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07:42:06

外向范文篇1

有了这些基本认识后,我们可以开始进入荣格的性格学了!

他假定一个“快乐的欲望“,作为自己的性格学基础,但是用法和佛洛依德不同,荣格把它解释成“心的能源”。心的能源,并不是心的“力”,而是心的过程的“强度”。

“快乐的欲望”的展现于外,称为“外向”;展现于内,称为“内向”。外向成为一种习性时,称为“外向型“;内向成为一种习性时,称为“内向型”。两者的区别,在于对客体的态度。外向型的人对客体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内向型的人对客体表现出消极的态度。

两者的差异很大,对此也十分明显,不是心理学专家也能辨认出来。

一方是缩在自己的壳甲虫,别人完全摸不清他的思绪,有时变得胆小如鼠(内向型),另一方则完全相反,开放、爽朗、很好相处,乐于助人也不拒绝别人的帮助(外向型)。但这并不是两个毫无关联的个例,而是两个典型的“根本态度”。

外向型的人,配合客体而思考、感觉、行动。关心,完全用在客体,以客体为优先。所以,这种人容易受客体的影响制约。反之,内向型的人并不关心客体,以主体为优先。仔细观察这种人的思考、行动、感觉、行动,会发现所有的动机都来自主体,客体只有副次价值。

就举一个和外国人交往的例子。外向型的人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外国人很感兴趣,进而模仿吸收,严重时甚至失去自我。内向型的人则是借着交往,反省自己的生活方式、对事物的看法和感受等等,检讨国人的优缺点,如果有什么改变,一定是让自己更好。

外向型的人对环境中的人物和事物,反应积极关心外界,容易受外界影响,也能影响外界。对生的或新的环境也不畏缩,和大家维持良好的关系。

内向型的人对环境中的人物和事物,反应消极。凭内心的主观因素做决定,不容易受外界影响。不关心外界,不喜欢受外界影响,也不愿意影响外界,因此变得团锁而缺乏社交活动,多半倾向自我反省。

一般对外向型的评论是“经常消耗自己,把自己推展到万物之中”,对内向型的评论是“躲避外界的要求的,昼不为客体耗费能源,反为自己建立强力安全护围”。这两个根本态度,是对环境的典型“适应方法”。

但是,荣格并非把个人归属于这两类,甚至认为一个人的人格中并存着两类倾向,只是平常其中的某一类占优势,成为有意识的态度。居于劣势的不被意识,列入“个人的无意识”。外向型人,“自我”为外向,“个人的无意识”为内向。内向型的人,“自我”为内向,“个人的无意识”为外向。

对周围的人设防线,态度冷漠,这种人一看就知道是内向型的人,本人也这么认为。但是,在内心深处也可能隐藏着他人和本人都不知道的热情。平日沉默不爱多活、出风头的人,有一天可能会突然尖锐的提出质问,侃侃发表自己的信念。

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两面性。

外向范文篇2

决定国际矿产资源价格主要因素有两个:国家间资源供求关系因素和资源计价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因素。

资源供求关系因素是指:在自由市场中,一方面,随着对资源需求量的增加,资源价格会逐步走高。反之,其价格逐步走低。随着对资源需求量的减少,资源价格会逐步走低。反之,其价格逐步走高。另一方面,随着资源价格上升,资源需求量会逐步减少,会随着价格下降而增加。随着资源价格的上升,资源供给量会逐步增加,会随着价格下降而减少。根据以上两面的机制,在自由市场上,由于资源价格要变动到其均衡水平,所以过剩和短缺都是暂时的。供求定律是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新的平衡。而影响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因素往往很多很复杂。

资源计价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因素:在自由市场中,一方面,资源计价货币如果对其他货币出现贬值,那么,以此计价的资源价格会逐步上升,反之,以此计价的资源价格会逐步降低。另一方面,随着资源价格的逐步上升,对资源需求量会下降,资源需求量下降又会使资源价格走低,资源价格走低,反映到资源计价货币上,说明此货币会逐步走强,反之,资源价格走高,资源计价货币走弱。因此,在自由市场中,资源计价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也会在动态中寻求平衡,影响汇率走势的因素也是很多很复杂的。

2.国际资源价格走势分析

进入本世纪以来,全球矿产资源类产品价格出现了强劲上涨,呈现出长达近10年的商品牛市行情。国际市场中铁矿石、石油、煤炭、铜等资源价格普遍比2001年上涨了3倍之多,其根本原因不外乎两个,一个是资源供求因素,譬如,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对资源的大量需求;二是资源计价货币美元的持续贬值。还有建立在以上两个因素之上的国际投资资本的推波助澜等非根本因素。

今后的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走势还将取决于上述根本因素的变化趋势。如果支持资源价格上涨的因素继续存在,资源价格的趋势将保持不变;如果支持资源价格上涨因素逐步改变,那么资源价格的趋势将会发生改变。目前,将促使矿产资源价格行情出现深幅调整的有以下因素。

1.世界经济增长同步进入调整期。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美国次贷危机的负面效应向全球扩散,并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预计2008年、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低于3%,进入衰退的几率为25%。发达国家经济危机导致其消费不振,使得以出口贸易为主的对矿产资源需求巨大的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逐步下滑,将导致国际矿产资源价格下跌。另外,人民币持续坚挺,消弱了以出口贸易为主的中国的国际竞争力,由此放缓中国经济增长,导致对矿产资源需求量减少,也将使国际资源价格下跌。

2.矿产资源需求量巨大的中国开始着手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中国对矿产资源一直实行价格管制,使得矿产资源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随着中国对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矿产资源价格将逐步反映出资矿产源稀缺程度和环境稀缺程,那么,中国资源价格将会稳步上升,直接导致中国国内资源需求量降低,将促使国际资源价格走低。

3.美国次贷危机向第二轮深层次蔓延,预示美元贬值触底为时不远。在近一年内,美元贬值将出现见底行情,从而导致美元出现升值预期,将进一步导致以美元计价的矿产资源价格出现直接下跌。随着美元出现升值预期,国际投机资金投资方向转变,会加剧国际矿产资源价格的下跌幅度,国际矿产资源价格泡沫的破灭也将随之而来。

由此可见,目前支持国际矿产资源价格强劲上涨10年的因素正在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在短时间内有朝着相反方向变化的趋势。而目前国际矿产资源价格有可能正在筑顶,如果以上三个方面因素的变化出现实质转向,矿产资源价格筑顶成功,必然会出现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行情的深幅调整局面。

3.我国资源外向型战略发展机遇及采取措施

我国资源外向型战略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在贸易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全球资源要素为自身经济发展提供资源要素保证;二是资源产业要积极走出去,从根本上确保国外资源的供给。

通过上面的分析,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行情趋势在短时间内出现逆转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就是说,国际资源价格将结束10年的牛市,进入调整,这就为我国实施资源外向型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机遇。另外,人民币持续坚挺,也为我国实施资源外向型战略提供了内部动力。为了抓住资源外向型战略发展的机遇,需要我国提前积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快资源产业市场化改革步伐,建立反映资源稀缺和环境稀缺的国内资源价格形成机,为实现资源外向型战略提供强大的市场动力。

2.完善资源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体系,为实现资源外向型战略的资源企业提供良好法规环境。

外向范文篇3

一是与**市国民经济结构的整体结构相关联。改革开放以来,衡量和观察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得是否快,一般情况下主要看当地的经济成分如何。如果民营经济、外商投资占的比重很小,那该地区在整体上注定缺乏某种活力。同浙江、苏南等地民营经济在外贸、就业、GDP等各方面一枝独秀的状况截然不同,在**市的国民经济结构中,国有经济仍然是重头戏,其次是外商投资,私营经济比例最少。**年全市私营个体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4.9%,比全省平均低5.1个百分点;私营企业数、注册资金、从业人数均居全省最末位。全市这种国民经济结构注定了在**市出口总额中私营企业所占的份额很少。

二是与**市私营企业的发展相关联。**市私营企业不但总体规模小,而且单体规模也偏小。**年,全市注册资本过百万元的私营企业总数为278户,过千万元的私营企业为21户。但申报私营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型企业最低注册资本为300万元,流通型企业最低注册资本为500万元。这就决定了能够跨进此门槛的私营企业数本身就很少,其中涉外的私营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很多的涉外生产型企业只因资本不足,被拒门外。而已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的22家私营企业目前出口状况也不理想,其中20家是**年后才获权的,市场开拓起点晚,外贸人才严重缺乏,操作实际经验不足,直接导致其中约五分之一的企业没有出口实绩,自营出口多的也就在一二百万美元,少的只有几万美元,不少获权企业仍然靠专业外贸公司的。

三是与**市涉外私营企业缺乏品牌优势相关联。目前**市有部分涉外私营企业的产品已通过ISO9000、ISO1400国际体系认证,如**市太阳雨热水器有限公司、**太平洋石英有限公司等,但整体来看,涉外私企及产品缺乏品牌优势。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规矩”林立的国际市场中,品牌就是质量,质量就是核心竞争力,在品牌方面竞争不过别人,自然在外贸经营中也没有什么优势。**市品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认定的46个“**年度**名牌产品”中,私营企业产品约占到一半。但,江苏品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认定公布的439个“**年度江苏名牌产品”中,**市只有11个,其中私营企业产品只有1个,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的22家企业中没有一个产品能入围;全国名牌产品更是为零。

四是与涉外私企出口产品结构相关联。**市的涉外私营企业主要分布在一般制造、商贸流通等传统行业,出口产品地方特色比较明显,大多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发展水产品养殖加工、蔬菜种植加工、柳编、木材、水晶、硅资源等开发加工;而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比重较低。与苏南各市以IT产业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相比没有竞争优势,这与我市工业落后的大环境分不开。从私营出口情况来看,份额大的多集中在流通贸易型企业,生产型企业自营出口量不大。而一些本地优势资源(如硅资源)由于无序开发和竞争,导致产品价格下跌,市场秩序紊乱,使得本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丧失了效能优势。总体上看,**市涉外私企的出口产品比较“小”,产品档次、科技含量不高,出口价格较低,外贸出口总量自然很难做大。

五是与众多涉外私企与外资合作相关联。早期发展较好的涉外私营企业为了打开国际市场,寻求资金技术的合作,间接获得自营进出口通道,纷纷对外合资合作。**县太平洋石英制品有限公司在1995年、1997年(**年国家赋予私企进出口经营权)分别与香港金浩公司、中润公司合资建立了太平洋金浩石英制品有限公司和**中润石英制品有限公司,间接获得了产品进出口经营权,**年出口创汇140万美元。还有**福东正佑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富裕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原本发展势头良好的涉外私营企业已转化为合资企业或者成立了合资子公司。合资是涉外私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外寻求资金、技术和市场的有益合作,以取得发展突破的一种有效途径,本质上是壮大了私企的实力。但从目前外贸统计的角度讲,涉外私企创汇队伍中无疑少了一批精英。

发展到今天,**市已初步发展起来的涉外私企包括为专业贸易公司供贸和已取得进出口经营权的私企也已有上百家,作为企业自身在发展中如何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取得新一轮大发展;作为政府、工商联又如何在推动更多的涉外私企获得进出口自营权和更卓有成效地进军国际市场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首先,从企业来讲:

一方面涉外私企要充分发挥好自身的比较优势。一要发挥好成本上的优势,中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是以成本优势为主,**市处于苏北地区,水、电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相对于苏南都有着比较优势,而私营企业相对于国企又有成本的优势,因此涉外私企要厉行节约,在成本上首先保持住竞争优势。二要发挥好自主经营优势,私营企业产权清晰,经营自主,在投资、生产、经营和回报等要素的活化比较充分,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实现资源整合,以获得效益的最大化。三要发挥好机制上的优势,私营企业对市场反映敏感,经营机制比较灵活,船小好掉头的适应性较强,对客商的订单不拘一格,尤其在经营多品种、小批量、价格比较低廉的出口商品上优势明显。四要发挥好经营理念上的优势,私营企业是伴随市场经济成长起来的,生存扎根能力较强,更善于抓住机遇,在决策和经营上有着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

另一方面涉外私企要解决好自身发展中的问题。特别是已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起步晚,基础薄,要勇于正视自身的不足和缺陷,通过多渠道、多手段地加以尽快解决,充分利用好手中来之不易的进军国际市场的“钥匙”,更深入更广泛地开拓国际市场。

一是企业自身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包括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以及技术人员的各类专业、综合素质。素质的高低从根本上决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广度、深度和力度。涉外私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实力不强,缺少复合型人才,失去很多进入市场发展的机会,因而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减弱了融资能力等。**市相当一部分已获权私企之所以还没有出口实绩或出口额很小,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缺少国际市场开拓、外贸经营等专业人才。如**文峰木业有限公司,所生产的胶合板、细木工板等产品全部出口法国、德国、韩国、新加坡等地,**年出口总额达1217万元人民币,但厂地处于偏僻乡镇,难以招揽人才,虽有进出口经营权在手,却很难有效发挥其作用,导致自营出口只有3万美元,绝大多数还是靠委托。

二是技术创新能力亟待提高。虽然,涉外私营企业越来越重视依靠科技研发,努力把科技成果引进企业,如**县太平洋石英制品有限公司初步建成了具有国际一流设备、集产品研发和检测为一体的检测中心,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但就总体而言,由于资金困难,在购买专利产品、科技人员的引入、更新设备等方面还相对滞后。没有高新技术和人才作后盾,技术的创新、产品的更新永远跟不上市场竞争的步伐,要想打造出有竞争力的国际品牌也是空谈。因此,企业在高新技术和人才的引进上要舍得花“血本”,或者要善于借助外力,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如**县裕泰电光源有限公司长期与复旦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联合研发汽车用HID前照灯产品,拟与德国进行合资生产。

三是产品的品牌竞争力亟待提高。涉外私营企业在追求综合化、多元化、国际化经营之前,应该先在产品上下工夫,全力打造出有竞争力的国际品牌,品牌已日益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按照国际标准和通行做法,全面启动ISO9000质量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等认证。ISO9000族等各类质量认证已日益成为在国际贸易上需方对卖方的一种基本要求,也往往被工业发达国家作为贸易往来的技术壁垒,保护本国利益。开展质量认证已成为世界各国对产品和企业进行质量评价和监督的通则做法,是企业获得国际贸易通行证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多的涉外私营企业,已深有体会。目前,**市已有部分涉外私营企业率先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如**太平洋石英有限公司、**太阳雨热水器有限公司;**县裕泰电光源有限公司1996年通过了欧共体CE产品质量论证。更多的涉外私营企业正在积极筹备,如**华宇实业有限公司、赣榆县文峰木业有限公司等等。

四是经营管理的手段和策略亟待提高。涉外私营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新手地位,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偶然性,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还不强。由于受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手段单一,从事一般商品贸易居多,劳务输出、引进外资、海外投资形式少;单独经营多,与国外企业参股控股合作少;传统方式多,运用现代国际贸易方式如:网上交易,电子商务少。另外,对国际市场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缺少完整的战略、预警机制等问题都影响涉外私营企业的发展。如,**市丽港稀土实业有限公司,**年前的10年发展势头极好,生产的高纯氧化铈、碳酸稀土远销美国、日本、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为了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和生产规模,公司于**年在连云开发区投资上千万元兴建厂房和生产线,而在厂房建成后的近两年,市场行情发生了突变,稀土类产品价格严重下滑,加上固定资产的投入过于集中,流动资金的严重缺乏,管理上的不足更是雪上加霜,直接导致了该企业债务缠身、举步维艰。因此,企业管理上要努力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优化出资人、管理层和技术员工之间的关系,逐步实现管理的信息化、有效资源的整合优化。在企业文化上要深层次的挖掘内涵,全力打造企业团队作战本领;在市场风险上要逐渐建立预警机制,未雨绸缪,不断提高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在财务上要规范化,会计账务的年度审核正常化。

其次,从政府来讲:

一是要创造更好的融资环境和提供更多的资金补贴。目前**市的私营企业绝大多数还处于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而由于种种原因,企业又很难通过银行贷款来充实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使企业的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由市政府和人民银行组织的“银企联席会议”已为私企贷款逐渐打开了一条通道,**年上半年落实的私企项目42个、到位金额2.00亿元。如何更卓有成效地推动银企合作,如何帮助企业多渠道融资成为热点问题。此外,政府部门应当积极为涉外私企提供更多专项资金补贴支持,如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它的支持范围只限于拥有外贸权的企业,对于私营企业来讲拥有进出口权才能申请。而**市每年的计划都用不完,**年分配计划额为150万元,实际拨付只有100万元,其中获权私企实际拨付只有10万元。这就需政府部门联合工商联加大宣传和组织力度,在推动更多的涉外私企申报进出口自营权的同时,积极推动获权企业借助“国际开拓资金”积极实施ISO认证、出国参展等项目,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

二是要降低进出口权的申报门槛。目前我省对进出口权的申报要求对于私营企业特别对苏北的私营企业来讲,相对过高。广东、浙江、上海等地的门槛远远低于我市,上海浦东要求商贸企业注册资本100万元,生产企业50万元。青岛市更是有了突破性举措,全面放开了私营企业的外贸经营权,没有注册资本的最低限制,所有私营企业只需到有关部门进行备案登记,即可从事外贸进出口业务。(2003.8.28注:近日国家商务部再次调整进出口经营资格标准和核准程序,并将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于私营企业特别是苏北私营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带来新的机遇)。

三是要从政策上、舆论上对私企引进人才问题给予关注。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而私企人才严重缺乏随着私企的不断发展而日趋突出。可以说,私企特别是刚起步规模不大的私企,人才的贫乏并不亚于西部落后地区。政府要加大对私营企业的宣传力度,消除社会对私企的偏见,循序渐进地引导高校毕业生等有识之士到私营企业中就业,为私企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另一方面,做好对涉外私营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外销等专业人员的培训指导,充分利用好手中的“进出口经营权”,同时为没有自营权的涉外企业打好市场、人才基础,以应对入世三年后进出口外贸权的完全放开。否则,等外贸权完全放开之后才着手准备,本已慢人一拍将更会被远远抛到后面了。

四是要建立外贸预警机制,为企业提供信息支持。大多涉外私企因规模小、人才匮乏,还处于传统的工业生产阶段,甚至还有家庭作坊式的,如柳编手工织品,科技信息化水平低,不能及时了解国际经济信息动态,市场预测能力弱。政府职能部门要成立外贸预警机制,将重点涉外私企列为服务对象,帮助企业获取国际市场信息,分析比较优势,研究国际上不同区域市场的特点和进入的可行性,增强企业决策的科学化,降低市场风险。如,如何应对“非典”疫情之类的突袭。

五是要解决好出口退税延滞问题。近两年来,由于出口退税指标安排不足,我省出口退税严重滞后。截止今年5月底,全省累计已报未退税款254亿元,巨额的欠退税款不仅影响了出口企业正常出口业务的开展,也影响了一些企业及时申报退税的积极性。对于私企来说,周转资金上更是显得捉襟见肘,影响了出口后劲。这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还没有完全到位的表现,随着我国进入WTO,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政府应当转变职能,加大力度,为私企发展外向型经济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再次,从工商联来讲

工商联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的桥梁和纽带,政府管理非公经济的助手,又是非公经济发展的帮手,因此要积极为涉外私营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做好服务工作。

一是要着力搭建与企业家交流沟通和服务的新型平台,努力推动商会工作的国际化从而推动企业的国际化。积极引导涉外私营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升参与国际竞争的内在素质。推动涉外私企树立品牌意识,尽快启动ISO9000、ISO14000等体系的国际认证,在“思想意识”和“产品质量”上首先跟得上国际潮流,从容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

外向范文篇4

[关键词]资源战略价格

长达十年的美元贬值道路有可能在近期触底,从而走出美元反转走势,这样就为我国的资源外向型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发展机遇。

一、决定国际矿产资源价格的主要因素

决定国际矿产资源价格主要因素有两个:国家间资源供求关系因素和资源计价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因素。

资源供求关系因素是指:在自由市场中,一方面,随着对资源需求量的增加,资源价格会逐步走高。反之,其价格逐步走低。随着对资源需求量的减少,资源价格会逐步走低。反之,其价格逐步走高。另一方面,随着资源价格上升,资源需求量会逐步减少,会随着价格下降而增加。随着资源价格的上升,资源供给量会逐步增加,会随着价格下降而减少。根据以上两面的机制,在自由市场上,由于资源价格要变动到其均衡水平,所以过剩和短缺都是暂时的。供求定律是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新的平衡。而影响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因素往往很多很复杂。

资源计价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因素:在自由市场中,一方面,资源计价货币如果对其他货币出现贬值,那么,以此计价的资源价格会逐步上升,反之,以此计价的资源价格会逐步降低。另一方面,随着资源价格的逐步上升,对资源需求量会下降,资源需求量下降又会使资源价格走低,资源价格走低,反映到资源计价货币上,说明此货币会逐步走强,反之,资源价格走高,资源计价货币走弱。因此,在自由市场中,资源计价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也会在动态中寻求平衡,影响汇率走势的因素也是很多很复杂的。

二、国际资源价格走势分析

进入本世纪以来,全球矿产资源类产品价格出现了强劲上涨,呈现出长达近10年的商品牛市行情。国际市场中铁矿石、石油、煤炭、铜等资源价格普遍比2001年上涨了3倍之多,其根本原因不外乎两个,一个是资源供求因素,譬如,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对资源的大量需求;二是资源计价货币美元的持续贬值。还有建立在以上两个因素之上的国际投资资本的推波助澜等非根本因素。

今后的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走势还将取决于上述根本因素的变化趋势。如果支持资源价格上涨的因素继续存在,资源价格的趋势将保持不变;如果支持资源价格上涨因素逐步改变,那么资源价格的趋势将会发生改变。目前,将促使矿产资源价格行情出现深幅调整的有以下因素。

1.世界经济增长同步进入调整期。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美国次贷危机的负面效应向全球扩散,并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预计2008年、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低于3%,进入衰退的几率为25%。发达国家经济危机导致其消费不振,使得以出口贸易为主的对矿产资源需求巨大的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逐步下滑,将导致国际矿产资源价格下跌。另外,人民币持续坚挺,消弱了以出口贸易为主的中国的国际竞争力,由此放缓中国经济增长,导致对矿产资源需求量减少,也将使国际资源价格下跌。

2.矿产资源需求量巨大的中国开始着手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中国对矿产资源一直实行价格管制,使得矿产资源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随着中国对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矿产资源价格将逐步反映出资矿产源稀缺程度和环境稀缺程,那么,中国资源价格将会稳步上升,直接导致中国国内资源需求量降低,将促使国际资源价格走低。

3.美国次贷危机向第二轮深层次蔓延,预示美元贬值触底为时不远。在近一年内,美元贬值将出现见底行情,从而导致美元出现升值预期,将进一步导致以美元计价的矿产资源价格出现直接下跌。随着美元出现升值预期,国际投机资金投资方向转变,会加剧国际矿产资源价格的下跌幅度,国际矿产资源价格泡沫的破灭也将随之而来。

由此可见,目前支持国际矿产资源价格强劲上涨10年的因素正在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在短时间内有朝着相反方向变化的趋势。而目前国际矿产资源价格有可能正在筑顶,如果以上三个方面因素的变化出现实质转向,矿产资源价格筑顶成功,必然会出现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行情的深幅调整局面。

三、我国资源外向型战略发展机遇及采取措施

我国资源外向型战略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在贸易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全球资源要素为自身经济发展提供资源要素保证;二是资源产业要积极走出去,从根本上确保国外资源的供给。

通过上面的分析,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行情趋势在短时间内出现逆转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就是说,国际资源价格将结束10年的牛市,进入调整,这就为我国实施资源外向型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机遇。另外,人民币持续坚挺,也为我国实施资源外向型战略提供了内部动力。为了抓住资源外向型战略发展的机遇,需要我国提前积极采取以下措施。公务员之家

1.加快资源产业市场化改革步伐,建立反映资源稀缺和环境稀缺的国内资源价格形成机,为实现资源外向型战略提供强大的市场动力。

外向范文篇5

【论文关键词】战略管理;营销战略;家具制造企业

2008年金融危机下,我国外向型家具制造企业发展面临着内外因夹击,行业内部成本上升、竞争加大,行业外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出口下降,大量生产不规范、管理不严格的中小型家具制造企业籽被市场淘汰,家具行业面临着一次深层次的结构变革。家具行业虽然是完全竞争的行业,但与其他较成熟的行业相比,家具行业整体管理水平还比较低。就营销战略方面,目前多数企业采用的是比较单一的促销手法,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低层次的营销,缺乏系统的营销战略管理手段,甚至根本就谈不上战略。因此,如何清醒地预测和把握营销的发展态势,制定出正确的营销战略作为长期方向性指导,成为外向型家具制造企业一项紧迫而严峻的课题。

一、案例企业简介

A家具制造企业位于中国西部,开创于1989年,占地近5万平方米,主要从事软体家私真皮沙发、皮床、布艺沙发的研究、设计、制造及销售。公司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拥有大批高技术人才,厂区面积达3.6万余平方米,员工近500人,采用全封闭式意大利生产作业流水线,产品严格按照ISO900l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执行生产。

一直以来,公司坚持“注重细节、追求完美、赢在执行”的指导方针和“质量是基础,品牌是生命”的企业理念,大力提高软硬件水平。引进国际知名设计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精心设计、选料考究、严格管理,力争产品技术含量高、工艺水平高、更具不可模仿性和个性化长期以来产品深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企业在国内,尤其是在西南地区已建立起较大的知名度。

公司在营销策略上采取了“内外并重、两头抓、走出去”的原则,从2002年至2006年多次参加上海、深圳、成都等大型国际家具展销会,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公司开拓海外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司在家庭室内用品(沙发、茶几、皮床)、办公用品系列上开拓了良好的市场前景,营销网络遍布全国二十余省市并远销美国、德国、法国、瑞典、葡萄牙、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全世界拥有近250余个销售网络,现为四川省家具协会副会长单位和省发展大轻工重点企业,公司管理者随时随地严格要求,无论在产品品质,还是在市场建设品牌塑造方面都坚持不断创新与完善。

二、案例企业SWOT分析

SWOT分析法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企业现实情况的方法,有效的SWOT分析有利于作为典型案例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实现正确的、切合实际的营销战略规划与实施。

1、机会。2008年金融危机推动了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迅速抬头,国内外向型家具制造企业国际订单锐减。然而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在国内商品房市场迅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国内家具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加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消费者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对于以中、高档家具为主要产品的A家具制造企业而言,国内市场的发展将给其带来良好的发展机会。

2、威胁。虽然国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给家具制造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空间,然而伴随着行业的日趋成熟,竞争水平也在迅速提高,家具产业在市场竞争中也面临着严峻考验。

(1)出口量锐减。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为了保护本国利益,各国均采取了不同程度的保护主义政策,我国出口依赖性极大的家具制造行业受到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以东莞为例,2008年1~2月东莞市出口家具及其零件价值4.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1%。

(2)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近年来,家具制造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加上产品主要是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家具生产企业的赢利空间被严重压缩,行业利润率已从以往的20%降低到目前的5%左右。

(3)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于家具制造行业而言,无论是初始资本需求、还是生产技术要求都无法构成行业有效的进入壁垒,有时几个人、几台简单设备就可以组成一个小型的家具生产工厂。行业的低门槛直接导致了行业内企业数量的迅速增加,家具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3、优势。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努力,A家具制造企业在市场中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自身发展的优势。

(1)高素质的管理者管理者的素质水平直接决定了企业各项战略措施的方向性与准确度。A家具制造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大多为多年从事家具制造行业的资深专家,他们对行业发展有着高水平的把握程度。同时,随着近年来A家具制造企业不断推行的人才引进计划,一批拥有现代营销管理知识的管理人才给企业的发展重新带来活力。

(2)高品质的产品。产品品质一直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为了保证国际市场对家具产品的高质量要求,公司一直采用全封闭式意大利生产作业流水线,产品严格按照IS09001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执行生产,并有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和质检人员。高品质的产品为企业开辟国内市场、打造自主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3)柔性化生产。为了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公司已对企业生产实现了很大程度的柔性化改造。例如,将沙发分为各个部件,每个零部件有多种标准的规格供客户选择,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任意进行组合。这种柔性化生产给企业使企业能够以大批量生产方式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使企业在高度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拥有了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

4、劣势。在充分认识到自身发展存在的优势并加以发扬的同时,集团管理者也必须看到企业在经营各方面存在的劣势,在营销策略设计中加以规避。

(1)产品开发设计力量薄弱。目前,企业内部已建立起一支10人左右的产品开发与设计团队,然而这与企业发展规划的需求相比还是严重不足。深入分析企业研发团队可以看出,无论是开发部门内部的组织设计还是人才培养方案规划方面,企业在研发力量的加强方面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2)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在经济危机下,拥有一个甚至几个具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将给同质化严重的家具制造企业的销售带来巨大推动力量,进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水平。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A家具制造企业已经建立起多个在西南地区家具市场较有影响力的品牌,但其品牌效应仍显示出较强的区域性,为了保障产品在全国范围、乃至世界范围的发展,企业的自主品牌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销售渠道单一不畅。目前,公司并没有建成自有的销售渠道,国际市场上,企业都是以OEM的形式接收国外大型家具制造企业的订单,而国内市场主要是依靠零售商作为中转以实现产品销售。这种销售模式在一定时期给企业带来了销售保证,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行业利润率水平的逐渐降低,这种单一式的销售渠道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三、营销战略规划

在系统的分析了案例企业营销环境的基础上,下文将从营销组织体系战略构建、目标市场战略转移以及人员的激励与培训几个角度,结合现代营销战略相关理论,对其营销战略进行系统规划。

(1)现代化营销组织体系的战略构建营销组织是企业的核心部门,高效、合理、富于活力的营销组织是企业开拓市场的基本保障,营销组织建设和管理是发挥这一部门核心作用的基础因此,在A家具制造企业的营销战略规划中必须选择营销组织模式时应考虑的因素、营销组织的设计原则,进行营销组织的构建、营销协调机制以及营销管理制度设计,为企业营销战略的实现提供制度保证。A家具制造企业在进行营销组织设计时,必须正视企业中存在的严重的营销组织建设和管理弱化问题特别是在营销组织的设计、营销组织模式的选择、营销组织的构建、营销协调机制、营销管理制度设计几方面提高重视程度,实现营销组织的创新。

(2)目标市场的战略转移所谓的目标市场,是指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从满足现实或潜在的目标顾客需要出发,并根据企业自身经营条件而选取定的特定市场,即企业决定进入的分市场。以往A家具制造企业主要以欧美为目标市场,以接收外国家具制造商的OEM订单的方式从事经营管理。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与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再继续从事低附加值的加工业务以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战略需求。因此,结合国内外市场发展态势,抓紧实现企业目标市场的战略转移非常必要。

笔者认为,在目前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企业可先以国内市场为依托,不断提升自身的产品设计与品牌建设,待国内市场取得成功后再将视野扩展到国际市场,打造国际化家具大品牌。通过分析可以看出,A家具制造企业的家具产品从价格和产品特色来看,处于家具产品的中,高档层次。因此,A家具制造企业的目标客户应主要集中于沿海的发达地区和内陆的大城市,所以企业的目标市场由原来的国际欧美市场阶段性的转移到国内市场,由原来的西南家具市场转移到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市场,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市场和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市场。

外向范文篇6

泰兴市农业局

为切实弄清我市高效规模农业的发展情况,更好地培大培强我市的主导特色产业,根据市政府分管领导的意见,近期拟对全市现有高效规模农业项目(企业)进行调研,现提出如下初步方案:

一、调研项目及地点

(一)、种植业

1、甜豌豆

(1)胡庄镇肖林村(带头人为该村支书田建华,总面积100亩,预计可发展1000亩,平均亩产值1500元。)

(2)分界镇赵庄村(带头人为赵登平,目前总面积1500亩,平均亩产值1500元。)

2、设施蔬菜

(1)泰兴镇无公害蔬菜设施示范基地:位于泰兴镇新联村境内,由泰兴镇农技站领办,占地面积200亩,其中设施蔬菜大棚100座,原创:连栋大棚5座,亩产值6000-8000元。

(2)溪桥华庄村园区:带头人为何灶泉,占地面积74亩,大棚49个,亩产值4000-5000元。产品由上海新城食品有限公司销售。

3、食用菌

(1)蒋华镇清水村:带头人为该村支书常余生,目前面积15000

平方米,每平方米产值40-50元。产品由佳禄食品公司销售。

(2)蒋华镇崇福村:带头人为该村支书史小平,目前面积25600

平方米,每平方米产值50-55元。产品由诚信食品公司销售。

4、日本大葱

溪桥镇华庄村:带头人为何永胜,目前面积30余亩,预计可发

展面积1000亩,亩产值3000元。

5、草莓

溪桥封庄:带头人为徐波,目前面积10余亩,预计发展面积30

亩,今年亩产值8000元。产品由嘉禾农业发展公司销售。

(二)、畜牧养殖业

1、生猪

泰兴市弘泰牧业有限公司(母猪430头,肉猪4000头)(马甸)泰兴市清源牧业有限公司(母猪585头,肉猪2000头)(黄桥)

2、奶牛

泰兴市金太阳奶业有限公司(奶牛150头)(黄桥)

泰兴市宏达乳业有限公司(奶牛180头)(刘陈)

3、兔

泰兴市三阳兔业有限公司(种兔550只)(大生)

兴隆村王兵兔场(种兔1100只)(分界)

4、山羊

李肖村肖军养场(波杂种羊120只)(河失)

西华村海焰养场(羊110只)(溪桥)

5、鸡

周氏禽业有限公司(种鸡2.6万只)(古溪)

北洋徐宏燕鸡场(蛋鸡1.6万只)(河失)

6、鸭

泰兴市富江公司(蛋鸭2.2万只)(七圩镇公殿村陈友富)

7、鹅

吴天祥鹅场(肉鹅2000只)(广陵镇北肖村)

吴亚云鹅场(肉鹅4000只)(南沙镇唐港村)

8、养殖小区

横垛镇钱荡生猪养殖小区(1000头、6户)

新街镇霍庄村康元蛋鸡养殖小区(3万只、2户)

(三)、水产养殖业

1、特种水产养殖

刘勇养殖场(120亩水面、种苗繁育)(大生)

泰兴市珍品养殖场(64亩水面、种苗繁育)(储军)

2、休闲渔业

七圩镇瑞丽渡假村(240亩水面)(刘国华)

溪桥镇梦里水乡(86亩水面)(钱国才)。

(四)、林业绿化

1、银杏

宣堡镇郭寨村、二捕公司雄银杏基地建设;胡庄镇肖林村银杏早果丰产发展项目

2、蚕桑

张桥镇西桥村、分界镇沈界村等银桑高效复合栽培模式

3、冬枣

分界镇曾小明冬枣发展项目;分界镇刘旗兵冬枣发展项目

4、葡萄

果园场新品种葡萄设施栽培;广陵镇兴宁村葡萄—银杏复合栽培

5、花木

果园场花木基地

二、调查提纲

(一)、基本情况

1、企业名称、经营者或合伙人姓名住址、项目建设时间、坐落

2、现有规模

(1)企业占地、项目土地租用或征用面积(水面)、种植面积

(2)现有种、养殖规模、品种、年上市(销售)量、现有畜禽舍间数、大棚数、平方

(3)已投入资金情况(基本建设、引种、启动、流动资金)

3、运作模式

是否独资、合资、股份制、租赁经营等、有否建立何种形式的农

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组织的运作情况如何?

4、市场开发的方法

是否自主销售、定点(订单)销售、进入超市、依靠经纪人销售、加工销售等。

5、经济效益情况

详细核算该企业或养殖、种植户2005年及以前的效益、2006年

及以后的经济效益概算情况。

6、产品质量、品牌建设及前景分析

本项目产品是否有自己的注册商标、有无申报无公害基地、产品?订单、市场前景如何?市场预期有无发展前途。

7、辐射带动作用如何

有没有较强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本地及周边其他农民是否因而获得较多的收益?

(二)、规划情况

1、近期、远期规划,包括基础设施投入、品种(技术)如何改

良、种、养殖规模如何扩大、预期目标、特别在辐射和带动群众增收方面有什么设想?如何落实?。

2、预计投入资金规模,资金如何筹措。

3、用地、水、电、工等制约情况,特别是现有土地是否满足发展的需要,怎样解决土地问题。其他方面对政府政策有何建议和要求

(三)、结论

该企业或种、养殖户所经营的品种是否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市场运作和经营模式是否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我市的高效、规模、外向农业的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能否起到示范、带动、促进作用,是否值得政府大力扶持等。

调查中若发现除上述之外确有规模、特色、效益的项目、品种一

并列入调查。

三、调研方法

调查采取重点走访和专题座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重点走访主要对所列项目的单位逐一走访,按调研提纲摸清情况;专题座谈主要根据走访情况,决定项目重点扶持单位,形成建议意见上报市政府。

调研工作由张建新、李红星、徐国臣、赵军同志负责。具体分为三个组:

第一组(种植业):徐国臣、高余德、孙春明、朱华、郭金平;

第二组(畜牧、水产养殖):李红星、周家瑞、郭年成、钱华、

何荣华、王凤、蔡云飞

第三组(林业绿化):赵军、袁觉、朱雄、田金余、王承元、

殷国怀、刘克冬、丁春美

调研组织由各小组单独进行,调查结束后各小组汇总好调研情况作出建议结论,由局统一报市政府。

四、调研时间

从6月5日开始,6月18日结束。

外向范文篇7

[关键词]外向型经济;金融危机;引进来、走出去;科学发展观

21世纪初,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瞬间蔓延全球,并已向实体经济延伸,美国、欧洲、日本都受到不等程度的影响,国内市场十分的不景气,对外需求严重下降,国际市场委靡不振,中国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和冲击。近几年,山东省外向型企业就被大量贸易壁垒所围困,贸易摩擦加剧,并且还将受到生产成本升高、出口企业融资困难与融资成本上升、出口政策调整不确定性、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影响,使外向型企业销售困难,赢利水平降低,甚至亏损,开工率下降,停产或倒闭,工人失业。同时,外向型企业也面临着货款回收风险。由于进口国经济衰退,企业和个人支付能力下降,信用降低,出现支付困难,产品出口到货后不能及时收回货款,或根本无法收回货款,从而造成一些外向型企业生存困难。

当美国金融危机在向我国经济体制敲响警钟的同时,我国的外向型经济又该如何决策,如何去冷静分析形势,正确评估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和影响,如何应对才能保持经济稳步健康持续发展呢?山东省外向型企业在其中又如何顺应世界和时展的大流,制定合理、操作性强的策略来应对时刻会发生的金融危机呢?笔者认为采取相应的以下对策:

(1)加大外向型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支架,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不仅能带动建材、机械、钢铁、电子等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内需、扩大内需,将内需和外需有机结合起来。当前我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其深层次问题就在于内需不足,不得不依赖于外部需求,导致了我国较大的外贸依存度,同时也使得我国涉外经济与内部经济发展相互脱节。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立足扩大国内需求,将内需与外需有机结合起来。

(2)打造外向型企业出口产品的核心国际竞争力。鼓励企业提高自身的生产能力和营销能力,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或者是差异产品来赢取国际市场。其中的重点在于对我国新兴的薄弱企业的扶持与引导。通过调整不同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和进口关税率来实现这一目的。

(3)推进先进的生产力。推进产业升级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企业整体抗御风险能力。金融危机发生的过程,也是企业加快重铸,产业优化重组的过程,更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难得机遇。山东省要做好长期应对金融危机的准备,企业则要坚定信心,在外部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抓紧促使企业焕然一新的最佳时机。当前的困难只是暂时性的,所以企业要坚定转型的决心,各级政府部门也要积极作为,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金融危机的影响。

第一,推进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以装备业、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领域为重点,组织实施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突出抓好发展基础好、产业链条长、技术水平高的制造业项目。

第二,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加强重点技改项目调度,对多个在建技改项目实行旬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加大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投入,支持一批现代产业体系项目建设。

第三,支持企业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对大企业生产销售情况的监测,引导企业把握市场动态,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努力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

第四,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促进结构升级,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注重开发高技术、环保产品,推动自主品牌产品以及优势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扶持力度。

第五,优化企业内部结构,提高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由于世界性通货膨胀,各种物资价格大幅度上涨,企业生产成本进而上升。因此要建立集约型出口增长方式,必须提升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益,提高内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技术效率水平。更好地利用国际和国内外各种资源,合理购进和使用最佳的资源数量,提升生产要素使用效率,减少对企业在要素使用上的过度浪费,进一步提升生产的技术效率,强化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第六,提高生产集中度,构造产业集群,增强抗风险能力。通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使规模经济好的企业在专业化分工中处于有利位置。另外,还可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技术的产业。东部及沿海地区的外向型企业还可以利用当地的雄厚的工业基础、人力资本、技术优势,有意识地提高生产集中度,建立起一些大的企业,进而增强出口的抗风险能力。

第七,为了降低和防范出口货款回收风险,企业应该重视对进口商资信的采集和评估,重视出口信用保险,完善企业财务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

第八,提高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增加财政的支持力度。对部分产品出口困难的企业,减少征收企业所得税,对该产品增加出口退税,从而减轻企业的生产、出口困难。并且加大对外向型企业的财政支持,投资新兴产业,发展新科技。

第九,协调解决外贸运行中的风险问题,加大外贸摩擦应对力度,增强对各国的交流联系,创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加深,贸易环境将更加严峻,贸易摩擦将更加频繁,因此要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互惠互利,最终实现双赢,并且合理运用WTO原则和国际法准则等法律法规,切实维护我国企业的切身利益。

外向范文篇8

生态、高效、外向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集中体现。所谓高效,就是要体现农业有很高的土地产出率、投入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务农也能致富的要求,使农业成为能让农民增收致富的现代产业。

所谓生态,就是要体现农业既能为社会提供绿色安全优质农产品又实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整个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把人类梦想的“青山、绿水、蓝天,生产出来的都是绿色食品”变为现实。

所谓外向,就是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生产、加工、销售的全过程都按照国际市场的需求、标准进行,把农业生产纳入到国际经济轨道之中。

发展高效、生态、外向农业,必然会引发农业思想观念、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经营管理体制的一系列大变革,能够更加充分地把工业化、城市化成果应用到现代农业建设中来。因此,只有主攻高效生态外向农业,才能有效带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全面提升,才能充分挖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潜力。

一、我市生态、高效、外向农业发展取得突破

近年来,我市依托沿海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机制和体制创新为动力,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农业生态条件,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扶大扶强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和重点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连云港市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02亿元,增长6%。2007年粮食产量创我市历史最高纪录,畜牧业、渔业生产发展较快,生态、高效、外向农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农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粮食产量稳定增长

“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随着中央加强和支持农业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连云港市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农业的首位,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深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加强涉农收费监管,全面取消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支农政策,使农民负担减少,自我发展能力增强。2007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91.2万亩,比上年增长3.3%。亩产达到438公斤,同比增长5.8%。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300万吨大关,达到302.7万吨,创连云港市建市以来的最高纪录。粮食生产继*年连续三年获得丰收后,今年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水平和总产量三项均超历史。蔬菜瓜果全年播种面积101万亩,比上年增加3.4万亩,增长3.5%;总产量288万吨,同比增加19万吨,增长7.1%。茶叶增长9.6%。

(二)畜牧业生产态势良好

2007年全市有规模畜牧业养殖场(户)已经达到7911个,新建养殖小区30多个。年末,全市生猪存栏120.8万头,牛存栏28.1万头,羊存栏53.4万只,家禽存养量达到980.9万只,猪牛羊禽肉23.6万吨,增长21.0%。各项疫病防治工作扎实有力,抗体检测处于全省前列,基本保持重大动物疫情清净。

近年来,连云港市以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的大举措,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方式,依托温氏、福润等畜禽企业集团公司,打造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基地。目前,全市已形成了生猪、奶业、肉鸭、肉鸡、兔业、淮猪、鹿业等特色高效畜禽产业。东海县被评为全国商品猪基地县,2007年获得部级生态示范区。

(三)渔业经济收益良好

2007年,我市抓住沿海开发的机遇,大力推进沿海现代农业发展,有序开发利用沿海滩涂,合理发展近海养殖和远洋捕捞,提高产业化经营的组织程度,科技兴渔取得良好收益。全市海淡水养殖面积达到100万亩,海珍品养殖基地发展到5000亩,海水工厂化养殖已突破35万平方米,位居全省首位。全年完成水产品总量55.2万吨,较上年增长4.7%;全市实现渔业总产值较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连云区已成为省内最大的紫菜出口加工贸易区,总出口量占全国份额的15%。赣榆墩尚泥鳅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泥鳅养殖出口基地。实施海域使用数字化管理,在全国率先构建市、县(区)、乡(镇)三级联动结构的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与管理体系。

(四)高效农业积极推进

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立足我市资源特色、企业条件、发展潜力,建设了“平原-海域-山区”不同的特色农业产业带。以优质稻米和特色蔬菜为重点的中部平原主导产业带;以海淡水育苗、养殖、加工业为重点的沿海滩涂特色产业带;西部丘陵山区生态农业带;沿东陇海线特色产业带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逐渐形成农业高效综合开发的新局面。全市高效农业面积达到126万亩,占总面积的22.5%。其中千亩以上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已有30个。2007年全市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7.1万亩,比去年增长17.4%。其中:蔬菜播种面积73.7万亩,新增12.2万亩。花卉2.9万亩,新增1.7万亩。茶叶0.9万亩,新增0.2万亩。食用菌0.8万亩,新增0.1万亩。蚕桑2.2万亩,新增0.3万亩。立体种养5.4万亩,新增1.9万亩。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初步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初具规模。形成以平明稻米、榆城养殖、西墅紫菜、山左口板栗园、石梁河葡萄园、黄川草莓、沙河反季节大棚蔬菜、双店花卉、山区有机果品等一批特色农业、品牌农业、高效农业、绿色生态观光农业带。灌云、东海两县分别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全省高效农业规模化先进县。

(五)外向农业大力推进

2007年我市进一步完善外向型农业的发展规划,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组织出口企业开展境外促销,加快建设洋葱、草莓、大蒜、芦笋、黑莓、浅水藕、红线椒等20个重点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农产品出口贸易有望实现全省“稳座第二名”的奋斗目标。市里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出口环境,在质量认证、基地建设和出口通关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周到及时的高效服务,对重点出口生产基地、重点龙头企业和重点品牌产品在项目资金安排、信息技术服务和市场开拓引导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推动农产品出口。

(六)生态农业广泛推广

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实施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通过推广减量化、精准化的施肥用药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努力减轻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积极争取农业部沼气国债项目,开展清洁水源、家园、田园“三清”工程,今年已争取农村能源项目资金1082.5万元,建设户用沼气6250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2处,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工程16处。共完成“一池三改”户用沼气10000多户。赣榆县通过省级生态农业县验收;推广“猪-沼-菜(花)”等循环农业模式,已建成2000多处。

二、发展生态高效外向农业存在的不足和重要意义

近年来,全市上下立足市情实际,发挥特色优势,狠抓结构调整,高效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外向农业实现长足进步,生态农业建设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但高效农业规模不大、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品牌创建和认证力度偏弱、农业投入不足、县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一是对生态高效外向农业认识不足。少数领导和部门没有站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真正把生态农业建设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给予充分重视,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二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基层干部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三是人多地少资源缺乏。四是农产品质量不高、商品率较低,与农民脱贫致富联系不紧密。五是生态农业的建设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金投入。

对此我们要以战略的眼光,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生态高效外向农业的重要意义。我市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在加速推进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的进程中,重视发展生态、高效、外向农业,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是顺应国内外市场变化的必然选择,是统筹城乡同步跨越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挥我市资源环境优势的有效载体。全市各级各部门务必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开创生态高效外向农业发展的新局面。

三、如何做好高效生态外向农业的发展

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首要任务。特别是市委十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外向农业。针对当前我市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必须把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外向农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和战略取向。着力发展生态农业,坚持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着力发展高效农业,坚持与科技的和谐统一;着力发展外向农业,坚持与市场的和谐统一,以便有效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着力发展生态农业,坚持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万物土中生”,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不可再生的农业资源。珍惜土地是一项基本国策,中央十分重视。地方要下大力气强化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装备条件,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后劲。发展生态农业,简单一点的概括就是基本上没有“生产垃圾”出现。“桑基鱼塘型”、“猪-沼-菜(花)型”在农村很符合农业综合发展和环保发展。农民利用生物互生互养的原理,建立起农业自身生态系统,形成一个闭合的生态链环,在这个食物链中,物质在其中周而复始地循环,生生不息,废物得到全面的利用。这种生产模式,就其特点来说,是符合现代生态农业精神的。

生态模型要切实根据生态学原理组织农业生产,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相互依存关系,实行无废物生产,提供尽可能多的清洁产品,既有效地利用机械设备、化肥、农药,又尽量减少其污染影响,也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的经验,力争实现绿色植被最大、生物产量最高、光合作用最合理、经济效益最好、生态平衡最佳等目标。做到山、水、田综合利用,在施肥上看重有机肥料,在病虫防治上注意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减少农药的污染。所以我国大多数农业科学工作者认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只有走生态农业的道路,才能避免“化肥农业”的一系列问题,在产出大量优质产品的同时,也可望建立起一个优美宜人的环境。

(二)着力发展高效农业,坚持与科技的和谐统一

邓小平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他指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正确道路。

第一,要依靠党的政策。政策,主要是解决调动农民积极性的问题。要长期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同时,要制定有利于农民的政策,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使广大农民从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和工作中得到实惠,以继续调动和发挥广大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政策稳,人心才能稳,农业才能稳”。

第二,关键是靠农业科技。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要靠科技,降低消耗,提高效益也要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依然要靠教育。只有把农业、科技、教育三者结合,才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科技。

发展农业,农民苦于“无技术”。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需要政府从源头做起,需要从项目筛选、研究和试验、农产品标准的制订、农资的生产、农业布局及农民培训、农业基地建设等一系列的工作做起,几乎是对一个农民、农业的全流程整合。要做到“四个统一”⑴统一种源。统一供应植物种子、种苗等,种猪、种鸡、仔猪、仔鸡等符合绿色农业生产条件的优良种源。⑵统一生产资料。配套供应有机农业种植用肥料、农药,养殖用饲料及兽药、疫苗等。⑶统一生产标准。行业生产标准通过技术培训的形式传达给每个生产者。如:《草莓产业化技术开发》、《奶牛产业化技术开发》等技术。⑷统一技术指导。农业技术人员随时到农户生产场地进行现场指导,及时解决生产中所遇到的技术难题,并检查和监控生产标准的执行情况。同时技术人员还可以利用电脑等远程教育系统,实现对农民及时的技术辅导和信息服务。这样的工作不只是为农民架设通向技术的桥梁,更是架设通向市场的桥梁,是在为农民开源增流,寻找更多的能够过“桥”上“路”的产品。

(三)着力发展外向农业,坚持与市场的和谐统一

我市农业与先进地区相比,最大的差距在产业化经营上,最大的薄弱环节在龙头企业上。因此,抓住市场,抓住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就抓住了发展外向农业的牛鼻子和突破口。要围绕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规划,按照“谁有能力发展谁、谁有本事谁牵头、谁当龙头扶持谁”的要求,从资金、税收、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努力实施企业战略。加快发展一批骨干型、创汇型、成长型重点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当地农产品资源的加工消化能力、对农户的带动能力以及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年内,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增长16%。要鼓励和扶持农民在生产服务、产品流通、储藏加工、市场销售等环节,组建多种形式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年内,新增“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0家。

二是努力实施品牌战略。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努力使我市农产品畅销全省、全国甚至海外。年内,新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50个,省、部级名牌农产品品牌2个。

三是努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外向型农业是我市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也是优势所在。要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坚持吸引外来资本、引进外来技术、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外资源“四外并举”,走出一条具有我市特色的外向型农业发展之路。要发挥我市独特的区位优势,组织实施农产品出口振兴行动计划,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地区,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农业国际化水平。年内,发展壮大农产品出口基地20个,新增出口农产品基地面积3.5万亩;农产品出口额增长15%,总额达到3亿美元,继续保持农产品出口额全省第一。

外向范文篇9

[论文摘要]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矿产资源需求减少,促使国际资源价格走低。美元贬值趋势改变的预期将直接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走低。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走低,为我国资源外向型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难得发展机遇。

长达十年的美元贬值道路有可能在近期触底,从而走出美元反转走势,这样就为我国的资源外向型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发展机遇。

1.决定国际矿产资源价格的主要因素

决定国际矿产资源价格主要因素有两个:国家间资源供求关系因素和资源计价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因素。

资源供求关系因素是指:在自由市场中,一方面,随着对资源需求量的增加,资源价格会逐步走高。反之,其价格逐步走低。随着对资源需求量的减少,资源价格会逐步走低。反之,其价格逐步走高。另一方面,随着资源价格上升,资源需求量会逐步减少,会随着价格下降而增加。随着资源价格的上升,资源供给量会逐步增加,会随着价格下降而减少。根据以上两面的机制,在自由市场上,由于资源价格要变动到其均衡水平,所以过剩和短缺都是暂时的。供求定律是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新的平衡。而影响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因素往往很多很复杂。

资源计价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因素:在自由市场中,一方面,资源计价货币如果对其他货币出现贬值,那么,以此计价的资源价格会逐步上升,反之,以此计价的资源价格会逐步降低。另一方面,随着资源价格的逐步上升,对资源需求量会下降,资源需求量下降又会使资源价格走低,资源价格走低,反映到资源计价货币上,说明此货币会逐步走强,反之,资源价格走高,资源计价货币走弱。因此,在自由市场中,资源计价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也会在动态中寻求平衡,影响汇率走势的因素也是很多很复杂的。

2.国际资源价格走势分析

进入本世纪以来,全球矿产资源类产品价格出现了强劲上涨,呈现出长达近10年的商品牛市行情。国际市场中铁矿石、石油、煤炭、铜等资源价格普遍比2001年上涨了3倍之多,其根本原因不外乎两个,一个是资源供求因素,譬如,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对资源的大量需求;二是资源计价货币美元的持续贬值。还有建立在以上两个因素之上的国际投资资本的推波助澜等非根本因素。

今后的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走势还将取决于上述根本因素的变化趋势。如果支持资源价格上涨的因素继续存在,资源价格的趋势将保持不变;如果支持资源价格上涨因素逐步改变,那么资源价格的趋势将会发生改变。目前,将促使矿产资源价格行情出现深幅调整的有以下因素。

1.世界经济增长同步进入调整期。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美国次贷危机的负面效应向全球扩散,并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预计2008年、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低于3%,进入衰退的几率为25%。发达国家经济危机导致其消费不振,使得以出口贸易为主的对矿产资源需求巨大的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逐步下滑,将导致国际矿产资源价格下跌。另外,人民币持续坚挺,消弱了以出口贸易为主的中国的国际竞争力,由此放缓中国经济增长,导致对矿产资源需求量减少,也将使国际资源价格下跌。

2.矿产资源需求量巨大的中国开始着手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中国对矿产资源一直实行价格管制,使得矿产资源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随着中国对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矿产资源价格将逐步反映出资矿产源稀缺程度和环境稀缺程,那么,中国资源价格将会稳步上升,直接导致中国国内资源需求量降低,将促使国际资源价格走低。

3.美国次贷危机向第二轮深层次蔓延,预示美元贬值触底为时不远。在近一年内,美元贬值将出现见底行情,从而导致美元出现升值预期,将进一步导致以美元计价的矿产资源价格出现直接下跌。随着美元出现升值预期,国际投机资金投资方向转变,会加剧国际矿产资源价格的下跌幅度,国际矿产资源价格泡沫的破灭也将随之而来。

由此可见,目前支持国际矿产资源价格强劲上涨10年的因素正在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在短时间内有朝着相反方向变化的趋势。而目前国际矿产资源价格有可能正在筑顶,如果以上三个方面因素的变化出现实质转向,矿产资源价格筑顶成功,必然会出现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行情的深幅调整局面。

3.我国资源外向型战略发展机遇及采取措施

我国资源外向型战略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在贸易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全球资源要素为自身经济发展提供资源要素保证;二是资源产业要积极走出去,从根本上确保国外资源的供给。

通过上面的分析,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行情趋势在短时间内出现逆转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就是说,国际资源价格将结束10年的牛市,进入调整,这就为我国实施资源外向型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机遇。另外,人民币持续坚挺,也为我国实施资源外向型战略提供了内部动力。为了抓住资源外向型战略发展的机遇,需要我国提前积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快资源产业市场化改革步伐,建立反映资源稀缺和环境稀缺的国内资源价格形成机,为实现资源外向型战略提供强大的市场动力。

外向范文篇10

1、外向型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标杆。外向型农业以市场为导向,实现了产品外向化、基地规模化、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并主动融入了国际健全的农产品进出口法制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外向型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标杆。

2、外向型农业是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高地。《南通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要求建成江苏沿海农产品加工和出口集聚区,南通市因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和优质资源禀赋,外向型农业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且多年保持全省领先,理应成为南通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高地。

3、外向型农业是“一带一路”战略的载体。敢为人先的南通市农业企业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迈开了农业走出去的坚实步伐,已占据全省农业对外投资的重要份额,必将通过建立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及农业贸易和资本的交流互通机制,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开发。

二、新常态下外向型农业的特点

1、农业利用外资减速将成新常态。南通市农产品出口企业中45%为三资企业,56%的农产品出口是通过三资企业出口的。但世界经济的震荡,使跨国公司投融资能力下降,外商对投资预期降低,投资下行态势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南通市作为开放型经济大市,一方面土地资源供应更紧、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更明显,吸引外资难度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招引项目单体规模大、附加价值高、外资集聚的态势日益显现。

2、劳动力成本提高将成新常态。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的成本不断攀升,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驱动的外向型农业企业发展难以持续,依靠劳动力成本低的低端农产品加工品国际竞争力趋于下降。少数企业将外流至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但更多企业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

3、传统产业扩张减慢将成新常态。蔬菜、肠衣、海水产品及茧丝产品是南通市传统的出口农产品。随着国际市场的变化和国内生产过剩,供求矛盾突出,量的扩张不再是提高出口额的唯一选择,需要进一步改进生产加工工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只有技术上领先,才能占领市场。同时品牌和销售网络也是农产品出口的要件。

4、环境保护约束强化将成新常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家铁腕治污力度的加强,从短期看,环境保护约束强化会带来出口农产品成本增加、出口量减少和企业利润降低;但从长远看,环境保护约束强化带来的绿色效益、创新效益和形象效益会对农产品出口价格竞争力、绿色竞争力和竞争潜力带来正面效应。如皋市多年前将数百家分散的肠衣加工作坊进行集中,按照欧盟标准设计建造绿色环保的中国肠衣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去年肠衣城直接出口肠衣超亿美元。

5、农业对外投资加速将成新常态。农业走出去,对外投资农业,对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资源、两个市场,保证国家外汇的保值增值具有重要意义。截至去年底,南通市5家企业累计对外投入达1.25亿美元,占全省农业对外投资总额的67.4%,保证了企业原料供应,传播了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增进了与投资国人民的友谊,树立了南通市走出去企业的良好形象。

三、新常态下外向型农业企业发展对策

1、加大出口基地建设力度,夯实农产品出口第一车间。新常态下外向型农业企业应主动出击,在政府引导下与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乡镇等组织和机构合作、对接,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南通市丰富的农业资源,形成合力,按照日本、美国和欧盟等主要目标市场质量标准加大出口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全程质量控制体系、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技术标准化体系等,全面提升出口农产品原料基地技术与管理水平。

2、加大出口市场开拓力度,拓展农产品出口后备空间。新常态下外向型农业企业应有所作为,强力推进农产品境内外促销,拓展农产品出口市场空间。每年要组织人员参加国际知名农交会、农洽会、展览会和广交会。在稳定日本、欧美、东盟等传统出口市场的基础上,加大开拓新兴市场的力度,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避免出口市场过分集中带来的风险。

3、加大产品转型升级力度,提升农产品出口附加值。新常态下外向型农业企业要结合技术创新与结构升级,学习、引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优良品种、食品加工技术、营销模式、国际经营的先进经验,实现出口产品从初级产品和初级加工品向精深加工、附加值高的产品转型;外向型农业企业从分散的小规模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转型;出口能力从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技改驱动和品牌驱动转型。

4、加大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建立农产品出口行业组织。新常态下外向型农业企业要选择一批优势农产品、优势行业,如紫菜、蔬菜、肠衣等优势行业,抱团取暖,建立出口农产品行业协会等中介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信息引导、科技服务、市场开拓、价格协调、行业自律等作用,推动农产品生产与出口。加强建立农产品出口保护和救助机制,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积极应对技术壁垒、贸易磨擦等国际贸易争端,维护出口企业公平竞争地位,增强对外销售的话语权。

5、加大企业对外投资力度,拓展农产品后备发展空间。新常态下有实力的企业要策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大农业走出去步伐。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把产品、资源层面的合作与资本、服务、技术、劳务等层面合作紧密结合;在防范自然、政治和市场的三个风险的基础上,实现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市场的三个转移;在与国家对外农业合作战略、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象国迫切需求三个结合的基础上,将农产品生产与市场纳入全球产业链中,进一步拓展农产品后备发展空间。

四、新常态下外向型农业发展应对措施

1、营造外向型农业发展环境。外向型农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多、范围广,需要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协调工作。要通过做好“大服务”,营造管理有序、服务周到的大环境。要协调农业、商务、海洋渔业、财政、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建立健全外向型农业联席会议制度,因地制宜确定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找准特色优势产业和市场定位,培育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要帮助企业协调土地流转,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出口基地建设。要着力在科技、信息、金融等方面加强服务,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在新常态下争取新的发展。

2、搭建农业招商引资平台。发展外向型农业,项目是抓手、园区是载体。尽管新常态下农业利用外资趋缓,但各级政府部门要组织力量认真调查研究和进行充分论证,明确农业利用外资的政策导向。利用外资要与当地的特色农业和区位优势相结合,注重把资金引向最能发挥资源优势、能较好较大面积地带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产业,引向各地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同时,要加强招商引资的基础工作,编制好招商引资项目,改善招商方式,开展网上招商、招商、“以外引外”、走出去、引进来等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

3、打造外向型农业新载体。要以南通市创建国家陆海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按照产品外向化、基地规模化、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的要求,引导相关产业关联度大、国际竞争力强、出口规模大、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明显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和基地进行整合,积极申报部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打造南通市外向型农业新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