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02:59:47

学会范文篇1

一位妈妈第一次开家长会,幼儿园老师说:“你儿子有多动症,最好带他上医院看看。”妈妈回家忍住泪告诉儿子:“今天老师表扬你了,她说你以前一分钟都坐不住,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全班只有你有进步。”儿子那晚破天荒吃了两大碗饭,而且没要人喂。第二次开家长会,小学老师说:“你儿子在全班50人排名40位,我们怀疑他有智障,你最好带他去检查一下。”妈妈泪流满面,回家后却对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她说只要你细心些,你定能超过你同桌,他排在第21位。”儿子顿时两眼发光,第二天上学去得特别早。孩子上了初中,妈妈又去开家长会,却没听到儿子的名字,临别问老师,老师说:“你儿子考重高有点问题。”妈妈欣喜地告诉等在外面的儿子:“老师对你非常满意,他说只要你努力,定能考上重高。”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录取通知书下达,学校通知儿子去一趟,儿子回来了,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手上,大哭:“妈妈,我知道我并不聪明,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

读完故事,我不禁掩卷长思:这是个幸运的孩子,他拥有一位伟大的母亲,一位懂得赏识孩子的母亲,她相信孩子,信任他的潜力,尊重他的人格,用优点激励他不断往前走,让孩子快乐、自信。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常埋怨自己的孩子不用功,不如别人,孩子整天生活在怀疑、盯梢中,背负着沉重的负担,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只能像一只蜗牛样慢慢向前爬,渐渐地,孩子的欢笑没有了,只剩下沉默;自信没有了,只剩下怀疑。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前途,渐渐觉得自己一无上处,在心底深深埋下自卑的种子,这样的孩子始终都会带着失败的阴影,很不自信地走上社会。

俗话说:在信任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信任,在怀疑中长大的孩子学会怀疑,在宽容中长大的孩子学会宽容……为了我们的孩子,老师、家长们学会赏识孩子吧,让他们天天拥有好心情,充满自信地面对竞争和挫折,全面展示自身的价值。让他们像一只只轻快的小鸟冲上云霄,自由自在地翱翔,成为一个个心智健全的人吧!

学会范文篇2

关键词:创设问题情景转变学习方式构建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模式

在化学课堂上,我的学生总是很“调皮”,经常会冒出一些比较“古怪”的问题,有时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有时却也帮了我不少的忙。比如,在学习淀粉这节课中,我们讲到有关淀粉的物理性质。通过教材我们知道淀粉是白色的粉末状固体,无气味,无味道。当时就有一位女同学提问说:“那为什么我们在吃米饭的时候,会越吃越香,越嚼越甜的呢?”

这问题问得好啊,我就顺势组织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中的材料,抓住其中的有效信息。过了几分钟后,同学们就开始前后桌小声聊了起来——应该有答案了。我叫了刚才提问的那位女同学回答,她说“因为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了水解反应,生成了麦芽糖,而麦芽糖是有甜味的。”

大家都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正当我准备过渡到淀粉的水解反应时,平时上课不太认真的一位男生站了起来,理直气壮地说:“既然淀粉在嘴巴里会被唾液反应生成了麦芽糖,那我们又是怎么知道淀粉是不甜的呢?”

这下可好了,学生一下子沸腾了起来,一边笑一边看着我,等待我的答案。我只好灵机一动,“以牙还牙”,一脸严肃地回答:“在品尝淀粉之前,我们先把口腔中的唾液全部清理掉,然后快速品尝。”

轰的一声,全班笑翻了天。我也禁不住笑了。

现在想起来,这样的回答虽然可以调节课堂的气氛,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答案没有太大的帮助。如果我们可以就此追究下去,探索如何鉴别淀粉的味道,物质的甜味跟它官能团是否有直接关系呢等问题,这样既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也可以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后来,在讨论淀粉本身有没有醛基的时候,曾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学生取用了少量的淀粉溶解后,直接加入银氨溶液,结果发现也有银镜出现。但是书本上却说淀粉是没有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问题的出现让学生很感兴趣,他们开始讨论起来。

“可能淀粉里真的有醛基。”

“可能是淀粉不纯,含有其他有醛基的物质。”

“淀粉中可能混有葡萄糖,所以有银镜出现。”

“要检验淀粉中是否有醛基,我们必须除去其中的葡萄糖。那我们怎么设计实验来除去淀粉中的葡萄糖呢?”

又是一连串的问题。这些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是没有办法一下子得到很好地解决的。于是我就提议让他们课后作为课外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来研究。

那么淀粉在硫酸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到底有没有水解呢,水解的产物是不是葡萄糖呢?学生都说想亲自做一下这个实验。于是我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两位同学自己上来完成这个实验。

两位同学取2mL准备好的淀粉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然后加入2mL20%的硫酸溶液,加热4min。

“如何鉴别淀粉有没有水解呢?”

有一位学生说:“用碘水。”

说得有道理。于是学生取出少量的水解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加碘水。结果发现,有蓝色出现。

“说明淀粉没有水解。”

“也有可能淀粉水解了,但没有水解完全。”

学生的回答让我很高兴,我肯定地说:“两位同学的设想都很有道理,那我们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到底哪种设想是比较正确的呢?”

这时学生已经进入了状态,在问题的驱使下,他们开始认真的思考起来。

“淀粉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只要检验水解溶液中有没有葡萄糖,就可以知道淀粉有没有水解了。”成绩比较好的一位男生站起来说。

大家开始议论起来,“那葡萄糖用什么来检验呢?”

“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悬浊液。”很快同学们有了答案。

心动不如行动,马上动手实验。只见他们先配好银氨溶液于试管中,然后用胶头滴管取出加了硫酸的淀粉溶液,并滴了6滴到试管中,然后放在水浴里加热。同学们也静静地等待结果的出现。两位搭档倒是不慌不忙,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他们还在为刚才配置银氨溶液时非常准确的操作而洋洋得意呢——我的氨水没过量,使产生的沉淀恰好全部溶解。

但是,等了再等,等了还再等,实在不能等了…怎么没有银镜出现呢,溶液也没有变黑啊?想想实验的整个操作,确实没问题啊?同学们也觉得有些纳闷了。

“难道是加入淀粉溶液不够吗?”

“难道是水的温度还不够吗?”

“难道淀粉不水解吗?”

这些都不是问题,这是大家最后得出的结论。

这节课上到这里,我心里其实已经很开心了。因为我知道,问题的出现,可以帮助我和我的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大家再仔细想想实验步骤,然后好好考虑一下银镜反应需要什么条件,实验过程中我们有没有忽略了什么细节?”

大家讨论之后,终于明白了。

“原来是硫酸中和了银氨溶液,当然怎么也不会有银镜出现了。”

再做一次吧。先加NaOH中和硫酸,然后再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光亮的银镜终于出现了,大家很开心。

“刚才加了碘水,溶液变蓝;现在加了银氨溶液,又有银镜出现,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淀粉在硫酸的作用下,发生了水解,但是还没有完全水解。”

追问:“这叫部分水解。那怎样的现象说明是完全水解呢?还有如果没有水解又有什么现象呢?”

学生进入了积极地思考和探索当中……

这节化学课,让我有了一个很深刻的体会:兴趣是学好化学的原动力,而问题则是探索化学的源泉。通过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经过点拨、启迪,让学生自己找出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和途径,实现化学课堂教学和探究性学习的整合,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一、高度重视有效教学,不包办,也决不放任

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学不应该奉送真理,而应该教人发现真理。”教师在课堂中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制定目标与学习的方案,并根据目标进行尝试、操作、探索、归纳。努力做到凡是学生自己会学的,老师不讲,凡是学生自己会做的,老师不代替;凡是学生自己能讲的,老师不暗示等。就像在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的时候,学生第一次直接加入银氨溶液,结果实验失败。通过思考后,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硫酸,然后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实验也成功了。有了开始失败的体验,学生对该实验的成功的关键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实验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进而如果再联系如何检验卤代烃中卤原子的种类这个实验,在加了NaOH溶液水解后,也必须先加硝酸中和,然后再加AgNO3溶液来检验卤原子的种类,让学生再次体验到实验的严谨性,不仅加深了印象,而且更好更准确地解决同一类问题。

所以说,“问题”其实不是问题,而是解决问题的良好开端。不要害怕问题,放手去做,肯定会有收获。

二、创设问题情景,转换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经历教育改革不断洗礼与反思之后,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方式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给学生创设问题情景,恰恰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他主学习”为“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实现探究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月亮围绕着地球运转,而探究总是围绕着问题进行。问题的困惑和解决是展开探究性学习的源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提出一些与学生已有知识相抵触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形成问题情景,使学生在问题情景中产生认知的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思考,从新知与原有认知水平的不和谐、不平衡状态,达到一个新的和谐、平衡的境界。比如,上面提到的关于淀粉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得到的是什么产物的问题时,学生提出用银氨溶液,我故意没有及时地提醒要先加NaOH溶液,让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这样,刚好给他们创设了出现问题的情景,让他们在问题中得到准确的答案,在问题中得到思维上的成长。

三、让实验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支撑点,让探究性学习走入化学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平台,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在检验淀粉有没有醛基时,如果不做实验,学生就不会明白普通淀粉中可能会含有葡萄糖,也就不可能出现“如何除去淀粉中的葡萄糖”这样的研究性课题。

化学实验创设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发了学生的智力,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创新精神,改变了学生以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更好地发挥了实验的教育、德育、美育、环保教育等功能。

同时,实验也是连接化学课堂和探究性学习的纽带。

有了实验,化学的探究性学习就有了展示的空间和舞台,探究性学习也就有了实际的意义——有利于构建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为学生的主动探究知识提供宽松的环境。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和验证,积极地思考和探索,从而迸发出无穷的灵感和智慧。

总之,有“问题”就会有希望,有实验就会有发现。学会质疑,学会探索,才能学会挑战,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赵国敏.《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明知故犯”》.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12

[2]郝瑞锋《论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1-2

学会范文篇3

其实,反省虽是心灵镜鉴的拂拭,是精神的洗濯,却又绝非仅仅限于道德范畴。它应涵盖我们的整个生命的全部内容。小到我们个人,大到我们的人类,从内的欲求到外的言行,无不在反省的范围之中。对于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反省应是“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以利再战”的动力。

反省不等于检讨,也不等于忏悔。检讨和忏悔,是就自身所犯的过失与罪行而言。而过失与罪行必须反省,在这个意义上,检讨、忏悔就是反省的表现,却不是反省的全部。反省,是人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对整个人生乃至人类所走过的全部旅程的分析与对照,是人对人(类)自身的批判。我们不仅需要在舔舐创伤之际进行深刻的思索分析,进行反省,更需要在成功的欢乐中保持冷静。

反省是理性的表现,反省者的心灵应清静如水,皎洁如月,必须摒弃个人私利与狭隘的地方主义,保持对异己的充分宽容与尊重。我们只有在真正懂得尊重别人、尊重客观规律的时候,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反省才会发挥应有的功效。任何妄自尊大、唯我独尊的心态,都与反省的要求背道而驰。

学会范文篇4

——在2003学年第二学期3月份校会上的讲话

何军祥

(2004年3月25日星期四)

一、从感动导入,鼓励同学们“创造感动”:

今天早上,我听了五(3)班一节主题为“天堂的位置”的说话课,有很多的同学来问我:何主任,请问你认为什么是最快乐呢?……同学们,你们知道在老师的心目当中,什么是最快乐的吗?我告诉当时的同学:作为老师,当看到自己的学生文明有礼,个个健康成长、成材的时候是最快乐的,并且跟他们讲了一个小故事。你们想听吗?

感动的故事(学雷锋日的故事):

今天是学雷锋纪念日。今天有四件事令我十分感动。

一是我们四5班有一个叫吴上朗的学生家长(吴成仁),一听到学校说申报市一级学校,图书室要买书,便主动地来到学校捐款100元,并且说道:平时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去买书,只能捐一点钱给学校。我们很感谢老师的教导,我们对这所学校很有信心……

另一件事是我们有一个老师,无意间跟某一个有果园的同学说看能否拿到一点肥泥回来,用来种花?该同学回去跟自己的父亲说了。父亲便趁中午休息的时间,从几公里外的河塘里挖出几十斤泥,用朔料袋装好,再用摩托车载来学校……

第三件事就是,我们有一个三年级的文明督导队员,名叫梁雪敏,因为家里吃饭比较晚,家人又没有送她上学,因此回到学校的时间相对较晚,未能赶上值日工作,心里很难过,便在默默地哭泣……

第四件事是,下午我们学校开展主题为“学习雷锋精神,做合格的小公民”社会实践活动,全体参加活动的老师和同学都十分的踊跃。特别是我们学校大队部和文明督导队的小干部们,在总辅导员和校外辅导员的带领下,他们斗志非常高涨,尽管从学校到敬老院的路程十分遥远,来回走路要几十分钟,但他们一点也没有抱怨。到达敬老院后,他们爬上爬下,忙里忙外,十分积极地参与清洁卫生工作,有的扫地,有的抹窗,有的拖地,还有的与老爷爷、老奶奶话家常……敬老院里一片热气腾腾的景象。爷爷、奶奶的脸庞露出了开心的微笑!

这就是可爱的家长!这就是可爱的同学!

……

我要告诉同学们:老师的感动来源与你们,你们要想尽办法让老师感动,让学校感动,让家长感动,让社会感动……

你们一句温暖的话,能让老师感动;你的一个庄严的敬礼,能让老师感动;你的一次工整的作业,能让老师感动;你的一次认真的值日,能让老师感动;你的一个弯腰捡垃圾的举动,能让老师感动;你在上课时一次美丽的回答能让老师感动;你在篮球场上勇敢拼搏的精神能让老师感动;你积极参加学校申报市一级学校活动,慷慨捐款、捐书,能老师感动;老师讲完话,你给老师以真诚、热烈的掌声,也同样能令老师感动……感动无所不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为什么不想办法让他人感动自己,让他人得到我们的快乐呢?

二、表扬令老师感动的同学(现象):

1、全体少先队干部认真值日,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努力地工作,坚守岗位,令老师感动;

2、四(1)班的全体班干部,特别是顾嘉琪、熊绮璇、廖淑珍、李可梅等同学以身作则,积极当好老师的好帮手,令老师感动;

3、六年级的全体同学虽然为学校的大哥哥、大姐姐,但遵纪守法,不以大欺小,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令老师感动;

4、二年级的小朋友对人热情、有礼貌,主动敬礼、问好,令人感动;

5、四(5)班的吴上朗,六(5)班的黄光孝等同学热心助人,积极投身到学校的创建工作中去,令老师感动

(另纸:其他令老师感动的名单)

三、指出部分不仅不能令老师感动,还令老师伤心的现象

当前个别学生存在的不良行为和现象有:

1、进入网吧

(网吧是滋养犯罪分子的温床。这里不仅光线昏暗,消防设施严重不足,学生的安全得不到保障,而且人员复杂,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容易使人学坏。)

2、打架甚至打群架成立“帮派”之类

(打架是一种极为危险的行为,是最容易导致生命伤害和破坏社会稳定的行为。特别是打群架的行为,更是破坏社会稳定的“炸弹”,历来受到司法部门的严厉打击。)

3、吸烟

(“吸烟”是吸毒行为的实习,百害而无一益,既影响自身的健康和形象,影响班级的荣誉,也影响学校和社会的环境,对他人的健康也有严重的影响。)

4、小偷小摸

(俗语说:从小偷针,到大偷金。小偷小摸的行为不仅反映出其思想品德的败坏,更对他人的财产造成直接的损失和破坏,影响社会的稳定。)

(另纸:其他令老师伤心的学生名单)

学会范文篇5

顾客光临,营业员是静静地走开,还是轻轻地留下,这里蕴含着营业员的商业功底。有的顾客在逛商场时,会碰到令人尴尬的场面:正兴致极高地欣赏琳琅满目的商品或刚刚临近柜台还没看清商品时,营业员就马上凑上来一声连一声地追问“买什么”或忙不迭的把商品递到你面前。在这种情况下,顾客不回答或不作反应显得很不礼貌,窘迫中的顾客留下一句“随便看看”后,便惶惶然匆匆离去。

如今的大商场,都十分注重营造优美的购物环境,提供丰富多彩、适销对路的商品,但往往忽视营业员素质及柜台接待技巧和方法。同顾客直接打交道的营业员一向被看作商店的门脸,其形象也是商场整体形象的反映。所以营业员素质的高低,接待技巧如何对商店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柜台接待技巧1:“男女有别”

由于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心理发展方面的差异,以及在家庭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同,在购买和消费心理方面有很大的差别。男性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以前,一般都有明确的目标,所以在购买过程中动机形成迅速,对自己的选择具有较强的自信性。当几种购买动机发生冲突时,也能够果断处理,迅速作出决策。特别是许多男性消费者不愿“斤斤计较”,也不喜欢花很多时间去选择、比较,即使买到的商品稍有毛病,只要无关大局,就不去追究。男性消费者在购买活动中心境变化不如女性强烈,他们一般是强调商品的效用及其物理属性,感情色彩比较淡薄,很少有冲动性购买,也很少有反悔退货现象。针对男性消费者的这些特点,营业员应主动热情地接待,积极推荐商品,详细介绍商品的性能、特点、使用方法和效果等,促使交易迅速完成,满足男性消费者求快的心理要求。在购买过程中,女性消费者容易受感情因素和环境气氛的影响,一则广告或一群人争相抢购的场面,都可能引发女性消费者特别是年轻女性消费者一次冲动性购买,所以女性消费者购买后后悔及退货现象比较普遍。同时,女性消费者比较强调商品的外观形象及美感,注重商品的实用性与具体利益。在购买商品时,即要求商品完美,具有时代感,符合社会潮流,又要从商品的实用性大小去衡量商品的价值及自身利益。这就是女性消费者走东店进西店,比来比去,挑挑检捡,迟迟下不了购买决心的原因。所以营业员在接待女性顾客时,需要更多的热情和耐心,提供更周到细致的服务;不要急于成交,给她们足够的挑选、比较的时间,满足其求真的心理。

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柜台接待技巧2:“察颜观色”

营业员职业的特殊性要求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从消费者的外表神态、言谈举止上揣摩各种消费者的心理,正确判断消费者的来意和爱好,有针对性的进行接待。

1.从年龄、性别、服饰、职业特征上判断。不同的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各不相同。一般来讲,老年人讲究方便实用,中年人讲究美观大方,青年人讲究时髦漂亮;工人喜欢经济实惠的商品,农民喜欢牢固耐用的商品,知识分子喜欢高雅大方的商品,文艺界人士喜欢别具一格的商品。当消费者临近柜台时,营业员可从其年龄、性别、服饰上推测其职业和爱好,有针对性的推荐介绍商品。

2.从视线、言谈、举止上判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语言是心理的流露,举止是思索的反应。从消费者的言谈举止、表情流露能进一步了解消费者的需要和购买动机,还可以看出消费者的脾气和性格。动作敏捷、说话干脆利索的消费者,其性格一般是豪爽明快的,对这种消费者,营业员应迅速为其推介商品,快速达成交易。在挑选商品时,动作缓慢,挑来比去,犹豫不决的消费者,一般属于顺从型的性格特征,独立性较差。对于这种消费者,营业员应耐心周到,帮助其挑选,并适当的加以解释,促使其作出购买决定。

3.从消费者的相互关系上判断。消费者到商店买东西,特别是购买数量较多、价格较高的商品时,大多是结伴而来,在选购时由于各自的个性特征及兴趣、爱好不同,意见往往不一致。接待这样的消费者,营业员要弄清以下情况:①谁是出钱者。有些时候符合出钱者的意愿是很重要的。②谁是商品的使用者。有些时候使用者对选定商品有决定作用。③谁是同行者中的“内行”。由于“内行”熟悉商品,所以虽然他既不是使用者,又不是出钱者,但对商品选定起着重大作用。在了解了上述情况以后,营业员还要细心观察、分清主次,找到影响该笔生意的“守门人”,然后以“守门人”为中心,帮助他们统一意见,选定商品。

柜台接待技巧3:“把握时机”

“主动、热情、耐心、周到”是营业员接待消费者的基本要求。但主动、热情接待消费者应抓住最佳时机,做到恰到好处

。1.消费者进店临柜时。一个优秀的营业员在消费者进店临柜时,应能准确地观察判断出消费者进店的意图并能予相应的招呼和服务。进店临柜的消费者从购买意图上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有明确购买目的的消费者。这类消费者目标明确,进店后往往是直奔某个柜台,主动向营业员提出购买某种商品的要求。对这类消费者,营业员应主动接待,热情地帮助挑选所需商品。第二种是有购买目标但不明确的消费者。这类消费者进店后脚步缓慢,眼光不停地环视四周,临近柜台后也不提出购买要求。对这种消费者,营业员不要忙于接近,应让他(她)在轻松自在的气氛下自由观赏,看他(她)对某种商品发生兴趣,表露出中意神情时,再主动打招呼,并根据需要展示商品。营业员不能用不客气的目光跟踪消费者,或忙不迭的追问消费者买什么甚至把商品递到顾客面前,挡住消费者的去路。这样往往会给敏感的消费者造成一种压迫感,使其产生疑虑心理,导致拒绝购买。第三种是没有购买打算,来闲逛商店的消费者。这类消费者有的是单个“逛”,有的是结伴“逛”。进店后,有的行走缓慢,东瞧西看;有的行为拘紧,徘徊观望;有的是专往热闹地方凑。对这种消费者,如果他(她)们不临近柜台,就不忙于接触,但应该随时注意他(她)们的动向,当其突然停步观看某种商品,表露出中意神态时,或在商店内转了一圈,又停步观看这种商品时,营业员就应及时的打招呼。

2.当消费者选购时。消费者选购商品,一般要“看一看、问一问、比一比、摸一摸、试一试”,这是消费者了解和认识商品的过程。因此营业员要耐心地帮助消费者挑选,主动介绍,细心展示,不能急于成交,催促消费者。当消费者拿几种商品对比挑选时,营业员应站在离消费者稍远的地方,让消费者无拘无束地比较、观看商品,并从消费者的言谈举止中推测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商品,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满腔热情地从商品的原料、设计、性能及用途等方面选择重点向消费者介绍。

3.当消费者需要展示商品时。当消费者有了购买目标以后,营业员应采取适宜的展示方法,使消费者能最大限度地感知到商品的优良品质,激发浓厚的兴趣。如在展示玩具时,要把有趣的造形与巧妙的装置展示出来;在展示新商品时,要把它新的特点展示出来;在展示名牌商品时,应突出其商标等。在展示商品时,为了满足顾客自尊心理的需要,一般应由低档向中、高档展示,这样便于消费者在价格方面进行选择,提高消费者满意程度,促使交易成功。另外,营业员在展示商品的过程中,应尊重消费者的人格,语调与神态应恰如其份,切记不要夸大其实或吞吞吐吐,给消费者留下不好的印象。

学会范文篇6

这本书一共分成了5大块,“宽容是一种智慧和力量”“宽容是深藏心的体谅”“宽容是对生命的洞见”“宽容是成长的绿荫”“宽容是幸福家庭的秘诀”……书中的每个章节都是一个或几个故事,这些故事都证明和体现出宽容给人生带来的是美好。

最简单的讲,我读这本书后最大的体会就是明白了宽容是一种最高贵的品德。宽容是人性之间必不可少的,俗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也是一种宽容的体现。懂得退让,懂的宽恕他人,可以少了一份责骂,那是没必要的。面对任何事,都要学会宽容地看待一切,这样所有的事情都会简单起来,你会发现原来生活是可以更美丽的,就算是别人的侵犯还是过错,都需要学会宽容。或许有的人会觉得宽容是一种没用的表现,向别人屈服,只能让我们退让和忍受;宽容应该是相互的,如果我对他宽容,他对我却不宽容,岂不是自己吃了大亏?抱有这种认识和思想的人,实际上他们已经不宽容了,他们理解的宽容是片面的,极端的。

书上很恰当的举了一种比喻,这是我们生活中很确切的事实:比如有甲乙两人。如果甲向乙借用镰刀,结果遭到乙的拒绝。不久,乙向甲借马,甲说:“上回你不借我镰刀,所以这回我不借马给你。”这是报复。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如果甲向乙借用镰刀,结果遭到乙的拒绝。不久,乙向甲借马,甲虽然答应,却趁借马之机向乙说道:“你回不借我镰刀,但是这回我借你马匹了。”

这是憎恶。

如果甲向乙借用镰刀,结果遭到乙的拒绝。不久,乙向甲借马,甲欣然答应,不但决口不提上次借镰刀的事,还热情地告诉乙这匹马的习性。这就是宽容。

是软弱无力吗?不是的,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责备不如帮人,倘若对别人的错处一味挑剔,呵责,非但令人反感,取不到教育的效果,而且可能激起逆反心理,一错再错。是啊,我反扣书想:如果能宽容,那么那个曾经受到宽容的人就能认识到自己的不是,这种无声的教育,何尝不试试呢?

好多例,好多比方,好多好多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证明了宽容在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好处。我清晰地记得,书上曾说过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题目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我当时看到这个题目就很感兴趣,是什么意思呢?原来,是一个从小双目失明的人,自他懂事后他烦恼,认定是老天在责罚他,感到一辈完了。虽然很多亲友和社会的人来关怀他,但他不愿在怜悯中度过一生。

后来一位老师告诉他:“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较大,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他很受鼓舞,从此把失明看作是上帝的特殊钟,开始振作起来。上帝知道了这事,笑道:“我很喜欢这个美丽的比喻,但要声明一点:所谓的缺陷是指生理上的,那些有道德缺陷的人是烂苹果,不是我咬的,是虫。”多么富有哲理的话语呀,怎能不引起我的深思呢!

学会范文篇7

亲爱的同学们、朋友们:

常言道: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在今天这个秋高气爽、醉人心弦的时刻,我们这些同窗好友欢聚在此,回顾峥嵘的青春岁月,畅谈同窗友谊,共叙地久天长,更是喜上眉梢、喜出望外、喜笑颜开、喜不胜收,相信久别重逢的我们,会在今天再次写下青春的誓言--那就是,珍惜今天的相聚,期待明天的重逢,让我们携手同行,在人生绚丽的舞台上写下我们最辉煌的篇章。

回首20余年的风风雨雨,回望我们曾一起走过的校园里的青春岁月,冲淡的是我们所经历的过眼云烟的悲欢离合,日渐浓郁的却是我们平平淡淡、从从容容、真真切切、不拘于功名利禄的同窗情谊。20岁时的我们,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对事业寄予了满腔的热情,为了青春的誓言,我们挥汗如雨、拼搏劳碌,不在乎人言是非,不在乎荣辱贱贵。30岁时的我们,目标明确,只争朝夕,在最艰难的日子里,我们有真诚的同学友谊为伴,便不觉凄凉,心中总是涌起阵阵暖意,正是这份温暖,正是这份感动,维系了我们几十年的深情厚谊。40岁时的我们,成熟稳健,睿智豁达,以平和之心阅读人生风景。相信50岁的我们,依旧可以静观庭前花开花落,闲看天上云卷去舒,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任无情的岁月悄悄带走易逝的青春韶华,但弥留永久的却是我们深藏心中的那份纯洁的友谊、那份难得的感动。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亲爱的朋友们,为了我们在难忘的校园中结下的深厚的友谊,为了我们健康而美好的生活,让我们共同祝愿,青春无限,友谊长存,激情永在!

谢谢大家!

学会范文篇8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应“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在当今科学技术和社会飞速发展、知识量急剧增加的今天,更需要“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让学生逐步从“学会”转化为“会学”。

几年来,我们针对学生学习被动、无计划性,不会预习和复习,听课不抓住要点等问题,对学生进行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变讲书为导学,我们的做法是这样的:

一、以“疑”为诱,导其“知疑”、“解疑”

学起于“疑”,须导其“知疑”。

第一,把预习纳入课堂,上好预习指导课。就是通过课堂预习,给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目的是让学生去“知疑”。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第二,重视激疑。上预习课,使学生有了“知疑”的机会,但开始阶段许多学生会读而无疑,对此,我们就要采取一些方法去激疑。以疑为诱,诱发学生内在的探求欲望,使他们学会怎样思考,怎样“知疑”。

思生于疑,“知疑”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刺激积极思维的诱因,也是促进其发奋学习的动力。有了疑,学生才会一发被动接受为主动寻求,才会产生强烈的解疑欲。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通过“知疑”,学生已进入“愤”、“悱”的境界,继之“解疑”,应是教师引导学生从疑惑之中走出来,达到豁然开朗的天地。我们引导学生解疑的做法是:

第一:引导学生互答或争辩解疑。在“知疑”阶段,学生思维的火花已经迸发,在“解疑”阶段应让学生这火花射出光芒,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引导他们讨论、争辩,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第二,引导学生用已知解决新问题。引导学生用已知去触类旁通(解疑),这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求索过程。这样解,久而久之,学生享受到“自得求之”的乐趣,探求性学习的良好,就可能逐步形成。

二、以读为主,进行能力的综合训练

基本做法是:“读为基础,三个结合”,即首先导读,以读导听,以读导写。把“读、说、听、写”的综合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

1、读为基础,首先导读。每读一篇文章,都引导学生从四个方面去进行阅读探求。即写的内容是什么?写作目的是什么?怎样写的?你有什么收获和启发?

2、以读导说。要说出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不认真读书是说不出来的,这样“说”反过来又促进了读。

“说”比听、读、写的难度大,一靠思维敏捷,二要有丰富的词语。学生走向社会后,用“说”远比其他三项使用频率高。为此,我们除结合读、听、写练说外,还利用每天的朝会时间给学生创造机会练习说,一人说一分钟,培养他们口头表达的能力。

3、以读导听。也就是听与说结合,培养学生听、辩能力。学生的耳朵以往是单项与老师联系的,不愿意听同学说,要引导他们真听,听了发表不同的看法,这就是听、辩能力的训练。

学会范文篇9

同学们,早上好,

自从中国有了考试,千百年来,从考场走出来的胜利者都有着同样的心情: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自从中国有了学校,千百年来,老师都喜欢招收品学兼优的学生:择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乐乎?原创:

你们选择了北邮,北邮挑选了你们,于是就有了今天这个开学典礼,我们大家是不是应该用掌声来庆贺彼此的满意和高兴呢?(热烈掌声)

有人说中国现今的高等教育是精英教育如果从入学人数比例来说,这个说法不无道理。毕竟,全国只有%左右的同龄人有幸取得接受高等教育的资格。如果统计全国重点大学的入学百分比那就更小。但是,精英教育的真正含义应该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的精英。北邮新生切不可以为考上大学就算精英要知道,高考的考场上比试测验的仅仅是一部分课堂知识,充其量还附加了一点学习能力的检查。而对青年的全面评价,应当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说一个青年算不算精英,要看他毕业后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对社会的实际贡献。

北邮年校史上,培养了成千上万的科学家、教授、政府官员、成功的企业家、优秀的工程师和许多不同岗位的先进分子,他们真正称得上是社会的精英。另一方面,北邮每年也有个把不求上进的学生惨遭淘汰。面对后悔的眼泪,校长和教师爱莫能助,因为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应该、也只能奉献给全力以赴的学生。

一个严肃的问题是,既然当初都是百里挑一的高分考生,那么究竟是什么决定一个学生在大学时代的沉浮?我想,是目标,是动机。高考指挥棒是把双刃剑,在引导大家努力学习的同时,也把一些学生引向为考试而学、为升学而学的误区。假如,进了大学后就以为大功告成,于是失去目标、缺乏动机,那么,沉沦也就开始了。

新世纪的北邮学生,目标应该明确,那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为人。用英文讲就是,

学会认知,不仅要重视分类的系统化知识的获取,而且要学会掌握认知的手段。学会认知,不仅通过考试,取得学分,而且应该有意识地培养思维能力。学会认知,不仅要深入学习本专业、本学科,而且要广泛涉猎其它领域。应该了解,在边缘、在交叉点,有着广阔的探索空间。

学会做事,就要理解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能力,而不是资历。不仅要有专业知识,更应该具备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学会做事,不仅要有考场上回答试题的理论分析能力,还应该具备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学会做事,不仅要在毕业后具备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而且还应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学会做事,还要求我们培养协作能力、交际能力和管理能力。原创:

学会为人,就是要使个人素质日臻完善,让品格丰富多采,要培养自己无论在社会、还是在学校、单位、家庭,都成为一名优秀的成员,来承担各种各样不同的责任。学会为人,就是要深入了解人类的多样性,学会认识自己,发现他人。就是要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群体有着不同文化和习俗,学会共同生活并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学会范文篇10

我驱车自潜江往返于竹中足有两趟,无奈时光流逝,让我再也找不到记忆中的痕迹了。

当使我更加感受到同学友情的珍贵。美好的中学时光,相聚是温馨而又愉快的通过聚会。恰似流光溢彩的画卷,烙在记忆的深处。往事如烟,温馨如昨,相聚使我重温起那一同走过的日子,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历久弥新,永不褪色!

留在记忆中最深的竟是一个深秋的下午,年。从泽口步行至竹中,看到道路两旁的梧桐树叶被秋风阵阵吹落,那种对于命运的不测,以及生命被社会淘汰的凄凉,不停地缭绕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今天,才发现人的梦想总是变换中漂忽不定,人世间仿佛再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能去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了思维决定行为,思路决定出路,人的心态是决定我成败的最关键因素。当我自以为我智商,处事能力,品德素质,文化水准,让我足以光耀于人前的时候,也许这就为我今后可能的失败埋下伏笔。因为自以为自已是什么的时候,也是将自已置身于什么也不是时候。会发现那些成功的人往往从事的所不屑的工作。后悔没有提高物理或学好英语,以为那样会使我今天的生活变的更加美好;但我同时也发现,即使我不学这些,只要我有做好一名优秀员工的心态,把那些基本工种的操作研究透,境况也同样会发生喜人的变化。

读书是为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忽然明白了学以致用的道理。读书能使我攻坚克难时事半功倍,因而读书和我从事的工作一样不能取巧,只有认识了这些,才能不负我为读书所花费的金钱与精力。人生百态,世态炎凉,种瓜未必得瓜,种豆未必得豆,插柳未必就成荫,播种与收获所形成的不等式的关系,让人生的痛苦与喜乐更是充满了无限的神秘色彩。人都有成功的迹象,就是没有成功的定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