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15:57:19

新股范文篇1

[关键词]新股抑价发行制度二级市场

一、引言

证券一级市场是新股发行的场所,发行企业到一级市场中寻求自身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新股发行的价格。与证券二级市场一样,企业股票的价格表明了企业的价值。融资面个级市场互相配合,协调发展,才能形成一个高效率的证券市场。企业新股发行定价是否合理最终证明了证券一级市场是否是有效率的,新股发行定价的合理程度对一级市场的融资绩效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新股发行定价的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是对发行抑价的研究,也即前人对“新上市股票具有超额收益率”现象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助前人的研究方法,从二级市场的角度出发,研究二级市场因素对一级市场新股发行抑价的影响。另外,我国很长一段时间新股发行都是在国家政策强制管制下进行的,发行制度对于新股抑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为了更透彻分析二级市场对新股抑价的影响,我们加入发行制度因素,分析不同发行制度下二级市场对新股抑价的影响。

二、变量定义及选取

尽管我国证券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二级市场存在一些制度等方面的缺陷,但通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的市场化也越来越高。在本次研究中,假设证券二级市场是有效率的市场,二级市场的价格即为股票的均衡价格,从一级市场新股发行定价偏低角度研究新股发行抑价,并且主要考虑二级市场影响因素。

(一)发行抑价的测度

新股发行抑价是指新股发行定价存在低估现象(Underpricing),也就是说新股定价低于新股的市场价值,表现为新股发行价明显低于新股上市首日收盘价,上市首日即能获得显著的超额回报。

本文用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来衡量新股发行抑价程度,即:

其中:IRi表示第i家公司上市首日收益率;Pi1表示为第i家公司的新股发行价格;Pi2表示第i家公司的新股上市之初的价格。此处我们选用的是上市首日价格,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股价的因素越来越多,用此时的股价计算的收益率已不能代表初始收益率了。

(二)样本采集和数据选取

本文选取1998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在沪市发行的所有新股(A股)作为研究样本(“历史遗留问题股”除外),样本容量为410。选取这些样本,一方面是由于在1998年以后,我国股票发行制度才开始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利于我们从二级市场的角度研究抑价问题;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深市从2000年9月起至2004年5月没有发行任何新股,选入深市可能会影响到对比分析,并且考虑到我国沪、深两市面临的法律、法规、政策环境几乎完全相同,两市的股价综合指数之间具有极强的相关性,用沪深指数做回归相关系数高达0.994。因此本文以沪市作为分析对象所得到的结论,基本可以说明沪深两市(即中国内地的股市)的基本情况和全貌。数据来自于《上海证券年鉴》、《上交所市场资料》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三)变量的选取

根据国内外研究的理论成果,本文以首日收益率作为因变量,以二级市场主要因素及其他可能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主要选取了9个相关的变量:新股的发行规模、新股发行中签率、新股发行市盈率、新股上市首日换手率、每股收益、新股发行前市场景气度、新股上市前市场景气度、新股发行前市场波动率、新股上市前市场波动率。

1、常规变量

新股发行规模。通常新股发行规模大的公司大多本身规模较大,大公司一般受投资者的关注程度较高,而且公司规模越大,受到管理层的监管也就更为严格,因而大公司的风险通常较小。根据风险与收益对称的原则,投资者所要求的新股发行初始收益也相应较低。另外,由于发行规模小的公司,其股份越易集中,股价也越易被个别投资者所操纵,因而发行规模小的公司的投机性往往比发行规模大的公司更大。在这种预期下,这类新股上市后常会诱使更多的投资者去购买,从而造成新股具有过高的初始收益。这也是常流行的小股本高收益的说法。本文取新股发行量的自然对数(LNGB)来衡量新股的发行规模,预期LNGB与IR(初始收益率)呈负相关关系。

新股发行中签率。我国的新股发行普遍存在中签率低的情况。新股发行时存在信息不对称状况,中签率低往往是由某些富有信息者在申购股票,或者有很多的人都看好此只新发行股票,认为此股票定价低,所以上市后新股涨价的可能性就很大。同时中签率低,表示在一级市场想要购买的人们没有满足所希望的数量,在上市后会继续购入,致使上市后价格上升,即形成高首日收益,高抑价率。

新股发行市盈率。我国长期以来发行市盈率都远低于二级市场市盈率,造成上市首日的超额收益。发行市盈率越高,发行价也就越高,炒作者面临的风险成本也就越大,也越接近于二级市场的股价,利于降低首日收益率,预期与IR成负相关。

新股上市首日换手率。首日换手率高,证明投机因素较重,趋向于短线炒作,利于抬高股价,所以会形成高收益。预期与IR成正相关。

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是评价公司价值的重要指标,每股收益越大公司价值越高。所以风险较低,首日收益率应较低。预期与IR成负相关。数据选取发行公司分布的按全面摊薄法计算的每股收益(EPS)。

2、二级市场变量

(1)新股发行前市场景气度。景气度,由股价的相对比率表示。市场气氛假说认为,新股发行前如果市场处于上升阶段,将会显著增加新股收益率。若市场处于上升阶段,则新股投资者面临更高的机会成本所以会要求更高收益。并且市场处于牛市时,投资者会容易产生不理性,从而推动新股上市后股价上涨。本文中新股发行前市场景气度FTODAY20:新股发行日的上证指数与上证指数前20个交易日移动平均数MA20之比。

(2)新股上市前市场景气度。股票发行与上市的时间间隔是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有现象,不同的公司间隔不同,有长达三年的,最短也是15天左右。不过,随着我国发行市场化发展,发行与上市之间的间隔也日趋稳定,大约20天左右,现阶段据统计2002,2003,2004的数据已有大部分股票的发行与上市间隔为15天左右。因为有了这一段时间间隔,上市前的市场景气度会对上市的价格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新股首日收益率。此因素与新股发行前市场景气度一起影响首日收益率,若两个时间市场均处于上升阶段,则首日收益一定高;若发行时市场不景气,上市时市场景气则首日收益应更高;若发行时市场景气,上市时市场不景气则会降低首日收益;若两个时间前市场均不景气,则首日收益一定低。

(3)新股发行前市场波动。市场的波动率,表示市场的收益是否稳定。市场价格的走势需要绝对价格和其价格波动率共同说明。若市场波动率小,收益稳定,则会增强投资者的信心,风险较小,所以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也较小;反之若波动率大,收益不稳定,投机倾向大,则增大风险,一级市场就需要降低发行价进行补偿,从而增大上市首日收益率。首先定义市场每日波动率:每日上证指数与年平均上证指数的差比上年平均上证指数。新股发行前市场波动率(FPBDL):新股发行前10日市场每日波动率的平均值,预期与IR成正相关。

(4)新股上市前市场波动率。因为存在上市时间差,所以应同时考虑上市前市场的波动率,随着上市时间差的不断缩小,此因素的作用也逐渐等同于FPBDL。预期在样本数据前期与IR成正相关。

三、不同发行制度下二级市场对新股抑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新股发行制度是造成新股抑价的一个重要因素,故我们在不同的新股发行制度下分析二级市场因素对于新股抑价的影响。根据我国证券市场发行制度的变迁,将样本按审核制:指标管理(1998.1至2001.3,样本数193个),核准制:通道制(2001.4至2004.1,样本数159个)和核准制:保荐制(2004.2至2004.12,样本数58个)三个不同发行制度进行分组划分。

1、实证结果

将不同发行制度下的数据代入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回归过程中我们已经考虑了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特别是代表二级市场的4个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对自变量采用逐个分析选择最优结果的方法,具体回归结果(见表1~表3):

2、实证分析

对以上按发行制度进行分组后的回归结果进行分析(见表4):

(1)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从各个回归结果的F检验及显著性水平P可以看出,不同制度下的回归模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2)回归系数显著性分析。从各个系数T检验值和显著性水平P可以看出,在不同制度下我们模型中的因素对发行抑价均有显著影响,并且与我们预期相符(只是中签率(ZQL)在后两期的核准制下T检验及回归系数效果稍微不理想)。其中二级市场因素回归系数最大,是主要影响因素。比较分析不同制度下二级市场因素对一级市场发行抑价的回归系数(见表5),二级市场因素在不同制度下都对发行市场造成了显著的影响。从参与回归的二级市场因素可以看出,在后两个制度阶段,新股上市前市场景气度及波动率两个因素比新股发行前市场景气度及波动率更有解释能力。与我们前面分析的,我国发行与上市时间差逐步缩小稳定的现状相符,到了核准制下,发行与上市时间差逐渐缩短,所以自变量二级市场因素中发行前因素比上市前因素更能用来解释发行抑价。

(3)残差序列的自相关性检验。因为在建立模型中已经考虑了变量间的相关性,故D.W检验值均在2附近(即表明变量间基本无自相关),从而避免了变量间的“多重线性”关系给模型的精确度造成影响。

(4)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分析。比较不同制度下的决定系数R2(见表5),可以得出,随着发行制度越来越市场化,二级市场因素对新股发行抑价的解释能力也越来越强。

我国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新股发行上市政府控制非市场化,所以在审批(指标管理)和核准(通道制)阶段模型回归决定系数较小,效果不够理想。但随着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模型的解释效果越来越显著,在保荐制下已经达到86.1%的高水平。

四、实证结论

研究结果各个模型回归结果中二级市场因素的回归系数是最高的,表明二级市场因素对一级市场新股发行抑价有着很显著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我们在不同的新股发行制度下分析二级市场因素对于新股抑价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发行制度越来越市场化,模型对抑价的解释能力越来越强,在核准保荐制下拟合度达到0.861,效果非常好。这说明随着发行制度市场化二级市场对于一级市场的影响程度也在逐步加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才真正紧密的联系起来。

所以,为了提高一级市场效率,我们应该努力提高二级市场效率。在我国市场中的投资者主要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机构投资者的比重较小,并且监管机构的职能也不健全,普遍投资者都缺乏理性投资信念。我们应该加大对机构投资者的培育力度,引入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优化投资者结构,逐步的建立高效率的二级市场。在二级市场带动下驱动一级市场的效率提高,使投资者理性的投资于一级市场,分析新发行上市企业的价值,而不再有“新股神话”的存在,形成真正市场化的一级市场。同时,我们在证券发行制度上应该继续向更市场化的方向推进,使二级市场与一级市场真正达到互动,缩小一、二级市场的价差,抑制新股发行高抑价率。

参考文献:

[1]梁洪昀.A股一级市场收益特性与一二级市场资金分离性[J].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10).

[2]林莉珊.论新股抑价理论在我国的实际应用[J].金融观察,2003(12).

新股范文篇2

2001年下半年中国股市的持续下跌,目前有两种主要的分析观点:一是认为当时的股价存在着很大的泡沫,因此在加入WTO之际,为了防范更大的金融风险,政府通过种种手段、政策之意不在“酒”地努力挤压股市泡沫的结果;二是认为中国上市公司的质量较差、回报率低,因此在国内外资本市场日益接轨之际,国内投资者纷纷抛售A股,以规避风险,并期待或寻找更富有投资机会的市场等。

因此,无论是哪种原因或分析思路,其核心要义都是当时中国二级市场的平盈率可能是偏高所引起的。

但是,当前的股价指数与2001年中相比,虽然有了30%左右的下跌或回调,但是由于上市公司的业绩也有了相近的缩水,因此二级市场的市盈率仍然保持相当的甚至是更高的水平。

因此我们的问题也就同时产生,即目前二级市场的市盈率是否同样偏高?!

这一问题在理论上似乎还没有确定的结论或解释。因为2001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学界的论争,因为种种原因而逐渐趋于欲言又止的暂停或沉默。

因此目前新股配售政策的再度实施,如果不存在道义的诱导问题的话,那么它无疑是表明目前管理层对当前的市盈率的合理认可。而这在理论上,无疑是需要或期待着强力、艰难和明确的论证的!

二、行政调控手段的暂时复归是否必要?

在一级市场中签、二级市场上市的传统模式下,虽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一级市场风险小、收益稳定丰厚等,因而长期积聚了约5000亿元的沉淀资金,而二级市场却独自承担着相应的扩容压力,同时,国内投资和消费的动力也相对不足等。但是,与国内其它市场相比较,一、二级市场分别来看,都是市场化的运作程度相对较高、科技手段也较现代化的市场。因此解决其既有的问题,常规的思路无疑是应当通过更深入的市场化改革来实现。如一级市场通过竞标来缩小与二级市场的股价差异;二级市场通过国有股的合理减持来降低股价、以及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等。然而实际政策的推出,却是依据二级市场的市值来配售新股,这从某种程度上看,似乎带着一定的行政调控手段的暂时复归的色彩搭配销售!

虽然我们也知道,有如“四渡赤水”的“以迂为直”,常常是解决“艰难险阻”等复杂问题的最佳途径,但是在博奕程度相对较弱的体制改革问题上,或许社会公众、都还是希望能够更清楚地看到,方案选择结果的更加公平、合理及充分的论证!

新股范文篇3

早在2000年11月,就有学者在研讨“国有股减持问题”时,提出了“控制增量,逐步解决存量”的思路。即对首次发行的新股实行全流通,以使非流通国有股的规模不再扩大,在次基础上逐步实现存量国有股的可流通。在去年10月暂停国有股减持以后,这种思路得到了更多学者和市场人士的赞同。其实这种想法是十分自然的,因为这与我们在推进改革措施中普遍采用的“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操作思路是完全一致的。

不久前,市场盛传某银行股将以全流通方式发行上市,在市场中引起了不小的恐慌。现在还无从判断这是真还是假。

二、“新股全流通”:目前并不具备充足的条件

“新股全流通”观点的支持者们可能主要是从解决“国有股减持问题”基础上提出的,但是他们没有考虑到我国一级市场发行制度改革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及实施新股发行的全流通对二级市场股价水平可能会带来的影响。在其他领域,“新”与“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出严格的区分,并且是相互影响是有限的。但是在证券市场上,新股和老股在定价上有明显的比价效应倾向,两者的价格是相互影响的。因此,根据我国股市股票股价的形成机理,全流通新股的价格水平将会低于非全流通的老股。在全流通股票的市场份额没有达到较大比例(比如30%)以前,股票市场总体的价格水平将会遭受长期的压力。换句话说,就是相当一部分“老股”将没有上涨空间,即使这些股票业绩优良也不例外。

我国从去年开始推进的新股发行核准制的市场化改革遇到了较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发行价格高市盈率化,小盘化。笔者认为,这实际上不符合市场化取向的初衷,而仅仅是新股发行价格向二级市场价格水平靠拢的二级市场化。而众所周知,在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占很大比重的情况下,二级市场股价并不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或者与其内在价值相差较大。由此可以看出,在整个股市中所有股票实现全流通以前,由于没有合理和科学的参照系,首发新股市场化的定价是无法形成的,或者说,全流通发行不能保证发行价格充分体现公司在发行时的内在价值。

再者,即使要推行新股全流通,目前在发行制度上的准备还是不充分的。比如说,发起人所持有的股份是立即可进入流通还是要有一个最低持有年限;国有股在流通前是否需要履行必要的审批程序,谁拥有最终的审批权,这一过程是否应公开进行;怎样防止出现通过包装上市后抛售股票来谋取暴利的现象;等等。事实上,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全流通”并不是与“暂不流通”一字之差那么简单。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国有股减持”是今年最大的政策性因素

自去年6月13日,国务院《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来,市场最为担心的就是国有股以高价(二级市场流通价格)减持。与1999年在“中国嘉陵”和“黔轮胎”中试点的以“不低于每股净资产,不高于10倍市盈率”的价格配售减持相比,去年在14家公司首发、3家公司增发中按发行价减持国有股的所谓“市场化定价”减持思路显然与市场预期相去甚远。尽管查处违规资金入市、上市公司弄虚作假等因素客观上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这种市场预期的急剧变化是去年下半年股指暴跌的主要原因。这些情况再次说明,“国有股减持”的核心是定价问题。

证监会于10月23日暂停了国有股减持的试点刺激股指暴涨了两天。不过,市场很快反映过来,政府只是暂停减持,而不是终止减持。果然,随着时间的演进,市场逐步明白过来:在充分听取市场意见后继续“完善”减持方案以后,2002年仍将进行国有股减持工作。目前股指的急跌与新的国有股减持方案即将披露的预期有很大的关系。

在本周对长城证券各营业部总经理的问卷调查中,有22人就影响今年股市的主要因素作出了回答,其中15人明确地将“国有股减持”列为首要影响因素,占68.18%。这些情况都说明,“国有股减持”是今年影响股市最大的政策性因素。

新股范文篇4

早在2000年11月,就有学者在研讨“国有股减持问题”时,提出了“控制增量,逐步解决存量”的思路。即对首次发行的新股实行全流通,以使非流通国有股的规模不再扩大,在次基础上逐步实现存量国有股的可流通。在去年10月暂停国有股减持以后,这种思路得到了更多学者和市场人士的赞同。其实这种想法是十分自然的,因为这与我们在推进改革措施中普遍采用的“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操作思路是完全一致的。

不久前,市场盛传某银行股将以全流通方式发行上市,在市场中引起了不小的恐慌。现在还无从判断这是真还是假。

二、“新股全流通”:目前并不具备充足的条件

“新股全流通”观点的支持者们可能主要是从解决“国有股减持问题”基础上提出的,但是他们没有考虑到我国一级市场发行制度改革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及实施新股发行的全流通对二级市场股价水平可能会带来的影响。在其他领域,“新”与“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出严格的区分,并且是相互影响是有限的。但是在证券市场上,新股和老股在定价上有明显的比价效应倾向,两者的价格是相互影响的。因此,根据我国股市股票股价的形成机理,全流通新股的价格水平将会低于非全流通的老股。在全流通股票的市场份额没有达到较大比例(比如30%)以前,股票市场总体的价格水平将会遭受长期的压力。换句话说,就是相当一部分“老股”将没有上涨空间,即使这些股票业绩优良也不例外。

我国从去年开始推进的新股发行核准制的市场化改革遇到了较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发行价格高市盈率化,小盘化。笔者认为,这实际上不符合市场化取向的初衷,而仅仅是新股发行价格向二级市场价格水平靠拢的二级市场化。而众所周知,在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占很大比重的情况下,二级市场股价并不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或者与其内在价值相差较大。由此可以看出,在整个股市中所有股票实现全流通以前,由于没有合理和科学的参照系,首发新股市场化的定价是无法形成的,或者说,全流通发行不能保证发行价格充分体现公司在发行时的内在价值。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再者,即使要推行新股全流通,目前在发行制度上的准备还是不充分的。比如说,发起人所持有的股份是立即可进入流通还是要有一个最低持有年限;国有股在流通前是否需要履行必要的审批程序,谁拥有最终的审批权,这一过程是否应公开进行;怎样防止出现通过包装上市后抛售股票来谋取暴利的现象;等等。事实上,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全流通”并不是与“暂不流通”一字之差那么简单。

三、“国有股减持”是今年最大的政策性因素

自去年6月13日,国务院《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来,市场最为担心的就是国有股以高价(二级市场流通价格)减持。与1999年在“中国嘉陵”和“黔轮胎”中试点的以“不低于每股净资产,不高于10倍市盈率”的价格配售减持相比,去年在14家公司首发、3家公司增发中按发行价减持国有股的所谓“市场化定价”减持思路显然与市场预期相去甚远。尽管查处违规资金入市、上市公司弄虚作假等因素客观上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这种市场预期的急剧变化是去年下半年股指暴跌的主要原因。这些情况再次说明,“国有股减持”的核心是定价问题。

证监会于10月23日暂停了国有股减持的试点刺激股指暴涨了两天。不过,市场很快反映过来,政府只是暂停减持,而不是终止减持。果然,随着时间的演进,市场逐步明白过来:在充分听取市场意见后继续“完善”减持方案以后,2002年仍将进行国有股减持工作。目前股指的急跌与新的国有股减持方案即将披露的预期有很大的关系。

在本周对长城证券各营业部总经理的问卷调查中,有22人就影响今年股市的主要因素作出了回答,其中15人明确地将“国有股减持”列为首要影响因素,占68.18%。这些情况都说明,“国有股减持”是今年影响股市最大的政策性因素。

新股范文篇5

关键词:新股发行;股市波动;Granger因果检验

从募集资金的规模来看,2007年9月由于权重股中国石油的发行,虽然IPO只有15家(中位数为18家),募集资金却达到了1490.40955亿元人民币,远远超出其他各月的募集规模。募集资金规模最小的一个月为2008年3月,只有3.70025亿元人民币。月募集资金量100亿元人民币以下的,共有20个月(含募集资金为0的8个月);100—200亿元的有6个月,200—300亿元的有7个月,300—400亿元的有3个月,400—500亿元的有5个月,500—600亿元的有3个月,600亿元以上的有2个月。

在2006年6月5日—2010年3月24日的这段时间内,从A股新股发行的频率趋势来看,速度越来越快,集中上市的新股数量越来越密集,新股发行对二级市场的影响应该受到投资者更高的重视。

(1)数据处理

在利用时间序列的过去数据来量化历史关系,并试图对未来进行预测时,首先要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对2006年6月5日—2010年3月24日的对数收益序列lnyt作一阶差分后,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

作平稳性ADF检验,结果ADF检验的值为-1.733,P值为0.7358,在1%、5%以及10%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接受原假设,即对数收益序列存在单位根;而对数收益一阶差分序列的ADF检验的统计量为-6.127,远小于1%的临界值-3.968,所以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同样地,检验同期的日募集资金总量和冻结资金总量的平稳性,结果不存在单位根。

(2)实证分析

对于A股新股发行,市场申购资金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银行借贷,另一种是从二级市场抽离资金。当新股发行的募集资金来源于二级市场时,募集资金规模会影响二级市场的资金供给,从而可能加大二级市场波动。为了考察新股发行规模对股指波动的影响,采用2006年6月5日—2010年3月24日的日募集资金总量和冻结资金总量两个指标来作为发行规模的度量指标,即统计同一天内发行的所有IPO,将其募集资金量和冻结资金量分别加总,将没有新股发行的时间内(包括IPO暂停)的募集资金量和冻结资金量设为0,并经过指数化处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基于GC-MSV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新股发行规模和股指波动序列之间的关系。

用基于GC-MSV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来考察新股发行规模与股市波动序列之间的关系,序列的波动Granger导致了第2个序列的波动。

用基于贝叶斯的MCMC方法来估计GC-MSV模型,将似然函数和先验分布的编码输入到程序软件WINGUGS中:

(3)结论

本文在二维随机波动率GC-MSV模型基础上,利用MCMC方法和吉布斯抽样,将新股发行价格和量的因素综合考虑,采用新股发行募集资金量和冻结资金量的数据,综合考察新股发行规模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基于GC-MSV模型的Granger因果性检验结果表明,冻结资金量和募集资金量均构成股指波动的Granger原因,但是冻结资金对股指波动的Granger影响远大于募集资金量。说明尽管新股发行要面向市场募集资金,但是相对大量被冻结的打新股资金而言,其占比较小,对股市波动的影响较为不显著。短期内冻结所占用的申购资金,一定程度上起到转移二级市场资金流向,使股市波动加剧,但是从长期来看,募集资金和冻结资金变化不构成股指序列持续波动的主要动力,股指序列的绝大部分变化由自身冲击来解释。

参考文献:

[1]Ibbotson,R.,Sindelar,J.,Ritter,J.TheMarketsProblemswiththePricingofInitialPublicOfferings[J].JournalofAppliedCorporateFinance,1994,(7):66-74.

[2]Jenkinson,T.,Ljungavist,A.P.GoingPublic:TheTheoryandEvidenceonhowCompaniesRaiseEquityFinance[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6.

[3]Allen,F.,Faulhaber,G.SignalingbyunderPricingintheIPOMarket[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989,(23):303-323.

[4]Welch,I.SeasonedOfferings,ImitationCosts,andtheUnderpricingofInitialPublicOfferings[J].JournalofFinance,1989,(44):421-490.

[5]Ritter,J.R.,Welch,I.AReviewofIPOActivity,PricingandAllocations[J].JournalofFinance,2002,(57):1795-1828.

[6]Loughran,T.,Ritter,J.R.TheNewIssuePuzzle[J].JournalofFinance,1995,(50):23-51.

[7]Miller,E.M.Risk,Uncertainty,andDivergenceofOpinion[J].JournalofFinance,1977,(32):1151-1168.

[8]Teoh,S.H.,Wong,T.J.,Rao,G.AreAccrualsduringInitialPublicOfferingsOpportunistic?[J].ReviewofAccountingStudies,1998,(3):175-208.

新股范文篇6

关键词:优先认购权;比例性利益;立法模式

股东将各自的利益集中在统一控制下,创造出一种比未合并的利益集团更有效的商业手段来实现更大的利益,这种商业手段就是“公司”。而新股优先认购权则是股东实现其利益的有效保障。当公司发行新股时,为了防止股东在收益和资产方面的现有利益以及相应的投票权因外来第三者进入公司而稀释,法律赋予股东新股优先认购权来维持自己的比例性利益。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融资效率对公司发展十分重要,一旦公司在融资中耗费太多时间,就很有可能会丧失良机,在竞争中落于下风,对公司后续发展极为不利,而新股优先认购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司的融资效率。如何实现维护股东比例性利益与公司融资效率是新股优先认购权制度构建之重点,立法者不同的价值选择决定了新股优先认购权不同的立法模式。笔者从新股优先认购权的内涵出发,在此基础上分析新股优先认购权的功能定位以及价值冲突,并由此介绍三种不同的立法模式,希冀对我国新股优先认购权之制度设计有所益处。

一、新股优先认购权的内涵

(一)新股优先认购权的概念。新股优先认购权指股东在新股发行前以其原有的持股比例优先认购新股的权利。〔1〕详细来看,股东新股优先认购权蕴含以下内容:其一,优先认购权是股东所独有的权利,其权利利用主体是股东,是股东基于自己“股东”的身份和地位所享有的权利。其二,“优先”指的是认购顺序上的优先,而“不是股东在支付股份对价上享有优惠于第三方的特权”〔2〕。其三,优先认购权是股东所具有的一项权利,股东可行使、可放弃、可转让,并且权利的行使意味着义务的履行,即股东一旦行使优先认购权就负有支付相应对价的义务。其四,优先认购权中“认购”是股东实现立法赋予的期待利益的过程,这是因为股东的优先认购权(这里是指具体性优先认购权)不是因股东资格的产生而当然享有,而是在公司发行新股的具体场合中将立法赋予的抽象性优先认购权予以现实化。优先认购权前三点内容比较好理解,但在第四点“认购”的理解上可能存在困难。为了更深刻地理解第四点内容以及优先认购权的内涵,必须从新股优先认购权的内部结构入手对此概念进行剖析。(二)抽象性新股优先认购权与具体性新股优先认购权。德国学者卡洛主张将优先认购权分为抽象性新股优先认购权与具体性新股优先认购权。其中抽象性新股优先认购权是法律或公司章程基于股东的资格或地位而赋予股东的一项权利,只要法律或公司章程规定了股东的认购优先权,此项权利便与股东资格同时发生,并随股东资格同时转移,随股东资格同时消灭;具体性新股优先认购权是指享有抽象性新股优先认购权的股东按照公司治理机构发行新股的决议而获得的优先请求公司按其持股比例分配新股的权利。〔3〕一般情况下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前者的实现又有赖于后者,但二者并不是同一概念。首先,抽象性新股优先认购权和股东资格同时发生,但股东资格产生时,公司尚未发行新股,而且公司是否发行新股也不确定,因此抽象性新股优先认购权应属于期待权。具体性优先认购权是自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做出发行新股决议时产生,只有当公司股东向公司提出认购新股后才产生股东支付新股对价、公司交付新股的后果。因此具体性新股优先认购权不同于抽象性新股优先认购权,是由抽象性新股优先认购权转化而来,属于既得权。其次,抽象性新股优先认购权于股东资格取得之时发生并延续至股东身份消灭之时,当股东认购新股时,抽象性新股优先认购权外化为具体性新股优先认购权,当本次认购结束时,抽象性新股优先认购权又回到之前的状态。具体性新股优先认购权具有时效性,当公司通过决议决定发行新股时,股东才具有具体性新股优先认购权,此项权利仅及于此次发行,当股东行使完这项权利后,股东的具体性新股优先认购权即告消灭。最后,抽象性新股优先认购权是基于股东身份而产生的,只要法律或者公司章程中赋予了股东新股优先认购权,那么抽象性新股优先认购权将与股东身份同存,只有当股东不再具备股东资格时,抽象性新股优先认购权也随之丧失。而对于具体性新股优先认购权,股东可行使、可转让、可放弃,如果股东放弃行使该权利,那么权利即告消灭。抽象性新股优先认购权与具体性新股优先认购权的双层结构理论作为剖析优先认购权内涵之基础被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大陆学者普遍认可,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我们理解优先认购权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后续解读优先认购权打下了理论基础。

二、新股优先认购权的功能定位与利益衡量

(一)功能定位:防止稀释,维护股东比例性利益。商业的目的是为了盈利,公司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公司成立后,根据其后续自身发展状况,无论是出于资金短缺或是扩大规模的目的,融资都是其最现实的选择。融资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发行新股,二是借贷。借贷虽然快速,但存在着高利率的风险,公司会承担沉重的还贷压力,对公司后续经营发展不利。相比于借贷,发行新股所得到的资金属于公司的自有资本,不需要偿还。因此,公司更青睐通过发行新股这一方式进行融资。在公司发行新股时,若不赋予原有股东优先认购权,那么在原有股东持股数额不变而公司股份数扩大的情况下,原股东的持股比例降低,势必会造成原有股东利益的损害。为了避免新股发行时股东利益受到损害,优先认购权制度应运而生。股票代表着权利,一旦股东持有公司股票即享有权利,传统上认为此种权利包括:表决权、剩余利润分配权以及公司解散或清算后参与公司资产分配的权利,也就是学理上所说的股东的共益权和自益权。其中共益权的行使是为了保证公司的利益,主要与公司的治理相关;自益权是为了确保股东的个人利益,与股东自身经济利益相关。在现代公司治理背景下,股东并不需要对公司的经营活动事必躬亲,股东将其管理公司事务的权利委托给董事会,自己保留对公司重大事项的决定权,比如选任公司高管、确定公司经营方针,也就是股东行使表决权。股份公司实行资本多数决,股东持股比例的多少决定股东表决权的程度。假定在发行新股前,公司股份总额为M,甲股东持有股份数为N,则甲的持股比例(表决程度)为N/M。倘若该公司增发一倍的新股,在股东不享受优先认购权的情形下,甲的持股比例(表决程度)变为N/2M,下降至原来的二分之一。而在股东具有优先认购权时,股东即使在新股发行后仍然能够维持其原有的持股比例(表决程度)。新股发行除了会对股东共益权产生影响,还会造成股东自益权的稀释。具体来看,主要会稀释股东的股利分配利益、股份转让价格利益以及剩余财产分配利益。〔4〕因此,在发行新股的问题上,优先认购权是一种适当保护股东在其公司资产和收益上的现有权益以及股东比例性投票权不被稀释的稳定机制。〔5〕(二)利益衡量:维护股东比例性利益与融资效率之间价值冲突。新股优先认购权在出现伊始被认为是维护股东比例性利益的有力武器,因此在某些国家立法中新股优先认购权是以强制性规定写入法律文本,例如德国、法国等。但此种认知在现代公司法理论及实践下却频受质疑。美国公司法学界以及司法界认为,优先购买权规则在实践中并未实现其防范股东权益稀释的预期功能,反而会因为筹集资金的拖沓导致公司丧失发展良机,浪费时间成本与金钱成本。〔6〕公司作为商事主体具有其独立的利益,其发行新股的目的是为了筹集资金维持或者是扩大生产经营实现盈利,从而股东的投资能获得回报,因此新股发行得越快越好。倘若在发行新股时赋予股东优先认购权,势必要给出行使权利需要的期间,期间届满如果有部分或者大部分股份未被股东认购,公司则要重新开始启动新股发行程序。又或者是股东在权利行使期间既不认购新股又不申明放弃优先认购新股,公司只能在期限届满向第三人募集资金。这两种情况均拉长公司筹资时间,这在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的市场竞争中,容易使公司丧失良机,从而不利于公司的后续发展。因此,在优先认购权制度中如何平衡维护股东比例性利益与融资效率之间的价值冲突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一味强调股东优先认购权,势必会对公司融资的机动性和效率造成不利影响;如果一味强调公司融资效率,那么股东的比例性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三、新股优先认购权的立法模式

新股优先认购权制度中存在着维护股东比例性利益与追求公司融资效率的价值冲突,立法者对二者的考量影响着本国新股优先认购权制度的立法模式,不同价值倾向下,对于新股优先认购权制度的设计也不尽相同。纵观各国新股优先认购立法,主要存在三种立法模式:固有权模式、相对固有权模式、非固有权模式。固有权模式股东新股优先认购权由法律予以确认,无论是公司章程还是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均不能以任何决议排除股东的优先认购权。此种立法模式代表国家是法国。法国《商事公司法》第183条规定:“股东拥有优先认购与其股份数相应的、为实现增资而发行的货币股的权利,一切相反的条约均视为未订立。”〔7〕相对固有权模式是指优先认购权在法律中予以明确,但允许公司章程或者是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通过决议予以排除,排除须具备法定理由或合理事由并经严格的程序作出。德国采用的是此种立法模式。德国《股份公司法》规定,抽象性新股优先认购权属于股东的法定权利,公司章程不得概括排除或者限制,只有股东的具体性新股优先认购权得依照股东大会以加重多数或更为严苛的要求通过之决议予以排除,但需以存在法定事由或其他实质性理由为限。〔8〕非固有权模式下法律并未明文规定股东优先认购权,股东是否享有优先认购的权利由公司章程或者公司的决议机关通过决议予以确认。例如,美国2002年《美国标准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对公司未发行的股票不享有优先购买权,除非公司章程另有规定。〔9〕无论是采用固有权模式、相对固有权模式还是非固有权模式,均是立法者在衡量股东利益与融资效率的不同价值选择。在固有权模式下,强调保护股东利益,但不可避免地阻碍了公司资本的灵活调度,导致公司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丧失良机,不仅公司利益受损,股东自身利益也无法得到充分实现。而非固有权模式虽然克服固有权模式融资效率低的缺陷,充分实现了公司经济效率最大化,但却难以保证股东利益,大股东以及董事会容易利用自身优势地位滥用新股分配的权利,从而导致中小股东利益受到侵害。相比于强调公司利益的固有权模式以及强调股东利益的非固有权模式,折中的相对固有权模式兼具二者的优点,既将优先购买权这一重要“稳定机制”在立法中予以明确,又充分给予股东以选择权,由股东在公司章程或是公司决议时确认这一权利,在实现公司利益的同时也维护了股东的利益。

四、我国现行法律关于新股优先认购权的相关规定

关于股东新股优先认购权制度,我国现行法律略有涉及,但内容相对粗糙简略。总的来看,我国法律是按照不同公司类型规定了不同的优先认购权制度,具体如下:(一)我国新股优先认购权立法模式。1.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新股优先认购权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新股优先认购权规定于《公司法》第34条,即有限责任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全体股东约定不按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从该法条表述可以看出,《公司法》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优先认购权采用相对固有权立法模式,即明确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在公司新增资本时享有优先认购权,但同时允许全体股东通过约定排除适用。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因为有限责任公司具有鲜明的人合性。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封闭型公司,其最初的设立以及后续公司运营都是基于原始股东之间相互信任、友好协商,各股东之间相互协作讨论并实施共同意思下达成的各项决策,为公司今后蓬勃发展共同努力。因此,基于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赋予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认购权能将不被原有股东认可的资本阻挡在有限责任公司之外,稳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之间的关系,使得公司利益与股东利益更加稳固。在规定股东优先认购权的同时法律又最大程度地尊重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自治权,允许在全体股东一致同意的情况下排除优先认购权的适用。2.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新股优先认购权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新股优先认购权体现在《公司法》第133条,“股份有限公司在发行新股时,股东大会应当对下列事项作出决议:……(四)向原有股东发行新股的种类和数额”。针对此法条的规定,不同学者的理解存在差异。刘俊海教授认为,此条并没有否定股东享受新股优先认购权,但也并未采取优先认购权法定主义,允许公司章程(因为法律未禁止)赋予股东新股优先认购权,也允许股东大会在发行新股时赋予股东优先认购权。〔10〕也有学者认为从此法条表述可以推断出我国公司法已经明确了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优先认购权,只是由股东大会对新股认购权的行使做出具体安排。〔11〕笔者认为,从《公司法》第133条出发,此法条并未明确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是否具有新股优先认购权,只是要求在发行新股时股东大会需要作出与原有股东发行新股的种类和数额有关的决议,也就是说即使股东大会决定不向原有股东发行新股也并不违反第133条之规定。因此,笔者认为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新股优先认购权立法模式属于非固有权模式,法律中并未明确规定股东的优先认购权,而是由股东大会通过决议来决定是否赋予。虽然此种立法模式能最大程度保障公司融资效率,实现公司经济效益最大化,但不可避免会造成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受损,也会侵害股东在公司中的比例性利益。3.上市公司股东新股优先认购权在上市公司中,新股发行主要有三种方式:配股、公开增发新股以及定向增发新股。配股是上市公司向公司现有股东配售股份,一般是依照原有股东的持股比例在股东之间分配。增发新股面向的对象是社会公众,有意愿购买公司股票的社会公众都可以在证券交易所购买股票,当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时,原有的股东不享有优先认购的权利。定向增发新股是指向特定的投资者发行股票。在上市公司三种新股发行方式中,只有配股在实质上承认了股东的优先认购权,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则将股东的优先认购权排除在外。针对上市公司配股中的股东优先认购权规定在《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该办法第41条规定股东大会应当在发行股票时就原股东配售的问题做出安排。由此可以看出,法律并未明确上市公司股东是否享有优先认购权,而是由股东大会在发行股票时自主决定。上市公司股东优先认购权同股份有限公司一样,采用的也是非固有权模式。综上所述,我国法律对与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上市公司股东优先认购权采用了不同的立法模式。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特征明显,依照其人合性特征采用相对固有权模式;股份有限公司和上市公司资合性特征显著,采用非固有权模式能最大程度实现公司经济效益最大化,这符合商法中“经济效率应当成为商法的第一正义”的价值取向,但此种立法模式下股东比例性利益如何维持、中小股东利益如何保护等问题值得深思。(二)我国新股优先认购权制度的不足与建议。我国立法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新股优先认购权采用相对固有权模式是值得肯定的。有限责任公司是股东基于彼此之间相互信任而联结在一起的共同体,鲜明的人合性特征要求法律只需规定原则性事项即可,关于公司治理中的详细事项由股东之间协商解决。因此,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新股优先认购权在立法中予以确认,允许股东约定排除的立法模式是与有限责任公司特点相符的。虽然股份有限公司(包括上市公司)相比于有限责任公司资合性特征显著,过多强调股东新股优先认购权可能会导致公司融资效率降低,但如果将股东新股优先认购权完全交由股东大会决定,在资本多数决下,大股东完全有可能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滥用分配权利,破坏公司原有的稳定环境,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对于股份有限公司而言,保持资本灵活度固然重要,但不能以此为理由侵犯股东的正当权益。笔者认为立法必须明确赋予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新股优先认购权,而不是由公司章程或者股东大会赋予股东新股优先认购权。同时为了尽量降低优先认购权制度对公司融资效率的负面影响,立法可规定公司章程或股东大会在某些法定情形下或具备正当理由时可以股优先认购权的做法不仅要符合法定要件还要经过严格的法定程序。除此之外,法律还可规定股东新股优先认购权的合理行使期间,在权利期间内股东新股行使优先认购权则向其分配新股,若股东明确表示放弃行使优先认购权或在期间届满时未作表示,则公司有权向第三人发行新股,这也是提高公司融资效率的一项有益举措。

五、结语

新股优先认购权作为一种稳定机制在维护股东比例性利益不被稀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股东能否充分行使其权利之基础,也是中小股东维护自身利益之利器,因此必须在立法中明确赋予股东新股优先认购权。当然一味强调股东优先认购权而忽视市场竞争中公司融资效率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取的。如何平衡股东比例性利益与融资效率之间的冲突影响着一国优先认购权的立法模式与制度构建。在立法明确赋予股东新股优先认购权的基础上,立法者应充分发挥法律智慧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优先认购权制度,利用制度设计最大程度消除优先认购权对融资效率的负面影响,在维护股东比例性利益与实现公司融资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让股东新股优先认购权制度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FlorentinoP.Feliciano.OntheShareholders’RightofPreemption:LawandPractice〔J〕.PhilippineLawJournal,1953:505.

〔2〕〔4〕〔10〕傅穹,孙秋枫.新股优先认购权规则〔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4(秋季号).

〔3〕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的保护〔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5〕HenryS.Jr.Drinker,PreemptiveRightofShareholderstoSubscribetoNewShares〔J〕.HarvardLawReview,1930:616.

〔6〕罗伯特•W.汉密尔顿.公司法概要〔M〕.李存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7〕王东光.论新股优先认购权及其排除〔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5).

〔8〕贾红梅,郑冲,译.德国股份公司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9〕沈四宝.最新美国标准公司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新股范文篇7

一、我国现行新股发行制度的弊端

(一)我国新股询价制度及监管缺陷。

首先,是机构询价制度的定价在我国的适用性、有效性问题。我国中小投资者所占比重很高,却是由配售持股最高仅占20%(大盘股为50%)的机构投资者决定全部股份的价格、中小投资者对定价毫无话语权,加之我国的机构投资者的研究能力和管理水平较低,导致最终的定价不尽合理,而中小投资者对该定价只能被动接受,使得机构与中小投资者之间利益对立、矛盾尖锐。

其次,参与询价配售的机构缺乏自律以及机构投资者权利义务不对等的问题。一方面,询价机构初步询价随意性强,某些机构可能会故意报低价格,甚至联合压低报价区间,以降低风险,确保收益,另一些机构则会在发行人和保荐人的利益输送下,故意抬高报价区间;另一方面,在新股不败的神话下,参与询价的机构为了提高网下配售成功率,往往会在累计投标询价时选择报价区间的最高价,价格发现功能大打折扣;另外,在询价时,一些发行人及承销人往往会选定“关联”询价对象进行询价,询价机构不真正关心发行公司的合理估值,而更关心是否可以取得新股配售的筹码,真正市场化的价格难以形成,市场化定价机制被扭曲。而现行制度上又缺乏对机构询价效果的评价机制及对机构询价与配售、融资等联系起来的硬约束机制,导致机构参与询价好处多风险小,因此各种违规行为及不合理的结果便容易发生,这一现象在市场形势良好的情况下更为明显,导致市场风险不断积聚,泡沫不断膨胀,最终受损失的还是中小投资者。

再次,监管部门对询价配售机构在新股上市后的行为监管不足。不少直接参与新股询价配售的机构,不但没能充当价值投资者的角色,反而操纵市场、爆炒新股,促使整个市场的投机化,加之监管不足,使得二级市场价格波动剧烈,中小投资者利益受损,对机构投资者不信任,对价值投资失望,必然进一步促使行为的短期化和投机化,整个市场参与者的投资理念无法提高,处于恶性循环中。

(二)现行新股机构配售与网上申购制度忽视一级市场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当前的新股配售制度对机构利益的倾斜十分明显,参与询价的机构不但可以参与网下配售,还可以参与网上申购,在资金为王的网上申购制度下,中小投资者依然处于极端弱势地位,中签率极低,难以分享一二级市场上的价差收益。

(三)现行新股发行制度对货币市场流动性产生巨大冲击。

由于一级市场几乎无风险,从而吸引了巨额资金参与网下网上的配售申购,再加上我国资金冻结制度的不合理,使得大规模的资金在银行间,在一级市场与银行间频繁无序流动,大量资金脱离生产和流通领域,严重时甚至出现流动性短时间的急剧短缺,造成央行的货币对冲成本也不断上升,这不仅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影响金融体系的平稳运行,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造成一定冲击。

二、改革现有新股发行制度的政策建议

从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频繁程度来看,发行制度这一股票市场中的基础性制度正逐渐成为调控短期市场供求、进而调控市场价格的一种工具,其在证券市场中的作用与地位被严重的扭曲。因此,在针对现有制度的弊端进行改革时,要重新确立发行制度本身的基础地位,要确保改革的路径是沿着市场化的方向且改革后制度的相对稳定性,这就需要对改革的短期与中长期目标进行明确的区分,在进一步以市场化为基础完善具体发行制度的同时,更加重视长期性的环境与制度基础的建设,从两个层次对新股发行制度体系进行改革。

(一)采取措施改革新股发行的运行机制和和改善市场环境

这是对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出现的各种问题,包括我国股票市场长期出现的新股发行高溢价,市场割裂,炒作盛行等不合理现象的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其进展直接关系到新股发行制度的实施效果,直接反映我国股票发行市场的成熟水平乃至整个证券市场的健康程度。

1.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建设,特别是完善保荐人制度,强化保荐人责任,使其责任与其利益严格挂钩;还要不断完善核准程序和监督机制,严格发行核准的流程监管,提高发审委制度的透明度,建立委员问责制,逐步把股票发行的最终裁定权交给发行人、保荐人和投资者,上市权交给证券交易所,实现新股发行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

2.要不断改善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采取措施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同时要不断加强对机构投资者行为的有效监管和硬约束,提升机构的市场诚信意识和自律观念,不断提高相关证券投资机构的专业水平,特别是研究定价水平,同时还要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投资教育,从而使得整个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趋于理性化。

(二)立足新股发行具体制度的缺陷进行局部调整和完善

针对现行新股发行制度之不足进行完善并摈弃通过行政手段保证市场“健康”的旧思维,局部调整和完善主要的任务是保证市场环境的公平,保证市场参与主体权利义务的对等,保证新股定价在现有市场环境下的合理性,主要可以在以下一些方面加以完善:

新股范文篇8

一、为培育国际"巨人"提供资金支持

上市公司中集中了一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随着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证券市场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现。我国国有经济的问题,不仅源于国有企业产权界定的缺陷和政企不分的状况以及由此造成的经营机制的僵化,更重要的还源于国有企业规模小,国有经济布局太分散。主要表现在:(1)企业规模小、资本金少;(2)难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因此,还必须按照国际惯例为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便于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规模的迅速扩张,增发新股无疑为形成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巨人"提供有利的资金支持。

二、促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和产业结构调整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中存在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一方面存在着一些产业、行业,如纺织、轻工、家用电器、包装、汽车制造等大多数工业生产部门出现生产过剩、产品大量积压、开工不足等;另一方面一些产业、行业则存在着相对不足。因此,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必须与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结合起来,为战略重组带来增量资金,能通过证券市场直接融资的发行和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新股进行再融资手段尤为重要。如增发新股的龙头股份等5家纺织类上市公司,通过增发新股改变了原先的"大纺织、大化纤"的粗放型结构,转向"大服装、大服饰、大工业用布"的都市型纺织结构,带动了整个纺织行业以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为契机的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随着增发新股试点的推广和拓展,这种对国有经济战略改组和产业结构调整作用将会更加明显。

三、按国际惯例形成上市公司第三种融资渠道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大部分国企资本金少、资金极其紧缺,决定了我们总是把融资功能作为上市公司最重要的功能。据匡算,如果保持国有经济现有的行业和企业分布状况不变,那么要使国有企业具备在市场上平等竞争的最基本条件,国家至少要投入2-2.5亿元。这样巨额的资金需求单纯依靠国有企业自身的积累和国家现有的财政力量显然是很难得到满足。但仅靠证券市场已有的发行募集资金和通过配股进行再融资的功能也不能满足国企改革和上市公司资金的需求,急需融资渠道的拓宽和融资方式的探索,增发新股无疑是除配股以外的有效融资方式,这一方式突破了上市公司只能通过配股进行再融资的单一模式,开辟了证券市场的第三种融资渠道。从试点来看,通过增发新股募集到了上市公司急需的资金,为提高业绩和产品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但仅仅侧重于"解困"是不够的,应着重于优势企业,特别是那些主营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量大、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强、急需资金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科技投入的上市公司如清华同方、大唐电信、青岛海尔、四川长虹等,使这些公司能按国际惯例为其持续快速发展最大限度的、低成本的筹措到企业急需的资金,使上市公司融资手段向着市场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四、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

上市公司以增发新股为契机获得了资产重组和产品、产业调整的机会,这必将对试点企业的资产质量和经营业绩带来较大的影响。现以沪深两市首批进行"资产重组+定向配售+增发新股"试点的5家上市公司(龙头股份、申达股份、太极实业、上海三毛、深惠中)来说,是先将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优质资产进行置换,注入了大量优质资产,公司的资产质量得到改善。

五、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

某些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差、亏损严重而陷入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国有企业的产权"虚置"、委托--关系不完善和没有建立起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在上市公司中也存在着改制不彻底、国家股比例偏大、平均流通A股比例小、行业门类多、传统工业类上市公司比例大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很容易造成资源配置不当,企业效益低下,股本结构不合理,法人治理结构不科学等问题。增发新股随着优质资产的注入和优势企业的进入,意味着股本结构的变更、主营业务的转移、产品结构的升级、经营管理人员的更换。通过增发新股的试点企业看,5家公司重组后均改选了董事会和经营班子,新董事会中内部经营者的比例大为下降,专家型人才、社会公众代表(知名学者、社会名流)入主新董事会,使新班子结构更合理、决策更正确、管理更科学、制约机制得到强化、法人治理结构和股本结构得到改善。如龙头股份重组后原第十七棉高级管理人员全部随置出资产离开公司,新公司董事长由上海纺织控股集团董事长"降级"兼任,在确定董事长、总经理后,其余高级管理人员均从社会公开招聘。这样的董事会和经营班子保证了新公司的高效运作。

新股范文篇9

5月下旬,中国证监会决定恢复和完善向二级市场配售新股的政策。这项政策为许多市场人士所看好,如认为它可以将一市场的资金部分分流到二级市场、以及因为中签而直接提高二级市场的投资收益等,虽然市场同时还面临着一些政策的不确定性,如配售的比例、其余配售的方向、以及是否会同步扩容或减持国有股等。

笔者认为,在充分肯定新股配售政策之与稳定市场、公平收益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新股配售政策的实施,在理论上仍然存在着未经充分论证的三大悬念、或盲点。即:

一、目前二级市场的市盈率是否合理?

2001年下半年中国股市的持续下跌,目前有两种主要的分析观点:一是认为当时的股价存在着很大的泡沫,因此在加入WTO之际,为了防范更大的金融风险,政府通过种种手段、政策之意不在“酒”地努力挤压股市泡沫的结果;二是认为中国上市公司的质量较差、回报率低,因此在国内外资本市场日益接轨之际,国内投资者纷纷抛售A股,以规避风险,并期待或寻找更富有投资机会的市场等。

因此,无论是哪种原因或分析思路,其核心要义都是当时中国二级市场的平盈率可能是偏高所引起的。

但是,当前的股价指数与2001年中相比,虽然有了30%左右的下跌或回调,但是由于上市公司的业绩也有了相近的缩水,因此二级市场的市盈率仍然保持相当的甚至是更高的水平。

因此我们的问题也就同时产生,即目前二级市场的市盈率是否同样偏高?!

这一问题在理论上似乎还没有确定的结论或解释。因为2001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学界的论争,因为种种原因而逐渐趋于欲言又止的暂停或沉默。

因此目前新股配售政策的再度实施,如果不存在道义的诱导问题的话,那么它无疑是表明目前管理层对当前的市盈率的合理认可。而这在理论上,无疑是需要或期待着强力、艰难和明确的论证的!

二、行政调控手段的暂时复归是否必要?

在一级市场中签、二级市场上市的传统模式下,虽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一级市场风险小、收益稳定丰厚等,因而长期积聚了约5000亿元的沉淀资金,而二级市场却独自承担着相应的扩容压力,同时,国内投资和消费的动力也相对不足等。但是,与国内其它市场相比较,一、二级市场分别来看,都是市场化的运作程度相对较高、科技手段也较现代化的市场。因此解决其既有的问题,常规的思路无疑是应当通过更深入的市场化改革来实现。如一级市场通过竞标来缩小与二级市场的股价差异;二级市场通过国有股的合理减持来降低股价、以及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等。然而实际政策的推出,却是依据二级市场的市值来配售新股,这从某种程度上看,似乎带着一定的行政调控手段的暂时复归的色彩搭配销售!

虽然我们也知道,有如“四渡赤水”的“以迂为直”,常常是解决“艰难险阻”等复杂问题的最佳途径,但是在博奕程度相对较弱的体制改革问题上,或许社会公众、都还是希望能够更清楚地看到,方案选择结果的更加公平、合理及充分的论证!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况且,依照二级市场的市值来配售新股,这似乎也隐含着管理层对二级市场风险的忧虑,以及希望通过一级市场的中签来予以相应补偿的认可等。然而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一、新股配售是把双刃剑,投资者一方面是获得了一级市场的中签收益,另一方面却要承担二级市场的扩容风险。同时,风险与收益的比较结果无疑仍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二、如果出现中石化等跌破发行价的情况,那么投资者更将面对双重的风险或损失。

三、改革的路径选择是否妥当

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主要存在三大制度性问题:一是公司上市的审批制,使发起人一经上市就可获得一笔巨额的增值或收益;二是上市公司基本属于国有控股企业,责权利没有科学界定,导致上市公司业绩普遍较差、资源低效使用;三是存在65%左右的不可流通的股份,因此难以进行及时和有效的产权并购、以及相应的资源重新配置等。

针对我国证券市场所存在的问题,有两种基本的解决思路。即:

1、先暂停新股的发行,而集中全力解决国有股等的减持和流通问题,进而在全流通的基础上,依据市场自愿的原则,将上市的额度制改为审核制,建立全新的、更加规范的、完全市场化运作的证券市场等。

2、继续新股的发行,虽然既有的问题会逐步累积和严重,如审批制下的获益群体和金额继续增加、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的业绩持续下降、以及不可流通的股份规模更加庞大等,但是一些企业或项目得到了必要的资金投入,并且通过投资和消费的作用而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等。至于证券市场的既有问题,我们可以再逐步考虑更加适当的时机和方式等!

应该说,这两种方案各有其长短;理论上可能很难明确的判断孰优孰劣等。

新股范文篇10

5月下旬,中国证监会决定恢复和完善向二级市场配售新股的政策。这项政策为许多市场人士所看好,如认为它可以将一市场的资金部分分流到二级市场、以及因为中签而直接提高二级市场的投资收益等,虽然市场同时还面临着一些政策的不确定性,如配售的比例、其余配售的方向、以及是否会同步扩容或减持国有股等。

笔者认为,在充分肯定新股配售政策之与稳定市场、公平收益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新股配售政策的实施,在理论上仍然存在着未经充分论证的三大悬念、或盲点。即:

一、目前二级市场的市盈率是否合理?

2001年下半年中国股市的持续下跌,目前有两种主要的分析观点:一是认为当时的股价存在着很大的泡沫,因此在加入WTO之际,为了防范更大的金融风险,政府通过种种手段、政策之意不在“酒”地努力挤压股市泡沫的结果;二是认为中国上市公司的质量较差、回报率低,因此在国内外资本市场日益接轨之际,国内投资者纷纷抛售A股,以规避风险,并期待或寻找更富有投资机会的市场等。

因此,无论是哪种原因或分析思路,其核心要义都是当时中国二级市场的平盈率可能是偏高所引起的。

但是,当前的股价指数与2001年中相比,虽然有了30%左右的下跌或回调,但是由于上市公司的业绩也有了相近的缩水,因此二级市场的市盈率仍然保持相当的甚至是更高的水平。

因此我们的问题也就同时产生,即目前二级市场的市盈率是否同样偏高?!

这一问题在理论上似乎还没有确定的结论或解释。因为2001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学界的论争,因为种种原因而逐渐趋于欲言又止的暂停或沉默。

因此目前新股配售政策的再度实施,如果不存在道义的诱导问题的话,那么它无疑是表明目前管理层对当前的市盈率的合理认可。而这在理论上,无疑是需要或期待着强力、艰难和明确的论证的!

二、行政调控手段的暂时复归是否必要?

在一级市场中签、二级市场上市的传统模式下,虽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一级市场风险小、收益稳定丰厚等,因而长期积聚了约5000亿元的沉淀资金,而二级市场却独自承担着相应的扩容压力,同时,国内投资和消费的动力也相对不足等。但是,与国内其它市场相比较,一、二级市场分别来看,都是市场化的运作程度相对较高、科技手段也较现代化的市场。因此解决其既有的问题,常规的思路无疑是应当通过更深入的市场化改革来实现。如一级市场通过竞标来缩小与二级市场的股价差异;二级市场通过国有股的合理减持来降低股价、以及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等。然而实际政策的推出,却是依据二级市场的市值来配售新股,这从某种程度上看,似乎带着一定的行政调控手段的暂时复归的色彩搭配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