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路径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05:30:30

新路径

新路径范文篇1

辞旧迎新之际,养老保险动作频频。1万亿的国资划拨、对中行股份的战略性介入,社保基金攻坚退休金缺口的战役已经打响。相应的,城镇社保账户的重大修改、养老账户的缩小做实,老缴多得的效率原则引入未来养老金发放规则之中。这一切都预示着城镇社保人口可以预期的踏实的未来。

但是,农村养老保险依然进展缓慢。农村相比城镇而言,是未来30年中国老龄化最严重的部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农村的生育率尽管高于城镇,但是,劳动力要向要素回报更高的地方流动,这让农村更像是一个老弱病残的收容地。在2020年,我国农村、城镇65岁及以上老人比例分别为15.6%和9.0%,2050年为32.73%和21.2%,农村为城镇的1.54倍。劳动力流动给中国的社保体系带来了“对接”问题,因为仅仅覆盖、拉这些农民工进入城镇社保体系是不够的,因为有一部分农工还有土地的梦想,将来还是想回到农村的土地上,很自然,他们渴望将自己城市里的社保带到田野上去。

农村养老保险迫切需要加速发展。在1999年农村的养老保险人口为8000万,而在2004年则下降为5389万,下降32.6%,农村养老保险在200多个县出现了整体消亡。究竟是什么因素应该对消亡负责?当然,一个很现实的理由是:民政部社会养老司在1998年并入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之后,并没有将民政在农村基层的网络带过去,导致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在农村的触角没有建立起来。目前,全国领先的北京市的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仅为25.5%。

但是从根本上说,不是利益或者网络问题,而是一种思想。那种认为农村养老应该以家庭为主,发挥农村“孝道”习俗功能,土地的产权就是农民“社保”的陈旧想法构成了一种认知:即认为目前农村社保是不成熟的,也是成本高昂的。他们这种信赖“求诸于野”的乡村习俗和士绅力量,是对以后的“原子化社会”的基本现实的漠视,是发掘和追求本土化资源和学理的偏执性“矫情”。这种思想在决策层也非常普遍,觉得农村养老是可以“缓一缓”的。

实际上,中国目前大规模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并非时机不成熟,翻阅经济史就会发现,丹麦、瑞典、葡萄牙和西班牙分别在1891、1913、1919与1947年开始通过立法在农村建立养老保险的。而当时,这四个国家的人均GDP仅相当于我们1999年的79.3%、99.9%、46.6%和73.3%。而且它们在当时的农村与城镇人口之比,并不比我们低多少。这意味着彼此的艰巨程度是一样的。

既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农村网络建立缓慢,而且一些商业保险机构纷纷撤出了它们在农村的网络。该部利用商业保险机构的“筹码”显得那么不充分。盘点在农村的资源网络,何不嫁接计生委在农村的网络,甚至让计生委发挥主导功能?

计生问题同农村养老其实是相通的。比如计生工作中最头疼的“性别比”问题,农村女婴的非正常死亡率一直远远高于男婴,女婴的死亡率比男婴要高44.1%。农村2004年的性别比为122,远高于城市的110。“光棍之国”的阴霾一直埋伏在远处。

新路径范文篇2

一、童谣使教育温馨可爱,简单易懂

童谣,顾名思义,儿童的歌谣,因此童谣理所当然具有儿童性,童谣的这种儿童性使得童谣总是以儿童的视角去观察世界,想象世界,它没有华丽的辞藻更没有深刻的哲理,但却充满了生活温情和生活气息,这种特质使得童谣与儿童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和归属感。在日常的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幼师面对着一群牙牙学语的幼儿,单纯的说教是行不通的,这种机械式的教育不但会逐渐泯灭幼儿的灵动天性,还会逐渐让年小的幼儿对刚刚接触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譬如,面对刚刚入园的小班学生,幼师在教授孩子们人体常识时,如果能利用童谣教学,那么效果将大大不同。“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我有一双小小手,能洗脸来能漱口,会穿衣,会梳头,自己事情自己做。”在与幼儿共同朗诵童谣的过程中,学生们对自己的双手有了形象的认识。这比单纯的教导他们效果要显著得多,这样的交流更容易使儿童信任教师并产生对学校生活的归属感。由此可见,童谣的儿童性使教育变得温馨可爱,使教育效果显而易见,立竿见影。

二、童谣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对于幼儿园的学生来说,定力尤其之差,因此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尤为重要。只有以兴趣为纽带,幼儿教育才能顺利开展。玩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如果只是单纯的说教,对于入学不久的幼儿而言,只会让孩子们无法集中注意力,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如果能让孩子们在玩中求思,在玩中育情,跟着自己的兴趣去学习新鲜的知识,教学效果将事半功倍。童谣则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采用的方法。因此,幼儿教师在准备课程时应注重选择一些有趣的,积极向上的,与幼儿生活联系紧密的童谣,让幼儿能够迅速的与童谣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童谣是幼儿道德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叔叔拿着钱,对我把头点,我快乐的说了声:叔叔,再见。”这首耳熟能详的童谣时时回荡在我们的耳边,从小时候起老师就教我们这首朗朗上口的童谣,从那时起,懵懵懂懂的我们已经隐约的知道拾金不昧的诚信品质,这种教诲一直伴随着我们到长大。而今,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幼教工作者,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幼年的教育给人的重要影响,启蒙的意义在于它让儿童从小就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因此,道德观的教育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占据了相当的分量。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的开展道德教育。因为我们所面对的不是已经明辨是非愿意听从教导的中学生而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他们犹如一张白纸等着我们去书写,这人生的第一课尤为关键。经过不断的探索,我们日渐认识到童谣在幼儿的道德观形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就儿童而言,我们幼教工作者的目标是让儿童获得有关诚信的知识,但并不是以传统的课堂说教方式把有关诚信的一系列认知理解和事实判断灌输给幼儿,而是用一种符合幼儿心理发展规律的、尊重幼儿自由和权利的方式,即以童谣为载体,把有关诚信的知识改编成童谣,让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获得诚信知识,理解诚信内涵。童谣以其轻快的韵律、贴近儿童生活的内容等特性深受儿童的喜爱,把诚信知识改编成童谣,以童谣为载体向儿童传授,可以让儿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样,当儿童在进行道德思考时就可以很容易地识别什么是诚信,并且会不自觉的去模仿和学习。如下列这首童谣《好娃娃》:爷爷奶奶年纪大,驼背弯腰眼睛花。我给爷爷捶捶背,我给奶奶倒杯茶。爷爷奶奶笑哈哈,都夸我是好娃娃。在实际的教学中,当我们教授完这首童谣后就有家长反映自己的宝宝已经知道给爷爷奶奶捶背了,由此可见童谣对于儿童的日常行为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正是因为童谣这种良好的导向作用,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尤其的注意童谣的选择,并且要力争实现童谣的多样化,充分发挥童谣的诚信教育载体作用。

新路径范文篇3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创新路径

一、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现状

首先,新媒体作为新兴的媒体占领着媒体市场的绝大部分资源,对传统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冲击力度较大,导致目前广播电视节目竞争激烈;其次,广播电视编导自身存在缺陷,编导工作具有复杂的工作环境和高标准的工作要求,只有熟知广播电视编导的工作环境和市场竞争现状,才能更好地做出改变,提高市场占有率。1.广播电视节目竞争激烈。如今,随着网络媒体的诞生与发展,人们利用视频软件、网站网址、微信微博客户端播出形式多样、内容多变的节目,这种便捷高效的播放形式和多样化的节目类型深受大众的喜爱,新旧媒体中电视节目面临着激烈竞争。广播电视具有独一无二的文化底蕴,是人类劳作的智慧成果,也有助于多种文化的触碰与结合,形成社会中多元文化的共存。而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因主题不够突出,不具有代表性和自己独特的风格,在电视节目市场中竞争压力大,提高广播电视编导的工作竞争力迫在眉睫。2.编导工作环境复杂。编导的工作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包括选取题材、确立选题方案和准备实施三方面;第二个阶段为采访拍摄,此阶段是电视节目创作中影像和声音的重要来源,在此阶段编导身兼数职,要统筹规划采访拍摄的全过程,落实具体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兼顾问题提出者和问题解决者;第三个阶段为后期制作阶段,编导要核查并确定后续文稿,具有创新构想,整体把握整个后期作品的画面、字幕、声音和特效的剪辑事项,并对全过程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把关核查。编导需把握复杂的工作环境,从中找到突破点,制作出优质的作品,竭力使广播电视编导成就非凡的成果。3.编导工作要求提高。编导的工作环境极其复杂、程序极度繁琐,各项内容还具有高标准和高要求,无论是选题初期,还是制作后期都是如此。前期准备阶段的选题,就有多方面的要求。其一,当代人们思维发展迅速,思想复杂,编导选取题材需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信息筛取和大众定位难度大;其二,选题内容切实符合观众的审美价值取向;其三,必须考虑广播电视制作的经济条件,不可盲目跟风,只注重追求高的经济效益,忽视节目质量;其四,编导进行节目选题时不可超出栏目定位,忽视节目与栏目基调的对应性;其五,对于主题的选择,要有创新的构想思路。就编导后期工作而言,对作品剪辑要有自己独到的构思和要旨,对特效、字幕、语言风格、画面感、声音节奏的处理要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二、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路径

新媒体发展如此迅猛,必有缘由,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需抓住新媒体的突出优势和发展环境,对大众需求和电视媒体自身的特色,进行精确定位,使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路径更具针对性。整合调整广播电视节目,加大对多媒体传播途径的运用力度,同时不能忽视提升编导工作者的素质素养,做好这几方面,相信广播电视编导能如凤凰涅槃般重获新生。1.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调整和创新。随着电视节目的多元化发展,创新节目的要求越发高涨,重视对节目的调整和创新必定能使广播电视节目在激烈竞争中拔尖。编导就是节目制作的主心骨,因此,广播电视编导应该确立本土品牌,吸引受众群体。主打品牌,利用品牌的效应吸引大批受众群体观看节目,重视节目权威性和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主持人,将节目整体规划进行精准定位。丰富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将电视频道进行分类,设置专业的频道,将节目分门别类进行播放,能使受众群体直接搜索到自己想看的内容,提高节目播放效率。此外,保证节目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加大节目审查力度,规范核查程序,通过质量检测进行严控把关,以便给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2.重视对多媒体传播渠道的灵活应用。新媒体的传播途径广,渠道丰富,因此,可借鉴新媒体的传播手段对广播电视媒体进行发展和完善,不能局限于目前状况,还需有长远的目光看准未来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方向。利用社交软件微信中的小程序和公众号,微博话题热搜等网络媒体,建立节目反馈机制,并将观众的想法具体实施到节目制作中来,融合网络手段形成新的传播渠道,打造融合传播的形式,也起到了宣传的作用。在信息和交流平台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利用网络媒体建立专属于广播电视的网站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现在大多数民众集中在网络平台上,利用方便快捷的网络资源,收听和观看广播电视节目,在忙碌之余也不会错失未能观看的节目。所以,对多媒体传播渠道的灵活运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3.加强对广播电视编导工作者职业素质的培养。广播电视节目给观众带来的是一场又一场的视觉和听觉共享盛宴,在新媒体推进下,编导人员在掌握专业知识时,还需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这可以改变目前编导工作体系更新缓慢,能力发展效率低下的现状。加强编导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升编导的工作效率,如在实际选题采访过程中具有高素质的编导工作人员,更容易完成节目制作内容,质量也更佳。利用优秀的高资历编导老员工对新员工进行带领,组建一支具有高职业素养的编导队伍,在节目制作时能集思广益,使节目效果更佳。在节目制作的三个阶段中,重视培养广播电视编导的职业素养,是制作高效节目的有效方式。

三、结语

抓住新媒体的有利因素,迎合广播电视编导的必然趋势,利用自身的优势,从节目创新、渠道运用和职业素养三个方面进行调整与创新,融合新媒体的运作优势,使广播电视编导工作顺利进行,这样才能使广播电视在新媒体时代继续辉煌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杜楠.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教学研究[J].戏剧之家,2016(11);

[2]刘建锋.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改革途径探析[J].新媒体研究,2017(09);

[3]李帅帅.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改进[J].青年文学家,2013(04);

新路径范文篇4

【关键词】中职德育;挑战;创新探索

1中职德育工作中面临的挑战

1.1生源差是中职德育难的首要难题。大多数的中职学校都面临着招生难的问题,对于现阶段的中职学校而言,大家都在“找米下锅”,充足生源无法得到保障,更谈不上要招收优质的学生。因而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都曾经是老师眼里的“问题学生”。而这部分“难管教”的学生,往往带着诸多行为方面的坏习惯:旷课、迟到早退、迷恋网吧、抽烟、厌学等不良的行为。这显然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1.2智能手机给中职德育带来极大的冲击。以往学生迷恋网吧,学校还可以通过各种校规的制定,对学生上网有了很大的限制,而智能手机却给许多学校的德育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如今的手机几乎学生人手一部,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玩游戏、聊天、看视频、浏览网页。手机的功能的丰富多彩,让一些本就自律差的学生很容易就迷恋上了手机。甚至有很多的学生在课堂上把手机拿出来玩,这些给班级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而手机网上的网页、视频,有许多负面的信息,这给处在发展阶段的中职生的心灵带来一定伤害,而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也难以控制和管理,这些都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性。1.3评价方式的功利性是中职德育又一弊病。当前学校检验德育效果的基本评价方式是量化考核。所谓的量化考核“从目标出发以量化的手段进行组织体系设计和为具体工作建立标准的管理手段。”这种量化的管理虽然对管理者而言便于操作、见效快,可是这却把德育工作的中人性化、丰富的德育内容,变成了简单、机械化在几个条目上计算分数。这种考核的方式导致了德育的内化功能的严重受阻,德育的本位价值被降低,从而不利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给中职德育教育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2中职德育创新工作机制探索

2.1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中职德育要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就应树立“以人为本,适应市场”的理念,围绕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需求,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使得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服务宗旨,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在评价方式上进行改革创新。在评价时,把学校评价和企业评价有机结合,在学校评价主要是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小组互评、自我评价,企业的评价主要是将学生实习期间的职业道德、技能、常规管理等方面结合在评价中。只有这两方面的评价都能得到认可,学校的德育教育才能够称得上是成功的。2.2发挥传统美德的教育。提到德育教育,就被理解成讲大道理,对学生进行说教,空洞乏味,学生不爱听,老师干着急。如果我们发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的作用,我想我们德育教育开展的效果会有意想不到的成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渗透传统美德,可以通过组织竞赛、主题活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贴标语、墙面文化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我们学校利用在围墙上印制美德故事的形式润物细无声地教育学生,还开展过美德故事演讲比赛,同学老师都点头称赞。2.3创新教学手段。作为德育主力军的德育老师,在教学中放弃非道德的强制性手段,还原“德行”教育。2.3.1学会真诚地关爱学生。首先要走近学生,多与学生接触、沟通,了解学生,洞悉他们的思想状况。中职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学业不精,中考失利,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跨进职校大门的。他们已经在体验着失败带来的痛苦和自卑,所以更加需要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无论我们要做什么,都应该先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这样做合适吗?要爱护每一位学生,就是要从细节做起,这是德育教育的基础。同时德育工作者要遵循这条原则:每个人身上优良的品质远比不良的品质多得多,需要做的是鼓励前者,抑制后者。任何时候都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学生与错误时,不要当众训斥,可以单独找他谈。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这是当前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教育思想的体现。我教的班级有一位同学在大多数老师眼里是个非常调皮的孩子,经常和老师对着干,挨过老师不少批评。有一次,晚自习的时候,她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大热天的还捂了两件校服,我走到她旁边询问情况,还不理我,其他同学告诉我她发烧了。我一摸,烧的还挺厉害,那天医务室的医生恰巧外出培训,不在家。当即我决定带她到校外找诊所医治。经过这件事,她好像变得愿意听老师话了,不那么抗拒老师,后来还听到老师表扬她进步大呢。2.3.2善于激励学生积极上进。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是有需要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层次是由需求的低级向高级逐层发展的。具体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都要发挥自己的潜能,表现自己的潜能,这样才能不断满足自己的需要。大多数学生都是积极要求向上的,只是没有机会让他们表现。当班级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想办法发挥班集体成员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又凝聚了班级体的力量,当问题得以解决时要给予极大的精神鼓舞。还可以用社会上优秀人物的感人事迹和身边杰出青年的等事例不断地激励学生上进,只有积极进取才能自我实现,达到人生的最高目标。2.4强化实践德育。德育的教育过程是“知、情、意、行”这样的一个过程,而“行”则是关键点。所以德育的本质是实践,而作为未来的一个职业人,中职生需要培养敬业、诚信、团队合作、吃苦耐劳,这些品质都需要在一定的实践中去理解和学习,也只有在不断的实践教育过程中才能够更好的认识、理解、养成和内化为自己的职业素质的一部分。因此,这就需要中职德育教育要走进社会、走进企业中去学习、实践。

总之中职德育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也是一项育人的伟大工程。职校德育所呈现出来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值得每一个职教老师去思考、探索、研究。作者简介:潘吉,1993年生,男,本科,学士,助理讲师,研究方向:烹饪与营养教育。

参考文献

[1]李颖钰,张凤元.中职德育的困惑与创新[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139-141.

新路径范文篇5

[关键词]互联网;市场营销策略;现代市场营销理念

1引言

无论是早年的售卖小贩,还是现代化的企业管理,获取经营利润乃至足够多的经济利润,自始至终都是经营者或者说企业所有者参与投资经营的最大目标。而一个企业要顺利的实现经营利润,首要的就需要将生产的产品成功地销售给市场上的消费者。要实现成功销售产品的目的,一方面需要自身的产品质量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另一方面也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以便客户能够及时了解并购买自家产品。可以说,一个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已经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和必需的管理项目。

2现代化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企业营销观念落后。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市场经济环境也已经变得更为科学规范。人们生产生活的理念方式已经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转变和提升,也可以说,国内外人们的消费观念已经与以往落后固化的集体消费理念完全不同。而企业作为人们消费产品的提供者,自然就需要了解人们的消费理念和生活追求,以便顺利地将自家生产的产品及时售出,这也就要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树立科学和先进的营销理念。但目前我国的一些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以及一部分营销人员,并没有充分了解和掌握当今国内外市场的运行情况,并做出科学明确的发展认知,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所管理的企业没有办法跟随时展的潮流和需要,进而导致了单位产品不能顺利地卖出,也就不能维持企业实现稳定的生产经营。2.2企业营销综合素质低下。在现代化的经营管理中,其实很多企事业单位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并在企业的经营生产和营销推广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上做出一些改进。但是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和其雇用的工作人员由于受到自己的能力素质和工作思维的影响,很难在企业的战略制定和实际的生产、经营管理以及营销理念方面做出比较长远的规划和打算,进而实现企业长久的生产经营和利润流。此外,一些企业还是没有真正认识到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客户是上帝”的基本原则,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对营销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不足,对营销工作人员岗位的重要性认识不清,从而导致营销效率低下的情况和问题。2.3企业营销管理手段落后。我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就已经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渐趋融为一体。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既要实现生产经营活动的渐趋国际化,也要及时学习掌握西方经济世界经过几百年市场经济孕育出的一些科学先进的经营和方式。在我国的一些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在实际的生产经营中,其使用的营销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并不符合当代市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也无法满足当代消费者对绿色环保品质生活的体验和追求。或者说,很多企业的营销手段还是过去经济发展中一些保守落后的工作方法,并不能与当今时代积极主动、网络营销等现代化的营销手段相竞争,这就导致企业产品难以销售出去,进而实现不了企业资金的周转流通,最终导致经营失败。

3企业市场营销的管理策略和创新路径

研究发现,无论是世界性范围内的大型五百强企业,还是国内的一些小型的地方性企业,乃至是一些门市店铺的生产经营,如果要实现稳定长远的经营发展,无论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还是在营销管理过程中,都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生产模式和营销路径,而是要根据自身生产经营产品的使用特点、地区位置等实际影响因素,同时结合市场发展需要和技术创新的营销需求,不断研究探求符合时展脉搏的营销手段和营销方式,以期顺利销售生产的产品,实现企业科学有序的生产经营和发展进步。3.1企业要树立科学正确的现代化市场营销理念。随着互联网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一些先进的数据管理手段和工作方式正在不断进入各行各业的发展过程中。比如,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和营销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使用“云计算”“大数据”等高超的电子数据调查、统计和分析数据软件,一方面对消费者的生活追求和消费需要等的消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地收集、整理,以便了解客户的消费需要;另一方面又对自家的客户在自家的产品的消费体验做一个售后回访,这样便能及时有效地改变和调整企业在生产经过程中不符合市场发展潮流和大众消费取向的经营理念和营销策略。可以说,在我国进入新时展的背景下,任何一个企业要实现长远持续的科学发展,就必须要及时学习科学的生产营销理念,对市场的发展保持一个清晰准确的认知,并切实地分析总结当今市场运行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找准企业的发展定位,不断地巩固和完善自己良好正确、符合时展潮流且爱党爱国爱人民的企业形象,不断获取消费大众对企业的认可,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和营销活动提供非常有益的发展基础。3.2企业建立长远科学的市场营销网络。在现代化企业营销理念建立和发展维护的过程中,需要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建立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和总体定位。可以说,拥有一个科学和明确的市场营销发展和营销网络的系统是一个企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身的市场营销策略和发展效率的最好办法和最佳途径。所以,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经营者需要经常地对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市场营销方式以及当今市场的发展变化开展及时的培训和更新,对目前的行业市场发展的走向和国家政策的总体导向做一个明确的判断指导,这种做法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营销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推动和引导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和营销方式更有效果地符合当下产品和行业市场的发展运行规律。总之,建立乃至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市场营销网络系统,能够使一个企业的产品更好地满足当下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理念。当然,在企业建立市场营销网络的过程中,需要对自身拥有的合作战略和经营销售的发展资源进行最大程度地合理分配,推动企业相对有限的发展资源在最大程度上更好地发挥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进而最大程度上拓展企业的营销路径和推广渠道。3.3企业建立形成以市场为发展导向的组织管理机构。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想顺利地实现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产品的顺利销售,需要外部市场大经济环境的支持和消费,但更重要的还是企业自身打造的实实在在的过硬品质。在市场营销管理方面,现代化的企业就需要根据自身产品的属性特点和实际的经营情况,招聘组织高素质、高技能的工作人员,组织创立企业自身的专门负责企业产品市场营销工作的部门,来具体负责企业产品市场营销方案的制定和产品广告宣传等工作的具体推广,以便更加科学有效地提升自身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当然,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的管理部门,也应该时刻关注和及时负责企业自身形象的维护和客户及时良好的反馈。另外,关于企业客户和广大消费者的维护和联系工作也需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维护和保持。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在招聘工作人员的过程中,应该顺应当代市场的发展属性和时代要求,主要对工作人员沟通交流和合作技能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以便更好地为企业的客户提供科学完善的服务,保障消费者的消费体验质量和售后的权利维护。总之,企业内部的管理和组织机构的能力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规划和方向,也就决定了企业能够达到的发展高度,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结论

总体而言,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运行中,一个企业要实现长久持续的发展运营,就必须拥有科学明确且安排合理的产品营销策略和发展规划,也需要对国内外市场营销工作的发展保持及时准确的认知,更要在实际的产品营销过程中切实提升营销手段和方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企业需要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不断适应时刻变化的市场环境,对新发生和出现的经济事件和经济行为做出准确及时的判断,进而制定科学准确且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营销策略,有效提升企业经营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俊文.论新形势下市场营销理念的创新与发展[J].科技经济市场,2016(3):79-80.

[2]吕晓经.数字时代的市场营销模式创新路径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7(13):82-83.

新路径范文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平台;初中班级管理;新路径

信息技术在提升教育教学工作效益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样,信息技术也有助于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然而,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教师却忽视,甚至无视信息技术在提升班级管理工作实效性方面的作用。尽管不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班主任教师也能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相比于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而言,使用常规方法管理班级的效益要明显低一些。鉴于此,为了切实提升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初中班主任教师要立足信息技术平台,全力开辟初中班级管理的新路径。

一、立足班级管理平台,促日常管理精细化

为了提升班级管理的成效,班主任教师不仅要制定翔实的班级管理制度,更要保证制度能够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这就需要教师做精、做细、做实班级管理工作,即对班级实施精细化管理。以往,很多初中班主任教师都有做精、做细、做实班级管理工作的愿望,但是却苦于没有充足的时间、没有得力的助手等。现如今,功能丰富、技术先进的班级管理平台的应用就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如,班主任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班级管理平台扎实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考勤、值日、评价等方面的工作都可以立足班级管理平台实施。相比于使用常规方法考勤、安排值日以及进行评价而言,借助于班级信息技术管理平台对学生进行考勤、安排值日以及进行评价的效益更高。由此可见,先进的信息技术班级管理平台的合理运用能够帮助初中班主任教师提升工作的精细化程度。

二、立足安全教育平台,促安全教育常态化

安全教育工作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头戏。安全教育工作内涵广泛,包括交通安全、饮食安全、防火安全、法制安全等。以往,班主任教师主要通过周会课开展专题安全教育活动,但是,这样的安全教育工作很难做到常态化。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初中班主任教师完全可以立足于安全教育平台,实现安全教育工作常态化。不仅如此,安全教育平台在教育内容的选择方面更加具有针对性,在此基础上,显著提升初中班主任教师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例如,班主任教师可以在班级安全教育平台中定期或不定期布置安全教育作业。为了调动学生完成安全教育作业的积极性,教师要尽可能地选择一些与学生认知水平相符的安全教育素材。对于一些完成作业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在班级周会课上给予表扬;而对于一些完成不认真,甚至不完成的学生,教师切不可一味地进行批评教育,而应该通过让学生认真观看一些反面案例清晰地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据此调动学生完成安全教育平台作业的积极性。可见,尽管安全教育平台在提升安全教育工作实效性方面的效果显著,但是,如果教师只是督促学生去完成相关任务,结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还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完成安全教育平台中的各项作业。

三、立足微信交流平台,促家校融合密切化

教育孩子过程中,家长始终是不能“缺席”的。为了扎实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每一位初中教师还必须要想方设法做好家校融合工作。初中班主任教师可以适时适度地利用微信交流平台推动家校融合。唯有家校融合密切了,学生才能形成各种良好习惯;唯有家校融合密切了,学生的问题才能及时得到解决;唯有家校融合密切了,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初中班主任教师可以在微信平台中及时分享一些学生的好习惯。这样做,不仅能够激励学生继续保持良好的习惯,进而强化学生的良好习惯。再如,家长也可以将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分享到班级微信平台中,向班主任教师或其他家长“寻经问道”。除此之外,班主任教师还可以在微信交流平台中适时分享一些家庭教育理论知识与典型案例等,提升每一位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宋俊霞.关于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创新路径探讨[J].读书文摘,2016(16):23.

新路径范文篇7

[关键词]土味视频;土味文化;乡村文化;乡村振兴

近年来,以土味视频为代表的土味文化风靡互联网,各阶层人士纷纷参与其中,成为乡镇青年自我表达的路径。虽然起初的土味文化确实含有较多低俗暴力的内容,但随着互联网环境的优化和监管力度的加强,如今的土味文化正慢慢改变,逐渐回归现实生活,并为乡村文化的传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表达、赋权与认同

以土味视频为代表的土味文化作为一种网络青年亚文化,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青年群体的青睐,他们将日常行为纳入其中,并以自己的独特风格形成了不同的亚文化。在转型期的中国,城市化也正在经历猛烈的激增,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加和地区差异的扩大,城市内部被划分为不同的空间和层次,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有学者将我国社会结构的差异归纳为“城市—农村”“中小城市—大城市”两对、四类政治经济社会区域体的差异,并将其概括为“四个世界”。[1]土味视频诞生和发展的主力军通常是生活在我国社会的边缘青年群体,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和“中小城市”,生活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穿着扮相土气、“非主流”的发型、劣质假冒的名牌衣服和包包是他们显著的外在特征,代表着没有品位、低俗的生活方式。他们社会地位不高,与精致的城市生活存在很大鸿沟,在社会公共领域缺乏话语权,但他们不满足于现状,渴望成功,梦想能拥有与城市精英群体一样的平等权利,希望能够得到社会尊重与认可,收获财富、爱与幸福。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传播渠道的扩大打破了信息不平衡的局面,传统媒体时代下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被动摇,话语表达变得更加多样化。很多边缘群体都进入了生产领域,通过媒介生产完成自我再现,特别是通过影像技术来实现跨地域、甚至是全球性的集体身份建构。[2]越来越多的青年团体将日常行为纳入其中,并以自己的独特风格形成了不同的亚文化。在新媒体平台上,用户能够接收新鲜信息,自由交流亚文化群体间相似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亚文化群体不但增强了自我意识,还借助互联网的开放性掌握了部分话语权。与人类文明中其他的信息呈现方式———如声音、图片、视频等相比,视频无疑是最适合乡村群体的媒介接触特性的。随着消费降级,用户下沉的需求,乡镇青年的影子随着短视频APP的兴起野蛮生长,给了三四线城市的人们足够大的表达空间和展示自我、传播自己文化的舞台。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也让视频录制与上传操作越来越简单,让乡镇青年们也有了内容传播的权利,让创作权真正回归大众。他们利用短视频展示自我,表达直白而朴实,虽然存在一些负能量内容,但总体上着眼于展示他们的独特言论、行为举止及处事态度,是他们自我意识的表达,也使得他们的审美和价值观呈现在大众眼前。土味视频中通常会用是否有房有车来评价一个人是否成功,视频的主角往往在事业上没有成就,对现实生活不满却无法改变,遭到女友嫌弃或周围人的嘲笑。遭到打击后通过艰苦的努力来改变现状。这种话语文本反映了乡镇青年对成功的渴望,他们希望融入光鲜亮丽的城市生活,希望靠自己的努力致富,获得爱情。通过这一系列的表达,显示出乡镇青年们强烈的自我意识。同时,不管是塑造某种人物形象,还是抒发感情、表达人生态度,土味视频都会以追求快乐为根本导向,以娱乐为王、快乐至上为原则,表达虽然荒诞,但表现出乡镇青年们一种“即使生活再苦,也要笑着面对”的乐观心态,这种表达配合着镜头和背景音乐的运用,既能传达乡镇青年想要表达的信息,又能在精神上缓解观众的压力,传播效果大大增强。与主流群体相比,乡镇青年处在社会边缘,他们拥有的表达欲、分享欲、渴望得到情感慰藉的心理需求只能通过新媒体平台来得到满足。起初,乡镇青年在大众媒介中的出场只是“他者再现”,但如今随着新媒介的广泛应用和普及,网络中汇聚了大量不同民族、语言、地域的受众,乡镇青年的主体性日益增强,出场方式也转变为以参与和互动的主动实践。社会转型带来中小城市和乡村人口的表达与发声,解放了以乡镇青年为主的亚文化群体的互联网传播权力,他们借助短视频热的潮流,形成了亚文化群体的特有风格,也逐渐获得了一定的话语权和身份认同。

二、土味视频助力乡村文化传播

“乡村文化”是农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整套思想观念、心理意识和行为方式。[3]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正处于城市时代和农耕时代迅速交接的变换时段,城市发展占据了大部分人的眼球,城市化在日新月异,作为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载体的乡村,却在逐渐消失,随之消失的是乡村所承载的文化。乡村文化严重衰落,改变了农村的面貌,也改变了人们对乡村的印象。在很多人眼里,乡村文化陈旧、过时、野蛮,毫无创造力,他们认为应该抛弃乡村文化,转而拥抱精英文化和西方文化,乡村文化进一步被“冷落”。党的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设乡风文明也将成为发展重点。乡村文化深刻影响着乡村的未来发展和一代代的乡村人民,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要想真正振兴农村,文化振兴至关重要。要在乡村有形文化空间的基础上,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导向,努力实现新的转变。而振兴乡村文化,一定要增强文化创新,促进乡村文化和现代文化、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乡村文化以传统文化为主,但因其推广和传播力度较小,传统的表现形式不能引起人们关注,因此必须依靠现代传播媒介的力量。利用网络短视频平台进行乡村文化传播不失为一个好方式。网络短视频凭借其碎片化、节奏快、传播性强等特点,已成为乡村人最喜欢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和信息获取手段。在蓬勃的互联网发展中,农村网络普及率不断提高。尽管在不同阶层的群体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媒介使用鸿沟,但通过教育和其他手段,互联网正逐步渗入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55亿,占网民整体的28.2%。[4]乡村影像是塑造乡村媒介形象的重要渠道,大量乡村用户入驻网络短视频平台,实现了乡村居民的重新部落化,并通过拍摄视频尝试乡村文化自主表达的新路径,网络短视频平台也逐渐成为促进乡村形成身份界定与文化认同的线上空间,成为建构乡村形象的新方式,同时也在创作与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特别的审美价值判断与自我的身份认同。以土味视频最大的传播平台快手为例,其用户构成与全网移动用户分布较为相似。易观《中国短视频行业年度盘点分析2018》数据显示,快手APP的活跃用户以30岁以下人群、中低等收入人群、中等城市及乡镇农村人群为主,年轻化、用户下沉特征显著。[5]乡村的文化价值体现在每一个乡村具体日常的生活实践,生活在乡村的人们,就是乡村文化的持有者、传承者和实践者。作为土味视频最大的传播平台,快手将小城镇与乡村地区的中低等收入的受众作为主要目标用户。通过与观看与乡村主题相关的视频,乡村用户建筑起一个在线社交部落,视频内容所暗含着价值导向、符号象征、生存诉求等元素也成为引发乡村共鸣的共享文化,完成虚拟交流,传播乡村影像,展示乡村生活。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乡村群体生产的土味视频得到了大家的喜爱。近年来,以短视频形式进行乡村文化的宣传得到了强烈好评,特别是以李子柒、华农兄弟等为代表,掀起了一场“乡村热”,不仅热播于国内,还在海外的视频网站上广受欢迎,李子柒的视频一度被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评价为“另一种形式的文化输出”。总的来说,土味视频在新媒体平台上的蓬勃发展为乡村文化的传播开辟了一块新的领地,也激发了乡村群体进行文化传播的热情,扩大了乡村文化的受众群体。这种新兴的乡村文化传播途径,不仅把乡村文化重新拉回到人们的视野中,更对乡村文化进行了创新,赋予了它现代意义。

结语

土味视频的生产与传播,呈现出“戏剧化”的特点。以乡镇青年为代表的亚文化群体向往着光鲜亮丽、物质充沛的城市生活,但由于现实原因,他们无法真正走进城市文化,只能在边缘徘徊。于是他们开始在网络平台上视频,把日常生活、娱乐活动戏剧化,融入各种“土味”符号,将不同的符号文本组合起来产生特定的编码,并通过一定的话语方式展现自我,刻画出一种理想化的形象,从而达到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土味视频在新媒体平台上的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乡村文化的传播做出了贡献,拓展了乡村文化传播的新路径。但以土味视频为代表的土味文化本质上仍反映出当下我国乡镇发展呈现出物质水平和精神需求不平衡的状态,亚文化群体亟需获得更多自我表达的渠道,也许未来土味文化不再流行,但乡村文化一定还会产生其他的表现形式。如何满足亚文化群体对文化和精神需求,仍需作出更多探索和努力。

注释:

[1]李强、王昊:《城乡差异: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四个世界》,《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9期

[2]卢晓华、李华:《新媒体对维吾尔族青年的社会影响———以百度Uyghur吧调查为例》,《新疆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

[3]徐之顺:《城乡文化基于文化认同的和谐共生》,《江苏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0年4月

新路径范文篇8

演化博弈论

演化博弈论是博弈论的一个分支,在演化博弈论中,其不再将人作为超级理性的博弈主体进行处理,而是认为人类通常是通过试错的方法来达到博弈均衡的。在演化博弈论中,其基本思想和生物进化理论相似,两者具有一定的共性,其所选取的均衡是达到均衡过程的函数。因此在演化博弈理论中,其均衡点会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如社会背景、政治制度等都会对博弈均衡造成影响,因此其分析过程中更具实际意义。在进行演化博弈论分析的过程中,建立演化博弈论模型通常是基于“选择”和“突变”两个方面来进行的。其中“选择”主要是指能够获得较高支付策略并在以后被更多的参与者利用,而“突变”是指部分个体以随机的方式选择不同于群体的策略(可能是能够获得高支付的策略,也可能是获得较低支付的策略)。突变其实也是一种选择,但只有好的策略才能生存下来。突变是一种不断试错的过程,其也是一种学习与模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适应性且是不断改进的。不具备这两个方面的模型不能称为演化博弈模型。从演化博弈分析来看,其主要是具有两个特点,一方面是以参与人群为研究对象,对其动态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以分析群体为什达到了相关的状态;另一方面是群体的演化,也就是类似于生物学中的选择和突变,在群体的演化中也会存在选择和突变的过程,并且二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电子商务能够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为何停滞不前?处于信息主导地位的电子商务应该从何处切入到农村商贸经济之中?这两者实质上都是取决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创新路径策略,因此如何选择和制定策略是整个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和农村商贸经济转型和升级的关键。因此在对其分析中,可以应用演化博弈来进行处理。本文对长期的农村商贸经济特点及产业集聚演进的过程进行了分析,然后推导出电子商务创新路径策略达到稳态均衡的条件,并围绕该条件设定相关的政策及制度,以探讨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创新路径策略。

农村商贸及经济产业与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农村商贸及经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的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从我国农村和城市的角度来看,二者的发展差距不断加大,城市工业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农村经济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受限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和农村制度的影响,我国农村经济产业离散化严重,集聚度不高,商贸流通困难,其在整个经济产业体系中很难形成和达到城市的规模化和集聚化的效应。从产业集聚角度分析,我国农村商贸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第一,产业布局分散阻碍了农村经济整体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产业都是以村集体产业为主导,而大部分村集体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发展方向,其基本实现满足当地需求为主导的集体经济形式。虽然后续我国政府对农村经济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其有效的推动了农村商贸流通及经济发展,但是受限于长期以村集体为主导的分散式的产业模式的限制,其无论是在商贸流通还是企业生产的交通运输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劣势地位。产业集聚度低、布局分散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其是我国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第二,产业集聚程度低农村资源利用效率低。当前我国农村整体经济受限于低水平的产业化程度,其导致了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依然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这种分散的模式致使我国农村资源利用极低。虽然近年来国家从各个层面开展了相关补贴,以期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集中整合,但从整体来看其效果仍不理想,这也是我国农村产业集聚化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第三,产业经济优化难度大,传统方法很难实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仅需要靠资源利用效率,其更需要以工业化为基础大力发展原材料生产加工工业,并使之与城市对接,从而促进整个农村经济产业的发展。我国农村大部分企业是以乡镇为主导的企业,这些企业在布局上没有从整个产业的发展角度进行规划,并且没有长期的考虑到整个当地农村产业的持续发展,这就导致了大部分的企业在产业结构上互不相关,很难利用产业集聚效益整体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并且对其进行优化和改造的难度极大。(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近年来在我国城市电子商务市场逐渐饱和的情况下,我国各大电子商务企业开始进军农村市场,其逐渐开始结合农村实际的情况开展相关电子商务服务,这有效的推动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但从整体角度来看,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对整个地区的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甚微,其主要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第一,缺乏从产业发展角度出发的规划,没有形成农村地域特色。从目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来看,其基本形成了物流的全面覆盖,以阿里巴巴和京东为主导的电子商务平台在农村地区都建立了相应的服务站,这种服务站和电子商务平台结合的模式有效的打开了农村网购市场,但在另一方面,其对农村涉及的农产品产业、农业服务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甚微,仍未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网络农产品生产及销售体系;第二,信息化基础设施缺乏,劳动力不足。由于城市产业的高度集中,电子商务在城市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实现对城市网络信息的全面覆盖。但是在农村,由于人口分散,以土地和山林为主要的生产资源的生产模式使得整个农村产业化成本极高,农村产业分散程度也非常高,这就导致了农村地区信息化及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过高。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从整体角度来看,农村相对城市依然落后。另外一方面,由于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迁移,这也是导致当前农村产业发展缓慢、电子商务发展受阻的重要原因;第三,企业信息化意识薄弱,电子商务人才缺乏。当前我国农村大部分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生产及销售模式,其主要依托农村已有的资源进行农产品加工及原料初步加工,并通过传统的商贸活动来完成交易。而在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方面,农村企业的相关意识非常薄弱,这使得大部分的农村加工企业长期停留在农产品初加工和原料销售上,其市场规模无法得到扩大,这极大的阻碍了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

基于演化博弈视角的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聚演化机制及创新路径分析

新路径范文篇9

一、语言表现力的主要内涵及主持的地位和作用

(一)语言表现力主要内涵。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语言表现力就是指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和表达能力,主持人运用恰当的语言艺术,使要表达的内容成为具有吸引力、张力和魅力的语言,以新闻内容的真实性、时效性和准确性为基础,以学术化和专业化的原则处理新闻稿件,呈现出通俗易懂和更具专业表现力的新闻语言,满足大众需求,提升大众对传统媒体形式的接受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格外注意点就是主持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不同类型新闻稿的播报中的运用要有所差别,如悲痛、严肃的新闻不可以使用欢快、有活力的语言来表现,而是要在新闻内容的基础上恰当表达情绪,做好价值观传递。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的表现力具体需要结合音正性要求呈现出来,以语言输出作为基础和前提,发挥语言传播的优势,首先就要求主持人字正腔圆,这样利于受众理解,其次这样的语言表达更具感染力,能够突出专业支持人的素养。(二)主持的地位和作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是播音、新闻内容的传输主体,支持人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其自身的语言表现力、主持风格以及职业素养等要素都是影响其播音主持效果的。首先,新媒体时代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开始丰富化,因此在新闻广播等传统媒体发挥信息传播和价值导向作用的时候,受众在视听要求上逐步提高,这也是新媒体形势带给传统媒体的冲击和影响,因此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时候,其语言表现力和语言风格需要迎合受众需求,这也是促进广播电视节目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因素之一[1]。作为现代播音电视主持人,需要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广泛接受受众的意见,在传统播音主持的语言运用原则基础上,寻求创新语言风格的路径。其次,广播电视主持的内容也是影响受众满意程度的重要因素,其在满足受众的视听需求上发挥着显著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充分结合新媒体优势和互联网资源,在新闻广播内容中融入全新素材,促进新闻广播内容的创新和丰富发展,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以及其它个性化需求[2]。最后,品牌化也是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节目的重要发展方向,想要提升播音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和影响力,我们要切实节目的品牌效应,播音主持人作为节目的门面,个人的品牌影响力直接对节目的品牌效应产生影响,因此,播音主持人在新媒体形势下要密切关注自身的职业素养提升,无论是语言风格还是在主持节目过程中和受众建立起来的独特的沟通关系,都是形成播音电视主持人自身品牌效应的关键点。

二、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的创新路径

(一)提升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的艺术个性。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是新闻广播内容的传播者同时也是服务者,随着受众需求的变化,作为播音主持人也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以及岗位工作需求做出主持语言上风格和艺术特点上的调整,提升主持人的语言表现力和感染力,给受众更加生动和贴切的感受[3]。一方面播音主持人在语言艺术运用基础上需要保证播音内容的真实性,艺术化处理新闻播音内容的时候使用艺术创作技巧,另一方面,艺术创作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口语,尤其是针对偏远区域或者少数民族地区,地方口语或者是民族语言能够使新闻播音内容和语言表达更接地气,带给受众熟悉感和亲切感,最终达到信息传播的目的。与此同时,口语化播音主持的需要建立在主持人字正腔圆的基础上,发音要规范、吐字要清晰,语调要符合受众需求,获得受众喜爱。还有就是播音主持语言的创新,要求主持人语言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帮助形成具有语言特色的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主持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的语言应用需求和特定场景,进行语言表达风格的切换,以自身充分的专业知识储备作为个性化语言输出的基础,对受众形成吸引力,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二)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使语言充满人格化特征。人性化特点的播音主持语言也是基于新媒体时展需求,播音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语言应用的人性化特点一方面是要求主持人可以规范化使用播音主持语言,在新媒体冲击之下,网络语言被带动起来,新媒体平台迅速使用和传播,生动、简洁的网络语言辅助了网络语言和日常语言交流活动的开展,在此背景下,播音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和特点也受到了影响,很多主持人为了拉近和受众的距离,在广播电视主持过程中也使用到网络语言,这种形势导致很多主持人在主持节目过程中盲目加入大量网络用语,影响了播音主持语言的规范性,严重影响了专业播音语言的理论高度,造成的社会影响也有负面性质,语言的价值导向作用被削弱[4]。另一方面,人格化的语言风格特点是建立在播音主持人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综合素质之上的,这就要求主持人具备专业的知识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时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可以应对主持过程中的各种突发问题,在语言使用上规范、有特点、严谨、幽默,具备良好的个人素养,同时可以积极承担好新闻信息传播者和服务者的责任,提升自身的社会价值。(三)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使语言环绕着亲和力。亲和力旨在使播音主持人的主持风格被大众接受。很多播音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更加强调语言运用的专业水准,但是过度关注这部分容易造成主持语言亲和力的丧失,使观众无法在节目中达到情感共鸣,影响新闻播音节目的感染力提升[5]。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播音主持的语言传播途径更加丰富,互联网也在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受众借助网络平台能够和播音主持人形成全新互动关系,一般来说受众对主持人第一印象就是通过对语言亲和力的判断,受众喜欢的主持人在语言应用上应该是极具亲和力的。因此在创新播音主持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优化主持人语言应用技巧,展示对大众的亲和力,热情大方乐观,拉近和受众的距离,提升价值观导向的社会影响力,传播社会正能量。

三、结束语

综上,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契机,作为广播电视媒体人,需要树立新的行业发展意识,谋求自身工作方法的创新,为传统媒体行业发展做出贡献。其中广播电视主持人作为传媒行业的核心工作群体,在播音主持语言应用上也要做好创新路径分析,依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语言应用技巧,以受众不断变化的需求作为依据,调整主持语言应用策略,吸引更多的受众,使传统媒体的作用和魅力得到进一步突显。

参考文献:

[1]王款.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方法[J].传媒论坛,2019,2(09):82-83,85-86.

[2]段宸.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的创新路径[J].记者摇篮,2019,22(03):87-88,90-91.

[3]杨洁.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的创新路径[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04):100+102.

[4]谭乐.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的创新路径[J].记者摇篮,2018,21(12):280-281,284-285.

新路径范文篇10

(一)创作观念俗套。理论指导是学生进行实践创作的基础,但近几年来,随着各种级别、范围的微电影大赛不断涌现,学生在创作上更重视实践而忽略了理论的重要性。学生在没有把握微电影创作规律的情况下盲目实践,导致学生的选题集中在爱情片、友情片两大类型,突破不了“爱情”与“怀旧”两大主题,呈现出的作品跟风模仿、题材单一,忽略了微电影反映、反思社会现象的深度与广度。(二)产业链不成熟。就目前而言,学生微电影作品展播的渠道特别狭窄,主要通过:学院内部展映、视频网站展播和以电影节为平台的播映。因多数学生作品不具备视频网站看重的商业属性,无引导页面指引,播放量和点击量并不理想。另外,在重要的电影节上学生微电影高级别奖项获奖少,以致学生作品曝光率低。

二、新模式:从微电影到大电影

(一)微电影:优质IP的生产。2004年,导演梁旋做了一个梦,他和好友张春把这个梦做成了一个7分钟的动画短片《大•鱼》,影片在当年中国数字盛典DIGGID大奖上获得专业区动画——故事类大奖、第四届北京电影学院学院奖最佳新人导演奖,并且该片在网络上受到广大网民的追捧。基于影片本身而言,获奖是对其作品的认可,保证了影片的质量。同时,作品在网络上受到网民的追捧,获得了一批忠实的观众,而12年后这批观众成为如今的消费主力军,保证了影片的市场。《大•鱼》满足了以上两个条件,成为一个优质的微电影IP。影片《二十二》《指甲刀人魔》都是由短片升级为大电影的成功案例。(二)叙事美学和风格的再创造。2004年微电影《大•鱼》的故事构架在两个平行世界,主题围绕“有的鱼是永远关不住的,因为他们属于天空”展开。影片整体叙事散漫、无逻辑性可言,这正是微电影的空间叙事特点所带来的疑惑,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曲折的情节。基于此,导演梁旋和张春希望能够构建一个庞大的宇宙观,去塑造一个更完整且更具中国风的故事。12年后,这一切都体现在大电影《大鱼海棠》中,影片将主题上升到报恩和舍生取义的精神中,探讨了生命的由来、死后的归属问题。在传统的中国故事模式中,导演将充满民族文化的元素符号和古代哲学思想融入画面、文字、服装中,在保留微电影内核的基础上丰富了自己梦中平行世界的构建,扩展微电影中的构想和美学风格,使得《大鱼海棠》的美学风格从微电影过渡到大电影,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三)多元经济下的资金融合。短片《大•鱼》的制作主要依靠导演张春的美学设计和技术支撑以及导演梁旋的故事蓝本,耗费的成本非常少,而制作《大鱼海棠》历经12年,其最大的困难在于缺乏资金。随着“互联网+IP”概念的提出,互联网跨界的连接、融合丰富了电影产业的形式。IP的价值能否转化为电影有两个核心条件:第一,这个IP与电影的媒介属性是否匹配;第二,电影创作和制作是否有能力转换。微电影《大•鱼》碎片化的叙事特点决定其延伸成大电影的发挥空间较大。因此,《大鱼海棠》的成功不是偶然,它是互联网时代电影产业发展的必然,微电影到大电影的路径也由此清晰起来。

三、新路径:从微电影到大电影

(一)打造优质电影。IP短片《大•鱼》二元时空的构建充满新意;纪录短片《三十二》以“慰安妇”为主题,以战争遗留的历史问题为中心挖掘社会现象;微电影《指甲刀人魔》以全明星阵容讲述爱情的本质。从以上个案中不难看出,短片要孵化成IP首先需要精准定位短片的创作方向。其二,利用电影的影响力。《大•鱼》《三十二》两部影片曾在国内获得多个奖项,在国外也获得了高度赞誉。(二)转变资金筹集理念。《大鱼海棠》因为资金的问题止步不前,但IP时代的来临以及《大•鱼》收获的好口碑和大批受众已为大电影奠定了市场和内容基础。同时,众筹经济又为大电影的制作提供了资金支持,使得电影在上映之前通过了市场的检验,也因此获得更多投资人的关注,最后促成了大电影《大鱼海棠》的诞生。(三)“互联网+”下的电影教育转型。近几年来,电影专业的招生比例大幅增加,由于高校的教育理念没有紧跟市场和时代的发展步伐,造成设备不足、师资匮乏,高校艺术教育陷入窘境,最终导致大学生在创作中出现盲目跟风、类型单一、缺乏深度等问题。从学生短片《大•鱼》到大电影《大鱼海棠》,从纪录短片《三十二》到大电影《二十二》,这种以微电影为自助孵化器的方式推动学生从校园走向产业、从网络迈向院线的成功实践,使我们看到了电影教育崭新的可能性。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