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理论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2:45:24

需要理论

需要理论范文篇1

发展农村经济要求在理论上有新突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实践中的新问题要求在理论上做出新回答。迎接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要有世界眼光,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世界农业发展规律的新道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增强改革意识,既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努力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水平,尽快建立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适应工业化进程加快的趋势,要用工业的理念来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有战略思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现代农业。只有通过理论创新,用新的理论来指导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新实践,才能不断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解决农村矛盾要求在理论上有新突破。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不断深入,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农业仍处在爬坡阶段,农村经济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矛盾。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缓慢、粮食产量连年下降、农民权益受到侵害、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仍困扰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这其中既有多年积累的老问题,也有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各种矛盾相互交织,解决起来难度很大。要解决农业的问题,化解农村的矛盾,就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开拓新思路,寻求新办法。理论上有了突破和创新,认识就容易统一,问题就容易搞准,办法就容易找到。

繁荣农业经济学科要求在理论上有新突破。近些年,农业经济理论有了很大发展,对指导农村改革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理论发展和学科建设与形势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理论创新不够,有的疏于对鲜活实践的关注和提炼,有的还不能从传统理论的禁锢中走出来,还有的盲目照搬照套国外学说。发展“三农”理论、繁荣农业经济学科任重道远。只有突破旧框框,推进理论创新,才能形成中国特色农业经济理论框架,构建完整的农业经济学科体系。

抓住创新的重点

本世纪头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三农”理论创新的难得机遇期。理论创新要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大问题,贴近农村的实际,服务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当前,应着重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发展的理论要创新。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理论创新必须为发展服务。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增加农民收入。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突出反映,也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表现。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从根本上讲要靠发展,把握好发展的规律,运用好发展的理论。要善于运用非均衡发展理论,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形成优势产业带和特色经济带,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善于运用发展阶段理论,把工业化中期阶段与农村发展新阶段结合起来考虑,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善于运用系统发展理论,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改革的理论要创新。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深化农村改革的任务仍然很重。要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进一步消除阻碍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努力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理论上不断创新,为深化农村改革提供支撑。从农村的实际看,维护农民的经济权益是制度建设的根本。目前在农村土地制度建设上,虽然法律赋予了农民长期稳定的承包经营权,但不少地方侵害农民权益的行为还时有发生。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农村产权制度理论,积极寻求治本之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维护好农民的财产权益。培育农村市场主体是制度建设的重点。目前,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不高,规模效益比较低,不少农产品还缺乏竞争力。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理论,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大胆探索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途径和措施,推进农民专业合作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的流动是制度建设的关键。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困难,农村资金外流严重,生产要素难以合理流动。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深入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理论和金融理论,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逐步培育和发展农村多元的金融市场,增强金融对“三农”服务的功能,使市场机制在农村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管理的理论要创新。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困难群体。各国的经验表明,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在新形势下,政府对农业的管理应当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直接干预为主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提供公共服务为主。近年来,国家在对农业的扶持和对农民的服务方面有了许多新的突破和积极的变化,但农业管理体制不顺、产加销环节分割、投入使用分散等问题仍很突出。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按照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的总体要求,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方式,切实把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提供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进行实践的探索和理论的创新,探索和创新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以更好地推动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

坚持正确的方法

理论创新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三农”理论的创新更是如此。要在理论创新上有所建树,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

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在“三农”理论创新上,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这既是由“三农”理论研究的性质决定的,也是“三农”理论研究坚持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三农”理论创新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把握“三农”问题的规律,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增强科学性、预见性,掌握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需要理论范文篇2

中国20多年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成效显著。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适应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需要,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了由“国家—单位制”向“国家—社会制”的转变,扩大了社会保障覆盖面,使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项目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并逐渐扩大到城镇各类所有制企业职工,做到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多元化、社会保障管理社会化,逐步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社会救助制度,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立法工作。所有这些成就的取得,既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更好地构建自己的社会保障理论提供了充足资源。

但是最近几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始料不及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人们对社会保障的认识存在偏差,不是从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而是仅仅从解决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角度去理解社会保障制度,因此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与原则、内容和目标、结构及功能、标准与覆盖面等问题上还存在许多分歧和争议。而这又反过来直接制约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变革实践,使得我们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进展缓慢。

分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出现的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20多年来我们对社会保障理论建设重视不够。特别是只重视西方现成的社会保障理论,不重视从中国实际出发进行理论创新。常常采取以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实际困难为目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地制定各种具体的社会保障制度,而没有努力建立自己的社会保障理论并以此指导实践。

忽视理论建设的另一面,就是过分强调社会保障的实用性,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具体社会问题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社会设置中具有独立性质的制度安排。于是,当经济结构转型导致大量下岗职工时,我们才考虑对这部分职工进行生活保障;当老工业基地出现大批离退休职工而原有企业又无力提供相关保障时,我们才意识到加快社会保障社会化改革;当大量农民工涌进城市出现许多社会问题时,我们才考虑如何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以及子女教育等保障措施;当部分群众看不起病时,我们才考虑如何健全城乡居民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过分重视实用性的社会保障,必然带来实际工作中的被动。缺乏理论上的前瞻性,就没有实践上的主动性。

中国社会保障理论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回顾以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践与理论探索可以发现,我们在理论构建方面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一是抽象地肯定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公平基础,把它简单地移植到中国社会保障理论构建当中来。自工业革命到20世纪50年代,西方社会保障理论普遍强调生存性或救济性公平理念,认为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要能够提供维持民众生存最低限度的收入,确保任何一个参保人员“即使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社会保险提供的基本生活最低收入也足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上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普遍解决了贫困问题,西方社会保障所注重的公平才逐渐由原来的生存性公平转向发展性公平,从原来的救济性公平逐渐转变为体面性公平,强调作为一种社会福利的社会保障应当是“高水平、广覆盖、无差别”,保证每个人“过上体面的生活”。但是,这种社会保障理论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导致有的国家不得不进行“痛苦的改革”,有的国家试图以新的公平理念重建社会保障理论。这表明,作为社会保障基础的公平从来都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可是,在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中,我们片面地理解社会保障的公平基础,总是试图寻求那种绝对的公平,照搬西方国家的体面性公平,忽视了实现这种公平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心理基础,忽视了社会公平的民族差异性及其他属性。事实上,在经济并不发达的当代中国,我们不可能建立起高福利、彰显体面公平的社会保障理论,只能够构建一种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解决民众基本生存需求、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体现“底线公平”的社会保障理论。否则,很容易使我们患上贫穷国家的富贵病。

二是过分依赖西方社会保障理论派别和理论内容。应当看到,无论是新历史学派、凯恩斯主义、贝弗里奇主义、新剑桥学派、新自由主义以及“第三条道路”,还是新制度经济学派、经济增长学派甚至未来学派,都是西方学者或者根据本国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或者为解决本国当时的民生问题而形成的理论派别。总体上看,这些形态多样的理论派别实际上都有其独特的时代性,明确的针对性以及鲜明的国家性特征,不仅不同的国家产生了不同的社会保障理论派别,而且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也出现了不同的社会保障理论形态,从来就没有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理论形态始终一成不变。因此,西方社会保障理论派别只具有相对合理性,它们不可能超越时空“放之四海而皆准”。

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保障理论

我们提出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保障理论,不是简单地否定西方社会保障百年来所取得的理论成就,不是简单地否定中国20多年来的社会保障实践探索,更不是按照玄思冥想的方式去建立什么宏大的理论体系,而是运用科学的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厘清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理论概括与理论升华,形成自己的社会保障理论,以此来解决我们的社会保障问题。为此:

一是要以解决民众最基本生存问题为主要出发点,把“底线公平”作为建构中国社会保障理论的基础。我们的社会保障理论应当体现为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主要解决民众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如吃饭(就业)、看病、教育以及住房等方面,因为这些是每个人一生都无法回避的问题。要公平对待相对贫困以及其他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努力使每一个人都能够获得最起码、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让他们能够得到社会的保护和支持。

需要理论范文篇3

首先,“摸着石头过河”为我们确立了明确的前进目标,即“过河”,具体来说,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就一直在苦苦探索“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却没有找到前进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半个多世纪成功与挫折的探索,最终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就是我们前进的目标。如果没有这个目标,我们就可能会在“河”的一边绕圈子,使改革开放事业停滞不前;就可能因看不到“石头”盲目下“河”而被淹死,使改革开放事业受到挫折;就可能因放弃可能解决问题的路径或经验而向其他方向去努力,使改革开放事业走弯路。

其次,“摸着石头过河”为我们解决了“过河”的基点,即“石头”,这个“石头”就是实践。应该说,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现成的理论或模式可资利用,没有成熟的经验或方案可以借鉴。尤其在今天,改革开放已走过30年的艰辛历程,我们解决了许多问题,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而且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更深层次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我们更需要解放思想,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以当代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为依据,发扬同志提倡的“亲口尝梨子”的精神,坚持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理念,一切从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国情出发,要敢于走新路,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再次,“摸着石头过河”为我们找到了“过河”的基本方法,即“摸”,用哲学的语言来说,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要走一步看一步,看一步走一步,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总结新经验,形成新认识、概括新理论、用理论指导新实践;这就要求我们鼓励创新,宽容失误,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纠错机制;这就要求我们特别注意,“摸”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把人民群众的发明创造加以概括、总结、提高和推广,使之成为人民群众普遍而自觉的活动。

需要理论范文篇4

[摘要]早在人类开始学会建造的时候,就已经在寻求一种和谐的沟通与协作,而设计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是近几十年的事情,这门学科传到中国,更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设计管理既是设计的需要,也是管理的需要。设计管理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与其他相关学科既有区别,联系也很密切,需要科学的方法、系统的管理、艺术创作的精神和社会普遍的认同。通过对设计管理知识的研究,使其更实用于中国国情的需要和发展。

[关键词]设计与管理系统性科学性社会性艺术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随着设计深入到企业的各个方面,设计与管理间的结合成为了必然,传统的设计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设计管理时代。

“设计管理”一词于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那时这个词汇指“管理设计机构与其客户之间的关系”。1966年,MichaelFair发现了一种新的职位:“设计主管”(DesignManager),其职能是确保整个设计项目顺利进行,并且使得设计机构与其客户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PeterGorb(1990)定义

“设计管理”:“通过设计主管对公司内设计资源的有效部署来帮助公司达到其目标的活动。”这个定义强调这点:设计既是目的(把设计与企业目标相联系)也是手段(对解决管理问题做出贡献)。设计管理既是一种“价值管理”(创造价值),也是一种“态度管理”(调整公司的观念)。

设计管理的成功运作有赖于其属性的几个方面即科学性、系统性、艺术性、社会性。通过这四方面和谐使用,达到对设计任务的完美整合。

一、设计管理的科学性

设计管理作为一门新学科的出现,既是设计的需要,也是管理的需要。设计管理的基本出发点是提高产品开发设计的效率。设计不是艺术家的即兴发挥,也不应是设计师的个性追求。在现代的经济生活中,设计越来越成为一项有目的、有计划、与各学科、各部门相互协作的组织行为。缺乏系统、科学、有效的管理,必然造成盲目、低效的设计和没有生命力的产品,从而浪费大量的时间和宝贵的资源,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同时设计师的思想意图也不可能得到充分的贯彻实施;而另一方面,设计作为一门边缘性学科,它有着自身的特点和科学规律,并且与科研、生产、营销等行为的关系愈来愈紧密,在现代经济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了解设计规律和特点的管理,以及对设计管理的不力,都会造成企业其他各项管理工作的不力。

二、设计管理的系统性

为使企业的设计活动能正常进行、设计效率的最大发挥,必须对设计部门系统进行良好的管理。不仅指设计组织的设置管理,还包括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同样,由于企业及其产品自身性质、特点的不同,设计系统的规模、组织、管理模式也存在相应的差别。从设计部门的设置情况来看,常见的有领导直属型、矩阵型、分散融合型、直属矩阵型、卫星型等形式。不同的设置形式反映了设计部门与企业领导的关系、与企业其他部门的关系以及在开发设计中不同的运作形态。不同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设计管理模式。

设计系统的管理还包括对企业不同机构人员的协调工作,以及对设计师的管理,如制定奖励政策、竞争机制等,以此提高设计师的工作热情和效率,保证他们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设计师的创作灵感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举例来说,如果有某一个设计项目6月1日必须完成,项目经理可以在知识管理平台上找3位设计师,要求他们在设计案截止日之前贴出5个设计构想,如果设计师在期限前完成,案子就算结束,如果没有完成,则系统就会自动举发。

三、设计管理的艺术性

设计管理是对设计过程的控制,好的设计是产生好的过程的前提,而当过程控制达到“美妙”的境界,设计管理就成了一个艺术行为。不管是站在设计师的角度,还是客户的角度,对好的设计品质似乎没有争议。作为核心的“人”是设计师,作为中心的“事”是设计,这就是设计管理;文化被作为基础的东西放在了整个系统的最下方,其用意似乎不言而喻。应该说,正是不同的文化影响着不同的市场和客户,进而影响与之相适应的设计,包括设计师本身。文化成了系统中最顽固的形态,其特征还表现在它的隐藏性(更多的以一种含蓄的方式被体验)、广泛性(几乎涉及行为的每个部分)、基础性(积淀特征决定的作用体现)。这也成为设计管理指导实践需要完成的最为困难的一个环节----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市场和客户位居左右,大概是因为二者也一定程度上“左右”设计管理的缘故吧。

四、设计管理的社会性

设计管理的核心是对资源、对人际关系的整合的过程,设计是以人为本,管理也一样是以人为中心的,一个好的设计管理者,应该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与感受力。因而设计管理者常常是从优秀的设计师中脱颖而出的,因为设计师由于多年的训练与职业生涯,常常具备了非常敏锐的职业感觉,以及对这种感觉几乎成为本能的实现能力。但是,优秀的设计师不一定必然成为优秀的设计管理者,因为作为设计管理者所具备的能力结构与作为设计师的能力结构并不相同。作为设计师,理解客户要求,迅速高质提出创意是最重要的能力;而作为设计管理者,协调各方面资源,完成最终的设计创意是最重要的能力。这两者并不相同,后者在设计学校中并不教授,往往是个人自学实践中得到的。

五、以设计管理的优点作为结语:

1.有利于促进技术突破和不同领域的合作,企业社团各方面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从而实现设计制造的敏捷化,推动技术迅速转化为商品;有利于及时获得市场信息,设计针对性产品,由设计改变生活方式,从而为企业创造新的市场。

2.有利于正确引导资源的利用,利用先进技术实现设计制造的虚拟化,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正确处理企业各方面关系,创造出健康的工作氛围。

3.有利于建立一支精干的稳定的设计队伍,解决人员流动过频的弊端;有利于创造清晰、新颖和具备凝聚力的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范乐明:《设计管理辨名》

需要理论范文篇5

2008年1—11月份,全国住宿与餐饮业零售额达到13905.1亿元,同比增长24.9%,环比基本持平,比上年同期加快6.1个百分点,占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4.2%,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个百分点①。由此可见,我国的餐饮企业发展迅速,而且已经十分注重品牌的塑造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并通过连锁经营和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中国餐饮业正积极进军海外市场。但是,中国的餐饮市场的竞争是激烈、残酷的,消费者的口味和选择也是不断变化的。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国餐饮企业如何选准目标市场,突出特色,占有一席之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借鉴。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餐饮市场营销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1)基本生理需要: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基本生存条件的需要;(2)安全需要:对安全保障的需要,需要在生理和心理上免受潜在的危险威胁,如不受到切合威胁、避免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3)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需要人际交往、友情、相互帮助和信任;(4)尊重需要:需要受到他人的尊重和自我尊重;(5)自我需要实现:发挥自己全部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二)餐饮市场营销

餐饮市场营销是以市场为中心,为满足顾客需求而实现饭店和餐厅的经营目标,综合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将餐饮产品销售给顾客的一系列经营活动。它必须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充分了解饭店餐饮市场的竞争优劣势,要求员工具备大胆的创新意识和行动。

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餐饮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餐饮市场发展到今天,随着竞争的激烈,消费者的日渐成熟,买方市场已变得十分难测。餐饮消费已由20世纪90年代以前,公款消费转向普通百姓大众消费以及富人阶层的精品消费;同时,消费者对菜品的需求也由求新、求廉转向求优和求绿。因此,餐饮市场营销中要充分应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市场细分与品牌推广。

(一)需要层次理论在市场细分中的应用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餐饮产品供应量剧增,餐饮产品的品种也非常丰富。餐饮产品的更新换代的周期不断缩短,消费者购买力大幅提高(特别是入境旅游者),消费需求也不断变化,顾客对餐饮产品的需求大大加强,餐饮产品的供应量超过了需求量,餐厅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顾客始终占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餐饮企业必须充分地了解顾客的需要,并根据顾客的需要进行市场细分,确定餐饮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把消费者的需求分成不同的层次,从而形成五个消费市场,分别是:第一是生理需求,满足最低需求层次的市场,消费者只要求产品具有一般功能即可;第二是安全需求,满足对“安全”有要求的市场,消费者关注产品对身体的影响;第三是社交需求,满足对“交际”有要求的市场,消费者关注产品是否有助提高自己的交际形象;第四是尊重需求,满足对产品有与众不同要求的市场,消费者关注产品的象征意义;第五是自我实现,满足对产品有自己判断标准的市场,消费者拥有自己固定的品牌,使其适合自己的个性化需求。不同的需求层次有不同的市场,不同市场群体的关注点又是不同的。从市场供给的角度看,餐饮产品风味林立,花色品种众多,技术要求各不相同,因此,作为一个能够很好吸引顾客的餐饮企业,首先要清楚市场的细分情况,其开发和提供的产品必须与上述顾客的需求层次相适应。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不断升级和提高的,当低层次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以后,他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而且有的需要一经满足,便不能成为激发人们行为的起因,于是其他的需要取而代之。餐饮市场细分是对餐饮顾客需求的划分,细分市场本身只是过程或手段,根据细分的结果拟定市场营销组合,满足消费者需要,才是细分的根本目的。依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餐饮产品针对目标市场开发中可出现功能型产品、情感型产品和精神型产品。功能型产品主要针对一二层次的需求,情感型产品针对三四层次需求,精神型产品针对消费者的自我实现需求。

(二)需要层次理论在品牌发展中的应用

餐饮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餐饮企业要发展,提高顾客的忠诚,建立产品品牌是必由之路。依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餐饮产品市场营销中品牌的发展也成层次性:功能型品牌、情感型品牌和精神型品牌。

1.功能型品牌是为满足消费者最底层的生理和安全需要而产生的,其品牌价值主要用于界定产品的功能,特别是对餐饮产品而言。这种产品品牌基本只能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出现,第一是市场需求大于市场供应。由于市场不存在竞争,餐饮经营者所要做的只是尽可能把产量做大,把产品做好,同时,尽可能将产品的生产消息以及酒店或餐馆的地址告知最多的人,只要如此,销量即可滚滚而来。第二是全新产品刚刚诞生之时,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还不多,因此,在可进入性通畅的情况下,产品销售情况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企业是否能将更多的产品信息传达给更多的目标消费者。此时,品牌的功能主要是告诉消费者餐饮产品是什么,提供什么服务,产品有什么特别之处,消费者明白了,就会消费。功能型品牌只满足最低的人类需求层次,会因为市场竞争的激烈,同类产品宣传的增多而逐渐失去其激发消费者购买冲动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功能型品牌必须及时向更高层次的品牌阶层发展。

2.情感型品牌以满足人的情感需求为核心,并以附加于产品之外的情感价值作为品牌之间的区别。当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产品功能本身的时候,围绕品牌而产生的附属价值成了消费者购买品牌的主要理由。品牌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也是企业存在的价值。但是,在成为情感型品牌之前,企业一般都仅将自己定位为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也就是处在功能型餐饮品牌,这就忽视了品牌所具有的社交价值及扮演的社会角色。如有些餐饮企业依据人的情感需求,提出绿色餐饮理念,并积极加入“全国绿色餐饮企业”团队中,如武陵山珍、成都蓉城老妈火锅、内蒙古小肥羊等。绿色餐饮的推广和受益有赖于餐饮生产经营人员和消费者主动作用的发挥,而作为餐饮从业人员便责无旁贷地承担了宣传、引导、实践绿色餐饮生产、消费的主导作用。并从菜单制定开始,充分考虑宾客用餐人数、年龄结构、职业特点,结合客人消费标准,有针对性地安排品种和数量,既要让客人吃饱吃好,更要防止原料和成品浪费,积极利用客户档案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制定符合客人口味和营养需求的菜点。因为情感型品牌跳出了产品功能的束缚,直接针对消费者的心理进行诉求,因此,带给消费者的消费快感也更加强烈,品牌内涵的发展空间也更加宽阔。

3.精神型品牌是品牌发育的最高阶层,只有极少部分的品牌能够达到这个层次,特别是餐饮产品。从广义品牌的角度来说,目前能真正称得上精神型品牌的只有宗教、爱国主义等少数抽象的事物。精神型品牌已远远超出了产品的实物功能需求,能给消费者带来精神需求上的极大满足,即自我实现的快感,这类品牌的价值构成中,附加价值要远远超越于实物价值,且实物价值与附加价值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甚至无需实物价值的存在。与情感型品牌形象相比,精神型品牌由于不是对产品给消费者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利益进行的挖掘,而是在产品功能利益之上根据消费者自身的社会地位和扮演的社会角色而赋予其精神和文化价值,所以,精神型品牌在形象塑造上更加自由,空间更加广阔,其品牌的个性特征也更加鲜明。如打造百年品牌老店需要精神力量,而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如果用国学的层次来表达,可以分为“道”、“法”、“术”、“器”四个层面。“道”讲的是公司哲学层面;“法”讲的是公司治理层面;“术”讲的是公司管理层面;“器”讲的是公司有效的管理工具层面。要想解决餐饮企业营销精神型品牌的问题,要想成为一个百年老店,不是“器”方面的问题,而是“道”方面的问题,就是从根子上、哲学上是不能错的。精神型品牌更侧重于消费者自我价值的实现,所以精神型品牌的培育和维护,要更多地侧重于品牌责任及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传播,可更多地介入如公益、体育、慈善、艺术等社会活动,通过公共关系来传播品牌,而不必在大众营销上花费太多的精力。

四、结语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餐饮企业在营销中就要分清消费者的类型,分别进行激励。对于那些收入层次低的顾客,其需要层次也比较低。这时,对他们就要用低层次的激励方式,主要考虑较低的价格,同时进行批量生产,扩大产品的规模化。这主要是对功能型产品而言。对于那些高收入的阶层,其需要层次也相应地比较高,此时,就要用比较高的价格进行激励,向其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这主要适用于情感型产品和精神型产品的定价。特别是精神型产品是满足顾客的自我实现需要的,更应该进行定制化生产来实现。同时,餐饮品牌同价格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餐饮产品的知名度越高,其产品的价格水平就可以越高,反过来说,餐饮产品价格水平越高并能长期为顾客所接受和认可,其品牌价值也就越大。

参考文献:

[1]科特勒,等.旅游市场营销[M].谢彦君,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25-28.

[2]蔡万坤.餐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0-123.

[3]邹益民.现代饭店餐饮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35-38.

需要理论范文篇6

关键词:需求层次理论;行政管理;激励;绩效

一、中国行政管理中的激励问题

1.约束不对称、重监督而轻激励

加强监督,对公职人员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必要的约束。但监督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并通常具有滞后性和对公务员激励的被动性,激励成效有限。因此,除了加强监督以外,还应该强化内在激励机制,从积极方面引导广大公职人员敬业务实,拒腐防贪,从源头上减少公务员的失职行为,并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

2.考核激励的作用难以得到体现

考核激励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将考核结果与公务员的奖惩、职务升降、级别和工资的调整等挂起钩来,促使公务员积极工作,尽职尽责。而公务员考核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稍不注意就易产生考核误差,影响对公务员德才表现的准确评定,影响考核对激励功能的发挥。我国目前对公务员只进行定性考核,如某乡镇机关2007年年终考核,有48名公务员参加考核,除了4名公务员为优秀外,其余44名公务员均为合格,“不合格”一档形同虚设。这种考核无疑有失全面和客观公正,甚至没有体现出考核的意义。

3.干部选拔机制中缺少激励

中国的干部选拔机制中公平、竞争、择优原则体现不够,科学的具体的操作规范也不够健全,干部选拔过程中缺少激励,缺乏活力,必然导致利益分配激励功能减弱。由于工资基本固定,收入与努力无关,与组织目标完成情况无关,其结果是玩忽职守、无所作为、消极怠工等“搭便车”现象反复出现。这从根本上说,不是某个人的过失和责任,而是在组织制度中缺乏竞争激励机制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二、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行为科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H.Maslow)于1943年出版的《动机激发论》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价值体系中存在着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着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生理需要,另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据此,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按其重要性和产生次序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1]。

行为学家们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将需要的层次、激励的因素以管理的策略对应成表,为管理的实践提供指南[1]:(1)生理需要方面的激励因素为工资和奖金、福利、工作环境,管理策略可表现为完善的工资和奖金制度、贷款制度、医疗保健制度、工作时间(休息),创造健康工作环境,住宅和福利设施。(2)安全需要方面的激励因素为职位保障,意外事故防止,管理策略为安全生产生活条件、危险工种的营养福利制度、合理的用工制度、离退休养老金制度、健康和意外保险制度、失业金制度等。(3)隶属与爱的需要方面的激励因素为良好人际关系、组织的认同,其管理策略为和谐工作小组和良好人际关系、协商和对话制度、互助金制度、工会及其他团体活动、娱乐制度、教育训练制度。(4)尊重需要方面的激励因素为名誉、地位、权力与责任、被人尊重与自尊、与他人工资奖金之比较,管理策略为人事考核制度、工作职称晋升制度、选拔择优的进修制度、委员会参与制度与提合理化建设制度。(5)自我实现的需要方面的激励因素有能发挥自己特长的组织环境、承担有挑战性的工作,管理策略为决策参与制度、建立攻关小组、提倡创造性工作、发动职工研究发展规划、交给职工挑战性工作和破格晋升制度。

2.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薪酬制度和灵活的福利机制

薪酬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中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薪酬因素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已经超出了物质激励的范围,成为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激励的重要因素。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曾指出:“金钱对那些抚养一个家庭的人来说要比那些已经功成名就、在金钱的需要方面已不再是那么迫切的人,就重要得多。”[2]

在中国公共部门传统的人事管理中,公职人员的薪酬一直实行等级工资制,一般工资水平是社会平均工资;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实行高薪金的公务员制度,一位高级行政官员的年俸可以与首相相比。鉴于中国的国情,目前不可能实行高薪金公务员制,但近年来公务员待遇的提高体现了决策者们对薪酬因素的重视。目前,中国公务员薪酬提高的趋势使得公共部门在与企业及其他行业争夺人才的竞争中增加了优势。但是,要使金钱成为一种真正有效的激励因素,必须保证“在各种职位上的人们,即使级别相当,但给予他们的薪酬也必须能反映出他们个人的工作业绩”。也就是说,薪酬应当与绩效挂钩,才能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目前,在西方一些国家,以往刻板的工资报酬制度正逐渐被以工作成绩来确定工资级别的制度所取代。以工作成绩来确定工资级别的制度是基于这样的论点,即“公务人员的工资收入应该符合经济市场的工资水平,并且不论公务人员之间可能存在何种差异,他们工资报酬的多少应该取决于其工作成绩的好坏,工作成绩越好,所得到的报酬就应该越多。这一论点意味着传统的、强调统一的公务员制度应该被取代。尽管公务员无疑也会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但在以前,公务员作为一个整体有着强烈的服务意识,并将为公众服务作为他们努力的目标。然而,金钱奖赏正逐渐取代这些无形的、但却是真实的价值观和激励因素而成为招聘人员和提高其积极性的主要手段。”[3]

3.权力激励——公务员自我实现的需要

国家公共部门的公职人员掌握着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社会公共资源进行管理和尽可能合理地配置,以实现公共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在公共部门这个庞大的机器不停地运转,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公共服务产品的过程中,权力始终都在对支配和使用公共资源的公职人员起着不容忽视的激励作用。

公职人员处于何种行政职位,就拥有相应的行政权限,职位越高,所享有的权力就越大。公职人员在行使权力,满足对物和人的支配欲望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级——自我实现的需要,使自己越来越成为受人瞩目和举足轻重的人物。因此,建立并完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权力激励体制,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权力对于各级公务员的激励作用集中体现在,为了能够支配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必须在法律和制度规定的范围内勤奋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得以受到提拔,从而能够行使更高职位上更大范围的权限。

在建立权力激励体制过程中,必须在广大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中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避免出现“为了掌权而掌权”的不良倾向。要明确公共权力是人们赋予的,是用来更好地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产品。合理的运用权力激励,不仅能够激发公职人员的工作热情,进一步提高公共部门的行政效率,而且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少权力腐化和腐败现象的产生。

三、丰富激励手段,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

1.拓宽激励渠道,注重加薪、休假等激励方式

有时将公务员晋升到一个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奖励,反而使公务员无法很好发挥才能。在晋升中,并不一定是业绩最好的人得到晋升就是公平。业绩优秀者应该得到奖励与表彰,但是否晋升到高一级的职位则更主要地取决于他们的工作能力与个性特点。这一点应在晋升标准与要求中明确说明,并在晋升人选决定之后加以解释。对未能晋升的优秀公务员应有足够的表彰与补偿,以体现他们应有的地位与价值。激励渠道多样化有利于公务员合理地自我定位,从而可以不必将职务晋升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找一个自己能游刃有余的岗位好好发挥自己的专长。

2.在工作设计方面,尽量丰富工作内容

可以根据工作性质、内容,采取工作轮换、工作丰富化等工作设计方法,尽量丰富工作内容。对公务员工作内容的改善及对其工作行为的认同和奖励,可以使公务员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满足感、成就感,从而促使工作不断创新。如因人而异地安排工作,由于每个公务员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职业生涯规划不同,对岗位的要求也不尽一致,因而须建立岗位流动机制,使公务员能感到工作的乐趣。

3.打造和谐有序的行政组织文化

良好的行政文化凝聚了公务员行政智慧和行政实践经验。行政文化诸要素对于激励机制的制定、激励手段的确定、激励机制的实施和激励结果的兑现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4]。健全激励机制的建立和作用的发挥以良好的行政文化为基础,促进行政文化的建设,要鼓励公务员树立社会公共利益至上的意识,成为协调政府与民众关系的主体,促进公务员对政府工作的主动参与,有效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如果能做到公务员都相信:职位只是分工,薪酬体现贡献,那公务员就不会去追求层级的发展,而转向关注工作的内容,这样才会提高效率。随着公务员整体素质的提高,群众之间、干群之间沟通会更容易,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会为和谐公务员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志华,刘小苏.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62.

[3]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311.

需要理论范文篇7

2008年1—11月份,全国住宿与餐饮业零售额达到13905.1亿元,同比增长24.9%,环比基本持平,比上年同期加快6.1个百分点,占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4.2%,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个百分点①。由此可见,我国的餐饮企业发展迅速,而且已经十分注重品牌的塑造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并通过连锁经营和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中国餐饮业正积极进军海外市场。但是,中国的餐饮市场的竞争是激烈、残酷的,消费者的口味和选择也是不断变化的。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国餐饮企业如何选准目标市场,突出特色,占有一席之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借鉴。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餐饮市场营销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1)基本生理需要: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基本生存条件的需要;(2)安全需要:对安全保障的需要,需要在生理和心理上免受潜在的危险威胁,如不受到切合威胁、避免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3)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需要人际交往、友情、相互帮助和信任;(4)尊重需要:需要受到他人的尊重和自我尊重;(5)自我需要实现:发挥自己全部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二)餐饮市场营销

餐饮市场营销是以市场为中心,为满足顾客需求而实现饭店和餐厅的经营目标,综合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将餐饮产品销售给顾客的一系列经营活动。它必须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充分了解饭店餐饮市场的竞争优劣势,要求员工具备大胆的创新意识和行动。

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餐饮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餐饮市场发展到今天,随着竞争的激烈,消费者的日渐成熟,买方市场已变得十分难测。餐饮消费已由20世纪90年代以前,公款消费转向普通百姓大众消费以及富人阶层的精品消费;同时,消费者对菜品的需求也由求新、求廉转向求优和求绿。因此,餐饮市场营销中要充分应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市场细分与品牌推广。

(一)需要层次理论在市场细分中的应用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餐饮产品供应量剧增,餐饮产品的品种也非常丰富。餐饮产品的更新换代的周期不断缩短,消费者购买力大幅提高(特别是入境旅游者),消费需求也不断变化,顾客对餐饮产品的需求大大加强,餐饮产品的供应量超过了需求量,餐厅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顾客始终占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餐饮企业必须充分地了解顾客的需要,并根据顾客的需要进行市场细分,确定餐饮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把消费者的需求分成不同的层次,从而形成五个消费市场,分别是:第一是生理需求,满足最低需求层次的市场,消费者只要求产品具有一般功能即可;第二是安全需求,满足对“安全”有要求的市场,消费者关注产品对身体的影响;第三是社交需求,满足对“交际”有要求的市场,消费者关注产品是否有助提高自己的交际形象;第四是尊重需求,满足对产品有与众不同要求的市场,消费者关注产品的象征意义;第五是自我实现,满足对产品有自己判断标准的市场,消费者拥有自己固定的品牌,使其适合自己的个性化需求。不同的需求层次有不同的市场,不同市场群体的关注点又是不同的。从市场供给的角度看,餐饮产品风味林立,花色品种众多,技术要求各不相同,因此,作为一个能够很好吸引顾客的餐饮企业,首先要清楚市场的细分情况,其开发和提供的产品必须与上述顾客的需求层次相适应。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不断升级和提高的,当低层次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以后,他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而且有的需要一经满足,便不能成为激发人们行为的起因,于是其他的需要取而代之。餐饮市场细分是对餐饮顾客需求的划分,细分市场本身只是过程或手段,根据细分的结果拟定市场营销组合,满足消费者需要,才是细分的根本目的。依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餐饮产品针对目标市场开发中可出现功能型产品、情感型产品和精神型产品。功能型产品主要针对一二层次的需求,情感型产品针对三四层次需求,精神型产品针对消费者的自我实现需求。

(二)需要层次理论在品牌发展中的应用

餐饮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餐饮企业要发展,提高顾客的忠诚,建立产品品牌是必由之路。依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餐饮产品市场营销中品牌的发展也成层次性:功能型品牌、情感型品牌和精神型品牌。

1.功能型品牌是为满足消费者最底层的生理和安全需要而产生的,其品牌价值主要用于界定产品的功能,特别是对餐饮产品而言。这种产品品牌基本只能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出现,第一是市场需求大于市场供应。由于市场不存在竞争,餐饮经营者所要做的只是尽可能把产量做大,把产品做好,同时,尽可能将产品的生产消息以及酒店或餐馆的地址告知最多的人,只要如此,销量即可滚滚而来。第二是全新产品刚刚诞生之时,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还不多,因此,在可进入性通畅的情况下,产品销售情况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企业是否能将更多的产品信息传达给更多的目标消费者。此时,品牌的功能主要是告诉消费者餐饮产品是什么,提供什么服务,产品有什么特别之处,消费者明白了,就会消费。功能型品牌只满足最低的人类需求层次,会因为市场竞争的激烈,同类产品宣传的增多而逐渐失去其激发消费者购买冲动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功能型品牌必须及时向更高层次的品牌阶层发展。

2.情感型品牌以满足人的情感需求为核心,并以附加于产品之外的情感价值作为品牌之间的区别。当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产品功能本身的时候,围绕品牌而产生的附属价值成了消费者购买品牌的主要理由。品牌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也是企业存在的价值。但是,在成为情感型品牌之前,企业一般都仅将自己定位为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也就是处在功能型餐饮品牌,这就忽视了品牌所具有的社交价值及扮演的社会角色。如有些餐饮企业依据人的情感需求,提出绿色餐饮理念,并积极加入“全国绿色餐饮企业”团队中,如武陵山珍、成都蓉城老妈火锅、内蒙古小肥羊等。绿色餐饮的推广和受益有赖于餐饮生产经营人员和消费者主动作用的发挥,而作为餐饮从业人员便责无旁贷地承担了宣传、引导、实践绿色餐饮生产、消费的主导作用。并从菜单制定开始,充分考虑宾客用餐人数、年龄结构、职业特点,结合客人消费标准,有针对性地安排品种和数量,既要让客人吃饱吃好,更要防止原料和成品浪费,积极利用客户档案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制定符合客人口味和营养需求的菜点。因为情感型品牌跳出了产品功能的束缚,直接针对消费者的心理进行诉求,因此,带给消费者的消费快感也更加强烈,品牌内涵的发展空间也更加宽阔。

3.精神型品牌是品牌发育的最高阶层,只有极少部分的品牌能够达到这个层次,特别是餐饮产品。从广义品牌的角度来说,目前能真正称得上精神型品牌的只有宗教、爱国主义等少数抽象的事物。精神型品牌已远远超出了产品的实物功能需求,能给消费者带来精神需求上的极大满足,即自我实现的快感,这类品牌的价值构成中,附加价值要远远超越于实物价值,且实物价值与附加价值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甚至无需实物价值的存在。与情感型品牌形象相比,精神型品牌由于不是对产品给消费者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利益进行的挖掘,而是在产品功能利益之上根据消费者自身的社会地位和扮演的社会角色而赋予其精神和文化价值,所以,精神型品牌在形象塑造上更加自由,空间更加广阔,其品牌的个性特征也更加鲜明。如打造百年品牌老店需要精神力量,而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如果用国学的层次来表达,可以分为“道”、“法”、“术”、“器”四个层面。“道”讲的是公司哲学层面;“法”讲的是公司治理层面;“术”讲的是公司管理层面;“器”讲的是公司有效的管理工具层面。要想解决餐饮企业营销精神型品牌的问题,要想成为一个百年老店,不是“器”方面的问题,而是“道”方面的问题,就是从根子上、哲学上是不能错的。精神型品牌更侧重于消费者自我价值的实现,所以精神型品牌的培育和维护,要更多地侧重于品牌责任及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传播,可更多地介入如公益、体育、慈善、艺术等社会活动,通过公共关系来传播品牌,而不必在大众营销上花费太多的精力。

四、结语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餐饮企业在营销中就要分清消费者的类型,分别进行激励。对于那些收入层次低的顾客,其需要层次也比较低。这时,对他们就要用低层次的激励方式,主要考虑较低的价格,同时进行批量生产,扩大产品的规模化。这主要是对功能型产品而言。对于那些高收入的阶层,其需要层次也相应地比较高,此时,就要用比较高的价格进行激励,向其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这主要适用于情感型产品和精神型产品的定价。特别是精神型产品是满足顾客的自我实现需要的,更应该进行定制化生产来实现。同时,餐饮品牌同价格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餐饮产品的知名度越高,其产品的价格水平就可以越高,反过来说,餐饮产品价格水平越高并能长期为顾客所接受和认可,其品牌价值也就越大。

参考文献:

[1]科特勒,等.旅游市场营销[M].谢彦君,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25-28.

[2]蔡万坤.餐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0-123.

[3]邹益民.现代饭店餐饮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35-38.

需要理论范文篇8

一、需要理论的界定

需要理论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引起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行为驶向目标。所谓需要,就是有机体缺乏某种物质时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它是有机体对客观事物需求的反映。这种需求反映在个人的头脑中就形成了需要。需要能够推动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积极的活动。需要被人体会得越强烈,所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有效。因此,需要成为行动的一种直接动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视阈中,所谓需要就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渴求或欲望,是人的生命存在、发展、延续的客观要求,是对客观的生理条件和社会条件的主观反映。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需要具有以下特点:

1.人的需要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必须首先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首先考虑到接受主体的自然需要、低级需要和合理需要的满足,然后才能促使其社会需要和高级需要的提升。对于任何个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需要首先是以潜在的形式而存在的,并且这种存在也是不以个体的意志力为转移的,既不取决于人的意志、意识,也不取决于人的生理、心理的感受,而是取决于人的社会本性,取决于人在生产关系体系中的地位,取决于人的客观生活条件,只是被个体意识到以后,它才转化为个体的内在要求、心理意愿或心理倾向。

2.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

人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人的需要有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状态。因此,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必须充分考虑到接受主体需要的多样性和层次性的特点,针对各种不同的需要及需要的不同层次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如由于需要层次可以不断提高,人们会不断追求由低级到高级的需要,并且在这种高级需要实现时,才能感到最大的幸福和宁静。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是人的一种本质追求。因此,要善于引导接受主体的高级需要。3.人的需要具有个体性、差异性和发展性由于个人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地位等因素的不同,即使是在同一社会历史条件下,也会使不同的人形成不同的价值观,从而形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于是就产生了需要的个体性和差异性。如有人追求物质需要,有人追求精神需要,有人生理需要强烈,有人社会需要突出。这种个体性和差异性会使接受主体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表现出选择性,即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选择性接受。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需要也是不断发展的,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演进,人的需要也会不断发展和变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把握好接受主体需要的个体性、差异性和发展性等特点,有针对性、灵活地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综上所述,需要就是指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通常以愿望、意志、行为的形式表现出来。被人认识到的需要就会成为行为的动机。需要一旦被主体认识到了,就以动机形式来支配人的行为,并驱动人们通过行为来满足这种需要。

二、两种需要理论都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需要是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动力

1.马克思宏观需要理论在马克思宏观需要理论中,马克思主要从以下三方面作了精辟的论述,为我们明确了需要是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动力。

(1)需要的性质。需要是人的本性,人的本性就是“三重生命的存在”,即“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个人是社会存在物”、“人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存在物”_lJ。人的本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人既有自然本性,也有社会本性。

(2)需要的层次与种类。对需要的层次与种类,马克思进行了以下的论述。首先,他把人的需要划分为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三个层次。他认为,这三个层次的需要既与生理性、心理性因素有关,也与生物性、社会性因素有关。随着层次的提高,生理与生物因素渐减,心理与社会因素渐增,即在低层次的生存需要中生理和生物因素占优势,在高层次的发展需要中心理和社会因素占优势。他指出,人的需要的各个层次是同时并存的,而在不同时期,并存的各种需要对人的行为的支配或主导力量是不同的,其中支配力量最大的是居主导、优势的需要。因此,需要的优势由一个层次向另一个层次跃进,原来居于优势的需要层次和其他层次并不消失,只不过是成为居于相对弱势地位而已。所以马克思有时也把人的需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需要和新的需要。第一需要指人赖以生存的基础,亦即基本需要。新的需要则指人的心理和社会需要,亦即创造的需要。同时马克思在对需要的研究中看到了人与动物满足需要时的手段是不一样的,即在人的需要与满足之间存在着中介物,而动物的需要与满足之间没有中介物。由此提出,人有两种性质的需要,一是表面需要,即对中介物的需要,如对劳动和货币的需要,这是一种满足人类真正需要(如生理需要、尊重需要等)的中介和手段;二是本质需要,是存在于表面需要之下的指导人类行为的真正动力。驱使人劳动的原动力是人的本质需要(如饥饿),通过劳动人得到满足本质需要的中介物(货币),这种中介物可用来满足人的本质需要。由此马克思认为,劳动需要是满足劳动以外的需要的手段。另外,马克思还注意到,人的需要不可能都得到满足。从这个角度看,他将需要也分为两种:一是有效的需求,即通过努力能得到满足的需要,它既有相应的内部状态,又有能够满足需要的对象和手段,可以成为人的活动动机,对人的行为产生推动作用;二是无效的需求,即不能得到满足的需要,它只是存在于人的愿望和幻想中,缺乏满足需要的对象和手段,对人的行为也没有推动作用。

(3)需要的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具有发展性,需要满足无止境。即原有需要满足了,又产生新需要,这是个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并且是依靠这些手段发展的。综上所述,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内驱力。人的需要具有自然性和客观性,又有社会性和历史性;既有多样性和层次性,又有优势性;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既有反复性,又有发展性。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充分考虑到接受主体需要的这些特性,才能促使接受主体有效地接受其教育的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2.马斯洛微观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微观需要层次论同样为我们明确了需要是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动力。

(1)需要的层次。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并且人的各种需要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以一种有层次的和发展的方式,以一种按照强度和先后的秩序,彼此关联起来的,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为五个不同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需要的种类。他还认为,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需要,它们可以分为高低两级,构成人类价值体系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的上升逐渐变弱的本能需要,称为低级需要,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由于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也叫缺失性需要。另一类是随生物的进化逐渐显示出来的需要,称为高级需要,如自我实现的需要。由于高级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需的,所以也称为成长性需要。马斯洛进一步对缺失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做了探讨,认为缺失性需要的满足避免了疾病,而成长性需要的满足则导致积极的健康。缺失性需要按照驱力或平衡调节机制形成动机作用,当缺失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会驱动人通过某种行为去满足这些需要。一旦满足了,紧张就得以缓解,这些需要的动机作用就随之下降。相反,成长性需要是没有终点或终止状态的。成长性需要的满足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兴奋,要求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因为成长本身就是奖赏和激励的过程。缺失性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人就会屈从于缺失性需要,导致身心问题。缺失性需要只能由他人满足,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环境。成长性需要的满足则相对地独立于环境,更多受自己的内部因素——内在本性、潜能、天资、创造冲动的支配。缺失性需要带来的是贫乏、低级的至多是算作宽慰的愉快,而成长性需要带来的则是丰富、高级且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持久性和不变性的愉快。马斯洛还指出,需要的满足是就相对意义来说的。对于大多数的正常人来说,其全部基本需要既部分地得到了满足,也都在某种程度上未得到满足。愈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愈少。如果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都得到满足,人们往往认为后者的满足具有更大价值,因为它们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主观效果,即幸福感、充实感,也因此人们愿为高级需要的满足牺牲更多东西,并且更容易忍受低级需要的匮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满足接受主体以上各种各样的需要,这些需要反映了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接受的期望值。

三、两种需要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接受主体的需要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接受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因此,只有激发其需要,才能取得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

1.思想政治教育应适应与满足接受主体合理的需要,调整接受主体不合理的需要

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不适应与满足接受主体的需要,但是也不能简单地迎合其需要人的需要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首先必须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一方面要努力适应与满足接受主体自然的、低级合理的需要,然后促使其产生社会的、高级的需要;另一方面还必须调整接受主体不合理的需要,从而使这种需要也成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动力。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各种元素大汇合的时代,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主体,面对众多来源不同、内容不同、性质不同的信息客体,其需要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合理的需要,如对物质、求知、社交、审美、信仰、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等的需要。也有不合理的需要,如对物质的过度追求,我们鼓励满足自身物质利益的基本需要,但有的人只崇拜金钱,注重非物质欲望,欣赏和追求低级趣味;再如有的人有全面发展、完善自我、释放潜能的需要,并且社会已给他们创造了良好的实现条件,但总有部分人好高骛远,兴趣多变,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等。因此,对合理的需要,教育者必须努力去适应与满足其需要,使其合理的需要得到最大的满足;而对不合理的需要,不能简单地迎合,而是要善于矫正和化解其非合理和非现实的需要,防止需要的异化,调整和引导他们正确地对待需要上的挫折,教给他们认识和处理社会生活的经验,使他们懂得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以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去满足其需要,从而调动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同、接受和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取得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最佳效果。

2.思想政治教育应激发接受主体正确的需要,引导接受主体抛弃不正确的需要

需要激活思维,需要激发接受主体求知的欲望,引起接受主体在接受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支配选择,需要越强烈,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意识和对象选择越明显;需要影响兴趣,如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适应主体的内在需要,则会引发主体的接受兴趣,产生积极的甚至是贪婪的接受反应;反之,则主体反应会是麻木、迟钝甚至对抗的。‘由于接受主体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导致他们的需要的多样性、层次性、个体性、选择性、可变性和矛盾性,这种“需要驱动”在接受过程发挥作用的机理肯定是非常复杂的。但是需要驱动的理论清楚地表明,接受主体的内在需要和由此而产生的内在动机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接受活动产生的内在的强大的决定力量。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激发接受主体正确的需要与动机,用科学的思想理论去教育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他们克服“重物质需要、轻精神需要”的倾向,正确组合自己的需要层次和顺序,把个人的需要放在第二位,坚决抛弃那些自私的、低级庸俗的等不正确的需要。同样,接受主体的需要也具发展性。接受主体的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原有的需要的解决,新的需要就产生了。接受主体的需要虽然具有多样性和可变性,但并不等于说接受主体的需要变化无穷,不可捉摸。只要教育者细心观察研究,其变化的规律是可以找到的。一般来说,接受主体需要的变化是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演化的。一个层次的需要相对地满足后,就会表现出学习接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其需要未能满足,就会表现出消极性。消极情绪的发展,就会导致某种需要的消除和抑制。

3.思想政治教育应强化和提升接受主体内在的自我的需要

需要唤醒接受主体的接受注意,强化其接受准备,使接受主体产生对与自己需要有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源的敏感和专注。需要制约记忆,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符合接受主体的需要,那么其所获得的新知识将相当巩固和稳定,产生长期记忆,甚至终身难忘,反之则易于淡忘。需要催发接受转化和提升。接受主体的需要使他们将新接收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迅速转化为内在的情感、意志,并迅速转化和提升为言论、行为,促使他们个人新思想的社会化。任何一种接受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背景下进行的,是由接受主体内在的需要和社会要求的外在强制力有机结合共同推动的。从根本上来说,我们的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教育目标和要求本身就包含了接受主体的需要,是接受主体自我需要的集中体现和升华。一旦接受主体认识到了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整体性之间的辨证关系,就必然产生一种对集体、社会和国家利益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这种认同感和责任感反过来又促使接受主体将社会要求转化为个体需要,进而成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动力。

4.思想政治教育应驱动接受主体的真正需要

需要理论范文篇9

随着人口年龄老化,老年人在人群中比重越来越大,现在我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10%,跨入老龄国家,老年人的精神卫生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危害严重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生活质量[1]。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退行性病变,临床上以进行性记忆丧失和后天获得知识丧失为特征,病程发展最终导致患者完全性丧失生活能力[2]。

1马斯洛需要层次概要

护理中,最常用的需要理论即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它的核心内容认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及功能必须满足一些基本需要,并将其需要按重要性和发生先后顺序排成五个层次,可用“金字塔”形状加以描述(见图1)。

图1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示意图(略)

2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护理

以丁艳萍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康复2例报告可以看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有明显自理能力不降[3],患者随着病情的严重有出现一系列行为异常,随之此类群体便会在生活上缺乏自我照顾的主动性,护理人员在此类护理中应做好一系列日常护理,使患者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得到保障,但护理人员在患者病情允许情况下,培养其自理能力,避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因对护理人员产生过度依赖性而完全丧失自我照顾的能力。

护理人员应根据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病情的轻重,而评估患者的健康清洁状况,对一些意识尚清楚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应督促其做好日常生活行为,对一些出现智力障碍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应照顾患者的饮食、休息、日常卫生习惯,对于一些长期卧床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必要时可以鼻饲,每日可用生理盐水漱口,以防污垢堆积在口腔内引起感染,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如有痰液应及时吸出,如果患者有大小便失禁,要为患者勤换衣与被单,经常更换及按摩其受压部位,以减轻褥疮的发生率。

保证患者的营养状况,应用一些清淡而富营养的低盐低脂饮食,对于一些吞咽困难的患者,进食时应有人监护指导,防止噎食。(1)在生理需要满足的基础上,最急迫的是第二层需要―安全的需要。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而讲安全尤为重要,因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易出现一些人格改变,变得情绪不稳定,易激惹。这些改变都有可能伤害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自身或他人,护理人员应在照顾患者时,尽量消除一些不必要的安全隐患问题。(2)病室环境布置简单整齐,避免堆放过多杂物,防止绊倒,地面要用防滑地板,给患者穿上防滑拖鞋,适当调整床的高度,如有条件可以安上床栏,厕所装上扶手,刀、剪等锐利物品及药品清洁剂等要及时藏好,电源开关要覆盖好。患者外出走动要有人陪伴,并在患者身上携带联系卡,写上姓名、住址、电话及病情、便于走失后认领方便[4]。

在生理安全需要满足后,同时也要给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心理上的安全感陆蓉等学者分析中指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存在显著焦虑情绪[5],此类情绪恶病,会使患者产生疑问,恐惧来源,把握患者心理压力后,便可以用一些患者感兴趣的事物来分散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注意力,从而阻止患者胡思乱想,也就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AD患者也有爱的需要,因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易出现抑郁的心情,认为自己不被他人所容纳,他们对爱的需求比常人体现地更明显,护理人员们给予患者更多的爱护与关心,对患者讲话时应面带笑容,态度和蔼,当一些患者出现藏污纳垢等行为时,切忌严厉指责,应耐心教导,并简单说明原因。平时,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如有异常,应予以严密监视,避免患者出现一些自杀等过激的行为的出现,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让患者与外周的事物与人多接触,同时,要教导患者学会关爱他人,以淡化患者对外周的事物与人多接触。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可能因偏瘫或失语而产生消极情绪,可因生活不能自理而导致自卑心理,护理人员应关心患者,并请家属配合,给予患者精神的支持,鼓励患者克服困难,并给予一些赞美之词,使患者重树生理和心理上的自信。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要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以融入社会生活,那么一些康复训练就显得尤其重要,以下介绍几种康复训练。(1)作业疗法:根据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功能障碍,选择一些患者感兴趣能帮助其恢复功能和技能的作业,让患者按指定要求进行训练,如拼板、书法、绘画等,使患者集中精神,增强注意力、记忆力,增加患者体力及耐心,增加其愉快感,重建生活信心。(2)记忆训练:帮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记忆周围环境,最近活动,新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和时间,可利用视听等设备辅助记忆,思维训练,训练患者排列分类、分析、判断、推理及计算能力,训练患者语言表达及语言理解能力,从简单到复杂进行训练,充分利用患者残存脑力。(3)运动疗法:让患者进行各种改善运动功能训练,可辅助一些器械,防止肌肉痉挛,关节强直。

【参考文献】

1王德生,张守信.老年性痴呆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

2盛树力.老年性痴呆:从分子生物学到临床诊治.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10.

3丁艳萍,满力.老年痴呆患者的康复2例报告.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7):391.

需要理论范文篇10

一、需要理论的界定

需要理论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引起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行为驶向目标。所谓需要,就是有机体缺乏某种物质时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它是有机体对客观事物需求的反映。这种需求反映在个人的头脑中就形成了需要。需要能够推动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积极的活动。需要被人体会得越强烈,所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有效。因此,需要成为行动的一种直接动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视阈中,所谓需要就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渴求或欲望,是人的生命存在、发展、延续的客观要求,是对客观的生理条件和社会条件的主观反映。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需要具有以下特点:

1.人的需要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必须首先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首先考虑到接受主体的自然需要、低级需要和合理需要的满足,然后才能促使其社会需要和高级需要的提升。对于任何个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需要首先是以潜在的形式而存在的,并且这种存在也是不以个体的意志力为转移的,既不取决于人的意志、意识,也不取决于人的生理、心理的感受,而是取决于人的社会本性,取决于人在生产关系体系中的地位,取决于人的客观生活条件,只是被个体意识到以后,它才转化为个体的内在要求、心理意愿或心理倾向。

2.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

人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人的需要有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状态。因此,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必须充分考虑到接受主体需要的多样性和层次性的特点,针对各种不同的需要及需要的不同层次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如由于需要层次可以不断提高,人们会不断追求由低级到高级的需要,并且在这种高级需要实现时,才能感到最大的幸福和宁静。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是人的一种本质追求。因此,要善于引导接受主体的高级需要。

3.人的需要具有个体性、差异性和发展性

由于个人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地位等因素的不同,即使是在同一社会历史条件下,也会使不同的人形成不同的价值观,从而形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于是就产生了需要的个体性和差异性。如有人追求物质需要,有人追求精神需要,有人生理需要强烈,有人社会需要突出。这种个体性和差异性会使接受主体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表现出选择性,即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选择性接受。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需要也是不断发展的,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演进,人的需要也会不断发展和变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把握好接受主体需要的个体性、差异性和发展性等特点,有针对性、灵活地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综上所述,需要就是指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通常以愿望、意志、行为的形式表现出来。被人认识到的需要就会成为行为的动机。需要一旦被主体认识到了,就以动机形式来支配人的行为,并驱动人们通过行为来满足这种需要。二、两种需要理论都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需要是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动力

1.马克思宏观需要理论

在马克思宏观需要理论中,马克思主要从以下三方面作了精辟的论述,为我们明确了需要是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动力。

(1)需要的性质。需要是人的本性,人的本性就是“三重生命的存在”,即“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个人是社会存在物”、“人

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存在物”。人的本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人既有自然本性,也有社会本性。

(2)需要的层次与种类。对需要的层次与种类,马克思进行了以下的论述。首先,他把人的需要划分为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三个层次。他认为,这三个层次的需要既与生理性、心理性因素有关,也与生物性、社会性因素有关。随着层次的提高,生理与生物因素渐减,心理与社会因素渐增,即在低层次的生存需要中生理和生物因素占优势,在高层次的发展需要中心理和社会因素占优势。他指出,人的需要的各个层次是同时并存的,而在不同时期,并存的各种需要对人的行为的支配或主导力量是不同的,其中支配力量最大的是居主导、优势的需要。因此,需要的优势由一个层次向另一个层次跃进,原来居于优势的需要层次和其他层次并不消失,只不过是成为居于相对弱势地位而已。

所以马克思有时也把人的需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需要和新的需要。第一需要指人赖以生存的基础,亦即基本需要。新的需要则指人的心理和社会需要,亦即创造的需要。同时马克思在对需要的研究中看到了人与动物满足需要时的手段是不一样的,即在人的需要与满足之间存在着中介物,而动物的需要与满足之间没有中介物。由此提出,人有两种性质的需要,一是表面需要,即对中介物的需要,如对劳动和货币的需要,这是一种满足人类真正需要(如生理需要、尊重需要等)的中介和手段;二是本质需要,是存在于表面需要之下的指导人类行为的真正动力。驱使人劳动的原动力是人的本质需要(如饥饿),通过劳动人得到满足本质需要的中介物(货币),这种中介物可用来满足人的本质需要。由此马克思认为,劳动需要是满足劳动以外的需要的手段。另外,马克思还注意到,人的需要不可能都得到满足。从这个角度看,他将需要也分为两种:一是有效的需求,即通过努力能得到满足的需要,它既有相应的内部状态,又有能够满足需要的对象和手段,可以成为人的活动动机,对人的行为产生推动作用;二是无效的需求,即不能得到满足的需要,它只是存在于人的愿望和幻想中,缺乏满足需要的对象和手段,对人的行为也没有推动作用。

(3)需要的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具有发展性,需要满足无止境。即原有需要满足了,又产生新需要,这是个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并且是依靠这些手段发展的。综上所述,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内驱力。人的需要具有自然性和客观性,又有社会性和历史性;既有多样性和层次性,又有优势性;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既有反复性,又有发展性。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充分考虑到接受主体需要的这些特性,才能促使接受主体有效地接受其教育的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2.马斯洛微观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微观需要层次论同样为我们明确了需要是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动力。

(1)需要的层次。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并且人的各种需要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以一种有层次的和发展的方式,以一种按照强度和先后的秩序,彼此关联起来的,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为五个不同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需要的种类。他还认为,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需要,它们可以分为高低两级,构成人类价值体系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的上升逐渐变弱的本能需要,称为低级需要,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由于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也叫缺失性需要。另一类是随生物的进化逐渐显示出来的需要,称为高级需要,如自我实现的需要。由于高级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需的,所以也称为成长性需要。马斯洛进一步对缺失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做了探讨,认为缺失性需要的满足避免了疾病,而成长性需要的满足则导致积极的健康。缺失性需要按照驱力或平衡调节机制形成动机作用,当缺失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会驱动人通过某种行为去满足这些需要。

一旦满足了,紧张就得以缓解,这些需要的动机作用就随之下降。相反,成长性需要是没有终点或终止状态的。成长性需要的满足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兴奋,要求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因为成长本身就是奖赏和激励的过程。缺失性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人就会屈从于缺失性需要,导致身心问题。缺失性需要只能由他人满足,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环境。成长性需要的满足则相对地独立于环境,更多受自己的内部因素——内在本性、潜能、天资、创造冲动的支配。缺失性需要带来的是贫乏、低级的至多是算作宽慰的愉快,而成长性需要带来的则是丰富、高级且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持久性和不变性的愉快。马斯洛还指出,需要的满足是就相对意义来说的。对于大多数的正常人来说,其全部基本需要既部分地得到了满足,也都在某种程度上未得到满足。愈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愈少。如果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都得到满足,人们往往认为后者的满足具有更大价值,因为它们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主观效果,即幸福感、充实感,也因此人们愿为高级需要的满足牺牲更多东西,并且更容易忍受低级需要的匮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满足接受主体以上各种各样的需要,这些需要反映了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接受的期望值。

三、两种需要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接受主体的需要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接受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因此,只有激发其需要,才能取得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

1.思想政治教育应适应与满足接受主体合理的需要,调整接受主体不合理的需要

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不适应与满足接受主体的需要,但是也不能简单地迎合其需要0人的需要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首先必须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一方面要努力适应与满足接受主体自然的、低级合理的需要,然后促使其产生社会的、高级的需要;另一方面还必须调整接受主体不合理的需要,从而使这种需要也成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动力。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各种元素大汇合的时代,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主体,面对众多来源不同、内容不同、性质不同的信息客体,其需要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合理的需要,如对物质、求知、社交、审美、信仰、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等的需要。也有不合理的需要,如对物质的过度追求,我们鼓励满足自身物质利益的基本需要,但有的人只崇拜金钱,注重非物质欲望,欣赏和追求低级趣味;再如有的人有全面发展、完善自我、释放潜能的需要,并且社会已给他们创造了良好的实现条件,但总有部分人好高骛远,兴趣多变,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等。因此,对合理的需要,教育者必须努力去适应与满足其需要,使其合理的需要得到最大的满足;而对不合理的需要,不能简单地迎合,而是要善于矫正和化解其非合理和非现实的需要,防止需要的异化,调整和引导他们正确地对待需要上的挫折,教给他们认识和处理社会生活的经验,使他们懂得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以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去满足其需要,从而调动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同、接受和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取得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最佳效果。

2.思想政治教育应激发接受主体正确的需要,引导接受主体抛弃不正确的需要

需要激活思维,需要激发接受主体求知的欲望,引起接受主体在接受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支配选择,需要越强烈,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意识和对象选择越明显;需要影响兴趣,如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适应主体的内在需要,则会引发主体的接受兴趣,产生积极的甚至是贪婪的接受反应;反之,则主体反应会是麻木、迟钝甚至对抗的。‘由于接受主体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导致他们的需要的多样性、层次性、个体性、选择性、可变性和矛盾性,这种“需要驱动”在接受过程发挥作用的机理肯定是非常复杂的。但是需要驱动的理论清楚地表明,接受主体的内在需要和由此而产生的内在动机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接受活动产生的内在的强大的决定力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激发接受主体正确的需要与动机,用科学的思想理论去教育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他们克服“重物质需要、轻精神需要”的倾向,正确组合自己的需要层次和顺序,把个人的需要放在第二位,坚决抛弃那些自私的、低级庸俗的等不正确的需要。

同样,接受主体的需要也具发展性。接受主体的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原有的需要的解决,新的需要就产生了。接受主体的需要虽然具有多样性和可变性,但并不等于说接受主体的需要变化无穷,不可捉摸。只要教育者细心观察研究,其变化的规律是可以找到的。一般来说,接受主体需要的变化是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演化的。一个层次的需要相对地满足后,就会表现出学习接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其需要未能满足,就会表现出消极性。消极情绪的发展,就会导致某种需要的消除和抑制。

3.思想政治教育应强化和提升接受主体内在的自我的需要

需要唤醒接受主体的接受注意,强化其接受准备,使接受主体产生对与自己需要有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源的敏感和专注。需要制约记忆,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符合接受主体的需要,那么其所获得的新知识将相当巩固和稳定,产生长期记忆,甚至终身难忘,反之则易于淡忘。需要催发接受转化和提升。接受主体的需要使他们将新接收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迅速转化为内在的情感、意志,并迅速转化和提升为言论、行为,促使他们个人新思想的社会化。任何一种接受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背景下进行的,是由接受主体内在的需要和社会要求的外在强制力有机结合共同推动的。从根本上来说,我们的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教育目标和要求本身就包含了接受主体的需要,是接受主体自我需要的集中体现和升华。一旦接受主体认识到了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整体性之间的辨证关系,就必然产生一种对集体、社会和国家利益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这种认同感和责任感反过来又促使接受主体将社会要求转化为个体需要,进而成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动力。

4.思想政治教育应驱动接受主体的真正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