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服务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06:02:49

为农服务

为农服务范文篇1

一、考核对象

参加年度为农服务工作考核的农技大师。

二、考核内容

以科技信息、工作业绩、科研成果为主要内容,采用百分制考核开展竞赛活动。

(一)科技信息服务(35分)。

1.农情热线(10分)。以农情热线答复数量与答复效率为标准计分。答复数量最多的得3分,其余人员得分以此标准推算。效率分按照个人平均答复时间计算,答复时间最短的为2分,其余人员以此标准推算。

2.网上科技信息(7分)。包括新优品种、病虫情报、当前农事、信息联播等栏目,数量最多的得7分,其余人员得分以此标准推算。

3.农民信箱信息(10分)。农民信箱“最新农情”、“市场行情”、“农技110”等栏目,数量最多的得5分,其余人员得分以此标准推算。向本产业服务对象群体发送为农服务信件(要求保存信件内容),数量最多的得5分,其余人员得分以此标准推算。(如农技师没有群发权限,可由农业信息中心)。

4.农民培训(8分)。讲授农民实用技术,全年农民参加培训最多的得5分,其余人员得分以此标准推算。每次培训农民20人以上作为计数标准。(签到单需由培训人员与当地相关领导签字)。

(二)工作业绩(55分)。

1.指导完成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任务(20分)。所负责联系的示范基地当年实际投资按计划任务全面完成并出形象的得25分,未按投资计划完成任务的按比例实行倒扣分。

2.做好基地农产品直销专柜落实工作(25分)。所负责联系的城中市场基地农产品直销专柜经营正常、产品质量稳定,不发生因经营和质量投诉事件的得25分,发生一起投诉并经查属实的酌情扣分,生产季节直销专柜连续三天没有基地农产品上柜的扣除0.5分。没有基地农产品直销专柜落实任务的农技大师相应增加其它两项工作业绩分。

3.无公害农产品申报和品牌培育(10分)。帮助企业、大户通过省级以上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争取名牌产品、著名商标,获得最多的得5分,其余人员得分以此标准推算。

(三)科研成果(10分)。

1.(5分)。在省级以上刊物中发表学术论文最多的得5分,其余人员得分以此标准推算。

2.报刊电台发表稿件(5分)。在市内报纸和电台发表为农科技服务稿件,被录用数量最多的得5分,其余人员得分以此标准推算。

3.科研创优(加分项目)。获得本年度部级科技进步、农技推广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加30分,20分,10分;省级分别加10分、8分、6分;绍兴市级分别加8分、6分、4分;*市级分别加6分、4分、2分,项目参与人员减半加分。本产业工作获得上级表彰被评为先进个人的,按相应的级别一等奖减半加分。

三、考核奖励办法

1.年终农技大师考核总分达到70分以上的,由市政府聘任为2010年度农技大师;考核总分达不到70分的取消农技大师评选资格。

2.对年度考核评为农技大师的奖励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经费2万元,主要用于农业基地科技推广及农产品营销,由农技大师提出具体项目补助方案,报市审核拨付。

四、其他

1.农技大师要按要求参与大地春色节目制作,每周一次更新农业在线网信息台信息,并通过农民信箱发送给服务对象,全年不完成任务的,取消农技大师评选资格。

2.各部门和各单位要积极鼓励农技大师参加为农服务活动。农技大师开展为农服务活动成绩,作为其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和农技体制改革中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

3.考核办公室负责将考核结果通报本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

为农服务范文篇2

1青海省气象为农服务现状

1.1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随着气象现代化发展,青海省气象部门为农服务不但提供常规天气预报预警,而且还在为农提供及时准确气象信息的同时,指导农业生产,使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得到大幅增升。1.2人工影响天气改善农业生产环境。青海省气象局将现代化科学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中。遇持续干旱、降水严重不足的情况,抓住合适天气时机,采用人工降雨作业缓解干旱,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通过人工消雹作业使农作物生长环境得到保障。1.3政府重视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成立由政府部门主导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服务小组,将农村气象工作纳入地方绩效考核,加大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培训,增加农村气象服务投入,如将土壤墒情站管理维护、病虫害防治等列为政府服务清单中。1.4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近年来,在政府、农业和气象等部门的支持下,青海省农业得到良好发展,农民应对气象灾害能力逐步提升,农业气象灾害损失逐渐减少。1.5初步建立气象为农服务体系。青海省加强气象服务农业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为“三农”建设保驾护航。在农村建立气象信息服务站,加强气象灾害监测,安装农村气象预警大喇叭和LED显示屏,培训乡村气象信息员,开展气象灾害知识宣传。

2存在的问题

2.1气象信息准确性不高。目前,青海省气象部门采用人机交互工作方式,自动气象站采集数据作为预报产品基础,再利用各种科学手段进行天气状况分析,天气汇总需要通过观测人员根据经验确定,使气象信息准确性难以保障。2.2气象为农服务产品单一。气象服务的大范围天气状况信息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要求。一部分种养大户和设施农业需要专业性强的气象服务产品,而青海省气象部门开发的服务产品大都是常规气象信息,科技含量不高,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2.3气象为农服务专业人才匮乏。随着气象自。动化业务开展,原有部门人员知识老化,对于新知识接受程度较慢,而专业型技术人才明显不足,无法带动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2.4气象防灾减灾宣传不足青海省偏远农村,受资金等限制,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宣传不足,农民知识水平偏低,防灾意识不强,无法有效利用气象服务信息,农业生产仍存在较大盲目性。2.5气象信息传播渠道有限。气象灾害多数突发性强,发展较快,预警时间有限。而广大农村受网络等因素影响,往往灾害发生或结束后仍未能收到预警信息,因而没有时间提前做好防灾减灾准备,造成大范围农业损失。

3对策

3.1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农业生产离不开准确、及时的天气预报预警,使气象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有效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在重要天气过程来临前,及时与上级部门沟通,获取技术支持,提供精细化气象为农服务,为领导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气象信息保障[1]。3.2积极研发形式多样的气象为农服务产品。根据青海省农业发展实际情况,气象部门为农服务工作人员可深入农村了解农民实际气象需求,研发具有针对性、专业性为农服务产品,提供精细化气象服务,使气象服务紧跟现代化农业生产需要[2]。3.3全面提高气象为农服务人员综合素质。定期举办业务培训和相关知识讲座,提高气象为农服务人员业务素质,培养其职能意识和责任意识,吸引优秀专业人才加入,解决薪酬待遇问题,以提高气象为农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3.4加强农村地区的气象知识宣传。气象部门应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在农村进行气象知识宣传普及,可在农闲时节举办接近农民生活的活动,吸引农民参加,促进其对气象知识的理解,提高防灾减灾意识[3]。3.5完善气象信息渠道。气象部门应扩展气象信息渠道,通过在农村建立气象信息预警大喇叭和LED显示屏,实现气象信息全面覆盖,以提高气象信息时效性。尤其在农事季节,通过及时准确的预报预警,使农民有足够时间做好气象灾害预防。3.6建设长效气象为农服务机制。气象部门要争取政府部门支持,推进气象与各涉农部门联动工作,加快建设气象为农服务2个体系,使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在科技的支撑下,提高农村气象灾害综合防御能力[4]。

4结语

农业生产离不开气象服务支持,气象工作者应在为农服务过程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提高自身预报预警水平,探索为农服务发展途径,制定各种为农服务产品,为推动农业生产、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马艳,何武成,马季芳.德令哈市气象为农服务的调研报告[J].青海气象,2016(4):73-77.

[2]马燕.巨野县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情况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20):203.

[3]邓见英,曾海鹏,胡国强,等.娄底市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与对策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4(23):7924-7926.

为农服务范文篇3

贵州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气象预报为农户提供的信息比较单调气象预报在大多情况下只提供天气预报,而对于某些种养大户这是远远不够,他们要求根据农事关键期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例如,蔬菜种植大户在春季特别关注大风天气,所需要的气象服务在专业性、敏锐性上要求比较高。就目前而言,贵州气象部门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气象服务比较少,而且较单调。农民获取气象信息的途径较少农民主要依据气象信息来安排农业生产,对气象预报节目的关注度比较高,但是对气象信息的获取渠道却非常少,贵州一些地区有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电话自动答询设备等,但这只是在很少的地区有,而且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多数建在室内,受益的人群较少,很多其他地方的气象信息渠道比较少。农民对气象知识了解较少在2010年的运用气象知识进行农业生产的调查中发现,很多农民在农作物种植上还比较传统,不懂得运用现代的科学种田知识,而且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比如,按以往情况到3月份就可以种植马铃薯了,但是去年的3月份气温持续偏低,是不能够播种的,而部分农民依据时节觉得应该种植了,就盲目地下种,结果造成烂种,地里普遍没苗,农民受到很大的损失。

对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的不同气象服务及时通过有效途径发送气象服务,如短信,来指导农业生产,帮助农民免遭灾害影响,气象服务在农业大户中影响比较大。在农村,大规模的种植和养殖的农户在使用气象服务时,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因此,各级气象部门要与这些农业大户进行沟通交流,在农事关键时期提供针对性和实效性都很强的气象服务。气象服务渠道多元化农业生产对气象信息的依赖性非常大,这就使得农民迫切需要更多的渠道来获取气象信息。目前,贵州正在努力开展更多关于气象为农服务的活动,这些活动将会使得公共气象服务为更多的农户服务,使气象信息进入每一村甚至每一户,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气象信息员队伍管理。在大多数乡镇及农村设置乡村大喇叭,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扩大农民获取气象信息的范围,进而让农民有更多的途径获取气象服务信息。加强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实行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以人为本、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等,并需要建立一种相对缜密的气象预警预灾的有效机制,这一机制需要政府来主导,各个部门联合行动以及社会的参与,进而在政府的主导下,各个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协作。然而,在关于气象预警预报的实际工作中,个别相关部门政府并没有真正发挥其主导功能,而且对气象服务,包括各个气象站的建设及气象信息的等的费用都没有列入当地政府的财政支出预算,对气象为农服务的重视度不够。因此,加大政府对气象服务的重视,发挥其主导作用,才能做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

本文作者:李莲康李连荣娄方群工作单位:贵州省道真县气象局

为农服务范文篇4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农村档案工作的意识。农村档案理所应当为“三农”服务。但是,在以前我们这种观念不强,认识模糊,未顾及留下档案是向历史负责的表现,没有安排专人管理档案。随着农村工作的全面开展,农村社会的不断进步,“三农”对档案工作的需求日益迫切。引起了我镇领导的高度重视,成立镇档案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镇长任组长,镇党政办公室负责人任副组长,同时明确村会计为行政村档案员。我们强化了对档案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知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充分认识到:农村档案工作既是“三农”的需求,也是我们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实从思想观念上实现了从“要我抓”到“我要抓”的转变。我镇对档案工作进行专项整治,取得成效后,摆上议事日程,长抓不懈。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转变观念,提高档案意识的结果。

二、加强学习,提升素质,确保农村档案工作扎实开展。农村档案是农村工作的真实写照,做好农村档案又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我镇着重从档案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入手,提高职业道德和为民服务本领。一是坚持政治理论学习,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强化职业道德修养。二是认真组织学习《档案法》、《档案条例》和《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等法律法规,对各村、企事业单位档案员集中培训,使他们熟悉专业知识,基本掌握档案接收、收集、整理、归档等实际操作。使全体档案员业务实践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三、健全制度,规范操作,努力抓好农村档案的立卷归档工作。档案立卷归档是我镇档案工作的重头戏。对此,我们下了一番功夫,健全制度,规范操作。一是组织制定《后溪镇党委、政府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镇两委及档案员职责和档案工作机制。二是组织制定了包括档案管理、归档、利用、保密和借阅在内的五项制度。三是调整充实镇村及企业单位档案员队伍。四是先镇机关后村、企,先领导后干部,先易后难,逐步推进。清理了镇领导和相关人员在公务活动中获得的帐外文件,清理了镇机关积存40多年的文书资料。清理中,我们面对的是镇机关各部门历年积存资料,大部分年度材料零散,纸张灰尘满面,有的甚至发酶、蛀虫。我们的档案员,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废寝忘食、任劳任怨,主动放弃午休和双休日,苦战三个月,对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和其他档案进行分门别类,整理归档,取得了显著成绩。我们还采取了分批集中和下村、下企业蹲点的办法,组织村企按照规定要求整理归档。完成了10个行政村和4个乡镇企业立卷归档工作。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为农服务范文篇5

[关键词]气象影视预报;为农服务;气象预报工作

近年来,气象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气象电视台播报的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与此同时,像播报服务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播报的内容不具体,预报形势落后或农业信息不专业等,直接影响了农民的劳动生产,这不利于农民的经济收入,对此如何更好地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气象预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地质灾害预警:气象预报的播报除了能够了解天气状况外还能够有效地预防地质灾害,雷电、寒流、大风等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极大,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成,所以气象播报需要借助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地质灾害的宣传,通过气象预警来提醒农民做好防范工作,从而减少农民因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失。抗旱性功能:随着全球变暖,地球的气候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气候规律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各种灾害性天气突发,特别是干旱问题,给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所以为了防止干旱给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气象部门必须做好干旱灾害的预警,和政府水利部门等联合构建抗旱防汛部门,通过气象播报分析气象数据,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并及时向农民,防止因不良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防汛播报:洪水灾害危害严重,而且破坏程度很大,无法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所以气象播报工作的防汛播报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降水形势的分析,气象部门能够及时预报信息,农民也能第一时间采取防护措施,减少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保障农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2气象预报播报现状

播报内容不全面:目前很多电气预报只显示城市和地区的天气状况,对于村庄、城镇附近的天气状况没有系统的监测,节目类型单一,缺乏集体系统的服务方案,由于天气预报是经过各个学科共同完成的工作,预报结果的准确性将会直接生产农业生产,但是目前农业监测部门,没有做好气象播报工作,没有向农民提供24小时的动态天气变化过程,给农业生产流程的制定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服务内容不专业:当前很多气象播报内容单一,缺乏专业知识,更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多数气象部门的预报员专业为大气科学,对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缺乏具体的了解,无法从专业的角度为农民解决生产的问题。节目播放内容单一:气象预报指通过电视台向公众传播,天气情况,这种途径是十分单一的,对于一些农民来说,可能由于生产劳作无法在固定的时间内观看天气预报,直接错过了观看时间,这有可能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单一的播放方式严重影响着气象预报工作对农业生产发挥指导作用,必须要拓宽传播途径,让农民能够多角度的了解天气状况。

3如何做好气象播报工作

做好农业气象播报:我国的农业生产已经朝着大规模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大多采用现代技术进行种植,同时农民对于气象预报的准确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气象预报部门必须展开专业性、有针对性的节目播报,根据季节的变化做好农作物的气象服务,对于特殊天气要加大播报能力度,便于农民进行提前的防范,同时邀请专业人员参与到气象节目的播报当中,给农民普及生产知识的预防工作,以此来提高气象预报的农业部服务水平,减少天气状况对农民生产造成的损失,增加农民的收入。拓宽播报途径:当前,天气预报主要的播放方式是电视节目播报,虽然这种播报能够给农民提供天气指导,但有些农民无法获取及时的气象信息,有时上午天气晴朗但是下午又出现大范围的降水状况,所以天气的突变情况也应当是天气预报所应当播报的重要内容,为了有效地应对天气自然灾害,天气播报部门应当联系电视台、LED屏、广播等,保证农民能够及时收到天气信息,及时采取措施来预防气象灾害,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收。拓展气象互动平台:当前很多气象数据都是由多个气象分析师分析出来的,通过连接程序向受众进行传输,但这种传播方式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为了提高气象播报的准确性,要加强节目播报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比如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可以提前收集观众的问题,邀请专业分析师进行解答,或者利用问答的方式进行1对1的解答,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公众对于天气状况的关注度,而且能够发挥气象平台的互动和影响作用。要进一步增强气象播报节目的影响力,要对气象预报播报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定期组织学习专业的农业知识,对气象预警知识也要进行扎实和巩固,以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4结语

天气预报节目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指导,在抗旱、防涝、防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当前的气象播报工作普遍存在着很多问题,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从多个角度入手,加强气象播报部门与农民之间的联系,给农民提供专业的指导,及时解决当前在播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组建宣传平台和互动平台做好实时性的气象播报工作,播报人员的培训工作入手全面提高,提升播报水平,争取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具专业性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毕崇炜,乔宝栋,王刚,等.气象影视预报对为农服务的作用及发展趋势[J].现代农业科技,2017(24):208+210.

为农服务范文篇6

关键词:气象为农服务;调研;现状;需求;问题;建议;贵州铜仁

在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方针指导,同时对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提出建设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的明确要求。贵州省气象局高度重视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对标乡村振兴战0各总要求与气象职能作用,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先后下发了《贵州省气象局落实大扶贫战略行动坚打赢脱贫攻坚战气象保障方案(2016—2020年)》《做好农村产业革命气象服务工作的实方案(2019—2022年)》文件。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党中央、中国气象局、贵州省气象局文件精神,切实做好铜仁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对铜仁市气象局市、县两级气象部门内部及铜仁市农业农村局开展“市县两级气象部门如何发挥职能作用满足农业发展、脱贫攻坚等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专题调研,针对铜仁市基层为农服务工作薄弱环节,提出新时期气象为农服务的发展思路。

1铜仁气象为农服务业务现状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历来是铜仁气象服务工作的重点,然而据调研结果显示,目前铜仁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现状不容乐观。1.1为农服务从业人员现状。铜仁仅市级设置有为农气象服务岗位,区县局均未设置为农气象服务岗位。从事气象为农服务的人员均为兼职,共计39人,市级2人,区县最筒为8人,最低为1人。就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所学专业)情况看,全市仅5人为农学及其相关专业毕业,其余均为非农专业。1.2技术支撑。目前,业务支撑平台有贵州农业气象服务平台、贵州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支撑平台、贵小I侬田实景及小气候观测信息管理系统、农经查;服务平台有贵州农业气象服务手机APP。建有自动气象观测站400余个,其中部级新型自动气象站有10个,其余为七要素、六要素、两要素、单要素观测站点;土壤水分观测站11个,雷电监测站4个,农情实景观测站13个,人影炮站12个。1.3市、县两级主要业务。在深化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中,铜仁气象局紧跟关键农事季节,深入开展水稻、小麦、马铃薯、油菜、玉米等粮油作物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等农业气象专题分析及农用天气预报服务,主动为当地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指导农业生产布局提供区划、气候特征分析等科学决策依据;区县以“一县一品”气象为农服务为抓手,在特色农业气象保障服务上积极探索,开展面向生产一线的“直通式”服务,重点面向油茶、花生、草莓、烤烟、黄桃、茶叶、花椒、食用菌8种经济特色作物种植大户进行农情、灾情调查,开展针对性服务。1.4服务方式和手段。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气象信息员、12121声讯电话、网络(门户网站、QQ)、微信、微博、报纸等11种媒介[1],向各级党政领导、分管农业领导、涉农部门、气象信息员、种养殖大户、农业园区、新型农业主体及时及传播天气信息和灾害性天气预警等农业气象信息。同时,积极开展气象科研和科普宣传。1.5农业农村局对气象需求情况。通过与农业农村局各产业负责人座谈发现,不同产业对气象服务的关注点不同,既有共性需求,也有个性需求,如精缩服务材料,加强年、季、月等中长期天气预报指导,提供基于位置、基于作物的精准天气预报、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关键生育期影响因子预警提醒服务。实现观测数据共享共用,提供历史资料统计查询、局地小气候特征咨询服务,协助相关产业经营主体选准选好产业布局气候适宜地。尝试开展生态遥感气象为农务,监测坝区农业优势品种种植分布结构、长势(病虫害)、土壤墒情、估产、结构调整等信息。开展小区域人工防雹增雨作业服务,提供对设施农业大风、渔业气压、植保相对湿度、中药材光照时长等的监测预报服务。联合面向园区、面向经营主体开展有偿气象咨询服务,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和宣传。建立联合会商、长效联系、定期回访等机制。

2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基层气象部门为农服务人才队伍薄弱。铜仁市气象局作为铜仁行政区域内气象服务唯一实施主体,承担行政区域内1.8万km2、427万人口的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基层气象部门人少事杂、任务重。多岗位复合性人才的职能定位导致基层业务人员都是身兼数职,很难集中精力专门从事为农服务工作。市、县级业务体系中农业气象专职化服务不均衡,专业人才匮乏,兼职人员农业服务技术能力薄弱,服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的开展和深入。2.2气象为农服务产品定位不准,低质且供需不平衡。铜仁农业生产已由传统的自给农业向现代商品农业转化,种植结构也由小麦、油菜等大宗粮油生产转变为生态茶、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经济作物。现有的气象为农服务还未突破传统粮食生产服务领域,对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开展不充分。基层单一、粗糙、“僵尸化”的短时、临近预报服务产品过剩,难以满足产业发展,新型农业主体、种植大户中长期“少、精、专”的个性化气象服务需求,同时直接面向作物、面向农业生产者本身的具有针对性、实用性、专业性的产品则因部门内动力不足而研发滞后。现有的气象为农服务产品供给既没有“质”的保障也没有“量”的保障,供需严重不平衡。2.3科技支撑疲软,核心业务技术欠缺。月艮务领域基础研究不足,利技支撑疲软,严重制约了气象服务的发展。铜仁至今尚未形成一支专业的气象服务团队,缺乏一体化的气象服务平台,产品加工制作完全由人工手动完成,一份产品的制作所需数据资料经常从不同小软件上零散获取,服务技术和手段落后,服务效率低下,产品质量随制作人波动起伏较大。面对气象服务技术水平与市场需求的明显差距,5开发团队储备不足,导致专业服务核心业务技术攻坚、服务工作开展困难重重。此外,山地气候预报准确率波动性大、预报空间网格尺度粗、精准预报提前量有限等预报技术难点,也成为铜仁气象服务提质升级的短板。人影指挥调度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人影作业站点布局不能满足服务需求,市、区、县人影管理和作业调度人员变化较大,作业条件精细化分析能力不高,1/3的炮站仍位于原有的传统农业保护区内,作业保护效益发挥不充分。2.4气象服务体系有待健全。当前气象数据共享共用途径不通畅,贵州气象部门内部、气象与上下游行业和服务用户间基础数据尚未实现共享;通过QQ、微信、手机APP等方式面向政府决策部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的“直通式”气象服务覆盖面有限,覆盖率远远未达到气象趋利避害的农业服务要求;农业气象试验站建设、坝区以及重点产业园区多要素农业气象观测站点建设欠缺;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指标资料支撑力度不够等问题均亟待解决和完善。2.5机制体制保障力建设不足。基层服务队伍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一岗多用、专业人员紧缺、产品研发受业务所困等问题长期存在,市、县两级为农气象服务工作制度尚未建立,岗位职责尚不明确。服务队伍经费投入长效机制建设工作仍在初步阶段。超负荷、待遇低的工作形式挫伤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既不利于部门内部科技创新活力的激发,也不利于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市场潜力的挖掘。

3未来气象为农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3.1借外力补短板,提升服务效益。深化部门合作,促进“两个体系”融入式发展'借外力补短板。加强人才融合,以成立专家联盟的形式,联合开展188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第3期生态茶、中药材(含石斛)、生态畜牧业等特色支柱产业服务。依靠农业农村局为农服务体系、人力资源、技术优势弥补自身人才与技术的短板,壮大基层气象为农服务骨干队伍,将服务延伸到农户,扩展专业为农服务信息覆盖面,深化气象“防灾减灾,气象先行”的职能作用,助力产业脱贫;加强业务融合,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实现基础数据共享共用,联合编制一线生产指导类服务产品;畅通效益反馈渠道,建立涉农部门、气象部门、经营主体的信息反馈链条,及时掌握服务需求、产销信息、服务效益,提高气象为农服务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3.2围绕产业发展的需求,优化产品供给打破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农业气象服务局限,以契合产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建立市场挖掘一需求收集一产品加工一服务应用一效益收集的“订单式流水线”标准化气象服务流程。结合部门内市级技术优势与县级服务优势,联合开发服务产品。在适度扩大预报要素范围、丰富中长期预报类产品的同时梳理业务,清理多余的低端“僵尸’产品内容,优化产品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气象服务的效益。突破传统的决策、公众、专业专项服务分类方式,建立供给与需求相结合的分类制度,如实况监测类、预报预测类、生产指导类、气象技术应用类等,重视行业深化和产品包装,进一步区分业务广品和服务广品,改变对象不同、广品雷同的现状,逐步实现产品的提质升级[3]。3.3强化业务技能,加大科技支撑。强化重点区域暴雨洪涝、高温干旱、冰雹大风、低温凝冻、连阴雨等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灾前监测预警和关键农时影响因子预警预报。积极开展33.33hm2以上坝区、6.67hm2以上连片种植区农业气候资源普查与评估,开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作物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为铜仁立体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利技支撑。配合贵州省气象局建立完善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以智慧气象为目标,推动气象服务集约化、规模化建设,提高气象服务科技能力,以科技增进对基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业务支持与技术指导。加强预报、雷达监测、人工影响天气等技术支撑,提高气象预报情报的精准性、针对性、适用性和稳定性;充实和稳定人影业务队伍,提高人影作业条件分析研判能力和作业指挥调度能力,进一步按照农业经济发展需求,优化人影布局,构建精干高效、布局科学的人影作业体系[4]。3.4突出重点,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坚持把面向政府决策部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开展的“直通式”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作为重点,针对主打支柱产业有针对性地拓展服务领域和内容,完善本地农业气象指标体系,优化农业气象观测点布局,监测收集生长期气象基础资料;针对支柱产业形成“六个一”标准化基层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3.5完善体制机制,保障供给动力。合理配置基层农业气象服务岗位,鼓励发展多元结构的气象为农服务队伍,积极探索内部有偿激励机制、社会化气象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与气象服务队伍多元化相适应的岗位人员管理制度,将不同身份的气象服务业务人员纳入规范管理并明确岗位职责。建立与涉农部门有关的学习培训机制,强化学习培训力度,提高基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队伍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建立联合会商、定期回访、应急联动等机制,加强部门合作与交流,形成合力,提升气象为农服务在防灾减灾、趋利避害、增产增收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付瑞滢.铜仁市气象服务工作现状及发展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9(20):176-177.

[2]邓见英,胡国强,王艳青,等.娄底市气象为农M务现状与对策建议[J].安徽农业科技,2014,42(23):7924-7926.

[3]刘英春,李宗参,冯成虎,等.贵阳市乌当区气象为农服务现状及对策[J]河南农业,2〇18(23):38.

为农服务范文篇7

关键词:恩平市;农业气象;三农服务;实践

1恩平市农业气象特点

恩平市位于广东西南部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8′及北纬22°11′。其南临南海,北靠大陆丘陵。该地区在气候划分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表现出冬短夏长、冬暖夏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等特点。恩平市作为著名的温泉之乡与华侨之乡,主要种植马铃薯、水稻等多种农作物。但由于地势西高东低的问题和台风的影响,不出意外的成为全国的暴雨中心之一[1]。同时由于热带海洋性气团、副热带气团、大陆冷气团等影响,灾害天气种类较多严重影响当地农业生产。影响恩平的农业气象灾害主要有低温冷害[2],主要包括低温或霜冻、低温阴雨、倒春寒、寒露风等;强对流天气[3],主要是指短时间强降水、龙卷风、雷雨大风、冰雹和飑线等灾害性天气;热带气旋[4],主要是指在热带气旋环流影响下,凡出现>6级的平均风力或日雨量>50mm,均成为受热带气旋影响;而出现>8级的平均风力或者日雨量>100mm,称为受到严重影响。上述几种气象灾害往往会对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重大的影响。

2农业气象为“三农”服务的实践

2.1气象为农业服务。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目前的生产情况,恩平市气象局对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展开科学的统筹,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实现良性发展,为使农业气象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恩平市气象局还做了详尽调查,具体的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2.1.1做好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为做好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恩平市气象局主要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一是要围绕提高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性,加强预报的及时性和针对性,主要针对防灾减灾问题的难点和重点,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突发性强降水预报的准确细化性,特别关注极端天气的及时准确,做好滚动预报和预警,做好气候趋势的预测,充分利用国家对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的情况和各种准确的社会资源,做好气象灾害预警的及时性和覆盖面。二是要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作为核心内容,把暴雨、台风等敏感天气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做好天气检测、预警和服务。加强山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城市工地、中小河流汇水区、交通干线等的强降雨检测预报工作,强化高影响天气可能诱发的灾害风险情况。重点做好重点人群的保护工作。三是以问题为导向。排查气象工作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隐患问题。针对自查和检查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加强制度建设,流程规范、机制健全等,确保气象服务的万无一失。四是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出现在重要天气、重大灾害的关键时刻,深入一线指挥工作,亲自把关工作,重大事件及时上报。五要统筹兼顾,协调工作,做到各项工作均衡进行。针对自然灾害详细划分与具体组织开展良好协调。2.1.2开展农事季节气象服务。农事季节的气象情况与这一季度的农业收入密切相关,因此完善农事季节气象的服务机制,及时准确提供气象信息对当季的农业事业至关重要,促使了春播、夏种、秋收等各个重要农事活动的顺利进展,在播种季节,合理报告天气雷雨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低农民的浇灌劳作,同时能促使农民更合理播种,提高苗圃成活率;在秋收季节,能每日更新气象信息,合理报告一段时间的气象情况,可以使农民找到最合适收割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粮食损耗。因此,合理准确的天气预报可以更好地促进农民的产业收入。2.1.3开展农业气象情报服务。农业气象情报服务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个是土壤水分自动站,对土壤而言,水分异常重要,像人一样每天需要大量的水分,如果土壤缺乏水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种苗的成活情况,也可以降低它的产量,而土壤水分站能够为农民提供良好的气象服务,了解土壤实际情况,在特殊时段给予农作物的实际生长做出如实的反馈,对各项可能导致农业生产造成不良影响的自然灾害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并深入研究,以便能及时做出应对政策。二是针对气象灾害的调查和分析,在灾害出现时要详细记录,及时报告,以便当时予以应对,事后专业人士进行详细分析,了解灾害发生原因,为以后灾害的预防及应对做参考,避免在灾害发生时无法应对的情况,尽可能的减低损失情况。2.1.4开展农业气候资源区划服务。农业气候资源区划分实现了对气候信息的全面掌握,给农业生产提供了更高的科学性,为相关研究部门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数据的高效管理,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划分和管理具有易操作、可视化强、可扩展性强的特点。2)运用科学合理的算法建立模型,对当地的气候资源进行统一管理,重点关注,更加具有针对性。3)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客观、可靠的作物区划信息,以便他们能更好的掌握信息,更好的统筹兼顾。2.2气象为农村服务。2.2.1提高农村气象预警预报能力。农业生产受到突发及灾害性高的自然灾害天气影响较大,对于狂风、冰雹、大雨等灾害天气的应变能力较差,对产业造成损失的情况也更严重,因此做好农村气象预警预报工作,不断修正提高相关能力可大大提高农业产量。与此同时要积极完善相关的各项预警工作,在突发灾害来临时及时予以通知。让其做好准备工作,能在第一时间收到信息,可通过电视、广播、微信、短信、公众号推送等方式,促使农民尽快收到突发气象灾害信息,尽可能减少损失,加强对干旱、洪涝灾害的了解能力,及时分析预测,让政府和人民大众掌握有效信息,政府及时予以调控。2.2.2提高气象为农服务的水平。气象为农服务的重要性不必过多赘述,切实提高农业服务水平,不断完善气象为农服务形式,促使农业生产实现稳定发展,加强气象科普和新农村建设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不同的方式加强对科普和新农村建设的效果和宣传推广能力,促使更多人了解,一般可以通过讲座、大众推广、电视节目等方式,完善党政服务水平,实现新农村的发展目标是这一阶段的目标。因此要不断努力,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2.3气象为农民服务。气象的服务体系很广泛,但是本论文只针对为农民服务的方面讲述,气象为民服务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公益服务,主要是通过微信、电视、广播、政务网、公共电话等形式,传播当前气象信息。二是通过专业的气象服务,一般这个更具有针对性,与专业的种植户之间一对一的服务,建立直接通道,更加直接准确传播有效信息,根据各项生产情况及时推送有效的气象信息服务,更加准确做出预防应对措施。此外,要更加重视气象服务给农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一般气象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要从下面两点来看:一个是在现有详细资料的基础上,能够展开有效决策,使项目设计计划和开展工作的方式还能够更加科学有效,以便能减轻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消耗情况,保障工作的效率和开展的质量问题。二是在天气预报信息的基础上能够对生产运营工作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尽可能避免气象灾害带来的不良影响,更大程度保障农民的权益。

3农业气象为“三农”服务工作的发展思考

3.1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专业人才的出现会使这个行业的工作进展更加顺利、有效,当前“三农”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才的缺乏,尤其是气象服务情况,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专业要求度更高,针对这个问题,气象部门应该更加重视对工作人员的培育,以及引进新的人才,设立培训班对目标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对大众进行普及,定时优化培养,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及水平。当然,在明确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同时也要培养具有肯吃苦、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做到专业与能力共用,不断优化自己,深入一线,体验民情,面对面详细解答相关气象知识,一对一的为农民服务,促使更好开展农业工作。3.2提升气象为“三农”服务的科技含量。气象为“三农”服务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政府的支持,当然,政府也要积极加强对这方面的投入情况,经济和精力的投入,才能更好地促使气象为农服务的建设,更好地完善,促进更好经济建设和农业建设,更快完成新农村建设。与此同时,气象部门要不断创新,不断努力,不断更新新的气象产品,促使其更好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政府的支持至关重要。3.3完善部门联动机制。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大家配合,气象工作也不例外,要想更好为农服务,就要不断地加强与各个农业部门的联系和合作,不断精化气象服务,投入相应的农业生产设备,给更多有需要的人分享更加有效资源。在关键的农业生产时期,加强对气象灾害的检测预警能力,会促使农业生产更加健康、快速进行。

4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气象为农服务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设备性能、人才素养、部门合作等等。政府相关的气象部门需要加大气象人才的培养,培训出更加优质的人才,为推动农业很好发展做准备,有制度更加合理的管理设备,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加大经费投入,提升气象服务质量及科技含量,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证农村农业经济水平平稳发展。当然,为提高农业气象工作质量,要以“三农”服务为主,时刻铭记这一主题,科学气象服务工作内容,有针对性、区域性地开展气象服务,提升气象服务效率,保证工作顺利进行,更好的为“三农”服务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国县镇年鉴社.恩平年鉴2004-2006[R].北京:中国县镇年鉴社,2008:282.

[2]黄珍珠.2008年广东罕见寒冷灾害的特点、影响及防寒减灾对策[J].广东气象,2008,30(1):8-11.

[3]但建茹,曾昌军,郑栋.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雷暴及闪电活动特征分析[J].广东气象,2011,33(6):19-24.

为农服务范文篇8

一、考核对象及要求

(一)市社或市社直属企业参控股的涉农项目;

(二)县(区)社或基层社参控股的企业新组建的“新

网工程”网点;

(三)县(区)社或基层社领办、创办的新组建的农

民专业合作社;

(四)市社、县(区)社或基层社新登记的涉农行业

协会;

(五)已建成的“新网工程”项目、已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以及已登记的行业协会组织。

上述对象必须纳入供销社系统统计范围并按时上报统计报表,而且有一定的利润收入,否则一律不予参加评比验收;对于涉及农民入股的合作经济组织等项目,必须有农户花名册且农户从中得到了受益,否则一律不予参加评比验收。

二、考核原则

(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二)全面考核、突出重点,简便易行、注重实绩的原则;

(三)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三、评审标准

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市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日用工业品销售网点、农业生产资料销售网点和农产品收购网点考核验收评分标准(见附件)。评比验收分为两个部分实施:考核评比是对2009年度以前(2008年已奖励的项目不再参加评比)依法成立或依法登记、并已开展工作或经营的“新网工程”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考核验收是指本年度新成立的“新网工程”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实行百分制考核验收。分别从设立登记(15分)、管理制度(25分)、经营服务(35分)合作绩效或经济效益(25分)等四个方面进行考核评审,每项考评指标按不同比例量化成分值。

三、考核内容

坚持:“四有”标准,即:(1)有登记注册和固定的办公或服务场所;(2)有规范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3)有经营服务手段和组织带动能力;(4)有一定的合作经营绩效或经济效益。

四、奖励办法

对每类项目经考核验收后,根据最后考核验收评比总分值,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确定,从中筛选出一定比例考核成绩突出的项目,对评选优良以上者给予不同等级资金数额的奖励;对新设立登记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新网工程”网点等项目,按照最后考核验收总分值,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对验收合格以上者予以不同等级资金数额的奖补。

五、考核组织

考核验收评比工作由市供销社“服务‘三农’考核验收评比领导小组”负责。“服务‘三农’考核验收评比领导小组”由市社分管领导、经济指导处、财务、监察等部门的负责同志组成。

六、考核验收步骤、方法

为农服务范文篇9

川南多为丘陵地区,耕地面积广,主要农产品在四川占有重要地位。为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气象服务提出的新需求,气象为农服务已成为气象事业的基本业务。该地区相继建立了农田小气候站、土壤分析观测站、作物实景监测等,提供农业气象监测和预测信息,并分析气象条件利弊,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然而,就目前该地区依旧存留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从而导致气象部门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2强化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科技支撑

2.1加强农业气象决策服务。切实开展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决策气象服务工作,研发暴雨、干旱、低温冷害等农业气象灾害指标,编制水稻、特早茶种植等农业气候区划。结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实际情况,相继开展再生稻、茶叶、大棚蔬菜、黑山羊养殖等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和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技术方法的研究。健全完善气象为农业大户联系卡制度,完善多部门防灾减灾联合会商制度,减轻农业灾害损失。2.2强化保障粮食安全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在农业发展中,影响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在主要农事季节和灾害性天气来临前,滚动专题气象服务,针对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防御措施,拓展对粮农的“直通式”气象服务。开展主要农作物长势监测、产量预报预测和病虫害防控等,强化关键农时及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提升面向基层重点对象系列化气象服务能力,帮助种粮农户减轻灾害损失。

3全面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水平

3.1健全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明确气象灾害防御机构,落实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和气象信息员,制定完善村级应急响应计划。积极推进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乡镇建设,加强农村干部、乡镇气象协理员和农村气象信息员的防灾减灾知识培训。编制和修订乡镇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暴雨、山洪、泥石流等重大气象灾害预案演练,提高农民预防、避险和救助能力。3.2加强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整合气象、水文、国土等资源,推进农村、重要流域、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形成高密度、广覆盖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切实增强丘陵地区防御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能力。

4结语

为农服务范文篇10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现状;问题;思路

1山西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现状

1.1扩大气象服务覆盖面。近年来,山西省气象局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政府提出的“加强气象为农服务”的要求,探索“互联网+”智慧气象服务,努力打造“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气象服务新格局,完善山西智慧农业气象服务产品体系和业务平台,建立和完善多部门共同参与的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机制,发挥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效益,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管理;进一步提高气象预警信息能力,创建省市县预警信息三级联动、部门合作的新格局,提高全省气象预警信息的及时性,实现点对点接收,努力解决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建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加强重要天气和关键农时气象保障服务,开展农用天气预报服务,通过气象信息服务站、手机、电子屏、大喇叭及气象预警调频接收机等多种手段,实现气象预警信息和农村综合服务信息乡村全覆盖[1]。1.2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效益显著。作为全国最早开展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的省份之一,山西人工影响天气从局部旱区作业到全域作业,从季节性作业扩展到全年不间断的常态化作业,从一架飞机扩展为四架飞机同时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提升。60年来,山西人工影响天气从简单的地面作业到地空协同立体联动,从单一的防雹增雨到防灾减灾、生态修复综合性保障服务,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气象力量,人影作业团队已逐渐成为全国人影队伍中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1.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气象服务保障。为推动山西乡村振兴战略,山西省气象局出台一系列措施,强化气象为农服务,促进气象为农服务转型升级,提高气象为农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山西省把发展农业和生态气象服务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建立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联动响应机制,面向农村有效推进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为农服务建设成果。通过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风险管理水平及建设全覆盖预警系统等措施,健全乡镇气象灾害预警体系。

2做好农业气象服务工作若干思路

2.1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气象为农服务质量主要体现在准确率、专业化和指导性三个方面。其一准确率,因天气和气候变化复杂多样,只有提升气象预报的准确率水平,其发挥的作用就越大,应定点、定时、定量的气象信息服务产品;其二专业化,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气象服务工作的需求越发迫切,应加大开发气象服务产品力度,做好针对农林牧副等不同产业的气象服务产品;其三指导性,增强农业气象服务质量需要现代化的气象业务系统作为支撑。通过设备更新换代、技术改造等,结合自动气象站、人机交互平台,根据本地气候特点和三农发展要求,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以提高气象预报水平,增强气象部门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预警能力,尽快建立起可实现信息共享自上而下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提升气象部门服务能力,增强部门间的服务竞争。气象部门可利用现代化建设的技术优势,寻求合适开发项目,增强技术服务能力,通过计算机网络丰富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内容,不断增强气象服务产品质量,同时加大与农业部门、农业示范基地等之间的合作,积极探寻合适的农业气象科技成果转化方式[2]。2.2开展特种观测,拓宽服务领域。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种植和养殖等技术均发生了很大改变,气象部门可针对设施蔬菜、畜牧业及花卉苗木等开展特色农业观测项目,不断适应农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宽农业气象服务领域,特别是要加大农业气象服务推广工作,将气象部门在大气监测、天气和气候预测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完善农业气象预报服务内容,积极开展农业气象产量预测、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做好农业病虫害监测,增强农业生产防灾减灾能力。将气象服务理念的作用体现出来,始终以农业生产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气象服务的满意度水平[3]。2.3成立农业气象科技服务专家联盟。为了确保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应做好农业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可在山西境内成立农业气象科技服务专家联盟,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尽快打造出农业科技服务专家联盟的信息库;加大气象为农服务网络平台的创建力度,增加特色观测、专家在线指导及历史资料查询等项目;建立城乡视频会商系统,实现专家与农民之间的一对一服务。在关键农事季节,气象部门和农业部门应加强会商、研讨,增强农业生产的科学水平。在发现气象灾害后,应指导农民进行科学有效的防范,不断降低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增强农业产量和品质,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4]。

参考文献:

[1]韦文彬,莫文秋.气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1):300-301.

[2]单新兰,张淑琴,齐旭峰,等.宁夏区域气象为农服务建设问题的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4):60-63.

[3]黄东林,贲维芬,邓全强,等.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气象服务工作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15):3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