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批判主义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18:17:49

新批判主义范文篇1

二.何来"新保守主义"倾向?继80年代文化大讨论之后,90年代人们进一步正确对待过去被糟蹋得不成样子的儒释道精英文化,深入探讨传统与现代的多重关系,高扬人文精神与价值理性,并对西方理性和启蒙价值的单面性提出批评,对国内日趋严峻的物化的人生观的泛滥和道德的危机,生命本性的困惑作出疏导,取得了多样的积极成果。海内外或两岸三地中国文化研究成果与方法的互动,亦属正常现象。至于有个别人把话说过了头,我看也不必大惊小怪,以为真会影响我们现代化的进程或文化选择。我看没有那么严重。究竟有没有"国学热"和"一种值得注意的思想文化倾向:新保守主义",我想有一个起码的衡量标准,那就是认字和断句。今天,象我们这些忝系列高校文史哲教席的"教授""博导"们尚不得不借助工具书才能勉强读懂《尚书》、《诗经》,大学生们尚分不清《四书》与明清小说中的"四大奇书",还有所谓著名青年诗人不知《老子》、《庄子》为何物,到德国去大闹笑话。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敢说我们"保守"了祖国文化的什么?怎么敢侈谈"国学"还嫌"热"了?!不要说什么经史子集,高校文科教师能顺顺当当地把最简易的"四书"读下来且解释清楚的能有几人?我看现在倒真是要"保""守"一下民族文化的瑰宝,需要适当对知识界和国民"启"自家文化遗产之"蒙","补"仁爱忠恕孝悌信义之"课","扫"人文价值与道德理想之"盲"。

三.驳所谓"文化恋母情结"。邓君说从五四到今天,"几乎没有一个人真正理解到鲁迅""以自身为标本对整个民族文化传统的自我解剖、自我批判精神"。他批评回归传统的文人,视之为"传统本身的惰性",并"称之为''''文化恋母情结'''',即总是要到文化母体中去寻求现实生活的''''资粮'''',好比一个孩子已长大了,还不愿断奶"。与周君用极不雅训的"精神阳萎"相似,邓君亦嗤笑文化保守主义者"都象是些孩子",有"自恋情结","谈起''''道德境界''''来好比在做白日梦"。我不知道有没有思想大家(例如康德、黑格尔)是可以不到文化母体中去寻求思想资粮的,也不知道天下有没有一个现代化是可以不从自己的文化母体中寻求现实生活的资粮的。我只知道西方人无比尊重、珍惜自己的文化母体,决无任何的轻蔑、贱视、毁辱、鄙夷。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自那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觉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归,或者说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的动力。"足见文化的创造动力、源头活水在文化母体,此母体之乳汁滋养着现代心灵,不可断,不能断!文化的发展当然包括对轴心文明(如礼乐文明、六经诸子及其资源)的高层次回归、复兴,即重新发现其尚未开掘的意义与价值,并作出具有时代意义的转化和阐扬!我相信邓君所说的自我批判与反省的前提,是对传统的深度价值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如果只据浮面理解,联想当下

社会人生之负面去作挖苦或揶揄,则不能视为自我批判。邓君在他才气横溢的大著《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中说,孔子儒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伪善者以我之欲强加于人,"以仁慈、宽厚、体贴的面目,体现着中国传统伦理的****性和任意性。父母和父母官对儿女和子民们滥施淫威,均可振振有词地说成是''''为你们好'''';历次政治运动的受害者到死都相信这是为了自己能''''立''''和''''达''''。"(第150页)我看邓君对儒家这一命题及其它命题的批判就具有"****性和任意性"。邓君还说庄子的超越只停留在"物"的层次,亦不知所云。这在理解上不相应,"隔"了一大层,是邓君的毛病。他又说《废都》中的乱交和顾城的杀妻与自杀,并不是中国人现在变坏了,"而是中国人数千年的伦理价值体系已显示出了自身致命的缺陷"(第122页);还说《北京人在纽约》中的王起明的传统道德观念在西方碰得粉碎,唯一能做的只剩下用手比划一个生殖器的动作,此即根源于中国文化不过只是"传种接代"的文化(他连"传宗"都不用,而用"传种")。"既然我们的传统文化植根于生物学上的传种接代,它就没有能力用真正人性的东西去溶化人心中非人性的、善性的东西,而只是掩盖、包容甚至保存和维护着兽性的东西。"(同上)这种批判有什么根据呢?难道中国文化真没有这种能力而只能维护、掩盖、包容兽性吗?作者理解传统精神遗产中大量的深邃的真正人性的东西和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么?邓君说"中国人其实很少懂得真正的情感","只有亲情,而无感情",只有"通过生物种族繁衍的谱系表查阅到的那种家族感情,除此而外就只剩下''''感于物而动''''的(同样是动物性的)喜怒哀乐之情"(第101页)。"中国人的责任感……总是归结到生物学上的生殖和世代繁衍上去。"(第120页)"仁义道德本质上是一种生物界的(虎狼亦适用的)原则,即自然血缘原则。"(第121页)按这种说法,中国人只具有动物性。如果所谓"新批判主义"是指的"丑陋的中国人"一类,那我看就没有什么新意。执斧伐柯,其则不远。说中国文化自身没有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内在力量,那它是如何发展至今的呢?反过来说,如果在西方和泛西方化的大潮裹挟之下,没有对自家历史文化的自尊、自信,甚至连起码的同情的理解都没有,那么这种"新批判"与"旧批判"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新批判主义范文篇2

二.何来"新保守主义"倾向?继80年代文化大讨论之后,90年代人们进一步正确对待过去被糟蹋得不成样子的儒释道精英文化,深入探讨传统与现代的多重关系,高扬人文精神与价值理性,并对西方理性和启蒙价值的单面性提出批评,对国内日趋严峻的物化的人生观的泛滥和道德的危机,生命本性的困惑作出疏导,取得了多样的积极成果。海内外或两岸三地中国文化研究成果与方法的互动,亦属正常现象。至于有个别人把话说过了头,我看也不必大惊小怪,以为真会影响我们现代化的进程或文化选择。我看没有那么严重。究竟有没有"国学热"和"一种值得注意的思想文化倾向:新保守主义",我想有一个起码的衡量标准,那就是认字和断句。今天,象我们这些忝系列高校文史哲教席的"教授""博导"们尚不得不借助工具书才能勉强读懂《尚书》、《诗经》,大学生们尚分不清《四书》与明清小说中的"四大奇书",还有所谓著名青年诗人不知《老子》、《庄子》为何物,到德国去大闹笑话。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敢说我们"保守"了祖国文化的什么?怎么敢侈谈"国学"还嫌"热"了?!不要说什么经史子集,高校文科教师能顺顺当当地把最简易的"四书"读下来且解释清楚的能有几人?我看现在倒真是要"保""守"一下民族文化的瑰宝,需要适当对知识界和国民"启"自家文化遗产之"蒙","补"仁爱忠恕孝悌信义之"课","扫"人文价值与道德理想之"盲"。

三.驳所谓"文化恋母情结"。邓君说从五四到今天,"几乎没有一个人真正理解到鲁迅""以自身为标本对整个民族文化传统的自我解剖、自我批判精神"。他批评回归传统的文人,视之为"传统本身的惰性",并"称之为''''文化恋母情结'''',即总是要到文化母体中去寻求现实生活的''''资粮'''',好比一个孩子已长大了,还不愿断奶"。与周君用极不雅训的"精神阳萎"相似,邓君亦嗤笑文化保守主义者"都象是些孩子",有"自恋情结","谈起''''道德境界''''来好比在做白日梦"。我不知道有没有思想大家(例如康德、黑格尔)是可以不到文化母体中去寻求思想资粮的,也不知道天下有没有一个现代化是可以不从自己的文化母体中寻求现实生活的资粮的。我只知道西方人无比尊重、珍惜自己的文化母体,决无任何的轻蔑、贱视、毁辱、鄙夷。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自那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觉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归,或者说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的动力。"足见文化的创造动力、源头活水在文化母体,此母体之乳汁滋养着现代心灵,不可断,不能断!文化的发展当然包括对轴心文明(如礼乐文明、六经诸子及其资源)的高层次回归、复兴,即重新发现其尚未开掘的意义与价值,并作出具有时代意义的转化和阐扬!我相信邓君所说的自我批判与反省的前提,是对传统的深度价值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如果只据浮面理解,联想当下

社会人生之负面去作挖苦或揶揄,则不能视为自我批判。邓君在他才气横溢的大著《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中说,孔子儒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伪善者以我之欲强加于人,"以仁慈、宽厚、体贴的面目,体现着中国传统伦理的****性和任意性。父母和父母官对儿女和子民们滥施淫威,均可振振有词地说成是''''为你们好'''';历次政治运动的受害者到死都相信这是为了自己能''''立''''和''''达''''。"(第150页)我看邓君对儒家这一命题及其它命题的批判就具有"****性和任意性"。邓君还说庄子的超越只停留在"物"的层次,亦不知所云。这在理解上不相应,"隔"了一大层,是邓君的毛病。他又说《废都》中的乱交和顾城的杀妻与自杀,并不是中国人现在变坏了,"而是中国人数千年的伦理价值体系已显示出了自身致命的缺陷"(第122页);还说《北京人在纽约》中的王起明的传统道德观念在西方碰得粉碎,唯一能做的只剩下用手比划一个生殖器的动作,此即根源于中国文化不过只是"传种接代"的文化(他连"传宗"都不用,而用"传种")。"既然我们的传统文化植根于生物学上的传种接代,它就没有能力用真正人性的东西去溶化人心中非人性的、善性的东西,而只是掩盖、包容甚至保存和维护着兽性的东西。"(同上)这种批判有什么根据呢?难道中国文化真没有这种能力而只能维护、掩盖、包容兽性吗?作者理解传统精神遗产中大量的深邃的真正人性的东西和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么?邓君说"中国人其实很少懂得真正的情感","只有亲情,而无感情",只有"通过生物种族繁衍的谱系表查阅到的那种家族感情,除此而外就只剩下''''感于物而动''''的(同样是动物性的)喜怒哀乐之情"(第101页)。"中国人的责任感……总是归结到生物学上的生殖和世代繁衍上去。"(第120页)"仁义道德本质上是一种生物界的(虎狼亦适用的)原则,即自然血缘原则。"(第121页)按这种说法,中国人只具有动物性。如果所谓"新批判主义"是指的"丑陋的中国人"一类,那我看就没有什么新意。执斧伐柯,其则不远。说中国文化自身没有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内在力量,那它是如何发展至今的呢?反过来说,如果在西方和泛西方化的大潮裹挟之下,没有对自家历史文化的自尊、自信,甚至连起码的同情的理解都没有,那么这种"新批判"与"旧批判"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新批判主义范文篇3

一、新媒介下的传播环境新特点

(一)媒介环境具有明显时空一体化特征。多样性的移动终端设备于网络时代下体现出传统媒介缺少的明显优势,在传统网络环境中,社交网络受众所应用的媒介普遍局限在笔记本电脑或者台式电脑等工具上,而这些工具于移动性方面有着明显缺点,致使社交网络受众在选择应用的空间与时间层面受到较大限制,受众只能在固定的联网环境下的电脑前才可应用社交网络,受众被局限在固定的地理空间当中,在实施信息传播活动当中和外界实际环境缺少互动,此种传播环境于某种意义上而言缺乏开放性,唯有在与外部环境维持足够交互的条件下,才可称作开放性系统。而新媒介的诞生,彻底弥补了以往网络环境下受众社交网络应用的弊端,终端设备与移动互联网充分融合,把空间和时间有机整合,为受众创设时空一体化的新媒介环境,受众能够不受时空桎梏应用网络和亲朋好友交流互动,而同时在此环境下,受众对于时空观念的界定和感知亦产生明显改变,原有网络环境下,因互联网应用环境制约,受众于社交网络当中对于时间流动的感知相对明显,而对于空间维度的感知则相对不足,但是在新媒介环境下,空间与时间正在受众的认知里不再缺席,受众在虚拟空间中可感知到时间不断流逝,同时放眼现实世界亦可感知到现实空间和环境的存在。现阶段,时空趋于一体化的媒介环境,为社交网络受众带来全新的生存、互动环境感知,而该环境亦伴随受众和外部互动性加强的过程当中逐渐趋于开放化,信息内容也更为多元化。(二)媒介环境有着浓厚的人文关怀色彩。现如今,媒介环境有着浓厚的人文关怀色彩,换言之,媒介环境逐渐趋于重视受众体验的方向发展。在网络时代下,受众体验逐渐从机器为核心转变成以人为中心,伴随新媒介形态的普及运用,以及新媒介对于社会现实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真正证实了媒介人性化演变理论,该理论强调媒介最终会趋于人性化方向发展,媒介信息处理模式亦会如人一般自然,且优于传统各种媒介。当前,传播媒介已然为“人”而让道,受众作为交互的主体地位逐渐回归,人机一体的新媒介环境中,受众需求由传统媒介实现向受众自我实现方向转变,受众体验获得有效改善,而手机媒介切实代表了新媒介工具的人性化演变。

二、新媒介环境下传播学研究方法

(一)经验主义研究的转变。以经验主义为基准的传播学研究是新媒介环境下的主要手段之一,其是以自然科学为依托进行社会科学的研究与解释,而经验主义研究中相对明显的特点便是将媒介视作工具,将其视作没有任何意识倾向和价值的客观存在事物。原有的大众转播体现出:专业化媒介机构采取前沿的产业化手段与传播技术,将社会大众视作研究对象而实施的大规模信息内容生产与传播活动。此种大众传播所具备的特征在于,信息内容普遍通过单向化与线性化方式进行传输。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媒体往往会按照延时的、有限的和不精准的受众反馈内容,传输者对于大众需求的预估,以及信息传输政策的具体要求进行信息传播,此种信息传播模式易被认定是符合大部分受众现实需求的。为形象而抽象地掌握信息传输过程与实质,传播学研究领域衍生出诸多传播形式,包括韦弗模式、5W线性模式、循环模式、互动过程模式以及系统模式等。诚然,这些模式均有效归纳与总结了以往媒介传播活动,然而这些模式不足之处在于其普遍将信息传播者与受众群体分离开来而展开分析,并且普遍以线性模式为主要研究思路,与新媒介的现实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互联网传播的诞生及发展,有效延伸了信息传输的深度及广度,真正突破了传统社会大众多样性信息传输的局限。互联网所传输的信息具有海量性特征,且传播过程有着较强的交互性,同时互联网传播的信息也显著体现出了多元化、小众化以及个性化态势,从而能够落实针对性的信息传播。现阶段部分传播学专业学者亦对于互联网传播过程展开深入探索。以加拿大传播学领域专业学者们的研究观点而言,印刷术的发明以及电子媒介的诞生,均会对当前社会结构、人类思维模式与生活方式形成深刻影响。以这一维度而言,互联网这一个性化与交互性的媒介出现,为传播学研究带来了全新的课题。若以往传播理论与方法无法顺应新形势,则失去其应有意义。所以传统线性传播模式应进行一定调整,从传统以同步与异步传播为基准的分类研究,逐步转变成以交互性研究形式为依托的新方法。(二)批判主义研究的转变。尊重与保护人的自由和尊严,深入探索恢复人的根本价值的途径及方法,是法兰克福学派传播学,批判主义学者的主要研究特征。实际上,此种研究特征亦是传播学领域批判主义研究的既定传统与习惯。现如今,互联网媒介为恢复人类主体价值、尊严以及自由供给了全新的机遇,亦为新媒介环境下传播学的批判性研究提供了全新切入点。一般而言,任何媒介均具体化存在于实际社会制度环境当中,通常存在诸多性格爱好、知识体系、思想理念以及价值倾向差异的个体应用。所以,媒介作为一种人的延伸,时常存在超出机器性质的东西,即存在一定倾向性,无法始终保持客观公正与中立。基于批判视角而言,媒介并非独立且客观于个体存在而存在的实物,而是实质上囊括文化价值、意识以及意识形态的世界,个体于该世界当中生存,甚至由该世界铸造个体的生活。换言之,媒介属于充满意识倾向与价值判断,且与人类密切相连的世界。而对于如何认知该世界,批判学者表示不应过度追求于无望的中立、客观,应积极加入个体价值判断,这亦是传媒批判主义的基本内涵。如此一来,对于媒介属性及个体价值判断的差异性认知,便成为批判主义与经验主义之间的差别。当前,对于媒介的批判性研究,逐渐成为多数学者的传媒学研究热点内容。网络媒介作为全新工具,是经验主义领域研究带来的深刻启示。社会大众在应用这一具备较强个性化与交互性特点的新媒介过程中,所生成的诸多非意识形态与权力层面的反向影响,例如审美道德降低、信息冗余以及不良信息泛滥等问题,由此可见,因媒介与技术所有关系的差异,网络传播淡化了主导意识形态及阶级权利批判的迫切性,然而且又着重加强对于这一个人主义意识与行为、无中心化以及虚拟化批判的必要性及迫切性。因此,批判性并非有所降低,而是产生了全新的批判任务及对象,此种变化推动传媒学领域研究者不断探索与确定更为准确、科学的新媒介传媒学研究模式及手段。综上所述,网络这一新媒介有着较大魅力与威力,其飞速发展的趋势导致原有大众传媒逐渐失去优势,传播学领域的研究亦面临巨大挑战。在此环境下,我们仍应深刻认知到不管网络技术手段如何变革发展,其始终是被人掌握的信息技术,始终隶属传播工具范畴。所以,传播学研究过程只要以自身为着眼点,改造与变革以往传播学理论与研究方法,便可用于引导当下网络传播实践。

参考文献:

[1]李开仁,谷雨,保长省.新媒体技术视野下的教育传播学研究述评[J].文山学院学报,2015,28(06):97-100+120.

[2]黄月琴.新媒介技术视野下的传播与赋权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3(06):140-145+164.

[3]吴志远,杜骏飞.海德格尔技术哲学对新媒介研究的现实意义[J].当代传播,2016(06):78-80.

新批判主义范文篇4

一、传统型现实主义文学

转型时期的俄罗斯,由于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普通百姓的生活也因此受到很严重的影响。此时部分俄罗斯文学作家如拉斯普京、邦达列夫、瓦西里耶夫、阿斯塔菲耶夫等开始关注普通家庭的命运,于是“小人物”逐步登上了俄罗斯文学的舞台,并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俄罗斯文学中被称为“传统”现实主义或新古典现实主义。转型期传统型现实主义文学大都以反映道德生活为主,关注普通家庭的生活,文学作家从多角度、多题材对特殊社会背景下的百姓生活、人物进行描写、刻画,并抒发不同的观点,充分表现了这一历史时期特有的忧虑色彩。俄罗斯文学中的传统型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宣传大多来自普通、平凡的大众家庭,通过描写社会底层人们的艰难生活,来表现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具有非常强的震慑力。转型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传统型现实主义文学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家,如拉斯普京、彼得鲁舍夫斯卡娅、乌利茨卡娅、罗波娃、托卡列娃、托尔斯泰娅等。这些优秀的作家通过大量的观察、思考,以普通百姓的生活环境为题材,围绕家庭、爱情、婚姻、生计等角度刻画和描写人物,抒发作家情感,这些取材于现实的文章深得广大读者的喜欢。典型代表作品有拉斯普京的中篇小说《下葬》,作者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视角对小说主人公巴舒达的生活及其悲惨命运进行了深刻描摹,体现了作者对社会残酷现实的不满,对国家前途和人们生活的忧虑。此外,还有彼得鲁舍夫斯卡娅的《幸福的晚年》、乌利茨卡娅的《索涅奇卡》、罗波娃的《廖尼亚的梦》、加尼切夫的《包裹》、托尔斯泰娅的《爱与不爱》和托卡列娃的《幸福的结局》等,这些作品对俄罗斯转型时期文学有很深远的影响。小说中或是通过主人公的悲惨命运抒发对爱情、幸福生活的渴望与向往,或是通过描写主人公家庭矛盾展现人们内心价值观的转变,或是通过主人公婚姻爱情的困难抉择揭示命运的凄惨和生活哲理……此类作品都是从大众琐事中抒发人们最基本的生活向往和情感需求,从这些生活片段和只言片语中可以揭露出时代变迁对底层百姓生活的巨大影响。传统现实主义文学以其贴近生活和贴近百姓以及其强烈的现实意义,而在转型期的俄罗斯文学中占据重要位置。

二、批判主义文学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俄罗斯文学曾一度呈现“回归”潮,社会主义文学在社会变革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被禁锢的批判主义文学又重返文学舞台,典型作品有布宁的《罪恶的日子》、比托夫的《普希金之家》、布尔加科夫的《狗心》、纳博科夫的《暗箱》、阿赫玛托娃的《安魂曲》、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等。从此以后,批判主义文学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又占据了重要位置。转型期俄罗斯文学中的批判主义文学主要是对苏维埃制度的批判,通过极具讽刺和夸张手法展现人性的扭曲与荒谬,作品大都以自然主义倾向揭示人们痛苦的生活现状。该类文学认为苏维埃政府的制度、变革、历史等都是不合时宜的、不被人们所认可的,认为这一切是导致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痛苦的根源。在转型期俄罗斯文学的批评主义文学中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家,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这一时期较著名的作品有佩列文的《奥蒙•拉》(1991),马尔克•哈里托诺夫的《命运线,或米拉舍维奇的小箱子》(1992),利普金的《一个房客的札记》(1992),叶夫图申科的《不要在死期前死去》(1993),阿斯塔菲耶夫的《被诅咒和被杀害的》(1994),以及艾特马托夫的《会见察达依》(1994)和《卡珊德拉印记》(1995)。如上世纪80年代在苏联文学家中号称才华出众的新生代作家———维•佩列文,20世纪90年代曾因其发表的《奥蒙•拉》、《昆虫的生活》、《恰巴耶夫和普斯托塔》等作品名声大振。《奥蒙•拉》描写了主人公奥蒙•拉为梦想一直努力、奋斗,最终换来的却是一个骗局的悲剧。小说通过对主人公悲惨命运的描写,从侧面抨击了苏联残酷的社会体制对人性梦想和追求的践踏与扼杀。维•佩列文的另一部代表作《昆虫的生活》,采用了更为讽刺和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在那一时期以昆虫状态生活的人们,批判了苏联解体后人们残酷现实生活的时代背景。

三、后现代主义文学

苏联解体后,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动荡,俄罗斯文学不再受到国家的支持和保护,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同时也迎来了一番新的挑战和机遇。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思想就是源于俄罗斯文学,其产生归功于上世纪中叶西方国家的工业变革以及现代主义文学的内部裂变,它代表的是当代世界文化的发展方向,后现代主义文学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对世界文学的影响也很大。转型期俄罗斯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主张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新观点去认识和对待俄罗斯的社会环境,提出要对文学进行改革、扩大选材范围及模式,对历史和文化价值要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形态去审视和思考,对以往的作家、作品要作出新的评价和定位,提倡建立一种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学理论。它体现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民族大众对集权体制的态度和反应,表现为人们对未来的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不同于以浪漫主义为主的西方后现代主义,俄罗斯的后现代主义的精髓在于以博大、宽宏的人道主义胸怀以及援助精神、苦难意识,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精神。“解构”、“集体无意识”等后现代主义美学概念,使得俄罗斯文学论坛对其广为关注。“叛逆”、“激进”等极端的表现形式为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所推崇,作品宣扬“游戏人生”、“以自己的毁灭展示世界的荒诞和无价值”、以“更极端的形式解构苏联现实,消解一切”。通俗的语言以及大众化的方式是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特点,其作品常常以一种质疑、讽刺和厌恶事实,否定、排斥和拒绝权威的模式呈现。虽然,后现代主义文学的90年代后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已经逐步退出舞台,但是在转型期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后现代主义文学在俄罗斯深深地扎下了根,并得以长足发展。

在此期间,曾经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后现代主义年轻作家,如亚尔格维奇、基比罗夫、科尔季耶、佩列文、科罗廖夫等,与此同时,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对一些现实主义、后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作家的作品也起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马卡宁、哈里托诺夫、彼特鲁舍夫斯卡娅、达维多夫、利普京等。俄罗斯后现代主义作家的热情是空前高涨的,正因为如此,也成就了大量的后现代主义经典著作,如科尔季耶的诗歌《黑人,或我,可怜的索索•朱加什维利》与《政治局委员,或圣拉甫连季之夜》(1989-1990)、德鲁克的长诗《电视中心》(1990)、索洛金的剧本《消形狂》(1990)、普里戈夫的剧本《黑狗》(1990)、科罗廖夫的小说《果戈理的头颅》(1992)、佩列文的小说《恰巴耶夫和虚空》(1996)和《“百事”一代》(1999)、基比罗夫的长诗《含着惜别的泪》(1994)等。其中也有些作品获得了“布克奖”和“凯旋奖”。因此,后现代主义对俄罗斯文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反思文学

俄罗斯反思文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反思思潮。特别是在转型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的反思作品,从不同角度、不同选材上对历史作出了不同观点的反思,对人们的思维模式和精神世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转型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反思文学主要对一度被掩盖的在七八十年生的一系列重大的社会问题进行关注和反思,通过将刚刚过去的历史与现实进行鲜明的对比,给读者心灵产生强烈的震慑力。该类文学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人们情感历史的探索和挖掘,寻求现实悲惨的缘由。在转型期俄罗斯文学的反思文学中,亦有大量的作家涌现。其中,典型的反思文学有阿斯塔菲耶夫的《被诅咒和被杀害的》、马卡宁的《平常化话题和情节》、弗拉基莫夫的《将军和他的部队》、波良斯卡娅的《阴影在消失》、科罗廖夫的《果戈理的头颅》、邦达列夫的《诱惑》、沃依诺维奇的《宏伟的宣传》,以及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锌皮娃娃兵》和《切尔诺贝利的祈祷(未来的记事)》。其中,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锌皮娃娃兵》以苏联入侵阿富汗为背景,描写了一幅残酷的战争画面。对于入侵阿富汗的这场战争,苏联官方一直以来都打着正义战争的旗号,而事实上,这场自1979年至1989年持续了十年之久的战争是在美苏两国争霸的格局下形成的。苏联政府正是为了控制阿富汗这一战略要地发动了这场战争,在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笔下,这是一场残酷、可耻、非正义的战争,带给了当地百姓不可挽回的残酷现实。正如作品中参加战争的士兵形容的那样:“表面上我们像是和伟大卫国战争的参加者们享有同等待遇,但他们是保卫了祖国,而我们呢?我们,像是扮演了德国鬼子的角色。”能够给读者以精神震撼的不是那些残酷无情、非正义、非人道的战争场景,而是当人们知晓真相后信仰的破灭和从此以后的精神折磨。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另一部作品《切尔诺贝利的祈祷(未来的记事)》更令人震惊,作者用采访实录的手法,将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所带来的巨大灾难展现在人们面前。在这场巨大的事故中,许多无辜的人们死于非命,而更多的人却因此将长时期遭受肉体和精神的煎熬,作家用笔真实地记录了这场悲剧,也记录了灾难过后人们的行为、表现以及精神态度。“切尔诺贝利———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主题。”作品中类似的故事举不胜举,流露出了灾难过后人们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今后生活的忧虑和恐惧。这不仅仅是切尔诺贝利,而是切尔诺贝利的世界。作者想要了解的并非是那场被苏联官方所封锁的事故真相,而是“那些接触了不知之物的人们的感觉、情感”,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的:“让我感兴趣的是感情的历史,我撰写的也是感情的历史。”这两部作品所描写的都是苏联解体前不久的历史,更是对人们内心精神世界产生极大创伤的情感历史,它们通过作者的笔真实而残忍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处处彰显着作者沉痛、深刻的反思情感。

新批判主义范文篇5

一、“科学哲学”的语义分析

一般来说,在英语中,有两个名词与“科学哲学”对应,一个是scientificphilosophy,指包括孔德(AugusteComte)、马赫(ErnstMach)、石里克(MorizSchlick)、卡尔纳普(RudolfCarnap)和赖欣巴哈(HansReinchinbach)等人在内的实证主义者心目中的“科学性哲学”;另一个是philosophyofscience,指当今被人们广为接受的“关于科学的哲学”(或者“科学哲学”)。显而易见的是,虽然两者都指涉哲学,但其中的含义具有天壤之别。前者界定的是哲学的性质,是一种狭义的哲学思潮,其目的是要用经验实证科学的范式来改造哲学,使哲学成为经验自然科学的一个附庸。至于后者,顾名思义,它所界定的乃是哲学的领域,是指对科学所进行的哲学反思,因而它是广义的哲学活动,又是哲学的一个二级学科。众所周知,出于“拒斥形而上学”的动机,实证主义者偏爱前者,为哲学贴上“科学的”标签,对科学哲学作出了狭义的解释。这种思潮的出现,根源于传统的思辨形而上学与19世纪以来蓬勃兴起的自然科学之间的对立。人们认识到,即使是对思辨形而上学作了大幅改造的康德先验哲学,也无法为新兴的自然科学提供合理的解释,因为康德哲学中的核心原理———先天综合原理以及范畴———被现代科学证明为荒谬的,几何学、时间、空间、因果性等都可以被还原为经验的。因此,他们将超出经验自然科学范围之外的一切问题斥之为伪问题(pseudoques-tion)。基于这种哲学观和科学观,实证主义对自然科学的成果及其问题所作的说明,是对科学的一种“逻辑重建”。在这种重建中所形成的科学哲学思想,被人们称为“标准科学哲学”。而“关于科学的哲学”(philosophyofscience,也常被译为“科学哲学”),既是一种“哲学活动”,也在其发展历程中逐渐演变成了一门独立的哲学学科。它以科学为反思的对象,试图对科学的可能性前提、科学的界线、科学中的概念和理论的结构、科学发现的逻辑、以及科学的不同学科所提出的问题等等,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诸层面提供合适的解答。在美国科学哲学家瓦托夫斯基看来,科学哲学“本身也成为一门多边的和严密的独立学科”,它“把逻辑批判和改造的分析工具连同哲学概括的综合努力一道应用于科学史和当代的科学思想”,分析和阐释“科学思想的概念和模式以及它们的本质内容”,“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一座桥梁”。[2]瓦托夫斯基的这种看法,得到了当今大多数科学哲学家的支持。美国哲学家欧内斯特•内格尔(ErnestNagel)认为,科学哲学就是研究科学的逻辑,其中有三个领域需要研究:“科学解释的本质、科学概念的逻辑结构以及对各门科学中知识主张的评价”。[3]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的先行者、英国哲学家图尔敏(StephenE.Toulmin)直截了当地说,当代科学哲学与伦理学、逻辑学、知识论等哲学分支一样,是一门探索和分析科学研究过程中的诸要素的独立性学科。

约翰•洛西则独辟蹊径,对科学哲学作了一种颇具类型学意味的总结。在他看来,关于科学哲学,至少存在四种不同类型的观点:

(1)在某种意义上,科学哲学是关于主要科学理论之世界观的表述;

(2)科学哲学研究科学活动的预设和前提;

(3)科学哲学是一门分析和澄清科学的概念和基础的学科;

(4)科学哲学是以探究科学研究区别于他种研究的本质特征、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解释的条件,以及科学定律、原理的认识论地位为其主要任务的标准二级哲学学科。[5]至此,科学哲学的语义基本上得到澄清,它至少包含了三个层面:

(1)作为哲学思潮的“科学性哲学”;

(2)作为广义的“哲学活动”的科学哲学;

(3)作为哲学学科的科学哲学。①需要指出的是,在当代,作为一种思潮的狭义的“科学性哲学”,已经失去往日的理论魅力,没有多少信徒对它顶礼膜拜了。人们更倾向于接受后两种意义上的科学哲学,并赋予它独立的哲学学科地位,使得哲学避免了成为科学的附庸的噩运。当然,我们也不应否认,在狭义的“科学性哲学”与作为广义的哲学活动和哲学学科的科学哲学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之间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和逻辑关联性。

二、科学哲学的类型分析

澄清“科学哲学”的语义,无疑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哲学。但是,要进一步界定它,还需要进一步对它进行类型分析,甄别它的领域。因为,“(虽然科学哲学看起来)是处理一组密切联系的问题的一个得到清晰界定的学科,但实际上由于科学哲学在当前才被扶植起来,它还不是一个得到合适规定的分析领域。相反那些在这个领域的有贡献的人们经常表现出极其悬殊的目的和方法……”[3](P2)也就是说,当人们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科学时,就会产生不同类型的科学哲学。其中的差异,集中体现在加里•古汀(GaryGutting)所概括的对待科学知识的不同态度之上,不同的态度造就了领域有别、旨趣各异的不同类型的科学哲学。第一,经验主义的或实证主义的态度。经验主义将科学当作唯一名副其实的知识,哲学最多是一种澄清科学的结论及其藉以产生的方法之元反思(metareflection)。第二,康德式的或批判主义的态度。批判主义认为,科学仅仅提供一阶知识(first-orderknowl-edge),而哲学家则通过追溯科学知识之可能性的必要条件来揭示一种别具一格的真理领域。为哲学主张进行辩护要求预设科学的有效性,但是这些主张本身(与实证主义科学哲学的那些不同)构成与科学真理相比而具有不同位阶的“先验”真理领域。第三,本体论的或形而上学的态度。持此态度的哲学家主张,存在一个完全独立于(并且在某种意义上优越于)科学的哲学真理领域。这种独立的哲学真理提供了一种更普遍、更基本、或者说更具体的关于实在的洞见,而科学只是它的从属部分,并且必须利用它科学才能得到理解。

一般来说,实证主义者以及分析哲学家常常持第一种态度。他们坚持哲学的知识论立场,名正言顺地将知识(经验科学)高悬在哲学的庙堂,以之作为哲学的典范,赋予经验科学一种至高无上性,并企图用科学改造哲学,使哲学科学化。科学哲学就是研究科学逻辑———研究科学推理的规则及其有效性———的哲学学科,这一传统深深地渗入欧美科学哲学家的血液之中。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石里克认为,哲学与自然科学不仅领域完全相容,而且两者之间存在一种自然的关系:哲学的要素存在于一切科学之中,它应该在自然科学这片故土中探寻具有普遍有效性的第一原则。[7]卡尔纳普主张,所有的哲学问题都是与科学及其命题、概念和理论的逻辑分析有关的逻辑问题,哲学无非是科学的逻辑而已,其使命就在于寻求具有句法特征的公理,以系统地说明语言的形式规则以及从这些规则中所产生的结果。质言之,哲学、科学哲学、科学逻辑、科学语言的形式句法学具有相同的领域,因而是等价的。[8]石里克、卡尔纳普等人的观点深深地影响了欧美分析哲学家对科学哲学之领域的理解。内格尔明确地主张,科学哲学就是“对科学知识和逻辑方法……的组织中显示的逻辑模式的考察”,其相应的研究领域包括三个分支:科学解释的本质、科学概念的逻辑结构以及对各门科学中知识主张的评价。前一分支领域主要研究科学解释的逻辑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它们在研究中的功能,以及知识系统化的手段;第二个分支领域研究的问题是:“经由各种各样的定义技术和测量技术对科学概念的表达,它们与观察资料的联系,以及它们在科学上有意义的条件”;第三个分支领域研究的是:“对各门科学中的知识主张进行评价的问题,如与或然性推理结构、在评价证据时采取的原则,以及归纳推理的辩护有关的问题。”内格尔坦承,感知觉的认识论问题以及宇宙的统一性等问题,与科学实践相去甚远,也无助于澄清我们对科学方法及其成果的理解,因此,他不会将这些问题纳入科学哲学的范围内。[3](P2-3)当然,即使在欧美科学哲学家阵营里,也有不少人认识到,科学逻辑常常离不开科学认识论,故将二者合称为“逻辑的科学哲学”(TheLogicalPhiloso-phyofScience)。它既要研究科学知识的性质和结构,又要研究科学知识的发现和增长。而且,一旦将“科学逻辑”一词理解为一种包含“辩护的逻辑”(Logicofjustification;Logicofproof,也有人译为“证明的逻辑”)与“发现的逻辑”(Logicofdiscover-y)在内的广义概念,科学哲学的研究旨趣就会从逻辑向历史拓展,开创科学哲学与科学史互动协进的新局面。与分析哲学家们的经验主义态度相对立的,是大陆科学哲学家们的形而上学态度。他们反对赋予自然科学“君临天下”的地位,坚持人文科学(精神科学)的独立性,主张在科学之上尚有一个决定科学之可能性的独立的真理领域。这种态度,最早可以追溯到黑格尔的自然哲学。黑格尔从他那个时代的科学成果出发,反对心物之间的二元对立。在他看来,自然并非如笛卡尔所预设的那样是由力学规律所控制的诸物质对象合奏而成的乐章,而是一幅贯穿着历史观念的动态图景。历史和自然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是绝对精神得以产生的同一过程中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由绝对精神的辩证运动规律范导。黑格尔的这个基本结论,突出了以历史科学为代表的精神科学的合法性,它不但得到了大陆哲学家们的继承,而且孕育了强调精神科学之独特地位的新主张。柏格森则强调内在时间对于物理时空所具有的优先性,并从进化论的角度阐明了生命与时间的演化过程,为摆脱心物二分的窠臼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途径。狄尔泰、布伦塔诺和胡塞尔、海德格尔、福柯等人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学者,进一步反思自然科学的合法性与客观性基础及其与人类文化的关系。他们反对自然科学所标榜的与主体无涉的、价值中立的客观性,强调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在认识中的基础性作用。一旦他们将主体的人及其知识行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就形成了狄尔泰的生命哲学、布伦塔诺的描述心理学、胡塞尔的超越论现象学(或科学论)、海德格尔与梅洛庞蒂的存在主义、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等等。这些关于科学的种种理论,被加里•古汀称之为形而上学态度的科学哲学,是大陆科学哲学中不可或缺的思想流派。

如所周知,在大陆科学哲学阵营中,由于这些哲学家们在反思科学时的理论出发点不同、所持立场有别、采用的方法各异,导致他们的哲学主张各不相同,所研究的领域也各有侧重。然而,甄别之余,人们还是能够发现它们之间在研究领域上有着某种一致性。这些领域包括:

(1)对实证主义和唯科学主义的批判。胡塞尔痛批实证主义砍掉了科学的头颅,[9]海德格尔甚至发出了“科学不思想”的呐喊,直陈科学不能向人们揭示“存在”(being)的弊端。

(2)从更为广泛的与科学关联的领域来审视科学的合法性基础。胡塞尔不仅从形式上分析了科学可能性的逻辑条件,而且还揭示出科学在生活世界的日常实践中的意义起源;海德格尔则用关于人类存在(“此在”)的生存分析(existentialanalysis)取代胡塞尔关于观念本质(idealessences)的本质分析(eideticanalysis),得出了与胡塞尔一致的结论:科学必须在其与日常生活世界的联系中才能得到理解。

(3)向主体自身回溯,追寻科学的可能性条件。对科学知识的批判主义态度,则发端于康德的认识论批判,并由此演变出批判主义的科学哲学。康德提出“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导演了哲学史上的“哥白尼革命”。自此以后,人们意识到,科学只是一种“一阶的知识”,只有解决了科学的可能性问题,科学才会具有真理性,因此,在研究“认识”之前,应该先对“认识”进行认识。于是,一个君临科学真理之上的一个先验真理领域———“二阶的知识”———开始展现在人们面前。在“回到康德”的旗帜下,“新康德主义者”柯亨、纳托尔普、卡西尔等人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要说明包括数学在内的科学知识的可能性条件,并进而阐释包括伦理、艺术、宗教在内的一切知识的可能性。新康德主义者继承了康德的先验原则,承认对对象的认识需要通过知性的概念“形式”来建构纯感性“质料”,但抛弃其“自在之物”的观念,否认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时间、空间等感性的先天形式,也不承认认识质料和认识形式之间的区别,试图消解康德学说所存在心物关系矛盾。他们认为,哲学要成为确定科学事实及其逻辑前提的先验方法,就必须认识到,经验对象的建构只能在科学史的历程中才能实现,其对应于科学家所提供的精密形式结构之精确性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离不开对世界的理解。因此,在卡西尔看来,科学并未展现出一幅关于实在的客观图景,毋宁说,它奠基于对材料(da-ta)的选择及其符号化解释。质言之,科学就像语言、艺术、神话、宗教一样,也是对于实在的符号化解释,并且是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文化并不局限于人文,它也囊括了科学和技术在内。

柯亨的先验方法、卡西尔的符号学说等使得批判主义科学哲学在人类文化领域中牢牢地占据了一席之地,批判哲学的信徒卡尔•波普则使这种科学哲学达到了高峰。②卡尔•波普高举“批判理性主义”的大旗,主张科学哲学就是要研究“知识的逻辑”,即分析科学家提出假设、建构理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10]他反对赖欣巴哈、卡尔纳普等实证主义者对知识的逻辑所做的“归纳重建”,认为“科学知识的逻辑分析与事实问题无关,而只与正当或正确的问题有关。它的问题是下列这一类的:一个陈述能被证明为正当吗?这个陈述在逻辑上是否依赖于某些别的陈述?或者与它们相矛盾?……”[10](P8)因此,从方法论上看,重建知识的逻辑就是要运用“试错法”对科学理论进行批判性的“演绎检验”:借助演绎逻辑,从尝试性理论中得出一些结论;然后在这些结论之间,并和其他有关的陈述加以比较,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如等价性、可推导性、相容性、不相容性)。

三、科学哲学的工作定义

如上所述,对待知识的三种不同态度,造就了不同派别的科学哲学,由此产生了各派别的科学哲学在研究领域上的分歧。但是,如果我们像赖尔所说的那样,偶尔地回顾确定一下所追随的思想路线和出发点,[11](P8)通过回顾与比较,总能够在不同的科学哲学家之间找到他们的哲学思想的出发点和思想路线的某种契合,并形成一个思想之网。事实上,就科学哲学阵营来看,尽管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经验主义的科学哲学家与形而上学的大陆科学哲学家之间的关系曾经达到了彼此无话可说的地步,但是,大多数科学哲学家都不会在加里•古汀所区分的不同态度之中,作出绝对取舍。无论是两大派别产生的早期,还是它们发展过程的后期,在其代表人物之间都展开了内容丰富、富有成果的对话。这种碰撞所产生的思想火花,至今仍然激荡在科学哲学的上空,为后来者带来了无限的启示。在笔者看来,在这些不同派别的科学哲学之间,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共同点:(1)哲学观上某种程度的不谋而合。他们至少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持有这样一种观点,即,科学哲学就是对科学的一种批判性重建,尽管它们在重建的出发点、方式等方面各有不同。这或许是大陆科学哲学与英美分析性科学哲学的一个交汇点。(2)方法上某种程度的殊途同归。19世纪末以来,时代精神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人类精神已经进入了“分析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思想家,无不以“分析人的思想、分析人们理解和接受这个世界或相互交流的观念”[12]为己任,因此,分析的方法不仅是分析哲学家的专利,而且也得到许多大陆哲学家的青睐。这个时代的科学哲学,则力图:“

(1)理解科学的方法、基础和逻辑结构;

新批判主义范文篇6

关键词:传播学教育;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意义

批判性思维是在20世纪被明确定义,并渐渐开始流行于各个国家的教育中。自从引进之后,我国就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具有批判性的教育进行了很多的探索。现在,批判性教学已经成了很多课题的重要形式。

一、传播学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现状

第一,现在的传播教学比较重视传播学的理论知识,但是对于批判性的研究并不是很重视模式。在现在的传播教学中,主要的教育模式还是传统的教育模式,重于形式主义。虽然批判主义渐渐地被引入传播教学,但是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效果并不显著。加之现在的传播教育比较重于形式,但是相应的研究少之又少,所以学生并没有充分地掌握实际的传播技巧,不能很好地将传播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第二,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重视。由于长期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学生对于学习方面的技巧掌握比较呆板,思维不够创新与灵活。教师长时期地根据教材进行教授,进行教材式的知识传输,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并不是很重视。不光是在传播教育中,在很多的教育中,教师都只是对教材的知识进行机械传输,根本不会想到创新,学生在接受知识方面也比较缺乏批判或是怀疑的态度,很多的批判性思维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被掩盖。第三,传播教学中对批判性的教学不够重视。我们所学的传播性的学科实际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包括政治、经济、金融、科学、法律等。从学科上区分,也有传播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涉及各个领域,并且还在向更多领域拓展中。现在的传播学已经不仅仅是大众心理的新闻传播了。传播学对于批判性的教育并不是很重视,但是,传播学的学习本身就是有批判性的,正因传播学涉及了很多领域,社会的批判性和创新性才非常重要。现在的社会强烈呼吁学生们进行批判性的学习,呼吁创新教育的形式。进行批判性的教育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发展的能源。现在的传播学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要有一定的严谨性、深刻性以及批判性。

二、改善传播教学批判性教育的策略

调查表明,现在的大学生对于传播学的批判性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但是在这方面还需要一些改进。现在的传播学迫切需要加大批判性教学的力度,进行创新性的教学。第一,在进行传播教学的过程中,开展课堂性的讨论。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现在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享受课堂中的讨论以及辩论的环节,对于课堂上批判性思维的辩论非常感兴趣。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积极组织一些批判性的话题进行讨论,采用对话式的教学方式,细心地为学生讲解辩论中的误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讨论。传播教学中少不了对语言的组织以及辩护,在进行批判思想的教育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二,通过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很多的研究显示,现在传播学的学生对于批判性的教学比较喜欢,对于教师讲解的案例都非常感兴趣。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该积极地将案例融入教学中,大量利用教材以外的实际材料进行教学,让学生多了解社会上实际发生的案例,对重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分析问题,探讨问题,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对事物有自己的想法、判断和见解。第三,为学生营造比较轻松的学习氛围,进行批判性的学习。学习环境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平时生活中,都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关心学生,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学习。在传播性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教师就是学生的导师,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教学中。学生对于事件批判性的探讨离不开教师的正确指导以及对事件观点的矫正。教师可以防止学生进入批判的误区,及时提醒学生自我反省,学生也能及时指出教师观点中不对的地方,积极地与教师进行探讨。第四,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转变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教师在教导的过程中,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进行传播学教学时,教师要放平心态,积极地应对学生批判性的思想辩论。教师应该积极地将先进的辩论题材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理性批判。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面对自己的错误,与学生一同进步。传统考核的方法以考试的形式进行,教师应该创新考核的方法,进行开放式的考核,鼓励学生自主作答。

三、结语

在进行传播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顺应了现在经济形势以及传播学的发展形势。现在的传播学形式不似以前那么单一,对于学生思想的要求也在逐渐增长。开展具有批判性的传播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学生养成批判性反思的行为习惯有重要作用,也利于学生累积传播学的社会实践。

作者:侯琰婕 单位:兰州大学

参考文献:

[1]文秋芳,刘艳萍,王海妹,赵彩然.我国外语类人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修订与信效度检验研究[J].外语界,2010(4):19-26.

新批判主义范文篇7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批判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方式起源于美国,它希望能够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使人们对事物作出精准的判断。而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进一步了解学生分析语篇和解决语篇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因此,批判性思维与英语阅读是既有联系又互相依存的关系。本文将从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在教材中的具体应用,可实施性及意义四方面探讨批判性思维能力。

1批判性思维的定义

批判性思维指的是人们对于事物和相互之间关系的判断。恩尼斯说:批判性思维是指聚焦于相信什么并且做出决策的合理性反思性思维。后期他又将技能之外的态度,情感等情意面在内的性向也纳入概念之内。后来,人们将批判性思维总结为五个要素:证据、观点、联系或因果、推测和相关性,人们说通过这五个步骤来建立批判性思维模式的。

2批判性思维的具体应用

2.1引导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新目标初中英语教材九年级上册unit7Teenagersshouldbeallowedtochoosetheirownclothes中的2d阅读篇章ShouldIbeallowedtomakemyowndecisions?中,许多学生质疑学生到底有没有权利自己为自己做决定,这个语篇所要传递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实际上,这个语篇是十分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的。2.2培养学生掌握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学生在自己阅读的过程中遇到生词,一般会先想到查字典,而作为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给出的提示和情境等多方面来猜测词的意思,而不是仅仅依靠字典。例如,在九年级上册u-nit12语篇AprilFool'sDay中有一句话IthappensonApril1steveryyearandisadaywhenmanypeopleplayallkindsoftricksandjokesoneachother.学生的第一个疑问就是trick是什么意思,如果直接借助于字典等辅助性工具,就不利于他们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根据上下文来猜出这个词的含义。2.3组织开放型课堂为批判性思维创造条件。开放性课堂更有利于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教师创设批判式思维阅读小组是最有效的方法。例如:在新目标初中英语教材中unit1语篇Howcanyoubecomesuccessfullearner?中,介绍了学习英语的一些方法,学生读完文章后,教师可以提问你还有哪些学习英语的方法,那些你认为更加有效,让学生在一种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去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并要有一定的根据,同时要思考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的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培养自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批判性思维的可实施性

《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水平能够根据上下文语境猜测词义,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文章的内容来猜测词义,具备逻辑,推理,判断的能力。第一,学生进入初中阶段,能够自己思考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关的想法和看法;第二,新目标初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部分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材料,教材前后都有相当的逻辑性,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第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词汇基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分析的能力。

4培养批判性思维方式的意义

4.1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但能够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还能够让学生在思想上得到提高和升华。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批判主义的观点,能够提炼出真实的观点和看法,在比较鉴别中甄选自己的观点,时时刻刻以批判思维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提高自己思想上和政治上的觉悟。4.2批判性思维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奠定了基础。只有有了批判,才会有创新。批判性思维为创新性思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只有拥有了批判性的思维,才能勇于打破传统观念和思想的禁锢。以大胆怀疑的态度去评判传统的观念和行为,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修正,逐步形成独立的,具有创新性思维的,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就能够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为自己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夯实的思想基础。批判性思维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也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思维方式,希望教师能够转变自身的教育方式和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型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掌握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和技巧,以便于在今后的阅读学习中更好的提高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2.

[2]刘慧,罗昊.中学英语批判性阅读教学模式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

[3]英语课程表准[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

[4]刘儒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

[5]唐光洁.在英语课堂开展批判性阅读训练[J].西南大学学报,2009.

新批判主义范文篇8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批判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方式起源于美国,它希望能够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使人们对事物作出精准的判断。而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进一步了解学生分析语篇和解决语篇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因此,批判性思维与英语阅读是既有联系又互相依存的关系。本文将从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在教材中的具体应用,可实施性及意义四方面探讨批判性思维能力。

1批判性思维的定义

批判性思维指的是人们对于事物和相互之间关系的判断。恩尼斯说:批判性思维是指聚焦于相信什么并且做出决策的合理性反思性思维。后期他又将技能之外的态度,情感等情意面在内的性向也纳入概念之内。后来,人们将批判性思维总结为五个要素:证据、观点、联系或因果、推测和相关性,人们说通过这五个步骤来建立批判性思维模式的。

2批判性思维的具体应用

2.1引导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新目标初中英语教材九年级上册unit7Teenagersshouldbeallowedtochoosetheirownclothes中的2d阅读篇章ShouldIbeallowedtomakemyowndecisions?中,许多学生质疑学生到底有没有权利自己为自己做决定,这个语篇所要传递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实际上,这个语篇是十分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的。2.2培养学生掌握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学生在自己阅读的过程中遇到生词,一般会先想到查字典,而作为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给出的提示和情境等多方面来猜测词的意思,而不是仅仅依靠字典。例如,在九年级上册u-nit12语篇AprilFool'sDay中有一句话IthappensonApril1steveryyearandisadaywhenmanypeopleplayallkindsoftricksandjokesoneachother.学生的第一个疑问就是trick是什么意思,如果直接借助于字典等辅助性工具,就不利于他们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根据上下文来猜出这个词的含义。2.3组织开放型课堂为批判性思维创造条件。开放性课堂更有利于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教师创设批判式思维阅读小组是最有效的方法。例如:在新目标初中英语教材中unit1语篇Howcanyoubecomesuccessfullearner?中,介绍了学习英语的一些方法,学生读完文章后,教师可以提问你还有哪些学习英语的方法,那些你认为更加有效,让学生在一种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去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并要有一定的根据,同时要思考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的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培养自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批判性思维的可实施性

《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水平能够根据上下文语境猜测词义,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文章的内容来猜测词义,具备逻辑,推理,判断的能力。第一,学生进入初中阶段,能够自己思考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关的想法和看法;第二,新目标初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部分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材料,教材前后都有相当的逻辑性,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第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词汇基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分析的能力。

4培养批判性思维方式的意义

4.1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但能够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还能够让学生在思想上得到提高和升华。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批判主义的观点,能够提炼出真实的观点和看法,在比较鉴别中甄选自己的观点,时时刻刻以批判思维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提高自己思想上和政治上的觉悟。4.2批判性思维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奠定了基础。只有有了批判,才会有创新。批判性思维为创新性思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只有拥有了批判性的思维,才能勇于打破传统观念和思想的禁锢。以大胆怀疑的态度去评判传统的观念和行为,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修正,逐步形成独立的,具有创新性思维的,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就能够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为自己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夯实的思想基础。批判性思维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也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思维方式,希望教师能够转变自身的教育方式和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型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掌握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和技巧,以便于在今后的阅读学习中更好的提高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2.

[2]刘慧,罗昊.中学英语批判性阅读教学模式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

[3]英语课程表准[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

[4]刘儒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

[5]唐光洁.在英语课堂开展批判性阅读训练[J].西南大学学报,2009.

新批判主义范文篇9

在科学研究中只有那些专业共同体和整个人类的知识积累都尚未解决或无法回答的疑问才算是研究问题。问题可以定义为:“某个给定过程的当前状态与智能主体(人或机器)所要求的目标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问题是一个反映了主客观矛盾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概念。科学研究从何开始?一直是哲学和方法论研究的一个关键主题。波普尔在《猜想和反驳》一书中总结道:“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在公共管理研究中,几乎每个公共管理理论的提出和发展,都是从特定的公共管理问题开始的。问题作为一个认识论的概念,反映了主观与客观之间的认知矛盾。虽然诸多科学家和不同流派的哲学家持有不同的方法论,但是科学史和哲学史的发展历史表明,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从方法论层面上开展对“问题”的研究,探究什么是问题、问题的重要意义、问题的结构、问题的类型。“问题”成了不同流派科学哲学家交锋对话的聚焦点,他们对问题认识的深入,逐渐形成了以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哲学分支领域“问题学”。目前“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研究已经成为公共管理学界的共识:解决问题是公共管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核心;问题为公共管理研究定向;问题是制定公共管理研究计划的依据;问题指导公共管理研究的观察和资料的收集等等。但是公共管理问题包括哪些类型?每种类型公共管理问题对应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尚无一个完美的答案。类型学(typology),或称作分类学(taxonomy),指研究者结合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一维度的简单概念,然后由简单概念的交叉形成新的概念。本文从问题的定义———“某个给定过程的当前状态与智能主体(人或机器)所要求的目标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出发,根据“差距”的本质特征对问题进行类型化的划分。按照近代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Hume)揭示的事实和价值二分的原则,我们可以将问题中所含的“差距”分为“事实性差距”和“价值性差距”两个维度。可以用如下的坐标图定位公共管理问题的各种类型。(1)纵坐标所示的纯粹涉及价值差距的问题属于诠释类问题,对诠释类问题的解答,往往使用诠释主义的方法,形成诠释类知识。诠释类知识通过挖掘、阐发、建立和确证一种价值,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2)横坐标所示的那些纯粹涉及事实差距的问题是科学发现类问题,科学发现类问题往往使用实证主义的方法,探索经验世界的状态、发展、变化,寻找经验世界中存在的联系。(3)横坐标和纵坐标构成的平面中的问题既含有价值因素又含有事实因素,可将这些问题分为技术设计类问题、批判类问题和评估类问题。

1.科学发现类问题。科学发现类问题是人类主观认知与经验事实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主观认知之间、客观事实之间的矛盾而引发的疑问。对科学发现类问题的回答,往往使用实证主义的方法论框架,最终将产生对客观世界描述、解释和预测的知识。提出科学发现类问题的途径包括:寻求经验事实之间的联系和一致的解释,证实假说和现象的可靠性、寻求理论体系内部的不一致性,解答多个理论和假设的不一致性,学科理论方法的移植等。

2.技术设计类问题。“实现特定目标的最优化方案、手段和措施是什么?”属于技术设计类问题。技术设计类问题包含事实前提和价值前提两个基本因素。技术设计类研究的目的是在既有事实前提下,确定合理的价值前提;或者在既定的价值前提下,寻求实现特定价值的优化方案。在公共管理研究中,往往需要在时间(时间段、历史、现状等等)和空间(国别、地区、部门等等)中进行目标比较、约束条件比较、环境参数比较、手段比较找出当前问题的特殊性,并“有的放矢”地提出战略与政策、体制与机制、措施与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3.评估类问题。该类问题与科学发现类问题的相似之处在于两者都是对事实、行为和态度的描述和解释。但不同的是,评估研究在对事实、行为和态度进行描述时,是建立在与特定标准进行比较基础上的描述和解释,比较的标准可以是客观的标准也可以是主观的标准。评估至少包括三个要素,即标准(criteria)、证据(evidence)和判断(judgment),评估类问题的本质是根据经验证据,寻求特定标准和经验证据之间的关系,并对这种关系进行评判。

4.诠释类问题。诠释类问题是阐发、确立和建构社会现象背后的价值和意义的问题。诠释研究尝试回答文化、价值和精神领域的“应该怎么样”的价值问题,与人的目的、自由和人际之间的共识和规则紧密相关。公共管理领域,人们一般通过公共管理的历史诠释、文本诠释、话语诠释和行动诠释来获取诠释类问题的答案。

5.批判类问题。在批判研究者看来,现实社会并不是实证主义所谓的纯粹的经验的堆积,而是主体被“异化”的世界,需要改变客观世界,将主体从“异化”中解放出来。批评研究以矛盾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看待和分析现实,其目的是改变世界。批判问题的提出本身具有很强的社会行动取向,批判研究本身就是改变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公共管理问题类型的划分,是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基础和公约数。

二、以公共管理问题类型学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1.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维度。可以借鉴亚瑟·霍尔(ArthurD.Hall)提出的系统工程三维结构(时间维度、逻辑维度和知识维度)对研究的方法体系进行刻画。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时间维度即公共管理研究依次进行的过程,包括选题、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研究实施和研究成果发表等环节。公共管理研究的逻辑维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和研究工具三个层面。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知识维度是提出和解决公共管理问题的思维背景、认知背景和实践背景。凡是对公共管理问题解决有启发的知识都可以纳入这一维度,而不论该知识的学科界限。

2.问题是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公约数。从问题学的角度来看,在研究方法体系中,问题是连接研究逻辑维度、时间维度和知识维度的共通点。首先,不同的方法论流派对问题的性质、问题的地位、问题结构看法不同,就会形成研究过程的差异。比如:诠释主义将问题看做是意义呈现的过程,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交互作用贯穿在研究过程的始终;实证主义将问题看做是归纳和证实的过程,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中立观察是研究的起点,对结论的证实或证伪成为研究的终点;批判理性主义将问题看作是主观和客观的不一致,研究过程是始于问题,提出探索性答案,然后验证,再提出新问题的过程。其次,不同的问题类型对应不同的方法论框架。(1)对于科学发现类的公共管理问题,通常使用实证主义作为主导的研究方法论框架。(2)对于技术设计类的公共管理问题,通常运用技术设计所特有的最优化方法的逻辑,这种逻辑是“一种特别的命令逻辑。”“首先,考察满足外部环境限制的所有可能状态,然后,从此集合中找出满足目标的其它约束条件、又使效用函数最大化的特定状态。”这相当于把目标约束条件及最大化看作新的“自然法则”并把它加到其它自然法则上进行逻辑运演,运演结果中的值被看成“应当”取的值。(3)评估类公共管理问题会同时涉及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在实际评估中,对事实和价值因素的处理方式不同会导致评估研究中实证主义、诠释主义和批判主义的分歧。(4)诠释学、现象学、建构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非实证主义方法论是解决诠释类问题的常用方法论。(5)批判类问题则主要使用批判主义、批判实在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方法论。最后,研究知识通过研究问题与研究逻辑紧密相关。研究知识只有与特定的研究问题相联系,才有可能纳入特定的研究活动。(1)背景知识驱动问题的产生,各学科知识为问题解决提供可能的答案,并促进新知识的产生。(2)既有的理论引导研究的进行。既有的理论在研究中不仅仅对问题的产生和问题的解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以理论框架、研究途径、研究范式等形式引导资料的收集、资料分析、假设检验、分析性归纳等过程。

3.以问题类型为基础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总体特色。以公共管理问题类型为基础,将问题作为沟通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公约数,这种新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具有以下特色。第一,公共管理问题形态差异决定了公共管理研究表现形态的多样性。公共管理学术、实务和咨询从本质上讲它们都是一种解答问题的活动,只是三者所解答问题的类型、问题的难度、问题的指向等方面存在差异。从难度上来讲,公共管理实务活动中的问题可以使用已有的常识,或者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简单地综合就能加以解决。如果问题的难度超出了常识和已有知识简单综合的范围,那么就需要诉诸公共管理咨询或公共管理学术活动加以解决。公共管理咨询提供一个或多个可供选择的较为固定的答案,公共管理学术研究则对问题进行探索性的回答,提供阶段性的答案。从问题类型来看,公共管理学术研究活动侧重解决科学发现类问题;公共管理实务工作者侧重解决技术设计类问题;公共管理咨询则重点阐明将公共管理一般原理转换为具体操作政策条文的基本原则。

新批判主义范文篇10

关键词:新媒体;研究方法;文本分析;内容分析

一、新媒介技术给新闻传播带来的变化

新媒介技术的平台性特征本身就打破了传统媒体在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地位不平等的局面,新媒体传播过程的互动性更使得信息的交流变得极其便利,这种技术带来的传受关系的变化是新技术给新闻传播学带来的最深刻的变化之一。

(一)单一的线性传播转变为交互性的传播

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传播特点是点对点的线性传播,传统的大众媒体所传播的信息通常被认为是满足大部分受众需求的。这种单向性的传播模式往往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它把传者和受者剥离开来进行研究。但是新媒体却打破了这种传播模式,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而且在传播海量信息的同时,使得传播过程具有交互性的特征。信息传播呈现出小众化、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趋势,进而做到个性化的传播。

(二)媒介控制的力量发生变化

“媒介控制”研究是新闻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的把关理论认为对传媒的控制主要来自于两种力量:一种主要是来自于外部的技术、法律、政治等力量的控制;二是媒介内部对信息加工、生产的控制。新媒介技术下,网络传播的独特性决定了这两种控制力量被极大的弱化。首先,互联网的开放性、互动性使得信息和思想能够得到自由的传播;其次,在个性化社会使得个体都有自主的选择性,人际传播的强化以及大众传播的弱化使得法律、政治、技术这些硬性的控制力量被极大的弱化。

(三)传受关系的变化

传统大众传播中传者和受者有着非常清晰的界限,而传统的受众研究也将受众看成孤立的、分散的个体,传播者在整个传播的过程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但是网络传播彻底改变了这样的一种状况,潘知常和林玮在《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一书中,用它来表示“受众在网络时展出的一种特殊形式”。[1]此外,有很多人用“网民”这个词来表现新媒体对传受关系的影响,网络中的传播过程体现出一种更加自由平等的社会交往特征。

(四)从单一传播到大传播

新媒介技术使我们进入了“多媒体”时代,这个“多”不是单指新媒介的数量,也不是指单一字符向多功能界面转变的“多”,而是指新媒介所具有的多种媒介功能融合意义上的“多”。以上这些新变化都是新媒介技术的运用所带的,他们代表着未来传媒发展的趋势,准确地认知这些变化,新媒介对传播学宏观研究的模式和观念层面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对微观的、具体的操作层面也带来了新媒介时代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变革。

(五)媒介属性的变化

传统大众传播机构是高度专业化的传播组织,这种组织对信息高度垄断,而这种垄断性也反映出一系列的不平等,传者与受众,传播与反馈,文化精英与底层民众等。而在这些关系中,两者地位是不对等的,后者基本上总是处于劣势。但是在新媒体时代,这种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媒体的平台性特征,使得信息的获取变得极其便利,传播过程更加具有交互性,媒介的属性在新媒体那里出现了新的特点。

二、传播学研究方法的新发展

传统的传播学研究方法分为实证研究和批判性研究。经验主义研究最显著的一点,就是把媒介作为“工具”,作为没有任何价值与意识倾向的客观存在来对待,用一系列“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数据来认识社会传播现象。[2]经验主义研究抑或称之为定量研究,首先,就传播模式而言,以往的线性传播方法必须作出调整,要将传统媒介一对多的传播研究转向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研究,由同步及异步传播的分类研究,转变为以交互性研究为主的新方法。其次,就媒介控制而言,外界政治、法律和技术等控制力量被弱化,媒介的议程开始注重“引导”,不仅仅是先前高高在上的“设置”。此外,网民的自我控制也显得尤为重要,传统媒介控制的研究方法就要作出调整。再次,就传受关系而言,传统的以传者为主导地位的传受关系已经被更加平等的传受关系所取代,因此这种网络用户所表现出的强烈的主动性使得传统的受众研究的方法必须作出调整。最后,就媒体传播形态而言,单一的媒体传播已经被“多媒体”和“多文本”所取代了,这就使得媒体形态的研究变得更加的复杂。关于批判性研究,正如拉扎斯菲尔德所言,保护和尊重人的尊严与自由,探讨恢复人的基本价值的方法和途径,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学者的研究特点。[2]事实上,这种研究特点也是整个传播学批判主义研究的传统和习惯。“根植于精神—价值—人性这一永恒主题的人本主义”,[3]成为批判学派的精神轨迹,人本主义和终极价值成为他们共同关注的对象和思想根基。新媒介作为一种新工具,它所存在的这个世界是否也存在着社会权利系统、意识形态系统对人自由的钳制?例如,网络虚拟空间的狂欢文化对人精神追求和理想的消解,网络世界成为赤裸裸的、个人主义的生理欲望表现。所以对网络文化的批判认识,尤其是对其颠覆重于建构的倾向使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研究方法。新媒体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并不局限于定量研究或者是定性研究而是质化和量化研究的结合,因为两者并非是互相对立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例如,对社会化问题的研究借助于数据的精确分析能够使得研究更加具有说服性;再如在生物学中,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就是在非量化的自然条件下观察物种间的差别,搜集到了丰富的生物材料,继而在实验室进行高度数量化的物种基因研究从而著成巨著《物种起源》。这是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的最佳状态。

作者:郭艳军 单位:安徽大学

参考文献:

[1]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