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12:39:12

心理学

心理学范文篇1

1.1药学心理学具有更加广泛的专业知识

药学心理学必须掌握相关专业药学知识外,还包括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心理障碍,药物滥用,儿科及老年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药学心理学专业的课程包括6个领域:神经药理学,毒理学,社会行为药学,包括研究和诊断中所应用的评估方法,药代动力学,药物化学和药剂学。这些涉及到3大知识体系。心理学药师必须对神经系统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专业知识有所了解,必须掌握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以及神经药理学知识。

1.2物理学和化学知识

一些心理疾病的评估技术和物理疗法需要物理学的先进知识和实践,包括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地的测量,受体结合的鉴定,疾病状态的体表标志,脑波记录,大脑成像技术和电惊厥的技术等也是心理学药师必须熟练掌握的知识。另外,还必须掌握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的知识。

1.3行为科学行为科学知识

对药学心理学的实践是非常必要的。它包括药物治疗技术,环境和心理社会压力,心理学测试等知识及在诊断疾病和评估效果时采用的评价方法等。同时,对心理学药师来说沟通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他们必须把药物信息传递给患者和其他专业人员,提高患者的认知,减少患者用药时的抵制心理,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增加药物治疗的有效性。

2心理学药师的专业能力构成

作为一名心理学药师必须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交流沟通能力以及综合技能。包括:①根据基础药学知识,如精神药理学,药动学,药效学等,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判定治疗结果的能力。②获取及传递患者的医疗数据有效信息的技能。③使用计算机检索工具,获得新知识信息的能力。④分析和评价药学文献的能力,确定其合理性。⑤评估患者身体状况的能力。⑥有效沟通的能力。⑦能熟悉与临床研究有关的法律和伦理学问题的能力,以及论文写作能力。

3心理学药师的作用

在不同的岗位以及对不同的患者,心理学药师的责任各不相同。但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以精神病理学和药理学为基础,收集相关患者的临床数据加以解释,并对其的诊断与治疗提出自己的意见及建议。②对相关医学,药学文献进行评估,综合整理出确实可行的治疗方案。③对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药物治疗的教育和专业咨询,加强沟通,以增加患者用药依从性。药师良好的形体素质可发挥治疗的暗示效应.。整洁的环境、良好的形象、贴切的语言、专业的动作神态能够拉近药患双方的心理距离,赢得患者的信任,积极肯定的语言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身心反应过程。④开展临床查房,与治疗体系的相关人员进行药物治疗的有效沟通,设计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⑤从事学术交流,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4结论

心理学范文篇2

一、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大传统共同成就了实验心理科学

人们通常使用的“心理学”一词其意义就是指1879年冯特所建立的实验心理学。自然也就与西方哲学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在希腊人看来,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在中世纪,两者又和神学合为一体,文艺复兴以后,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哲学和科学才分道扬镳”,“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实验科学作为探求知识的活动方式,其逻辑证明体系是以毕达哥拉斯、柏拉图、笛卡尔等为代表的理性主义的结晶;而它的实验操作程序又是浓缩了以亚里士多德,培根等的经验主义的智慧。实证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渐渐凸现强大的生命力,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促进了西方哲学的发展,牛顿力学、达尔文进化论,也引起了哲学的震荡与变革,成为西方文化的主流。科学是西方哲学传统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共同成就。

应该说,在西方哲学中实证主义是与科学关系非常密切的。但是,实证主义源于经验主义传统,是经验主义的一个理论形态,不足以表征整个西方哲学对实验科学的影响。虽然,逻辑实证主义以科学哲学自居,在西方哲学中风光一时,然而很快遭到了以库恩为代表的历史主义的批判。库恩以独创的“范式”范畴解释科学的发展进程,在20世纪70年代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到了80年代,“范式”理论又受到以劳丹、夏佩尔为代表的新历史主义的质疑与批判。可见,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实证主义哲学在科学中的影响下已风光不在,也就更谈不上如我国心理学中有人所说的,在西方诸多哲学理论中,实证主义最适合实证的心理学,所以心理学选择了实证主义作为其哲学基础的事情。诚然,我们要充分肯定实证主义在冲破自然哲学的禁锢,使实验科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历史作用,但是,单单实证主义不能够铸造出科学主义文化。我们要正确品评西方各种哲学理论,不能简单地夸大某一种理论的历史作用。

二、科学心理学的实验方法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理性主义精神

什么是科学,德国的波塞尔先生认为,科学有三个特征,第一,科学是被证明为真的知识;第二,科学可以被理解为通过一定方法或程序产生的陈述系统;第三,这个系统必须具有说理性与论证性。他说:“在土地测量的实践中,人们都很熟悉毕达哥拉斯的勾股定理,但古希腊的思想家却别出心裁要‘证明’一下这一原理的正确性进而使其成为公理,这便是科学的开始。”波塞尔进一步明确指出:“不管在什么地方,人们以何种方式从事科学研究,其目的总是试图建立一套得到证明的陈述系统。”科学活动的成果表现为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科学知识之所以对于人类生活具有哲学、宗教、艺术等不可比拟的意义,关键在于科学活动具有一套可靠的证明系统,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最为可靠的知识。人类依赖于科学所提供的知识,不断拓展生命空间,推动文明进步。“程序决定了陈述与陈述之间必须互相联系,此联系构成一个整体。”

心理学范文篇3

人在生活实践中与周围事物相互作用,必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这就是人的心理活动,或简称之为心理。具体地说,外界事物或体内的变化作用于人的机体或感官,经过神经系统和大脑的信息加工,就产生了对事物的感觉和知觉、记忆和表象,进而进行分析和思考。人在实践中同客观事物打交道时,总会对它们产生某种态度,形成各种情绪。人在生活实践中还要通过行动去处理和变革周围的事物,这就表现为意志活动。以上所说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意志等都是人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由客观事物引起、在头脑中产生的主观活动。任何心理活动都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可称为心理过程。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各自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各人的心理过程都表现出或大或小的差异。这种差异既与各人的先天素质有关,也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有关。这就是所说的人格或个性。心理过程和人格都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心理学还研究人的个体的和社会的、正常的和异常的行为表现。动物心理学研究动物的行为,这不仅是为了认识动物心理活动本身,也有助于对人类心理活动的了解。在高度发展的人类社会中,人的心理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使他攀登上动物进化阶梯的顶峰。心理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基础科学。

发展简史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只有很短的历史,但却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心理学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哲学思想,哲学和宗教很早就讨论了身和心的关系以及人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王充等都有不少关于心灵的论述。

在西方,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中叶,人的心理特性一直是哲学家研究的对象,心理学成为哲学的一部分。这段时期,英国的F.培根、T.霍布斯、J.洛克等人,以及18世纪末法国的百科全书派思想家都试图纠正中古时代被神学歪曲了的心理学思想,并给予符合科学的解释。培根的归纳科学方法论对整个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霍布斯提出人的认识来源于外在世界,洛克最早提出联想的概念,这都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法国百科全书派J.O.拉梅特里在《人是机器》一书中干脆把人说成是一架机器。这些虽然不免有机械唯物论的观点,但都有进步意义。19世纪中叶,由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学的威信在人们的头脑中逐步生根。这时,作为心理学孪生科学的生理学也接近成熟,心理学开始摆脱哲学的一般讨论而转向于具体问题的研究。这种时代背景为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奠定了基础。

现代心理学是在1879年建立的。这一年,W.冯特在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从此宣告脱离哲学而成为独立的科学。冯特是一位哲学家兼生理学家,他的心理学实验室主要研究感知觉心理过程,所用的主要是生理学的实验技术,所以他称自己的这种研究为“生理心理学”,也称为“实验心理学”。从此,现代心理学经历了110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讨论有过几次大的反复。最初,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直接经验或意识的科学,复杂的心理活动是由简单的单元构成的。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把心理活动分解为一些心理元素。例如,对一本书的知觉是由长方的形状、一定的大小、绿色的书皮等感觉成分相加而成的。这种看法无疑受到当时化学发展的影响。化学采取了分析的方法,化学元素才不断被发现。正因为如此,后人才把冯特的心理学体系称作元素心理学或构造心理学。冯特晚年还开展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这是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先导。冯特在莱比锡招收了欧美各国大批进修生,他们学成归国后,分别建立心理学系和心理学实验室,使这门新兴的科学得到迅速推广。

冯特所创立的心理学只兴盛了三、四十年就遇到困难。问题出现在“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的科学”这个定义上。因为要承认这个定义,首先就要求承认意识的存在。但是,这不是心理学界所有的人都能同意的。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J.B.华生首先向冯特的心理学提出挑战。华生指出,心理学如果要成为一门科学,能和自然科学其他学科处于平等地位,就必须来一场彻底的革命,就要放弃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华生说意识是主观的东西,谁也看不见、摸不到,更不能放到试管里去化验,这样虚渺的东西决不能成为科学的研究对象。他认为科学的心理学要建立在可以客观观察的东西上面。人和动物的行为是可以客观观察的,因而行为才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它要探讨一个刺激使有机体发生了什么反应,在什么环境下产生了什么行为。至于头脑内部发生的过程,由于只能推测,不能肯定,所以不必给予理会。华生在心理学界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行为主义运动。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在美国的中国早期留学生也产生了影响。例如,郭任远回国后便推行了行为主义,索性要把心理学改名为“行为学”。

20世纪40年代前后出现了新行为主义,强调在实验操作的基础上研究人和动物的行为。新行为主义者B.F.斯金纳最大胆的尝试是把行为主义原理用于改造社会。他写过一本小说《沃尔登第二》,是以日记的形式描写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这是一个集体农庄,它有极完善的社会组织,用工分计劳动报酬,完全用行为主义原理来培养训练儿童。在这个社会里没有竞争和剥削,人与人之间都能和睦相处,互相友爱,人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自私和欺诈。这样一个事先设计好的社会体制避免了现代资本主义各种弊病。斯金纳把这种社会设计称作“行为工程”,并把这样一个社会的实现寄托于中国。20世纪60年代,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社会危机四起,人们开始怀疑美国的社会制度,向往一个理想社会,于是这本书便不胫而走。

行为主义在美国影响很大,从20年代到50年代,行为主义一直统治着美国心理学。现在看来,行为主义的理论太简单化和绝对化了,不能因为头脑中的活动看不见,就否认人的思维和意识的存在。同样,在物理学中,原子、分子、电子也不能被肉眼见到,但仍可以用仪器或其他工具进行研究。人的思维等心理活动同样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客观的研究。心理学毕竟要研究人的心理的内部过程。再者,人的社会活动极为复杂,不是简单的行为工程所能阐明的。

在行为主义兴起的同时,在欧洲又出现了两大心理学派别,一个是格式塔学派,另一个是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德国,它反对冯特的构造心理学的元素主义,其代表人物是M.韦特海默、K.科夫卡和W.克勒。格式塔是德语Gestalt的音译,意思是整体、完形。这个学派主张心理学研究人脑的内部过程,认为人在观察外界事物的时候,所看到的东西并不完全决定于外界,而是在人的头脑中有某种“场”的力量把刺激组织成一定的完形,从而决定人看到的外界东西是什么样的。当时,物理学中正流行着“场”的理论,格式塔学派则认为人的大脑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所以物理规律可以同样适用于人脑的活动。格式塔心理学还对猿猴的智力进行了研究。克勒观察猿猴如何把几只木箱叠起来,爬到木箱顶上拿到悬挂在屋顶上的香蕉。猿猴还能把棍棒连起来取得被栏杆挡住的食物。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人和动物解决问题是靠突然发生的“顿悟”。格式塔学派反对冯特学派只强调分析的做法,而认为心理现象是一个整体,整体决定其内在的部分。这种强调整体和综合的观点对以后心理学的发展是有益的。科学研究不应只从分析的观点看问题,整体中的相互关系是更重要的一面。

精神分析学派来源于精神病学。它给予心理学以巨大的冲击,以致在讨论心理学对象的时候不能不提到它。奥地利医生S.弗洛伊德利用催眠术和自由联想法让精神病患者回忆往事,以找出致病的原因。他发现患者的幼年经验,特别是儿童与父母的情感关系非常重要。他还发现做梦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在心理矛盾,所以分析病人的梦也是一种治疗方法。弗洛伊德认为,一方面人的内在生物性的情欲是最基本的冲动;另一方面人的社会习俗、礼教和道德又约束着这种原始冲动的发泄,将其压抑到无意识中去。意识的内容是理智的、自觉的;无意识的内容多是与理智、道德相违背的。当理智与无意识的矛盾激化,就造成神经症。为了治病就需要对病人的无意识进行心理分析。这就是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无意识”的作用。其主要兴趣在于探讨人在生活中基本的心理动机。认为人的根本心理动机都是无意识的冲动。正是这种强有力的“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在人的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根本作用。至于有意识的心理过程则只是显露在表面的一些孤立的片断。近年的新精神分析已不再那么强调生物冲动的作用,而更为重视人际间的社会关系。在西方社会中精神病发病率很高,许多病因都与道德堕落有关,所以精神分析理论很容易被接受。

在心理学的发展上,苏联心理学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心理学是有原则性区别的。沙皇时代的俄国心理学最初也是从西欧国家引进的。但是俄国的一些生理学研究为今天的苏联心理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И.□.谢切诺夫以大脑的反射为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稍后的В.□.别赫捷列夫写了《反射学》一书。接着,И.П.巴甫洛夫专门研究了条件反射。他的条件反射学说促进了美国行为主义的兴起。巴甫洛夫学说对苏联心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其理论基础之一,也直接影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以及一些东欧国家的心理学。然而,在苏联对巴甫洛夫学说的学习曾一度出现过绝对化的倾向,排除了对其他先进科学思想的吸收。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不久,苏联心理学者就主张要把心理学建立在辩证唯物论的基础之上,试图从反映论的角度来说明心理现象。这种理论认为心理是脑的功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的反映功能是有主动性的,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劳动和社会交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中国,现代心理学开始于清代末年改革教育制度、创办新式学校的时候。在当时的师范学校里首先开设了心理学课程,用的教材多是从日本和西方翻译过来的。1907年王国维从英文版重译丹麦H.霍夫丁所著《心理学概论》。1918年陈大齐著《心理学大纲》出版,这是中国最早以心理学命名的书籍。1917年北京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建立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1921年成立了中华心理学会,张耀翔任会长。1929年中央研究院设立心理研究所,唐钺任所长。这时,构造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等都被介绍到中国来,中国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心理学研究。在30年代前后,郭任远的鸟类胚胎行为研究,黄翼的儿童绘画研究,孙国华的新生儿行为研究,艾伟、沈有乾等人的汉字研究,陆志韦、萧孝嵘等人的心理测验研究,卢于道、汪敬熙等人的生理心理学研究,陈立、周先庚等人的工业心理学研究等都做出了成绩。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方和沿海地区的多数大学迁到西南,心理学的教学虽然继续进行,但是研究工作几乎停顿。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各大学迁回原址复校,心理学研究才得以恢复。此时,全国约有10余所大学设有心理学系,其教学与研究主要受美国心理学的影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1年便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曹日昌为第一任所长。在几所大学和各师范院校设立了心理学专业和教研室。当时中国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学,同时学习苏联心理学和巴甫洛夫学说,开展条件反射和高级神经活动的心理学研究。中国心理学家认为心理是脑的功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实践活动是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源泉。此时,还展开了对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的讨论,以及对西方心理派别的评述。潘菽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60年代初期,中国心理学的重点转向联系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结合中国的情况,在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劳动心理学方面都进行了探讨。

然而,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曾一度因所谓“生物学化”而受到错误的批判,在“”期间又被作为伪科学而取消,直到70年代初才恢复其科学地位,重新受到重视。

80年代前后,中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杭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设立了心理学系。许多师范大学也成立了心理学专业和心理研究所。中国心理学会的会员增至2600余人。1982年成立了中国社会心理学会,陈元晖任会长。在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理论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等领域内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开展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共创办了十几种刊物,出版了上百种书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不断为心理学提出新的任务。可以预见,中国的心理学面临着极为美好的前景。

当代心理学

几十年来,心理科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这从参加这一领域的科学家和从业者的人数,以及基础研究和应用课题的数目日益增长便可以明显看到。这种发展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心理学各派之间的争论已经不再激烈,而是趋向求同存异,各家的合理思想被保留下来,使它们之间的区别缩小了。这种在心理学对象、方法问题上争论的减弱表明心理学逐渐走上成熟的道路,心理学家把更多的精力致力于专门问题的研究,在具体问题上展开学术争鸣。心理学问题被划分得更为精细,以便于更深入地加以探讨。当代心理学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跨学科和多学科性质。心理学和一些邻近学科的重叠,已使它们的某些部分难于区别。心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分支众多、边界模糊的科学。心理学是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属性的科学。一方面,它与生物科学结合,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它伸展到技术科学领域,与计算机科学相联系,促进了认知科学的发展。心理学还研究人类个体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关于人的认知能力和个性社会化的发展观。另一方面,心理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研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以及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心理现象。时至今日,心理学发展得更加宽广庞杂,这就要求从哲学的高度对它进行理论概括。理论心理学就是从宏观上探讨心理学的思想体系。

由于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相当广阔,不同复杂程度的心理活动可能需要不同的理论模式和研究手段,因而当代心理学是把人和动物的复杂心理活动分成不同的层次,在不同的水平上加以研究的。心理学问题概略地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从生理学的水平研究各种心理现象。在早期,巴甫洛夫用条件反射方法研究动物的学习活动,提出人的心理活动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现代的生理心理学用神经生理学、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的手段来研究感知、学习、记忆、思维、情绪等过程,目的是阐明各种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由于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D.H.休伯尔和T.N.维厄瑟的感受野研究,K.W.斯佩里的割裂脑的研究最为著名。休伯尔和维厄瑟在动物的大脑视觉皮层的细胞上插入微电极,当视网膜的某一部位接受光刺激时,便引起与之相联系的大脑皮层细胞的兴奋,产生微弱的电活动,经过放大而被记录在仪器上。他们的研究发现,大脑皮层细胞对视觉刺激有精细的分工,某些细胞感受明暗刺激,另一些细胞感受圆形、尖角、边界等刺激,还有些细胞感受有一定方向的线条刺激等。与这些皮层细胞相联系的不同视网膜部位称为感受野。斯佩里通过割裂两侧大脑半球方法治疗癫痫病人对大脑心理功能的研究,发现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和思维活动,右半球主要负责图形、音乐知觉和身体的运动。以上两项研究曾在80年代初获得了诺贝尔奖。

在记忆方面,人们相信既然经验可以在头脑中长久地保存下来,那么大脑的生理结构必定发生了某种物质变化,或遗留下某种痕迹。人们还设想,在识记时大脑的某些神经通路会不断地传导神经冲动,因而在这条通路上的神经元与神经元的接触处──突触膜上,必然发生生理的和结构的变化,而降低了神经冲动的传导阻力。研究发现,在记忆时随着突触的电传导的次数增多,细胞内的核糖核酸也增多,由于突触膜受体的蛋白质合成与核糖核酸的变化有关,于是认为核糖核酸就是要寻找的记忆物质。研究还发现,能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可以加速学习过程,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则阻止长时记忆的发展。这些关于记忆的脑化学研究增进了对心理过程的了解。80年代以后,中国心理学家也研究了记忆的大脑机制,以及应激状态下的脑化学变化。

生理心理学主要用动物做实验,有时也结合医疗实践进行临床研究。它采用生物科学的通用研究方法,主要是在控制条件下实施手术或使用药物的实验法。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者不只有心理学家,还有神经生理学家、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家等。生理心理学有时也被列为神经科学的一个分支。

认知心理学这是20世纪60年代新兴起的心理学方向。认知心理学是从反对行为主义发端的,同时继承了格式塔心理学的观点。前面已经谈过,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不能研究人脑的内部过程。这种观点长期阻碍了人们对人的心理过程的了解,使心理学几乎陷于停滞状态。认知心理学突破了这一限制,以研究高级心理活动,特别是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为主要目标。这一点正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主张。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以外的其他科学对心理学发生影响的典型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起来的通信技术,特别是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出现,使心理学家看到人类认识过程与通信系统有一定的相似性,于是借用通信工程师描述信息通道的概念来描述人的认识过程。人的认知过程被看成是信息通道的输入、编码、译码、存储、提取、输出等处理信息的过程。另外,行为主义关于语言是条件反射学习的看法,经受不住后来兴起的心理语言学的冲击,以致一败涂地。心理语言学的代表人物N.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有某种先天的内在规律,是由遗传决定的。儿童所表现出学习语言的惊人的能力,就足以证明这一点。认知心理学在心理语言学的基础上,研究言语理解和智力操作,无疑扩大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认知心理学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方法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除了应用反应时测量、记忆测验等一般实验心理方法外,还对口语记录进行分析,以了解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认知心理学根据研究结果,建立关于心理活动的认知模型。认知模型只是关于内部过程的一种假设,并不一定代表脑中的真实生理机制。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U.奈瑟写出第一本以《认知心理学》为名的书籍,心理学界以此作为这一新方向的开始。

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是信息加工理论,所以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50~60年代,A.纽厄尔和H.A.西蒙把人类所具有的概念、观念、表征等脑的内部过程看作是物理符号过程。人脑是一个物理系统,脑内的活动是对这些符号的操作。计算机也是一个物理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对磁场的模式或符号的操作。任何物理事件只要能用符号形式表示,就能用计算机模拟出来。因此,人类思维中的概念和符号操作可以比拟一个计算机物理系统对符号的加工处理。这就是当代认知心理学中极为重要的物理符号系统假设。这一假设在人脑的思维活动和计算机的信息操作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而在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上,可以设计计算机程序来模拟人的心理过程,特别是思维、问题解决等高级心理活动。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相结合,产生了人工智能这一新学科。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心理学家开始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汉字的学习记忆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李家治等在机器理解汉语的人工智能研究方面取得了结果。80年代后期,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提出认知的平行分布加工模型,可能给人工智能研究带来惊人的突破。这一学科的发展前景将是会振奋人心的。当然,这不是说对认知心理学的方法论就没有争议了。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从出生到老年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人的身体和心理在时间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方面的变化。人的发展在量的方面的变化是明显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身高体重会增加,词汇量不断扩大,知识范围越加广阔,这些都是可以计量的。人的发展在质的方面的变化就更为复杂,也难于定量测量。人的思维、言语、情绪等心理过程都有发展的阶段性。发展心理学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并试图找出学习能力的关键期。例如儿童的言语和技能都有最佳的学习时期,一旦超过一定的年龄阶段,再学习就会更加困难了。青春期的青少年会表现出明显的心理和行为的改变。人的心理发展,不论是在量的方面还是在质的方面的变化,总是受内在生理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人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它是一个前进而不可逆转的过程。

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心理学研究角度可以把人的发展分为身体、智力和人格发展三个方面。这种划分是人为的,因为每一方面的发展都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而且人的发展又有个别差异。总的来看,人的心理发展是有规律性的。J.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阶段论是一种有代表性的理论。每一发展阶段都有其特有的智力行为特点。人格的发展主要是社会化的过程。这方面的发展更为复杂,主要受社会环境和人际交往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比较活跃的一个分支。由于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和仪器设备,特别是录音和录像记录的使用,使得这个领域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新的发现。现在认为,儿童在婴幼儿期已经具备了一定水平的认知能力,如1岁幼儿已有很高的知觉辨认能力,3岁儿童已具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等。人们还发现婴幼儿会进行许多过去认为是不能完成的活动。在长久以来进行的遗传和环境相对重要性的争论上,这些发现无形中造成了对先天遗传因素的重视。中国的儿童发展研究具有悠久的传统,从20世纪上半期开始便开展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近期朱智贤、刘范等结合中国的特点,进行了儿童智力和思维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国际上,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研究也有很大进展,形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重要理论体系。这些理论体系不仅支配着研究工作的方向,而且在更广阔范围上影响着人们对心理发展的看法。

自从19世纪人们把儿童发展作为一门科学探讨以来,虽然都知道发展是指从胚胎一直到死亡的历程,但是以往的人类发展研究却只局限于研究某一发展阶段,很少着眼于整个生命过程。今天许多心理学家认识到,发展贯穿于人的一生之中,生命的每一阶段都受前一时期的影响,同时又影响到以后的发展。一个称作毕生发展心理学的新的研究方向正在形成。它从人的生命的全程发展着眼,研究从产前到死亡的全部心理和行为变化。由于许多国家的人口都趋向老年化,老年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因而这方面的研究受到重视。

社会心理学它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发生和变化的规律。社会心理学在两个水平上对人际关系进行分析,即个体和社会群体的水平。就个体来说,人从一出生就处于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中,环境对儿童产生各种影响。儿童也对环境作出反应。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成为社会的人。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发展的社会化过程,包括儿童的交往,言语的发展,伙伴、家庭、居住环境以及学校对人的影响,这些影响以什么规律起作用;在成人个体的交往中,又有什么社会心理规律起作用。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就是说明在人际交往中,人是如何为某种行为找出解释原因的。归因问题是当前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

人属于一定的团体、阶层、民族、国家。在各种各样的群体中,人相互交往和影响,使其心理活动带有某一群体所特有的倾向性。人在群体生活中所产生的社会心理现象,如群体内部的交往结构、无形的群体规范、态度、种族偏见、侵犯行为等,都是社会心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例如,社会心理学中所谓的集体就是成员比较多的一种大群体,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如在这种群体中成员间不一定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而是通过某种共同的活动联合在一起的。在大群体中,风俗、习惯、传统观念对行为发挥着特殊的调节作用。大群体又分为无组织的和稳定的两种。前者是偶然地自发产生的,存在的时间相当短。在一定场合集聚起来的大规模群众动乱,足球比赛场上观众的骚动,都是这一类大群体行为的典型例子。在相当长时期中存在的稳定的群体有职业、社会阶层、民族、种族的群体。它是由具体的社会关系体系决定的,或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这两类大群体中的社会行为规律,都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问题。

几十年以来心理学一直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它以物理学、生物科学以致技术科学为榜样来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程度的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的倾向。正在这个时期,西方文化中流行的人道主义社会思潮渗入心理学,出现了社会心理学中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A.马斯洛和C.罗杰斯等人反对心理学中的机械决定论,认为传统的走自然科学道路的心理学不足以解决更复杂的人类心理学问题,特别是涉及价值观和信仰的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研究意识经验为出发点,探讨人格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他们认为人在自然进化过程中已获得一些高于一般动物的潜能,包括友爱、自尊、创造性以及对价值的追求等。这些潜能表现为高级需要,它们在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可能成为支配人的动机和行为的力量。自我实现能使人的这些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精神病态是社会环境不良影响使人脱离自我实现的一种异化表现。心理学的任务就是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在美德的实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动机的作用,它把人的特殊性和人的价值加以拔高,强调发挥人的本性,促成自我实现;然而事实上它所强调的仍然是人性的自然因素的一面,相对忽视了社会因素的作用。在我们看来,所谓的人性决不是什么脱离社会环境影响的人的内在自发力量。这种心理学是否真正找到了所谓人类自我改善的途径,还是有疑问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把心理学引上了一条完全人文科学的道路,并不一定能最后解决心理学的问题。

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它们所研究的是同一社会现象的不同方面。社会学从比较宏观、概括的水平上研究社会问题,社会心理学则是从比较具体的、微观的水平上研究人际交往活动。由于人的社会生活的极端复杂性,虽然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存在着许多困难,但是从人的心理的社会制约性出发,必定能总结出人的社会心理学规律。

理论心理学它是从哲学的高度探讨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包括讨论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意识的起源和发展,身与心的关系,以及评述心理学的思想体系等。广大的中国心理学家坚持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学,特别重视理论心理学的研究。他们试图从宏观上总结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心理学的现况,并引导心理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潘菽对于发展中国的理论心理学作出了贡献。高觉敷等人编写了中国和西方心理学史的著作。

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学认为心理活动不是物质世界以外的纯精神的活动,也不是某种物质实体。它的实质可以由四个方面去认识:①心理活动是脑的功能或作用,脑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器官。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的组织又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演进和发展的。物质的组织发展到较高级阶段就会出现新的功能。心理现象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和演化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与脑的发展演化密切联系着。人脑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心理功能是在脑的生理功能的基础上产生的。人脑是能够思维的物质。②心理活动是由客观事物所引起的主观反映。心理是脑的功能是指产生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而言的。心理活动同时又是由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引起的。客观事物作用于人,人便以它特有的心理活动以及相应的行为给予回答。没有客观世界中种种事物的影响和作用,人的心理活动便无从产生。另一方面,人们对事物的反映和行为并不是被动的,人是一个积极活动的主体,他与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总是受以往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形成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等个性特征所制约。③心理活动是一种主观活动,同时它和生理功能一样又是一种客观事物,具有主观和客观的二重性。说它是主观的,首先因为它总是属于一定的主体,没有独立于任何人之外的心理活动。再则,客观事物与它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处在相对地位的。具体的客观事物和它在人头脑中的主观映象确是不同的。另一方面,人们的心理活动又确实具有客观性,因为心理活动终归是人的活动,人又终归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所以它是客观存在的。当我们观察一个小孩的心理活动时,他的心理活动就成为我们认识的客观对象了。可见,人的心理活动在同客观事物相对比时是主观的,当把它看作是客观事物的一部分时就具有客观性了。④心理活动与人们的生活实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心理活动是因生活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在生活实践中,客观事物作用于人、影响着人。人一方面接受这种作用和影响,同时也以自己的方式作用于客观事物,这就是认识它、变革它。这样,人们便产生了对事物的感觉、知觉、思维以及对它们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态度、意图以及行动。可见,人的心理活动对生活实践起着调节和指导的作用,从而使人具有自觉能动性。人的心理活动还要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地受到检验并得到发展。当人们在一定的认识指引下从事实践活动时,如果取得成功,达到了预定的目标,那就证明这种认识基本上是正确的。反之,行动没有取得成功,则证明很可能是认识有偏差,或者是由于什么别的原因。这时就需要修正自己的认识使之符合实际。在这样反复的实践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也就得到了发展。正是因为人类有高度发展的心理活动,才有自觉能动性,这是人类区别于并高出于动物而成为“万物之灵”的本质特征所在。

心理学的应用

心理学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它对人类生活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心理学家能参加解决教育、医疗、工业、商业、军事及各种社会问题。下面列举的就是心理学在一些应用领域中所形成的分支学科: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揭示教育过程和心理发展的关系,把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去。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受教育者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心理的个别差异,道德品质的形成,教育者应有的心理品质等。教师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学科教学心理学研究语文、算术等课程的内容和教法,也属于教育心理学的范围。德育心理学研究儿童道德动机、道德判断的形成过程,探讨培养优秀道德品质、正确信念和理想的有效途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和人材培养的重大任务。近年来,中国心理学工作者进行的一些教学改革实验,如语文和数学的自学辅导教学法等,对于教学实践具有积极的作用。

医学心理学它是关于疾病和健康的心理学研究,探讨心理因素在维护健康和致病方面的作用,并研究在医疗中医护人员与病人的行为特点。医学心理学家在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特别是在精神病医院中发挥作用,他们用心理测验诊断病人,找出心理障碍的原因。医学心理学还研究精神药物的作用,探讨心理治疗的方法。病人的康复过程也是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目的是调动病人的心理因素,使他尽快恢复健康。医学心理学家也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卫生工作,对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提供指导与帮助。医学心理学近年来在中国发展较快,心理测验已在临床诊断中应用。目前,全国的精神病医院和部分综合医院都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

工业心理学主要包括工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研究现代工业中人与机器的关系,又称人机系统,这是在工程设计中使设备适应人体的活动特点,从而使工作效率达到最高。工厂的温度、照明和工作条件,航空工业中飞机座舱的仪表显示,车船驾驶系统的合理性都是工程心理学研究的课题。它还研究工业劳动中,职工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管理心理学研究职工的选拔、训练、评价、使用等人事组织问题,还研究工作动机、鼓励手段、意见沟通、组织结构、领导行为等心理学问题。这些研究的目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潜在能力,形成和谐的工作气氛和提高工作效率。中国的工业心理学有比较久的历史,近年来在工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结合照明、显示器设计、交通信号,以及工业企业的领导行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良好效益。

商业心理学研究商业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商品流通过程中有关的行为问题。它包括市场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和广告心理学。市场心理学研究市场供求关系中心理因素的作用。消费者心理学研究商品生产、商品流通,以及服务行业中消费者的心理规律,包括购买动机的分析、购买行为的特点等。广告心理学研究商标、包装、广告的设计,其心理效果的评价等。商业心理学的研究在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国家里很受重视,成为商业竞争的重要手段。中国这方面的工作尚待开展。

法律心理学研究人们在司法活动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法律心理学根据不同的方面,又可分为犯罪心理学、侦察心理学、审判心理学等。犯罪心理学研究犯罪的动机及对罪犯的教育改造等问题。侦察心理学研究在侦破案件过程中所应依循的心理规律。审判心理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分析犯人供词及证人证词的可靠程度。法律心理学的另一重要分支是司法鉴定心理学。这是运用临床精神病学专业知识,对被怀疑有精神障碍的被告或其他诉讼当事人进行心理鉴定,为确定其法律责任提供科学依据。中国的法律心理学工作者,结合本国实际对犯罪的心理特点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心理学范文篇4

关键词:产品设计;生态心理学;CMF设计;知觉

1CMF设计简述

CMF是Color、Material&Finishing的简写,是对于产品设计的色彩材质和工艺基础的认知。CMF设计是作用于设计对象的,它是对于使用者和设计对象之间深层次互动的设计。产品设计的细节呈现大部分依赖CMF设计,产品的CMF属性包含了产品的视觉特性,以及产品的使用信息。在现代工业化生产的背景下,产品的CMF属性和工业化加工属性成为设计应用的核心之一。在多元需求的现代消费背景下,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材料选择以及表面处理工艺在满足产品功能和结构需求之外,人们对产品所表达的情感、象征意义等方面需求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使用者所处的地域、文化、社会地位、性别、年龄等方面的条件差别逐渐成为了设计者需要关注的焦点,为了满足不同背景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设计师应该对于色彩、材料及表面处理工艺所表达出的特征信息进行细致的研究,对产品进行细分化设计。在对CMF的研究方面,西方设计界率先提出色彩、材料及表面处理工艺三者相结合的“CMF”研究,并将其从传统产品设计模式中剥离出来,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CMF设计研究的进展产品设计与人们的生活更加紧密的结合,满足人的生活需求,国内设计界越来越认识到CMF设计的重要性,生产企业对CMF设计在对产品附加价值、品牌形象、产品竞争力等方面提升的作用逐渐有了充分的认知。产品形态的信息表达与色彩、材料以及表面处理工艺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色彩主要影响对视觉信息的传达;材料主要影响对触觉信息的传达;表面处理工艺则影响到整体的形态、色彩与材料是否能完美的表达设计信息。

2生态心理学简述

生态心理学是以詹姆斯•吉布森为中心所创设的一个心理学新方向。生态心理学将动物的行为和知觉与其生存的环境互补地把握理解,认为动物可以借由介质中的某种信息,直接知觉行为来源的“affordance”。是指动物的生存生活环境中的事物对于动物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是真实存在的,是可以被动物直接感受到的。而不是由信息的接受者主观理解并引导而产生的。

3知觉与信息

詹姆斯•吉布森从“生物原有知觉”出发,试图借由“介质”和“实体”而来的硬度、外观、光三个层次来描述环境,他认为世界并非人们通常认知的附着于坐标轴上,世界只是单纯的表面。这些表面构成了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界面。人对于表面的认知来自于环境中的信息,而信息来源的性质,信息的知觉来源,同时包含了变化和持续两种特质,环境中任何表面都是借由复杂的、混合的能量流动所呈现的信息而具有特定的意义。人的知觉系统会和周围的种种节奏协调或者适度地偏离,从而自复杂中选取意义。

4CMF设计中的色彩信息

生态心理学角度的色彩设计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于环境介质之中的光的设计。人的知觉对于光所包含信息的处理,就是产品和人之间的交互的过程。从信息交互的角度来考虑色彩的设计,能够更加深入细节的把握使用者的生活需求和习惯。色彩和光线是人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对色彩信息的知觉有本能的处理和总结:快乐、忧伤、平静、烦躁各种情绪;内向、热情、沉稳、粗心等多种性格;软、硬、光滑、粗糙等多种感觉;神圣、喜庆、和平等多种联想与象征。因此在对产品的色彩进行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使用者的生存活动的背景,从整体中细分出需要的功能和情绪,面对使用者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信息传达。合理地运用色彩情感化设计还能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感觉对比是人的知觉器官对周围环境感知的无意识行为,在接受不同对象的刺激而使感受发生变化的现象。人的知觉系统面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由于相互影响所表现出的差异。不同的清晰度的构成和深度知觉的信息处理是通过不同色彩的对比实现的。在色彩的设计中,面对不同的使用者,不同的背景对于色彩信息的运用要有整体的考量。如图1所示。

5CMF设计中材质质感的信息

材质的质感是指物体表面的视觉与触觉效果,也就是通过人的感官来判断的物质本身的天然属性。比如当我们在沙滩上或者山坡上行走,会本能地选择平坦而且坚实的地方,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的选择大部分依靠的是潜意识的反应而不是有意识的选择。当我们感觉身体疲惫时,会寻找可以让身体放松的地方以放置自己的身体,但是在通常情况下,无论我们如何寻找,符合个人身体的休息的地方总是难以找到,这时我们就会动手处理表面的配置,平整表面,铺上软质的棉被。这就是人对于环境中材质表面的认知和修正的行为。人对于材质的知觉有色彩、透明度、软硬、冷暖、轻重等。即使不直接接触材质,使用者也可以通过以往的表面接触经验来感知产品材质特征,或者直接接触材质而不通过视觉也会通过经验感知到材质的信息。

6CMF设计中材质纹理信息

材质的纹理是指材质表面或天然或人为形成的纹理表现。天然的纹理是材质在自然界自然生成的独特形态,天然的纹理中同种材质可能存在不同形式的纹理,不同材质之间的纹理更存在着材质所独有的纹理表现。在把材质的质感与肌理在产品设计中运用时,任何产品的材质选择都需要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在产品材质的选择过程中,设计师必须重视材质给人所传递的信息,应该通过全面研究这些材质给人的知觉所带来的信息进行比较和考量,并选择出合适的材质信息。它们将在和使用者的交互过程中赋予产品本身功能之外的内涵和更加丰富的人文讯息,加强了使用者与产品之间的情感交流,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情感体验,如图2所示。

7结语

产品的信息表达并不是直接无保留的呈现的,它具有阶段性呈现或隐喻的特点。在产品的CMF的设计过程中,要关注产品的色彩、材质和纹理所传达出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与不同背景的使用者之间的交互。尽量避免产品的信息传达偏差造成的功能的不确定性和易误操作等缺点,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日]后藤武,佐佐木正人,深泽直人.设计的生态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1).

[日]深泽直人.深泽直人[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10).

心理学范文篇5

关键词:连续业务关系;审计失败;心理学

会计事务所作为民间审计机构,在上市企业财务报表审计中发挥着特有的优势,在证券市场中扮演监督管理的角色。但是因为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不全面,此类企业财务舞弊现象频频出现,会计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将会受到各种审计风险影响,导致审计失败。一旦出现审计失败,在某种程度上将会给投资人员对上市企业财务情况判断带来误区,影响审计监管作用发挥。为了促进我国审计行业快速发展,需要结合审计失败因素,从连续业务关系角度入手,加强对审计失败心理学思考,寻找改善审计方式的途径,提升审计效率和质量,实现我国审计工作稳定发展。

一、审计失败主要因素

(一)主体因素。从主体角度来说,主要划分成组织机构和组织成员两方面内容。其中组织机构也就是指会计师事务所,组织成员则是指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如果存在组织文化、运营体系问题,如审计质量不高、实施异常审计收费等,机构独立性将会受到利益等因素影响,引发审计问题。而注册会计师自身素养水平问题,如个体诚信道德不高、独立性不强等,都会导致审计失败现象发生。(二)客体因素。客体因素也就是企业业务活动比较繁琐,成本战略使用不合理等,企业创新性水平不强,舞弊手段远远超出审计技术标准,管理层级出现私欲膨胀等现象,导致审计失败。此外,造成审计失败的因素也包含了公司股东兼任管理层的组织安排,审计工作受到领导层级干预,严重影响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从而造成审计失败。(三)环境因素。受到宏观环境负面因素影响,导致审计失败。其中包含了职业环境不良竞争、法律环境不完善,监管水平不强等。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基于税收等给审计结果造成干预,从而引发审计问题。在执行审计工作时,人为因素对审计结果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其应用效果。即便上述已经对审计失败因素进行初步探究,但是在注册会计师个体素养上,没有深入分析。如果是注册会计师个人因素,也是给审计质量提升带来一定影响。

二、连续业务关系中审计失败心理学分析

(一)初始信息分析。在心理学中包含了“锚定效应”,主要指思想受到初始信息支配。在实施审计工作过程中,除了信息会给审计人员初始判断带来影响之外,如果会计师事务所持续几年承接某个客户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并且对其之前审计结果比较满意,已连续出使标准化审计结果,则表示该客户表现良好,该初始信息将会让会计师对客户当前财务报告质量进行初始判断,从而形成正向“锚定”。如果客户整年业绩不理想,或者在此阶段出现大额亏损现象,则表示企业将会遭受淘汰。由此可见,初始信息分析,将会给审计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二)决策主体分析。决策主体一般出现在更乐意于采集和评价支持自己初始假定信息,也就是“肯定性倾向”。在同时出现肯定和否定信息的情况下,应该给予决策主体更多的权重。肯定性倾向更可以当作为锚定效应的判断依据,如果在锚定效应作用下设定的初始数据和实际偏离,其将会影响进一步决策主体判断。如果连续业务关系中注册会计师在承接相关业务过程中已经出现正向锚定,如果没有对其进行科学把控,将会给后续审计工作开展带来影响,加剧“下意识偏袒客户”发生,也就是更倾向于论证客户诚实度编制财务报表的公允值。在整个审计信息过程中,也会受到肯定性倾向因素影响,更倾向于利于客户的信息。与此同时,和被审计客户积累的亲密关系也会让客户诚信论证朝着肯定性倾向方向发展,导致审计失败现象出现。(三)审计关系分析。审计业务关系期限比较长,注册会计师将会逐渐丧失挑战精神,容易受到传统审计流程影响,不利于采用新型的审计方式。因为前人没有对该观点明确解释,因此被称之为“经验陷阱”。这种思维包含在注册会计师侥幸心理中,也就是即便之前年度选择某个流程获取的审计结果经受住考验,但是依旧连续应用该方式,缺少对客户业务环境变化的思考,将会掉入到“经验陷阱”中,出现审计失败。

三、预防审计失败的相关对策

(一)强化审计风险意识。不管是审计风险出发点,还是审计风险落脚点,均是被审计部门面临的主要“风险”。从初步业务活动实施之前,就要做好风险识别、审计及评估工作,将审计风险把控在合理范畴内,从而获取被审计部门财务报表信息,不会出现较大偏差。风险导向作为注册会计师参与审计工作的重要因素,更是审计工作应该秉持的原则,即便之前审计过程中客户表现良好,也要落实好核查、审计等工作,强化审计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把好风险关,减少审计风险出现。(二)提高审计人员素养。和客户长期联络,能够强化审计人员各项资源。在现有知识资源中,包含了对客户所在行业的所有了解,如对客户自身的认识;在交流资源中,和审计客户磨合越长久,掌握的客户信息数量越多,通过人际交流,可以降低审计风险出现,提升审计工作效率,挖掘有效审计信息以防范各种审计风险。为了提升审计工作水平,防止审计失败现象出现,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审计人员专业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养。在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确保不会被经验所困,经验和创新之间存在转化关系。审计创新并非凭空想象出来,而是根据已有的工作经验和实际情况灵活改变,与风险导向、批判思维充分结合。会计师事务所可以结合审计人员综合情况,定期开展培训工作,科学编制培训方案,保证培训的合理性和专业性,提升审计人员专业水平,防止审计风险出现,保证审计工作质量。(三)加强事务所内部管理。从总体角度来说,会计师事务所领导层级人员通过亲身示范的方式,由上至下传播内部文化思想,并对各个层级质量控制职责进行科学分配,形成统一的书面文件,将其下发到各个部门。并且,通过采取激励手段,例如薪酬及晋升考核于审计质量相结合方式,强化职工综合素养。在具体层面上,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强调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质量控制体系中包含了多个要素,也就是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关系、业务执行、监督管理、客户持续业务等。在当期承接业务过程中,应该对注册会计师专业水平、道德理念以及技能等进行综合考核,特别是注意和客户关系比较强的会计师独立性问题,客观多渠道评估客户诚信度。在业务实施过程中,项目质量控制作为对组内复核的“再把关”,在此过程中,应该考核复审人员独立性,确保复核结果的真实性和公正性。通过专门人员定期对客户关系比较强的会计师进行监管,并且科学构建内部投诉和管理体系,提升会计师事务所各个成员之间监管力度,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减少审计失误现象出现。(四)完善事务所声誉体系。声誉作为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注册会计师个人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对声誉资源科学把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降低持续业务关系中对客户维系的短视性考量。当前,我国有关审计声誉的信息披露比较分散,汇总成本比较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定期会百家会计师事务所排名情况,证监会部门定期公布对审计人员工作处罚标准,财政部门定期公布审计质量检查信息等。除了在空间上比较分散以外,在信息上也会面临较大时间差异,对事务所出现的各种违规现象认定被分摊到几个年度,有效的减少了资本市场对该信息的敏锐度,削减负面信息造成的不良影响。基于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事务所声誉体系构建,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公布披露信息,并在出现审计失当现象以后,由证监会部门及时处理并披露信息。如果为排名报告中负面信号敏锐度不强引发的事务所剩余资源受损问题,相关部门应该及时核算出事务所损失范畴,并且及时计算出审计失败成本,规范事务所及审计人员工作行为,减少不良现象出现,便于提升审计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落实审计工作过程中,因为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审计失败现象时常出现,严重影响审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如果出现审计问题,将会影响审计人员工作心理,阻碍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基于此,会计师事务所应该给予审计问题高度注重,从连续业务关系角度入手,加强对审计失败心理分析,并结合审计失败产生因素,提出对应对策,减少审计问题出现,保证审计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刘礼.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审计失败研究——基于康美药业案例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

[2]李尚津.审计风险应对策略分析——以K企业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19(8).

心理学范文篇6

“扩充”(Amplification)遵从分析心理学象征性的分析原理,包括意象与象征理论。意象思维是中国人传统思维[2],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认为,意象既是对客观表象、知性概象的完形重整形式,也是对思维主体的情、知、意等心境动机与价值理念的全息融合结果[3]:通过实证聚焦意象的意识内容。深度心理学则通过象征理论发现了意象的无意识意义。荣格认为“当一个字或一个意象所隐含的东西超过明显的和直接的意义时,就具有了象征性”。一种代表已知事物的形式只是符号,而象征是“借助于与某种东西的相似,力图阐明和揭示某种完全属于未知领域的东西,或者某种尚在形成过程中的东西”。这种未知领域即无意识范畴,以象征性的意象涌现: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4]。同时,象征所具有的广泛的‘无意识’方面,从没有被准确地加以规定或充分地阐释过,也没有谁能做到这一点”[5],意象的象征阐释指向了丰富性。为此,扩充历史性地寻找意象的文化层面的早期形式,使意象变得更加丰满与丰富、以便深入理解意象的方法。

2产生与发展

临床中,积极想象是直接获取无意识的技术[6],而扩充则是处理无意识所涌现的意象的技术,缘于对心理结构层次的认识的不断深入和细分,以及“综合建构”法的形成而产生、发展起来,并随后现代心理研究与治疗的兴起而成熟。2.1荣格创建期:萌芽、确立与应用与弗洛伊德对心理结构的深度止于个体无意识的认识不同,荣格通过对考古、宗教、神话等早期文化材料的类比与分析得出一个结论,居于心理结构中个体无意识之下存在更深层的、通过遗传传递的集体无意识,主要由人类最根本、普世的心理模式——原型组成。原型是空洞的形式,必须由原型意象呈现——即原型投射的内容。荣格在1914年《红书》附录中论述如何理解病人心理材料的方法时,尝试建立与原型理论联系的临床技术,第一次使用了“扩充”,这是扩充技术的萌芽。他在第4卷著作《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把弗洛伊德试图揭示原始、本能、幼稚基础或心理动机根源的方法的中心特征称作“还原”。荣格批评这种对无意识材料进行个体背景的分解与个体传记式的追踪过于局限,因为它无法揭示无意识产品的全部含义[7]。在1917年第7卷《心理分析两论》中,荣格又谈到,“如果心理产品仅被简单地分解,几乎什么都不会发生……集体无意识的意象或象征只有在接受一种综合治疗模式时才会产生其独特的价值”[8]。他用“综合建构”法区分于弗洛伊德的还原法,并把扩充确定为综合建构的根本与基础。他在1917~1919年用“扩充”分析神话、考古、人类学、宗教等方面的材料论述他对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理论的发现——开创了一种基于把文化材料当做心理现象进行诠释的心理研究方法。而到了1920年以后,他将扩充作为一种治疗技术广泛践行于临床工作中,实现对“个体的与集体的”(心理内容)的综合。“个体的”包括了个体意识与无意识,“集体的”包括了集体意识与集体无意识,由“个体的”扩充到“集体的”,再将二者综合,来建构无意识意识化过程。他在《飞碟:一个现代神话》[9]指出,所有清晰呈现的神话人物形象非个体水平获得,而是来自心灵及其结构的与生俱来的语言,并强调扩充中使用比较象征学的跨文化向度。2.2后荣格学者发展期:文化无意识与多元理论的融合一是心理结构中文化无意识理论提出使扩充的内容再度细分。后荣格学者指出,荣格所使用原型更多时候是属于文化范畴的:JosephL.Henderson认为,“Jung所说的‘个人的’实际上是有文化条件的”[10];VannoyAdams认为,荣格所说的‘集体’实际上是“文化”[11]。本质上,文化无意识是一个动态领域,是一个活的历史,同时又连接到集体和个人[12]。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具备更广泛的跨文化的人类心灵的共性。而由Henderson首先提出的文化无意识,则更适宜于特定族群,它位于心理结构个体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之间,能够共享特定文化的民族集体共有的“历史文化记忆”,主要由文化原型构成,以文化原型意象呈现。于是,对于心理材料的扩充细分出文化原型与原型的不同层次。前者在单一文化的历史时间线与领域空间线上进行分析,后者则在跨文化的类比中实现扩充。随着对文化无意识、文化原型与文化情结的研究的深入,原型象征研究档案库(TheArchiveforResearchinArchetypalSymbolism,A.R.A.S)的建设开始按族群文化分类,以便分析师学习与查询,使“扩充”更加丰富的文化与跨文化视角,“发展为对象征及其变异形式的历史文化矩阵的阐述”[13]。二是分析师们针对临床中使用扩充技术诸多问题的反思,强调扩充中的内省及多元理论的融合。JohnBeebe在扩充的个体水平上补充了咨访双方的个体心理类型维度。在继承荣格综合建构法的基本要义的基础上,当代分析师们亦对精神分析后继理论有所吸收,新的交互模型将自我分析探索扩展到了监测反移情反应的范围,后现代的主体间性理论也促进了分析文化的发展。特别是,许多领先的临床医生对这一范式内的移情/反移情相互作用进行了详细的重新检查[14],扩大了分析人员的内部世界当代的观点,包括承认“分析师无法免除的主观性”[15]和定义为“具有实现意图的经验或行为”[16]的移情/反移情的不可避免的相互作用。JudithHubback建议在督导设置下考察扩充使用背后的无意识的动力操作[17]。NorahMoore指出扩充技术的使用首先要注重分析师反移情的内部体验过程[18]。ThomasOgden提出以原型意象综合分析师与来访者各自的想象与感觉形成“分析性第三方”的经验[19],JosephCambray聚焦于分析师在分析期间产生的扩充技术的主体性而强调其程序性构面。

3实施与操作

3.1广义扩充:心理研究与临床实践广义的“扩充”包含了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的两种情景。在第一种情境中,扩充是一种理论研究范式,荣格把神话与宗教文献、出土文物、人类学材料等文化产品当做心理产品来分析,继承冯特著《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并进行历史性的、以及跨文化的象征类比,引入了原型意义的分析,形成具有外部时空广度与内部心灵结构深度的“扩充分析”。临床实践中,他将个体意象/联想与文化、历史、原型联系、综合建构个体新体验,形成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扩充技术”。理论研究的“扩充分析”对于分析师来说,既是自我教育、用以扩大自身认知的知识型探索,也是对提高咨询与治疗中的原型反应及敏感性的准备与训练,从而有效运用临床实践中“扩充技术”。3.2扩充技术操作步骤:主体——客体——综合《荣格分析心理学关键字典》总结了荣格最初用对梦的扩充步骤:通过联想,建立一个梦像的个人背景(第一步);通过扩充使之与普遍形象(imagery)连接。使用神话,以历史文化与澄清并做了充分的梦的象征性的隐喻内容,扩充使梦者放弃对梦意象的纯粹的个人和个人主义的态度。它强调一个隐喻,而不是直译的梦内容,并让做梦者进行选择(第二步);……第三步,允许进一步的理解作为反思的结果”。此处谈到的扩充技术先由个人水平到历史文化、原型水平渐进,最后理解与反思。第一步即主体(subjective)扩充,第二步为客体(objective)扩充,而第三步即以理解为核心的对二者的综合、反思。荣格早在扩充技术创建期就提及了主体与客体的两种扩充。他在1914年伦敦心理医学会上的演讲中(后以《关于心理理解》题名发表),“首先直接主张在个人领域之外使用类比,寻找“典型形态”,这将“拓宽分析结构赖以生存的基础”。他接着指出,这将有助于“客体的交流的目的”,连接分析话语的主体方面,以便外部观察者能够理解”[20]。他还指出“这为‘主体和客体’扩充奠定了基础,……‘在进入客体扩充前首先应充分探索(来访者)主体的整合程度’”。可见,荣格在强调客体扩充之时,同时建议在此之前“主体扩充”的必要性。主体扩充即分析师附着、围绕来访者提供的较模糊的心理材料,请来访者在其主体的个人历史、背景框架下进行联想,建立心理材料与个体水平的历史、文化间的联系。Hubback提出,分析师在此阶段“必须对(来访者)婴儿期以及移情进行彻底的分析”。然后,在主体扩充中找到象征性的隐喻内容,当发现其中神话、宗教的主题与形象时,根据“个人的文化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中重要线索”进入客体扩充,跳出个体历史背景,“建立原型语境的意义”[21],将之与客观的文化或与“普遍的象征”类比,荣格说,即使是最独立的系统也不是绝对独一无二的,但它提供了与其他系统惊人而明确的类比。接下来是第三步,是将客体扩充所呈现的丰富且较有洞见的内容为主体提供反思与选择,在更广大的背景之下,促使个人视角与非个人视角的多视角对话,“有意识地体验其内在作为原型能量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作为他们的客体”,以期咨访双方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综合出个体心理的更多可能性(潜能),建构新的经验组织原则,促进心理发展与症状转化。荣格虽然一再强调心理材料的主体性与客体性是同时存在的,“意义既主观又客观”,心灵的丰富性决定了其多义并存,即便是相互矛盾的。Cambray指出分析师在进行客体扩充的过程中包含了自己的“主体性”,这使扩充变得复杂而很难客观。虽然荣格一再强调分析师的客观,但必然存在着移情/反移情的可能性,对此,Hubback指出,“一些分析人士试图采取一种尽可能没有影响力的立场,尽管他们可能认识到,一定会发生大量内省,但他们的目标是永远不要提供自己的联想或类比”。MichaelFordham指出扩充技术可用于对分析师在对来访者治疗过程中自身转化的分析,“而且只有建立在分析师移情经验的基础上才会有效”[22]。TheodoreJacobs指出分析师需要把自身内在经验,当做一种分析工具[23]。Moore把扩充技术中的内部体验与内在经验视作在文化、集体水平的“扩充式内省”。3.3扩充技术的维度:阐释与理解DarlySharp谈到,扩充作为一种基于神话、宗教和童话比较研究的联想方法,用于对梦和绘画中的意象进行阐释[24]。显然,他把扩充作为一种阐释方法。荣格认为,这种“沿着它想要阐释的意象的路线进行的科学负责的阐释不能被称为同义反复,相反,它扩大了意象的意义”[25]。赵冬梅、申荷永认为,在“以‘放大’、‘增加’‘生产’意义,实际上就是根据广义的文本,对无意识的意义给予阐释和澄清,是关于无意识的阐释学”[26]。这是一种比较的、互文性的方法。这种方法将把梦的形式和内容与其他文本的形式和内容——例如神话——进行比较,试图找出相似之处[27]。然而,扩充技术却不只是阐释方法,其共情与理解的立场是关键。荣格在《飞碟:一个现代神话中》指出,“扩充”的方法最初看上去就像一种对原型的翻译,接着他强调阐释是为了“理解”原型所含有的“一种在实践中非常有效的感受/情感价值(feeling-value)”。他以扩充为手段来理解原型材料,可以使我们对病人的心理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28]。携带着巨大能量的原型意象,在涌现时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感受,倘若分析师仅用“阐释”,甚或是知识教育的方式使用扩充技术,那是对来访者的抛弃,“原型意象”在建构过程中的咨访双方的感觉至关重要。“无意识原型所带来的情绪情感层面的激活在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是无意识自主涌现的部分,在心灵结构中,我们会人为地压抑这样的情绪与情感,并不代表他们不存在,而是会以神经症的方式表现出来,分析师必须要关注无意识所带来的强烈的情感反应,以及对情感反应的应对方式,而扩充技术在此时可以产生桥梁作用”。因此,扩充使用时,认知价值的阐释为辅,感受/情感价值的理解为主,阐释为了理解而服务,当其不能为理解服务时,则需延迟甚至避免。

4讨论、本土化经验与展望

心理学范文篇7

统一战线工作的任务是要实现大团结、大联合,那么,团结和凝聚社会各阶层人士、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调动他们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的力量,势必成为我们党的统战工作的一项战略重点和新的增长点。依照心理学的观点,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就要激发人的动机,从而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也即激励。激励理论是政治行为研究的核心问题。激励,是政治行为的心理动力,它是开启行为的钥匙和按钮。每个按钮都对应着某种行为,因此,每个人都需要自我激励,需要得到来自团体、组织和同伴等各个方面的激励和相互之间的激励。为了实现统战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就不能不注意对激励理论的运用。通常,激励表现为外界所施加的推动力或吸引力,激发成自身的推动力,使得组织目标变为个人的目标。任何一个个体的行为都必然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或刺激,这种刺激和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消化和吸收,会产生一种自我的内在动力,从而使个体被动接受的“要我做”转化为积极主动的“我要做”。这种“自动力”越强大,行为也就越发的积极主动,反之亦然。然而,这种自我动力也离不开个体自身的因素。同样强度的影响或刺激,对于不同的个体所产生的“自动力”很有可能是强弱悬殊的,进而对每个人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人们产生这种“自动力”的基础就是自身需要的被满足。这些需要包括基本的生理需要,如衣、食、住、行等,也包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如自尊、地位以及归属感的需要。早在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就在《人的动机理论》一文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他将人们的各种强烈程度不同的需要划分为5个层次,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统战工作中,想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就要了解各个工作对象的各种需要,并设法去满足他们的需要,建立各种激励机制,否则,就很有可能影响最终目标的实现。

(一)目标激励和奖励激励

2007年底,上海市松江区委统战部在总结统战工作时就感到,基层统战工作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统战工作者缺乏激情。针对这种情况,松江区委统战部提出了“快乐工作法”[1],注重目标激励,在实际工作中强调最高目标与最低目标,让大家在规定的限度内快乐的工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建立健全成果评估体系和奖励激励机制,把快乐工作状态和成效与提级晋职、先进评比、奖金发放、福利待遇等挂钩,让大家分享快乐带来的工作成就感。上述例子是一种目标激励和奖励激励相结合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激励者确立的目标要因人而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这样才会有吸引力。努力后的成功效应,不仅是来自容易的工作获得成功,而且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以达到成功的境地,完成政治工作的同时达到心理上的满足。而奖励激励,或者说表彰激励,可以起到树立典型、弘扬正气,积极引导人们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自2010年起,每年都由中央统战部主办“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以深入挖掘并集中宣传一批率先转变发展方式并做出突出成绩、取得成功经验的民营企业典型,为党和政府促进民营经济和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为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供经验借鉴和舆论支持,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实现更大作为。在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的实践工作中,也开展了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表彰活动,形成了全国、市、区县三级表彰机制,鼓励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新阶层人士;在“两新”组织中评选“党建之友”,鼓励支持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新阶层人士。

(二)榜样激励

通过上述评选和表彰,不但可以积极宣传人们的先进事迹及其对社会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帮助其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扩大社会影响,而且还起榜样激励的作用。在战争心理学中,榜样激励是指以指挥者自身的行为,用表率的作用来激励人们的斗志和士气。古代兵家都十分重视榜样的激励作用,如《尉缭子》中就说过:“故战者必本乎率身以励众士,如心之使四肢也。志不立则士不死节,是不死劫则众不战。”[3]还有“将帅者心也,群下者支节也,其心动以诚,则支节必利;其心动以疑,则支节必背。夫将不心制,卒不节动,虽胜,幸胜也。非攻全也。”[4]这就是说只有将帅身先士卒,才能使士卒听从指挥,如同指挥四肢一样。那么在统战实践中,通过树立典型带动和引领他人,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近年来,金山区在非公人士中广泛开展了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建工作者、优秀党建之友、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劳动模范、领军人物、杰出青年等推荐评选活动。[5]这些获得表彰的人能起到示范、引领和带动的作用,从而发挥从众效应的优势,使更多的人向这些典型靠拢,向我们党所引导鼓励的方向发展,激励各方面人士为社会做贡献的积极性,合理满足他们的政治诉求。

(三)口号激励

“一个有力的口号比起一枚重型炮弹的威力有时甚至要大千百倍。”[6]———斯大林曾经深刻地说明了口号激励在战争中的作用。口号激励,是指通过提出言简意赅的口号来鼓舞人心,激励士气。运用口号激励士气,关键在于选择适宜的口号和适当的时机。例如,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动,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大祸,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向着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卖国贼展开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首先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一九三五年华北事变以后,又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口号,不论什么人,什么派别,什么武装队伍,什么阶级,只要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都应联合起来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1948年4月底,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中国共产党为动员全国各阶层人民实现建立新中国的光荣使命,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五一口号”得到了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他们发表宣言、通电和谈话,并接受邀请奔赴解放区,与中国共商建国大计。在“五一”口号的带动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这是我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标志着各派和无党派人士公开、自觉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标志着各派和无党派人士坚定地走上了新民主主义的道路,标志着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揭开了新的一页。[7]

(四)情感激励

《孙子兵法》中有一段脍炙人口的论述:“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这说明只有将帅对士卒怀有深厚的情感,对他们关怀和厚爱,甚至像父母那样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才能真正地赢得人心,激励士气。《尉缭子》指出:“夫勤劳之师,将必先己。暑不张盖,寒不重衣,险必下步,军井成而后饮,军食熟而后饭,军垒成而后舍,劳佚必以身同之。如此,师虽久而不老不弊。”[8]如果指挥者不能与士兵们同甘共苦,不能吃苦在先享乐在后,他们之间就不可能有感人的心理联系,士兵们也就不可能保持昂扬的斗志。在统战工作的实践中也存在着同样的道理,我们通过各种谈心、座谈活动、心理疏导、走访慰问等,搭建人际心理信息的联系,从而促成了人际心理效应的发挥。此部分将在下一节详述。

二、人际心理效应与统战工作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9]“人的本质并不是人的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0]这里所说的“社会联系”和一切“生产关系”,归根到底都表现为建立在生产关系上的人际沟通和人际关系。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揭示了人际关系与人的本质的联系,提供了正确的人际关系理论。人是需要交往的,每个人都渴望精神上的寄托和组织上的归属;人是需要合群的,每个人都想寻求知音,希望被他人所关心、注意和同情。通过交流各自的信息,诉说各自的喜怒哀乐,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人际心理需要。在统战工作中,人们通过彼此间的人际心理信息沟通,促进相互之间思想感情的交流,产生亲密的情感,从而增强统一战线的凝聚力。

在统一战线工作中,无论是老年人、中年人或青年人,都有通过沟通来联络感情的心理需求。对老年人来说,更是不可忽视的生活动力源泉之一。如果工作中缺乏对老年人的人际沟通和情感交流,或老年人之间缺乏这种沟通与交流,就会使他们倍感空虚、抑郁和寂寞,还会促使脑细胞萎缩。对中年人来说,加强同志间的情感交流,也是促使其事业成功的因素之一。当他们在事业遇到困难而感到苦恼时,同事间一句暖人的话语,一个亲切的举动,都能使他得到情感的满足,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而受到鼓舞。对青年人来说,积极的人际心理沟通,健康的情感交流,会使身心受到强烈的感染,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性格心理特征。另外,注重心理疏导和心理安抚,及时排忧解难,充分发挥人际心理效应的优势,还可以促成人们保持良好和平衡的心态。如在少数民族工作中,上海市长宁区程家桥街道党工委长期坚持四必访制度,做到社区民族同胞患重病、骨干生病、特困家庭、下待岗必访。同时对现有52位少数民族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展开了调研,长期坚持关爱老人的“牛奶工程”,让每位80岁以上的少数民族老人每天免费享受一瓶牛奶。街道发挥校区统战干部、民族联分会骨干、楼组长以及少数民族党员的独特优势,相互结对实施关心照顾。他们按照民族工作制度,对新入住民族同胞送去问候和联系服务卡;每季度都对困难的少数民族同胞予以关心,节假日送上问候;每年制定“一月一活动”计划,积极开展社区民族活动,特别是每年春节前夕,坚持举行社区来沪少数民族团拜会活动;同时,街道依靠两级民族服务网络,通过定期走访,召开居代会、少数民族利益诉求座谈会,定期发放少数民族问卷调查表,全面了解他们的困难与忧愁。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进行了人际沟通和情感交流,而且还增加了民族之间的联系与友情。而中共松江区委统战部则通过心理疏导和心理安抚,在拉近人际心理距离的同时,还提高了大家的心理承受能力,促使大家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能够保持心态的平衡。如举办心理讲座、开展谈心活动、开设网上心理咨询等方法,促成大家的健康心态。在此基础上,注重就事论理解心结,针对金融危机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冲击,邀请政策专家、政府领导讲应对策略,引导统战工作者认清形势、树立信心,从容应对;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了解情况,加强引导,帮助大家树立信心;深入走访台、侨资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针对部分家庭和个人实际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主动进行心理安抚,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针对一些同志渴望进步却又心存迷茫的情况,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他们克服盲目攀比心理,调整积极工作的心态。此外,如2011年10月1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向各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通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12]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以梁亮胜为团长的香港广东客属社团联合总会访京团全体成员。[13]这样的通报和接见都满足了被通报、被接见人士的政治诉求和人际心理需求,使他们感到自己是我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再如10月20日,在天津举行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的第七次会谈,延续了两会协商为两岸促合作、为民众谋福祉的基本宗旨。[14]通过深入协商,不仅互通了信息,还加强了两岸的经贸往来,更重要的是在人际心理上增进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这将有助于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真诚愿望,推动两会协商取得新的更大成果。人际心理效应还可以带动合力效应的产生。“合力”在力学上是指若干个力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所产生的总的作用。而这里所说的“合力”,是指人的力量、能力的有机结合。我们通常所说的“团结就是力量”,也是这个道理。进行统一战线的人际心理沟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这个总的目标而奋斗,就会产生合力效应,增大整体的力量,使1+1>2。从横向沟通来看,统战的各项工作、各部门、各统战群体以及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理顺,内耗消除,变得融洽、亲密,创造民主、团结、互助的心理气氛,就会形成统一战线的强大内聚力。统一战线对各方面的吸引力越大,各方面努力进取的力量就越大,这个整体的合力效应就越显著,整体力量也就会大为增强。否则,各方面之间关系紧张,内耗严重,就会产生“负合力”,影响整体效应的发挥。从纵向沟通看,统一战线工作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上下一致,齐心合力,为这个目标的实现而奋斗;同时,整体的奋斗目标也不排斥各部门、各群体、各成员单个的奋斗目标。事实上,每个成员对各自目标的不懈追求,成了各自人生的动力。关键是要尽量使个人的小目标与整体的大目标一致起来,并且使个人能够自觉地选择与整体目标相一致的目标。这个问题解决了,就能真正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实现整体效应。

三、社会传播效应与统战工作

我们党的统战工作的一个关键就是转变统战各方面的态度。改变态度,是要把设计好的信息传递给目标对象,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的传播以产生改变态度的效果,这就涉及社会传播效应的应用。这里所说的社会传播效应,包括大众传播效应和人际传播效应。

(一)大众传播效应

在传播学中,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体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专业化的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活动。以电视媒体中主持人传播为例,其大众传播效应使得受众很容易把主持人和其所在节目及所在媒介自觉地结合在一起来记忆。例如一提到吴小莉,第一反应就是凤凰卫视,一提到李瑞英,就会想起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这其实就是主持人传播中的大众传播效应所起到的效果。正因为主持人传播中具有这种传播效果,在媒介产业化转型和发展的今天,打造品牌主持人和品牌栏目也就成为各个媒体争相效仿的手段,特别是自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节目成功之后,各个电视台争相模仿这种以打造品牌栏目和品牌主持人为宗旨的营运手段。[15]在统战工作中,同样可以以打造品牌产生大众传播效应。如上海市长宁区华阳社区综合党委就着力于打造党建工作品牌。其成立的“心灵之约”俱乐部,以“心灵之约”为主题品牌,开展了“心灵之约、情牵华阳”、“心灵之约,牵手长宁———青年拓展训练”等大型交友类活动。同时,“心灵之约”品牌还参与了区社会工作党委、区党员服务中心和街道举办的各项大型活动,引领着新社会阶层从年初的“欢乐在华阳”———元宵节活动、“三八”妇女节,到年中的科技节、读书节、社区运动会,至年末的“红色箴言革命诗歌吟诵会”、“多媒体之夜”等等,在“两新”领域形成了“活动一次、辐射一片、带动一批、深入一层”的效应。[16]这种大众传播的品牌效应在对新侨人士的统战工作中也将发挥优势。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在探索新时期为代表性人士做好服务工作的新方法的过程中,就试图以项目化运作加强与侨界代表性人士联系,为新侨提供事业发展平台。他们尝试通过“资源整合、项目动作”的方式,通过“项目带动型”,逐步形成“项目———品牌———机制”的侨联工作新的发展模式。通过这种项目化运作,一方面有利于侨联品牌的建设,提升侨联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另一方面更好地适应新侨人士所具有的实现社会价值的需求,满足了其一定的心理需要,也能促使侨联工作更具发散性,活动空间更加广阔。[17]上述例子中不仅运用了大众传播的品牌效应,而且还涉及人际传播效应,注重对代表性人士的统战工作,通过他们带动其所属群体以及群体之间的统战联系。

心理学范文篇8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本质基本可以概括为是对普通人的心理活力与思想美德进行研究的心理科学。

二、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间的关系

(一)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的继承

1.继承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积极正面的人性观。人本主义心理学改变了传统消极心理学中贬低人性或非人性化的思想研究倾向,打破了原有精神分析理论范式的局限,正式提出了一种积极地具有人文关怀性质的研究模式;认为社会上的人本性具有善良、自主、能够对事物进行自我选择的特征,并且认同人类自身所具备的自我实现成长发展倾向。2.对心理学中心理治疗观念的继承。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心理治疗方式是当代心理学治疗理论中三个主要流派之一,其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实践基础,主要着眼于人的进一步成长和在成长过程中的自我实现,坚持认为人必然具备一定的内在建设思想倾向和在遇到问题时的自我指导能力,重视人在社会中的个体性以及与其他社会成员构建的人际关系,强调通过心理学指导人员对接受指导人员身临其境的理解和人性关怀,用绝对的耐心消除接受指导者的心理障碍,进而逐步恢复心理健康,使人的精神和人格都得到进一步完善。积极心理学继承了这一思想,认为心理学治疗不应该只是单纯的对已经产生的精神伤害加以治疗和研究,也应该关注人优秀精神品质的培养,挖掘人的自身潜能,应该将研究重点放置在为普通人创建健康美好的精神生存空间,推进整个人类社会健康幸福的发展上。二者均重视在心理学治疗中强调当事人自身的自助治疗,以及当事人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治疗观念大致思想相同,具有一定的传承性。

(二)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新和超越

1.对社会主流心理学研究态度的创新。在心理学的发展进程中,实证主义心理学一直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方向,人本主义思想也在逐渐的发展变革过程中成为本一种反对实证主义的心理学研究分支,走在主流心理学的对立研究面。但是这种非主流的研究处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当地社会进行相应的创新。积极心理学研究方向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它以人本主义思想为主要特征,却不对主流心理学进行攻击,而是另辟蹊径,通过与主流心理学创建良性的共处融合关系,在公开学术研究场合明确指出自身是对社会主流心理学的补充,是一种新的发展,从而真正获得了主流心理学的认同,融入主流心理学中,并在其中加以创新和变革,逐渐对心理学研究起到主导作用,较之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取得了更大的研究成果,促进了心理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2.对心理学治疗观念的创新。积极心理学的治疗观念和方式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治疗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治疗方式存在相当大的一致性,但是在具体实施上却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可以说如果将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仍然当做是一种与来访者在同一个文化层面上的谈话,那么就可以认为积极心理学是用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文化对接受心理治疗者相关心理问题的细化分析,体现了心理治疗的跨文化性质。人本主义心理学以来访者为核心的治疗观念简单的说就是对来访者心理问题的移情,并且通过这种移情来完成心理治疗双方的良性沟通。而积极心理学在这方面的创新则体现在反移情上,通过让被治疗者对治疗者积极乐观心态的体会而调动起自身对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并在这一过程中达成心理治疗的共识,这样被治疗者的心理问题就会被治疗者的积极心态所取代,从而完成对被治疗者的治疗并进一步激发被治疗者的身心潜能,促进其健康成长。

心理学范文篇9

关键词:积极心理;分析心理;渊源

积极心理学的缘起可以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路易斯•特曼(Lewis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C.G.JUNG)部分关于生活意义的探索。积极心理学学者赛里格曼就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期间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和思想,此后更多学者开始研究积极心理学。斯奈德(SnyderCR)和洛佩兹(LopezSJ)2012年出版的《积极心理学手册》,标志着积极心理学理论体系形成。笔者通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积极心理与荣格的分析心理异同进行对比和总结,有利于帮助学者们进一步理解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

一、积极心理学概念“心理复原力”与分析心理学“自性”

心理复原力(resilience)又称作心理韧性,心理弹力,与个体的动机、情绪和行为的能力,以及潜能或者特质有关,代表了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并且能够灵活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是积极心理的核心概念和心理资本之一。积极心理学是要对最理想的人类机能进行科学的研究,其目标是发现使得个体、团体和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2001年开始我国就已经有学者关注到积极心理学,直至2006年学术期刊中关于积极心理学相关内容的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尤其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关注,究其原因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研究中,心理工作者的困惑与成长有关,作为高校心理工作,心理工作者们反思不应该沦为“救急”工作和心理应激的处理,而需要把心理工作前移到预防和普及,以及如何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这一需求和反思使得积极心理学迅速的在教育系统得到关注和一定程度的发展自性(self)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核心词汇,荣格在荣格文集中说自性是我们生命的目标,它是那种我们称之为个性(individuality)的命中注定的组合的最完整的表现。荣格心理相信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种子,种子没有长成参天大树前我们永远不知道他的样子,但总有一天这颗种子会破土而出,象征性描写人类自性化过程,在其中我们隐约的可以看到积极心理学复原力的影子。由于属于不同的理论体系,所以荣格分析心理更加注重作为人格整体的自性描述和整合实现;而作为积极心理更多的从人格的内因和家庭、学校、社区等外因描述,也就是在哲学和对于人类社会整体来说,也正经历着类似过程,东西方正如一个人在两条道路上的探索,东方注重对内在的精神性的探求,西方注重对外在的物质世界的探求,从不同渠道和方向达到同一个方向,人类的心灵的完整。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由于其先天的与东方哲学的亲近,使得其在东方的现代传播与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与中国文化心理结合越来越呈现生机勃勃之景象。

二、积极心理学和荣格心理的“内驱力”

国内积极心理学者郑林科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内驱力”(innerdrive)由拉力和推力组成,推力是需要动机,是原始因,指向现实保障的需要;拉力是目标动机,是终极因,有满足产生激励效应;其中驱力的心理体验也即附属驱力、认知驱力和兴趣成为内驱力的重要组成,其中群体动力、激励理论、自我效能感对于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内驱力呈现正相关。根据动力人格理论,人格是指人的外在表现,所呈现出来具有稳定的行为方式和特质等内容,而在这些方式背后,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innerdrive)心理学家荣格(C.G.JUNG)一直强调集体无意识是建立在集体观念的基础上的,并且以“生命驱力”为前提。他认为内驱力就是一种生物信号,它是个体在环境和自我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并且具有驱动效应,给个体以积极暗示的作用。它的本质是一种无意识力量,来源于最原始的,最早期的人类积累,是整个人类历史经验的心理体验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一种能够驱使个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内部力量。两者都强调了驱力对于人类心理的动力作用,但不同的是积极心理更多的在意识层面进行工作和干预,分析心理学更多的在无意识尤其人类集体无意识方面描述,正如荣格所说:我的兴趣不是治疗神经症,而是致力于使人走向内心的神圣事物。有趣的是一旦人和他内心的神圣事物发生了真实的连结,他就摆脱了疾病的诅咒。

三、积极心理学的“积极幻想”与分析心理学的“积极想象”

Taylor和Brown于1988年提出积极幻想这一概念:他们认为个体在生活中或面临威胁性情境以及压力性事件时所做出的一种对自我、现实生活和未来的一种过滤,主要过滤的是消极认知;这种过滤是以歪曲表征的方式投射进入个体自我意识之中。积极幻想代表了个体对现实的积极的把握以及寻求快乐的本能的观知觉,同时也体现了个体对自我价值和自尊的保护也即防御。积极幻想是当代积极心理学的一个研究主题,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有助于个体在威胁情境下或应激事件中获得良好适应。分析心理学的积极想象是一种心理咨询技术,其认为意象本身是具有自主性的存在,并具有独立的生命意义。两者都描写这种状态与意识状态的不一致,但一个从歪曲和扭曲意识描写,而另一个则认同为这本身具有自主和真实,也就是说由于两者对于意识的描述的出发点不同虽都处于类似状态,但中间建构机制却又有不同,却又最终认为对于人类的疗愈和发展确有积极意义。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与分析心理学无论从理论缘起、心理动力还是技术方法等方面有一些渊源,但由于哲学体系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又使得两个研究在不同渠道开展工作和论证,即建构起的发生发展机制不同,最终却又殊途同归,都强调了人类具有的积极品质和寻找以及整合。

作者:吴博 张艳萃 单位:西安培华学院学生潜能发展中心

心理学范文篇10

在弗罗伊德之前,崇尚理性的西方思想界一直倾向将忆想思维的醒位视为自我的本然状态;与之不同,东方人在《易传》和《奥义书》的时代即已意识到醒位只是更为原始的熟眠位在结合经验记忆之后的异变形态。在无梦的熟睡中,“我”回到了闻见未染。思维断灭的原初状态;此时,作为本心的纯白之意因蜕去感性经验的外壳而呈现本来面目,只以无知之知证会无相之相。寂然不动的主体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醒觉之后,“我”即依止外在闻见和先前意识以历时顺序熏染而成的经验结构展开思活动--清醒状态下的意动深受经验理性所含藏的翕势之牢笼。思之时犹如心灵之眼的内自我实为感性经验隐含的五识之见分在意识宇宙所投射的幻影--它认同外在的五识身,从而凭藉经验记忆计度分别种种名相及其实指。形象的感性经验属于时空之中的个体生命,而抽象的名言符号则属于包含无数跨越时空之个体的文化生命——在忆想思维的过程中,后者必以前者为依托。“我”所以能在思考时熟练地使用"房屋"这一名言是因为个人的经验记忆含有不计其数的楼房屋舍的具体印象。外在的五识身须以意志克服肉体的惰性才能站立起来,而作为五识见分之幻影的内自我亦须以相同的意志克服精神的惰性才能展开忆想思维。就寝之后,随著支撑五识身之意志的消失,伸张的辟势终于挣脱翕势的约束--当此之际,“我”犹如松弛的弹簧,开始在自动力用的牵引下进入光怪陆离的梦境。意识清醒时,主体每以情节完整的事件为记忆的单元;职此之故,在全整的经验结构解纽的梦幻中,意动的惯性总是自然而然地接著偶尔呈现的念头编织可为“我”接受的故事情节。这是当事人向自己讲述的故事,所以“我”时常作为主人公出现于形形色色的梦中——主角为第一人称的小说似乎源于相同的心理机制。梦境呈现时,辟势极度膨胀,但仍受制于先前的梦幻内容。经验记忆的抽象理路以及与当下意念密切相关的记忆片段。梦中之“我”误以先前的梦幻内容和与之相衔的脱序的记忆片段为全整的经验结构,故而总是执幻为真,将心意识变显得虚无飘渺的境相认作客观实际。一旦苏醒过来,君临全整的经验结构的主体即刻证知梦之为梦。

本心犹如蕴含丰厚的种子,由经验记忆之滋养发育成长,形成因人而异的人格气质。多血质的人翕辟二势均甚强旺——辟势始终居于主导,在与翕势和谐互动的过程持续产生敏锐而灵活的应变心智。胆计质的人则辟势强而翕势弱,意向之张与理性之敛难以协调和合。树体时常因外部刺激而失控,爆发短促而激烈的情绪反应。作为心理活动之理性阀限的翕势在外倾性气质中处于被动的客位,而在内倾性气质中则进据能动的主位。黏液质的人翕势强而辟势弱,理性的过度抑制造成保守闭锁的心态。表现为性格内向,对外部刺激反应迟钝。抑郁质的人一如多血质的人翕辟二势均甚强旺——只是翕势居于主导,不断引诱辟势逆向发用。反映在心理活动上则是沉郁而深刻的情绪反应。就个人心智发育而言,幼年时代辟盛于翕:此时,内心浑沛的意蕴使“我”耽于幻想,不务实际;而言谈举止则天真浪漫,无所绳检。理性的抑制力随著经验的累积日益成长,到了成年时代一变而为翕盛于辟:当此之际,“我”遇事每能深思熟,斟酌利害;而言谈举止则老成持重,不逾规矩。幼童所以长于记忆是因为纯白之意黏附感性经验与意识内容的能力较之外敷经验结构之意为强,成人所以长于理解则由于以名言为载体的抽象思维须以经验记忆所含具体印象为依托。形象的“花卉草木”乃个体生命之记忆,而抽象的“花卉草木”则为文化生命之记忆。芸芸众生皆由语言文字之视听濡染外在的文化意蕴,而唯有人类中的天才方能经深刻的内心体验与文化生命融为一体,进而使之生发全新的意蕴。成人凭其经验理性懂得只有以意志节制童稚的冲动才能获取长远的利益。这追逐个体利益的“理性心态”在有著千百年历史的文化生命看来可能仍然无异童稚的冲动。文化生命先是以内化于心的道德观念告诫它的成员勿妨群体福祉,如若无效则只能以代表其意志的礼法令加以节制。

我们对翕辟成变的机制已有粗略的认识,若欲深入探究内宇宙的奥秘就唯有具体分析意识层面变化密移的心所或心数。心所依其性质可分为意指对象明确型与意指对象缺如型两类——前者包括妒、谄、讹、乔(做作)、惊、惧、忧、疑、悔、喜、怒、爱、恶等十三数,后者则包括苦、烦、痴、羞、惭、哀、乐、贪、悭、谦、傲、懈怠、精进等十三数。

妒数:认同外在五识身的内自我自觉有与某公争锋的某种资格,而实际表现却不如对方,遂将自伤之感转化为怨憎意指对象的情绪。妒数翕辟二势均甚强旺。

谄数:内自我出于自利的目的思忖应如何讨好意指对象——“谄”指心态而非行为。此数呈现时主体浮上下意识表层的经验结构,是故翕势炽盛,完全牢笼了辟势。

讹数:自我思量应如何掩盖真相或歪曲事实以欺瞒意指对象,从而使自己获得利益。此数翕辟成变的机制略同谄数。

乔数: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将不可告人的动机加以掩饰以缓和内心的紧张与不安--这不可告人的动机多属违背社会公德的利己心思。乔数翕盛于辟一如谄、讹二数。

惊数:与个人经验理性相矛盾的信息突然呈现,使“我”受到了意想不到的强烈震动。此时,翕势的突发性紊乱造成辟势急剧收缩,由此生发短促而强烈的心理反应。

惧数:主体对意指对象危害自身的可能感到紧张。辟势因“我”之不安开始向内收缩,而心理反应的强度较之惊数则有所不及。

优数:主体因自身或与之相关的人事前景难侧而感抑郁不安。此数翕势较盛,压迫辟势向内收缩,而心理反应的强度较之惧数则有所不及。

疑数:“疑”常与“惑”联用,实则含义略有不同——内自我感到记忆中的特定状况或与事实不符为“疑”,而对特定状况是否属实把握不定则为“惑”。此数翕盛于辟,与思量之相相伴而生。

悔数:“我”对以往错误决策造成的后果深以为憾,但愿时光倒流,能有机会重新作出抉择。此数翕辟成变的机制略同忧数。

喜数:主体由意指对象感觉轻松快意为“喜”。当此之际,伴随辟势之伸张,内自我忽然解脱了翕势造成的凝重氛围--因伸张力度不同而又“稍喜”、“大喜”之别。

怒数:主体对意指对象宣泄强烈不满为“怒”。当此之际,辟势借助发作之势突破了理性的抑制阀限--因发作状况不同而有“愠怒”、“狂怒”之别。

爱数:指内自我将依恋之感倾注于特定的意指对象,与喜数之区别在于前者无我而后者有我。此数一旦呈现,主体即可领略辟势和缓伸张带来的难以言传的温暖之意。

恶数:指内自我对意指对象怀有避之唯恐不及的拒斥心理。此数一旦呈现,主体即可领略与辟势收缩相伴生的某种近乎生理反应的不适之感。

苦数:心意未遂引发某种类似味觉之苦的抑郁情绪,其形状平缓而持久。此数之辟势因所愿为翕势否决被迫收敛,使得主体深感不适。

烦数:内自我因难忍记忆中的特定情境而不安于位。此数之翕辟二势相互讦格,由此破坏了各自稳定的性状。

痴数:内自我因精神过于专注而对外界信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此数翕势甚盛,而生发者仅为经验结构的某一狭小区域。

羞数:对人际交流有恐慌感,“我”希冀能在闭锁的环境里单人独处。羞数呈现时,辟势在翕势的引诱下向内和缓收缩。

惭数:因良知的谴责而不安于位,“我”直有无地自容之感。羞。惭二数之区别在于前者对人而后者对己。惭数呈现时,辟势在翕势的刺激下逆向伸张。

哀数:念及自身不幸的际遇,内自我不由得兴起强烈的自伤之感。哀数的成因是辟势逆向伸张造成下意识深层的波动。

乐数:瞬间解脱经验理性的束缚,内自我感到了难以言说的精神上的松弛。乐数的成因是翕辟交运的紧张状态由特定的因缘忽然化为乌有。

贪。悭二数:主体对记忆中不属己有的物事执著不舍为"贪",对为己所有的物事执著不舍则为"悭"。前者之辟势在翕势的引诱下向外伸张,后者之辟势则在翕势的压迫下向内收缩。

谦。傲二数:主体对自己的评估低于实际为"谦",高于实际则为"傲"。前者之辟势因文化教养之裁抑向内收缩,后者之辟势则由自然本能之激发向外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