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机制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22:49:29

心理机制

心理机制范文篇1

对于金钱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传统经济学家认为,财富如收入和资产对幸福或生活满意度有直接的影响,因为高收入能为个体提供更有利的机遇和选择,因此增加财富就能增加幸福。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改善,物质生活得到了较大满足,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步入小康社会。按理说,人民会感到生活越来越幸福。然而,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的调查显示,2005年,72.7%的城乡居民感觉生活是幸福的,比上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另有一项调查表明,中国人的幸福感在过去十年中先升后降,与经济发展的曲线并不同步。问题出在哪里?

近几十年来,这个课题也成为积极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在此,人们平常所说的幸福常用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SWB)①这一术语来描述。它是指个人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整体性评估而产生的体验,主要由情感和认知两种基本成分构成,其中情感成分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个相对独立的锥度,认知成分则指个体对自己生活满意程度的评价。1967年,WarnerWilson在一篇《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中指出,幸福的人是有高收入的。自此以后,心理学家们围绕金钱与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本文拟对这些研究进行总结,并探讨金钱对幸福感产生影响的心理机制,以使人们更科学地理解金钱与幸福的关系,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同时为政府制定以提高我国人民整体幸福感的公共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2金钱与幸福感的关系

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感是主体对客观生活的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感受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不是很大。研究者从多个角度考察了金钱与幸福之间的关系,有国内层面的,也有国际层面的;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

首先,在一个国家内部,个体的收入一般与其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但相关系数不高,即便二者的相关在贫穷国家里比在富裕国家里更强烈。Diener等在美国选取了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发现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12。即使当非常富有的人被考察时,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仍然很小。Diener等曾对1985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100位最富裕的美国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与一般的美国人相比,他们只是稍微幸福那么一点点。49位超级富翁中,有80%的人报告“钱可以增加或者减少幸福,关键看你怎么使用它。”一位富翁从来不记得自己曾经幸福过。一位妇女报告钱不能解除由她孩子的问题所造成的痛苦。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收入与幸福感也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2004年4月,《瞭望东方周刊》与芝加哥大学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行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奚恺元合作,对中国6个城市进行了一次幸福度指数的测试。结果显示:六大城市的幸福指数从高到低依次是杭州、成都、北京、西安、上海、武汉;从当前幸福度指数与人均月收入对照来看,上海人均月收入最高,但幸福度指数排倒数第二,成都人均月收入最低,但幸福度指数排第二,杭州人均月收入居中,幸福指数却最高。

各国之间的收入和幸福情况又是怎样的呢?Diener及其同事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国家财富与国民的平均幸福感有着积极的关系。他们曾对29个国家的平均生活满意度及其收入(以购买力为指标)进行了持续近4年(1990~1993)的调查,发现各国的平均购买力水平与平均生活满意度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62。后来,他们又选取了55个国家的有代表性的样本,使用GNP和购买力作为国民经济的指标,重复了此结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富裕的国家在很多方面与贫穷的国家不同,这些差异可能夸大了收入与幸福感在国际层面的相关。富国比穷国往往更加民主和平等,因此,国家财富与其国民的幸福感的关系至少部分可归结于富裕国家中的人民受到其他利益的间接影响,而非财富本身的直接影响。而且,即便是国家财富对国民的幸福感有较大影响,这种影响也不是直线型的。Myers在分析1991年人均国民收入和幸福感的统计时发现,在最贫穷的国家里,财富对幸福感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国家越富裕,人民越能感受到幸福。但是,当人均国民收入超过8000美元时,国家财富与国民幸福感的相关就消失了,而人权、平等等指标的影响开始明显增大[9]。

再从收入改变的角度来看,个体收入的增加与其幸福感的提高是没有必然联系的。Brickman等研究发现中奖者并不像我们所预期的那样比控制组更幸福[10]。Diener等的研究表明,在10年的时间里,收入上或下波动半个标准差的人群之间的幸福感水平没有显著差异。Diener和Biswas-Diener认为,只有当个体收入的增长是缓慢和稳定的时候,才会导致个体幸福感的增加[11]。而且,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并不总是积极的。也有研究发现收入的迅速增加反而会降低幸福感。

同样地,国家经济的发展也并不意味着国民幸福的增加。Myers研究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其国民的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他发现,到20世纪末,整个社会的财富几乎比1957年时翻了一番,中产阶级扩大了近2倍,绝大部分家庭的收入都有了明显增加,但从调查结果来看,报告自己“非常幸福”的人数却从1957年的35%下降到1998年的33%。而且,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离婚率翻了一番,青少年自杀增长了3倍,暴力犯罪增长了4倍,抑郁症患者尤其是青少年患者的人数急剧上升。他把这种物质繁荣的同时而社会衰退的现象称为“美国困惑”[9]。Diener和Suh也考察了从1946到1990年期间美国幸福感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可支配的收入(控制了通货膨胀和税收)急剧增长,但幸福感的水平保持不变[12]。Diener等考察了55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发现二者并不相关。

这些结论似乎与我们头脑中已有的生活概念不大相符。在日常生活中,当被问到“没钱你能幸福吗?”几乎所有人都会摇头或干脆笑笑不置可否。当再被问到“什么最能改善你的生活质量?”大多数人都会回答“金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一致?这主要是因为金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太重要的角色,尤其对于一般的民众,我们总是通过金钱这个中介来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金钱在我们这个社会几乎具有一切商品的属性,这就使得金钱在我们心理上的作用被夸大了,好像只要有很多钱我们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事实上,金钱对幸福感的影响是相对的。在一定范围之内,金钱对幸福感的影响较大,而一旦超出这个范围,金钱对幸福感就不产生什么大的影响或者根本不产生影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大量研究表明,金钱与幸福感之间可能存在着某些心理变量在调节二者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探讨金钱影响幸福感的心理机制。

3金钱影响幸福感的心理机制

3.1人格

影响幸福感的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但研究表明,外部因素与幸福感只有中等程度的相关,其中人口统计学变量如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等只能解释幸福感不足20%的变异,外在环境也只能解释幸福感变异的15%。相对而言,内部因素尤其是稳定的人格因素常常被认为是幸福感最可靠、最有力的预测源之一。金钱是幸福感的外部影响因素,人格是个体幸福感的内在预测指标,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金钱对幸福感的影响是否受到人格因素的缓冲?

联系人格和幸福感的一种概念模型是,人们具有一种幸福或者不幸福的遗传素质,这可能是由天生的神经系统的个体差异所造成的。行为遗传学的研究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例如,Tellegen等考察了共同抚养和分开抚养的同卵和异卵双生子,计算出基因能够分别解释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40%和55%,而共享家庭环境只能分别解释这二者变异的22%和2%[13]。如果这种先天的体验某种幸福感水平的稳定倾向确实存在,那么幸福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跨时间和跨情境的一致性。尽管情境因素可能使幸福感偏离基线水平,稳定的人格因素应该施加长期影响。Heady和Wearing提出的动力平衡模型(dynamicequilibriummodel)支持了这一点[14]。他们指出,人们在经历了各种好的或坏的生活事件后,最终会回复到幸福感的基线水平。外部事件对幸福感的影响是短暂的,内在的人格特质或认知因素对幸福感的维持起着关键的作用。根据这一模型,收入的增加或减少会在短期内提高或降低人们的幸福感,但是由于受到人格因素的调节作用,人们最终会回复到之前的幸福感的水平。

那么,究竟有哪些具体的人格因素在金钱与幸福感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呢?张兴贵等人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结果表明,经济状况变量既与幸福感有直接的关系,又通过大五人格中的外倾性和神经质维度对幸福感有间接效应[15]。外倾性和神经质之所以能够充当调节金钱与幸福感关系的中介变量,可能是因为内外向和情绪稳定性这两个人格维度,更多体现了遗传所决定的神经系统的动力特征对行为的持久影响,更多代表了人的自然性格(或称为气质),具有本源性,可以称为气质性人格[15]。而且,大量研究表明,外向性与积极情感呈高度正相关,神经质与消极情感呈高度正相关[16]。因此,具有这两种人格特质的人,不论其收入水平如何,他们的幸福感可能总是处于愉悦水平或者总是处于不悦水平。也就是说,金钱对幸福感的影响是微弱的,它主要通过外倾性和神经质来作用于幸福感。

另一个已被证明的在金钱与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的人格特质是控制感。例如,Johnson和Krueger的研究表明,对生活的控制感可以调节实际的财富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17]。拥有强烈控制感的人更可能采取行动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通过奋斗,也更可能达到期望的目标,从而导致更多的满意感,这种结果反过来又增强了个体对生活环境的控制感。因此,控制感调节收入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关系或许是基于这样一种方式:人们通过工作和其他途径创造物质财富,那些相信自己能够控制生活的这些方面的人更可能成功地为自己创造出有利的经济资源,从而导致更多的幸福感[17]。即使在面临困难的经济状况的时候,控制感也是有适应价值的。Lanchman和Weaver研究发现那些收入低但能够维持高度控制感的被试组报告的幸福感的水平几乎与高收入的被试组一样高[18]。他们不将这种低收入状态视为不可变的,而确信能够改变这种情形,所以,这样的低收入者的不幸福程度比那些处于同一状态中的悲观低收入者的不幸福程度要低得多。可见,在经济状况不利的情形中,控制感扮演了一种积极的角色,它能够使人们更成功地调整自己以适应这种困境,从而缓和了低收入对幸福感的负面影响。当然,对于控制感的这种适应价值也存有异议。一种观点认为,对于处于不利经济状况中的人们来说,要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控制这种环境是不现实的,有可能导致不恰当的自责,相反,维持对现状的现实的评估对他们可能更有利;而且,如果低收入不能提供控制的机会,拥有高度的控制感可能还会导致失望和沮丧。因此,能够明确地意识到外在环境的限制对于低收入的阶层可能更有效[18]。

其他人格特质如自尊、乐观等,虽然与幸福感密切相关,但是它们作为调节金钱与幸福感关系的中介变量的实证研究还很少见,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3.2目标

Emmons认为,资源会通过影响人们实现目标的能力而间接影响幸福感。那些对人们实现自己的目标有利的社会资源会促进幸福感[19]。因此,金钱对幸福感的影响可能是因为它影响人们达成各种目标的能力。那么,从理论上来讲,更多的金钱能够使人们达成更多的目标,从而导致更多的幸福感。但是,有这样一种观点,即财富之所以对幸福感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它提供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如食物、水、住房、保健的一种手段。然而,一旦基本需要被满足,它与幸福感的关系就变得复杂。基于此争议,Diener等深入地探讨了收入、基本需要的满足和幸福感的关系,发现即使当基本需要被控制时,收入仍然与幸福感显著正相关,表明金钱对幸福感的影响超越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这个目标。

以上我们是把金钱作为实现目标所需的一种社会资源来看。换一个角度,当把金钱本身作为追求的目标时,它对幸福感又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Sirgy提出了物质主义(materialism)这一概念,他把它定义为相对其他生活领域,物质生活领域被认为高度重要的一种状况[20]。Sirgy认为,物质主义目标本身对幸福感有直接影响。相关研究表明物质主义与幸福感呈负相关,即使控制收入也是如此[20~22]。那些认为金钱比其他目标更重要的人对他们的生活标准和生活质量更不满意。Sirgy对此的解释是,物质主义者把物质追求的目标设置得太高,不切实际,以致根本没有能力去实现这些目标,所以他们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20]。

自我决定理论的代表人物Kasser和Ryan也认为把追求经济的成功作为生活的中心目标会降低幸福感[21,22]。他们的理论基础是,自我决定是人类天生的需求,过分追求经济目标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这样就减少了实现其他内在目标的机会,而最终阻碍幸福感的提升。他们区分了内在目标和外在目标。其中前者是指定向于自我接纳、情感联系、团体卷入的目标。定向于内在目标的人会体验到更多的幸福,因为这些目标与自我决定需要的满足相联系,而定向于外在目标如金钱则会体验到更多心理上的不适应。所以,按照自我决定理论,物质目标之所以与低的幸福感相联系,其根本就在于它缺乏自主定向。Csikszentmihalyi则认为如果更多的心理能量被投资到物质目标上,追求其他目标如美满的家庭、亲密的友谊、兴趣爱好可用的能量就减少了,而这些目标对于我们的幸福生活同样也是必要的[23]。

3.3动机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了物质主义对幸福感的负面影响。但是也有研究者对此提出了质疑。Diener等在回顾30年来幸福感的研究中提到,目标对幸福感的影响似乎比简单地达到个人的目标更复杂,暗示目标背后潜在的动机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

早期的研究者Csikszentmihalyi和Rochberg-Halton曾提出过两种类型的物质主义:一种是工具性的物质主义(instrumentalmaterialism),指使用物质财富作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生活目标的手段,这种物质主义是无害的;另一种是终极性的物质主义(terminalmaterialism),指使用物质财富去获得社会地位并赢得他人的赞美和羡慕,这种物质主义是有害的[24]。

Carver和Baird认为每个目标背后有4种类型的动机,分别是:内部的(被内在的快乐所激发)、认同的(反映了个人的价值观)、投射的(来自于内部的压力如内疚或社会赞许)、外部的(由外部奖励或惩罚的力量所引起)。前两种动机又可被归为内部动机,后两种动机可被归为外部动机。虽然他们发现总体上经济成功的重要性与幸福感呈负相关,但同时也发现经济成功目标的内部动机与幸福感呈正相关,外部动机与幸福感呈负相关[25]。Carver和Baird的研究局限就在于他们考虑的追求经济成功的原因有限。按照他们的假设,如果研究中包含的动机的范围更广,钱的重要性对幸福感可能就没有主效应了。

于是,Srivastava等在后来的研究中考虑到了10种挣钱的动机:安全、维持家庭、市场价值、自豪、休闲、自由、冲动、慈善、社会比较、克服自我怀疑。经进一步因素分析最终确定了3类动机:积极的动机(前4种)、行动的自由(中间4种)和消极的动机(后2种)。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当控制挣钱的动机尤其是消极的动机如社会比较、寻求权利、炫耀、克服自我怀疑后,钱的重要性与幸福感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就消失了。研究还发现积极动机和行动的自由对幸福感的主效应不显著。这说明物质主义与幸福感的负相关正是由于这些消极动机的影响[24]。

金钱本身是没有害的,事实上,当金钱被用来帮助满足大量的基本需求时是很有益处的,毕竟,“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是,“钱也不是万能的”,当用金钱来做不能做的事情时,对它的追求就成了问题。比如,金钱不能直接减轻自我怀疑,因为缺少钱不是它的根源[24]。所以,金钱与幸福感的关系不在于挣钱的目标本身,而在于挣钱的动机。

3.4社会比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会听到这句话:“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心理学中称之为社会比较。1985年,Michalos提出了满意的多重差异理论。根据这一理论,个体把自己与多种标准进行比较,这些标准包括他人、过去的条件、抱负、满意的理想水平、需要或目标等。个体对满意度的评价就基于现状与这些标准之间的差距,向上比较使满意度降低,向下比较使满意度增加。其中,社会比较被发现比与其他标准的比较能更有力地预测满意度[26]。

Wood把社会比较定义为思考与自己有关的一个或多个他人的信息的过程[27]。人们倾向于与自己圈子里的其他人进行比较,向上比较和向下比较都会影响幸福感。然而,研究者对于人们是如何与他人进行比较的这一问题存在争议。例如:人们只是与比自己富裕或比自己穷的人相比,还是根据所有人的收入分布来定位自己?

McFarland和Miller预测人们只与比自己收入低的人相比(为了感觉好)或者只与比自己收入高的人相比(为了激发自己做得更好)[28]。Parducci的范围—频率理论(range-frequencytheory)预期,人们与收入分布中的所有其他人进行比较,而不仅仅是向上或向下比较[29]。Smith等人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范围—频率理论很好地预测了社会比较对幸福感的效应[30]。而Hagerty在自然情境中进行的两个研究也有力地支持了收入对幸福感的社会比较效应,而且结果正如范围—频率理论所预期的那样[29]。他还特别指出,尽管社会比较在幸福感的评价上起了作用,但是社会比较效应的大小比收入的主效应要小。据此他提出了可以增加国民幸福的3条途径:(1)通过增加平均国民收入;(2)缩小收入分布的范围;(3)改变比较的参照组,如与比自己收入低的人进行比较或者与上一代人进行比较。

在中国,收入对幸福感的社会比较效应更是明显。中国社会调查所2005年的一项调查称,民众最为关心的社会问题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贫富差距。在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的调查中,市民已连续4年把“贫富差距过大”列为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首。贫富差距通过社会比较的心理机制使人们产生不公平感,使得有钱的人、没钱的人都觉得不幸福。

3.5适应与压力

Helson把适应定义为对重复或连续刺激的减少的反应。对生活事件的适应是理解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Brickman等人就是根据Helson的适应水平理论,用对比和适应来解释中奖的人并不比一般的人更幸福,而且从一系列平凡的生活事件中得到的快乐更少的现象[10]。首先,与中奖后的兴奋和高峰体验相比,许多平常的生活事件看起来就不是那么有乐趣了。因此,尽管中奖得到了新的快乐,但它也使旧的快乐减少了,新旧快乐相互抵消,使得中奖者并不像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幸福。其次,中奖的兴奋会随着时间而逐步消退。当他们习惯了由新的财富所带来的快乐时,这些快乐体验就不再那么强烈,对总体的幸福感就不再有很大的影响。总之,这种好运的影响在短期内会被对比效应削弱,从长远来看会被适应过程削弱。看来适应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收入的增长不一定导致幸福感的增加。

当然,对此还有其他不同的解释。有研究显示,突然的改变或者极端的结果,即使是正性的,也会引起压力[31]。还有研究者考察了英国足球中大奖的人,发现财富增加的同时也伴随着代价:很多人辞职,人际面缩小,成就感降低,而且,当他们被希望提供经济资助时,与朋友和家人间的关系变得紧张。因此,收入的增加可能导致更多的压力,缓和了其对幸福感的积极效应。

4小结与展望

从心理学的研究结论可以看出,金钱与幸福感的关系,远不止传统经济学的假设那样简单。在一个国家内部,富人与穷人在幸福感上的差异并没有二者在财富上的差异那么大,尽管富裕国家的人民一般来说比贫穷国家的人民感到更幸福,但这种差异也不能简单归结为财富的差异。而且,个体收入的改变和国民经济的增长并不一定带来幸福感的提高。研究者还从人格、目标、动机、社会比较、适应与压力等方面探讨了金钱影响幸福感的心理机制,这使得人们对金钱与幸福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和更科学的理解。但是仍有一些问题有待深入探讨:

(1)对于金钱究竟在多大范围内或多大程度上影响幸福感,还没有一致的结论。之所以如此,可能是由于研究对象过于笼统化。其实,对不同阶层的人群而言,金钱对于他们的意义和价值可能是不一样的。对贫穷的人来说,能够用来满足其基本生理需求的金钱对他们的幸福感的影响是应该是很大的。而对富裕的人来说,金钱对其幸福感的影响可能很大,因为他们可能需要金钱去实现更高的目标;当然这种影响也可能很小,因为非物质财富的因素如与家人和朋友交往的时间、身体健康、工作稳定、婚姻状况、个人安全感以及人际关系等对他们的幸福可能更重要。而且,在个体不同的生命阶段,金钱对其幸福感的作用可能也是不同的。比如,金钱对成年人幸福感的影响可能比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更大。因此,今后的研究在研究对象上需要细化,例如把不同阶层的或者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区分开来分别加以考察,然后进行比较,这样才能得出比较准确的、真实的结论。

(2)金钱对幸福感的影响,并不一定是哪一种心理机制就能解释清楚的。各种心理变量之间可能存在交互作用。例如,McFarland和Miller的研究发现非抑郁、乐观的人倾向于关注比自己做得差的人的数量,而抑郁、悲观的人则更多地关注比自己做得好的人的数量[28]。这说明个体的人格影响其使用社会比较信息的方式。因此,以后的研究最好考虑多个心理中介变量,建构金钱、心理变量与幸福感的关系模型,以便于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金钱是怎样对幸福感产生影响的。在研究方法上,无论是纵向研究还是实验研究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3)心理学的任何研究主题都需要考虑所处的文化背景,这就涉及本土化的问题。以上结论大部分都是基于国外的研究成果,而国内研究才刚刚起步,这些结论是否可以推广到中国,还有待于本土化的实证研究。而且,在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的中国现阶段,对此课题的研究还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经济发展、环境优美、人际和谐、全体社会成员欢乐幸福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关注经济硬指标,更要关注人民大众的切身感受。因此,对政府而言,可以此课题的研究成果作为参考,制定一些以提高人民整体幸福感的相关政策,如解决贫困问题、缩小收入差距等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幸福感测量本身还不完全成熟,应该主要采取探索的方式,尤其需要从中更多地知道到底有些什么因素影响了人们的幸福感,并随之不断完善施政的指标体系。目前幸福感测量研究存在指标不统一、研究方法创新不够、文化差异性日益突出等问题,所以从中国的文化背景和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出发,借鉴国外的理论和方法,提出适合当今中国居民的幸福感理论构念并编制出相应的幸福感量表,是极为迫切的问题。

收稿日期;2007-04-15

注释:

①国内学界通常把subjectivewell-being译为“主观幸福感”,是为了与另一个并列使用的不同的概念“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well-being)相区别。但“主观幸福感”的说法不太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因为在中文中,“感”已能表明其主观性。而且本文讨论的都是“主观幸福感”,没有涉及“心理幸福感”这个概念。因此,本文中我们把subjectivewell-being一律译为“幸福感”。

【参考文献】

戴廉.幸福指数量化和谐社会.瞭望,2006,11:24~26

DienerE.Subjectivewell-being:Thescienceofhappinessandaproposalforanationalindex.AmericanPsychologist,2000,55(1):34~43

DienerE,SuhE,LucasR,etal.Subjectivewell-being:Threedecadesofprogress.PsychologicalBulletin,1999,125(2):276~302

VeenhovenR.Ishappinessrelative?SocialIndicatorsResearch,1991,24:1~34

DienerE,SandvikE,SeidlitzL,etal.Therelationshipbetweenincomeandsubjectivewell-being:Relativeorabsolute?SocialIndicatorsResearch,1993,28:195~223

DienerE,HorwitzJ,EmmonsRA.Happinessoftheverywealthy.SocialIndicatorsResearch,1985,16:263~274

任俊.积极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21~122

DienerE,DienerM,DienerC.Factorspredictingthesubjectivewell-beingofnation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5,69(5):851~864

[9]MyersDG.Thefunds,friends,andfaithofhappypeople.AmericanPsychologist,2000,55(1):56~67

[10]BrickmanP,CoatesD,Janoff-BulmanR.Lotterywinnersandaccidentvictims:Ishappinessrelative?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78,36(8):917~2927

[11]DienerE,Biswas-DienerR.Willmoneyincreasesubjectivewell-being?Aliteraturereviewandguidetoneededresearch.SocialIndicatorsResearch,2002,57(2):119~169

[12]DienerE,SuhE.Measuringqualityoflife:Economic,social,andsubjectivewell-beingofnations.SocialIndicatorsResearch,1997,40:189~216

[13]TellegenA,LykkenDT,BouchardTJ,etal.Personalitysimilarityintwinsrearedapartandtogether.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88,54(6):1031~1039

[14]HeadeyB,WearingA.Personality,lifeevents,andsubjectivewell-being:Towardadynamicequilibriummodel.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89,57(4):731~739

[15]张兴贵,何立国,贾丽.青少年人格、人口学变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模型.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46~53

[16]CostaPT,McCraeRR.Influenceofextraversionandneuroticismonsubjectivewell-being:Happyandunhappypeople.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80,38(4):668~678

[17]JohnsonW,KruegerRF.Howmoneybuyshappiness:Geneticandenvironmentalprocesslinkingfinancesandlifesatisfaction.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2006,90(4):680~691

[18]LachmanME,WeaverSL.Thesenseofcontrolasamoderatorofsocialclassdifferencesinhealthandwell-being.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8,74(3):763~773

[19]EmmonsRA.Personalstrivings:Anapproachtopersonalityandsubjectivewell-being.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86,51(5):1058~1068

[20]SirgyMJ.Materialismandqualityoflife.SocialIndicatorsResearch,1998,43(3):227~260

[21]KasserT,RyanRM.AdarksideoftheAmericandream:Correlatesoffinancialsuccessasacentrallifeaspiration.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3,65(2):410~422

[22]KasserT,RyanRM.FurtherexamingtheAmericandream:Differentialcorrelatesofintrinsicandextrinsicgoals.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Bulletin,1996,22:280~287

[23]CsikszentmihalyiM.Ifwearesorich,whyaren''''twehappy?AmericanPsychologist,1999,54(10):821~827

[24]SrivastavaA,LockeEA,BartolKM.Moneyandsubjectivewell-being:It''''snotthemoney,it''''sthemotive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2001,80(6):959~971

[25]CarverCS,BairdE.TheAmericandreamrevisited:Isitwhatyouwantorwhyyouwantitthatmatters?PsychologicalScience,1998,9:289~292

[26]SolbergEC,DienerE,WirtzD,etal.Wanting,having,andsatisfaction:Examingtheroleofdesirediscrepanciesinsatisfactionwithincome.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2002,83(3):725~734

[27]WoodJV.Whatissocialcomparisonandhowshouldwestudyit?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Bulletin,1996,22:520~537

[28]McFarlandC,MillerDT.Theframingofrelativeperformancefeedback:Seeingtheglassashalfemptyorhalffull.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4,66(6):1061~1073

[29]HagertyMR.Socialcomparisonsofincomeinone''''scommunity:Evidencefromnationalsurveysofincomeandhappines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2000,78(4):764~771

心理机制范文篇2

【关键词】工会;员工;心理关怀

工会是领导群众共同奋斗的纽带,工会的职能必须要以职工群众为根本,全面维护职工群众的各项权益,这里边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重视职工的经济利益以及政治民主权益,重视职工的精神文化利益以及心理关怀的实现。随着我国劳动法律法规方面的不断完善,劳动关系明显在好转,职工群众的经济利益以及政治民主权益基本上得到了满足,但是在精神文化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却存在比较显著的问题,尤其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人的生活、工作压力都非常大,特别是那些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企业职工,他们渴望在城市中有一席之地,渴望得到精神文化方面的满足,但是因为大部分时间在工作,缺少交流沟通的文娱生活,精神文化方面以及心理等方面均得不到满足,长此以往,职工的心理压力会不断增大,甚至造成心理疾病,因此研究职工心理关怀机制具有非常显著的价值意义。

一、新时期员工的心理状况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以及网络上的职场热门话题可以看出,很多企业的员工平均一周要工作6天,每天工作时间在11小时左右,睡眠时间大约在6.5小时左右,甚至有一些企业一周7天都是正常上班,每天工作12小时,而且还是倒班,一个月可能休假只有3-4天。从相关政策上来讲,原则上这样的工作时间是非常不合理的,按照当前相关政策,正常的工作时间是8小时,也即8小时工作制,一周正常工作时间40-48个小时。但实际上真正达到这样要求的企业很少,对于职工来说,也不可能一周就工作40个小时,因为现在的生活压力非常高,严格执行8小时工作制,员工的收入可能会不高(高薪行业企业除外),当然从员工的角度来说,很大一部分人可能在8小时正常工作时间后,还会找兼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生活所需以及还房贷、车贷等等。所以从现在的形势来看,绝大部分职工都存在工作时间过长的问题。而从人体机能的角度来讲,一个人高效率正常工作的时间大概是8-10小时,长期的高负荷工作会导致健康全面崩溃,不管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随着工作时间延长,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下精神会出现疲倦,体质开始下降,狂躁易怒或者抑郁沮丧,若得不到心理干预,很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

二、工会员工心理关怀现状

(一)工会自身认识方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工会自身实际上对维护职工心理健康方面还没有形成完善科学的认识,职工的心理关怀机制尚未纳入维权机制创新轨道上来,还未形成健全的职工健康服务体系,工会“大学校”的教育功能也没有发挥出来。从心理关怀机制建设的角度来讲,现阶段工会组织当中比较缺乏职工心理专业方面的人才,同时工会在具体的工作上着力点存在不平衡的状况。党要求工会要在大政工体系下强化思想文化宣传工作,其中实际上是包含了员工心理干预的,但在具体的工作当中,着力点并没有在心理干预上。所以整体上来看,工会在员工心理关怀机制建设上还比较滞后。(二)企业心理辅导方面。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建立起心理辅导模式,对员工出现的心理问题无能为力,很多企业员工集体不正常流失,但企业没有深入分析原因,对于员工因为心理问题而离职,企业的领导层和管理层实际上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他们感到员工离职很莫名,但不会过多关注。从心理关怀角度来讲,这些企业基本上没有心理关怀机制,最多是领导在一些优秀员工出现问题的时候找员工谈谈心,这种方式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完善的心理关怀机制。大部分企业没有在整体规划时将心理关怀纳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没有形成心理调查、心理咨询、心理培训、心理评估以及宣传推广所构成的心理关怀机制。随着“00后”逐步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现有从国外引进的心理辅导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职工的心理需求,比如说心理讲座、心理咨询热线、心理咨询室等等都无法针对性地解决员工的心理问题。(三)对新生代职工心理健康关注方面。工会以及企业对新生代职工的心理健康方面关注度依然不足,富士康发生的跳楼事件,根据相关信息显示,跳楼者在一年前与妻子离婚,子女随前妻生活,而跳楼者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平时性格也比较内向,基本不与他人交流,经常独自发笑,这种现象表明该男子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果及时疏导可能避免事件发生,但实际上并没有,尽管富士康在早些年的事件中吸取了教训,做了很多的防护措施,如安装钢铁防跳网等等,这些都是物理的措施,如果说重视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再辅以一些其他的关怀措施,则不会发生连续跳楼事件。

三、员工心理关怀机制建设的对策思考

从职工心理疏导、心理调适等方面来说,要给予职工心理关怀。对于企业来说,要保证职工心理健康,实际上不仅要给予员工合理的薪酬福利,还要体现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包括对员工人格的尊重,生活的关心等等。所以必须要明确企业只有以人为本,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条件,员工才能在企业当中找到“家”的感觉,进而产生归属感,这样才能有凝聚力、战斗力。(一)对于工会来说,在心理关怀机制的建设上要从职工的心理入手。高度关注高压锅效应,把工会定位成解压阀,避免出现维持效应。对于工会而言,必须要有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并且在职工心理干预和疏导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特别要关注员工危机事件发生背后所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对其他员工的影响,不能单单关注事件发生后处置问题,更要关注员工的心理干预和疏导,降低危机事件对员工的影响,比如说富士康在跳楼事件出现后,富士康所采取的措施基本上都是物理方面的措施,即用一些限制措施,防止员工到一些危险地方,然而,当员工真的出现了心理问题,这些限制措施是完全起不到作用的,对不良信息的传播要进行有效控制,对危机事件要有足够的应对措施,包括心理干预措施,对利益相关方要进行高度关注,对员工心理恢复要进行科学有效的疏导。(二)工会要帮助企业构建具有本土化的,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帮助企业提高员工心理保健能力。工会要以职工为基准点,贴近职工,围绕职工最关心同时关系最大的实际问题入手,帮助企业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方案,并组织职工积极参加企业组织的心理辅导活动,心理辅导活动要尽可能细化,尽量将心理辅导落实到每一位职工身上,比如可以在企业内部组建体育、唱歌、跳舞等兴趣小组。工会可以将其所统辖区域内的企业员工都进行这样的分组,然后开展一些体育文化活动,让职工在活动中加强交流,并舒缓工作压力。实际上,现在很多年轻人有这样的习惯,他们在工作之余会寻找一些适合自己的娱乐方式,当然有些是健康的娱乐方式,而有些则不健康,对于工会而言,要引导员工积极参加健康的娱乐方式,包括篮球运动,足球运动,广场舞活动等等。对于企业而言,可以适当举办这样的文体活动来疏导员工的工作压力,当然有条件的还可以通过改变工作环境的方式来让员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工作。同时最关键的还是要形成有效、科学的心理培训机制,通过培训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职工的心理素质,增强职工的心理问题抵抗能力,帮助员工养成一些自我调节心理的习惯,学会一些自我调节的办法。还需要构建完善的带薪休假制度,涉及旅游计划,把这些作为薪酬福利发放给员工。(三)工会要高度关注新生代职工所面临的生活问题和精神诉求。精神诉求方面,要密切关注员工的理想信念和情感。以人为本是必须要重视的,要对员工的生理需求、生存状态、生活条件进行关注和保障。企业生产效率高不高,实际上看的是员工的积极性,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必须要高度关注员工,善待员工,重视员工的心理需求,举一个相对极端的例子,比如在军队,为什么要有指导员、教导员和政委,实际上就是为了对士兵展开心理疏导,因为士兵的心理压力大,做不好心理疏导,一个好兵可能就废了,对于企业来说,虽然不是这么极端,但是也必须要重视,当然完全靠企业实际上很难做到科学合理地关注新生代职工所面临的生活问题和精神诉求,政府与社会各界都应当高度关注。(四)工会要通过一些措施来消除引起员工心理问题的组织因素。比如强化或者是规范企业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岗位规范和可行的工作标准,科学定位岗位角色、职责、任务,明确绩效考核的目的以及考核的标准,尤其要帮助企业认识到绩效考核并不是为了将员工划分为三六九等,而是要帮助员工不断成长。工会要积极落实政府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使员工能够在工作中得心应手,这样就可以消除一部分员工在工作中产生的压力,同时在职业技能培训当中,要加入一些心理干预的内容,如传授一些管理时间的方法、沟通的技巧等等。进一步帮助职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员工树立理想信念,引导员工摒弃一些不切实际的发展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当然需要企业内部完善的晋升渠道的配合。当然很关键的一点是要给员工提供值得期待的薪酬,特别是对于新进的员工,因为这些员工可能急需要经济改善生活状况,所以薪酬是比较关键,随着员工在企业工作时间的增加,员工的需求可能会发生改变,此时就需要注意了,在保证一定期望的薪酬同时,还要在员工的价值追求上给予满足,让员工更好地参与工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会构建员工心理关怀机制具有现实意义,在新时期必须要高度重视新生代职工的心理问题,如果对职工的心理问题不够重视极有可能引起恶劣事件的发生,因此必须要构建完善的心理关怀机制。现在的年轻人在面临压力时都会采取一些排解压力的方法,比如早上起床后慢跑,既锻炼了身体也会舒缓心情,为一天的工作做好准备,还可以看看书,给自己放个假等等,这些都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如果员工无法进行自我调节了,工会和企业就必须要采取措施来帮助员工。本文重点对工会构建员工心理关怀机制的具体对策进行了分析,可能存在不足,希望能为员工心理关怀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倩茹.新形势下工会政工工作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J].魅力中国,2019(15).

[2]付春霞.加强企业员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创新实践[J].当代人,2018(24).

[3]柯杨.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升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水平[J].现代班组,2018(02).

心理机制范文篇3

【关键词】品牌延伸;消费主体;情感迁移;评价

品牌延伸是指在已有相当知名度与市场影响力的品牌基础上,将成名品牌运用到新产品或服务上,以期减少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风险的一种营销策略。几十年来研究品牌延伸的大体上有两个着力点,一个是从品牌自身着手,例如:品牌识别决定品牌延伸,因为品牌识别是品牌价值的集中体现,它犹如一颗钻石放射出璀璨的光芒,照耀着品牌涵盖的所有产品[1];另一个是从消费者方面寻找突破口,例如:心理学研究认为消费者对原品牌认知、态度、情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品牌延伸成功的制约因素[2]。本文拟从第二个方向即消费主体方面探讨一下其对品牌延伸产品作出的评价是基于何种过程。

一、品牌延伸心理机制的构建及其发展状况

品牌延伸是一种营销策略,取得商业成功是它的主要目的,而取得商业成功的前提是要打动消费者,只有消费者愿意购买这种品牌延伸下的产品,这种营销策略才算成功。在这一点上心理学的观点主张从建立品牌延伸的决定因素入手构建其心理模型,其模型认为,品牌延伸心理机制就是借助消费者对已有品牌的知识和好感所产生影响与作用[3]。根据品牌延伸心理机制构建的心理模型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是消费者品牌评价中情感迁移模型;另一个是消费者品牌评价中属性联想需求模型。其中情感迁移模型认为消费者对原品牌的态度和情感可能会通过两个迁移路径迁移到新产品中,而属性联想需求模型则认为品牌延伸并不是由消费者原品牌态度和情感与延伸品牌之间存在相似程度所决定,而是原品牌的品牌特定联想在延伸品牌领域被需求的程度,即消费者先判断原品牌的特定联想是能提供延伸品牌所必须的一些利益点,还是有抵触的,然后对此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Aaker和Keller等品牌理论研究学者进一步研究认为影响品牌延伸机制主要由消费者情感与认知相互作用的结果产生,而不仅仅是情感与态度的影响作用。

二、消费者心理模型评价机制对于两种常见品牌延伸的分析

(一)产业上的延伸

在产业上,上、下向均可延伸。比如制衣业向纺织印染业延伸就属于上向延伸;制布业向轮胎、汽车业延伸就属于下向延伸;果奶向豆奶、鲜奶、酸奶延伸就属于平向延伸。在这三种类型的延伸中,平向延伸对利用消费者对原品牌的情感转移最为有利,毕竟同一行业类别上的产品,品牌的核心价值,即品牌的个性、利益点和冲击力是最容易具有诸多相似性的,目前大家在品牌延伸理论上意见比较一致的理论,延伸品牌与原品牌之间相似性和关联性越高品牌延伸就越容易成功,就是典型的消费者情感迁移起主要作用的例子。但这并不是说情感迁移模式只在产业上的平向延伸时才起作用,宝马品牌延伸到服装行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宝马汽车代表了豪华,它不仅象征着非凡的制车技术与工艺,还意味着“潇洒、优雅、时尚、悠闲、轻松”的生活方式,而车和服饰都是诠释宝马核心价值观的载体。消费者选择宝马服饰就是选择了宝马这个品牌所代表的核心价值观,通过这种核心价值观的传承消费者把对宝马汽车情感迁移到了宝马服装上来。所以说,无论你在品牌延伸的过程中采用哪种方法,保持原品牌与延伸品牌的核心价值观一致,有利于消费者把对原品牌的态度和情感迁移到新产品上。

(二)档次上的延伸

从档次上讲,向上延伸,即在产品中增加更高档的产品,使商品进入高档市场。向下延伸,即在产品中增加较低档次的产品,利用高档名牌产品的声誉,吸引购买力水平较低的顾客,慕名购买这一“名牌”中的低档廉价产品。在这个策略上,消费者对品牌延伸的评价是基于个人目的或个人需要基础上的利益推断过程。原品牌在档次上的向下延伸,目标是低端市场上的顾客,这些人的购买能力较低,选购产品主要从自身经济水平出发,在平时,“名牌”产品对他们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现在用很少的钱就可以买到,虽然知道买的是低档廉价的“名牌”,但这个“名牌”的品牌价值还是存在的,这就足够了。

三、消费者心理模型评价机制对几种延伸失败的分析

(一)不恰当的垂直延伸

像上面提到的,在档次上进行向下的品牌延伸时,一般会有损“名牌”高品位的信誉,当一个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属于高端市场,那么它进入低端市场就会贬低品牌价值,风险较大。派克公司3到5美元低档笔的惨败并且影响到整个公司的价值形象就是最好的说明。总体来说,以档次、身份及文化象征为卖点的产品最好不要轻易的进行档次向下的品牌延伸。这类产品所面对的消费群体是收入水平较高的阶层,这些人的购买力一般较高,买名牌看中的就是它较高的品牌价值,是一种基于自豪心理和炫耀心理而产生的购买行为。当这种品牌变得人人都能拥有,他的这种自豪感与炫耀感就消失了,这种品牌的东西自然就不会再吸引他。他对这种品牌延伸所进行的评价是基于个人需要或个人目的基础上的利益推断过程。

(二)让消费者产生不好的联想

有时,品牌延伸是处在同一行业,但由于其功能的截然不同,而引起消费者不好的联想,这样的延伸不但无法利用品牌的优势,而且容易削弱在消费者中间已经建立起来的美誉度。立白洗衣粉大家会比较熟悉,但是当你听见立白牙膏,立白厕洁精的时候你什么感觉,牙膏你会去买吗?舒洁卫生纸曾是美国卫生纸市场的头号品牌。但随着舒洁牌餐巾、舒洁牌纸面巾、舒洁牌婴儿纸尿布等系列产品的问世,消费者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使用舒洁餐巾纸时,总令他们想到舒洁卫生纸,由此感到非常不舒服,结果在舒洁餐巾纸推出不长时间,舒洁卫生纸的头牌地位很快被其竞争对手宝洁公司的Charmin牌卫生纸所取代。在这种情况中,消费者对品牌延伸产品的评价主要是建立在情感的迁移过程上,而此情感非彼情感,消费者的心理承受不了同一品牌的产品在这些功能上的“面面俱到”。

心理机制范文篇4

[关键词]职业学校;情感育人机制;心理学;依据

注重职业学校实施情感育人机制的心理学依据分析,有利于实现对这种育人机制的高效利用,逐渐提升职业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因此,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充分考虑,加强职业学校实施情感育人机制的心理学依据分析,从而提升该育人机制的潜在应用价值,满足职业学校的发展要求。

一、基于人在知识与情感对待世界方面的职业学校实施情感育人机制的心理学依据

当前形势下我国职业学校的建设规模逐渐扩大,为我国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重要的保障作用。实践中为了使情感育人机制能够在职业学校发展中得以顺利实施,则需要从人在知识与情感对待世界这些方面入手,了解职业学校实施情感育人机制的心理学依据。具体表现为:(1)职业学校实施情感育人机制的过程中,若相关的人员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待世界或者身边的事物时,其在心理层面上是以理智的对待方式处理实际问题,从而为情感育人机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靠保障,能够使这种机制在实际发挥中得到更多的支持。在此期间,职业学校实施情感育人机制中所涉及人员的知识储量会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增加,且能以理智的、客观的方式对待各类事物,使得情感育人机制能够在职业学校发展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2)在实施情感育人机制的过程中,若职业学校的相关人员是将以个人情感作为该育人机制实施的心理学依据,则其在对待外界事物的过程中将会采用非理性的方式予以应对,且对人脑的情感系统实践作用效果是否良好密切相关。据于此,情感因素将会发挥较大的作用,需要相关的人员能够结合情感育人机制的功能特性,对其实施过程进行严格把控,避免将一些消极的个人情感因素融入到职业学校情感育人机制实施过程中,从而影响该育人机制实际作用的充分发挥。实践中从人的情感生理结构、心理结构、生理组织、情感系统等方面进行入手,将知识与情感共同作用于职业学校情感育人机制实施过程中,发挥该机制实际作用的同时提升职业学校育人工作水平,从而为其社会影响力的提高提供保障。同时,相比理智思维,情感的复杂程度高,需要职业学校在实施情感育人机制的过程中可以从人的情感世界、规律、能力等方面进行考虑,保持学生良好的个人情感,实现对他们情感能力的科学培养。

二、基于情感心理特征方面的职业学校实施情感育人机制的心理学依据

实践过程中当情感产生时将会通过不同的形式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即情感心理特征的存在会对职业学校情感育人机制实施效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作为该机制实施中的心理学依据发挥作用。因此,需要在职业学校实施情感育人机制的心理学依据分析中给予情感心理特征必要的关注。具体表现为:(1)作为洞察学生心灵世界的重要方式,职业学校在情感育人机制实施中能否给予学生情感更多的考虑,关系着该育人机制实际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因此,在情感育人机制实施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精神状态、表情动作等方面入手,针对性地开展情感教育活动,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提升情感育人机制的潜在应用价值;(2)由于积极的情感具有良好的驱动性、感染性特性,能够为学生求知欲的激发及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保。因此,在实施情感育人机制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考虑积极情感在其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及整体的发展状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实现学生的情感能力培养,确保情感育人机制实施有效性;(3)在学生良好品质形成过程中,情感教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从学生品德如何从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观意识入手,积极探索学生的个人品质形成中内因与外因变化规律并加以使用,确保情感育人机制得以顺利实施。

三、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及“人本主义”的职业学校实施情感育人育人机制的心理学依据

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不懈努力下,逐渐形成了实践应用价值大的需求理论。在对职业学校实施情感育人机制心理学依据分析中,为了得到所需的分析结果,则需要给予马斯洛需求理论足够的重视。在该需求理论的支持下,可从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这五个需求层次入手,对职业学校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从生活、学习、经济补偿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给予学生健康成长更多的支持,使得职业学校情感育人机制实施更具科学性。职业学校实施情感育人机制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则需要考虑“人本主义”心理学。其实践应用中强调了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且在具体目标实现的过程中需要将知识与情感统一起来。因此,为了避免学生们情感与认知分离现象的出现,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热情,逐步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应注重考虑“人本主义”心理学内容的灵活运用。

综上所述,这些心理学依据的合理运用,能够为职业学校情感育人机制实施提供相应的支持,提升这类学校情感育人水平的同时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注入活力。未来职业学校实践过程中应结合自身的情感育人机制实施状况,给予其心理学依据更多的关注,使得情感育人机制实施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实现职业学校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万梦君.情感育人在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12).

[2]邹留根.注重情感育人撒播德育馨香[J].中学教学参考,2014(30).

心理机制范文篇5

关键词:情感;情感教育;心理机制;途径

班集体是班级发展的高级阶段,建设职校班集体有利于学生实现有效的自我管理,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而班集体由学生个体组成,其优良的心理品质及行为规范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个体在认知的基础上将源于外在的善恶、荣辱等规范,转化为内心的情感体验,从而激活学生个体各种内在因素,最终推进自身行为。

1积极情感需要情感教育催生

普通心理学将情感定义为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情感对学生和班集体都会产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影响,影响着学生活动的动力与积极性,也影响着人际沟通以及人际关系的发生和发展。情感在一定条件下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则会起到消极的阻碍,甚至破坏作用。因此,班集体建设中学生积极的情感是需要通过教育即情感教育来催生。整合鱼霞编著的《情感教育》及国际情感教育学术研讨会的相关论述,认为职校班集体建设中的情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学生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学生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成为品德、心理、体质、文化艺术修养、技术技能、工匠精神等综合素养较高的职校生。

2情感教育的心理机制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学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的,职校班集体建设过程中情感教育的心理学依据主要有三点:2.1情感是思维活动的内因。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说:“大脑皮层活动的主要冲动来自皮层下中枢。如果排除这些情绪,那么大脑皮层就失去了力量来源”。苏霍姆林斯基在长期观察儿童脑力活动的基础上认为惊讶的情感能够使原本沉睡的大脑皮层积极活动。上述结论说明情感是思维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班集体建设中要让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就要以情感教育做基础。2.2情感具有迁移能力。《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第五卷提到:“因受童话形象影响而在孩子心灵中产生的美感、道德感和理智感使思维活跃,从而推动大脑积极工作,并使活动的思维区之间产生积极的联系”。由此可见,在某一领域获得的积极情感能够迁移到其他领域,促使班级学生在其他领域也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并且情感能将这些领域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纽带。2.3情感记忆的存在。由苏霍姆林斯基编著、毕淑芝等人翻译的《育人三部曲》中提出了认知和自我认知的情感烙印。人虽然会遗忘过去的很多事情,但是那些被遗忘的事情的情感却在脑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这些情感烙印会影响一个人今后的行为表现和自我感觉。例如班级学生看到了教室环境中的美,因为之前就发现了这种美,教室环境中的美深深地铭刻在情感记忆中。因此,心理学是情感教育的前提条件,是班集体建设中情感教育的基础。

3情感心理视角下职校班集体建设的途径

情感心理视角下建设职校班集体,可从班(晨)会课、课外活动、假期活动、班级环境及家庭环境等方面着手。3.1唤发情感的班会课。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情感教育的主阵地之一。班会、晨会课是课堂教学的特殊形式,同时也是班集体建设的主阵地,班主任教师应正确合理利用两课,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首先,善于激发学生“情绪区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课堂教学具有思想、感情、创造、审美及游戏的鲜艳色彩,并且新知识包含一定“比例”的已知和未知的东西,那么学习就会成为孩子们感兴趣而又富有吸引力的事情。在班会课与晨会课中,激发学生大脑中“情绪区域”的关键是要提示学生现在思想认识及行为规范等与新的认知及行为规范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体验到成长的乐趣。其次,合理采用不饱和策略。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后,就没有必要再去拿新奇的事件让学生感到震惊了。班主任等相关教师一方面要善于把学生“拴住”在教师的教育思路上,引导学生走上认识的阶梯。另一方面班主任等相关教师的教育语调要让班级充满“灵敏的寂静”气氛,即使教师用平常交谈的语调,学生也能安静地仔细龄听班主任教师说的每一句话,学生情绪区始终处于适中稳定状态。再次,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在《给教师的建议》的一书中提到:“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班主任对学生的公正态度是情感交流的前提,发自内心的情感交流,关心和接纳每个学生,呵护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最后,注重情感教育的滲透。苏霍姆林斯基主张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情感教育的渗透,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班主任在对学生提出要求的同时,还必须包含着情感色彩。要引导学生遵守行为规则,积极参加活动,体验到成长后的美好情感,这些良好的情感体验决定着学生今后的认识道路。3.2精神丰富的课外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只在课堂上跟学生见面,而学生也只在教室里感受教师的影响的话,就不能想象有情感联系。在晨会、班会课等课堂中进行交往,这只是班集体建设的部分工作,课—62—堂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影响是有限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与班集体建设的重要渠道。课外活动中,班主任等教师和学生们保持精神和情感的一致,把他们领进文学的殿堂、艺术的海洋、实训工厂和汽车文化展览馆等不同的发展领域,在那里顺利培养学生的自尊感、自豪感、尊严感。班主任老师带领班级学生参加无锡市东林书院举办的成人仪式,学生在礼仪上感受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经受着情感的触动,体验着长大的责任与权利,成人仪式成为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情感源泉之一。3.3积极情感的假期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假期活动是情感教育很重要的途径。他认为在童年时期,尤其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都不能只是“单纯地休息”,假期是巩固情感教育的最好时机。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每年的寒假和暑假,班主任等相关教师应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三爱三节等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文明礼仪及爱国主义等情感。此外,还应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体验为他人服务的快乐,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高尚品质。3.4陶冶身心的班级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丽的环境对人有潜移默化、情感陶冶的作用。教室可开辟植物角,栽种各种赋有意义的花草等,师生长期处于这样一种整洁、美丽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身体、情感和思想自然就潜移默化地被美同化起来,使得每个人都自觉地与丑陋、杂乱无章的现象做斗争。此外,在教室里还可布置一些名人名言宣传牌,学生看到的一切,能激起其道德感或求知欲等,这些名人名言会渗入学生的精神生活,成为学生情感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此外,除为学生创造丰富的物质环境,还应在班级营造具有舒适的“家庭”般的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赞同良好的人际环境是情感教育的前提。班主任为外地学生过生日等,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关怀。集体的力量感动着学生,让学生拥有了善良的情感。“情化”的班级氛围感染着学生,学生热爱着自己的班级,优良班集体的形成是必然的。3.5潜移默化的家庭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孩子是家庭的镜子,孩子身上反映着父母的品德。只有让孩子亲眼看到并感觉到父母之间的爱与尊重以及对自己的关怀,才能激发孩子的善良情感。由此可见,学生的情感首先是被父母的情感激发起来的。此外,苏霍姆林斯基要求父母除了要做孩子的榜样,还要懂得对孩子实施情感教育。

4结语

在情感心理视角下开展职校班集体建设,为现代职业学校达成育人目的提供了一个新的视域,职校班集体建设应立足于学生的情感需求,把学生心理过程中的知、情、意、行有机地统一起来,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实现自我管理,培育工匠精神,提升综合素养,在形成优良班集体的同时,学生还成为了拥有丰富情感和健全人格的人。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等译.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2]苏霍姆林斯基著,唐其慈,等译.育人三部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心理机制范文篇6

【关键词】心理委员;培养;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校既有的心理工作系统中,心理委员是重要的抓手,用好这支队伍,强化、优化、革新其培养机制,对我们发现并解决心理危机,进行受惠面更广的心理健康教育,树立积极心态榜样,进而培养出具备高心理素质的国际化人才,有重要的作用。

一、现有培养机制的不足

现阶段的心理委员培养机制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今天的研究一方面发现,心理委员相对更受学生信任,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朋辈辅导。高校各项心理素质教育活动中,班级心理委员开展的活动影响力、影响范围最大。另一方面,发现心理委员工作中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缺乏专业背景知识和技能培训、缺乏工作指导和工作氛围、缺乏工作规划性和主动性、缺乏树立工作目标和完成工作任务的信心等。各高校也会每年组织心理委员培训,部分高校针对心理委员开设必修和选修课程,北京市还设立了市级心理委员培训基地,为各高校培训优秀骨干心理委员,以期能提升心理委员的专业性,帮助心理委员们更好地完成工作,但这些做法对于营造工作氛围、增加专业知识获取机会有一定效果,并不能很好解决心理委员内动力、感染力、实践力等不足的问题,也不能把心理委员队伍在危机干预工作上的优势迁移到心理素质教育的其他方面。

二、心理委员队伍的优势

很大一部分高校对如何识别、发现学生心理危机并及时干预已经形成了标准化流程,在这一标准化流程中,心理委员在预防心理危机、早期发现及上报危机、危机后心理支持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心理委员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主动关心班级同学,及时汇报班级心理健康状况;帮助有心理困难的同学及时前往心理咨询室接受心理辅导;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的班级活动,为学校稳定和丰富校园文化贡献力量等。在很多危机事件中,心理委员是最早的发现者和重要的帮助者,在危机识别和干预工作中响应灵敏,具有教师和家长所不具备的优势。

三、可行的改进方向

实际上,心理委员的人格特质、品德修养、专业素养、心理素质、工作态度等都会对其工作产生影响,研究发现,性格稳定、乐观、自律、有恒心的人更适合担任心理委员,而这点是大学生最看重的。为了充分发挥心理委员的重要作用,部分研究人员把视角转向了积极心理学领域,希望能开发心理委员的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其积极性。这不仅是为了完善心理危机早期预防、识别与干预工作机制,促进朋辈辅导员与专业辅导员相互协助,形成合力,也满足了心理委员作为大学生本身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内在需要。

四、优化心理委员培养机制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理论设计。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引入培养心理委员积极心理资本的“HERO模型”,用以指导心理委员培养机制的优化设计。在理论模型指导下,结合既有的研究和实践经验,设计有针对性提升心理水平的培训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心理委员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也能让他们成为重要力量,发挥积极影响力,更好地助人与自助。(二)提供制度保障。为促进心理委员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使其更好地投入工作,在心理委员选拔之初,即颁发《心理委员工作手册》,给学生心理委员提供权威、细致的工作依据。心理委员只要拿着手册,参加培训,将培训与手册中的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心理咨询预约途径、心理危机干预等信息及时掌握、了解并传递到所在班级,提供给有相应需求的同学,就能很好地起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连接点的作用。(三)革新培养方案。1.培训活动多样化。随着整体教育形势的变化和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的变化,心理委员培训活动的形式也有所转变。在早先的培训中,心理委员接受到的专业知识尚未完全消化就进入实际工作,在实际工作当中无法完全发挥应有的水平,现阶段的培训活动应减少传统讲座的形式,如果有讲座,也可替代为线上课、直播课,尤其对于现阶段的外语外贸类高校来说,有居家学习的学生,也有在国外留学的学生,这些群体也包含心理委员,要让身处不同地方的心理委员接收到知识,心理委员也能把知识便捷地传达给身处各地的同学。同时,应增加丰富多样的团体活动、沙龙和实践模拟等活动。把心理委员分组投入不同主题的团体活动中,让他们对“如何建立关系和组织活动”有直观的体验。2.培训活动个性化。对于心理委员的培训活动,应增加个性化和自主性,打破以灌输和布置任务为主的模式。第一,可以给工具。心理委员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团体活动?可以给出一个半结构化的方案供其参考。心理委员如何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谈话安抚?可以给出一个“朋辈谈心话语句合集”供其参考。拿着工具,心理委员在工作中会更有底气。第二,可以给自由,给空间。让心理委员对自己的工作有设计,有想法,教师只作为旁观者,偶尔进行指导,不做过多限制,这样心理委员们才能有施展的可能,真正去使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传递心理知识。第三,可以给支持。这点包括精神上的支持以及物质上的支持。比如学生有了班级活动的设想,但是缺少相应的实施场地和经费,就可以班级名义提请学院或学校层面给予支持。第四,可以给示范。比如要让一个对人际关系有益的团体活动惠及每一个班级,就可以先把心理委员组织起来,让他们体验这个团体活动的效果,即做出活动的示范。3.培训活动精细化。按照学生成长规律改进心理委员培养机制,对于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心理特质的心理委员,要分不同主题来进行培训。一般来说,按年级精细化规划,对于新生心理委员,主要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委员的工作原则、内容和方法,新生适应性问题等。对于二、三年级心理委员,培训更多以人际关系、情绪情感、自我认识等为主题。对于毕业年级,培训更倾向于以减压、就业心理为主题。4.培训活动专业化。在以往对于心理委员培训模式的改进思考和设计中,也提及增加培训活动专业化,但往往是以讲座与授课的模式,给心理委员大量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规条。让很多心理委员有了“专业”等于“枯燥”加“抽象”的观念。实际上心理委员工作很大一部分可归为朋辈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有一定的共性,因此也可以借鉴心理咨询的做法,为心理委员增加督导。如条件允许,也可仿照对重点关注学生建立一人一策的做法,为心理委员建立一员一策,提供更个性化和专业化的 指导。(四)增大激励力度。早期的心理委员被认为是一个“尴尬的职位”,很多学生是被动“上任”,学校和院系对心理委员缺乏积极支持与相当力度的奖励。随着高校越来越重视心理工作,心理委员的被认可程度大幅提升,主动担任比例较高,但既有的评奖评优体系中,心理委员不是主流评优对象,也没有专门的奖项,很可能某些优秀的心理委员做了大量工作,却得不到相匹配的荣誉和奖励。长此以往,在心理委员位置上难以留下优秀的,能发挥榜样作用的学生。对此,可设置心理委员专项激励,同时对选出的优秀心理委员给予班级心理建设经费支持;颁发校级荣誉,让获奖者凭借荣誉申报创新学分。给予心理委员充分支持、认可,以及与其工作相匹配的荣誉和奖励,让优秀的心理委员留下来,变得更优秀,进而带动班内其他学生实现助人自助,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综上所述,心理委员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其选拔与培养是大思政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教育形式也随之在变,对于具体人才培养工作的影响也随时在变。因此对于如何培养好心理委员,必须时时关注,时时探讨,时时改进,让心理委员培养机制动态化,紧跟时代潮流,迎合现阶段我国人才培养的需求。对于现存的不足,应及时改进;对于现存的优势,也需要在保持的基础上优化。在优化机制下培养出的心理委员,具备如下优点:一方面,自身具备较高的心理水平和较强的心理弹性;另一方面,愿意助人,愿意引导和带领他人变得更好。让我们所培养的人才站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在面对挫折、压力及心理困扰时能够自助,化解心理问题;在面对重大灾难事件、巨大生活挫折及心理疾病时能够及时求助,不被危机打垮;在身边有同伴遭遇心理困扰时,能彼此互助,积极投身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才能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拥有阳光心态的国际化人才 队伍。

【参考文献】

[1]钟向阳,张莉.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现状与发展趋势调查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3(2):101.

[2]段姗姗,汪紫薇,尹吉琳.我国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研究综述[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10):85.

[3]胡宇,颜莎莎.北京高校心理委员现状调查分析[J].社科纵横,2008(3):276.

[4]范慧玲,唐世纲.心理资本开发在高校班级心理委员素质培养中的运用[J].传承,2014(10):128.

[5]何梅,但婕.构建心理资本的现实意义与路径选择[J].学术论坛,2011(12):11.

心理机制范文篇7

(一)研究对象。本研究中的青年教师是指在高等学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年龄不超过35周岁(含35岁)的专业技术人员(含行政兼职人员)。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共选取黑龙江省本科院校青年在职教师212名,共发放问卷212份,回收筛选有效问卷194份,有效率为91.51%。

(二)研究工具。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中文版。该量表共4个因子24个条目。因子一为不成熟防御机制,包括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抱怨、幻想、分裂、退缩和躯体化8个条目;因子二为成熟防御机制,包括升华、压抑、幽默3条目;因子三为中间型防御机制,包括反作用形成、解除、制止、回避、理想化、假性利他、伴无能之全能、隔离、同一化、否认、交往倾向和期望13个条目;因子四为掩饰因子,反映被试对测验的掩饰程度。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青年教师心理自我防御机制的整体情况。研究表明,高校青年教师更多地使用成熟型自我防御机制(5.74±1.29),其次使用的是中间型防御机制(4.78±0.93),最后才是不成熟型的自我防御机制(4.34±1.22)。掩饰因子得分很高,但低于成熟型自我防御机制(5.31±1.18)。

(二)高校青年教师自我防御机制的性别差异。针对不同性别高校青年教师的防御机制及所含各因子得分情况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1)表明,高校青年男教师比女教师要倾向于成熟型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存在性别差异。

三、讨论

(一)高校青年教师自我防御机制的总体特点。研究发现,高校青年教师均普遍采用成熟的防御机制和中间型的防御机制,而较少采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从得分情况来看,成熟型防御机制得分最高,其次是中间型防御机制,不成熟防御机制得分最低,这与卢宁(2006)、温丽娟(2011)、刘运合(2012)的研究结论相一致。研究中还发现,掩饰因子得分很高,虽低于成熟型自我防御机制,但超过了中间值,由于掩饰因子是一个效度量表,反映的是被试对测验的掩饰程度,得分越高掩饰性越低,说明高校青年教师的掩饰性比较低,所得数据可以较好地反映高校青年教师的实际情况。

(二)高校青年教师自我防御机制的性别特点。本研究发现高校青年教师在成熟型和中间型防御机制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教师比女教师更倾向于使用成熟型与中间型防御机制,在不成熟型防御机制上无显著差异。进一步考察发现,男性高校青年教师在面临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冲突需要自我进行解决时,倾向于运用投射、被动攻击、抱怨、幽默、反向作用和隔离等策略来解决;而女性高校青年教师则倾向于运用理想化、假性利他等策略来解决,这与刘运合(2007)的研究比较接近。其原因可能与中国长久以来的传统文化影响有关。中国传统观念一直认为男性要比女性肩负更多的社会责任,面临更多的社会压力,有更高的成功期望;要求男性应该勇敢并具有保护性与自卫性;然而过多的压力与期待很容易使人产生无助和挫败感,加上男性本身荷尔蒙的作用,更容易表现出显性或隐性的攻击性行为和冲动性行为,当他们遭遇失败时倾向于把错误归于他人,以此保护自尊不受伤害。而传统观念一直认为女性天生弱于男性,在遭遇挫折困难时可以得到较多的保护,被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易形成柔弱、爱幻想的性格特点;同时社会要求女性自律克己,要有爱心并善良。尽管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社会责任也不比男性少,但对她们的成功期望仍较低。综合以上原因,女性在遭遇挫折或困难时更容易采用对内的或隐蔽的方式来进行自我防御,因而理想化和假性利他明显。

(三)高校青年教师自我防御机制的职称特点。高校青年教师中讲师比助教更倾向于采用成熟型的防御机制,并且呈现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讲师比助教更倾向于升华,助教比讲师更倾向于理想化。助教一般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生活负担较小,充满朝气和活力,对工作的新鲜感很强,对未来充满期待,但工作能力有待锻炼,对问题的处理及压力的解决能力相对较差,需要经常请教经验相对丰富并有能力的教师,因此相对多会采用理想化这种中间型的防御机制。相对于助教而言,讲师具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高的问题处理能力,面对压力时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强,但生活负担较重,教学、科研、晋职等压力大,对现实的认知更为深刻;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会更多地从现实出发,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因此会较明显地采用升华这种成熟型的防御机制来实现心理的平衡。

(四)高校青年教师自我防御机制的学科特点。研究发现,高校青年教师中文科教师更倾向于采取成熟防御机制,这与于景辉、关盛梅(2008)研究的结果相同。文史类学科人文气氛较强,与人交往频繁,对社会的认知程度更高,这对不断完善自我防御机制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文史类教师想象力与情感较为丰富细腻,较易出现攻击性,因此在遇到压力时倾向于被动攻击、抱怨、幻想、理想化、制止和假性利他的防御机制。理工类学科的教师相对来说较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变通性较差,对外界信息获取的渠道不丰富,但自律性强,因此倾向于采用抱怨、制止的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艺体类学科自由性很强,情感丰富且起伏很大,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自我约束性较松散;并且艺体类学科教师是从文科和理科中考入的,或接受过文史类学科的熏陶,或接受过理工类学科的教育,但由于文化功底相对有一定差距,虽受到两类学科的影响,但在防御机制的应用上大多弱于文史类与理工类的教师。

四、结语

心理机制范文篇8

关键词:内隐学习;校本教师培训;启示

一、关于内隐学习的观点

内隐学习是一种区别于外显学习的学习过程,它是通过与环境接触,无目的、自动地获得事件或客体间的结构关系及经验,并试图改变其后某些行为的学习[1]。它是一种不知不觉的、对复杂知识和规律的敏感性学习[2]。内隐学习一词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A.S.Reber于1965年提出。在内隐学习中,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或者陈述出控制他们行为的规则是什么,但却学会了这种规则[3]。杨治良的研究指出:“大脑对记忆的储存与提取是由‘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两种不同的系统组成。后者指技能与行为习惯、条件反射、非联系性学习等,其神经机制是脑的纹状体、杏仁核和小脑、反射神经回路的机能”[4]。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坚持意识与无意识的“冰山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意识的欲望及早年经验的制约[5]。当代认知心理学家也发现大量无意识信息对人心理、行为的深刻影响,最突出的就是关于内隐学习的研究。内隐学习理论上涉及意识与无意识的重大问题,应用上关系到人类潜能开发的根本问题。实验证实,内隐学习具有高选择力、高潜力、高效性[6]三大特性和自动性、理解性、抽象性、抗干扰性等特征[7]-[12]。

二、从教师知识分类看内隐学习在校本培训中的重

要性按照知识管理学的分类,知识可分为显形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13],用荣•杨(RongYang)的话说,显形知识可以说是“冰山一角,而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冰山底部的大部分”。教学就是一个存在大量隐性知识的专业领域,教学的艺术性正是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尚未规范化和未显性化的知识的运用[15]。教学领域中有许多体现教师个性化和情境性的知识很难归类和格式化。在教师培训过程中,也很难将它们直接传授给受训教师,它依赖于教师在实践中的理解和领悟——即内隐学习的理解性。而研究证明,隐性知识(缄默知识或内隐知识)的学习,正是通过内隐学习完成的[16]。

隐性知识的价值过去往往被人们忽视。这一理论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揭示了显性知识的隐性根源,更把人们对知识与学习的认识带进了全新的视野,引发了新一轮知识与学习的革命[17]。外显学习中发现和控制任务变量的机制类似于有意识的问题解决,内隐学习是自动的、无意识进行的,比外显思维更为有力(Mathews,1989;Fletcher,1998)。因此,从教师成长角度看,校本教师培训中内隐学习在促进教师掌握这些隐性知识方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它体现了内隐学习的高潜力和高效性。

日本学者左藤学则认为,在教师的专业领域中,存在着有别于一般大众的教师固有的知识领域,即“实践性知识”[18]。实践性知识不是显性知识,是无意识的运用,具有隐性知识的功能。因此,实践性知识是以教师个人经验为基础而形成的,是教师在实践中无意识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的。校本教师培训正是以教师的实践经验为背景,以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为基础的教师在职教育和研修,旨在使教师做出选择和判断,以便形成专业性见识,解决基于教师个体经验所形成的实践性问题。因此,在校本教师培训过程中,体现了内隐学习高选择力的特性;这利于教师将那些零星的、尚未或难以规范的、不易保存、传递掌握和分享的实践性知识个人化,内化为教师的具有个人风格的知识,并用于实际教学情境中去。

三、内隐学习的自动性对师德培养的启示

校本教师培训首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品德的形成更多的是无意识的、内隐习惯的形成[19]。在师德形成过程中,不仅师德的认识离不开内隐学习,而且师德情感的形成、师德信念的确立、师德行为的锻造同样与内隐学习的状态密切相关[20]。人类德性本身就是通过观察、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完成的[21]。这也警示了教师师德必然是学生德育最直接的行为课本,但这种作用方式不是通过说教产生的,而是学生内隐学习的结果。一个学校的教师文化、学校氛围、环境和校本教师培训的理念通过教师的内隐学习对教师师德的培养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个班级的风气、年级氛围和教师师德又会通过学生的内隐学习对学生品德教育发挥作用。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校本教师培训中内隐学习的自动性在师德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四、内隐学习的抽象性对教师自主性学习的启示

校本教师培训是在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要求下应运而生的,所以,教师始终都应是“学习者”和“研究者”。在开展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强调教师个人的主动学习,是“我要学”的内在动力,而不是“要我学”的外在压力,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培训的成功和高效;这同时也意味着校本教师培训要激发教师更强的内在学习动机。鉴于此,要制定出能够满足教师个体需要和个别化培训的学习计划,这有利于教师从外显学习过渡到内隐学习。人只有对自己需要的东西才有敏感性,只有保持敏感性的学习才会有所创造和发现。这种良性循环是通过内隐学习的心理机制建立起来的,并能满足处于各个不同类型和发展阶段的教师需求。

内隐学习的奠基人Reber通过实验证明了内隐学习具有抽象性[22]。内隐学习与某一形式的迁移具体性相联系,使教师将其在培训中获得的技能、知识以及训练情境中获得的态度有效地运用于新情境中去。教师将所学运用于实际教学和研究中去的可能并不为教师直接意识,这表明内隐学习可以促进教师将内部动机转化为创造性教学和研究,并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提高教师内隐学习的抽象性水平。

Reber1993年还在总结自己和他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进化论的角度提出内隐学习的五条特征:(1)强有力性;(2)年龄独立性;(3)低变异性;(4)IQ独立性;(5)加工的共同性[23]。这即说明,内隐学习不受教师年龄、性别、智力、机体状况等差异的限制和影响,是校本教师培训中抗干扰性的体现。

五、内隐学习的高选择性对教师反思性教学的启示

教师的成长既基于对科学的学习,也来源于教师个体的内化和体验。对教师而言,对自己教育实践和教育现象的不断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方式。校本教师培训可以充分使教师的反思植根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之中,并及时使其在实践中把通过内隐学习所内化的理论加以运用。这样内隐学习在教师的校本培训和教学实践之间搭起了桥梁:教师将学习的知识、理论和技巧不知不觉地应用于实践问题的解决当中,又将实践中的经验引入校本培训的学习中去加以检验,进行知识体系的重构,最终把知识个体化。其间,内隐学习是一个隐秘的,但同时又是直接与快捷的通道,为教学中的反思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心理条件。它无需教师做出多少努力便可以收取实际成效,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对校本培训中知识的不自觉的应用和对实践经验的无意识的提取、加工和内化的省力而非对抗的学习,充分体现了内隐学习的高选择力。

六、内隐学习对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启示

校本教师培训是基于学习型组织而进行的,在学习型组织中个人和群体的内隐学习、内隐倾向性和内隐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其所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物》中提出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建立共同远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要求教师应用潜意识学习,在学习型组织中需要具有敏感性学习的能力,不断对准焦点,保持创造性张力,努力实现终极目标。而团体成员相互间的潜在和内隐的影响,不论是信念体系的还是行为体系的都会对组织成员产生重大影响,这对旨在促进教育发展、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的校本教师培训具有重大价值。由此可见,内隐学习是一种经常的、内在的、主动的、不易觉察的、潜移默化的深层学习方式。

总之,内隐学习存在于一切学习活动的所有过程中,是人类知识学习、技能掌握、品德形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层面,它已渗入到校本教师培训中的各个方面,不论是知识范式,能力范式、情感范式、建构论范式、批判论范式、还是反思论范式的学习模式[24]都离不开内隐学习的心理机制。内隐学习将会引起校本教师培训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更为广泛的关注,突显其在教师校本培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郭秀艳,崔兴成.内隐学习本质特征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J].2002,25(1):43-46.

[2]郭秀艳.内隐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Reber.A.TransferorSyntacticStructureinSyntheticlanguages.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1969,81:115-119.

[4]杨治良.记忆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高尚仁.心理学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杨治良,叶阁蔚.内隐学习三高特征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3,16(3):138-144.

[7]Brooks,L.R.Nonanalyticconceptformationandmemoryforinstances.InE.Rosch&B.B.Lloyd(Eds),Cognitionandcategorization.NewYork:witty,1998:170-211.

[8]Broods,L.R.Abstractanalogiesandabstractedgrammars:CommentsonReber(1989)andMathewsetal.(1989).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Cognition,1991:17:316-323.

[9]Reber,AS.,Kassin,S.M.,Lewis,S.Cantor,G.W.Ontherelationshipbetweenimplicitandexplicitmodesinthelearningofacomplesrulestructure.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HumanLearningandMemory,1980:6:492-502.

[10]ReberP.J.,&Squire,L.R.Encapsulationofimplicitandexplicitmememoryinsequencelearning.JournalofCognitiveNeuroscience,1998;(10):248-263.

[11]0''''Brien-Malone,A.,&Maybery,M.ImplicitandExplicitMentalprocesses.Mabwah,NJ:Eribaum,1998:37-56.

[12]Lewicki.p.,Hill,T,Bizot,E.Acquisitionofproceduralknowledgeaboutapatternofstimulithatcannotbearticulated.Cognitivepsychology1988;20:24-37.

[13]MichaelPolanyi.StudyofMan[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58.

[14]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5]刘雪飞,骆徽.隐性知识视野中知识与学习的革命[J].开放教育研究,2004(5).

[16]MichaelPolanyi.KnowingandBeing[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69.

[17]张民选.专业知识显形化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2,16(1).

[18]何曾豪,秦启庚,郭秀艳.内隐学习在教学上的应用[J].心理学,2002,25(4):484-485.

[19]孔维民.内隐学习理论与学校德育[J].教育科学,2002,18(3):7-9.

[20]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1997.

[21]杨治良,等.内隐社会认知的初步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97(1).

心理机制范文篇9

关键词:变式练习;程序性知识学习;技能;教学设计

一、引言

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还是技能的获得,练习都是关键的一步,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是理论家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十分重视练习的研究,从不同的层面强调练习的作用,以他们不同的方式理解练习的作用,特别是一线教师更是将练习作为提高教学和学习的必备法宝。在每一位教师的每一个课时计划,每一个课堂教学中,练习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因为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和教学评价的不合理性,加上应试教育的束缚,导致很多教师陷入到题海战术的误区当中,仅仅强调练习的次数,而不重视练习的质量,没有对练习进行精心设计,从而不但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同时,既浪费时间又没有收到成效。学生只是生吞了一些陈述性知识,却不能将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当中,形成良好的技能,更不用说应用于新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故本文拟通过对变式练习的探讨,来探讨如何使教学更适合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从而使学生花更少的时间,做更少的练习,却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形成更稳固的技能,促进更有效的迁移。

二、练习的作用

“没有练习学生不可能学会算术,写作或西班牙语,同样,学生也不可能只是通过听讲解就能学会骑自行车”,“在把新信息从工作记忆转入到长时记忆的过程中,练习是关键的一步”。的确,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过程中,练习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没有练习的过程,我们无法想象学生如何能学到知识和技能。

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都认为练习是学习和教学的必备环节,“许多知识的保持是通过多次练习和复习而得到提高的(Dempster,1989)。心理学家奥苏伯尔(Ausubel)在谈到发现学习的三种类型“运用”、“问题解决”、“创造”时,认为“运用”这种学习类型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讲到的“练习”,可见在奥苏伯尔看来,练习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而认知心理学家加涅更是强调练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他阐述的学习的八个阶段当中便有一个专门的阶段留给练习——作业阶段。他认为学习过程需要有作业阶段似乎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只有通过作业才能反映学生是否已习得了所学习的内容。在他的其他阶段也不同程度地谈到练习的作用。MaryAliceQmter等人(ThomasH.EstesandJanSchwab)更是将“是否有练习”作为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在他们编制的教师自我评估表的九项指标中就有三项是关于练习的。这已足见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

练习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是至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有了这个环节,教学工作便能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的学习进度安排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补偿。学生也有了一个自我检验和自我体验的机会,发现优点,找出不足,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

三、变式练习研究

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到斯金纳的“迷箱实验”,再到今天的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练习一直是重头戏。但是专门针对练习的研究却很少,而从练习的总范畴中分离出变式练习加以研究就更少了。在我国,专门针对变式练习开展研究的,要数华东师范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邵瑞珍先生,她在自己主编的《教育心理学》(1997年版)一书中曾明确提出变式练习的概念——变式就是指概念的正例变化。她认为程序性知识,包括智慧技能,认知策略等,“从陈述性形式向程序性形式转化的最重要教学条件是在相似的情境和不同的情境中练习”,“练习还必须有变化,只有经过在变化的情境中练习,认知策略等才能获得迁移,才能灵活应用,促进这些知识的应用的关键是变式练习。之后,她与她的博士生一起通过对高中物理学习的实验研究,系统地探讨了变式练习在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实验发现变式练习是学生程序性编码的重要影响因素,“变式的多少显著影响远迁移成绩”,并且与陈述性知识等存在一定程度的交互作用,影响程序性编码。这可以说是目前对变式练习的比较系统和清晰的研究了。而我国另一位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朱新明教授则与美国心理学家Simon合作,从实践应用的角度系统地研究了练习直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机制,形成了示例演练学习理论,并创立示例演练教学法。其教学思想就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示例演练直接获得产生式规则,不必经过陈述性知识阶段。他们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各个单元,在各单元里分三步进行教学:概念学习的示例演练一规则学习的示例演练一解题学习的示例演练。对他们的研究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教学法实际上就是一个“变式练习”教学法,教师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练习促使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从而掌握技能。虽说他们并没有明确提出变式练习的概念,但我们不难看出其实质是变式练习在左右着整个学习过程,在学生技能获得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利用各种样例变式,引导学生对产生式的条件部分进行精细加工,以此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和解题技能”。

四、变式练习参与下程序性知识学习的模型建构

从以上对变式练习的研究和探讨,我们能很清晰地看到,变式练习的主要功能还是在于对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促进作用。它不但是影响技能获得的重要因素,而且还是影响技能迁移的重要条件。正如布鲁纳(Bnlner)所指出的,早期的多样化训练,是产生理智行为的条件之一,除非学生经历某些变化,否则是难以形成一般编码的L2J206。在布鲁纳看来,一般性编码就是较高层次的规则,而这无疑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程序性知识,或称技能,要形成这样的一般性编码就要进行变式练习。而皮连生认为,技能的获得一定要经过练习这一个阶段,他甚至将技能定义为“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由此我们可知,变式练习是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变式练习,学生才能将陈述性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进一步形成技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用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变式练习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超越教材所给的信息,充分理解概念、原理和规则,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更好地迁移到新情境当中。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技能的获得分为陈述性知识编码和程序性知识编码两个阶段。这一观点得到普遍认可,我们根据这一理论,加入变式练习,试图重新构筑一个学生程序性知识学习的模型,即将程序性知识学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示例阶段或称匹配阶段,对应于安德森的陈述性知识编码阶段,环境刺激进入工作记忆时,学生进行浅层加工后直接进入长时记忆中储存。在这一阶段,教师通过示例教学使学生将例题与解题规则匹配,编入到长时记忆命题网络当中,形成陈述性编码。此时学生还没有形成产生式规则,仅仅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储存于长时记忆当中。第二阶段是一般性练习阶段,或称匹配巩固阶段,当学生熟悉的相似环境刺激进入工作记忆,同时激活长时记忆中已储存的上阶段知识,并解决问题。在这一阶段学生只是进行一般性的练习,不包含变式练习,只是练习与示例极为相似的情境,以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示例与规则的匹配,并初步转化产生式,用于解决熟悉情境的问题。用布鲁纳的观点来说就是学生没有将所学内容转换成一般的形式,尚处于一种较低水平的规则,还没有形成一般性编码。或者说还处于安德森理论中的转化过渡期,还没有形成程序性编码。第三阶段是变式练习阶段,或称为技能形成阶段,对应于安德森的程序性知识编码阶段。当变化了的环境刺激进入工作记忆中时,同时激活长时记忆中上阶段的较低规则,对新情境进行模式识别并操作,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形成技能。在此阶段,学生在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变式练习的训练,将所学知识应用与新情境,使他们的陈述胜编码转到程序性编码,形成一般性编码系统。此时学生如果能在上两阶段学习的基础上直接正确模式识别新情境的话,则直接从陈述性编码转到程序性编码,组合较高层次规则,形成技能;否则将信息反馈,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这一阶段任务。

五、模型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对变式练习的研究是为了能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优化教学结构,促进学生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变式练习的优势,精心设计练习,促进课堂结构优化。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就要根据学生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三个阶段进行安排,认真组织教学。根据“示例一一般练习一变式练习”的模式精心安排习题,设计一般练习和变式练习,以利于学生知识获得、巩固和应用。比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中的工程问题应用题时,我们可以做如下设计:

第一阶段:出示工程问题典型特征示例,教师讲解它的解题方法。使学生将工程问题的特征与解法形成匹配。示例: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要20小时完成,乙队单独做要30小时完成,甲乙合作要几小时才能完成?

第二阶段:因为有了上一阶段教师的讲解,学生自己进行浅层加工,将工程问题应用题与它的解法相匹配。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设计2-3道学生熟悉的工程问题应用题进行练习,使学生能进一步巩固这种匹配,并形成较低级规则。如: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要15小时完成,乙队单独做要30小时完成,甲乙合作要几小时才能完成?如果甲队先做5小时,再两队合作,还要几小时才能完成?如果学生对这样的练习已经没有问题了,我们就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否则就要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偿性教学。

第三阶段:设计几道变式练习,引导学生从陈述性知识编码过渡到程序性知识编码,形成技能。如:(1)往水池里放水,如果单开进水管,要8小时将空水池注满;如果单开出水管要12小时将满水池水放完;如果在空水池情况下两管齐开,要几小时才能将水池注满?这也是一种工程问题的应用题,只是将学生熟悉的情景稍做变化而已,但这样设计,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可能就将先前形成的加法定式打破,从而开放他们的思维,然后可进一步设计下组练习。(2)有A、B两辆汽车,分别在相距800公里的甲乙两地。A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要10小时,B车从乙地开往甲地要15小时,如果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几小时能相遇?鼓励学生用最简单的方法解答,这样便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在解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将工程问题解法的外延扩大到了类似的新情境,将所学知识形成一般性编码,而不仅仅局限于解决与示例相似的情境性问题。此时学生的陈述性知识编码才真正转到程序性知识编码,而获得了解工程问题应用题的规则。

六、教学中变式练习设计的方法

宁波大学心理学教授杨心德先生认为“变式练习就是指在其他教学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概念和规则等程序性知识的例证的变化”,并参照加涅的智慧技能分类将变式练习划分为概念变式和规则变式以及操作过程变式三类。由此可见,变式练习的实质就是把握住知识的本质特征不变,而适当变化知识的非本质特征,如情境、条件性知识等,也就是知识的正例变化。这样学生不论是在知识的获取还是应用阶段都能更好地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同时形成一般性编码系统,形成更稳固的解决问题的技能。所以我们在设计变式练习时除了考虑学生已有水平之外,更要重视设计方法的选择。

第一,把握概念内涵,扩展外延,进行概念变式。主要是指保持概念的定义本质而对其实例变化,使学生能更清晰概念的含义,进行有效辨别。如学习“鱼”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辨别鲸、海牛、螃蟹等。

第二,把握规则的产生式,适当改变情境性变量,进行规则变式。就是保持规则的本质特征,变化它的叙述部分或题型,是规则应用于新情境。如上面的工程问题变式练习。

心理机制范文篇10

【关键词】协同心育;积极心理品质;可持续发展

教育部在2012年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也明确要求,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可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坚定生活信念、提高幸福感,不断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等是新时代的必然趋势。结合学校教育实际,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学校积极构建“一体两翼”的协同心育模式,以学校教育为心育主阵地,创新家庭教育模式、搭建社会教育平台,不断拓宽渠道,为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学校教育主阵地,提升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学校教育是育人的主阵地,为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学校要充分发掘心育特色,建设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成立心育工作室,开发校本特色心育课程,开展多彩的学生心理社团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一)优化校园心育环境

校园环境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的校园环境布置和文化氛围,将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学校设立市级达标心理辅导室,为学生提供个别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的场所,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在专业的场所中,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活动,是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升的有力渠道。除此以外,学校的电子屏、宣传展板向学生推送心理小贴士、心灵寄语,使学生在校园中时时能感受到正能量的传播。同时,校园内建有适合放松心情的足球公园、足球场,适合劳动休闲的行知耕乐园等校园景点,让学生能够在多元的环境中尽情地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提升实践能力和积极心理品质。

(二)提升教师心理素养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领路人,教师的专业素养、心理素养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为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加强全员健康、全员育人,增强教师对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提升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能力,学校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培训活动,通过讲座、沙龙研讨、团体心理拓展等给教师及时赋能,使教师在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同时,更好地呵护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主要活动空间,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场所让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除了要开足、上齐心理健康课以外,还要充分发掘各学科的心理资源,将学科渗透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在发展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掘学生的心理潜能,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举办心育特色活动

学校立足办学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的心理品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长,不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使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得以不断提升。在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月活动中,学校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心理讲座、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解决学生的困惑。通过观看心理电影、参加绘画解压等体验性心理活动,学生能尽情放松自我,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学校通过设立心理辅导委员,成立“小先生”朋辈关怀小组,让每个学生都能随时找到身边的心理支持资源,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在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如在“入学仪式”“成长仪式”“毕业典礼”等仪式主题教育活动中,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展望美好未来,力争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好少年。以学生社团为载体,优化学校“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等项目形式,如在“陶花芬芳”读书节活动中,开展阅读心理读物读书分享会;在秋季校园运动会上,举办趣味性团体拓展运动项目;在“六一文艺会演”上,开展校园心理剧表演。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创造展示自我、互动交流的综合性平台,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二、创新家庭教育新模式,提升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依赖学校提供专业的教育和服务,还离不开家庭教育这个学生成长的摇篮。只有进一步强化家校合力育人,为家长的发展提供支持,我们才能从根本上助力学生身心成长。

(一)“家长成长营”,提升育儿水平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进一步提升家长育儿水平,学校举办“家长成长营”活动,为家长提供小学阶段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体系,系统、全面地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对面向全校性的家长学校讲座活动,进行进一步细化,开设针对不同家长需求的成长营系列活动,如“家有二宝”“学科指导”“亲子阅读”等专项成长活动,打造家庭教育的新模式。家长们在新的理念引领下,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成长阶段出现的各种问题,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让家庭教育更有温度,更有深度。

(二)“好爸妈学堂”,发掘育人资源

学校也充分发掘家长资源,成立“好爸妈学堂”,让有一技之长的父母走进校园、走进教室,成为讲师,为学生带来别开生面的社会课程,打造“好爸妈学堂”精品课程。例如,从事食品安全的家长走进课堂,给孩子们讲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退伍军人家长走进课堂,为孩子们讲述光荣的参军经历;地方民族电梯企业的技术人员走进课堂,为学生讲述电梯的发展历程。这些鲜活的经历无不让学生眼里闪现求知的火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在此基础上,学校也要不断拓宽学生的实践场所,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如走进当地企业、工厂、超市、饭店等,体验不同岗位的工作。不同的职业带来的生活体验,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实践,锻炼了学生的生活能力,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磨炼意志、锻炼能力,不断提升核心素养。

三、搭建社会教育大平台,提升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生命体都具备被动激发潜能和主动发展的能力。当前,除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也要为学生的成长营造积极的社会环境,才能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一)携手社会心理服务

为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学校应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个性特征。全社会都应该积极关注和关心特殊学生,如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孩子等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心理干预,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假期中,各社区、村委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办起了家门口的暑期托管班。在暑托班中,学校心理教师、心理社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音乐、绘画等艺术课程的熏陶,手工、机器人等实践课程的体验,充实了学生的暑期生活,与学生的心理服务实现无缝对接。另外,各社区也积极行动起来,设立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活动中心,让学生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服务。此外,为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除了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外,还包括他们的父母、祖辈甚至亲人、朋友以及生活的社会环境,学校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平台和渠道,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只有根据社会不同人群的身心发展特点,设置具体的心理健康服务内容,才能提高全民心理健康素养,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社会环境。

(二)依托社区研学资源

学校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整合校外实践基地。学校通过研学活动、体验活动等,汇聚区域亮点,设计研学特色路线,为每个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磨炼意志、锻炼才干,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在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学校通过“探寻红色基因”路线,传承红色基因,点燃信仰之火。如吴江烈士陵园、黎里柳亚子纪念馆等红色基地线路,学校让学生通过参观、演讲、舞台剧、小导游等多样化的形式开展研学活动,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学校还通过“美丽乡村”路线,让学生感受江南乡村文化,体验幸福吴江生活;通过同里北联村、汾湖东联村、震泽“苏小花”等乡村田园实践路线,让学生体验浸润式乡村生活,感受劳动的苦与乐,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通过“我身边的古镇”线路,如同里古镇、黎里古镇、震泽古镇、芦墟古镇等古镇线路,让学生体验古镇文化,通过戏曲演绎、阿婆茶文化、古镇建筑风格研究等实践活动,传承古镇文化,打造古镇名片;通过“国家小主人”研学路线,以国家电网、华衍水务、人民法庭、消防中队、公安局、交警中队等国家职能部门为体验路线,让学生作为国家小公民,体验治理过程。综上所述,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学校就必须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发挥学校心理教育主阵地作用,不断提升和完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让每个生命体都具备被动激发潜能和主动发展的能力,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给予学生不断的积极体验,不断发掘每个个体的潜能,发展学生的积极人格,不断提升学生的积极品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