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模式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20:50:48

委托模式

委托模式范文篇1

独立性是独立审计的灵魂,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本质属性,也是CPA审计客观公正的前提条件,是其赢得信任的基础。离开了独立性,经管责任关系就失去了依托的支架,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也值得怀疑。因此,只有保持会计事务所与被审单位的独立性才能使社会公众有理由相信CPA发表了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正确分析CPA自身的经济利益,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经济利益关系是分析审计独立性的基础。审计委托模式决定了审计关系中的经济利益,而经济利益则决定了CPA保持独立性的程度。

CPA审计是基于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受托责任关系产生的。出于管理报酬、分红计划及自我满足等动因,管理当局可能会操纵利润,虚报业绩,甚至损害股东的利益。作为财产所有者的股东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委托独立的审计人员对管理者履行经济责任的状况进行审查、鉴证和报告,从而产生了注册会计师审计。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复杂化,股权分散性和流动性的增强,直接委托审计业务的交易成本太高,股东很少与管理当局直接发生关系,而是委托一个机构(董事会)具体执行审计业务的委托工作。CPA对企业管理人员的经营成果以及经营业绩进行审计,并不直接与股东接触,而是通过股东大会来向股东负责。

二、我国审计委托模式的现状和缺陷

(一)我国上市公司现行的审计委托模式。

根据传统理论,上市公司审计实际上是上市公司的股东(委托人)、企业管理者(人)以及CPA(受托人)之间的契约关系的集合。审计是这三层结构的一个委托机制,而且他们之间应该是相互独立的。

在我国现行的上市公司审计制度中,股东先将对CPA的选聘权委托给董事会,再由其聘任CPA进行审计。此时的审计关系是:管理当局拥有了选择CPA并支付其审计费用的权利,CPA出具受管理当局干扰的审计报告,股东协助CPA审计,并对其进行有限的监督。因此我国当前独立审计的委托模式基本上是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选择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来对自己的工作业绩进行审计。

(二)我国审计委托模式的缺陷。

由上市公司直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向会计师事务所支付审计费用的审计委托关系,严重的破坏了CPA审计的独立性,直接降低了审计的价值,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甚至严重危害了资本市场的稳定运作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自身发展。这种审计委托模式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审计服务的“实际委托人”缺位。

股东、债权人、客户、供应商、政府部门、社会公众等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是审计服务的“实际委托人”,由于实际委托人众多而且分散,由他们协商一致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交易成本很高,而且审计结果具有外部性,存在集体形为问题和大量搭便车的现象,所以由他们直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实际行使审计委托权、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并向其支付审计费用的委托人就成了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当局,也就是由被审计人自己委托审计,从而导致了管理层越位,成为实际上的委托人。

2.董事会与被审计人不独立表现明显。

在间接委托模式下,注册会计师要保持独立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人独立;二是委托机构与被审计人独立。由于董事会代表的是少数大股东的利益,并不能代表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而且董事会与经理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董事会委托与被审计人明显不独立。随着股份的不断分散,经理层势力和影响有进一步膨胀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董事会对注册会计师的选聘在很大程度上受经理层影响。

3.管理当局可能通过选择权和支付权对CPA施加影响。

我国的审计服务市场明显是买方市场,管理当局可以随意选择自己满意或基本满意的CPA,而CPA却很少有选择委托人的实力,尤其在审计市场不规范,行业管理混乱,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存在恶性竞争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劣币驱良币”的现象,致使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交易中处于劣势。管理层是审计的监管对象,而CPA的经济利益却受制于管理层,审计委托人与被审计人角色重叠。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通过对CPA的选择权和审计费用的支付权对CPA施加影响,而CPA迫于生存的压力,很难独立客观地发表审计意见,很难保证其审计的独立性。三、关于重构我国审计委托模式的设想

针对现行审计委托模式失效的状况,业界和理论界进行了多层次多方位的探讨。比如,在上市公司董事会下建立主要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来行使审计委托权,隔开公司管理当局与会计师事务所的直接联系,从而增强审计独立性;上市公司向保险公司购买财务报表责任保险,再由保险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使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不发生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但是,以独立董事为主的审计委员会委托审计并不能彻底解决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受损的问题,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行为人是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及董事会等主体,将财务造假的责任从管理当局转移给保险公司不尽合理。为此,本文建议成立公众公司审计聘用委员会。

在证券监管部门下设立专门的公众公司审计聘用委员会,代表社会公众行使对注册会计师的选聘权和监督权。审计聘用委员会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确定中标事务所,然后由审计聘用委员会、上市公司和中标事务所三方签订审计委托协议,由中标的会计师事务所委派能够胜任的CPA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

证券监管部门根据上市公司规模等具体情况收取审计费用,再将此费用转交给审计聘用委员会,并由委员会直接向会计师事务所支付审计费用,割断了CPA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联系。同时,由审计聘用委员会委托CPA进行审计,使公司管理者丧失了CPA的聘任权,从而充分保证了CPA的独立性。这样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对证券市场的宏观控制管理,也有利于规范审计机构和CPA的行为。

四、成立公众公司审计聘用委员会的两个关键问题

相对于建立审计委员会和引入财务报表保险制度来说,成立独立的公众公司审计聘用委员会更具有可操作性。因为中国证监会是证券市场的监管部门,不以盈利为目的,能够在经济上保持高度的独立性。而证监会的职责包括监督公司上市以及信息披露等行为,由证监会统一管理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与其本身的证券市场监管职能相符。虽然成立审计聘用委员会的操作性比较强,但是仍然有两个关键问题还待进一步解决:

(一)审计收费标准的制定。

审计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不仅与企业的规模、性质,业务的复杂程度相关,而且也与各个企业具体的会计审计环境有关。审计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不同,相应的审计收费也不相同,因此如果所有上市公司交纳相同数量的会费将有碍公平。另外,被审计单位支付审计费用,却又不能参与审计费用契约的谈判,即契约的直接关系人不参加契约制订的谈判,这种契约的公平性会受到怀疑。

委托模式范文篇2

一、保险公司委托的理论依据

财务报表保险制度的基本理念并非新生事物,在古典的审计起源理论中就有“保险论”一说[1].保险论认为,从风险转嫁学说出发,审计就是一种保险行为,在市场经济中,审计费用的发生贯彻了风险分担的原则。审计实际上是向投资者提供一种保险,投资者主要根据管理当局提供的财务报告作出投资决策,为补偿因管理当局提供欺诈性财务报告而引起的损失,愿意从自己可得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来聘请外部审计人员,对管理当局提供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由此保证投资的安全。如果投资者根据已审财务报告购买证券后出现损失,并且有证据表明审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存在审计失败,那么法律将保护投资者利益而向审计师提出赔偿诉求。如果会计师事务所败诉,必须向投资者支付赔偿金,以弥补投资者的损失。因此,在所有者眼里,审计行为视同保险行为,所支付的审计费用等同于支付的保险费用,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一个潜在投资损失赔偿者而发挥作用。

2002年,美国纽约大学的会计学教授乔斯华?罗恩(JoshuaRonen)先生首先提出了建立财务报表保险制度(FinancialStatementInsurance,简称FSI)。这一新的制度设计一经问世,即引起强烈反响。从保险学的角度来看,财务报表保险应该是一种经济责任险,保险的核心问题是保险利益。我国《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否则,保险合同无效。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保险的标的,表面上是财务报表,实际上保护的是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所以,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保险合同的设立是符合法律规定的。[2]

二、保险公司委托的运行机制假设

财务报表责任保险制度目前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探讨,尚无实践的可操作性,所以笔者在此作一些理论上的运行机制假设。

(一)保险公司和投保公司之间的运行机制假设[3]

首先,投保公司向保险公司申请财务报表责任保险,保险公司对投保公司进行承保风险评估(review)。即由代表承保人的专业风险评估人(包括审计师)对投保公司的财务报表风险进行评估,然后,保险公司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向投保公司提交投保建议书,即针对不同风险的公司,不同等级的保险金额对应不同的保险费率。投保公司可以在最高保险金额下选择任何一档的保险金额及其相应的费率。投保公司董事会根据投保建议书提出财务报表保险预案,提请股东大会审议,股东大会审议后将决议对外公布。如果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财务报表责任保险,那么保险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投保公司进行审计。如果审计师对投保公司的财务报表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那么保险公司同意承保并向投保公司签发保单;如果审计师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那么保险公司将和投保公司重新商议保险条款,或者拒绝承保。保险公司和投保公司执行保险合同,投保公司向社会公众披露保险合同的主要内容。如果投保公司财务报表被发现存在重大错报、欺诈及其他合同中约定的情形且给投资者带来损失,保险公司根据合同对投资者进行赔偿,转而追究会计师事务所的责任。

(二)保险公司在选择事务所时可以通过招投标的方式。

中标的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审计,发表真实的审计意见。当发生审计诉讼时,保险公司对会计报表的使用者负责,之后,保险公司向事务所追偿其所承担的损失。

(三)会计师事务所按多保险公司委托,保持审计师的独立性

会计师事务所接受保险公司的委托,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审计,并由保险公司支付审计费用;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师的审计进行协助与配合。在这种审计模式下,审计师摆脱了对被审计单位经济上的依赖性,也避免了被审计单位可能给予的压力,可以较好地保持审计师的独立性。

三、保险公司委托的优势与缺陷分析

(一)保险公司委托克服了其他委托模式的缺陷

从理论上来说,具有其自身的优势:

1.改变现行的委托关系,切实保证审计师的独立性

现行审计制度下,无论是直接由董事会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还是由独立董事主导的审计委员会聘请,甚至是由股东大会聘请,最终的决定权可能都落到公司管理层手中。而在财务报告编制主体——公司管理层的利诱和压迫下,审计师不可能完全独立于公司。而即使审计的委托权掌握在审计委员会的手中,审计师与委托人之间仍然存在着经济利益关系,正如莫茨和夏拉夫[4]所言,如果把审计人员和被审单位在经济上的联系与他们之间存在的保密关系放在一起,在第三者看来很难感到审计人员所主张的独立性真实的存在。委托人与审计师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是“审计独立性的天然障碍”。被审计单位手中的“货币选票”是影响审计独立性的根源[5].所谓“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而审计师则有“拿人钱财,挖人墙脚”之嫌,要改变这种审计收费制度,从源头上治理审计独立性的问题,必须改革现存的审计委托模式。

在财务报表保险制度下,聘用审计师并支付审计费用的决策权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转移到保险公司手中,也即将“货币选票”易手,切断了公司管理层与审计师之间的委托关系,彻底隔离影响审计师独立性的“毒源”,解决了审计师的独立性问题。

保险公司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力求充分发现和揭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风险,杜绝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事件的发生。保险公司的利益与上市公司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趋于一致。由利益相容的保险公司来代表上市公司股东行使对财务报表的监督职责,有利于解决股权分散所带来的监督缺位问题,改变目前审计师利益与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相矛盾的现状,消除审计师与公司管理层的利益关联,切实增强审计的独立性。[6]

2.运用市场机制,改善会计信息质量

财务报表保险制度是一种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针对审计失职和财务舞弊的综合解决方案。针对以往的会计造假和审计失败案件,人们总是想办法严格法制,加强监管的效力和处罚的力度,或者是依靠道德的力量感化那些可能作奸犯科之徒。然而,立法和行政监管的成本非常巨大,它会在现有的市场交易成本之上进一步增加新的司法和行政成本;而且不能保证监管的方向和力度正是市场所需要的。至于诚信和道德的建立,即使职业良心足以抵御经济利益的诱惑,社会道德的建设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

与这些应对措施不同的是,财务报表保险制度完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投保与否、保险费率的决定、审计师的选择和费用、损失的赔付等均为市场行为,可以完全按照市场规律来运作;市场机制的最大优势是可以更好地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是因为,财务报表保险的保险责任和保险费率形成是由市场决定的,保险公司依据对投保公司的财务报表风险的评估,分别确定不同的保额和保险费率,并在市场上予以披露,这些信息就成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风险的一个衡量指标,可以产生很大的股价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7].所以财务报表保险能够借助市场机制的力量赋予公司管理层自觉改善财务报表质量的内在动机,有益于证券市场的运行质量和投资者的信心恢复,是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制度创新。

3.加大会计师事务所的违规退出成本

财务报表保险制度下,事务所与保险公司之间承担责任的方式是:事务所承担主要责任,保险公司承担一般保证责任。当保险事故发生时,首先由保险公司支付赔偿金额,之后保险公司追究事务所的主要责任,从而加大事务所违规退出成本,迫使审计人员遵守审计的职业道德,出具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

(二)由保险公司来委托是一种全新的委托模式

它彻底打破了原有的审计委托关系,彻底摆脱了审计师既想“食君之禄”又要“独善其身”的尴尬局面,是一种制度的创新和对原有审计理念的挑战。但是保险公司的介入也会面临一些新的问题:

1.逆向选择问题

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以及签约双方的有限理性等因素,决定了契约总是不完备的;签约双方无法观察、证实或预见一切,无法用清晰的语言签订所有契约条款。所以,几乎在所有契约的签订和履行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逆向选择的问题。

就如在旧车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卖方往往比买方更清楚车子的质量,假如买方无法通过其它办法检查旧车的质量,那么市场上就只剩下了次车,这就形成了“柠檬市场”。在财务报表保险中,由于保险公司事先不知道投保人的风险程度,而投保人自己知道风险程度,这就产生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通常按平均风险程度确定的保险水平不能达到对称信息下的最优水平,从而高风险的客户可能把低风险的客户赶出保险市场(正如“劣币驱逐良币”一样)。这样市场不但会变得无效率,甚至最终会导致市场关闭。

2.道德风险问题

事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而事后的信息不对称会引发道德风险问题。在保险业务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自行车保险。在我国,自行车是大多数老百姓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人多车多,丢车的现象也多,尤其是一些新的名牌车子。为了防止自行车被盗,车主会想尽办法进行保护,比如,加多道锁,每天背回家等。假如保险公司开办了自行车的保险业务,一旦自行车被盗就可以得到适当的赔偿,那么买了保险的车主就不会像过去那样精心保管自己的车子。车主会因丢车风险已经转嫁到保险公司,就不再去用心保管自己的自行车了;而保险公司又不可能监督每一个买保险的人是否用心保管自己的自行车,其结果是:投保的自行车肯定比没投保的自行车丢失的可能性更大。这样一来,保险公司实际支付的赔偿费就增加了,甚至超过其所收的保费,保险公司不但不能赚钱还要赔钱,于是自行车的保险业务被迫停止。

委托模式范文篇3

摘要:独立审计是由于财务信息在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的不对称而产生的。所有者为了用最低的成本监督经营者,采取的方法就是由信息的非知情者——所有者委托注册会计师对信息的知情者——经营者进行审计。当前,大股东控制在目前中国的上市公司中具有普遍性。在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治理结构中,由于大股东掌握着公司的经营权,是公司财务信息的知情者,公司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矛盾,而是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矛盾了。由财务信息的知情者——大股东掌握对注册会计师的聘用权是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在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如果我们仍然沿用传统的独立审计委托模式,则显然是不合适了。因此,在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对注册会计师的聘用权必须回归到财务信息的非知情股东——中小股东手中,才有可能保证独立审计的有效。

一、传统的两权分离条件下独立审计委托模式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在两权分离条件下,独立审计是由于财务信息在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的不对称而产生的。经营者是企业财务信息的知情者,而所有者是企业财务信息的非知情者。所有者为了用最低的成本监督经营者,采取的方法就是由所有者委托注册会计师对经营者进行审计。

传统的两权分离条件下的审计制度安排,是建立在企业经营委托关系的委托方(财产所有权的所有者)和受托方(拥有财产经营权的经营者)是确定的基础上。这种委托方和受托方都清晰明确的前提条件是:投资者的人数有限且相对固定,投资者之间在对经营者实施监督和激励时容易达成一致。作为委托方的投资人和作为受托方的经营者有明确的委托协议或合同条款,投资者对经营者的监督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不受限制且容易做到。建立在这些条件基础上才形成了传统的审计制度安排模式,即在企业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委托关系中,投资者是委托人、外部审计师(注册会计师)是审计人、经营者是被审计人,三者身份明确,并构建起环环相扣,严密闭合的审计三种人关系。

作为审计人的注册会计师是超然独立于作为委托人的所有者和作为被审计人的经营者之外的,从而保证注册会计师客观公证的发表审计意见。这种关系体现在公司法中,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公司法都将审计委托权作为股东大会的权限之一。

可见,在传统的两权分离条件下独立审计委托模式中,独立审计是为了解决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问题。

二、大股东控制下的传统独立审计委托模式的缺陷

通过对中国现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分析,笔者发现,大股东控制在目前中国的上市公司中具有普遍性。在股权高度分散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公司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内部人控制问题,是股东对内部人怎样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的问题,内部人控制的仅仅是经营管理权。而大股东控制问题,是中小股东对大股东怎样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的问题,大股东不仅控制公司的经营管理权,而且还控制了股东大会的表决权、董事会经营权、经理层管理权和监事会监督权等权利。在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治理结构中,按照现行的股东大会表决机制,大股东往往亲自或通过其人掌握或控制着公司的经营权和对注册会计师的聘用权。大股东集信息的知情者和聘用注册会计师的权力于一体。由此可见,在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公司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矛盾,而是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矛盾了。

从独立审计的产生我们知道,独立审计是为了解决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问题,并不是为了解决中小股东对大股东的监督问题。在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如果我们仍然沿用传统的两权分离条件下独立审计委托模式,则显然是不合适了。目前,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对注册会计师的聘任权仍然是由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掌握。

当前,在我国,由于大股东直接或间接地掌控了独立审计的委托权,对注册会计师的取舍有着决定作用。当会计舞弊是出于大股东的某些意图时,大多数注册会计师无法独立、客观、公正地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根据笔者的调查分析,大部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会计舞弊都源自于大股东的授意。因此,笔者认为,由财务信息的知情者大股东掌握对注册会计师的聘用权是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既然大股东和会计舞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由大股东来控制独立审计的委托权显然不合适。

另外,在资本市场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其所有者是一批经常变动的股东,并且股东人数成千上万,虽然法律赋予股东大会选择、委托注册会计师的权力,但很难落到实处。所以,在传统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委托模式中,由所有者行使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权力也变得不现实了。

因此,笔者认为,在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对注册会计师的聘任权必须回归到财务信息的非知情股东——中小股东手中,才有可能保证独立审计的有效。

三、中小股东掌握独立审计委托权的可行性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是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制约的机制。由于我国现有法律无法有效约束公司的幕后操控者———大股东,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整套相互关联的法律制约机制来约束大股东。如何对大股东权力滥用进行有效制约呢?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公司治理中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权力制衡结构。基本思路如下:

经营管理决策权与监督权分开,这是权力制衡的基本要求。由大股东掌握公司的经营管理决策权,中小股东掌握公司的监督权,这种思路源于独立审计的起源。16世纪意大利出现了合伙制企业,尽管当时的合伙人都是出资者,但并不是所有的合伙人都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那些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人怎样监督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人就成了一个问题。当时解决问题的办法是:由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人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参与经营管理的人进行审计,这就是独立审计的起源。沿着这个思路,笔者认为:股东大会的表决权、董事会的产生仍然遵循资本多数决原则,经理层也仍然由董事会聘任,这就自然使得大股东掌握了公司的经营管理决策权。但监督权必须要由中小股东掌握,那么它应当怎样产生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对大股东掌握的权力进行分析。虽然大股东掌握着股东大会的表决权,但股东大会的每一次表决,都是在公开、中小股东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时大股东的实际利益还没有得到,或者说中小股东的实际损失还没有发生,中小股东完全可以用脚投票来规避这个风险。由于中小股东不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所以,在董事会、经理层与中小股东之间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存在着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因此,制度安排中主要是要解决中小股东监督大股东控制的董事会、经理层的问题。笔者设想,监督权仍然由监事会掌握,但监事会的成员由中小股东选举产生。监事会不对股东大会负责,而对中小股东负责。监事会除了具有现行公司法规定的职权外,还应具有以下职权:

1、聘请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的权利。现行制度安排中,会计师事务所由董事会聘任,同时董事会又是被审计人员,这种审计委托人与被审人员合一的状态,破坏了审计关系中三方(审计委托人、被审计人员和审计人员)有序的平衡关系,使独立审计的作用大打折扣。因此,必须剥夺董事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控制权。由于大股东实际控制了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同时又控制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为了避免大股东既是审计委托人,又是被审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聘请或解聘的权利必须由中小股东选举产生的监事会掌握。

2、独立董事任免权。由于监事只能列席董事会,对决策并无表决权,因此中小股东的监督权只是一种事后监督,具有较为显著的被动性特点。为了弥补这个不足,必须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董事会的决策过程中,这是一种事前和事中的监督。由于独立董事作为董事会的成员享有普通董事的所有权力,对董事会的决策享有表决权,并享有一些法定的特别职权。如重大关联交易的认可权;对上市公司的重大事项有发表独立意见的权力等等。这些职权确立了独立董事在监控大股东、监控上市公司及其关联企业、高管人员薪酬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其可以监督公司高管人员是否串通损害股东利益,监控控股股东是否损害公司的利益。但是,独立董事实现这些权利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自身必须具有“独立性”。由于独立董事所监督的是大股东及其所控制的董事会和经理层,因此这里的“独立性”主要是指与大股东的独立。

根据《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单独或者合并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的股东提出独立董事候选人,经中国证监会审核后,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但在大股东控制股权结构下,独立董事实质上是由大股东决定的。而且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津贴标准由董事会制定,由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在我国大股东控制董事会、股东大会情况下,独立董事薪酬的多少实质上也是由大股东决定的。这一独立董事产生程序及其薪酬决定模式都严重动摇了独立董事的独立地位,使独立董事在履行职能的时候,很可能只会迎合董事会中的大股东的口味从而丧失其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由此可见,我国现行独立董事制度不能保证独立董事与大股东的独立,独立董事制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避免大股东既是独立董事委托人,又是被监督人员,独立董事聘请或解聘的权利必须由中小股东选举产生的监事会掌握。中小股东掌握监事会这样一种制度安排,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首先,它确保了大股东对经营管理决策权的控制。这符合股权资本多数决原则,能够调动广大投资者的积极性;其次,它能确保中小股东对大股东的监督。中小股东通过其控制的独立董事对董事会的决策过程进行监督,通过其聘任的会计师事务所对经营管理层的财务进行监督;最后,由于大股东的牵制,可以有效防止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出现。

从上面的论述可知,在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治理结构中,中小股东掌握监事会这样一种制度安排,可以使中小股东从制度上对大股东进行监督。但如何定义中小股东?具体的监督权应如何组织实施呢?根据我国新公司法的规定,控股股东,是指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东;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笔者认为,可以将持有股份在一定比例以下,不参加公司董事会、高管层的股东界定为中小股东。在监督权的具体组织实施上,笔者建议在中小股东控制的监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代表中小股东担任独立审计的委托人,而大股东对经营者的监督仍然由内部审计部门来完成。具体运作模式如下:

1、人员遴选。在股东大会日,从到会的中、小股东中依据其所持股份比例的多少自动生成中小股东代表5~7人,另随机选定中小股东代表2~4人。

2、工作概要。股东大会结束后,审计委员会举行审计大会,并邀请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参加。当天,审计委员会选定2~4家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参加竞标的会计师事务所代表。第二天,举行审计竞标会,最终选定审计人,并签署审计业务约定书。

3、领导体制及权利保障。审计委员会属于真正代表中小股东利益的独立机构,其审计监督权应通过《公司法》等法律形式予以明确。

上述模式操作方便,执行成本低廉,确保了中小股东的审计委托人地位——注册会计师可以毫无顾忌、名正言顺地为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而努力。同时,由于大股东要依赖内部审计部门对经营者进行监控,内部审计必定会在大股东的推动下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委托模式范文篇4

摘要:独立审计是由于财务信息在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的不对称而产生的。所有者为了用最低的成本监督经营者,采取的方法就是由信息的非知情者——所有者委托注册会计师对信息的知情者——经营者进行审计。当前,大股东控制在目前中国的上市公司中具有普遍性。在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治理结构中,由于大股东掌握着公司的经营权,是公司财务信息的知情者,公司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矛盾,而是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矛盾了。由财务信息的知情者——大股东掌握对注册会计师的聘用权是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在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如果我们仍然沿用传统的独立审计委托模式,则显然是不合适了。因此,在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对注册会计师的聘用权必须回归到财务信息的非知情股东——中小股东手中,才有可能保证独立审计的有效。

一、传统的两权分离条件下独立审计委托模式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在两权分离条件下,独立审计是由于财务信息在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的不对称而产生的。经营者是企业财务信息的知情者,而所有者是企业财务信息的非知情者。所有者为了用最低的成本监督经营者,采取的方法就是由所有者委托注册会计师对经营者进行审计。

传统的两权分离条件下的审计制度安排,是建立在企业经营委托关系的委托方(财产所有权的所有者)和受托方(拥有财产经营权的经营者)是确定的基础上。这种委托方和受托方都清晰明确的前提条件是:投资者的人数有限且相对固定,投资者之间在对经营者实施监督和激励时容易达成一致。作为委托方的投资人和作为受托方的经营者有明确的委托协议或合同条款,投资者对经营者的监督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不受限制且容易做到。建立在这些条件基础上才形成了传统的审计制度安排模式,即在企业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委托关系中,投资者是委托人、外部审计师(注册会计师)是审计人、经营者是被审计人,三者身份明确,并构建起环环相扣,严密闭合的审计三种人关系。

作为审计人的注册会计师是超然独立于作为委托人的所有者和作为被审计人的经营者之外的,从而保证注册会计师客观公证的发表审计意见。这种关系体现在公司法中,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公司法都将审计委托权作为股东大会的权限之一。

可见,在传统的两权分离条件下独立审计委托模式中,独立审计是为了解决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问题。

二、大股东控制下的传统独立审计委托模式的缺陷

通过对中国现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分析,笔者发现,大股东控制在目前中国的上市公司中具有普遍性。在股权高度分散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公司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内部人控制问题,是股东对内部人怎样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的问题,内部人控制的仅仅是经营管理权。而大股东控制问题,是中小股东对大股东怎样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的问题,大股东不仅控制公司的经营管理权,而且还控制了股东大会的表决权、董事会经营权、经理层管理权和监事会监督权等权利。在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治理结构中,按照现行的股东大会表决机制,大股东往往亲自或通过其人掌握或控制着公司的经营权和对注册会计师的聘用权。大股东集信息的知情者和聘用注册会计师的权力于一体。由此可见,在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公司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矛盾,而是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矛盾了。

从独立审计的产生我们知道,独立审计是为了解决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问题,并不是为了解决中小股东对大股东的监督问题。在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如果我们仍然沿用传统的两权分离条件下独立审计委托模式,则显然是不合适了。目前,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对注册会计师的聘任权仍然是由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掌握。

当前,在我国,由于大股东直接或间接地掌控了独立审计的委托权,对注册会计师的取舍有着决定作用。当会计舞弊是出于大股东的某些意图时,大多数注册会计师无法独立、客观、公正地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根据笔者的调查分析,大部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会计舞弊都源自于大股东的授意。因此,笔者认为,由财务信息的知情者大股东掌握对注册会计师的聘用权是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既然大股东和会计舞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由大股东来控制独立审计的委托权显然不合适。

另外,在资本市场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其所有者是一批经常变动的股东,并且股东人数成千上万,虽然法律赋予股东大会选择、委托注册会计师的权力,但很难落到实处。所以,在传统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委托模式中,由所有者行使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权力也变得不现实了。

因此,笔者认为,在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对注册会计师的聘任权必须回归到财务信息的非知情股东——中小股东手中,才有可能保证独立审计的有效。

三、中小股东掌握独立审计委托权的可行性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是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制约的机制。由于我国现有法律无法有效约束公司的幕后操控者———大股东,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整套相互关联的法律制约机制来约束大股东。如何对大股东权力滥用进行有效制约呢?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公司治理中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权力制衡结构。基本思路如下:

经营管理决策权与监督权分开,这是权力制衡的基本要求。由大股东掌握公司的经营管理决策权,中小股东掌握公司的监督权,这种思路源于独立审计的起源。16世纪意大利出现了合伙制企业,尽管当时的合伙人都是出资者,但并不是所有的合伙人都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那些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人怎样监督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人就成了一个问题。当时解决问题的办法是:由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人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参与经营管理的人进行审计,这就是独立审计的起源。沿着这个思路,笔者认为:股东大会的表决权、董事会的产生仍然遵循资本多数决原则,经理层也仍然由董事会聘任,这就自然使得大股东掌握了公司的经营管理决策权。但监督权必须要由中小股东掌握,那么它应当怎样产生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对大股东掌握的权力进行分析。虽然大股东掌握着股东大会的表决权,但股东大会的每一次表决,都是在公开、中小股东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时大股东的实际利益还没有得到,或者说中小股东的实际损失还没有发生,中小股东完全可以用脚投票来规避这个风险。由于中小股东不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所以,在董事会、经理层与中小股东之间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存在着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因此,制度安排中主要是要解决中小股东监督大股东控制的董事会、经理层的问题。笔者设想,监督权仍然由监事会掌握,但监事会的成员由中小股东选举产生。监事会不对股东大会负责,而对中小股东负责。监事会除了具有现行公司法规定的职权外,还应具有以下职权:

1、聘请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的权利。现行制度安排中,会计师事务所由董事会聘任,同时董事会又是被审计人员,这种审计委托人与被审人员合一的状态,破坏了审计关系中三方(审计委托人、被审计人员和审计人员)有序的平衡关系,使独立审计的作用大打折扣。因此,必须剥夺董事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控制权。由于大股东实际控制了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同时又控制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为了避免大股东既是审计委托人,又是被审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聘请或解聘的权利必须由中小股东选举产生的监事会掌握。

2、独立董事任免权。由于监事只能列席董事会,对决策并无表决权,因此中小股东的监督权只是一种事后监督,具有较为显著的被动性特点。为了弥补这个不足,必须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董事会的决策过程中,这是一种事前和事中的监督。由于独立董事作为董事会的成员享有普通董事的所有权力,对董事会的决策享有表决权,并享有一些法定的特别职权。如重大关联交易的认可权;对上市公司的重大事项有发表独立意见的权力等等。这些职权确立了独立董事在监控大股东、监控上市公司及其关联企业、高管人员薪酬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其可以监督公司高管人员是否串通损害股东利益,监控控股股东是否损害公司的利益。但是,独立董事实现这些权利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自身必须具有“独立性”。由于独立董事所监督的是大股东及其所控制的董事会和经理层,因此这里的“独立性”主要是指与大股东的独立。

根据《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单独或者合并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的股东提出独立董事候选人,经中国证监会审核后,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但在大股东控制股权结构下,独立董事实质上是由大股东决定的。而且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津贴标准由董事会制定,由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在我国大股东控制董事会、股东大会情况下,独立董事薪酬的多少实质上也是由大股东决定的。这一独立董事产生程序及其薪酬决定模式都严重动摇了独立董事的独立地位,使独立董事在履行职能的时候,很可能只会迎合董事会中的大股东的口味从而丧失其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由此可见,我国现行独立董事制度不能保证独立董事与大股东的独立,独立董事制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避免大股东既是独立董事委托人,又是被监督人员,独立董事聘请或解聘的权利必须由中小股东选举产生的监事会掌握。中小股东掌握监事会这样一种制度安排,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首先,它确保了大股东对经营管理决策权的控制。这符合股权资本多数决原则,能够调动广大投资者的积极性;其次,它能确保中小股东对大股东的监督。中小股东通过其控制的独立董事对董事会的决策过程进行监督,通过其聘任的会计师事务所对经营管理层的财务进行监督;最后,由于大股东的牵制,可以有效防止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出现。

从上面的论述可知,在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治理结构中,中小股东掌握监事会这样一种制度安排,可以使中小股东从制度上对大股东进行监督。但如何定义中小股东?具体的监督权应如何组织实施呢?根据我国新公司法的规定,控股股东,是指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东;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笔者认为,可以将持有股份在一定比例以下,不参加公司董事会、高管层的股东界定为中小股东。在监督权的具体组织实施上,笔者建议在中小股东控制的监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代表中小股东担任独立审计的委托人,而大股东对经营者的监督仍然由内部审计部门来完成。具体运作模式如下:

1、人员遴选。在股东大会日,从到会的中、小股东中依据其所持股份比例的多少自动生成中小股东代表5~7人,另随机选定中小股东代表2~4人。

2、工作概要。股东大会结束后,审计委员会举行审计大会,并邀请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参加。当天,审计委员会选定2~4家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参加竞标的会计师事务所代表。第二天,举行审计竞标会,最终选定审计人,并签署审计业务约定书。

3、领导体制及权利保障。审计委员会属于真正代表中小股东利益的独立机构,其审计监督权应通过《公司法》等法律形式予以明确。

上述模式操作方便,执行成本低廉,确保了中小股东的审计委托人地位——注册会计师可以毫无顾忌、名正言顺地为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而努力。同时,由于大股东要依赖内部审计部门对经营者进行监控,内部审计必定会在大股东的推动下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委托模式范文篇5

关键词:委托模式;农村会计审计;问题;策略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作为最基层的行政管理单位,其会计审计水平直接影响着农村基层组织的运作。传统的农村会计管理采用的是村账村管理模式,但随着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现代农村管理的发展需求。委托模式是将会计、审计等相关会计工作委托给会计服务中介机构的管理模式,该模式的出现对提升农村会计管理水平和监管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委托模式下农村会计审计的新问题

中办发〔2006〕32号和34号文件提出了在村级行政村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模式的发展要求。该文件的提出对规范村级财务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件颁布后,各地政府也积极推进相关制度的落实。从委托模式在农村会计审计管理中的应用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

1.1对乡(镇)拨付转移支付资金监管的设计不够

从委托模式在村级实践的效果来看,对村级财务、资金流向的监管还是非常有效的。但实践中发现,行政村的资金来源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上级乡镇政府。委托模式下,只能对村级会计进行审计,不能对上级政府的会计进行审计。

1.2委托服务提供单位的资金监管不够

委托模式下,村里的账和钱的监管都是委托服务单位完成。但由于农村会计委托服务相关产业发展才刚刚起步,建设还不够完善。因此,在引入委托服务后,一些村民及村干部表达了对村资金安全的担忧。

1.3村内部会计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委托模式下,对村会计管理规范性要求更加高了,但实践中发现很多村还存在使用不合格票据等问题,还有很多不规范的会计管理习惯,这些习惯与委托模式下会计管理要求是不相符的,导致该模式下一些村的会计管理困难重重。

2委托模式下做好农村会计审计的策略

委托模式是实现农村会计规范化、透明化管理的有效途径。对于实践中暴露的问题,为今后相关工作的改进提供了参考。笔者结合自己工作经验,对做好相关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统一认识,重视农村会计审计委托制度的完善

随着农村进一步开发,农村未来涉及到的流动资金的总量将越来越大。各级政府单位都应该正确认识到加强农村会计管理的重要性。在村内部,加大宣传、做好基础培训十分重要。通过必要的讲座、沟通,帮助村干部、村民建立会计委托管理的正确认识,以积极态度支持和配合委托模式的执行。在行政会计管理制度体系设计上,委托服务应提供乡镇级别单位向村级的资金流向查询的服务,更能提升村级会计管理及审计管理效率和准确性。该制度模式的设计还将更加有效的避免基层行政单位贪污腐败的发生。

2.2加强村会计委托服务单位的管理和监管工作

随着委托业务的广泛开展,委托服务机构将成为村会计及资金保管的主要单位。由于农村大多经济条件落后,各种会计管理理念和思路也跟不上,就增加了一些委托服务机构从中非法牟利的可能性。作为乡(镇)及上级行政单位,有必要也有义务加强村会计委托服务单位的监管工作,使其依法合法经营,保障村会计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对村主要领导干部进行必要的会计及审计管理培训,使村在委托管理服务关系中处于有利地位,依法保障村集体的合法权益。

2.3建立统一的村会计管理票据体系

各种票据在会计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鉴于当前村级会计管理的现状,有必要建立统一的村会计管理票据体系。一方面,会计委托管理将增加村财政负担,其中购买各种会计票据就是重要的成本支出。另一方面,受经济等各种因素影响,村级单位还不具备统一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的能力。从农村经济战略发展需要出发,有县级、省级会计管理单位建立统一的村会计管理票据体系,不仅可以规范村会计管理水平,同时还为未来村级会计纳入地方、国家财政的统一管理打下基础。

3结语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农村会计审计就是其中之一。委托模式被认为是能够有效解决农村会计管理问题的一项措施,但在该措施实践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一些问题。存在问题并不可怕,只要敢于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相信未来农村的会计管理工作将更加规范和科学。

作者:王立军 单位:洮南市那金镇农村经济管理站

参考文献:

[1]卢文婷.村级会计委托制问题与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5).

[2]路风华.农村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师,2010,(09).

委托模式范文篇6

从银行理财融资业务发展过程看,银行理财产品创新有规避监管的动机,而监管政策具有从简单规定到细化管理的特点。因此,新业务的兴起,总要经历创新、监管、调整、再创新的过程。《通知》的颁布体现出金融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短期内确实会对理财融资业务产生影响,但是金融创新化以及企业经济的真实需求又会催生出新金融时代下的理财融资业务创新形势。

二、新金融时代银行理财融资业务模式分类

1.资产组合模式。

是指将理财融资项目归于理财资产组合管理,银行通过发售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投资于含理财融资项目在内的各类投资品种,将理财产品期限与融资期限进行结构性的匹配,融资业务模式可采取委托债权投资、债权收益权转让、券商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委托贷款等多种形式放款。

1.1委托债权投资业务模式。

(1)业务简介。

委托债权投资是指有投资人委托并通过银行、信托公司等专业金融机构对特定项目的固定收益类债权进行投资。其本质是直接投资性固定收益类债权。委托债权投资业务主要依托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将其作为交易平台将理财计划以委托债权投资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融资服务,以有效满足客户的资金需求。

(2)委托债权投资交易的优势。

①客户融资需求得以满足。由于资金流动性紧张或缺乏贷款规模,或者要做大表外、增加中间业务收益等各种原因,银行面对优质贷款客户提出大额融资需求时,有时无法向其发放贷款,造成资金供求失衡。为了满足这些企业客户的融资需求,银行可将其做成债权投资产品在金交所挂牌。同时,银行通过发行针对该投资产品的理财产品向公众募集资金,募集结束即用来投资金交所该笔挂牌债权,相当于用理财资金为企业客户融资。委托债权投资交易可以最大程度上满足客户大额融资的需求,使得资金链得以有效循环。②融资成本显著降低。委托债权投资是一种直接投融资行为,最大程度上简化了资金由投资方到融资方所流经的中间机构,精简了流程,从而也就减少了融资过程中的利润留存和分成。金交所委托债权业务佣金相对于券商、信托通道业务费率较低,可以显著降低企业融资的综合成本。企业所付出的绝大部分资金转化为投资人的投资收益而不是浪费在融资过程中。③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明显增加。随着银信合作通道受限,委托债权的挂牌不失为银行资产出表的新途径。银行通过委托债权投资业务,可以节省信贷规模,减少理财产品占用的的信贷资产计提拨备和资本,从而使得银行资本符合金融监管部门的要求。同时,银行还能扩展理财产品所涉及的投资领域,进一步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1.2债权收益权转让业务模式。

(1)业务简介。

债权收益权转让模式指由第三方作为委托人成立信托计划,向融资客户发放信托贷款,第三方将该信托贷款债权的收益权转让给银行理财,实现理财间接投资信托贷款。对于在银行办理理财融资业务的客户,通过债权收益权转让模式放款的资金属于第三方向客户发放的信托贷款。该业务模式中信托公司虽然仅起到通道作用,但对于业务操作风险控制有直接作用。

(2)模式监管合规性分析。

目前从银监会关于理财业务对于银行监管的相关条款看,银监会只是规范了需变更信托受益人的信托受益权转让业务,对于信托收益权并没有明确提出监管要求。因此,该模式未直接违反监管部门对银行的要求。从银行角度看,银监会对银行的正式发文中,未提及信托受(收)益权投资,仅在《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10]72号)中明确定义了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范围,根据该定义,受(收)益权信托业务和建议采用的信托资产收益权投资模式,均不属于银信理财合作业务。

1.3券商委托贷款业务模式。

(1)业务简介。

券商委托贷款业务模式指银行委托证券公司成立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由该定向资产管理计划作为委托人,委托银行办理委托贷款业务,为银行指定的客户提供融资服务。券商委托贷款业务模式是信用放款类理财融资项目放款时使用的业务模式之一,操作包括成立资产管理计划和发放委托贷款两个过程。

(2)创新背景下定向资产管理通道业务类型。

在银信合作受限之后,银证合作的模式应运而生。目前银证合作以定向资产管理通道类业务为主,资金的投资范围主要包括银行票据资产、债券、信托等。银证合作的基本运作方式与银信合作类似,银行将理财资金以定向资产管理的方式委托给券商资管,从而规避了监管部门对理财资金运用的限制。

2.定向理财模式:

2.1业务简介。

是指银行为满足高端客户的资金增值、低成本融资、多元化融资或存量资产盘活等需求,利用投资银行专业技术手段,为客户设计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提供顾问与交易安排服务,并面向特定客户发行理财产品募集所需资金,理财产品期限与融资期限完全匹配的理财融资业务模式。定向融资理财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信托股权类理财产品、信托受益权类理财产品、信托收益权类理财产品、租赁收益权转让类理财产品等。

2.2银行效益分析。

(1)通过定向理财融资业务,可进一步深化银行与客户的合作,在市场竟争中获得先机。

同时,发行理财产品可以满足理财客户的理财需要,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为营销存款等传统业务创造有利条件。

(2)办理定向理财业务可获得可观的中间业务收入。

三、新金融时代银行理财融资业务风险管理

1.关注监管动态,坚持信贷原则。

新产品往往设计了规避性的交易模式和条款,创新业务标准往往不明确,存在监管部门出台新规的情况。因此,需要及时根据监管动态调整业务流程,防范合规风险。相比传统信贷业务,理财融资业务在投前调查、风险审批、资金使用等环节较一般自营贷款要简单快捷,虽然能够较好的满足客户需要,但从本质上看,理财融资业务仍然是基于信贷资金需求,风险并未降低。所以银行必须坚持信贷审查制度,强化授信管理。严格客户准入条件、认真开展投前调查工作的同时还应合理确定理财产品期限。根据客户实际用款周期和未来现金流状况确定期限,避免短贷长用出现错配风险。

2.强化投后管理,监管资金流向。

委托模式范文篇7

关键词:出版企业;受托印刷;增值税;风险;控制

一、问题的提出

出版物是以知识、信息为主体元素的特殊商品,其生产过程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统一,包括选题、选题报批、组稿、编辑、审稿、申报书号、确定印数、定价、校对、排版、印刷、发行和销售等诸多环节。以上每一个生产环节,除内部人工成本和外部个人劳务外,都是潜在的增值税涉税点。然而相对而言,印刷环节在将精神产品以物质产品形式呈现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且其支出是构成出版物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出版行业印制费(纸张费和印刷费)一般占图书直接成本的60%以上[1]。因此,对印刷环节增值税风险的防控,成为出版企业增值税风险管理的关键。从出版物的生产环节可以看出,作为出版物的发行方,出版企业既要对出版物内容负责,又要保证出版物物质生产的质量。然而在出版物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版企业受技术条件限制或者出于成本因素的考量,一般仅完成出版物具体内容的制作,而出版物物质部分的生产往往是委托其他企业完成,比如由印刷企业完成出版物的印刷。由此就产生了出版企业从印刷企业获取增值税发票时税目税率的认定问题。据笔者调研,针对上述问题,各地出版企业有以加工劳务获取发票的,有以货物销售获取发票的。在假定涉税要素相同的情况下,这当中隐藏着什么样的涉税风险?如何处理既能降低涉税风险又能降低涉税成本?本文以国内知名出版企业D传媒公司为例,厘清其委托印刷业务运作模式,依据现行税法规定,深入分析所涉增值税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二、D传媒公司委托印刷业务的运作模式

1.D传媒公司概况D传媒公司主营教材和杂志的出版及版权服务、发行、进出口相关业务,公司年出版图书900余种、期刊近10种,发行数千万册。公司核心杂志多年来在全国保持较大影响力,单刊期销量位列全国同类期刊前列。2.委托印刷业务运作模式近年来,随着自媒体的兴起,消费者对D传媒公司主办刊物的及时性要求越来越高,以往委托一家企业集中统一印刷后再向全国配发的模式暴露出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采取的是集中统一印刷模式,刊物需要从集中印刷点向全国各销售终端配送,最远运输距离达2000多公里。整个配送过程公司需要额外支出较大的配送和运输成本,这加大了公司经营成本,摊薄了公司经营利润。另一方面,刊物销售终端遍布全国各地,从集中印刷点统一配送,由于运输时间不一致,难以保证同期刊物在全国同步上市。为了降低经营成本和保证刊物异地同步上市,该公司2020年底重新规划了销售片区,同一片区内委托一家企业集中统一印刷,成品经配送系统分发至销售终端。但刊物由不同企业印刷,势必存在刊物用纸、印刷质量能否一致的问题。为了解决多点印刷可能产生的用纸质量不一致问题,D传媒公司与印刷企业在合同中约定刊物用纸规格、质量,还经过考察、比选,确定了纸张供应企业,并以口头形式约定杂志用纸须由双方认可的纸张生产商供货。以上业务模式有三个关键点:第一,纸张由印刷企业直接采购,D传媒公司不与印刷企业发生直接经济往来,除合同明确约定外,也不在纸张采购中向印刷企业预支资金。第二,印刷企业按照D传媒公司要求完成印刷。第三,印刷企业采购纸张受到D传媒公司的严格控制。印刷企业不仅要采购符合质量要求的纸张,还必须从特定纸张供应商处采购。与后文税法中所指委托加工劳务不同,以上委托印刷业务中,委托方(D传媒公司)并不向受托方(印刷企业)直接提供所需“原料及主要材料”。从形式上看,“原料及主要材料”由印刷企业自行采购。但从业务实质分析,D传媒公司对“原料及主要材料”的采购实施控制,严重影响了印刷企业的自主性。为了将这类业务和一般委托印刷业务相区别,本文将符合以上三个条件的委托印刷业务称之为“受限委托印刷业务”。

三、受限委托印刷业务增值税风险分析

1.受限委托印刷业务增值税认定存在的争议2021年底,税务稽查部门对D传媒公司进行税务稽查,发现该公司从印刷企业获取了品名为“加工劳务”的增值税进项发票。而税务稽查部门认为,该公司获取增值税进项发票不当,应以品名“有刊号的期刊”获取增值税发票。(1)D传媒公司:按委托加工劳务获取发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条的规定,受托加工是指委托方提供原料及主要材料,受托方按照委托方的要求,制造货物并收取加工费的业务[2]。“委托方提供原料及主要材料”和受托方提供加工劳务(可能还包括少量辅料),是认定受托加工的关键要件。D传媒公司认为,在受限委托印刷业务中,刊物用纸虽然形式上由印刷企业直接采购,但纸张规格和供应商均须按照与D传媒公司的书面或口头协议确定,即印刷企业的采购行为受到D传媒公司的实质性控制。按照实质课税原则,对于某种经济活动,不能单纯依据其外在形式确定课税与否以及课税的金额,而应当按照经济活动的目的和实质,判断是否符合课税的要素。在受限委托印刷业务中,D传媒公司对纸张采购实施实质控制,印刷企业在纸张采购中不具有完全自主权,仅负责刊物的印刷。该商业行为等同于D传媒公司提供“原料及主要材料”、印刷企业提供加工劳务的受托加工劳务。因此,对于受限委托印刷业务,印刷企业应按照受托加工劳务课税,D传媒公司相应获取“加工劳务”的增值税发票。(2)税务稽查部门:按购买“有刊号的期刊”获取发票税务稽查部门认为,受限委托印刷业务实施过程中,从形式上D传媒公司没有向印刷企业提供纸张,杂志所用纸张系印刷企业自行从市场购买。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若干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165号)第十二条(以下简称“第十二条”)之规定:“印刷企业接受出版单位委托,自行购买纸张,印刷有统一刊号(CN)以及采用国际标准书号编序的图书、报纸和杂志,按货物销售征收增值税”,印刷企业应按出版物销售向D传媒公司开具增值税发票,D传媒公司则相应按购买“有刊号的期刊”取得增值税发票[3]。由于“有刊号的期刊”的销售实行优惠税率,所以D传媒公司以“委托加工劳务”取得的进项发票不合规,不应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3)受限委托印刷业务增值税认定辨析以上两种处理方法似乎都有合理之处,但就笔者看来,也都存在欠妥当的地方。一方面,受限委托印刷业务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条的规定,不应被认定为受托加工劳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条的规定,对于由受托方提供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或者受托方先将原材料出售给委托方然后再接受加工的产品,以及由受托方以委托方名义购进原材料生产的产品,不论在财务上是否作销售处理,都不得作为委托加工产品,而应当按照销售自制产品征税[4]。可见,为了保持增值税链条的完整性和避免不必要的税务纠纷,现行税收规定在认定受托加工劳务时,将“委托方提供原料及主要材料”作为核心形式要件,即只要形式上委托方没有提供原料及主要材料,就不能认定为受托加工。受限委托印刷业务恰恰不能满足以上法定要件。这正是税务稽查部门不支持D公司主张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受限委托印刷业务不应被界定为“有刊号的期刊”的销售,即不能按销售“有刊号的期刊”课税。从形式要件看,受限委托印刷业务完全符合“第十二条”的规定:印刷企业接受的是出版单位(D传媒公司)的委托;印刷企业与纸张生产企业独立签订纸张采购合同;印刷的是D传媒公司有统一刊号的杂志。因此,受限委托印刷业务适用按“货物”销售征收增值税,即D传媒公司按购买“货物”取得增值税发票。然而,此处税务稽查部门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尽管在符合特定条件的情况下,“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印刷企业应按“货物销售”征税,但对具体按哪种货物征税并未进行明确限定。那么,这里的“货物”应该是什么?笔者认为,这里“货物”种类的认定,应以相关规定为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条规定,销售货物是指有偿转让货物的所有权。杂志发行是在出版企业获得相关作品出版权后,为满足读者需求提供复制品的行为。获得出版权是发行杂志的前提,没有作品的出版权,就没有杂志的发行权,杂志的一切销售行为都应在杂志发行之后才能成立。而杂志发行权归属于出版企业,出版企业发行杂志之前,杂志的销售行为就不能够成立。因此,税务稽查部门在受限委托印刷业务中,要求D传媒公司按照“有刊号的期刊”获取增值税发票是不恰当的。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印刷企业在向D传媒公司提交印刷品时,并不拥有其中作品的出版权,不具备杂志的发行权,事实上杂志并没有进入发行环节,因此该印刷品的交付不宜被认定为“有刊号的期刊”的销售,而应被认定为普通印刷品的销售,即按照“印刷品”获取发票,税率不适用优惠税率。2.“受限委托印刷业务”增值税风险要素分析增值税是以应税商品或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形成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税款的一种流转税。受限委托印刷业务增值税风险要素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税目税目是指在对征税对象的细化,即在征税对象基础上所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它反映的是特定税种的具体征税范围,是对课税对象质的界定。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受限委托印刷业务所涉增值税问题,D传媒公司和税务稽查部门争论的焦点就在于税目(包括子目)的确定。前者将受限委托印刷业务界定为税法意义的受托加工劳务,后者则认为属于“有刊号的期刊”销售[5]。然而,由于税法存在一定的解释空间,D传媒公司和税务稽查部门很难取得一致意见。这就构成了D传媒公司的一项涉税风险点。(2)税率税率是指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是法定的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税率的高低与国家财政收入和纳税人负担息息相关,体现了国家对纳税人征税的深度[6]。对于受限委托印刷业务,如按“加工劳务”课税,就适用13%的税率;如按销售“有刊号的期刊”课税,就适用9%的优惠税率;如按销售普通“货物”课税,就适用13%的税率[7]。在D传媒公司和税务稽查部门就税目(包括子目)未形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税率构成了D传媒公司的又一项涉税风险点。

四、受限委托印刷业务增值税风险的控制策略

针对受限委托印刷业务引发的增值税涉税问题,结合我国税收征管实际情况,笔者建议出版企业通过以下管理措施,达到控制涉税风险和降低涉税成本的双重目的。1.优化业务模式将由印刷企业自行采购纸张的模式优化为出版企业自行供纸模式,即由出版企业自行采购纸张交付印刷企业,印刷企业仅提供印刷劳务,出版企业与印刷企业之间形成“受托加工”关系[8]。2.加强对纸张采购的质量控制出版企业之所以要介入印刷企业的纸张采购业务,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纸张质量及其一致性的担忧。为此,在出版企业自行供纸模式下,除了在纸张规格、质量通过合同对不同供应商进行约束外,在合同执行期间可以通过定期检查、样品送检等方式,加强对合同执行环节的管理,进而达到控制纸张质量及其一致性的目的[9]。不管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实质上,出版企业自行供纸模式将印制费分离为印刷费和纸张费,前者是出版企业与印刷企业之间的业务关系,后者是出版企业与纸张供应商之间的业务关系。显然,印刷费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条的规定,出版企业应按“加工劳务”获取发票,适用税率为13%。纸张属于普通货物,纸张费应按“货物”取得增值税发票,适用税率也为13%。这就有效控制了出版企业在印刷环节的增值税涉税风险,而且相对于税务稽查部门就受限委托印刷业务所主张的9%的增值税税率,增加了出版企业的进项税额,降低了企业的涉税成本。

参考文献:

[1]马祥.增值税税率简并的效应分析———以出版行业为例[J].税务研究,2018(04):121-123.

[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Z].2009-01-01.

[3]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若干政策的通知[Z].2005-11-28.

[4]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Z].2008-12-15.

[5]王玉娟.关于简并增值税税率的会计核算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8(04):55-57.

[6]龚辉文.关于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的逻辑思考[J].税务研究,2020(02):5-10.

[7]孙作林.增值税税率降低政策受益主体探析[J].财会通讯,2020(08):149-151,168.

[8]丁卫芝.增值税纳税人销售资产的税务筹划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7(33):63-67.

委托模式范文篇8

1通借通还模式简介

目前高校图书馆中常见的通借通还模式主要有二种,第一种是读者使用自己的校园卡到任意校区分馆均可以完成当前位置所在处的分馆馆藏下图书的借阅和归还,但不能对非当前位置所在处的分馆的图书进行借阅和归还;第二种是读者使用自己的校园卡到任意校区分馆都可以归还任何一个分馆馆藏下的图书,但借阅时只能借读者当前所到位置的分馆中的图书,这种模式实质上是“通还不通借”。两种模式的共同之处就是学生的校园卡在各校区图书馆中的通用,即主要是借阅凭证的“通用”,其实现的也仅是读者对当前位置所在分馆的图书借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通借通还,还不能实现读者在各分馆之间的异馆借书。过程中,流程管理理论无论是在战略制定层面还是具体环节的设计与操作层面都会起到统领和指导的作用。

2多校区图书馆通借通还模式的流程管理实践

2.1现有流程的分析。流程分析是流程管理的第一步。通常是在用户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现有流程的进行剖析,以发现现有流程中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环节,是形成新的、更为合理的业务流程的重要环节。在前文所述及的两种常见的通借通还模式中,第二种“通还不通借”模式由于提供了可以于任一分馆归还图书的服务而得以被多校区高校图书馆更普遍地采用。山东大学图书馆在2006年3月之前使用的就是这种模式,其流程大致如图1所示。如何实现对现有资源更高效的共享利用和读者对异馆图书需求更便利的满足,是多校区图书馆在通借通还模式的选择和流程设计上应该深入分析和研究的问题。而对于这种业务流程的关注正是现代管理理论中“流程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的流程管理(BusinessProcessManagement,BPM)是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以创造和优化价值为目的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念。它通过对涉及为顾客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相关组织活动的管理和协调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增强企业或组织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能力[3]。其主要过程是在客户需求分析基础上,结合对组织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现有流程分析、流程再造与设计、流程维护与优化等环节,实现对业务流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多校区图书馆通借通还业务是一个需要多部门相互协调的系统工程,在探索与实践这种流程的不足之处在于:首先,由于归还到其它馆的图书不能及时运回,导致馆藏搜索信息为“在馆”“可借”的书籍在书库的对应架位上却找不到;其次,读者所在校区的资源分配不可能做到完全契合学生需要,而校区之间距离又比较远,如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和软件园校区之间有大约15公里的距离,且公交、校车均没有直达,间接影响了文献资源的共享和利用。2.2流程的再造与设计。流程再造理论就是基于顾客需求的角度出发,以创造更大的价值和更多的顾客满意度为最终目标的组织活动改造过程[4]。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提高图书馆纸质图书的利用率,山东大学图书馆尝试对现有通借通还业务流程进行再思考、再改造,并于2016年初形成了新的通借通还流程,2016年3月起开始试运行。新流程的实施主要的馆藏呈“可借”“在馆”的状态才可以进行委托;之后,读者可以在“我的图书馆”中相应图书的“委托信息”中查询到该书的委托状态,委托状态随图书在业务流程中路径的不同分别有“申请中”“运送中”“委托到馆”三种。当委托信息变为“委托到馆”后,读者可持本人正式校园卡到设定的取书地分馆办理借阅手续。所借图书可以于任一校区图书馆归还。该流程的规则有:一是读者委托借阅每次限2册;二是委托申请有效期为2天。如在委托申请保留天数内,因各种原因无法找到委托借阅的图书的话,该委托申请会自动失效。委托申请正式生效前,读者也可以自行取消自己的委托申请。同时如果读者所借图书达到本人最大借阅册数,或有图书超期等违章记录时,将无法提交委托借阅申请。该流程可以如图2表示。是依托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Libsys5.5)的委托借阅模块和OPAC系统的技术支持,实现了山东大学图书馆位于济南市六个校区分馆间纸本图书真正意义上的通借通还,即归还图书时,读者在任意分馆均可以完成;借书时,读者持本人校园卡只要选好了取书地,不用劳顿奔波,就可以完成六个分馆中任一个分馆馆藏图书的借阅。山东大学图书馆通借通还流程再造后的通借通还流程主要由三方面的内容构成,分别是:服务流程、业务流程和支持流程。2.2.1服务流程。读者是服务流程的执行者。首先,在借阅图书之前,读者需要登录图书馆OPAC中“我的图书馆”,检索图书并提交委托借阅申请。这里应注意委托的图书必须是本馆无馆藏或馆藏图书已借完,且在其他分馆2.2.2业务流程。相关负责馆员是业务流程的执行者。该流程进一步可细分为送书流程和接书流程。送书流程也可认为主要是找书流程。首先,分馆的负责馆员需要登录汇文的“委托借阅”模块,查找并打印出读者对本分馆的图书委托申请单;然后据此委托单进库找书,对找到的图书在该模块下的“书刊划到”中扫码划到,并按照委托馆藏地的不同进行分类标识和捆扎。该流程中的注意事项是:委托规则规定委托图书到馆后的保留时间是7天。这样就要求负责的馆员在接收当天的委托到馆图书之前,需要在“委托划到管理”栏下,对之前已经过期的委托图书进行下架操作。每天的送书流程中要送出的图书包括三种:当期找到的委托图书、当天下架的过期委托图书和读者所归还的其他分馆的通还图书。为防止图书送错地方,对当期找到的委托图书是按照图书委托馆藏地的不同分别进行标识捆扎;对当天下架的过期委托图书和读者归还的其他分馆的通还图书要按照图书所属馆藏地的不同分别进行捆扎。然后在“物流交接单”上填写相关数据,等待随物流车送回相应分馆。该流程如图3所示。接书流程始于与物流的交接。首先,依据物流随书带过来的“物流交接单”,核对其它分馆送过来的图书信息。正确无误后,对接收到的委托图书在“书刊接收”栏中进行扫码;然后,依该工作日所属的周一至周日的时段不同,分别放到对应时段的委托书架上,等待委托人到馆,利用汇文“流通借阅”模块进行人工借书操作。对接收到的通还书和其它分馆下架的过期委托书则在扫码验收后放回本馆的书库。该流程如图4所示。送书、接书流程的中转衔接是通过物流环节来完成的。试运行期间,不论交接的图书有多少,每天都有物流车和物流工作人员在各个分馆之间依次进行配送,保证了读者委托图书和通还图书的及时送达。2.2.3支持流程。为了保证再造后核心流程的可靠运行,支持流程的再造也不容忽视,其主要体现在人员培训流程上。该流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一是在核心流程再造基本成型后,总馆首先开展的是面向相关负责人的流程介绍和操作培训,以使他们能初步了解流程再造的意义、再造后流程的价值和执行过程;二是在试运行前,面向一线负责馆员的进一步培训,要求负责馆员都能全面掌握流程执行过程;三是各分馆对全体参与馆员在模拟系统上进行实际演练,使得人人都能熟练完成整个过程。通过该培训流程,提升了馆员的业务能力和参与意愿,基本保证了再造后流程的有序进行。2.3流程的维护与优化。流程的维护与优化是流程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当外界需求变化时,优质的流程维护与优化环节会提高流程执行的反应速度,使流程的价值进一步得到提高。在该环节上,山东大学图书馆总馆要求各分馆做好试运行过程中问题的发现、积累和整理工作,及时给相关部门进行反馈;同时不定期地召开有负责人和一线馆员参加的讨论会,对于流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或瓶颈,要求大家积极反馈,提出修改意见,讨论解决方案。这一环节促进了再造后流程的持续改进,形成了通借通还流程的闭环管理系统。

3结语

委托模式范文篇9

[关键词]委托管理;资金治理;托管人;职责定位

保险资产委托管理模式,是指保险公司(委托人)将保险资金委托给专业投资管理机构(管理人)实施投资运作,并对保险资产进行独立第三方(托管人)托管的保险投资管理模式。保险资产委托管理模式中的资金治理,是指保险资金管理的各方当事人,因参与保险资金管理活动而确立的责权利关系,以及当事人履行职责、行使权利和承担责任的有效保障机制。目前,委托管理已成为国际保险业的主流投资管理模式。

一、保险资产委托管理模式中的资金运作机制

(一)保险资产委托管理模式中的投资委托机制

投资委托机制,又称第三方资产管理,是指保险公司自己不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而是将全部或部分保险资金委托给专业的投资管理机构进行投资运作,保险公司按照一定标准向受托机构支付管理费用。投资委托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保险公司设立或控股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将资金委托其运作;另一种是保险公司通过市场化方式选择与自己无任何股权关系的投资管理机构进行投资运作。从国际经验看,规模较大的寿险公司或保险集团一般采用第一种方式,再保险公司、产险公司和小型寿险公司一般采取第二种方式。

(二)保险资产委托管理模式中的资金托管机制

资金托管机制,又称独立第三方托管,是指保险公司将保险资金的保管、清算等职责委托给托管银行,建立独立于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及有关专业投资管理机构,保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利益的机制。保险资金托管分为全过程托管和全金额托管。全过程托管是从保费收取开始,按照不同保险产品,分别开设账户、快速上划资金,归集到总公司托管账户,做到统一资金调度、统一资产配置、统一投资运作、统一收益分配的过程。全金额托管是将保险公司总部统一归集的资金,包括已委托和尚未委托投资的全部资产,实施第三方独立托管。保险资产委托管理模式下的资金托管是指保险公司将以投资为目的的保险资金的保管、清算等职责委托给银行等金融机构,由其实施独立第三方托管的机制。保险资产委托管理中的业务关系模式见图1。

二、保险资产委托管理模式中的三方法律关系

保险资产委托管理模式下的当事人主要包括委托人、管理人、托管人三方。各方当事人应按照科学、高效、规范的原则和标准,建立良好的保险资金治理结构,以书面协议方式明确各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

(一)委托人职责定位

1.搭建委托管理框架。委托人作为保险资金的最终所有者,享有委托资产的投资收益,并承担委托资.产的投资损失,因而在委托管理框架中居于核心地位。委托人的首要职责是按市场化原则自主选择管理人和托管人,签署受托协议和托管协议,建立相互制衡的规范的资产管理框架,协调三方关系,确保保险资金的安全完整,并实现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

2.战略资产配置。所谓战略资产配置是指委托人在分析自身负债特性和资产收益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对资本市场的分析判断,合理匹配资产和负债,科学确定一级资产配置种类和投资比例限制,并制定投资策略的过程。委托人一般按年度进行战略资产配置,并将主要数量限制和目标要求通过投资指引的形式在年初下发给投资管理人并要求其遵照执行。投资指引体现了委托人对保险资产管理的目标要求,是投资管理人进行投资运作的主要依据。

3.投资监督。在委托管理模式下,委托人不直接进行投资操作,但必须承担管理人投资操作带来的收益和损失,因此,委托人必须对管理人的投资操作进行监控,主要体现在:(1)监督管理人操作中各投资品种及比例是否符合相关监管规定和投资指引要求。(2)监督管理人资产战术配置和投资策略是否符合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大致变化趋势。(3)监督管理人的投资决策及操作流程设置是否存在明显漏洞。(4)管理人是否建立了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管控措施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4.绩效评估。在委托管理模式下,保险资产的运作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委托人对管理人的投资绩效进行科学评价。目前,基金业已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估体系,这对保险资产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但保险资产管理绩效评估有其特殊性,即不仅要体现安全性、收益性等一般投资特性,还要满足保险产品开发和保险经营的特殊要求。如保险资产管理要注重资产负债合理匹配,以满足保险经营正常赔付的资金需求。此外,保险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估应体现委托人的投资理念,并应有利于激励管理人取得持续、稳定的投资收益。

(二)管理人职责

1.投资操作和组合管理。管理人作为受托方享有保险资产投资管理权,但这种权利是一种有限权利,主要体现为:管理人应当以实现委托人的投资目的为宗旨,为委托人的利益对委托资产进行管理和处分,不得超越委托人授权处分受托财产,不得利用受托保险资金谋取不当利益。管理人的投资管理权主要体现在:(1)进行组合管理。根据不同资金来源、不同投资品种对保险资金进行分帐管理。(2)开展投资研究。建立规范的研究体系,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经济金融形势、资本市场走势和各投资品种进行研究。(3)进行投资决策。根据相应的研究结论,确定具体的投资操作策略。(4)实施投资操作。交易人员根据交易指令,通过交易系统实施投资操作。

2.风险控制。在金融投资日趋国际化、金融产品日趋复杂化的背景下,风险控制是管理人的必要职责,也是委托人选择管理人的重要参考依据。管理人的风险控制职责主要体现在:(1)树立科学的风险控制理念。即通过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多重手段、持续控制的运行模式,对涉及投资运用的各个业务领域和环节进行全方位的风险控制。(2)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规范和流程。即在投资决策和投资操作的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嵌入相应的风险控制流程,通过标准化的措施在业务一线实现对风险的控制。(3)搭建健全的风险控制组织架构,包括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4)引入先进的风险控制技术手段。即引入或开发综合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科学手段进行风险点识别和风险度评估,实现对投资风险的事前评估预测、事中实时控制和事后及时分析。

3.信息披露职责和保密义务。(1)管理人应建立规范的业务报告制度,确定报告的频率和形式,确保委托人及时获得投资策略、交易操作等相关信息资料。(2)管理人应根据有关协议规定向托管人提供财务报表等信息资料。(3)管理人应确保提供信息资料的准确和完整。(4)管理人应对受托保险资金投资情况依法保密,未经委托人同意,不得擅自向第三方泄露。

(三)托管人职责

根据其他行业和国际经验以及托管协议有关规定,托管人职责可分为基本职责和增值服务两类。

1.基本职责。托管人的基本职责是指根据托管协议规定,托管人必须提供的基本服务内容。一般来说,托管人的基本职责包括:(1)资产保管。即安全保管委托人托管的资金、证券及保险资金运用形成的其他资产。(2)帐户开立和管理。即托管人应根据委托人的委托开立专用存款帐户和证券帐户。(3)资金清算交割。即根据管理人的投资指令,托管人应及时办理托管股票资产、债券资产及其它资产的清算交割。(4)投资监督。即监督管理人的投资行为是否符合投资指引和相关监管规定,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委托人和监管机构报告。(5)信息披露。托管人应及时向委托人和中国保监会提交保险资金托管报告,托管人对保险资金托管情况依法保密,未经委托人同意,不得擅自向第三方泄露。

2.增值服务。托管人的增值服务是指根据托管协议规定,托管人需额外收费方可提供的托管服务内容。常见的托管增值服务有:(1)资产估值。为保险公司托管的股票资产、债券资产及其他资产进行估值。(2)绩效评估。即协助委托人科学评价管理人投资绩效。(3)风险评估与管理。(4)技术支持。(5)其他增值服务。

三、保险资产委托管理模式的制度优势

(一)科学的资金治理结构

1.分工明确。委托管理模式下,由于涉及多方当事人,如何合理界定各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和职责定位,成为这种模式有效运行的关键和核心。借鉴国外同业先进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和摸索,我国保险业已逐步形成了以委托人为核心,委托人、管理人和托管人各司其职的三方法律关系定位,即委托入主要负责资产战略配置、投资监控和绩效评估;管理人主要负责具体的资产战术配置、投资策略制定、投资操作、风险管理;托管人则负责资金保管、清算以及部分投资监督职能。

2.相互制衡。委托管理模式下各方当事人各有分工,相互制衡,没有一方能够实现对保险资产的任意处置,在制度设计上确保了保险资金的安全运行。主要体现在:(1)委托人和管理人间的相互制衡。如管理人的投资操作必须遵循委托人的投资指引;委托人可随时对管理人的业务操作流程等进行现场和非现场检查,提出整改意见并要求管理人定期整改等。(2)委托人和托管人之间的相互制衡。如托管人有权检查委托人所提供财产及相关凭证的合法性,而委托人则有权对托管人的资产保管情况、资金交割清算系统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查。(3)管理人和托管人间的相互制衡。如托管人有权根据托管协议和其它相关规定审核管理人交易指令的合规性,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委托人报告。但对于管理人的合规交易操作,托管人必须及时履行清算职责并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二)专业化的投资运作机制

将保险资产委托给专业投资管理机构运作,实现了保险资产的专业化运作,有利于保险资产的保值增值。其优势主要体现在:

1.有利于降低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成本支出,使其专注于保险业务。保险公司组建自己的资产管理部门需要投入高额的人力资本和信息技术成本,其投资经验的成熟也需经过一段较长周期。而保险公司采取委托管理模式,只需支付少量的管理费和托管费,保险公司内部的资产管理部门主要从事资产战略配置、投资监督和绩效评估,从而大大减少了各项成本支出,使保险公司能够集中精力开拓保险业务。

2.有利于充分利用投资管理机构的专业知识和成熟经验,改善投资收益水平。(1)保险公司可通过市场化选择机制,遴选信誉优良、业绩卓著、与自身投资理念相契合的投资管理机构作为投资管理人。(2)保险公司可将性质、来源不同的资金委托给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不同投资管理机构实施管理运作,充分攫取资产管理市场的细分收益。(3)保险公司可充分利用资产管理市场的竞争机制,淘汰业绩不佳的投资管理机构。

(三)可控的风险制度安排

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与否不仅事关保险企业的经营成败,更关系到广大被保险人利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保险资产委托管理模式在机制设计上充分体现了风险可控优势,主要体现在:

1.风险分散和隔离机制。在保险公司自营模式下,投资的研究、决策、操作、资金清算等一系列流程皆由保险公司负责,风险高度集中,而委托管理模式则在制度安排上设计了有效的风险分散和隔离机制。(1)投资流程分散。委托人负责资产战略配置,投资管理人则根据具体的投资策略实施资产战术配置,从而实现了投资流程的分散化。(2)资金有效隔离。引入独立第三方托管后,管理人仅负责投资决策和下达交易指令,资金交割清算职责则由托管人承担,从而实现了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分离。

2.三重监控机制。委托管理模式中的各方当事人在不同层面发挥风险管控功能。(1)委托人的投资管控。委托人制定资产战略配置方案,在宏观配置层面掌控风险,同时对管理人的具体投资操作实施严密监控。(2)管理人的风险管理。管理人作为专业的投资管理机构,实施风险控制是其必要职责。(3)托管人的投资监督。托管人作为独立第三方,需要根据管理人的交易指令实施资金清算。在此环节,托管人可发挥投资监督功能,监督管理人的投资操作是否符合委托人要求和监管机构规定,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委托人及监管机构报告。

四、保险资产委托管理模式的制度成本

(一)成本

保险资产委托管理模式中的成本是指为确保管理人按照委托人利益和意图进行投资操作,防止管理人转移利润、恶意亏损等道德危险以及由于决策失误、操作失误等行为造成损失,委托人所支付的相关费用和监督成本主要包括:

1.管理费用。委托人将保险资金委托给管理人,利用其专业投资技能获取投资收益,必须向管理人支付一定的管理费用,这是委托模式中基于关系而产生的必要支出。

2.监督成本。为使管理人根据委托人利益和职业操守进行勤勉操作,委托人必须采取各种措施监督管理人的投资行为,从而需要付出成本和代价。委托人的监督成本主要有如下几项:(1)托管机制的引入和托管费用支出。托管人提供的服务需要收取一定费用,即托管费用。(2)委托相关资产管理部门的人力成本。保险公司虽然不直接投资,但仍必须配备一定数量专业人员承担相关职责。(3)信息技术投入。委托人要实现对委托资产的严密监控,需要与管理人和托管人之间建立信息技术平台,及时获取委托资产的交易信息和会计信息。

(二)道德风险

委托人和管理人之间关系的产生,使得委托人不直接进行投资操作,管理人成为委托资产的实际控制人,这就为管理人道德危险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制度空间。根据委托理论,投资管理人作为经济人,会将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就可能使得投资管理人行为不符合委托人利益而导致道德危险。尽管委托人会采取各种方式对管理人的投资行为进行监督,但并不能完全杜绝道德危险的产生。管理人的道德危险主要体现在:

1.内部人控制。内部人控制是指在保险资产的所有权和投资管理权相分离情况下,作为管理人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作为保险资产所有者的委托人利益的现象。如投资管理人可能会尽量降低向委托人报告投资信息的频率和详细程度,采取各种方式降低委托人的干预程度和监督力度,从而增大自身的投资自由度。在极端的情况下,投资管理人甚至有可能违反职业操守和投资指引规定,进行各种黑箱操作,利用委托资产为自身谋取不当利益。

2.多委托关系下的“揩油选择”问题。“揩油选择”是指在同一投资管理人同时受托管理多家保险公司投资资产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的利润转移现象。如管理人受托管理的不同保险公司的委托资产投资收益大相径庭,管理人就有动力在不同保险公司的委托资产之间进行利润转移,使得所有委托资产的投资收益情况平均化。再如投资管理人为委托人的控股子公司,受母公司向心利益的影响,管理人有可能将其他委托人的投资收益向母公司转移。

(三)信息不对称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委托关系的产生会导致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保险资产管理的运作效率,主要表现为:

1.委托人无法准确获知管理人的专业知识和资质水平,从而导致逆向选择。投资管理人相较委托人拥有更多的信息优势,最清楚自己的素质和经营能力,为了获取资产管理业务,管理人有可能会采取各种方式隐蔽不利信息,粉饰投资业绩,从而可能导致保险公司选择那些专业能力不强的投资管理机构。而当委托人发现管理人投资技能无法达到预期水准时往往悔之晚矣,因为委托人变更管理人的成本相当高。

2.委托人无法及时、准确获知保险资产具体交易信息,从而无法进行有效监督。投资管理人在投资技术和具体投资交易方面具有绝对信息优势,而委托人则可能由于信息技术、投资人员专业水平等方面的劣势而无法对投资交易进行实时监控。同时管理人为追求自身利益,会产生故意隐瞒投资信息的动力。投资信息传递方面的效率损失,会降低委托人投资监督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瑞士再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的第三方资产管理[J].sigma,2002,(5).

[2]张洪涛,王国良.保险资金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王文钦.公司治理结构之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委托模式范文篇10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设备维护外包对企业的重要性,依据“委托—”理论,分析了设备维护外包的风险。通过外包的博弈分析,我们得到了影响方违规、委托方监督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降低设备维护外包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设备维护外包委托—博弈

一、引言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加强。以业务外包为主要特征的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由“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模式转变的重要体现。通过企业间的外包合作,各个供应链成员,在获取其他企业的优势资源的同时,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集中精力从事企业的核心业务。

设备维护外包,是指企业为了节省设备维护的成本或者提高设备维护的质量,将企业的设备维护部分或者全部外包给实力更强的专业设备维护公司,使企业能够专心从事企业的核心业务,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在当前的设备维护体制下,企业仅仅依靠自身的资源,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对企业设备维护的要求。企业要保证设备的高效运行,必须采用新的管理方式,综合利用社会的设备维护技术与资源,才能获得高质量的设备维护服务、低成本的设备维护费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细分,设备维护市场日趋成熟,设备维护外包必将成为企业未来设备维护管理的重要选择。

但是,设备维护外包双方之间的关系是基于“委托—”关系,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企业在设备维护外包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对设备维护外包的风险进行分析。

二、设备维护外包中的“委托―”关系及风险分析

“委托―”关系是非对称信息的交易关系,占有私有信息的一方为方,缺乏私有信息的一方为委托方。只要当事人各方在拥有的信息中处于非均衡状态,就存在着“委托―”关系。

根据信息经济学原理,并结合设备维护外包的特点,在设备维护外包所体现的“委托―”关系中,设备维护外包企业尽管可以通过方的承诺、市场以及咨询公司对外包进行了解,但在外包实施之前并没有科学的方法对服务的质量、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设备维护外包企业与设备维护企业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实施设备维护外包的企业就是委托方,提供服务的企业就是方。

(一)设备维护外包的逆向选择

总体来说,设备维护的方比委托方更加了解自己的资信、真实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为了能够签订对自己有利的契约,方会在不具备提供应有的服务质量或服务水平下,向委托方发出其适应外包的市场信号。方在签订合约之前,对真实的信息进行掩蔽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目的是为了诱使委托方作出错误的选择,以有利于获得自身本不具备的竞争优势。

(二)设备维护外包的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指在执行契约的过程中,方根据自己的私有信息,选择不利于委托人的行为,而委托方既无法接触到这些信息,又不能作出事前的评价。在执行契约的过程中,方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可能采取不利于委托方的行为,如简化应有的部分服务流程、降低服务的标准,进而损害委托方的利益。而且,由于设备维护技术更新的速度很快,设备维护人缺乏来自委托方的激励,为赚取更多的利益反而会限制新技术的应用。这些行动都会导致道德风险。

在设备维护外包过程中,方违反了合同,如果不被发现,付出较小的成本就可能获得较高的收益;如果被发现,就会要付出一定的赔偿和罚金。同时,委托方如果实施强大的监督力度,就能及时发现方的违反合同的情况,改变方的违规行为,保证设备维护的质量。但是,监督的力度越大,监督的成本就越高。如果不实施监督,方违反合同的概率就会越大,就会给企业带来损失。设备维护的委托方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就会产生冲突,由于信息不对称,就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博弈关系。

三、企业降低外包风险的措施

(一)控制和降低企业的监督成本

为了降低设备维护外包的风险,委托方要降低外包业务中的监督成本。委托方应建立一套全面的外包考核评价体系,在实施设备维护外包前,要通过企业的信息系统了解设备维护外包的市场信息,以及通过咨询、评价机构对方的资质、服务的水平、服务的质量等有全面地了解,从而选出服务水平好、服务质量高、信誉好的企业,就可以一定程度的控制企业未来的监督成本。

当委托方把自己的设备维护交由方管理之后,就失去了对设备的直接控制能力。如果双方的权利、义务的界定不清时,就容易导致设备维护失控的风险。委托方应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与方签定详细、合理的外包合同。通过详细、合理的外包合同,委托方就可以对方的行为进行约束,一方面有利于对设备维护外包的事后评价,另一方面又可以减少方在设备维护外包服务中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限制新技术的应用、降低服务的标准等“败德行为”,从而就降低了企业的监督成本。

同时,依据公式②,委托方通过详细、合理的外包合同,能降低方达到合同约定的服务需要付出的成本与实际的服务成本的差值,就可以降低监督的概率,从而降低监督的成本。

(二)通过价格补偿来加强对方的激励

在设备维护过程中,导致“道德风险”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方缺乏来自委托方的激励。根据上面的公式①,如果方按照合同的标准提供服务的收益与实际的服务中的收益差值很大时,方违反合同的概率就会减小。委托方要设计合理、有效的激励措施,在方按照合同的约定提供了服务时,要给予较高的激励,增大收益的差值,就可以减少方违反合同的概率。在设备维护过程中,委托方应通过各种价格补偿来增加方“败德行为

与方就建立了一种长期的战略协作关系。这种战略关系会增加方“败德行为”的机会成本,可以避免方的短期行为,促使方更加关注长期利益,从而为委托方提供高质量的设备维护。

2.对方的努力进行价格补偿。在设备维护外包过程中,当方按照委托方的要求进行了设备的维护,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时,委托方可以采取延长外包合同、企业利润的提成等激励措施,给方一定的价格补偿,调动方的积极性,从而降低设备维护外包的风险。

(三)建立基于过程的外包实时控制模式

在设备维护外包过程中,设备维护的质量、效率等难以量化。因此,委托方应建立基于过程的实时控制模式,进行外包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在外包实施过程中,委托方要制定外包的总目标和分阶段目标,建立相应的同步监督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通过基于过程的实时控制模式,委托方一方面可以获取来自方的更多的信息,改善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另一方面,企业可以跟踪、检查和分析方提供的服务的质量与企业计划目标的偏离程度,便于委托方的外包事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