火,是撬开观众心灵的钥匙,找到和读懂画面的“眼睛”,就找到了欣赏和理解画面的枢机。再让我们看看这幅经典之作:获得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的南非“自由记者”凯文•卡特拍摄的《饥饿的苏丹》,反映的是战乱频频下非洲的一角:在干涸地面、焦黄植被的映衬下,画面中的两双“眼睛”赫然入目,一双“眼睛”是羸弱无助奄奄一息的小女孩,一双“眼睛”是虎视眈眈等待饕餮盛宴的秃鹫,二者前后倚角对应、一强一弱,格外分明。透过画面的“眼睛”,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战乱、贫穷、饥饿像恶魔般正在吞噬着非洲人民,帮助非洲、制止战争,刻不容缓!

寻找和发现画面的“眼睛”,最重要的还是摄影机、摄像机、照相机背后的那一双双“火眼金睛”,这就是创作者对题材选择、主题挖掘以及对画面驾驭的能力。画面的“眼睛”不仅仅是用眼看的,更是用心去体味、揣悟的。我们说思想有多远理解就有多深,对画面“眼睛”的认知也是如此,新鲜出炉的2011年度第55届荷赛大奖作品《怀抱中的也门男子》,就是一幅用心去经营画面“眼睛”的佳作,它是西班牙摄影师SamuelAranda于2011年10月15日在也门首都萨那拍摄的。画面中一位蒙面妇女抱着在反强暴示威中受伤的男子倚墙而坐,恐慌无助,受伤男子的头脸扭曲地紧贴在蒙面女子的肩头,画面中虽然无法看清两人或愤怒或痛苦的眼睛,但这个焦点成了画面的“眼睛”,让读者很容易用心看到他们眼神里流露出来的对民主与自由的渴望、对独裁与血腥的愤懑。

笔者在拍摄《虎门永铸的炮台》专题片时拍了很多古铁炮,而铁炮沉沉但仍觉缺少分量,惟有一幅画面让铁炮力鼎千钧,这就是一位少女将一束鲜花插进铁炮炮口,使这尊铁炮画面顿时有了醒目的“眼睛”。铁炮与鲜花、战争与和平,“眼睛”为画面赋予了太多的想象内容。一般讲,画面的“眼睛”也是画面构图不可或缺的组成要件,“眼睛”所在画面的方位虽没有绝对定规,但它也必须遵循画面构图原则。由于画面“眼睛”所占的重要比重,从画面的和谐与平衡角度分析,画面“眼睛”的定位基本不会离开画面黄金分割线或黄金分割点,否则它不但会破坏画面的整体平衡,甚至还会导致“眼睛”的“失明”,失去其艺术欣赏价值。富有黄金比例结构的画面,是人们视觉审美中最具美感的一种比例关系,它被称为九宫格构图或井字构图。“井”字的四条线被称作黄金分割线,“井”字的四个交叉点被称作黄金分割点,画面主体的最佳位置应该在这四条线或四个点上,这样的画面结构才比较稳定,才能与人的视觉最敏感的触点达成一致,作品《饥饿的苏丹》、《血染赛场》等画面,它们的“眼睛”所在位置也都分布在这些黄金分割线上,特别是黄金分割点上,不但凸显了“眼睛”的重要作用,且更加突出了主题,实现了构图的形式美,增强了画面的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