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21:07:29

新法范文篇1

一、种植季节

马铃薯生长温度低、生育期短,在江南乃至江淮是能与单季中稻接茬的早春或晚秋作物。“春薯—中稻”一年两熟:春薯于1月下旬或2月上、中旬下种,5月下旬收获,可获得全产量;“早中稻—秋薯”一年两熟:秋薯于早中稻收获后9月10日前下种,11月下旬降霜后收获,可获得4~6成产量。

二、技术要点

1.整地稻田免耕,开挖丰产沟(排灌沟),沟宽15厘米,深15厘米,相邻沟距(畦宽)150厘米。挖出的土不可堆在沟沿上,应使畦面微呈弓背形,避免积水。一般的小草和稻茬并不影响种植,若有大草可踩倒或锄去,但不要使用除草剂。

2.选种选用适合的早熟品种,例如东农303、中薯3号等,或当地农家品种。种薯应催芽,以带1厘米左右长度的壮芽播种为佳。一般选用30克左右小种薯整薯播种效果较好;大薯种应切块,每个切块至少要有一个健壮的芽,切口距芽1厘米以上,切块形状以四面体为佳,避免切成薄片。切块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500倍液浸过,稍晾干后用草木灰拌匀,隔日即可播种。

3.播种每畦播4~5行,行距30厘米,株距25厘米,畦边各留20厘米。将种薯摆放在土面上,芽眼接近土面,然后均匀地盖上8~10厘米厚的稻草(所谓8~10厘米不是将稻草压实后的厚度,而是“轻轻拍实,压而不实”)。稻草应铺满整个畦面不留空。

4.施肥根据稻田肥力和产量要求一次施足基肥,不追肥。若以腐熟的厩肥作基肥,可适当兑土在播种时直接分放在种薯上;若使用化肥,以复合颗粒肥为佳,可将肥料放在两株种薯的中间,也可放在种薯近旁但需保持5厘米以上的距离,以防烂种,亩施50~60公斤。

5.灌溉自然降水一般已能满足本项技术的要求。但是,新稻草吸收水分较少、较慢,容易干燥使薯苗受旱,可由丰产沟适时适量灌水,水层宜浅以不使稻草漂移为度,并及时排水落干。秋季播种时天高气爽、气温偏高,特别要注意及时灌溉,保证苗齐苗壮。相反,稻草一度腐烂后其保水性增强,尤其是接近土面的稻草湿度大、不易干燥,对薯苗生长不利,所以遇到连阴雨天气要注意排水。

6.植保稻草全程覆盖能抑制杂草生长,一般不用除草;病、虫害也轻,可以做到不使用农药。

7.收获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的结果是70%以上的薯块在土面上,拨开稻草即可拣收;少数生长在裂缝或孔隙中的薯块入土也很浅,很容易挖出;在劳力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分期采收,即将稻草轻轻拨开采收已长大的薯块,再将稻草盖好让小薯块继续生长。这既能选择最佳市场行情,及时上市,又能有较高的产量,提高总体经济效益。

三、两个值得重视的技术关键点

1.争取苗齐、苗壮与种子播种不同,马铃薯通过块茎繁殖,在常规方法中出苗约需20~30天,而且总是参差不齐。在这一时期,应更加注意以下几点:

(1)选用优质种薯,妥善贮藏:种薯贮藏应注意温、湿度,避免堆放时局部温差过大,出芽长短不一。

(2)打破休眠,催芽适度:催芽长度在1厘米左右为宜,长芽播种时易折断,需要等其它潜伏芽萌动,反而滞后使出苗严重不齐。

(3)稻草整齐,覆盖厚度适当:稻草覆盖与土栽不同,马铃薯幼芽穿过的不是3厘米左右的松土层,而是8~10厘米厚的稻草。稻草过厚,不但出苗迟缓,而且茎基细长软弱。如果稻草厚薄不匀,出苗不齐的情况将会明显加重。整齐摆放的稻草容易出苗;相反,如果稻草交错缠绕,有时会有“卡苗”现象。

(4)及时排灌,防燥防涝。

2.防止产生绿薯关键是稻草层不能漏光,应从以下几点加以防范。

新法范文篇2

一、按语文教学规律进行教学——联

语文教学本身是一个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各个环节,各个教学要素彼此紧密联系,围绕教育的共同目标发挥作用。传统语文教学,却把教学中的各子系统、各环节、各教学要素分割和孤立开来,不能发挥语文教学的总体效益,这是导致语文教学劳多获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新的语文教学法应是系统语文观、综合语文观、社会语文观的体现,应是一个由多种子方法组成,多个方面紧密联系并保持动态稳定又发展变化的综合教学法。这种教法不同于中学读写法,也不同于只在读写上大作文章的二元教学法。它冲出课堂小语文的禁锢,突破单一的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技能的老模式,构筑了向老师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加自我学习、自我训练的多维新体系;它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既纵向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点,知识链进行系统学习,又横向联系课本、辅导资料及课外读物比较学习,还联系家庭、社会急需的知识以及将来走向社会所需要的语文能力进行应用学习;它十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控制,即让学生能根据周围环境的某些变化来决定调节自己的学习内容、方法以及应用的能力,促使学生尽快实现由“我要学”要“我会学”的转变。总之,新法的应用过程,始终遵循语文教学自身规律,重视一个“联”字:①联内容——读写与听说、语言与思维、知识与能力、悟道与学文有机联系。②联方法——多种子方法根据教学的实际灵活应用。③联时空——不忽视学校语文的核心地位和家庭语文、社会语文的重要地位,大小课堂联在一起。④联力量——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关系密切,相互切磋,共同发展,也不排除其它语文力量。⑤联学科——打破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界限,寻求联结点,增强知识互补性。

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快

听说读写等教学活动都表现为一个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时间链条上进行的,没有时间,就无法进行。对于中学生来说,时间是求知的阶梯,是成才的资本,是达标的筹码。而置身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快速思维、快速阅读、快速写作、快速记录、即席演讲已成为工作和生活的必需。因此语文教学的速度训练已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目前的语文教学显然创立了“快速阅读”、“快速写作”为先导的新的教法,但这毕竟是少数教学改革者的单项训练行为,普遍的现象仍是“老牛拉破车”,节奏不快,效率不高,面对厚厚的语文课本与教参,不少教师望书兴叹,难以驾驭,课堂上讲得满满的还不够用,不得不拖堂或补课,作业作文只得安排在课外完成。由于其它学科的作业任务也很繁重,语文教学的质量往往失之于拖欠。

鉴此,新的语文教法必须重视学生快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一要全面。不只是读写要快,听说也要快,记忆也要快,思维结构、维度、层次、变量的确定更要快。二要效率。即并非为“快”而快,不但要保证快速的“量”,尤其要注重快速的“质”。快速训练前,要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指标和方法,训练后要有科学的检验手段和步骤,这种教法,融快速听、说、读、写、思于一体,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大大压缩了教学课时,提高了训练的密度与强度,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就会有长足的提高,从而达到学习主体对学习载体的有效控制。

三、“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活

语文教学应是最能激发学习兴趣的学科。诗歌有丰富的意境,散文有优美的语言,小说有性格各异的人物,议论文有雄辩的论证,说明文有各种不同的说明方法。语文课比起其他学科,能更引人入胜。可是,令人遗憾的是,不少教师在讲课时忽视了语文课的特点,本来是一篇生动感人的文章,不引导学生从宏观上理解把握,从微观上欣赏品味,而是死搬教参,千篇一律地套用教学模式,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似乎受不到一点感染。这种陪坐学习,实际上是对学生的压抑和折磨。

教学新法提倡“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它打破了旧的教学模式和课堂结构,大大调动了学生质疑答难的主动性,活跃了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概括起来说,主要“活”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内容活。每堂课的目标虽明确、突出,但教学内容不局限于课文、教材、字词、语法、修辞、段落、中心,作文的面面俱到,而是着眼全期、全年,按照知识系统排列,一堂课一个中心“点”。因为语文材料丰富,论说层次多,训练量大,所以教学内容充裕而灵活。②教学活。重视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学生与学生的联系,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既不用传统的“教师中心,唱独脚戏”的高度“集中”,也不搞“教师不导,满堂聒噪”的极端“民主”,教师始终积极诱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教材实际、学生实际、应用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③思维活。学生求知思维活跃与否,与内容、教法是否灵活息息相关,使用新教法后,课堂气氛始终活跃,学生提疑答难主动,思维碰撞的机会增多。特别是活动课的广泛开辟,“无意识”理论的巨石架起了通向创造灵感的桥梁,提高了学生选择知觉对象和传授信息的精度和速度。④课堂活。上面三“活”创设了活跃轻松的课堂。信息和信息反馈的自动控制,减少了教学中的能量和物质消耗,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沉闷局面。家庭语文和社会课文扩大了语文课堂的空间和容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进入了最佳状态,在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中巩固和发展着所学的知识。

四、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佳效果——优

教学系统的构成有三个要素,即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着种种相互联系,构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相互联系的组合方式不同,关系的性质就不一样。在课堂中,教与学的组合方式大至有三种类型。见下列图示:

(附图{图})

(附图{图})

(附图{图})

新法范文篇3

一、按语文教学规律进行教学——联

语文教学本身是一个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各个环节,各个教学要素彼此紧密联系,围绕教育的共同目标发挥作用。传统语文教学,却把教学中的各子系统、各环节、各教学要素分割和孤立开来,不能发挥语文教学的总体效益,这是导致语文教学劳多获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新的语文教学法应是系统语文观、综合语文观、社会语文观的体现,应是一个由多种子方法组成,多个方面紧密联系并保持动态稳定又发展变化的综合教学法。这种教法不同于中学读写法,也不同于只在读写上大作文章的二元教学法。它冲出课堂小语文的禁锢,突破单一的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技能的老模式,构筑了向老师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加自我学习、自我训练的多维新体系;它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既纵向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点,知识链进行系统学习,又横向联系课本、辅导资料及课外读物比较学习,还联系家庭、社会急需的知识以及将来走向社会所需要的语文能力进行应用学习;它十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控制,即让学生能根据周围环境的某些变化来决定调节自己的学习内容、方法以及应用的能力,促使学生尽快实现由“我要学”要“我会学”的转变。总之,新法的应用过程,始终遵循语文教学自身规律,重视一个“联”字:①联内容——读写与听说、语言与思维、知识与能力、悟道与学文有机联系。②联方法——多种子方法根据教学的实际灵活应用。③联时空——不忽视学校语文的核心地位和家庭语文、社会语文的重要地位,大小课堂联在一起。④联力量——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关系密切,相互切磋,共同发展,也不排除其它语文力量。⑤联学科——打破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界限,寻求联结点,增强知识互补性。

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快

听说读写等教学活动都表现为一个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时间链条上进行的,没有时间,就无法进行。对于中学生来说,时间是求知的阶梯,是成才的资本,是达标的筹码。而置身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快速思维、快速阅读、快速写作、快速记录、即席演讲已成为工作和生活的必需。因此语文教学的速度训练已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目前的语文教学显然创立了“快速阅读”、“快速写作”为先导的新的教法,但这毕竟是少数教学改革者的单项训练行为,普遍的现象仍是“老牛拉破车”,节奏不快,效率不高,面对厚厚的语文课本与教参,不少教师望书兴叹,难以驾驭,课堂上讲得满满的还不够用,不得不拖堂或补课,作业作文只得安排在课外完成。由于其它学科的作业任务也很繁重,语文教学的质量往往失之于拖欠。

鉴此,新的语文教法必须重视学生快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一要全面。不只是读写要快,听说也要快,记忆也要快,思维结构、维度、层次、变量的确定更要快。二要效率。即并非为“快”而快,不但要保证快速的“量”,尤其要注重快速的“质”。快速训练前,要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指标和方法,训练后要有科学的检验手段和步骤,这种教法,融快速听、说、读、写、思于一体,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大大压缩了教学课时,提高了训练的密度与强度,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就会有长足的提高,从而达到学习主体对学习载体的有效控制。

三、“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活

语文教学应是最能激发学习兴趣的学科。诗歌有丰富的意境,散文有优美的语言,小说有性格各异的人物,议论文有雄辩的论证,说明文有各种不同的说明方法。语文课比起其他学科,能更引人入胜。可是,令人遗憾的是,不少教师在讲课时忽视了语文课的特点,本来是一篇生动感人的文章,不引导学生从宏观上理解把握,从微观上欣赏品味,而是死搬教参,千篇一律地套用教学模式,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似乎受不到一点感染。这种陪坐学习,实际上是对学生的压抑和折磨。

教学新法提倡“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它打破了旧的教学模式和课堂结构,大大调动了学生质疑答难的主动性,活跃了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概括起来说,主要“活”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内容活。每堂课的目标虽明确、突出,但教学内容不局限于课文、教材、字词、语法、修辞、段落、中心,作文的面面俱到,而是着眼全期、全年,按照知识系统排列,一堂课一个中心“点”。因为语文材料丰富,论说层次多,训练量大,所以教学内容充裕而灵活。②教学活。重视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学生与学生的联系,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既不用传统的“教师中心,唱独脚戏”的高度“集中”,也不搞“教师不导,满堂聒噪”的极端“民主”,教师始终积极诱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教材实际、学生实际、应用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③思维活。学生求知思维活跃与否,与内容、教法是否灵活息息相关,使用新教法后,课堂气氛始终活跃,学生提疑答难主动,思维碰撞的机会增多。特别是活动课的广泛开辟,“无意识”理论的巨石架起了通向创造灵感的桥梁,提高了学生选择知觉对象和传授信息的精度和速度。④课堂活。上面三“活”创设了活跃轻松的课堂。信息和信息反馈的自动控制,减少了教学中的能量和物质消耗,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沉闷局面。家庭语文和社会课文扩大了语文课堂的空间和容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进入了最佳状态,在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中巩固和发展着所学的知识。

四、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佳效果——优

新法范文篇4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教学新法迭出,且不少颇有特色,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对教学改革起了好的作用。但是这些新法有的过分注重教学形式的改变,有的对师生自身的素质要求偏高,致使普通班学生难以接受,一般教师难以操作,不能达到既减轻师生负担又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新法的坚持与推广便自然成为泡影。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一种真正有用且能为广大语文教师承认和接受的新法,除了在指导思想上能树立起超越时代的教育观念,在教学模式上能摒弃形式化,繁琐化的束缚外,还要具有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培养新型人才这一实际需要的应用特点。

一、按语文教学规律进行教学——联

语文教学本身是一个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各个环节,各个教学要素彼此紧密联系,围绕教育的共同目标发挥作用。传统语文教学,却把教学中的各子系统、各环节、各教学要素分割和孤立开来,不能发挥语文教学的总体效益,这是导致语文教学劳多获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新的语文教学法应是系统语文观、综合语文观、社会语文观的体现,应是一个由多种子方法组成,多个方面紧密联系并保持动态稳定又发展变化的综合教学法。这种教法不同于中学读写法,也不同于只在读写上大作文章的二元教学法。它冲出课堂小语文的禁锢,突破单一的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技能的老模式,构筑了向老师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加自我学习、自我训练的多维新体系;它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既纵向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点,知识链进行系统学习,又横向联系课本、辅导资料及课外读物比较学习,还联系家庭、社会急需的知识以及将来走向社会所需要的语文能力进行应用学习;它十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控制,即让学生能根据周围环境的某些变化来决定调节自己的学习内容、方法以及应用的能力,促使学生尽快实现由“我要学”要“我会学”的转变。总之,新法的应用过程,始终遵循语文教学自身规律,重视一个“联”字:①联内容——读写与听说、语言与思维、知识与能力、悟道与学文有机联系。②联方法——多种子方法根据教学的实际灵活应用。③联时空——不忽视学校语文的核心地位和家庭语文、社会语文的重要地位,大小课堂联在一起。④联力量——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关系密切,相互切磋,共同发展,也不排除其它语文力量。⑤联学科——打破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界限,寻求联结点,增强知识互补性。

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快

听说读写等教学活动都表现为一个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时间链条上进行的,没有时间,就无法进行。对于中学生来说,时间是求知的阶梯,是成才的资本,是达标的筹码。而置身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快速思维、快速阅读、快速写作、快速记录、即席演讲已成为工作和生活的必需。因此语文教学的速度训练已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目前的语文教学显然创立了“快速阅读”、“快速写作”为先导的新的教法,但这毕竟是少数教学改革者的单项训练行为,普遍的现象仍是“老牛拉破车”,节奏不快,效率不高,面对厚厚的语文课本与教参,不少教师望书兴叹,难以驾驭,课堂上讲得满满的还不够用,不得不拖堂或补课,作业作文只得安排在课外完成。由于其它学科的作业任务也很繁重,语文教学的质量往往失之于拖欠。

鉴此,新的语文教法必须重视学生快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一要全面。不只是读写要快,听说也要快,记忆也要快,思维结构、维度、层次、变量的确定更要快。二要效率。即并非为“快”而快,不但要保证快速的“量”,尤其要注重快速的“质”。快速训练前,要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指标和方法,训练后要有科学的检验手段和步骤,这种教法,融快速听、说、读、写、思于一体,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大大压缩了教学课时,提高了训练的密度与强度,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就会有长足的提高,从而达到学习主体对学习载体的有效控制。

三、“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活

语文教学应是最能激发学习兴趣的学科。诗歌有丰富的意境,散文有优美的语言,小说有性格各异的人物,议论文有雄辩的论证,说明文有各种不同的说明方法。语文课比起其他学科,能更引人入胜。可是,令人遗憾的是,不少教师在讲课时忽视了语文课的特点,本来是一篇生动感人的文章,不引导学生从宏观上理解把握,从微观上欣赏品味,而是死搬教参,千篇一律地套用教学模式,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似乎受不到一点感染。这种陪坐学习,实际上是对学生的压抑和折磨。

教学新法提倡“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它打破了旧的教学模式和课堂结构,大大调动了学生质疑答难的主动性,活跃了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概括起来说,主要“活”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内容活。每堂课的目标虽明确、突出,但教学内容不局限于课文、教材、字词、语法、修辞、段落、中心,作文的面面俱到,而是着眼全期、全年,按照知识系统排列,一堂课一个中心“点”。因为语文材料丰富,论说层次多,训练量大,所以教学内容充裕而灵活。②教学活。重视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学生与学生的联系,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既不用传统的“教师中心,唱独脚戏”的高度“集中”,也不搞“教师不导,满堂聒噪”的极端“民主”,教师始终积极诱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教材实际、学生实际、应用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③思维活。学生求知思维活跃与否,与内容、教法是否灵活息息相关,使用新教法后,课堂气氛始终活跃,学生提疑答难主动,思维碰撞的机会增多。特别是活动课的广泛开辟,“无意识”理论的巨石架起了通向创造灵感的桥梁,提高了学生选择知觉对象和传授信息的精度和速度。④课堂活。上面三“活”创设了活跃轻松的课堂。信息和信息反馈的自动控制,减少了教学中的能量和物质消耗,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沉闷局面。家庭语文和社会课文扩大了语文课堂的空间和容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进入了最佳状态,在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中巩固和发展着所学的知识。

四、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佳效果——优

教学系统的构成有三个要素,即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着种种相互联系,构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相互联系的组合方式不同,关系的性质就不一样。在课堂中,教与学的组合方式大至有三种类型。见下列图示:

(附图{图})

(附图{图})

(附图{图})

新法范文篇5

一、按语文教学规律进行教学——联

语文教学本身是一个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各个环节,各个教学要素彼此紧密联系,围绕教育的共同目标发挥作用。传统语文教学,却把教学中的各子系统、各环节、各教学要素分割和孤立开来,不能发挥语文教学的总体效益,这是导致语文教学劳多获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新的语文教学法应是系统语文观、综合语文观、社会语文观的体现,应是一个由多种子方法组成,多个方面紧密联系并保持动态稳定又发展变化的综合教学法。这种教法不同于中学读写法,也不同于只在读写上大作文章的二元教学法。它冲出课堂小语文的禁锢,突破单一的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技能的老模式,构筑了向老师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加自我学习、自我训练的多维新体系;它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既纵向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点,知识链进行系统学习,又横向联系课本、辅导资料及课外读物比较学习,还联系家庭、社会急需的知识以及将来走向社会所需要的语文能力进行应用学习;它十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控制,即让学生能根据周围环境的某些变化来决定调节自己的学习内容、方法以及应用的能力,促使学生尽快实现由“我要学”要“我会学”的转变。总之,新法的应用过程,始终遵循语文教学自身规律,重视一个“联”字:①联内容——读写与听说、语言与思维、知识与能力、悟道与学文有机联系。②联方法——多种子方法根据教学的实际灵活应用。③联时空——不忽视学校语文的核心地位和家庭语文、社会语文的重要地位,大小课堂联在一起。④联力量——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关系密切,相互切磋,共同发展,也不排除其它语文力量。⑤联学科——打破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界限,寻求联结点,增强知识互补性。

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快

听说读写等教学活动都表现为一个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时间链条上进行的,没有时间,就无法进行。对于中学生来说,时间是求知的阶梯,是成才的资本,是达标的筹码。而置身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快速思维、快速阅读、快速写作、快速记录、即席演讲已成为工作和生活的必需。因此语文教学的速度训练已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目前的语文教学显然创立了“快速阅读”、“快速写作”为先导的新的教法,但这毕竟是少数教学改革者的单项训练行为,普遍的现象仍是“老牛拉破车”,节奏不快,效率不高,面对厚厚的语文课本与教参,不少教师望书兴叹,难以驾驭,课堂上讲得满满的还不够用,不得不拖堂或补课,作业作文只得安排在课外完成。由于其它学科的作业任务也很繁重,语文教学的质量往往失之于拖欠。

鉴此,新的语文教法必须重视学生快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一要全面。不只是读写要快,听说也要快,记忆也要快,思维结构、维度、层次、变量的确定更要快。二要效率。即并非为“快”而快,不但要保证快速的“量”,尤其要注重快速的“质”。快速训练前,要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指标和方法,训练后要有科学的检验手段和步骤,这种教法,融快速听、说、读、写、思于一体,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大大压缩了教学课时,提高了训练的密度与强度,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就会有长足的提高,从而达到学习主体对学习载体的有效控制。

三、“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活

语文教学应是最能激发学习兴趣的学科。诗歌有丰富的意境,散文有优美的语言,小说有性格各异的人物,议论文有雄辩的论证,说明文有各种不同的说明方法。语文课比起其他学科,能更引人入胜。可是,令人遗憾的是,不少教师在讲课时忽视了语文课的特点,本来是一篇生动感人的文章,不引导学生从宏观上理解把握,从微观上欣赏品味,而是死搬教参,千篇一律地套用教学模式,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似乎受不到一点感染。这种陪坐学习,实际上是对学生的压抑和折磨。

教学新法提倡“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它打破了旧的教学模式和课堂结构,大大调动了学生质疑答难的主动性,活跃了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概括起来说,主要“活”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内容活。每堂课的目标虽明确、突出,但教学内容不局限于课文、教材、字词、语法、修辞、段落、中心,作文的面面俱到,而是着眼全期、全年,按照知识系统排列,一堂课一个中心“点”。因为语文材料丰富,论说层次多,训练量大,所以教学内容充裕而灵活。②教学活。重视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学生与学生的联系,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既不用传统的“教师中心,唱独脚戏”的高度“集中”,也不搞“教师不导,满堂聒噪”的极端“民主”,教师始终积极诱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教材实际、学生实际、应用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③思维活。学生求知思维活跃与否,与内容、教法是否灵活息息相关,使用新教法后,课堂气氛始终活跃,学生提疑答难主动,思维碰撞的机会增多。特别是活动课的广泛开辟,“无意识”理论的巨石架起了通向创造灵感的桥梁,提高了学生选择知觉对象和传授信息的精度和速度。④课堂活。上面三“活”创设了活跃轻松的课堂。信息和信息反馈的自动控制,减少了教学中的能量和物质消耗,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沉闷局面。家庭语文和社会课文扩大了语文课堂的空间和容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进入了最佳状态,在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中巩固和发展着所学的知识。

四、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佳效果——优

教学系统的构成有三个要素,即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着种种相互联系,构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相互联系的组合方式不同,关系的性质就不一样。在课堂中,教与学的组合方式大至有三种类型。见下列图示:

(附图{图})

(附图{图})

(附图{图})

新法范文篇6

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建设具有点与面、基础与保障、具体与宏观、指导与实践等多重关系,在目标方向、基本任务推进方式、保障作用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一是目标方向的一致性。社会管理基本内涵是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处理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和利益,促进社会和谐;法治建设是以实现和谐、公平、有序为要义。两者最终目的都是实现社会和谐。二是基本任务的同属性。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等,这与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建设根本的任务和要求是相同的,同属法治建设范畴。三是推进方式的类同性。社会管理与法治建设都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都必须发挥好党委核心作用、政府主导作用、社会协同作用、公众参与作用,以此解决影响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四是保障作用的互动性。只有不断深化社会管理创新,健全完善各项社会管理制度,才能将法治建设基本方略落到实处。同样,社会管理创新作为法治建设的具体举措,也必须在法治体制框架下实现管理行为,两者互为依赖、相辅相成。

社会管理创新法治化的基本特性

严格依法管理,是增强社会管理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根本保证。依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实现社会管理创新法治化,主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特性:

(一)管理方式科学化这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前提。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法治为原则,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为目标,树立正确的社会管理创新理念,理清社会管理创新思路,科学制定社会管理方式方法,促进社会管理实现从单一行政化管制到保障各层面合法权益的转变。比如,天津市宝坻区探索推行的“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化落实”的工作模式,即以依法解决影响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为切入点,每年排定实施一批创新项目,其中2011年围绕构建基层社会服务新模式等5个方面问题,确立了37个创新项目,取得了较好成效。

(二)管理机制规范化这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良性发展的根本保障。社会管理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健全依法、常态、有序的长效管理机制和制度,切实规范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管理事项的程序和行为,形成一套长效机制,这样才能实现对社会管理创新行为的引导、调控和激励,才能实现社会管理成效最大化。比如,宝坻区着眼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逐步建立形成了“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工作机制,实现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三)管理分工精细化这是加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保证。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度融合的传统社会已不复存在,政治、经济、法律、宗教等诸多子系统及其制度越来越系统化、专业化。因此,社会管理创新也必须随之实现职能转变,进一步细化社会职能,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和团体的社会功能,实现政府从“全能管理、单一主体”强制性管理,向“职能管理、多元主体”互动管理转变,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社区等多元主体共同发挥作用的社会管理格局。

(四)管理服务民本化这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要求。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目标,在于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让群众更多地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因此,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关注民生、惠及民利、维护民权、保障民安上做文章,做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服务促管理,真正让群众感受到服务便捷、管理有序。比如,宝坻区在对刑释解教人员、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等特殊人群的管理上,既严格落实监管教育措施,又注重提供解困、就业等多方面服务,实现了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社会管理创新法治化的实现路径

新法范文篇7

[关键词]融资制度制度创新短期融资渠道权益性融资债务性融资

一、整体制度演进下的证券公司融资制度创新

中国资本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跨过了制度奠基阶段,进入了市场化的转轨阶段。(注:参见陈红:《制度创新——中国资本市场成长的动力》,《管理世界》2002年第4期。)转轨时期的中国资本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面对各种历史遗留问题与市场化要求之间的剧烈而又无法绕开的矛盾和冲突,而要逐步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整体制度演进就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中国资本市场整体制度快速演进的背景下,伴随着市场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制度创新已成为资本市场发展的主旋律。与此相对应,作为资本市场重要金融中介之一的证券公司,其制度创新的步伐却一直停滞不前。与获得跨越式发展的资本市场相比,(注:我国资本市场经过短短十多年的发展,迈过了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的历程。)由于融资机制的缺失,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制度困境,突出的表现之一是证券公司资本金规模偏小、资产质量差、资产扩张基础薄弱。截至2004年3月底,我国共有券商129家,注册资本总额1250亿元,平均注册资本9.67亿元,(注:参见《我国共有证券公司129家券商注册资本达1250亿元》,/system/2004/04/07/000763892.shtml.)其中规模最大的海通证券注册资本仅为87.34亿元。相比之下,西方发达国家投资银行的平均资本规模为几十亿美元,而一些著名投资银行的资产规模更是庞大,如美国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摩根士坦利,其资产总额折合人民币为6万亿元,净资产总额为3551亿元,收入总额为2457亿元,分别是我国所有证券公司资产总额的12倍,净资产总额的3倍,收入总额的10倍。(注:参见巴曙松:《证券公司渴盼融资补血》,http://news/2003-08—18/000000625957.html.)由此可见,资金实力弱小可以说是我国证券公司的最大弱势。不仅如此,我国证券公司还普遍存在着资产质量差、资产流动性低的问题。过少的资本金和较差的资产质量直接限制了券商的资产扩张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面临着制度困境的另一突出表现是券商的机构数量过多、行业集中度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目前,我国有129家专营证券业务的券商,兼营证券业务的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和证券经营部则数以千计。各机构分散经营,各自为战,导致了低效的无序竞争。据测算,我国最大的三家券商的注册资本总额占行业总额约10%,利润占行业总额不足20%,(注:参见夏勇、盛艳华:《我国投资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计划与市场探索》2003年第7期。)虽初步显示规模效应,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几大投资银行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资本金是金融中介机构实力的象征,也是公众信心的基础,更是防范经营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而规模化意味着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和竞争力的增强。证券公司能否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经营规模的高速扩张,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我国证券公司未来能否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内生存和发展。为扩充资本、实行规模化经营,证券业必须打造业内的“航母”。面对如此迫切的市场需求,在资本市场整体制度创新加速的背景下,证券公司融资制度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目前的金融体制下,证券公司融资制度的创新,具体是指券商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和融资机制的市场化。这是针对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非常单一的融资方式和行政化的融资机制以及证券公司融资渠道仍较狭窄、融资机制仍带有较多行政色彩的现状提出来的金融改革深化问题之一。在金融创新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法律制度的创新,法律制度的创新可以为金融创新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空间。证券公司融资制度的创新,即融资渠道多元化和融资机制市场化绝不只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它首先而且主要是制度层面的问题。因为融资渠道多元化、融资机制市场化必须以整个宏观金融管理体制和银行金融机构的改革为前提,同时还要以政府管理职能的改革为前提,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宏观资本市场的发育和完善状况的制约。由于这种创新不仅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壮大,而且更有利于金融体制的创新,同时对金融市场也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因此它实际上包含于金融创新这个范畴之中,是金融创新在资本市场领域内的具体体现。证券公司融资制度创新同时也是法律制度的创新。在开拓证券公司多样化融资渠道和推进融资机制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中,我们必须修订现行法律体系中对券商融资的种种不合理限制,以立法促发展,为证券公司的发展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宽松的发展环境,进而为我国资本市场培育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投资银行创造条件。

二、证券公司融资法律规制分析

分业经营背景下的谨慎监管、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界线分明、法律制度上的融资障碍等,这些都一直是证券公司融资机制缺失的主要原因。要打造证券业内的“航母”,关键是要解决券商融资渠道短缺的问题,而准确认识阻碍证券公司融资机制变革的法律障碍,是我国证券公司融资机制变革的前提条件。以下容笔者对目前规制我国证券公司融资制度的重要法律法规加以简析。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对证券公司融资资金来源的规制

《证券法》上有关证券公司融资渠道的条款有很多,如第36条、第73条、第124条、第132条、第133条和第142条等。这些法条的内容概括起来有三:一是规定证券公司不得从事向客户融资或者融券的证券交易活动;二是规定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必须全额存入指定的商业银行,严禁证券公司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三是规定证券公司的自营业务必须使用自有资金和依法筹集的资金,严格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市。由此可见,《证券法》严格禁止资本市场上的证券信用交易,同时只是对证券公司几种非法的资金来源作了界定,但并没有规定证券公司合法资金来源的种类。虽然这给证券公司融资的实际操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为证券公司现在占用资金的法律地位还有待明确,但毕竟为以后具体细则的制定留下了一定的制度空间。

(二)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的法律规制

1999年10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指出,经中国证监会推荐、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符合条件的券商可以成为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成员,进行同业拆借和国债回购业务。该规章的出台,对于进一步发展货币市场、适当拓宽证券公司的融资渠道、促进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管理规定》规定了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的准入条件。主要有:(1)资本充足率达到法定标准;(2)符合《证券法》要求,达到中国证监会提出的不挪用客户保证金标准;(3)业务经营规范、正常,按会计准则核算,实际资产大于实际债务;(4)内部管理制度完善,未出现严重违规行为。除符合以上基本条件外,还有特别的资格认定,包括:(1)在任何时点上其流动比率不得低于5%;(注:流动比率=流动资本/公司总负债×100%.流动资本包括国债、可在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流通的其他债券、自营股票、银行存款和现金(含交易清算资金),已被用于回购融资的国债和其他债券不得计入流动资本。公司总负债取其前12个月末的负债额的平均值。)(2)公司净资本不得低于2亿元;(注:净资本=净资产-(固定资产净值+长期投资)×30%-无形及递延资产-提取的损失准备金-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长期性或高风险资产。)(3)负债总额(不包括客户存放的交易结算金)不得超过净资产的8倍;(4)达到中国证监会关于证券经营机构自营业务风险管理规定的其他有关标准。从上述规定来看,由于较高的市场准入门槛和资格的限制,一些具有历史问题的老证券公司和大量的经纪类证券公司无法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而央行允许这些未能进入同业市场的券商所做的隔夜拆借业务,(注:《管理规定》第13条规定:“未成为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成员的证券公司,仍按原规定,由其总部进行一天的同业拆借业务,在双方交易前须报所在地人民银行分支行备案,否则按违规处理。”)尽管其利率低于同期银行贷款水平,但由于受融资期限短、融资用途固定两项因素限制,目前基本很少被这些券商用作融资渠道,所以上述这些证券公司的短期融资渠道十分狭窄。少数有幸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证券公司,在具体的融资业务操作上仍有相当多的约束,主要的限制条款有:(1)期限的限制:成为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成员的证券公司的拆入资金最长期限为7天,拆出资金期限不得超过对手方的由人民银行规定的拆入资金最长期限;债券回购的最长期限为1年。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到期后均不得展期。(2)融资额度控制:成为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成员的证券公司拆入、拆出资金余额均不得超过实收资本金的80%,债券回购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实收资本金的80%.(3)资金使用途径的限制:如自营股票质押贷款只能用于营业部网点建设等等。因此,在这些条款的限制下,《管理规定》虽然开辟了证券公司的短期融资渠道,但由于种种原因,通过这一渠道所融得的短期资金仍无法满足证券公司的实际资金需要,不少证券公司对这些短期融资渠道的实际使用频率并不高。

(三)证券公司有关增资扩股的法律规制

1999年3月,中国证监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公司监管的若干意见》规定券商增资扩股应当具备严格的条件,如:(1)距前次募集资金1年以上;(2)申请前3年连续盈利,且3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3)申请前2年公司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4)新增股本的5%以上为公积金转增。2001年11月,中国证监会出台了《关于证券公司增资扩股有关问题的通知》,放宽了券商增资扩股的条件限制,认为:“证券公司增资扩股属于企业行为。凡依法设立的证券公司均可自主决定是否增资扩股,中国证监会不再对证券公司增资扩股设置先决条件。”与原有政策相比,此次出台的政策取消了对券商增资扩股的限制性规定,简化了程序,增资扩股的申报、审核也更透明公开。由于证券公司的增资扩股相对于改制上市来说,程序较为简单,过程也不太复杂,广大券商更易接受。因此,在政策的支持下,增资扩股一度成为证券公司募集中长期资金的主要捷径。虽然私募增资扩股融资方式为券商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2001年6月以来,由于证券市场行情疲弱、证券行业亏损面提高,(注:以2002年为例,我国券商的亏损面高达85%,亏损金额总计逾400亿元。)目前券商增资扩股出现了相当大的困难,甚至有些原来参股证券公司的机构也退出了证券行业。因此,开辟新的中长期融资渠道,是证券公司生存发展的燃眉之急。

(四)证券公司有关股票质押贷款的法律规制

2000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联合《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综合类券商经批准可以自营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券作抵押向商业银行借款。但借款人通过股票质押贷款所得资金的用途,必须符合《证券法》的有关规定;股票质押贷款期限最长为6个月,到期后不得展期。质押率由贷款人依据被质押的股票质量及借款人的财务和资信状况与借款人商定,但股票质押率最高不能超过60%;贷款人发放的股票质押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其资本金的15%;对一家证券公司发放的股票质押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其资本金的5%.该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券商以自营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券作抵押向商业银行借款,从而为券商提供了新的融资来源。但是证券公司对此并无太高的积极性。这里除去申请手续烦琐外,(注:证券公司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的程序比较复杂,从立项申请、资信调查、逐级上报、审批下达、证券冻结到资金拨付,周期比较长,估计会超过一个多月,因此这种融资方式一般只有在证券公司需要获得长期资金的情况下才会加以运用。)主要原因是这种方式在现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根据《证券法》的规定,券商股票质押贷款所得资金——银行资金是不能流入股市的。也就是说,券商无法通过这种融资方式来扩大自营资金的规模,因此其融资热情有限。其次,只有综合类券商自营的股票才能用于质押贷款,证券公司出于保密的原因也不愿采用质押方式获得贷款。再次,券商以股票质押贷款,如遇上股票市价下跌,超过了商业银行规定的警戒线,将被商业银行要求强行平仓,从而会造成券商所不愿看到的实际亏损,这也挫伤了证券公司参与股票质押贷款的积极性。最后,管理层对该项业务作了较严格的资格认定,目前我国只有部分券商获准进行股票质押贷款业务。

(五)证券公司发行金融债券的法律规制

2003年10月8日,《证券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正式实施。该《暂行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在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前提下,向社会公募或向合格投资者定向发行债券。《暂行办法》的出台,对于拓宽券商融资渠道、改善券商资本结构、提高证券业规范经营水平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不过我们也应看到,《暂行办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主要体现在:(1)《暂行办法》对融资主体的约束性规定、对券商债券融资合约某些内容的规定,显示出监管者对券商与投资人具体契约的深度介入,从而使券商与投资人签订的具体融资合约的公共部分增大。虽然在《暂行办法》中也有这样的规定:“中国证监会对本期债券发行的批准,并不表明其对本期债券的投资价值作出了任何评价,也不表明对本期债券的投资风险作出了任何判断”,但这还是会使部分投资者对债券质地的判断依赖于中国证监会对债券发行的“把关”。(2)比较国外关于券商发行债券的法律,《暂行办法》对我国证券公司发债主体的规定更为严格,对发债的具体条件也有较强的硬性规定。(3)券商发债资格认定仍较多地使用传统的财务指标硬性规定。如证券公司发行债券应符合《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即:累计债券总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40%;公开发行债券的证券公司应为综合类证券公司,最近一期期末经审计的净资产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一年盈利;定向发行债券的证券公司最近一期期未经审计的净资产不低于5亿元;等等。这样的规定,往往不能及时有效地揭示券商的财务风险,达不到事中监管的目的,也不符合国际化的趋势。(4)《暂行办法》对券商发债时机的选择没有作出灵活规定,不利于券商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条件,灵活选择发债时机,以规避发行失败的风险。同时,按照现行有关规定,证券公司债券融资的利率浮动区间为同期存款利率之上的20—40%,发行手续费率一般为2.5%,债券融资的成本相对最高。但对于券商而言,债券融资方式的最大优点是融资期限长、融资规模大,更能顺应目前我国证券公司业务周期长期化、业务发展多元化趋势,因此债券融资方式比较适合综合类券商中规模大、信誉高、经营好的证券公司采用,但不适合作为所有券商的常规融资手段。(注:参见巴曙松:《拓展券商融资渠道获重大突破》,《中国证券报》2004年2月4日。)

三、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的法律思考

2004年1月,国务院的《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在涉及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其第3条明确提出:“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或发行债券筹集长期资金。完善证券公司质押贷款及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办法,制定证券公司收购兼并和证券承销业务贷款的审核标准,在健全风险控制机制的前提下,为证券公司使用贷款融通资金创造有利条件。”这是迄今为止,法律法规首次对证券公司融资渠道予以清晰的界定,这也标志着监管当局对证券公司融资的态度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笔者认为,全面修改限制证券公司融资的法律制度迫在眉睫。

(一)《证券法》面临重大修改

1998年通过的《证券法》在当时严格的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背景下,在证券公司融资渠道上设立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防火墙”,严格限制证券公司开展融资与融券的信用交易。在证券市场的起步阶段,如果允许信用交易,将会助长投机,不利于培养理性投资者,同时会加剧市场的波动和风险,并可能引发市场危机。因此,《证券法》禁止证券公司开展信用交易具有必要性,禁止信用交易能保证市场稳定和保护交易者利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发达国家金融混业经营的潮流逐渐影响到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加强协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自2002年11月起,《证券法(修改稿)》的第二稿开始在业内部分机构中征求意见。据了解,此次征求意见的《证券法(修改稿)》在多处作了重大修改。现行《证券法》中限制“银行资金入市”、“股票质押贷款”、“国有企业炒作股票”的有关条款皆在拟定删除之列。有关客户融资、质押贷款的多条限制条款得到原则性修改。例如,禁止证券公司向客户融资、融券的《证券法》第35条拟修改为:“证券经营机构可以为客户提供融资融券服务,具体方法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制定。”《证券法》的重大修改,特别是涉及证券公司融资、融券条款的修订,将为证券公司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有助于国际化大投资银行的构建。同时,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引进证券融资、融券交易制度是我国证券市场稳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创新,是完善证券市场机能的积极举措,是进一步推进金融产品创新的重要环节,对投资者、证券公司、商业银行以及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

(二)完善证券公司短期融资渠道的法律规制

在现有的法律规制下,证券公司可以通过同业拆借、国债回购和质押贷款等方式进行短期融资。但由于种种制度障碍,我国券商的短期融资渠道利用效率并不高,也无法满足广大券商对短期流动资金的渴求。管理层应考虑逐步放宽对短期融资渠道的限制,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短期融资渠道发挥最大效用。首先,在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应逐步降低证券公司的准入门槛,让场外半数以上券商中的合标者(注:在全国129家券商中,获准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资格券商只有55家,场外券商占到半数以上。)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扩充融资渠道;适当延长拆借期限,允许同业拆借到期后可适当展期,同时可考虑增加7天至6个月同业拆借品种;放宽证券公司同业拆借余额的最高限额,扩大同业拆借的资金规模;适当放宽拆借资金的使用范围,提高拆借资金使用效率。其次,在国债回购市场,应考虑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注:我国国债回购市场被割裂为两大市场,即银行间国债回购市场与两大交易所场内国债回购市场。)引入开放式债券回购;建立和完善经纪人制度、做市商制度以活跃市场,并考虑逐步建立统一的托管清算制度和交易管理办法,打通交易所和银行两个市场,逐步向统一市场过渡,让商业银行充足的资金供应和证券公司旺盛的资金需求通过国债回购市场连接起来,达到短期资金融通的效果。再次,在质押贷款方面,应考虑扩大质押有价证券的范围,在条件成熟时允许证券公司以固定资产、存单、其他有价证券等进行质押融资;放宽对现有股票质押贷款的限制,简化贷款手续;放宽借贷主体的范围,允许满足一定条件的经纪类证券公司从事质押贷款;放宽股票质押贷款的时间限制,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允许到期后继续展期;将股票质押率大大提高;等等。最后,在完善现有同业拆借、国债回购、质押贷款等融资渠道的基础上,还可考虑尝试建立并逐步放开信用贷款、项目融资、票据融资等渠道。当前,在法律制度建设上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当务之急是:制定证券公司收购兼并和证券承销业务贷款的审核标准,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上建立起合规的“过桥贷款”,(注:过桥贷款(BridgeLoan)又称搭桥贷款,通常是指公司在安排中长期融资前,为公司的正常运营而提供所需资金的短期融资。过桥贷款在国内多应用于券商担保项下的预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流动资金贷款,以及企业兼并、重组中的短期贷款等。)为证券公司使用贷款融通资金创造有利条件。

(三)完善证券公司权益性融资的法律规制

在证券公司的长期融资渠道中,外部权益性融资和外部债务性融资是证券公司最经常使用的融资方式。其中,外部权益性融资又包括私募增资扩股和公开上市。自2001年11月中国证监会出台《关于证券公司增资扩股有关问题的通知》以来,增资扩股已成为我国券商壮大资本实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完全依靠增资扩股这一个手段,国内券商要发展成规模庞大、实力雄厚和拥有优质客户群的超大型投资银行为期甚远。而对于公开上市这一外部融资渠道来说,如果参照普通企业的上市标准,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又非常之少。仅从连续三年盈利这一标准来看,在市场进行调整的大环境下,能够盈利的证券公司本来就十分有限,更何况要保持三年连续盈利,这对于证券公司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如果不从证券行业的实际出发,考虑证券行业盈利波动性大的特定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适当降低证券公司的上市门槛,那么公开上市渠道在短期内对绝大部分证券公司来说不过是一大“画饼”而已。为解决这一难题,笔者建议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证券公司上市标准,调整上市门槛,推动证券公司整体上市。笔者认为,可采用相对排序法确定证券公司的上市门槛,对全部证券公司近三年来的资产规模、业务价值量、盈利能力等单项指标按一定方式进行综合排名打分,得分在某一水平以上的证券公司即具有上市资格;也可以行业平均水平为基准,凡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一定幅度的证券公司即具备上市资格。这些方法,由于涉及对《证券法》等法律法规的调整和细化,在短期内很实现。因此,目前推动证券公司外部权益性融资的另一可行方法是对证券公司进行分拆上市,即允许证券公司把某一业务单元分拆出去,对其经营业绩的计算,采用政策扶持性的会计计算方法,使其满足普通公司上市标准。

新法范文篇8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制度建设;立法技术

社会管理创新法治化,要保障社会管理创新活动在法律框架内进行,需要有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管理实践的不断推进,社会管理法律体系建设也取得了明显进步,形成了基本的社会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但是,相对于复杂多变的社会管理实践对法律法规的需求来说,我国的社会管理法律体系仍极不完善。突出表现在:已有的社会管理法律法规不能有效应对新的社会问题;……不同法律法规之间缺乏协调;社会管理法律对侵害行为的威慑作用有限,承担社会管理功能较弱。①因此,本文拟探讨社会管理创新法律法规建设问题,通过建立健全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社会规则体系,确保社会管理创新活动有法可依。

一、健全规范社会管理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社会管理的各主体的权力、权利、义务和责任

前已述及,社会管理法律法规很不完善,而规范社会管理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尤其更加不完善,即便有,也是零星的、散落不同的法律法规中,导致社会管理主体在社会管理实践中的行为无法可依,出现了不规范行为也不能依法处罚。参与社会管理的主体有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以政府部门为主要主体。要确保社会管理创新持续有效推进,必须健全规范社会管理主体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法律法规确界定政府、社会组织、社会成员在社会管理中的权力、权利、义务和责任,保障他们参与社会管理活动有法可依;尤其要明确政府部门行使社会管理权力的边界,坚持职责有法定,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从体制机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政府部门侵犯百姓合法权益。总之,我们要建立健全规范社会管理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使各社会管理主体的参与社会管理活动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二、健全管理社会组织的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目前关于管理社会组织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立法层次低、内容滞后,对社会组织的活动缺乏统一指导与规制。因此,需要进行社会组织立法,依法培育、扶持社会组织的发展,引导和规范社会组织的行为。当前,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立法,提高城乡社区居民(村民)的自我管理水平;推进市场主体社会责任立法,明确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社会责任,强化对市场主体的管理,督促他们依法履行义务,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如果条件成熟,尽快制定并出台《社会组织法》,明确界定参与社会管理的社会组织的法律地位、管理原则、活动领域和范围、活动准则、权利义务等。如果条件不成熟,则出台一些单行法律法规,补充完善现有关于社会组织法律法规所欠缺的实体性规范。建议将目前的社会组织双重登记管理制度改为直接登记制度,即由申请主体依照法律规定,直接向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门)提出登记申请,民政部门经过审查,认为其申请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就可以直接批准其登记。与此同时,需要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引导、扶持,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对经过登记注册的属于该行业的社会组织进行业务指导,并通过购买其服务、转移部分社会服务职能等方式引导或扶持社会组织发展②”。

三、完善以保障民生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法”制度建设

当前社会对国家的要求,不仅要维持国家基本秩序,还要保护人民的安全,更要关心公民是否享有基本人权、整个社会是否和谐安宁。因此“社会法”出台就成为必然趋势。“社会法”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保护对象的法律的总称,它在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当前,加强“社会法”建设,应从保障民生入手,着力健全民生领域的立法,尤其是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立法。虽然近三十多年来,我们在保障民生方面的立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住房、医疗、社保等方面法律法规需要立法或完善,体现公平性。同时,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农民工、经济困难群体、因病因残导致生活困难等弱势群体,他们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注重改善没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以及可能出现的发展机遇,保障他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收入分配、教育就业、医疗卫生、征地拆迁、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已有的法律,辅之以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使之能够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特别完善现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建立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法律法规,缩小贫富差距,防止出现因两极分化而加大社会冲突。

四、完善社会管理领域的立法技术

完善社会管理创新的法律制度建设,我们需要注意社会管理领域法律制度的层次性、系统性建设,注意配套法律制度建设。首先要发挥宪法对社会管理法律制度建设方面的指导作用。无论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有关社会管理方面国家法律,还包括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各部委的部门规章以及(较大的市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地方政府规章等的“立”、“改”或“废”,宪法始终要起着总纲性的指导作用。其次,有关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设,不仅要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还需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及各部委的部门规章及地方性法规等各层次的实细则进行配套,不仅有社会管理实体方面的法律法规还需有程序性法律法规,体现社会管理领域法律制度的原则性、系统性、灵活性和地方特殊性,以应对社会管理领域各层次性问题。最后,畅通渠道,扩大公众参与民主立法。法律应当是全体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无论是全国性立法,还是具体到某个地区,应当由相应区域内的公众对规范自身权益的法律做出选择;建立可以让人们充分表示利益诉求的机制,争取最大限度地代表本区域内大多数人的利益,以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能充分反映人民意愿、代表人民利益。综上,建立和完善规范社会管理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社会组织、公民在社会管理中的权力、权利、义务和责任。健全社会组织立法,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作用,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督促其履行其社会责任。着力民生领域的立法,依法保障社会各阶层的利益。采用良好的立法技术,确保社会管理领域的法律法规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民意,充分发挥法律对于加强社会管理的基础保障作用,逐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法治化。

作者:唐素林 单位: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新法范文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监管改革;协调监管;国际化路径

2010年7月20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59票赞成39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了关于金融监管改革的《多德—弗兰克法案》,完成了金融危机后最重要的一项法案的确定。新法案被认为是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全面、最彻底的一次金融改革,其目标是重塑金融体系、重振金融竞争力、避免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随着新法案的实施,《多德—弗兰克法案》将成为与《1933年银行法案》比肩的又一块金融监管基石,为全球金融监管改革树立新的标尺。

作为世界金融规则的主要制定方之一,美国在金融监管“新政”中提出的提高银行资本金标准、监管对冲基金等内容,势必对未来全球金融监管体系,乃至全球经济金融格局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分析新法案的主要内容和不足,以及对我国银行监管改革和发展的启示职。

一、《多德弗兰克法案》主要内容

根据目前通过的法案,美国将把监管触角伸至金融市场的各个角落,全面清除导致危机的各种“系统性风险”。《华尔街日报》认为,“从整体上讲,立法是为了填补监管差距,终结那些一定程度上酿成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投机交易”[1]。新法案强调四个方面:注重宏观审慎监管、严格金融监管标准、扩大监管覆盖范围以及强调跨机构协调监管,有以下主要内容:

(一)新的监管权力

赋予联邦监管部门新的权力。在大型金融机构陷入困境的情况下,如果这些金融机构的倒闭可能破坏金融体系稳定,则联邦监管部门可予以接管并对其进行分拆,而无需动用纳税人的资金进行救助。建立一套由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ederalDepositInsuranceCorp.,U.S.,简称FDIC)负责操作的清算程序。美国财政部将提供接管破产公司所需的前期费用,但政府必须制定相应的还款方案。监管部门须对接管资产规模超过500亿美元的金融机构的相关费用进行评估,以便在随后收回接管过程中所产生的损失。

(二)新的监管机构

金融稳定委员会:将新设一个由10人组成的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FinancialStabilityOversightCouncil),委员会成员均为现任监管部门官员,主要负责监测和处理威胁国家金融稳定的系统性风险。该委员会的职责之一就是在认定某些大型综合性金融机构已对金融系统构成威胁的情况下,向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Reserve,简称Fed)建议对这些金融机构实施更加严格的资本、杠杆及其他规定。在极端情况下,该委员会还有权分拆金融机构。

消费者保护机构:新设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onsumerFinancialProtectionBureau),并赋予其决策权和部分执行权,对提供信用卡、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等消费者金融产品及服务的银行和非银行实施监管。通过加强对金融产品的透明度、简洁性和公平性监督及对金融服务提供商的监管来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新机构将有权对所有抵押贷款相关业务、资产超过100亿美元的银行和信用社、短期小额贷款公司、支票兑现机构以及某些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检查和执行监管。

(三)沃尔克规则

将控制大型金融机构的自营业务,但银行可以向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进行小规模投资。这些投资的规模不得高于银行一级资本的3%。禁止银行对所投资的基金提供救助。

(四)衍生品交易

将首次对场外衍生品市场颁布全面的监管规定,监管范围包括交易行为以及出售产品的公司。要求多种常规衍生品在交易所通过清算中心进行交易。按照客户要求定制的掉期交易仍可在场外市场进行,但必须向中央数据库报告,以便监管部门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市场状况。将在资本、保证金、报告、交易纪录和商业行为等方面对从事衍生品交易的公司实施新的监管规定。

(五)联邦法律优先原则

新法案允许各州对全国性银行实施它们自己更加严格的消费者保护法律,州检察长将有权执行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某些规则。如果州法律妨碍或严重影响了银行的业务能力,这些银行可以根据依据个案的不同情况逐一向各州申请相关法律的豁免权。这一规定提高了联邦监管部门优先适用联邦监管规定的门坎,各州司法部长有权强制执行新设立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所的某些规定。

(六)强化美联储权利,强调增强美联储的权威性和管辖权

美联储从以往美元购买力的守护者、宏观经济的保护者,跃升为“超级调控者”和“超级监管者”[2]。如今后大型金融机构经营出现困难时,美联储可直接接管并介入经营,而且有权更换出现问题的金融机构管理层;美联储将对金融控股公司实施统一监管,对重要支付结算体系进行监管。美国财长盖特纳认为,相关改革将制约不谨慎的机构,从而降低再次发生危机的可能,即使危机到来,也能更好地处理;法案将恢复人们对美国金融市场的信心、保护消费者、刺激增长。

总体而言,新法案旨在防止美国金融业重蹈2008年覆辙并保护消费者,重振美国金融业。其实是在提高金融业的稳定和活力,并非在稳定和效率间寻求平衡,最终目的依然是要尽量提高金融市场对经济长期贡献的效率,其最终核心是恢复金融市场的稳定、控制系统性风险。新法案可能会有损于银行的短期利润,但最终将有利于提高长期经济发展的效率。

二、权力妥协与利益博弈:新法案的主要特点及影响

(一)新法案的主要特点

综观这项被一些美国官员称之为“推土机式”的改革,明确责任、加强监管、防患于未然是这次金融监管的方向。美国金融监管的新法案从金融机构监管、金融市场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危机处理和国际合作等方面构筑安全防线,力图使公众恢复对金融体系的信心。在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这样的改革显得尤必要,体现出了以下特点:

首先,权力的分享和延伸。对监管机构而言,美联储的独立性或被削减,但其权力却大大增强。其他监管机构则各有所得,作为监管者中惟一的破产清算机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或将成为新的破产清算授权的最大受益者;储蓄机构监理局和货币监理署在合并后,将成为银行业的主要监管机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监管的机构和产品范围均有所扩大。新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有可能剥夺美联储在消费者金融方面的监管权力。

其次,实行全面监管、集中协调式监管。监管重心从局部性、个体性监管转向对整个金融市场全面监管,尤其强调了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和对交叉业务的协调监管;监管范围延伸至几乎所有金融领域;监管方式从分业分散监管向统一集中监管转变,通过成立金融稳定理事会,加强各监管机构间的政策协调和政令统一。

最后,严格的消费者保护。对消费者而言,理论上或将成为“大赢家”。消费者将受到更全面的监管保护,即便是最简单的刷卡消费也将面对相应的监管和得到安全措施的保护,类似于住房按揭和信用卡贷款中的诈欺行为将受到严厉惩罚。当然,由于有了消费者保护机构,对消费者的信贷审查将更严,消费者或将负担更高的信贷成本,面临更少的选择,贷款的可得性也会降低。

(二)新法案的影响

次贷危机导致现代金融制度面临重大变革,在整合金融监管力量的同时,将突出金融监管当局实施以加强行业竞争和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监管。2008年3月31日,美国财长亨瑞·保尔森在《现代化金融监管结构蓝图》时,强调实施金融竞争性监管的迫切性;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在评论新修改的《真实信贷规则之家庭住房按竭条款》时,指出要增强按揭市场竞争在现代金融监管体系中的重要性。这些都表明政府越来越重视银行业的竞争问题。此次新法案的最终通过,把监管重点再次放在金融业的安全方面,重拾安全至上的理念。似乎可以认为,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面临着效率至上和安全为重的徘徊和决择。这样的犹豫和矛盾在新法案中也得到了体现,这也是新法案不足和改革不彻底的表现。

首先,金融监管理念选择的不坚决。新的金融监管法案强调对市场创新的制衡,本次改革是对以前强调自由市场和纵容创新的监管理念的一个重要转变,但同时却没有考虑市场竞争对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和压力。新法案的实施,重新实现对金融竞争的压制。

美国自诩其金融市场的运作和监管机制为全球典范,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末,美国先后通过了一系列金融法律,最终实现了利率市场化、金融自由化、私有化和银行业的混业经营模式。混业经营提高了金融企业的效率,也把金融风险扩散到整个金融系统。危机之后,美国危机治理和金融监管的思路发生了重大转变:从2008年3月开始的《现代金融监管构架改革蓝图》,到2009年3月《金融监管改革框架》,再到刚刚通过的《多德-弗兰克法案》,三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的核心是注重提升美国政府的权威、注重扩大美联储的职能、控制金融资本的过度投机、监控衍生品交易、注重保护投资者利益。

其次,监管重点的不对称问题。从美国的改革思路来看,加强了对大型、具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却忽略了对系统性风险的关注和监督。从宏观审慎监管的角度看,不仅要关注大型金融机构的风险,同样还需要关注可能影响到宏观审慎的一系列体制性因素。

再次,监管机构设置的不彻底。具体表现在:一是没有触及联邦监管与州监管并存的监管“二元”格局;二是不同的联邦层级监管机构仍然并存;三是没有动摇美联储作为伞式监管者的职能[3]。为新法案增加和放大了美联储的职能,但没有列明与其他机构设置的相互关系和协作机制。这样的处理使监管机构的设置不仅有叠床架屋的嫌疑,也为实施过程中机构的冲突的发生设下了隐患。新法案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置于国会的权杖之下,这将影响美联储作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甚至严重削弱美联储“最后贷款人”的职能。公务员之家

最后,相关制度实施的不彻底。尽管新法案内容详尽,触及金融业的各项业务。但法案对相关制度实施的具体内容涉及不多,留下了许多空白。如监管范围延伸至几乎所有金融领域但在金融机构高管的激励方式及其道德风险问题方面没有任何举措,不能从根本上遏制相关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投机行为,未能平息民众对有问题金融机构和高管行为的不满。《纽约时报》认为,监管者需要做大量工作以填补新法案留下的空白,这或许又将是另一场持续数年的“战役”[4]。

三、对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启示

金融危机的影响深远,触及各国经济。本次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危害较小,部分原因是我国金融业开放性不足,资本流动尚存在一定限制。但是,吸取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和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经验,对于完善我国监管体制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美国金融监管新法案在于实现监管方式由分散监管向集中性监管的转变,以降低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通过将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对冲基金、信用评级机构和金融机构薪酬政策等纳入监管范围,力图消除监管真空的改革举措,推动国际金融市场监管范围扩大。我国在事实上实行混业经营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同时经营多种业务或通过创新产品进行跨行业经营,而分业监管造成了监管主体的重叠与缺位并存。有必要通过设立制度化实体机构加强监管协调,在明确各监管机构的职责权限和分工边界的基础上,加强信息沟通和政策协调,做到监管覆盖的全面性。针对我国当前金融监管存在的薄弱环节,可以借鉴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经验,转变金融监管理念,树立“全覆盖”的监管理念。

其次,从美国的改革思路来看,其加强对大型、具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对我国未来监管重点的确立也有借鉴意义。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金融机构一直受到较为严格的宏观审慎监管,特别是一些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大银行,一直受到多个主体相对严格的监管。因此,从宏观审慎监管的角度看,不仅要关注大型金融机构的风险,同样还需要关注可能影响到宏观审慎的一系列体制性的因素。坚持区分风险、分类监管的原则,强化对大型金融机构的监管.

另外,金融业的同质化经营模式可以说是导致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银行发展强烈地受到统一政策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各家银行从发展战略到客户定位等严重趋同,这加剧了金融体系中的顺周期性。鼓励多样化的金融机构的发展,发展多元化、异质化的金融业务模式和业务品种,构建多样化和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是改变这一状况的客观要求。

再次,建立良好协调机制,加强监管机构间的合作。我国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缺乏法律保障,仅处在原则性框架层面,“监管联席会议制度”也尚未发挥有效作用。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协调和一致行动也成为避免重复监管和监管缺失的必然选择。进一步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加强各监管部门间的协调。在现有的分业监管体制下,将协调机制法治化、机构化。成立覆盖银行、证券和保险的机构,该机构成员来自各个金融市场监管部门如“一行三会”、财政部、审计署等,弥补交叉监管的疏漏,促进监管政策的协调和执行。

最后,国际化治理路径的趋同与合作。经济全球化带来了遍及世界各地的市场,全球化的金融市场也需要全球化金融监管的规则和合作。应当考虑对大型跨国机构采用统一监管标准,实现跨国监管合作。国际监管合作不仅是防范外源性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有助于统一各经济体在金融监管改革上的尺度,避免其他国家和地区较为宽松的金融市场产生的风险发生转移。金融危机揭示了发达国家金融体系透明度的不足、宏观经济和监管政策协调的失败、普遍存在的监管套利行为以及金融服务行业的道德风险,也表明发达国家所一直倡导的金融架构和运作方式并不能完全为我国和新兴市场国家提供合适的标准,这便使得探索一种新的全球合作框架成为一种必需。利用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新局面,加强与国际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了解国外金融市场发展的最新趋势和监管机构的最新动向,从而为国内市场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避免国外金融风险向国内的转移和扩散[5]。

值得注意的是,《多德-弗兰克法案》赋予了美国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的母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延伸监管的权力,这有可能使得美国与东道国监管当局在监管政策标准等方面产生一定摩擦,进而削弱东道国监管政策的独立性。面对不同的全球治理框架路径,我国也需要认真考虑其在国际金融与货币体系中的重新定位,不仅应当稳步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改变当前我国贸易大国、金融小国的格局,也应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系的重构,更多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四、结论

放松管制—危机—加强监管—繁荣—放松监管,一直是国际金融监管的循环之路。每一次大的金融危机过后,都面临一次重要的对金融体制和金融监管体制的反思。此次金融监管法案的实施是美国对现行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缺陷全面反思和讨论的成果,尽管其中有不少利益的折衷和妥协,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未来美国和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方向所在。

随着外部风险的加大和本土金融体系的发展,我国建立机构监管、社会监督和机构自律等“三位一体”的监管模式,符合现代金融风险特征的监管框架,已是大势所趋。未来金融监管体系正在成为新的博弈杠杆,金融监管也将成为国家新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国需要认真思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定位,除了维护自身健康稳定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和监管体制外,应当参与全球监管体系建设。从我国金融业的实际看来,需要在强调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本国银行的国际竞争力,从而起到对内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外发挥国际融资,提升国家新的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详细解读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EB].

2.王秀华.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趋势及我国的监管走向[J].新金融[J],2010,(5):57.

新法范文篇10

一、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现状

“*”普法启动以来,XX县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精心组织实施“*”普法依法治县规划,扎实开展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活动,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一步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法律七进”广泛开展。我们紧扣“*”普法规划,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以“法律七进”工程为载体,通过机关单位学法制度化、送法下乡经常化、社区学法网络化、学校学法特色化、企业学法规范化、宗教场所学法集中化的普法模式,采取分类“讲”、集中“训”、骨干“带”、活动“促”、文艺“演”、资料“宣”、展板“引”、试卷“考”等有效形式,切实将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各个角落,掀起学法用法热潮,达到帮助普法对象析身边事,学常用法,做守法人的目的,增强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夯实依法治县的群众基础。

(二)示范创建稳步推进。我们坚持“试点先行、培育典型、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建立了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联系法治建设示范点制度,自2007年开始,从乡镇、单位、学校、企业、村、社区等不同类型中确定了33个法治建设示范点,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严格把关,注重质量,精心培育,树立样板,为全县的法治建设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广泛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共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79个,占全县村总数的58%,创建示范社区4个,依法治校示范校2个,在此基础上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全省7个,全市8个,创建全省民主法治社区1个,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法德进家”全面深化。“*”普法启动后,我们及时总结推广合黎乡“法德进家”活动的经验和作法,进一步加大法德进村入户力度,使一版、一匾、一袋、一案、一讲“五个一”的“法德进家”要求得到更好的落实,真正实现法律道德进家入户。至目前,全县已建成法制长廊(一条街)33个,法制楼院(广场)21个,法制文化壁11个,法制宣传碑38个,烧制油面瓷砖画390幅,制作大型固定宣传牌23个,法制宣传灯箱20个,进村入社法制宣传版面1576块,入户教育牌匾1098块,发放法律进家资料袋2万多个,编印以案释法案例选编教材2万本,举办法律宣讲1700多场次,为“平安*”建设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四)法治县建设初见成效。我县被省上确定为全省法治市县创建活动试点县,在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以专场法制文艺演出、普法成果展示、群发手机短信、“一月一法”宣讲、“漫漫人生路、法律伴你行”千人签名、新闻媒体渲染等六项主题教育活动为主要形式,把创建活动纳入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重要内容,相互促进,取得成效,丰富了法治县创建活动内涵。

(五)普法载体不断创新。我们坚持在实践中创新载体,通过载体实现有效互动,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之中,为普法教育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结合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专项活动,积极探索总结出民情报告制度、“一庭三所联动”、“平安便民服务队”、公推海选人民调解员等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完善普法教育与人民调解互相结合的有效运行机制,把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的过程转化为宣传法律知识的过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群众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提高了法律知识普及率、知晓率和矛盾纠纷调处率,普法效果更加明显,“第一道防线”更加牢固,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通过开展“*”普法依法治县,我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和法治观念显着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能力明显提高,公正司法、严格执法的水平不断提升,全县法治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建设“平安*”、“和谐*”,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普法把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一些问题也依然存在,其中,既有全民法制宣传教育中长期沿袭下来的带有共性的老问题,也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新问题,既有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也有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不论是哪个方面、哪个环节的问题,都不容忽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归纳起来,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思想认识还有偏差。由于乡镇和部门、单位“重经济发展、轻法制教育”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导致一些领导干部对法制宣传教育在促进领导方式、执政方式转变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上不够重视,行动上缺乏自觉性,把普法教育视为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行动上不落实,影响了普法教育的深入发展;部分领导漠视普法的态度与群众渴望学法的心愿不相适应,认为经过20多年全民普法,该普及的法律法规知识已经普及了,再搞也没有什么新花样,有的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仅仅将法制宣传教育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下,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有的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唯权思想严重,“官念”比较浓厚,还存在以权压法、以言代法、执法不公的现象,挫伤了群众学法的积极性;有的基层干部存在错误思想倾向,认为法律宣传多了,群众法律素质提高了,学会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反而不便于管理,工作会越来越难做,因而送法送政策的积极性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