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复习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6:15:38

物理复习

物理复习范文篇1

关键词:初中物理;总复习;策略物理

属于初中教育的关键学科,也是学生感受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的主要渠道。而复习属于物理教学中的主要内容,能帮助学生更为清晰地认知物理规律,感受物理现象,从而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对此,处于新课改引领下的初中物理总复习教学,应始终把复习当作根本,优化原有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大胆探究、勇于操作,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1.研究中考命题的特点与方向

为更好地掌握中考物理的命题特点与走向,应开展以下四个调查:考试大纲、教材、《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考查题型。教师需广泛研究来自各方的消息,力图找出中考命题的走向;仔细研读近年来的中考物理试题,剖析试卷的评分点和评分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找出特色与规律;并深入探讨初中生在各个阶段的复习情况和成效,全面掌握各个时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状态,从而做到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的考前复习,并制定好各个阶段的复习策略,扎实备考。

2.科学制订复习计划

(1)掌握基础知识最主要

基础复习的时间安排一般在三月中旬或四月中旬。因为教材是基础,而课标也是基础,在复习时一定要使学生重新回到基础教材。在这个阶段重点把基础知识当作复习的主要内容,同时针对中学物理课程内容的特殊性,将所学基础知识分成“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几大模块加以复习,从而形成知识网络。基础知识都熟悉,学生的考试分数也不至于失得过多,这对提升复习成效非常关键。

(2)突破重难点是关键

重难点知识教学的时间安排一般在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而中考物理试卷尤其强调对要点知识的考查。初中生把握重要的基础知识,是考取高分的关键。在教学时以教学大纲提出的主要知识点为抓手,以初中生在课堂复习过程中的问题为切入点,围绕考点,凸显重点。如压强控制、浮力、功、功率、欧姆定律及其研究平面镜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等的试验及其部分重点介绍实验等,其中的重要知识点往往是学习者要了解的,难度主要是对各重要知识点的运用,尤其是对部分综合能力的题目,往往是一题多问,包含了许多知识点,着重考查学习者的综合能力,也属于横向思考,因此需要进行专项训练。在复习过程中,要列出几个较有代表性的综合题给学生进行演练,并从中点评,尤其对部分内容的一题解惑、一题多问和一题多样的训练方法更要重视,同时教师也要及时指导学生总结每个问题的解法方式,并锻炼学生利用知识点解题的能力。

(3)综合模拟,查漏补缺

这个阶段的复习时间一般安排在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同时进行多类型的模拟考试,通过综合研究试卷结果,有针对性地弥补和完善试卷中失分部分的知识。教学关键在于查漏补缺,培养综合的分析解题才能。方法如下:由教师借鉴多地的中考试题,编制几份仿真试卷并对学生进行仿真测试,由教师对每个试卷进行批阅与修改,通过了解学生仿真测试的具体情况,综合剖析对学生知识点的理解与把握以及丢分板块,发现学生答题中出现的困难,作出重点讲评,并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查漏补缺,既能提高学生的得分率,也能积累学生的应试经验,从而养成优秀的应试心理素质。

3.重点关注实验复习

中考物理实验考试所占的总分值较大,占总成绩的三分之一。所以,对中考物理实践的综合复习十分有必要。中考物理实践重点考查基本仪器设备、试验工程设计(原理)、试验现状、试验技术方法、数据记录与分析、科研探索的各要点等。在复习过程中要做好对基础仪器设备的应用练习,要以具体试验结果为载体,进行系统性的实践教学,通过系统设计探究性实验,还原过程与方法等。要搜集与探究近年来的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的实践题目,并围绕重点考的试验内容改编新选题。比如,检测导线电流信号的试验内容时,中考试验主要考查的重点是:①电路线的合理连接;②测电流变化信号的试验原理;③滑动变阻器电流在电路上的影响;④电流信号表、压力表和滑动变阻器的合理运用;⑤电路故障判别方式(断路或短路);⑥能解析试验资料,并得出正确结论。教师要把这些重点考的问题集中改编到同一个问题中,并通过集中练习和分步演练相结合的方式,从不同的视角突破课堂重难点,以实现学生学会的目的。

4.激发复习兴趣,提高复习效果

初中生一般都对新事物非常感兴趣,要想调动学生的复习兴趣,一是教师可根据各教学单元的有关知识点和技能目标,利用实验、视频等信息技术帮学生进行梳理,巩固印象。比如,在复习光的反应、光的反应基本规律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光的反应、折射等实验过程再用视频呈现一次,进而指导学生分解为三线、两角、一点,进而总结出光的反应、折射的基本规律等。二是可创设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出现的物理问题,让学生在创设的物理情境中活跃起来,以保持学生参加课堂教学活动时的激情,即学员能和教师交流,在课堂教学中还可穿插一个比赛教学活动,分组进行,在比赛中激活学生的记忆,从而提高复习效果,举一反三。教师也能在比赛过程中多提出某些难点,让学员反思,以此起到调动学生兴趣的目的。复习的主要目的是综合提升,而课堂教学则是复习的主阵地。因此课堂教学复习就需要教师精心准备:首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最新中考说明准备好复习资料。其次,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状况。教师根据总体特点与实际状况整合,带有明显的针对性。在复习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以课堂为主,先仔细阅读一遍相关内容,并总结一些基础知识的重点和解题要理,以及已经存在或仍然存在的疑问;上课时注重通过了解知识点条理与基础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的方式,并注重解决整体综合性提问;课后则要学生多反思,从自身所能掌握的角度对主要知识点加以梳理,以全面消化复习的主要知识点。

5.采取分类教学,分层推进的教学方法

初中生由于基础情况、兴趣、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别,故复习要针对初中生的差异,在确保初中生整体水平能得到提升的前提下,进行分级教育,按层次推进。特别是在布置作业和练习题时,要按照分级布局,分类进行,在考试与评估的过程中做好分类,并精心设计测试题,将考试分为两个层面,基本题目为所有学生必做,而能力题、综合题、开放试题供各层次学生选做,而各个层面的计分方式也有所不同。在各种各样的条件下,每个人都有取得高分的机遇,使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趋向理想状态,都能家庭教育积极尝试获取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建立每个人抢整分、成组抢上游的良性竞争环境。让所有“好、中、差”学生都学有所获,在此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6.选择的例题要精

中考复习课例题的选取至关重要,要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关键知识点的有效运用,更关键的是要对中考结果产生导向性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在选取例题时要努力遵循“三性”。首先,正确性。选取的例题应该符合国家提出的相关教学要求,谨防过深或过偏而增加学生过重的课业负荷。比如,在中考时,对滑车组机械效能的计算结果,只需对固定不动滑轮组的简易计算结果,在欧姆定律的计算结果上,只需要简易地串并联电路的计算结果等。其次,典型性。反映关键知识点,使其有“示范”意义,最好采用近年来中考试题及与其类似的全国各地区的中考题。最后,综合性。由于高级中等学校的招生试题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综合应用知识才能的考查,故在例题的选取上应选用综合性较强的例题,使之能反映各主要知识点的横向联系,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7.克服思维定式

教育实践证明,若复习单纯靠“题海战术”,建立习题与物理公式方法之间的条件反射,进而产生定式,在这种方法的训练下,许多学生遇到题目的第一反应是问“应该用什么公式方法做这道题”,但通常单凭以往的知识、题型模式和解法惯例,并不能养成分析物理学习过程和情境提问的良好习惯。为了克服定式思维,在复习课中教师应着力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保持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态势,教师还应指出用那些不是唯一、稳定的现成回答的发散式性提问,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师可以设置若干全新的题目,以有效冲破因问题情景类似、相同而产生的思维定式障碍,进而实现多向思考。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变式教育,强化与基础知识的横向联系,重视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对冲破单向思维定式,促进解法的灵活多样大有裨益。

8.多给学生学法指导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复习方法是学生认知系统的主要部分,也是能力构成的主要部分。学法指导中要求教师以学者的身份审视复习内容,并认识学生的复习过程,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等等。比如,近年来许多中考题都来自当今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最新的社会热点话题,以及有关科学、生产、自然中的重要大事、经典案例,等等。这类现实应用问题常常很复杂,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通过观察、思辨的基础上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了解现实问题的物理实质,把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转变为一个物理问题,从而找到与其相应的物理学概念、基本规律,最终高效解决问题。简言之,即将现实问题转变为以物理学问题联系物理概念规律处理的现实问题。比较与分析是在物理学复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使用的方式。初中物理学中有很多具有同一性质或近似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应该通过综合剖析、对比,寻找共同点,从而使学生的理解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现象深入实质,从而帮助学生记忆、增强认识、培养学生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和转化的能力。在复习过程中要指导学生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加以总结、剖析。例如,属于利用控制变量法加以研究的有:转速、产生影响滑动或摩擦力矩的各种因素、压力控制、产生影响流量的各种因素、欧姆定律、焦耳定律、功率理论;在复习流量表与电压表时可采用这种组合的多种形式,加以小结综合分析;比较串、并行线路的特性、电动机与发电机、阻力的测定和电输出功率的测定等,都应该用表格法加以综合重复。通过对比还能看到新问题,以及看到旧问题的各种方法,如效率问题中,热学、电工、流体力学、热电等综合题中均有问题,但实质上相近,方法也相似,通过认清联系,就能减少重复的困难,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9.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使复习与教学都能做到合理和高效,教师应在掌握物理课程标准及考试实施意见的基本上,对中考试题多加钻研,在对学情较了解的具体情况下,提出可行的复习计划。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切忌盲目地模仿,以此提高总复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吕桂香.谈初中物理实验复习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8(04).

物理复习范文篇2

关键词:初中物理;总复习;策略

物理属于初中教育的关键学科,也是学生感受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的主要渠道。而复习属于物理教学中的主要内容,能帮助学生更为清晰地认知物理规律,感受物理现象,从而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对此,处于新课改引领下的初中物理总复习教学,应始终把复习当作根本,优化原有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大胆探究、勇于操作,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1.研究中考命题的特点与方向

为更好地掌握中考物理的命题特点与走向,应开展以下四个调查:考试大纲、教材、《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考查题型。教师需广泛研究来自各方的消息,力图找出中考命题的走向;仔细研读近年来的中考物理试题,剖析试卷的评分点和评分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找出特色与规律;并深入探讨初中生在各个阶段的复习情况和成效,全面掌握各个时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状态,从而做到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的考前复习,并制定好各个阶段的复习策略,扎实备考。

2.科学制订复习计划

(1)掌握基础知识最主要

基础复习的时间安排一般在三月中旬或四月中旬。因为教材是基础,而课标也是基础,在复习时一定要使学生重新回到基础教材。在这个阶段重点把基础知识当作复习的主要内容,同时针对中学物理课程内容的特殊性,将所学基础知识分成“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几大模块加以复习,从而形成知识网络。基础知识都熟悉,学生的考试分数也不至于失得过多,这对提升复习成效非常关键。

(2)突破重难点是关键

重难点知识教学的时间安排一般在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而中考物理试卷尤其强调对要点知识的考查。初中生把握重要的基础知识,是考取高分的关键。在教学时以教学大纲提出的主要知识点为抓手,以初中生在课堂复习过程中的问题为切入点,围绕考点,凸显重点。如压强控制、浮力、功、功率、欧姆定律及其研究平面镜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等的试验及其部分重点介绍实验等,其中的重要知识点往往是学习者要了解的,难度主要是对各重要知识点的运用,尤其是对部分综合能力的题目,往往是一题多问,包含了许多知识点,着重考查学习者的综合能力,也属于横向思考,因此需要进行专项训练。在复习过程中,要列出几个较有代表性的综合题给学生进行演练,并从中点评,尤其对部分内容的一题解惑、一题多问和一题多样的训练方法更要重视,同时教师也要及时指导学生总结每个问题的解法方式,并锻炼学生利用知识点解题的能力。

(3)综合模拟,查漏补缺

这个阶段的复习时间一般安排在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同时进行多类型的模拟考试,通过综合研究试卷结果,有针对性地弥补和完善试卷中失分部分的知识。教学关键在于查漏补缺,培养综合的分析解题才能。方法如下:由教师借鉴多地的中考试题,编制几份仿真试卷并对学生进行仿真测试,由教师对每个试卷进行批阅与修改,通过了解学生仿真测试的具体情况,综合剖析对学生知识点的理解与把握以及丢分板块,发现学生答题中出现的困难,作出重点讲评,并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查漏补缺,既能提高学生的得分率,也能积累学生的应试经验,从而养成优秀的应试心理素质。

3.重点关注实验复习

中考物理实验考试所占的总分值较大,占总成绩的三分之一。所以,对中考物理实践的综合复习十分有必要。中考物理实践重点考查基本仪器设备、试验工程设计(原理)、试验现状、试验技术方法、数据记录与分析、科研探索的各要点等。在复习过程中要做好对基础仪器设备的应用练习,要以具体试验结果为载体,进行系统性的实践教学,通过系统设计探究性实验,还原过程与方法等。要搜集与探究近年来的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的实践题目,并围绕重点考的试验内容改编新选题。比如,检测导线电流信号的试验内容时,中考试验主要考查的重点是:①电路线的合理连接;②测电流变化信号的试验原理;③滑动变阻器电流在电路上的影响;④电流信号表、压力表和滑动变阻器的合理运用;⑤电路故障判别方式(断路或短路);⑥能解析试验资料,并得出正确结论。教师要把这些重点考的问题集中改编到同一个问题中,并通过集中练习和分步演练相结合的方式,从不同的视角突破课堂重难点,以实现学生学会的目的。

4.激发复习兴趣,提高复习效果

初中生一般都对新事物非常感兴趣,要想调动学生的复习兴趣,一是教师可根据各教学单元的有关知识点和技能目标,利用实验、视频等信息技术帮学生进行梳理,巩固印象。比如,在复习光的反应、光的反应基本规律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光的反应、折射等实验过程再用视频呈现一次,进而指导学生分解为三线、两角、一点,进而总结出光的反应、折射的基本规律等。二是可创设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出现的物理问题,让学生在创设的物理情境中活跃起来,以保持学生参加课堂教学活动时的激情,即学员能和教师交流,在课堂教学中还可穿插一个比赛教学活动,分组进行,在比赛中激活学生的记忆,从而提高复习效果,举一反三。教师也能在比赛过程中多提出某些难点,让学员反思,以此起到调动学生兴趣的目的。复习的主要目的是综合提升,而课堂教学则是复习的主阵地。因此课堂教学复习就需要教师精心准备:首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最新中考说明准备好复习资料。其次,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状况。教师根据总体特点与实际状况整合,带有明显的针对性。在复习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以课堂为主,先仔细阅读一遍相关内容,并总结一些基础知识的重点和解题要理,以及已经存在或仍然存在的疑问;上课时注重通过了解知识点条理与基础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的方式,并注重解决整体综合性提问;课后则要学生多反思,从自身所能掌握的角度对主要知识点加以梳理,以全面消化复习的主要知识点。

5.采取分类教学,分层推进的教学方法

初中生由于基础情况、兴趣、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别,故复习要针对初中生的差异,在确保初中生整体水平能得到提升的前提下,进行分级教育,按层次推进。特别是在布置作业和练习题时,要按照分级布局,分类进行,在考试与评估的过程中做好分类,并精心设计测试题,将考试分为两个层面,基本题目为所有学生必做,而能力题、综合题、开放试题供各层次学生选做,而各个层面的计分方式也有所不同。在各种各样的条件下,每个人都有取得高分的机遇,使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趋向理想状态,都能积极尝试获取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建立每个人抢整分、成组抢上游的良性竞争环境。让所有“好、中、差”学生都学有所获,在此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6.选择的例题要精

中考复习课例题的选取至关重要,要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关键知识点的有效运用,更关键的是要对中考结果产生导向性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在选取例题时要努力遵循“三性”。首先,正确性。选取的例题应该符合国家提出的相关教学要求,谨防过深或过偏而增加学生过重的课业负荷。比如,在中考时,对滑车组机械效能的计算结果,只需对固定不动滑轮组的简易计算结果,在欧姆定律的计算结果上,只需要简易地串并联电路的计算结果等。其次,典型性。反映关键知识点,使其有“示范”意义,最好采用近年来中考试题及与其类似的全国各地区的中考题。最后,综合性。由于高级中等学校的招生试题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综合应用知识才能的考查,故在例题的选取上应选用综合性较强的例题,使之能反映各主要知识点的横向联系,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7.克服思维定式

教育实践证明,若复习单纯靠“题海战术”,建立习题与物理公式方法之间的条件反射,进而产生定式,在这种方法的训练下,许多学生遇到题目的第一反应是问“应该用什么公式方法做这道题”,但通常单凭以往的知识、题型模式和解法惯例,并不能养成分析物理学习过程和情境提问的良好习惯。为了克服定式思维,在复习课中教师应着力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保持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态势,教师还应指出用那些不是唯一、稳定的现成回答的发散式性提问,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师可以设置若干全新的题目,以有效冲破因问题情景类似、相同而产生的思维定式障碍,进而实现多向思考。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变式教育,强化与基础知识的横向联系,重视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对冲破单向思维定式,促进解法的灵活多样大有裨益。

8.多给学生学法指导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复习方法是学生认知系统的主要部分,也是能力构成的主要部分。学法指导中要求教师以学者的身份审视复习内容,并认识学生的复习过程,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等等。比如,近年来许多中考题都来自当今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最新的社会热点话题,以及有关科学、生产、自然中的重要大事、经典案例,等等。这类现实应用问题常常很复杂,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通过观察、思辨的基础上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了解现实问题的物理实质,把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转变为一个物理问题,从而找到与其相应的物理学概念、基本规律,最终高效解决问题。简言之,即将现实问题转变为以物理学问题联系物理概念规律处理的现实问题。比较与分析是在物理学复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使用的方式。初中物理学中有很多具有同一性质或近似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应该通过综合剖析、对比,寻找共同点,从而使学生的理解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现象深入实质,从而帮助学生记忆、增强认识、培养学生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和转化的能力。在复习过程中要指导学生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加以总结、剖析。例如,属于利用控制变量法加以研究的有:转速、产生影响滑动或摩擦力矩的各种因素、压力控制、产生影响流量的各种因素、欧姆定律、焦耳定律、功率理论;在复习流量表与电压表时可采用这种组合的多种形式,加以小结综合分析;比较串、并行线路的特性、电动机与发电机、阻力的测定和电输出功率的测定等,都应该用表格法加以综合重复。通过对比还能看到新问题,以及看到旧问题的各种方法,如效率问题中,热学、电工、流体力学、热电等综合题中均有问题,但实质上相近,方法也相似,通过认清联系,就能减少重复的困难,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9.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使复习与教学都能做到合理和高效,教师应在掌握物理课程标准及考试实施意见的基本上,对中考试题多加钻研,在对学情较了解的具体情况下,提出可行的复习计划。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切忌盲目地模仿,以此提高总复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吕桂香.谈初中物理实验复习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8(04).

物理复习范文篇3

1、人体是导体,阻值一般不变化,由I=U/R。可知,电压越高,产生的电流越大,所以越危险。

2、安全电压:不高于36V(经验表明)

3、(1)手湿后人体电阻减少,由I=U/R可知,电流变大。

(2)水是导体,又会流动,易使人体与电源相连。

4、注意防雷:(1)雷电的特性、数据。(2)避雷针

二、中考关注

电路计算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它已成为历年来中考的必考内容。主要考点有:①记住欧姆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并能熟练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②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并会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串、并联问题;③知道电功、电功率的公式,并会求解简单的问题;④知道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功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⑤记住焦耳定律公式并能用焦耳定律进行求解通电导体发热问题。

1、简单串并联问题

解决串、并联电路的问题,首先要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搞清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结合欧姆定律和其它电学规律加以解决。

例1、(2004上海)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闭合电键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求(1)通过电阻R2的电流.(2)电源电压.(3)电阻R2的阻值。

2、生活用电问题

家庭电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家用电器在家庭里越来越多,有关生活用电问题的计算自然成为中考的热点。

例2、(2004佛山)在家用电器中,有许多电器的电功率是不同的下表列出了小明家的部分家用电器懂得电功率。

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功率

*

小明在开着空调的房间里使用电子计算机,而且电热水壶在烧开水,如果家里只有这几种电器(各一件)在正常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请计算:

(1)电路的总功率和总电流各是多少?

(2)如果平均每天使用3h,一个月(按30天计算)用电多少千瓦时?

3、变化电路问题

由于开关的通断、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改变了电路的结构,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值会发生变化,称之为变化电路问题。解决变化电路问题的关键是把动态电路变成静态电路,即画出每次变化后的等效电路图,标明已知量和未知量,再根据有关的公式和规律去解题。

例3(2004沈阳)如图5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L1和L2上分别标有“6V3W”和“6V6W”字样,灯L3上标有“12V”,其它字迹模糊不清。当断开S1,闭合S、S2时,其中一盏灯能长时间保持正常发光;当断开S2,闭合S、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电源电压和灯L3的额定功率。

4、开放性问题

题目条件不确定,求解问题不指明,解答方法不惟一,答案形式多样化的题型,称之为“开放题”。解答开放性问题,要对题目所给的条件、过程、结论,进行全面的分析。对于自行补充条件的开放题,补充的条件要适当,使问题得以简单解决。

例4、(2004江西)如图12所示,R1为12的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为9V,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示数为0.5A,通电5min.请你根据这些条件,求出与电阻R2有关的四个电学物理量

5、实验探究问题

例5、(2006年泰州市)为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华设计了图13所示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选用的器材如图14所示,其中电源为2节干电池,定值电阻为10Ω,滑动变阻器标有“10Ω2A”字样,则实验图14

图13

A

V

R

R''''

S

时电压表应选用的量程为V,电流表应选用的量程为A.

(2)请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4中的元件连成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3)右表是小华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记录的几组实验数据,通过对表中数据的分析,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

三、堂上练习

1、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R的阻值为2欧姆,灯泡两端的电压是3伏特,电源电压是4伏特,则R的两端的电压是______伏特,灯泡的电阻是______欧姆。

2、如图2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滑片P向右移动,表A示数变小,表V示数变小;

B.滑片P向右移动,表A示数变大,表V示数变大;

图2

C.滑片P向左移动,表A示数变小,表V示数变大;

D.滑片P向左移动,表A示数变大,表V示数变小。

3、计算题:

物理复习范文篇4

关键词高考试题知识点能力

一、试题的特点

今年新疆区理综的物理试题部分、总体能较好体现高考考试说明的各项基本要求;稳中有变、变化不大,其中难度较近几年有所增加,试题类型向中挡类型回笼明确;应用性灵活性则明显提高,对能力的要求也逐渐升高,考试时间比较合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察。如力与运动的关系是力学的基础内容,能量的观点是物理学的最基本方法,是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可以说每年必考,且不余遗力。力学试题所占比例超过50%以上。体现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2、坚持对非重点部分知识的考察。如:热学中的分子动理论,宏观能量变化规律以及实际气体问题分析。光学中的光电效应,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电磁的辐射。原子物理中原子模型,能级的跃迁,轨道半径规律,衰变规律,质量亏损,结合能等知识点都循环出现,切不可偏废或遗漏该部分的复习工作。

3、坚持突出学科内的综合性。如:带电粒子在电磁场的加速和偏转的综合;牛顿运动定律和动量、能量观点的综合;电磁学部分的内部规律的综合;电磁学部分的规律和力学部分的规律的结合等都是物理试卷的最经典所在,魅力所在。这部分的难易性也就决定整个试卷的难易程度。但一般控制严谨,能够被高中接受.

4、坚持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如:微观粒子间的碰撞用相互作用的模型弹性碰撞的方法灵活的处理。又如光通过光学元件起偏,检偏,通光及结果的考问。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从实际问题的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再从物理模型的过程特点找到所遵从的物理规律,最后将物理规律转化成数学问题使问题得到解决。

5、坚持注重物理实验操作、实验方法和实验原理的考察没有变。如:基本仪器的使用,读数,记录。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检测,如列表法,平均法,图象法等。电学实验器材选择,电路导线的连接,测量电路和控制电路的原理设计等。体现了实验方法是物理学之根本的方法。

6、坚持考察应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居高不下。如:三道大题中不等式应用,二元二次方程根的求解,几何关系与代数公式的联系等。只懂得物理概念、规律,不能应用数学方法,学不好物理;具备数学基础,而物理知识匮乏也无法学好物理。坚持数、理一家,物理离不开数学的思想观点,也是今后发展物理不可或却的基础条件。学生在这些方面是极其薄弱,急需得到补充加强和提高。

7、坚持考察场的观点和波的方法。如:电磁波中的光波的偏振问题,场的矢量性叠加原理,波动的图象都是每年查考热点。其一波动方法和场的方法在高中阶段相对独特,其二它是今后学习普通物理的基础。

8、试题的设问具有开放性。许多试题的内容背景及所涉及到的物理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是熟悉的但设问的角度新颖,这种设问角度的变化是针对中学教学“重结论、轻过程、重计算、轻分析;重定量、轻定性”等教学薄弱点而来的。

二、我们的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依据高中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鉴于物理高考的新特点,总体上做到通晓高中物理知识体系;熟悉掌握高中物理的研究方法;提高对物理规律的认识和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1、做好总体复习计划方案,克服工作随意性。

(1)复习时间计划:划分三个阶段:8.5~3.30基础知识系统复习、4.1~5.10方法能力专题讲座、5.11~6.5综合模拟练习,分步实施。

(2)明确各阶段复习内容及要务的计划。第一轮复习以知识梳理,整理结构、理清体系关系,建构结构框架,寻找章节线索,攻克本章重难点问题,梳理知识点为主。把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研究方法,五种能力全面系统展开“点、线、面、体”形成一体。应当稳扎稳打,不要过快,过深,以知识复习为主。

第二轮复习以总结方法,归纳思路,重点、难点、深度的深化和能力提升为主。实施专题讲座形式,既典型习题类型的处理及求解;相互渗透的综合问题的处理及求解;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的有效培养为核心。

第三轮复习以强化训练全面提升,迎接备考为宗旨。既以查漏补缺知识点,提高解熟练程度,洞察高考动向,调整学生状态。以精讲多练为主。实施三个阶段,达到三个目标“懂、透、化”。

(3)选择确定复习资料计划。资料不够万万不行,如单元复习的、章节检测的、综合提高的、模拟训练的。复习资料要视学生情况而选,过多、过杂、既经济浪费又消耗学生精力,实际效果并不好。关键是资料的质量,教师要认真筛选,严格把关。其次是资料的使用也要分阶段分时间,它的时效性极强,不可提前或滞后,否则影响效能。资料的备选一定要提前,教师手上可多些,以供参考。

2、加强基础立足基本是中学物理的教学复习的首要任务

(1)识记、理解概念的定义,单位、字符、标矢性,物理含义,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冲量、动量、功能等

(2)理解掌握公式规律中的量的含义,公式含义,成立条件,使用范围。如F=ma,(3)落实基本方法的使用技巧,如:受力分析的方法、受力分析的常用方式,受力分析的原则,受力分析的步骤,受力分析的图示画法。又如运动学部分的复习:物体运动分类方法(轨迹上直线、曲线;受力上平衡态、非平衡态;大小上宏观的、微观的;繁简上典型的、复合的等),常见基本运动形式(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与波动),判定物体运动形式方法(分析物体受力,确定该时刻的速度以及力与速度的夹角),描述运动形式常见方法(文字叙述、数值列表、代数公式、几何图象、物理实验、矢量图示)物体运动的特点(独立性、等效性、等时性、矢量性、和相对性),解决复杂运动的一般方法(化曲为直等效代替、改变物体的参照系、抓住物体运动的特点及运动的关联性条件,如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4)从建构知识体系弄清相互的联系与区别,提高综合效能。如: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各自的任务、特点、地位以及相互关系;又如力学内部的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三大观点的比较与分析。它们的根本区别是力的作用方式引起的原因,(即力的瞬时性效果、力的时间积累性效果、和力的空间积累性效果)以及对应的状态变化的不同,(既速度变化、动量变化、和能量的变化)。它们的共性联系即宏观的机械运动、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均涉及力和速度。它们的应用范围的不同(恒力变力、直线曲线、研究对象多少等)、使用的优劣程度等的不同(矢量性、标量性;物理过程多少等)。通过比较分析,深化力学的核心,解决了力学的重点难点。

(5)规范强调必要的学习习惯如画图,单位换算,符号的含义,公式的标矢性等。

开始老师可以做些示范,引导同学尽快适应这种模式,以后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点拨为辅,这个阶段复习时间较长,需要循序渐进。力学复习越扎实,物理的基础就越牢固,将来其他部分的复习迁移就容易,耽误的时间可以弥补,好比就象滚雪球。

3、时时处处突出重点,克服难点。

(1)注意重点难点的变化性。如:新课的重点难点,复习课的重点难点不同。力学、电磁学的重点、难点。知识上的、方法上的、能力上的重点难点的差异。

(2)注意重点难点的相对性。如:知识点复习中的重点难点和方法归类中的重点难点相对不同。如:高中物理的核心问题所在即求解各种性质力的大小和方向,求解各种性质力的冲量的大小和方向,求解个种性质力的做功大小及正负;高中物理的解题特点一类是运动和力的关系,另一类则是做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高中物理问题的思维类型,一是从时间上寻找量间规律,另一类从空间上寻找量间规律,这些问题都是较高层次的重点难点。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极大的问题,有时需要老师反复讲理论,反复在习题中深化,方能得到解决。

(3)注意重点难点在试卷中的把握和处理。如:计算题中多个知识点组合问题;复杂物理情景的分析问题;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难点是不同。务必使学生对此有个清楚的理解和认识,自己处于什么阶段,那个层次。教师应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的个人灵活处理。

4、做到全面性与深刻性的兼顾。第一轮复习提倡全面性,第二轮复习强调深刻性,第三轮复习突出针对性。内容多,时间紧,如何兼顾,也是对教师的考验。如:复习热学部分、光学部分和原子物理部分,必须复习到位,但无须过深;理论部分和实验部分也要到位,尤其是物理实验部分是学生的死穴,电学实验的复习定当具有深刻性;代数公式与几何图象方法都要兼顾;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也要注意兼顾。而象牛顿运动定律,动量、能量问题的各式各样解法就必须要花大力,做到深刻性透彻性。

此外习题类型要全面性,类型规律要深刻性,形式要多样,难易程度要适中,尽可能的保护学生的积极性。练习要有效,检测要同步,总结要及时,讲评提倡效率。

5、能力培养要渗透在复习之中,能力的训练要结合知识,发展能力要循序渐进。我们都知道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考试则以能力高底定胜负,为此培养学生能力就成为高三复习的重中之重,当务之急。

能力,通俗的讲就是知识+方法+技巧;高考对能力的要求很具体,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力培养和训练要结合知识点而展开,要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如:力的概念,牛顿第二定律内容,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等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利时机;又如:天体的运动部分,=mg的几组公式变化应用,则是开展推理能力的好地方;力学三大规律的应用选择判定使用,就是培养锻炼分析能力的最佳场所;实验能力和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也是如此,不再叙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核心,但不能急功近利,发展能力要循序渐进,一定要遵循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引起质的升华。

三、非智力因素不可忽视

1、解答物理习题的思维操作规范

2、解答物理习题的书写操作规范

3、物理考题的应试技巧与策略

物理复习范文篇5

一、改进着眼点,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在高三物理复习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更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社会、生活、教学、考试有机地联系起来。对于当前很多学生害怕“生题”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案例教学的失误,在学生依葫芦画瓢的过程中,削弱了主动探究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出现思维塌陷。因此,为了打破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高三物理教学不能满足于讲得不错,而是要学生学得好。例如,在电磁感应学习中,可以通过投影仪设立学习目标,让学生主动摸索感应意义。增强学生探究问题以及实验的能力作为基础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素养、实践水平以及创新精神都具有重要作用。随着高考命题的深入,实验创新已经成为命题方向与特色。主要表现为:物理教材中的学生、演示以及技能实验,通过独特的试验情境,在灵活运用试验方案同时完成试验。因此,在试验设计复习中,必须根据分析方法、设计步骤、运用原理以及器材,将课本试验完全掌握,通过改变试验方法、器材、条件,不断提高试验探究与应变能力。

二、精选习题,提高训练规范性

在高三物理复习中,虽然会做大量练习,但并不是做题越多,效果越好。因此,在复习中,必须根据学生知识储备情况以及考试方向,进行查漏补缺,巩固已有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它要求学生不能只注重结论与结果,还必须掌握过程。因此,在复习中,老师应该将复习重点放在课件、试验以及图画上。在第二轮复习中,根据第一轮复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选题,这样既能提高复习成果,还能节约时间。为了保障选题复习成果,在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同时,还要求学生养成自评自测的好习惯,逐步增强信息整合、收集工作。在总复习中,解题规范作为高三物理复习的重要内容,为了保障复习与解题效果,必须根据解题规范的原则,使用物理定律,将题做得更加规范完整。高三物理复习作为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由于包含大量解题技巧、方法以及知识。因此,在复习中,师生必须主动分析高考信息以及趋势,进而确立复习方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为学生获得良好的成绩做好铺垫。

本文作者:张福文工作单位:吉林省蛟河市实验中学

物理复习范文篇6

关键词:物理复习;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练习;实验

高考主要功能是为高校选拔优秀的高中毕业生。高考试题应具有良好的选拔性和区分度,同时又必须符合大纲的要求、符合考生的实际。高考的命题突出以知识为载体,注重能力的考查。所以在高三复习中必须强调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以提高复习的质量。下面谈谈高三后期物理复习策略。

一、加强对大纲、教材特别是对考试说明的学习

仔细分析样题,明确高考的要求,确定后期复习的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考试说明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参照大纲,并根据中学教学实际制定的。通过对考纲的学习,掌握高考对学生5个方面的能力要求,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善实验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了解物理学科考试内容包含的131个知识点。通过题型实例的分析,掌握高考题是怎样考查学生的物理知识和能力的,即什么样的题考什么样的能力,以便于在教学活动中选好题,搞好针对性练习。通过对近三年的考试说明的学习,对照分析、掌握考试的变化,分析高考的趋势,以更好把握教学的度。另外,通过前一段时间复习和多次模拟考试对学生的复习情况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包括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现状、能力水平怎样是否达到高考的要求、还存在哪些方面的差距,同时应对学生的应试技巧和心理状态都要进行全面了解和认识,为后一阶段的复习,提供依据。

二、高三物理后期复习的指导思想和目的

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复习和训练,大部分学生掌握了较为系统的基础知识,对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掌握了一定的解题方法,分析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但是,由于一轮复习的周期较长,就会导致复习到最后前面的知识又忘了,造成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因此,后一阶段复习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高中阶段的物理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结构,对知识进行梳理查漏补缺、增加知识储备。在能力训练方面,前一阶段主要是分章节、分单元进行的,学科综合的训练少,因而综合分析思维能力较差,后一阶段复习中的主要指导思想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明确要求,加强综合题的训练、阅读训练,做到定时、定量、规范、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思维能力、推理能力、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并形成良好应试心理,最终为参加高考作好知识、能力和心理准备,在高考中争取良好成绩。

三、复习的具体措施

措施是复习的过程和方法,是实现复习的目的,是提高复习效率的有效途径。措施要有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并且易操作。

1.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增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材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根据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一定的课程理论,遵循物理学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编制的,是大纲的细化和具体体现,是通过众多的课程理论专家征求一线教师的意见而编订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任何课辅资料都不能替代的。无论前面通过什么样的复习,最终都应回到课本中来。第一,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教材,对基础知识查漏补缺,形成知识结构,更加准确地理解物理基础知识。具体操作是:(1)将考试说明中的131个知识点和对知识点的要求印发给学生,作为学生回归教材进行知识梳理的提纲,然后让学生据此回忆,如果回忆得较清晰,说明这部分知识掌握较好;如果感到模糊不清,说明遗忘严重,就要认真阅读理解记忆,把考试说明中对知识点的要求作为知识复习的参照物,也可采用看到书上的有关目录回忆内容,或先看书上每章节后面的小结回答有关内容,主要起到查漏的作用,再回到教材。阅读和利用教材要有针对性,印象才深刻,防止随意性和盲目性,切实做到查漏补缺,以达到全面掌握基础知识的目的。(2)分章节、分板块。让学生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写出知识结构图,进行知识的整合,书才能越读越薄,才能不断缩短复习知识的周期,使知识准备充分,信心坚定地迎接高考。第二,回归教材,阅读教材中与生活实际和现代科技联系紧密的应用性、探索性的例子。特别是比较偏远的农村中学更应如此。因为这些学校的学生很少接触到这方面的仪器,实际阅读科普读物少,见识相对较少,如果考题中一旦出现这方面内容,很难适应,感到茫然,解题就更难了。学生通过对以上内容的阅读,既可熟悉这方面的内容,又可以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其获取自然知识的能力。教材中与生产实际和现代科技相联系的内容,主要有:飞船问题,加速器、汽车的加速显示仪,静电除尘,电磁流量计,等离子发电机,磁单极,超导体,磁悬浮列车,等等问题,都在教材中有比较清楚的叙述,充分体现了物理学在现代科技中的支柱性作用。通过回归教材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紧扣高考的主题,培养考生的能力。

2.后期复习中,除落实基础知识的复习外,还要抓针对性练习,以增强学生的推理能力,可以按专题,或以板块为主线进行。形式为采用讲练评相结合,做到精讲、精练,有计划、有针对性,实用、有效,防止缺少计划地讲得太多太细,练得太乱。具体可以这样进行:讲要求,讲方法,讲注意事项,讲典型,讲类型,使学生明确学习应达到什么程度才能适应高考、怎样才能提高能力。练习一般在课堂上定时、定量、独立进行,适当补充课后训练,把专题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比如,在复习某一章节或板块时,针对这一内容进行练习,可以分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进行训练,一般按25分钟10道客观题、30分钟4道主观性试题的结构进行练习,练习完后及时批改、重点评讲;也可以采用自评和互评的辅助方式进行,目的是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帮助学生总结解题方法、掌握技巧。在评讲时引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进行物理模型的建立,如何进行推理,如何提高思维质量、思维的敏捷性和思维的扩散性,并讲评一题多解和解题的规范性。学生一周可以做一次学科内综合练习,主要以中档题和传统题为主,带有检测性,教师必须即时进行批改,作好试卷分析,收集解题信息,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寻找解决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训练的质量和有序性,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3.高三后期物理复习,还要重视实验教学。近几年的高考都有相当分量的实验题以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所以要狠抓实验复习。要让学生明确实验复习的重要性,明确考试说明中对实验能力的要求,即能独立完成学生实验,具有设计实验的能力。具体复习中,首先复习高中阶段物理学科各类实验仪的使用,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正确地读取数据的方法。实验仪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打点计时器,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多用电表,示波器,双缝干涉仪,等等,先讲清楚再到实验室亲自操作。其次把高考说明要求的18个学生实验,进行分类复习,主要可分为测定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这样便于在复习中,除了复习实验内容外,还可总结出实验的不同类型以提高实验能力。例如:测定性实验可以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间接测量往往与某些规律相联系,如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测量,就与电阻定律相联系进行间接测量,又与电阻的测定、面积的测定联系起来,确定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电流、电压、金属直径和电度。通过实验,掌握实验的原理、选用实验器材的标准,同时又复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螺旋测微器和刻度尺的使用。这个实验具有典型性和综合性,要很好复习。此外,还要加强有关实验设计的练习和复习,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即根据考题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物理规律,确定实验原理、确定要测定的物理量,再选择实验方法,选择实验器材,以及确定合理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设计。实验复习必须要将实验理论和实验实践结合起来,把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结合起来,只有经过锻炼才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物理复习范文篇7

一、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把物理总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练习,时间上约从高三上学期到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前,即头年九月到第二年三月初,大约需要六个月,这一阶段主要针对各单元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复习的重点在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因此,在这一阶段里,要求同学们把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

第二阶段:

按知识块(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物理实验)进行小综合复习练习,时间上第二年三月到四月,大约需要二个月,这个阶段主要针对物理学中的几个分支(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进行小综合复习,复习的重点是在本知识块内进行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与理解,基本规律在小综合运用。因此,在这一阶段要求同学们能正确辨析各知识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总结小范围内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初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

进行大综合(包括理科综合和学科内综合)复习练习,时间为第二年五月至六月,这一阶段主要针对物理学科各个知识点间和理、化、生各学科之间知识点进行大综合复习练习,复习的重点是进行重要概念及相互关系的辨析、重要规律的应用,因此,在这一阶段里,要求同学们进一步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分析和解决综合、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方法

在制定好复习计划后,就要选定科学的、适合本人具体情况的复习方法,而且要根据不同的复习阶段确定不同的复习方法:

第一阶段:

以章或相关章节为单元复习时,首先要求同学们自己分析、归纳本单元知识结构网络,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充实、完整、使之系统化。其次,要对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辨析,对本单元的典型问题及其分析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归纳,并着重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然后对本章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练习,但练习题不宜过多,应精选练习题,不能搞题海战术,最后要根据练习中和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小结。

第二阶段:

本阶段可根据各知识块的特点,将有关内容分为几个专题,进行专题复习,着重进行思维方法与解题技巧的练习。

第三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练习知识的大综合,较为复杂问题的分析方法,并将整个物理知识分为几个重要大专题,着重练习某些重要规律的应用,或某些重要的解题方法。如:动能定理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变力做功问题的分析方法、极值问题的分析方法、临界问题的分析方法、假设法解题技巧等等。

本阶段要突出练习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具体方法有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等方法,在本阶段要进行大综合模拟考的套题练习,试题要求在难度、覆盖面上均接近高考或达到高考的要求。

三、处理好几个关系

高考物理总复习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考纲”与“教纲”的关系

“考纲”即“考试说明”,它是高考复习的纲领;而“教纲”即“教学大纲”,它是中学物理教学的纲领,两者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在高考总复习备考时,应以“考纲”为准。

(二)课本与复习资料的关系

目前,各种高考复习资料很多,往往会造成你以复习资料代替课本的现象,这是大错特错的,将会直接影响复习效果,因此,在复习备考时,应以课本为本,充分发挥课本的主导作用,并选择适合本人具体情况的复习料辅复习,有利于提高复习效果。

(三)点与面的关系

在高考复习备考时,既要抓住本学科的重要知识点,也要全面、系统、完整地复习所有必考的知识点,要做到重点突出、覆盖面广。只有这样做,才能达到复习的效果。

(四)基础与能力的关系

在高考总复习中,要处理好与能力的关系,非凡是在第一阶段的复习过程中,重点是复习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等基础知识,只有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假如忽视基础知识,专门做难题、怪题,是达不到培养能力的目的的。

四、要培养的几种能力

(一)加强信息迁移问题的练习,提高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信息迁移问题一般都是给出一段文字或图片信息,要求通过阅读该信息去回答或解决一些物理问题,信息迁移问题着重考查学生临场阅读,提取信息和进行信息加工、处理,以及灵活运动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给出有关磁悬浮列车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去回答和分析有关磁悬浮列车的问题。

(二)加强科技应用问题的练习,提高运用物理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技应用问题一般都是运用物理科学知识、原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中的实际问题,如:用物理科学技术原理去分析和解决我国在实施的“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几大重点工程中有关问题。

(三)加强实验技能练习,提高实验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技能的练习是高考物理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练习可以提高实验技能:

1、对基本仪器使用的练习

物理实验要通过各种基本仪器来完成,因此,只有熟练把握各种基本仪器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和注重事项,才能做好各种实验,并提高实验技能。

如:要把握各种电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弹簧秤等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和注重事项。

2、注重联系实际进行操作的练习

物理实验中的实验操作技能是很重要的实验技能,加强这方面的练习,有助于提高实验技能。

3、加强物理实验思想、原理、方法与技巧的练习

物理实验思维、原理、方法与技巧是衡量学生实验能力的核心,如: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对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实验误差的控制方法(电流表的内、外接)、作图时对个别点的舍弃、图线的“曲化直“(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时画图象)等等,只有加强这方面的练习,才能提高实验能力。

4、加强设计

性实验的练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物理设计性实验,是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实验仪器,按要求设计出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最后得出实验结论:或只给出实验课题,由学生自选仪器、自己设计实验原理、方法与步骤,得出实验结论,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及实验技能与技巧。

如:在电学实验中,要求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自己设计方案,自选器材进行实验,看谁设计的方案多(有十几种方案),哪种方案最佳?通过这样的练习,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四)加强创新思维练习,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题是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或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中考查学生能否寻求独特而新奇的,并具备社会价值的思维方法解决尚无先例的问题的能力,这些题大多数属于开放性的实际应用题,创新思维的主要成份是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所谓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尽可能多种多样的答案的思维,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的特点;而集中性思维则是依据已有的信息和各种设想,朝着问题解决的方向求得最佳方案和结果的思维操作过程,发散性思维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为主,而集中性思维则在这些可能的途径中选择和比较出最优的解决方案,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1、类比推导法

将已知或新给出的原理、知识或方法横向类推到类似的新情境中去,以解决新问题或得出新知识,即已知(或新知A)类推新知(或新知B),其要害在找好横向类比迁移的“参照点“。公务员之家:

2、逆向思维法

物理学中有些问题按常规正向思维分析不方便,此时可改变思维方向,由正向思维改为逆向思维,就能使问题迎刃而解,如光学中的光路可逆原理,匀减速运动倒过来考虑就变为匀加速运动等。

3、等效思维法

物理学中的问题,有时直接分析有困难,此时,可用效果相同的模型来等效代换,使问题便于分析解决,如: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力的分解与合成等。

(五)加强学科渗透练习,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物理复习范文篇8

一、认真学习考纲加强复习针对性

每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物理学科的《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三学生复习的指南.所以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有针对性地指导高三物理复习,在复习中着重解决以下三点:

1、落实知识点结合《考试说明》和课本,以注重物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复习为主.扎实掌握基本的知识点,以不变应万变,这首先要把握重要概念、定理、定律的内涵和外延,并结合典型习题加以训练,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其次,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和科技发展的实际,积极渗透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突出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高中物理教材虽几经变更,但始终列为重点知识的有:加速度、摩擦力、动能和势能、动量和冲量、功和功率、电场强度、电势和电势差、磁感应强度等概念;平抛运动、机械波、圆周运动、带电粒子在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等运动形式;牛顿定律、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欧姆定律、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规律.这些知识构成了高中物理的主体内容,而且每个知识点都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相关,比如电阻定律与超导材料、原子核与核技术应用、圆周运动与航空航天技术及GPS全球定位系统等.另外,在复习过程中,还要适当拓宽部分知识面,特别要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21世纪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和新材料、新能源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第四次技术革命.自然科学离不开数理化,如何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用所学的理化生知识去解释、分析、探索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科技动态,应当成为我们在复习过程中着重加强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不是应景赶时髦,而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因此针对社会热点内容,组织专题讲座,拓宽知识背景,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热点问题的能力.

2.找准结合点“3+X”综合科目不是几门科目按一定比例的“拼盘”,而是强调学科内容的交叉、渗透和综合,考察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中学所学知识的能力.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找准物理与化学、物理与生物等学科知识的结合点,加以落实,显得尤为重要.如讲解物理计算题时要充分运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轴的借用、函数的思想、讨论的方法、空间的想象及不等式的迁移等)来解决物理问题;物理与化学结合方面:如化学反应与运动,恒定电流与电化学,电流与电解质溶液,气体定律与气体反应等;物理与生物结合方面:如运动与人体生理,光学与光合作月,光学与生物视觉等。只有找准了学科交叉、渗透和综合的结合点,才能正确地把握切入点.复习中可选取有关材料让学生阅读或选编有关习题让学生练习,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来解题,这正是“3+X”高考的目的所在.

3、突破能力点高考的性质将由单纯的“知识考查+能力测试”上升为“以知识、技能为载体,着眼于能力,全面考查学生的学科综合素质.”学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目的并不是为检测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达到了何种程度,也不是为了检测教学或学习效果,它的主要目的是考查、确定考生是否具备升入更高一级学校及相关专业的知识储备,相应能力等.在所有能力中,创新能力无疑是最具灵魂的.因此在复习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选编习题要做到浅、精、新、实,坚决抛弃深挖洞的偏题、难题、怪题,改变只有难题才能培养学生能力的观点.帮助学生学会审题,形成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使他们尽快适应“3+X”新的高考模式.

二、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物理学习存在着“恐惧症”,一到考试就紧张,心理素质差,总担心做不完,不会做,怕考不好,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机.针对这一问题,在复习过程中,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1)首先要立足课本,准确把握教材的难度,降低考试难度,适当降低复习的综合性,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教会他们用物理语言和思维去解决物理问题,增强学生复习的成就感和学习的自信心.(2)鼓励学生提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复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勇于发言的胆量和勇气.(3)建立畅通的师生交流渠道,使师生能在民主、平等、信任的基础上进行情感交流,营造一个和谐的复习气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情商.(4)教会学生在考试中遇到陌生的试题,先不要紧张,别慌乱,然后仔细、认真、大胆分析,一定会发现题目的知识点是我们学过的、熟悉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三、优化训练模式增强考生的适应性

进入高三复习阶段,必要的考前训练是必不可缺少的.理科综合科目主要是学科内的综合,其次是跨学科的综合,且跨学科的综合只占约20%.考生要适应这种综合科目考试,还需要一个训练过程.我们曾做过这样的统计,同样的试题,同样的时间,分科考试比综合考试,学生得分要高,究其原因,单科考试思维空间窄、容量小,只需要一门学科的思维方式,考生比较容易适应.而综合科目的试题,即使是拼盘式的试卷,考生也要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分析试题,更重要的是要在特定的时间内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思维跨度大,转换快,无形之中加大了难度.所以,考生必须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才能适应.在复习过程中,我们探索出了“4步走”的训练模式。第一步,在高三第一轮的复习中,采取“分卷分场”训练,主要把学科的基础知识夯实,题型训练到位;第二步,在第二轮专题复习中,采取“分卷合场”训练,逐步向综合考试过渡;第三步,在综合复习中,采取“分科合卷”的形式进行测试,主要训练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第四步,在模拟考试中,采取“跨学科综合”的形式进行,按理科综合考试的要求,出20%左右的跨学科综合试题进行测试,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在这四步训练中,前两步是关键,主要是抓好学科内的综合,后两步是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尽快适应综合科目考试,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经过实践证明,这种训练模式效果很好.

物理复习范文篇9

一、遵“纲”循“本”,梳理强化知识,夯、遵“纲”循“本”,梳理强化知识,夯实基础,发展能力。

1.明确考点,梳理知识,从知识点形成知识网。历年来中考基础题面广量足,而一些综合题也是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因此抓好基础是关键。在第一轮复习中,教学的重点放在《物理考标》的学习和研究上,做到定时间、定内容,明确中考对各章、各知识块的知识点的能级要求、变化情况、考试新动向。重点、难点、学生的薄弱点在哪里,就设置怎样的典型性例题和针对性练习,做到心中有数。在复习中,要指导好学生根据考点,整理知识,归纳分类,让学生明确考点,明确要求,掌握重点,并通过针对性训练,促进“三基”内化,将单一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构建知识网,使知识系统化。

2.纠错解惑,强化训练,夯实基础,发展思维。根据学生平时学习的“病历”和复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通过“设陷”来纠错,“设陷”就是要在学生的错误认识上设陷,以消除接受科学知识的障碍,“设陷”就是要在解题思路上设陷,以克服消极呆板的思维定势,“设陷”就是要在物理实验的方法上设陷,以矫正其研究物理的思想方法,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典型错误,拿出来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刨根求底,“自己解放自己”。对于同一类问题,要变换方式,在新情境、新角度中设置练习,进行反复训练,并及时反馈,扎扎实实把基础夯实,让学生思维得到发展。

二、实施分层复习、分类推进,全面提高复习质量。

1.分析差异,把握层次。在综合复习阶段,学生的差异很大,为了使复习更有针对性、更有效,以“面向全体,分类指导”为原则,在综合分析学生的基础水平、物理学习能力、潜能及认知心理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界线是模糊的,呈动态变化的,允许学生根据复习情况,可以变动,实行民主,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同时,把分层的目的、方法、设想向学生公开,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志向目标,使升学复习按着预定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进行。

2.分层次复习教学方法首先是分层备课,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复习目标,确保“物理考标”的基本要求,做到“保底”不“封顶”,同时设计不同层次的复习方法、课堂提问、练习作业等。使普通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秀生“吃得好”。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同步教学和分层教学的关系,既有面向全体,又有兼顾各层次学生,使各层次的学生有所为,有所得、有所乐。在作业设置上,对普通生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基础题,加强基本功训练,中等生完成一定量的巩固提高题,优秀生加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灵活大的综合题,并鼓励低层次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尝试向高层次作业冲刺,并及时调整各层次学生的作业量和难度。在检测中,要以不同的标准客观评价每个学生,试卷易、中、难的比例一般为7:2:1,同时,可增设一点综合性附加题,这样做的目的旨在通过检测,让普通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就感,让中等生经受“跳一跳摘桃子”的体验,让优秀生有“英雄用武之地”。在分层辅导中,对作业和试卷讲评,尽量做到每位学生有较多机会的面批、面评,对普通生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困难、耐心辅导、“扶着过河”,对中等生主要是释疑解难,分析原因,教会方法,指明方向,让他们能“摸着过河”,对优秀生主要是进行点拔,发展能力,让他们“举着红旗过河”。通过分层引导,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各层次的学生在相应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充分发展。

三、注重方法指导,纠正不良习惯,挖掘最大潜能。

从平时考试情况看,学生的失分原因,除基础不扎实,缺乏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外,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由于缺乏良好的应试习惯和方法,如审题不清,粗心大意,运算错误,马虎不规范等原因而造成一些基础题黄金分的丢失。针对这种情况,在复习训练时,采取一些措施,把方法指导,培养良好应试习惯作为一个关键点来抓,如要求学生在任何练习中要做到:能做的会做的题一定要一次性做对,一旦发现失误,及时面谈,指导方法;在试题订正中,要求错误答案保留在卷面上,把订正过程写在旁边,说明理由;在复习练习中,全面用笔算,以提高运算能力,在试卷评讲中,不断渗透各种题型的审题方法,解题思路等,把不良习惯纠正过来,挖掘其最大潜能,把失误降低到最小限度。公务员之家

四、把握命题方向,关注热点问题,调整复习对策。

面对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分析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试卷,在复习中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通过观察、实验和计算等让学生来体验一些具体的东西,如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多少,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为多少,把物理课本从地面上匀速捡到课桌上做功约多少等,建立基本的事实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热情和能力,应对基本事实的考查。二要在梳理知识时,要注重对知识的理解、知道结论的得出方法和过程,通过对部分实验的设计或探究,应对物理思想方法和实验方法的考查。三要关注题目的改装和嫁接,关注课本的插图,联系生活实例来深化知识,提高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应对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四要关注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拓宽知识面,来应对学科交*问题。五要设计适度开放性试题,用好“能力训练”上便于学生发表见解的主观性训练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来应对开放性试题。六要在复习中渗透课改精神,要重视物理与社会热点事件、科学前沿问题、现代文化的交融,来应对创新的素质型新题。

物理复习范文篇10

一、立足学科,夯实基础,突出知识梳理和学科内综合

教育部[1999]6号文件还指出,“综合科目”考试,首先是学科内综合,其次才是跨学科的综合.因此,高三教学要立足物理学科的理论体系、思想方法和学习特点,进行有序复习.

首先抓好学科第一阶段基础复习,抓好“双基”落实,打好学科基础.这阶段复习要以教材为线索,以“两纲”同时覆盖的知识为重点,进行系统地复习.对力与力矩,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动量与冲量,振动与波动,电势与电势能,电场强度与磁感强度,磁通量变化与磁通量变化率,全反射与临界角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讲清讲透,不留疑点.对学生易混易错的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气体实验三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运用要设置障碍,诱其就犯,方能使其大彻大悟.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且点到为止,留有思考余地,让学生在受挫后清醒,不留易混点,从而实现章节过关,单元过关.

其次,在基础复习过关后进行学科第二阶段的复习.这阶段要以学科内的综合为主,把学科知识与学科能力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有讲有练、讲练结合的专题复习,小综合复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认真梳理、深刻理解,加工内化,灵活运用,以提高学科内综合能力.

二、突出主干、落实重点,适当调整复习计划

教育部[1999]6号文件还指出:“综合能力测试不是以知识点的交叉为考点,而是以理解、掌握和运用中学所学知识的能力为考点”、“并反映相关各学科的主干”.

“3+2”模式的高考强调了单学科的能力考查,内容的覆盖面较宽,题量较大(2000年全国高考物理卷共22题),采题面较窄(局限在单学科内).而综合科目的试题由于三个学科的考查内容集中在1份试卷内,知识覆盖面不可能很宽,涉及到物理学科的题量比过去少了许多(2000年江浙理科综合卷物理只占11题),在理科范围内,采题面变宽,联系社会热点、生活实际、现实生产、科技应用的题型增多.因此在高三复习时,我们要调整复习计划,更新备课内容,改革讲课方式,抓住主干知识,突出重要考点,不过分强调覆盖率.面上知识要点到,但不必“深挖洞”.复习内容要在吃透教材、统观全局、分清主次的前提下,大胆取舍,突出主干.复习时间不宜拉得过长,跟过去相比,第一轮复习时间要压缩到1~1.5个月.在突出主干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生产、生活、科技等实际问题,由此培养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勿过早地进行跨学科的综合训练.

三、控制深度,把握难度,适当调整教学标高

从2000年江苏、浙江“综合能力测试”试题看,各相关学科复习教学的深度和难度相对“3+2”模式的对应学科有所降低.理由是,原来各科满分均为150分,考试时间每科为120分钟.而现在的“综合科目”分别包括3个学科,满分300分.学科考查比重降低,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题要涉及到各学科的主干知识和重点能力,如果3个学科都瞄准原来“3+2”模式的较深较难考点命题,加之三科试题交叉无序排列,学生做题时思维转换频繁,难度明显提高,绝大多数学生是难以招架的,整个试题的难度系数就无法控制在教育部要求的0.6~0.65之间.“综合能力测试”的目的是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单独学科能力的考查跟原来相比应退居次位.所以复习课的深度和难度均应适当降低.要删减过深、过难、过繁的训练题,突出中等题设计和训练.学校要结合扩大的招生计划和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的难度,根据所教对象的实际确定好教学标高,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切忌出现“高起点”、“高难度”、“高目标”的“三高”现象.

四、联系实际、拓宽视野,加强综合能力培养的研究

1.联系实际问题,注重学科知识与能力的应用.

考试中心命题专家曾说过:“理科试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体现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引导学生破除迷信、崇尚科学.还要深入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考试内容和形式.“综合能力测试”的命题,打破了过去那种建立在理想化模型基础上强调紧扣课本的命题思想,加强了知识的应用考查,强调了联系实际,体现了以现实问题为主,注重学科知识与能力的具体应用,即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思想.因此我们要在抓好物理基础知识复习及学科内综合能力培养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观注社会热点,观察自然现象,关心科技动态,增强环保意识,联系生活实际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发挥想象与创造的潜能,从而提高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其具体作法有:(1)请有关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介绍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介绍科技领域研究的新动态、新发展;介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充分利用教育的人力资源优势,让名人、名师作专题讲座,以学科知识为基础,联系教学实际,适当进行跨学科综合的专题辅导.(3)向学生推荐阅读有关报刊、杂志,扩大阅读面.(4)开放图书室、阅览室让学生自由猎取资料,收集信息.(5)利用电化教学手段,让学生观看科技博览专题片,收看新闻联播.(6)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学生进工厂、下农村、到街道参加实践活动,开展社区服务、社会调查,体验生活,增长才干.

2.精心组编综合试题

在平时教学中,要结合复习的内容适时适当组编综合试题,供学生必要的训练.以下提供编综合试题的四条思路,仅供同仁参考.

(1)从理论联系实际出发,选择当前实际生活中的典型问题作背景,组编试题.如人类在生活中涉及的水电、交通、安全、体育等实际问题,有关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资源利用等自然界的热点、焦点问题,均是编制综合试题的切入点.

(2)从物理知识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应用出发,联系工农业生产、通讯、能源、医疗、航空航天等方面取材编题.根据问题的现状和自身遵从的逻辑,从现代科学发展中形成的交叉科学和边缘科学的特性和普适性的概念、原理等编成专题材料供学生阅读.如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火车的提速与卫星的发射,声、光传输与无线电技术,天然放射现象与射线的利用等等.这些问题学科结合点颇多,知识交叉紧密,考查方式灵活,是编制跨学科综合题的好材料.

(3)从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现象,培养动手能力出发,对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与健康、药物与食品、与禁毒;家用电器的安装设计、使用规则、故障检查;环境污染指数监测及治理措施;气候变化与天象奇观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必要的收集与整理.这些都是编制综合题的材料源泉.

(4)从探究改造社会、改革自然的方法、规律出发,以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中心,取材编题.如运用数据、图表、图象、实验设计与操作、信息采集与分检等方面编写综合试题,以考查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概括能力.试题要侧重考查学生的灵活性、深刻性、科学性、创新性,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然,要组编综合试题特别是跨学科的综合试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要求教师的知识面宽、素质高、教研能力强.它要求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分析综合能力测试题的命题立意、题型结构、渗透交叉点与学科知识点的关系,研究综合专题及其背景材料,掌握高中能力培养的教学要求.

五、改革教法、优化学法,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提高

再好的教科书,要通过学生钻研、消化才能掌握;再好的教学方法,没有学生的主动配合也发挥不出效益.这并不是否定教学水平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巨大作用,而是从另一角度说明学生自学的重要.实行“综合科目”考试,物理课时有所减少,同时又增加了生物学科的教学.生物学科高考中断多年,学校对其教学管理力度削弱,教师改行现象严重,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在新课教学时,并未按大纲要求落实.在诸多困难的情况下,要保证高三复习的质量,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钻研精神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习惯.让学生感受、理解物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结论.要消灭机械重复、主次不分、满堂灌输、以讲代练、以讲代学、重结论轻过程、重答案轻分析的现象.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的重视程度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重要区别.在处理“导”与“学”的问题上,更应重视“学”,学生的自学时间要充分保证,学习面要尽量宽泛.学校和教师都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时间统得太死,课程安排得太满,学生要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才能涉猎广泛的知识.

六、加强交流,注重渗透,沟通理、化、生学科之间的联系

近代科学的发展使学科越分越细,这是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和研究需要.但是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问题决不能用孤立、片面的学科知识去分析,而需要多角度多层面审视,这就需要学生能立足于本学科知识,自觉地进行多学科的渗透.然而学生的知识形成、综合能力的提高,并不是自发的,而是要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以及经过长期训练逐渐形成.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准备、有意识地引导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化学、生物学科的现象、本质和规律,将物理和化学、生物知识结合起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注重学科渗透的习惯和综合意识.因此,教师的备课要给化学、生物留下足够的空间和必要的提示.新的高考模式,对教师和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保证物理学科教学的主体前提下,必须打破学科间互不往来的旧传统,各学科教师要做有心人,多接触,勤交流,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相互探讨,相互促进,以利加强相关学科内容上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物理教师要更新观念,加强学习,完善知识结构,要打破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在物理学科教学的同时,适当了解和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加强知识的综合与渗透,建立开放型的知识结构.

在学科基础知识扎实,具备学科内综合能力的前提下,适时进行综合训练.综合训练时间宜从2001年4月份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每月的综合训练的次数可以适当增加,即使进入跨学科综合训练阶段,仍然要坚持学科内的综合训练.

以上是笔者的浅见,欢迎同行批评指正,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马金科答记者问.中国考试,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