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效应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16:09:44

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范文篇1

统一战线工作的任务是要实现大团结、大联合,那么,团结和凝聚社会各阶层人士、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调动他们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的力量,势必成为我们党的统战工作的一项战略重点和新的增长点。依照心理学的观点,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就要激发人的动机,从而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也即激励。激励理论是政治行为研究的核心问题。激励,是政治行为的心理动力,它是开启行为的钥匙和按钮。每个按钮都对应着某种行为,因此,每个人都需要自我激励,需要得到来自团体、组织和同伴等各个方面的激励和相互之间的激励。为了实现统战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就不能不注意对激励理论的运用。通常,激励表现为外界所施加的推动力或吸引力,激发成自身的推动力,使得组织目标变为个人的目标。任何一个个体的行为都必然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或刺激,这种刺激和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消化和吸收,会产生一种自我的内在动力,从而使个体被动接受的“要我做”转化为积极主动的“我要做”。这种“自动力”越强大,行为也就越发的积极主动,反之亦然。然而,这种自我动力也离不开个体自身的因素。同样强度的影响或刺激,对于不同的个体所产生的“自动力”很有可能是强弱悬殊的,进而对每个人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人们产生这种“自动力”的基础就是自身需要的被满足。这些需要包括基本的生理需要,如衣、食、住、行等,也包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如自尊、地位以及归属感的需要。早在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就在《人的动机理论》一文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他将人们的各种强烈程度不同的需要划分为5个层次,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统战工作中,想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就要了解各个工作对象的各种需要,并设法去满足他们的需要,建立各种激励机制,否则,就很有可能影响最终目标的实现。

(一)目标激励和奖励激励

2007年底,上海市松江区委统战部在总结统战工作时就感到,基层统战工作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统战工作者缺乏激情。针对这种情况,松江区委统战部提出了“快乐工作法”[1],注重目标激励,在实际工作中强调最高目标与最低目标,让大家在规定的限度内快乐的工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建立健全成果评估体系和奖励激励机制,把快乐工作状态和成效与提级晋职、先进评比、奖金发放、福利待遇等挂钩,让大家分享快乐带来的工作成就感。上述例子是一种目标激励和奖励激励相结合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激励者确立的目标要因人而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这样才会有吸引力。努力后的成功效应,不仅是来自容易的工作获得成功,而且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以达到成功的境地,完成政治工作的同时达到心理上的满足。而奖励激励,或者说表彰激励,可以起到树立典型、弘扬正气,积极引导人们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自2010年起,每年都由中央统战部主办“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以深入挖掘并集中宣传一批率先转变发展方式并做出突出成绩、取得成功经验的民营企业典型,为党和政府促进民营经济和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为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供经验借鉴和舆论支持,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实现更大作为。在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的实践工作中,也开展了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表彰活动,形成了全国、市、区县三级表彰机制,鼓励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新阶层人士;在“两新”组织中评选“党建之友”,鼓励支持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新阶层人士。

(二)榜样激励

通过上述评选和表彰,不但可以积极宣传人们的先进事迹及其对社会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帮助其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扩大社会影响,而且还起榜样激励的作用。在战争心理学中,榜样激励是指以指挥者自身的行为,用表率的作用来激励人们的斗志和士气。古代兵家都十分重视榜样的激励作用,如《尉缭子》中就说过:“故战者必本乎率身以励众士,如心之使四肢也。志不立则士不死节,是不死劫则众不战。”[3]还有“将帅者心也,群下者支节也,其心动以诚,则支节必利;其心动以疑,则支节必背。夫将不心制,卒不节动,虽胜,幸胜也。非攻全也。”[4]这就是说只有将帅身先士卒,才能使士卒听从指挥,如同指挥四肢一样。那么在统战实践中,通过树立典型带动和引领他人,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近年来,金山区在非公人士中广泛开展了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建工作者、优秀党建之友、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劳动模范、领军人物、杰出青年等推荐评选活动。[5]这些获得表彰的人能起到示范、引领和带动的作用,从而发挥从众效应的优势,使更多的人向这些典型靠拢,向我们党所引导鼓励的方向发展,激励各方面人士为社会做贡献的积极性,合理满足他们的政治诉求。

(三)口号激励

“一个有力的口号比起一枚重型炮弹的威力有时甚至要大千百倍。”[6]———斯大林曾经深刻地说明了口号激励在战争中的作用。口号激励,是指通过提出言简意赅的口号来鼓舞人心,激励士气。运用口号激励士气,关键在于选择适宜的口号和适当的时机。例如,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动,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大祸,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向着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卖国贼展开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首先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一九三五年华北事变以后,又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口号,不论什么人,什么派别,什么武装队伍,什么阶级,只要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都应联合起来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1948年4月底,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中国共产党为动员全国各阶层人民实现建立新中国的光荣使命,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五一口号”得到了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他们发表宣言、通电和谈话,并接受邀请奔赴解放区,与中国共商建国大计。在“五一”口号的带动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这是我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标志着各派和无党派人士公开、自觉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标志着各派和无党派人士坚定地走上了新民主主义的道路,标志着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揭开了新的一页。[7]

(四)情感激励

《孙子兵法》中有一段脍炙人口的论述:“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这说明只有将帅对士卒怀有深厚的情感,对他们关怀和厚爱,甚至像父母那样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才能真正地赢得人心,激励士气。《尉缭子》指出:“夫勤劳之师,将必先己。暑不张盖,寒不重衣,险必下步,军井成而后饮,军食熟而后饭,军垒成而后舍,劳佚必以身同之。如此,师虽久而不老不弊。”[8]如果指挥者不能与士兵们同甘共苦,不能吃苦在先享乐在后,他们之间就不可能有感人的心理联系,士兵们也就不可能保持昂扬的斗志。在统战工作的实践中也存在着同样的道理,我们通过各种谈心、座谈活动、心理疏导、走访慰问等,搭建人际心理信息的联系,从而促成了人际心理效应的发挥。此部分将在下一节详述。

二、人际心理效应与统战工作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9]“人的本质并不是人的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0]这里所说的“社会联系”和一切“生产关系”,归根到底都表现为建立在生产关系上的人际沟通和人际关系。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揭示了人际关系与人的本质的联系,提供了正确的人际关系理论。人是需要交往的,每个人都渴望精神上的寄托和组织上的归属;人是需要合群的,每个人都想寻求知音,希望被他人所关心、注意和同情。通过交流各自的信息,诉说各自的喜怒哀乐,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人际心理需要。在统战工作中,人们通过彼此间的人际心理信息沟通,促进相互之间思想感情的交流,产生亲密的情感,从而增强统一战线的凝聚力。

在统一战线工作中,无论是老年人、中年人或青年人,都有通过沟通来联络感情的心理需求。对老年人来说,更是不可忽视的生活动力源泉之一。如果工作中缺乏对老年人的人际沟通和情感交流,或老年人之间缺乏这种沟通与交流,就会使他们倍感空虚、抑郁和寂寞,还会促使脑细胞萎缩。对中年人来说,加强同志间的情感交流,也是促使其事业成功的因素之一。当他们在事业遇到困难而感到苦恼时,同事间一句暖人的话语,一个亲切的举动,都能使他得到情感的满足,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而受到鼓舞。对青年人来说,积极的人际心理沟通,健康的情感交流,会使身心受到强烈的感染,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性格心理特征。另外,注重心理疏导和心理安抚,及时排忧解难,充分发挥人际心理效应的优势,还可以促成人们保持良好和平衡的心态。如在少数民族工作中,上海市长宁区程家桥街道党工委长期坚持四必访制度,做到社区民族同胞患重病、骨干生病、特困家庭、下待岗必访。同时对现有52位少数民族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展开了调研,长期坚持关爱老人的“牛奶工程”,让每位80岁以上的少数民族老人每天免费享受一瓶牛奶。街道发挥校区统战干部、民族联分会骨干、楼组长以及少数民族党员的独特优势,相互结对实施关心照顾。他们按照民族工作制度,对新入住民族同胞送去问候和联系服务卡;每季度都对困难的少数民族同胞予以关心,节假日送上问候;每年制定“一月一活动”计划,积极开展社区民族活动,特别是每年春节前夕,坚持举行社区来沪少数民族团拜会活动;同时,街道依靠两级民族服务网络,通过定期走访,召开居代会、少数民族利益诉求座谈会,定期发放少数民族问卷调查表,全面了解他们的困难与忧愁。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进行了人际沟通和情感交流,而且还增加了民族之间的联系与友情。而中共松江区委统战部则通过心理疏导和心理安抚,在拉近人际心理距离的同时,还提高了大家的心理承受能力,促使大家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能够保持心态的平衡。如举办心理讲座、开展谈心活动、开设网上心理咨询等方法,促成大家的健康心态。在此基础上,注重就事论理解心结,针对金融危机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冲击,邀请政策专家、政府领导讲应对策略,引导统战工作者认清形势、树立信心,从容应对;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了解情况,加强引导,帮助大家树立信心;深入走访台、侨资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针对部分家庭和个人实际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主动进行心理安抚,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针对一些同志渴望进步却又心存迷茫的情况,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他们克服盲目攀比心理,调整积极工作的心态。此外,如2011年10月1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向各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通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12]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以梁亮胜为团长的香港广东客属社团联合总会访京团全体成员。[13]这样的通报和接见都满足了被通报、被接见人士的政治诉求和人际心理需求,使他们感到自己是我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再如10月20日,在天津举行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的第七次会谈,延续了两会协商为两岸促合作、为民众谋福祉的基本宗旨。[14]通过深入协商,不仅互通了信息,还加强了两岸的经贸往来,更重要的是在人际心理上增进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这将有助于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真诚愿望,推动两会协商取得新的更大成果。人际心理效应还可以带动合力效应的产生。“合力”在力学上是指若干个力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所产生的总的作用。而这里所说的“合力”,是指人的力量、能力的有机结合。我们通常所说的“团结就是力量”,也是这个道理。进行统一战线的人际心理沟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这个总的目标而奋斗,就会产生合力效应,增大整体的力量,使1+1>2。从横向沟通来看,统战的各项工作、各部门、各统战群体以及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理顺,内耗消除,变得融洽、亲密,创造民主、团结、互助的心理气氛,就会形成统一战线的强大内聚力。统一战线对各方面的吸引力越大,各方面努力进取的力量就越大,这个整体的合力效应就越显著,整体力量也就会大为增强。否则,各方面之间关系紧张,内耗严重,就会产生“负合力”,影响整体效应的发挥。从纵向沟通看,统一战线工作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上下一致,齐心合力,为这个目标的实现而奋斗;同时,整体的奋斗目标也不排斥各部门、各群体、各成员单个的奋斗目标。事实上,每个成员对各自目标的不懈追求,成了各自人生的动力。关键是要尽量使个人的小目标与整体的大目标一致起来,并且使个人能够自觉地选择与整体目标相一致的目标。这个问题解决了,就能真正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实现整体效应。

三、社会传播效应与统战工作

我们党的统战工作的一个关键就是转变统战各方面的态度。改变态度,是要把设计好的信息传递给目标对象,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的传播以产生改变态度的效果,这就涉及社会传播效应的应用。这里所说的社会传播效应,包括大众传播效应和人际传播效应。

(一)大众传播效应

在传播学中,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体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专业化的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活动。以电视媒体中主持人传播为例,其大众传播效应使得受众很容易把主持人和其所在节目及所在媒介自觉地结合在一起来记忆。例如一提到吴小莉,第一反应就是凤凰卫视,一提到李瑞英,就会想起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这其实就是主持人传播中的大众传播效应所起到的效果。正因为主持人传播中具有这种传播效果,在媒介产业化转型和发展的今天,打造品牌主持人和品牌栏目也就成为各个媒体争相效仿的手段,特别是自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节目成功之后,各个电视台争相模仿这种以打造品牌栏目和品牌主持人为宗旨的营运手段。[15]在统战工作中,同样可以以打造品牌产生大众传播效应。如上海市长宁区华阳社区综合党委就着力于打造党建工作品牌。其成立的“心灵之约”俱乐部,以“心灵之约”为主题品牌,开展了“心灵之约、情牵华阳”、“心灵之约,牵手长宁———青年拓展训练”等大型交友类活动。同时,“心灵之约”品牌还参与了区社会工作党委、区党员服务中心和街道举办的各项大型活动,引领着新社会阶层从年初的“欢乐在华阳”———元宵节活动、“三八”妇女节,到年中的科技节、读书节、社区运动会,至年末的“红色箴言革命诗歌吟诵会”、“多媒体之夜”等等,在“两新”领域形成了“活动一次、辐射一片、带动一批、深入一层”的效应。[16]这种大众传播的品牌效应在对新侨人士的统战工作中也将发挥优势。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在探索新时期为代表性人士做好服务工作的新方法的过程中,就试图以项目化运作加强与侨界代表性人士联系,为新侨提供事业发展平台。他们尝试通过“资源整合、项目动作”的方式,通过“项目带动型”,逐步形成“项目———品牌———机制”的侨联工作新的发展模式。通过这种项目化运作,一方面有利于侨联品牌的建设,提升侨联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另一方面更好地适应新侨人士所具有的实现社会价值的需求,满足了其一定的心理需要,也能促使侨联工作更具发散性,活动空间更加广阔。[17]上述例子中不仅运用了大众传播的品牌效应,而且还涉及人际传播效应,注重对代表性人士的统战工作,通过他们带动其所属群体以及群体之间的统战联系。

心理效应范文篇2

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之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有效交往过程中,社会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者的影响作用。现实生活和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都证明: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今后交往中的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人在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好与坏,关系到今后人们对其评价如何,它往往决定着今后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第一印象不好,彼此以后可能就不会继续交往,也很难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了解首因效应的意义在于能使我们自觉地利用这一社会心理效应,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服务,帮助我们顺利地进入人际交往。这一方面的意义,对于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在领导活动和管理活动等现实人际交往活动中,给交往对象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对于工作顺利、有效开展起着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作用。开端不好,就是今后花上十倍的气力,也很难消除其消极影响。所以,在现实交往中,务必在“慎初”上下功夫,力争给人们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交往过程中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

首因效应一般在对陌生人的知觉中起重要作用,而近因效应则在熟悉的人之间起重要作用。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彼此之间往往都将对方的最后一次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并常常使彼此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都与近因效应有关。

近因效应使我们仅仅根据人的一时一事去评价一个人或人际关系,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妨碍我们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常常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冲突,影响了我们对人和事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亦称光环效应。它指人们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在突出特征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

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知觉大多数都受着这种效应的影响。由于它使得人们仅仅根据人的某一突出特点去评价、认识和对待人,如某人一次表现好,就认为他一切皆优,犯了一次错误,就说他一贯表现差等等。所以,晕轮效应是一种把我们引入对人知觉误区的常见的社会心理效应。

在对人的外表特征的知觉中,如对人的容貌的识记,晕轮效应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方便。晕轮效应的消极作用往往在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或性格特征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它妨碍我们去全面地观察、评价人,使我们不能从消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发现其积极的品质和优点,也不能在积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看到其缺点和不足,对人作出“一无是处”或“完美无缺”的评价。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一无是处和完美无缺的人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晕轮效应其危害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容易影响对人的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认识和掌握这一社会心理效应,有助于我们克服看待别人的偏见,也有利于我们了解别人产生偏见的原因。这一点,对领导者和管理者尤为重要。

定型效应

所谓“定型”,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人的头脑中的定型多得数不胜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籍贯、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人,在人们头脑中都有一个固定形象。如知识分子是戴着眼镜、面色苍白的“白面书生”形象;农民是粗手大脚、质朴安份的形象,山东人常被认为豪爽正直且能吃苦耐劳,等等。

定型效应,亦称社会刻版印象,指的是人们在见到他人时,常常会自觉地根据人的外表行为特征,结合自己头脑中的定型,对人进行归类,以此来评价一个人,如见到一个肌肉发达、身材高大、穿着运动服的人,就很自然地认为他必定是一个运动员。

人头脑中存在的定型是人们以往经验的反映,但由于在各类人当中广泛存在着的差异性及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同一类人的形象不可能是一样的,也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下也会发生语言、行为甚至性格等方面的变化,此所谓“仕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例如,摆脱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的农民的形象,与过去相比,就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以不变的固定形象为依据去认识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着的人们及其行为方式,显然会使我们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由此可见,定型效应也是一种使人产生偏见的社会心理效应。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必须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自觉克服这一效应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力求历史地、全面地、正确地认识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减少判断和决策的失误。

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极为认真地告诉校长、老师,并透露给这些学生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但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借用希腊神话中一王子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传说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一座少女塑像,在他热诚的期望下,塑像变成活人,并与之结为夫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迹呢?由于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都是著名心理学家,教师对他们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在教育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即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教师们掩饰不住的深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笑貌、眼神等表现出来。在这种深情厚爱的滋润下,学生自会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有了显著进步。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在管理工作和人际交往中,一旦好意知觉对方,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对方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你是会有办法的”、“我想早点听到你们成功的消息”等等,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望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中得以产生。

马太效应

在《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默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消极作用是:名人与无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上级表扬,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桂冠也一顶接一顶地飘来,结果往往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态度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斗;而后者则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其积极作用和启示是:其一,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委以相应的工作,授以相应的职务;其二,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其三,“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有利于运用目标激励机制,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超越名人过去的成果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的进步和科学上的突破还真与“马太效应”有点关系。

鲶鱼效应

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达港口,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出好几倍。但多年来只有一只渔船能成功地带着活鱼回港。该船船长一直长期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在打开他的鱼槽时,才发现鱼槽里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后,也会因受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了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运用这一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威胁和竞争作用,它符合现代管理的原则。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

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

霍桑效应

心理效应范文篇3

拆屋效应。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虽然这一效应在成人生人活中多见,但也有不少学生学会了这些。如有的学生犯了错误后离家出走,班主任很着急,过几天学生安全回来后。班主任反倒不再过多地去追究学生的错误了。实际上在这里,离家出走相当于“拆屋”,犯了错误相当于“开天窗”,用的就是拆屋效应。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育方法一定恰当,能被学生所接受,同时对学生的不合理要求或不良的行为绝不能迁就。特别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在这些方面养成与班主任讨价还价的习惯。

链状效应。有一句俗话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链状效应,它是指人在成长中的相互影响作用。这种效应在年龄低的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就学生的链状效应看不是单方面的,既表现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互相感染,也在个性、情绪、兴趣、能力等方面发生综合影响。利用学生的链状效应,让不同性格的学生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因此作为班主任,应有意识地优化学生周围的环境,如让娇生惯养的学生与独立性较强的朋友做伴,胆小畏法的学生应和勇敢坚强的学生交友。

半途效应。半途效应是指在激励过程中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累的交互作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大量的事实表明,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标行为过程的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极其脆弱的活跃区域。导致半途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目标选择的合理性,目标选择的越不合理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二是个人的意志力,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教育学生时多注意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多注意进行意志磨练。行为学家提出了“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对于防止半途效应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空白效应。心理实验表明,在演讲的过程中,适当地留一些空白,会取得良好的演讲效果,这就是空白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是,班主任要善于留白,如在表达方面留白,针对某些问题,班主任不妨先不说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去想、去说,让学生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在实践方面,给学生一个锻炼和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思考方面,班主任应给学生思考分析的机会。让学生独立地思考、判断和面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就会逐渐提高。在批评方面,批评之后,留有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责备的时间。这样学生就不会有一种被“究追不舍’之感,反抗心理就会锐减。

心理效应范文篇4

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之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有效交往过程中,社会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者的影响作用。现实生活和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都证明: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今后交往中的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人在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好与坏,关系到今后人们对其评价如何,它往往决定着今后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第一印象不好,彼此以后可能就不会继续交往,也很难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了解首因效应的意义在于能使我们自觉地利用这一社会心理效应,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服务,帮助我们顺利地进入人际交往。这一方面的意义,对于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在领导活动和管理活动等现实人际交往活动中,给交往对象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对于工作顺利、有效开展起着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作用。开端不好,就是今后花上十倍的气力,也很难消除其消极影响。所以,在现实交往中,务必在“慎初”上下功夫,力争给人们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交往过程中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

首因效应一般在对陌生人的知觉中起重要作用,而近因效应则在熟悉的人之间起重要作用。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彼此之间往往都将对方的最后一次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并常常使彼此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都与近因效应有关。

近因效应使我们仅仅根据人的一时一事去评价一个人或人际关系,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妨碍我们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常常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冲突,影响了我们对人和事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亦称光环效应。它指人们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在突出特征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

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知觉大多数都受着这种效应的影响。由于它使得人们仅仅根据人的某一突出特点去评价、认识和对待人,如某人一次表现好,就认为他一切皆优,犯了一次错误,就说他一贯表现差等等。所以,晕轮效应是一种把我们引入对人知觉误区的常见的社会心理效应。

在对人的外表特征的知觉中,如对人的容貌的识记,晕轮效应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方便。晕轮效应的消极作用往往在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或性格特征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它妨碍我们去全面地观察、评价人,使我们不能从消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发现其积极的品质和优点,也不能在积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看到其缺点和不足,对人作出“一无是处”或“完美无缺”的评价。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一无是处和完美无缺的人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晕轮效应其危害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容易影响对人的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认识和掌握这一社会心理效应,有助于我们克服看待别人的偏见,也有利于我们了解别人产生偏见的原因。这一点,对领导者和管理者尤为重要。

定型效应

所谓“定型”,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人的头脑中的定型多得数不胜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籍贯、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人,在人们头脑中都有一个固定形象。如知识分子是戴着眼镜、面色苍白的“白面书生”形象;农民是粗手大脚、质朴安份的形象,山东人常被认为豪爽正直且能吃苦耐劳,等等。

定型效应,亦称社会刻版印象,指的是人们在见到他人时,常常会自觉地根据人的外表行为特征,结合自己头脑中的定型,对人进行归类,以此来评价一个人,如见到一个肌肉发达、身材高大、穿着运动服的人,就很自然地认为他必定是一个运动员。

人头脑中存在的定型是人们以往经验的反映,但由于在各类人当中广泛存在着的差异性及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同一类人的形象不可能是一样的,也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下也会发生语言、行为甚至性格等方面的变化,此所谓“仕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例如,摆脱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的农民的形象,与过去相比,就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以不变的固定形象为依据去认识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着的人们及其行为方式,显然会使我们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由此可见,定型效应也是一种使人产生偏见的社会心理效应。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必须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自觉克服这一效应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力求历史地、全面地、正确地认识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减少判断和决策的失误。

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极为认真地告诉校长、老师,并透露给这些学生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但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借用希腊神话中一王子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传说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一座少女塑像,在他热诚的期望下,塑像变成活人,并与之结为夫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迹呢?由于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都是著名心理学家,教师对他们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在教育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即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教师们掩饰不住的深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笑貌、眼神等表现出来。在这种深情厚爱的滋润下,学生自会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有了显著进步。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在管理工作和人际交往中,一旦好意知觉对方,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对方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你是会有办法的”、“我想早点听到你们成功的消息”等等,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望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中得以产生。

马太效应

在《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默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消极作用是:名人与无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上级表扬,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桂冠也一顶接一顶地飘来,结果往往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态度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斗;而后者则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其积极作用和启示是:其一,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委以相应的工作,授以相应的职务;其二,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其三,“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有利于运用目标激励机制,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超越名人过去的成果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的进步和科学上的突破还真与“马太效应”有点关系。

鲶鱼效应

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达港口,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出好几倍。但多年来只有一只渔船能成功地带着活鱼回港。该船船长一直长期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在打开他的鱼槽时,才发现鱼槽里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后,也会因受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了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运用这一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威胁和竞争作用,它符合现代管理的原则。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

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

霍桑效应

心理效应范文篇5

论文关键词:心理效应学校管理幼儿教师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心理效应在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管理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管理者如能利用心理效应来解决幼儿教师队伍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将会起到显著的效果。

1对几个心理效应的解读

1.1蚂蚁效应

蚂蚁是自然界最为团结的动物之一,每只蚂蚁都依赖集体生存,蚂蚁内部分工明确,每个个体都在为集体的生存和幸福而劳动。有的负责寻觅食物,有的专门负责运输,有的专门负责照看幼虫,有的负责抵御外敌,甚至还有一些专门在蚁群中穿梭……但令人惊奇的是,蚂蚁一旦形成组织,随着成员的增加,其智慧似乎也随之增加,随着个体越来越多的加入,似乎到了某种临界值或法定数时,思维便开始了。这样的蚂蚁组织可以瞬间将一只狮子或老虎啃成一堆白骨,也可以横扫整片森林或一幢幢高楼,这就是“蚂蚁效应”所产生的威力。“蚂蚁效应”对幼儿教师队伍管理的启示是:管理者不但要培养全体成员认同的组织文化,还要了解每位教师的所长、所短,并根据每个成员的实际情况分工明确,使其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树立教师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1.2皮格马列翁效应

皮格马列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主人公的名字,相传他是赛浦路斯国王,善雕刻。他对自己用象牙雕刻的少女像产生了爱慕之情,期望与少女生活在一起,由于他的真诚渴求,竞使这个少女的塑像变成了活人,期望得以实现。这一效应的理论假设是:管理者把自己对教师的期望传递给他们,并且给予一些特殊的帮助和指导,而由于这种不同的期望和对待,教师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管理者作出反应,这就加强了管理者对教师的期望,从而导致了更多的期望行为,因而教师的成长就朝着管理者期望的方向提高。

1.3霍桑效应

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芝加哥有一个名为霍桑的工厂,当时,这个工厂设备先进,有良好的娱乐设施和福利制度,但工人生产积极性不高,生产效率长期低下,达不到期望的状态。从1927年到1932年,有一个由多方面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该工厂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称之为霍桑实验。结果表明: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最重视的是人的社会心理方面的满足和工作中发展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具有决定作用。

霍桑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人们在人际关系中所需满足的要求中,金钱是一个因素,更多的是感情、安全、归属感等。领导者要善于倾听下级的意见,使群体的经济需要和社会需要取得平衡,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协调。

1.4社会促进社会惰化

社会促进,指个体在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对个体来说,感受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或被人评价的焦虑,而表现出对活动效率有明显的影响。与社会促进相反,社会惰化是指群体一起完成一项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任务时偏小的现象。社会惰化的原因:群体活动责任意识下降,评价的焦虑被减弱。社会促进和社会惰化的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管理者分配任务时应定岗定员,抓岗位责任制,强化全员责任意识;建立奖惩机制,杜绝责任不清、意识淡薄等问题。

2幼儿教师队伍管理现状分析

幼儿教师是一个特殊的女性群体,与广大女性一样,同时承受家庭和事业双重压力。就工作性质来说,她们和中小学教师有一定的差异,除了教育还承担很大部分的保育工作。就教育对象来说,面对的是2~6岁的孩子。而这时的孩子正处于情绪感受性敏感时期,对教师的态度表情、行为举止均有特殊的敏感性和强烈的深刻性。幼儿的年龄特征,使得幼儿教师的情感在幼儿教育中所起的作用非同一般。今天,人们对其劳动给予更大的尊重,同时也对幼儿教师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

从管理现状分析:重刚性管理轻柔性管理的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弊端,一是管理者过分强化制度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忽略教师情感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会使整个校园犹如一潭死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变得紧张,相互猜忌。二是管理者为了维护自己的领导形象,利用领导者的权力对教师实施影响,而忽略了与教职工的情感交流。三是管理者忽视教师的个别差异和不同的需要。以上问题和矛盾在幼儿园管理中是普遍存在的,它直接影响教师的情感发展和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在当今,尽管人人都在强调管理应做到“以人为本”,教师是学校的主体,关注教师的情感世界,但在具体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会自觉不自觉地有所偏离。

3心理效应在队伍管理中的运用

鉴于以上结果,我们认为,在对幼儿教师管理过程中,学校领导应围绕“以人为本从心开始的管理原则,借鉴心理效应对教师队伍管理的启示,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培育组织精神,引领队伍

组织精神是组织成员在实践活动中积淀、提炼出来的体现组织意志、激励组织成员行为的精神成果。它是组织的精神支柱,体现了组织成员的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关注态度和价值取向,渗透到组织成员心灵中,附着在组织成员的行为中,对组织成员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为此,幼儿园管理者应关注教师生活和工作中的一言一行,发现并捕捉其中所蕴涵的组织精神的胚芽,并对其加以培育和提炼,以形成全园教师所认同的精神目标。然后幼儿园的管理者有意识地将这个目标贯彻于幼儿园工作的各个环节,使精神目标从口头上、纸面上转变为全园成员的一言一行,成为弥漫在整个幼儿园的组织氛围,进而成为一种优良的园风。

3.2创设和谐环境。凝聚队伍

教师队伍是一个文化群体,其素质的培养和发挥往往受环境氛围的制约。因而,在园内,既需要教师个体的勤奋努力,更需要一个宽松、民主、凤正、人和的工作环境。作为园领导,要善于把全体教师吸引在自己的周围,通过计划、组织、协调、评估等工作,使实现办园目标的工作过程成为形成教师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的过程,增强人与人之间相互团结、尊重、协作、互助的关系,造就一个人人心情舒畅的人际氛围。

日常生活中,管理者应力求营造“爱”的氛围,既是领导者,又做群众的知心朋友。对待教师以诚换心,用真诚的感情去关心她们,尽可能满足教师生活、工作和学习上的需要,通过“和风细雨式”的交谈、节日慰问、生日点歌、婚礼祝福等途径与广大教师建立情感联系,对她们的衣、食、住、行、家庭生活、婚姻恋爱给予关心和帮助,使教师感受到心灵上的温暖,人格上的尊重。以这种情感纽带促使广大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和对本职工作的满腔热情。

3.3确立期望目标,协调队伍

当教师接受一项任务后,便千方百计想知道领导和同事对自己完成任务的期望程度,尤其是领导的看法,以便能更好地控制、支配、衡量自己的行为。这就要求管理者要依据教师的所长、所短,在确定总目标的基础上,根据教师个人的实际出发确定对教师的期望目标。而对教师的期望必须是为达到最终目标所形成的有层次、呈梯级的子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同时,管理者还要不失时机地将对教师的期望传递给他们,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断地为教师提供帮助和指导。

3.4慎重分配任务,调控队伍

当一个教师接受一项既艰巨而经过努力又能够完成的任务时,他就会由被信任而产生一种荣誉感,进而激发起付出一切代价也要圆满完成任务的责任感。这里,任务的分配十分重要,它是衡量领导是否知人善任的重要标志。为此,园领导在用人时要做到识才、爱才、用才。每分配一项工作,首先考虑的是:某人能干什么?而非某人能否和我合得来,不以个人的好恶划分亲疏。

其次,幼儿教师的思想观念、业务能力、性格爱好和特长各有不同,如有的老师组织协调能力比较好;有的专业水平高;有的家园沟通细致,家长信任度高;有的课堂调控能力特别好等等,所以,幼儿园管理者要做有心人,要了解每位教师的所长、所短,根据每个成员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避免教师职业角色混乱,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再则,人员的组合,注意合力效应,力戒“内耗”现象。如班级教师的配备,可采用教师双向选择的办法,由教师选择愿意配班的候选人,而后,领导根据各部门人员知识互补、能力互补、性格互补的原则和教师的年龄结构,优化人员的配备。或“老带少,少促老”,老教师在低段任教,年轻教师在高段任教等方法,通过合理的结构组合,力求1+1>2,避免1+1=0。

3.5提供展示机会,锻炼队伍

心理效应范文篇6

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之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有效交往过程中,社会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者的影响作用。现实生活和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都证明: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今后交往中的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人在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好与坏,关系到今后人们对其评价如何,它往往决定着今后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第一印象不好,彼此以后可能就不会继续交往,也很难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了解首因效应的意义在于能使我们自觉地利用这一社会心理效应,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服务,帮助我们顺利地进入人际交往。这一方面的意义,对于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在领导活动和管理活动等现实人际交往活动中,给交往对象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对于工作顺利、有效开展起着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作用。开端不好,就是今后花上十倍的气力,也很难消除其消极影响。所以,在现实交往中,务必在“慎初”上下功夫,力争给人们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交往过程中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

首因效应一般在对陌生人的知觉中起重要作用,而近因效应则在熟悉的人之间起重要作用。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彼此之间往往都将对方的最后一次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并常常使彼此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都与近因效应有关。

近因效应使我们仅仅根据人的一时一事去评价一个人或人际关系,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妨碍我们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常常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冲突,影响了我们对人和事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亦称光环效应。它指人们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在突出特征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

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知觉大多数都受着这种效应的影响。由于它使得人们仅仅根据人的某一突出特点去评价、认识和对待人,如某人一次表现好,就认为他一切皆优,犯了一次错误,就说他一贯表现差等等。所以,晕轮效应是一种把我们引入对人知觉误区的常见的社会心理效应。

在对人的外表特征的知觉中,如对人的容貌的识记,晕轮效应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方便。晕轮效应的消极作用往往在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或性格特征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它妨碍我们去全面地观察、评价人,使我们不能从消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发现其积极的品质和优点,也不能在积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看到其缺点和不足,对人作出“一无是处”或“完美无缺”的评价。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一无是处和完美无缺的人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晕轮效应其危害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容易影响对人的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认识和掌握这一社会心理效应,有助于我们克服看待别人的偏见,也有利于我们了解别人产生偏见的原因。这一点,对领导者和管理者尤为重要。

定型效应

所谓“定型”,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人的头脑中的定型多得数不胜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籍贯、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人,在人们头脑中都有一个固定形象。如知识分子是戴着眼镜、面色苍白的“白面书生”形象;农民是粗手大脚、质朴安份的形象,山东人常被认为豪爽正直且能吃苦耐劳,等等。

定型效应,亦称社会刻版印象,指的是人们在见到他人时,常常会自觉地根据人的外表行为特征,结合自己头脑中的定型,对人进行归类,以此来评价一个人,如见到一个肌肉发达、身材高大、穿着运动服的人,就很自然地认为他必定是一个运动员。

人头脑中存在的定型是人们以往经验的反映,但由于在各类人当中广泛存在着的差异性及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同一类人的形象不可能是一样的,也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下也会发生语言、行为甚至性格等方面的变化,此所谓“仕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例如,摆脱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的农民的形象,与过去相比,就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以不变的固定形象为依据去认识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着的人们及其行为方式,显然会使我们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由此可见,定型效应也是一种使人产生偏见的社会心理效应。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必须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自觉克服这一效应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力求历史地、全面地、正确地认识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减少判断和决策的失误。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极为认真地告诉校长、老师,并透露给这些学生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但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借用希腊神话中一王子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传说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一座少女塑像,在他热诚的期望下,塑像变成活人,并与之结为夫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迹呢?由于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都是著名心理学家,教师对他们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在教育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即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教师们掩饰不住的深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笑貌、眼神等表现出来。在这种深情厚爱的滋润下,学生自会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有了显著进步。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在管理工作和人际交往中,一旦好意知觉对方,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对方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你是会有办法的”、“我想早点听到你们成功的消息”等等,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望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中得以产生。

马太效应

在《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默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消极作用是:名人与无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上级表扬,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桂冠也一顶接一顶地飘来,结果往往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态度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斗;而后者则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其积极作用和启示是:其一,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委以相应的工作,授以相应的职务;其二,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其三,“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有利于运用目标激励机制,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超越名人过去的成果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的进步和科学上的突破还真与“马太效应”有点关系。

鲶鱼效应

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达港口,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出好几倍。但多年来只有一只渔船能成功地带着活鱼回港。该船船长一直长期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在打开他的鱼槽时,才发现鱼槽里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后,也会因受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了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运用这一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威胁和竞争作用,它符合现代管理的原则。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

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

霍桑效应

心理效应范文篇7

顺应效应是个体与道德规范相互作用过程中道德规范对个体的改变,使个体认知结构符合道德规范的性质。原有的认知结构,只能同化那些与产生旧认知结构的环境基本相同或变化不大的道德规范,当道德规范发生变化时,认知结构不能适应新的情况,同化就不能取得成功。这就迫使个体运用自我调节的能力进行结构更新,变旧的结构为新的结构,以新的动作方式进行同化活动。

这时,个体必须响应道德规范,才能同化道德规范,否则会遭到道德规范的抵抗。顺应是个体改变旧的认知结构,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变化的道德规范过程。改变旧的认知结构不是抛弃旧的认知结构,新的认知结构的建立是对旧的认知结构的扬弃,是把旧的认知结构整合到新的结构中,成为新的结构一个组成都分。在这个过程中,认知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不断地由同化到顺应,再由顺应到新的同化,经历不断地量变到质变到新的量变的发展过程,同化与顺应的更替过程,就是个体认知结构不断发展的过程。

失调是同化或顺应的前奏或先期心理反应。连接新的道德规范,连接着个体心理结构,是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与新的道德规范之间的必然、有效的反应。必然是因为道德规范不可能“纯粹自然”地或完全无意识地注入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中;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也不可能对外在的道德规范长驱直入而死水不惊。有效是因为新的道德规范成为个体的道德认知结构中有效的成分,促使道德认知结构发生改变。个体的心理失调是必要的,只有引起心理失调,才能打破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静止”状态,在动态中形成新的结构。

拒效应是指在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中引起个体强烈的排斥反应,使道德规范游离于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以外。排斥效应是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自我保护”效应,这种效应的直接动因,来自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与外在道德规范之间的水火不容。其心理效应,不是道德规范内化的主要反应,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和群体中,是一种有代表性的客观存在。

结果效应是指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同化某种道德规范,使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产生某些变化,它的出现会在新的同化过程中影响着过程效应。对于结果效应可以依照社会价值体系进行价值判断,结果效应分正、负、零和混合效应。正效应是指外在的道德规范作用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使个体产生和预期期望一致、合乎社会价值需求的变化。其变化有利于道德规范的代表性、先进性和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包容力和应变力;有利于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内化道德规范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负效应是指外在的道德规范作用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使个体产生与预期期望相反、背离社会价值需求的变化。其变化的原因是主观、客观和传播媒介。零效应是指道德规范不能为个体认知结构所内化和对个体道德认知结构本身产生影响。尽管道德规范存在着,但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对此没有反应,产生不了内化效果。混合效应是指道德规范内化产生的综合结果,是正、负效应的叠加,在道德规范内化过程中,混合效应是常见的心理效应。

追求道德规范内化的正效应是道德教育的目标,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将先引发个体内在的心理矛盾认知失调,只有失调才能引起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震动,能在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中产生心理效应。失调是现实生活中个人内在的心理冲突,是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追求协调是个体生活的目标,每个人都处在心理失调和追求协调的过程中,失调是必然的,协调是或然的,旧的失调消除了,新的失调就会产生,失调令人焦虑不安,使人处在心理更替过程中,人才能向上。在道德领域,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失调,是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受到外在道德规范的影响,使道德认知结构与新的道德规范之间产生矛盾,通过消除矛盾,获得新的道德认知结构,符合社会需求。

从认知失调和道德规范内化的关系分析发现,二者间存在着二重关系。

一是认知失调是道德规范内化的前提,没有失调和矛盾,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便不会发生变化。矛盾的产生:新的道德规范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在方向上和水平上是否一致。有四种情况:同向同层,即新的道德规范与旧的认知结构之间在方向上、层次上都一致;同向异层,即新的道德规范与旧道德认知结构在方向上一致,在层次上存在位差,新的道德规范要求较高,旧的道德认知结构在高度上存在一定差距,便产生了位差矛盾;异向同层,即新的道德规范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之间存在着方向上本质的差异,这一规范符合旧的道德认知结构的心理层次,矛盾在本质上是对立的;异向异层,即新的道德规范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之间存在着方向性的本质差异和心理层次的差异,有了综合、对立、位差矛盾,就有了道德规范的内化。

二是内化是消除认知失调的必要途径。消除心理矛盾的途径:摒弃外来影响,对新的道德规范在主观上视而不见,以求心理平衡,便产生道德规范内化过程中“斥拒效应”,内化结果是零效应或负效应;咀嚼消化,吸收新的道德规范,填充旧的道德认知,在量、质上发生变化,达到心理平衡。内化起着接受矛盾使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

我们要确立科学的道德教育观。推进道德教育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力求科学化,避免形式化。不能在教育对象内部产生心理矛盾,更谈不上内化及效果,或是个体道德认知结构难以内化,不能发生认知结构的变化。因此,逐层推进是科学有效的、是道德教育的目标,尊重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能力,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避免内化过程中的斥拒效应,使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在内化过程中逐步同化,不断发生顺化效应,以达到正面效果。

心理效应范文篇8

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内在的道德品质是一个相对的有始有终的过程,因之,内化的心理效应则包括过程效应和结果效应。所谓过程效应,指在道德规范内化过程中引起的个体的心理反应,这些反应包括同化效应、顺应效应、失调效应和斥拒效应等。

所谓同化效应,指个体的道德认知结构吸收新的道德规范,并把新的道德规范有效地纳入个体的道德认知结构之中。在这一效应中,并非所有的道德规范都能被纳入个体的道德认识结构中,因为个体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和选择性。外在的道德规范只有经过个体的认知结构的整理、分析、组合、转换,才能形成具有整体性、一般性的道德认知结构。在这一心理活动过程中,个体的认知结构发生了量的变化,亦即新的道德规范被有效地吸收并促使个体认知结构发生某些预期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认知结构,而是使个体认知结构具有了更强的同化能力。

所谓顺应效应,是个体与道德规范相互作用过程中道德规范对个体的改变,顺应使个体认知结构符合道德规范的性质。原有的认知结构只能同化那些与产生旧认知结构的环境基本相同或变化不大的道德规范,当道德规范发生较大变化时,认知结构不再能够有效地适应新的情况,同化也就不能取得成功。这就迫使个体运用自我调节的能力进行结构更新,变旧的结构为新的结构,以新的动作方式进行同化活动。这时,个体必须首先响应道德规范,然后才能同化道德规范,否则就会遭到道德规范的抵抗而陷于失败。显然,倾应是个体改变旧的认知结构,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从而适应已经变化了的道德规范的过程。但是,改变旧的认知结构并不是抛弃旧的认知结构。新的认知结构的建立是对旧的认知结构的扬弃,是把旧的认知结构整合到新的结构中去,使之成为新的结构的一个组成都分。在这一心理过程中,认知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认知结构不断地由同化到顺应,再由顺应到新的同化,从而经历了一个不断的量变--质变--新的量变的发展过程。同化与顺应的更替过程就是个体认知结构不断发展的过程。

失调是同化或顺应的前奏或先期心理反应。它一方面连接新的道德规范,另一方面连接着个体心理结构,是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与新的道德规范之间的必然的、有效的反应。说它是必然的,是因道德规范不可能“纯粹自然”地或完全无意识地注入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之中;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也不可能对外在的道德规范长驱直入而死水不惊。说它是有效的,是因为新的道德规范成为个体的道德认知结构中有效的成分,或者促使道德认知结构发生改变。个体的心理失调是必要的,只有引起个体心理失调才能打破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静止”状态,在动态中形成新的结构。如果个体对外在的道德规范或“视而不见”,或“麻木不仁”,要想引起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变化是难以想象的。

所谓斥拒效应,是指在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中引起个体的强烈的排斥反应,从而使道德规范游离于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之外。排斥效应是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自我保护”效应,产生这种效应的直接动因来自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与外在道德规范之间的格格不入或者水火不容。这种心理效应虽然不是道德规范内化的主要反应,但是在特定的时期在特定的条件和群体之中,它却是一种有代表性的客观存在。

所谓结果效应,是指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同化某种道德规范,使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产生某些变化,结果效应的出现又会在新的同化过程中影响着过程效应。不言而喻,对于结果效应是可以依照社会价值体系进行价值判断的。根据价值判断,结果效应可以分正效应、负效应、零效应和混合效应。

所谓正效应,是指外在的道德规范作用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使个体产生与预期期望一致的、合乎社会价值需求的变化。这种变化有赖于道德规范的代表性、先进性和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包容力和应变力,也有赖于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内化道德规范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所谓负效应,是指外在的道德规范作用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使个体产生与预期期望相反的、背离社会价值需求的变化。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在于主观、客观和传播媒介三个方面。

所谓零效应,即“无效应”,是指道德规范既不能为个体认知结构所内化,也不能对个体道德认知结构本身产生影响。这就如同超出人的听力范围的声波一样,尽管声波存在着。但是人的听觉器宫没有反应,便不能产生听觉。同样,尽管道德规范存在着,但是个体的道德认知结构对此没有反应,产生不了内化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社会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道德规范内化不同于声波与听力反应。

这里的“无”效果是指称的一种相对状态,它反应了道德规范内化的一种相对结果。

所谓混合效应,是指道德规范内化产生的综合结果,是正、负效应的叠加,一种道德规范的内化引起道德认知结构的不同反应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在道德规范内化过程中,“混合效应”是常见的心理效应。

追求道德规范内化的正效应是道德教育或者当代伦理学的目标,因此,探讨内化过程的心理机制便是很重要的。

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必先引发个体内在的心理矛盾--认知失调,只有失调才能引起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震动”,才有可能在“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中产生可能的心理效应。

何谓失调?“失调”是现实生活中的个人内在的心理冲突,是客观存在着的心理现象,追求协调则是个体生活的目标。简而言之,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处在心理的失调和追求协调的过程中。失调是必然的,而协调却是或然的。旧的失调消除了,新的失调又会产生。失调使人产生焦虑和不安,正是这种焦虑和不安,才使得人处在不断的心理更替的过程中,人才能习得、向上。具体到道德领域,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失调就是个体己有的道德认知结构受到外在道德规范的影响,使得己有的道德认知结构与新的道德规范之间产生矛盾。通过消除矛盾,达到新的心理平衡来获得新的道德认知结构,从而使个体道德认知结构更加符合社会需求。显然,心理失调在道德规范内化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把握心理失调与道德规范内化的关系则是必要的。

认知失调与道德规范内化的关系是怎样的?分析发现,认知失调与道德规范之间存在着二重关系。第一,认知失调是道德规范内化的前提,没有失调、没有矛盾,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便不会发生变化。这里“矛盾”的产生取决于两条:一是新的道德规范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在“方向”上是否一致;二是新的道德规范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在“水平”上是否一致。这便出现四种清况:其一是“同向同层”,即新的道德规范与“旧”的认知结构之间不仅在方向上一致、而且在层次上一致。这里的“新”与“旧”之间是统一的。不存在失调,也不存在矛盾。

其二是“同向异层”,即“新”的道德规范与“旧”道德认知结构在方向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层次上存在“位差”;新的道德规范要求较高,“旧”的道德认知结构在高度上与之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便产生了“位差矛盾”。其三是“异向同层”,即新的道德规范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之间存在着方向上本质的差异,但是这一规范符合“旧”的道德认知结构的心理层次,这里的矛盾在本质上是对立的。

其四是“异向异层”,即新的道德规范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之间既存在着方向性的本质差异,也存在着心理层次的差异,这里的矛盾是综合的,是“对立--位差”矛盾。三种矛盾均可能在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中产生影响,没有这三种矛盾,便谈不上道德规范的“内化”。

第二,内化是消除认知失调的必要途径之一。个体消除心理矛盾的途径不外乎两条,其一是摒弃外来影响,即斥拒新的道德规范,对新的道德规范在主观上视而不见、置若罔闻,以求心理平衡。这便产生了道德规范内化过程中的“斥拒效应”,内化结果是零效应或负效应。

其二是咀嚼消化,即内化,对新的道德规范加以吸收,充实“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使之或在量或在质上发生变化,以达到心理平衡。这里,内化起着“承前”--接受矛盾、“启后”--使认知结构发主变化的作用。

怎样通过内化消除失调,使得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产生预期的心理效应?

在宏观上必须确立科学的道德教育观。道德规范的传播,尤其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道德教育必须逐层推进。力求科学化,避免形式化。形式化的道德教育不能顾及教育对象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考虑教育对象的道德认知结构,这在教育过程中必然要求过高。不能在教育对象内部产生心理矛盾,更谈不上内化及其效果,或是个体道德认知结构难以内化之,不能发生认知结构的变化。因此,逐层推进的观念才是科学有效的。逐层推进既考虑道德教育的目标,又尊重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能力,它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了内化过程中的斥拒效应、使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在内化过程中逐步同化,不断发生顺化效应,产生正面效果。

在中观上必须增强科学的道德传播手段。道德规范的传播,尤其是道德教育必须增强其科学性。道德规范的传播就是要激发个体的心理矛盾,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做到以下三条。其一是对教育对象心理发展层次的认识比较准确,这是提高传播科学性的客观基矗其二是传播者的可信度、这主要取决于传播者的威信。

其三,在传播的方式方法上要尽可能灵活多样,以便激发教育对象的兴趣,促发认知结构的兴奋。

同时,要注意尽可能促使教育对象积极参与其中,这样,道德认知结构更易于吸收道德规范。

心理效应范文篇9

关键词:声乐教学;心理互动效应;教师;学生

声乐是一种歌唱艺术,其在人们抒发情感、愉悦心情、丰富生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声乐教学中,很多声乐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精神价值和内涵蕴意,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对于声乐教学无论是在教学观念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在不断的创新和突破,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促进学生得到更好的培养。近年来,对于声乐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心理活动效应越来越得到了关注和重视,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心理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和教师共同形成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提高声乐教学的效果。

一、声乐教学中心理互动效应的形式分析

在声乐教学中对于心理活动效应具有可以分为三种,即合作性心理活动效应、对抗性心理互动效应、竞争性心理活动效应。首先,就合作性心理互动效应来说,其是指教师与学生在合作、配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互动效应。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是尤为重要的,通过合作,师生之间的学习和教学目标能够越来越近,在合作默契不断提高之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得到很大的提高[1]。所以,在具体教学中,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这样可以使得师生之间在情感上达到共鸣,实现师生真正心理上的互动。其次,就对抗性心理互动效应而言,其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存在的不和谐的心理活动,比如学生对学习的排斥心理和抵触心理等。对此,就需要教师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特点,针对学生的消极情绪,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使得学生的能够树立良好的心态面对学习。最后,就竞争性心理活动效应而言,其是指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形成的竞争意识,这就竞争心理容易对教学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针对于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促进学生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健康的竞争心理。

二、声乐教学中心理互动效应的应用策略

(一)注重学生的心理特征。为了能够促进声乐教学顺利有效开展,作为教师,就必须对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征有充分的掌握和了解,这也是应用心理活动效应的前提条件。比如作为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学生对哪些知识还有疑问和不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只有把握好了这一点再进行教学,才可以获得一定的教学效果[2]。通过将声乐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心理进行充分有机的结合,才能够实现师生之间心理上的互动,使得学生和教师一样对学习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声乐学习内容的深层含义,同时也能使得学生对声乐学习产生兴趣和感情。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教师能够更好的认识学生的心理活动,而学生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教师的用心良苦。(二)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音乐本身就是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在声乐的演唱过程中,作为演唱者其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巧,同时还需要具有丰富的情感[3]。因此,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不是单纯的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技能、技巧等。只有在教学中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使得学生能够将自身的情感带入到声乐中进行表达,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利用手语、肢体动作等来向学生传达自身的情感,并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爱之心。在这样的情感互动、交流过程中,声乐教学效果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有深度、有情感的掌握声乐教学。(三)构建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声乐教学应该是愉快的、轻松的、开心的,只有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愿意释放情感,打开心扉,从而更好的学习知识。因此,在声乐教学中,为了更好的促进师生之间产生心理互动效应,教师还应该切实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一个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声乐教学不应该过于机械化和僵硬化,教师应该多给予学生表达、表演、展示的空间和机会,这样可以使得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的激发,情感得到更好的表现,进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积极发挥自身对声乐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师生之间产生了良好的心理互动效应,才能够更加高效、愉快的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进而有效提高声乐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果。[参考文献]

[1]杨晓晴.声乐教学中的心理互动效应探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8(04):178-179.

[2]綦文娟.浅谈声乐教学中的心理互动效应[J].音乐时空,2016,01:176+153.

心理效应范文篇10

【关键词】:网上商店经营心理效应

随着网络经济的振兴,特别是SARS疫情的出现,人们正在重新认识电子商务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性。作为实施电子商务直销模式的店铺———网上商店,其经营的成败,不仅关系到电子商务能否真正地发挥作用,而且关系到电子商务的生存与发展。我国的网上消费群体规模正在迅速扩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1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2年12月31日的数据显示,经过两年的发展,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从2250万飞增至5910万,增长率为162.7%;但针对消费者的网上商店的数量却急剧下降,据信息产业部于2003年初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2000年初,国内约有网上商店1665家,到2000年底,约剩下1300家,而到2001年底,却只有1188家。截至2002年11月初,已经不足千家。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我国网上商店的数目下降约1/3。

这种相互逆向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网络经济的正常发展不利,必将影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步伐。因而,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提高网上商店的盈利能力,使更多网上商店的经营走上成功之路。网上商店经营的心理效应探析,目的在于从网上商务买卖双方的心理活动中,探索和分析网上商店的经营措施或方案,解决多数网上商店经营失败的问题。较多的研究者是分析消费者的心理对经营的影响,即消费者的心理效应;但很少有人从逆向研究思路来分析经营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即经营的心理效应。补充其不足,完善心理学在网上商务活动中的作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题目。

一、网上商店经营特色的心理效应

网上商店的经营特色是其生存之本,它是在长期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经营者通过经营方式、商品、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在虚拟市场上形成独特的经营风格和形象。由于消费者网上购物不仅要获得生理和物质方面的享受,而且要获得精神和心理方面的满足。因而充分发挥经营特色的心理效应,将对消费者购买心理和购买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经营方式的特色是商店经营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商店的选择。目前,网上商店的经营方式基本上可分为超市型和专业型,如上海联华网上超市和当当网上书店。这两种经营方式的特色性不强,导致网上商店的吸引力较弱,无法满足消费者寻新求异的心理,因此要创新经营方式形成新特色,增强网上商店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如将两种类型适当结合形成一种综合型。现以网上书店为例,在经营图书、音像等商品为主业的基础上,适当经营其它的、新颖的、时尚的、便于配送的小商品。这种“主专次超”方式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多种需求心理,因为购买图书的消费者可能还要购买其它商品。

这样,既能扩大影响面又能提高销售额。当登录某书店发现其正在销售一种时尚的或可能正是你需要的商品时,你难道不会动心吗?经营商品的特色主要是通过网页展示商品信息中的特殊或不同,较好地表现出自身的经营特色,以满足消费者欲获得商品全部信息的心理愿望。虽然网上商店浏览者的心理动机可能是千差万别,但从一般意义上讲,最直接或最基本的动机是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由于网上商店所经营的多数商品只能通过视觉或听觉来感知商品的相关信息,而且许多商品是虚拟的。消费者无法通过触觉、嗅觉或试用等来感知商品信息,有些商品的视觉也不完善。这些,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消费者传统购物的心理习惯,导致大量商品无法在网上销售或销售效果不理想。因而,要采取有效措施创新商品信息的特色,发挥其心理效应使更多浏览者成为商店的消费者。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仅举完善商品信息的例子。如网上书店的买书者无法翻阅书的内容,而读者习惯上只有了解书的内容后才有可能决定购买。为买者提供书的一部分代表性内容,特别是新书的内容,这就是一种新特色,当然要考虑读者的浏览时间限制及有偿下载等问题。否则,大多数买者只会购买已经知道内容的书籍。

经营服务的特色是通过为消费者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方式和内容建立起来的特色,它是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的基础,又是迎进新客户、留住老客户的重要条件。独特和新奇的服务更易打动消费者的心,以满足消费者追求完美的心理欲望。网络技术为网上商店的经营提供许多有益工具和手段,使之易实现个性化服务,虽然这种个性化针对传统商店是特色,但对网上商店已经谈不让是特色了。因而,要采取新颖的服务方式和内容树立网上商店的服务特色,使消费者体验到与众不同的服务,激发其满意感,实现吸引和保持消费者的心理效应。如实施情感服务措施,建立网上商店的服务特色。情感危机是网络经济中的突出问题,也是网上商店经营者易忽视的问题。而借助传统电话、书信、礼品等手段实施情感服务,对网上商店的经营来说就是一种特色。

二、网上商店外观设计的心理效应

网上商店的外部形象能否使消费者产生一种和谐与美的心理感受,是吸引消费者登录浏览商店、产生和形成购买行为的基础。虽然网上商店无法向传统商店那样,通过地点的选择与利用、门面、招牌、橱窗设计及外部灯光使用等要素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产生心理联想,但仍然可以通过域名的选取和主页面的栏目制定、静动结合、色彩组合等要素实现网上商店外观设计的心理效应。

域名的选取是第一位的,因为网上商店只有被浏览者知晓后才可能有销售,早期8848的成功也说明了这一点。因而要从新颖、独特、奇怪、艺术等思路选取域名,特别是网络实名的选取更需要结合商店经营内涵。充分刺激浏览者的好奇、从众、时髦等心理特征,迫使其登录浏览商店。如尽量使用长度较短、易于记忆的域名,适应于浏览者懒堕的心理状态。当然,还要采取多种措施对网上商店进行推广宣传工作,让更多的网民了解或登录网上商店。

网上商店的主页好似传统商店的店面,其设计更加重要,它是吸引且留住登录者的关键。首先,主页栏目的制定体现了商店的外观风格,要弃旧图新、不断改进和完善栏目的制定方法及内容。新、奇、全风格的外观,给人以追求时尚、善于发现、体贴周到的心理感受。如在主页上的栏目中增加“商业对联”,商业对联是中国传统商店门面装饰的一大特色,同样也可用于网上商店。它可以帮助消费者识别或记住商店,并给消费者以美感。既可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又能陶冶人的情操。其次,主页中图像或文字的静动结合可以诱导消费者的注意力,并激发兴趣、增强艺术感染力。让消费者在美的享受中,加深对商品的视觉印象或增强广告的效果,并能形成购买动机。但要注意静动结合要适当,过分地“静”会给人以僵硬、呆板的感觉;过分地“动”会给人以杂乱、无序的感受。最后,恰当地组合主页面中的色彩。色彩是人的视觉的基本特征之一,不同色彩引起不同视觉的感受,刺激视觉强度由高至低的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注重色彩组合,会给人以许多新的、特别的心理感觉。如玫瑰色给人以华贵、幽婉、高雅的感觉;蓝靛色会使人的心理活动趋向平静,控制情绪的发展。同时色彩可使消费者形成某些特定的联想,如绿色与植物;蓝色与大海;红色与太阳等。

要突出与众不同的特色,根据颜色有冷暖之分,结合季节选择反差色,如冬季用暖色的红、橙、黄,能使消费者产生温暖的感觉,以吸引消费者。但要注意色彩的浓度不易过强,否则会使消费者眼花缭乱产生不舒适感受。而且色彩不要太多,否则会影

响消费者浏览速度产生反感心理。

三、网上商店内部环境的心理效应

网上商店的内部环境是成功经营的重要条件,而网站的规划布局、商品的陈列摆放、购物的顺序编制、商品的价格定位又是其组成要素。这些要素的心理效应更加重要,将关系到能否迎进新顾客、保持顾客良好的印象、留住老顾客,会对扩大购物群、增加销售额、提高收益率产生巨大影响。因而要采取有效方式和手段充分发挥各种要素的心理效应。

网站的规划布局可以理解为:“能否获得比较好的经营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它不仅可以提高页面的使用率、网站的利用率,而且能为顾客提供舒适愉快的购物环境,使顾客获得购物之外的精神和心理上的满足,产生今后再次光顾的心理向往。网站的规划布局没有统一模式,要以适应消费心理和行为方式作为一般的布局原理,并结合经营特色、商品特点,追求实用、合理、美观的规划布局。主要包括:使用长宽合适的网页,如不使用横向滚动条,纵向不要超出1.5屏;规划好网页中各部分内容的大小及位置,如主要内容放置在页首的下部区域;明确内容是图片、文字、还是两者的结合,如尽量使用图文结合;选择适度的图片色彩,如结合商品特点选择颜色及浓度;运用适当的字型及字号,如考虑艺术字;规划有效的页间链接,如链接数不要超过4层;提供实用、准确的网站导航支持,如每页均可返至主页等。

商品陈列摆放的心理效应是指商品的目录表和搜索区域的排列,对消费者心理和购物行为的影响。消费者登录网上商店最关心的是商品,而商品的目录表的排列是吸引消费者继续浏览商店的前提条件,商品搜索区域的排列又是消费者快速感知商品的必要条件。因而商品的陈列摆放必须适应消费者的选择心理和习惯心理,并努力满足其求新、求易、求快、求美的心理追求。对于商品的品种较多的网上商店来说,目录表和搜索区域的排列可按分类分层陈列法,即先将商品分为方便、选购和贵重三大类制作目录,其次将每类再按厂家、品名、品牌、产地等分层制作搜索区域,然后通过搜索查找所需商品,实现快速的商品定位;对专买店来说,可不设目录表,搜索区域的排列可按细分陈列法,即按商品自身的特点或特性排列搜索区域,如书店可按书名、作者、出版社、日期、价格等。另外,要特别重视搜索关键字智能化的处理及相应正确的提示信息,还要注意搜索所得商品的具体陈列问题。

购物的顺序编制类似于传统商店的购物路线,是消费者在网上能否感受到快捷、方便的购物心理的前提条件。必须细致全面地规划设计购物的路线图,事事为消费者着想,将购物过程中各种可能情况分析清楚,周到地提供解决方案,满足消费者轻松购物、愉快消费的心理体验。如参考自选商场购物过程编制,提供购物车(篮)随时装入所选商品,利用好似导购小姐的“购物演示”指导或引导购买;要提供多种结算付款方式以适应更多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并能够及时告之消费者购买的品种、数量及价格等信息;要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快捷地搜寻相关商品的途径,适应消费者的挑选心理。

商品的价格既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重要的判断尺度,又是商家统计盈亏时主要的参考指标。由于消费者普遍认为网上商品的价格是低廉的或免费的,并且容易实现“货比多家”,因而商品的价格定位就更加重要、更加困难。要采取心理价格定位策略,使商品价格尽量接近消费者心理上可能接受的价格限度或标准,实现既能卖出商品,又能获得利润的心理效应。这种策略不是耍“手腕”,而是从消费者角度,对商品功能评价做深入的研究,从中找到消费者愿意并可能接受的价格,为商品获得较高经济效益清除道路上的一个障碍。如新产品定价先采用逆向思维的高价心理法以满足消费者求新、求奇、追求时尚的心理,然后根据市场情况逐步过渡到正向思维的低价心理法以满足消费者求实惠、求价廉的心理;一般商品的定价较难,高价违背求廉心理、低价产生次货心理,要采用多法综合的定价法以满足消费者心理定位的标准,即将习惯心理法、折价心理法、对比心理法和弹性心理法有机地结合,并在保证获利的前提下探寻消费者能够认可的价格定位,此价格有可能不合理;另外,在标识价格时运用小单位标价、零头订价、数字含意、错觉订价等定价技巧。

以上仅对网上商店的经营特色、外观设计和内部环境的心理效应,进行较全面的探索和分析。事实上,还存在着许多网上商店经营的心理效应,如网络广告的心理效应、建立诚信的心理效应和促销策略的心理效应等等,这些有待于今后很好地探索和分析。另外,由于网上商店的经营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经营方式和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结合国情、商情、民情、心情逐步地改进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网上商店经营的心理效应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华飞等编.从这到那———直通电子商务[M].北京邮电出版社,2003

2.贾建华等著.市场营销心理学[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3.江林编.消费者心理与行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黄敏学著.网络营销[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