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行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08:50:29

心理行为

心理行为范文篇1

一、概述

在传统的规范之上、技术之上的安全管理模式下,供热企业近年来花费了很大的资金和精力,改造和维修了大量非安全设备和工艺,制定修改了各种岗位操作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了员工的安全技术教育培训,采纳了较为先进的HSE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理念,加强了安全监督检查力度,企业的安全形势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有些供热车间仍然存在着一些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安全隐患,不时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供热企业发生的事故多种多样,但几乎都和员工(包括普通职工和基层管理人员)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有关,在事故分析和总结时简单的“三违行为”“责任心不强”“管理不到位”等字眼掩盖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最终根源——员工心理行为特点。为什么员工会发生三违行为、为什么责任心不强、为什么有些事故会重复发生、为什么管理者监管不力等等,这些问题几乎很少有人深究。

这就需要我们安全管理人和基层车间队领导从安全心理学的角度认真观察分析和研究,在日常生产工作中扩展安全管理的视野和深度,以提高供热企业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

二、研究员工心理行为特点的作用

人是有情感会思维并时刻具有心理活动的高级动物。人的语言、行动、情绪、思维方法等绝大多数是受其心理状态或心理活动影响的。而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又是受外界因素和自身的个性特点所左右。

由于供热公司基层车间员工文化水平和个人素质参差不起,35岁以上员工居多,需要倒班作业,供热运行设备多属于特殊的压力锅炉和其他机械设备,输煤除渣环境较差,噪音大,污染较为严重,同时由于车间的管理模式、社会压力、婚姻家庭、人际关系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使得员工的非正常心理行为特点成为各种不安全隐患存在的最深根源。

分析研究员工心理行为特点有助于管理者在实际的供热生产中更加客观地运用管理手段和方式提高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意识。

2.1、可以为供热生产工艺技术设计、设备选型、劳保防护用品的选用提供参考依据;

2.2、为创造安全和谐的生产工作环境提供指导;

2.3、能够为公司HSE体系部门制定各岗位操作规范、事故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制度提供参考依据,进而提高公司HSE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2.4、可以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供理论依据,充实教育内容,提高教育培训效果;

2.5、可以在分析事故时提供深层次的解释,进而找到预防事故的措施和方法;

2.6、可以为基层车间加强安全管理,杜绝员工“三违行为”和隐患排查治理提供有效方法和预防措施;

2.7、可以为日常生产的危害风险识别新增人为的因素,减少和降低主观人为的危害和风险。

三、供热员工心理行为特点的一些不良表现

人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根据多年的观察和了解,结合供热生产设备环境,员工素质结构,员工心理行为特点有以下一些具体的不良表现:

3.1、疲劳:体力疲劳、心理疲劳、病态疲劳。员工由于高强度、长时间作业或休息不充分产生体力疲劳;由于婚姻、家庭、人际关系、工作、利益等原因产生心理疲劳;由于长期有病或有缺陷产生病态疲劳。有的司炉员工上夜班前没有休息好,疲劳瞌睡,对出现的设备安全隐患或故障视而不见,操作失误;有的员工婚姻失败,整天心事重重,工作心不在焉;有的女员工操心孩子学习吃饭问题;有的担心医院里的家人;有的自身临时不舒服或长期疾病得不到根治。疲劳容易使人精神恍惚,注意力分散,感觉没劲,工作中易出现不安全思维和行为。

3.2、情绪失控:喜、怒、哀、乐;缺乏理智,情绪容易失控,说话办事容易冲动。有的男员工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斤斤计较,争吵甚至冲动打人;有的急于下班或参加其他活动造成的心理焦躁情绪;有的管理人员呵斥谩骂造成员工工作中情绪波动。情绪失控可以使人心跳加速,思路混乱,注意力分散,容易违反规范,办事不计后果。

3.3、习惯心理:由于长期的工作行为、工作动作习惯,导致在特殊情况下发生危险动作。有的员工观察炉膛火焰时脸正对着炉门;有的单位设备刷漆时经常搀兑汽油;有的员工揭井盖时不用工具直接用手;有的对脏乱差的生产现场习以为常无动于衷。习惯心理强化了员工的习惯性违章,一旦形成很难纠正。

3.4、侥幸心理:由于偶尔行为没有被发现或没有造成后果。有时个别管理人员违章指挥侥幸没有发生事故;有时发生事故幸好自己没在现场;有的员工偶尔违反劳动纪律迟到早退没有被发现和处理。侥幸心理经过多次试验会演变为习惯心理和自信心理,使投机行为演变为习惯性违章,最终酿成苦果。

3.5、自信心理:逞强,认为自己干非本职工作不会出问题。有的非电工员工懂一点电气知识,认为自己有能力很自信的去启停一些电气设备,违章拆接电源线;有的无电气焊证的钳工私自动电气焊作业;有的非专业司机私开单位生产用车。过分自信的心理助长了个别员工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

3.6、省能心理:花最少的力气、时间,做最多的事,获取最大的回报。有的气焊工在气焊作业时为了省事省劲将氧气和乙炔瓶放的很近,没有达到安全距离;有的车间除渣工图省事随意减少除灰除渣次数,造成除灰除渣系统堵塞或除灰除渣设备负荷加重拉断刮板或链条;有的电工图省事用铁丝代替保险丝。省能心理会逐点演变为习惯心理、侥幸心理、无所谓心理,致使员工责任心不强,偷懒,随时都会出现不安全行为。

3.7、逆反心理:因受挫折或与自己的意愿相违背,产生与正常行为相反的叛逆心理。因工作失误或其他原因受到批评或处罚,情绪低落,感觉工作没奔头,甚至发牢骚闹情绪,工作中不按要求去办;因个人矛盾,对某人产生反感,故意不服从工作安排或不配合工作;因对单位的岗位调整、工作分工、奖金分配、职务晋级等不满,造成心理失衡,自暴自弃。逆反心理必然会引导人的思维和行为偏离规范,引起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3.8、攀比心理:与各种条件环境对比后,因落后而产生的心理障碍。有的倒班员工和正常班员工攀比,心理生产一种不平衡;有的员工和其他单位比,觉得自己的工资奖金少;有的员工觉得别人的岗位比自己的舒服轻松,争着要去。攀比心理加剧会产生心理失衡,进而形成逆反心理,阻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上进心。

3.9、依赖心理:缺乏工作主动性,过分依靠他人或组织。有些人在工作者不想承担责任,得过且过,家里的事永远高于工作上的事,工作要别人多操心;有的工作前危害风险识别,依赖车间管理人员分析班长讲,自己不去观察分析动脑子,甚至看到安全隐患不去反映、处理,属于不爱操心的一类;有的车间遇到生产困难不想办法协调解决依赖上级部门;有些司炉人工可以方便处理的问题非要钳工干。依赖心理致使发现的一些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防范和处理。

3.10、老好心理:事不关己,怕麻烦,怕得罪人。有的管理人员、班组长在生产过程中看到或发现其他员工违章或处于不安全状态,不去管不去说,害怕得罪人;有的安全员看到员工没按规定劳保着装视而不见,有的人明显违章避而不谈,不依照规定处罚;看到非本单位人员随意进出生产现场或车间不闻不问;出于好心帮助其他人违章作业。老好心理使安全管理处于失控状态,随时都会爆发不安全事故,有点助纣为虐。

3.11、无所谓心理:对重要性危害性认识不足。有的员工认为烧锅炉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提不提高自身的安全技术水平无所谓;有的员工认为只要温度达标,煤炭能不能完全燃烧无所谓;有的员工碰到一些生产问题自己处理后,没有影响生产汇不汇报无所谓,为以后的不安全事故埋下隐患;有的员工怕影响自己的美观和换衣服麻烦认为干一些临时工作或小的工作时,穿不穿劳保用品无所谓。无所谓心理掩盖了安全的重要性,会使人判断失误,酿成大错。

3.11、判断失误:由于认识不够,措施不当,导致小事变大事。有的司炉工遇到突然停电时没有判断准确,盲目用事故补水泵定压,造成锅炉闸门水击断裂;有的员工发现行吊钢丝绳有一点断裂毛刺,没有及时更换造成行吊运行大故障;有的点炉前以为锅炉进出口闸门都是开的不去检查,结果运行后造成汽化。判断失误,措施自然失效。

3.13、心理素质不适合从事某项工作:意志薄弱(胆子小,遇事发慌),关键时候技术要领技术规范掌握不全。有的职工看到领导在就紧张,会说的说不出来;有的遇到突发事故就发慌,不知道该干什么或误操作;有的员工有恐高心理,站到锅炉顶上腿就打哆嗦;有的司机好胜心急喜欢开快车。心理素质不过关,掌握的技术就发挥不出来,仍然会出事。

四、员工心理行为特点与安全供热关系

供热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一般来说内因是主要的。员工是供热企业各岗位设备的具体操作者,他的工作态度、注意力、责任心、应急反应能力、技术运用等都受其当时的心理活动的支配。心理活动失常就可能导致员工的语言、行动、情绪、思维失控,使其思想和行为偏离本岗位原有的安全规程和安全状态,员工的行为过失、不安全行为及不安全状态,致使现场的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排除,甚至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而良好的心理活动可以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可以为安全供热提供稳定可靠的保障。所以说员工良好的心理行为特点是保证供热企业安全平稳运行的主观前提条件,安全供热离不开各岗位员工良好的心理行为特点;心理行为特点失控极易引起供热生产中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采取的措施

针对这种极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心理行为特点,有什么应对措施呢?我们可以采取如下一些措施来杜绝或减少不利于安全的心理行为特点的产生:

5.1、强化规章制度的约束力。用严格的岗位操作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约束员工的不良心理行为特点,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5.2、关注职工特点,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基层车间队的管理人员要注意观察员工平时在工作中的表现,分析他们在安全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特点。尤其要重点关照无视安全规程的“能”人、冒险蛮干的急性子人、烦事缠身的忧愁人、遇事凑合的懒惰人、毛手毛脚的粗心人、吊儿郎当的马虎人、喜欢依赖的懒人、技术不精的落后人、休息不好的疲惫人、初来乍到的新工人。对这些人要进行严格的安全培训和要求,促其改掉自身存在的缺点,弥补不足,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增强安全意识。

5.3、选聘安全意识强,具有良好的心理行为特点、善于团结、组织的员工当班长,发挥优秀班组长对其他员工安全行为的积极影响作用。努力提高其他管理人员的安全技术和管理能力,增强他们的意志和自制力,增强沟通交流,营造公平和谐的工作生产环境,使全体员工都有一个良好的心理行为特点。

5.4、继续落实HSE管理体系的执行,尤其是把非常实用的危害风险识别、应急预案等要素变成员工每天工作时的自觉和习惯性行为。定期让每个岗位的员工对其本岗位的危害和风险进行自我识别,单位汇总学习,并作为岗前培训和考核内容。建议基层班组在日常的班前危害风险识别时对非正常心理行为特点的员工进行危害风险识别,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5.5、根据员工心理行为特点,合理组织生产分工配合和工种岗位的安排。

5.6、积极倡导和组织员工开展健康活泼的文体活动,注意劳逸结合。

六、结论

作为供热车间安全生产的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安全心理学知识,善于观察和分析员工的心理行为特点,对症下药,努力提高安全管理的技巧和水平。随时掌握员工的愿望和动机,把安全管理由被动地事中、事后控制变为主动地事前分析、预测、控制,要使所有员工都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应该这样”,“不这样不行”。才能使各种安全规章制度、措施方法行之有效,持续长久,才能真正实现安全、平稳、优质供热。

不妥之处,恭候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心理行为范文篇2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行为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当然,不同孩子处于不同的环境,接受不同的教育,再加之遗传、家庭氛围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其多动行为的因素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我们有必要正确分析幼儿多动行为的成因,以便于有的放失地进行教育。性格和行为是后天塑造而成的,行为是可以通过塑造、训练而改变的。相信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纠治与教育指导,幼儿的多动行为是可以改变的。尤其在个体发展最为迅速的三--六岁阶段,对幼儿进行心理疾患纠治与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可以起到更为明显的成效。

我们班有两个孩子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经常不由自主地表现一些与一般幼儿不同的或与情景不相符合的反映。具体表现为:活动过多,上课时手脚不停,注意力无法集中,坐立不安,无法聚精会神地完成一些作业;游戏时不能按游戏规则活动,会有无目的地运动;午餐、午睡时心神不宁;好冲动,易激怒,缺乏自制力,受挫能力差,易发生攻击性行为等等。其多动行为已严重影响了孩子自身的心理健康发展,在集体中他们所表现出的扰乱行为使其他孩子在屡次遭受侵犯后渐渐地远离他们,从思想上对他们产生了排斥心理,不愿意与他们交朋友,有时甚至会集体性地伺机运用动作或语言捉弄或报复他们,从而使这两个孩子的问题行为更加变本加厉地呈现出来。因此,我们有必要及时地对儿童的多动行为进行积极引导与有效干预。那么,这样对其进行教育呢?我们尝试以下原则:

1、尊重接纳的原则

对待孩子的行为问题家长与教师应采取一种宽容的方式表示接纳。及站在孩子的角度,在充分理解幼儿的基础上以积极的态度来尊重幼儿,运用鼓励性的语言、身体接触等方式对幼儿进行引导和帮助,让孩子感受到一份被关注、被重视的尊重感,从而在心理上消除紧张情绪,获得自由愉快的情感体验。

2、潜移默化的原则

人的意识往往决定其行为,意识转化为行为需要一个过程,而意识的树立不是靠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它是靠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在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过程中,教师与家长要重视创设良好的家庭与幼儿园物质与精神环境,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不断渗透良好的行为准则,让孩子在不断的行为练习中纠正不良行为,形成健康心理。在对待幼儿多动行为问题上,我们要做到在学习中渗透、在生活中渗透、在渗透中掌握、在渗透中潜移默化。

3、以点及面的原则

对待儿童多动行为,从意识上我们要做到早期干预、早期预防。在对显性多动行为的幼儿进行对诊下药及时干预的同时,我们更应做好全体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引导其他孩子共同来关心帮助问题儿童,从而使每个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4、因材施教的原则

对待不同因素造成多动行为的儿童,我们应科学地分析问题行为的成因,做到心中有数、方法可行、干预有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法与策略,坚持正面教育、积极强化,让每个问题儿童都能通过有效干预得到最佳发展。

5、家园合作的原则

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有赖于家庭、幼儿园的共同合作教育。在进行行为问题干预的过程中,幼儿园应当主动着手与家长合作,牢固树立家园合作的思想,只有教师与家长坦诚相待共同出谋划策,统一思想、统一要求,才可能更好地提高幼儿行为问题干预研究的实效性。

在遵循原则的基础上我们着重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端正认识,爱心呵护

首先要正确认识多动行为。多动儿童活动过度是由一定原因导致的,并非多动儿童自身故意所为、有意对抗,切不能对多动儿童表示厌恶或歧视,以免他们产生自责而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也不能经常说他们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以免对他们的心理产生负强化,即越说越好动,加剧多动行为。神奇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成人的态度和期望对儿童的影响具有神奇的力量,“说你行,你就行”对心智发育尚不成熟的儿童来说具有很大的鼓励和支持作用。因此教师要怀着一颗拳拳爱心,对儿童备加关心和呵护,给予宽容和理解,寄予期望,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儿童的活动过失,不批评指责儿童,多关注其优点,多鼓励其进步,给予他们以深深的热爱和期望,相信这样的期望和力量,定会产生神奇的效果。例如:晓天小朋友在音乐方面有一定的特长,对音乐活动很感兴趣,抓住这一突破口,我经常会在音乐课上尽力寻找机会让他在集体面前表现其特长,引导教育其他孩子发现晓天也有长处,大家应一起来帮助他进步;同时告诉晓天,在其他活动中你也能表现得很出色,大家都愿意做你的好朋友,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在这样的激励之下,他的信心增强了许多,其他课上教师及时地给予关注,孩子的多动行为改善了许多。

二)耐心教育,正确引导

首先,帮助多动儿童认识到多动行为的危害性,增强克服多动行为的自觉性。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内心的体验和反应,要转变儿童的多动行为,必须让儿童对多动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针对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年龄特点,我们采取生动形象的故事、儿歌,如“小猫钓鱼”、“学好样”、“为啥学不会”等内容,通过角色不同表现、不同效果的对比,使儿童懂得好动不专心是学不好本领的,是不受人欢迎的。当多动儿童做错事或当多动行为带来不良后果时,不要责怪他人,而要针对其事,明确指出这都是由于多动造成的,从而使多动儿童对多动行为产生厌恶和反感,以增强儿童克服多动行为的自觉性。

其次,提出要求,积极暗示。儿童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常常没有“记性”,多动儿童更是如此。因此在活动前,我们找多动儿童谈话,提醒他们注意自己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讲清道理,要求他专心听讲,认真做事。但在活动过程中,他们往往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教师可有意识地利用语言、表情、动作等给予积极的暗示,及时提醒他们集中注意力,逐步养成专心做事、遵守纪律的好习惯。例如:可儿小朋友较少能够独立地坐在座位上,总是会想方设法影响别人,针对这一实际,在操作性较强的活动中我会把他安排在自己的身边,这样既保证了其他孩子正常活动,同时又有效地控制了他的不良行为。

再次,引导他们将过多的活动精力投入到有益的活动中。多动儿童身上有过多的活动精力,似乎他们有永远使不完的劲,从不知道什么叫累,只有将这些过多的精力发泄掉,他们才会安详自得,因此应给这些过多的精力者寻找合理的出路。如擦桌子、摆椅子、浇花、整理玩具等,还可让他们玩跳绳、踢球等一些活动性游戏。老师密切关注他们的活动,并及时加以表扬、鼓励,将他们引导到有益的活动中,培养他们正确有序、认真做事的习惯。

三)采取措施,积极矫治

行为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的异常行为同正常行为一样,都是学习的结果。既然人的行为习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同样也就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或消除。多动的儿童在控制冲动、集中注意和遵守规定等方面存在困难。针对这些行为,我们利用学习原理,通过行为强化的方法矫正患儿活动过度及不良行为,改善其注意力。实践证明效果较为明显:

1、确定目标行为

首先必须明确需要矫正的行为,我们根据我班幼儿多动行为的实际程度确定目标行为。目标行为有明确的界定,可供干预时进行观察与评价。对待儿童的多动行为,在确定目标时我们结合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现来确定。教育目标一般要包括各种教学活动、生活自理、游戏以及积极的社会性交往等。

2、行为强化

当儿童出现符合规定和要求的良好行为时,应立即进行强化,如给予表扬、鼓励或奖励等,使儿童感到愉快和满足,从而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习惯。如当他们上课认真听讲、大胆回答问题时,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和掌声鼓励,当他们游戏中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和大家一起友好游戏时,教师也当场进行赞赏和奖励。教师要时时关注这些儿童,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只要他们有点进步就及时抓住并给予表扬,使他们产生被信任感,以增强其信心,强化其良好行为。

四)、社交技能训练

多动儿童在游戏中或在与同伴的交往中经常被看作是不守规则、捣乱以及给别人带来麻烦的人,他们参与活动的愿望常常遭到拒绝,我们班的可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实他有着强烈的交往欲望,但由于长时间的独处,孩子的社交能力较弱,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的虎虎常常用拽拽拉拉、拍拍打打的方式试图参与到同伴的游戏中,可正是由于这样一种不恰当的交往方式让同伴产生了误解,从而拒绝与其交往。针对这一情况,对可儿进行社交技能训练是十分必要的。我根据可儿的具体情况,采取了适宜的教育方法和训练措施。着眼于建立和保持适当的行为同时改变和减少不适当的行为,在培养基本生活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其社会能力的培养。我利用晨间谈话的机会告诉大家有时可儿拉你、拽你、拖你是想和你一起玩,从而消除同伴的交往顾虑。创设一个接纳的环境,让班级中几乖巧懂事的孩子带着他玩,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矛盾的发生。通过语言练习授与其适应环境的技巧、言语沟通的技巧,积极鼓励他帮助别人,承担社会责任,耐心听取他人意见,懂得分享,学会控制。

通过对多动幼儿的教育,他们有了初步的改变,逐步形成了健康的个性心理,慢慢地向集体靠拢,同时,对所有幼儿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对待孩子的行为问题,我们与家长共同面对,积极应对。在与家长的不断交往中,教师与家长真诚交流,积极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观念,介绍正确的教育方法,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共同出谋划策,寻求适合孩子发展的干预方式,家园合作统一要求,从而有效保证干预计划的顺利实施。我想,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孩子的行为问题将不是问题。

2、行为强化

心理行为范文篇3

一、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整合趋向

从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日起,以罗斯为代表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以麦独孤为代表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后来又出现了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心理学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点。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求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解释,强调个体变量的重要性;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塑造嬉体”的因素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互动,并进而达到对人类行为本质的解释,强调社会呀群体变量的重要性;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但是,俱、社会、文化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间的互动是持续不断的。要充分准确地描绘人的社会行为,单一的研究取向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建立一种综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从本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开始,欲图将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得以具体实施,尽管许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学科间的联姻却未能获得预想的成功。最近20多年,不同研究取向的论争再度兴起,当理智战胜了感情之后,开始迈上了整合之路。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奠定了现实的基础。

从国内外社会心理学多种研究取向的整合发展和现状启示中,我们认为,社会行为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塑的造的综合应用社会科学,是从心理层面上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的流行性反应的总体把握。从学科性质上讲,它既不是心理学的分支,也不是社会学的分支,而是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独立的事合社会心理学。它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正如南京大学周晓虹博士所言:“我们只有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以至生物学的多维视野出发,才能获得对人类社会行煌完整解释”。从社会心理学的起源上看,它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是母体学科在解释人类行为及春与社会、文化、人格的关系时彼此接近、相互渗透的结果。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体系来看,它虽然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学科的附属物,又不是多种学科的简单的拼凑和混合,而是多种学科的整合,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全新的性质和特点。因此,社会心理学应独立地着力于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第一次提出了整合社会心理学,其研究对象分为三层次或三个单元:第一层次为宏观层次,又叫社会主体单元,其基本概念是社会、文化和人格,认为社会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S)=f(S.C.P);第二层次为中观层闪,又叫个人主体单元,其核心概念是地位、角色、自我,认为个人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I)=f(S.R.S);第三个层次为微观层次,其操作概念是目的、工具和态度,又叫行为主体单元,认为任何作为社会行动的行为都是这三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A)=f(O.M.A)。夏学銮教授“三层次九因素”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关系,在水平层次上的任何一个主体单元的行为都必须考虑行动的三个参照系数的综合作用。总之,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合在一起的。

从“三层次九因素整合说”中可以盾出,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的整合及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的整合是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关节点。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性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社会心理是社会行为的内在过程,而社会行为则是社会心理的外在表现。社会心理整合研究是指社会行为流行性反应的内在心理一般本性和一般规律的研究;社会行为整合研究是指现实生活中人们直接关注的流行性心理反应的外在行为特征研究。社会心理的维度是我们所熟知的,而社会行为的维度则往往有所忽视。目前,社会心理研究所有社会学化和社会行为研究有心理学化的整合趋势。社会行为心理学既要探计内在的社会心理学过程,又要研究外在的社会行为规律,以避免行为主义忽视行为内在心理过程,而认知论学派忽视心理过程外显行为的偏向。

二、社会行为心理不足合的切入点

中国社会近10年来,社会心理学进入重建与复兴阶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各界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又不知傣何下手方能切合实际研究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因为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行为也是千姿百态的,对社会行的总体把握不仅涉及到对鞭一般存在的把握,而且必然要涉及到对其各种存在样态及方式的把握,面对五光十色的多种多样的社会行为,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最适宜的入手处或生长点哪里?

一些社会科学工作者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社会流行的社会行为心理问题,并认为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的研究能够为这些总是提供依据和答案,因而开始了社会行为心理与现实社会问题结合上的研究。一般来说,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现实生活的信息资源,限定了研究的切入点或理论的生长点。就此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最适宜的切入点只能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热点问题。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反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也是社会行为的心理的重点问题,这些行为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和前途。社会行为心理热点同时也是社会行为心理的难点和焦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尖锐的社会矛盾,是很敏感、很尖锐的社会焦点问题,解决起来也往往难度不小。社会聚群行为是种种社会行为心理的起始点和矛焦点,也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整合研究的着力点。

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生活和处于热烈社会生活聚焦点上的人们所思所虑、所作所为的本质的思考,社会心理学一开始就是为解决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以后的每一步发展都直接从社会生活的急需中获得了无限的动力。显然,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例如,20年代“霍桑试验”中士气与生产效率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当时工业生产之急需;30年代舆论、流言、种族和价值冲突等主题,是为适应世界经济的萧条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之需要;40年代信仰、态度、民族性格等主题,是应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需要;而五六十年代以后社会相对稳定和平发展,许多具有明显应用性的分支学科相继出现,既繁荣了社会心理学本身,又使它在社会生活需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不仅在欧美国家,而且在日本、俄罗斯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社会心理学这门应用科学的社会职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都越来越大。有人统计,这10多年中《全国新书目》上刊有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有数百种,其中90%以上都与应用于社会生活有关。并且社会心理学应用成果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或正在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

三、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着力点

大量的有关研究表明,社会互动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在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种种群众行为、大众行为、集群行为。也就是不受通常行为规范所指导的、自发的、无组织的、无结构的群体行为方式。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聚群行为。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积极的社会聚群与人们积极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之间正相关,而消极的社会聚群(矛偏行为)与人们社会观念的偏颇和社会行为的偏离也有正相关。特别是当代中国青年有一种比西方更重视同辈凝聚的矛群意识,在这种社会心理环境下,社会变革过程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往往在聚群面对面的互动中会越聚越热,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将问题自然聚焦,聚焦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施放出来。由此看来,聚群和赤心理的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性,既可能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也可能成为社会变昔的掏力。所以,假公济私在生生的聚群行为心理入手,探寻研究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整合社会心理学具有生命力的着力点。

布鲁姆(H.G.Blumer)1946年曾把集合体分为四种:集群、大众、公众和社会运动团体。后来,布罗温(R.W.Rrumer0又把集群分为两种:暴众和听众。这种分类依照无组织群体的有机程度和无组织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地全划分的,有利于人们对无序群体的理解和把握,对聚群行为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大众与聚群有联系也有区别。这两类群体都是一种无组织群体的集合现象。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以大众面貌出现的无组织群体将越来越多,越来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值得引起重视的群体现象。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人数和接触方式上。大众是散布在广大社会范围内、接触大众传播媒体为数众多的一群人,大众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接触是间接的,是通过大众媒体发生作用的。聚群是以视野所及、耳闻所达的一群人,相互之间的接触是直接的,通过感官和躯体感知群体中的人与事。大众和聚群都是无组织群体,具有自发性、散漫性、情绪性、无责任性等。

国外将聚群行为称为collectivebenhavior,也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大众集合现象。原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把它称为“非集体行为”(或译为“集体外行为”),而我国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文献上,一般译为“集体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沙莲香教授称为在公共场合或社会活动中出现的集群现象。兰州大学曹孟勤教授等认为,译为集体行为不妥,称为“群体行为”失之过宽,没有限制,称为“非集体行为”也不妥,因“集体外行为”并非个体行为。因此,人道我这种偶然聚在一起无组织的一群人的行为为集群行为。我们认为“聚群行为”这个概念更能全面地动态地表达无组织的、自发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的激烈行为特征。

社会心理学认为,趋群性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趋向于合群。社会生产方式越发达,生活方式越先进,各类人员的趋群意识和结群倾向就越强烈。面对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发展,社会聚群现象普遍存在的、经常发生的,发生的原因、情况和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随意性、自发的、无拘无束的聚群现象无所不在。它的启动原因之一是出于人们最基本的交换信息需要。这一需要最原始的生物学价值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聚群者希冀在集合中寻找到共鸣点,并力图补充缺陷,达到志趣相投、知能互补。不仅如此,而且聚群行为心理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聚群已由过去的单一性发展到多学科广泛交叉,层次日益增多,品位日益提高,形式日趋复杂。因此,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优化整合聚群心理与聚群行为发生、发展的过程特征和规律,即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探求对积极聚群行为的鼓励、强化,以及寻求对偏离聚群行为的预测、预防和调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86年10月3日给沙莲香教授的信中所强调的:“在现代科学技术九大部门之一的行为科学部门中,社会心理是一门重要学科。而行为乘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在条件和依据,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一般情况下,聚群需要形成聚群动机,聚群动机驱使聚群行为。“因为一切行为的基础和根据都是心理现象的规律,同样一切心理的外在表现都构成某种行为”。人的行为无一不是由动机所引导、维持和导向,而动机又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一个人的行为是这样发生的,一个聚群集合行为也是在相互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发生的。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中动力,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可见,个人行为与聚群行为都是一种动机性的心理行为。所不同的就是聚群行为中有大部分人只能模糊地意识到这种需要和动机,而简单的幼稚认同就应声而起,被动地或奇特地介入进去了。

四、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交互点

社会行为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心理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社会行为与社会聚群行为活动等三大领域。当代社会行为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整合科学。整合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三大层面的内容,即社会环境、文化心理、人格信仰、角色地位之间相互作用的宏观社会文化行为心理整翕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意志、社会态度之间相互作用的中观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层;亲和行为、互动行为、聚群行为、规范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社会聚群行为心理整合层;这三大层面内容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整合构成了当代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有机整体,力图发挥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三者的“杂交”优势,克服不足,建立共性与个性、世界化与本土化相统一的社会心理学。

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注的社会文化与亚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心理的积淀,对社会成员人格信仰、角色地位等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人格与角色待社会和赤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社会环境与文化心理的建构。

在个人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心的个人之间的相互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怎样在社会认同层面,人际关系层面,人际沟通层面相互作用产生的角色地位与社会行为,以及后者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前者。

在群体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关注从群体到个体又从个体到群体的影响过程,在群体合作、竞争、冲突、调适等对称性社会互动和模仿、暗示、感染等非对称性社会互动中,如何影响人们的亲和行为和规范行为,以及人个行为又如何作用于群体行为。

在各体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主要研究社会与社会、群体与群体、文化与文化之间,在聚群行为、群众行为、大众行为、偏离行为、规范行为相互作用过程中,如何鼓励强化规范行为心理和优化整合聚群行为心理,为适应跨世纪社会的现代化而加快人的行为素质的现代化而努力。

心理行为范文篇4

每个人的身体周围都存在一个空间范围,其不可见、不可分割,是心理层面上个人所需的最小空间范围,即“个人空间气泡”,其随人的身体而移动,又被称作身体缓冲区。打个比方来讲,人总会在外界与自身间划出一片自己的领域,当这一领域被外界因素闯入时,便会感到不安。同样的,建筑空间的设计亦是如此,室内与室外间如没有围墙,争执便会出现。此外,在人们的领域群当中,人的感情也十分强烈,他们喜欢表现个性,彰显地位,因此,建筑设计中,多种多样建筑风格的产生便是对行为心理特征的一种体现。可以说,个体对于空间领域面积、形状、边界等变化的需求,最终使得建筑空间的形式发生改变。

二、建筑空间与行为心理间的关系

建筑设计的目的并非仅限于为人提供一个生活与活动的空间,其同人之间彼此相互影响,既可通过设计建筑空间环境来改变或诱导人的某些行为,也可以人的某些行为特征和行为心理为依据,来为建筑空间的设计提供指导,从而使建筑设计下的空间环境更能够同人的行为特征和行为心理相符合。建筑设计中,建筑空间同行为心理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在设计建筑空间时,需要同使用者进行经常性的会谈、沟通,最大程度上了解使用者的生活习惯、爱好、工作性质等行为心理相关的信息,并以此为依据,来进行建筑空间设计的相应调整,从而使使用者的行为特性和行为心理需要得到更好地满足。可以说,只有当建筑设计师对使用者在建筑空间环境上的需求清楚掌握后,再经亲身感受与实地考察,才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设计效果。此外,着眼于人体工程学层面,当人的生理结构同空间尺度相协调时,一种亲切之感便会产生,从而放松身心,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而着眼于社会发展的层面,人与人之间恰当人际距离的保持益于人的心理。

三、建筑设计中行为心理空间的有效运用分析

1.空间设计应顺应人类行为心理特征

建筑设计中对于空间比例的把握同人类行为心理特征相符合,就会给建筑空间中的人们以舒适之感。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实践当中,我们应对人类行为心理层面上空间比例所产生的影响作用有意识地利用起来,从而达到空间设计效果优化的目的。

2.空间围合设计应结合行为心理来合理开展

就建筑墙体高度来讲,0.6m以下的高度,建筑空间的合理感无从谈起,当高度为1.5m时,就具备了一定的空间围合感,当高度高于2m时,空间的围合感就十分强烈,且兼具空间划分的功能。而从建筑墙体布局来看,L型墙体垂直面的围合感欠缺,U型墙体垂直面的方位感较强,建筑空间渗透性得到有效提升,而平行墙体垂直面的导向性和方向感均较为明显。鉴于此,在建筑设计中,应以这些科学、客观的原理为依据,来进行不同空间形式的设计,以此来满足不同人群对建筑空间的功能性需求。如对建筑适应性衔接空间、快速通过空间、娱乐休闲空间、停留空间等的合理设计。

3.空间色彩运用应结合行为心理来有效激发

不同的色彩在视觉效果上也存在着差异,给人以尺度感、距离感、温度感等,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心理。如蓝色会让人产生明智、平静与寒冷之感,而红色则会让人内心充满热情。可以说,对于不同色彩的合理运用对于人们的生活情感、工作状态及情绪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鉴于此,在建筑设计中,应对不同色彩在空间功能激发上的作用充分利用起来,如教师、儿童房、手术室可采用深浅不一的绿色,来形成证明的行为心理效应,促进建筑设计中空间创新性与适应性的提高。

4.空间形态与功能应结合行为心理来加以展现

建筑空间形态对于空间设计的总体效果有着决定性作用,并会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空间的环境格调与氛围。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中,应对建筑形态给予人们的不同心理感受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以空间功能特征为依据,来就形态设计方式作出合理选择,从而使得人们的行为心理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建筑空间形态主要包括自由形、圆拱形、折线形、矩形等,它们各具特点,在娱乐空间和艺术感较强的空间设计中引入这些形态,从而为人们营造出动感十足、富于变化的舒适空间。

5.空间尺度设计应结合行为心理来科学划分

对于建筑设计与行为心理空间关系的合理控制与科学应用,能够使建筑空间尺度的设计更具人性化与合理性。究其原因,是因为差异性的空间尺度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心理行为效应,鉴于此,在建筑设计中,对于空间的把握应当以深入了解空间尺度与行为心理间的既定关系为重要基础,如对办公室空间尺度的划分,既要放松、适度舒适,也不会过于自由而对人们的紧张工作造成影响。又如在食堂、住宅、酒店等空间的设计上,应当同人们的习惯空间尺度充分结合,从而使人们当置身这一空间时能够深刻体验到亲切与舒适之感。

四、结语

心理行为范文篇5

一、概述

在传统的规范之上、技术之上的安全管理模式下,供热企业近年来花费了很大的资金和精力,改造和维修了大量非安全设备和工艺,制定修改了各种岗位操作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了员工的安全技术教育培训,采纳了较为先进的HSE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理念,加强了安全监督检查力度,企业的安全形势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有些供热车间仍然存在着一些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安全隐患,不时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供热企业发生的事故多种多样,但几乎都和员工(包括普通职工和基层管理人员)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有关,在事故分析和总结时简单的“三违行为”“责任心不强”“管理不到位”等字眼掩盖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最终根源——员工心理行为特点。为什么员工会发生三违行为、为什么责任心不强、为什么有些事故会重复发生、为什么管理者监管不力等等,这些问题几乎很少有人深究。

这就需要我们安全管理人和基层车间队领导从安全心理学的角度认真观察分析和研究,在日常生产工作中扩展安全管理的视野和深度,以提高供热企业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

二、研究员工心理行为特点的作用

人是有情感会思维并时刻具有心理活动的高级动物。人的语言、行动、情绪、思维方法等绝大多数是受其心理状态或心理活动影响的。而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又是受外界因素和自身的个性特点所左右。

由于供热公司基层车间员工文化水平和个人素质参差不起,35岁以上员工居多,需要倒班作业,供热运行设备多属于特殊的压力锅炉和其他机械设备,输煤除渣环境较差,噪音大,污染较为严重,同时由于车间的管理模式、社会压力、婚姻家庭、人际关系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使得员工的非正常心理行为特点成为各种不安全隐患存在的最深根源。

分析研究员工心理行为特点有助于管理者在实际的供热生产中更加客观地运用管理手段和方式提高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意识。

2.1、可以为供热生产工艺技术设计、设备选型、劳保防护用品的选用提供参考依据;

2.2、为创造安全和谐的生产工作环境提供指导;

2.3、能够为公司HSE体系部门制定各岗位操作规范、事故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制度提供参考依据,进而提高公司HSE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2.4、可以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供理论依据,充实教育内容,提高教育培训效果;

2.5、可以在分析事故时提供深层次的解释,进而找到预防事故的措施和方法;

2.6、可以为基层车间加强安全管理,杜绝员工“三违行为”和隐患排查治理提供有效方法和预防措施;

2.7、可以为日常生产的危害风险识别新增人为的因素,减少和降低主观人为的危害和风险。

三、供热员工心理行为特点的一些不良表现

人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根据多年的观察和了解,结合供热生产设备环境,员工素质结构,员工心理行为特点有以下一些具体的不良表现:

3.1、疲劳:体力疲劳、心理疲劳、病态疲劳。员工由于高强度、长时间作业或休息不充分产生体力疲劳;由于婚姻、家庭、人际关系、工作、利益等原因产生心理疲劳;由于长期有病或有缺陷产生病态疲劳。有的司炉员工上夜班前没有休息好,疲劳瞌睡,对出现的设备安全隐患或故障视而不见,操作失误;有的员工婚姻失败,整天心事重重,工作心不在焉;有的女员工操心孩子学习吃饭问题;有的担心医院里的家人;有的自身临时不舒服或长期疾病得不到根治。疲劳容易使人精神恍惚,注意力分散,感觉没劲,工作中易出现不安全思维和行为。

3.2、情绪失控:喜、怒、哀、乐;缺乏理智,情绪容易失控,说话办事容易冲动。有的男员工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斤斤计较,争吵甚至冲动打人;有的急于下班或参加其他活动造成的心理焦躁情绪;有的管理人员呵斥谩骂造成员工工作中情绪波动。情绪失控可以使人心跳加速,思路混乱,注意力分散,容易违反规范,办事不计后果。

3.3、习惯心理:由于长期的工作行为、工作动作习惯,导致在特殊情况下发生危险动作。有的员工观察炉膛火焰时脸正对着炉门;有的单位设备刷漆时经常搀兑汽油;有的员工揭井盖时不用工具直接用手;有的对脏乱差的生产现场习以为常无动于衷。习惯心理强化了员工的习惯性违章,一旦形成很难纠正。

3.4、侥幸心理:由于偶尔行为没有被发现或没有造成后果。有时个别管理人员违章指挥侥幸没有发生事故;有时发生事故幸好自己没在现场;有的员工偶尔违反劳动纪律迟到早退没有被发现和处理。侥幸心理经过多次试验会演变为习惯心理和自信心理,使投机行为演变为习惯性违章,最终酿成苦果。

3.5、自信心理:逞强,认为自己干非本职工作不会出问题。有的非电工员工懂一点电气知识,认为自己有能力很自信的去启停一些电气设备,违章拆接电源线;有的无电气焊证的钳工私自动电气焊作业;有的非专业司机私开单位生产用车。过分自信的心理助长了个别员工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

3.6、省能心理:花最少的力气、时间,做最多的事,获取最大的回报。有的气焊工在气焊作业时为了省事省劲将氧气和乙炔瓶放的很近,没有达到安全距离;有的车间除渣工图省事随意减少除灰除渣次数,造成除灰除渣系统堵塞或除灰除渣设备负荷加重拉断刮板或链条;有的电工图省事用铁丝代替保险丝。省能心理会逐点演变为习惯心理、侥幸心理、无所谓心理,致使员工责任心不强,偷懒,随时都会出现不安全行为。

3.7、逆反心理:因受挫折或与自己的意愿相违背,产生与正常行为相反的叛逆心理。因工作失误或其他原因受到批评或处罚,情绪低落,感觉工作没奔头,甚至发牢骚闹情绪,工作中不按要求去办;因个人矛盾,对某人产生反感,故意不服从工作安排或不配合工作;因对单位的岗位调整、工作分工、奖金分配、职务晋级等不满,造成心理失衡,自暴自弃。逆反心理必然会引导人的思维和行为偏离规范,引起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3.8、攀比心理:与各种条件环境对比后,因落后而产生的心理障碍。有的倒班员工和正常班员工攀比,心理生产一种不平衡;有的员工和其他单位比,觉得自己的工资奖金少;有的员工觉得别人的岗位比自己的舒服轻松,争着要去。攀比心理加剧会产生心理失衡,进而形成逆反心理,阻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上进心。

3.9、依赖心理:缺乏工作主动性,过分依靠他人或组织。有些人在工作者不想承担责任,得过且过,家里的事永远高于工作上的事,工作要别人多操心;有的工作前危害风险识别,依赖车间管理人员分析班长讲,自己不去观察分析动脑子,甚至看到安全隐患不去反映、处理,属于不爱操心的一类;有的车间遇到生产困难不想办法协调解决依赖上级部门;有些司炉人工可以方便处理的问题非要钳工干。依赖心理致使发现的一些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防范和处理。

3.10、老好心理:事不关己,怕麻烦,怕得罪人。有的管理人员、班组长在生产过程中看到或发现其他员工违章或处于不安全状态,不去管不去说,害怕得罪人;有的安全员看到员工没按规定劳保着装视而不见,有的人明显违章避而不谈,不依照规定处罚;看到非本单位人员随意进出生产现场或车间不闻不问;出于好心帮助其他人违章作业。老好心理使安全管理处于失控状态,随时都会爆发不安全事故,有点助纣为虐。

3.11、无所谓心理:对重要性危害性认识不足。有的员工认为烧锅炉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提不提高自身的安全技术水平无所谓;有的员工认为只要温度达标,煤炭能不能完全燃烧无所谓;有的员工碰到一些生产问题自己处理后,没有影响生产汇不汇报无所谓,为以后的不安全事故埋下隐患;有的员工怕影响自己的美观和换衣服麻烦认为干一些临时工作或小的工作时,穿不穿劳保用品无所谓。无所谓心理掩盖了安全的重要性,会使人判断失误,酿成大错。

3.11、判断失误:由于认识不够,措施不当,导致小事变大事。有的司炉工遇到突然停电时没有判断准确,盲目用事故补水泵定压,造成锅炉闸门水击断裂;有的员工发现行吊钢丝绳有一点断裂毛刺,没有及时更换造成行吊运行大故障;有的点炉前以为锅炉进出口闸门都是开的不去检查,结果运行后造成汽化。判断失误,措施自然失效。

3.13、心理素质不适合从事某项工作:意志薄弱(胆子小,遇事发慌),关键时候技术要领技术规范掌握不全。有的职工看到领导在就紧张,会说的说不出来;有的遇到突发事故就发慌,不知道该干什么或误操作;有的员工有恐高心理,站到锅炉顶上腿就打哆嗦;有的司机好胜心急喜欢开快车。心理素质不过关,掌握的技术就发挥不出来,仍然会出事。

四、员工心理行为特点与安全供热关系

供热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一般来说内因是主要的。员工是供热企业各岗位设备的具体操作者,他的工作态度、注意力、责任心、应急反应能力、技术运用等都受其当时的心理活动的支配。心理活动失常就可能导致员工的语言、行动、情绪、思维失控,使其思想和行为偏离本岗位原有的安全规程和安全状态,员工的行为过失、不安全行为及不安全状态,致使现场的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排除,甚至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而良好的心理活动可以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可以为安全供热提供稳定可靠的保障。所以说员工良好的心理行为特点是保证供热企业安全平稳运行的主观前提条件,安全供热离不开各岗位员工良好的心理行为特点;心理行为特点失控极易引起供热生产中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采取的措施

针对这种极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心理行为特点,有什么应对措施呢?我们可以采取如下一些措施来杜绝或减少不利于安全的心理行为特点的产生:

5.1、强化规章制度的约束力。用严格的岗位操作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约束员工的不良心理行为特点,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5.2、关注职工特点,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基层车间队的管理人员要注意观察员工平时在工作中的表现,分析他们在安全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特点。尤其要重点关照无视安全规程的“能”人、冒险蛮干的急性子人、烦事缠身的忧愁人、遇事凑合的懒惰人、毛手毛脚的粗心人、吊儿郎当的马虎人、喜欢依赖的懒人、技术不精的落后人、休息不好的疲惫人、初来乍到的新工人。对这些人要进行严格的安全培训和要求,促其改掉自身存在的缺点,弥补不足,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增强安全意识。

5.3、选聘安全意识强,具有良好的心理行为特点、善于团结、组织的员工当班长,发挥优秀班组长对其他员工安全行为的积极影响作用。努力提高其他管理人员的安全技术和管理能力,增强他们的意志和自制力,增强沟通交流,营造公平和谐的工作生产环境,使全体员工都有一个良好的心理行为特点。

5.4、继续落实HSE管理体系的执行,尤其是把非常实用的危害风险识别、应急预案等要素变成员工每天工作时的自觉和习惯性行为。定期让每个岗位的员工对其本岗位的危害和风险进行自我识别,单位汇总学习,并作为岗前培训和考核内容。建议基层班组在日常的班前危害风险识别时对非正常心理行为特点的员工进行危害风险识别,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5.5、根据员工心理行为特点,合理组织生产分工配合和工种岗位的安排。

5.6、积极倡导和组织员工开展健康活泼的文体活动,注意劳逸结合。

六、结论

作为供热车间安全生产的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安全心理学知识,善于观察和分析员工的心理行为特点,对症下药,努力提高安全管理的技巧和水平。随时掌握员工的愿望和动机,把安全管理由被动地事中、事后控制变为主动地事前分析、预测、控制,要使所有员工都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应该这样”,“不这样不行”。才能使各种安全规章制度、措施方法行之有效,持续长久,才能真正实现安全、平稳、优质供热。

不妥之处,恭候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安全心理学》,主编:粟继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安全人机工程学》,主编:张力廖可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心理行为范文篇6

关键词:心理教育行为分析

一、实施心理教育行为的意义

21世纪是一个国际竞争激烈、科技发展迅速的世纪。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政治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民族素质和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竞争将引起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知识结构的变化。现代社会使人们有了时间紧迫感、差别加大造成的心态不平衡、流动和变化加快带来的不安全感、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淡化以及现代生产方式与工作条件产生的单调、枯燥、孤独乏味之类的感受,于是就加剧了人们之间的心理冲突,产生浮躁、焦虑、失落、不满之类的不健康心态。另外,在心理素质上,当代人又存在意志薄弱、缺乏抵抗挫折的能力、缺乏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依赖性强、情感不稳定、危机意识不强等心理问题。因此,心理教育在未来的教育中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知识经济呼唤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人,高素质的人,最佳的体现是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展。这是对培养人的当代教育提出的要求。为达到这一要求,要注意在教育体系中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一直受单一应试教育的影响,致使学生身心整体素质发育不良。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已经很难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解决的出路是建立新型的人才素质模式,而在人的整体素质模式中心理素质是基础,对人的其他素质及人才整体素质有重要影响。

青年期是个体走向独立和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的“暴风骤雨”期,在目前的大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障碍。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重要作用就是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问题,走向成熟和成功。同时,也是帮助大学生实现社会化的主要任务。

二、心理教育行为的作用

心理教育行为是指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其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进而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教育行为。如兴趣教育、意志锻炼、性格教育、情感教育、生活技能训练、社会适应性培养等。

心理教育的目标很明确,首先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这里的心理素质是指与现代社会文化要求相适应的现代人的心理素质,与学生当前生活相适应的心理素质,以及学生进行良好学习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它居于社会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之间,是个体遗传和社会环境影响、教育要求相互作用在人的主体内部的沉淀,同时又是人的主体性格结构的核心成分,推动着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提高和优化。人的遗传素质和身体潜能开发与实现的程度,以及社会文化历史经验在人的身心结构中的内化、沉淀的程度,都可以从人的心理素质水平上得到综合反映。

其次是开发身心潜能,不仅要造就学生与未来文化相适应的一般的心理素质,更要造就学生与科技进步相适应的创造心理素质。现代心理学与脑科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潜能未能充分利用。曾任法国总理的埃德加·弗尔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人类大脑有很大一部分未经使用的潜能,有些专家估计说,其数量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心理教育可以通过一系列崭新的教育观念、方法,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最后,心理教育可以预防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主要是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来帮助人们消除不良心理,提高心理的适应能力。

三、实施心理教育行为的内涵

心理教育行为的空间有多大?我们说:它直接影响到教育行为的成功。心理教育行为贯穿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心理教育行为承担着四个方面的任务:培养、开掘、预防和补救。推进心理教育可以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切入点和侧重点,一般来说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关键能力

21世纪人的自立、自信、自强的精神,人的合作意识与交往能力,以及作为一种高层心理需求的创新意识与成长愿望,不论对社会的发展还是对人自身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德国的职业教育称这些心理素质是人的关键能力。我们的教育,就面临着要加大培养人关键能力的力度。

2.开发七种潜能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通过大量心理学的实验数据和实例的观察分析认为,人类至少有七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他认为:实践证明,每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他还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这七种智力的潜能,环境和教育对于能否使这些智力潜能得到开发和培育有重要作用。他经过研究证明:传统教育和过去在西方流行的智商测试,只重视课堂学习,忽视了社会实践。他在《多元智能》一书中指出:单纯依靠用纸笔的标准化考试,来区分学生能力的高低,考察学校教育的效果,甚至预言学生未来的成就和贡献,是片面的。这样做实际上是过分强调了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而否定了其他同样是社会所需要的智能;使学生身上许多重要智能得不到确认和开发,造成他们当中相当数量的人虽然考试成绩很好,走上社会后却不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对人才的极大浪费。

3.知识训练并重

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是心理教育的又一重要任务。社会、学校、家庭甚至自然环境等外因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身心素质等内因的作用,都可能使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甚至造成心理疾患。因此,当前一方面要加强青春期知识教育、心理卫生知识教育,以及有关膳食结构与性格调节的知识教育,通过预防性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形式的预防性心理训练,增强学生排解忧郁、承受压力、控制情绪的心理能力。同时还应当重视排除对学生产生不良心理影响的外在条件,特别是可能带来不良后果的教育方式,以防止出现由于教育方式不当而产生的群体性心理障碍。

4.排除矫治补救

排除心理障碍、治疗心理疾患是心理教育的补救功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态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和犯罪低龄化、恶性化和集团化的原因之一。对此,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和其他心理矫治手段进行补救,或者协助治疗机构进行补救,也是心理教育的紧迫任务。

5.心理贯穿教学

实施心理教育可以采用提供心理咨询、进行心理辅导、建立心理档案等特殊的作业方式,但又不能只局限于上述的专门作业方式。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同时是心理活动过程,这就要求:一方面,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增强心理教育意识,能动地发挥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开掘心理潜能、预防和治疗心理障碍与心理疾患的作用;另一方面,避免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制造学生的心理障碍,甚至引发学生的心理疾患。

6.减轻心灵负担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意义重大。过重的课外学业负担,不单压在学生身上,更压在学生心上。学生埋头于完成各项庞杂而又不甚必要的作业,就难以产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类的关心,难以有舒展的胸怀和创新的精神。减轻心灵负担,是现代教育行为要重视的一项任务。

心理行为范文篇7

儿童学习障碍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心理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学习障碍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成果在教育实践中也有了有益的应用。先前人们对学习障碍儿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认知能力和学习技能方面,然而他们的问题远非如此。与一般儿童相比,学习障碍儿童在情绪、注意、行为和社会交往方面都存在更多的问题。研究表明,如果没有解决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那么对其学业的帮助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习障碍儿童由于经常遭受学业上的失败,容易导致他们产生不良的心理,继而又对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做好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工作应建立在对他们心理的整体把握上。应当首先清楚他们的心理及行为特点,确定是否有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同时还要寻找各种问题的原因以及矫正措施,这样才能在提高学习障碍儿童的学习能力、改善学业状况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已有研究者指出,健康、积极的情绪会促使学习障碍学生学习更多新的词汇,在新的学习任务上表现得更好。

二、学习障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表现

(一)学习障碍儿童的焦虑、抑郁问题

学习障碍儿童由于学业上的失败而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和惩罚,甚至是同学的歧视,他们往往比一般儿童体验到更多的压力感,因此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研究表明,学习障碍者的特质焦虑或状态焦虑水平高于非学习障碍者,有更多的身体主诉以及睡眠障碍,并且焦虑水平与睡眠问题呈正相关。学习障碍儿童的焦虑症状主要是缺乏安全感,心里不踏实,担心自己做不好事情,不愿尝试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担心一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面对外界事物和环境的变化常常感到紧张不安、适应困难。也有研究指出,小学生、初中生与高中生的焦虑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这说明学习障碍学生在各年龄阶段一直都处于高焦虑状态中。一方面可以认为,这种持续的高焦虑状态势必会影响学习障碍儿童的学业进步;另一方面,学习障碍儿童由于学习成绩长期得不到提高,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导致其产生焦虑的情绪状态。但是目前的研究还没有揭示出儿童学习障碍与其焦虑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大多数研究只是认为学习障碍儿童具有焦虑的情绪状态,而造成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还有待于学者们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

除此之外,很多研究发现,学习障碍儿童存在比较突出的抑郁问题,他们比一般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抑郁症状。Strawderman等报告,35.85%的学习障碍儿童都有抑郁症状。另一项研究指出,学习障碍女生与非学习障碍同伴相比,存在更多的抑郁症状,且达到显著水平,她们经常伴有自卑、抑郁的情绪体验;而学习障碍男生与非学习障碍同伴之间的抑郁表现无明显的差异。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对儿童抑郁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学习障碍儿童由于学业效能感低,常常把学习的失败、挫折或困难视为难以逾越的障碍,在困难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因此,他们难以完成学习目标,容易产生失望和沮丧的情绪。

(二)学习障碍儿童的多动、注意缺陷问题

Cantwell等曾提出,注意困难是导致儿童学习障碍的重要原因。国内有研究认为,学习障碍儿童最主要的问题是基本学习能力不足和行为问题,而行为问题中最常见的是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障碍儿童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某项活动,他们很容易受无关刺激的干扰。调查表明,95%的学习障碍儿童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不是东张西望,就是做小动作。另外也有研究发现,学习障碍儿童比学习优秀儿童存在更多的多动行为,注意集中困难、冲动行为、活动过度三项比例也明显高于优良组儿童。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推测,学习障碍儿童的注意缺陷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与一般儿童相比,他们的通道容量较小,单位时间内贮存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较弱。由此可见,学习障碍儿童由于注意发展水平低,这就影响了他们听课的质量,阻碍了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最终阻碍他们获得正常的学习能力。

(三)学习障碍儿童的攻击、违纪问题

学习障碍儿童比一般儿童有更多的攻击行为。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不能处理好同伴关系,这种不良的同伴关系反过来又增加了他们对同伴群体的敌视和攻击行为。另外,哈里斯对学习障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进行研究发现,那些在学校里有严重学习不良现象的儿童的攻击行为出现频率较多,且男孩多于女孩,生理性的、言语性的攻击行为是报告中行为频率最高的,但仍有一些学习障碍儿童采取其他形式的挑衅行为,特别是自我损伤行为、仪式化行为、刻板行为和退缩行为,对他人的严重冒险行为,但极严重损伤行为较为少见。心理学家多拉德认为,攻击性行为起因于挫折。一个人朝着特定目标前进时,一旦受到阻碍,就会产生挫折感,而这种挫折感在行为上就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学习障碍儿童由于经常遭受学业上的失败,导致其成就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容易引发攻击行为。

学习障碍儿童的攻击性和课堂违纪行为是联系在一起的。研究者发现,男女学习障碍儿童在违纪、不成熟和攻击性维度上差距很大。学习障碍儿童由于成绩不如他人,在课堂上有时很难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同,因此会产生压力、挫折感和焦虑等消极的情绪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并直接转化为课堂违纪行为,通过捣乱、懒散来缓解内心的压力和获得教师的注意。

(四)学习障碍儿童的社会交往问题

1.学习障碍儿童的亲子关系

学习障碍儿童社会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亲子关系。研究发现,家庭心理环境、父母教养方式是造成学习障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家庭资源会影响学习障碍儿童的发展,尤其是学习障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学习障碍对中学生与父母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有显著影响,学习障碍学生与父母和老师的关系比较紧张。学习障碍儿童由于学业上的失败,往往使其父母感到很失望,由此父母对孩子在情感上的关怀与支持相对减少,而往往对其进行惩罚、拒绝和否认等。长此以往便会产生不良的亲子关系,而这样又加剧了儿童的学习障碍程度,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此,对于学习障碍儿童来说,加强其与家庭之间的融洽关系是相当重要的。

2.学习障碍儿童的同伴关系

通过对一般儿童的研究发现,儿童随着成长渐渐进入青少年时期,此时同伴在他们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同伴关系不良,则会对他们的学习及心理、行为等产生消极的影响。采用同伴提名法和教师评价法对同伴关系进行的研究表明,与一般儿童相比,学习障碍儿童被提到不受欢迎的次数最多,更多地属于被拒绝型,孤独感显著偏高,而同伴接受性明显低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学习障碍儿童存在攻击、退缩等不良的社会行为,同时他们又缺乏社会交往能力,以致于被班级中其他儿童孤立和排斥。一项元分析研究(Kavale&Fomess,1996)发现,约有75%的学习障碍儿童存在社交技能缺陷,表现为被同伴拒绝和社交障碍。这些儿童因对自我和人际关系的焦虑而容易产生孤独感。

3.学习障碍儿童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习障碍儿童在其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关系。教师的教学水平、个性等影响着学生,而学生的学习成绩、活动表现则影响着教师对他们的评价。一般的,教师对学习障碍儿童的评价较低,学习障碍儿童对教师有抵触情绪,师生关系紧张、淡漠。有研究表明,学习障碍儿童很少向教师讲知心话。在一项对教师的调查结果中表明,教师认为自己对学习障碍儿童关爱不够,同时也缺乏有效的教育策略,因此对帮助学习障碍儿童克服学业上的困难没有信心。学习障碍儿童最初的几次学习失败,致使教师对他们的评价过低、态度不良,导致他们产生低自我效能感,引发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如此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形成儿童稳定和持久的学习障碍。

三、学习障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

(一)学习障碍儿童的自我概念对其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

个体的自我概念与儿童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等存在密切的关系,是个体社会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的自我概念不仅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对个人的发展都很重要;低自我概念则与低学业成绩、低自我效能、辍学、抑郁等联系在一起。研究发现,学习障碍儿童与一般儿童相比,自我概念及自我评价较低(L.Boker&D.P.Cantwell,1990)。这种消极的自我概念使得学习障碍儿童有较强的自卑感,容易引发不良的情绪状态,同时对人际交往缺乏信心,从而产生孤独感及其他心理问题。然而另一项研究认为,学习障碍儿童与一般儿童在学业自我概念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在社会自我概念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导致以上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障碍儿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而研究者未能成功地解决学习障碍儿童的这一异质性问题。因此,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将学习障碍儿童细分为不同的亚类(如将学习障碍儿童分为不伴有阅读障碍和伴有阅读障碍两种),并与一般儿童进行更加严格的匹配对比,从而得到更加客观、精确的结果。

(二)学习障碍儿童的家庭因素对其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从父母的自身素质到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教育,从经济条件到情感支持都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影响。研究发现,一般儿童的父母文化程度略高于学习障碍儿童父母;一般儿童的家庭完整性状况要优于学习障碍儿童。另外,学习障碍儿童的父母比一般儿童父母的焦虑程度更高;并且认为他们的家庭环境更加混乱;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更多。研究还发现,学习障碍儿童的父母几乎认为自己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如其他儿童。他们不仅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能力差,同时也怀疑孩子的一般能力。父母的这种评价方式和态度必然会影响到其对待孩子的言行举止。由此看来,学习障碍儿童在这种家庭环境下,会体验到更多压力,最终出现一系列的心理行为问题。

四、学习障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正策略

(一)认知训练

研究发现,来自家庭和同伴的支持能够降低学习障碍儿童的适应困难。并且,良好的班级环境与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呈负相关。因此作为教育者,首先应给学习障碍儿童建立心理支持系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自我认识和评价能力。具体做法是对学习障碍儿童实施“优点轰炸”,教师发动全班同学找其优点。让其他儿童在纸上写出学习障碍儿童的优点,然后由教师在全班宣读并给与鼓励。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对学习障碍儿童抱有积极的期望和态度,就能够帮助他们减少消极情绪,提高自尊水平,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

(二)合作学习策略

教师可通过合作学习策略来增进学习障碍儿童与其他儿童之间的关系。首先,班级可以就如何向他人寻求帮助以及如何帮助别人展开讨论。如,哪些同学在数学学习上需要别人的帮助,哪些同学在语文学习上需要帮助,并根据他们的情况提出具体的帮助策略。接下来,按照讨论结果将全班同学分组,如将语文成绩好的同学与数学成绩好的同学分在一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进行合作学习。这样就能够改善学习障碍儿童的社会交往,增进他们与其他儿童之间的交流。同时,由于成员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机会增多,因而能够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为学习障碍儿童营造温暖的心理环境,从而减少他们的心理及行为问题。一项对小学生的合作学习研究发现,合作学习对同伴关系的改善有着积极的影响,学生间的接纳度和被接纳度都有普遍的提高,合作学习在较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课程兴趣明显提高,成绩差的学生表现得更为明显。

心理行为范文篇8

心理学家Ajzen[8]于1991年提出了社会心理学领域经典的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其主要研究个人主观心理因素与行为之间关系的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指出,如果个人对某项行为表现出的态度越积极,或所感受到外部规范的压力越大,对该行为所感觉到的控制越多,那么个人采取该行为的倾向就越强。作为农户,其在技术采用过程中的心理反应是指农户对实施某项行为达成概率的主观判断,反映了农户实施该行为的意愿强度。计划行为理论得到了较广泛的实证研究支持,为解释农户技术采用行为过程中的心理特征,为研究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的意愿和影响因素与该技术采用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框架模型。计划行为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学者Feshbein和Ajzen于1975年共同提出的理性行为理论(TheoryofReasonedAction,TRA)演化过来的[9]。作为农户农业技术采用而言,理性行为理论可用于分析农户的态度是如何影响到行为的,关注的是基于信息认知的心理形成过程。同时农户的技术采用行为可以通过农户的心理过程、行为倾向以及心理效应等进行合理推断,其中农户的行为倾向主要由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觉到的行为控制和行为目标共同决定(图示)。

2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用的心理学分析

2.1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用的心理过程

考察农户采用特定农业技术的心理影响作用,需要充分认识到农户这种心理活动的整个过程,从而对不同的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与影响。一般来说,农户的心理过程要经过以下3个阶段。

2.1.1农户的认知过程即在市场出现新的农业技术时,农户首先需要认知这种农业技术的特性及可能存在的优势,要大量获取该农业技术的相关知识,这个过程是农户作出相应选择行为的前提,也是其他心理过程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政府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全面准确宣传新农业技术的优点及未来的收益性情况,及时解释农户对该农业技术存在的不解之处,消除农户对该农业技术的认识误区。

2.1.2农户的情感过程情感是人们受到外界客观事物的反复刺激而形成的内心体验,其包含道德感、理智感及美感3个方面的内容[10]。作为农户是否要采用新的农业技术,取决因素之一在于其对该农业技术的内心体验程度,如果农户自身对该技术有着特定的偏好,则容易形成倾向采纳的意向。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需要及时接近与农户的情感联系,加强平时的沟通,强调该农业技术与农户生产的一致性及互补性。

2.1.3农户的意志过程该过程是农户在经历了前面的认知过程及情感过程之后作出的最终取舍决定。农户的采用决定受到所需的资金、劳动力、土地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需要政府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政策支持与技术支持来解除农户采用该农业技术的后顾之忧。

2.2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用的行为倾向

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用的行为倾向是指农户在社会农业生产方式、生产条件等制约与影响下,通过自己的农业生产活动表现出的稳定心理现象,这种行为倾向包含农户的个性心理特征与农户的个性倾向性。农户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农户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等方面因素,而农户的个性倾向性主要是指农户的个人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仰等决定农户生产行为的诸多因素。结合农户农业生产的特性及现实状况,将影响农户农业技术采用的行为倾向分为以下4个类别。

2.2.1行为态度农户的行为态度是指农户对某种技术、某种技术采用行为或选择新的农业技术时所持有的一种持续性稳定的倾向。农户这种行为态度受到自身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影响,主要由农户对农业技术的内在感受、对农业技术的情感体验和对采用该农业技术意向3个要素构成。同时,态度的3个构成要素之间具有协调一致性的功能,当农户在选择是否采用某种农业技术时,只要态度中的某一个组成要素被激活或调动起来,就会刺激到态度中的另外2个因素。且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用的行为态度具有4个方面的功能,这些功能会影响到农户的农业技术选择与评判,4个功能主要为:1)引导性功能。即当农户在考虑自身是否要采用某种农业技术,该功能会促使农户去寻求自己的这种采用决策会获得其他农户或家人的支持与赞同,甚至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奖励,而避免出现由于自己的这种技术选择而遭到他人的反对或批评。2)主动获取相关农业技术知识的功能。一旦农户倾向于采纳某种农业技术时,该功能会调动农户主动向政府部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其他农户或农业技术专家学者探求该农业技术的相关知识、经营技术及管理知识,力求充分了解该技术内容,利于自己采纳该技术从事实际农业生产活动。3)自我保护性功能。当农户真正采用某种农业技术投入到农业生产经营中后,若因为自己的农业技术操作层面、农业生产管理方面及劳动力投入等原因造成农产品产量不足或无产量的情况,这时候农户的行为态度就容易出现自我保护功能。此时农户可能表现出抱怨农业技术的不适应性、政府部门的投入过少、农业技术服务不到位、气候条件不合适、土壤条件不支持农业技术等行为,其负性态度目的更多在于掩盖自我的过失及不足之处。4)自我表现功能。农户采用某种技术,有时候并不单纯是为了经济利益的考虑,之所以要支持与采纳新的农业技术,可能是为了体现出农户的敢于尝试、敢于争先、敢于表率、敢于冒险的精神,并希望这种精神能够得到政府相关部门、其他农户或组织的认可,从而获得某种心里上的满足。

2.2.2行为目标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用的行为目标是指农户采用某种农业技术之前所预期达到的行为结果情况,若预期的结果不理想,则农户可能会放弃特定的技术选择行为,相反,则会相对积极采纳该农业技术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该目标的达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农户个人判断的准确性程度、预期结果的大小、农户个人的禀赋要素情况、政府的宣传导向预期等。如何正确引导农户树立相对客观的技术采用目标,直接影响到农业技术推广效果和农户采纳农业技术的积极性[11]。同时,作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人员需要主动帮助农户树立正确的农业经营目标,避免由于目标的过高导致最终结果的不满意。从农户经营农业生产现状来看,农户的农业技术采用目标可以分为3种:1)增产增收目标。该目标是农户之所以采纳某种农业技术的首要考虑,离开了该目标,其他目标的达成意义并不重要。在新的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该农业技术能帮助农户带来什么样的生产量、产量的经济效益如何、能不能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12]。因此,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应重点向农户宣传农业技术的经济效益,调动农户的经营积极性。2)适应性目标。该目标主要涉及到农户具备的条件能否与新的农业技术相匹配,如土壤肥沃程度是否可以栽种该农业技术品种、农户能否理解并懂得运用该农业技术等。这些问题会从客观上制约着农户采用农业技术的可能性与积极性。3)必要性目标。该目标要回答的问题是农户为什么要采用该农业技术,采用该农业技术能给农户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一项农业技术的推广与运用,都需要得到农业生产最基本单位农户的主观意愿与接受,若农户没有找到更能说明新农业技术所具有的巨大优势,采用新农业技术的必要性就要大打折扣,对新农业技术的关注度减少甚至丧失。

2.2.3主观规范农户在决定是否采用某项农业技术时,或多或少会受到其他农户、政府部门、农业经济组织或其他个人的影响,使得农户对由于采纳某项农业技术行为感受到一定的社会压力,这种社会压力就是农户主观规范的体现。主观规范的影响机理在于外部因素的刺激于农户的思维中,并由这种思维导致农户出现相应的决策行为。根据农户的农业技术经营特点,农户对于某项农业技术的采用与否,会受到以下一些社会压力的影响:1)来自政府农业相关部门的压力。农业部门为了更好地完成国家的农业技术推广任务,很多时候会采取行政性手段要求对应地方的农户必须采纳该农业技术。虽然在农户非自愿采用的情况下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与货币补贴,甚至会帮助农户联系市场,做好农产品产出的销售工作,但这种推广模式仍然具有一定的隐患性。农户的积极性与投入可能会相应减少,甚至不去管理这种农业技术的生产过程,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效果不佳。2)来自农业经济组织的压力。随着国家对农业、农民、农村的不断重视与加强投入,许多地方都建立起相应的农业经济组织,如农业协会、农业合作社等形式的组织,这些组织除了负责协调农户的生产、销售、管理和培训等工作外,整个组织本身对成员农户会形成特定的行为规范,如农业生产规范、农产品销售规定、农户生产培训要求等,构成了农户从事农业技术生产的压力来源。同时,有些农业经济组织为了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的工作要求,会对农户的技术选择采取一定的施压行为,促使农户按照农业经济组织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要求组织农业生产活动。3)来自其他农户的压力。当前,农业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逐步呈现出群体效应和规模效应,一项农业技术的应用往往会在同一地方得到大力的推广。作为农业技术推广地区的农户,个人的农业技术决策不再是孤立的行为,周边的其他农户对某种农业技术的采用情况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其行为。如果同村或同镇里面的绝大部分农户都采纳了某种农业技术,那么该农户采纳的意愿明显会偏高。4)来自农业技术人员或专家的压力。鉴于对农村农业生产的重视加强,农业管理部门会经常组织相应的农业技术专家和学者为广大农户提供新的农业技术培训,在宣传农业技术的同时引导农户积极采用新的农业技术。虽然这种培训在一定程度消除了农户对新农业技术认知的障碍,为农户的技术选择提供了充分的信息来源,但某种程度上却反映了农户的选择行为受到了这些专家的一定影响作用。

2.2.4控制认知当农户面对新的农业技术需要决策时,农户能否充分把握自己的行为意向,并在面对干扰和冲突时,及时通过促进相关信息的加工,并调整与采用决策相关的行为来灵活适应当前的需求,这就涉及到农户对技术采用的控制认知。控制认知在解释农户对冲突应对措施方面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是农户行为自主性的充分体现。结合农户农业技术采纳的实际情况而言,农户需要对以下3个方面的情景进行信息加工与主观调整,增强自身的控制认知,适应技术采用的需求:1)农户对所拥有的农业生产条件的控制认知。农业技术的采用与农业生产需要具备大量的农业生产条件支持,如农业投入资金、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生产土壤条件、农业生产气候适应性情况等,对这些条件的深入信息分析与加工,会增强农户采用某农业技术的信心。2)农户对农业技术产出市场前景的控制认知。评判农业技术的标准,并不是对农业技术本身进行测量,而要根据该农业技术带来的市场产出情况,以及这种产出能否为当前的市场所接受和认可[13]。如果农业产出得不到广大消费者及农产品经销商的支持,那么农业技术的采用结果就会大打折扣。3)农户对农业技术获得政策支持与补贴可能性的控制认知。一项农业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外部的刺激与诱因是农户选择行为的重要助推力。当农户感知到自己的技术采用行为会得到政策的优惠与货币的相应补贴时,其采纳该农业技术的动力就会明显增强。

2.3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用的心理效应

在新的农业技术推广运用过程中,尽管政府部门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通过各种策略来告知农户,该农业技术具有多大的经济价值,但是农户却不一定会接受。农户是否愿意采用某种农业技术,建立在其对该农业技术经济价值评估的基础上,还受到其他多种心理效应的影响。因此,作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更好地向广大农户推广新的农业技术,就需要对这些影响农户采用行为的心理效应有所了解。笔者认为,影响到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用的心理效应有以下4种。2.3.1对比困难效应对于农户而言,在采用农业技术之前要确定该农业技术的真正经济价值是相当困难的,而且这种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农户很难在原有的农业技术与新的农业技术之间做比较,这就是对比困难效应。因此,当农户难以比较新旧农业技术的优劣时,他们就可能更倾向于继续维持原有的农业技术生产,而不愿意冒着风险去尝试新的农业技术。2.3.2转换成本效应该效应指当农户放弃原有的农业技术而采用一项新的农业技术时,需要的投资越大,农户对该新农业技术的采用可能性就越低。当然,这种转换成本具有短期效应,如果农户在投资新农业技术后的一段时间内能获得较好的农业产出,那么这种基于转移成本的农户维持原有农业技术生产的动力就不是永恒的。2.3.3成本分担效应对于很多农户来说,若采用一项新的农业技术需要农户一次性大量的投资,或这种投资全部由农户个人承担,那么农户采用该农业技术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冲击。因此,如果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帮农户承担一部分的资金投入,如货币补贴、减免税费等,或为农户的投资提供信用担保,让农户能够从金融机构筹措到部分农业生产资金,则会大大调动农户的技术采用热情。2.3.4损失-收益效应农户在进行技术采用决策时,会在心里将这种行为构建为权衡收益与损失的构架。当农户感觉到某一技术的采用带来的是“损失”而不是“收益”时,农户的采用意愿就会受到负面的影响,这就是损失-收益效应。例如,当农业部门对农户技术采用进行补贴时,是在采用之前给予农户相应的货币补贴,还是在采用农业技术后并形成农业产出时才给予一定的货币补贴,虽然这两种方法的补贴额度是一样的,但不同的做法会由于农户的损失-收益效应存在而产生不同的感觉。显然,第一种做法更容易让农户感受到农业技术采用的补助吸引力。

3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心理分析的启示

从上述分析看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对新的农业技术进行推广时不仅要认识到农户心理影响作用的存在及识别农户心理作用的差异性,还要借助一些手段来引导农户的心理,进而提高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与运用效果,以此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作好坚实的基础工作。

3.1正确认识农户心理影响作用的存在

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一线人员,是许多农业技术的终端采用者。在面临新农业技术决策时,虽然新农业技术的经济效益前景会影响到农户对农业技术的判断与选择,但是农户作为一个行为主体,其特定的行为方式必然会受到其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在农业技术推广与运用过程中,作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必须正确认识到农户心理对其行为的影响作用,从而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推广措施提供依据。

3.2正确识别农户心理作用的差异性

虽然农户的行为总是会受到其自身心理特征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农户文化程度的不同、年龄的差异、农户自身经济条件的不同、以及农户从事主要职业的区别,这些因素会共同作用于农户的心理感知与判断,从而导致同一地区的农户在面临同样的新农业技术抉择时,其行为表现可能相差甚远。因此,作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宣传新型农业技术或先进农业技术时,要综合考虑到农户心理影响的差异特征,做到有的放矢。

3.3正确引导农户心理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心理行为范文篇9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个人投资;心理行为;现状;建议

1行为金融学理论概述

行为金融学理论,其实就是把心理学及经济学中的一些核心内容进行结合,然后对决策进行全面分析,其中我们应当注意的是,它通过合理运用实验的方法,能够对投资结构开展非常有效的处理。在实际投资过程中,投资者既不可以呈现为风险偏好型,同时也不可以呈现为风险规避型,必须对关注对象进行合理的整合。

2我国投资者投资心理行为现状分析

就目前情况来看,通过对国内交易市场进行大量调查和分析发现,投资者投资心理一般包括以下几种。(1)过于自信。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并没有对自己有正确、客观的认识,而且在实际投资的时候,经常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如果不能够对决策进行正确的分析,很容易造成决策失误,最终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对投资者开展相关的分析可以发现,有很多投资者持仓的份额都比较大,而且有一些会高于80%。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获利预期过高造成的。(2)过度投机心理。在实际投资的时候,有一些投资者当遇到突发情况或者获取相关信息时,会出现反应过度的问题,而还有一部分投资者则是反应不足。只有根据所获取信息做出更为合理的反应,才能确保投资行为的合理性。(3)处置效应心理。当在对处置效应开展实际调查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够获得短时利益,他们可以通过卖出行为获得盈利。当股票处于亏损状态的时候,及时将其卖出,这种处置方式被称作“售赢守亏”效应。(4)羊群效应。羊群效应主要是指在实际交易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非理性群体行为,而且这种心理在金融市场中非常普遍。

3行为金融学对证券投资行为的影响

行为金融学对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它可以对人们的投资行为做出正确指导。通过对投资人自身的心理及行为等方面开展分析,帮助人们采取更合理的决策,从而有效减少风险,使人们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此外,人们在进行证券投资的时候,能够有效减少盲从心理。对于证券投资活动而言,它的主要目的是把闲散资金有效集中,然后再通过合理的资本运作提高其价值,从而使投资人从中获得收益。大多数投资者都具有“趋利避害”的心理,然而由于人们往往都有比较严重的从众心理,而且很难对市场信息进行准确的把握,民众更加注重经济收益,从而导致交易市场出现羊群效应,最终可能会为投资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受到周围因素及他人主观意识的影响和干扰,导致自身行为出现一定偏差。金融市场非常多变,由于人们很难及时准确地获取市场信息,所以就会造成他们的投资行为受到影响。通过分析发现,市场发生变化时也会造成人们产生一定的行为偏差,如果投资者未能合理分析价格走向,或者未能正确估算股票价格,都会使投资风险进一步加大。

4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个人投资心理行为建议

4.1增强技术分析比重。在实际对投资者行为开展分析的过程中,应注重对股票未来走势的分析。在技术分析方面,在对量和价进行分析的时候,必须满足相关标准,从而提高监督管控水平。第一,需要对股票未来的走势开展全面分析。如果股票一直处于下行趋势,这种情况的存在必然会导致量价关系产生一些多变的问题,为了能够避免出现此类问题,需要落实更为系统化的反向参考机制,通过采取这种方式,可以保证趋势得到有效确立。当趋势维持一定的时间之后,相关的技术分析人员必须进行有效的判定管理,同时要对趋势交易开展更为全面的分析。在对证券价格趋势进行合理确定的时候,必须综合实际情况来开展。第二,要对支撑线及阻力线等开展合理分析,特别是对具有一定投资价值的项目,必须开展合理统筹分析。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保证阻力参数符合标准。此外,这不仅有利于满足销售心理,对平衡控制的顺利实现也有一定的帮助。4.2强化投资策略。在对管理机制进行优化的时候,需要对投资者自身的心理素质等开展合理的分析。首先,需要更加重视对本金的统筹分析。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应当始终坚持本金不流失的原则。而对于分散投资而言,除了要对具体的投资类型开展分析之外,还应开展更加有效的资金管理工作,保证能够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合理处理,针对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统筹整合。其次,在进行投资的时候,作为理性投资者,不可以一次性买进太多股票,这样很容易导致自身的注意力出现过度分散。此外,作为投资者,交易活动不可以太过频繁,这可能会导致追涨杀跌的情况出现,而且交易成本也会使得资金出现严重流失,最终会对交易水平带来严重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投资者必须尽量减少盲目性。最后,应当做到对信息真实性及可靠性的有效甄别,防止受到不正规渠道信息的影响。4.3优化差异化管理机制。(1)个人投资者。作为个人投资者,一定要对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并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以一种积极健康的投资心态参与到投资活动中,尽量不要做出投机行为。与此同时,个人投资者应当树立正确的投资意识及维权意识,这样当自身利益受到不正当损害的时候,要做到及时维权。(2)券商投资。中介机构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加强内部控制,并不断提升风险防范意识,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综合水平。此外,要加大内部控制措施的执行力度,提升自身竞争力,通过对管理机制进行合理优化,可以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很大的帮助。(3)政府监管。加大对证券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于内幕交易,要给予严惩,对现有的投资者保护机制进行完善,努力创造出良好的投资氛围。

5结论

综上所述,在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个人投资心理行为研究机制中,一定要从不同角度来对未来发展趋势开展有效分析,对现有的风险预防措施进行不断完善,同时要积极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促进证券交易市场健康稳定发展。通常情况下,金融市场都比较复杂,在进行证券投资的时候,要对投资人心理及其主要的行为开展合理的分析,找出导致人们投资失败的根本原因,并据此制定出合理的应对策略,使金融学所具有的价值得到有效发挥,减少交易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引导投资者做出理性的决策,使人们从中获得更好的效益,促进社会更加稳定快速的发展。从行为金融学的层面对证券投资开展综合分析,可以为证券投资提供全新的视角。就目前来看,国内证券市场中存在非常严重的“跟风”现象,这样一来,很容易造成市场预测出现比较严重的偏差,最终导致股票价格的偏离。如果能够有效利用行为金融学对证券投资进行综合的分析,将会帮助投资者做出更加合理的投资决策。股市交易的本质属于群体行为,并且他们的决策能够对股市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作为证券投资者,必须清楚把握大多数人的投资心理,并从中找寻合理的投资机会,有效规避风险,从而获取较好的收益。

参考文献

[1]饶育蕾,盛虎.经理人心理和行为偏差对企业投资影响的研究评述[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4).

[2]池丽旭,庄心田.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情绪研究[J].管理科学,2010(3).

[3]王美今,孙建军.中国股市收益、收益波动与投资者情绪[J].经济研究,2004(10).

[4]王舒曼.投资者情绪变动与股市收益率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6(2).

[5]葛桂君.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股市中小板收益特征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3(5).

[6]吴海燕,杨朝军,龚霄.创业板投资者情绪及其收益率相关性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12(3).

心理行为范文篇10

传统金融学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的,其核心内容是“有效市场假说。”理性人假设通常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以效用最大化作为目标;二是能够对一切信息能够进行正确的加工和处理。但是,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市场中存在着许多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的异象,这表明基于理性投资者假设的有效市场假说存在着内在缺陷。赞同这种观点的金融学家认为,投资者并非是完全理性的,金融学研究应采用不同于理性行为模型的其他人类行为模型,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行为研究方法引进到金融学的研究中来。在这种背景下,近年来以研究金融市场参与者非理性行为的行为金融学得以日益兴盛起来。作为一门新兴的经济学科,行为金融学的兴起,为传统金融学在解释现实的经济世界中所遇到的难题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行为金融学产生的意义在于确立了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在决策、行为以及市场定价中的作用和地位,否定了传统金融理论关于投资者理性的简单假设,更加符合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对于投资者而言,其指导意义在于:可以采取针对非理性市场行为的投资策略来实现投资目标。行为金融学主要讨论心理行为因素引起的投资者在市场行为中的偏差与反常,它试图通过投资心理因素来解释金融领域中观察到的反常情况,着重解释投资者在判断决策时为何会产生系统性错误。传统的金融理论大多隐含完全信息的假设,但事实上,即使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信息也是不充分的。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投资者的决策往往不完全是依据已有的信息,而是依据对其他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的判断来进行决策,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羊群行为”。行为金融学在研究资产定价过程中对人的心理因素的重视,无疑与为我们开拓了一片新视野。行为金融学理论着重分析金融市场中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投资者的失误偏差和市场的反常。它基于心理学的原则,把金融投资过程视为一个心理过程,包括对市场的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认知过程往往会产生系统性的认知偏差;情绪过程可能会导致系统性或非系统性的情绪偏差;意志过程可能既可能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又可能受到情绪偏差的影响,这些个体偏差加上金融市场上可能的群体偏差或羊群效应,可能导致投资或投资组合中的决策偏差。投资决策偏差就会使资产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导致资产定价的偏差。而资产定价偏差往往会反过来影响投资者对资产价值的判断,进一步产生认知偏差与情绪偏差,这就形成一种反馈机制。如果这种反馈机制受到市场其他因素的激励或强化,就会形成一种不断放大的效应。行为金融学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因素有可能造成主观错误,如过度自信等,这些主观错误会造成投资者在市场中的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是投资者对市场信息的两种失当反应。投资者所犯的这些心理错误会导致其对未来收益的期望值的改变。行为金融学的目的就是要发现投资者对新信息的过度反应或者不足反应的情况,从而找出适当的投资策略。因此,它不仅是对传统金融学理论的革命,也是传统投资决策范式的修正。

二、金融市场中的心理分析

在传统的金融市场上,最受推崇、应用最广泛的金融分析方法是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分析方法。基本面分析是以基本的宏观经济数据和微观财务数据作为投资分析的基础,是一种比较客观的分析法,其核心是市场参与者对资料数据进行理性的分析评估并一贯坚持利用它们。技术分析是指以市场价格、成交量、价和量的变化以及完成这些变化所经历的时间等市场行为作为分析的基础,是一种通过人们的主观经验来判断市场未来走向的分析法。相对而言,心理分析法则是沿用了“从市场心理到价格”的分析思路,它认为投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经常受到心理因素的支配。由此出发,心理分析法以市场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变化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作为分析基础,通过推测市场主导势力控制者的心理价格定位,分析主导资金的流向来判断未来市场的走向。一言以蔽之,心理分析法基于市场心理分析价格,强调市场心理是影响价格的最主要因素。较之已经完全体系化、理论化、系统化的基本分析法和技术分析法,心理分析法相对比较薄弱,但行为金融学研究表明,心理分析法在对某些市场重大转折点的心理把握和弥补其他分析方法的不足方面具有独到之处。按照行为金融学的观点,在参与市场的行为中,投资者总会依据他们的主观判断和客观因素做出买卖决定,亦即投资者同时在用感性和理性两种方式对待市场。如果把基本分析视为对客观因素的分析,技术分析视为对主观因素的分析,那么,心理分析法的优势在于,它以同时具有感性和理性两种情态的投资者的心理预期为基础,既包含主观因素也包含客观因素,介于客观和主观之间、感性和理性之间;它填补了基本面分析法和技术面分析法的空白,以一个更中立、更平和的态度预测市场方向,使偏理性和偏感性的预期分析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对市场走向做出一个更准确的判断。可以这样说,行为金融学的崛起使得金融学家不能再忽视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但心理分析法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心理分析要准确把握市场投资者群体的心态,这隐含了一个假定,就是所收集的市场调查信息和投资者意见代表了整个市场的态度,并且对分析预测市场的转折点能起到帮助作用,但要全面收集市场调查信息和投资者意见来测量市场的态度是有难度的。其次,心理分析法的缺陷是难以对投资者进入或者退出投资场所的时机进行精确把握。

三、改善心理范式与投资判断

行为金融学的崛起,提供给人们另一个思考方向,引发了人们对于投资过程中深层次心态的重视。行为金融学提供了一些可以预见的投资心理误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能够帮助投资者改善心理范式,提升投资效率。

(一)重视情商的培育

投资心理范式可以分为理性层次与非理性层次。理性层次主要涉及投资者在投资方面的知识及智慧的高低、对经济状况及股票等投资工具分析预测的能力,可以称之为投资智商;非理性层次主要涉及投资者自我情绪的理解与控制、判断和控制他人情绪的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及自我激励与自我意识能力,可以称为投资情商。行为金融学更多地是从情商的角度看投资——人们在投资时受到的心理因素的控制,远大于理性的思考,如果不能够预先知道这种情境,事先约束自己,并时时警惕自己,则难免陷入投资误区。在行为金融学看来,情商比智商重要,绝大多数的投资者由于无法分辨负面情绪并加以控制,使其成了投资成功最大的障碍。

(二)避免被错误信息误导

正确的推断决策取决于抛弃各种错误的金融信息处理习惯,为了避免推断决策中启发式偏差的影响,投资者首先要尽量做到全面理解数据,避免以偏概全;同时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投资行为是否被个人偏好或投资大众的力量所左右,这两方面的力量可能会同时发生作用,并且都会受到种种外来信息因素的影响。对于投资要有现实的态度,在投资时要预计到最坏的事情发生;应学会比较正面的和负面的消息,努力找出市场上最乐观和最悲观的判断,注意是否存在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的倾向;要养成对所有的问题同时看到两个方面的良好习惯,通过自己的正反两方面思考去得出结论,同时应当尽可能地不断根据事态的变化对其进行修正。投资者怎样看待损失和收益,对其投资决策有很大的影响。面对同样一组选择,可以做出不同的决定。在做决定的时候,最好要从各种角度来衡量问题。不仅要全面权衡各种利弊,也要能够用不同的表述方式思考眼前的问题。

(三)与投资氛围保持一定距离

金融市场的环境,以及频繁接触、关系紧密的人群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投资经验等,都会影响一个人投资心理范式的形成,进而影响其对市场的看法和投资决策。为了避免产生投资决策中的从众心理,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学会独立思考,不要深陷于各种投资群体的集体氛围。因此,建议投资者应该设法与投资的情境保持距离。远离投资情境可以分为两大类,首先是要远离所投资产品,想办法让自己不知道手中所投资产品的价格,避免受到所投资产品价格一时波动的影响而做出错误的决策;其次是要远离市场,也就是离开投资大众,避免受到市场气氛的影响,盲目从众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四)用投资规则与计划约束投资行为

克服人性的弱点并非易事,因此,投资者往往需要有一些规则或计划限制自己,以免被情绪影响投资决策。投资者的情绪之所以那么容易波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金融市场上充满不确定性。因此若想避免情绪的波动,首要的方法,就是要降低投资的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说,价值型投资提供了一种主要心理机制,投资者可籍此与市场情绪之间保持距离。而投资高风险的投资工具,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风险管理,风险降低了,投资人自然就会心态平和一些,避免屈服于一时冲动的心理倾向,欠理智地做出一些错误的投资决策。从实证的角度看,国外指数基金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在一个中长期的牛市行情中,主动配置型基金由于频繁操作、过分关注市场的短期波动等原因,往往难以战胜市场;而指数基金采用被动式管理的策略,既可以有效降低非系统性风险,又能降低交易成本,因而能在经济的总体上升中把握长期收益。性格不同的人,其心理范式往往也有明显的区别。作为投资者,应当保持理性,不断提高把握自己情感的能力,从而做出最符合自己心理特点的投资决策。因而,不同的投资者需要制定不同的情绪控制计划,严格遵守,长期按照计划去做。

四、寻找行为偏差中的投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