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16:22:12

新标准范文篇1

关键词:煤矿安全;监测监控;新标准;升级改造

一、监控系统升级改造的背景

2006年度,全国已有15万个煤矿装备了安全监控系统,国有重点煤矿的系统联网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国有地方和乡镇煤矿已有大半实施联网工程。但是由于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相对落后,致使煤矿在使用安全监控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不能较好发挥应有作用,甚至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此国家局急需制定规范性标准,以指导煤矿正确使用维护安全监控系统和检测仪器,使系统和网络发挥作用。经过一年多的征稿和编制等装备工作,国家局下发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有关的规定,要求国有煤矿在2007年底前升级改造完毕。随后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总局于2007年元月4日又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1029-2007)行业标准一并贯彻实施。

二、某煤电十矿安全监控系统简介

某煤矿是新建矿井,设计能力为60万吨,2000年3月投产时期安装的矿井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是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工学院)研制的KJ93型。该系统装备由焦作工学院、镇江中煤电子有限公司两家设备组成,系统具有安全监测和生产调度两项功能,并以焦作工学院研制的操作系统KJ93型为主,但井下除分站外,各类传感器、断电仪、电源箱均为镇江中煤电子有限公司的产品。经过几年的运行,该系统运行故障率高,有时监测数据传输中断,经常出现数据丢失,报表打印异常等故障,日常维护工作量大,售后服务跟不上,遇到技术问题时两个厂家相互推脱,系统的异常运行严重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为此于2004年6月份对该系统进行了改造,改造成镇江中煤的KJ101监控系统,并于同年7月份改造施工完毕,经验收合格,实现了安全监测监控的独立运行系统,完善了矿井安全监测装备,拓展了系统功能,提升了矿井安全水平,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但是在近3年多的实际应用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系统检测“冒大数”顽症;维护数据库不良容易造成系统死机;主操作系统引起的短路;断电及巡检跟踪时间缓慢等,这些都与新标准不相符合,因此有必要按照新的监控标准进行升级改造。

三、根据新标准要求我矿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

此次AQ6201-2006新标准实施的精华部分就是改善系统抗干扰性能,以期能杜绝虚假数据,误报警、冒大数、解决系统快响应速度和数据可靠性的矛盾。而我矿的监控系统在该方面表现比较突出,在运行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急待解决。

1、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容易造成系统检测

“冒大数”,给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带来较大影响。由于KJ101系统中从传感器到分站的信号传输方式,使用的200-1000频率脉冲方式,分站单片机采用计数方式采集信号,这种方式在原理上就存在着严重缺陷,上千伏的瞬变脉冲信号叠加到信号线上后,单片机无法识别干扰与信号,立刻会出现数字错乱、重新启动、胡乱报警等顽症,根本不符合新标准要求。

2、在对大量的数据库管理方面存在漏洞,一旦维护数据库不良容易造成系统死机,甚至导致系统短路故障,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隐患。

3、系统在正常巡检中存在断电时间及巡检跟踪时间缓慢的现象。加上还要兼顾显示处理、数值超限判断、断电控制、与地面通信等任务,不可能达到2秒钟内执行完断电控制,这些都与AQ6201-2006新标准“快速断电”的要求不相符合,因此有必要按照新的监控标准进行进行升级改造。

4、系统没有实现自动倒台监控功能,无法保证在发生系统故障时在5min内投入使用。有必要根据新标准要求监控中心微机主、备机同时运行,实现自动切换倒台,确保规定时间内实现备份主机投入工作状态。

5、还有新标准软件的四统一问题。根据新标准要求安全监控系统要统一界面、统一报表、统一菜单、统一功能,这样是为了方便煤矿安全监察人员检查,不管是多复杂的系统,命令菜单都是一致的,哪里有问题很容易发现。

四、系统升级改造方法及步骤

(一)KJ101N新型监测监控系统改造简介:此次系统升级改造是把原来的KJ101监测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成符合国家(AQ1029)新标准的KJ101N系统,即从地面的微机监控室主机到井下的监控设备全部更换。井下监控仪(KJF19)逐台更换成新的四模四开(KJ101N-F1)具有FSK传输形式的监控仪,并逐步更换具有串行码传输的甲烷传感器,彻底杜绝系统“冒大数”的顽症,提高了系统传输的准确性、可靠性。并对我矿现有的三套瓦斯抽放子系统同时升级改造,并增加流量显示传感器;还将增加一套地面瓦斯发电机组正压侧的瓦斯计量综合系统。改造期间新旧系统同时运行,提前调通新系统的传输主线,待改造完毕再分路统一挂接在新的系统上,新系统独立工作。新的系统改造一台要及时联网运行一台,保持新系统的正常监测、传输,并实现各闭锁,馈电、开关量等功能,通过升级改造要达到“两秒”瓦斯超限快速断电的要求。

(二)改造方法:监测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可以有多种选择方案,根据我矿的实际情况,结合系统特点,我们确定更换分站和改造新四模四开分站的方法,具体方案见以下改造步骤。

(三)改造步骤:首先在地面安装好主控制室微机系统及KJ101N系统支持软件,新系统的主传输线事先必须调通,联网试运行。利用公司以旧换新的新监控仪和新型主板逐台更换和改造井下分站,更换后还要运行老的甲烷传感器,待新的设备到位后逐步更换的具有串行码功能的新甲烷传感器,具体施工步骤及安排(略)。

五、监测监控改造工期及施工计划安排(略)

六、系统升级改造保障措施

在改造期间,将影响到原系统的正常监测,为了保证系统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改造期间的正常安全生产,根据系统升级改造的特点,特制定有以下系统升级改造期间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

(一)保证系统改造施工的安全措施:(略)

(二)加强系统改造期间瓦斯检查的安全措施:(略)

(三)施工供电安全措施:(略)

七、系统升级改造效果

矿井监测监控系统经过升级改造,能够满足新标准(AQ1029-2007)各项要求,并解决了系统存在的频频冒大数顽症,有效防止了遇有线路接触不良或电磁干扰就会造成“假数”信号,增强了干扰防护能力;提高了断电性能,达到2秒“快速断电”要求;实现了统一的显示界面和标准的报表格式;完善了工作主机和工作备机的及时转换。由于该系统具有先进的技术支持,能够按照新标准要求运行,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由于各级监管部门能够及时监督煤矿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因此它对改善煤矿安全状况和促进煤矿行业技术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新标准的推广实施更有借鉴意义,也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安全发展的具体表现。公务员之家:

参考文献:

1.苏逊,张勇;怎样充分发挥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作用[J];煤矿现代化;2002年01期

新标准范文篇2

关键词:视觉;思维;设计

在社会经济体系中,信息技术获得有序发展,视觉传达各项工作相应改变。个性化设计逐渐成为现阶段社会的主要设计方法。在设计时,融合新颖素材,加强设计创新,积极迎合人们设计需求,强调传达内容,以独特设计手法赢得人们认可。在独特设计中,以视觉思维为起点,积极开展创新设计工作,具有行业发展重要意义。

一、视觉思维的设计概述

(一)设计内涵

视觉传达设计具体指以多种艺术方式,改变特定资料的表现形式,向目标群体传达信息,对目标群体形成视觉引导。[1]或者说:视觉传达设计方法,主要利用具有视觉效应的代码、符号等因素,确保视觉设计、信息传达的有效性。在视觉传达实践中,较为关键的两个设计要素为“视觉符号”“视觉传达”。其中,视觉符号是以人们视觉接收信息为主,比如广告、图标等;视觉传达是人们观看视觉符号后,给予信息反馈、信息认可、信息解读的过程,侧重于人们对传达资料的处理结果。视觉思维强调人们在接受传达资料后,深入分析传达信息的视觉意象,分别从信息处理、资料分类、资源整合等多个角度,进行传达内容的高效处理,表现出一定思考、信息处理的主观过程。人们在实际接收视觉资料后,大脑层反馈出相应的视觉意象,在诸多意象的帮助下,准确把握设计者的创作初心。

(二)设计标准

2020年,各高校对于视觉传达设计,给出了全新的专业培养标准,专业能力建设有:艺术感知、物质审美、包装设计、品牌设计等。专业学习内容有广告设计、包装装潢、标志设计、商业摄影、网页设计等。专业课程:装饰图形创作,预计96课时,学习花卉、风景、动物、人物四类主体的写生、变化、造型、色彩等设计方法;Photoshop,要求学员具有较强团队协作、设计创新意识。此软件的操作方法、界面功能、区域选法、图层设计等操作技能,设计人员应熟练掌握:商标设计,要求设计人员掌握商标含义,明确徽标、标识、商标三类设计的差别;广告设计,掌握广告概论,学习广告构成要素,赏析成功广告案例,明确广告设计方国际公关法,准确操作平衡、强化、对比等设计技巧;字体设计,数量进行各类字体设计,比如汉字、外文等。在视觉特效设计中,为达到水晶球的“动态”视觉效果,可使用“CCSphere”工具,进行数轴旋转参数的设计,在设计参数时,需保障参数填写的标准性,比如“time×200”,表示水晶球在画面中旋转时间200s;横轴参数为“0x+0.0°”,表示水平方向不做旋转处理;竖向轴参数为“3x+74.5°”,表示在横轴3x对应的竖轴点,进行74.5度的顺时针旋转;顺时针旋转的设计,在render选项,设计参数为“inside”。

二、视觉思维的设计理念

(一)视觉为设计立足点

在视觉传达期间,“视觉”是较为关键的设计起点,在创新设计方法时,应以视觉为初始点,锁定创新设计的具体方向。[2]人们在细致观察图像内容时,对有思想、有内涵的画面形成思考过程,尤其在传达资料与记忆图画形成匹配时,会加深人们对传达资料的思考深度。如果人们观看的图画,表现出思维陌生性,难以激发人们对图画的高度关注。在实践研究中得出:人们在鉴赏艺术创作时,会对作品形成整体认知,继而关注画面视觉的核心内容,逐一欣赏整部作品的艺术手法。视觉中心的新颖设计,是以人们侧重关注点为主体,具有较强的信息传达能力。

(二)准确把握设计比例与规格

画面比例是强调整体设计的分配合理性,侧重于整体画面与局部要素的协调性。一般情况下,在比例设计时,设计人员应以生活事物为参照,加强物品设计的视觉效果,还原生活艺术美。因此,比例设计法,成为视觉传达中美学创作的重要条件。

(三)加强整体与部分位置的设计分配

视觉传达是以部分要素、整体框架为主体,在作业观察时,依据作品关键素材进行四维组别划分,继而采取资源整合、类别划分等形式,高效处理相关素材,有意识地进行素材残缺资源的完善,形成完整的视觉设计效果。因此,在视觉传达创作中,设计人员应加强整体画面的设计协调性,侧重于局部位置的设计优化,合理划分设计要素,逐步增强作品的艺术表达能力。

三、视觉思维的创新设计思路

(一)开展逆向思维设计练习

逆向思维创作时,融合较多的“求异”素材,要求设计人员以生活常见事物为思考点,进行反向设计练习,尝试引导人们跳出原有的视觉认知,促使人们对传达内容开展反向思考,具有较高的设计效应。如果在艺术创作中尚未融合创新要素,难以带给人们深刻的创作内涵。设计人员可借助具有反向思考的素材,采取色彩强烈对比的形式,完成创作。设计人员在参与反向思维创作练习时,以一般思维为起点,有效开展逆向思维训练,从创作练习、思维训练各环节中探索创作路径;设计人员以对照资料为视角,加强整体布局的统一性,有效变动资料中的主观、客观因素,产出的设计成品,传达的视觉效果,具有一定视觉冲击的独特性。例如,在《瀑布》作品中,设计人员埃夏尔融合逆向思考素材,以透视错觉视角,进行部分素材的创作,增强瀑布整体设计的动态性。此种画面设计,冲破一般设计方法,以较强的空间冲突设计手法,获取人们对创作的高度关注。

(二)融合发散思维理念

当人们思考时,以相同问题为中心,从多个视角、多个层次开展问题思考,整体思维表现出多维性、扩散性,可称为发散思维。此种思维模式,是视觉创作的关键方式。设计人员在创作视觉产品时,应仔细分析每个思维要点,积极开拓创新路径,从中选出最优设计方案。[3]因此,思维要素的叠加与累积,间接增加精致作品的创作可能性。思维开拓、艺术联想,是作品创新设计的关键。设计人员以发散型思维为视角,开展作品创作,能够提升设计思维和创作能力,以更为变通的视角、设计更灵活、素材搭配更流畅的形式,获取视觉设计产品。发散思维的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角度,便于设计人员给出多种设计方案。例如,在杨颖宣传德芙巧克力时,设计人员为凸显巧克力的丝滑口感,以巧克力为设计素材,将其进行多倍放大,融合“丝带”的顺滑视觉效应,以巧克力色进行视觉设计,达到产品宣传目标。在设计中,设计人员发散性使用“丝带”物体,以强化“巧克力”口感的传达效果,极具视觉传达创作新颖性。

(三)拓宽联想空间

当大脑对特定物质进行无限制、无规律方向的思考时,称为思维联想。在进行事物联想时,区别于事物想象。想象过程表现出无依据、无方向等特点。联想思考含有特定的创作事物,对其进行有效的、理性的设计思考与创作判断,结合特定主体与其他物体含有的共同特点,加以关联思考。联想时,共同特点表现出差异性,含有因果、相似、接近、对照等多种关联类型,联想结果表现出发生的合理性、事物特点的归纳性等特点。[4]在视觉创作中,联想设计具有多见性,比如商标符号,苹果农作物与手机品牌的关联,建立人们的联想体系,在商标设计时,采取“吃苹果”的动态图视觉传达形式,让人们形成联想,激发人们尝试使用苹果产品的主动性,发挥出视觉联想信息传达的积极作用。

四、思维导图视觉创新实践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是发散型视觉传达的一种形式,以图像为思维发散的主要方式,借助图像引导人们开展思考,具有思维引导的高效性。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思考的引导型策略,能够深度加工思维信息,提升思维发散效果。发散思维的整体流程,是大脑问题形成、问题思考、对策形成的整个过程。思维导图能够有效梳理关联素材,兼具思维发散、思维关联两种视觉传达的设计理念,有效增强设计人员创造性。

(二)思维导图创作方法与技巧

思维导图创作时,需要前期确定核心思考内容,以数字1为例,结合数字1特点关联其特点,进行思维发散与关联。优先想到的数字1关联要素为:计算方法、数量定义等,此类关键词作为一级导图内容,继而想到数字1的数学含义、数学用法等,作为二级导图要素。导图级别中,并未设有限制,结合人们对特定思考主体的关联与发展需求,进行无限制思考与关联延伸。设计人员在进行思维导图创作时,尽可能地保证设计新颖性,借助色彩、图片等要素,提升导图设计的充实性,增加导图设计含有的个性化要素,形成较强的视觉效果。由于人们在处理图片、色彩时,能够给出更快速的思维反应。因此,思维导图的设计应融合新思想,以此提升视觉传达质量。思维导图创作效应,主要表现在图形传达的样式。以特定主题为中心,进行发散与关联创作。在视觉创作中,充分利用曲线、色彩、要素外观、词汇等设计要素,形成极具视觉传达能效的导图。思维导图的结构,取自于生活景象,比如树干、雪花等。

(三)视觉传达路径

1.提升思维发散性思维导图创作时,积极融合了思维创造的各种方法,包括要素关联、资源整合、素材挪用等,作为视觉传达创作的主要形式。思维导图是一种帮助思维思考的有效工具,在逻辑、形象、视觉创造等方面,表现出思维活动的多样性,以此保障思维创作的新颖性。比如,思维导图的初期过程,是以大脑素材处理为基础进行思考模拟,融合图片、色彩等要素,以视觉角度感知思考过程,有效提取物象特征,达到形象创作目标。2.记忆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以健康为中心,进行导图创作时,一级关联词有:睡眠质量、饮食结构、每周运动时间等。睡眠的二级关联词:睡眠时间、起夜次数等。饮食的二级关联词:蔬菜、瓜果等。运动时间的二级关联词:球类、走步、器材、舞蹈等。结合各二级关联词,进行三级关联词的联想。比如,蔬菜的三级关联词:茼蒿、油菜等。如果单从“健康”为发散思考,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联想诸多素材,由此体现出思维导图的思维训练辅助功能。因此,在视觉创作中,可使用思维导图,深入进行记忆资源的加工与处理,围绕特定主题,设定多级关联素材,为视觉思维发展创设有利条件。3.头脑风暴头脑风暴视觉创作方法,是围绕特定主题,高效开展思维处理,形成全新的思维观点。头脑风暴的思维处理方法:在头脑关联的多种情境中,并未对各类观点形成级别设定,给予各类观点多种认可、支持,促使多种观点在大脑中思考。在思考初期,并未设定过多条件与规则,有助于思考发散更具自由性,获得思考观点更具新颖性。比如,李宁商标设计时,主要以L、N两个字母为设计素材,在多种观点视觉设计中,对L与N进行多种处理,最终选定“√”为商标,取决于L翻转向右旋转45°、N字母对称部分的右上角,取两个字母的共同点,作为商标符号,是视觉传达中头脑风暴的代表性设计。此商标符号表现出简约、正确等理念,成功去除了L与N两个字母写法的局限性,打破思维束缚,以更自由的字母旋转、字母截取形式,提取字母共同的图像素材,作为商标符号,极具视觉传达内涵。4.以标志设计为例,分析思维导图的视觉传达方法H企业概况。牛街油坊的主营业务为食品榨油,以绿色食品、健康饮食为思想,为人们生产具有较强健康性的食用油产品,以此保证人们食用油的饮食安全。H企业的经营理念为“家用油、爱传递”。思维发散。设计人员对H企业进行商标设计时,全面获取牛街油坊的各项资料,形成初期思维导图。导图中以“油”为中心点,一级关键词有:“老字号”、“绿色工艺”、“安全食品”、“真材料”。其中,“真材料”的二级关键词有:色泽、信念、时间等。“信念”的三级关键词为:童真、未来、道路、成长等。“安全”的二级关键词有:防御危险、守护健康、保护环境、饮食管理。其中,抵御危险的二级关键词有:危险防控、细菌消除。危险防控的三级关键词:人为、意外。人为危险预防的四级关键词:利益、统计。由此确定:商标设计时,应包括“真素材”、“安全管理”两类素材,以“爱传递”为中心。视觉传达设计方案。方案一:以家庭、油滴为初级素材,以鸟巢关联于家庭,借助大鸟、小鸟类别家庭组成,构建成长与爱传递的视觉框架图,充分诠释“家用油、爱传递”的文化理念。商标方案一,以鸟巢为背景,添加两种小鸟,鸟巢配色为黄色,关联于油的颜色,在鸟巢外添加多个树叶,传达健康与绿色的用油理念;方案二:以勾画简笔房时,引入心形素材,将“爱心”图旋转180度,传达牛街油品的“爱传递”入千万家的思想。同时以“爱心”倒图构建房图时,引入伊斯兰堡顶设计思想,增强图表视觉传达的文化色彩。在房屋中心区,添加油滴图片,整体线条色彩设计为“绿色”,以此从色彩视角传达食用油的健康性;方案三:进行健康与绿色的深度联想,以叶子与油滴进行外形关联,以一片绿叶、一滴黄色油进行叠加设计,叠加区展示油品过滤与加工的严格性,传达牛街油坊产品的健康性、绿色性。三种商标设计各具特点,方案一引用“鸟巢”设计;方案二添加了爱丁堡建筑特点;方案三关联于“绿叶”。综合对比:方案一兼具“健康用油”与“家庭守护”两个传达思想;方案二集中表达“爱传递”;方案三特别强调油品“健康”性。商家可结合自身视觉传达需求,选择商标设计方案,以获取优异的市场效应,发挥视觉传达作用。

五、总结

综上所述,视觉创新是迎合社会发展的主要路径,设计人员应积极开展思维训练工作、融合全新的设计思想,增加自身设计阅历,从多个视角完善视觉思维的设计体系,把握时代热点设计内容,产出适应人们艺术需求的设计作品,逐渐形成全新的艺术效果,确保作品的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云歌.图形创意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艺术品鉴,2021(02):152-153.

[2]张雪丹.中国传统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探讨[J].青春岁月,2021(2):48-49.

[3]黄功翔.视觉传达设计中有关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对策[J].艺术品鉴,2021(01):65-66.

新标准范文篇3

新的《小麦》国家标准(GB1351-20*)将于20*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做好新标准的实施工作,现就认真贯彻执行新标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贯彻实施新标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小麦》国家标准(GB1351-20*)是强制性国家标准,根据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在小麦生产、收购、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都必须严格执行小麦国家标准。

二、抓紧做好新标准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新标准实施工作的领导,尽快组织宣传贯彻,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强对粮食收储企业、加工企业和种粮农户的宣传,提高贯彻实施新标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要对相关问题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增强农民的质量意识和市场意识,引导农民提高小麦质量品质。

三、尽快开展新标准的推广培训工作

国家粮食局将于20*年1月下旬组织对各省粮食局和省级粮油质检机构质量管理和检验技术骨干进行培训。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也要根据国家执行粮油标准的有关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自上而下组织粮油质检机构、粮食收储企业、加工企业的有关质量和标准化管理人员及检验人员认真学习,准确理解新标准和国家有关粮食政策,通过开展技术培训,掌握新的检验技术,提高业务水平,在粮食收购工作中切实做到依质论价。

四、切实做好小麦收购过程中执行新标准的各项工作

有关小麦生产省份的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规定,按照新标准的技术要求,将对本省小麦收购活动经营者应具备的小麦质量检验能力的规定,上报省级人民政府进行。各小麦收购预案实施省份承担托市收购任务的企业,应及早配备必需的小麦质量检验仪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改善小麦储运条件。各小麦收购点要加大宣传力度,在显著位置公布新标准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规定的质价标准,将各品种小麦的收购价格上榜、质量指标上墙、标准样品上台,让农民明白售粮。对售粮农民提出关于新标准方面的问题,要耐心解释、清楚说明,确保小麦收购工作准确、快速、有序地进行。

五、加强对贯彻实施新标准的监督检查

新标准范文篇4

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写实性的绘画造型能力,专业美术人员的造型能力为目标进行的课程设计,对观察和表现都设定了较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比例、透视、体积、明暗、构图、质感、色彩等造型艺术的基本知识,还要做到能准确真实地描绘观察对象。这种教学方法用在儿童美术教育上,则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其中造型技能技巧的难度,是理解力还不强的儿童,特别是低龄儿童难以达到的。它容易把儿童已有的艺术直觉,潜意识的艺术创作活动压制下去,使儿童的艺术思维局限在某一特定的模式中。我们经常可以看,传统美术教育培养的学生,其创作出来的作品大多以简笔画、卡通形象居多,就是明证。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教育思想,把儿童美术教育看作是针对全体儿童的基础教育。不是培养专业美术人员,而是以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目标。《美术课程新标准》教学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这一宗旨。其原则是借助客观形象,强调主观感受。《美术课程新标准》摆脱了单纯传授造型技能的教学模式和强调写实性的写生教学,它在教学中提倡发挥儿童的艺术直觉,在写生作业中要求学生不仅仅要观察事物的外在形象而且能联想到与观察对象相关的其它事物及自己与观察对象之间的某种联系并把它表现在画面上。它鼓励学生在观察与表现中不拘泥于客观事物本身,学生可不受客观限制将观察视点扩展,进行超现实的表现,学生在创作式的写生作中学习基本的造型技能。这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发了学生的艺术冲动,培养的是学生的审美素质、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最基本的造型能力。从传统教法到素质教育,从传统教材到新的课程标准,在十来年的儿童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对儿童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美术课程新标准》多少有些体会。我觉得,贯彻实践好课程新标准,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提炼生活的能力上,让学生逐渐尝试学习作品的创作,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从人的心理发展中的认识过程来看,创作的过程就是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的过程,没有感知生活的基础就不可能产生丰富的想象,创作便成了“无源之水”。儿童画的创作过程无疑也是这样。儿童的生活、活动是有限的,凭空想象、闭门造车是创作不出优秀作品的。我们应该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活动和想象空间,去发挥自己的特长,表现自己的个性。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我主要是引导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观察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而不是把我们成人眼中观察到的东西,强加到他们身上,要求他们表现出我们成人眼中的世界。比如在《给自己画像》一课的教学中,我没有讲解面部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只是让孩子们在镜子中观察自己,注意找出自己最大的特点,可以通过与其他的同学或教师比较,把观察到的自己最有特点的地方画出来。结果每张画都各不一样。有的画大眼睛,有的画大鼻子;还有一名学生展开联想画出自己眼睛中映射出的外部世界,生动地表现了自己最大的特点——大眼睛。每张作品都有自己的个性。在这里我重在教给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以逐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只有通过观察——分析——认知,才能有根据把观察到的事物进行加工,改造产生新的形象,才能可能展开丰富的联想,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出更新、更美、更奇的图画。二、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桑代克认为:学习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步减少,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强,终于形成固定的,稳定的“刺激——反应”的联结,这就是著名的“试误说”。尽管这种理论有它的局限性,但我认为在美术活动与教学中,让学生大胆进行尝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著名的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曾经说:“我很喜欢荷花,但我不敢画荷花,要画,就得给我二十刀宣纸,把二十刀宣纸画完了,才可以说我会画荷花了。”这些是经验有得之言,是很精辟的。从国画大师李可染的几个印章中,如:“废画三千”,“七十二准”,“千难一易”。可以看出大师在摸索创作中的艰苦历程。儿童的尝试摸索,限于对情境领悟能力不强,难免会有一些盲目,然而在现实中却无法避免,关键是看教师如何引导。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适当提供宽松的气氛,给学生恰当的“尝试”机会,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学习的深入研究。例如:学习中国画时,我让他们自己去尝试一下,这种特殊的绘画工具毛笔和宣纸会有怎样的绘画效果,让他们自己观察水多而墨少时和水少墨多时等不同的画面效果,让他们自己体验如何掌握用笔轻重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让他们自己分析该用什么样的笔法去表现一幅画。孩子们尝试着不同的绘画效果,惊奇地一次又一次地试验着墨与水的交融……感受着国画这个艺术画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体验着水、墨、色所带来的特殊艺术效果,创造着一幅别具风格的作品。三、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儿童绘画是人类从事艺术活动的一个特殊阶段,它反映儿童的天性,表现出儿童的形象思维,是儿童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特殊视觉语言。由于儿童单纯、幼稚、天真无邪,他们拿起笔来毫无顾忌,由着自己的性情来,俨然一位艺术大师,充满创造性,不受任何限制,也不受真实的约束,往往形成稚拙、梦幻,甚至荒诞的特色。正因为如此,毕加索感叹道:“我花费了终生的时间去学习像孩子那样画画”。如果教师不解放自己的思想,不采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去诱发儿童的创作灵感,而给他们套上一些条条框框,要求他们用工具把线条画得直直的,把太阳画得圆圆的,让他们用橡皮反复擦、反复改等等,孩子们的画难免死板、毫无生气。这样的教学,不但不能提高儿童的绘画技能,反而会使儿童的思维僵化,捆住手脚,创造力被扼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儿童的绘画行为往往蕴蓄着一个人的未来发展,为了造就充分艺术创造力的画家,更为了培养一代充满创造力的现代人才,我们应高度强调尊重、保护、鼓励儿童的自由活动和想象空间,从而去发挥自己的特长,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这就要求我们这些美术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有了自己的活动,学生的个性就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例如:在《秋游》一课中,我在秋游活动前先布置学生注意去观察,秋游时所看、所做、所想的,再启发引导他们记忆、想象中的秋游景色编一个故事并画下来,作业完成后,我又让孩子拿着自己的画给同学边看边讲故事,我惊奇地发现孩子们的记忆,想象力和创造力是那样的丰富,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大胆放手让学生去体验生活,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践证明,小学美术教育,既不能以造就专业画家为目标,也不能胡乱臆造,而应“东”“西”合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通过绘画这一活动形式来发掘孩子们自身的潜能,培养孩子们敢于追求美、勇于创造美的精神。这正是美术课程新标准的区别于传统教材教法的根本所在。也是当前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

新标准范文篇5

时代呼唤公认的新标准

毫无疑问,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长期接触。在他们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或为患者进行伤口敷料时,其衣物直接与患者的皮肤接触。而护士在一天中要接触很多病人。因此,医务人员的衣物可能成为传染源。与患者密切接触的病床,床单经常更换,但在更换过程中这些床上用品可能成为传播病原体,或通过与其他床单和设备接触传播病原体,甚至室内窗帘也会有传播感染的危险。历史上数次传染病大暴发就与纺织品有关。纺织业界深知特殊纺织品在预防感染传播方面的潜在作用。为了减少医疗纺织品的微生物污染源,业界考虑将抗菌活性成分(例如铜、银、锌和季铵盐)添加到各种纺织品中,包括床单、医护人员制服和隐私窗帘等。此外,还在这些纺织品中添加其他试剂,如氯结合剂和疏水性(耐流体性)化学剂,以减少微生物污染。医疗卫生领域使用的纺织品确定无疑是传染性微生物的移动载体。然而,关于纺织品如何才能有效抵抗病毒的传播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其原因是,今天的传染病与过去已有所不同,因此今天的医用纺织物的抗菌标准也应有所不同。因此相关的医用纺织品的标准也在呼唤具有更强防护能力的装备。毋庸置疑,医疗纺织品的抗菌性测试急需新的标准。

抗菌纺织品的测试

要解决的第一问题,需要首先弄清楚相关术语,“抗菌”与“抗微生物”。抗菌意味着一种技术可抵抗所有微生物,包括病毒和真菌,以及程度较小的病毒。在医疗保健中对抗微生物的纺织品进行的许多测试实际上都只是有一定的抗菌效果。但是,由于各类病毒传播的途径和传染性不一样,例如尽管真菌(如念珠菌)在医疗保健中易于传播,但在更易传播的细菌种类中,金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更易通过衣物传播。医疗纺织品通常要经过抗菌效果测试。虽然可用抗菌剂来描述相关化学物质的抗菌性,但实际上,这种方式通常只对一般细菌、真菌和致病病毒有效。事实上,测试医用纺织品被称之为抗菌测试,且仅将测试选项限制为测试抗菌的化学成分。在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师协会(AATCC)和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都曾开展对抗菌纺织品的测试。在国际上,有几种标准可供选择,其中最著名的是国际标准组织(ISO)和日本JIS标准。这些机构制定的相关测试标准很好地描述了抗菌纺织品在抑制细菌生长或杀灭特定细菌的能力。相关方法对在开发过程中细化纺织品中的抗菌配方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确定抗菌应用的质量都有很好的效果。然而,这些标准过于老旧,在确定纺织品是否对新出现的病毒具有抗菌性,这些方法还远远不够。

现行方法不能令人满意

每种已用的测试方法在有效抗菌纺织品的开发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医学界作用仍然有限。这就是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医护人员被院内感染的原因。这些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缺乏相关性,这与使用的方法本身的条件有关。除采用ASTME2149标准测试外,每一项测试的液体细菌样本和经处理的纺织品间都有24小时的接触时间。从本质上说,纺织品要与细菌一起在潮湿环境里共处,完全不被污染几乎不可能。环境对细菌的传染也很重要(在干燥环境中会受到抑制),但测试需要24小时才能看到未经处理的纺织品上细菌如何充分生长,这些条件并不完全适用于今天的医用纺织品检测。ASTME2149的测试条件更为复杂。由于这种方法是针对疏水性纺织品开发的,如用季铵盐类硅烷处理过的纺织品一样,液体细菌接触物的测试必须与经处理的纺织品保持恒定且密切接触。因此,要使用更大的接触量和摇瓶系统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摇动。这是否让测试者想到,一天中抗菌织物要经历并接触哪些场合?当然不会,因为检测属于人为,它很难真正做到检测的有效性具有普遍性。实际上,关于经处理纺织品的抗菌功效的临床证据仍然存在相当大的争议。实验室数据与临床表现之间缺乏牢固的联系,这可能是由于上述测试方法的性质所致。业界可想象,临床试验就像野外穿试验服一样,若要具备在各种环境下抵抗各种传染源,则是个非常复杂的任务,它涉及众多人员,还要涉及很多部门。因此,要真正测试抗菌医疗纺织品是否有效不仅耗时,而且还耗材。医疗纺织业界需要弥合当前可用的基本测试方法与昂贵的临床试验间带来的差距。

迫在眉睫的需求

世界经合组织(OECD)有一家检测机构,号称“生物农药处理功效专家组”(EBTA),他们建议采用三层法来确定抗菌制品的功效。方法1:用原理证明,定义基本的行业标准测试,以确定抗菌处理的物品在受控实验室环境中的有效性;方法2:模拟使用定义的最终使用场景、环境和孵化时间的平移测试;方法3:使用中评估,用事实支持并证明最终使用环境中的临床效果。很明显,临床试验归属于方法3。而方法2的测试环境严重缺失。方法2一般基于实验室,且可预测最终的临床试验。这些方法最终将为行业节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事实上,在医疗纺织品研发领域,业界应率先采用方法2测试。为了应对抗菌纺织品领域中缺乏预测性测试的情况,测定要通过气溶胶、直接接触和飞沫接触将微生物引入纺织品样本,从而模拟在现实生活中医用纺织品是如何受污染。说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因此测试之路还任重而道远。

新标准范文篇6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单词:

句型:

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如何询问数量,如何购物。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单词卡片等。

教学设想:

出示课件“一分钟十问十答”

一出示各种食品图片让生齐读出来但是当看到可数名词时坐下读当看到不可数名词时要起立读出来

二最后一张出示奶酪引入单词教说该单词分小队分排练读

三出示课件一个大苹果从上掉到台秤上指针指到数字上引入单词使生理解该单词意为一公斤。教说、练说该单词。

出示课件:一牙香蕉从上掉到台秤上,指针指到数字一半的位置上,引入词组。使生理解为“半公斤”。教说、练说该词组。

出示课件:一个大西瓜从上掉到台秤上,指针指到数字上,引入词组。使生理解该词组意为“公斤”。教说、练说该词组。

将所学新词齐说一遍,并利用练说。

一找学生说出野餐时想带的东西老师板书并适时穿插说当黑板写满时引出教说单词

二老师利用板书中的可数名词问再用问板书中的不可数名词让学生理解这两个句型是物品询问数量的然后让他们总结出两个句型分别用在何种情况

三让学生两两一组就黑板上的单词进行问答练习然后出示课件练习两个新句型放第一遍课件指名根据画面回答问题放第二遍课件时全班跟读

四老师仍然利用板书提问启发学生理解该句意思是询问价钱。在练说时速度要由慢到快,拍手有节奏地练说该句。

():课件依次出示三种物品,找一个学生上教室前面来背对屏幕猜价钱,其它同学根据他说出的价钱说或来给他提示。

让学生人自由结组,并发给他们每组一张纸,让学生先来列一个清单。待学生列好清单后,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几组。大家一起看一看,说一说清单上都有什么东西。

出示课件:一个购物的对话范例。老师先与一个学生做一个示范,然后让学生在每组里找一、两个学生当售货员,其它同学买东西,进行购物对话。

对话展示。

新标准范文篇7

最近两年,需要运输的大件货物数量增加,品种增多,重量增大,而铁路承担的运输份额却越来越少。其原因,现行铁路桥梁活载标准低,限制现有大型车辆的使用;制约了新型车辆的研制;收取的过桥高额费用令用户生畏却步。本来应由铁路承运的大件货物,纷纷被新倔起的公路和水运所占领,铁路经济受到损失,形象受到创伤。我们三人毕生为铁路长大货物车的发展尽心尽力,现在年过六旬,仍为研制新型长大货物车、为铁路大件运输贡献微薄力量。为尽早改变铁路在大件运输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我们联名呼吁:

1.尽早研究制订与铁路长远发展规划相匹配的桥梁活载标准

我国现行的铁路桥梁活载标准是1951年制订的中一Z级活载标准,由于历史的原因,当时未考虑大型货车对桥梁的作用。1975年修订标准,定为中22级活载标准,仍然没有考虑大型货车过桥问题。因此,进入80年代后期,每逢运输大件,铁道部就得召集会议研究沿途桥况,按照工务部门的要求临时加固部分桥梁,并限速通过,以确保安全。为此,现有大型车辆往往要减吨使用。新研制长大货物车时,受现行桥梁活载标准制约,为减轻轮群对桥梁的影响,必须增加轴数,才能限速通过桥梁,因而加长了车辆长度,除因此增加自重外,还减少了运输货物的允许宽度。运输货物重量和尺寸受限制太多,这是铁路失去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

铁路《技术政策》规定发展25t轴重货车,运行重载列车,为此,也要求桥梁活载标准提高一个等级。

制定新的、适应长远发展规划的桥梁活载标准势在必行,尽早修定为好。

2.研究在现行桥梁活载标准基础上提高过桥载荷能力的办法

总的讲,大件运输的次数极少,在一些线路是偶而有任务,据此特点,作为临时载荷研究如何挖掘现有桥梁潜力,可作为在新标准制订前的过渡措施。国外等级较差的线路(与我国相比)能运行载重500t的大型车辆,可资借鉴。

3.制订桥梁加固费收取标准

大件运输过桥加固费是从80年代后期开始收取的,在此之前尚很少涉及。此项费用要价愈来愈高,迫使用户放弃铁路,走公路或水路。建议研究桥载达到什么程度应该收取加固费,并制订收费幅度和收费管理方法。

4.研制新型长大货物车

目前,我国铁路需要研制载重吨位更大的车辆,以满足运输需求。例如,三峡工程运输大型变压器就需要载重400t--500t的大型车辆。但这种车辆设计的第一难题是如何提高过桥能力,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铁路正常运行图的干扰。为此,设计者千方百计进行优化设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关键零部件,采用高强度钢材等措施减轻自重。此外,我们应制订大型车辆的设计规范、安全系数、许用应力、动荷系数和挠跨比等,选取最合理参数。设计制造出技术上更先进的长大货物车。

新标准范文篇8

一、标准与标准化的经济学解说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过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部门批准,以特定的形式,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魏小安,1998)而饭店服务标准化则是指在标准意识的指导下,饭店企业家和管理者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服务岗位工作项目、程序与预定目标的设计与培训,向饭店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统一的、可追溯和可检验的重复服务。

饭店服务标准化的第一个功能是减少质量信息在供求双方的不对称。饭店服务大体属于旅游产品的范畴,而旅游产品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流通过程中消费者趋向生产者:旅游者只有到了旅游目的地才可能完成消费过程。(戴斌&杜江,1997)旅游消费的这种异地性所带来的消费紧张感会要求饭店服务提供可预期的安全感作为补偿,这也是旅游心理均衡机制的内在要求。(戴斌,1998)当你离开常住地旅行到另一地方时,你总希望在行前就能够对饭店的饭店项目和服务质量有相当的预期。在前标准化时期,由于消费者无法在购买或使用前对饭店服务的质量进行理化检验、“先尝后买”,多数旅游者所掌握的饭店服务质量信息是明显小于供给者的。只有当饭店业进入标准化时期以后,旅游者才能够通过“星级”、“特许”之类的外在标识,以及有关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来对将要消费的饭店产品的质量进行有依据的预期。即使消费者感到正当权益受到侵害,也可以根据有关标准申请司法救济。所以,饭店服务标准化能够最大限度地使服务质量信息在旅游行为主体之间对称分布。

饭店服务标准化的第二个功能是激励厂商之间的市场竞争从最初层次的价格竞争转向更高层次的非价格竞争。标准化意味着饭店产品之间差异性的减少,在极端的意义上,标准化会导致产品的无差异。而产品的无差异又是完全竞争市场赖以形成的必要前提。在一个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旅游产品的任何一个生产厂商都不可能存在垄断利润。于是在利润最大化动机的驱动下,饭店就会或者尽最大努力扩大生产规模,或者向市场上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服务,或者通过品牌化、集团化等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来“制造差异”。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会激励市场部分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向以质量、品牌、管理模式等为核心的非价格竞争层次提升。

饭店服务标准化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变迁。标准化生产的必然结果是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服务价格的下降,于是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可以消费高质量的、可预期的饭店服务;另一方面,标准化也使得饭店产品趋于无差别化和行业利润趋于平均化,为饭店服务个性化的发育提供了最为直接的动力。在寻求服务特色、保持竞争优势的市场压力下,旅游住宿产品的市场分割会越来越细。从产业结构角度而言,标准化促使饭店产品的供给厂商集中度得以加强,大型饭店和饭店集团在市场中居于主导地位。个性化却又给各具特色的小型的饭店留下了有效的生长空间,使之能够依靠个性化服务来抗衡集团化的压力。结果是产业结构的集中化与分散化趋于并存,旅游者的住宿产品的选择空间变大了。

总之,服务标准化是推动旅游产业和旅游企业的制度创新的基本要素,也是增加旅游者对产品的预期效用的有力工具。

二、服务标准化的发展进程研究

标准化服务是旅游饭店业对工业社会“用机器生产机器”的大生产方式的一次成功模仿。在工业生产领域内,以标准化、程序化为特征的福特式流水线生产方式为工业社会的产品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产量倍数增长,质量的可控性大大增强。这一生产方式的另一结果就是产品的“同质性”或“无差异性”。因为唯有同质,才能实现规模生产,才能通过规模效应弥补机器投入的成本。但是这种同质是以消费者的接受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只有当市场上有效需求数量足够大,采用机械化大生产方式来形成标准化的有效供给才是必要的。如果市场上只存在一辆对福特汽车的有效要求,福特公司也许会选择高度个性化的手工方式,而不是流水线方式来生产汽车。

在大众旅游时代,众多旅游者需求的相对稳定性,以及制造业领域的标准化、程序化生产方式的技术与管理创新使得饭店业的服务标准化具备了必要性和可行性。只不过在饭店服务领域里,迂回生产的第一个“机器”是规范化的管理模式——由于员工行为本身构成了饭店服务产品的组成部分,饭店企业家们就设法通过对员工行为的规范来达到服务的标准化。这里的管理模式具体包括饭店企业家的管理理论、半军事化饭店组织形式及其运作机制、标准化的设施设备配置、以及带有明显的泰勒式的动作特征的服务岗位工作设计(服务项目、操作规程、核检标准)等内容。正是通过这种无形的“机器”,一项项标准化的饭店服务被“生产”出来了。

在这一进程中,旅游者的需求导向是饭店服务标准化的第一拉动力量。当旅游者无论什么原因离开自己的常驻地后,他就面临一个不确定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由于饭店服务的异地性、不可移动性、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等特点,导致饭店服务质量无法通过常规的理化手段进行事先的检验。所以在没有实现标准化的饭店服务市场上,旅游者总是面临着饭店服务质量的非确定性和饭店企业针对不同旅游者实行价格歧视的可能性,结果就是旅游效用的不可预期。一旦市场上存在着饭店服务项目和运作规程的标准化,旅游者对饭店的质量和自身的效用预期就会变得相对确定起来。当旅游者异地预订加盟某一著名饭店集团的三星级城市饭店时,他就会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对其将消费的饭店服务的规格、质量与价格等信息有一个相对确定的预期。若结果与预期不符,旅游者也很容易确定原因,以采取相应的内部投诉、申请仲裁、司法救济、放弃对其货币投票等方法来对消费者合法权益进行保护。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旅游者对饭店服务标准化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的需求只构成市场变迁的一方面的支撑力量,要想使其成为现实,还必须有厂商——在饭店服务市场上是饭店企业的推动。而利润最大化导向的企业之所以愿意推动服务标准化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饭店服务产品的核心是以员工活劳动形式存在的,即人的行为构成了服务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意味着在饭店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机器对人的替代程度和产品的物化水平都比较低。(戴斌,1998)而在一个分工与专业化主导的市场上,机器的采用和产品的物化是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极其重要的推动力量。于是饭店企业将努力通过对服务项目和服务流程的规范与标准来替代服务产品生产中的“机器”。这些标准最初可能是在优秀的大饭店中以企业标准的形式出现的,但是在政府介入以前,随着这些实行了标准化生产的企业在市场上的成功,其企业标准也就成为事实标准,并能够为饭店企业带来一定时期的垄断利润。其次,对于新进入和准备进入饭店业的厂商来说,标准化运动的开展有利于降低进入壁垒。标准化意味着不同饭店提供的同一层次的服务基本上没有差别或者差别很小,无差别又意味着饭店市场上的非资本壁垒减少,市场变得更具有开放性。标准化或差别很小的饭店服务还有利于创造一个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在这一市场上,各个饭店企业共同面临着水平的需要曲线,只能获取资本的正常利润,没有哪一家饭店能够利用产品/服务差别来保持长期的垄断。(参见戴斌,1999)第三,饭店服务的标准化还有利于企业的市场扩张。因为标准化可以增加旅游者对产品质量和旅游效用确定性的预期,那些实行了标准化供给的饭店就很容易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并向更为遥远的市场扩大。同时,发育成熟的标准化饭店服务与管理模式还可以作为生产要素,通过管理合同、特许加盟等途径参与对饭店企业剩余的分配。第四,饭店服务标准化可以降低包括员工培训的人力资源成本。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力资源价值的上升,包括饭店业在内的人力资源成本会相应提高,而且旅游发达国家居高不下的员工流动率也在刺激着培训成本的上涨。而规模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与标准化服务相适应的程序化、成建制培训方式则会有效地降低培训成本。所有这些与标准化有关的原因最终都有利于饭店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并推动更多的饭店企业参与到饭店服务标准化的进程中来。

饭店服务标准化进程的第三个变迁主体是政府,在现实中表现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政府参与并推进饭店服务标准工作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第一,规范市场。通过标准化工作减少饭店与饭店之间、饭店与旅行社等旅游相关行业之间、以及饭店与旅游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来规范饭店市场秩序和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特别是促使饭店厂商之间的市场竞争手段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转向高层次的以质量、品牌、规模为核心的非价格竞争。同时也是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以市场手段管理市场行为,以使加强行业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第二,促进旅游产业化发展。标准化工作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促进旅游市场的扩大,并通过分工与专业化来促进旅游产业化的发展。第三,提高民族饭店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在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竞争国内化的今天,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力图通过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一方面加强在市场准入方面的管理力度,另一方面致力于提高民族饭店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第四,在现实中,政府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致力于标准化的促进工作可能还有为自己的管理权力寻求更大的“寻租”基础的动机。实际上,各国政府都在旅游业的管理标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国还成立了世界首家以整个旅游业标准化工作为导向的“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魏小安,1998)通过对饭店业的标准化促进工作,政府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一方面在客观上推动了整个饭店业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借以实现政府收益的最大化。

上述三个方面的力量在旅游市场上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作用,使饭店服务沿着“情绪化服务——经验型服务——标准化服务——个性化服务”的轨迹向前演进。

三、饭店服务标准化的发展趋势分析

所谓趋势,是指某一事物发展未来的总体走向,对趋势的分析则是建立在对历史进程与逻辑进程科学把握基础上的研究结果。既然我们说过饭店服务标准化是对制造业领域机器大生产方式的一次成功模仿,那么标准化的其发源领域的变迁规律就完全有可能成为我们预测饭店服务服务标准化发展趋势的有力依据。同时,旅游消费模式、饭店服务供给结构及其影响要素的变迁也在饭店服务标准化的演进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从理论上说,饭店服务标准化的发展趋势可能存在两个极端:完全标准化、完全个性化。完全标准化是指所有饭店向旅游者提供的服务项目和服务程序完全按标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生产,其更为极端的例子是完全由机器设备提供服务的“无人饭店”,即旅游所需要的各种服务都完全由店内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机器设备来提供。这样做的结果将是饭店产品价格与总体意义上的旅游者福利的同时下降。价格的降低是规模经济的必然结果,而旅游者总福利的下降则与可供选择的饭店产品的多样性减少有关。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下,消费者宁愿更多的货币选票分散在不同种类的产品与服务上,而不是与别人消费完全一样的产品与服务。另外,旅游者对饭店所预期的心理层面的需求如温情、尊重、社会交往等也因为无法重复和追溯而没有办法进行标准化生产。完全个性化的涵义是指饭店针对每一个旅游者的每一项需求都提供完全个人化的服务项目和服务方法。这样做结果或者是饭店的生产成本过高无法运作——个性化会导致规模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内在基础的丧失,饭店业主也就无法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或者是旅游饭店对消费者实行一度、二度甚至三度的价格歧视,完全攫取旅游者的消费者剩余,导致市场萎缩以至消失。(Stigler,1987)所以这两个极端的情形只是理论假设意义上的,在饭店服务标准化的进程中根本不可能成为现实。或者说,在服务产品生产中,由于员工行为本身就构成产品的组成部分,消费者与生产者在对服务消费的过程中存在着即时的到动关系——饭店员工的服务行为会对旅游者的心理产生影响,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也会对饭店员工的进一步行为产生影响,所以现代饭店业的机器替代率天然地低于制造业。而产品的标准化又是机器生产的函数,即机器对人的替代率越高,产品的标准化程度越高,所以饭店服务的标准化程度必然会低于工业产品的标准化。

附图{略}

图的下部为饭店服务标准化的影响要素区,中间圆形部分为要素作用区,上部为标准化演进区。

饭店服务标准化的逻辑进程示意图

在未来的一个可以预见的时期里,影响饭店服务标准化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者消费模式变化的影响。表现在旅游者在消费饭店产品的过程中追求个性化与生态化取向。个性化取向是指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想地,去设定自己与外界的人与事物之间的距离,并珍视这种距离的间隔,不过分为事物所累,自我创造一种成年人的生活。这种不过分注意他人的思想,选择适合自己的消费方式,将会使今后的旅游消费更加合理化和智慧化。生态化取向的主题主要体现为通过对饭店服务有针对性的选择来表达消费者对环境、自然和社会的关注,他们开始认识到对环境和社会的一味索取、恣意铺张并不能够使自己的消费需求得到最大满足,消费者需要在需求层次性和正负性两个方面求得均衡。

2.信息技术(IT)的影响。计算机网络技术革命性地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时间与费用,使得饭店管理人员实时把握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信息,并据此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成为可能。在网络技术还没有出现以前,旅游者的需求满足过程要通过“旅游商——零售商——批发商,设计与生产服务产品——组团社——接待社——旅游者”这么一个相当长的流通环节,旅游者与旅游厂商之间的职责分明(旅游者是消费者,旅行社,旅游饭店是生产者)。由于信息费用的昂贵,旅游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只能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加以实现。体现在服务上是基本上把旅游者的需求同质化,推行标准化服务。也可以说,在这一时期,供给与需求双方对服务个性化是“非不为也,而不能也”。以INTERNER为代表的IT革命,极大地减少了旅游者与旅游厂商之间的信息传递时间与费用,旅游服务从需求的产生到满足之间的环节大幅度减少。其极端的例子是“旅游者(通过网络)提出需求——旅游厂商设计并提供相应服务——旅游者评价”。这样,旅游服务的个性化就成为旅游主体之间“既能又为”的事了,或者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如果消费需求信息从旅游者到饭店厂商之间的传递时间和费用都有足够低,那么,针对每一个饭店产品的消费者都提供相应的VIP,或者说VIP服务的普及化将成为现实。实际上,饭店预订系统的广泛应用已经预言着这个消费时代的到来。就这个意义而言,包括饭店服务在内的旅游服务的个性化就是建立在IT基础之上的服务的直接化。

3.饭店集团的发展态势的影响。在买方市场态势下,激烈的竞争促使旅游厂商都在努力创新自己的服务产品,而标准化的生产过程只会增强饭店产品的同质性,扩大整体意义上的市场规模,并不能扩大某一特定饭店企业的市场份额。因此,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各大饭店集团纷纷通过个性化服务来寻求自己的产品特性,形成市场“卖点”,从而保持竞争优势。由于饭店集团本身的市场优势所导致的示范效应与竞争压力,又会推动更多的饭店企业加入到个性化服务的行列中来。

从现实来说,饭店产品标准未来总的发展趋势:以国际饭店业惯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基础,以企业标准求发展,以个性化服务求创新。具体来说,饭店产品生产的标准化进程在未来的一个时期将会呈现以下特征。

1.市场细分化与经营全球化并存。越来越多的饭店集团会着眼于全球旅游和休闲市场,针对某一个或几个目标市场设计相应的个性化产品,充分发挥“小即是大”的发展战略,以网络规模换市场空间。在个性化消费观念主导下的今天,某一个国家、某一地区的细分市场的容量是很小的,而把全球的特定目标市场加总在一起,则会是一个很大的数字。通过对这些累加的目标市场的营销活动,企业就可以继续维持规模化运行。这一趋势将进一步推动饭店集团规模的扩大,饭店企业之间的购并与战略盟会呈现加速发展之态势。

2.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饭店的饭店,特别那些大型的饭店集团可能会采取“服务项目个性化,服务过程标准化”的竞争战略,以适应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饭店企业还会致力于企业标准品牌化的建设,以加大企业和产品品牌在旅游市场上的区隔度。

3.高科技与高文化相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科技成果将被引进饭店业,如卫星电视、网络接口、智能客房系统、虚拟娱乐等,从而导致服务过程的高度技术化。但是旅游消费内在的文化特性又会要求饭店企业在提供个性化服务时强调高科技与文化的有机融合,毕竟由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过程所产生的诸如温情、尊重、沟通等感受是暂时离家的旅游者无法从纯粹的科技中获得的。

4.硬件标准化、服务个性化。服务模式将由过去的分块服务转化成为“包价服务”——即过去是客人分别进行产品的购买,而今这种购买将由全过程的服务代办来实现。这一服务形式过去在旅行社实行过,在饭店当中只对VIP客人实行和对某些团体活动实行。今后的趋势将是:对散客、任何集体活动(包括会议和旅行团)都将实行这一服务形式。这也是国际饭店业最为成功的一个服务模式:如一些饭店实行的“金钥匙”制度、贴身待从服务、全权代办服务等,均已证明是体现服务中“便利性与效率性”基本原则的好方法。

中国旅游饭店服务在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应该以标准化为主、个性化为辅。这是因为国内旅游者才是我们旅游饭店业的主要消费支撑力量——在这个意义上,“攘外必先安内”是正确的。在现实消费能力的制约下,国内旅游者多为价格敏感者,或者是饭店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比较大。旅游饭店实行标准化旅游服务战略,可以实行规模化的市场扩张,降低平均成本,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个性化服务主要用于特定细分市场的服务项目设计,用以支撑企业的品牌战略。标准化与个性化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只要旅游者的需求和企业内部的资源结构、战略目标等因素变化,标准化服务必然面临创新。即对某些特定目标市场的旅游者提供具有个性化的服务。而个性化的服务项目成熟以后,必须以制度的形式通过标准化的服务程序与服务标准加以固化。

【参考文献】

1.戴斌、杜江,“论分工与交易理论对旅行社职能的解说”,《南开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2.戴斌,《现代饭店集团研究》,中国致公出版社,1998年。

新标准范文篇9

关键词:桑蚕干茧;新标准;质量监督检查;作用

1新标准在桑蚕干茧公正检验中的作用

2003年,我国的《茧丝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第28号令)明确规定“国家推行茧丝质量公证检验制度:桑蚕干茧销售逐步实行质量公证检验”。我国推行桑蚕干茧质量监测新标准的目的在于:首先是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买卖市场。通过对桑蚕干茧质量监督管理的制约作用,市场会逐渐形成一个完善的、合理的质量监督制度。能够对进入市场的桑蚕干茧的质量进行划分,规定质量的不同等级,从而制定不同的价格。其次是国家对于桑蚕干茧的市场质量能够进行有效的监控。通过国家对桑蚕干茧市场质量的深入了解,能够确保我国丝绸行业的稳定发展。根据《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和《茧丝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桑蚕干茧公证检验实施的主体是专业纤维检验机构,而不是那些带有商业性质的检验机构。所以对专业纤维检验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纤维检验机构需要加速完成关于桑蚕干茧质量监测实验室的建立,同时还要根据国家要求再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的操作规范和实施细节的规章制度。配备相关仪器以及专业人员,从而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监控实验室。

2新标准在桑蚕干茧质量监督检验方面的作用

在新标准执行之前检验方法是比较落后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检验仪器比较落后。这会导致存在很多误差,所以最后的报告并不能很准确地反映事实;二是在新标准执行之前检验多以人工为主。检验结果误差比较大。基于此,导致在新标准执行前检验工作难以执行。而在新标准颁布后,为检验提供了很大的便捷。因为新标准的颁布提供给检验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及对质量的科学表述,使得检验过程的误差非常小,而小的误差能够准确地反映现实的实际情况。可以说,新标准的执行是检验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标准。专业纤维检验机构应该定时对本地的桑蚕干茧进行质量监督。设置定期抽查的管理制度,从而真实有效地掌握市场动态。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提供真实数据,并且可以建立一个动态监管数据库,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更直观的看出本地区存在的问题。

3新标准在桑蚕干茧质量监督检测服务领域的作用

我国推广的桑蚕干茧质量监督检验的新标准主要是指清洁、洁净指标,毛茧出丝率指标,解舒丝长指标,万米吊糙指标几部分。其中,毛茧出丝率指标是能够反映原料茧消耗的唯一指标,也是影响市场蚕交易价格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解舒率也是衡量茧丝离解难易程度的指标,解舒率高,表示茧丝容易离解,利于丝厂缫丝,反之则表示茧质差。万吊指标对缫丝生产效率的影响大,通过提高万米吊糙各型号指标值的下限规定促进干茧生产加工质量的提升。新标准将万米吊糙分型Ⅰ至Ⅴ型指标的临界值分别由3、5、7、9次调整至2、4、6、8次。而且新标准对去除清洁指标作为分级规定,根据GB/T1797-2008《生丝》的规定对洁净级别进行了划分。专业纤维检测结构要充分利用新标准提供的各种优势指标,为各个企业提供最专业的检测服务,为顾客提供最公平、最科学的检测结果,才能够通过结果进行一些改变。通过检测结果,企业加强改进,从而带动当地经济水平发展。所以,质量监测是非常重要的,应给予重视。

4新标准在桑蚕干茧质量监督行政执法方面的作用

在桑蚕干茧质量监督新标准执行前的标准是没有对质量标识进行严格规定的,而桑蚕干茧质量监督新标准已经根据我国的《产品质量法》对包装和质量标识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法律规定,对于今后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有了依据。比如,如果市场有不合格或是不按照法律执行的产品出现时,就可以通过质量监管局进行惩罚,防止以次充好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对于一些心存恶意的不法分子,新标准的出现也会为他们敲响警钟。对于消费者来说,在质量方面更多了一层保障。同时,对于销售市场来说,恶意竞争现象也会随着新标准的执行不断减少。

5结语

桑蚕干茧质量监督的新标准是在针对我国现行问题及现状的情况下结合质量管理、行业管理等因素提出的新方法。桑蚕干茧质量监督的新标准的提出对于很多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桑蚕干茧质量监督新标准的严格执行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桑蚕干茧质量监督新标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不断进行改进,设置一个完善的质量监测标准,人们能够严格按照新标准来监督桑蚕茧的质量监督问题。

参考文献

新标准范文篇10

彭圣钦说,相对于“九五”标准,新标准修改和新增的内容很多,从内容、形式到方法变化都较大,是对九五标准的完善和对国家标准的具体化,体现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协调、以人为本、促进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的指导思想。

安全第一

彭圣钦介绍说,新标准明显侧重于安全,对住宅安全涉及到的结构安全、消防安全、防盗安全、用电用气安全、构造安全这五方面都作了细化的规定。其中结构和消防安全,增加了专门的篇章;对“公共部位设计”、“燃气设计”和“电气设计”中涉及安全问题的楼梯、连廊、电表箱,热水器等问题也作了具体的规定。

因为错层对结构和抗震都不利,而现实中存在着“错层房”扩大之势,《标准》在这一点上倾向很明显:不能为错而错。新标准提出“卧室和卫生间之间不应设计错层”。“不应”是很严格的,设计人员务必执行。如果非“错”不可,就要按《抗震设计规范的补充规定》来设计。

关于消防,国家规范不具体,操作性不强,“九五”标准里也没有,新标准吸收了消防局的有关规定,将其纳入到建筑规范里来,用以指导住宅消防设计。例如对消防登高面,作了“塔式住宅的消防登高面不应小于住宅的1/4周边长度”等具体规定。

关于防盗,改变了原来的设铁栅栏的规定,改为“住宅底层的外窗和阳台门、开向公共部位或走廊的窗口下缘距屋面(平台)小于2.0米时,应采取防卫措施。”至于具体措施,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安全玻璃,美观一些的防盗栅栏,电子报警系统等等。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上海市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1)已于今年8月1日起颁布实施。和“九五”标准相比,新标准有哪些显著不同?设计人员在设计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日前,记者带着上述问题走访了新标准的主要编制者之一,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化办公室顾问彭圣钦先生。

注重环境

现在消费者在购房时除了重视功能,越来越注重居住环境,选择住宅就是选择一种生活的理念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标准》为此专列了“总体设计”一章,这是九五标准和国家规范里都未曾涉及的,也是体现标准人性化的地方。比如“居住环境”一节“高层住宅的小套、中套应有一个居住空间,大套应有两个居住空间能获得冬至日连续满窗有效日照不少于1小时”,和这条强制性标准相应的是在“套型设计”中另一规定:“小套、中套至少应有一个,大套至少应有两个居住空间向南或南偏东35度~南偏西35度。在特殊情况下,其朝向可南偏东45度~南偏西45度。套型设计应组织好自然通风。”这充分体现了《标准》对上海气候因素的综合考虑。彭圣钦指出:相对于“九五”标准中不管是大套,小套,对日照的要求仅限于一个居住空间,这两条标准显然是提高了设计的难度,但从设计住宅也是设计一种生活的高度出发,设计人员应力求做到。

人文关怀

标准对特殊人群考虑得更为周到,在“出入口”车节对老年人、残疾人使用的坡道数量占该类住宅出入口总数的比例作了细化规定:低层、多层住宅不应少于10%;中高层不应少于30%等等。

景观倡导

彭圣钦说,虽然新标准尚未编制专门的“景观”章节,但已体现出对景观的重视。如新标准吸取了目前有些规划较好的居住区的经验,提出了“围墙宜通透”的倡导,提倡住宅设计互为借景,扩大视野;另外对绿化率(30~35%)和集中绿地的设置要求也体现了标准对人文景观的要求;

对坡屋顶,《标准》提出:“低层、多层住宅屋面宜做坡屋面”,这里用的是“宜做”,也就是并不强求一致,一是考虑到防渗措施的多样化;再就是城市景观的丰富性要求。

细化方案

连廊究竟该从哪一层开始?跃层和敞开空间算不算楼层?这些“九五”标准里都没有明确规定,每遇到具体问题都要请科技委认证。新标准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细化的方案:关于连廊,“下列住宅应设置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连廊:十八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当每单元设置一个防烟楼梯间时,应从第十层起,每层在相邻的两单元的走道或前室设连廊……”,关于公共用房,“建筑高度不超过54米的塔式、单元式住宅,当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式住宅或底层设有敞开空间时,在满足结构、日照的条件下,可按实际层数减去一层后对照本标准的其他条文的规定设计。”类似与这种细化的规定在标准中还有很多,旨在减少不必要的认证和扯皮。

鼓励创造

彭圣钦特别强调,标准的编制只是提供一个大的规范,考虑到新技术还在发展,新的产品和新的结构形式还要出现,所以新标准尽量体现出前瞻性,不会束缚新技术的发展。这反映在《标准》的用词上,尽量少用强制性的条文,能够用“应”不用“必须”,能用“宜”不用“应”,让设计人员有回旋的余地,鼓励有创意的设计。但彭圣钦提醒设计人员注意:不要因《标准》在很多地方用“宜”就忽视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不去执行,小而言之,专家在制定标准时已充分考虑了《标准》的可行性,认为是可以做到的;大而言之,用《标准》指导设计将有助于设计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