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02:54:48

胸腰椎骨折

胸腰椎骨折范文篇1

【摘要】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钛钢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其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及钛板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46例,合并截瘫34例,椎管骨性占位,硬膜受压,但无神经症状12例。观察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和局部脊柱的稳定性。结果46例随访1~4年,平均2.3年。伤椎高度恢复90%30例,恢复80%16例,X线片显示植骨均已融合,无钢板螺钉断裂和松动现象。34例截瘫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除A级3例未能恢复外,其余恢复1~2级。结论对来自椎管前方压迫的胸腰椎骨折,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固定具有减压彻底、神经功能改善率高、一期固定融合成功率高及脊柱稳定性好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前路减压;内固定TreatmentofFractureofThoracolumbarVertebralBodybyAnteriorDecompressionCombinedwithAutograftsandPlateInternalFixationQINZuen,LIYuehui,CHENYun,etal(DepartmentofOrthopedics,thePeople′sHospitalofZiyang,Sichuan,Ziyang6413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linicaloutcomeofthoracolumbarfracturestreatedbyanteriordecompression,autograftsandinternalfixationbyplatesystem.MethodsFromJan2002toDec2006,fourtysixcasesofthoracolumbarfracturewerestudied.Thirtyfourofthemaresufferedwithspinalcordinjuries.Allcaseswereoperateduponbyanteriordecompression,reduction,autogenousiliacgraftingandfixationbyplatefixationsystem.ResultsAllcaseswerefollowedupfor1~4yearswithanaverageof2.3years.Nocomplicationsoccurred,suchasbreakingoftheplateandscrew,30casesoftheheightoffracturevertebrawererecovered90%,16caseswererecovered80%.Allthepatientswererecovered1to2Frankelgrades,except3caseswhosespinalfunctionwereAgrade.ConclusionTheanteriordecompressionisaneffectivewayforthoracolumbarfracturescombinedwithspinalinjuries,foritcanattaincompletedecompression,highrecoveryratetothenervefunction,highrateoffixationandfusionatonestageandgoodspinalstability.Keywords:thoracolumbarfracture;anteriorroutedecompression;internalfixation胸腰椎骨折是最常见的脊柱骨折,由于受伤机制的不同,骨折类型及手术方式较多,前后路手术各有其优缺点和适应证。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46例,疗效满意,现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前路减压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及操作要点分析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6例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20~61岁,平均37.8岁。新鲜骨折37例,陈旧性骨折9例。骨折部位:T112例,T126例,L123例,L210例,L35例。骨折类型:爆裂型骨折23例,屈曲压缩骨折16例,骨折脱位7例。致伤原因:坠落伤24例,重物压砸伤7例,车祸伤15例。术前都摄X线片及CT或MRI检查,结果显示损伤椎体的椎管前方有骨性物占位40%~50%26例,50%以上20例。46例中合并不完全性截瘫31例,完全性截瘫3例,骨性椎管占位,硬膜受压,无神经症状12例。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3例,B级6例,C级14例,D级8例,E级3例。1.2手术方法气管内插管全麻,侧卧位,一般以椎管前方骨折块压迫较重的一侧逐层进入。T11、12骨折切除第10肋骨经胸入路,L1、2骨折则切除第12肋骨经腹膜后入路,L3、4骨折经腹膜后入路。暴露损伤椎体及上、下各一正常椎体的侧前方,结扎切断腰动脉、静脉或肋间动静脉,切除损伤椎上下两个椎间盘、骨折椎体的椎弓根,明确椎管前壁的位置,切除伤椎体后1/2骨质。根据前方压迫情况,小心去除突入椎管内的骨折块及椎间盘组织,使硬脊膜囊充分减压。在距上位正常椎体的上缘8mm作终板平行线与椎体后缘8mm作后缘平行线,两线相交处为上位椎体螺栓进钉点。在距下位正常椎体的下缘8mm作终板平行线与后缘8mm作后缘平行线,两线相交处为下位椎体螺栓进钉点。按与椎体终板平行且向前倾斜10°方向置入螺栓,以螺栓尾部为支点,用撑开器将椎体间适当撑开,在伤椎相邻上下椎中间部位开1.2cm宽的骨槽。在撑开伤椎间隙的情况下,将合适长度的髂骨嵌入,使骨块在矢状位上距离椎管前缘约5mm,在冠状位上应达到椎体的中心。松开撑开器,将合适长度的钛板置于螺栓上,将螺帽拧入螺栓,暂时不拧紧,并将带套起子原位留置;以带套起子为支点,用压缩钳向中间压缩,拧紧螺帽;松开压缩钳与带套起子,于钛板前部、螺栓前方拧入螺钉各1枚。冲洗,置入引流管,逐层缝合。术中出血量600~1000mL,平均850mL,输血500~800mL,平均500mL。手术时间2.5~3.5h,平均2.8h。1.3术后处理术后引流24~48h,预防性应用抗生素4~5d,镇痛3~4d,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无神经症状者术后14d佩戴支具下床;截瘫者选用神经营养药,注意截瘫护理、防治截瘫并发症,待截瘫恢复后佩戴支具下地,均用支具保护直到影像学检查证实坚强融合为止。2结果46例术后X线片复查,骨折椎体高度恢复90%30例,恢复80%16例。经过1~4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3年),螺钉钢板无断裂及松脱现象,椎体间植骨均融合良好,脊柱稳定。34例截瘫者,神经功能除3例A级未能恢复外(术后只有截瘫平面的下降),其余均有1~2级的恢复。随访期内A级3例,C级6例,D级10例,E级15例。3讨论3.1前路减压内固定手术的优缺点前路减压优点:a)经前路减压手术暴露充分,能直视下切除椎体后2/3,去除椎管前方的骨折块,直视下容易分辨硬脊膜与骨块的分界,向远离脊髓方向用力,术中损伤脊髓的风险降低[1]。充分解除脊髓神经根的压迫,为脊髓马尾神经功能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减压效果明显[1,2]。本组46例术后神经损伤无1例加重,31例不全截瘫均有1~2级神经功能恢复;b)不破坏脊柱的后柱结构,同时可创造良好的植骨床,植骨融合率高,减压、植骨及固定可同时进行,达到一期重建脊柱稳定性的目的,符合生物力学特点。前路减压仅破坏了一侧中柱,有时一侧的椎弓根亦受到破坏,但多数作者认为不会明显影响脊椎的稳定性[2~4];c)固定牢靠,力学性能好,脊椎的运动中轴在椎体和椎间盘的中部,站立时躯干的负重力线在中轴腹侧,做前路内固定则由于在生物力学上正处于运动节段的负重线上,因而可恢复脊柱的负重功能[3~5]。前路减压的缺点:较后路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手术时间长,因此,要求掌握好手术技巧、熟练操作,可明显减少手术的创伤和出血。本组平均出血850mL,平均手术时间2.8h。3.2胸腰椎前路减压内固定手术适应证由于外科技术和医学影像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CT、MRI的广泛应用,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胸腰椎骨折中脊髓神经所受的打击或压迫大多来自硬脊膜前方。前路手术可以直接切除突入椎管内的致压物及充分解除脊髓压迫,减压、植骨和固定可同时进行,达到一期脊柱重建的目的;加重脊髓损伤的机会小,减压彻底,截瘫恢复率高;钛板内固定牢靠且固定节段短,有利于术后椎体间植骨融合及脊柱活动功能的恢复;某些陈旧性脊柱骨折在截瘫恢复保持恒定后,行前路减压术后神经功能有恢复,即使晚期的减压手术也有效[4~9]。根据本组临床总结,我们认为前路手术适应证主要有:a)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经CT、MRI证实致压物来自椎管前方,而后方无骨块进入椎管者;b)胸腰椎爆裂型明骨折虽无神经症状,但椎管受累胸椎大于40%,腰椎大于50%者;c)已施行后路手术,但脊髓前方致压物仍未解除或脊柱仍存在不稳定者;d)陈旧性胸腰椎骨折有迟发性神经损伤者。3.3前路减压的手术时机从理论上讲,脊柱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越早减压,越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7,8],但宋跃明等[9]曾经观察减压时间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发现伤后1周、3个月、6个月内减压后神经功能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本组无1例施行急诊手术减压。其原因主要为:a)急诊手术技术力量难以保证。b)目前此类患者中高能量损伤的比例较高(如交通伤、高处坠落伤),且常合并多发伤,在观察期内可以发现和及时处理合并损伤,避免医源性并发症,而伤后1周左右椎管前静脉丛血管栓塞、手术出血明显减少,手术也较清晰,操作更安全。因此本组37例新鲜骨折均在伤后5~8d行手术减压,不全截瘫均有1~2级恢复。3.4前路减压内固定术的操作要点a)必须90°侧卧位并牢靠固定,防止前后倾斜以保证螺钉和螺栓方向准确;L1以下骨折采用腹膜后入路,T12骨折采用经胸腹膜后入路,T11以上骨折采用经胸入路;减压前切除上下椎间盘及骨折椎体的椎弓根,明确椎管前壁的位置。b)要小心游离切断、结扎肋间动、静脉及横跨在椎体上腰动、静脉。c)减压时,要用髓核钳、刮匙和尖嘴咬骨钳,蚕食法将硬膜外的骨片一一切除,使椎管前方左右上下角无残留骨碎片及椎间盘组织。并用神经探子能探入椎管内2cm左右无梗阻,部分可见硬膜囊搏动。d)上位椎体下缘和下位椎体上缘开槽时不宜切除过多,以免影响螺钉植入后的牢固性。上、下位椎体置入螺栓后,用撑开器适当撑开使损伤椎体高度恢复,避免过度撑开而加重脊髓损伤。应根据开槽长度修整植骨块,一般比植骨槽长1~2mm,使其植入槽内后能嵌紧和牢靠,植骨块太长易损伤脊髓;太短小则脊柱后凸畸形不能矫正,而且植骨块的上下端与椎体接触不牢固或接触面太小,影响植骨块稳定性融合率。e)根据上下椎体螺栓间的距离和椎体宽度,正确选择钢板和螺钉的长度;注意置入螺钉方向,避免螺钉过长损伤椎体对侧血管或方向不准而误入椎间盘或椎管。【参考文献】[1]KanedaK,TaneichiH,AbumiK.Anteriordecompressionandstabilizationwithkanedadeviceforthoracolumbarburstfracturesassociatedwithneurologicaldeficits[J].JBoneJointSurg(Am),1997,79(1):6983.[2]TrclnNT,WatsonNA,TencerAF,etal.Mechanismoftheburstfractureinthethoracolumbarspine[J].Spine,1995,20(18):19841988.[3]谭伦,郭勇.前路减压植骨K形钛板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J].实用骨科杂志,2005,11(6):495497.[4]GhanayemAJ,ZdeblickTA.Anteriorinstrumentationinthemanagementofthoraeolumberburstfraetures[J].ClinOrthop,1997,(335):89100.[5]黄成彬,肖增明,李世德,等.前路减压植骨Zplate钢板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42(20):15511553.[6]康列和,刘文和.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前路内固定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1):6263.[7]McAfeePC,BohlmanHH,YuanHA.Anteriordecompressionoftraumaticthoracolumbarfractureswithincompletenerologicaldeficitusingaretroperitonealapproach[J].JBoneJointSurg(Am),1985,67(1):89104.[8]DunnHK.Anteriorspinestabilizationanddecompressionforthoracolumbarinjuries[J].OrthopClinNorthAm,1986,17(1):113117.[9]宋跃明,刘立岷,龚全,等.前路减压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J].中华创伤杂志,2006,22(1):2023.

胸腰椎骨折范文篇2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脊柱矫形;影像学分析

胸腰椎骨折在脊柱损伤中较为常见,可占脊柱骨折的50%以上,其中AO-A型骨折占比很高[1]。复位骨折、矫正椎体及脊柱序列畸形、恢复椎管及椎间孔高度和容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关键。后路切开跨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在临床应用广泛,但开放手术对脊旁软组织剥离广泛、创伤大,术后即使骨折愈合,长期医源性腰痛的发生率仍较高。近年来随着脊柱微创技术的发展,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已被引入到脊柱骨折的治疗中,在达到复位固定效果的同时能减少创伤[2]。笔者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20-12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23例胸腰椎骨折,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①胸腰椎骨折,年龄18~65岁;②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相符,椎管相对完整,椎体高度丢失≥1/3;③病程<2周;④术前疼痛VAS评分≥4分;⑤无受伤节段以下的神经功能障碍。排除标准:①儿童及高龄患者;②病理性骨折;③爆裂骨折波及椎管,出现骨折脱位及三柱横断骨折;④合并肢体远端神经功能障碍;⑤全身或术区域感染、凝血功能异常、心肺功能异常等无法耐受手术者。纳入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19~65岁,平均43.2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7例,摔伤4例,交通事故伤2例。骨折节段:T122例,L111例,L23例,L31例,T8、L21例,T12、L41例,T12、L31例,L1、L51例,L1、L31例,L1、L21例。29个骨折椎体按AO分型:A1.2.1型20个,A1.2.3型4个,A1.3型1个,A2.2型2个,A3.1.1型2个。

1.2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成功后常规留置导尿管,俯卧于手术床,悬空腹部,C型臂X线机透视手术节段,采用初步手法按压复位,在目标椎体上下椎体的两侧椎弓根投影处作标记。术前30min预防性静脉滴注抗生素。常规消毒铺巾,C型臂X线机覆盖无菌塑料套备用。在标注椎弓根投影外侧约0.5~1.0cm外展5°~10°及根据X线片中椎体矢状面的倾斜方向置入直径2.0mm定位导针,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调整各定位针尖端指向椭圆椎弓根投影外上象限边缘的目标进针点,正位透视下将各导针沿椎弓根投影的外上至内下方向置入椎弓根,侧位透视观察调整进针深度,明确导针尖端到达或超过椎体后缘进入椎体时,正位透视的导针尖端不超过椎弓根内壁,即可认为该钉道是安全的。沿导针进针点处皮肤各作1个长1.5~2.0cm的纵形切口,切开皮下、深筋膜,使用皮肤扩张器沿定位针逐层套入,将导向扩张器带齿尖端卡于椎板骨面维持进钉角度,拔除导针,测量深度后沿扩张器固定的方向攻丝后置入椎弓根钉。完成全部椎弓根钉置入后再次透视,明确螺钉位置及长度是否达到预期,选取合适长度的连接棒,根据病变节段的生理曲度塑形后安装于持棒器上,从一端切口纵行置入,钝性分离将棒的两端置入上下两枚椎弓根钉尾槽口内,对侧采用同样的方法置入连接棒,旋棒后于各钉尾置入螺帽初步固定,撤除持棒装置。侧位透视下将远端螺帽拧紧,通过上下小切口置入撑开器,在透视下适当撑开,进一步复位骨折椎体并矫正屈曲畸形,最后锁紧固定螺帽,折断螺钉尾叶片,冲洗创腔,电凝止血,通常不需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并包扎切口。术后予以止血、止痛等对症治疗,卧床休息,肛门排气后可开始恢复进食,术后第2天复查胸腰椎正侧位X线片,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在术后3~5d即可在胸腰支具保护下下床活动。

1.3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比较术前与术后2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伤椎前缘、中心、后缘高度、伤椎Coob角、椎体楔变角、椎管矢状径,比较术前与术后2个月伤椎上方与下方的椎间孔高度、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面积。X线片的观察和测量采用麦德PACE系统(广州麦德医像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影像学指标的测量主要在侧位X线片上进行。伤椎Cobb角为伤椎上位椎体上终板与伤椎下位椎体的下终板的夹角,椎体楔变角度为伤椎上下终板平面角度,椎体楔变指数为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61个月(图1)。共经皮置入119枚椎弓根钉,手术时间68~120min,平均89.8min。术中出血量10~90mL,平均48.5mL。未出现椎弓根钉进入椎管引发脊髓、神经根及马尾神经的损伤,术后未出现切口愈合不良、感染及内固定断裂、松动等并发症。术前疼痛VAS评分(7.39±0.72)分,术后2个月疼痛VAS评分(2.52±0.79)分,术后2个月疼痛VAS评分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59,P<0.001)。术前ODI指数(87.57±4.13)%,术后2个月ODI指数(25.74±3.21)%,术后2个月ODI指数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001,P<0.001)。对29个手术椎体的影像学指标进行手术前后比较,术后2个月伤椎前缘、中心、后缘高度、椎体楔变指数、椎管矢状径、伤椎下方椎间孔高度、伤椎下方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增加,伤椎Coob角、椎体楔变角较术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2个月伤椎上方椎间孔高度、伤椎上方椎间隙高度、伤椎上方椎间孔面积、伤椎下方椎间孔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3讨论

胸腰段椎体是骨折的好发部位,既往对于没有明显神经损伤的胸腰椎压缩骨折常首选非手术治疗,但非手术治疗的远期效果往往难以令人满意,其骨折复位的程度有限,常因伤椎高度丢失而出现脊柱后凸畸形、伤椎退行性改变加快,甚至使得部分年轻患者丧失劳动能力;同时骨折愈合的周期长,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卧床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升高。随着临床对胸腰椎骨折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逐渐发现脊柱生物力学的恢复是保证治疗疗效的关键,越来越多脊柱外科医师倾向于早期积极采用手术治疗[3-4]。经典的手术方式为标准后侧入路或侧方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优点在于能获得良好的骨折复位及脊柱矫形效果[5],钉棒内固定系统能有效地恢复脊柱稳定性,有利于骨折的愈合。但传统的开放手术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感染的风险较高,术中脊旁肌的广泛剥离会对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慢性腰痛,术后恢复时间长。近年来随着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器械及内置物的飞速发展,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也日益成熟[6],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通过几个小切口就可以进行相关置钉、骨折复位、矫形等操作,大大减少了对脊旁肌肉造成的损伤[7-8]。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组23例术后2个月伤椎骨折复位效果满意,椎体前后缘及中点高度均得到恢复,伤椎Cobb角、椎体楔变角及椎体楔变指数的恢复证明脊柱生理曲度较术前有明显的改善。同时笔者对术后2个月椎管矢状径、伤椎邻近椎间隙及椎间孔高度、椎间孔面积这些间接反应减压效果的指标与术前进行比较发现,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也可获得一定的间接减压效果,通过伤椎上下节段适度的撑开,使得椎间孔高度增加及后纵韧带的绷紧实现椎管及椎间孔的间接减压,实际测量结果显示以椎管矢状径宽度及伤椎下方椎间隙、椎间孔高度的增加为主。术中C型臂X线机透视及术后随访期间均未发现因置钉失误引起的并发症,证明经皮置钉技术安全可靠。经皮置钉的准确与否跟患者体位、术中透视的配合密不可分,患者俯卧于可经X线透视的水平位手术床。将C型臂X线机刻度调整为0°后垂直床长轴方向置入手术床,在预定手术区域进行初步透视,手术可根据透视的图像作适当轴向转动调整,直至出现两侧椎弓根完全对称的标准正位透视图像,在获得标准正位的透视图像后用划线笔标记目标椎弓根的体表投影位置。在进行侧位透视时除了将C型臂X线机刻度调至90°外,也要保证透视平面与目标椎体垂直,避免透视椎体终板出现“双线征”。如不在标准的正侧位投影下操作,容易导致误判而出现置钉偏差。获取标准正侧位图像后在手术床及C型臂X线机中均作好标记,方便术中快速切换正侧位透视。笔者主要使用实心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先用导针标记进针点及确定钉道方向,理想的进钉点位于椎弓根投影的外上象限外缘2点钟(右)或10点钟(左)处,逐层套入撑开器后用带齿套筒抵住椎板维持导针方向,拔除导针攻丝后依次置入合适尺寸的椎弓根钉。如术前影像学资料中发现患椎邻近椎体一侧或两侧的椎弓根细小或畸形预计无法置钉时,可提前向下或向上跳过一个节段椎弓根进行上述置钉操作。伤椎是否必须置钉目前尚无定论,更多的螺钉可增加固定节段的稳定性,但通常跨伤椎钉棒固定结合支具辅助固定即可满足术后早期的活动要求,应根据两端螺钉稳固情况及患者经济情况酌情选择治疗方法。骨折复位及后凸畸形的矫正分为两个阶段,切开前通过牵引和手法按压初步复位,可有效增加下一个步骤撑开矫形的幅度。内固定置入后使用撑开器进一步复位骨折及矫正畸形,此步骤需要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完成,注意需避免过度撑开或过伸导致神经系统的损伤。因该术式无法对椎管进行直接减压,对于合并椎管内血肿或骨折块占位伴脊髓神经损伤的患者应行切开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

参考文献

[1]MazelC,AjavonL.Malunionofpost-traumaticthoracolumbarfrac⁃tures[J].OrthopTraumatolSurgRes,2018,104(1):55-62.

[2]陈安刚,曾本强.经皮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1,36(1):49-51.

[3]DeqingL,KejianL,TengL,etal.Doesthefracturefragmentattheanteriorcolumninthoracolumbarburstfracturesgetenoughattention[J].Medicine(Baltimore),2017,96(6):e5936.

[4]张中伟,胡隽宇,龚遂良,等.后路椎弓根钉短节段固定治疗青壮年胸腰椎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5):385-387.

[5]谢胜荣,丁忠均,董迎春,等.经皮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与非手术治疗TLICS4分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9,34(11):1160-1162.

[6]白长双,王法佳,戴尚轶,等.经皮与开放椎弓根钉固定胸腰椎骨折的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0,28(12):1098-1103.

[7]韩杨,杨英.3种手术方法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9,34(1):58-60.

胸腰椎骨折范文篇3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自2003年9月至2007年9月,选择15例损伤平面以下无神经功能损害,无需进行椎板减压的单纯胸腰椎骨折患者,在C臂X线机定位下确定需要固定的椎弓根根部,做4个1.5cm长的切口,固定与复位均在4个小切口内完成。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0~30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患者均恢复椎体高度并矫正椎体后凸畸形。手术时间约1.5h,出血量约80mL。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关键词】经皮;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已被临床证实是安全可靠的。传统的开放手术方式须做广泛的软组织剥离,手术创伤大,出血多,住院时间长。我院自2003年9月至2007年9月对15例腰椎骨折行经皮穿刺椎弓螺钉内固定(mi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pediclescrewsosteosynthesis,MIPPSO),取得满意的疗效[1~3],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28~65岁,平均48.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7d,平均4.5d。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5例,高处坠落伤8例,重物砸伤2例。损伤节段:T111例,T123例,L16例,L24例,L31例。根据Denis分型,压缩性骨折13例,爆裂性骨折2例。X线片显示:椎体受压占原有椎体高度1/2有9例,1/3有6例;成角畸形均大于20°。CT片显示:椎体后缘骨块突入椎体小于1/4有13例,1/4~1/3之间有2例,所有病例均无下肢和大小便障碍。2手术方法麻醉成功后,俯卧位行体外牵引复位。首先用C臂机定位骨折椎体,用记号笔做体表标记,再在C臂机下体表标记上下2个相邻的椎弓根部,以这4个椎弓根根部的点为中心,各做4个1.5cm长的切口,在C臂机引导下拧入4枚椎弓根螺钉,在同侧相邻切口间打隧道,将折弯后与骨折处胸腰椎生理曲度一致的棒沿隧道穿入,并在4个小切口内将棒与椎弓根螺钉稍做固定。锁紧下位椎弓根螺钉与棒结合处,安装椎弓根螺钉延长棒,皮肤外在C臂机引导下予撑开上位椎弓根螺钉以复位,直至矫正后凸畸形、恢复骨折椎体及椎间隙正常高度。去除椎弓根螺钉延长棒,将4个钉棒结合部拧紧,横联接未安装,再次用C臂机确定固定后的位置。冲洗并缝合4个小伤口。3结果本组各例均在经皮穿刺下完成操作,无微创手术失败而改行开放手术者。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0~30个月,平均18个月。手术时间70~150min,平均90min;术中出血量50~200min,平均80min。术后3d带腰围下床活动,1周后出院,1个月后恢复轻重度工作。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好,恢复的骨折椎体高度和椎体间隙高度无丢失。4讨论4.1MIPPSO技术要点MIPPSO术前须认真进行C臂X线定位,正位像两侧椎弓根投影对称、棘突居中,侧位像椎弓根显示清楚。进针点为椎弓根两“眼睛”中点外侧缘,正位投照时,导针进入后其针头距离上终板约1.0cm,距棘突中线约1.0~1.5cm。椎弓根轴心位投射时,定位克氏针针尖不超越椎弓根“眼睛”周边;侧位像上应在椎弓根中轴线上,与上终板平行。进针点不能太偏中线,如夹角大于15°时,正位投照像针尖接近或超越中线,或椎弓根轴心位投照像针尖超越椎弓根“眼睛”,提示进入椎管,应退出导针。皮下肌肉隧道沿肌纤维钝性分开,隧道要宽松,两螺钉尾端“U”型开口相对,并在同一直线上,以便于钉棒安装。4.2MIPPSO手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手术适应证:脊柱骨折后,椎体高度丧失,高度低于原有的1/2,脊柱不稳定;或脊柱生理曲线丧失,后凸20°,但无损伤平面以下的神经功能损害,无需进行椎板减压。如脊柱骨折严重同时伴有损伤平面以下神经功能损害,需进行彻底的椎管减压,则不能采用该微创技术。手术禁忌证:伴有两个以上椎体压缩性骨折,伤椎至相邻椎的椎弓根有骨折,有出血倾向,不能耐受手术。4.3MIPPSO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机制后纵韧带在椎体后中央处最厚,在椎间盘与椎骨相连处向两侧逐渐变薄,椎间盘水平宽于椎体水平,L1~3宽于L4~5和胸段,因此下腰椎产生的间断复位作用不如胸腰段,胸腰段间接复位作用效果佳。除后纵韧带外,能使椎体后壁骨折间接复位的另一结构是位于后纵韧带深部的椎体后壁与椎间盘的连接,其作用可能较后纵韧带更重要。Harrington的实验表明,单纯靠后纵韧带产生的间接复位在L1水平最多能使35%受压椎管得以恢复,再加上后路器械和过伸体位依靠后纵韧带和椎体后壁与椎间盘的连接等,能使非D型爆裂骨折椎管受压恢复到较好程度。因此,利用后纵韧带、椎间关节软骨及椎间盘轴向撑开力使椎管内占位小骨块有限闭合复位回纳原理和经皮椎弓根螺钉结合皮下遂道和垂直安装原理,达到使伤椎恢复椎体及椎间隙正常高度的目的,进而恢复脊柱的生理曲度,维护节段完整性和稳定性。但一般适用于神经症状较轻、以前柱压缩为主、椎管内占位小于1/4~1/3矢状径的胸腰段脊柱骨折。其优点为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后柱稳定性的破坏,减少组织损伤和肌肉剥离,可以减少椎旁肌血管神经的破坏,维护脊柱软组织的平衡,避免影响脊柱活动。无论是住院时间还是术中出血均大为减少,并具有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小、平整美观、费用少等优点,目前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应用于胸腰椎骨折前景看好,但缺少长期的随访资料证实其远期疗效。总之,MIPPSO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以下优点:a)切口小;b)出血少;c)手术所累及或损伤的组织小;d)患者术后恢复快;e)住院时间短。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5h,出血量约80mL,患者第2天即可下床活动,1周后出院。【参考文献】[1]LoweryGL,KulkarniSS.Posteriorpercutaneousspineinstrumentation[J].EurSpineJ,2000,9(1):126130.[2]池永龙,徐华梓,林焱,等.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初步探讨[J].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1):13071311.[3]董杨,徐建广,陈砀,等.微创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05,8(1):56.

胸腰椎骨折范文篇4

【关键词】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室护理配合;价值

腰椎骨折是脊柱创伤性疾病的一种,主要在青壮年中发病,发病的原因主要为砸伤或高空坠落伤,对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截瘫的情况[1]。本次研究主要对腰椎骨折患者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时手术室护理配合的价值进行分析,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腰椎骨折患者80例,均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手术过程中均采取手术室护理配合。男52例,女28例,年龄20岁~62岁,平均年龄(48.52±3.69)岁,受伤时间0.5d~8.0d,平均(3.56±1.01)d。1.2方法。患者均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在其手术的过程中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等。1.2.1术前准备。①心理干预:巡回护士加强患者的术前访视,对其心理状态、基本状况等进行了解,并填写术前评估表,对其耐受性进行评估。同时,积极为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的相关注意事项以及步骤,以及护理人员和医生的情况,消除其陌生感。针对腰椎骨折患者的具体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增加其对手术的信心,确保手术顺利进行。②器械准备:实施手术前,器械护士对手术所需的高频电刀、配套装置、无菌包、螺钉、体位垫、氧气装置、负压吸引器等器械进行检查;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应保证动作轻柔,避免产生较大的碰撞声,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1.2.2术中配合。①麻醉配合:腰椎骨折患者在入室后,巡回护士应积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充分鼓励、关心患者,并加强其隐私保护以及保暖,协助麻醉师为患者实施麻醉。护理操作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合理按照医嘱给予患者抗生素对切口感染进行预防,并建立2条静脉通道,用以输液和用药。②体位护理:在患者麻醉满意后,确保其脊柱轴线的稳定性,协助取俯卧位,将头部偏向一侧,在患者的髂前上棘、胸前放置软垫,必要时贴美皮康,减少压疮的情况。保证患者的双上肢处于自然弯曲状态,将其上肢放置于头部两侧,并在双踝、双膝下放置软垫,使踝关节处于自然弯曲的状态,并悬空足趾,膝关节通过约束带进行固定。在患者大腿肌肉丰满处贴贴负极,避免电凝对皮肤造成烧伤。③手术配合:器械护士积极熟悉手术的具体操作流程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并提前进入手术室备齐器械,铺好手术台,对专用器械以及常用器械进行区分,并合理摆放。实施手术操作的过程中器械护士应敏捷、及时以及主动进行配合,熟练完成各种操作,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手术效率。器械护士应保证术野的整洁、无菌,及时清除手术台上的污渍,确保无菌操作。④密切监测:加强腰椎骨折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若其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保持静脉通畅,减少人员流动和开门的次数,创造无菌环境。1.2.3术后护理。手术后,搬动患者时动作应轻柔,检查患者俯卧时各个受压部位的皮肤,并注意保暖。在患者的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时,将其运送回病房,并做好交接工作。1.3观察指标。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分析。

2结果

2.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80例腰椎骨折患者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并接受手术室护理配合,其手术时间平均为(100.45±9.23)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32.12±2.69)mL。2.2并发症80例腰椎骨折患者中1例(1.25%)患者出现便秘,2例(2.50%)患者出现腹胀,1例(1.25%)患者出现切口延迟愈合,并发症发生率为5.00%。

3讨论

目前,腰椎骨折临床主要是通过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加强手术室护理配合,能够促进手术效果的提高,改善预后[2,3]。实施手术治疗前要对患者心理状态、基本状况等进行了解,为其讲解手术室环境、手术的相关注意事项、步骤以及手术时的护理人员和医生情况,可以更好地消除患者的陌生感[4]。同时,给予其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及成功案例讲解,能够促进手术信心增强,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器械准备能够保障患者的手术顺利实施,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5]。麻醉配合、体位护理则可以更好对患者的脊柱轴线稳定性进行确保,减少患者出现压疮的情况,合理粘贴负极可避免电凝对皮肤造成烧伤。手术配合中,器械护士积极有效的配合可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效率;密切监测能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并进行处理;手术后做好交接工作,可以使得患者接受更加针对性的病房护理,促进康复[6,7]。综上所述,在腰椎骨折患者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能够减少患者的创伤,控制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从而改善其预后,临床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成兰.经后路伤椎置钉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护理[J].浙江医学,2015,37(20):1712-1714.

[2]王惠梅.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配合[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24):3330-3331.

[3]鲁华,石亚灵,代群,等.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及手术配合[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8(5):57-59.

[4]吕仲英,钱龙梅,谭玉香,等.后路腰椎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自体骨植骨融合术的手术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4):81-83.

[5]顾向军.内镜辅助下经皮置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配合[J].护理与康复,2010,9(6):548-549.

[6]从金霞.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术38例的手术护理配合[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6028-6029.

胸腰椎骨折范文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共72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12例;年龄在24~65岁,平均年龄为(41.2±8.2)岁。观察组男25例,女11例;年龄在21~67岁,平均年龄为(41.3±8.1)岁。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遵循的程序均符合相关伦理学标准,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1.2方法:患者均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合手术室护理:1.2.1术前访视。巡回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行术前访视,从而了解并掌握患者的身体状态、是否存在其他原发性疾病、是否肥胖等,以此评估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性,并做好手术准备工作,包括手术中需要使用的C臂机、无菌包、明胶海绵以及负压吸引器等。1.2.2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应保持手术室环境的舒适,并主动询问患者状态,及时进行查对工作,并协助建立静脉通路,并对气管插管患者进行严密监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麻醉成功后,协助患者取俯卧位,并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垫高患者髂前上棘和胸部,避免压疮发生。电极的负极应置于患者大腿肌肉较为丰富的位置,从而预防灼伤。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按顺序摆放敷料和器械,并主动配合手术医师的操作,准确传递无菌纱布、手术刀以及缝针等,从而提高手术效率。严格查对手术中需要用到的血液制品及液体,并对手术护理记录单进行细致填写。1.2.3术后护理。当患者体征平稳后,由麻醉师以及巡回护理人员将其送回病房,并与病房责任护理人员进行细致交接。术后14d,患者切口基本愈合,可配戴围腰进行下床活动,促进患者康复。1.3评价指标: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作为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1.4统计学分析: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经P值进行判定,其标准为:若P值<0.05,则提示最后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若P值>0.05,则提示最后数据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讨论腰椎骨折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目的在于恢复患者腰椎的稳定性,并缓解疼痛[3]。当时由于腰椎的生理解剖结构较为特殊,再加上术中体位的影响,稍有疏忽就会导致患者血管、脊髓或神经受损,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并给患者带来更大痛苦,引发医疗纠纷[4]。因此在围术期中,有效的护理配合十分重要。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36例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腰椎骨折患者采用了手术室护理,经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χ2=8.867,P=0.003。手术室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丰富的病理生理知识,并熟悉每一种手术工作和操作器械的使用方法,这样才能准确、迅速地为手术医师传递器械,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效率。可以说,手术室护理能够对医疗安全程度、医疗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是护理模式发展的新方向、新要求[5]。而优质的手术室护理能够使医院建立起更加良好的公益性形象,并形成和谐的工作环境,从而有助于提高医护工作的效率,使患者更加满意。

综上所述,在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海芳,丁晓白,叶玲飞,等.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术中配合及护理[J].中医正骨,2013,25(11):70-71.

[2]黄萍,赵苏丽,赵卓华,等.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术的手术护理配合[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1):326-326,327.

[3]武毅.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配合[C].//中华护理学会第16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2:1374-1376.

[4]张杨,刘雪霞,翟继卫,等.浅谈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手术室护理方法[J].中外健康文摘,2013,11(41):273-274.

胸腰椎骨折范文篇6

【关键词】脊柱骨折胸腰椎前路内固定

本院自2004年以来,用万向脊柱前路固定系统(anteriorlockingplatesystem,ALPS)治疗胸腰椎骨折38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29例,女9例;年龄21~45岁,平均30.8岁。高处坠落18例,车祸11例,腰背部砸伤7例,其它外伤史2例。6例合并四肢骨折,伴完全截瘫的6例,不全瘫的28例,无神经症状的4例,9例合并肋骨骨折,2例合并有颅脑外伤。术前脊柱后凸畸形角度27°±13°,术前脊髓损害按Frankel分级,如表1所示。表1术前术后随访时脊髓神经损害Frankel分级(患者数量n=38)

1.2影像学检查

本组38例均拍X线正侧位片,CT或MRI片。骨折类型为爆裂骨折,CT片示碎骨块突入椎管压迫脊髓神经,椎管截面面积小于正常的30%~90%。椎管占位骨块主要来自前方,12例伴有横突或棘突骨折,T8骨折2例,T9骨折1例,T10骨折3例,T11骨折5例,T12骨折6例,L1骨折8例,L2骨折10例,L3骨折3例。

1.3手术方法

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切口为常规前路剖腰切口,在胸段切除伤椎上方2根肋骨,经胸腔进入,在胸腰段(T11~L1),切除T10肋骨,经胸膜外进入,L2以下椎体侧腹膜进入,显露骨折椎体及相邻上下各一椎体的侧前方,切断结扎腰血管,骨折椎体作次全切除,彻底清除椎管内的占位骨块及椎间盘组织,使硬膜充分减压。用撑开器通过万向固定螺钉撑开并复位,矫正后凸畸形。在髂骨上取三面皮质骨植入骨槽,安装钛板,安放引流管,缝合切口。术后护理同脊柱前路手术常规护理,卧床3~4周可戴支具下床活动及康复训练,截瘫或不全瘫患者安排1~3个疗程的高压氧治疗。

1.4治疗结果

术后2周复查X线片,所有患者内固定无脱落、断裂。骨折椎体高度完全恢复有12例,大部分恢复18例,没有恢复的8例,有16例术后CT示椎管占位骨块完全清除,全部病人无肺部感染、褥疮、尿路感染等并发症。38名患者接受至少6~36个月的随访(平均18个月),除1例骨折未愈,内固定螺钉脱落再次治疗外,其余X线片显示椎体已骨性融合,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等现象。融合时间平均为3.2个月,术后脊柱后凸角度21°±8°,平均矫正为6°,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见表1,部分患者髂骨取骨处感疼痛。典型病例(图1、2)。

图1男,34岁,L1椎体爆裂骨折,术前X线正侧位片1a、1b及CT片1c示:脊柱后凸畸形较明显,有碎骨块突入椎管压迫脊髓,椎管占位骨块来自前方

图2L1椎体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后X线正侧位片2a、2b及CT片2c示:脊柱后凸畸形明显矫正,椎管占位骨块彻底清除。

2讨论

胸腰椎骨折常为爆裂骨折,主要损伤了脊柱的前柱及中柱。椎体骨折碎块突入椎管,压迫脊髓神经,严重的可造成截瘫或不全瘫。治疗目的是彻底解除压迫脊髓神经的骨折块,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恢复骨折椎体的高度,消除后凸,为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有利条件[1]。前路手术能直接清除椎管占位骨块,充分彻底的解除脊髓神经压迫,为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有利条件。最大限度的保留后柱的结构完整。后路手术的椎板减压,不能解除硬膜前方压迫,还破坏了后柱的结构,增加了脊柱的不稳[2]。

重建脊柱的稳定性非常重要[2~4]。万向脊柱前路固定系统经专门设计,操作简便安全,能保证融合节段的稳定性,有利于植骨融合。但也应该看到,再坚强的内固定,其作用都是相对的、暂时的,植骨不融合,时间长久容易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

就植骨而言,三面皮质骨更符合生物力学要求。肋骨接触面小强度不够,易松动也不易愈合。自体腓骨植骨愈合慢,良好的植骨融合是确保脊柱永久性稳定的关键[5]。术中取骨时应避免损伤股外侧皮神经,此神经在髂前上棘腹股沟韧带附着处之下方穿出,分布于大腿外侧皮肤,损伤后可引起大腿外侧感觉疼痛麻木或者消失,在取骨时应注意。对截瘫、不全瘫或有神经症状的患者,术后尽快使用高压氧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受伤的脊髓由于出血、水肿、微循环障碍等的改变,组织呈缺氧状态。高压氧治疗可提高损伤脊髓的氧张力及弥散率,改善其缺氧。

【参考文献】

[1]李伟,王雷,从杰,等.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综合分型与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10(6):538-539.

[2]刘建华.AF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29例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20):1585-1586.

[3]詹世强,周良安,王义生.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10):751-752.

胸腰椎骨折范文篇7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复位固定FJ器械

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不稳定骨折具有三维空间复位和短节段固定等优点,近年来在国内外已广泛开展。本院自1993年以来使用过多种椎弓根内固定器械及方法,疗效不断提高,但在实践中总感到有些器械有不足之处。自2001年5月至今作者采用FJ器械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92例,疗效十分满意。FJ器械(北京富乐公司生产)为钉棒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力学合理,固定牢固,尤其在恢复脊柱生理前凸和椎管有效减压方面较为突出。

1临床资料

本组男64例,女28例。平均32.5(21~66)岁,其中21~45岁55例,约占59.78%。骨折部位:T103例,T117例,T1219例,L141例,L211例,L38例,另有2个相邻椎体骨折脱位3例。骨折按Denis分型:压缩型19例,爆裂型42例,屈曲分离型19例,骨折脱位型9例,混合型3例,不稳定性骨折73例占79.3%。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67例,交通事故19例,压砸伤6例。并发其它部位骨折26例34处。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损伤按美国ASIA分级:A级8例,B级22例,C级37例,D级15例,E级10例,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者占89.1%。受伤后至接受手术时间6h~17d(平均5.5d),其中9例在伤后1d内手术。术前、术后有CT片对照的69例。18例已取出内固定。

2手术方法

除15例采取硬膜外麻醉外,全部采取全身麻醉。俯卧于特制脊柱手术垫上,腹部悬空。由于手术前均采用海棉枕垫伤椎处,手术时椎体压缩基本撑起,后凸畸形已基本矫正。椎弓根钉置入点对不同节段的椎体,应选择不同的定位方法。笔者按侯树勋、史亚民定位法,即T9~12集中位于关节突中点偏外之垂线与横突上1/3水平线交点;L1~4位于关节突外缘垂线与横突中点水平线之交点;而L5则在关节突外缘以外5mm与横突中点的水平线上。T11,12椎弓根螺钉不应按倾斜角方向进针,选择进针点时应略偏椎弓根中点外侧,并垂直椎体前缘进针。在伤椎上、下椎体找准位置后,用专用电钻安装特制钻头顺椎弓根管道进入椎体。用钝探针探测确保钻孔满意。如术前CT证实有椎管压迫应行椎管环形减压及探查。减压完毕后在钉尾“U”型槽口安放预弯好的固定棒,安装阻塞器及帽圈,拧紧后轴向撑开。调整完毕后安装横连杆。再次用C型臂X线机透视检查复位情况及椎管减压程度。所有患者全部取髂骨作椎板或横突间植骨,对椎体压缩严重,撑开复位后会形成“空壳”现象的都行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后常规负压引流48h,卧床6~8周后戴支具保护下床活动。

3结果

3.1椎体形态及椎管狭窄指数的恢复

本组92例对比术前、术后X线片(图1、2),测量椎体前后缘高度及Cobb′s角的变化,得出的结果为:椎体前高、后高分别由术前平均压缩剩余高度的28%(16%~40%)和76%(55%~90%)恢复到术后的86%(100%~63%)与98%(100%~86%),Cobb′s角由术前平均36.4°(13°~46°)恢复至术后平均2.6°(0°~11°)。手术前后有CT片对比的69例中,椎体后缘骨块突入椎管的程度参照张光铂分类法(根据CT片水平断层将椎管自前向后划分为1、2、3区,无移位为0),本组术前骨块后突平均为2(1~3),术后为0~1,复位率达90%以上(图3、4)。

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者66例,均获骨折愈合。18例已取内固定,无1例断钉。11例Cobb′s角丢失超过5°~9°,但测量内固定装置角度无改变,也无螺钉松动。

图1术前X线片正侧位显示骨折椎体椎弓根间距增宽,椎体压缩严重,并呈后凸畸形图2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椎体高度恢复,后凸畸形矫正,内固定牢固图3术前CT片显示骨折椎体呈爆裂,骨块向椎管占位图4术后CT片显示骨折块复位,椎管减压充分

3.2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

本组92例术前及随诊时神经功能按美国ASIA分级:术前A级8例,B级22例,C级37例,D级15例,E级10例。术后A级3例,B级4例,C级19例,D级9例,E级57例。本组术后未见神经系统损伤加重。

3.3并发症

本组1例术后因特殊原因死亡。无1例切口感染,3例髂后取骨处切口脂肪液化,培养无菌生长,换药后治愈。

4讨论

4.1FJ器械的复位机制及特点

各种经椎弓根短节段复位固定系统都能在不同程度达到三维复位固定,力学上比长节段的单纯后柱固定合理,使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大为提高。但很多器械的复位原理是先恢复椎体后部(中柱)高度,再凭借手工靠拢螺钉尾产生生理前凸,精确度与力量均欠缺,最后再提供轴向撑开力。常因其螺钉直径小、关节多,术后在反复的生理负载中易致关节松动而丢失矫正率。FJ器械是根据CD器械的原理加以改进的,不仅作用力强、固定牢靠,而且有对脊柱消旋、节段撑开、加压和水平矫正的功能[1],它可根据脊柱生理弯曲预弯,以获得脊柱畸形的三维矫正,与脊柱紧密贴合并不减弱其强度。为增加固定强度,在两根固定棒间安装横向连接器,使整个装置成为一个框架结构,可使脊柱获得理想的功能康复效果,达到生理前凸和伤椎前中柱高度同步恢复;撑开的同时由于前、后纵韧带及纤维环等组织得到充分伸展和牵张,带动了移位进入椎管内的椎体后缘骨块复位,椎管获得有效减压。马胜忠等[2]也提出:对来自椎管前方压迫<50%的胸腰椎骨折,如正确使用后路整复器械,可使骨块达到满意的间接复位。倘若脱位或爆裂骨折严重,致前、后纵韧带的完整性受破坏,造成椎管内骨块游离,则椎弓根系统复位力量减弱,必要时须切除椎板,直视下复位,以保证减压彻底,同时注意适当减少纵向撑开力并加强术中C型臂X线机监测。作者认为,“准确复位”必须包括压缩椎体高度的恢复和脊柱正常力线的恢复,两者缺一不可。后者对椎管有效减压意义更大。

4.2不稳定性骨折行植骨融合的必要性

实际上,任何坚强内固定都只能起临时的辅助作用,为骨性愈合提供条件,否则再坚强的金属物终将发生疲劳断裂,并首先在应力集中点发生。最终的功能恢复依赖于骨愈合时间的长短与质量如何。笔者强调对所有患者在固定节段常规植骨融合是减少多种并发症的有效措施,值得重视,余沛堂等[3]对椎体压缩40%以上者行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作者认为椎体压缩严重,撑开复位后会形成“空壳”现象的都必需行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

4.3椎弓根螺钉的精确置入是关键

椎弓根螺钉是胸腰段骨折复位、固定的基础。它包括进钉点准确、方向正确与深度合适。作者的经验是:(1)进钉点按侯树勋、史亚民国人椎弓根解剖定位法准确定位,从该点进钉是安全区,减少误伤硬膜囊及神经根的机会。(2)掌握进钉方向及深度,全过程用电钻加特制椎弓根钻头凭手感操作。值得强调的是必须估计到新鲜骨折,术前伤椎垫枕和术中病人俯卧在手术支架上其后凸畸形能自动矫正而使Cobb′s角减少,否则易过度倾斜误入椎间隙。螺钉深度以进入椎体80%为宜。笔者个人认为螺钉稍偏向终板骨质最硬,螺钉把持力最大。(3)作者在术中用C型臂X线机透视2次以上,确保螺钉的位置、方向、深度、复位程度以及椎管的减压情况。为了保证手术质量,无论术者经验如何丰富,切不可怕麻烦或抱侥幸心理,C型臂X线机监测绝不可减免。

总之,FJ器械的生物力学合理,结构简单而又真正具备三维空间可调的多种矫正力,固定牢靠,灵活易操作,能达到精确复位固定及椎管有效减压,加上整个置钉过程全部用电钻操作,不出意外的情况下20min即可完成整个螺钉置入过程,节省手术时间,临床疗效较满意。

【参考文献】

[1]史亚民,侯树勋,李利,等.Scofix器械(脊柱侧凸固定器)的设计与临床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2001,21:389-393.

胸腰椎骨折范文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64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确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82例。对照组男性43例,女性39例,年龄28~65岁,平均(42.3±2.5)岁。胸段脊柱骨折30例,腰椎骨折38例,颈椎14例。病因:交通意外39例,高空坠落24例,重物砸伤15例,其他4例。干预组男性42例,女性40例,年龄26~67岁,平均(42.5±2.4)岁。胸段脊柱骨折31例,腰椎骨折36例,颈椎15例。病因:交通意外40例,高空坠落22例,重物砸伤17例,其他3例。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安排检查、发放药物、输液等。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案,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2.1术前护理协助患者及家属做好各项术前检查,如备皮、备血、血常规检查、静脉滴注抗生素、灌肠等,对手术区域清洁、消毒,并做好无菌包扎;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多与患者交谈,且保持语气亲切和蔼、举止大方得体,向患者讲述医师的丰富临床经验和治疗成就,疏导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从而主动与护理、手术治疗工作相配合;采用宣传册、宣传栏、黑板报、观看录像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对病情、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有初步的了解,看到痊愈出院的希望,保持积极、轻松的心情,配合各项工作,争取早日出院。1.2.2术中护理密切关注患者在全麻诱导、全麻苏醒和术中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包括呼吸频率、心率、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主治医师并进行处理;术中患者出血量较大,应监测患者中心静脉压变化,必要时输血、输液以补充血容量;患者手术过程中一般取俯卧位,需要翻身时应直线翻身,以免扭转颈椎、损伤脊髓、颈椎等;全面检查电刀负极板在患者身上的接触部位,以免电击烧伤。1.2.3术后护理术后仍应定期监测并记录患者呼吸、心电、血压、脉搏、意识等变化情况,若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出冷汗等症状应及时告知主治医师;术后应妥善固定引流管,确保通畅,不可以出现扭曲、压折现象,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颜色、量、性质,据此进行患者预后评估,并制订针对性的术后护理方案。1.2.4出院指导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如肌肉按摩、活动关节等,注意循序渐进,根据患者的恢复程度酌情增加训练范围和强度,要求患者能独自进行整个锻炼流程。叮嘱患者出院后仍要坚持日常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叮嘱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远离安全隐患;告诉患者定期到医院复诊,检查恢复情况以及有无术后并发症、后遗症等。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05%明显高于干预组的1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P<0.05),见表1。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5.37%低于干预组的9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4,P<0.05),见表2。

3讨论

脊柱是人体的重要组织结构,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5个部分,当脊柱受到直接或间接外力时可引起节段骨折,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脊椎骨折一般病情危重,只有患者各项生命指数稳定后方可进行手术,故临床治疗时,一般先对合并症如颅脑和内脏损伤、开放性骨折等进行处理,再行手术[4]。目前仍以内固定手术为主。脊柱骨折患者病情一般较为复杂,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并发症[5]。因此,综合性的、个性化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脊柱骨折患者一般康复期较长,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家属在这段时间内注意膳食营养,以富含钙、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为主,如排骨、瘦肉、瓜果蔬菜等,确保患者康复期间营养供应。此外,患者出院后仍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包括患者创口愈合情况以及四肢、关节的功能活动情况。护理人员还要多与患者交流,询问患者的其他需求,了解日常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对工作中的短板方面进行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并加强人文关怀,将患者的感受放在工作首位,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从整体上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护理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桂秋 单位:鹤岗鹤矿医院外科

参考文献

[1]涂成华.40例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观察[J].大家健康,2016,10(12):232-233.

[2]魏艳,许晶晶,牛鑫.脊柱骨折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式及意义探讨[J].中国医学工程,2016,24(4):56-57.

[3]周翠云.脊柱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康复指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1):374-375.

胸腰椎骨折范文篇9

【关键词】脊柱损伤;法医学鉴定;CT;MRI;影像学诊断

脊柱损伤常由于工矿、交通事故或是自然灾害时,伤情往往严重复杂,并往往伴有严重的并发症症状,一般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有压缩骨折、爆裂骨折、后柱断裂、骨折脱位、旋转损伤等,并造成脊柱骨折以及感觉、运动、神经障碍,还可能导致脊髓以及神经根的损伤,因此结合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将结合对脊柱损伤法医学鉴定中CT及MRI影像学诊断进行分析,详情见于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脊柱损伤患者80例进行研究,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为20~60岁,平均年龄为(40.65±5.84)岁,将所有患者依据不同法医学鉴定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并分别予以患者CT、MRI方式进行检验,并以病理检查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本研究符合相关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1.2方法。对所有患者分别予以CT、MRI方式进行检查,对照组应用CT(SOMATOMForce,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检验,患者取健侧卧位,以患者的损伤部位为核心,对周边位置也予以扫描。观察组应用MRI(飞利浦AChivaX-30,核磁共振)检验,患者取健侧卧位,对患者损伤的病变、不同矢状面影像、横切位影响进行观察,并对伴有的脊髓损伤进行观察分析。1.3观察指标。以病理检查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经由CT、MRI的临床检出结果准确率。CT诊断标准:上椎体移位、颈椎构突明显、椎小关节脱位;MRI诊断标准:T1WI低信号:脊髓振荡伴水肿、T1WI高信号,脊髓挫伤伴髓内出血。压缩骨折:可见椎体前柱或中前柱见不规则骨折线,骨皮质断裂、骨小梁紊乱;爆裂骨折:椎体呈粉碎状,骨折线多累及三柱,还可突入椎管,致使椎管狭窄;骨折脱位:骨折线累及三柱中任何一柱,椎体旋转,小关节骨折、脱位;合并损伤:合并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损伤类型。1.4统计学方法。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分别以(x-±s)、率(%)表示,(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经由病理检查诊断,压缩骨折28例、爆裂骨折15例、骨折脱位20例、合并骨折损伤17例,经对比,观察组检出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以及社会人口的逐渐老龄化,脊柱损伤的发生日渐呈现上升趋势,同时随着目前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以及临床医学科技的不断进展及临床医师医疗认识水平的提升,依据解剖部位临床对于脊柱损伤的分型认识也更为明确。脊柱损伤患者往往伴有严重外伤史,且患者往往会具有局部疼痛、颈部活动障碍,腰背部肌肉痉挛,不能翻身起立等脊柱骨折症状表现,并且由于腹膜后血肿对神经的刺激,还会导致患者肠蠕动减慢,继而出现腹胀腹痛的症状。临床对患者的检查诊断一般依据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病理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诊断结果予以确诊[2]。临床常见的脊柱损伤分型主要可见上颈椎损伤、下颈椎损伤、胸腰椎损伤、骶骨骨折、骨质疏松骨折。一般上颈椎损伤由于解剖结构以及损伤机制的复杂,较常见的有枢椎骨折、枕骨踝骨折、寰椎骨折等。下颈椎损伤常见的损伤类型主要吧有屈曲压缩、垂直压缩、屈曲牵张、伸展压缩、伸展牵张以及侧方屈曲。胸腰椎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脊柱骨折类型,临床一般依据TLICS、PLC方式结合完整性、神经功能状态、骨折形态、后方韧带复合体进行分型。骶骨骨折多发生于暴力损伤,并常常合并神经损伤。骨质疏松骨折则多见于老年人群。MRI即核磁共振成像,属于一种断层成像检查方式,能够利用磁共振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信息,可以从横断、冠状、矢状等多重角度进行切层检验,并且MRI的软组织辨别能力要明显高于CT,另外还对于损伤早期的水肿、出血以及各种病理变化进行显示,另外对脊髓受压、脊髓横断、脊髓挫伤、脊髓水肿、脊髓不完全性损伤也具有一定的检出意义[3]。CT检查方式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影像学检验方式,目前临床多应用螺旋CT方式对患者进行检查,主要是在旋转式扫描的基础上采用滑环技术以及连续进床方式的螺旋扫描成像系统,对于患者的受检部位、形态、神经根等进行清晰显现,在对于脊柱损伤的患者进行检查时,还有助于判定患者移位骨折块侵犯椎管程度,另外还能够对突入椎管的骨块或是椎间盘进行显现,也具有一定的临床检查效果[4]。MRI以及CT检查方式的图像非常相似,都以“数字图像”进行显示,并以不同的灰度对不同结构的解剖以及病理的断面图像进行显示,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均可用于人体全身各系统的不同疾病的观察,一般来说MRI无骨性伪影,可以直接对横断、冠状、矢状或任何角度予以切层检验,尤其在对于脊柱以及脊髓等的检查诊断明显优于CT检查方式,能够借用“流空效应”直接对血管结构等予以显现,同时还能够对组织成分中水含量的变化进行检测,因此较CT方式而言,能够更早期的对病变进行检出,另外由于MRI血流成像技术的研究在临床或得突破性进展,使得MRI对于微小结构能够进行观察。压缩骨折多发于下胸段和上腰段,并且多为稳定性骨折,无神经损伤症状,患者X线拍片是最常用的检查手段,的压缩椎体信号在T1WI(自旋回波序列)上多呈弥漫性低信号,T2WI上呈等或高信号,压脂相(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或T2WI压脂)上呈高信号,CT对观察骨小梁骨折,骨皮质断裂等也有帮助,MRI方式往往对压缩椎体内的信号变化非常敏感,尚可显示椎弓损伤,软组织损伤。另外由于MRI的多轴位成像功能及很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因此对于压缩椎体的形态学及信号改变以及软组织改变等进行清晰反映。爆裂骨折一般发生于胸腰椎段,常有明显的外伤史,临床检查时常可见脊柱有畸形,棘突骨折可见皮下瘀血,伤处局部疼痛,脊背部肌肉痉挛,骨折部有压痛和叩击痛。另外胸椎骨折时,躯干活动受限,伴发肋骨骨折时还会出现呼吸困难以及呼吸音减弱的表现,腰椎骨折时则会有明显的压痛感,经由CT检查可以依据轴状位对椎体、椎弓和关节突损伤情况以及椎管容积之改变进行观察,MRI则可对椎骨、椎间盘对脊髓的压迫,脊髓损伤后的血肿、液化和变性等进行观察,一般在胸椎骨折时常可见合并发生的骨髓损伤,腰椎骨折时才会有马尾神经损伤等表现,而这些损伤还可能会引起截瘫,半切综合征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等。骨折脱位根据部位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骨折脱位,发生机理分为屈曲型,过伸型,直接暴力三种类型,绝大多数的脊柱骨折脱位属屈曲型,患者由高处仰面跌下,背或腰部受阻,使脊柱过度后伸,从而引起过伸型脊柱损伤。进行检查时常需结合脊柱正侧位、斜位观察椎体有无压缩、裂缝、粉碎或移位,关节突、横突、棘突有无骨折,椎管和椎间孔有无变形,椎间隙有无变化出现,还需对生理曲度以及椎体的排列、齿突与寰椎两侧块距离是否相等进行观察。

结合本次临床实验研究,临床在对脊柱损伤的患者分别应用MRI与CT方式进行检验,并以对患者的病理检查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分析,MRI的检出率更优于CT方式。但CT检验方式能够对患者的骨骼组织、缺损部位的对比进行清晰显现,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MRI对于人体无电力损伤的危险性,同时对于软组织结构能够清晰显现,图形一般为多序列成像及多种图像类型,为临床明确病变及损伤性质更具有临床意义,但MRI检查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因此对于一些难以配合的患者检查较为困难,因此临床可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综上所述,在法医学鉴定中对脊柱损伤患者予以MRI方式,其诊断结果准确率更高于CT方式,临床可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审慎选择。

【参考文献】

[1]吴朋,张玉姣,郭宏兵,等.弥散张量成像对脊髓神经型布鲁菌病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9,38(3):193-198.

[2]张在青,尤克增,庄青山,等.过伸性颈椎间盘撕裂伤并脊髓损伤的诊治[J].中国实用医刊,2017,44(22):36-38.

[3]韩培峰,苗胜,夏绍祥,等.急性脊柱创伤的诊断与治疗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4):4899-4900.

胸腰椎骨折范文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接治的120例骨科创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在18~69岁,平均年龄为(43±3.2)岁,盆骨骨折患者2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12例,四肢骨折患者27例;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在18~70岁,平均年龄为(44±3.5)岁,盆骨骨折患者2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13例,四肢骨折患者2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性临床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骨科护理,其中包括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和记录,术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待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给予患者必要的健康教育指导,同时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开展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预见性护理,对观察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心理状况、病史、病情等所有相关资料进行全面收集,同时分类做好记录,并对其临床资料予以分析,根据患者临床资料和病情配备必须的医用品,如防褥垫、抢救仪器、药物等等,并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性,做好预见性健康防护计划,同时针对患者出院后的健康予以指导。

1.3疗效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住院时间、有效抢救时间、并发症发病率以及住院费用等,同时采取自制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予以调查统计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全部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其中P<0.05表示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拥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病情况对比

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感染率为11.7%,便秘率为6.7%,无一例患者压疮,并发症发病率达到18.3%,总体满意度达到95%,相比于对照组患者30%的并发症发病率以及78.3%的总体满意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不难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感染率为11.7%,便秘率为6.7%,无一例患者压疮,并发症发病率达到18.3%,总体满意度达到95%,相比于对照组患者30%的并发症发病率以及78.3%的总体满意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预见性护理在顾客护理应用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费用,同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由此可见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春莲 单位:曲阳县人民医院骨科

参考文献

[1]刘红英.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5,23(3):1255.

[2]吴彩燕,叶静,魏永敏,等.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5,50(3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