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型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07:31:16

外向型范文篇1

决定国际矿产资源价格主要因素有两个:国家间资源供求关系因素和资源计价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因素。

资源供求关系因素是指:在自由市场中,一方面,随着对资源需求量的增加,资源价格会逐步走高。反之,其价格逐步走低。随着对资源需求量的减少,资源价格会逐步走低。反之,其价格逐步走高。另一方面,随着资源价格上升,资源需求量会逐步减少,会随着价格下降而增加。随着资源价格的上升,资源供给量会逐步增加,会随着价格下降而减少。根据以上两面的机制,在自由市场上,由于资源价格要变动到其均衡水平,所以过剩和短缺都是暂时的。供求定律是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新的平衡。而影响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因素往往很多很复杂。

资源计价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因素:在自由市场中,一方面,资源计价货币如果对其他货币出现贬值,那么,以此计价的资源价格会逐步上升,反之,以此计价的资源价格会逐步降低。另一方面,随着资源价格的逐步上升,对资源需求量会下降,资源需求量下降又会使资源价格走低,资源价格走低,反映到资源计价货币上,说明此货币会逐步走强,反之,资源价格走高,资源计价货币走弱。因此,在自由市场中,资源计价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也会在动态中寻求平衡,影响汇率走势的因素也是很多很复杂的。

2.国际资源价格走势分析

进入本世纪以来,全球矿产资源类产品价格出现了强劲上涨,呈现出长达近10年的商品牛市行情。国际市场中铁矿石、石油、煤炭、铜等资源价格普遍比2001年上涨了3倍之多,其根本原因不外乎两个,一个是资源供求因素,譬如,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对资源的大量需求;二是资源计价货币美元的持续贬值。还有建立在以上两个因素之上的国际投资资本的推波助澜等非根本因素。

今后的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走势还将取决于上述根本因素的变化趋势。如果支持资源价格上涨的因素继续存在,资源价格的趋势将保持不变;如果支持资源价格上涨因素逐步改变,那么资源价格的趋势将会发生改变。目前,将促使矿产资源价格行情出现深幅调整的有以下因素。

1.世界经济增长同步进入调整期。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美国次贷危机的负面效应向全球扩散,并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预计2008年、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低于3%,进入衰退的几率为25%。发达国家经济危机导致其消费不振,使得以出口贸易为主的对矿产资源需求巨大的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逐步下滑,将导致国际矿产资源价格下跌。另外,人民币持续坚挺,消弱了以出口贸易为主的中国的国际竞争力,由此放缓中国经济增长,导致对矿产资源需求量减少,也将使国际资源价格下跌。

2.矿产资源需求量巨大的中国开始着手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中国对矿产资源一直实行价格管制,使得矿产资源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随着中国对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矿产资源价格将逐步反映出资矿产源稀缺程度和环境稀缺程,那么,中国资源价格将会稳步上升,直接导致中国国内资源需求量降低,将促使国际资源价格走低。

3.美国次贷危机向第二轮深层次蔓延,预示美元贬值触底为时不远。在近一年内,美元贬值将出现见底行情,从而导致美元出现升值预期,将进一步导致以美元计价的矿产资源价格出现直接下跌。随着美元出现升值预期,国际投机资金投资方向转变,会加剧国际矿产资源价格的下跌幅度,国际矿产资源价格泡沫的破灭也将随之而来。

由此可见,目前支持国际矿产资源价格强劲上涨10年的因素正在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在短时间内有朝着相反方向变化的趋势。而目前国际矿产资源价格有可能正在筑顶,如果以上三个方面因素的变化出现实质转向,矿产资源价格筑顶成功,必然会出现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行情的深幅调整局面。

3.我国资源外向型战略发展机遇及采取措施

我国资源外向型战略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在贸易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全球资源要素为自身经济发展提供资源要素保证;二是资源产业要积极走出去,从根本上确保国外资源的供给。

通过上面的分析,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行情趋势在短时间内出现逆转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就是说,国际资源价格将结束10年的牛市,进入调整,这就为我国实施资源外向型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机遇。另外,人民币持续坚挺,也为我国实施资源外向型战略提供了内部动力。为了抓住资源外向型战略发展的机遇,需要我国提前积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快资源产业市场化改革步伐,建立反映资源稀缺和环境稀缺的国内资源价格形成机,为实现资源外向型战略提供强大的市场动力。

2.完善资源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体系,为实现资源外向型战略的资源企业提供良好法规环境。

外向型范文篇2

一是与**市国民经济结构的整体结构相关联。改革开放以来,衡量和观察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得是否快,一般情况下主要看当地的经济成分如何。如果民营经济、外商投资占的比重很小,那该地区在整体上注定缺乏某种活力。同浙江、苏南等地民营经济在外贸、就业、GDP等各方面一枝独秀的状况截然不同,在**市的国民经济结构中,国有经济仍然是重头戏,其次是外商投资,私营经济比例最少。**年全市私营个体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4.9%,比全省平均低5.1个百分点;私营企业数、注册资金、从业人数均居全省最末位。全市这种国民经济结构注定了在**市出口总额中私营企业所占的份额很少。

二是与**市私营企业的发展相关联。**市私营企业不但总体规模小,而且单体规模也偏小。**年,全市注册资本过百万元的私营企业总数为278户,过千万元的私营企业为21户。但申报私营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型企业最低注册资本为300万元,流通型企业最低注册资本为500万元。这就决定了能够跨进此门槛的私营企业数本身就很少,其中涉外的私营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很多的涉外生产型企业只因资本不足,被拒门外。而已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的22家私营企业目前出口状况也不理想,其中20家是**年后才获权的,市场开拓起点晚,外贸人才严重缺乏,操作实际经验不足,直接导致其中约五分之一的企业没有出口实绩,自营出口多的也就在一二百万美元,少的只有几万美元,不少获权企业仍然靠专业外贸公司的。

三是与**市涉外私营企业缺乏品牌优势相关联。目前**市有部分涉外私营企业的产品已通过ISO9000、ISO1400国际体系认证,如**市太阳雨热水器有限公司、**太平洋石英有限公司等,但整体来看,涉外私企及产品缺乏品牌优势。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规矩”林立的国际市场中,品牌就是质量,质量就是核心竞争力,在品牌方面竞争不过别人,自然在外贸经营中也没有什么优势。**市品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认定的46个“**年度**名牌产品”中,私营企业产品约占到一半。但,江苏品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认定公布的439个“**年度江苏名牌产品”中,**市只有11个,其中私营企业产品只有1个,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的22家企业中没有一个产品能入围;全国名牌产品更是为零。

四是与涉外私企出口产品结构相关联。**市的涉外私营企业主要分布在一般制造、商贸流通等传统行业,出口产品地方特色比较明显,大多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发展水产品养殖加工、蔬菜种植加工、柳编、木材、水晶、硅资源等开发加工;而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比重较低。与苏南各市以IT产业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相比没有竞争优势,这与我市工业落后的大环境分不开。从私营出口情况来看,份额大的多集中在流通贸易型企业,生产型企业自营出口量不大。而一些本地优势资源(如硅资源)由于无序开发和竞争,导致产品价格下跌,市场秩序紊乱,使得本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丧失了效能优势。总体上看,**市涉外私企的出口产品比较“小”,产品档次、科技含量不高,出口价格较低,外贸出口总量自然很难做大。

五是与众多涉外私企与外资合作相关联。早期发展较好的涉外私营企业为了打开国际市场,寻求资金技术的合作,间接获得自营进出口通道,纷纷对外合资合作。**县太平洋石英制品有限公司在1995年、1997年(**年国家赋予私企进出口经营权)分别与香港金浩公司、中润公司合资建立了太平洋金浩石英制品有限公司和**中润石英制品有限公司,间接获得了产品进出口经营权,**年出口创汇140万美元。还有**福东正佑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富裕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原本发展势头良好的涉外私营企业已转化为合资企业或者成立了合资子公司。合资是涉外私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外寻求资金、技术和市场的有益合作,以取得发展突破的一种有效途径,本质上是壮大了私企的实力。但从目前外贸统计的角度讲,涉外私企创汇队伍中无疑少了一批精英。

发展到今天,**市已初步发展起来的涉外私企包括为专业贸易公司供贸和已取得进出口经营权的私企也已有上百家,作为企业自身在发展中如何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取得新一轮大发展;作为政府、工商联又如何在推动更多的涉外私企获得进出口自营权和更卓有成效地进军国际市场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首先,从企业来讲:

一方面涉外私企要充分发挥好自身的比较优势。一要发挥好成本上的优势,中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是以成本优势为主,**市处于苏北地区,水、电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相对于苏南都有着比较优势,而私营企业相对于国企又有成本的优势,因此涉外私企要厉行节约,在成本上首先保持住竞争优势。二要发挥好自主经营优势,私营企业产权清晰,经营自主,在投资、生产、经营和回报等要素的活化比较充分,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实现资源整合,以获得效益的最大化。三要发挥好机制上的优势,私营企业对市场反映敏感,经营机制比较灵活,船小好掉头的适应性较强,对客商的订单不拘一格,尤其在经营多品种、小批量、价格比较低廉的出口商品上优势明显。四要发挥好经营理念上的优势,私营企业是伴随市场经济成长起来的,生存扎根能力较强,更善于抓住机遇,在决策和经营上有着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

另一方面涉外私企要解决好自身发展中的问题。特别是已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起步晚,基础薄,要勇于正视自身的不足和缺陷,通过多渠道、多手段地加以尽快解决,充分利用好手中来之不易的进军国际市场的“钥匙”,更深入更广泛地开拓国际市场。

一是企业自身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包括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以及技术人员的各类专业、综合素质。素质的高低从根本上决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广度、深度和力度。涉外私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实力不强,缺少复合型人才,失去很多进入市场发展的机会,因而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减弱了融资能力等。**市相当一部分已获权私企之所以还没有出口实绩或出口额很小,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缺少国际市场开拓、外贸经营等专业人才。如**文峰木业有限公司,所生产的胶合板、细木工板等产品全部出口法国、德国、韩国、新加坡等地,**年出口总额达1217万元人民币,但厂地处于偏僻乡镇,难以招揽人才,虽有进出口经营权在手,却很难有效发挥其作用,导致自营出口只有3万美元,绝大多数还是靠委托。

二是技术创新能力亟待提高。虽然,涉外私营企业越来越重视依靠科技研发,努力把科技成果引进企业,如**县太平洋石英制品有限公司初步建成了具有国际一流设备、集产品研发和检测为一体的检测中心,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但就总体而言,由于资金困难,在购买专利产品、科技人员的引入、更新设备等方面还相对滞后。没有高新技术和人才作后盾,技术的创新、产品的更新永远跟不上市场竞争的步伐,要想打造出有竞争力的国际品牌也是空谈。因此,企业在高新技术和人才的引进上要舍得花“血本”,或者要善于借助外力,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如**县裕泰电光源有限公司长期与复旦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联合研发汽车用HID前照灯产品,拟与德国进行合资生产。

三是产品的品牌竞争力亟待提高。涉外私营企业在追求综合化、多元化、国际化经营之前,应该先在产品上下工夫,全力打造出有竞争力的国际品牌,品牌已日益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按照国际标准和通行做法,全面启动ISO9000质量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等认证。ISO9000族等各类质量认证已日益成为在国际贸易上需方对卖方的一种基本要求,也往往被工业发达国家作为贸易往来的技术壁垒,保护本国利益。开展质量认证已成为世界各国对产品和企业进行质量评价和监督的通则做法,是企业获得国际贸易通行证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多的涉外私营企业,已深有体会。目前,**市已有部分涉外私营企业率先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如**太平洋石英有限公司、**太阳雨热水器有限公司;**县裕泰电光源有限公司1996年通过了欧共体CE产品质量论证。更多的涉外私营企业正在积极筹备,如**华宇实业有限公司、赣榆县文峰木业有限公司等等。

四是经营管理的手段和策略亟待提高。涉外私营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新手地位,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偶然性,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还不强。由于受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手段单一,从事一般商品贸易居多,劳务输出、引进外资、海外投资形式少;单独经营多,与国外企业参股控股合作少;传统方式多,运用现代国际贸易方式如:网上交易,电子商务少。另外,对国际市场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缺少完整的战略、预警机制等问题都影响涉外私营企业的发展。如,**市丽港稀土实业有限公司,**年前的10年发展势头极好,生产的高纯氧化铈、碳酸稀土远销美国、日本、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为了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和生产规模,公司于**年在连云开发区投资上千万元兴建厂房和生产线,而在厂房建成后的近两年,市场行情发生了突变,稀土类产品价格严重下滑,加上固定资产的投入过于集中,流动资金的严重缺乏,管理上的不足更是雪上加霜,直接导致了该企业债务缠身、举步维艰。因此,企业管理上要努力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优化出资人、管理层和技术员工之间的关系,逐步实现管理的信息化、有效资源的整合优化。在企业文化上要深层次的挖掘内涵,全力打造企业团队作战本领;在市场风险上要逐渐建立预警机制,未雨绸缪,不断提高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在财务上要规范化,会计账务的年度审核正常化。

其次,从政府来讲:

一是要创造更好的融资环境和提供更多的资金补贴。目前**市的私营企业绝大多数还处于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而由于种种原因,企业又很难通过银行贷款来充实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使企业的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由市政府和人民银行组织的“银企联席会议”已为私企贷款逐渐打开了一条通道,**年上半年落实的私企项目42个、到位金额2.00亿元。如何更卓有成效地推动银企合作,如何帮助企业多渠道融资成为热点问题。此外,政府部门应当积极为涉外私企提供更多专项资金补贴支持,如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它的支持范围只限于拥有外贸权的企业,对于私营企业来讲拥有进出口权才能申请。而**市每年的计划都用不完,**年分配计划额为150万元,实际拨付只有100万元,其中获权私企实际拨付只有10万元。这就需政府部门联合工商联加大宣传和组织力度,在推动更多的涉外私企申报进出口自营权的同时,积极推动获权企业借助“国际开拓资金”积极实施ISO认证、出国参展等项目,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

二是要降低进出口权的申报门槛。目前我省对进出口权的申报要求对于私营企业特别对苏北的私营企业来讲,相对过高。广东、浙江、上海等地的门槛远远低于我市,上海浦东要求商贸企业注册资本100万元,生产企业50万元。青岛市更是有了突破性举措,全面放开了私营企业的外贸经营权,没有注册资本的最低限制,所有私营企业只需到有关部门进行备案登记,即可从事外贸进出口业务。(2003.8.28注:近日国家商务部再次调整进出口经营资格标准和核准程序,并将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于私营企业特别是苏北私营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带来新的机遇)。

三是要从政策上、舆论上对私企引进人才问题给予关注。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而私企人才严重缺乏随着私企的不断发展而日趋突出。可以说,私企特别是刚起步规模不大的私企,人才的贫乏并不亚于西部落后地区。政府要加大对私营企业的宣传力度,消除社会对私企的偏见,循序渐进地引导高校毕业生等有识之士到私营企业中就业,为私企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另一方面,做好对涉外私营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外销等专业人员的培训指导,充分利用好手中的“进出口经营权”,同时为没有自营权的涉外企业打好市场、人才基础,以应对入世三年后进出口外贸权的完全放开。否则,等外贸权完全放开之后才着手准备,本已慢人一拍将更会被远远抛到后面了。

四是要建立外贸预警机制,为企业提供信息支持。大多涉外私企因规模小、人才匮乏,还处于传统的工业生产阶段,甚至还有家庭作坊式的,如柳编手工织品,科技信息化水平低,不能及时了解国际经济信息动态,市场预测能力弱。政府职能部门要成立外贸预警机制,将重点涉外私企列为服务对象,帮助企业获取国际市场信息,分析比较优势,研究国际上不同区域市场的特点和进入的可行性,增强企业决策的科学化,降低市场风险。如,如何应对“非典”疫情之类的突袭。

五是要解决好出口退税延滞问题。近两年来,由于出口退税指标安排不足,我省出口退税严重滞后。截止今年5月底,全省累计已报未退税款254亿元,巨额的欠退税款不仅影响了出口企业正常出口业务的开展,也影响了一些企业及时申报退税的积极性。对于私企来说,周转资金上更是显得捉襟见肘,影响了出口后劲。这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还没有完全到位的表现,随着我国进入WTO,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政府应当转变职能,加大力度,为私企发展外向型经济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再次,从工商联来讲

工商联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的桥梁和纽带,政府管理非公经济的助手,又是非公经济发展的帮手,因此要积极为涉外私营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做好服务工作。

一是要着力搭建与企业家交流沟通和服务的新型平台,努力推动商会工作的国际化从而推动企业的国际化。积极引导涉外私营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升参与国际竞争的内在素质。推动涉外私企树立品牌意识,尽快启动ISO9000、ISO14000等体系的国际认证,在“思想意识”和“产品质量”上首先跟得上国际潮流,从容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

外向型范文篇3

[关键词]资源战略价格

长达十年的美元贬值道路有可能在近期触底,从而走出美元反转走势,这样就为我国的资源外向型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发展机遇。

一、决定国际矿产资源价格的主要因素

决定国际矿产资源价格主要因素有两个:国家间资源供求关系因素和资源计价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因素。

资源供求关系因素是指:在自由市场中,一方面,随着对资源需求量的增加,资源价格会逐步走高。反之,其价格逐步走低。随着对资源需求量的减少,资源价格会逐步走低。反之,其价格逐步走高。另一方面,随着资源价格上升,资源需求量会逐步减少,会随着价格下降而增加。随着资源价格的上升,资源供给量会逐步增加,会随着价格下降而减少。根据以上两面的机制,在自由市场上,由于资源价格要变动到其均衡水平,所以过剩和短缺都是暂时的。供求定律是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新的平衡。而影响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因素往往很多很复杂。

资源计价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因素:在自由市场中,一方面,资源计价货币如果对其他货币出现贬值,那么,以此计价的资源价格会逐步上升,反之,以此计价的资源价格会逐步降低。另一方面,随着资源价格的逐步上升,对资源需求量会下降,资源需求量下降又会使资源价格走低,资源价格走低,反映到资源计价货币上,说明此货币会逐步走强,反之,资源价格走高,资源计价货币走弱。因此,在自由市场中,资源计价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也会在动态中寻求平衡,影响汇率走势的因素也是很多很复杂的。

二、国际资源价格走势分析

进入本世纪以来,全球矿产资源类产品价格出现了强劲上涨,呈现出长达近10年的商品牛市行情。国际市场中铁矿石、石油、煤炭、铜等资源价格普遍比2001年上涨了3倍之多,其根本原因不外乎两个,一个是资源供求因素,譬如,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对资源的大量需求;二是资源计价货币美元的持续贬值。还有建立在以上两个因素之上的国际投资资本的推波助澜等非根本因素。

今后的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走势还将取决于上述根本因素的变化趋势。如果支持资源价格上涨的因素继续存在,资源价格的趋势将保持不变;如果支持资源价格上涨因素逐步改变,那么资源价格的趋势将会发生改变。目前,将促使矿产资源价格行情出现深幅调整的有以下因素。

1.世界经济增长同步进入调整期。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美国次贷危机的负面效应向全球扩散,并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预计2008年、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低于3%,进入衰退的几率为25%。发达国家经济危机导致其消费不振,使得以出口贸易为主的对矿产资源需求巨大的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逐步下滑,将导致国际矿产资源价格下跌。另外,人民币持续坚挺,消弱了以出口贸易为主的中国的国际竞争力,由此放缓中国经济增长,导致对矿产资源需求量减少,也将使国际资源价格下跌。

2.矿产资源需求量巨大的中国开始着手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中国对矿产资源一直实行价格管制,使得矿产资源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随着中国对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矿产资源价格将逐步反映出资矿产源稀缺程度和环境稀缺程,那么,中国资源价格将会稳步上升,直接导致中国国内资源需求量降低,将促使国际资源价格走低。

3.美国次贷危机向第二轮深层次蔓延,预示美元贬值触底为时不远。在近一年内,美元贬值将出现见底行情,从而导致美元出现升值预期,将进一步导致以美元计价的矿产资源价格出现直接下跌。随着美元出现升值预期,国际投机资金投资方向转变,会加剧国际矿产资源价格的下跌幅度,国际矿产资源价格泡沫的破灭也将随之而来。

由此可见,目前支持国际矿产资源价格强劲上涨10年的因素正在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在短时间内有朝着相反方向变化的趋势。而目前国际矿产资源价格有可能正在筑顶,如果以上三个方面因素的变化出现实质转向,矿产资源价格筑顶成功,必然会出现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行情的深幅调整局面。

三、我国资源外向型战略发展机遇及采取措施

我国资源外向型战略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在贸易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全球资源要素为自身经济发展提供资源要素保证;二是资源产业要积极走出去,从根本上确保国外资源的供给。

通过上面的分析,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行情趋势在短时间内出现逆转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就是说,国际资源价格将结束10年的牛市,进入调整,这就为我国实施资源外向型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机遇。另外,人民币持续坚挺,也为我国实施资源外向型战略提供了内部动力。为了抓住资源外向型战略发展的机遇,需要我国提前积极采取以下措施。公务员之家

1.加快资源产业市场化改革步伐,建立反映资源稀缺和环境稀缺的国内资源价格形成机,为实现资源外向型战略提供强大的市场动力。

外向型范文篇4

【论文关键词】战略管理;营销战略;家具制造企业

2008年金融危机下,我国外向型家具制造企业发展面临着内外因夹击,行业内部成本上升、竞争加大,行业外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出口下降,大量生产不规范、管理不严格的中小型家具制造企业籽被市场淘汰,家具行业面临着一次深层次的结构变革。家具行业虽然是完全竞争的行业,但与其他较成熟的行业相比,家具行业整体管理水平还比较低。就营销战略方面,目前多数企业采用的是比较单一的促销手法,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低层次的营销,缺乏系统的营销战略管理手段,甚至根本就谈不上战略。因此,如何清醒地预测和把握营销的发展态势,制定出正确的营销战略作为长期方向性指导,成为外向型家具制造企业一项紧迫而严峻的课题。

一、案例企业简介

A家具制造企业位于中国西部,开创于1989年,占地近5万平方米,主要从事软体家私真皮沙发、皮床、布艺沙发的研究、设计、制造及销售。公司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拥有大批高技术人才,厂区面积达3.6万余平方米,员工近500人,采用全封闭式意大利生产作业流水线,产品严格按照ISO900l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执行生产。

一直以来,公司坚持“注重细节、追求完美、赢在执行”的指导方针和“质量是基础,品牌是生命”的企业理念,大力提高软硬件水平。引进国际知名设计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精心设计、选料考究、严格管理,力争产品技术含量高、工艺水平高、更具不可模仿性和个性化长期以来产品深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企业在国内,尤其是在西南地区已建立起较大的知名度。

公司在营销策略上采取了“内外并重、两头抓、走出去”的原则,从2002年至2006年多次参加上海、深圳、成都等大型国际家具展销会,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公司开拓海外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司在家庭室内用品(沙发、茶几、皮床)、办公用品系列上开拓了良好的市场前景,营销网络遍布全国二十余省市并远销美国、德国、法国、瑞典、葡萄牙、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全世界拥有近250余个销售网络,现为四川省家具协会副会长单位和省发展大轻工重点企业,公司管理者随时随地严格要求,无论在产品品质,还是在市场建设品牌塑造方面都坚持不断创新与完善。

二、案例企业SWOT分析

SWOT分析法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企业现实情况的方法,有效的SWOT分析有利于作为典型案例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实现正确的、切合实际的营销战略规划与实施。

1、机会。2008年金融危机推动了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迅速抬头,国内外向型家具制造企业国际订单锐减。然而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在国内商品房市场迅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国内家具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加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消费者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对于以中、高档家具为主要产品的A家具制造企业而言,国内市场的发展将给其带来良好的发展机会。

2、威胁。虽然国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给家具制造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空间,然而伴随着行业的日趋成熟,竞争水平也在迅速提高,家具产业在市场竞争中也面临着严峻考验。

(1)出口量锐减。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为了保护本国利益,各国均采取了不同程度的保护主义政策,我国出口依赖性极大的家具制造行业受到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以东莞为例,2008年1~2月东莞市出口家具及其零件价值4.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1%。

(2)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近年来,家具制造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加上产品主要是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家具生产企业的赢利空间被严重压缩,行业利润率已从以往的20%降低到目前的5%左右。

(3)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于家具制造行业而言,无论是初始资本需求、还是生产技术要求都无法构成行业有效的进入壁垒,有时几个人、几台简单设备就可以组成一个小型的家具生产工厂。行业的低门槛直接导致了行业内企业数量的迅速增加,家具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3、优势。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努力,A家具制造企业在市场中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自身发展的优势。

(1)高素质的管理者管理者的素质水平直接决定了企业各项战略措施的方向性与准确度。A家具制造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大多为多年从事家具制造行业的资深专家,他们对行业发展有着高水平的把握程度。同时,随着近年来A家具制造企业不断推行的人才引进计划,一批拥有现代营销管理知识的管理人才给企业的发展重新带来活力。

(2)高品质的产品。产品品质一直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为了保证国际市场对家具产品的高质量要求,公司一直采用全封闭式意大利生产作业流水线,产品严格按照IS09001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执行生产,并有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和质检人员。高品质的产品为企业开辟国内市场、打造自主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3)柔性化生产。为了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公司已对企业生产实现了很大程度的柔性化改造。例如,将沙发分为各个部件,每个零部件有多种标准的规格供客户选择,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任意进行组合。这种柔性化生产给企业使企业能够以大批量生产方式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使企业在高度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拥有了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

4、劣势。在充分认识到自身发展存在的优势并加以发扬的同时,集团管理者也必须看到企业在经营各方面存在的劣势,在营销策略设计中加以规避。

(1)产品开发设计力量薄弱。目前,企业内部已建立起一支10人左右的产品开发与设计团队,然而这与企业发展规划的需求相比还是严重不足。深入分析企业研发团队可以看出,无论是开发部门内部的组织设计还是人才培养方案规划方面,企业在研发力量的加强方面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2)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在经济危机下,拥有一个甚至几个具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将给同质化严重的家具制造企业的销售带来巨大推动力量,进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水平。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A家具制造企业已经建立起多个在西南地区家具市场较有影响力的品牌,但其品牌效应仍显示出较强的区域性,为了保障产品在全国范围、乃至世界范围的发展,企业的自主品牌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销售渠道单一不畅。目前,公司并没有建成自有的销售渠道,国际市场上,企业都是以OEM的形式接收国外大型家具制造企业的订单,而国内市场主要是依靠零售商作为中转以实现产品销售。这种销售模式在一定时期给企业带来了销售保证,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行业利润率水平的逐渐降低,这种单一式的销售渠道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三、营销战略规划

在系统的分析了案例企业营销环境的基础上,下文将从营销组织体系战略构建、目标市场战略转移以及人员的激励与培训几个角度,结合现代营销战略相关理论,对其营销战略进行系统规划。

(1)现代化营销组织体系的战略构建营销组织是企业的核心部门,高效、合理、富于活力的营销组织是企业开拓市场的基本保障,营销组织建设和管理是发挥这一部门核心作用的基础因此,在A家具制造企业的营销战略规划中必须选择营销组织模式时应考虑的因素、营销组织的设计原则,进行营销组织的构建、营销协调机制以及营销管理制度设计,为企业营销战略的实现提供制度保证。A家具制造企业在进行营销组织设计时,必须正视企业中存在的严重的营销组织建设和管理弱化问题特别是在营销组织的设计、营销组织模式的选择、营销组织的构建、营销协调机制、营销管理制度设计几方面提高重视程度,实现营销组织的创新。

(2)目标市场的战略转移所谓的目标市场,是指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从满足现实或潜在的目标顾客需要出发,并根据企业自身经营条件而选取定的特定市场,即企业决定进入的分市场。以往A家具制造企业主要以欧美为目标市场,以接收外国家具制造商的OEM订单的方式从事经营管理。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与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再继续从事低附加值的加工业务以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战略需求。因此,结合国内外市场发展态势,抓紧实现企业目标市场的战略转移非常必要。

笔者认为,在目前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企业可先以国内市场为依托,不断提升自身的产品设计与品牌建设,待国内市场取得成功后再将视野扩展到国际市场,打造国际化家具大品牌。通过分析可以看出,A家具制造企业的家具产品从价格和产品特色来看,处于家具产品的中,高档层次。因此,A家具制造企业的目标客户应主要集中于沿海的发达地区和内陆的大城市,所以企业的目标市场由原来的国际欧美市场阶段性的转移到国内市场,由原来的西南家具市场转移到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市场,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市场和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市场。

外向型范文篇5

1、外向型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标杆。外向型农业以市场为导向,实现了产品外向化、基地规模化、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并主动融入了国际健全的农产品进出口法制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外向型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标杆。

2、外向型农业是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高地。《南通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要求建成江苏沿海农产品加工和出口集聚区,南通市因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和优质资源禀赋,外向型农业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且多年保持全省领先,理应成为南通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高地。

3、外向型农业是“一带一路”战略的载体。敢为人先的南通市农业企业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迈开了农业走出去的坚实步伐,已占据全省农业对外投资的重要份额,必将通过建立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及农业贸易和资本的交流互通机制,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开发。

二、新常态下外向型农业的特点

1、农业利用外资减速将成新常态。南通市农产品出口企业中45%为三资企业,56%的农产品出口是通过三资企业出口的。但世界经济的震荡,使跨国公司投融资能力下降,外商对投资预期降低,投资下行态势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南通市作为开放型经济大市,一方面土地资源供应更紧、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更明显,吸引外资难度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招引项目单体规模大、附加价值高、外资集聚的态势日益显现。

2、劳动力成本提高将成新常态。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的成本不断攀升,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驱动的外向型农业企业发展难以持续,依靠劳动力成本低的低端农产品加工品国际竞争力趋于下降。少数企业将外流至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但更多企业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

3、传统产业扩张减慢将成新常态。蔬菜、肠衣、海水产品及茧丝产品是南通市传统的出口农产品。随着国际市场的变化和国内生产过剩,供求矛盾突出,量的扩张不再是提高出口额的唯一选择,需要进一步改进生产加工工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只有技术上领先,才能占领市场。同时品牌和销售网络也是农产品出口的要件。

4、环境保护约束强化将成新常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家铁腕治污力度的加强,从短期看,环境保护约束强化会带来出口农产品成本增加、出口量减少和企业利润降低;但从长远看,环境保护约束强化带来的绿色效益、创新效益和形象效益会对农产品出口价格竞争力、绿色竞争力和竞争潜力带来正面效应。如皋市多年前将数百家分散的肠衣加工作坊进行集中,按照欧盟标准设计建造绿色环保的中国肠衣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去年肠衣城直接出口肠衣超亿美元。

5、农业对外投资加速将成新常态。农业走出去,对外投资农业,对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资源、两个市场,保证国家外汇的保值增值具有重要意义。截至去年底,南通市5家企业累计对外投入达1.25亿美元,占全省农业对外投资总额的67.4%,保证了企业原料供应,传播了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增进了与投资国人民的友谊,树立了南通市走出去企业的良好形象。

三、新常态下外向型农业企业发展对策

1、加大出口基地建设力度,夯实农产品出口第一车间。新常态下外向型农业企业应主动出击,在政府引导下与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乡镇等组织和机构合作、对接,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南通市丰富的农业资源,形成合力,按照日本、美国和欧盟等主要目标市场质量标准加大出口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全程质量控制体系、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技术标准化体系等,全面提升出口农产品原料基地技术与管理水平。

2、加大出口市场开拓力度,拓展农产品出口后备空间。新常态下外向型农业企业应有所作为,强力推进农产品境内外促销,拓展农产品出口市场空间。每年要组织人员参加国际知名农交会、农洽会、展览会和广交会。在稳定日本、欧美、东盟等传统出口市场的基础上,加大开拓新兴市场的力度,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避免出口市场过分集中带来的风险。

3、加大产品转型升级力度,提升农产品出口附加值。新常态下外向型农业企业要结合技术创新与结构升级,学习、引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优良品种、食品加工技术、营销模式、国际经营的先进经验,实现出口产品从初级产品和初级加工品向精深加工、附加值高的产品转型;外向型农业企业从分散的小规模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转型;出口能力从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技改驱动和品牌驱动转型。

4、加大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建立农产品出口行业组织。新常态下外向型农业企业要选择一批优势农产品、优势行业,如紫菜、蔬菜、肠衣等优势行业,抱团取暖,建立出口农产品行业协会等中介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信息引导、科技服务、市场开拓、价格协调、行业自律等作用,推动农产品生产与出口。加强建立农产品出口保护和救助机制,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积极应对技术壁垒、贸易磨擦等国际贸易争端,维护出口企业公平竞争地位,增强对外销售的话语权。

5、加大企业对外投资力度,拓展农产品后备发展空间。新常态下有实力的企业要策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大农业走出去步伐。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把产品、资源层面的合作与资本、服务、技术、劳务等层面合作紧密结合;在防范自然、政治和市场的三个风险的基础上,实现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市场的三个转移;在与国家对外农业合作战略、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象国迫切需求三个结合的基础上,将农产品生产与市场纳入全球产业链中,进一步拓展农产品后备发展空间。

四、新常态下外向型农业发展应对措施

1、营造外向型农业发展环境。外向型农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多、范围广,需要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协调工作。要通过做好“大服务”,营造管理有序、服务周到的大环境。要协调农业、商务、海洋渔业、财政、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建立健全外向型农业联席会议制度,因地制宜确定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找准特色优势产业和市场定位,培育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要帮助企业协调土地流转,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出口基地建设。要着力在科技、信息、金融等方面加强服务,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在新常态下争取新的发展。

2、搭建农业招商引资平台。发展外向型农业,项目是抓手、园区是载体。尽管新常态下农业利用外资趋缓,但各级政府部门要组织力量认真调查研究和进行充分论证,明确农业利用外资的政策导向。利用外资要与当地的特色农业和区位优势相结合,注重把资金引向最能发挥资源优势、能较好较大面积地带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产业,引向各地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同时,要加强招商引资的基础工作,编制好招商引资项目,改善招商方式,开展网上招商、招商、“以外引外”、走出去、引进来等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

3、打造外向型农业新载体。要以南通市创建国家陆海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按照产品外向化、基地规模化、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的要求,引导相关产业关联度大、国际竞争力强、出口规模大、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明显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和基地进行整合,积极申报部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打造南通市外向型农业新的品牌。

外向型范文篇6

[关键词]外向型经济;金融危机;引进来、走出去;科学发展观

21世纪初,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瞬间蔓延全球,并已向实体经济延伸,美国、欧洲、日本都受到不等程度的影响,国内市场十分的不景气,对外需求严重下降,国际市场委靡不振,中国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和冲击。近几年,山东省外向型企业就被大量贸易壁垒所围困,贸易摩擦加剧,并且还将受到生产成本升高、出口企业融资困难与融资成本上升、出口政策调整不确定性、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影响,使外向型企业销售困难,赢利水平降低,甚至亏损,开工率下降,停产或倒闭,工人失业。同时,外向型企业也面临着货款回收风险。由于进口国经济衰退,企业和个人支付能力下降,信用降低,出现支付困难,产品出口到货后不能及时收回货款,或根本无法收回货款,从而造成一些外向型企业生存困难。

当美国金融危机在向我国经济体制敲响警钟的同时,我国的外向型经济又该如何决策,如何去冷静分析形势,正确评估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和影响,如何应对才能保持经济稳步健康持续发展呢?山东省外向型企业在其中又如何顺应世界和时展的大流,制定合理、操作性强的策略来应对时刻会发生的金融危机呢?笔者认为采取相应的以下对策:

(1)加大外向型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支架,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不仅能带动建材、机械、钢铁、电子等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内需、扩大内需,将内需和外需有机结合起来。当前我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其深层次问题就在于内需不足,不得不依赖于外部需求,导致了我国较大的外贸依存度,同时也使得我国涉外经济与内部经济发展相互脱节。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立足扩大国内需求,将内需与外需有机结合起来。

(2)打造外向型企业出口产品的核心国际竞争力。鼓励企业提高自身的生产能力和营销能力,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或者是差异产品来赢取国际市场。其中的重点在于对我国新兴的薄弱企业的扶持与引导。通过调整不同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和进口关税率来实现这一目的。

(3)推进先进的生产力。推进产业升级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企业整体抗御风险能力。金融危机发生的过程,也是企业加快重铸,产业优化重组的过程,更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难得机遇。山东省要做好长期应对金融危机的准备,企业则要坚定信心,在外部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抓紧促使企业焕然一新的最佳时机。当前的困难只是暂时性的,所以企业要坚定转型的决心,各级政府部门也要积极作为,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金融危机的影响。

第一,推进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以装备业、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领域为重点,组织实施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突出抓好发展基础好、产业链条长、技术水平高的制造业项目。

第二,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加强重点技改项目调度,对多个在建技改项目实行旬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加大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投入,支持一批现代产业体系项目建设。

第三,支持企业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对大企业生产销售情况的监测,引导企业把握市场动态,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努力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

第四,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促进结构升级,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注重开发高技术、环保产品,推动自主品牌产品以及优势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扶持力度。

第五,优化企业内部结构,提高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由于世界性通货膨胀,各种物资价格大幅度上涨,企业生产成本进而上升。因此要建立集约型出口增长方式,必须提升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益,提高内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技术效率水平。更好地利用国际和国内外各种资源,合理购进和使用最佳的资源数量,提升生产要素使用效率,减少对企业在要素使用上的过度浪费,进一步提升生产的技术效率,强化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第六,提高生产集中度,构造产业集群,增强抗风险能力。通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使规模经济好的企业在专业化分工中处于有利位置。另外,还可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技术的产业。东部及沿海地区的外向型企业还可以利用当地的雄厚的工业基础、人力资本、技术优势,有意识地提高生产集中度,建立起一些大的企业,进而增强出口的抗风险能力。

第七,为了降低和防范出口货款回收风险,企业应该重视对进口商资信的采集和评估,重视出口信用保险,完善企业财务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

第八,提高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增加财政的支持力度。对部分产品出口困难的企业,减少征收企业所得税,对该产品增加出口退税,从而减轻企业的生产、出口困难。并且加大对外向型企业的财政支持,投资新兴产业,发展新科技。

第九,协调解决外贸运行中的风险问题,加大外贸摩擦应对力度,增强对各国的交流联系,创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加深,贸易环境将更加严峻,贸易摩擦将更加频繁,因此要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互惠互利,最终实现双赢,并且合理运用WTO原则和国际法准则等法律法规,切实维护我国企业的切身利益。

外向型范文篇7

为加快我市经济发展,确保上档升位,市委、市政府将今年确定为“项目年”,通过项目推动全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了完成项目年的工作任务,全面实施畜牧兽医项目,促进我市畜牧业又快又好地发展,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明确方向

我市畜牧业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现已基本成为外向型为主的畜牧业。2009年,全市畜牧业产值达5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8%,肉类总产量达到44万吨,人均拥有125公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0%以上,禽蛋产量11万吨,人均拥有31公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0%以上,畜禽产品50%以上需要外调外销。我市以井研食品有限公司、哈哥兔业有限公司、长益食品有限公司、紫燕农业生态有限公司等为重点的一批加工企业和流通组织,积极开展畜禽产品加工和组织外调外销,为促进畜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发展外向型畜牧业,我们还面临不少问题:一是畜禽产品质量低,市场竞争乏力,农药、兽药残留超标,进入国际市场难度大。二是疫病的影响越来越大。近年来,猪链球菌病、口蹄疫、禽流感等疫病先后在我国和周边国家发生,对畜牧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一些国家和地区以我国发生疫病为由而设置技术壁垒,限制和阻碍我国畜禽产品流通。就我市而言,由于传统的防疫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加之在大量引种的同时又将疫病一同引了进来,因此,畜禽疫病变得日益复杂和难以控制,畜牧业发展和畜禽产品受到了严重影响,农民增收将面临巨大威胁。三是产业化程度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我市龙头企业数量少,部份龙头企业自身实力较弱,难以舞动产业,起到龙头作用,特别是产业利益连接机制不够紧密,企来与基地、专合组织、农户之间多数还是单纯的买卖关系,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同享的经济共同体,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利益调节机制。畜产品以原料型、初级加工产品多,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少。因此,我们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坚持立足市情,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项目年”的总体要求,坚定不移地发展外向型畜牧业,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和畜牧业综合效益,努力构建现代畜牧业。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一)发展外向型畜牧业,发须加快规模养殖场建设。

发展规模养殖,提高养殖效益是新时期畜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是发展外向型畜牧业的必由之路。全市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化畜牧业强省的意见》(川府函〔2009〕239号)精神,加快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要总结、推广畜牧科技园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今年,要围绕井研县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重点抓好100个“受控”规模猪场建设,达到年出栏符合出口标准的优质肉猪50万头以上;要围绕四川哈哥兔业有限责任公司,重点抓好200个“受控”规模兔场建设,达到年出栏优质肉兔200万只以上。通过“受控”规模养殖场建设,进而推动全市规模发展,提高养殖业综合效益。

(二)发展外向型畜牧业,必须推行畜禽标准化生产。

推行畜禽标准化生产,是发展外向型畜牧业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畜牧业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重要切入点,是提高畜牧业质量和效益的最佳结合点,是保障食品安全和提高畜产品竞争力的根本措施。全市要加快畜牧业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的推广应用,严格按照优良畜禽品种标准和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大力推行规范化饲养和标准化生产。“受控”规模养殖场要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切实做到“八个统一”,即统一圈舍设计、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兽药、统一防疫、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服务、统一销售,逐步实现畜牧业规模扩展和质量效益提高的同步推进,以此带动全市畜禽标准化生产的整体推行。

(三)发展外向型畜牧业,必须推进产业化经营。

产业化经营是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延长和做宽产业链条,实现生产与市场对接的有效途径。全市要在做强做大做优现有加工龙头企业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年”活动的开展,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培育壮大一批规模大、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畜产品加工和饲料加工型龙头企业,鼓励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要求组织精深加工,提高精深加工产品比重。要围绕加工企业,特别是出口加工企业,建立优质畜产品基地,为龙头企业提供稳定、充足、优质的畜产品。要鼓励龙头企业发展合同契约型的订单畜牧业,引导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农户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型利益共同体。

(四)发展外向型畜牧业,必须强化投入品监管。

畜牧、工商、卫生、药监等部门要重点落实源头治理、市场监督等措施,继续加大饲料、兽药等畜牧投入品专项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保护生产厂家、经营者和养殖户合法权益。要大力推行《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加强兽药质量监管和兽药残留监控,进一步加大对饲料添加剂的检测力度,禁止违禁药物和添加剂的使用和流通,坚决查处违法行为,确保畜牧投入品的质量和安全。

(五)发展外向型畜牧业,必须抓好动物疫病防控。

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尽快建立完善的畜禽防检体系,在充分发挥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作用的同时,重点抓好种畜禽场、“受控”规模养殖场、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动物疫病监测和产品质量监控,建立产品安全的把关、溯源、设限和布按体系。加强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建设动物防疫屏障体系,做好流通防疫监管,为全市外向型畜牧业发展保驾护航。

(六)发展外向型畜牧业,必须加大扶持力度。

一要解决好种畜禽场和“受控”规模养殖场的建设用地。凡是种畜禽场和“受控”规模养殖场的建设用地,一律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用地。各地要在贯彻落实国家土地政策、盘活存量土地资源的基础上,按照种养业协调发展的原则,把建设种畜禽场和“受控”规模养殖场所需土地列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则,支持农民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地和滩涂发展养殖。二要设立项目专项资金。各级财政要设立项目专项资金,对种畜禽场建设给予适当的引种补助,对“受控”规模养殖场贷款给予一定的贴息,对各级党政工作开展好的给予奖励,对开展培训、实施监控以及开展检测的部门给予补助。三要支持畜禽场、“受控”规模养殖场的沼气建设。猪粪是很好的有机肥,也是沼气能源的最好原料,在当前耕地肥力下降、能源紧缺的情况下,开展猪粪的综合利用尤其必要。各级财政资金和农村能源建设经费应重点支持养殖户开展沼气建设,减少环境污染,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四要加大信贷扶持力度。农业发展银行要加大对肉食品加工厂和兽药加工企业以及“受控”规模养殖的信贷投资力度,在贷款利息上给予优惠。农村信用联社要支持规模饲养的发展,坚持和推广小额信贷。逐步建立和完善担保体系,龙头企业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成立担保公司,为所带动的农户提供担保贷款,扩大基地规模,做大做强企业。五要建立畜禽养殖保险体系。保险部门要通过积极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的方式,开展养殖保险,降低养殖风险。推行初期,可由各县(市、区)政府制定鼓励、支持养殖户参加养殖保险的办法,促进养殖保险顺利开展。公务员之家:

(七)发展外向型畜牧业,必须实行养殖和加工过程的监控。

畜牧、出入境检验检疫、工商、药监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切实加强对“受控”规模养殖场和肉食品加工厂的全程监控。种畜禽场和“受控”规模养殖场要建立科学规范、切实可行的生产经营和防疫管理体系,推行“八统一”管理模式,加强环境建设,严格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环保政策法规,确保畜禽粪污实现达标排放。

三、加强领导,协同配合

外向型范文篇8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国发〔20〕32号,以下简称国务院32号文件)和州党委九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全面提升自治州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外向型经济是一个地区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内容,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州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已先后同世界8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20**年,全州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24.03亿美元(含兵团),增长81%,其中出口23亿美元,增长78%,进口1亿美元,增长169%,进出口2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1家。自治州外向型经济虽已有较大发展,但与内地发达地区比较,企业规模少、产品档次低等问题比较突出,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州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面临着国家实施面向中亚的扩大对外开放战略和加快天山北坡经济带率先发展、推进乌昌经济一体化等诸多发展机遇。全州上下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责任意识和机遇意识,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兴州”战略,以开放促发展,努力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二、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32号文件和州党委九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立足乌昌,发挥优势,面向中亚,走向国际,以建设向西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扩大地产品出口规模为重点,以培育出口骨干企业为核心,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对外贸易,努力提高外向型经济的比重,促进自治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目标任务:到2012年,全州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8亿美元(含兵团),年均增长15%。其中出口达到46亿美元,年均增长15%;地产品出口达到10亿美元,年均增长30%;利用外资新增2亿美元;全州外向型经济依存度达到28%。

三、加大引资工作力度,加快建设出口加工基地

加大引资工作力度。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和所有制限制,除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业外,所有投资领域一律向境外投资者开放。采取积极的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引导外资投向自治州六大支柱产业。紧紧抓住国内产业分工转移的机遇,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积极引进外来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引进区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到我州投资办厂,设立区域总部,参与优势资源开发,开拓周边国际市场。加强国内区域经济合作。紧紧抓住沿海发达地区资本、产业转移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密切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海峡西岸”等地区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拓展合作空间。充分发挥乌昌经济一体化的优势,围绕乌鲁木齐建设现代化国际商贸城的战略目标,加大乌昌经济技术的全面合作与交流,加快推进乌昌一体化进程。

加快建设向西出口加工基地。依托自治州现有工业园区和园区的产业基础、发展潜力,统筹规划生产力布局,明确主导产业和发展重点,积极发展以地产品出口为主的外向型产业,加快建设农畜产品、机电产品、化工建材产品、纺织产品、商贸流通等五大产品出口加工基地。

围绕中粮屯河、益海粮油、永凯公司、西域种业、泰昆集团等一批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番茄加工、食用油加工、果蔬保鲜、制种、畜产品加工等产业,加快建设农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

依托特变电工、新华能公司等一批机电企业,壮大提升机电产业,建设新疆重要的机电出口加工基地。

扶持蓝山屯河、万通人钢结构以及准东煤化工企业,大力发展化工和新型建材产业,建设化工和新型建材产品出口加工基地。

推进天棉集团、昌棉集团战略重组,重点支持澳洋科技、舜泉化纤等企业加快发展纺织产业,建设纺织品出口加工基地。

发挥亚中集团、**市别克特、**市天鑫商贸、奇台鑫川商贸等一批商贸流通企业优势,积极发展商贸流通业,带动物流和仓储等产业发展,建设商贸流通基地。

四、发展壮大出口企业,努力转变贸易增长方式

积极发展壮大外贸经营主体。按照“引进一批、发展一批、扶持一批”的原则,大力发展外贸出口企业,使外贸出口企业成为我州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乌昌联合招商、会展招商、产业招商、网上招商和定向招商,大力引进一批出口加工企业。支持技术先进、产品有国际市场的本土企业,迅速做大做强,全力打造一批年出口上亿美元的大企业大集团。加大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在投融资、项目申报、技改贴息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发展壮大一批中小型出口企业。鼓励出口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大技术创新和出口品牌的开发力度,形成拥有自主产权的专有技术、核心技术和出口品牌产品。加强对外贸经营主体的业务培训,努力为外贸出口企业提供政策、信息、法律咨询服务。

努力扩大出口产品规模。依托建设自治州五大出口产品基地,面向中亚等周边国际市场,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扩大出口产品规模。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突出特色安全农畜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精深加工,扩大番茄酱、玉米淀粉等产品出口数量,提高出口质量。2012年,全州食品加工类产品出口达到5.5亿美元,占地产品出口的55%以上。加大机电类产品出口,积极扶持机械、电子一体化技术改造,提高机电出口产品技术含量,逐步发展出口导向型、兼顾内外贸需求的机电产品,提高配套产品出口能力。到2012年,全州机电类产品出口达到2.5亿美元,占地产品出口的25%以上。继续扩大化工建材类产品出口,重点扩大聚脂切片、PVC型材等具有竞争力的化工和新型建材产品规模,进一步提高陶瓷、油漆等传统建材产品的出口比重。到2012年,全州化工建材类产品出口达到1.5亿美元,占地产品出口的15%以上。积极拓展新的产品出口门类和领域,鼓励家俱等轻工类产品出口,进一步开拓中亚市场空间。支持发展服装、鞋帽等流通类产品,充分发挥旅游购物贸易对进出口的拉动作用。

加强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创新,积极通过国家和自治区引智渠道,着力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建立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的激励机制,鼓励进口我州产业发展所需大宗原材料和国内短缺的资源性产品,重点加大石油、木材、矿产、棉短绒等能源和资源性产品进口,促进外贸进出口协调可持续发展。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外经贸企业在境外注册商标和收购境外成熟品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利用多种方式在国际市场推介**州出口品牌和出口产品。强化出口产品技术与标准体系建设,大力推动企业进行各类国际认证,扩大出口免检企业和免检产品数量,使更多的企业和产品获得国际市场“通行证”,以优质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

五、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广泛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参与资源开发,建立生产基地,承包国际工程,加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鼓励开展国际工程承包。积极组织外经贸企业开展国际工程承包,带动我州成套设备、相关技术和人员输出。支持特变电工开展境外输变电国际成套工程总承包和机电设备安装业务,通过工程承包带动配套产品、设备和技术出口。鼓励昌建集团等建筑企业继续开拓中亚建筑市场,主动争取国家对外援助项目的工程总承包。努力为具备条件的企业争取外经贸权,拓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业务,积极帮助更多的企业取得对外工程承包资质,进入国际工程承包领域。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导向作用,完善企业“走出去”的促进和保障体系,制定鼓励企业“走出去”政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挥比较优势,到国外投资办厂,发展跨国生产和经营,从事境外水利、房地产、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大力发展劳务技术合作。建立职业技术培训与外派劳务合作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出国务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建立外派劳务人员人才库,为外派劳务工作做好人才储备。积极开拓境外劳务技术合作市场,加快组建有境外劳务技术派遣资质的机构,采取公司化运作方式,带动劳务和技术输出。选择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农民通过成立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企业组织,到中亚等周边国家联片承包经营土地,从事种植业、畜牧业开发,发展菌草生产、果蔬保鲜业、设施农业,产品和技术直接面向俄罗斯、西欧及中东国家市场,通过创汇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对外劳务推介力度,通过多种方式扩大对外劳务合作规模,拓宽对外劳务合作领域。

六、强化措施,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充实自治州外向型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能,制定政策措施,加强组织引导,促进自治州外向型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各县市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对外经贸工作的领导,促进本县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实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

优化发展环境。凡是国家鼓励类的外商投资企业,在企业的备案审核、合同章程审批、土地征用、工程建设、水电供应、交通通讯等方面优先办理项目建设手续,减少审批环节。建立重点进出口企业联系制度,对出口超过200万美元以上的生产性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坚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技改项目、金融信贷、国际市场参展补贴和参加国内外交易会等,创优企业发展环境。

创新发展平台。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建设出口加工区,促进加工贸易快速发展;依托境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建立驻外管理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涉外政策、法律咨询、市场信息服务;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友好往来,以州为单位建立一批友好城市,畅通与出口国之间的协商沟通渠道;进一步完善外经贸网络平台建设,及时收集周边国际市场信息,加强与周边国家政府组织和民间组织的联系,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加强贸促会(商会)组织建设,发挥州贸促会作用,为外经贸企业提供便捷服务。

加强口岸建设。加大乌拉斯台口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口岸功能,提高通关能力。充分发挥亚中商城二类口岸作用,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和仓储中心,繁荣口岸贸易,促进更多的地产品成为出口创汇产品。充分利用乌鲁木齐市各类口岸优势,加强乌昌经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建设向西出口产品通道。

加大资金投入。用好国家、自治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政策,指导企业申报西部外经贸发展促进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各类资金。从2009年起,由乌昌财政预算每年安排外向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发挥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担保平台功能,每年再融资1000万元以上,重点扶持外向型经济产业项目、科技兴贸工程。在外经贸企业境外参展、境外加工项目贷款贴息、出口产品研发、境外项目前期费用、人员培训等给予资金支持。

外向型范文篇9

[论文摘要]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矿产资源需求减少,促使国际资源价格走低。美元贬值趋势改变的预期将直接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走低。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走低,为我国资源外向型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难得发展机遇。

长达十年的美元贬值道路有可能在近期触底,从而走出美元反转走势,这样就为我国的资源外向型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发展机遇。

1.决定国际矿产资源价格的主要因素

决定国际矿产资源价格主要因素有两个:国家间资源供求关系因素和资源计价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因素。

资源供求关系因素是指:在自由市场中,一方面,随着对资源需求量的增加,资源价格会逐步走高。反之,其价格逐步走低。随着对资源需求量的减少,资源价格会逐步走低。反之,其价格逐步走高。另一方面,随着资源价格上升,资源需求量会逐步减少,会随着价格下降而增加。随着资源价格的上升,资源供给量会逐步增加,会随着价格下降而减少。根据以上两面的机制,在自由市场上,由于资源价格要变动到其均衡水平,所以过剩和短缺都是暂时的。供求定律是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新的平衡。而影响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因素往往很多很复杂。

资源计价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因素:在自由市场中,一方面,资源计价货币如果对其他货币出现贬值,那么,以此计价的资源价格会逐步上升,反之,以此计价的资源价格会逐步降低。另一方面,随着资源价格的逐步上升,对资源需求量会下降,资源需求量下降又会使资源价格走低,资源价格走低,反映到资源计价货币上,说明此货币会逐步走强,反之,资源价格走高,资源计价货币走弱。因此,在自由市场中,资源计价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也会在动态中寻求平衡,影响汇率走势的因素也是很多很复杂的。

2.国际资源价格走势分析

进入本世纪以来,全球矿产资源类产品价格出现了强劲上涨,呈现出长达近10年的商品牛市行情。国际市场中铁矿石、石油、煤炭、铜等资源价格普遍比2001年上涨了3倍之多,其根本原因不外乎两个,一个是资源供求因素,譬如,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对资源的大量需求;二是资源计价货币美元的持续贬值。还有建立在以上两个因素之上的国际投资资本的推波助澜等非根本因素。

今后的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走势还将取决于上述根本因素的变化趋势。如果支持资源价格上涨的因素继续存在,资源价格的趋势将保持不变;如果支持资源价格上涨因素逐步改变,那么资源价格的趋势将会发生改变。目前,将促使矿产资源价格行情出现深幅调整的有以下因素。

1.世界经济增长同步进入调整期。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美国次贷危机的负面效应向全球扩散,并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预计2008年、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低于3%,进入衰退的几率为25%。发达国家经济危机导致其消费不振,使得以出口贸易为主的对矿产资源需求巨大的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逐步下滑,将导致国际矿产资源价格下跌。另外,人民币持续坚挺,消弱了以出口贸易为主的中国的国际竞争力,由此放缓中国经济增长,导致对矿产资源需求量减少,也将使国际资源价格下跌。

2.矿产资源需求量巨大的中国开始着手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中国对矿产资源一直实行价格管制,使得矿产资源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随着中国对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矿产资源价格将逐步反映出资矿产源稀缺程度和环境稀缺程,那么,中国资源价格将会稳步上升,直接导致中国国内资源需求量降低,将促使国际资源价格走低。

3.美国次贷危机向第二轮深层次蔓延,预示美元贬值触底为时不远。在近一年内,美元贬值将出现见底行情,从而导致美元出现升值预期,将进一步导致以美元计价的矿产资源价格出现直接下跌。随着美元出现升值预期,国际投机资金投资方向转变,会加剧国际矿产资源价格的下跌幅度,国际矿产资源价格泡沫的破灭也将随之而来。

由此可见,目前支持国际矿产资源价格强劲上涨10年的因素正在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在短时间内有朝着相反方向变化的趋势。而目前国际矿产资源价格有可能正在筑顶,如果以上三个方面因素的变化出现实质转向,矿产资源价格筑顶成功,必然会出现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行情的深幅调整局面。

3.我国资源外向型战略发展机遇及采取措施

我国资源外向型战略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在贸易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全球资源要素为自身经济发展提供资源要素保证;二是资源产业要积极走出去,从根本上确保国外资源的供给。

通过上面的分析,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行情趋势在短时间内出现逆转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就是说,国际资源价格将结束10年的牛市,进入调整,这就为我国实施资源外向型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机遇。另外,人民币持续坚挺,也为我国实施资源外向型战略提供了内部动力。为了抓住资源外向型战略发展的机遇,需要我国提前积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快资源产业市场化改革步伐,建立反映资源稀缺和环境稀缺的国内资源价格形成机,为实现资源外向型战略提供强大的市场动力。

外向型范文篇10

关键词:外向型经济转型国际分工模式

自2008年以来,受资源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和美国次级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出口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出现了众多企业倒闭或者经营难以为继的现象,外向型经济风光不再,国内要求外向型经济转型的呼声日益高涨,那么外向型经济该转向何处呢?笔者以为应当立足全球视角,放在新型国际分工的格局下去考虑问题,否则得出的结论将失之偏颇。

国际分工格局的演变趋势及特点分析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国际分工的格局是动态演进的,不同阶段的国际分工格局亦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大体上可以将国际分工的格局划分两个阶段。

(一)垂直型分工阶段

此阶段的国际分工是基于不同技术水平下的垂直型分工,即不同产业之间的分工。该阶段大体上又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国际分工处于传统的工业国和农业国这样一个分工格局。其主要特点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工业国家主要生产和出口工业制成品,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家则主要生产和出口农矿产品,形成了工业制成品生产与初级品生产的国际分工格局。第二个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至80年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跨国公司实施全球化战略,不仅使发达国家间的社会再生产过程相互交织,而且还将发展中国家纳入跨国公司内部的生产过程。发达国家将技术发展相对成熟、成本相对较高的产业部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技术密集型和一部分附加值较高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则主要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和一部分附加值较低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新格局。

(二)产业链分工阶段

随着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全球化进程迅速发展,分工逐步深化、细化,传统的垂直型分工的格局被打破,代之以产业链分工为主,即国际分工依据同一产业内部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来进行。具体而言,产业链条可以分为三大环节,即上游环节,包括研究与开发、创意设计、工艺及加工技术的提高和培训、原材料采购等分环节;生产环节,包括母板生产、系统生产、终端加工、测试、质量控制、包装与库存管理等分环节;下游环节,包括分销物流、批发零售、广告品牌管理及售后服务等分环节。经过多年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发达国家致力于研发和品牌营销、控制核心技术等上、下游环节,而将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出去,生产结构呈现出典型的“哑铃型”。

可见,此阶段的分工不再是单纯的产业间分工了,而是产业内分工,是同一产业内部不同环节之间的分工,在这一分工模式下,发达国家不再是单纯的资本密集型产品或者是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发展中国家也不再是单纯的劳动或者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了,而变成了发达国家出口的产品中也包含着劳动密集产品,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产品也包含着技术密集型产品,只不过两种类型的国家在产品的生产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对于发达国家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来说,发达国家并不承担产品的生产或者加工环节,而是致力于该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等上、下游环节,同样对于发展中国家出口的技术密集型产品来讲,发展中国家也基本上不承担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等环节,而是负责该产品的加工或制造环节。因此,此种分工模式下的产品实际上不一定是发达国家生产的,可能是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很大程度上是多个国家共同完成的,产品多是“万国牌”。因为,这不是单纯的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垂直型分工模式了,而是基于产业链条上的产业内不同生产环节的分工模式。

新型国际分工模式下的收益分配分析

作为开放型的国家,参与国际分工最重要的目的是取得更大的收益。那么,新型国际分工模式下的收益是如何进行分配的呢?1992年,宏电脑的董事长施振荣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微笑曲线,描述了产业链上各个环节附加价值的形态。微笑曲线的两端分别是研发和品牌等,代表高附加值;中间最低点是加工、制造,意味着低附加值。很显然,在价值链两端(研发、设计、采购、品牌、营销、物流、金融等)的附加价值和盈利率高,而中断(加工、组装、制造)的附加价值和盈利率低。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发达国家在进行产业升级时总是尽力向价值链的两端延伸的意图了。经济学家郎咸平将之总结为“6+1”理论:发达国家把价值最低的制造业一端(即“1”)放在了发展中国家,因为价值最低的制造业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而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等六块非制造业(即“6”)都掌控在自己的手里。在这样一种“6+1”产业链的定位下,发展中国家就沦落在了价值链的最低端。以“芭比娃娃”为例,芭比娃娃是东莞的产品,出厂价是1美元,但是在美国沃尔玛市场的零售价是9.9美元,接近10美元。除制造成本1美元外,那剩下的9美元价值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定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零售创造出的,价格高,同时不浪费资源,不破坏环境,不剥削劳工。由此来看,中国制造业被定位在了“1”,即价值链的最低端,而发达国家掌握了“6”,在这样的分工格局下,中国制造业再怎么创新、升级都难逃“1”的命运,即始终处在价值链的低端,始终处在为别人打工的角色,始终在为别人“卖苦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当前我国外向型经济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太低,加之以发展制造业为主,而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制造业越发展,为别人创造的价值越多,但我国为此付出的代价却非常大,消耗了大量的资源,环境严重污染,得到的价值却很少。因此,转变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认清当前国际分工新形势,以新型国际分工模式为基础,以产业链的整合为轴心展开,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占据它的核心环节,在关键环节上构筑自己的核心能力,并使这个能力扩散到整个产业链,以实现核心能力的链式效应。唯有如此,外向型经济转型才能取得成功。

推动我国外向型经济的转型策略

(一)转变经济政策

为了鼓励出口行业的发展,多年来,我国的外向型经济政策采用以压低要素价格的办法来赢得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土地、矿藏、淡水、能源、劳动、外汇等价格长期偏低,市场化程度不高,扭曲严重。许多地方和企业在政策的支持下,从追求短期效益出发,更愿意依靠大量投入廉价的劳动力、资本、土地和自然资源等来生产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以数量扩张而取胜,而缺乏人力资本投资和自主技术开发的动力。因此,必须转变以扭曲要素价格,谋求短期利益而牺牲长期利益的外向型经济政策,建立起以鼓励创新,放弃短期利益而谋求长期利益的外向型经济政策。为此,一是要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矫正要素价格长期扭曲的局面,实现按照市场来配置资源,引导资源流向效益高的行业和企业;二是要建立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以便加快技术进步。对于科学研究而言,最重要的是形成自治和自律的学术共同体,以便树立严格的学术规范,建立以科学发现首创权为核心的奖励体系。对于技术而言,最重要的是营建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政府对研究开发项目提供资助或补贴的制度,弥补市场的不足,使技术创新者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政府还可以通过政策引导、扶持相关产业内领先企业间制定技术标准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并力争使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在成为全球标准的协调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企业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对本国的企业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二)加快服务业发展

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必须有发达的服务业作支撑,因此,要加快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加快服务业发展首先要求改变长期以来的“重制造,轻服务”的产业政策趋向。其次,要放宽对服务业的管制,改善服务业的经营环境。除某些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领域外,要取消所有对社会投资不合理的规定和限制,以强化服务市场的竞争。再次,要加强政府在促进服务业发展中的作用,政府应通过制定适当的政策,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最后,加快制定和完善与服务业及其市场运作有关的法规,包括服务业的行业标准、服务范围、竞争秩序、价格收费、奖惩规则和纠纷仲裁等;同时,要加强执法,对违反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行为要依法管理,保护服务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

(三)实施产业整合战略

大脑型企业是指处于产业链高端,专注于产品的研发、设计、品牌策划以及购销渠道等环节的功能性企业,它可以弥补我国企业专注于OEM产业链环节而缺乏头脑功能的现状。一般情况下,大脑型企业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实现:一是通过精致管理,建立产品生产和流程的标准系统和测试系统。通过精致管理建立这类标准,能有效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核心环节。二是价值创新。在技术创新基础上,通过产品功能创新、造型创新、流程创新,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以增加消费者剩余,从而“在小改小革的基础上建立起经济大厦”。三是产品创新。新产品可以开拓一个全新产业和消费领域,如美国“宝洁”公司帮助人们改变清洗习惯,推出“SWIFFER”抹布,即可清除污垢,又不需用湿拖把。这个创新为其创造了10亿美元的品牌销售额。四是设计革命。在对消费者文化深刻了解的基础上,美国创造力经济的核心环节就是在设计这个产业研发和运作层面集中大量人才,从而在不断更新消费者文化和消费产品方面走在同行前列,因此创造了在同行中的优势竞争力。五是专利经营。三星通过“质量战胜战略”、“创新研发战略”、“品牌创意战略”和“专利经营战略”而一举成为世界品牌企业。

(四)实施通道建设

通过做强销售环节和通道,构筑需求导向型的产业链。在产业链实物形态运作过程中,接单环节获利润20%,品牌获利润30%,网络获利润40%,亦即大量利润(除研发、创新、设计外)被销售环节所汲取,所以,做强销售、做活通道是OEM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实际上,利润丰厚的根本点在消费者手中,所以,通过建立通道,直接控制产业链终端,强化服务功能,是产业链构筑的关键环节。

总之,国际分工的模式已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传统的产业升级和国际分工思想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外向型经济转型的需要,我们必须站在新型国际分工模式的高度审视我们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以产业链的整合为轴心,重新构筑我们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即寻求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提高我们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实现我国的外向型经济成功转型。

参考文献:

1.石康,齐援军.对构建我国外向型经济战略的若干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