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发展战略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07:17:25

外向发展战略

外向发展战略范文篇1

从理论和实践来说,开展对外贸易可以通过实现规模生产和参与竞争提升技术水平来实现多个方面的利益。

在没有对外贸易的情况下,生产规模取决于国内市场需求规模,而在有国际贸易的情况下,生产规模取决于世界市场的需求。为世界市场生产,一则可以突破国内市场的规模限制,发展以世界市场需求为基础的生产。这样,不仅可以发展大产品大市场,也可以发展小产品大市场,这对于那些国内市场狭小的小国来说特别重要。在此情况下,只要生产的条件具备,产品具有竞争力,就可以实现小国大产业。同时,规模生产可以降低成本,从而可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二则可以突破国内市场需求的限制,发展面向国际市场但国内没有需求(或需求甚少)的产业。在没有国际贸易的情况下,如果国内没有需求,则不可能生产,或者需求有限,产生资源的剩余。而在面向国际市场的情况下,则可以完全不受国内市场需求的限制,仅为国外市场生产,或者把剩余的部分作为出口。这对于那些新产品来说特别重要,可以一开始就面向国外市场,对于拥有丰足资源的国家来说,则提供了资源的利用空间(出口)。同时,生产的条件也可以突破国内经济条件的限制,通过引进外资进行生产。通过引进外资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利用本国的要素资源优势(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低成本劳动力),发展加工制造业或高起点产业。

这样,通过发展规模产业,可以实现整体经济规模的扩大,从而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的大幅度增长,对于一些小国来说,这开辟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国际贸易交换是一个开放的竞争空间。一种产品进行交换首先要有需求,但是,在存在多方交易参与的情况下,需求的实现就要通过竞争来实现,即只有那些符合需求条件的最优产品(价格、质量)才可能被接受。如果没有竞争,生产者就不会改进产品,因为在市场保护的情况下,需求也被压制在一种静态的空间。而在竞争条件下,产品改进的动力不仅来自供给竞争者,而且也来自不断变化的需求压力。

竞争的过程就是提升的过程,因此,对于出口者来说,必须不断对产品进行革新(包括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改进性能或品位),以使其具有竞争优势。这样,国际贸易就变成了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竞争成为产品(产业)不断提升的推进器。

技术提升不仅会推动出口产业的升级,也会带动其他产业的升级。其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出口部门对国内其他部门的竞争压力,迫使其不断跟进;二是出口部门的技术向其他部门的扩散。因此,参与出口的产业往往成为国内经济的领先部门,带动整个经济的技术提升。技术进步是经济效益增长的源泉,因此,对外贸易的发展对于拉动整个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出口的增长可以成为拉动整个经济增长的引擎。由于出口面向国际市场,出口部门的增长可以摆脱国内市场的制约,因此,出口部门能以比国内部门快得多的增长速度发展,这样,出口部门就可以成为整个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出口之所以能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是因为出口部门的增长会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出口越是增加,则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会越快。鉴于此,出口对整个经济的增长具有乘数效应。同时,出口部门往往会创造较高的收入,从而可以提高国内的购买力水平,增加国内的需求,增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①。

成功的例证

鉴于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发展能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各国都把发展对外贸易作为一项经济发展战略也就不难理解了。二战之后,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其增长速度大大快于整个经济增长的速度。比如,在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世界贸易的增长量是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量的三倍多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了积极推动对外贸易的政策,国际贸易规则推动了各国市场开放。

从各国采取的对外贸易政策特点来看,主要有两类:一是进口替代政策;二是出口导向(或称出口带动)政策。尽管两者都是把对外贸易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但是,前者是重视进口功能,而后者是重视出口功能。

进口替代政策主要是通过进口设备,发展国内所需的相关产业,最终以国内生产替代进口。实行进口替代的国家大多实行贸易保护主义,通过高关税对国内产业进行保护,试图通过进口生产设备及技术,发展独立的产业。尽管局部进口替代可能会是有益的(比如部分重要战略产业),但是,作为一种总体经济发展战略却难以成功。因为,在没有开放竞争的情况下,进口替代容易产生进口依赖,往往出现“等距离”,甚至“拉距离”跟进。由于不能通过竞争实现技术的提升,靠进口设备发展起来的产业会很快变得落后和老化。同时,持续的进口必然增加外债负担,在没有出口换汇支撑进口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债务危机。比如,亚洲的印度、巴基斯坦,拉美的巴西、阿根廷等都曾在20世纪60~70年代实行进口替代战略,最后或者因为发生债务危机而使整个经济陷入停滞,或者没有实现产业提升的目标。

出口导向政策的核心是以出口为先导,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出口导向政策对出口产业的发展给予特别重视,给予重点扶持并提供优惠。在对外贸易的安排上,往往是进口为了出口,这与进口替代的目标是截然不同的。由于出口部门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必须不断革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鉴于此,出口部门在一国经济中往往是发展最快、产业技术水平和效益最好的部门。出口导向使出口产业保持动态提升的发展态势,从而保持了出口部门的活力。同时,出口部门的发展会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整个经济的发展积累外汇,弥补了资金技术的缺口,因此,出口部门的发展成为拉动整个经济增长的引擎。由此,实行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往往取得经济起飞的成功。亚洲的日本、“四小龙”、中国等都先后实行了这种经济发展战略③。

当然,出口导向所体现的是一种政策取向和发展结构,并不是以出口部门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为标志。一般来说,在较小规模的经济中,出口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大,比如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对外贸易额大于整个国民生产总值,而大国经济中,尽管贸易总量很大,但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一定很高,比如在日本,尽管绝对出口量很大,但出口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较低。

在实践中,日本等国在政府的支持下,有选择的发展高起点出口产业(从资本密集到技术密集),在较短的时间内确立了出口的高端竞争优势,因此,出口部门成为整个经济中的技术领导者。日本在20世纪70~80年代的电器产品、汽车,90年代的电子、电讯产品等,都成为对美欧具有很强竞争力的部门。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大大扩展了日本经济的发展空间,积累了巨大的财富收益,而且也有力地带动了整个经济的技术水平提升,使日本在较短的时间内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四小龙”是实行出口导向政策,迅速实现经济起飞的又一成功案例。“四小龙”都是缺乏自然资源、内部市场狭小的经济体,都实行鲜明的出口导向发展战略,以出口部门的发展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韩国实行的是保护型的出口导向战略,即在大力发展出口产业的同时,对国内的市场加以保护。为了保证出口产业的领先性,甚至限制国内的消费。在政府的扶持下,韩国的出口产业迅速由劳动密集型(20世纪60~70年代)向资本密集型(80~90年代)与技术密集型(21世纪初)转移。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则实行开放型的出口导向战略,即在大力发展出口产业的同时,开放内部市场竞争。由于实行双向开放,出口产业与面向内部市场的产业完全在开放竞争的条件下发展,实现了产业的迅速升级。不过,这些经济体的内部市场规模较小,出口产业在整个经济中占的比重很大,因此,几乎所有的大企业都是面向出口的。出口企业在竞争中形成产业优势,利用国际市场做大,成为整个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台湾是最典型的例子。出口产业从简单劳动密集型产品开始,迅速转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电脑配件产业,发展起供应世界市场的庞大出口链。以供应世界市场为目标的生产,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台湾的许多电脑产品,如显示器、集成电路板等,甚至占到世界市场70%~80%的份额。

“四小龙”利用出口导向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经济腾飞的案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范例:一国(或经济体)在存在资源与市场限制的条件下,可以利用世界资源和世界市场实现发展的跃升④。

在大国经济发展中,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所取得的成功,也是与采取出口导向战略密切相关的。我国经济的两个发展制约,即资金和技术,就是通过发展出口导向型产业逐步破解的。我国可以利用的最大资源是丰富的劳动力供给。通过设立沿海经济特区创造局部优化环境,实行“两头在外”和大力吸引外来资金(最初主要是中国香港的资金)的出口导向政策,迅速发展起具有竞争力的出口产业。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许多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已占据了很大的世界市场份额。同时,通过引进外资,一些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也迅速增长,到21世纪初,一些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也开始增加。迅速发展的出口,成为带动整个经济增长的引擎,出口的收入为经济的发展积累了资金,出口型企业也充分利用成长起来的国内市场,发展起了综合型经营,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企业。对整个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是,由于出口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核心,这就利用了我国最具优势的资源,通过大量使用劳动力,既增加了就业,又实现了收入的扩散,从而为整个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印度是利用局部出口导向发展优势产业的另一个典型。面对世界软件业的崛起,印度利用本国的优势资源(技术型劳动力和英语),把发展软件业作为突破口。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印度发展出口导向型软件产业,利用外包市场,迅速发展起具有优势的软件产品,形成以软件产品为核心的连带产业群。软件出口成为印度最具竞争力、收益最高的产业。

从各国(或经济体)的成功案例来看,顺时实现产品的革新与升级是至关重要的。在开放的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一方面要不断创造新的需求市场,即不断开发新产品,因为同类产品的需求是有限度的;另一方面要应对后来者的进入竞争,而且往往是低价竞争。因此,出口导向产业的发展面对着压力很大的发展环境。同时,出口导向产业的发展极大地受制于外部经济环境,因此,外部环境(价格、经济下降、对出口的限制等)的波动或危机,往往会引起整个经济体的剧烈波动(乘数的负效应)甚至是危机。比如,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有贸易条件恶化的因素。以出口电子产品为支柱的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在遭遇电子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之后,都出现了贸易赤字剧升的局面,这是导致公司债务形势恶化的一个重要诱因。尤其是在当今出口竞争激烈、产品技术升级迅速和更替速度加快的形势下,出口的风险加大,出口部门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增强。

我国的外向发展战略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推行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概括而言,改革就是抛弃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开放就是利用外部资源和世界市场发展自己。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在短短的20多年里,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经济的奇迹是如何发生的?

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的影响,我国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经济体制僵化,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如何走出困境,创造经济增长的动力?

鉴于整个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需要时间,有效的办法是划出一个地区,实行特殊政策,“进行体制外循环”,这就是深圳经济特区诞生的战略性布局。深圳、珠海经济特区诞生于1979年7月,一年后扩大到汕头、厦门;1984年开放扩大到所有沿海地区,建立了14个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年,建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沿海开放带扩大到华北、东北,一大批沿海县市被列入开放经济区,同年,海南被列为经济特区;1990年,又一重大举措出台——开发上海浦东,在浦东实行经济特区的政策⑤。

经济特区的初期发展都基本实行“三头在外”(资金、技术、市场)的发展道路,利用“三来一补”加工出口,“滚雪球”似的扩大发展。这个方略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是借助了中国香港的投资和出口渠道。在短短几年内,由于内地拥有低成本竞争优势,中国香港的大多数加工制造业转移到内地。在广东的一些县市,如中山、顺德、东莞形成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加工中心。随后,由于中国台湾投资的进入,加工产品由服装鞋帽扩大到电气电子产品。引入的加工出口投资为内地迅速发展起了一大批使用“先进设备”、“实行现代管理”、面向国际市场的“现代化”企业群,同时也培养了工人队伍和管理人才。利用这个基础,我国出口加工业迅速扩大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出口加工业不仅规模得到很大的发展,而且实现了“产业升级”,从简单的“三来一补”,发展到引进加工和制造,从轻工产品(纺织服装、箱包、鞋袜)扩大到电气、电子、电讯产品,既包括成品,也包括零部件。

同时,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内环境的改善,外资不仅投入到沿海经济特区,也开始进入其他地区:尤其是一些大中城市。我国经济的巨大发展潜力,丰富的低成本劳动力供给,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技术人才,以及优惠的吸引外资政策,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投资我国,其中既包括“四小龙”的优势加工业,也包括美日欧的综合跨国公司。到2005年,我国吸引的外资投资总量接近7000亿美元,形成了巨大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我国国内的企业逐步成长起来,尤其是非国有中小企业发展迅速,生产直接面向国际市场。到21世纪初,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加工出口基地,出口企业也已融入全球采购供货体系。到2005年,我国的出口已跃升到全球第三位,出口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6%⑥。

通过分析我国经济的增长趋势和结构,可以发现:其一,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心,而在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出口的增长非常迅速,在全国的出口中占的比重最大。这表明,沿海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出口经济的发展。

其二,在全国的经济增长中,出口的增长速度一直大大快于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出口在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这表明,出口的增长是拉动整个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其三,外资在我国的出口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突出地体现为外资企业出口在我国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目前,外资出口所占比例已达60%以上。外资企业出口的产品结构由前期的简单劳动密集型,逐步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这是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结构改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说“四小龙”提供了一种在缺资源、缺市场的情况下,利用外部资源、外部市场实现经济成功起飞的范例,那么,我国所提供的则是另一种经验:在我国有资源但缺少利用资源的体制,有市场潜力但没有启动起来的情况下,通过“给政策”在局部范围创造、利用条件,通过加工出口实现“外循环”,在发展过程中推进技术、管理的扩散和国内市场的培育,实现经济由局部发展到整体发展。在这种发展中,外部资源和外部市场起着非常重要的启动与支撑作用。

面临的新挑战

我国实行外向发展战略,依靠不断扩大出口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个战略是成功的。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以大力引进外资和推动出口为核心的外向发展战略也遇到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是世界上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但也是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出口增长受到了来自国外的巨大阻力。我国为什么遭受如此多的反倾销起诉?概括起来无非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外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进行贸易歧视,利用反倾销对我国日益扩大的出口趋势进行遏制,阻止我国产品进入;二是我国自身的原因,主要是出口产品在一个市场过分集中,或者我国出口企业间恶性竞争,过度压低价格。

尽管世界市场越来越开放,但是,世界市场的贸易远不是自由的。除了传统的关税保护外,各种各样的非关税壁垒仍然大行其道。我国作为一个国际贸易的后来居上者,在一些产品领域拥有特殊的竞争优势。我国的竞争优势建立在几个优势要素基础之上:供给丰足、低成本和优质的劳动力,大量的外资进入,以及动态开放的经济体制与政府的强势管理与支持。这几个要素加在一起,是许多国家不可比拟的。我国的出口发展快,竞争力强,优质廉价的商品不仅对发达国家形成竞争,而且也对发展中国家形成巨大的压力。我国的竞争性产品既有劳动密集型的,也有资本密集型的,以及技术密集型的(目前主要是中等技术)。对发达国家,我国冲击的主要是其具有社会含义的“保留产业”(夕阳产业),对发展中国家,我国冲击的主要是其具有发展意义的“竞争性产业”(新兴产业)。按照经济竞争分工理论原理,各国应该只生产那些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产品,而放弃那些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但是,从国家的角度,出于经济—政治—社会综合发展的考虑,必须“不惜代价”保护一些特殊行业。为阻止我国商品扩大在当地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我国的产品进行限制,比如,设置技术壁垒(安全标准、卫生检疫等)、实行数量限制(限额、配额)、反倾销等。比如,1995年世贸组织(WTO)成立以来,我国遭受了700多件反倾销起诉,全球每7件反倾销起诉就有1件涉及我国,每年涉及的反倾销起诉金额高达400~500亿美元。2005年,我国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近一半遭到反倾销起诉或调查。对我国产品实施反倾销的主要是美国和欧盟,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了对我国产品实施反倾销的行列。比如,在2005年上半年针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案例中,发展中国家就占到60%以上⑦。看来,如果我国的出口继续保持目前的势头,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我国商品设置障碍,进行限制的趋势会进一步加剧。

当然,我国商品受到反倾销也有自身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出口商品类别过度集中,升级换代进程慢,同类商品数量持续增长,并且在一个市场上份额过于集中。比如,我国出口的纺织品占世界出口的13.9%,服装占26.5%。按现在的趋势,随着2005年纺织品服装协定落实,对纺织服装配额的取消,这个比例还会增加,因为我国积累了巨大的生产能力⑧。我国的部分商品在一些国家的进口中占到很大的比例,有的甚至在90%以上。这往往成为对我国商品进行限制的理由。同时,我国由于国内存在地域发展差别,生产的国内结构调整空间大,在沿海地区生产成本上升后,企业把生产通常先向中部继而向西部转移,这样对于国外市场来说,我国的产品结构调整期太长,导致一种产品在单一市场的份额持续扩大,更多的同类商品挤进一个市场,从而造成出口的过度膨胀。

第二,我国出口走的是加工制造模式,大进大出,加工后再出口。在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中,变化最大的是加工贸易进出口。比如,1993年,我国的出口中加工贸易占48%,到2004年升至55%;1993年,用于加工出口的进口占总进口的35%,到2004年升至46%。从市场结构来看,贸易争端方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在于进出口的结构错位。以2004年的数据分析,我国用于加工出口的进口36%来自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日本,而加工后出口到这几个市场的比例仅占24%。这就是说,从东亚这几个市场进口的加工产品经过加工后出口到了别的市场,主要是美国,其次是欧盟。2004年,我国从美国的加工品进口仅占我国进口的3%,而出口到美国的加工品比例为13%,从欧盟进口的加工品占4%,而出口的加工品占7%。比较东亚与美欧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在东亚地区的加工品进出口差额(12个百分点)在美欧市场得到了弥补(进出口差17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我国的加工产品在东亚是逆差,在美欧是顺差⑨。我国的出口市场矛盾有着鲜明的区域产业结构转移背景。也就是说,原来美欧与东亚“四小龙”以及日本在出口上的矛盾,转移到了我国(日本虽然与美欧也是顺差,但结构不同)。

我国的对外贸易建立在“加工出口中心”这样的结构上,导致了两个突出结果:一是出口严重依赖进口,二是加工的利润很低。比如,我国60%的出口要依赖进口支撑,这样进口成本的变动对于我国的出口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工利润往往只有4%~5%。我国出口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巨大的能源与原材料需求,以往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在相当长的时期都很低,这有利于进口保持低成本;但目前能源与原材料价格已经暴涨,预计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世界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将处于上升阶段,这给我国坚持加工制造为主的出口带来巨大的压力,出口商面临着利润大幅度降低的局面。

同时,尽管扩大出口对经济的增长起着重要的拉动作用,但是,资源消耗型生产的增长——尤其是考虑到我国现阶段资源—产出利用系数较低的因素——会带来其他许多问题。其中主要包括:资源进口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加大,资源消耗型生产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出现了出口扩大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我国面临三个选择:其一,大幅度降低出口赢利,这样许多企业将面临破产停业;其二,环境生态恶化,导致发展成本增大;其三,转变生产结构和市场战略。显然,前两个选择是不可取的。

第三,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出口增长加速,除个别年份外,出口的增长都大大快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这使得出口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不断提高。1990年,我国外贸出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6%,而到2001年升到23%,到2004年进一步升至36%,估计2005年已超过40%⑩。这一趋势表明,国内内需提高缓慢,生产的增长主要靠增加出口。如果从部门来分析,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的增长对出口的依赖尤为严重。

经济过分依赖出口使经济变得脆弱,外部市场环境变动必然对国内经济产生巨大的压力。如果出口受限,增长率降低,则整个经济的增长就会以更大的幅度放慢(乘数效应)。同时,如前所述,因环境变化(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上涨),出口收益降低,也必然影响整个经济的效益,从而形成高产出低效益,加剧我国的数量型增长弊端。

上述情况表明,尽管出口在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仍然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仍然是我国利用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市场、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基础,但是,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

发展战略的调整

针对目前的问题,有必要调整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增加内需拉动力,降低出口/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减少经济增长对出口增长拉动的依赖。这里要区分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是总体依赖程度,主要是指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二是部门依赖程度,主要是指一个部门的出口/产出的比率。这里所说的降低比率,首先是指总体比例的降低,目前这一比例过高,而且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要首先实现保持目前的比率不变,也就是说,经济增长的增量主要来自内需增加。从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情况来看,实现这一点要做很大的努力。此后,通过进一步调整,把出口/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降到25%以下。至于部门的出口依赖,要区别对待,有些部门会高些,有些部门可以大大降低。比如日本,是出口大国、贸易顺差大国,可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高,但一些部门,如电子、电气、汽车出口的比例较高,出口增长是部门增长的重要或主要动力。比如我国的纺织品行业,许多类产品的出口/产出的比率也已很高,外部主要市场占有率已经很高,进一步出口扩张面临困难,因此出口战略主要是稳定主要商品的市场占有率,这要通过转换产品结构,实现品牌与质量的提升来实现。

由于我国拥有市场、劳动力和技术的独特优势,其作为地区以及在一定程度上的世界加工制造中心的地位还会保持下去。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继续发展加工出口贸易是保持我国对外贸易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这也是继续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保持出口竞争力、增加国内就业机会的一项重要政策。但必须注重质量升级而不是进一步靠数量型扩张。数量型扩张既降低收益,也消耗资源。我国现行的出口结构中,资源消耗型产品比重太大,劳动密集型并不等同于资源消耗型,应当发展劳动精细型产品,减少粗放型产品。像服装产品,既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又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同时也是知识密集型产品。我国目前出口的纺织品比例过大,服装比例较小。同时,在出口市场的分布上,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必须限制一般制成品向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避免对当地生产造成毁灭性的竞争,应扩大投资,在当地进行生产,这样既可以减少贸易摩擦,又可以扩大当地市场。其实,这样的生产还可以带动劳动力输出,包括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

尽管现在我国已经是全球第三出口大国,成为第二出口大国也指日可待,但是,在我国的出口中,外资占的比例太大,加工贸易占的比例太大,附加值太少。这种大规模低附加值的出口是导致我国与其他国家不断发生贸易冲突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国必须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增加出口产品中的本国价值创造比例,提升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尤其是机械、电子、电气、通讯产品的出口。目前,尽管我国出口中制造业产品以及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很高,但附加值低。要争取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这种情况有较显著的改变。

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加大对外投资的力度。“走出去战略”的意义在于:除扩展资源供给需要外,主要是为了扩展外部市场空间。值得注意的是,要充分利用我国的区域合作优势,尤其是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目前,我国所谈判的自由贸易协定涉及20多个国家,今后还会进一步增加。要使企业充分了解这些市场,利用直接出口和对外投资,扩大对这些市场的进入。目前的自由贸易协定都包括投资和服务领域,要透过投资增加出口,尤其是增加服务业的投资和出口。

注释:

①SeePaulM.Romer,"IncreasingReturnsandLong-runGrowth",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October1986;RobertE.Lucas,"OntheMechanicsofEconomicDevelopment",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July1991.

②余永定、李向阳:《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③关于对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的理论性评述,参见多米尼克·萨尔瓦托:《国际经济学》,中译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8页。

④安忠荣:《现代东亚经济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⑤作为这个战略的继续,2006年又开辟天津滨海经济区,旨在拉动华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提升。

⑥中国商务部网站。

⑦《人民日报》2005年10月10日。

⑧KazutomoAbe,"GeneralandCross-sectoralEconomicEffectsofCJKFTA",astudyreportforinternationalsymposium,Beijing,Sep.26,2005.

外向发展战略范文篇2

从理论和实践来说,开展对外贸易可以通过实现规模生产和参与竞争提升技术水平来实现多个方面的利益。

在没有对外贸易的情况下,生产规模取决于国内市场需求规模,而在有国际贸易的情况下,生产规模取决于世界市场的需求。为世界市场生产,一则可以突破国内市场的规模限制,发展以世界市场需求为基础的生产。这样,不仅可以发展大产品大市场,也可以发展小产品大市场,这对于那些国内市场狭小的小国来说特别重要。在此情况下,只要生产的条件具备,产品具有竞争力,就可以实现小国大产业。同时,规模生产可以降低成本,从而可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二则可以突破国内市场需求的限制,发展面向国际市场但国内没有需求(或需求甚少)的产业。在没有国际贸易的情况下,如果国内没有需求,则不可能生产,或者需求有限,产生资源的剩余。而在面向国际市场的情况下,则可以完全不受国内市场需求的限制,仅为国外市场生产,或者把剩余的部分作为出口。这对于那些新产品来说特别重要,可以一开始就面向国外市场,对于拥有丰足资源的国家来说,则提供了资源的利用空间(出口)。同时,生产的条件也可以突破国内经济条件的限制,通过引进外资进行生产。通过引进外资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利用本国的要素资源优势(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低成本劳动力),发展加工制造业或高起点产业。

这样,通过发展规模产业,可以实现整体经济规模的扩大,从而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的大幅度增长,对于一些小国来说,这开辟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国际贸易交换是一个开放的竞争空间。一种产品进行交换首先要有需求,但是,在存在多方交易参与的情况下,需求的实现就要通过竞争来实现,即只有那些符合需求条件的最优产品(价格、质量)才可能被接受。如果没有竞争,生产者就不会改进产品,因为在市场保护的情况下,需求也被压制在一种静态的空间。而在竞争条件下,产品改进的动力不仅来自供给竞争者,而且也来自不断变化的需求压力。

竞争的过程就是提升的过程,因此,对于出口者来说,必须不断对产品进行革新(包括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改进性能或品位),以使其具有竞争优势。这样,国际贸易就变成了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竞争成为产品(产业)不断提升的推进器。

技术提升不仅会推动出口产业的升级,也会带动其他产业的升级。其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出口部门对国内其他部门的竞争压力,迫使其不断跟进;二是出口部门的技术向其他部门的扩散。因此,参与出口的产业往往成为国内经济的领先部门,带动整个经济的技术提升。技术进步是经济效益增长的源泉,因此,对外贸易的发展对于拉动整个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出口的增长可以成为拉动整个经济增长的引擎。由于出口面向国际市场,出口部门的增长可以摆脱国内市场的制约,因此,出口部门能以比国内部门快得多的增长速度发展,这样,出口部门就可以成为整个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出口之所以能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是因为出口部门的增长会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出口越是增加,则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会越快。鉴于此,出口对整个经济的增长具有乘数效应。同时,出口部门往往会创造较高的收入,从而可以提高国内的购买力水平,增加国内的需求,增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①。

成功的例证

鉴于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发展能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各国都把发展对外贸易作为一项经济发展战略也就不难理解了。二战之后,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其增长速度大大快于整个经济增长的速度。比如,在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世界贸易的增长量是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量的三倍多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了积极推动对外贸易的政策,国际贸易规则推动了各国市场开放。

从各国采取的对外贸易政策特点来看,主要有两类:一是进口替代政策;二是出口导向(或称出口带动)政策。尽管两者都是把对外贸易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但是,前者是重视进口功能,而后者是重视出口功能。

进口替代政策主要是通过进口设备,发展国内所需的相关产业,最终以国内生产替代进口。实行进口替代的国家大多实行贸易保护主义,通过高关税对国内产业进行保护,试图通过进口生产设备及技术,发展独立的产业。尽管局部进口替代可能会是有益的(比如部分重要战略产业),但是,作为一种总体经济发展战略却难以成功。因为,在没有开放竞争的情况下,进口替代容易产生进口依赖,往往出现“等距离”,甚至“拉距离”跟进。由于不能通过竞争实现技术的提升,靠进口设备发展起来的产业会很快变得落后和老化。同时,持续的进口必然增加外债负担,在没有出口换汇支撑进口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债务危机。比如,亚洲的印度、巴基斯坦,拉美的巴西、阿根廷等都曾在20世纪60~70年代实行进口替代战略,最后或者因为发生债务危机而使整个经济陷入停滞,或者没有实现产业提升的目标。

出口导向政策的核心是以出口为先导,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出口导向政策对出口产业的发展给予特别重视,给予重点扶持并提供优惠。在对外贸易的安排上,往往是进口为了出口,这与进口替代的目标是截然不同的。由于出口部门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必须不断革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鉴于此,出口部门在一国经济中往往是发展最快、产业技术水平和效益最好的部门。出口导向使出口产业保持动态提升的发展态势,从而保持了出口部门的活力。同时,出口部门的发展会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整个经济的发展积累外汇,弥补了资金技术的缺口,因此,出口部门的发展成为拉动整个经济增长的引擎。由此,实行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往往取得经济起飞的成功。亚洲的日本、“四小龙”、中国等都先后实行了这种经济发展战略③。

当然,出口导向所体现的是一种政策取向和发展结构,并不是以出口部门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为标志。一般来说,在较小规模的经济中,出口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大,比如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对外贸易额大于整个国民生产总值,而大国经济中,尽管贸易总量很大,但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一定很高,比如在日本,尽管绝对出口量很大,但出口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较低。

在实践中,日本等国在政府的支持下,有选择的发展高起点出口产业(从资本密集到技术密集),在较短的时间内确立了出口的高端竞争优势,因此,出口部门成为整个经济中的技术领导者。日本在20世纪70~80年代的电器产品、汽车,90年代的电子、电讯产品等,都成为对美欧具有很强竞争力的部门。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大大扩展了日本经济的发展空间,积累了巨大的财富收益,而且也有力地带动了整个经济的技术水平提升,使日本在较短的时间内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四小龙”是实行出口导向政策,迅速实现经济起飞的又一成功案例。“四小龙”都是缺乏自然资源、内部市场狭小的经济体,都实行鲜明的出口导向发展战略,以出口部门的发展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韩国实行的是保护型的出口导向战略,即在大力发展出口产业的同时,对国内的市场加以保护。为了保证出口产业的领先性,甚至限制国内的消费。在政府的扶持下,韩国的出口产业迅速由劳动密集型(20世纪60~70年代)向资本密集型(80~90年代)与技术密集型(21世纪初)转移。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则实行开放型的出口导向战略,即在大力发展出口产业的同时,开放内部市场竞争。由于实行双向开放,出口产业与面向内部市场的产业完全在开放竞争的条件下发展,实现了产业的迅速升级。不过,这些经济体的内部市场规模较小,出口产业在整个经济中占的比重很大,因此,几乎所有的大企业都是面向出口的。出口企业在竞争中形成产业优势,利用国际市场做大,成为整个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台湾是最典型的例子。出口产业从简单劳动密集型产品开始,迅速转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电脑配件产业,发展起供应世界市场的庞大出口链。以供应世界市场为目标的生产,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台湾的许多电脑产品,如显示器、集成电路板等,甚至占到世界市场70%~80%的份额。

“四小龙”利用出口导向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经济腾飞的案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范例:一国(或经济体)在存在资源与市场限制的条件下,可以利用世界资源和世界市场实现发展的跃升④。

在大国经济发展中,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所取得的成功,也是与采取出口导向战略密切相关的。我国经济的两个发展制约,即资金和技术,就是通过发展出口导向型产业逐步破解的。我国可以利用的最大资源是丰富的劳动力供给。通过设立沿海经济特区创造局部优化环境,实行“两头在外”和大力吸引外来资金(最初主要是中国香港的资金)的出口导向政策,迅速发展起具有竞争力的出口产业。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许多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已占据了很大的世界市场份额。同时,通过引进外资,一些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也迅速增长,到21世纪初,一些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也开始增加。迅速发展的出口,成为带动整个经济增长的引擎,出口的收入为经济的发展积累了资金,出口型企业也充分利用成长起来的国内市场,发展起了综合型经营,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企业。对整个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是,由于出口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核心,这就利用了我国最具优势的资源,通过大量使用劳动力,既增加了就业,又实现了收入的扩散,从而为整个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印度是利用局部出口导向发展优势产业的另一个典型。面对世界软件业的崛起,印度利用本国的优势资源(技术型劳动力和英语),把发展软件业作为突破口。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印度发展出口导向型软件产业,利用外包市场,迅速发展起具有优势的软件产品,形成以软件产品为核心的连带产业群。软件出口成为印度最具竞争力、收益最高的产业。

从各国(或经济体)的成功案例来看,顺时实现产品的革新与升级是至关重要的。在开放的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一方面要不断创造新的需求市场,即不断开发新产品,因为同类产品的需求是有限度的;另一方面要应对后来者的进入竞争,而且往往是低价竞争。因此,出口导向产业的发展面对着压力很大的发展环境。同时,出口导向产业的发展极大地受制于外部经济环境,因此,外部环境(价格、经济下降、对出口的限制等)的波动或危机,往往会引起整个经济体的剧烈波动(乘数的负效应)甚至是危机。比如,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有贸易条件恶化的因素。以出口电子产品为支柱的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在遭遇电子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之后,都出现了贸易赤字剧升的局面,这是导致公司债务形势恶化的一个重要诱因。尤其是在当今出口竞争激烈、产品技术升级迅速和更替速度加快的形势下,出口的风险加大,出口部门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增强。

我国的外向发展战略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推行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概括而言,改革就是抛弃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开放就是利用外部资源和世界市场发展自己。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在短短的20多年里,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经济的奇迹是如何发生的?

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的影响,我国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经济体制僵化,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如何走出困境,创造经济增长的动力?

鉴于整个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需要时间,有效的办法是划出一个地区,实行特殊政策,“进行体制外循环”,这就是深圳经济特区诞生的战略性布局。深圳、珠海经济特区诞生于1979年7月,一年后扩大到汕头、厦门;1984年开放扩大到所有沿海地区,建立了14个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年,建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沿海开放带扩大到华北、东北,一大批沿海县市被列入开放经济区,同年,海南被列为经济特区;1990年,又一重大举措出台——开发上海浦东,在浦东实行经济特区的政策⑤。

经济特区的初期发展都基本实行“三头在外”(资金、技术、市场)的发展道路,利用“三来一补”加工出口,“滚雪球”似的扩大发展。这个方略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是借助了中国香港的投资和出口渠道。在短短几年内,由于内地拥有低成本竞争优势,中国香港的大多数加工制造业转移到内地。在广东的一些县市,如中山、顺德、东莞形成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加工中心。随后,由于中国台湾投资的进入,加工产品由服装鞋帽扩大到电气电子产品。引入的加工出口投资为内地迅速发展起了一大批使用“先进设备”、“实行现代管理”、面向国际市场的“现代化”企业群,同时也培养了工人队伍和管理人才。利用这个基础,我国出口加工业迅速扩大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出口加工业不仅规模得到很大的发展,而且实现了“产业升级”,从简单的“三来一补”,发展到引进加工和制造,从轻工产品(纺织服装、箱包、鞋袜)扩大到电气、电子、电讯产品,既包括成品,也包括零部件。

同时,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内环境的改善,外资不仅投入到沿海经济特区,也开始进入其他地区:尤其是一些大中城市。我国经济的巨大发展潜力,丰富的低成本劳动力供给,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技术人才,以及优惠的吸引外资政策,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投资我国,其中既包括“四小龙”的优势加工业,也包括美日欧的综合跨国公司。到2005年,我国吸引的外资投资总量接近7000亿美元,形成了巨大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我国国内的企业逐步成长起来,尤其是非国有中小企业发展迅速,生产直接面向国际市场。到21世纪初,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加工出口基地,出口企业也已融入全球采购供货体系。到2005年,我国的出口已跃升到全球第三位,出口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6%⑥。

通过分析我国经济的增长趋势和结构,可以发现:其一,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心,而在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出口的增长非常迅速,在全国的出口中占的比重最大。这表明,沿海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出口经济的发展。

其二,在全国的经济增长中,出口的增长速度一直大大快于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出口在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这表明,出口的增长是拉动整个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其三,外资在我国的出口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突出地体现为外资企业出口在我国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目前,外资出口所占比例已达60%以上。外资企业出口的产品结构由前期的简单劳动密集型,逐步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这是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结构改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说“四小龙”提供了一种在缺资源、缺市场的情况下,利用外部资源、外部市场实现经济成功起飞的范例,那么,我国所提供的则是另一种经验:在我国有资源但缺少利用资源的体制,有市场潜力但没有启动起来的情况下,通过“给政策”在局部范围创造、利用条件,通过加工出口实现“外循环”,在发展过程中推进技术、管理的扩散和国内市场的培育,实现经济由局部发展到整体发展。在这种发展中,外部资源和外部市场起着非常重要的启动与支撑作用。

面临的新挑战

我国实行外向发展战略,依靠不断扩大出口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个战略是成功的。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以大力引进外资和推动出口为核心的外向发展战略也遇到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是世界上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但也是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出口增长受到了来自国外的巨大阻力。我国为什么遭受如此多的反倾销起诉?概括起来无非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外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进行贸易歧视,利用反倾销对我国日益扩大的出口趋势进行遏制,阻止我国产品进入;二是我国自身的原因,主要是出口产品在一个市场过分集中,或者我国出口企业间恶性竞争,过度压低价格。

尽管世界市场越来越开放,但是,世界市场的贸易远不是自由的。除了传统的关税保护外,各种各样的非关税壁垒仍然大行其道。我国作为一个国际贸易的后来居上者,在一些产品领域拥有特殊的竞争优势。我国的竞争优势建立在几个优势要素基础之上:供给丰足、低成本和优质的劳动力,大量的外资进入,以及动态开放的经济体制与政府的强势管理与支持。这几个要素加在一起,是许多国家不可比拟的。我国的出口发展快,竞争力强,优质廉价的商品不仅对发达国家形成竞争,而且也对发展中国家形成巨大的压力。我国的竞争性产品既有劳动密集型的,也有资本密集型的,以及技术密集型的(目前主要是中等技术)。对发达国家,我国冲击的主要是其具有社会含义的“保留产业”(夕阳产业),对发展中国家,我国冲击的主要是其具有发展意义的“竞争性产业”(新兴产业)。按照经济竞争分工理论原理,各国应该只生产那些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产品,而放弃那些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但是,从国家的角度,出于经济—政治—社会综合发展的考虑,必须“不惜代价”保护一些特殊行业。为阻止我国商品扩大在当地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我国的产品进行限制,比如,设置技术壁垒(安全标准、卫生检疫等)、实行数量限制(限额、配额)、反倾销等。比如,1995年世贸组织(WTO)成立以来,我国遭受了700多件反倾销起诉,全球每7件反倾销起诉就有1件涉及我国,每年涉及的反倾销起诉金额高达400~500亿美元。2005年,我国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近一半遭到反倾销起诉或调查。对我国产品实施反倾销的主要是美国和欧盟,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了对我国产品实施反倾销的行列。比如,在2005年上半年针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案例中,发展中国家就占到60%以上⑦。看来,如果我国的出口继续保持目前的势头,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我国商品设置障碍,进行限制的趋势会进一步加剧。

当然,我国商品受到反倾销也有自身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出口商品类别过度集中,升级换代进程慢,同类商品数量持续增长,并且在一个市场上份额过于集中。比如,我国出口的纺织品占世界出口的13.9%,服装占26.5%。按现在的趋势,随着2005年纺织品服装协定落实,对纺织服装配额的取消,这个比例还会增加,因为我国积累了巨大的生产能力⑧。我国的部分商品在一些国家的进口中占到很大的比例,有的甚至在90%以上。这往往成为对我国商品进行限制的理由。同时,我国由于国内存在地域发展差别,生产的国内结构调整空间大,在沿海地区生产成本上升后,企业把生产通常先向中部继而向西部转移,这样对于国外市场来说,我国的产品结构调整期太长,导致一种产品在单一市场的份额持续扩大,更多的同类商品挤进一个市场,从而造成出口的过度膨胀。

第二,我国出口走的是加工制造模式,大进大出,加工后再出口。在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中,变化最大的是加工贸易进出口。比如,1993年,我国的出口中加工贸易占48%,到2004年升至55%;1993年,用于加工出口的进口占总进口的35%,到2004年升至46%。从市场结构来看,贸易争端方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在于进出口的结构错位。以2004年的数据分析,我国用于加工出口的进口36%来自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日本,而加工后出口到这几个市场的比例仅占24%。这就是说,从东亚这几个市场进口的加工产品经过加工后出口到了别的市场,主要是美国,其次是欧盟。2004年,我国从美国的加工品进口仅占我国进口的3%,而出口到美国的加工品比例为13%,从欧盟进口的加工品占4%,而出口的加工品占7%。比较东亚与美欧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在东亚地区的加工品进出口差额(12个百分点)在美欧市场得到了弥补(进出口差17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我国的加工产品在东亚是逆差,在美欧是顺差⑨。我国的出口市场矛盾有着鲜明的区域产业结构转移背景。也就是说,原来美欧与东亚“四小龙”以及日本在出口上的矛盾,转移到了我国(日本虽然与美欧也是顺差,但结构不同)。

我国的对外贸易建立在“加工出口中心”这样的结构上,导致了两个突出结果:一是出口严重依赖进口,二是加工的利润很低。比如,我国60%的出口要依赖进口支撑,这样进口成本的变动对于我国的出口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工利润往往只有4%~5%。我国出口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巨大的能源与原材料需求,以往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在相当长的时期都很低,这有利于进口保持低成本;但目前能源与原材料价格已经暴涨,预计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世界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将处于上升阶段,这给我国坚持加工制造为主的出口带来巨大的压力,出口商面临着利润大幅度降低的局面。

同时,尽管扩大出口对经济的增长起着重要的拉动作用,但是,资源消耗型生产的增长——尤其是考虑到我国现阶段资源—产出利用系数较低的因素——会带来其他许多问题。其中主要包括:资源进口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加大,资源消耗型生产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出现了出口扩大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我国面临三个选择:其一,大幅度降低出口赢利,这样许多企业将面临破产停业;其二,环境生态恶化,导致发展成本增大;其三,转变生产结构和市场战略。显然,前两个选择是不可取的。

第三,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出口增长加速,除个别年份外,出口的增长都大大快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这使得出口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不断提高。1990年,我国外贸出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6%,而到2001年升到23%,到2004年进一步升至36%,估计2005年已超过40%⑩。这一趋势表明,国内内需提高缓慢,生产的增长主要靠增加出口。如果从部门来分析,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的增长对出口的依赖尤为严重。

经济过分依赖出口使经济变得脆弱,外部市场环境变动必然对国内经济产生巨大的压力。如果出口受限,增长率降低,则整个经济的增长就会以更大的幅度放慢(乘数效应)。同时,如前所述,因环境变化(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上涨),出口收益降低,也必然影响整个经济的效益,从而形成高产出低效益,加剧我国的数量型增长弊端。

上述情况表明,尽管出口在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仍然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仍然是我国利用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市场、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基础,但是,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

发展战略的调整

针对目前的问题,有必要调整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增加内需拉动力,降低出口/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减少经济增长对出口增长拉动的依赖。这里要区分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是总体依赖程度,主要是指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二是部门依赖程度,主要是指一个部门的出口/产出的比率。这里所说的降低比率,首先是指总体比例的降低,目前这一比例过高,而且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要首先实现保持目前的比率不变,也就是说,经济增长的增量主要来自内需增加。从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情况来看,实现这一点要做很大的努力。此后,通过进一步调整,把出口/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降到25%以下。至于部门的出口依赖,要区别对待,有些部门会高些,有些部门可以大大降低。比如日本,是出口大国、贸易顺差大国,可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高,但一些部门,如电子、电气、汽车出口的比例较高,出口增长是部门增长的重要或主要动力。比如我国的纺织品行业,许多类产品的出口/产出的比率也已很高,外部主要市场占有率已经很高,进一步出口扩张面临困难,因此出口战略主要是稳定主要商品的市场占有率,这要通过转换产品结构,实现品牌与质量的提升来实现。

由于我国拥有市场、劳动力和技术的独特优势,其作为地区以及在一定程度上的世界加工制造中心的地位还会保持下去。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继续发展加工出口贸易是保持我国对外贸易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这也是继续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保持出口竞争力、增加国内就业机会的一项重要政策。但必须注重质量升级而不是进一步靠数量型扩张。数量型扩张既降低收益,也消耗资源。我国现行的出口结构中,资源消耗型产品比重太大,劳动密集型并不等同于资源消耗型,应当发展劳动精细型产品,减少粗放型产品。像服装产品,既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又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同时也是知识密集型产品。我国目前出口的纺织品比例过大,服装比例较小。同时,在出口市场的分布上,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必须限制一般制成品向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避免对当地生产造成毁灭性的竞争,应扩大投资,在当地进行生产,这样既可以减少贸易摩擦,又可以扩大当地市场。其实,这样的生产还可以带动劳动力输出,包括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

尽管现在我国已经是全球第三出口大国,成为第二出口大国也指日可待,但是,在我国的出口中,外资占的比例太大,加工贸易占的比例太大,附加值太少。这种大规模低附加值的出口是导致我国与其他国家不断发生贸易冲突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国必须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增加出口产品中的本国价值创造比例,提升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尤其是机械、电子、电气、通讯产品的出口。目前,尽管我国出口中制造业产品以及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很高,但附加值低。要争取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这种情况有较显著的改变。

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加大对外投资的力度。“走出去战略”的意义在于:除扩展资源供给需要外,主要是为了扩展外部市场空间。值得注意的是,要充分利用我国的区域合作优势,尤其是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目前,我国所谈判的自由贸易协定涉及20多个国家,今后还会进一步增加。要使企业充分了解这些市场,利用直接出口和对外投资,扩大对这些市场的进入。目前的自由贸易协定都包括投资和服务领域,要透过投资增加出口,尤其是增加服务业的投资和出口。

注释:

①SeePaulM.Romer,"IncreasingReturnsandLong-runGrowth",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October1986;RobertE.Lucas,"OntheMechanicsofEconomicDevelopment",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July1991.

②余永定、李向阳:《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③关于对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的理论性评述,参见多米尼克·萨尔瓦托:《国际经济学》,中译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8页。

④安忠荣:《现代东亚经济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⑤作为这个战略的继续,2006年又开辟天津滨海经济区,旨在拉动华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提升。

⑥中国商务部网站。

⑦《人民日报》2005年10月10日。

⑧KazutomoAbe,"GeneralandCross-sectoralEconomicEffectsofCJKFTA",astudyreportforinternationalsymposium,Beijing,Sep.26,2005.

外向发展战略范文篇3

关键词:旅游立省;产业;发展;战略;对策

2008年11月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提出了“旅游立省”的发展战略,这是一重大的带有全局性的战略。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时刻,提出该发展战略对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对两个“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认真研究和论证“旅游立省”发展战略的内涵,制定实施该战略的措施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旅游立省”战略的内涵和意义

1.内涵

首先,“旅游立省”战略对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意义。旅游立省不仅是把旅游业作为一项重要产业发展,而是要通过其发展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旅游业是经济的基石和支柱产业,是经济社会中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

其次,“旅游立省”战略是重要的社会发展战略。通过旅游的跨越式发展,将带动社会建设多方面事业的发展。

再次,“旅游立省”战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是兼顾当代和未来的战略。

最后,“旅游立省”战略是整体性战略。在全省总体目标和规划的指导下,全省各地区各方面协调一致发展。

综上所述,“旅游立省”战略是关于河南长远可持续发展,关系全局,带动经济社会建设各项事业实施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

2.意义

①“旅游立省”战略是发挥河南资源优势的科学发展战略。河南是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处于全国前列,但人均GDP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河南缺乏能源(煤炭除外)和矿产等发展工业的资源,却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乃中华乃至世界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大省;河南是第一农业大省,但4700万农村劳动力中有2800万的剩余劳动力,人均耕地仅1.4亩,是一个农村经济较为落后、耕地资源稀缺的省份;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具有极丰富的人力资源且人力成本低廉;河南具有极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发达方便的铁路和公路交通使区位优势得以极大发挥,更突出了发展旅游的优势地位。

分析比较河南的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从省情出发扬长避短,最适合发展的产业应是旅游业。“旅游立省”战略正是在深刻分析了河南省情后提出的,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适合发展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科学战略。

②河南的产业结构需要发展旅游业。经济大而不强已成为人们对河南经济的共识,其重要的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比重较低且发展缓慢。2007年河南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29.3%,落后于全国平均水9.8个百分点。另一重要原因是城乡发展不协调,城镇化率较低,2007年全省城镇化率仅为34%,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10.9个百分点。农村经济形式单一,大量剩余劳动力得不到有效稳定转移,劳动生产率较低,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上述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瓶颈。河南经济要由大变强,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农村各项事业,稳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城镇化率。

旅游业是产业链条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能源消耗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可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吸纳大量剩余劳动力,扩大就业,是河南调整产业结构,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

旅游业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拉动内需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旅游已渐成人们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2007年我国国内旅游达16.1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7770.62亿元人民币,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旅游业的大力发展,高水平的旅游服务必将催生人们的旅游动机,增大旅游消费拉动内需。

旅游业是外向型产业,旅游业为我国对外开放,创收外汇作出了重大贡献。我省经济外向型比较弱,旅游业可以凭借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吸引大量外国游客到河南消费,以最经济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外向型经济发展。

分析河南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情况,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稳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拉动内需,发展外向型经济,都需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所以说“旅游立省”战略,是河南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建立外向型经济,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

③“旅游立省”是实现两个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实现跨越式发展。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将会对经济建设起到巨大的推进和带动作用,是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经济建设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旅游活动与文化活动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社会活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是关联度很高的产业。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寻找文化和旅游的最佳结合点,可把两者有机结合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通过产业结合,旅游的文化内涵得到提高和深化,增强吸引力;文化产业借旅游业开发市场发展繁荣;两者互相延伸,互相渗透,结成有机体形成新的产业。文化旅游将成为文化产业的生力军,成为旅游产业的优质板块。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重头戏。因此,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将推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综上分析,“旅游立省”战略符合河南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内外部环境的实际,实施“旅游立省”战略是实现我省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实现省委、省政府总体发展目标的重要战略,是保证发展目标实现的有力抓手和突破口。

二、河南旅游业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30年,河南旅游业取得了巨大成绩。2007年全省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1.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52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全省GDP的9%,旅游业的总体收入排在全国前列。但旅游业无论从规模、效益、质量和地位都与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不相称,与旅游发达地区及周边省份有着一定差距。河南虽是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大省但并非旅游强省,之所以大而不强综合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对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

虽各级政府都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业,但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只是把旅游业作为一个辅助的、装点性行业,甚至把旅游业混同于接来送往。在建设项目安排、人才培育、资金投入、政策扶持等实质方面旅游业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2.旅游业法律地位不明确

旅游业法律地位不明确,法律法规没有明确旅游业的地位。使得旅游业发展没有法律依据,往往因领导人的更迭或政府换届,对旅游业采取不同的政策和态度。

3.缺乏对旅游发展的统一管理体制

旅游资源、旅游企业,被多个部门和地方分割管理,自成体系,从各自利益出发,往往互相掣肘形不成发展合力。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不具备对旅游业发展的统筹及协调的职能和能力。

4.全省缺乏统一的旅游形象

河南没有一个统一的、鲜明的旅游形象,对宣传河南,吸引旅游者和投资者很不利。

5.旅游产业规模小,产业链条较短

旅游业的产业规模较小,与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越的旅游区域优势不相称。旅游业产业链条较短,没有充分发挥拉动作用。在旅游总体收入中门票收入占了主要部分,有人称河南旅游经济为门票经济。在诸如旅游商品生产、销售,文化娱乐等方面一直是旅游业的“短腿”。1999~2007年,河南旅游商品销售收入占该省旅游总收入的15%左右,远低于全国25%的平均水平,较旅游发达省份的40%更低。旅游业缺乏与其它产业的结合,没有形成新的共同发展的产业。

6.旅游业的外向型较弱

入境旅游一直是河南旅游的薄弱环节,入境客源人数少,收入低,客源目的地单一。2007年入境旅游为88.09万人次,入境旅游接待收入3.18亿美元,分别居全国第19位和20位,在中部6省中居第4位。客源分布国家和地区较少,主要来自港、澳、台、南韩、日本、东南亚,欧美游客比例很小。薄弱的外向型旅游限制了旅游对外向型经济的拉动,减弱了对外形象传播的作用。

7.旅游企业弱小,缺乏核心竞争力

河南旅游企业普遍弱小,缺乏核心竞争力。旅行社业是旅游业的龙头行业,河南旅行社业基本可以用小、散、弱、乱评价。全省991家旅行社,每年进入全国百强的旅行社仅有一家,大大落后与其他省份。近年河南高档次的星级饭店增加较多,但没有世界著名的饭店,整体实力不强,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不高。旅游交通是河南一大优势,河南是全国重要铁路和公路交通枢纽。但国际航空航线少、航班稀,入境旅游进入性较差,成为制约入境旅游的重要因素。旅游景区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龙门石窟、少林寺等国家五A级景区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但对全省的旅游资源缺乏统一的评价、规划和整合,缺乏合力。

三、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对策建议

1.增强和统一对“旅游立省”战略的认识

各级政府应增强对“旅游战略”的认识,深刻理解其意义和内涵,认清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科学认识河南发展旅游业的优势、现状和差距。全省上下对“旅游立省”战略形成共识。

2.加强立法确立旅游业地位

加强旅游立法工作,将“旅游立省”从法律上确立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结合本省实际,在制定地方旅游法规方面走在全国前面,加强旅游执法的质量和力度,使旅游业发展纳入法制轨道健康发展。

3.在旅游业发展中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通过制定适合旅游业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政策、人才政策,政府投资导向等举措,引导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使政府始终处于旅游发展的主导地位。建议成立省旅游委员会,统一领导全省的旅游工作,协调隶属于各地、政府各部门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行使法律赋予的省政府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职权。

4.树立全省统一的旅游形象

在对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资源的文化特点和内涵,设计河南旅游形象。采取统一的具有鲜明特点的语言、图形、音乐符号表达和传播旅游形象。反复宣传和传播,使之逐渐深入人心。

5.制定统一的长期旅游发展规划

旅游发展规划先行,统一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利用要在总的规划下进行,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旅游项目建设要突出特点,彰显中原文化特色,力求体现项目的唯一性,增加竞争力和吸引力。

6.“旅游立省”战略要和“文化强省”战略有机结合

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和“文化强省”战略有机结合。寻找旅游和文化的最佳结合点,合理开发利用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增强旅游的文化内涵,拉长旅游产业链,拓展文化产业。

7.“旅游立省”战略要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

实施“旅游立省”战略要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相结合,应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重点,通过利用现有资源形成新的产业,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稳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8.“旅游立省”战略要与中原城市群战略相结合

实施“旅游立省”战略要与中原城市群战略相结合。在中原城市群的建设中,整合城市群内各城市的资源、规模结构和功能分工,打破行政区划的束缚,形成统一的旅游大市场。逐步实现城市群的资源共享、产业互补、生态共建、各具特色、协调发展,构筑中原城市群旅游经济隆起带。

9.拉长旅游产业链充分发挥旅游的带动作用

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首先从拉长旅游产业链做起,在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做足文章,提升旅游综合功能,形成完善的旅游产业链。加快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制定政策鼓励旅游文化产品的创新,对旅游商品的设计和生产,给予资金、土地等方面的支持。对民间工艺品、艺术品、传统产品要挖掘、保护,培养传人,积极扶持生产和销售。

10.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增强河南旅游的外向型

发展入境旅游应在打造有特色的旅游精品基础上,加强对外旅游宣传和促销,拓展客源市场。打破常规走在其他省市前面,采取吸引外国旅行商投资办旅行社的策略。目前重点应对日、韩、美、德、英、法、澳、意等客源国和港、台的大旅行商采取优惠政策,吸引他们到河南开办旅行社,利用其客源市场资源发展入境旅游。

11.打造世界级旅游精品

对旅游资源科学评价、认真整合,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突出其特点,改善环境,提高服务品质,极大增加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以龙门石窟、少林寺等知名景区点为核心内容,打造具有垄断性的,代表河南形象,国内人人皆知、国际著名的世界级旅游精品。

12.组建旅游企业集团,提升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以资金为纽带,以资源为依托、以人才为核心,打破地区、部门的分割和限制,冲破体制束缚,招商引资,整合资源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企业集团。

“旅游立省”战略是一项重大决策,实施此项战略关系到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亿万河南人民的切身利益。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关于“旅游立省”战略的理论,积极科学的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理论。在实施“旅游立省”战略的过程中,要与时俱进,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破解决各种难题。不断的努力和探索,确保“旅游立省”战略的正确实施,推进河南经济社会建设又快又好的健康发展。[论*文*网]

参考文献:

[1]河南“旅游立省”研讨会专家发言摘要[EB/OL].河南旅游咨询网,2008.

[2]EdwardInskeep,张凌云译.旅游规划[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3]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4]王大悟,魏小安.新编旅游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6.

[6]邵琪伟.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J].旅游调研,2007,(01).

外向发展战略范文篇4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外向型经济;南通

一、引言

“一带一路”是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力推的重大国家战略。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路线图正式,由“顶层设计”走向“分层实施”。国外尤其亚欧学者,对“古丝绸之路”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学术传统。我国政府向全世界发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不仅沿线国家政府普遍给予支持,各国智库、学者和媒体也表现出较高的研究热情和报道热情,成为海外图书出版的重要选题和国际智库研究的重点课题[1]。国内相关成果,最早见于2013年年底以来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研究,如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及其挑战[2],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纵深背景与地缘战略等[3]。2015年以来,有关“一带一路”战略的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宏观研究主要集中在战略背景、战略重点、意义机遇、风险挑战等方面[4-6];专项研究主要有贸易格局、对外投资、产业转移等,如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格局及其经济贡献、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空间格局、“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制造业海外转移问题研究等[7-9]。上述研究多集中在宏观层面、国家尺度,地方城市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即以江苏南通为例,探讨其在该战略背景下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相关方略。

二、南通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

1.南通经贸总体情况

南通是江苏省13个设区市之一,地处长江三角洲东北部,长江入海口北岸。东濒黄海,南临长江,与上海、苏州隔江相望,西与泰州毗连,北与盐城接壤。现辖如皋、海门、启东3市(县级),海安、如东2县,崇川、港闸、通州3区和部级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域面积8001平方公里,2015年年末户籍人口766.8万人。南通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全国首批14个沿海对外开放港口城市,2015年实现GDP6148.4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25.6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315.8亿美元,多项经济指标居全国地级市前十位。南通全力打造的海洋工程和船舶及重装备、新能源和能源及装备、电子信息、石化及新材料、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等六大主导产业产值均超千亿元,年产值达1.1万亿元;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年产值超25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年产值近4000亿元。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船舶出口基地、世界三大家纺产品集散中心之一。南通拥有6个部级开发区(含高新区和综合保税区)、9个省级开发区、15个跨江跨国(境)合作园区,同时拥有5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南通实力雄厚的经济体量、产业基础和载体平台,为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2.南通外经贸具体情况南通是经济大市、工业大市,同时也是外贸大市,新世纪以来外贸进出口迅猛增长;受国际经贸大环境影响,2015年出现暂时停滞。出口国别(地区)分析表明,南通外贸出口对日份额较高,欧盟、东盟、韩国、港台市场有待开发(图1);出口商品分析表明,纺织、船舶海工、电子、化工产品占据主要份额(图2)。图1南通对主要国家或地区进出口情况(2015年)引进外资发展“出口加工型”对外贸易,一直是南通外贸的特色和亮点。新世纪以来,南通引进外资规模较大,但近图2南通主要商品出口额(2015年)年在历史高位以下徘徊。“引进来”的同时,“走出去”也在加快步伐,境外投资与对外承包劳务逐年增长。“十二五”期间,南通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累计39.78亿美元,其中2015年全市境外投资额10.2亿美元、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24.2亿美元(图3、图4)。截至2014年,南通累计引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项目805个,实际利用外资18.6亿美元,分别占全市的8.1%、6.6%。2014年,南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贸易98.5亿美元,占全市的31.1%;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签订承包劳务合同额6.6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6.75亿美元,分别占全市的35.84%、29.79%。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项目77个、累计中方协议投资额11.9亿美元,分别占全市的28.1%、37.42%。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南通外向型经济发展对策建议1.确立“‘一带一路’联动发展战略支点”的定位南通地处我国沿海、沿江交汇处,此类区位在国内仅有两个城市,即上海和南通。国内广义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范围,应以新疆为前沿核心区,沿“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向东辐射至江苏连云港,沿“渝新欧”“蓉新欧”“汉新欧”等陆路新快速通道辐射至长江中上游的重庆、四川、湖北等省市。国内广义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应以福建为前沿核心区,覆盖沿海各省市。南通港为交通部传统主枢纽港,2015年完成吞吐量2.2亿吨,近年由传统江港向海港迈进,沿海的洋口、吕四、通州湾港区初具规模。2015年3月,南通沿海通州湾新区被批准为部级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2014年、2015年,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先后上升为国家战略,两大战略融合发展,南通的区位得天独厚。南通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应确立“‘一带一路’联动发展战略支点”的定位:通过沿江港口(区),辐射长江中上游地区,间接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通过沿海港口(区),直接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南通应成为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融合发展的前沿核心区、“一带”和“一路”联动发展的战略支点。

2.构建地方城市参与实施国家战略的体制机制

“一带一路”是由国家顶层设计,国家和地方共同落实推进、组织实施的大战略,具有立意高、周期长、范围广、领域多、牵涉面广、机制复杂等诸多特点。较之国家层面,地方城市战略实施的主体不同,自身特色更不尽不同。应紧密围绕战略目标,以资源、能源、产业、资金、技术、劳力等“引进来”“走出去”为主要途径;立足自身贸易基础,以国家重点贸易对象为调整依据和参考;牢固树立“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观念,开创“本土出口加工”与“境外投资兴业”并举的外向型经济新格局。统筹兼顾国内外城市和产业的规模等级、职能分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调控与市场作用等理论与实践,构建地方城市参与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体制机制,健全参与机制,加强战略管理,发挥智库作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需特别注意以东部沿海地区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地方城市产能和资金转移并非只有“走出去”一条路,应立足国内、拓展国外,先易后难、由近及远,内外结合、“双轮”驱动。产能转移要做到国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国内中西部承接并重;海外投资,需注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传统的欧、美、日、韩并重,尤其对经济低迷的发达国家,注资、兼并利于国内产业升级,并填补传统产业转移后可能形成的“空心化”。

3.高度重视“引进来、走出去”的具体战术制定

南通当前外向型经济中的主要问题,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传统欧美日等出口市场疲软;同时伴随用工、土地等成本上涨及资金紧缺,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开工不足,资金密集型产业如船舶制造破产倒闭。南通有竞争力的传统优势产业,纺织服装、精细化工等可通过拓展海外市场、获取廉价原料等途径,投资海外、重新组织生产;建筑业则利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地区合作的基建项目,在传统对外承包劳务市场的基础上扩大优势。企业走出去要集成,避免零散;要抱团,避免单打独斗。产业合作方面,应突出传统优势产能过剩产业,如纺织服装、建筑建材、精细化工。地区合作方面,应特别注重与东盟、欧盟等地合作:前者以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国为主;后者通过国际远洋、“苏满欧”等交通运输方式密切经贸往来;国内则通过长江经济带,加强对中西部省份的辐射、带动。合作方式方面,应在引进外资的同时,全面开展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劳务和服务外包:加强对欧盟、新加坡、中国台港澳等国家和地区资金和技术的引进;拓展在东盟(泰国、马来西亚、印尼为主)、中亚(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为主)、中东欧(白俄罗斯、波兰为主)及国内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园区建设,重视对欧美优质资产海外并购;巩固对中东(沙特、阿联酋、伊朗为主)、中亚(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为主)等地承包劳务;积极承接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服务外包。

作者:杨伟 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孙敬鑫.“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J].当代世界,2015,(4):18~21.

[2]杨恕,王术森.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及其挑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1):23~30.

[3]白永秀,王颂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纵深背景与地缘战略[J].改革,2014,(3):64~73.

[4]胡鞍钢,马伟,鄢一龙.“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2):1~10.

[5]王义桅.“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6]林毅夫,汤敏.“一带一路”助推对外开放[N].光明日报,2015.3.12第15版.

[7]邹嘉龄,刘春腊,尹国庆等.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格局及其经济贡献[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5):598~605.

外向发展战略范文篇5

一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渊源与现状

西部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较早的地区,有着悠久的贸易传统。在历史上曾经作为我国古代的“经济特区”,发挥了对外(特别是对中亚地区)交流的窗口作用。中国西部地区与中亚地区的经贸合作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著名的“丝绸之路”使得我国的西部地区与中亚地区的经贸关系非常密切。日本早稻田大学长泽和俊教授曾指出:“丝绸之路是古代罕见的国际贸易通道,是联结欧亚大陆的动脉、世界发展的主轴、现代文明的母胎,它为欧亚广大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自汉代以来,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当时西北地区与中亚地区诸国的贸易往来达到空前规模。至清朝,西北地区与中亚出现了颇具规模的自由贸易。只是到了近代,西部地区的沙漠化倾向以及其它一些因素,致使“丝绸之路”辉煌不再。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一跃成为世界第十大贸易强国。但是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一度低迷,一直在低水平、低层次上徘徊,对外贸易依存度长期偏低,1996年,整个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仅为9.4%,而全国平均水平为35.55%,东部则高达48.49%;其贸易绝对额只有109.75亿美元,约为广东省的1/10,仅占全国贸易总额的3.78%。

在进出口商品结构与地理方向上,首先从进口来看,西部地区处于能源、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的前期,原材料供给较为充足,因而主要进口机电产品、钢材、化工材料、汽车及其配件、化肥、农药等物资生产资料,且主要是从发达国家和地区进口,如美国、德国、意大利、香港等。其次,从出口来看,西部地区主要出口原材料、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近年来工业制成品比重逐步上升,出口商品结构已初步完成了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向出口工业品为主的第一梯级转换。以较具代表性的甘肃为例,1998年该省出口初级产品比重占11.5%,工业制成品占88.5%,其中,工矿产品占78.4%,农副加工品占12.6%,农副初级产品占9%。迄今为止西部地区出口遍及7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对香港、日本、美国、独联体、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瑞典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就占西部地区出口总额的80%以上。近年来中亚和西亚地区在西部地区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开始加大。

二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一)与东部相对的劳动生产率、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的理论及实证分析

传统国际贸易产生的理论基础是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和俄林的资源禀赋学说。国际贸易的根源是国际分工,国际分工使得各个国家专业化生产本国最具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换而形成国际贸易。比较利益学说指的是:不同国家生产的不同产品存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或成本差异,各国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双方获取最大利益;资源禀赋学说指的是: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即劳动、自然资源、资本等要素的丰裕程度不同,因此,各国在生产使用本国最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并参与国际贸易时,可以获得最大利益。这些理论不仅是西方全部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它们同时也构成了大量经验验证的理论基础。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极大提高,但同时其原来具备的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却日渐削弱,以致于在国际市场上逐渐丧失了其比较优势。那么,相对东部而言,西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及劳动力成本又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表1显示了1996年东西部地区及全国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成本差异,表2则对他们在该年度的单位工资产值和单位产值工资额进行了比较。

表11996年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及全国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成本

地区省份国内生产从业人口从业人口人均职工平均

总值(亿元)(万人)年产值(元)工资(元)

西藏64.53115.6756118930

四川42156464.96519.85010

贵州719.831783.2040324758

云南1491.622186.268236231

陕西1175.381762.766684937

甘肃714.181521.4646945882

青海183.57247.2074266513

宁夏193.62245.3678915635

新疆912.15——5098

西部地区8757.7314326.696112.885888

东部地区37903.223906.4115854.87229.9

全国67795688509846.86210

注:(1)本表根据1997年《中国经济年鉴》编制;(2)劳动力成本用(地区)职工平均工资来代替;(3)劳动生产率=从业人口人均产值=(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地区)从业人口

表21996年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及全国单位工资产值和单位产值工资额

地区/省份单位工资产值(元)单位产值工资(元)

西部地区1.030.96

东部地区2.190.45

全国1.590.63

注:本表根据表1编制

由表1可知,西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比全国平均水平要低约38%,比东部地区要低61%,而劳动力成本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2%,比东部地区低18.56%。更具体一点说,西部的工资产值偏低,在西部每获得1元的工资只需生产1.03元的产值,而在东部需2.19元的产值,全国平均需1.59元的产值;而同时西部的单位产值工资额偏高,在西部每1元的产值就可获得0.96元工资,而东部为0.45元,全国平均为0.63元。可见西部地区在劳动力成本上虽然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此优势还不足以弥补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低的劣势。

(二)西部地区资本、资源的现实比较优势分析

1.资本。由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市场不完善,竞争不足,“瓶颈”约束严重等原因,所受到的投入约束往往特别紧,资本不足是这些地区的常见特征。对西部地区而言,一方面由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行了非均衡的地区发展战略,国家投资大幅度向东部地区倾斜,使西部的资金短缺问题更加突出。1981年~1995年,东部沿海地区国有单位固定投资占全国比重由45.91%上升到54.27%,15年增加了8.36个百分点,而西部地区由17.49%下降到14.27%;另一方面,在1985年~1995年整个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中,东部沿海地区占87.3%,西部地区只有4.2%。与此同时,在优惠政策和市场力量的综合作用下,中西部有相当一部分资金通过银行存贷差、横向投资和股票投资等多种形式流向了沿海地区。

2.资源。在劳动力、资本、资源这几大生产要素中,资源应该说是西部地区目前唯一的丰裕要素和优势所在。(1)能源等矿产资源。西部地区地上虽然贫穷,地下却很富饶。据勘察,西部地区主要的矿产有天然气、煤炭、石油、镍、铜、铅等,其中煤炭保守储量达3009亿吨,占全国总量的20%左右;石油储量为5.1亿吨,占全国陆上总量的23%;天然气的储量为4354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总量的58%;全国近62%的镍、57%的铂储量集中在甘肃,97%的钾盐分布在青海。(2)农牧业等物产资源。西部地区由于具备诸多农林牧物产所要求的特殊的生态条件,如光照、温差、土质、水质等,从而使得其物产资源具有其它地区不可替代、不可比拟的天然垄断性。西部的瓜果、药材、皮毛等特产久负盛名,如能深度加工、开拓市场,极有可能成为西部地区的希望产业。(3)旅游资源。西部地区以其悠久的历史与复杂奇特的地形地貌,形成了丰富多彩、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在人文资源方面,西部地区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有着众多的人类遗址、王朝故都、陵寝墓碑、宗教胜地、石窟城墙等,加之多民族聚居,民风民俗特色突出,由此形成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在自然资源方面,西部地区大川名湖、奇峰险山、高原盆地、雪峰冰川等自然景观构成了西部地区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基础。

以上对西部地区劳动力的分析是在与东部地区的比较中进行的。而东部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比较优势(尽管这种优势正在削弱)在对外贸易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西部相对于东部更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将使西部的这种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更为突出,但其低下的劳动生产率、严重的资本约束将极大地制约着其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发挥。西部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虽然较为明显,但是资本“瓶颈”、市场约束、技术条件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该优势在目前仅能成为一种潜在的优势,而难以演化为商品优势和产业优势。综上所述,依据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分析,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存在着现实比较优势上的不足与缺陷。因此,如何选择一种正确的贸易战略便成为西部开发与开放中的重要课题。

三西部开放中的贸易战略选择

诚然,比较利益论是一种静态理论,以上对西部地区比较优势的分析也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的。但是劳动、资源和要素禀赋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在客观上的确是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贸易战略的基础性因素。因而上述对西部地区比较优势的静态分析并不是要拘泥于静态利益的获得,而是旨在通过对这一影响贸易战略的基础性因素的分析,为西部地区贸易战略的选择提供思路。

(一)西部地区贸易战略选择的原则和标准

各国和地区在选择贸易战略的时候都有一定的原则和标准,这些原则或标准有共同之处又有各自的特性。笔者认为,西部地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欠发达地区,既有着自身经济发展的特别区情,又有着发展中大国的特殊国情,因此在选择贸易战略的时候应该遵循下列原则和标准:

1.有利于动态利益的获得和可持续性发展。西部地区多年来处于低度开发状态,若在开放中只强调单纯的贸易静态利益,忽视长期的动态利益,那么在短期内可能会由于其资源禀赋、劳动力的成本(尽管因劳动生产率的低水平而被削弱,但仍具备一定相对优势)方面的优势而获得一些贸易静态利益,在长期内却丧失了贸易促进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动态利益。同时,过度的、掠夺式的开采资源又会造成对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因而西部地区贸易战略的选择应有利于获得动态利益,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取得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开发联动效应的开发性收益,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东西协调,发挥国内市场广阔的优势,创建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很不合理,二元经济矛盾突出,而西部、东部地区既要支撑广阔的国内市场,又要共同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这就要求西部地区在选择贸易战略时要避免与东部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相冲突,也不能把东部的问题转移到西部,而应该在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的前提下,通过分工协作、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促使东西经济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广阔的国内市场,创建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

3.有利于充分适应、利用国际经济大环境。在经济全球化、全球多边贸易制度日益自由化的趋势下,西部地区如果不能抓住机遇,不逐步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其经济发展的步伐将十分艰难。而且如果其所选择的贸易战略过分倾向于保护,则可能招致贸易伙伴国的报复或贸易冲突,同时也可能给我国加入WTO的进程设置故障,或者在加入WTO以后因违背WTO的原则和精神而招致制裁。因此,如何顺应和利用国际经济大环境,是西部地区在制定贸易战略时应着重考虑的基本问题之一。

(二)几种贸易战略在西部地区的适用性分析

贸易发展战略的基本类型主要有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两种。学术界对这两者孰优孰劣的争议颇多,但对贸易战略选择的客观基础和条件缺乏深入的分析,而离开了客观制约因素来讨论贸易战略的优劣是不现实的。应该说各种贸易发展战略都有其自身的有效性和局限性,都有其在特定现实情况下的优越性和适用性。那么,对于西部地区这样一个贸易水平和层次低、现实比较优势不很明显、潜在比较优势较难发挥的落后地区,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贸易战略呢?

1.进口替代贸易战略。

进口替代型贸易战略是指以国内生产和保护替代进口、以内销代替出口的贸易战略。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战略途径之一,它主要以保护来求得本国比较劣势产业的发展并实现工业化。

进口替代战略具有明显的政策特点:在关税水平上,高关税是进口替代实现保护下发展的基本手段。国产进口替代在高关税的保护下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通过保护国内市场建立自己的产业和工业体系;在关税结构上,进口替代对资本产品和部分投入品实行较低的关税,甚至进口补贴,以降低国内生产的投入成本;在外汇、汇率方面,进口替代战略一般对汇率进行高估以降低进口投入的生产成本,同时往往对外汇的供给实行较为严格的管制以控制进口的总量和进口的商品结构、地理方向;在政府管制方面,进口替代是一种典型的政府统制和保护型的贸易战略。非关税壁垒的设置、关税及汇率水平的规定、特殊优惠的提供等都是政府干预或管制行为的体现。

对于西部地区这样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经济贸易水平严重滞后的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无疑仍是其必经之路。一方面由于其建立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各种资源要素投入约束较松,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国内市场都比较大,当一些资源被用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后,其余的资源用于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样一来,其产品在满足国内市场后可能就没有多少用于出口了。因此,西部地区的进口替代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国内市场广阔的优势,在现阶段仍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从而获得工业化发展的长远、动态利益。但是进口替代在关税、汇率等方面的政策要求极有可能与东部经济逐步外向化、国际化的趋势相冲突,不利于创建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而且进口替代对比较优势的忽视和明显的保护倾向又不利于顺应、利用国际经济大环境,还可能导致贸易冲突和制裁。

2.出口导向战略。

出口导向贸易战略是指通过扩大制成品的出口来带动工业化和整个经济发展的贸易战略。它是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韩国、香港、新加坡等实现经济起飞的重要途径。

出口导向贸易战略的政策特点主要有:在关税水平上,出口导向所要求的平均关税水平较低,以有利于降低进口投入品的成本,同时也使进口替代不能在过高的保护下发展;在汇率上,出口导向贸易战略实行比较适当的均衡汇率,有时还实行低估汇率,以促进和鼓励出口;在补贴方面,出口导向的首要政策工具就是出口补贴,补贴的形式主要有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担保等;在政府管制方面,出口导向客观上要求实行自由的贸易体制,要求政府放松管制,取消贸易壁垒特别是非关税壁垒。

出口导向战略重视比较利益和贸易利益,特别是贸易所带来的动态利益,这有助于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或潜在比较优势)。出口导向是一种典型的外向型经济战略,西部地区若采用该战略有助于更好地协调同东部的关系,从而创建整体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而对出口的鼓励和扩张则为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提供了信息交流的渠道和足够的竞争压力,有利于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促进西部产业结构的转变、升级。出口替代主张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经济大环境。但是对出口的过于重视会导致依赖国际市场而忽视广阔的国内市场,出口过度将造成西部地区贸易条件的恶化甚至贫困化增长,西部在资源方面的潜在优势使得其主要出口资源密集型产品,这极有可能造成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从而不利于可持续性发展。另外,出口替代所极为强调的出口补贴也可能引致贸易摩擦和违背WTO的规则。

3.混合型贸易战略。

鉴于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各有其有效性和局限性,有人提出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既通过进口替代保护国内市场发展独立自主的工业化,又采用出口鼓励政策发挥比较优势,促进经济发展。这就是所谓的“混合型贸易战略”。如果这种有效结合在理论和现实上都行得通的话,那么显然这是西部地区最为理想的贸易战略。然而,尽管许多国家都没有实行单一彻底的进口替代或出口导向战略,但上述理想结合的难度极大、可行性极低。原因在于保护政策会通过经济关联的过程形成对出口行业的转嫁,加重出口的压力和负担。这种转嫁系数据统计低者达0.43,高者达0.95。进口替代既提高了可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又可能提高了不可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这会使得进口投入品和国内投入品的价格上涨,这相当于对出口产品征税。而出口鼓励政策的实行又会抵消进口替代的保护效用。总之,保护政策的“反出口倾向”决定了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战略是不可能结合的。对西部地区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西部需进口的大多是资本品,技术含量、价值含量较高,对出口产品的转嫁系数更高。

4.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

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就是“以国际比较优势为依据,以国内市场为依托,以适度保护为辅助,全面对外开放的贸易战略”。(1)这种战略强调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走外向型发展道路。西部地区尽管现实比较优势不太明显,但还是具备一定的相对比较优势,特别是其巨大的潜在比较优势。因此在世界经济的广阔背景下挖掘、利用、发挥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建立自己的出口产业和主导产业,可以保证贸易经济的持续发展。(2)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重视发挥国内市场的作用,以国内市场支撑对外贸易的发展。国内市场广阔不是拒绝对外贸易的理由,但毕竟是发展中国家的优势所在。目前西部地区的市场虽然只占国内市场很小的一部分,但市场潜力很大,东部沿海的一些大型公司和企业甚至一些跨国公司现在都开始把目光投向西部。若西部地区的潜在市场得以开发,将和东部、中部共同组成层次更深、范围更广的国内大市场,为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支撑工业化和对外开放、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更多支持与保障。(3)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主张政府适度保护下的自由贸易政策。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此过程中离不开政府行为,离不开对一些落后幼稚产业进行保护,但整个贸易倾向是自由的,总体上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由此可见,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属于开放型贸易战略,追求贸易的静态利益和动态利益,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一视同仁,适合西部地区现实特点与经济发展需要,总体符合前述的西部地区贸易战略选择的原则和标准,有利于发挥西部的潜在比较优势,获得动态利益,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有利于东西协调,创建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有利于遵守WTO基本框架和规则,适应、利用国际经济大环境,从而把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转换为现实生产力,把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并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强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白光主编.西部大开发丛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

[2]杨圣明主编.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王耀中主编.国际贸易学[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

外向发展战略范文篇6

一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渊源与现状

西部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较早的地区,有着悠久的贸易传统。在历史上曾经作为我国古代的“经济特区”,发挥了对外(特别是对中亚地区)交流的窗口作用。中国西部地区与中亚地区的经贸合作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著名的“丝绸之路”使得我国的西部地区与中亚地区的经贸关系非常密切。日本早稻田大学长泽和俊教授曾指出:“丝绸之路是古代罕见的国际贸易通道,是联结欧亚大陆的动脉、世界发展的主轴、现代文明的母胎,它为欧亚广大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自汉代以来,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当时西北地区与中亚地区诸国的贸易往来达到空前规模。至清朝,西北地区与中亚出现了颇具规模的自由贸易。只是到了近代,西部地区的沙漠化倾向以及其它一些因素,致使“丝绸之路”辉煌不再。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一跃成为世界第十大贸易强国。但是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一度低迷,一直在低水平、低层次上徘徊,对外贸易依存度长期偏低,1996年,整个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仅为9.4%,而全国平均水平为35.55%,东部则高达48.49%;其贸易绝对额只有109.75亿美元,约为广东省的1/10,仅占全国贸易总额的3.78%。

在进出口商品结构与地理方向上,首先从进口来看,西部地区处于能源、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的前期,原材料供给较为充足,因而主要进口机电产品、钢材、化工材料、汽车及其配件、化肥、农药等物资生产资料,且主要是从发达国家和地区进口,如美国、德国、意大利、香港等。其次,从出口来看,西部地区主要出口原材料、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近年来工业制成品比重逐步上升,出口商品结构已初步完成了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向出口工业品为主的第一梯级转换。以较具代表性的甘肃为例,1998年该省出口初级产品比重占11.5%,工业制成品占88.5%,其中,工矿产品占78.4%,农副加工品占12.6%,农副初级产品占9%。迄今为止西部地区出口遍及7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对香港、日本、美国、独联体、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瑞典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就占西部地区出口总额的80%以上。近年来中亚和西亚地区在西部地区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开始加大。

二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一)与东部相对的劳动生产率、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的理论及实证分析

传统国际贸易产生的理论基础是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和俄林的资源禀赋学说。国际贸易的根源是国际分工,国际分工使得各个国家专业化生产本国最具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换而形成国际贸易。比较利益学说指的是:不同国家生产的不同产品存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或成本差异,各国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双方获取最大利益;资源禀赋学说指的是: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即劳动、自然资源、资本等要素的丰裕程度不同,因此,各国在生产使用本国最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并参与国际贸易时,可以获得最大利益。这些理论不仅是西方全部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它们同时也构成了大量经验验证的理论基础。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极大提高,但同时其原来具备的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却日渐削弱,以致于在国际市场上逐渐丧失了其比较优势。那么,相对东部而言,西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及劳动力成本又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表1显示了1996年东西部地区及全国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成本差异,表2则对他们在该年度的单位工资产值和单位产值工资额进行了比较。

表11996年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及全国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成本

地区省份国内生产从业人口从业人口人均职工平均

总值(亿元)(万人)年产值(元)工资(元)

西藏64.53115.6756118930

四川42156464.96519.85010

贵州719.831783.2040324758

云南1491.622186.268236231

陕西1175.381762.766684937

甘肃714.181521.4646945882

青海183.57247.2074266513

宁夏193.62245.3678915635

新疆912.15——5098

西部地区8757.7314326.696112.885888

东部地区37903.223906.4115854.87229.9

全国67795688509846.86210

注:(1)本表根据1997年《中国经济年鉴》编制;(2)劳动力成本用(地区)职工平均工资来代替;(3)劳动生产率=从业人口人均产值=(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地区)从业人口

表21996年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及全国单位工资产值和单位产值工资额

地区/省份单位工资产值(元)单位产值工资(元)

西部地区1.030.96

东部地区2.190.45

全国1.590.63

注:本表根据表1编制

由表1可知,西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比全国平均水平要低约38%,比东部地区要低61%,而劳动力成本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2%,比东部地区低18.56%。更具体一点说,西部的工资产值偏低,在西部每获得1元的工资只需生产1.03元的产值,而在东部需2.19元的产值,全国平均需1.59元的产值;而同时西部的单位产值工资额偏高,在西部每1元的产值就可获得0.96元工资,而东部为0.45元,全国平均为0.63元。可见西部地区在劳动力成本上虽然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此优势还不足以弥补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低的劣势。

(二)西部地区资本、资源的现实比较优势分析

1.资本。由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市场不完善,竞争不足,“瓶颈”约束严重等原因,所受到的投入约束往往特别紧,资本不足是这些地区的常见特征。对西部地区而言,一方面由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行了非均衡的地区发展战略,国家投资大幅度向东部地区倾斜,使西部的资金短缺问题更加突出。1981年~1995年,东部沿海地区国有单位固定投资占全国比重由45.91%上升到54.27%,15年增加了8.36个百分点,而西部地区由17.49%下降到14.27%;另一方面,在1985年~1995年整个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中,东部沿海地区占87.3%,西部地区只有4.2%。与此同时,在优惠政策和市场力量的综合作用下,中西部有相当一部分资金通过银行存贷差、横向投资和股票投资等多种形式流向了沿海地区。

2.资源。在劳动力、资本、资源这几大生产要素中,资源应该说是西部地区目前唯一的丰裕要素和优势所在。(1)能源等矿产资源。西部地区地上虽然贫穷,地下却很富饶。据勘察,西部地区主要的矿产有天然气、煤炭、石油、镍、铜、铅等,其中煤炭保守储量达3009亿吨,占全国总量的20%左右;石油储量为5.1亿吨,占全国陆上总量的23%;天然气的储量为4354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总量的58%;全国近62%的镍、57%的铂储量集中在甘肃,97%的钾盐分布在青海。(2)农牧业等物产资源。西部地区由于具备诸多农林牧物产所要求的特殊的生态条件,如光照、温差、土质、水质等,从而使得其物产资源具有其它地区不可替代、不可比拟的天然垄断性。西部的瓜果、药材、皮毛等特产久负盛名,如能深度加工、开拓市场,极有可能成为西部地区的希望产业。(3)旅游资源。西部地区以其悠久的历史与复杂奇特的地形地貌,形成了丰富多彩、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在人文资源方面,西部地区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有着众多的人类遗址、王朝故都、陵寝墓碑、宗教胜地、石窟城墙等,加之多民族聚居,民风民俗特色突出,由此形成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在自然资源方面,西部地区大川名湖、奇峰险山、高原盆地、雪峰冰川等自然景观构成了西部地区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基础。以上对西部地区劳动力的分析是在与东部地区的比较中进行的。而东部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比较优势(尽管这种优势正在削弱)在对外贸易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西部相对于东部更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将使西部的这种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更为突出,但其低下的劳动生产率、严重的资本约束将极大地制约着其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发挥。西部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虽然较为明显,但是资本“瓶颈”、市场约束、技术条件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该优势在目前仅能成为一种潜在的优势,而难以演化为商品优势和产业优势。综上所述,依据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分析,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存在着现实比较优势上的不足与缺陷。因此,如何选择一种正确的贸易战略便成为西部开发与开放中的重要课题。

三西部开放中的贸易战略选择

诚然,比较利益论是一种静态理论,以上对西部地区比较优势的分析也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的。但是劳动、资源和要素禀赋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在客观上的确是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贸易战略的基础性因素。因而上述对西部地区比较优势的静态分析并不是要拘泥于静态利益的获得,而是旨在通过对这一影响贸易战略的基础性因素的分析,为西部地区贸易战略的选择提供思路。

(一)西部地区贸易战略选择的原则和标准

各国和地区在选择贸易战略的时候都有一定的原则和标准,这些原则或标准有共同之处又有各自的特性。笔者认为,西部地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欠发达地区,既有着自身经济发展的特别区情,又有着发展中大国的特殊国情,因此在选择贸易战略的时候应该遵循下列原则和标准:

1.有利于动态利益的获得和可持续性发展。西部地区多年来处于低度开发状态,若在开放中只强调单纯的贸易静态利益,忽视长期的动态利益,那么在短期内可能会由于其资源禀赋、劳动力的成本(尽管因劳动生产率的低水平而被削弱,但仍具备一定相对优势)方面的优势而获得一些贸易静态利益,在长期内却丧失了贸易促进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动态利益。同时,过度的、掠夺式的开采资源又会造成对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因而西部地区贸易战略的选择应有利于获得动态利益,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取得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开发联动效应的开发性收益,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东西协调,发挥国内市场广阔的优势,创建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很不合理,二元经济矛盾突出,而西部、东部地区既要支撑广阔的国内市场,又要共同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这就要求西部地区在选择贸易战略时要避免与东部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相冲突,也不能把东部的问题转移到西部,而应该在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的前提下,通过分工协作、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促使东西经济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广阔的国内市场,创建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

3.有利于充分适应、利用国际经济大环境。在经济全球化、全球多边贸易制度日益自由化的趋势下,西部地区如果不能抓住机遇,不逐步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其经济发展的步伐将十分艰难。而且如果其所选择的贸易战略过分倾向于保护,则可能招致贸易伙伴国的报复或贸易冲突,同时也可能给我国加入WTO的进程设置故障,或者在加入WTO以后因违背WTO的原则和精神而招致制裁。因此,如何顺应和利用国际经济大环境,是西部地区在制定贸易战略时应着重考虑的基本问题之一。

(二)几种贸易战略在西部地区的适用性分析

贸易发展战略的基本类型主要有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两种。学术界对这两者孰优孰劣的争议颇多,但对贸易战略选择的客观基础和条件缺乏深入的分析,而离开了客观制约因素来讨论贸易战略的优劣是不现实的。应该说各种贸易发展战略都有其自身的有效性和局限性,都有其在特定现实情况下的优越性和适用性。那么,对于西部地区这样一个贸易水平和层次低、现实比较优势不很明显、潜在比较优势较难发挥的落后地区,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贸易战略呢?

1.进口替代贸易战略。

进口替代型贸易战略是指以国内生产和保护替代进口、以内销代替出口的贸易战略。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战略途径之一,它主要以保护来求得本国比较劣势产业的发展并实现工业化。

进口替代战略具有明显的政策特点:在关税水平上,高关税是进口替代实现保护下发展的基本手段。国产进口替代在高关税的保护下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通过保护国内市场建立自己的产业和工业体系;在关税结构上,进口替代对资本产品和部分投入品实行较低的关税,甚至进口补贴,以降低国内生产的投入成本;在外汇、汇率方面,进口替代战略一般对汇率进行高估以降低进口投入的生产成本,同时往往对外汇的供给实行较为严格的管制以控制进口的总量和进口的商品结构、地理方向;在政府管制方面,进口替代是一种典型的政府统制和保护型的贸易战略。非关税壁垒的设置、关税及汇率水平的规定、特殊优惠的提供等都是政府干预或管制行为的体现。

对于西部地区这样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经济贸易水平严重滞后的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无疑仍是其必经之路。一方面由于其建立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各种资源要素投入约束较松,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国内市场都比较大,当一些资源被用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后,其余的资源用于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样一来,其产品在满足国内市场后可能就没有多少用于出口了。因此,西部地区的进口替代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国内市场广阔的优势,在现阶段仍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从而获得工业化发展的长远、动态利益。但是进口替代在关税、汇率等方面的政策要求极有可能与东部经济逐步外向化、国际化的趋势相冲突,不利于创建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而且进口替代对比较优势的忽视和明显的保护倾向又不利于顺应、利用国际经济大环境,还可能导致贸易冲突和制裁。

2.出口导向战略。

出口导向贸易战略是指通过扩大制成品的出口来带动工业化和整个经济发展的贸易战略。它是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韩国、香港、新加坡等实现经济起飞的重要途径。

出口导向贸易战略的政策特点主要有:在关税水平上,出口导向所要求的平均关税水平较低,以有利于降低进口投入品的成本,同时也使进口替代不能在过高的保护下发展;在汇率上,出口导向贸易战略实行比较适当的均衡汇率,有时还实行低估汇率,以促进和鼓励出口;在补贴方面,出口导向的首要政策工具就是出口补贴,补贴的形式主要有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担保等;在政府管制方面,出口导向客观上要求实行自由的贸易体制,要求政府放松管制,取消贸易壁垒特别是非关税壁垒。

出口导向战略重视比较利益和贸易利益,特别是贸易所带来的动态利益,这有助于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或潜在比较优势)。出口导向是一种典型的外向型经济战略,西部地区若采用该战略有助于更好地协调同东部的关系,从而创建整体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而对出口的鼓励和扩张则为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提供了信息交流的渠道和足够的竞争压力,有利于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促进西部产业结构的转变、升级。出口替代主张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经济大环境。但是对出口的过于重视会导致依赖国际市场而忽视广阔的国内市场,出口过度将造成西部地区贸易条件的恶化甚至贫困化增长,西部在资源方面的潜在优势使得其主要出口资源密集型产品,这极有可能造成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从而不利于可持续性发展。另外,出口替代所极为强调的出口补贴也可能引致贸易摩擦和违背WTO的规则。

3.混合型贸易战略。

鉴于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各有其有效性和局限性,有人提出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既通过进口替代保护国内市场发展独立自主的工业化,又采用出口鼓励政策发挥比较优势,促进经济发展。这就是所谓的“混合型贸易战略”。如果这种有效结合在理论和现实上都行得通的话,那么显然这是西部地区最为理想的贸易战略。然而,尽管许多国家都没有实行单一彻底的进口替代或出口导向战略,但上述理想结合的难度极大、可行性极低。原因在于保护政策会通过经济关联的过程形成对出口行业的转嫁,加重出口的压力和负担。这种转嫁系数据统计低者达0.43,高者达0.95。进口替代既提高了可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又可能提高了不可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这会使得进口投入品和国内投入品的价格上涨,这相当于对出口产品征税。而出口鼓励政策的实行又会抵消进口替代的保护效用。总之,保护政策的“反出口倾向”决定了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战略是不可能结合的。对西部地区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西部需进口的大多是资本品,技术含量、价值含量较高,对出口产品的转嫁系数更高。

4.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

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就是“以国际比较优势为依据,以国内市场为依托,以适度保护为辅助,全面对外开放的贸易战略”。(1)这种战略强调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走外向型发展道路。西部地区尽管现实比较优势不太明显,但还是具备一定的相对比较优势,特别是其巨大的潜在比较优势。因此在世界经济的广阔背景下挖掘、利用、发挥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建立自己的出口产业和主导产业,可以保证贸易经济的持续发展。(2)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重视发挥国内市场的作用,以国内市场支撑对外贸易的发展。国内市场广阔不是拒绝对外贸易的理由,但毕竟是发展中国家的优势所在。目前西部地区的市场虽然只占国内市场很小的一部分,但市场潜力很大,东部沿海的一些大型公司和企业甚至一些跨国公司现在都开始把目光投向西部。若西部地区的潜在市场得以开发,将和东部、中部共同组成层次更深、范围更广的国内大市场,为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支撑工业化和对外开放、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更多支持与保障。(3)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主张政府适度保护下的自由贸易政策。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此过程中离不开政府行为,离不开对一些落后幼稚产业进行保护,但整个贸易倾向是自由的,总体上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由此可见,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属于开放型贸易战略,追求贸易的静态利益和动态利益,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一视同仁,适合西部地区现实特点与经济发展需要,总体符合前述的西部地区贸易战略选择的原则和标准,有利于发挥西部的潜在比较优势,获得动态利益,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有利于东西协调,创建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有利于遵守WTO基本框架和规则,适应、利用国际经济大环境,从而把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转换为现实生产力,把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并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强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白光主编.西部大开发丛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

[2]杨圣明主编.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王耀中主编.国际贸易学[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

外向发展战略范文篇7

关键词:国际战略联盟外向型国际化比较优势

北京时间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在北京正式宣布,以总价12.5亿美元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其中包括台式机业务和笔记本业务。具体而言,联想集团付出的12.5亿美元包括6.5亿美元现金和6亿美元的联想股票构成,中方股东、联想控股将拥有联想集团45%左右的股份,IBM公司将拥有18.5%左右的股份。同时联想集团宣布了高层的变更调整,IBM高级副总裁史蒂芬·沃德将出任联想集团新CEO,杨元庆则改任公司董事长。

联系此前的2004年3月26日,联想与国际奥委会签约,签约仪式主题为:让世界联想中国。联想正式成为国际奥委会第6期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简称:TOP)。联想的国际化征程早已开始,这次收购实际上是中美两家IT厂商的战略合作行为,联想借“国际战略联盟”将由内向型国际化转向走外向型国际化之路。

联想的国际化发展之路

联想从成立至今已跨越两个台阶:20世纪90年代前,联想主要是一家贸易型的企业,生存是主要的目的;之后十多年是第二个台阶,是发展自有品牌的阶段。经过20年的发展,联想在计算机行业已经稳居亚洲第一,在中国市场称雄,未来的空间是全球市场,参与全球竞争。

2001年,联想提出了“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的企业远景。2002年12月,联想技术创新大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此次大会除却对联想的“技术意义”外,更多应考虑“关联应用技术战略”是一个宏伟的规划,前端、后台、社会信息服务无所不包——如果把规划变为现实,联想必须具备跨国品牌影响力、市场营销能力超一流,而不能以本土为主要市场区域。2003年4月,联想正式启动新英文标识(由Legend变为Lenovo),继续为国际化做准备。2004年3月26日,联想付出不菲的代价正式跻身于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简称:TOP)——希望利用奥运会的资源来率先实现品牌影响的国际化。尽管参加TOP计划能提升品牌知名度,但品牌知名度任何时候都不能等同于优异的业绩。联想若希望TOP计划真正有益于其国际化业绩,便必须投入大量资源,用于品牌推广、渠道建设、产品营销以及消费者教育。联想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未来3-5年,销售额中有25%-30%来自海外。试想一下,联想如何才能利用短短四年时间在全球范围内完成这样的“伟业”?所以,以收购降低资源注入、同时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这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联想的选择。也就有了这次的联想收购IBM。

联想借力“国际战略联盟”走外向型国际化

联想于2004年年初进行了大的改组。面向大客户开始应用直销的商业模式,而这正是戴尔赖以成名的法宝。联想还放弃了两年前制定的走多种经营之路的战略方针,集中全力发展核心业务——PC业务。联想集团近3年来实施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屡遭挫折,“信息化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虽经多年努力但效果并不理想。2003年在报告弱于预期的业绩后,联想集团宣布重新将重点转回到其核心的电脑业务上。目前,虽然联想已是国内PC的第一品牌,但在国际市场上仍缺乏有力影响,迫切需要一个新的突破,以实现其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其实,国际化始终是联想的一个目标,是联想的战略目标。从2001年提出这个目标、2002年的技术创新大会、2003年4月8日联想启用新的名字、2008年联想赞助奥运,成为奥运的赞助商,直至这次联想收购IBM,这些都是为联想国际化开出的战术措施,都成为这个战略行动的组成部分。这次收购是联想和IBM的一次历史性的强有力的战略结合。联想看好的是IBM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优秀的技术、管理资源。

现代营销告诉我们,企业欲在竞争中确保其生存,并积极地开拓市场,最好的途径乃是寻求某种竞争的新模式,以实现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的目标。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上,以往所奉行的视竞争者为仇敌、彼此互不相让的竞争原则已成为陈旧的经营观念而逐渐为人们所抛弃。国际战略联盟正是一种兼有竞争与合作功能的新型市场营销组织。

比较此次交易前后联想股权结构图,可以说这次交易是收购,也可以说是并购,甚至可以说是合资,但从联想收购IBMPC部后的规划的“三步走”(即第一步,联想将在采购、制造方面进行和IBM的合作;第二阶段,进行市场和销售的整合;到第三阶段,进入到对方都没有的领域里去。)看,联想与IBM的合作更像是国际战略联盟。又称跨国战略联盟或战略经营联盟,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中的两个或更多的企业,为实现某一战略目标而建立起的合作性的利益共同体。

联想借“国际战略联盟”将由内向型国际化转向走外向型国际化之路。

联想打造比较优势进行外向型国际化

实施国际战略联盟,要求企业在同竞争对手的实力比较中,具有独特的经营要素上的优势,不管是产品优势、市场优势还是技术优势、管理优势或服务优势,“联想”只要能运用自身所具有的这些优势来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才能在相互竞争中显示其真实价值,最终达到改变与其他竞争对手的相对实力并取得对竞争者的明确优势。“联想”实施国际战略联盟,本质上与它的长期规划相一致,即服务于企业自身长期战略目标。

IBM是一个技术领先的公司。IBM的客户,IBM的合作伙伴,多集中在一些比较高端的客户和产品市场上,跟联想现在比较多的中低端消费者客户非常互补。联想在国内是以渠道见长,即联想在中国市场上拥有客户和完善的市场销售体系,而IBM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极高的PC销售网;联想是全球PC消费的先驱,在销售服务方面有独到的经验,而IBM在商务领域向来享有高品质的服务;联想有强大的台式电脑设计能力,而IBM在电脑笔记本上拥有出色的成绩。联想利用拥有的领先PC技术,收购IBM的PC部门有利于联想吸引国际和国内市场的高端企业用户,而这正是联想近年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所以联想认为:“收购IBM的PC部门将对于联想的扩张战略产生积极的影响。”联想重塑PC主业,并加速国际化,收购IBM的PC业务是一条捷径,是迅速进入世界顶级PC厂商之列的理想之举。联想有自己非常强的制造能力加上IBM的服务优势,新的联想集团能够一天24小时连轴转的为客户提供服务,就能够缔造更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联想与IBM合作,明确各自比较优势,新联想发挥品牌、规模、效果三个方面的协同效应和长期优势。联想完全消化IBM全球PC业务的时间可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双方的组织架构、职能平台,以及供应链的整合。在这个阶段内,联想希望完成双方业务的共同采购,但市场与销售均都保持各自独立性。这一阶段计划用12到18个月完成。第二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之后,联想集团开始整合旗下两大品牌的产品、销售队伍、渠道,以及研发。这个阶段尽数涵盖了外界及IBM与联想两大品牌合作伙伴关心的问题。第三阶段:拓展。联想集团要开始以新公司的名义推出新产品,拓展新业务。

预计,完全消化IBM全球PC业务要用5年时间完成。与IBM携手攻略世界PC市场,这是联想长期以来国际化运筹的必然结果,为联想集团走向世界提供一个极好机会。

联想外向型国际化面临的问题

新联想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管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化的磨合。作为一家拥有本土化优势的联想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熟门熟路,但兼并了IBM这样一个规则和文化理念完全不同的部门,能否迅速融合成为新公司运行状况是否良好的关键。但我们相信对于企业本身的文化,从求实进取,诚信创新,实际是差不多的。

联想缺乏国际经验,在世界PC市场的知名度还有所欠缺。

如何维持同IBM客户的良好关系将成为联想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IBM的客户,IBM的合作伙伴,其实对于新联想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联想直接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保持IBM原有的客户——IBM品牌还在,但是背后运作的是联想,IBM欧美市场上原有的客户能否信任这样知名度不高的公司呢?

海外市场渠道问题。IBM是一个技术领先的公司。联想在国内一般是以渠道见长,那么,联想如何在海外构建自己的渠道和供应链?联想收购IBMPC部后,IBM的竞争对手却在觊觎IBM的市场份额,那么联想和IBM如何应对?联想如何兼容IBM原有的渠道?

联想的技术形象问题。相信对客户来说,他们更为看重产品的质量控制、特点和功能,因此如果未来的IBM品牌产品和以前一样,消费者仍然会选择它。但联想在国内以产品应用层面的创新见长,在应用层面的创新并不是本质上的技术创新,无法从根本上塑造联想的技术形象。IBM的技术领先形象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

业务的整合及如何提高利润增长率问题。联想尽管目前以27%的市场份额垄断着中国的PC市场,但是公司进军服务器和服务领域的愿望始终未能如愿以偿。而且,由于戴尔等国际品牌的冲击,联想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也有所下滑。从全球市场看,根据Gartner公布的最新数据,联想在全球PC市场只占2%的份额,排在第九位。联想即使收购了IBM的PC业务,与前两名(戴尔、惠普)也还有很大差距,目前联想只有3%的营收来自于中国以外的地区,其中主要是东南亚地区。联想何谈“完全控制亚太甚至全球大半PC市场”?

成本问题。无论是全球PC市场,还是国内PC市场,利润率都在不断萎缩。2006年全球PC用户升级换代的周期将会结束,届时PC厂商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努力优化供应链效率,提升服务水平,降低产品价格。联想与IBM合作之初,双方的运营效率仍无法与竞争对手戴尔的直销模式相提并论。在成本结构方面,联想距离戴尔等国际巨头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联想最新一个季度的库存周期为22.7天,而戴尔中国部门的库存周期仅为4天。由于PC组件的价格下调速度很快,因此对于PC厂商而言缩短库存周期至关重要。

面对全球PC产业即将到来的低迷时期,IBM和惠普都要退出PC市场,联想在这个时候向国际市场扩张,一不小心,就很可能陷于进退维谷的两难困境:国际市场受阻,国内市场失守。降低成本是当前PC生存最重要的,大的跨国公司为降低成本,往往是收购发展中国家的公司。而联想反其道而行之,增加成本是必然的。

联想的未来发展

外向发展战略范文篇8

本文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上,除了立足于赶超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或进口替代战略以外,还有一种更为成功的经济发展道路,即比较优势战略,这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实现经济成功的核心所在。比较优势战略使得经济发展在每个阶段上都能发挥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从而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并提升资源禀赋的结构。文章指出,实行比较优势战略要求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发挥政府维护市场竞争性和规则性的经济职能,并特别表现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比较优势战略与金融危机没有必然联系,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防范和抵御金融危机的作用。

在经济上赶超先进国家,几乎是所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热切愿望。然而,几乎所有实行赶超战略的经济,大都陷入诸如日益加深的城乡贫困化、旷日持久的高通货膨胀以及积重难返的经济结构失衡的困境之中。如果这种赶超战略是惟一的选择,我们又没有发现任何采取其他战略成功地实现赶超发达经济的事例,则还不能说赶超战略失败了,只能说这种战略的推行和结果是无法回避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些没有采取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反而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明星。第一个成功的事例发生在日本,紧随其后的是地处东亚的韩国、新加坡、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在过去数十年,这些经济以与其他发展中经济相同的起点,实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绩效,成为世界经济中高速、持续经济增长的典型,被誉为"东亚奇迹"(世界银行,1995年)。这些成功的发展事例,是否代表了一种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的不同之处何在,它对经济发展理论提供了哪些新的知识,以及当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这种发展战略是否还站得住脚,是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

一、对"东亚奇迹"的不同解释

与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一样,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起步的。特别是亚洲"四小龙"国家和地区,其工业化水平在50年代初期仍然很低,资本和外汇十分稀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00美元左右。但是,这些经济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持续、快速增长,并且随着资本、技术的积累,它们又逐步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成为新兴工业化经济,进入或接近发达经济的行列。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些经济中,高速增长还伴随着收入分配的相对均等、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一系列社会福利指标的提高。

关于日本、东亚"四小龙"何以能够成功地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从而达到赶超发达经济的目标,学术界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解释。有不少研究者的解释已经超出了经济范畴,以为这些经济的成功与经济因素无关。其中一种是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解释。例如,有人观察到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勤恳耐劳和奉行节俭的儒家文化是这些经济实现成功赶超的原因(例如金耀基,1987年)。如果事实真正如此,其他国家实现经济成功发展的机会就相当有限了,因为文化是不同的,而且难以在短期内发生变化。然而问题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长期以来就一直在儒家文化的濡染之下,但为什么它们并没有在16世纪、17世纪率先实现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此外,同样受到儒家文化影响的许多其他国家并没有实现同样的经济成功,而许许多多与儒家文化无缘的国家却更早地实现了经济现代化?〖注:如果要说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应该执天下之牛耳。但是,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历史表明,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她的经济发展绩效并未得益于这种文化传统。相反,有着类似的思想方法的文化极端主义者,却知耻于落后挨打的民族地位,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可见,用儒家文化解释不了"李约瑟之谜",也无法回答东亚奇迹产生之谜,正如这种解释本身就否定了用所谓"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对著名的"韦伯之疑"(Weber,1991)所作解释的有效性一样。〗

第二种解释是由一些从政治地理的角度观察问题的学者做出的。他们认为,由于长期的东西方冷战,美国和西方国家向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提供了大量的投资和援助,以期减弱社会主义阵营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同时美国也更加乐于向这些国家和地区转移知识、技术和开放市场(例如Haggard,1988,p.265;Woo,1991,p.45)。然而,当年卷入冷战的国家远不止这些实现成功赶超的经济,为什么成功者寥寥?按照这个逻辑,亚洲的菲律宾和大量拉丁美洲国家都应该在这个成功者的名单上;而恰恰是这些国家成为经济发展不成功的典型事例。可见,由于冷战的需要而形成的政治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充其量可以视为促进成功的经济发展的辅助性因素,而远非决定性因素。

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东亚成功原因,吸引了许多经济学家的兴趣,并提供了各种不同的假说。我们可以将这种种观点归纳为三类。提出第一种假说的学派以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为代表(参见WorldBank,1993;James,et.al,1987)。他们认为这些经济的成功是由于实行了自由市场经济,价格扭曲较少,资源配置得当且效率高。但这种解释过于理想化了,因而远远不能令严肃的观察者满意。因为人们同时很容易观察到,事实上,这些经济同样存在着明显的政府干预,竞争障碍乃至价格扭曲和贸易保护也是存在的。例如,台湾省、韩国和日本都曾经积极地采用了进口限额和许可证、信贷补贴、税收优惠、公共所有制等等手段,以培育和保护其幼稚产业。

与此恰好相反,以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AliceAmsden(1989)和英国经济学家RobertWade(1990)为代表的另一学派提供的解释是,这些经济的成功是由于政府有意识地扭曲价格、限制市场的作用、利用产业政策来扶持某些关键性的战略产业。诚然,这些干预的确存在,可是,许许多多存在着经济干预和扭曲价格的经济,却往往成为经济发展最不成功的例子。许多推行赶超战略的国家,就以其发展经验表明这种理论假说缺乏说服力。

第三种假说把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的成功归结为这些国家实行了外向型发展政策。由于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需要介入国际竞争,所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必须具备竞争力,从而必须是有效率的(Krueger,1992)。因此,这种观点认为,国际贸易对于经济发展的成功是至为关键的。然而,需要质疑的是,经济的外向型究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还是导致经济发展的原因?如果是后者,完全可以不惜代价地人为推行出口鼓励型的发展政策,提高贸易在经济中的比重,以便达到经济发展的目标。实际上,那些推行赶超战略的国家,也经常把鼓励出口作为其赶超的一个手段。但由于采取的是扭曲价格和汇率以及直接补贴的办法鼓励出口,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资源配置的失误,经济仍然陷入重重困境。最近一些经济研究也发现出口比重和一个经济总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没有显著的关

二、一种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

任何一种有效的理论,一方面需要在逻辑上具有内部的一致性,另一方面需要在经验检验中站得住脚。上述关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成功地实现经济赶超的解释,无疑都触及事物现象本身的某个方面,但都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因而相互之间是矛盾的,而且各自的解释力都在这种矛盾中彼此抵消了。因此,我们所要提出的理论解释应该是一种能够包容上述假说的。

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发展经验来看,它们的经济发展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与赶超战略截然不同的特点就是,它们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上,都能够发挥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而不是脱离比较优势进行赶超。表1表明,这些经济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由于不同的比较优势,形成的主导产业也不一样。一个共同的规律是,随着经济发展、资本积累、人均资本拥有量提高,资源禀赋结构得以提升,主导产业从劳动密集型逐渐转变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乃至信息密集型上面。

资料来源:Ito,Takatoshi,"JapaneseEconomicDevelopment:AreItsFeaturesIdiosyncraticor

Universal?",paperpresentedattheⅪthCongressofInternationalEconomic

AssociationatTunis,December17-22,1995.无论是日本还是亚洲"四小龙",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没有明确地宣布过它们实行怎样的发展战略。毋宁说,除了香港之外,这些经济在发展的早期,都曾经尝试推行进口替代政策或者说作为次级进口替代阶段的重化工业优先发展政策。如果照那样的道路走下去,我们今天也许没有机会讨论所谓的"东亚奇迹"了。但是,这些经济与其他发展中经济不同之处在于,由于这些经济感受到赶超战略的高成本和沉重代价,因而较早地放弃了与其比较优势相抵触的赶超战略,转而按照各自的资源禀赋条件,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增加了出口和经济的外向型程度,达到了比较优势的充分利用。虽然它们对这种发展战略从未明确表述,但是可以看出其特点是主导产业在发展过程的每一个阶?味甲裱司醚е兴档?nbsp;"比较优势原则",因此,我们称之为比较优势战略。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为什么能够不同于其他发展中经济,而在较早的阶段上放弃赶超战略呢?经济学家也尝试做出解释。而我们将这些经济与那些固守赶超战略的经济作比较时,会发现两者截然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人均自然资源占有水平很低,同时人口规模较小。赶超战略是一种效率很低、浪费很大的发展道路,一个经济能够在多久的时期持续推行赶超战略,通常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是人均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自然资源可供无偿开发的程度,决定了一个经济在低效率的发展战略下得以延续的时间长短。第二是人口的规模。人口规模的大小决定了对资源浪费的人均负担程度,相对小的人口规模就无法维持长期的资源浪费。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由于经济规模太小、人均拥有的自然资源太少,在发展的早期,政府每次想要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时,马上就遇到财政赤字增大、外贸收支不平衡、通货膨胀过高的难题,因而无法坚持下去,只好放弃政府的积极干预,而由企业自由选择。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个目标,在选择技术和产业时,就必须以充分利用经济中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为出发点。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遵循比较优势发展经济,是在政府放弃了赶超战略后企业自发选择的结果。可见,它们都没有把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作为一种主动的政策选择。但是,既然它们成功的经验表明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可以快速地发展经济,作为后来者,就应该以此作为替代传统赶超战略的一种主动的战略选择。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赶超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之间的一个最重要的差别。无论是早期重商主义者、德国的历史学派经济学、以及"霍夫曼定律",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传统发展经济学中五花八门的发展战略的倡导者,以及推行形形色色赶超战略的实践者〖注:80年代世界银行邀请那些曾经以某种发展理论和政策而著称一时的经济学家以及一些评论家,回顾了他们理论的实施效果,后来形成文集(迈耶等,1988年)。〗,都把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差异看做是发达经济与落后经济之间的根本差别。于是,发展经济学文献中的"大推进理论"或"中心-理论",实践中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或进口替代战略,都把提升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视为经济发展和赶超发达经济的同义语〖注:"发展不可避免的先决条件就是工业化"(普雷维什语,见伊特韦尔等,1992年,第1001页),而"重工业的发展就是工业化的同义语"(尼赫鲁语,见孙培均主编,1991年,第51页)就是最典型的一些说法。〗。为了提升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这些国家或地区高度动员有限的资源,人为地扶持一两个资本密集型的产业。

问题在于,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升级,都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生变量,即它们仅仅是发展的结果,或者说是一个经济中资源禀赋结构变化的结果。资源禀赋结构是指一个经济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自然资源通常是给定的;劳动力增加的速度取决于人口的增长率,国家之间并无巨大的差异,一般在1%-3%之间;所以,惟一可以有巨大的增长差异的资源是资本。有的国家可以达到年平均20%-30%的资本积累速度,而有的国家仅能达到10%甚至更低的年平均资本积累率。如果这种差异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譬如说一个世纪,将会产生巨大的不同。因此,当我们讨论资源禀赋结构的提升时,事实上是指资本相对丰裕程度的提高。

在发展的早期阶段或当今的发展中国家,资源结构的特征是资本的严重缺乏。在通过扭曲要素价格和其他经济管制人为推行重工业化的情况下,所能做到的也仅仅是把有限的资本倾斜地配置到几个产业上,与此同时必须压抑其他产业的发展。由此必然产生的几个问题是:

第一,以牺牲经济整体进步为代价的少数产业的赶超,不足以支持资源结构的升级或总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受保护产业没有竞争力,利润低,经济剩余少;受压抑产业没有资本,也难以形成有效的生产力,因此也提供不了足够的资本积累。在这种状况下,资源结构的升级最终只能落空。前苏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国家用强制性计划手段动员资源,使其军事工业和空间技术产业得到高度发展,在冷战期间堪与超级大国美国媲美,其工业产值与发达经济比较也不算低,但在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衡量的综合国力和资源结构水平上,前苏联与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差距并未缩小。更重要的是,前苏联在民生工业上极端落后,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第二,赶超战略所扶持的产业部门,由于不符合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只好完全依赖于扭曲价格和国家保护政策才得以生存。在缺乏竞争的条件下,它们固然可以成长起来,并在统计意义上改变国家的产业结构状况,但这些产业必然是缺乏效率的,毫无竞争能力可言。中国在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特别是那些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国有企业所面临的窘境就证明了这一点。第三,在赶超战略下,违背比较优势所形成的畸形产业结构与劳动力丰富的资源结构形成矛盾。这种偏斜的产业结构大大抑制了对劳动力的吸收,形成资源利用的二元性质,使广大人民不能均等地分享经济发展的好处,相当大规模的人口处于贫困之中。第四,赶超战略着眼于在前沿上赶超与发达经济之间的技术差距。然而,既然不能改变资源结构,某些产业资本密集程度的提高,必然降低其他产业的资本密集程度,也就不能在整体上缩小与发达经济在资本和技术水平上的差距

由此可见,经济发展的真实涵义不是几个重工业产业鹤立鸡群式的增长,而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具体来说,对于一个处于落后地位的经济来说,所要寻求的发展应该是资源结构的提升或人均资本占有量的增加,产业结构的升级、技术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差距只是这个过程的自然结果。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由于人均自然资源和人口规模的制约,对这种牺牲大部分产业而集中扶持少数产业的做法所带来的巨大代价承受力较低,所以较早地放弃了赶超战略。企业从利用其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出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反而使资源禀赋结构的提升速度加快;作为其人均资本拥有水平提高的结果,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得以更快地升级(表1),最终进入发达经济的行列。实际上,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的原则,不仅适用于劳动力相对丰富的经济,对于那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也同样适用〖注:以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发展绩效与拉丁美洲的阿根廷、乌拉圭等国相比较,是十分有说服力的。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由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随后的经济发展中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并不高,但却跻身于发达国家的行列;而不顾自身资源比较优势、推行赶超战略的阿根廷和乌拉圭却从当时的发达国家行列倒退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地位,虽然拥有更高的制造业比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却大大低于前两个国家。〗。

三、比较优势战略与资源禀赋结构的提升

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要改变资源结构,即增加资本在资源禀赋中的相对丰富程度。资本来自于积累,而社会资本的积累水平取决于经济剩余的规模,后者又依赖于生产活动的绩效和特点。如果一个经济的产业和技术结构能充分利用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那么这个经济的生产成本就会低,竞争能力就会强,创造的社会剩余也就会多,积累的量也就会大。我们可以把一个社会中的生产性活动分为社会生产性活动和私人生产性活动,社会生产性活动可以增加整个社会可用的产品或服务总量,而私人生产性活动虽能增加个人的收益,但有时未必能增加社会的产品和服务总量。寻租行为是造成私人的生产性活动与社会的生产性活动不一致的一个主要原因。例如,如果政府可以利用权力设定一项生产限额,就会使该产品的国内生产者获得更高的利润。因而,相关的生产者就会采取各种手段去说服政府官员设定和执行这个生产限额。这类寻租活动消耗社会资源增加个人收益,但并不增加社会产出,因而是有益于私人的活动而对社会有害。如果每个人的私人生产性活动同时也是社会生产性活动,社会产出就会较多,可供积累的剩余也会较多。我们将论证如果一个经济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私人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的生产活动将会取得一致。

除此之外,积累的水平还决定于储蓄倾向,在同样的经济剩余水平下,储蓄倾向越高,社会资本的增加就会越多,资源禀赋结构的升级也就越快。一个发展中经济若能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储蓄倾向也会较高。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也强调资本积累,甚至把储蓄率和投资率的作用强调到决定一切的地步(Harrold,1939,p.1433;Domar,1946,pp.137-147;Solow,1988)。但是,最重要的增长理论没有提出的问题在于:怎样增加社会剩余总量及怎样才能使所有的生产活动从社会的角度看是生产性的、竞争性的,以及如何才能提高储蓄率。

从理论上看,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发挥其比较优势呢?根据赫克歇尔-俄林模型(Ohlin,1968),如果一个国家劳动资源相对丰裕,该国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这个国家遵循比较优势,发展轻工业即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由于生产过程使用较多的廉价的劳动力,减少使用昂贵的资本,其产品相对来说成本就比较低,因而具有竞争力,利润从而可以作为资本积累的量也就较大。

外向发展战略范文篇9

一、加大国(境)外培训力度,建立相对稳定的境外培训基地。要结合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领导人才的需求,今后几年要把干部国(境)外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内容加以规划和落实。

1、在培训对象上,要把急需人才的培训和远线人才的培养储备结合起来,重点突出紧缺人才、专门人才和后续人才的培训。要以“入世”为契机,抓紧培养熟悉外向型经济、熟悉国际经济运作及其规则、熟练掌握外语等紧缺人才,为我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抓紧做好科技、法律、环保、教育、卫生、农业等部门拔尖人才的培训,培养一定批量的专门人才;开展前置性的培训,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综合素质较好、知识层次较高、年纪较轻、发展潜力大的年轻处科级干部,委托高校强化语言和经济知识的培训,经考试合格,选送到境外培训3-6个月,为南京发展储备外向型经济及精通外语的领导人才。

2、在培训内容上,要把综合知识培训和各类专门知识培训结合起来,重点开展各类专门知识的培训。在选题上侧重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现代企业发展与管理、国际商法、金融证券、中介服务等内容,尤其是对我市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中亟需解决的课题要给予重点关注。在继续办好综合经济知识培训班的同时,从明年开始,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并会同市有关部门研究确定可行的培训专题,举办各种专题培训。重点专题是: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现代企业发展战略、城市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法律与仲裁公证、金融投资与资本市场运作、信息技术、农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化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国外教育卫生发展状况等。要积极研究和探索干部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教育培训。

3、在培训的形式上,把长期专门培训和短期速成培训结合起来,以短期速成培训为主。短期培训时间一般安排三周左右,侧重于某个专题的考察研讨。中长期专门培训时间一般安排8-12周。也应探索开展半年至一年的培训。今后每年举办1-2个中长期培训班,2-3个专题培训班。

4、切实保证培训经费的投入。根据每年市干部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拟订的下年度国外培训经费预算,由市财政划拨固定专项经费,经费额度不低于400万元人民币。与此同时,随着办班规模的扩大和市财政收入的增长,适时增加市财政的经费投入。本着节省的原则,国外培训应充分挖潜,精打细算,力争少花钱,多办事,以发挥境外培训的最大效益。

5、要积极创造条件,培育、建立相对稳定的境外培训基地。除继续开展在美国的经济研讨班外,还要开辟在欧洲、澳洲、东南亚等地的培训基地。今年要做好新西兰、澳大利亚培训基地的建设工作。

二、开展各类专题培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根据全市“十五”经济和社会发展“四大发展战略”对干部教育培训的要求,确立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构架、新的办法和载体,充分发挥“三个基地”的作用,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抓好干部培训。

1、加强干部新知识特别是WTO知识的强化培训。要从今年四季度开始到明年,对全市处级以上、企业(含合资企业)中层以上干部进行WTO专题知识的轮训。每期培训2-3天,采取集中脱产培训的方式。根据培训对象和需求,培训内容和专题各有侧重。在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上,市委组织部负责培训市管领导干部,市人事局等部门负责培训市级机关处级干部,市经委、外经委等负责培训企业干部。各区、县参照市里的做法,自行组织培训。要适时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开设高层次专题讲座。

2、分层分级举办各类专题班,特别是加强有关专门人才的培训。要根据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和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有针对性地举办外向型经济、外语、城建、法律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内容的专题培训班。同时加强对女干部、党外干部的培训。

3、加强区县干部的培训。要大力培养区县干部外向型经济意识和经济运作本领,开展各种形式的针对性培训。重点在区县中层正职班加大此方面内容。另外分门别类有计划地开展区县部门领导干部及乡镇领导干部的专题培训。

外向发展战略范文篇10

关键词:国际战略联盟外向型国际化比较优势

北京时间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在北京正式宣布,以总价12.5亿美元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其中包括台式机业务和笔记本业务。具体而言,联想集团付出的12.5亿美元包括6.5亿美元现金和6亿美元的联想股票构成,中方股东、联想控股将拥有联想集团45%左右的股份,IBM公司将拥有18.5%左右的股份。同时联想集团宣布了高层的变更调整,IBM高级副总裁史蒂芬·沃德将出任联想集团新CEO,杨元庆则改任公司董事长。

联系此前的2004年3月26日,联想与国际奥委会签约,签约仪式主题为:让世界联想中国。联想正式成为国际奥委会第6期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简称:TOP)。联想的国际化征程早已开始,这次收购实际上是中美两家IT厂商的战略合作行为,联想借“国际战略联盟”将由内向型国际化转向走外向型国际化之路。

联想的国际化发展之路

联想从成立至今已跨越两个台阶:20世纪90年代前,联想主要是一家贸易型的企业,生存是主要的目的;之后十多年是第二个台阶,是发展自有品牌的阶段。经过20年的发展,联想在计算机行业已经稳居亚洲第一,在中国市场称雄,未来的空间是全球市场,参与全球竞争。

2001年,联想提出了“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的企业远景。2002年12月,联想技术创新大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此次大会除却对联想的“技术意义”外,更多应考虑“关联应用技术战略”是一个宏伟的规划,前端、后台、社会信息服务无所不包——如果把规划变为现实,联想必须具备跨国品牌影响力、市场营销能力超一流,而不能以本土为主要市场区域。2003年4月,联想正式启动新英文标识(由Legend变为Lenovo),继续为国际化做准备。2004年3月26日,联想付出不菲的代价正式跻身于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简称:TOP)——希望利用奥运会的资源来率先实现品牌影响的国际化。尽管参加TOP计划能提升品牌知名度,但品牌知名度任何时候都不能等同于优异的业绩。联想若希望TOP计划真正有益于其国际化业绩,便必须投入大量资源,用于品牌推广、渠道建设、产品营销以及消费者教育。联想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未来3-5年,销售额中有25%-30%来自海外。试想一下,联想如何才能利用短短四年时间在全球范围内完成这样的“伟业”?所以,以收购降低资源注入、同时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这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联想的选择。也就有了这次的联想收购IBM。

联想借力“国际战略联盟”走外向型国际化

联想于2004年年初进行了大的改组。面向大客户开始应用直销的商业模式,而这正是戴尔赖以成名的法宝。联想还放弃了两年前制定的走多种经营之路的战略方针,集中全力发展核心业务——PC业务。联想集团近3年来实施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屡遭挫折,“信息化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虽经多年努力但效果并不理想。2003年在报告弱于预期的业绩后,联想集团宣布重新将重点转回到其核心的电脑业务上。目前,虽然联想已是国内PC的第一品牌,但在国际市场上仍缺乏有力影响,迫切需要一个新的突破,以实现其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其实,国际化始终是联想的一个目标,是联想的战略目标。从2001年提出这个目标、2002年的技术创新大会、2003年4月8日联想启用新的名字、2008年联想赞助奥运,成为奥运的赞助商,直至这次联想收购IBM,这些都是为联想国际化开出的战术措施,都成为这个战略行动的组成部分。这次收购是联想和IBM的一次历史性的强有力的战略结合。联想看好的是IBM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优秀的技术、管理资源。

现代营销告诉我们,企业欲在竞争中确保其生存,并积极地开拓市场,最好的途径乃是寻求某种竞争的新模式,以实现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的目标。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上,以往所奉行的视竞争者为仇敌、彼此互不相让的竞争原则已成为陈旧的经营观念而逐渐为人们所抛弃。国际战略联盟正是一种兼有竞争与合作功能的新型市场营销组织。

比较此次交易前后联想股权结构图,可以说这次交易是收购,也可以说是并购,甚至可以说是合资,但从联想收购IBMPC部后的规划的“三步走”(即第一步,联想将在采购、制造方面进行和IBM的合作;第二阶段,进行市场和销售的整合;到第三阶段,进入到对方都没有的领域里去。)看,联想与IBM的合作更像是国际战略联盟。又称跨国战略联盟或战略经营联盟,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中的两个或更多的企业,为实现某一战略目标而建立起的合作性的利益共同体。

联想借“国际战略联盟”将由内向型国际化转向走外向型国际化之路。

联想打造比较优势进行外向型国际化

实施国际战略联盟,要求企业在同竞争对手的实力比较中,具有独特的经营要素上的优势,不管是产品优势、市场优势还是技术优势、管理优势或服务优势,“联想”只要能运用自身所具有的这些优势来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才能在相互竞争中显示其真实价值,最终达到改变与其他竞争对手的相对实力并取得对竞争者的明确优势。“联想”实施国际战略联盟,本质上与它的长期规划相一致,即服务于企业自身长期战略目标。

IBM是一个技术领先的公司。IBM的客户,IBM的合作伙伴,多集中在一些比较高端的客户和产品市场上,跟联想现在比较多的中低端消费者客户非常互补。联想在国内是以渠道见长,即联想在中国市场上拥有客户和完善的市场销售体系,而IBM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极高的PC销售网;联想是全球PC消费的先驱,在销售服务方面有独到的经验,而IBM在商务领域向来享有高品质的服务;联想有强大的台式电脑设计能力,而IBM在电脑笔记本上拥有出色的成绩。联想利用拥有的领先PC技术,收购IBM的PC部门有利于联想吸引国际和国内市场的高端企业用户,而这正是联想近年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所以联想认为:“收购IBM的PC部门将对于联想的扩张战略产生积极的影响。”联想重塑PC主业,并加速国际化,收购IBM的PC业务是一条捷径,是迅速进入世界顶级PC厂商之列的理想之举。联想有自己非常强的制造能力加上IBM的服务优势,新的联想集团能够一天24小时连轴转的为客户提供服务,就能够缔造更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联想与IBM合作,明确各自比较优势,新联想发挥品牌、规模、效果三个方面的协同效应和长期优势。联想完全消化IBM全球PC业务的时间可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双方的组织架构、职能平台,以及供应链的整合。在这个阶段内,联想希望完成双方业务的共同采购,但市场与销售均都保持各自独立性。这一阶段计划用12到18个月完成。第二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之后,联想集团开始整合旗下两大品牌的产品、销售队伍、渠道,以及研发。这个阶段尽数涵盖了外界及IBM与联想两大品牌合作伙伴关心的问题。第三阶段:拓展。联想集团要开始以新公司的名义推出新产品,拓展新业务。

预计,完全消化IBM全球PC业务要用5年时间完成。与IBM携手攻略世界PC市场,这是联想长期以来国际化运筹的必然结果,为联想集团走向世界提供一个极好机会。

联想外向型国际化面临的问题

新联想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管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化的磨合。作为一家拥有本土化优势的联想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熟门熟路,但兼并了IBM这样一个规则和文化理念完全不同的部门,能否迅速融合成为新公司运行状况是否良好的关键。但我们相信对于企业本身的文化,从求实进取,诚信创新,实际是差不多的。

联想缺乏国际经验,在世界PC市场的知名度还有所欠缺。

如何维持同IBM客户的良好关系将成为联想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IBM的客户,IBM的合作伙伴,其实对于新联想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联想直接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保持IBM原有的客户——IBM品牌还在,但是背后运作的是联想,IBM欧美市场上原有的客户能否信任这样知名度不高的公司呢?

海外市场渠道问题。IBM是一个技术领先的公司。联想在国内一般是以渠道见长,那么,联想如何在海外构建自己的渠道和供应链?联想收购IBMPC部后,IBM的竞争对手却在觊觎IBM的市场份额,那么联想和IBM如何应对?联想如何兼容IBM原有的渠道?

联想的技术形象问题。相信对客户来说,他们更为看重产品的质量控制、特点和功能,因此如果未来的IBM品牌产品和以前一样,消费者仍然会选择它。但联想在国内以产品应用层面的创新见长,在应用层面的创新并不是本质上的技术创新,无法从根本上塑造联想的技术形象。IBM的技术领先形象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

业务的整合及如何提高利润增长率问题。联想尽管目前以27%的市场份额垄断着中国的PC市场,但是公司进军服务器和服务领域的愿望始终未能如愿以偿。而且,由于戴尔等国际品牌的冲击,联想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也有所下滑。从全球市场看,根据Gartner公布的最新数据,联想在全球PC市场只占2%的份额,排在第九位。联想即使收购了IBM的PC业务,与前两名(戴尔、惠普)也还有很大差距,目前联想只有3%的营收来自于中国以外的地区,其中主要是东南亚地区。联想何谈“完全控制亚太甚至全球大半PC市场”?

成本问题。无论是全球PC市场,还是国内PC市场,利润率都在不断萎缩。2006年全球PC用户升级换代的周期将会结束,届时PC厂商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努力优化供应链效率,提升服务水平,降低产品价格。联想与IBM合作之初,双方的运营效率仍无法与竞争对手戴尔的直销模式相提并论。在成本结构方面,联想距离戴尔等国际巨头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联想最新一个季度的库存周期为22.7天,而戴尔中国部门的库存周期仅为4天。由于PC组件的价格下调速度很快,因此对于PC厂商而言缩短库存周期至关重要。

面对全球PC产业即将到来的低迷时期,IBM和惠普都要退出PC市场,联想在这个时候向国际市场扩张,一不小心,就很可能陷于进退维谷的两难困境:国际市场受阻,国内市场失守。降低成本是当前PC生存最重要的,大的跨国公司为降低成本,往往是收购发展中国家的公司。而联想反其道而行之,增加成本是必然的。

联想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