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21:54:05

无人机

无人机范文篇1

关键词:无人机;无人机安全法;公共安全

维护社会运行环境和秩序的稳定,保护公民生命和财产免受侵害,是地方政府日常行政管理的首要任务。由于民用无人机技术和应用的特点,其在日常生活中所潜含的公共安全风险,随着无人机应用的普及,日益引发民众和政府的关注和担忧。在国内,2017年由于成都双流机场发生严重的无人机干扰机场正常航班的事件,将这一担忧推向公共舆论的焦点,并促使各地将无人机飞行活动作为公共安全的重要监管对象予以关注。随后四川、广东、重庆、郑州、深圳等地相续出台了一系列无人机监管地方性政策。从公共安全的角度看,目前这些监管政策和立法举措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各种监管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依然面临各种困境,其科学性和有效性也饱受争议。但分析各地在无人机监管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其监管措施,依然可以为中国无人机安全监管的立法和实践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一、无人机监管立法的共同难题

无人机的监管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同时,立法难、监管难也是世界各国在无人机监管上面临的共同难题。首先,现代无人机是航空飞行及无线控制的全新技术,已经超出了传统的航空监管体系力所能及的范围,是公共安全一个全新的监管领域。多年以来,世界各国通行的传统航空管制技术已经十分完善,并形成一套有效的监管体制。比如在飞行器适航、空域划分、机场设置、航线规划、位置导航、驾驶员培训等方面,航空界已经建有完备的标准体系。但现代无人机集成了现代航电技术、无线通讯技术、传感和定位技术以及智能控制技术,在外观体积、飞行控制、飞行特性上与传统的飞行器有着显著差异。多年以来,各国通行的基于现有的民用航空技术的航空管制技术、经验和体制,并不能适应这一新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变化,明显滞后,存在诸多监管盲点。第二,相比传统的飞行器,现代无人机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领域。由于无人机飞行灵活、成本低廉,目前无人机已经从最早的军事战场,走向警用巡视、影视拍摄、抢险救灾、农林植被、气象探测、地质勘探、电力检测、快递运输、竞技娱乐等各行各业,成为真正的跨界工具。同时,由于无人机操控简单,甚至无需培训,到手即飞,因此,除众多机构外,民用无人机还拥有数量庞大的个体使用者,其飞行活动也更为多样。传统的定点、定机、定人的监管方式在人力和物力上都无法应对众多的无人机飞行活动。第三,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兴的跨界工具,其监管立法涉及到各个方面。公共安全是监管的首要和重要考量,同时还涉及到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民众权利和社会伦理等多维度问题。以美国为例,美国是现代无人机技术研发与应用的领先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现代无人机技术便引发社会关注和立法思考。以《2012年美国联邦航空局现代化改革法案》签署为界,随着民用无人机应用的迅速崛起,民用无人机对公共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威胁、传统航空监管体系与无人机技术的融合与冲突、公共安全保障与宪法民权保护的矛盾、强化监管与促进科技发展的对立、以及联邦航空局的具体监管举措等等,成为大众新的议题。正因为无人机监管涉及多方利益,直到目前为止,作为主管机构,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在无人机管理上依然举步维艰,还处在不断摸索和试验之中[1]。第四,就国内而言,中国无人机的监管还面临着两个突出的问题和压力。一是相关法规缺失、立法滞后,无人机法规的制定缺乏完善的、高效力的航空“母法”的支持。无人机立法本应有高位阶的《民用航空法》、次位阶的“通用航空法”支撑,但实际情况是,我国通用航空相关法规,缺失而零散;而行业最高效力的《民用航空法》颁布多年,虽经修订仍不尽完善,存在诸多“真空”环节。对新兴的无人机监管,已有的行业法规无法提供直接而有效的支持。二是国内无人机的监管还需顾及无人机产业发展,需要在公共安全和技术创新之间取得平衡。我国是无人机大国,研发和应用水平居世界前列。作为“科技创新、智造中国”的先进代表,无人机产业的顺利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提升,迫切需要良好的监管环境。如果无人机法规的缺失和监管措施的不当,势必会对我国无人机行业产生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之下,出于保障公共安全的迫切需要,各地无人机监管政策的制定和施行,其面临的困境和压力显而易见。

二、从“禁”到“疏”:地方监管思路的发展

尽管面临困难,但无人机飞行的无序和监管的长期缺失,势必给公安全带来巨大隐患。而以保障公共安全为目标,将各类无人机纳入监管范围,积极探索并逐步完善无人机监管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应是各地政府守护一方平安的应有责任。近年来,各地政府和管理机构在实践中做出了一些尝试和努力,并逐步体现出从简单“禁堵”到科学“疏导”这样一种发展和进步。如果仅从公共安全的角度看,限制乃至禁止无人机活动是最直接的方式。事实上,各地早期的无人机监管实践中,简单地“一禁了之”是最常见的做法。应该看到,在重要党政会议、国事活动或公众庆典期间,实施无人机临时禁飞管制,是一种有效而合理的方法。但如果在日常管理中,依然遵循这一思路,势必会压制无人机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妨碍民众使用新技术的权利,其结果反而容易导致无序飞行增多,安全隐患加大、民众担忧增加。科学的策略应该是宽严结合、禁放并举,在公共安全和技术应用之间寻求合理平衡。从近年实践看,各地出台的管理措施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共同的进步。(一)强调无人机使用者的责任和资质,明确无人机实名登记、驾驶员资质要求和飞行计划申报等基本要求目前,中国民航局已经陆续有《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轻小型无人机运行(试行)规定》、《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等相关文件。各地从公共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明确和突出了其中的一些重要条款。如2017年8月四川省政府的《四川省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管理暂行规定》重申:“民用无人机所有者应当按照民航部门规定登记姓名、有效证件号码、联系方式、产品型号、产品序号、使用目的;单位应当登记单位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者组织机构代码”;“民用无人机操作人员应当依法取得与飞行活动相对应的驾驶员资质及证照”;“民用无人机在管控空域内飞行,应当依法向飞行管制部门提出飞行空域和飞行计划申请,经批准后实施”。广东省公安厅在2017年7月的《关于加强无人机等“低慢小”航空器安全管理的通告》中,同样强调:“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使用无人机等‘低慢小’航空器,须遵守有关法律规章和管理规定,履行适航资格、飞质计划申报等相关手续”。(二)突出公共安全防护重点,划定无人机禁飞区域2016年9月,西部战区空军参谋部、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民航西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四川省公安厅四部门《关于加强全省军民航机场净空区域安全保护的通告》,规定:“严禁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在全省军民航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未经军民航职能部门批准,进行无人机、航空模型等飞行活动”。这是国内较早出台的保护特定区域安全的无人机禁飞措施。2017年5月,成都市公安局再度《关于加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净空区域安全保护的通告》,重申了这一规定。考虑到目前我国无人机法规和管理力量缺失下的监管困境,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公共安全为目标,突出重点,抓大放小,对公共安全重点区域实行无人机禁飞管制,是一种保障公共安全的现实选择,也是一种有效途径[2]。在新近出台的地方监管措施中,都把禁飞区的设置作为重要内容。如上述四川省的管理规定中,明确划定了民用机场、军事管理区、监狱、发电厂、铁路和高速公路、超高压输电线路、大型军工、通讯、危险化学物品生产储存、物资储备等重点防控目标等地方为禁飞区域,未经批准,禁止民用无人机在区域上空飞行。而在2017年9月深圳市人民政府的《深圳市民用轻小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无人机的禁飞区域的划分更为全面,将市区党委和政府、军事管制区、大型活动现场、交通枢纽、火车站、汽客运、码头、港口等,都增列为未经批准不得飞行的无人机禁飞区。在公共安全的重点和核心区域设置无人机常规禁飞区,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不仅必要而且可行性高,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无人机活动可能带来的公共安全风险。这是各地无人机监管措施中,最为可行和有效的方法。(三)宽严结合,分类管理,有效疏导无人机飞行需求不同于传统的航空飞行器,无人机技术发展快、种类多、应用广、用户众多。因此,不能简单地套用已有的传统航空监管方式,而是要更多地从无人机应用的特点出发,对不同的无人机、不同的应用以及不同的用户,实行分类细化管理。这一点,在四川省和深圳市新近的管理规定中有着明显的体现。在众多轻小型民用无人机用户中,民众最为关心的一是驾驶员资质和证照问题,一是飞行申报和审批问题。在四川省的规定中,对驾驶员资质和证照作了特别说明:“操作空机重量小于等于4千克、起飞重量小于等于7千克民用无人机的”,“无需取得驾驶员证照”。同时,对全省民用无人机的飞行空域实行分类管理,划分为管控空域、报备空域和自飞空域。其中,报备空域和自飞空域的民用无人机飞行活动,“无需飞行空域和飞行计划审批”。而深圳市的管理规定本身即是专门针对民用轻小无人驾驶航空器,即“最大起重量大于等于0.25千克、小于7千克,并从事非军事、警务海关缉私飞行任的航空器”,并将其一般飞行活动,排除在飞行申报要求之外。同时,在禁飞区和限飞区具体范围的划定上,都是量身定制。有了这些科学和人性化的规定,可以大大减轻监管压力,将有限的监管力量集中在中大型无人机上,而且可以有效疏导用户众多的轻小型无人机飞行活动,在保障公共安全和维护民众权利之间取得平衡。(四)细化飞行规定,扩大管理范围,落实监管职责规范的飞行操控是减少飞行风险的前提。对轻小型无人机飞行活动,四川省要求服从飞行空域管理。其中,自飞空域内飞行,应当在驾驶员视距内操作飞行。而深圳市规定更为具体:昼间目视范围,半径不超出500米,相对地面高度不超出120米。飞行规定的细化,有助于飞行者自我管控,减少盲目飞行的风险。另外,无人机的安全飞行和飞行器本身的适航安全性密切相关。两地将无人机生产者纳入监管范围,并作了原则规定。深圳市要求无人机生产企业生产的无人机应当符合技术规范,如激活认证、卫星定位、自动返航、电子围栏、飞行记录、管理平台接入等。四川省要求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在民用无人机上安装飞行控制芯片、设置禁飞区域软件,采取防止改装或者改变设置的技术措施。不仅如此,两地还在管理规定中,明确了管理部门的分工与合作。如政府统一领导,建立分级联动机制;公安机关负责查处违法违规飞行;经济和信息化部门管理无人机研制生产者及其产品;工商部门负责无人机生产经营者的登记注册;安全监管部门将民用无人机安全管理纳入安全生产综合目标考核;海关依法对进境的民用无人机进行监管;协会负责自律和引导等等。初步构划起部门合作、社会共管的监管体制蓝图。

三、问题和立法展望

从无人机监管的立法进程看,在国家法律和行业法规尚不完备的情况下,各地无人机监管措施的推出,弥补了监管空缺,具有突破性意义。但比较各地相关法规的异同,其问题也是显在的。首先,部分地区依然不加区别地对待各种无人机飞行活动,对微小型无人机监管尺度过严,在实践中不具有可行性。以郑州为例,按2017年6月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低慢小’航空器飞行活动安全管理的通告》规定,“单位或个人‘低慢小’航空器需要升空飞行的,要向军队空管部门报批,经批准升空的‘低慢小’航空器要严格按照批准的时间、区域进行飞行;未经批准,严禁一切‘低慢小’航空器升空飞行。”如前所述,无人机种类众多,其中“低慢小”无人机因自身重量有限,其飞行安全风险可控。如果在日常管理中,不分区域,升空必报,势必会造成监管力量的极大浪费。同时,“低慢小”无人机有着最为庞大的个人用户群,飞行活动灵活多变,现有的监管机制根本无法应对,所谓的报批规定最终也只能形同虚设。相对而言,按无人机的种类、特性和用途,区别对待,宽严有别,抓大放小,在实践中将更为可行。以航空管制体系发达而成熟的美国为例。出于对公共安全的担忧,美国航空管理局一直努力将无人机纳入传统的航空管制体系中,严加管控。但在实践中,却因饱受非议而困难重重。其新近推行的无人机注册制度,也因遭个人用户起诉违宪而陷入困境。从实际出发,美国航空管理局目前只能对无人机商业应用管制,依旧保持严管态势;而对微小型无人机的个人飞行活动,则基本放开。地方对民用无人机的管理过严,根本上源于我国目前低空空域开放程度有限。国务院、中央军委于2010年了《关于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印发了《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低空空域逐步走向开放。对无人机分类管理,合理放宽微小型无人机升空条件,这不仅于公共安全有益无害,也有助于无人机产业的发展。其次,各地无人机监管的各种规章,相对于复杂而广泛的无人机应用,仍然是十分粗略而简单的原则性指南,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需要有进一步细化规定和可执行标准。否则在监管实践中,依然有各种缺失和模糊之处,并可能产生公共安全隐患。事实上,全社会范围内无人机监管的到位,需要有更高位阶、更高效力的无人机安全法。从公共安全角度看,无人机安全法应将保障公共安全置于核心位置,并由此整合和细化无人机安全的各个环节和具体要求。如无人机的空域划分、空域使用规则、无人机飞行规则、生产技术标准、所有者认证、驾驶资质考核等等。考虑到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关法律基础的薄弱、空域开放以及空管机制重构复杂性,无人机安全法的立法和实施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从这个角度看,目前各地政府和管理部分在无人机管理规章制定上所做的努力,具有先行作用,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BenjamynI.Scott.TheLawofUnmannedAircraftSystems:AnIn-troductiontotheCurrentandFutureRegulationunderNational,Re-gionalandInternationalLaw(AviationLawandPolicy)[M].KluwerLawInternational,2016.

无人机范文篇2

关键词:现代农业;植保无人机;应用优势

农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粮食安全则是确保经济安全和国家安稳的前提。农作物生长中,无法避免地受到病虫害影响,若想确保农作物健康生长,实现粮食增产增收,就必须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植保方式。在农业植保中,改进施药技术和方式,促使施药装备机械化,能大大提高病虫害防治效率,进而保障粮食安全,促使农民增产增收。因此,植保无人机就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农业病虫害主要防治器材,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植保无人机的优势

1.1高效且安全

农业病虫害问题由来已久,且通常具有来势汹、面积大的特点,农业病虫害防治面临严峻挑战。与以往的防治器械相比,植保无人机具有高效、安全优势,尤其是面对重大农业病虫害时,传统的人工防治方式难以取得快速、大面积的扑灭效果,但是植保无人机可以实现1334m2/min的喷洒面积,并且每次喷洒时间在10~25min,每次起降能喷洒的面积在4.67~6.67hm2,喷洒效率甚至可以超出人工百余倍,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病虫害的防治效率;植保无人机在空中作业,喷洒宽度通常在4~8m,可以与农作物保持1~2m的高度,能确保农药喷洒效果[1]。从安全性看,因为采取非人为接触的操作方式,较好地减少了喷洒过程中农药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更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1.2操作更便捷

植保无人机是现代农业高技术装备,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应用前提,以便利、高效、智能的理念作为研发方向,大大改变了其实际操作。因为其体积比较小,且实际操作中对场地要求不高,通常在田间地头就可以实现起降,大幅度提高了应用便捷程度,并且可以实现低空作业,操作人员在可视范围中进行操作,有效降低了控制难度。尤其是植保无人机在发挥自身功能方面有较大优势,可以根据农作物的需求调整精密,地理、环境及温湿度等因素都不会造成阻碍,也能根据不同农作物特点来调整高度、路线及喷洒浓度,操作和应用都更加人性化[2];此外,其定位功能也提高了操作便利性,此项应用包括了远程操作、自主定位及飞控导航等科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预设飞行程序,借助其自主采集GPS信息功能,以此达到自主喷洒、反馈信息以及作业评估等,令其操作更具便捷性和智能化。

1.3环保且成本低

植保无人机解决了农业环保问题。首先是其本身的环保和成本,相较于以前的作业方式,可达到节水、省药及降低附加污染的效果。有数据显示,采用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节水量可达90%,节省药量30%,还可减少农田土壤与水质污染60%,大幅度减少了理论农业成本与资源成本[3];其次是管理中的环保和成本,因为植保无人机属于高端农业装备,我国非常注重其大规模的应用管理,针对性地颁布了相关技术指标和应用规范,大幅度降低了农药滥用与过度使用等问题的发生率,并有效减轻了农业成本与环境污染,推进了农业稳定与持续发展;最后,在应用效果方面,植保无人机凭借科学的技术手段,其喷洒时形成的螺旋气流可以让喷雾具有更强的穿透力,直达农作物冠层深处,令留药面积最大化,能更均衡地发挥药效。

2行业现存问题

2.1价格偏高影响农户购机意愿

尽管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出现了农业合作社、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模式,但主要还是局限于小型农户,高昂的价格成为阻碍大部分农户利用植保无人机的一个重要因素,部分潜在客户也因价格高而打消购置念头。一旦植保无人机使用中出现部件损坏等情况,容易出现不能及时维修或维修时间成本较高的问题。由于植保无人机价格高,配套的保险制度不够完善,同时无人机生产厂家较多,各种零部件的标准不同,价格存在差异,所以比价困难。当植保无人机损坏或出现事故时,因为无法确定损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理赔结果[3]。

2.2农机补贴政策需实时调整

当前应用最广泛的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单机通常价格在3万元~6万元,油动植保无人机单机价格一般在15万元~20万元。在我国推行土地流转政策之后,据了解,各试点省份植保无人机购置补贴总量控制在1000万元之内,各档产品补贴金额不超过此产品在2017年市场销售均价的30%,单机补贴最高不超出3万元[4]。如湖北省农业厅颁布的《湖北省2018-2020年植保无人飞机购置补贴试点实施方案》,对植保无人机补贴做出了部署,尽管近些年政府部门针对机械购置方面补贴政策,然而对一些规模化植保无人机应用企业来说,还需要政府加大资金、场地、税收等方面的支持。植保无人机的市场前景广阔,相关补贴政策也需实时调整。

2.3配套服务与人员培训不完备

行业实力不均、相应服务不足是国内植保无人机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个难关,我国各地区都有植保无人机制造企业,然而有关配套产业链分布不均,当农户遭遇产品损毁问题,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维护或维修时间成本极高;另外,植保无人机保险服务近两年才兴起,尚需加强与改进,为行业发展提供保障。人员操作不当也会令无人机出现问题,当前无人机操作员的培训通常是由生产制造企业负责,缺少标准化的流程与教学体制,培训质量无法保障,真正达标的操作人员较少[5]。《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推行后,国内无人机驾驶就正式进入了持证飞行状态。然而,此项规定是临时性管理规定,培训机构、培训标准以及执照等级等问题还需加强明确。

2.4无人机产品通用性不足

当前,植保无人机主要作业区域基本是在东北、华北、新疆等地,这些地区地势相对平坦,因而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6]。然而,我国地形地势复杂多样,一些地区因为地形因素而导致植保无人机无法投入使用,还需加速研发通用型无人机产品。

3建议与对策

3.1提升植保无人机的应用实效

为切实提高现代农业发展中植保无人机的利用价值,在具体的应用推广当中,植保部门需要加强与无人机制造企业及农户间的合作,组织植保无人机应用推广专题研讨会,全面分析植保无人机的各项功能与各种农作物间的关系,同时对喷洒作业程序加以尝试探索,健全无人机应用参数,提升其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实效[6]。

3.2增强植保无人机的技术性能

通常情况下,植保无人机是通过蓄电池提供动力,为保障无人机的工作时间最大化,需要提高蓄电池的性能与容量;其次,在植保无人机设计上,应改进其飞行控制范围,令其具有扬肥、打药、抛秧为一体的性能,从而提高植保无人机现代化与智能化性能[7]。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必然趋向规范化,植保部门需要和无人机生产制造企业密切联系,研究出载重更高、效果更佳的植保无人机,保证农药喷洒更具高效性和精准性。

3.3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与扶持职能

政府需提高植保无人机应用于现代农业的扶持力度。一方面,要为相关生产企业提供科研支持,针对性地加大技术、投资、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促使企业不断革新研发,以减少成本投入;另一方面,政府还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推行农机补贴政策,引领农民积极应用植保无人机[7]。

3.4强化操作人员团队建设与培训

要想确保植保无人机的大规模应用,离不开大批高水平的操作人员。积极开展人员培训工作,可以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实际操作水平。当地政府需要注重植保无人机操作人员的培养,定期选派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学习,也可以集中开展培训活动,为乡镇操作人员提供学习机会[8];有效发挥无人机制造企业的指导作用,生产企业应配备专业性的指导技术资料,全面详细讲解无人机的操作流程,为操作人员提供相应的视频指导,提高其实际操控能力;此外,生产企业还应下派专业人员上门指导,对操作人员的有关行为与操作流程严格要求,尽量减少植保无人机的故障率,增加其使用时长。

3.5明确植保无人机管理制度体系

当前,无人机植保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政策法规与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此外,一些监管部门对于自身职能不明确,一旦出现问题,各部门间互相推诿,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生产活动。为有效处理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应加强并重视无人机监管,进一步优化与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同时明确各部门的监管职能,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植保无人机管理体制,保证无人机从研发生产到实际推广应用更具科学性,为现代农业生产活动提供强力支持[8]。综上,由于植保无人机产业化的推进,相应的技术、操作人员、设施保障等也需要不断加强,其应用逐渐向精准化、智能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在当前创新发展的形势下,应加强建设农业航空标准,促使现代农业航空市场规范化,以此实现现代农业航空服务生态圈的良性循环。今后,还需强化植保无人机核心技术的研发工作,以此提高其操作性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王光轶.论植保无人机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优势[J].湖北农机化,2019(6):3.

[2]王晓凤,胡文祥.植保无人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21):30-31.

[3]孔永祥.浅析农业植保无人机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发展前景[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9(3):55.

[4]飞防植保无人机享受国家补贴[EB/OL].农资报[2017-09-28].

[5][1]李欣雨,温晓鑫,葛宜元,等.农业植保无人机发展现状及趋势[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7,8(55):7-10.

[6]叶海丝,黄育栋.论植保无人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9,50(10):34.

[7]李俐娜.浅谈植保无人机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9(5):111.

无人机范文篇3

【关键词】消费级无人机;法律规制;问题

1引言

说起无人机,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军用无人机或者供大家操作娱乐用的无人机。其实,无人机在我们生活中起的作用远不止这些。近几年,我国无人机行业发展呈井喷式状态,预计到2023年,国内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77亿元。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全球无人机市场空间发展得更为广阔。到2020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到达259亿美元。无人机科技的应用俨然已成了必然趋势。无人机已经应用到人类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航拍照相、环境质量监测、农业植被保护、物流速递等方面。除这些方面外,更令人惊叹的是,无人机在保险中的应用。无人机可用于保险中的实地勘察理赔环节,一些人工难以实物盘点的资产均可以采用无人机技术。综上所述,消费级无人机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使用已经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范围,无人机行业高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干扰航空的正常航运、窃取国家机密、侵犯个人隐私等,而消费级无人机在规制上存在着立法空白,因此完善消费级无人机的法制建设势在必行。

2无人机的概念及分类

无人机,顾名思义,就是指没有飞行员驾驶的飞机,并且飞机内没有乘客的一种航空器。近几年来,国际上对无人机的称谓产生了一些变化。FAA(FederalAviationAdministration)美国航空联邦管理局、DOD(theUSDepartment)美国国防部将无人机称之为无人驾驶飞机系统UAS(UnmannedAircraftSystem)。各国在针对无人机的分类也存在着不一致的情况。总体来说存在三种分类方法:第一种分类方法较为传统直观,按照飞行器的质量、飞行时速等直观方面分类。第二种分类是综合考虑整个飞行器的整体因素,为大多数国家所沿用。第三种是按照航空器适用的空域进行分类。我国最先对无人机进行分类的文件出自2015年底民航局的《轻小型无人机运行规定》,显而易见,这种分类方法采用了国际上的第一种分类方法。此分类方法一经公布,引起了学界的争议,有些学者认为此种分类方法不妥。相关数据指出,一家飞行器的质量与其产生的危害并不成正比关系,小型飞行器由于人们的疏忽往往会造成比大型飞行器更为严重的后果。有关学者建议采用第三种即按照空域进行区分的分类标准。[1]

3消费级无人机法律规制现状

从立法的效力来看,排在首位的当属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是唯一一部针对民用航空的法律。《民用航空法》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即1995年10月30日审议通过并于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正。其中修改的条款为第174条关于工商部门审批顺序的问题。也就是说,草案的修改并未实质性的涉及消费级无人机问题的实质。排在法律效力位阶之下还存在着不少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文件。下面本文仅列举几个有代表性的规章制度。2018年1月26日,民航局印发了名为《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的部门规章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条例旨在为规范消费机无人机正常的飞行活动提供法律依据,维护社会公共安全。该条例基本明确了各种类型的无人机建议飞行的区域,规定了无人机想要申请隔离空域需要满足的条件,可以说是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消费级无人机发展的需要。2018年3月6日,民航局公安局刊发了名为《民航公安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为精准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严重打击各类黑飞行为,促进军民航空业的快速发展。《裁量基准》中规定:对在机场禁飞区非法飞行航空器的,以危害飞行安全罪惩处;对在警戒现场等特定敏感区域飞行航空器的,以妨碍执行公务罪论处:在重大活动封闭期间飞行航空器的,以寻衅滋事罪论处。除了针对黑飞现象,还将无证飞行无人机、冒名顶替飞行他人无人机、不正确操作无人机导致的侵权行为一并纳入惩罚范围,扩充了消费级无人机立法的范围。

4我国消费级无人机法律规制缺陷

4.1部门规章较多,效力太低。根据上文提及,具有法律效力的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一部,而这仅有的一部中仅在第十章部分涉及无人机,之前处理同类案件的时候只能比照其他法律的类似规定。但是无人机航空器在构造上与其他航空器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一味照搬运用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造成了在很多方面上无法可依的局面。消费级无人机具有飞行简易便捷的特点,和其他相比较为烦琐的航空器本就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相关立法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很多部行政规章、部门法规接连颁布,又带来了法条与法条之间相互冲突的情况。在上位法没有规定的情况下,同一位阶的法条相互冲突,造成了法律适用上的混乱。4.2缺乏立法成功经验的参考借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人机都属于新兴事物,产生和发展的时间短暂,对各国立法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都在摸索中前进。各国无人机发展起点不同,无人机技术发展进度不同,导致了各国针对无人机的立法状况不一。我国无人机立法本就处于落后地位,无人机发展速度又较为缓慢,尤其体现在低空领域配置不齐全的状况。我国面临的问题和发达国家不尽相同,无法借鉴或全盘引进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4.3缺乏实际可操作习惯,多停留于表面。根据我国的暂行规定,消费级无人机飞行高度超过120m质量达到7kg以上的要持证飞行,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个尺度很难衡量。消费级无人机持有人在购买前无人机的质量没有达到7kg,持有后自主进行改装,完全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的逃避有关持证飞行的规定。并且,该条款也未说明有权监管的主体,就算确定了有权监管主体,基于现在消费级无人机数量庞大的现状,想要有效监管只怕是有心无力。4.4禁止性条款较多,缺少对无人机持有者的保护。有治人则有治法,缺少了救济途径的法律是不完整的,是独裁的。根据一些地方性法规,例如上海市消费级无人机管理办法规定,凡是进行户外活动飞行的无人机,都必须持证上岗,不持证上岗的视为违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市民使用消费级无人机仅仅是为了娱乐例如航拍摄影等,而并非有一些特别用途,也无须掌握太高的专业素养。制定法规者的初衷可以理解,此举可以大大减少危害飞行安全事件的出现,但这样武断地一刀切,侵犯了消费级无人机持有者的合法权益,也限制了他们的救济途径。4.5法律规定内部逻辑性不强,未形成完整体系。如今很多国家的一些特别法的制定都是以特定的事件爆发为开端的,例如韩国的熔炉法等。目前,我国并没有发生因无人机产生的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案件。立法机关所受的外部压力较少,这也是立法进程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关于消费级无人机的立法大多零星分散于各个行政法规中,没有形成像其他部门法一样的单行法规。究其原因,一方面缺少立法经验,另一方面缺少经典案例的支持,也是可以理解的。相信等到消费级无人机行业发展得更成熟,更多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届时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

5由消费级无人机引起的真实案例

5.1违反航空秩序。2014年10月22日。北京某航空科技公司A某、B某、C某,随意操纵无人机开展测绘活动,导致多架航空飞机延误,给中国国际航空公司造成了直接损失多达十万元。随后,三人被依法提起公诉。检察院提起公诉的理由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据相关媒体报道,以往发生此类案件,都是以罚款或行政拘留的方式告终,这是首次因“黑飞”被起诉的刑事案件,体现出执法部门意识到规制“黑飞”行为的重要性。5.2侵犯公众隐私和商业机密。2017年5月22日晚,地点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幼师高等专科学校,该校一名男学生故意操控无人机接近女生宿舍区域,严重和侵犯了个人隐私。由于该行为较早被发现,尚不构成情节严重的情形,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不久前,明星霍建华与林心如大婚一事占据了各大新闻的头条,众多不明真相的网友去微博底下给卓伟留言,质疑卓伟的工作做得不到位。卓伟声称,由于两人的婚礼并非公开,自己派出去的无人机被击落。纵然公众人物需要容忍一定的曝光度,可是如此刺探别人的隐私也足以构成犯罪。5.3危害国家安全。近年来,无人机擅闯敏感区域的新闻频见诸报端,美国白宫、韩国青瓦台、日本首相官邸等安保要地都曾发生无人机侵入事件。事实证明,无人机正在成为不法分子窃取秘密情报、危害国家安全的新工具。需要指出的是,侵入上述要地的大部分属于消费级无人机。这些无人机的成本低,易于获取,操控简单,用户数量多,监管难度大,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给安保、保密工作带来很大压力。5.4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18年2月1日,深圳海关联合香港海关,破获一起重大走私案件。该作案团伙利用无人机在深圳香港边境走私电子产品例如翻新苹果手机等,以这种方法走私,海关也是第一次查处这种案件。依据海关的初步估计,涉案的犯罪团队预计达6个,犯罪嫌疑人24人,金额预计5亿元左右。这次缉私活动也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执法部门需要密切关注新动态、新手法,紧跟时代步伐。

6消费级无人机引起的侵权行为责任界定与承担方式

由于消费级无人机自身特点的限制,大部分由消费级无人机引起的案件中影响力较大的案件类型大多数属于侵权类型的案件。大致上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侵犯公民的隐私权;二是由于消费级无人机坠落等非正常情况下致人损害侵犯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三是由于消费级无人机坠落等非正常情况下致人财产受损的情况。由于消费级无人机对象的特殊性,不能全盘适用《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需从责任主体以及如何承担责任等方面具体阐释。6.1责任主体的认定。当出现消费级无人机侵权事件时,要想明确谁是侵权行为的相对人,首先就是要明确责任主体。根据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一般意义上的侵权行为责任人包括:实施侵权行为人、行为人的法定代表人及监护人、其他负有监管义务的人。由于消费级无人机在操作的时候为人机分离,出现实际控制人与所有者往往会出现不是同一人的状况。通常情况下,消费级无人机的使用者即是拥有者,拥有者可以推定其拥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承担对其所属的消费级无人机产生风险的义务。因此,消费级无人机所有人应为赔偿损失的第一顺序追偿人,应承担主要责任。当出现实际控制人与所有人不一致时,又可以大致分为几类情况。一是居于出租出借关系;二是通过非法渠道取得对无人机的控制;三是基于委托雇佣关系取得的控制;四是通过赠予买卖等有效措施使得控制人实际享有对消费级无人机的实际控制权的。这四种情况可以类比参照民法的相关规定,这里不再做赘述。6.2责任承担方式。首先确立了责任主体,接下来就要明确具体的责任承担方式,进一步讲,就是确定侵权责任主体该采取何种手段来承担自己的责任。下面本文将把侵权行为具体分成三类,具体阐释责任主体的承担方式。6.2.1涉及侵犯隐私权的。由于消费级无人机的不正当操作造成他人隐私权受损的,首先权利受到侵害的人应当责令侵害人停止侵害,避免受损结果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防止危害结果进一步扩大。当侵害结果已经发生时,首先,权利受到侵害之人可要求侵害人赔礼道歉。赔礼道歉是出于精神层面上的抚慰,可以对被害人起到安抚的作用,而且赔礼道歉也是《民法总则》中规定的一种责任承担方式。除了造成精神损害,若被害人因侵害人的行为造成了精神方面的损害,还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但前提是该损害必须要与侵权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且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6.2.2涉及侵犯空间权的。我国目前尚未规定关于侵犯公民空间权应该如何处理的办法,按照学理的说法,空间权属于财产权的一种,所以当权利受到侵害时,理应以相应的物质赔偿作为等价赔偿。但是鉴于我国目前还未确立空间权的有关规定,目前出现消费级无人机侵犯他人空间权的情况时,大多数人采取请求侵害人将其控制之下的无人机飞离属于自己的空间,停止侵权行为。侵犯空间权发生的时候往往也会伴随着侵犯隐私权,可以说两者存在着想象竞合的关系。当这种情形出现时,需要承担这两种行为带来的后果。6.3由于不正当的操作侵害生命健康权或财产权。致人财产受到损伤的,对受损的财产承担有限责任,即由该侵权行为直接导致的财产损失负有限赔偿责任,对间接引起的财产损失不强制要求,需结合当事人的情况具体分析,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至于不当操作导致被害人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被害人及其法定人、近亲属都有权利向侵害人申请赔偿。赔偿种类包括赔偿金、损害金、生活费、医疗费等必要性支出。因为有共通之处,这种处理方法与民事侵权案件处理方法类似。[2]

7完善我国消费级无人机法律规制的建议

7.1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提高立法效力。目前我国关于消费级无人机规定的条款虽多,但内容冗杂,互相重复抵触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分布不均,零星分散于各个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自治性条例,难以统一地进行管理。7.1.1制定消费级无人机全行业的通用标准这不仅仅是立法机构一方要做的事情,整个无人机行业都应该配合国家相关部门,对一些原则性的事项做出统一规定:例如禁止的飞行路线、飞行区域;航空高度、速度路程。硬性规定一些出厂必备装置,避免因消费级无人机装置上的差异而出现问题。7.1.2实行高标准的安全认证监管。消费级无人机自身安全的漏洞是引发事故的诱因之一,消费级无人机自身安全得到保障,将会大大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系数。在消费级无人机操作证书申请之前应加上对其安全性能的审核。类似我国产品强制检查措施,本文认为将消费级无人机纳入强制检查产品范围,设计一种专属的质量合格标签。生产消费级无人机的厂商必须取得这种标签,在取得质量合格标签之前,私自出售,将视为出售不合规产品。7.1.3建立网上注册登记管理系统以备查验。这一点可以向车管所学习经验,12306手机APP可以说是大大解放了车管所的工作量,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在相对人购买消费级无人机时,就应当对其所有的消费级无人机进行备案登记,具体记录无人机的型号、规格、所有人的真实身份。当消费级无人机发生侵权等事件时,肇事者逃匿的,可以通过无人机注册登记系统将责任主体找出,大大提升了处理效率。7.2明确执法主体,执法必严。目前消费级无人机的监管主体仍然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本文认为应该设置专门机构对无人机进行监管及相关案件的善后处理。生产销售环节中,消费级无人机与别的商品并无不同,因此由质检部门、工商管理部门进行监管并无不妥,并且可以减轻专门机构的压力。当消费级无人机生产出来,交付到所有人手中,接下来的工作就归专门机构管辖。7.3规范执法程序,建立复议复核监督体系。有治人则有治法,不对执法人员的权力做出制约与监督,将会造成权力的滥用,不仅起不到有效监管的作用,反倒会适得其反。并且设计一套可行的工作规章制度,确保高速有效运行。例如针对“黑飞”事件,往往是航空管制部门执行公务时最先发现,但是航空管制部门无权管辖,只能将此事移交给有管辖权的公安部门,可等到公安接手该案件后,时效性就已经丧失。因此,专门机构在制定工作章程时,尤其要注意与其他各部门的合作与联系,什么该管,什么该放,应当结合聚体事件分析。7.4实现高度的军民协同,有效打击犯罪。为了有效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有必要实施军民协同两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分为静态意义上的和动态意义上的。静态意义上的是指航空管制部门、公安部、工商管理部门、质检部门、生产销售上联合起来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动态军民协同指的是民航在其管理范围内实施对消费级无人机飞行范围、航线的监控,军航在民航管辖范围之外对消费级无人机进行管辖,避免了因职权范围的性质而产生使犯罪分子脱逃的情况。

【参考文献】

【1】栾爽.消费级无人机飞行管理[J].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2017(01):0032-06.

无人机范文篇4

关键词:军用无人机、作战应用、发展

1.引言

用无人机替代有人飞机执行高风险作战任务,是当今国际航天领域一个重要发展方面。无人机也称无人航空器或遥控驾驶航空器,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设备控制,或由预编程序操纵的非载人飞行器,拥有众多有人驾驶飞机所不具有的优点,可遂行各种作战和训练保障等任务,具有广阔的军事应用前景。无人机在近几场局部战争被大量地使用,而且在未来战场上的用途将越来越大,成为世界各军事大国武器装备发展的重点。

2.军用无人机的发展概况及作战应用

1909年第一架无人机在美国试飞;1917年,英国和德国也先后研制成功无人驾驶遥控飞机。无人机直接用于战争始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军侵越战争。最经典的无人机作战运用,是以色列人创造的。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沿苏伊士运河大量使用美制BQM-74C多用途无人机模拟作战机群,掩护战斗机超低空突防,成功地摧毁了埃及沿运河部署的地空导弹基地。在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军事行动中,以军派遣“猛犬”无人机,诱使叙利亚地空导弹基地的雷达开机并发射大量地空导弹,为摧毁该基地创造了条件。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美、英、法、加拿大和以色列等国的无人机纷纷亮相战场,用于中低空侦察和长时间战场监视、电子对抗、战况评估、目标定位、收集气象资料、营救飞行员和散发传单等,为多国部队实时了解战场态势及评估空袭效果提供了重要依据,对干扰、压制伊拉克防空体系和通信系统等也发挥重要作用。

3.军用无人机的种类与特点

3.1种类

目前从事研究和生产无人机的有美国、俄罗斯、以色列、英国和南非等近30个国家,无人机的型号已经增加到200种以上,无人机的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军用无人机的主要用途有:

靶机:模拟飞机、导弹和其他各种飞行器的飞行状态。主要用于鉴定各种航(防)空兵器的性能和训练战斗机飞行员、防空兵器操作员。

侦察无人机:进行战略、战役和战术侦察,监视战场,为部队的作战行动提供情报。

诱饵无人机:诱使敌雷达等电子侦察设备开机,获取有关信息;模拟显示假目标,引诱敌防空兵器射击,吸引敌火力,掩护己方机群突防。

电子对抗无人机:对敌方飞机、指挥通信系统、地面雷达和各种电子设备实施侦察与干扰。

攻击无人机:攻击、拦截地面和空中目标。攻击无人机携带有小型和大威力的精确制导武器、激光武器或反幅射导弹,对敌雷达、通信指挥设备、坦克等重要目标实施攻击以及拦截处于助推段的战术导弹。

战斗无人机:战斗无人机的速度将达到12~15马赫,既可用于对地攻击,又可用于空战,还可用于反战术导弹。

其他用途的无人机:无人机还可以用于目标鉴别、激光照射、远程数据传递的空中中继站、反潜、炮火校正和远方高空大气的测量以及对化学、细菌污染和核幅射的侦察等。3.2军用无人机的特点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迅速发展,军用无人机得到了空前的开发和运用。各国重视发展军用无人机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价格低廉,不惧伤亡。无人机设计构造简单、尺寸小、重量轻、使用方便、易于操作和维护,其研制费用、生产成本和维修保障费用与有人飞机相比要低得多,还可节省大量的人员培训费用。此外,随着一些高技术装备的问世和应用,无人机已经可以执行部分空中格斗、对地攻击等过去有人作战飞机才能完成的作战任务。

(2)隐蔽性好,生命力强。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论是体积、重量,还是反射面积都要比后者小得多,再加上它独特精巧的设计以及机体表面涂敷有隐形性能极好的涂料,使得它的暴露率几乎呈几何级数减小。无人机还不受人为因素,如过载因素的制约,因而可以最大限度地飞到适合其特点的速度、高度、航程等,也可以通过超加速升降、倒飞、急转弯飞行等方式,来增加隐蔽性和提高生存能力。无人机即使在较恶劣的气象条件下,也能非常有效地突入危险地区上空长时间实施监视与侦察,以获取各种情报信息,并能实时传输目标图像,夺取情报信息优势,从而掌握战争主动权。

(3)起降简单,操作灵活。无人机体积小、重量轻,其滑跑距离要比有人机短得多,要求也不像航母起降甲板那样严格。

4军用无人机未来的发展趋势

现代军用无人机的任务范围已由传统的空中侦察、战场观察和毁伤评估等扩大到战场抑制、对地攻击、拦截巡航导弹,甚至空中格斗等领域。无人机不仅对有人战斗机进行支援,而且在许多情况下起到替代有人驾驶飞机的作用。未来无人机将向以下五个方向发展。

(1)小型化无人机。充分发挥无人机成本低的特点,研制并大量应用小型化无人机,满足部队连、排级近程战术侦察的需求,完成战场监视、目标侦察、毁伤评估等任务。

(2)高空、高速无人机。高空、高速无人机需要新型的高空、长航动力装置,如液(气)冷式涡轮增压活塞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转子发动机等。它能比普通的无人机更快、更安全地执行侦察任务。

(3)隐形无人机。在飞行器的设计上采用隐形外形设计技术,在材料上采用隐形材料技术,并采用相位对消技术,减小被雷达、红外和噪音探测设备发现的概率,以提高无人机战场生存能力。

(4)对地攻击无人机。对地攻击无人机可分为一次性攻击无人机和可重复使用攻击无人机。一次性攻击无人机在执行侦察任务时,携带攻击型战斗部,在侦察过程中发现敌方临时出现的重要目标时可进行实时攻击,无人机直接撞向目标,实现“查打结合”,充分发挥了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减少因呼唤火力延误战机的可能性;可重复使用攻击无人机,指在飞机外挂战斗部,通常是主动或半主动寻的导弹,当飞机发现并锁定目标后,由地面人员发出攻击指令,导弹脱离发射架,飞向目标并将其摧毁。无人机返航后,可加挂导弹再次使用。

(5)空战无人机。空战无人机的智能程度要求更高。美国虽然曾对空空格斗型无人机作了一些研制试验工作,并取得一些成效,但空中机群格斗错综复杂,存在多机控制、操纵与指挥协调,以及无人机与地面火力的协同作战等问题。因此,研制空中格斗型无人机是一项较长远的研究课题。

5结束语

随着世界各国对发展无人机重视程度的增加,以及研制投入的加大,军用无人机的发展必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其未来应用领域会进一步扩大,装备数量越来越多,技术发展空前提高。

参考文献

1、周晓群,国外电子战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舰船电子对抗2003,26(3):6~9

无人机范文篇5

【关键词】无人机技术;测绘工程;应用

1引言

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无人机技术属于新兴测量技术,现已在现代测绘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无人机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利用搭载的各项遥感设备获取更多的影像资料,采集各项数据信息,完成各种环境下的测量测绘任务,有效地改善了传统测绘技术中存在的不足。除此之外,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中,无人机技术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无人机技术的应用优势

2.1监测的尺度大。在测绘工程中,检测范围的缩小有助于提升监测的整体效果,无人机技术可以在小范围内完成精准性高的监测工作。在科学技术水平快速提升的大背景下,无人机技术监测尺度不断扩大,使得工程测绘的范围得到了优化[1]。另外,无人机技术可以进行三维立体监测,获取更加直观的测绘结果。2.2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新时期的快速发展中,科学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无人机技术应运而生。利用遥感系统的无人机已融入很多领域测绘中,利用遥感系统能够针对无人机进行有效控制,计算机技术、图像摄影技术、无人机技术的融合,充分利用无人机进行测量,无须飞行驾驶员、地质科研人员在飞机中进行测量,为测量工作的安全性、可靠性提供了保障。2.3高分辨率、多角度的影像。通常情况下,无人机搭载的数码成像设备普遍是新型、高精度的设备,可以从不同角度完成摄影成像工作,如垂直角度、倾斜角度、水平角度。无人机技术可以在航拍地点,从不同尺度、角度进行拍摄,改善了建筑物遮挡问题,可以获取高精度的测量数据,但传统的测量技术很难实现这一要求。2.4数据处理成本低。与传统的航拍飞机相比,无人机控制系统相对简单,但无人机所需成本却约低于普通航拍飞机的5倍。通常情况下,无人机驾驶员只需要利用遥感系统在地面就能完成操作,无人机驾驶员上岗执照操作相对便利。通常情况下,无人机普遍选择轻质量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为后期维修、保养工作提供了很大便利。无人机技术属于新兴技术,搭载的影像处理设备相对较好,对硬件配置要求普遍较低,这就使得数据处理费用比普通航拍飞机有所减少。

3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现状

无人机技术主要是利用各种无线设备针对飞行器进行控制,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料。无人机技术的主要内容是无人机飞行器平台设备、高分辨率的数码传感器设备、GPS定位系统、数据处理分析系统[2]。无人机技术将计算机技术、GPS技术、信息通信技术、数据分析处理技术进行了融合,改变了传统地面测绘信息采集中遇到的问题,现已在很多领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4无人机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

4.1测绘工程实例。某公路勘察项目位于西北地区,测区范围约35km2,航摄利用GPS辅助空中三角级数的航空摄影,并使用无人机搭载高分辨率的数码相机进行拍摄,获取真彩数码航片,测绘成果主要是1∶2000正射影像图(DOM)、1∶2000数字线画图(DLG)、高精度的点云数据(DEM)。为了确保航摄范围满足技术要求,需要根据无人机航程,将测区分成15个架次飞行,各个架次可以覆盖3km2,整体飞行面积已超出摄区面积。4.2应用实践。4.2.1无人机航摄准备。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无人机普遍是小型设备,其承载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提高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拍摄效果,无人机需要搭载小型、轻便的设备仪器,尤其在无人机中搭载拍摄设备的过程中,常用的设备有激光扫描仪、CCD数码相机以及轻型光学相机。除此之外,无人机中还需要搭载相应的计算机设备,有效地处理、保存各项拍摄数据。4.2.2无人机外业采集流程。首先,在无人机技术测绘准备阶段,必须明确下列技术要求:(1)成图比例是1∶2000;(2)航向重叠是70%~90%,旁向重叠为70%~90%,摄区边界南北覆盖必须在像幅的30%以上,航线收尾位置需要根据超出摄区所在图幅边界外设置1条基线,架次间重叠保证在5条基线以上;(3)为了满足公路勘察项目设计、勘测要求,需要提高高程精度,使用大比例尺外业作业模式,其比例高于1∶1000;(4)相片地面分辨率是0.075m,最大要控制在0.12m。其次,技术人员需要明确航高,在使用数码微单相机拍摄的过程中,相机焦距是15mm,影像地面分辨率是0.064m,数字航空摄影地面分辨率直接关系着飞行高度,通过计算得到地面分辨率是0.075m,无人机需要飞行到250m的相对航高进行拍摄,确保航摄精度满足要求。最后,在无人机外业测绘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明确技术要求、航高,根据重叠率使用专业软件设计飞行航线,航线设计内容主要是飞行路线、定点拍照位置,技术人员还需要将设计航线输入无人机自动驾驶系统中,利用GPS进行导航,根据设计航线飞行,并在固定位置拍照。现阶段,数码相机在不断普及,现代航测软件算法有所更新,与传统的航测系统相比,无人机照相系统不需要云台进行辅助,在后期处理过程中可以纠正相片。并且,在地面位置布设相应的像控点,每张航片必须有3个以上的像控点,最终获取的数据主要是航片、对应航片位置信息、像控点的三维坐标。4.2.3数据处理。在该公路勘察项目测绘中,技术人员需要利用无人机获取更多的数据资料,严格按照相关步骤要求进行,数据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3]。

5结语

为了保证测绘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技术人员需要引进无人机技术,不仅要明确无人机技术的优势,还需要强化自身的无人机操作技术水平,掌握无人机技术的测绘原理、注意事项,实现无人机技术在测绘中的充分应用,这样才能够获取准确的测绘结果,确保后续工作的有序进行,为测绘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段云飞,杨跃文,阿茹娜.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有效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4):252-253.

【2】江世会.无人机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电子测试,2019(12):122-123.

无人机范文篇6

关键词:无人机技术;地质测绘;应用

无人机技术的应用离不开遥感技术,换句话说,遥感技术是使无人机得以发展的基础,最初的无人机技术以及第一架无人机都诞生于美国。近几年,随着科技的进步,使得无人机技术在中国市场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使用的规模和技术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无人机的设计将有助于现阶段的高科技应用在实际生产和行业中,正因为有了无人机技术,使得无人机技术从简单的地面遥控技术发展到现在,在各个领域都很受欢迎。这是无人机技术向远程电脑操作水平的飞跃。

1无人机技术说明

无人机技术又被命名为遥感技术,通俗来讲,就是一种新型的控制技术,它的应用要借助多种技术,其中包括遥感、通信和定位等诸多现代技术。无人机技术之所以能被广泛的应用,是因为它具有十分多的优点。例如,具有自动化、智能化等特点,被应用于的领域也十分广泛,无论是影视、农林业,还是军事、地理测绘等领域,都能够看到无人机的身影。目前,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无人机技术也随之得到了改进和发展,并且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无人机技术潮,使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现阶段全球科研所重点关注的对象。不得不说,这一技术对于任何一个领域或者一个国家而言都十分重要。从各个领域应用无人机技术的现状来看,无线遥感技术的研究确实得到了一定的突破。从而将无人机技术向前推进,加快了无人机的发展和应用的进程在无人机的软件更新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来完成,使得该工程变得更为简单,更为方便。再加上无人机体积偏小,部件由模块化构成的,这样的设计和组装,使其无论是在维修方面,还是在保养方面。都变得十分方便。因此,无人机技术得到了各行各业前所未有的关注,并选为要首选的作业技术,在完成工程测量、农田布局、航拍和军事勘探等工作中,提拱了极大的帮助。例如,提供了丰富且准确的信息和监控数据。使得我国有关部门在制定一系列政策和规范时,有了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2无人机遥感技术原理介绍

顾名思义,无人机就是一种不会载人的飞行设备,无人机的运行和工作是借助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主程序控制装置来完成的。正因如此,无人机具有无人驾驶的特性,再加上其体积相对较轻,所以也使得无人机本身具有灵动的操作特性。无人机遥感技术是指在无人机上装载一些遥感设备,如高分辨率数字CCD相机、激光器、扫描仪、轻型光学相机等设备。因为无人机的灵活性等特点,所以可以将远程操作无人机应用于一系列活动中。例如,困难的山区等都可以利用这种技术,从而更好、更方便地完成工作。无人机遥感技术还可以实时传输这些遥感数据拍摄的图像,保证拍摄数据的真实性。除效率高之外,在测绘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能够获得良好的高分辨率图像,无人机遥感技术就具有这样的优势,能够通过装载在无人机机身上的遥感设备获得高分辨率图像,这对于测绘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对于装载在无人机上的遥感装置有一定的要求,必须是一种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的数字遥感装置。该遥感装置应具有存储量大、性能好等特点,这样可以使无人机的操作更加灵活方便。

3无人遥感技术在测绘中的优势

3.1高速高效。无人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易于飞行的特点,使得其在工作操作过程中,具有方便灵活的特点,这一特点使得无人机在进行空中巡查和监测的过程中,可以快速移动,可以更快速地发现所要监测的区域的地形和环境,并且无人机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及时传输,从而可以及时制定相关方案。3.2灵活性。因为无人机不载人,所以体积比较小,主要是通过遥控程序来操作。载人飞机的遥感技术在无人机测绘空中飞行控制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通过人工程序的应用,能够对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做出判断,并及时做出反应,这就是无人机遥感技术的灵活性所在。3.3高分辨率图像和及时传输数据处理数据。遥控飞机能够获得高分辨率图像,这是卫星和大型飞机遥感技术所不具备的优势。此外,无人机遥感技术还可以对其拍摄的图像进行实时传输,这一特点保证了拍摄数据的实时传输的真实性以及图像的有效性,通过及时将图像传输回来,让人员技术处理数据,保障了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

4无人机航拍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

在将无人机应用在测绘工程的过程中,需要提前做好测量工作,对测量区域要提前进行相应的界定,与此同时,在确定无人机着陆点时,要给无人机留出足够的起降空间,只有将这些准备工作做好,才能顺利进行测量,才能得出满意的结果。4.1路线和研究领域。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对于无人机的飞行时间是有一定限制的,不会超过1h,起飞和降落的时间也计算在其中的话,那么总共留给拍摄的时间最多也只有50min,因此,要对航拍的时间进行控制,以免造成无人机无实际意义的能量消耗。为了将拍摄时间控制在50min以内,需要提前规划好无人机行驶的路线,以便保证最后能够拍摄出高质量的作业。与此同时,要想保证航拍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对测量结果的范围有个准确的定位,有必要对整个项目区域进行合理地规划。4.2建立测量区域控制网。为了提升测绘作业水平,首先便是建立并完善在测量区域的基础设备,尤其是监测网络。过去,某市在电力工程曾采用到无人机航拍测量技术。首先,要根据测量得到的地图规格建立同比例尺的控制网,在网络覆盖范围内建立好控制网。4.3处理无人驾驶航空器的航空摄像机数据。无人机航拍数据的完整处理过程:(1)校正图像比例尺(CCD畸变系数β)与图像坐标不同,对相机坐标进行测量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使用次数最为频繁的的软件是PixelGrid。此外,位图数据有效地保证了研究区域上所有DEM点与地形地物的切向一致。勘察单位以勘察区域为单位,建立整个勘察区域的正射影像,生成整个勘察区域的正射影像。

5结语

综上所述,分析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的应用无论是对于该技术的发展,还是对于该技术的应用,都起着促进的作用。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优势,应该加大对这一技术的重视度,与此同时,也要加大更多的施工单位对无人机技术的认识,这样才能加强工程测绘技术的应用性,从而实现我国工程测绘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太平,张海峰,白春平.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2016(32):276.

[2]陈仲明,蒋成文,周忠瑞,等.浅析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发展现状[J].科学技术创新,2018(4):15-16.

[3]许小园.在工程测绘中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的应用探析[J].低碳世界,2017(36):20-21.

[4]吴永亮,陈建平,姚书朋,等.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应用[J].国土资源遥感,2017(4):120-125.

[5]王子卿.无人机遥感监测系统的应用概况[J].农业与技术,2016(2):235,237.

无人机范文篇7

关键词:消防救援;造型设计;仿生设计;无人机

一、消防救援无人机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加,我国自然灾害的频发,给人类社会造成了不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2019年1月23日,中国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了2018年全国火灾情况,据初步统计,2018年全国共发生火灾23.7万起,造成1407人死亡,798人不同程度受伤,直接造成财产损失达36.75亿元。通过这一系列的数据表明火灾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规模和人口密度大幅度扩增,城市环境变得越来越拥挤,高层建筑鳞次栉比,生产企业逐渐增多,古建筑和老城区问题日益突出,这一系列因素给城市消防带来了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经过调查显示,目前一些城市的消防基础设施完全跟不上城市建设的发展需求,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人们在林区活动的日益频繁,森林消防安全问题也随之增加。如何更好地解决消防安全问题是目前这个社会所共同面临的挑战。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发展,目前开始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特别是在灾害等应急救援中,无人机可以做到传统手段无法完成的任务和工作。在大型的灾害事故现场,消防人员无法快速获得现场全貌,无人机的应用可以最及时有效地进入灾害环境进行侦检[1]。由于无人机具备机动灵活、造价成本低、体积小并且便于操作的特点,对环境的要求极低,它可以迅速进入灾害现场了解情况并及时传回有效信息,减少了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风险,适用于复杂危险的紧急环境中[2]。由于无人机在救援方面的优势,促使国内外设计师争相研发救援无人机,为今后的灾害救援提高效率。目前,无人机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应急救援、火灾抢险、重大安全事故中。无人机行业不断地进行自主研发,逐步攻克技术难关,推动工业无人机行业前进稳步发展,根据应急救援领域的需求,无人机正在朝着更轻便化、实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正是由于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很多国家都争相在救援无人机领域投入大量科研经费,加紧研发各种性能优异、功能完善的无人机,为消防救援无人机产业提供了一定的安全和技术保障,同时也促进了无人机搜索救援技术的发展。

二、消防救援无人机发展现状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在灾难救援领域的运用也日趋成熟,目前已经有相关部门运用无人机来代替部分人力行动,在抗击各类灾害过程中积极发挥作用,特别是消防部队,无人机在灭火救援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当灾害发生时,使用无人机进行灾情侦查,复杂的地形和环境对其影响较小,能够做到机动灵活的开展侦查,特别是一些危害严重的灾害现场,救援人员无法开展侦查工作,这时候无人机便可以迅速地进入灾难现场进行环境侦察、展开工作。通过无人机的探测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救援侦查的效率,同时可以在第一时间查明灾害事故的关键因素,以便指挥员作出正确决策和应对措施。目前消防救援无人机还可以通过集成侦检模块对易燃易爆的有毒气体进行有效的检测,并且对相关气体的浓度可进行远程检测,快速得到危险地方的实时信息,这样既能避免救援人员进入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环境中,又能全面细致掌握现场情况,因此能够有效规避人员伤亡。面对各种原因造成的消防安全事故,小型无人机的应用发挥了很好的侦查优势,消防救援无人机的使用,可以更好地完成各类灭火救援和抢险救灾任务。目前,我国也有少数无人机生产企业开始进军消防救援领域,生产出来专门用于消防救援的无人机。如深圳一家科比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发明生产了一款消防救援无人机,其搭载热成像、毒气检测、高空喊话等设计模块,但是无人机设计的气体检测模块直接挂在机身下部,无人机本身也并不具备防爆性能,安全性能相对较低,以至于不能很好地在救援工作中发挥有效的作用。

三、消防救援无人机的功能分析与研究

(一)图像采集与监测。无人机配置的多媒体采集系统可以进行视频、音频等数据的信息采集,通过无线电方式传输到地面的接收器,以提供给指挥人员实时准确的灾害现场信息。(二)气体检测。无人机机载气体检测主要是用于消防应急救援方面,在严重的灾害现场如果出现有毒气体泄漏情况发生时,无人机搭载的气体检测系统就可用于检测有毒气体的浓度,并且需要具备无线数据传输能力,可以将灾情及时反馈给指挥中心。无人机气体检测体系主要包含无人飞行器、NEsensor气体检测、数传/GPRS、地面站/服务器、数据处理软件等构成。首要地作用于检测大气空气质量AQI与应急检测有毒有害气体,其精度非常高可以达到1PPB。改变了传统固定点的检测,使得气体检测变得灵活、快速、精确、方便。(三)照明与抛投牵引。无人机在夜间应急搜索时,一套应急照明无人机装备是必不可少的,它需要由电池供电系统、收放线系统、地面控制系统等多个模块构成。由于搜索救援需要的时间长、面积大、高亮度的照明需求使无人机在设计该模块时,要考虑无人机搭载的重量和使用寿命。抛投牵引系统可以为救援开辟新的途径。例如在山间、水上救援时,抛投器可以为救援顺利进行提供方向,但是现有抛投器的使用环境和范围均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且精度较差,利用无人机辅助抛绳可以为救援开辟新的救生通道,抛投控制按钮集成到原飞机遥控器,根据机型载重及控制距离而具体设计,提高使用效率和精确度。

四、消防救援无人机造型设计与研究

对于消防救援无人机的外观笔者采用的是仿生设计,它所仿生的对象原型是鲨鱼,虽然鲨鱼和飞行器是处在不同的空间媒介中,但它们在运行过程中具有类似的流体力学特性。大自然为鲨鱼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形态,使它能在水中游往自如并获得很高的速度,这就像飞行器在火场厚厚的浓烟中飞行一样。因此,仿生鲨鱼外形的火灾救援无人飞行器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行的通的[4]。同时,我们还从汽车的“鲨鱼鳍”天线中得到启示,通过仿生鲨鱼的造型可以完美地将此设计融入到飞行器的造型设计中,体现出产品的时尚性和功能性。色彩设计方面,飞行器主体采用的是白色和黑色,上部结构为白色,便于提高识别度,下部结构由于材料原因采用黑色设计,同时,飞行器两侧设计有红色警示灯,便于消防人员和被困人员更好的识别。同时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更容易突出产品的科技感,用红色加以提亮,使产品的设计感更强。

在我国,无人机应用于消防救援领域还是不够专业和普遍,大部分停留在实验探究阶段,更多的设计师只关注技术性设计和功能实现的问题,往往忽略了产品的人机合理性、市场需求,以及受众情况。在这里,笔者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进行创造研究,针对我国的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和设计。通过产品形态研究、仿生学研究、美学研究、艺术设计学角度进行逻辑分析,在无人机的造型方面进行创新设计,从技术角度对现有的用于消防救援的无人机进行了改进和功能整合,使其功能更加的强大和完善,可以做到更全面、更有效、更安全地进行实施救援任务。

参考文献:

[1]王海峰.多旋翼无人机在消防工作中的合理化应用[J].消防界,2017(6):62.

[2]朱易峰,蔡喜洋.无人机在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应用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18(9):103-104.

[3]尹超,乔国柱.无人机在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消防,2016(2):47-49.

无人机范文篇8

关键词: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内外业一体化;质量控制

1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流程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实际运用环节中,为了保证测量效果,技术人员要根据测量要求来有针对性的选择无人机种类,如固定翼与多旋翼机的选择,载荷大小的选择等。其中,除了对无人机予以合理选择外,技术人员还应积极对测绘区域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随后便可对挑选的无人机进行性能方面的调试,以便最大限度的保证测绘工作可以顺利开展,同时也有助于降低测量粗差出现的概率。随后,应设计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路线,并对此予以优化,以此来提升测量的精准程度。换句话说,飞行航路的选择是十分关键的,除了可以确保无人机可以正常飞行,同时也可提升测量结果的完整度。除此之外,在规划无人机飞行路线过程中,技术人员也应对其进行再一次的调试,并对关键区域实施实地踏勘。另外,如需低空飞行拍摄,则相关技术人员还应对此区域的地形条件进行完整的收集,随后要对收集到的各类数据或者图片信息进行处理与分析。最后,在DOM和DEM制作等相关软件系统的帮助下进行像控成型处理,同时注意复查处理结果,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更改,并将整理无误的信息制作成DLG,以此来保证最后得到的矢量信息数据完整无误,之后便可将信息提交。

2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过程中的内外业一体化质量控制

2.1像片控制。2.1.1分析影像资料。在运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技术进行地形测量过程中,各条航线的间隔需要科学合理的予以设计,以确保成像像片的重叠度以及航向之间的重叠度符合有关要求的规定。与此同时,无人机在测量过程中,保证测量区域的覆盖完整度,避免出现疏漏,同时摄影线路在需要测绘的区域要保证在5条左右,并且像片倾斜角、旋偏角以及航线弯曲度满足标准的要求。此外,对于无人机来讲,其在飞行状态下要对航空摄影系统的精确度予以高度关注,并且也有助于提升像片的质量,使之满足测量的设定要求。2.1.2布设像控点与编号。在布设像控点与测点过程中,需要对下列内容予以关注,即:(1)布设像控点。在运用无人机来进行航空摄影测量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要对像控点予以合理布设,并要保证像控点的布设要覆盖所有需要成像测量的区域,同时避免有遗漏区域在测绘过程中出现。(2)像控点的编号。通常来讲,像控点的编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并且一般会以航线号+点序号的方式来完成像控点的编号,以方便后续信息的收集与整理。2.2空中三角测量。2.2.1空三加密经过像点连接、像控点量测、平差计算过程。在执行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内外业任务时,首先需要测量外控点的相关数据,随后对测量区域当中一定数量的像控点的数据进行平差。其中,当测量其它像控点时,运用预测功能来定位与寻找相应的位置,以此来保证测量的效率。在测量外控点时,执行此任务的技术人员要具备一定的经验,并且还需指派另一位富有经验的人员来进行复查。此外,为了保证空中三角测量的精准度,还可对外业工序所设置的基础控制点进行检测保证合格,并将相应的数据在计算机中进行录入与应用。最后,待完成测量外业工作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平差,即:首先放大物方标准方差,并消除其中的粗差,之后一步一步的增加物方权重,直至将全部粗差消除,最后便可为合适的权值强制平差。2.2.2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对于区域空中三角测量来讲,其指的是对物方空间坐标、地面控制点坐标以及连接点坐标予以利用,并以此来对测量数据进行平差。随后,在得到平差计算的值后,便可对影像的外方位元素以及连接点的物方空间坐标进行求解。需要注意的是,空中三角测量的结果将会与最终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有着直接联系。2.3DLG生成及外业操作。所谓DLG,指的是数字线划地图(DigitalLineGraphic)的英文缩写,并且通过DLG可实现保存与收集各中地形图当中的空间要素及其基本的属性信息。同时,在对地图进行数字规划过程中,通常会将地标现象的描述信息较为完整的表现出来,并且可保存各类数据以及信息,从而使其得到最佳的表现效果。除此之外,通过使用数字线划地图,其可以有效的对实际测量要求进行分析,以此来有针对性的显示以及选择相关的数据与信息,有助于空间分析的有效开展。作为一种现代化程度更高、科技属性更加优越的地图,DLG同样在实际工作中有着更为突出的作用,并且对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作业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其中,通过使用DLG,其可在使用极为有限的数据量情况下将专题地图生成出来,所以其成图效率较其它方式更为快速,并且生成的专题地图可以应对各类分析需求,对相关决策制定以及信息分析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同时,当对某一区域利用无人机进行航空摄影测量过程中,通常会遭遇一些较为特殊的地形条件,从而对最终的摄影测量结果的真实性造成影响。因此,一旦出现此类情况,便需要借助传统测量方式来完成特殊区域的测量与测绘,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便在此时无法发挥效用。也就是说,当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无法对特殊区域进行测量与测绘后,便要求指派富有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经验的技术人员执行外业补测工作。同时,在进行人工补测过程中,要对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各项工作环节是否与操作流程相一致进行查验,待查明无误后方可执行补测任务。最后,技术人员要将补测数据与结果与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可以得出外业测量作业同样对地形测量测绘结果有着重要作用,要求相关从事摄影测量的技术人员对此加以关注,对测量测绘结果准确度的提升有着帮助作用。

3结语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为我国科技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其中,对于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来讲,其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测量技术,其比传统地形测量测绘技术有着较为突出的优势。所以,加强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内外业一体化的质量控制就变得极为重要,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我国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无人机范文篇9

关键词:无人机;林业调查;林业资源;林业防火

在我国航空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无人机技术愈发先进,被广泛应用在各大领域中。在林业调查中,将无人机和遥感技术结合到一起进行应用,可提升立业调查的速度和效率,并且可获得高分辨率影像资料,进而为林业管理和林业防护提供更加真实有效的数据。基于此,本文结合理论实践,对无人机在林业调查中的应用做了如下分析。

1无人机的特性

1.1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较强。无人机可以达到很多有人驾驶飞机无法到达的区域,在林业调查中应用无人机时,无需考虑驾驶人员的身体素质和危险。并且无人机的体积比较小,操作简单灵活,可达到林业区域的任何位置,从而提升林业调查的准确性和灵活性。1.2配置灵活。无人机的配置系统比较简单,可以通过搭载拍摄机拍摄出高分辨率的林业影像图。通过地面控制系统,可对无人机的飞行系统进行全面合理设置,通过模块分区可根据林业调查任务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进而满足林业调查对数据全面性和真实性的需求[1]。1.3信息获取。更加及时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无线控制技术越来越先进。将无线技术应用到无人机中,可促使无人机在执行林业调查任务时把拍摄的图像和信息数据及时传回到任务地面指挥中心,大大提升了林业调查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无人机在林业调查中的应用

2.1在林业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林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也是生态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开展全方位的林业调查,有助于保护林业和利用林业,并为林业管理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如果林业面积比较大,资源也比较丰富,林业资源调查的方法,经历了航空相片调查法、抽样调查法、计算机统计法、遥感技术调查法过程。这些传统的林业调查方法,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持,并深入实地进行现场调研,工作量比较大,但调查精度却比较低[2]。而利用无人机和遥感技术相互结合的林业调查法,则可以快速、准确、及时的获知林业区域高精度的森林资源空间遥感信息,与上述集中林业调查方法相比,具有高时效、低成本、低损耗、高分辨率的优势。毛沂新[2]研究了无人机遥感在林业调查领域的应用,快速获得了高清晰度的遥感影像图集,将这些影像图集进行处理和计算机软件分析,取得了良好效果,表明了无人机在林业资源调查中应用的可行性,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2.2在林业调查规划中的应用。开展林业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林地林木资源的数量、种类、质量、林木生长情况、是否发生病虫害、制定防护措施等。因此,单一的调查方法难以满足林业调查目前的需求,需要联合应用测控技术、测控原理、遥感技术、无人机技术、抽样调查技术等,能更加全面系统的掌握林业整体情况,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全面系统分析,为研究林业生态资源的生长、消亡周期、动态变化规律、资源整体比例等提供数据支持,并为林业管理和林业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上的实际依据。传统的林业调查方法需要人为干预才能完成,调查的精度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并且工作量比较大,调查精度不足,但通过应用无人机则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在地面控制系统中,通过软件系统的编程,设定无人机飞行路线,并搭载高清摄像机,获得林业资源相关影像资料,从而快速、准确、客观地对林业资源进行调查。林地面积、树木分布情况、生长情况、是否存在病虫害等通过无人机搭接相关设备和仪器都能调查出来,解决了传统调查方式的局限性[3]。2.3在火灾监测中的应用。火灾对林业是有非常严重的影响,林业面积比较大,都是可燃木质,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严重,火灾监测长久以来都是林业保护和管理的重要工作。通过应用无人机可及时发现火情,并且无人机巡视范围比较大,通过搭载相应的监测设备,以无线网络微波技术就可以把监测到的火情信息传输到林业火情监控中心,及时制定救援方案,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

3结语

本文结合理论实践,分析了无人机在林业调查中的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在林业调查中,科学合理的应用无人机技术,可对林业地理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并把拍摄到的影象资料及时传回地面控制系统中。帮助林业管理部门分析林地面积、分布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火灾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为林业的利用和管理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持,促使我国林业健康稳定发展。我国无人机技术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在各项技术和系统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无人机技术必将更加良好地应用到林业调查中,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云波,王岩.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林业资源调查与监测中的应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38(16):167.

[2]毛沂新.无人机遥感在林业调查领域的应用[J].吉林林业科技,2018,47(03):38-40.

无人机范文篇10

关键词: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地形图测绘;应用探讨

地形图测绘是一项针对性很强的工作,同时也是建设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形图的测绘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使用无人机测量技术时,一方面体现了技术的灵活性,使航空拍摄的更为广阔,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资金成本,从而满足众多的地形图测绘的要求。此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和数字通讯技术以及3S技术等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科学测量技术,在航测遥感的领域中,做好了充分的补充,所以,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被人们使用的越来越广泛。

1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管是什么样的工程项目都离不开地形图测绘,而航空摄影的位置是极其重要的。航空摄影的不断发展促使航测遥感领域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的飞跃,无人机测量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并且渗透到各行各业,比如,国家基础地图测绘,城市规划、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交通运输、矿产开发等,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

2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特点分析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之所以被人们利用的越来越广泛,主要是依赖于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以下几个特点:1)对建筑物的测量准确,相对卫星测绘,无人机能节省时间、更快、更敏捷的为用户及时的提供所需要的测量信息,并且,无人机的测量价格相对不高。此外,无人机测量工作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和人工测绘相比,不管是在哪方面都更突出,而且综合应用能力很强,无人机测量系统既可以独自发挥作用,还可以和卫星摇杆航空测绘以及地面检测手段将结合。2)无人机的航测技术的应用条件是非常便利的,从无人机航测的角度来看,通常在低空的条件下进行工作,且受气候影响不会太大,同时对场地的要求也不高,有一个相对较平稳的地方就能实现起降过程。操作便捷,升空的时间大约15min即可,而且对于运输行业的帮助也很大,以每天的测量任务为标准,大概每天都能测量数十到数百平方公里的航测信息。3)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过程中,能够准确并快速的收取到地表数据,与此同时,无人机航空摄影系统具有彩色数字摄影和摄影机的功能等,从而使得地表数据的获得更精确,更敏捷,并且可生成三维正射影影像图以及三维可视数据等,这些数据都是能够实现工程的重要因素。此外,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测绘在综合能力方面也非常的强大,它可以同时跟航空测绘和卫星遥感一起工作,从而有效的并且准确的获取测量信息数据。相比卫星和有人机测绘,它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的完成工作,并且为客户提供所需要的数据。

3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地图测绘中的具体应用探讨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优势非常显著,适用于各种领域地形图测绘当中,接下来将根据测绘工程的实例,对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进行探讨。3.1对空中三角测量分析。要想使空中三角测量方面的工作得到全面的、很好的发展,首先要做的是确定流程之后再做三角测量方面的工作,在计算空中三角的过程中,采取的系统、软件有很多种,其中包括高分率遥感影像一体化测图体统、光束法平差软件等。而在系统软件应用过程中,首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做好相应数据的准备工作,并且把原始的数据的格式设成ipg格式,检查所有用的数据,包括相机的焦距以及坐标等,还要明确航拍的数据以及控制点坐标文件等;第二,畸变差校正,从无人机航拍的角度来看,所用的都是非测量相机,相对畸变差较大,而且相片存在着边缘畸变的问题,通过畸变的方法来对程序进行纠正;第三,构建测区高程文件,按照有关的参数把畸变差校正的影响结合在一起,从而有效的完成自动内定向,进一步把航带初始偏移量确定好,利用自动相对定向方法,把剩余的出差大像点去掉,达到互相辅佐的作用;第四,获取成果,我们在自动相对定向过程中,避免一些基本事项,并且确保相对定向点大于像片上的数量900个,从而达到分布的准确性。3.2数字线划图工作分析。在数字线划图工作中,通长用的是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并且在图像编辑软件下进行合理的编辑工作,正确的格式是DWG格式。在工作期间必须注意以下几个事项:第一,在测图工作过程中,需要构建和数字相对应的地面模型,然后确定好方向,但是在做这项工作中,会存在一定的程度的差异,因为人工采取自动交互操作的方法,所以,根据操作的流程来进行合理的工作,必须在遵守程序的同时提高警觉性,使误差的程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第二,在测图之前,首先确保定位的准确性,并且每一个因素都有一个正确的颜色、线型以及规定的代码等;第三,对测图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从而使地物以及地貌人工采集的误差程度降到最小,此外,对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被遮挡的要素,需要做出相应的对策,及时的做出补救方法。3.3怎样获取单片正射影像一方面及时的把影像数据传输到程序当中去并且进行加密,自动的通过系统来进行匹配,从而促使DSM的正确生成,对DSM做进一步的过滤处理,在生成DEM格式后,达到正确的影像制作。另一方面体现在测图系统方面,在影像制作的过程中,采取全数字的摄影测量技术,以像片为单位,并且以规定的范围为标准,以主点为中心思想,进行及时的整改,从而进一步的使单片正射影像得到很好的生成。

4结语

综上所诉,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中由于对数据的获取和质量的要求,对无人机航测技术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采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对获取地形图测绘数据信息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该技术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因此,有必要把合理的、科学性地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和地形图测绘工作完全的结合在一起,并且测绘产品也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而不断的进步,在软件开发的同时也要确保能够更简单易懂。同时,我们在工作中也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使各项工作都能以最好的状态开始,都能进入科学化、标准化的运行轨道上,从而使我们的航天摄影测量在未来的道路上走的越来越远,发展的越来越顺利。

参考文献:

[1]王慧.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地形测绘中的科学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7):217.

[2]范秀庆.无人机免像控技术在地形图测量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17(6):159-160.

[3]徐辉,胡勇,袁子喨,夏传甲.低空摄影测量在地形图测量中的应用探讨[J].地理空间信息,2017(6):87-89+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