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部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06:25:47

新西部范文篇1

一、打造西部文化新高地是全面落实“314”总体部署的时代要求

2007年3月8日,总书记对重庆发展导航定向,提出了“314”总体部署——“要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及四大具体工作任务。2007年9月20日,国务院批准了《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简称《总规》),明确重庆是“我国重要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314”总体部署和《总规》,在实质上对重庆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全面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完成中央赋予的重任,体现全市人民愿望,必须把重庆打造成西部文化新高地。要深刻认识文化在推动落实“314”总体部署、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强文化建设的主动性紧迫性,提高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坚定性。一要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文化的支撑作用。文化,是人类历史进程中长期积淀的相对稳定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是渗透到经济、政治、社会、环境中的精神基因和价值基因。经济社会要更快更好地发展,需要在指导思想、发展模式、工作措施等方面实现根本性转变。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一座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城市,一座有强大软实力的城市,其发展就稳健持续;即使在某一阶段发展较慢,也可以凭借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通过整合资源的方式谋求再发展、新发展。而一座表面堂皇、文化欠缺的城市,其发展就会像暴发户一样,大起大落,飘摇不定,甚至一蹶不振。二要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文化既是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映,又能为之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引领人们确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和文化价值观,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改进消费模式;能够引领人们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能够引领人们倡导和谐理念,培养文明风尚,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三要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文化的竞争作用。进入新世纪,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实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从国际来看,许多发达国家都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来扶持和打造,作为软实力来培育和提升,文化输出已经成为其输出价值观、意识形态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从国内来看,一个地方与一个地方的竞争,表面上是硬实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软实力的博弈。没有强大软实力作后盾,硬实力的优势就会逐渐丧失。

二、打造西部文化新高地的有利条件

构筑西部文化新高地,不是一般性的工作目标,而是要求极高的战略任务。在这个问题上,盲目乐观、自鸣得意和信心不足、无所作为的思想都是不正确的。当前,重点是要克服那种认为重庆文化内涵缺失、底气不足的消极情绪,牢固树立打造西部文化新高地的雄心壮志,再铸重庆文化新辉煌,再谱文化发展新篇章。认真分析,深入思考,重庆完全具备建设西部文化新高地的“天时地利人和”。第一,有较好的物质基础。重庆直辖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财政实力显著提高,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规模急剧扩大,硬实力不断增强,为加快文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第二,有清晰的历史文脉。重庆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巴国古都、大夏皇都、抗战陪都、中央直辖市是她响亮的名字,闪亮的光环。巴渝文化源远流长,贯通古今,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一脉。独特的抗战文化、三峡文化、民族文化、红岩文化、移民文化所蕴涵的“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推动着重庆的文明和进步。第三,有优越的政治资源。1994年,同志提出“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1997年,重庆再度成为中央直辖市。2007年,总书记对重庆发展导航定向,作出了“314”总体部署。紧接着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总规》也得批复。市委主要领导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任,等等。中央的厚爱、历史的选择、机遇的垂青,既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又为重庆加快文化建设、构筑西部文化高地提供了政治资源。第四,有空前高涨的公众期待。面对重庆经济高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喜人局面,面对与直辖市地位不完全匹配的文化忧虑,面对重庆文化软实力扩张性不强、并且有向内萎缩的趋势,全市人民以及在重庆创业、生活的外来人,对加快重庆文化建设、深厚直辖市文化内涵的愿望日趋强烈,对增强城市文化品味、改善城市形象的要求日趋强烈,对提升市民素质、倡导文明风尚的呼声日趋强烈,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需求日趋强烈。

三、打造西部文化新高地的几点建议

建设西部文化新高地,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解放思想、珍惜机遇,全民动员、群策群力,改革创新、务求实效,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书香味与火锅味俱浓、环境好与山水好辉映、内质美与形象美相宜的美的城市,打造成山环水绕、时尚阳光,沉稳儒雅、刚柔相济,大气谦和、文质彬彬的西部文化新高地。

一是着力做深,挖掘一批历史文化。巴渝文化源远流长、文物丰富,尚有众多资源深埋地下,不为人知,也可能还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散落民间,等待发现。要在基本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加强考古发掘工作,力争有重大发现,为做深历史文化底蕴提供有价值的文物依据。加强对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抢救保护,防止珍稀文物损毁流失。特别是要做好重庆独特的、集中中国物力智力形成的陪都文物,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加强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创造条件将有希望的自然、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为全国重点。着眼长远,做好前瞻性研究,认真探讨三峡库区、重庆主城特别是渝中半岛自然、文化遗产精华申报世界遗产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二是着力做优,建设一批文化设施。在大力提高三峡博物馆、重庆图书馆等现有文化体育设施利用效率、使用效益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加快进度,高规格、高水平建好并用好管好重庆大剧院、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川剧艺术中心、国泰艺术中心、竞技体育训练中心等一批重点公益性文化体育项目,做到全国有位、西部一流,达到软中有硬、硬中有软、软硬兼备。

三是着力做精,塑造一批文化品牌。抓住发展有基础、群众有需求、市场有前景的优势文化项目和产品,优化资源配置,整合各方力量,实施重点突破,开发和推出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文化精品。对现有文化特别是巴文化、抗战文化、三峡移民文化、渝山渝水渝桥文化进行精包装、深提炼和再创新,向全国、向世界营销重庆、彰显重庆。叫响重庆是“三个月变一次地图的城市”、“机遇常常光临的城市”以及“美景多多、美食多多、美女多多的地方”的口号,让“站在解放碑,前有朝天门,后有大礼堂,左有洪涯洞,右有十八梯,我在美女中”成为中外游客美的感受。

新西部范文篇2

自主创新”:西部科技工作“主题词”

长期以来,由于“三线建设”等历史原因,西部的陕西、四川、重庆等省(市)都是中国科技资源“存量”的富集之地;同时,由于体制落后、机制不活、人才“孔雀东南飞”,西部又是科技创新“增量”的贫瘠之地。一方面大量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研脱节“自娱自乐”;一方面大量企业缺技术、缺产品,无米下锅。在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0%至80%,而中国远远低于这一比例,西部则更低。例如,四川作为我国科技资源大省,这一比例仅为38%左右。

推动自主创新,必须更新思路。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明确提出,要以推动自主创新为核心,努力实现科技发展思路的调整和转变--发展战略基点上,要从跟踪模仿为主向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目标上,要由被动适应发展转向主动引领未来;发展重点上,要把主要力量放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上,放在先进应用型技术的研发和转化上。

近期,云南、四川两省相继召开了全省科技大会。云南省科技大会旨在“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环境,提升云南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和区域竞争能力的提升”;四川省科技大会明确提出未来15年全省科技工作的发展方向:“加强自主创新,走创新型发展道路”。两个大会不约而同地将“自主创新”作为本省科技工作最核心、最响亮的“主题词”,折射出西部政府深刻的思想观念之变:“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

走访西部各地,记者深刻感受到,全社会科技意识普遍增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在各地蔚然成风,依靠科技促进发展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

政府搭舞台,企业演主角

推动西部自主创新,需要一整套的科技创新体制。西部各省积极稳妥地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三者形成整体的合力。

四川省政府明确提出,要用一套好的机制整合科技资源及科研力量,完善科研院所内部管理机制,创新科技投入机制,激发企业创新和科研院所发展的活力;要营造良好的政务、政策、法治和社会环境,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鼓励自主创新,四川还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据统计,2004年全省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91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5%,地方研发投入11亿元,同比增长近一倍。

近几年来,陕西省为进一步鼓励科技创新,设立了省科学技术奖,奖励在本省科技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其中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最高成就奖金额达100万元。贵州省曾专门出台法规,保护专利,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创新,法规对维护科技创新的专利权人利益、鼓励发明创造等有详细规定,如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应采用财政支持、社会捐赠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用于资助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将其科技创新成果申请专利。

在政府创造的良好环境里,一批拥有雄厚科技实力的企业走上前台,成为自主创新的主角。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是西部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对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利用等技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攀钢副总经理周家琮认为,面对全球化竞争环境,企业必须重视自主研发,努力掌握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将自主研发作为自己的长期战略。攀钢可以通过自主研发,成为一些产业领域的“规则制定者”,从而提高国际竞争者的进入成本;自主研发还可以帮助企业长期巩固领导地位,保证市场竞争优势,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劳动力和资本要素间的竞争趋同,自主技术创新越来越成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克敌制胜的“撒手锏”。

自主创新成为西部发展新“引擎”

随着自主创新被提升为国家战略,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西部也正在跻身创造者的行列。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取得长足发展,一些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些高科技含量产品占据了国际市场,在某些领域甚至成为国际市场的主导者和“领头羊”。

新西部范文篇3

关键词:制度安排非均衡性原因制度均衡制度陷阱

Onthenon-balancedofsystemsbetweenthewestandtheeastandtheinnovationofsystemsinthewest

Abstrct:Asystemisthebaseandconditionofregiondevelopment,thegapofthedevelopmentbetweenthewestandtheeastisnotonlythedifferentofthedevelopmentofeconomicbutalsothatofthearrangementofsystems,thestructureofsystemsandtheutilizeefficiencyofsystems.Thearticlediscussedthecausethatthewestonthesupplyandarrangementofsystemhadlagedtheeastfromthemanifestnon-balancedonthesystemofthewestandtheeast.Bybasingonanalyse,thearticlebroughtforwardsomeadvancethatthesystemswereperfectedandinnovated

Keyword:thearrangementofsystemnon-balancedthecause

thebalanceofthesystemsthepitfallofsystems

对东西部差距,大家往往比较注重经济上的差异,而较少注意东西部制度上的不同。这种观点在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认识上,着重强调国家对西部进行经济上的倾斜。笔者认为,国家资源分配上向西部倾斜无可厚非,但是西部制度上的完善和创新才是西部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东西部的差距首先体现为制度上差异,然后才体现为经济上的差距。本文从东西部制度安排的非均衡着手来探讨西部的制度完善和创新。

一、东西部地区制度安排非均衡的表现

(一)从制度供给来看:区际间不平衡,速率、密度不均衡,制度层次不一致

1、制度供给区际间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变迁不均衡最明显的就是东西地区的制度安排不平衡,国家每一项制度的供给基本上是先在东部试点,如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然后逐步向中部和西部推广;有些制度只允许东部地方存在,如分配制度东部可以不按照人事劳动部门核定的工资标准,而西部没有这种自主权。

2、制度供给速率不均衡。速率不均衡是指东部制度供给的速度快,只要有需求就会有制度供给,而且还会有超越国家允许限度的制度供给,这种制度供给不是中央政府的主动安排,而是地方政府的自主行为,大部分都得到了中央的默许或肯定,正因为东部地方政府具有这种特殊的制度供给权利,就能保证制度供给满足制度需求,而西部地区因缺乏这种制度安排的特权,制度供给的速率必然较慢。

3、制度供给的密度不均衡。所谓制度供给的密度就是有的地方制度供给比较密,有的地方比较稀,有的时段比较密,有的时段比较稀;有的制度体系供给比较密,有的制度体系供给比较稀。从我国来看就是东部比较密,中西部比较稀;东部内生的需求诱性制度变迁较多,西部外生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较多。

4、制度供给层次上不一致(核心和)。西部有些制度只出台了核心制度,而其它配套制度没有及时跟上,如农村经济制度变迁,西部在很长时间就是单一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有些是只有配套制度,没有核心制度,如企业制度改革,中央不断安排了如劳动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等、但是核心制度---产权制度却迟迟没有出台(直到中共十五大),但是。而东部核心制度与配套制度基本比较适应、出台也比较及时,不存在核心制度与配套制度脱节的现象。

(二)从制度变迁方式的来看:东部是需求诱致性变迁与中间扩散性制度变迁相结合,制度内生化;西部强制性制度变迁较多,制度外部强制植入,具有明显的外生性。东部地区是我国比较早、比较强烈对制度提出需求的地区,东部的制度变迁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内生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方式,而且由于中央授与了东部地区较多、较大的制度供给或者制度试点的权利,当诱致制度变迁满足不了社会对制度需求的时候,东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就实施“中间扩散制度变迁”(杨瑞龙,1999年)(笔者认为这也是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只不过地方政府是变迁的主体)以弥补制度供给的不足。而西部地区相对而言则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要么是西部地方政府看到东部制度创新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于是就尽力模仿,要么是国家从上自下的强制推行(虽然我国农村制度变迁从整体上显示为需求诱致制度变迁,但是从局部来看,也存在着强制性制度供给的情况)。从这个意义来讲,西部地区的制度供给是强制性的。而且这个强制性制度供给与东部的强制性制度供给明显不同,东部是有制度需求的强制性制度供给,是内生的,也就是讲东部在强制性制度供给前,有制度需求为强制性制度变迁提供知识和经验积累。而西部地区在制度变迁前,没有制度需求,这就导致西部地区的强制性制度的僵化性质和需求诱致性制度的缺失。

东西部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与西部制度的创新

(三)从制度利用的效率上来看:东西部地区存在制度利用上的重大差异,东部地区对制度的实际充分利用率要远远大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制度经济价值所产生的经济绩效要远远高于西部地区。而且对于西部来讲,有些制度对经济增长与发展非但不是推力,在某种意义上反而是阻力,从而无法鼓励进取与创新。具体来讲,东西部地区制度供给的非均衡在以下几个方面比较突出:一是在产权制度上,国家允许东部地区率先进行各种产权改革,如对中小型国有企业可以出售、也可以量化给企业职工、允许个人资本控股、兼并国有企业。而西部就不可能、也不能率先进行产权改革。有些中西部的同志开玩笑说:东部搞产权改革和职工身份买断是大胆创新,如果西部安排同样的模式就是乱来,要受批评,甚至要戴私有化的帽子。二是在分配激励制度上,东部地区可以拉大分配差距,不按照国家劳动部门的“工资卡”来分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按要素进行分配。但是西部在分配激励制度上,国家长期没有松口,直到十五大之后,才与东部有了同样的分配权。三是在用人制度上,东部地区最先获得打破劳动用工制度权利,按照企业的需要确定职工人数。而西部地区由于国家首先考虑的是社会稳定,要保证的职工的就业。因此许多西部的企业只好背着沉重的社会包袱与东部的企业进行不平等的竞争,在目前这种强制性的制度要求也没有完全解决。四是在制度创新的制度上,东部在制度上的优势,说到底就是具有制度创新的制度,也就是说,一方面国家赋与了东部可以自主的进行制度探索,另一方面东部自身具有制度创新的机制,因为创新收益大于创新成本,创新的成果基本上可以收归地区所有。而西部因为不在国家允许的制度创新区域,而且创新的所得也不能全部收归地方所有,因此西部没有制度创新的动力,当然就不会存在制度创新的制度。

论文东西部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与西部制度的创新来自

由于东西部制度安排上的非均衡,对西部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都有很大的影响。一是导致了东西部间经济发展差距,西部至少落后东部5-10年。改革开放以后的17年间(1978—1995年),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0.87%,而西部地区只9.26%。尤其是在1992年—1995年间,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93%,而西部地区分别只有11.40%。由此导致西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而西部的落后,又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全国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大了地区间的“马太效应”。二是导致了地区之间制度冲突大,整体效益不高;制度结构不合理。由于制度供给不均衡就使得有的制度供给过剩,有的供给不足、有的由于相关的制约制度不配套,被严重扭曲,不利于的制度的完善和创新。特别是西部地区因有些核心制度未出台,制度结构效率出现了零和状态,制度供给跌失了“制度陷阱”,即任何一项新制度的出台都不能提高制度的边际效率。三是东西部发展差距过大,不仅仅对西部有影响,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东部经济的进一步腾飞,如果东西差距任其拉大,还会影响到国家的稳定。

二、东西部地区制度安排非均衡的原因

(一)中央制度供给和资源分配制度向东部倾斜

1、国家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资源配置向东部倾斜。因为我国采取的是非均衡发展战略,既使一部分地方、一部分产业和一部分人先发展起来,然后通过先发展起来的地方、产业来带动其它地方、产业的发展。因为要使一个地方飞速发展比使全国同步同时发展容易得多,效果也好得多,这只要从制度上进行倾斜就能够办到。正因为我国采取的是非均衡发展战略,这就决定了较优惠的政策和制度创新的探索行为只能给少数地方、少数产业或者少数人。一是先发展沿海地区。国家赋与了东部很多制度安排的权利,也给了许多制度上便利,特别是资源配置制度突出向东部倾斜。统计表明,80年代以来,在建设资金的投向上,国家不断向东部地区倾斜,1979年—1991年,东部地区国家基建投资占总投资的49.17%,而中西部地区仅占42.7%。东西部投资比重也由“六五”的1:0.97变为1:0.79.另外国家还赋与沿海一些地区较大的自主权,并在财政、税收、外资利用、价格、信贷等方面给予相应的特殊制度优惠。二是先放开意识形态相对比较弱的东部农村,再逐步放开意识形态比较浓的西部农村,先在意识形态相对比较淡的东部国有企业进行制度试点或者优先制度安排,然后再对意识形态比较浓的西部国有企业进行推广或者强制推行。

2、国家制度变迁的策略:制度供给向东部倾斜。改革开放的历史轨迹可以看出,我国的制度变迁是以需求诱致制度变迁为主的制度供给方式,这种方式有其优点,制度变迁效率较高,安排一个成熟一个,但由于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方式的特点决定了不可能解决所有制度供给问题,特别是强制性制度供给,而且对于制度需求内生不多的西部地区则会长期存在一个制度供给缺口。这是由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规律决定的。一是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方式和路径决定了在制度的安排上是先有需求,然后政府根据需求来安排急需的制度。二是我国是推行的边际调整与增量改革,其前提是保留核心制度,在核心制度安排一些非核心的制度,为核心制度的改革创造条件。因此,在制度的供给上就就不会是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而是先出台非核心制度,在障碍扫除后,再供给核心制度。三是试错式的改革,在制度供给上就决定了不可能一下子使所有的制度都会安排,只能是先出台一些制度,经过实践检验,如果制度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安排下一个制度,否则就进行调整,安排其它的制度取代旧制度,直到找到需求的新制度为止。四是先试点决定了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的制度安排不均衡。

东西部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与西部制度的创新

(二)西部地方政府在制度安排上的成本收益比远远大于东部地区,抑制西部地区的新制度的供给。一是西部地区制度安排的政治风险大。前面已经阐述过,东部地区的领导设计、安排与传统制度相悖的制度就是制度创新,若西部地区的领导率先设计、安排与传统制度相悖的制度就是“乱搞”,安排好了,不会受表扬,一旦失败,就可能会丢官。反过来看,如果西部地区不率先设计新的制度安排,就根本没有风险因为国家对西部根本没有制度创新的预期,只有保持政治社会经济稳定的要求,即稳定就是成绩。因此,西部地区从上至下都有一种抑制下级制度创新的愿望,都不想自己或者下级给自己“添乱”。二是制度安排上政治收益甚微。东部地区如果能够摸索出新的制度就可能带来政治上的好处,而西部地区绩效评价则与此不同,能够首先保持区域稳定则是成绩,其次才是制度创新。三是西部地区制度创新成本较高。首先因为西部地区不属于国家制度创新试点区,制度变迁成本完全由西部自己解决,而西部财力有限,城乡居民的承受能力有限,根本无力承担庞大的制度变迁成本。其次由于西部制度需求并不明显,制度创新基本上都是前瞻性的,风险较高。如果从东部引进现存的制度强行移植,其低效性和“搭便车”行为不可避免。另外,政府和领导面临的政治压力和政治风险成本也是地方领导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可以说西部的领导是“望制度创新生畏”。这就在西部形成了一种与东部截然不同的制度创新机制----抑制制度创新机制,这也是西部制度严重滞后于东部的重要原因。

(三)东部经济自主性和区域经济独特性,拉大了东西部地区的制度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个很明显的结构变化因素便是区域经济自主性的增强和区域经济的独特性的出现,即区域在经济决策、组织培育、财政收支、剩余占有与分配、要素报酬、资源配置等制度变迁与制度安排方面有了相当的、显著的独立支配权,如果说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央政府以其强大的集权手段将区际可能的不平衡制度变迁强行平衡了,那么在市场化改革以后,区际的不平衡制度变迁效应很快便显化了。在东西部对比上,东部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东部有制度安排上自主优势;二是东部有制度安排的需求优势;三是东部在抓制度机遇和制度利用上的优势。与制度变迁的不平衡、不同步相适应,东西部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差距空前拉大了。特别是由于新制度的安排或者超前安排,东部地区在劳动生产率、增长与发展速度、要素配置与新经济增点的生成及对周边经济的带动、要素边际报酬水平及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等方面已远远高于西部。换个角度看,由于东部制度的率先安排,还加大了东部对西部资源、人才的吸纳,使资源、人才相对匮乏的西部在发展上更是难以为继。

(四)制度需求环境和实施环境上,东部地区都明显优于西部地区,导致了西部制度供给的天生不足。

1、东西部地区制度安排的初始条件不同。初始条件就是制度安排前的各种经济社会约束,不相同的初始条件自然会有不同的制度需求和不同的制度创新,如用人制度在东部地区可能是基层行为人-----企业和职工本身的制度需求,而在西部就可能会遭到职工和企业的抵制,同是内容相同的用工制度,在东部变成了诱导性变迁,在西部变成了不合时宜的强制性安排,这就是所谓的“南桔北枳”的效应。具体来讲东西部有如下的经济条件不同:一是市场的成熟程度和作用不同,政府和企业、居民对市场经济知识掌握和认识的程度也不相同;二是区位条件、起点和基础不同;三是产业结构和经济实力不同;四是经济增长速度和收入增加的幅度不同;企业和农民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不同。五是政府的职能和绩效评价不同;六是东部地区华侨和华人比较多,对资金的吸引力不同。

2、西部地区制度安排的低效性。一是作为市场主体的组织发育程度差。由于西部市场发育相对东部迟缓,市场组织---企业和城乡居民的市场意识相对东部也落后,这就使得市场组织对制度的需求不能赶上政府追赶东部而出台的制度步伐。二是缺乏制度激励从而无法具备大规模制度成长的条件。三是政府的制度供给严重滞后和非理性。制度供给滞后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但是对西部而言,在某些制度上是远远滞后于制度的需求,而制度结构效率表明,当一种制度远远滞后于制度需求时,整个制度效率便会出现零和状态,即跌入制度陷阱。另外西部地方政府在制度供给上,有时受政绩的影响,只是一味的模仿东部出台的某些制度,而不考虑本地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出一种非理性的冲动。四是制度执行失范和制度间的制约机制不健全。当前西部之所以出现制度瓶颈,不仅有制度供给不足的原因,还有制度执行失范和制度间缺乏制约机制而引起的制度障碍。

3、西部地区内生诱致性制度需求不够。一是由于东西部在观念、习俗、文化等方面的约束不同,即意识形态刚性对东西部制度变迁的影响导致了西部地区无法内生出诱导性制度变迁。西部地区由于贫困和和地域偏远,使得内部交流十分困难,物流、信息流无法畅通。这使制度创新由于不具备基本条件而变得成本极其高昂,也使西部在既定制度结构下,由外部事物引起的收益的潜在增加十分有限,从而来自制度不均衡的获利机会很少。由此可见西部地区特定的封闭性使之无法内生出诱致性制度变迁,而只会选择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及其相应的一套制度及习俗,因为在这种封闭的经济中,习俗是成本最低的制度安排。二是非正式制度的长期固化,阻碍的制度的进一步创新。西部地区各种非正式制度的长期固化,外在的表现为素质相对较低,无法内生引发技术创新,而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有着很高的相关性。制度在技术变迁的形成与扩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导致技术变迁的新知识的产生是制度发展过程的结果(拉坦,1994)。因此,西部地区非正式制度的长期固化,不仅严重阻碍了这一地区的技术进步,而且反过来又加强了制度本身的进一步固化,从而形成制度和技术的超稳定均衡,使西部地区的生产、生活中,经验和习俗成为主要的行为准则,形成典型的“习俗经济”(希克斯,1987)。这也是西部制度安排落后于东部的重要原因。

东西部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与西部制度的创新

(五)在制度实施机制上,路径依赖而导致体制锁定的概率西部明显高于东部。诺斯(North)教授认为在制度变迁中,存在着一种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一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往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他认为”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如果初始选择的方向是正确的,制度变迁就可能进入良性循环,如果初始的选择方向出现偏差,制度变迁就可能沿着错误的路径往下滑,还有可能被锁定在低效率的状态下.我国东西部在制度变迁上也具有路径依赖特征。初始的制度选择提供了强化现存制度的刺激和惯性,因为沿着原有的制度变迁路径和既定方向往前走,总比另辟蹊径要方便得多.在这一点上东西部都是一样的。差别就是西部由于既得利益集团势力比较大,要巩固现有制度,反对或拖延进一步改革,既使新的制度比现有制度更有效率.由于初始改革倾向为后续改革划定范围,西部在制度创新上总是在制度徘徊,难以突破核心、难以摆脱计划经济影响。

三、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推进东西部制度均衡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出台,长期影响西部制度供给不足的战略因素已经基本解决。国家制度变迁策略的部分制约因素也不存在了,而且国家还在一定程度上赋与了西部地区一定的特殊权利,以便迅速缩与东部地区的制度差距。西部地区要利用这一机会,推进东西部制度均衡,为自己营造一个适宜的发展环境。

1、选择好西部制度变迁的方式:制度变迁方式要坚持强制性制度变迁和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因为不管是需求诱致制度变迁,还是强制性制度变迁都不能解决所有的制度供给问题,因为强制性制度变迁虽然安排效率高,但是安排的结果可能是低效的,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虽然安排的制度较符合实际的需要,但是速度太慢,而且核心制度不能及时供给,安排效率较低。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交替使用才会使制度结构效益最高、安排效率最高、制度较好的满足实际的需要。但是由于西部由于各方面的因素,诱导性的制度需求难以内生,因此,在制度创新方法的使用上,最好行以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供给为主,培养和引导潜在的制度需求。

2、引入外部力量,突破“体制锁定”。诺斯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中指出,要扭转“路径依赖”和突出原有“体制锁定”状态,必须借助外部效应,引入外生变量或依靠政权的变化。从西部的实际看,由于制度与技术的超稳定均衡,只有依靠外部力量来打破这一均衡,也就是说发展所需要的制度和技术创新,应该作为一个外生变量而不是内生变量,要由外界强行植入一个新的制度和技术,要发展的过程中再逐步内生化。西部制度创新的主体要以政府为主,城市工商业、社会中介组织和外资配合,特别是要注意和东部携手共同突破原有路径依赖和体制锁定。东部的合作和参与是突破原有体制锁定的重要力量,这对东部而言,不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而且也是一次再发展的好机会。

3、抓住中央赋与的制度方面的特权,及时出台西部急需的强制性制度,缩小西部与东部在制度上的差异。一方面,西部地区对目前有制度需求,过去国家不允许的出台的制度,要尽快出台;另一方面,西部也要利用国家赋与的权利,进行超前预测或者根据东部的发展经验,适当安排一些虽然当前没有需求但是符合实际需要的制度。

4、国家要承担一定的制度变迁成本。因为西部相对东部而言,经济比较落后,而且考虑到改革20年来,由于西部资源的东流,在一定的意义上讲支持了东部的发展,国家应该对西部制度变迁中出现的成本,国家应该通过转移支付等形式予以化解。

5、下大力清除影响制度变迁的各种思想和制度障碍。东部与西部的制度安排上的巨大差异,除了国家的改革策略和发展战略外,重要的一点还是西部缺乏适合制度出台的条件和环境。因此,西部地区的各级政府现在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进一步清除各种阻碍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的障碍。现在国家实施西大开发战略,可以说东西部在国家这一层次,制度条件相同了,能不能创造出一个制度创新的好环境就在于能否清除这些障碍。西部还应从“西部大开发就大要钱”的观念中走出来,应该认识到,西部大开发应该是制度的大创新和制度的大安排的时机,抓住机会出台有机于西部大发展的制度。

就当前而言,有以下四方面的制度急需完善或供给:一是最大限度激励个人努力与创新的多样化的产权制度和财产制度。二是规范市场规制的权威约束。三是符合市场经济的政府管理制度。四是激励政府推进制度创新的制度。

四、制度供给的区域非均衡对我国今后制度安排的启示

1、非均衡发展战略要适度。非均衡发展战略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发展形式,但是笔者认为非均衡发展要适度,要保持地区之间的适当空间发展梯度差,使之既不至于出现过度不均衡,也不至于过分均衡,也就是说非均衡战略所取得的地区收益要大于因地区之间差距而影响发展的各种成本。具体来讲,一是非均衡的形成最好不要通过强制性制度来形成,也就是讲在全国性制度安排上应平等,差距要体现在地区之间的政策上,否则这是一种地区制度歧视。二是非均衡的程度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时间以内,否则会影响整体的社会效益。这就要求,中央在制度环境上要一视同仁,地方政府可以在区域制度创新上大显身手。

东西部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与西部制度的创新

2、西部大开发要避免形成“新的西部”。当前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虽然讲不会象东部当年的发展一样,不会有特殊的政策,如特区,但是国家的投资和项目的安排会有一定的倾向,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要注意不要把中部地区又变成了“新的西部”,因为就发展而言,中部较西部更有起飞的条件。笔者的意思就是,国家在考虑西部大开发的时候,也应考虑整体效益最高,也就是讲,比虑同一单位的投资,在西部产生的收益就可能会比中部低。这就要求国家在制度的安排上,既要突出西部大开发,也要注意发展中部的优势,使东中西共同发展。避免出现“新的西部”。要出现东中西共同发展,不是中央给多少钱、给多少项目这种简单的统筹安排,而是在制度的供给上统筹,不能再象当年发展东部一样,要有一种制度保证不会出现“新的西部”。

3、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要注意制度环境的培养。东部和西部之年以会出现如此大的制度差距,虽然与中央的战略和改革策略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关键是制度环境适不适应新制度的运行。东部很多制度,西部也强行进行了移植,但是运行得并不理想。因此,要缩小东西部的制度差距主要是培养和优化制度环境,引导制度需求。

新西部范文篇4

1)西部地区的普遍贫困现象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瓶颈。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恶劣,主要以山脉、高原、沙漠、戈壁为主,土质贫瘠,拥有全国56%的国土面积,可耕种的面积却极小,生产和生活用水短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问题严重。这些客观因素导致了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生产能力小,农村地区普遍贫困现象严重。据2010年《国家统计年鉴》统计西部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408.5亿元,占全国比重仅为18.6%,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5806元,东部地区为23273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4418元,东部为8143元。全国592个贫困县大多也都分布在西部地区,极端贫困人口也绝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地区。2)农村产业升级及转型基础差使新农村建设面临更多困难。西部地区农村产业基础差,经济结构不合理,使得新农村建设中,失去了重要的经济基础和产业支撑。就三次产业生产值来看,西部地区2010年第一产业地区生产总值为10701.3亿元,占全国26.4%;第二产业地区生产总值为40693.9亿元,占全国18.5%;第三产业地区生产总值为30013.3亿元,占全国17%。西部地区第一产业产值在全国占有比重相对较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不到1/5。这与西部地区拥有686.7万km2土地面积,占有全国总面积约71.5%形成鲜明对比,就三次产业结构来看,西部地区2010年三次产业比例为13∶50∶37;东部地区2010年第一、二、三产业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14626.3亿元、114553.3亿元、102851.0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6∶49∶45。从三次产业比重排序来看都是“二三一”,但是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高于东部地区一半以上,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低于东部地区8%,这不仅表现出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大,而且说明西部地区仍然以传统产业为主,粗放型经济为发展模式没有改变,经济附加值低,服务业发展落后。

2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规划内容思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方针,由于西部地区本身的区位劣势以及生态环境不佳,加之地区普遍贫困现象和农村产业发展基础差,与中东部地区相比较,西部地区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得新农村建设具有更多的困难。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更应该立足于现状,将农业、农村以及农民问题全面考虑,内容应该涉及经济、科技、文化、建设、政策等等多个方面。同时,新农村建设规划是对农村地区未来发展蓝图的描述,规划内容应该对村庄各项资源进行合理的布局与管理,对村庄的工程建设进行综合部署。

1)基于农业现状,深层次研究产业配置。西部地区现状农村经济收入主要由从事农业种植和外出打工获得,其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种植方式较为传统,这种方式的农业发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需要。因此,围绕提高农村经济收入的产业配置及经济目标的规划是解决农业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首要任务。首先,应该基于现状农业基础,提出具有现代农业产业的村庄建设策略。通过研究改善农业种植环境和引入先进的耕作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能够提高农地种植产量和增加农民种植积极性;研究实现农业结构转化和多元化生产方式,能够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益和实现灵活农业生产,通过引入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建设规模化的农产品市场,可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并增加农民收入。其次,应该加快农村职能的转化,探索多种产业发展的新农村建设。西部地区土地资源辽阔,矿产资源丰富,农村产业提升空间大、农村劳动力富余。新农村建设规划应该整合农村资源,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积极发展其他非农耕产业。根据郭俊华的研究,以产业作为载体,以产业化作为动力,将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主要分为5种类型:农业产业化带动型、特色产业带动型、工业企业带动型、第三产业服务型、资源开发型。新农村建设规划可根据不同农村地区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产业类型,也可以发挥当地优势,积极尝试发展其他新的发展模式。

2)基于农村现状,明确村庄建设任务。村庄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其内容主要通过研究村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确定村庄功能组织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对村庄用地布局、道路系统、工程管线设施、建筑平面布局等作出统一规划,并安排近远期建设用地及项目。首先,确定合理的村庄用地布局是实现科学的村庄建设规划的首要保障。村庄用地布局是村庄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其他上位规划,分析村庄自然环境,以保护耕地、集约利用、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在产业发展指导下,综合考虑村庄地形、地貌、资源状况及预测村庄规模,安排村庄的居住、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等用地的布局,引导村庄合理有序建设。西部地区村庄用地现状多是就近农田,较为分散分布,这种分布方式不只表现出村庄乱建现象、土地资源浪费,而且也会造成基础设施投入增加、村庄管理困难,最终导致村庄发展困难。因此,合理的规划村庄用地布局首先应该协调好生产与生活的关系、生产用地与居住生活用地的关系,应该根据不同村庄的地形及发展环境,对村庄布点进行整治,其形式有村组合并、拆迁重建、村内整治等。同时,应该协调好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交通等用地之间的布局关系,保障对外联系和发展的通道。其次,在合理的村庄布局的基础上明确村庄建设各项内容是实施村庄建设规划的重要任务。村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安排村庄住宅、公共服务设施、村庄文化发展设施、绿化景观设施等建设用地,确定村庄道路系统等级、各项工程管线指标、环境卫生及各项配套设施等。尤其是在西部地区村庄人口规模不等,人口结构不尽相同、村庄文化缺乏的情况下,对农村教育、医疗及文化设施的规模和选址应该做到既能服务全面,又不浪费资源。同时需要挖掘和引导积极的村庄文化,形成物质面貌先进、精神面貌积极的农村家园。

3)基于农民发展现状,积极研究合理的新农村发展保障措施及提出应对相关村庄问题的建议和意见。蔡昉等人的研究证明,我国区域差距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西部地区农村的落后与贫困,而教育、健康和人文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区域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因此农民发展保障措施主要是学生上学、农村医疗服务和村庄文化知识普及的保障,新农村建设规划不仅应该研究配置合理的农村医疗体系及基础教育设施;而且应该提出从规划到政策上的引导,研究消除农村户籍制度因素的影响的相关措施并提出相关政策上的建议,使农民尽可能多的享受公共服务待遇。另外,越来越多的空心村的出现,造成农村人际环境变化,更多的农村留守人群变成了老人和小孩。新农村建设规划应该针对这一现状,配备相关活动设施,营造积极的村庄文化,提出农村远景发展建议,并应该提出一些应对空心村的相关政策建议,保障留守老人和儿童的安全和健康。以期通过规划、建设及政策的协调,保障农村健康快速发展,建设未来美好新农村。

3结语

新西部范文篇5

关键词西部电影新西部电影现实主义《可可西里》人性

在中国广袤无垠的西部,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丰厚的地域文化资源、古朴而原始的民族风情永远都是电影工作者的创作热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曾经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现在更是以其历史和现实在中国百年电影传奇中留下了最富中华民族本土文化意识和特征、并具有现代影像表述语言的西部电影。80年代中期到晚期,《人生》、《黄土地》、《红高粱》、《老井》、《孩子王》、《黄河谣:》等一批佳作的纷至沓来,使西部电影步入辉煌和鼎盛时期,甚至还一度成为了中国电影的代名词。但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电视传媒及影像出版业包括盗版影像制品的迅速发展。由于网络文化的逐渐入侵,更由于好莱坞全球化霸权主义的电影文化扩张,致使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众所周知的“滑坡”现象,这种创作的不景气与市场的受冷落,使西部电影如同众多国产片的遭遇一样好景不在。“尽管整个90年代不乏有《双旗镇刀客》、《筏子客》、《炮打双灯》、《在那遥远的地方》、《黄沙·青草·红太阳》、《秦颂》、《一棵树》、《西夏路迢迢》等优秀西部片,但除了个别作品大有反响之外。大多数作品因为缺乏集团冲击力和规模效应的烘托而反响平平”。

进入新世纪后,西部电影又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曙光。2002年《美丽的大脚》由于在第22届金鸡奖中荣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最佳女配角四项大奖。而使西部影人又恢复了往昔的自信。影片捧得四项金鸡奖大奖的业绩虽然不能替代市场回报的落差,但却使一直关注西部电影生存与发展的人们心头为之一振。更有人誉之为“新西部电影的第一部作品”。虽然《美丽的大脚》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反响。但这部影片的局限性在于它所关注的文化视角还仅仅驻足于一种区域性、全国性。并不具有一种共通的世界性乃至前瞻性的文化胸怀。但《可可西里》这部影片的出现,无疑使西部电影重新具有了一种世界性的胸怀。这部影片就像当年的《黄土地》、《红高梁》、《老井》一样。不仅具有一种民族性,也有着一种世界性(如《可可西里》中人与自然的冲突与和谐就是人类的永恒母题)。如果说《美丽的大脚》标志着新西部电影发端的话,那么《可可西里》则无疑标志着新西部电影的崛起《可可西里》不仅获得了第24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41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和最佳摄影奖,更是获得了第1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而陆川本人凭借此片荣获第一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奖青年导演奖《可可西里》这部新西部片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笔者以为,这是因为它在传统西部片的基础上有所继承,更是大胆突破和创新的结果。《可可西里》较之于传统西部片,其突破和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传统西部电影现实主义风格的弘扬和拓展

受30、40年代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影响(这一时期代表性作品有《神女》、《渔光曲》、《十字街头》……)以及新时期初期“纪实美学”思潮的影响(这一阶段代表性作品有《沙鸥》、《邻居》、《乡音》……),西部电影也崇尚于一种对现实主义美学风格的不懈追求。这种纪实性风格的追寻,使西部电影产生了一大批现实主义力作,如《人生》、《野山》、《老井》、《秋菊打官司》、《一棵树》、《美丽的大脚》、《惊蛰》等作品,这些作品由于以其真切地关注现实生活。细微地呈现、剖析人物心理和人物性格,力求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高度融合的美学特质而闪耀于国内外影坛,使得中国西部电影具有了迥别于其他风格和流派电影的主流特质,《可可西里》毫无疑问承继了传统西部电影里的这种纪实风格,在此基础上又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与创新。这主要体现在:

1.1、在故事情节的改编上

传统的西部现实主义力作大都改编于文学作品,虽然这些作品也来自作家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能动性反映,但这种能动的反映在作家、导演进行心灵化地创造过程中。必然会对现实进行一种合理的粉饰和美化,同时也会加入作家、导演的一些主观意念和思想道德评判。这些作品如《人生》改编自路遥的小说《人生》,《野山》取材于贾平凹的《鸡洼窝人家》,《老井》取材于郑义的小说《老井》,《秋菊打官司》取材于陈源斌的《万家诉讼》……而《可可西里》却有着具体而真实的事件以及人物原型:1985年以前,可可西里生活着大约100万只珍贵的高原动物藏羚羊,随着欧美市场对沙图什披肩需求的增加,其原料藏羚羊绒的价格暴涨,各地盗猎分子纷纷涌入可可西里。短短几年间,百万只藏羚羊几乎被杀戮殆尽,残存不到两万只。1993年起,一支名为“野牦牛”的武装反盗猎队,在队长索南达杰的领导下志愿加入可可西里进行反盗猎行动,这支由“临时工”组成的队伍在可可西里腹地和盗猎分子进行了无数次浴血的奋战,两任队长索南达杰和扎巴多杰先后牺牲《可可西里》就是根据这一真实事件改编而来的,因而在影片的纪实性上。《可可西里》要远比传统的西部现实主义作品来得客观和真实。

1.2、在人物表演上

传统的现实主义西部片大都是选用一些职业演员来担当影片的男女主角。依靠他们的精湛演技在影片里取得一种神似的生活质感。以求实现一种非职业化的演出效果,而绝少使用非职业演员去强化影片的真实(《老井》中张艺谋所扮演的孙旺泉是个例外)。这些影片如《人生》里的高加林、刘巧珍(周里京和吴玉芳),《野山》里的桂兰、灰灰、秋绒、禾禾(岳红、辛明、徐守莉、杜源),《老井》中的巧英、喜凤(梁玉谨和吕丽萍),《秋菊打官司》里的秋菊(巩俐),《一棵树》里的朱珠、王旺(奚美娟和陈大力),《美丽的大脚》里的张美丽、夏雨、王放映员(倪萍、袁泉和孙海英)等等。在《可可西里》中,除了导演在选用部分不大出名的职业演员担当主演,以取得一种非职业化的演出效果外,更是选用了一大批非职业演员来参与演出,而由于这种职业演员与非职业演员的演出有机地契合在了一起。从而使影片达到了一种原生态的真实。这正如导演陆川自己所说:“我选择的演员是尽量接近实际生活中的巡山队员,有的甚至是有过这种真实经历的人,当然主人公队长需要选具有表演经验的职业演员,扮演巡山队长日泰的藏族演员多布杰就是西藏自治区话剧团的国家一级演员,他是一个有鹰一样的眼睛、坚毅、粗犷的男子汉,业余演员中,有原来的巡山队员,也有原来的盗猎分子,他们在演出中体现出令人不容怀疑的真实感,有的人因为原先是盗猎分子,有过被打被关的经历,在拍摄中表演被殴打的情景时的那种状态,真实得让人忘了这里是在演戏”。《可可西里》的演员阵容是由部分专业演员与非专业演员混编而成的,他们都有影片所需要的“血与泪”与在生命禁区为生命而搏斗的“生命体验”,陆川认为也只有他们本色、日常生活化的表演才能传达出那“血与泪的生命体验”。从另一方面。《可可西里》的创作成果,也是导演陆川长期体验的结果,是他亲赴可可西里之后,包括在拍摄过程中的生命感悟之成果。摄制组一百多天的拍摄,实际上是一次生命的历程,是一次对“死亡”、对“人在绝境中生存挣扎”的体验,为了拍摄这部影片,陆川先后“三进可可西里”,用在可可西里高原上的真实境遇给观众视听感受上带来了一股强大的纪实性冲击力。

2、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真切揭示和袒露

“开掘人和自然关系的新层面,以多种手法揭示自然在人类生活中深刻、微妙的非物质作用,人对自然的主动性和自然对人的主动性,以及两者的相互渗透,”是传统西部电影的一个重要的美学特征。这是因为西部自然景观的雄奇和待开发以及在辽阔土地上生活的疏落的人群,处于商品生产十分不发达的现状中,横向联系较少,而与自然的直接交往相对更多,这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里包孕了更多的审美内容。具体表现在《黄土地》中,黄土地和黄河既是影片银幕形象构成中有相对独立美学意义的组成部分,又是西部人民乃至中华民族的一种生存象征。影片一开始,首先是摄影机以大远景和大全景横摇所摄录的黄土地盖满银幕,然后我们才看到了顾青像一个小白点似的身影渐渐走来。可见,在人与自然的二元构图中,自然比人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在《一棵树》里,通过西部荒漠中的一对夫妇,一个家庭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传统的陈规陋习,人生的不幸遭遇的奋力抗争,展示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气质。并透视出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内在动因。

而在《可可西里》这部影片中,人与自然关系超越了传统的人与天的关系,人与地的关系,人与厚土型的传统文化关系,而主要是以人与动物关系为主来探讨深层次的人性问题和审视人自身的生存状态。在这部影片中,自然对人的作用主要是从潜隐的陶冶、涵养方式表现出来的,而这种作用总是和社会文化环境水乳交融在一起的,陆川导演很少着意去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是依稀从银幕画面所造成的默默的氛围中感觉到那么客观、冷漠、节制。也因此,《可可西里》大量的长镜头运用将“可可西里”中的人,人在环境中的绝望挖掘得极为深刻。司机在风雪中等待救兵、刘栋陷入流沙后静默的沙漠、马占林们一路走过的雪山以及雪域群山中迷漫的风沙增加了可可西里的神秘感和人物的宿命感。长镜头下那种安静、内敛的力量使得“可可西里”那种崇高感、神奇感表露无疑。影片中大量的自然场景,“构成了人物生存境遇的物质空间,同时又将它看作是作者自己的视点,是作者现实感的一种外化。这是显示作者现实认识和现实阐释的重要笔触。这种自然造型远离了许多现有文本,远离《黄土地》中那种强化构图镜头后面的呼喊和悲怆。”也因而,影片在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更为真切和深刻。

3、《可可西里》丰富了传统西部电影的样式和类型

“中国西部片是中国第一个以地域文化资源为内容的类型片,其电影美学价值在于开辟了一条通向尚待开采的文化富矿的通道”。西部电影现在存在着这样几种类型:一是以《人生》、《老井》为代表的文化片:二是以《黄河大侠》《双旗镇刀客》、《天地英雄》等为代表的武侠片:三是以《红河谷》《黄河绝恋》为代表的具有本土语境和异域情调相结合的电影类型:四是以《东归英雄传》、《成吉思汗》、《嘎达梅林》等为代表的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片,五是以黄建新系列影片为代表的“西部都市风情系列”。《可可西里》在以上五种类型的基础上,开创了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惊险电影样式。巡山队员强巴的死,一开始就使影片充满了惊险和悬念:盗猎分子又进可可西里了,于是巡山队长日泰马上召集队员进可可西里去追踪和抓捕这些盗猎分子,但这些盗猎分子如同鬼魅般忽然消失在稀薄的空气中,留下的只是成百上千具剥去羊皮的藏羚羊尸骨,更糟糕的是。一名巡山队员冷不防倒在冷枪之下。风雪中。继续追赶盗猎分子的巡山队员已濒临绝境:车辆抛锚、汽油耗尽、食品短缺、大雪封山。但盗猎分子却一直也没有出现在观众的视野。随着银幕上时间的一天天推进和在可可西里的一步步深入,观众的神经也丝毫不停地跟着剧情游走,去跟巡山队员一起去追寻盗猎者的痕迹。所以日泰带领巡山队员能否追捕到神出鬼没的盗猎分子,这无疑是影片的最大悬念,这个悬念大大强化了影片的惊险意味,颇有希区柯克惊险片式的风格。

新西部范文篇6

一、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必须走创新的道路是由西部地区的客观情况决定的

西部地区的“两基”建设与全国是同时起步的,但为什么东中部地区教育发展迅速,而西部地区却无大的改观呢?这是由多种客观原因引起的: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邓小平的“特色”理论为指导,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接着又发展中部地区,最后才开发西部地区,使得西部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教育也无一例外地与东中部拉开了差距。其次,西部地区地理环境特殊、社会历史条件复杂、经济发展落后、人们的思想观念难以改变等等,导致教育的发展长期停滞不前。再次,教育投入不足,投资方法不恰当,致使西部地区教育设施陈旧、师资力量薄弱,进而使教育质量无法提高。

针对以上情况,近年来,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力度,但效果还是不明显。据有关资料报道,至2002年底,全国2860个县中,还有431个县未实现“两基”,而其中372个县是西部十二省的,占未实现“两基”县数的86.3%。从一些指标看,全国东部九省(市)已全部实现“两基”,中部十省实现“两基”的人口覆盖率也达到94.7%,而西部实现“两基”的人口覆盖率仅为77%,有的地区差距更大。这一事实说明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不能走东中部的道路,因为这里缺少的不仅仅是教育经费,还缺少很多重要的东西。这也就决定了今后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必须走创新的道路。除了投入资金怎么用,还有好多问题需要考虑。

二、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必须走创新的道路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

西部开发是西部社会全面开发的过程,不仅是经济的开发,也是文化的开发和人才的开发的过程。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碰到的最大困难除了资金以外,就是人才。特别是各种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最为缺乏。当然西部缺“才”不缺“人”,缺“财”不缺“力”。如何将现有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成为西部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西部开发处于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处于一体化的国际环境之下,人才的竞争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标志。二十一世纪,高素质人才短缺是全球性现象,而发达国家和地区将以其雄厚的资本实力网罗人才资源。所以,为西部地区培养本土化的特色人才是西部大开发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从基础教育抓起,如果错过了基础教育这个重要阶段,我们的拔尖创新数量可能大打折扣,“尖”度也可能大大降低。而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薄弱,学校教育与西部农村农业、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已成为西部发展的瓶颈。西部“两基”攻坚要取得质的革新和量的突破,关键取决于能否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创新之路。

三、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必须走创新的道路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西部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发展的大局,西部教育因此成为重中之重。尤其是西部“两基”人口覆盖率远远低于全国水平,已经阻碍了西部社会发展的步伐。就此中央政府将工作的重心转向“三农”问题的同时,下定决心启动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准备投入100亿元在西部建设4600所寄宿制学校,解决150万新增中小学生就学。西部地区大部分人口分布在贫困山区和牧区,寄宿制是解决西部孩子上学难的新举措,也是解决教师数量不足的新途径。但是这种办学模式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整体素质,这就要求各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创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

四、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第一、转变基础教育的投资观念。

基础教育以往基本依赖于政府投资,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对于上级拨款也不能合理分配和使用,甚至挪用教育专款,使得基础教育经费不足。同时,基础教育与社会其他部门的联系不紧密,社会对基础教育的投入观念荡然无存。所以要首先加强各级政府领导人的作风建设,真正做到总书记反复强调的:要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发扬求真务实之风。对此,陈至立委员在谈到怎样用好100亿元西部教育投资时说:“不要出现教育厅长因此倒下的事”可谓警策之方。其次要变“等、靠、要”的思想为积极进取的行动。这就要求做好以下几点:

1、转变农民观念,形成发展教育的社会心理环境。领导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心里装着老百姓,头脑中想着老百姓,即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样才可以为100亿元教育投资开出“直通车”,让老百姓从中受益,从而看到教育的希望,进而激发和引导农民们自觉投资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拓宽办学渠道、改革办学体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缓解西部基础教育资金不足的压力。西部地区教育资金不足是西部地区“两基”的最大障碍,仅靠政府的拨款是远远满足不了目前发展的需要的。有关数据已表明,西部基础教育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政府的拨款只能是杯水车薪,缓解燃眉之急,最终还得靠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西部地区自身的兴旺发达。所以要加快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速度,必须改变以往单一的政府投资体制,鼓励和倡导社会力量依法自主办学,给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提高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国家应该通过各种优惠的税费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建立各种教育基金,来支持西部教育的发展。逐步形成政府投资为主、社会参与的办学体制。

3、改变过去重经济投资、轻智力支持的观念。西部地区教育质量低下,已成为“两基”攻坚的另一大障碍。我们需要改变只重经济投入,不重技术指导的观念,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智力支持。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和援助工作,进一步加强远程教育在西部地区“两基”攻坚中的建设。集网络教育和多媒体技术于一体的现代远程教育,是西部落后地区了解外面世界、获取最新信息的窗口。加大技术的投入力度是西部世界知识经济接轨的必由之路。

第二、转变狭隘的人才观念,树立大人才观。

西部大开发,需要大批有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以及各种具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我们必须建立大人才观,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并非只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算人才。受传统人才观念的影响,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也一度受到“升学压力”的考验,导致西部地区中小学生整体素质低、教学质量差的局面。

1、改变教师的人才观——改变教学方法。教师的人才观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点,基本上是农村,教育的对象大部分是农家子弟,所以要求教师教学方法有所创新,除了注意基础知识的教学外,同时开设各种劳动技术课、开展各种有意义的科技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小养成钻研科学技术的习惯。

2、提高教师的素质——改变教师培训方式。西部地区教师整体素质低是有目共睹的,设法提高现有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实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有效途径。提高教师素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在职培训。针对各地的实际情况,请有关专家到各个学校讲学;或者按专业组织教师到先进学校听课、评课。另外,还要加强教师的综合素质的培训,加强管理能力。这些费用应该由政府或单位支付,这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还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因为西部“两基”攻坚要建立以寄宿制为主的新的办学模式,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管理能力,为学生营造“家”的气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3、建立合理的用人制度。西部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地方财政吃紧,教师队伍建设一直都是个难题。很多学校都由民办教师承担教学,而民办教师的综合素质又难以保证,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所以,各个攻坚县必须想办法调整地方教师的工资发放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农村民办教师素质问题,由获得大中专学历的毕业生来乡村任教,替换不合格的民办教师。同时,可以建立能上能下的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实行校长竞选制,学生、教师、村民共同参与选举,民主推选对教育真正负责的校长。教师也要竞争上岗,由学生和班主任来选聘任,聘不到的则自动下岗,学校再向社会公开招聘。

第三,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新西部范文篇7

一、20世纪oo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历史性变革,与此相适应,中央与地方的经济管理权限也出现了从中央集权到地方分权的多次变革。正是在这种经济体制转轨、中央与地方权力博弈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自主权日益扩大,例如城市房地产制度的改革,使城市的固定资产成为市场上可以定价和交易的产品;又如财政分税制度改革,使地方政府第一次取得了“剩余权”,通过这些制度安排,地方政府有了明确的财权和事权边界;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经济要素流动性日益增加,地方政府的竞争意识急剧增强,地方政府作为一个权力和权利主体的地位迅速崛起,如果我们把市场健康发展看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的话,那么,地方政府便成为强化行政区经济的主导变量。在内生变量作用不力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权力和行为就显得异常重要。于是,“二律背反”的矛盾现象便油然而生,即经济发展的统一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内在要求与事实上的行政区域强化之间的冲突日益显露和突出。这种现象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透过西部地方政府的各种行为,表现得十分突出。应当承认,在经济和社会制度创新中,地方政府可能比中央政府更为清楚何种制度安排适合其发展需要。当制度创新的收益大于其支出时,制度创新有利于地方利益的增加,地方政府就会积极推进区域内的制度创新。故而,在地方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下,地方政府的管理行为有利于制度创新。但是,随着地方利益独立化及地区经济利益差异的拉大,地方政府作为一个独立利益主体介入区域经济和社会活动之后,他们便无一例外地奉行本地区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判断标准进行制度创新和政策选择,当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政策与本地区利益一致时,他们就会自觉执行;当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政策与本地区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就会采取变通的办法,达到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的目的。所谓的“绿灯亮了快步走,黄灯亮了绕道走”,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便是这种行为的生动写照。

地方政府权限的膨胀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加剧了市场割据,对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障碍。据我们调查,在市场容量增长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一些西部地方政府便不合理地运用行政手段,限制外地产品流入本地市场或限制资源商品、初级产品流出本地市场;运用经济政策倾斜,刺激当地低质量的产品扩张市场容量,缩小外地高质量的产品在本地的市场份额;甚至画地为牢,层层设卡,对商品流通进行“超经济强制性”的封锁。例如一位商客从浙江汇入陕南某县农行一笔大额资金,用以收购该地香菇,但受到当地银行的百般刁难,每次只能支取很少资金,根本不够支付农户。他雇佣农民上山挑货,可当地税务部门却向他摊派额外费用,结果使收购成本大为增加。

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实质上是行政性权力在资源分配上的反映,究其根源是地方政府对其自主权的极端化运用。在经济转型时期,一方面,中央政府企图通过创造市场机制,强化市场导向的方式,给企业放权,逐步实现微观生产经营决策权从政府向企业的转移;另一方面,政府与企业之间长期存在的隶属依赖关系,随着中央将一大批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给地方政府,大大增加了地方政府对企业的支配力量。由此诱发了以区域为利益主体,超越行政区划界限的市场性关系与地方政府为利益主体,以行政区划为界限的行政性关系的矛盾和冲突。地方保护主义正是在这一矛盾和冲突过程中,行政性关系占主导地位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政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就是宏观调控。在目前市场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起着双重的作用:一方面,弥补市场功能的缺陷,充当市场“校正器”的角色:另一方面,促进市场体系的发育、完善和市场机制的健全,扮演着区域经济发展的保护器和助推器的角色。显而己见,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种种抵触,从根本上说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地方各自为政,市场分割,阻碍了区域内部的资源整合以及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协调。如果说地方保护主义是地方政府在横向上对区域市场分割的话,那么,地方政府反宏观调控行为便是地方政府在纵向上对经济权限的割据,它们都具有经济与行政权力相结合的特征。地方政府的这种反宏观调控行为,其根源在于政策导向上的缺陷以及地方政府对自身经济利益的不当追求,是地方政府和权力阶层“寻租”活动的外在化表现。上述分析说明,政府与市场的互补性不可能自动实现,两者以什么方式结合,在很大程度_L取决于中央与地方政府存在方式与行为方式,特别是在不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地方政府及时转换角色,创新行政,改变制度,才能对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市场发育相对不足,市场机制不够健全的中国西部地区来说,地方政府不仅要履行上述一般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经济职能,而且还必须承担部分替代市场、培育市场、推进市场化改革以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扶植贫困、治理环境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等一系列特殊职能,打造后发优势,吸引、聚合各种资源参与西部大开发。所谓部分替代市场职能,就是在市场机制尚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由政府代替市场行使一部分配置资源的功能,通过直接的行政规制手段参与到市场内部,以各种手段发育市场,弥补残缺的、不规则的市场。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在中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十分有限,单靠市场机制来引导现代化经济的发展,不仅力度不够,而且持续的时间较长,稳定性较差。这在客观上就要求地方政府必须代替市场行使一部分配置资源的功能。培育市场,是指由地方政府采取种种措施,为市场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以加快市场发育的进程。在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地方政府之所以要承担起培育市场的职责,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发育受到了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传统的计划经济的强韧惰性力的严重制约。在市场发展进程十分缓慢的情况下,要拆除影响市场发展的各种落篱,建立能够促进市场发展的有效机制和环境条件,以加快市场发育的进程,地方政府特别是西部地区各级地方政府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

西方发达国家市场体制的形成和成熟历经了数百年的内蕴自发和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而我国却要在数十年间实现从根深蒂固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此期间,各级政府所起的推动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西部地区计划经济影响巨大深远,市场经济力量极为薄弱,推进市场化改革的任务异常艰巨。以陕西为例,非公有经济从1988年占经济总量的18%到2002年的31%,虽然增幅不算小,但与东部省份比较,所占比重还是过低。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境内的国有企业改革步伐一直没有停顿,但由于涉及问题多,情况复杂,至今没有走出“围城”,摆脱困境。而国有企业的困难,反过来又制约着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因此,西部地方政府在推进市场化改革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地方政府的推动,西部地区要完成市场化的改革是不可能的。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公路、铁路、机场、生活条件等传统设备,而且还包括通讯、能源、电网、网络等现代设施,基础设施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发达便利的道路交通、航空航线、信息通讯是区域经济起飞的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西部地区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76%不通公路的乡主要集中于西部,除了一些大、中城市外,一般中、小城市和乡村没有多少现代技术设施,处于信息贫困状态。落后的基础设施,既拉大了西部地区与全国的距离,限制其直接与外界交往,更难以吸引外部资金的进入,成为制约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山于梦础设施投资巨大,市场主体不愿意或无力来提供,只能由政府出面组织或承担提供的职责。无论是中央投资的跨省区的公路交通、通讯的建设,还是地方性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都起着组织、协调和投入建设的职责。

贫困问题不是西部地区的“专利”,富裕的东部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贫困现象,但西部地区却是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贫困化不仅使西部不少地区基本脱离现代化,而且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影响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效实施。扶持贫困需要依靠中央政府财政的转移支付,同时更需要地方政府通过多种途径,有效落实和解决.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历史上就比较脆弱,近年来随着无序、态意的掠夺性开发,更是雪上加霜,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因此,治理、改善西部生态环境,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部,是西部开发的一个重要目标。治理环境、保护生态最具公益性和外部性,西部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不仅西部受益,而且整个国家都会受益。因此,治理和保护西部生态环境,需要全国上下同心协力,特别是中央政府的强力支持。但西部地方政府责任更为重大,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建立政府、市场和社会志愿者组织共同治理的新模式,努力搞好西部地区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需要指出的是,西部地方政府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的发挥,决不意味着他们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处处冲锋陷阵,事事充当主角。西部大开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制度不断创新的过程。西部地方政府如果要对区域市场真正起到推动和校正的作用,变区位劣势为区位优势,就必须以,“掌舵者”的姿态,积极主动地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形成经济发展的“资源谷”,吸引人才、产业、资本等向本地聚集,激发民间的创新动力和巨大潜能。

三、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西部地方政府行为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近年来,西部各级地方政府把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投资环境,提高行政效率作为政府行为创新的重心,并围绕这一重心进行了各项改革。例如陕西省政府积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简化办事程序;陕西咸阳市政府、安康市政府推行强化政府责任、积极推进依法行政的改革;陕西渭南市政府建立治理投资环境与发展经济环境社会评价制度等,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来看,西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相对缓慢,行政行为相对保守和落后,仍然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在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上,国有企业还没有真正解除与政府间的隶属关系,一定程度上仍受制于政府的控制。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社会性职能没有完全剥离:一些缺乏竞争力或无自生能力的企业凭借政府的庇护得以艰难生存;政府插手企业事务、企业自主权被截流的现象依然比较普遍,使企业难以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另一方面,由于政府政策、制度和行政行为等方面的原因,致使民营企业发展相对缓慢,难以形成充分竞争的多元化格局。据有关方面2003年对陕西某大城市5印名私营业主所做的“私营经济发展问卷调查”显示,对该地区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48、6%的人认为“一般”,16、8%的人认为“较差”,4、5%的人认为“很差”,对各自所在地执法部门的执法部门的执法情况(包括服务态度、办事效率、执法公正性、执法透明度、收费标准等),近50%的人认为“不太满意”或,’1良不满意”:在对近30个政府部门的政府职能行使情况的评分中,“依法行政”平均为3、29分,“办事效率”平均为3、18分,“服务态度”平均为3、38分,“公平公正”平均为3、12分,业主们普遍反映:“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以罚代法,以权代法”“部门垄断,强制服务”,“索、拿、卡、要”,“多头、重复、交叉执法”等现象较严重的部门多为与之有着密切而直接行政管理关系的执法部门。而另一方面,则是该由政府完成的许多事情有些地方政府没能很好地履行职责,“该管的没管,或没管好。”例如在建立公平的市场秩序,建立和完善市场信用,提供充足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等方面普遍做得不够。

二是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无论是观念还是实践,政府仍然扮演着“全能运动员”角色,居于社会之上,很多通过社会力量可以解决的问题仍然由政府“包办”,公共物品单一供给的机制没有大的突破。受经济发展水平低、财政收入有限而财政支出刚性的限制,公共物品供给短缺的问题比较严重。诸如在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扶贫、教育、卫生、治安等社会职能的行使上,政府仍未能摆脱旧有的方式。社区建设步伐缓慢,社会中介组织发育不良,政府社会动员能力较弱。三是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政府行政行为不规范、失范和扭曲现象比较突出。如巧立名目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时有发生。例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曾经暴光的陕西省三原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给全县所有民营商业企业挂“商品信得过”的牌子,每户收费500元—2仪刃元不等,取得牌子的唯一依据就是交钱,以致于不少销售“三无”产品、在群众口碑很差的不法商店也用钱买来“殊荣”,又如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地税局对该地区工商户硬性摊派订阅税务类报刊,虽经媒体揭露批评,但仍然欺下瞒上,照摊不误。当然,上述问题不能说东部地区政府就不存在,也不能说东部地区政府就解决得很好,但毋容置疑,这些问题在西部地区政府行为中更带有普遍性。中国经济学家樊纲在其研究课题《关于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表明,在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区的相互比较中,西部地区市场化综合指数最低,政府职能和行政行为与市场的契合度相对较差。显而易见,西部地区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创新更为急迫,任务更为艰巨。

四、西部区域经济发展迫切要求地方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行为。西部地方政府行政行为创新,有许多工作要做.目前应有针对性地、有步骤地做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观念更新,龙定政府行政创新的思想甚础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没有观念的更新,就不可能有行为的创新。观念的落后是制约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西部地方政府观念中,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禁锢着政府的创新精神;行政人员仍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思路考虑事情,处理问题,并因此错过了不少机会,付出了巨大代价。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曾面临多次发展机遇。例如黄河中上游水利的综合开发,欧亚大陆桥的开通等,由于迷信政府配置资源的能力,依赖中央政府的财政投入,忽视挖掘西部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结果坐失良机,未能获得应有的发展。总之,以政府权力为中心,以命令服从为手段的统治性的行政观,在西部地方政府一些领导和干部中依然根深蒂固,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符合现代公共行政要求的法制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比较欠缺,这些正是西部地方政府行政行为存在种种问题的思想根源。观念的转变和更新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艰辛的努力。如何推进和加速这个过程,应从思想和实践两个方面入手,着重做好以下工作:在思想上要加强宣传和培训,不断灌输新理念、新思维、新理论和新知识。不仅要系统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现代科技知识,还要学习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知识。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的公共管理运动,包含着政府管理中的一些基本理念和管理模式的新变化、新趋势,诸如政府治理、行政民主、自治、以及参与模式、市场模式和自治模式,所有这些对于国家公务员开阔眼界、拓展思路、转变观念都是十分有益的。政府各部门应根据自身职能履行的情况,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营造学习型政府的氛围和环境,组织国家公务员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以转变观念和思维方式。在实践上应加大国家公务员交流和在实践中锻炼的比例。应进一步扩大与东部发达地区干部交流的范围,特别应多派中、下层干部到东部地区学习、工作,亲身感受和体验新观念、新思维在这些地方的应用,力求从思想深处增强对新观念、新思维的感性认识和体悟。

(二)深化体制创新,构建政府行政创新的制度平台在区域经济增长与市场经济体制、行政体制要求政府减少对经济的介入的矛盾面前,西部地方政府依然难以摆脱对企业的多方干预。如前所述,在区域间的激烈竞争中,西部地区处于劣势地位,随着全国统一市场的逐步形成,西部压力越来越大。在各地政府普遍将发展地方经济作为至高无上的、压倒一切的职责的情况下,全方位地以管理者、裁判和游戏竞争者等多重身份介入经济活动的过程中,西部各级政府似乎陷得更深。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地方政府过度干预经济,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政府垄断等问题,必须深化体制创新。首先在政企关系上要有重大突破。要加大产权制度、产权结构的改革力度,改变政府与企业的权责关系和运行方式。从改革思路来说,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建立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设想,为西部探索政企关系新体制,实现体制创新提供了方向和指南,从实践经验土来说,深圳市以产权管理为主线,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资产经营公司—企业”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营的新体制,海南“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实践都值得借鉴。其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促进政企分离。2伽吟年7月将要实施的《行政许可法》对政府审批事项、权限、范围做出了明确的限定,这无疑对规范政府行为、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但要真正地把《行政许可法》落到实处,并非易事。需要政府痛下决心,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理清职责范围,科学界定审批事项,要防止因信息不对称而使改革流于形式。

新西部范文篇8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西部工科院校

引言

2015年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西部工科院校作为培养各种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加快创新创业步伐才能响应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近年来,西部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毕业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企业改制而引起的劳动力市场人力需求的变化,都使得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广为兴起,尤其是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西部工科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利用其独特的本土优势和专业优势,使得其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内容和重点与其他地方高校有所不同,也使得西部工科院校对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本文就西部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新时代背景下西部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这对于西部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改革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西部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及思想狭隘

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意义不大仅能为其毕业与就业提供一定指导是西部工科院校普遍存在的观念误差,也是该项教育目标定位失准的重要原因。西部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张玉春,顾文婷(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50)摘要:西部工科院校作为培养各种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加快创新创业步伐才能响应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本文对西部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构建了新时代背景下西部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组织环境体系、课程体系以及实践平台体系。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西部工科院校将创业知识的传授与创业技能的培养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无疑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

大多数西部工科院校只是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创新创业类课程,这种做法不能很好的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使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一种技能教育,不能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预期目标。

3.实践教学环节资源贫乏

目前很多西部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实践环节,主要表现在:第一,校内实践教学条件不足,主要有实训场所不足、设备数量不够以及指导教师缺乏等。第二,缺乏校企联动机制,学校和地方企业往往不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未能使学生进入生产一线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二、西部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1.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

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不仅决定了西部工科院校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价值取向及教育模式,而且也是教育体系中其他模块设计的出发点、归宿点。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目标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的。教育目标具有层次性,西部工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除了要明确学生的素质培养目标,还要明确教学活动目标,以保证每一项教育行动都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针对性。教学活动目标的内容主要包含感性发动、知识传授和实践操作。素质培养目标的内容主要包含强化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品质、丰富创新创业知识以及提高创新创业技能。以上两个维度目标体系内容的实现是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的基础,通过不同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使西部工科院校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性综合人才。

2.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环境体系的构建

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物质方面的投入,且较容易建设。软环境则需要西部工科院校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创建,因而本文主要对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的软环境展开研究,主要包括:(1)健康的校园文化要实现健康的西部工科院校创新创投业文化建设需在塑造创新创业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的同时建立适宜创新创业教育的舆论环境。要培养西部功课院校师生创业精神需从多个方面同时建设。首先,精神文化方面需遵循办学理念恪守校风校训等建设;其次,制度文化方面需注重组织、制度建设;再次,行为文化方面着重领导作风、教风、学风建设;最后物质文化方面包含文化设施以及学校标志等建设。(2)良好的学术氛围在西部工科院校内形成多学科相互交流、融汇,教师和学生在学术上自由平等讨论和创新思想火花自由迸发的教学氛围。(3)完善的组织机构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完善的组织机构,主要包括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西部工科院校可依据自身实际情况,成立创新创业教育中心。(4)科学的管理制度西部工科院校要制定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管理制度,并构建创新创业管理网络,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欲望。第一: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教学制度;第二:加强规划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第三:改革教师和学生的考核形式;第四:完善教师的培训交流制度。

3.基于实践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构建

由于创新创业教育中实践环节有不可比拟地位,西部工科院校应构建创业创新实践平台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体系。(1)全方位构建创新创业实践训练系统全方位的训练体系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要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需高效利用“两个课堂”与“三层次训练计划”建立科学合理的训练体系,以“第一课堂”为科研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计划实施的主要载体,提高学生专业水平;以“第二课堂”即课外见习、实践学习,学生通过参与学校组织的校外创业活动和各相关部门举办的创业赛事等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加深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此外,大学生还可通过参与国家、省教育厅、学校这三个不同层次单位举办的实验性、实践性、创业创新训练计划(三层次训练计划)丰富自身实践经验,升华创新创业思维。(2)创造创新创业实践条件与基地完善创新创业平台必须建立多样化的实践基地。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多样性随市场经济的多元化而变化,当前创新训练基地主要有以实践为主的实践基地、竞赛性质的竞赛基地、体验形式的体验基地等。创新实践训练基地以实验室、见习场所等为途径为创新创业学生创造实践条件,达成创新创业教育目的;竞赛类基地则依托学校组织,为学生参加各类创业创新竞赛创造条件提供路径,加深学生创新意识;体验基地则由学校联合社会组织或单位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习机会与环境,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参与能力与实战能力。创新创业基地的多样性和实效性是保证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切实提高的重要步骤,西部工科院校需积极为学生提供一系列完备的实践基地,在真正指导学生毕业与就业的同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总结

本文从西部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分别对西部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组织环境体系、课程体系以及实践平台体系进行了构建。西部工科院校必须与时俱进,强化其创新创业理念,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及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芮国星.信息时代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06

[2]曹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以吉林省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2014.04

新西部范文篇9

(一)依法行政是西部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路径

1依法行政是西部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中国国情决定了西部大开发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政府性开发行为,离开了政府的直接参与和支持,离开了政府的规划、投入、调控和管理,西部大开发将不可能顺利实施。无数事实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部退耕还林还草等重大生态环境保护等不断证明,政府的直接参与是顺利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有力保障。但政府如何参与西部大开发,参与到什么程度,怎样才能做到权力不越位、不缺位和不错位,却还是一项需要认真调查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到目前为止,实践不断地证明,政府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政府要适应西部大开发的实际需要,只有不断进行管理上的创新——全面依法行政,才能适应西部大开发的发展需要,也才能把西部大开发实施好,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依法行政是西部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核心内涵。政府管理创新是一项全新的课题,涉及到政府管理的方方面面。内容十分庞杂。选择什么切入点进行创新,怎样创新,创新到什么程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适应西部大开发的实际发展需要,这是需要做出明确回答的。就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外部环境来看,中国加入WTO,成其正式法定成员多年,必须严格按照WTO法定规则和程序做事。通俗地说,WTO本身就是一套较为规范和成熟并带有强制性的规范国际贸易的法律制度,这就要求中国各级政府按其法律制度依法行政。就国内环境来看,中国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的基本方略,因此,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必然成为其题中应有之义,依法行政成为各级政府进行管理创新的基本核心内涵。

(二)依法行政是西部地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根本保障

1依法行政是西部地方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科学发展观不但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重大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关乎国家和地方发展的重要实践问题,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导思想,也是西部地区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四个基本点对于政府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表明政府依法行政必须以推动社会发展为标的,同时也促进着依法行政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在规定着政府依法行政的根本目标和实现原则;“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揭示了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是多层面、多维度的;“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必然成为政府依法行政建设的路径模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对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要建立健全听取意见制度、听证制度、合法性审查制度、集体决定制度和实施后的情况评价等制度。没有政府依法行政,就难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西部地区的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

2依法行政是促进西部地区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条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政府行政权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依法行政能否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尺度,调整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秩序,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责任承担者和服务提供者,解决当前面临的不和谐问题也需要政府主导。从社会结构变迁角度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完善,中国社会结构正在由单一型社会向分化型社会变迁,整个社会出现剧烈、持续、深刻的分化,表现为社会异质性增加、社会不平等程度扩大和不和谐因素增加。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近十年来,中央对于西部的支持力度持续不断加大,一系列财政,税收政策的实施不但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西部的发展速度,同时各种优惠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而各地在中央政策的号召下,也在发展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西部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中东部地区的差距在某些方面有所缩小。但是,由于西部地方的市场化和民主化进程还具有较大的弱势,“和自己比,西部地区的发展在加快;和全国其他地区比,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西部仍然是中国经济最落后的地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破坏,荒漠化加重等等问题都体现出了种种不和谐。究其不和谐的原因,固然有国家政策的因素,但与西部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意识不强和能力不高也有很大关系。因此,迫切需要西部地方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地方与中央、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等基本关系。切实纠正以往在执政理念上存在的偏差,树立总揽全局、统筹协调、为民服务、求真务实的管理理念,把政府职能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并在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强化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强化依法行政和诚信行政,实现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二、西部地方政府管理创新中政府依法行政取得的主要成就

为了加强依法行政,1999年11月,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2000年1月,党中央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同志多次深入西部地区调研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对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了重要指示。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定》、《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印发了《“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等规范性文件和措施,指明了西部开发的重点、方向及措施。在此规划实施的基础上,2007年3月,国务院正式正《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该规划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把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持续稳定提高上这就是最大的实惠,对于调动各有关部门、各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积极性,推进东中西协调互动、优势互补,实现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执政为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2004年3月22日,国务院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用十年左右时间把中国政府建设成为法治政府。随后,国务院办公厅也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实施意见》。2003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5年4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等。这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出台,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顺利实施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

为加强西部开发工作的具体落实,并与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的工作衔接,西部十二个省、区、市(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自治区、新疆自治区、广西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吉林延边自治州)也相应成立了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或西部开发办公室。与此同时,中部和东部各省市,也加强了对参与和支持西部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一些地方指定了专门机构负责此项工作。

为保证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目标的实现,西部十二个省、区、市各级地方政府都先后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依法行政的规范性文件和措施,如云南省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实施意见》、宁夏自治区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贵州省出台了《关于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意见》、四川省出台了《关于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和措施,卓有成效地推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部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顺利实施。

三、西部地方政府管理创新中依法行政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立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特别是西部地方政府对行政立法权的行使不足。开发过程中政府总是偏好于传统管理方式——各种“红头文件”来指导西部大开发,而不习惯于通过立法来规范西部大开发。集中表现为,一是对市场经济机制的法治保障较弱,立法内容往往带有比较浓厚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色彩和地方保护主义倾向,缺乏对市场经济机制的法治保障。二是行政权力不适当地强化扩张。据不完全统计,在行政许可法实施之前,西部地区××市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中,设定的行政许可(含审批、同意、确认、注册、年检年审等)就高达近1300项。三是部门利益倾向严重,形成了恶法伤民、法烦扰民和执法扰民的恶性循环。行政立法权行使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真正搞懂政策和法律的关系,视政策为政府行政的唯一有效手段,仍然没有树立起法治政府的理念,对依法开发作用的认识不够。

2缺乏地方政府立法协调沟通机制。目前,从立法层面上看,中国宪法和立法法对各种立法权作出了较明确的规范。在坚持法制统一性原则的前提下,授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广泛的行政立法权。然而,由于中国目前尚未建立违宪审查制度,产生各种行政立法不协调、冲突甚至矛盾的问题就在所难免。如云南省玉溪市政府通过改革,取消了绝大部分政府部门自行设定的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但取消减少率还不到30%,现保留的5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只有60%左右符合《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而近40%是以国务院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省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设定的审批事项,对于这些审批事项,发生冲突时当地政府是无权做出更改的。

(二)西部地方政府行政执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正确的行政执法理念尚未完全形成,不适应西部大开发的实际需要。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宪法和法律是行政执法的根本依据认识不到位。如因急于招商引资,以不惜牺牲农民土地利益、国家税收利益和破坏生态环境等方式来发展地方经济等等。正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局局长张新宝所指出的,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较大规模的违法用地出现了梯度西进的新动向……低地价造成国有土地资产流失,也必然严重侵害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贮:是下位法优于上位法、政策优于法律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意识普遍存在。三是“人治思想”、特权主义和官本位思想依然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依法行政理念的培养和建立。

2人性化的行政执法方式尚未完全建立,不符合以人为本的西部大开发目标需要。一是政府行政执法方式单一化、机械化,不适应丰富多彩的西部开发实际执法需要。二是行政执法方式简单粗暴、强权化,缺乏服务行政、执法为民的人文关怀。三是行政执法方式随意化、隐蔽化,严重侵犯相对人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四是行政执法主体多元化,缺乏沟通配合机制,执法效率低下,造成相对人不堪重负。

3行政执法成本逐年攀升,不符合建立节约型西部开发的社会发展目标。据全国政协委员任玉岭先生提供的一组数据表明:“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2003年的25年间,中国行政管理费用已增长87倍,而且近年来平均每年增长23%,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2003年已上升到19.03%,比日本的2.38%、英国的4.19%、韩国的5.06%、法国的6.5%、加拿大的7.1%、美国的9.9%分别高出16.65、14.84、13.97、12.53、11.93和9.13个百分点,仅2005年,公车消费、公款吃喝、公款旅游三项加起来就高达6000亿元,占国家财政收入的20%,相当于全民义务教育投入的5倍,使中国成了全世界行政成本最高的国家。另外,行政执法保障力严重不足,不利于创建西部开发的平安法治环境。

(三)西部地方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存在重大缺陷,不适应西部地方法治政府建设需要。中国目前虽然存在有权监督整体和运行体制与非权力监督整体和运行机制两大执法监督体系。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行政执法监督机制明显存在诸多缺陷:一是权力机关对行政执法机关的法律监督权明显虚化。二是执法监督机制整体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形不成整体监督合力。

2行政执法监督缺乏基本条件,难于实现有效监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执法监督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一件十分难于实现的事。监督难于实现的重要原因是明显缺乏监督基本条件:一是监督缺乏完备的法律制度依据,造成监督主体难于做到依法监督。二是监督主体缺乏应有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也是造成难于实现有效监督的重要原因。

3监督主体监督能力不足,造成行政执法监督客观上难于有效实现。目前,造成行政执法监督客观上难于有效实现,监督主体缺乏足够的监督能力是其主要原因。归纳起来有两方面:一是监督权力配置不足、过度分散难于形成合力,是无法实现有效监督的主要原因。二是监督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也是不能实现有效监督的重要原因。在中国,有权进行行政执法监督的机构主要有各级人大、检察院、法院、政府审计和监察等部门,由于种种原因,上述机构的监督人员的执法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难于胜任西部开发过程中的行政执法监督任务。

四、加强和完善西部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若干对策措施

(一)解决政府立法问题的主要措施

1用足、用好行政立法权。首先,要树立以行政立法方式行政的思维习惯,摒弃偏好于以政策方式行政的习惯。其次,充分体现西部大开发政府立法特色。首先应由全国人大制定《西部大开发法》,国务院制定《西部大开发法实施细则》,对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方针、战略目标、重点任务、组织领导机构、开发资金渠道、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责任、开发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等作出原则规定,保证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然后由西部地方结合当地开发实际,制定符合当地开发实际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充分体现当地特点和创新性。

2建立行政立法协调沟通机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央政府各部委办局与地方政府立法的协调问题;二是中东部地方政府与西部地方政府立法的协调问题;三是西部地方政府之间的立法协调问题;四是西部地方政府立法与国际组织的有关规则的协调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应由国务院通过行政立法加以解决。如由国务院制定《行政立法协调沟通机制暂行条例》,对行政立法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立法冲突的解决原则、解决方式、裁决办法等作出规定,一旦发生上述行政立法冲突和矛盾,则可以按照该协调机制进行解决,避免给依法行政带来不便。

3加快西部地方立法工作步伐,科学确定立法的重点和内容。当前最主要的:一是加强经济法规和规章的立法。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促进西部开发这个中心,突出制定规范市场主体、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科技进步、保护环境资源等方面的法规。二是加快投资保护立法。三是加快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环境立法。

(二)解决政府执法问题的主要措施

1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做到执法为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首先,树立宪法和法律是行政执法的根本依据的依法治国理念。其次,树立法律优先的理念。再次,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理念。两部大开发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最大程度的尊重和保障人权,因此,一切开发工作都必须建立在解放人、发展人和服务人的基础上,一切行政执法活动都必须是为人民服务,做到执法为民。

2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人性化行政执法方式。首先,建立多样化行政执法方式。一是适应“服务行政”的观念,采用以号召、倡导、引导、劝导、告诫、建议等为内容的行政指导来实施法律、实现服务。二是为了体现服务与合作的民主精神,采用行政合同的协商方式实施行政职能。三是赋予行政许可、行政征收等传统执法方式与新的时代内容。其次,建立服务型行政执法方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服务意识、改进执法方式。顺应由管理行政、秩序行政、强权行政转向服务行政、发展行政、指导行政这一时代潮流,积极向行政相对人提供信息、政策、专业技术等各方面的公共服务。再次,建立程序化行政执法方式。按照正当程序要求,行政执法应以公开为原则、保密为例外,尊重和保障行政相对人的知情权、参与权、申辩权和救济权等程序性权利,实现执法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最后,大力完善行政组织法,从根本上解决行政执法多头问题。

3全面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执法经费保障制度。面对当前一头是逐年不断攀升的行政成本开支,另一头却是缺乏有效财政保障的执法经费安排实际,必须全面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执法经费保障制度,以保障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效实施。对此,应首先明确政府职能,科学划分财权;然后是取消政府一切不必要开支,建立行政执法专项保障经费制度等。

(三)解决政府执法监督问题的主要措施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执法原则。面对现实执法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努力增强执法监督力度,卓有成效地做好以下工作:

1树立改革创新意识,改进执法监督方法。西部开发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思想要解放,对执法监督也要改进方法,对执法监督的内容要分主次,突出重点。当前在对执法机关的执法监督中重点要突出三个环节:一是加强普法监督;二是加强对执法机关领导干部的监督;三是加强违法监督处罚力度。

2在求“深”、求“精”上下工夫,提高执法监督质量。在对执法机关的执法监督中,要在“精”、“深”二字上下工夫,本着突出重点、少而精的原则,坚持议大事、抓重点、求实效。目前,要特别在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而又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如“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权代法、用钱买法、徇私枉法”、土地征收补偿数额不足而影响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资源开发破坏环境影响西部生态平衡、“地霸横行、邪恶肆虐”的社会治安等问题上加大执法监督力度,进一步完善错案责任追究制,确保办案的合法性,切实保护参与西部开发的投资者和建设者的合法权益。

3提高监督主体监督能力,增强执法监督实效。建立责权明确的专职执法监督队伍,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经验总结。行政执法监督机构、人员、职能的专职化和专门化,也是监督工作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并早已成为政治发展特别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要求。建立责权明确的专职执法监督队伍,应切实做到两点:一是坚持独立监督原则。历史经验证明,要避免不应有的外部干扰,特别是避免受到来自被监督者或少数领导人员的干预、牵制和影响,原则上监督机构必须实现人、财、物等方面的独立性,决不能因人、财、物等方面的原因而受制于人。二是坚持监督责任原则。监督是一把双刃剑,监督者必须首先做到监督好自己才能监督好别人。因此,监督者必须在法律上承担法定的监督责任,实行严格的责任制,从法律制度上明确规定某一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究竟由谁负责,监督检查结果究竟由谁负责处理,责任必须具体落实到部门和人员头上。如果监督者违法、不当或失职,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监督法律责任。

新西部范文篇10

关键词:设计、创新、设计创新、企业、西部、经济

一、设计与创新

“设计”,是一个恒古的话题。从人类的第一块石器到现在的电脑,设计始终发挥着推动人类进步的作用。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过:“英国可以没有首相,但是不能没有设计”。一语道破了设计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临更大挑战,品牌战略、产品创新、设计创新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利器,设计所成就的价值是企业品牌和产品最显性的价值,优秀的设计已经成为企业成功乃至产业革命的必经之路。

“创新”,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表现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每一个方面。但对于企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的经营环境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场变化的大潮中,袖手旁观不进行创新无疑就是等于坐以待毙。

经济界把企业创新分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其中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根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的主要源泉,是人类的财源之富,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技术创新按创新对象的不同又分为:

1、造型创新

这主要是指产品的外形和颜色的创新。产品的外观创新是工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对日用消费品来说,更是如此。在当今这个文化消费时代,功能并不是顾客的唯一的目标。有时候创新在使用功能方面可能是完全无用的,如在裙子的某个部位钉一排扣子,但却能很好地满足一部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另外,产品外观颜色创新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比如,家具的颜色应与居室的色调融洽,电器的颜色应美观等,都要求企业创新人员在进行技术创新时予以认真考虑;

2、工艺创新

它主要是指对各种产品的制造方法和过程,所用的工具设备、技术、材料、配方、劳动组织等方面的革新与创新;

3、功能创新

它主要是指开发产品的新的使用功能。

而就设计界来说,对于企业产品的最直接相关概念就是产品设计。所谓产品设计,即是对产品的造型、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以便生产制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实用、经济、美观的产品。因此,通过对经济界和设计界相关概念的对比,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设计在企业技术创新中与之渗透、紧密结合,并贯穿于企业的技术创新的每个方面和过程之中。对于设计在企业的产品创新活动中所起的创新作用,我们可以称之为设计创新,也就是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以新的设计理念为指导,依靠科学与技术的新成果并运用艺术的想象与灵感,在赋予产品物理、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功能的同时,体现产品的审美性,从而使之达到功能审美的高度统一,最终为企业创造效益。在某种程度上说,设计创新就是一种生产力,是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绝对不能忽视。通过了解经济学上几种主要的产品创新机制,我们可以更清楚的看到这一点(见下图)。

二、设计创新是中国经济特别是西部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之一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和支柱。西部经济的发展要靠西部企业的发展来带动。前不久,重庆、西安、成都等西部城市都提出了工业振兴经济的要求。其中,西安市在近期推出的《西安工业振兴计划》中明确提出,工业是西安经济的筋骨,建设西部经济强市要靠工业挑大梁。由此可见工业企业的发展对于西部经济的重要性。就西部的企业目前状况而言,发展极不平衡,很多企业尚处于求生存与发展阶段,企业机制不健全,缺乏企业文化建设,产品附加值很低,产品的设计停留于模仿抄袭阶段,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专利几乎是寥寥无几。在产品设计方面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十分有限甚至没有。一些专家指出,这是因为政府和企业对产品设计的重要性不甚了解,更谈不上重视。有的企业、领导甚至认为产品设计仅仅就是外观的点缀和包装。许多西部企业的产品缺乏设计创新,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一成不变,如热水瓶、自行车等,“老面孔”传了几代人。不要说与国际的差距,就是与我国东部地区的差距仍然很大,长此以往,不要说赶上东部,就是维持现状都很困难。固然西部开发开放的时间较晚,人们的意识还跟不上,但是时不待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所有西部的企业就更需要有危机感,必须具有竞争意识及品牌意识,积极实行设计创新战略,为迎接马上到来的国际竞争作好准备。因此,提高产品的设计创新与设计能力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通过设计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例子。先看看80年代的英国,当时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分析英国经济状况和发展战略时指出,英国经济的振兴必须依靠设计创新。她这样断言:设计是英国工业前途的根本。如果忽略优秀设计的重要性,英国工业将永远不具备竞争力。英国在这之后,大力发展设计创新,有利的推动了工业的发展,经济也逐步的恢复了活力,设计也赢得了“让总裁听话的”地位。日本二战后,从50年代引入产品设计,提出“设计立国”,将设计创新作为日本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从而实现了日本经济70年代的腾飞,使日本从经济落后国家一跃而成为与美国和欧共体比肩的经济大国。据美国政府统计:如果在企业产品设计上投入1美元,则其产出就会增加2500美元,可见对设计和设计创新的投入的经济回报率之高。

企业通过进行设计创新而使企业起死回生的最生动的例子莫过于苹果公司。1995年-1997年,开创了个人电脑时代的苹果公司股票一路下滑,惨不忍睹,几被收购。公司不得已请回了苹果原CEO史蒂夫·乔布斯。1998年苹果电脑公司正式推出了具有全新理念的苹果iMac电脑,将传统PC彼此分离的主机、显示器与音箱融为一体,并摒弃了千篇一律的米黄色外壳,代之以半透明状、五种颜色的彩色外壳。尽管iMac在技术与技能方面并无太多过人之处,且售价比其他电脑高出数百美元,但产品推出市场后,却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在美国,当时差不多每隔15秒钟就有一台iMac被售出,苹果公司的股票随之飞速上扬,掀起了一股空前业界狂飙。1998年9月,美国权威市场调查公司PCData的统计数据表明:上市只有l7天的iMac在8月底迅速跻身美国电脑市场销售排行榜第2名。1998年12月,PCData报告:在美国市场1998年11月零售和邮购两项排名中,高居榜首,估计占美国PC总销售数量的7.1%和总零售收入的8.2%。诺基亚依靠其在无线通讯领域卓越的产品与设计创新能力,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从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一举成为世界著名品牌前五名。日本日立公司的数据则更具说服力,该公司每增加1000亿日元的销售收入,设计创新所占的作用占51%。

再看看东部的经验。当前,我国东部的部分企业已意识到设计与设计创新的重要性。据清华美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柳冠中教授介绍,1994年海尔集团与GK公司合资建立了海高设计公司,投入5000多万元,长期聘请国外知名专家,进行设计创新,每年投入设计创新费用8000多万元,不断有新设计的洗衣机、电冰箱、彩电、电脑等产品推向市场。海尔产品广泛行销海外世界市场就是一个证明。在洗衣机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海尔开发设计出了小容量洗衣机——“小小神童”,不但填补了市场空缺,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需求,而且也填补了世界空白。像如此的产品设计创新,其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市场利益,而是带来了整个行业的革新和消费者生活观念与生活习惯的革新。这些高投入获得了高回报,促进集团每年销售额平均以80%以上的速度增长。他还介绍,美的集团、联想集团都建有自己的产品设计中心,他们都为集团的发展立了“大功”。而近两年在国内家电市场一直走红的伊莱克斯,更是充分展现了产品设计为其带来的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其产品无论是冰箱还是洗衣机,其令人耳目一新的产品设计创新,不仅能贴近国人的生活,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更能为人们带来美的感受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由这些成功的典范,我们不难看出,产品的设计创新,已成为持续提升家电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01年,美的集团设在美国的工业设计中心,与美国本土的DESIGNEDGE公司合作,经过近3个月的设计、改型,新款的钛金色美的太空博士饮水机,在美国加州的部分地区试用,得到广泛认可.2001年,美的集团销售收入达143亿元,再一次实现了年30%以上的增长,10多类产品在全国排在前3位。TCL手机在近一个时期快速稳居国产手机销售排名的第一位。TCL手机之所以能后来居上,正是在手机产品的设计上充分把握了中国消费者的审美心理、中国社会文化心理,迎合中国消费者特有的文化情结,不断进行设计创新,从TCL999D系列手机产品(TCL999D钻石手机、TCL999D宝石手机、TCL999D手机等)以及8系列产品宝石手机产品在市场上的热销来看,可见设计创新对于TCL发展的重要性。为什么这些企业能够赢得如此辉煌的战绩?我们可以肯定,正是产品的设计创新为他们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竞争优势。

三、事关三方

设计创新对西部经济的作用要通过政府、企业和设计界的共同努力来完成。

对于政府来说,首先要真正认识设计和设计创新的重要性,大力支持设计行业,通过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在产品设计方面给予重视、增加投入,对于设计优良的产品给予优惠,激励企业在产品设计和创新上下功夫。培养专业产品设计公司或扶持已有的水平高且效益不错的产品设计公司,参与国际竞争,为企业提供的更好产品设计服务。由政府部门牵头,集中各方面的优秀人才,组建工业设计中心,并联合院校、科研单位和社会上的民营设计公司,共同为企业提供从市场调研分析、产品设计、工程设计等一系列优质的服务,协助企业开发产品,创品牌优势。在条件成熟时,也可以组建区域性的工业设计中心。还可以组织一些每年一次的设计创新活动和设计创新研讨会或者论坛,有计划地提升西部产品的设计品质和产品形象,创西部的产品品牌,增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在政府支持力度方面,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政府部门对工业设计都给予积极支持。日本在通产省下设设计促进厅和设计政策厅,每年都举办一次全国性的“优秀设计奖”,对获得优秀设计奖的设计产品给予“G”标志(即好设计标志),这项国家活动至今已进行了40多年。美国通过法律来规范设计行为,保障设计的发展,以行业协会来管理,推动协调国家的工业设计。每年有一个法定的部级竞赛“美国优秀工业设计大奖赛”。

对于西部企业来说,必须认识到设计创新是企业的生命之源。认识企业自身是实施设计创新的主体。学习了解产品设计创新的内容、实质等相关理论知识,改变那种轻视产品设计的现象。加大对设计的投入,企业要树立以产品设计为根本的企业新机制,不断进行设计创新,对待产品、企业、市场要三位一体,不能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除了重视引进产品设计的人才,还要主动与高校合作成立设计研究、设计创新机构,形成良性互动。如最早在国内冰箱市场上崭露头角的万宝电器集团公司,在"市场经济"杠杆的驱动下,意识到设计的作用,率先与广州大学合作成立了"广州万宝工业设计研究院"。

对于设计界来说,在知识结构和能力方面要适应目前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需求。要提高整体素质和设计水平,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加强对企业新工艺、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国外先进设计理论及设计创新的学习。大学的设计教育,应当进一步转变观念,强调综合素质与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学习创新的思维、想法,教育学生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社会欢迎的。为适应新的形势和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必须进一步改革教育。目前,决大部分的设计课程缺乏实践课,设计和设计创新成为纸上谈兵。设计教育应主动从校园走出去与企业合作,为自身设立实践的基地。另外,要加大对产品设计人才的培养,当前设计人才在质和量两方面都上不去,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据了解,我国近20年来培养的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仅3万人左右,只相当于韩国目前该专业在校生的数量。其中,西部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

时代杂志(TIME)在2000年7月曾经有三期报道关于设计与设计创新的现状,其中,还有一期(2000/07/31)以产品设计为主题封面,由此可见,二十一世纪全世界对设计的重视程度。西部要发展,就必须抓住机遇,放眼全球,跟上时代步伐,把设计创新作为西部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之一。努力提高西部企业产品创新和设计创新能力,打造出更多的知名品牌,使西部企业勇敢的面对WTO和知识经济的挑战。

参考文献:

《企业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电子工业出版社,侯先荣吴奕湖遍著

《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华夏出版社,包昌火谢新洲著

《MBA必修核心教程——新产品开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甘华鸣主编

《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尹定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