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时代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18:22:16

图像时代

图像时代范文篇1

在评论界还无法对博客文学归类、辨析的时候,微博出现了(plan是什么文体?跟帖是什么文体?);在评论界无法评说或预测手机文学的走向时,电纸书、IPAD流行了;在评论界以为可以纵横捭阖地指点网络文学的时候,类型小说(盗墓、玄幻、耽美等)和新媒体批评出现了……这一切都不仅令研究者的资源储备捉襟见肘,更让理论本身显得有些固步自封、进退维谷,缺少弹性和前瞻性。面对图像的肆意,论说者大都臆想式地呼唤文学的精神超越、现实批判、乌托邦理想等质素,而抽离了文学与图像更深层的思想关联。在文学与图像的关系评说上,相对于抑此扬彼或平分秋色,我们更应该追问的是:在图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充分地拥有文化支配地位和影响全社会的话语权力的前提下,文学的功能何在?它对图像、对时代、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何在?图像,是艺术形式本身也是传播形式之一种英语中的“Image”(Icon、Figure、Sketch、Shape、Design、Photo、Painting、Drawing等都与Image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但Image的意思与图像最近似)通常被翻译为“图像”,该词来源于拉丁文的Imāagō。与添加过多人工修饰的“Picture”不同,“Image”一词的词源意为像某物,是对某物的映像,是视觉艺术的一种。从汉字字面意来理解的“图像”是图画与影像的合称:图是用绘画、线条表现出来的艺术构形,水墨画、油画、版画等都是“图画”;像是仿效、模拟生成的光影映画,是物体通过光学、电子、数码等科技手段呈现出来的影像,照相(静止)、录像(流动)等是成像的基本手段。相对于图,像更现代、更逼真,也就更少了对主体的技艺要求而偏重科技的含量。“图像”一词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为“图”或“像”本身作为表现生活的艺术样式之一,跟文学、音乐、雕塑等其他艺术样式并列,通俗地说,电影、电视可以被视为图像艺术的代表。从图像作为艺术形式来说,图像和文学在以形象反映现实方面存在共性,尽管两者一个是直观的,一个是间接的(比如说某个女人的美,图像就以线条、色彩描摹出女人的外表直接示人,而文学则会以“肤如凝脂”、“亭亭玉立”等词语来描述),所以我们才会谈论它们之间的竞争,却从未担心过音乐或建筑等完全不同于文学的编码系统对文学的挑战。“图”的历史绵延悠长,甚至长于文学,是文学起源的些许根据;“像”(照片、影像)的历史也有一百多年。另一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即电子媒体(网络媒介等),文学也是其传播的信源之一,比如电子书、IPAD里储存的文学作品、网络小说的阅读和写作,其内容是文学的,但以图像的方式呈现。它在拓展人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在情感传递与接受、在表意的生动性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优长,并由此使人们进入直观而感悟的表达新领域。历史上有甲骨文、棉帛、纸张等作为文学的书写和传播工具的时期,但为什么只有近十年来(在中国)才特殊强调“图像时代”而过去没有“纸时代”、“棉时代”、“骨时代”之说?以图像的方式出现的文字(比如手机文学、微博小说等),毕竟不同于传统的书写和阅读,图片的滑动仿佛阅读连环画:它是敲、打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也就是它的“字”不是纯粹的汉字笔画,而是由五笔、拼音、屏幕认读(手写式输入)转换生成来的,这就使输入符码和输出解码之间多了层使用工具的隔膜;另外,文本可以轻易地被剪切、复制、粘贴、转发,这在表面上扩充了文字的功效范围,使写作、传播变得更迅速便捷,但实际上无疑是改变了思维活动的样态。我们似乎都有过类似的经验———在头脑中构想出某句话,可转到屏幕的过程中(也许就几秒钟)则会因为使用程序的原因改弦更张,采用输入系统默认的词语组合;还有,读者接受的方式也不是传统的“翻动”,而是“滑动”甚至“跳动”,是超链接的点对点阅读,想看哪节点哪节,不想看的则可一带而过,缺少一以贯之的整体感,这整体感正是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的特征之一;再就是电子屏幕没有给我们提供留白,我们也就无法将自己的零星感悟“写在人生边上”,而是用跟帖的方式参与其中。这种作者和读者的互动是图像带来的文学形式改变,文本的完整性与整体感消失了,它作为艺术成品的神圣性也就难以向纵深发展。所以,以“图像”为书写和阅读方式,不仅是换“笔”和换“纸”的形式改变,更是变异了文学功能传导的途径。可见任何时代、任何艺术形式对文学本体的冲击、给文学带来的变化都没有这个“图像”及“图像时代”剧烈,所以我们才对其特殊强调。时代是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划分的某个时期,已成定论的时代命名有“石器时代”、“封建时代”等。

图像时代(理论研究领域频繁出现的相类称谓还有“后文学时代”、“读图时代”、“图像文化时代”、“视觉文化时代”、“碎片化时代”等)常被用来定义社会生活、文化审美被图像占领,人们对世界的理解为图像作用机制而非文字机制所支配的时代。“图像时代”的命名可以追溯到海德格尔,他在一九三八年就指出科学技术(摄影、电影、交通、通讯)的进步使人对外部世界的整体把握(“世界图像”)在现代条件下具备了可行性,世界图像并非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世界”进入了“图像的时代”———即借助于技术,世界被视觉化了。海德格尔称这一图像化的过程标志着“现代之本质”。“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构想和把握为图像了……世界图像并非从一个以前的中世纪的世界图像演变为一个现代的世界图像;不如说,根本上世界变成图像,这样一回事标志着现代之本质。”当然,他在七十年前所处的时代和所指的“图像”跟我们今天的时代和所谓的“图像”都存在着相当的距离,所以我们对“图像时代”的命名也要重新考量。“世界被把握为图像”,是被“我们———人”把握还是被“技术”把握?“世界变成图像”,是世界的全部变成了图像,还是部分?图像能否被称为“现代之本质”?确切地说,在中国,图像真正拥有其时代的“霸权”地位应该不过就是新世纪这十几年的时间———也就是图像在取得了机械、光能、电子、数字等高科技的技术支持,进一步巩固、扩大了在人们生活中势力范围之后的我们现今所处的时间区间。即使时间不长,“图像”的爆发力、亲和力和它对周边艺术门类(如上,文学首当其冲)的辐射力也足以使我们瞠目结舌。这个时代是被图像包围的时代,图像影响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势头之甚是其他任何日常生活和文化审美元素都无法比拟的。“图像在不断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在塑造我们的观念和价值,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今图像比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更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只要对电视或广告图像对当代人生活的影响稍作考察便不难发现,图像今天比过去有着更加强大的影响力。”

生活被“图像化”,图像成为文学的重要资源,潜移默化地左右了文学的观念与价值,文学的主体参与、接受需求、生产发行,图像也影响了文学的功能指向。文学功能是被引导与建构的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形象地表现人内心情感、反映社会现实的艺术门类,是意识形态、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功能即效用,是某事物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有用”从定义上确立了它不可或缺的优势。文学功能即文学所发挥的效用,从需要的角度解释就是,它能为人提供什么,人从它那里能获得什么。不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对文学及其功能的认知都经历了从混沌到清晰、从一般到个别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被确认之前的史前期。文学的起源是要使人类超越现实的有限而获得肉体与精神的充分享受,所以原始社会的文学发挥的是最基本、最实际的治病疗伤和救灾祈福功能。初民以文学为福祉,通过法术式的语言来实现对人的精神自救和心灵抚慰,以此超度真实的肉体痛苦和生存艰辛。巫史同源、巫医不分的史实告诉我们,出自巫觋的祝咒招魂从形态上看属于文学,其功能却是有着“药效”的。从先秦到魏晋,文学被解释为“文章”和“博学”,“文学”还曾被列为“孔门四科”(德行、政事、文学、言语,见《论语•先进》,当时的文学主要指文献知识)之一。“诗言志”(《尚书•舜典》)、“兴、观、群、怨”(孔子)、“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毛诗序》)等偏重文学的认知、教育功能;魏晋至唐宋,是文学观念朦胧的自觉时期,陆机《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曹丕《典论•论文》里说“文以气为主”、《文心雕龙•总术》中明确了“文”和“笔”的划分:“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情”、“气”、“韵”都涉及了对“文学”这一概念本身的规定,文学的审美功能得以提升;唐宋至清,文学被逆转回原初的宏大命名:“文以载道”、“文以明道”等文学观复活(对文学功能的阐说代替了对文学本体的探讨),文学复原为对一切语言性符号的统称。章炳麟说:“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即指称其义。晚清以来,西方文学观的引入使得近代中国对文学本体的探讨拨开唐宋元明等朝代的历史迷雾而苏醒。英语中“literature”的词源为拉丁文的“littera”(字母),是文字著作和文献资料的意思,跟汉语中的“文学”、“文章”之同源不谋而合。文学是现代的发明,它作为一门学科特指那些“具有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题材”,①大约始自十九世纪。从彼时,书写本文才成为文学与否的衡量尺度。西方文艺理论中关于文学功能的“快感”说(柏拉图《文艺对话录》)、“陶冶”说(亚里士多德《诗学》)、“寓教于乐”说(贺拉斯《诗艺》)等,逐渐固化为世人所公认的文学的认识、教育、审美三大功能。以上的简单回溯可以证明,文学功能的释放不仅是历史的、相对的,而且其指向也是被引导与建构的。其“有用性”因时代、阶级的不同而有所侧重,所谓“世道既变,文亦因之”(袁宏道)。某一时代的文学功能或强调宣传鼓动,或强调社会整合,或强调精神疗救,某些功能强化,另一些功能就相对弱化。但综其旨归,民族国家想象共同体的意识形态要求是其主导风向标。文学所发挥的功能有助于强调、确定文化信仰和追求,并假定这种追求可以实现文化权威所推崇的价值目标。文学思想的核心就是文学的社会政治效用(功能),文学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文学为政治服务,文艺思潮的论争是舆论的制高点。这一功能在一九四二年以后的延安和五十-七十年代的整个中国大陆已然成为作家和政治体制之间的契约,愿望达成则功成名就,反之则契约失效。无产阶级文化由“文学工厂”来“组织生产”,既忽略了文学创作的主体动因,也漠视了艺术创作的自身规律。强制性的“一体化”文学是以国家权力为保证的,文学功能必然要符合权威话语的标准设定。当代文学的前三十年是在反复的论争、批判、定性中发展的,文学的功能逐渐净化、纯粹、透明,结果导致它政治集权的顶峰也是它功能全面解构的开始。“新时期”的历史特殊性赋予文学太多的角色和使命,也促成了它功能的多元与超负荷释放。

历史的机遇和纸媒体的推手把文学推上了至尊地位,它既有能力创造社会共同的想象关系、充当意识形态整合的有效形式;又有能力作为调节社会精神心理的抚慰手段———在弥合社会的精神裂痕方面,在完成社会无意识的宣泄方面,以及在满足人们的日常想象需要方面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功能从集中发展到放大。图像尚不发达的前传媒时期,民族国家想象共同体是由小说(“三红一创、青山保林”)、报刊(《人民日报》、《人民文学》)这两大媒介实现的。但在图像已然占据人们精神愉悦(消费)领域越来越重要地位的情况下,文学的政治一体化功能已被影像部分或全部地替换,工具性被解构。比如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建党九十周年拍摄的《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就是通过电影的传播而不是小说或报刊的发行来达到展示国家政体、中国共产党的伟绩的目的。所以说文学功能在图像时代已不再具有天然的合法性,尽管其传统功能(比如认知、教育、审美,甚至疗伤、祈福等)仍在发挥效用,但有的部分已被其他艺术形式分享,有的部分则发生了转变。以图片形式展示的汶川地震实录带给人的心灵震撼并不低于《孩子,快抓住妈妈的手》;人们从电视、网络上获得的信息也并不比像《复活》之类的“十九世纪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少(今天,纸媒甚至已转向电子媒介获取信息);影视、戏剧等也和文学一样带给我们美的愉悦,只不过和文学功能的兴奋点和敏感度不同。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等文章中提出,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那么问题的关键就是文学功能势必是基于文学的特性“要人感觉到”的,而文学是怎样以它的独特性(就是雅各布森说的“文学性”,即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①)———语言文字的审美符码、书写本质的细腻和透彻、对理想的想象和憧憬,来发挥它的功能特质的呢?我们一直强调图像对文学的挤压和遮蔽,却忽略了文学自身的特性,文学的功能必是它独有的以区别于他类的专属。今天,我们要有勇气去挖掘、承认并强调文学功能的异质性,即它在图像时代不同于以往时代也不同于其他艺术样式的特有功能。图像时代的文学功能特质文学功能的发挥受控于写作主体、传播方式、接受客体等多种因素,图像改变了文学观察生活的方式,也改变了文学反映与表现生活的方式。图像时代的文学功能与它在文化系统中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与它一以贯之的特点和这个时代的特性是分不开的。在现实的语境下,它的“有用”更直接地为读者(消费者)的需求所左右。人们先前对文学的需求(政治?)现在可能会转向,先前没有的需求也会产生,文学的基本功能(认识、教育、审美)随之经历了由宏大到日常、由全局到具体的改制,其普适性与个体性一同彰显。图像对既有文学功能在某种程度上进行了解构,遭解后的文学功能在力度、深度等方面都呈现出这个时代独有的特质,但其芯子仍未动摇。首先,切身功利的教育功能。与二十世纪文学注重政治倾向、美学建构、历史思考与现实批判不同,当下文学的功能越来越细致、切实,以个体经验的传递代替了道德情操的弘扬。图像传播的发达导致了文学写作与阅读、观看的无障碍化,文学的指向更多的是要敞开自我而非给出意义。

如上所述,文学功能发挥的起点是对于个体疗伤的精神辅助,但在其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文学虽然作用于个体,其最终靶的仍为民族共同体。现代社会使个体的欲望变得合法,图像的发达使人人都可以当作家,人人也都可以在灿若星海的文本中寻找到为我所用的经验,文学的“有用性”因此彰显,这在一定程度上接续了它被中断了的原始功能。“维护农业文化有序、稳定发展的一套道德观念,如大公无私,在现代文化中,被私人空间的权力化、私人利益的合法化、私人发展的自由化所消融”,①文学越来越强调个体、弱化集体;注重感官时尚、轻视精神理念;凸显物质的功利、弱化精神的引领。图像使文学成为公共领域的个人实践(博客、微博),公共媒体成为自媒体(WeMedia,该概念由美国新闻学会二○○三年提出,指为普通大众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经历、生活和对某现象观点评价的媒体)的传播途径。比如属网络类型小说之一类的职场小说,就是以职场生存经验的传递,以实用、好看、贴近草根、展示成功为法宝成为叙事的新宠(对其文学性的争议,另当别论)。李可的《杜拉拉升职记》等出自非专业女性作家之手的小说,大都以类自传体的方式塑造了姿色中等、吃苦耐劳、在强权压制下不卑不亢、积极进取的女性。与二十世纪女性叙事的怨悱、呼喊、审丑等极端争夺话语霸权的写作相比,职场小说提供给女性的是更为实在的生存智慧和手段。网络小说中遍布着人生实际存在的问题和对问题的思考、阐释,自觉地传达人生历程的曲折、坎坷、艰辛。图像传播推动的作者读者互动、跟帖、留言模式消弭了写与读之间的壁垒,这是对文学传统“前呼‘邪许’,后亦应之”应答交流式的重新提炼与开发。其次,钩沉本质的认知功能。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媒介是文学最具区别性的特质和优势),语言使人们在图像的多义中找到核心。图像凭着多维立体的成像方式将所有信息一股脑儿地抛向观众,共时的具体化和多义性使人们面对图像时需要认知、筛选和领悟,越是多元就越要强调核心,而这一过程是借助语言完成的。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说:“电影那分散注意力的要素首先是一种触觉要素,它是以关照的位置和投射物的相互交替为基础的,这些投射物以成批的方式投向了观赏者……”②图像时代信息的发达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更迅捷更直观地了解世界、感受世界,然而我们又仿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被表象轰炸得眩晕而无法接近世界的本质。图像尽管也可以解释图像(比如卓别林的无声电影),但图像不可以将人的心理过程层层剥蚀。语言有能力通过大脑的转换机制使非语言信息语言化,使图像符码化,人们透过语言解码去感受、理解、提升图像。语言具备将并不现成亦非确定的东西加以分离、辨别、归置的能力,它甚至可以屏蔽掉某些被图像放大但观者却不愿意接受的信息,从而到达事物本质之深。“举例来说,在维科斯放映的关于公共卫生的电影,表明它的画面没有能把它想传达的信息传递出去,因为每一幕都被看作是互不相关的偶然事件。观众全然没有能力看到电影和他们自己的生活之间的任何联系,并错误地理解了那些不完全写实的特写镜头。当虱子被拍得比生活中常见的要大时,人们的结论是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一类动物。”③可见,无文字基础的影像在接受过程中是不顺畅的,“存在者的存在是在存在者之被表象状态中被寻求和发现的”。

图像时代范文篇2

【关键词】图像;图像时代;语言符号

图像始终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图像的演化也始终跟随着人类进步的脚步。新时代下,图像作为一种语言符号,以其拥有的对世界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对文字语言形成强大冲击。人类已经从传统的印刷时代步入了现代的图像时代,图像渗透到生活中方方面面,不断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鲍德里亚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拟像和仿像的时代。麦克卢汉认为传统的印刷时代已告结束,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以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占主导形式的机械复制的时代,在文化传播上已经进入电子媒介阶段,而媒介的传播以图像的传播为主导形式。我国学者刘伟也认为,图像在人们的日常交流和信息接收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并且已经摆脱了语言文化附庸的角色而正在占据主导。图像时代已经来临,然而图像在当今时代为何发挥着如何大的作用,这与图像的特性分不开。本文从五个方面阐释图像的特征,并分析图像时代社会生活的变化,诠释图像的巨大功能以及图像时代到来的必然。

一、新时代图像的特征

(一)相似性与抽象性的统一。相似性和抽象性是图像的基本特征。图像要想超越文字的表达方式,首先要能尽可能全面地涵盖对象事物,包括涵盖事物的基本特征、属性,甚至基本轮廓。现在照相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够最大程度再现事物,但它仍然是一种拟像,并不能完全精确体现事物的每一个细致的部分。图像的相似性越高则其抽象性越低。现代绘画技术告诉人们,有时只需画出图像的大致轮廓也能表现事物。如在画山的时候,不可能把山的每一个角落都画上,而是简单几笔勾勒。在人们看到山的时候,也不会去细致考察山上的每一棵树木,而是选择性地看山轮廓,此时山的整体形象已经进入脑海并形成印象。图像的抽象性是图像语言最显著的特征,能够比文字语言表现出更丰富的内容,蕴含着更多的信息。抽象性是人们看到图像时头脑自然对其进行选择和重构,是抽取最能表示事物本质的表象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完全靠接收后建构的一种理性活动。要么抽取事物的外在形态,只保留其轮廓形状;要么以非直观的形式,让人在大脑中得到直观的体验。如看到水龙头干涸,自然抽象到水资源匮乏;看到大树被吹倒,自然抽象出风的强劲;看到衣衫褴褛的图像,自然联想到贫穷和无助。然而无论相似性和抽象性,都离不开对本体特征或内涵的认知。(二)隐喻性和象征性的统一。隐喻性和象征性是图像的两个核心特征。图像的隐喻和象征意义远远超出图像本身,同时赋予图像超出语言文字来描述世界的巨大功能特性。隐喻本身是一种修辞方式,意思是通过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而表达某种意义,且这两种事物之间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似性,相似性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的文化内涵,所以本体和喻体之间必然具备相同的属性,这些属性有些是直观的,有些则是虚拟的。例如,当看到“玫瑰花”时自然想到其隐喻着爱情的美满和甜蜜,而不会面对一棵大树就直接联想到爱情。那么玫瑰花就与爱情具有一定相同的属性,如玫瑰花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美好的感觉,人们认为爱情也应有这种属性。天平象征公正公平,这是因为天平的属性,它本身便代表两种物体的重量相等,也就隐喻人人都是平等的。鸽子隐喻和平,这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形成了共识。中国结象征和祥和、和谐,这些都与文化内涵息息相关。象征是艺术表现的方式,是指借用某些特殊的事物来体现某种重要的意义,往往是较小的事物来象征较大的意义,以此表达某种情感,加深人们对事物的理解。象征是一种文化积淀的共同理解,在同一文化中,人们受文化和环境影响对某事物所代表的含义有统一的理解。用国界碑象征一个国家的主权,景点象征某个地域,例如长城象征着中国,迎客松象征着黄山,泰山象征着齐鲁大地。或用某些建筑象征某个城市和国家,例如天安门象征北京,金字塔象征着埃及,埃菲尔铁塔象征法国。人们往往用这些图像来象征事物,从而不断加深对某些事物的理解。隐喻和象征的手法都离不开本体和喻体的存在,隐喻效果和象征效果的实现都需要有着共同属性并经历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并且这种属性得到共同的情感内涵。(三)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历史性是指图像随着历史发展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采用不同的载体方式而呈现出不同的意象,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时代图像。现实性是指无论图像怎么变化,多么具有虚拟性,其本身仍然来源于现实社会且在社会中能找到其本体。如在文字刚出现时,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均写在野兽的甲骨上或者兽皮上;随着时展,出现了刻画在墙壁上、瓷器上的文字符号来记录事况发展。随着造纸术的发展,图像开始进入印刷时代,工业化的发展催生出能够大批量印刷文字图案的技术产品,图像充斥在整个时代。电子时代不仅实现了激光照排,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视频、图片以数据传输,图像以更便捷更广泛的方式被储存和应用。这些充分体现图像具有历史性,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图像印记。现实性是指图像在制作过程中的选材、主题及其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中,但由于传播的虚拟性,使得现实性的图像往往高于生活。通过图像传播,展现大众生活中的点滴,传递人间的普遍情怀,加强意识形态,传播主流价值等。例如公益广告往往来源于现实,但加入了艺术的成分,从而传递出某种社会价值观。城市中文化墙上生动的漫画往往结合了民众心理需求的特点,用艺术的方法传输出核心价值观。图像的某些情节会虚构化,对观众产生不同方向的引导。林林总总,现实性是图像在制作传播过程中的基本特点。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性一般表现在大众性上。大众性是指图像的传播过程逐渐消除了文字、语言不同的障碍,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界限,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人们在看到同一图像时往往都能有相同的感受和体会。这源于人们对图像的共同理解,使得图像更加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如我国摄影师在西部贫困地区拍到的“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国外摄影师拍到的非洲苏丹难民地区“秃鹫与小女孩”的画面,它传达出特定的社会信息和价值引导趋向。再如技术专家对古代桥梁、建筑的复原往往以当前场景为基础,这充分体现图像具有链接过去和未来的功能,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当代图像传播的历史性和现实性,使得图像在不同时空下具有普适性和大众性。图像的历史性和现实性使得图像在传播过程中更能贴近生活实际,更能走入大众生活。(四)同一性和多义性的统一。图像的同一性是一种文化契约,是一种社会约定关系。在同一文化中,人们对某种图像有同一的理解,即图像在长期社会交往中,逐渐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一种风格化或特殊化的属性。同一性不是“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同一,而是图像“能指”的同一,它不存在于图像本身,存在于人们对图像的理解之中,存在于某一被一定的社会文化所接受的程式之间。多义性是指图像在不同的主体看来具有不同的“能指”。“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任何图像在每个人的理解中都不可能完全一样,但总体上每个人的理解不会差距太大,其核心的特殊性不会改变,这是由于图像的“能指”来自于图像的迹象性。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任何图像存在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所谓组合关系便是“多义性”,所谓“聚合关系”便是“同一性”。在各自的同一性和多义性之间都存在着互相替换的对应词。人们常说一词多义,那么同样存在一义多图或一图多义。在图像语言中,同一个概念可以用多种不同的图像来表达,同一个图像也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概念来表示。如公共场合中的指示标志、商业标识等没有明确写上汉字或者英语指代什么,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年龄的人一眼便能看出其内涵,并且每个人对其理解分歧并不大,这是图像的聚合关系即同一性。一般认为这种聚合关系是由于“唤起性”所致。一般的语言功能可以分为“陈述性、表现性与唤起性”三种特性,唤起性就是经过语言行为唤起人们心理状态的情感变化,并由此导致思想与行为上发生一定的变化。由于人们看到的是同一个图像,其唤起不同民族或年龄人群情绪变化也大致相同。经过一定的文化浸润和民族习惯而产生的共同语言符号,也是“同一性”产生的根据。在此文化关联中,符号的使用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或者媒介来实现,这种载体或媒介在传播过程中在不同的人看来,便产生了“多义性”。某种“多义性”的语言符号,在经历过相同的文化习惯的人看起来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但这种多义的理解仍然能找到“同一”的特征,这源于画面本身具有某种迹象性,人们对迹象的理解具有同一性。而产生“多义”的这部分往往基于各自的生理感受、个人经历等,所以说同一性和多义性互为因果。(五)数字化和娱乐化的统一。图像的数字化是图像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当前数字技术的进度息息相关。图像不在原本归属的某一传统载体或某一时空中,而是被大规模地储存在各类互联网应用程序上,并且可以经过不断加工、调整、拼凑、变化。同等单位上,经过高密度加工的图像蕴含的意义更要远远大于文字和语言,这使得图像比文字和语言更具有仿真性,更能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人类对视觉的需求根源于对人化世界探索的深入,数字化恰好能使得人们更为方便地储存和使用图像。图像的数字化也使得社会的表达和交流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有时一张图片比写上千个文字更能表达内涵。近年来,网络短视频业务进入经济喷发期,取代了按小时计算的长视频,甚至把人类历史以十几兆的图像完整表现出来。而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图像在一瞬间传播到全球任何角落。交流、生产、生活一切皆由数字来安排。娱乐化是图像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得以呈现。图像的数字化得以广泛传播,娱乐化是其最重要的特征。没有任何一个人喜欢和枯燥的二进制代码打交道,数字的传播必须符合人类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要方能在民族之间推广。娱乐性是最容易让人忘掉机器代码的乏趣,更能在大规模图像传输中保留高度的热情。图像变成二进制数字进行大规模传播,必然要求其更具有娱乐性和普适性。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图像在传播过程中娱乐化倾向会有损社会的文化风气,殊不知图像的娱乐性和普适性是图像以数字化传播过程中的必然结果。任何既定信息以机器语言传播时,它必须转变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人的情感需求在大规模图像传播中表现得更为强烈,娱乐化更易达到与观众的心灵互动,在情感交流中打破时空限制,更具有在场性。但需要甄别低俗娱乐,禁止低俗文化传播。这还需要文化部门和信息部门在数字时代把好关口,使得数字时代图像更多地造福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二、图像时代的特征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认为“人类的图像时代已经来临。”海德格尔提出“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这充分说明人类已经步入图像时代了。图像时代影响社会中的方方面面,这些特征不仅表现在社会语言系统的变化,由“语言转向”到“图像转向”,其次社会认知方式发生了剧烈变化,最后社会生活也开始走向大众化和娱乐化。图像时代已经来临,图像时代的特征越发明显。(一)社会文化传播由“语言”转向“图像”。“语言转向”的实质是把理性的文字语言转向感性的形象语言,也就是由“文字”转向“图像”。当下,以图像为中心的符号系统正向传统的语言符号系统发出挑战,图像已经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交流信息的常见方式,毫不夸张地说世界社会文化系统已经成为图像的再生产。图像进入到了每个人生活之中,并且与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图像趋于文化霸权地位,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视觉与审美价值导向,同时影响着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图像之所以具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是因为其切合这个时代的文化潮流。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在短期内就超越了过去漫长历史所积累的经济总和,图像的特征正符合“眼球经济”的需要。图像的传播促进了文字信息和语言信息的融合,为人们充分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创造了客观条件。(二)社会认知方式由“抽象”。走向“形象”这一变革主要体现在人类以图像而非文字作为认知和把握世界的主要方式,文字的重要性被逐渐降低。图像之所以出现变革,与数字传播技术的出现有关,使得图像的制作和传播成本甚至比文字还低。快读社会,文字已经不能满足人类对认知世界的深度要求,图像逐渐成为人类认知和表达的主体方式。从文字为主到以图像为主的认知世界方式的转变,实质上是从抽象的认知方式向形象的认知方式的转变。抽象的认知方式时期,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把握方式主要通过抽象的语言符号系统,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种方式逐渐消退,社会认知方式转变为形象认知方式,最主要的表现如大量图像产品、视频产品的出现,短视频应用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如近年来产生的抖音、快手、微视等等手机端应用。新闻内容也采用了图说方式,如澎湃新闻,也开始采用瀑布流图片方式展示。字节跳动开发的今日头条采用智能信息分发模式,内容根据用户“眼球”停留时间和操作判断用户的喜好,从而不断推荐相关图文和视频内容。各类图像处理软件如美图秀秀、美颜相机等等也在图像时代的红利中分得一杯羹。(三)社会生活由“生产型”趋向“消费型”。图像在大数据的加持下被最大化传播,任何图像不再受时空的限制。如电子成像技术复原的圆明园,打破了历史的限制;VR的产生使人足不出户便可游览世界。图像由此变成了最为普通、廉价的消费品,并迅速地侵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平民化、大众化的消费活动。如今文艺作品或网络小说被改编成影视,走进了千家万户。人们不一定会购买书本来细读,但是很容易接受视频这种传播形式。大众需求被喷发式的激发,需求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现代社会由生产型社会趋向消费型社会。以视觉图像为主要载体、以符号拥有为特征的社会消费方式,带来了视觉产业的繁荣,图像时代的红利滚滚而来。视觉产品层出不穷,但都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便是直接消费型。任何视觉产品满足人们对图像的需求,就形成直接消费。与传统的文字、语言展示进程不同,图像直接选择最立体的方式直接呈现在最初的阶段,打破了人们认知的过程和序列,从而使得人们在被图形拟像的三维虚拟空间中产生消费行为。图像的传播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更推动整个社会向消费型转变。

参考文献:

[1]汪德宁.超真实的符号世界:鲍德里亚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2]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9

[3]刘伟.读图时代的阅读研究[D].安徽大学,2013

图像时代范文篇3

图像的直接性、直观性、当下性,不仅得到传统的绘画、雕塑的支持,而且得到摄影、电视电影、计算机等现代媒介技术的扩展,如今已经成为公共交往、信息传播、娱乐消费最重要的对象。影像文化不仅在受众的覆盖面和受众的选择量上超越了文字文化,而且传统的文字媒体本身也在越来越多地借助图像的魅力。各种图书杂志对排版空间的重视、对封面图像造型的考究、对插图艺术的追求以及各种报纸越来越多地刊登摄影、漫画等图像作品,都显示了图像文化的膨胀。在如今流行的电子邮件中,一些文字符号也被"图像"化处理,如用:〈表达愤怒,用:〉表达开心,用:(表达悲痛,用:)表达喜爱等等,抽象文字获得了形象造型,在如今的中小学生中,更是流行用大量的图形符号来替代一些表意比较复杂、暧昧和模糊的文字(如用桃心的图形来代替"爱"字,用一个眼镜的图形代替"眼镜"的文字),这种文字加图形的文体不仅出现在他们的书信和日记中,甚至出现在交给老师的作文里。即便在学术性的论文中,越来越多的图表以及在各种学术会议上和课堂中对多媒体工具的使用,都证明着图像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传播符号。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正处在一个图像的时代,或者说一个图像主义的时代。图像的时代与文学所面临的挑战。学生发给我的邮件,文字变化。

虽然我们可以列出文字比图像优越的众多理由正如我们同样可以列出图像比文字优越的众多理由一样,但是,应该承认,图像主义的确不仅在严重地争夺着文学的受众,而且也影响着文学的品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图像时代的一种新的艺术体裁--摄影文学。它试图将图像与文学相结合、将文字的抽象性与图像的具像性相结合、将叙事的线性时间与造型的构图空间相结合,创造一种文学化的摄影和摄影化的文学,以一种杂交的优势,在文学与摄影之间、文字与图像之间找到一种艺术的空间。

应该说,这种愿望和努力都是对时代的一个积极的响应。当然,摄影文学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它的成长需要过程,它的生命力也需要检验。如何达成摄影与文学的结合,如何在文字和图像之间保持艺术的张力,并不是一个简单的1+1的问题。如今的文化消费者或者接受者与过去不同,由于大家都如此频繁地接触各种文字的和视听的媒介,受到过越来越良好的文化教育,具备了越来越丰富的空间鉴赏经验和叙事审美经验,显然,如果继续按照当年的连环画方式来创作摄影文学,那么无疑是对受众审美成熟的一种蔑视。重要的是,摄影和文学应该成为一种补充的、互动的、张力的关系,而不是一种说明的、重叠的、同步的关系。一方面,图像和文字本身都应该具有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图像和文字的组合应该创造一种新的意义空间和生成一种新的阅读快感。而这一点,可能正是目前一些摄影文学还不具备的。如果要具备摄影文学的形态特点,应该发展游记题材、人物传记题材、历史题材等,这些题材为我们摄影和文学的结合都留下了充分的空间。

文体的自觉是一种体裁成熟的标志。摄影文学的成熟也需要摸索一种自觉的文体观念,如何通过图像为抽象的文字提供一种具像的现实、一种在场感、一种体验性,如何利用文字来为表象的图像提供一种深度的表意、一种象征感、一种抽象性,如何在文字和图像中寻找到一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艺术张力,将成为摄影文学文体共同的难题。但是,摄影文学的空间是巨大的,当我们看到如此多的人在几乎任何一个可以发现生活意义的地方都会留影,如此多的人愿意在网络提供的聊天空间中与人交流日常的感受和经历的时候,我认为摄影文学会有它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充分理由,只是也许它不一定是专业精英的专利,很可能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大众的形态:人们用自己捕捉到的生活图像和对这些图像的情感记忆、体验来与他人共享生活的喜怒哀乐。

图像时代范文篇4

图像的直接性、直观性、当下性,不仅得到传统的绘画、雕塑的支持,而且得到摄影、电视电影、计算机等现代媒介技术的扩展,如今已经成为公共交往、信息传播、娱乐消费最重要的对象。影像文化不仅在受众的覆盖面和受众的选择量上超越了文字文化,而且传统的文字媒体本身也在越来越多地借助图像的魅力。各种图书杂志对排版空间的重视、对封面图像造型的考究、对插图艺术的追求以及各种报纸越来越多地刊登摄影、漫画等图像作品,都显示了图像文化的膨胀。在如今流行的电子邮件中,一些文字符号也被"图像"化处理,如用:〈表达愤怒,用:〉表达开心,用:(表达悲痛,用:)表达喜爱等等,抽象文字获得了形象造型,在如今的中小学生中,更是流行用大量的图形符号来替代一些表意比较复杂、暧昧和模糊的文字(如用桃心的图形来代替"爱"字,用一个眼镜的图形代替"眼镜"的文字),这种文字加图形的文体不仅出现在他们的书信和日记中,甚至出现在交给老师的作文里。即便在学术性的论文中,越来越多的图表以及在各种学术会议上和课堂中对多媒体工具的使用,都证明着图像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传播符号。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正处在一个图像的时代,或者说一个图像主义的时代。图像的时代与文学所面临的挑战。学生发给我的邮件,文字变化。

虽然我们可以列出文字比图像优越的众多理由正如我们同样可以列出图像比文字优越的众多理由一样,但是,应该承认,图像主义的确不仅在严重地争夺着文学的受众,而且也影响着文学的品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图像时代的一种新的艺术体裁--摄影文学。它试图将图像与文学相结合、将文字的抽象性与图像的具像性相结合、将叙事的线性时间与造型的构图空间相结合,创造一种文学化的摄影和摄影化的文学,以一种杂交的优势,在文学与摄影之间、文字与图像之间找到一种艺术的空间。

应该说,这种愿望和努力都是对时代的一个积极的响应。当然,摄影文学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它的成长需要过程,它的生命力也需要检验。如何达成摄影与文学的结合,如何在文字和图像之间保持艺术的张力,并不是一个简单的1+1的问题。如今的文化消费者或者接受者与过去不同,由于大家都如此频繁地接触各种文字的和视听的媒介,受到过越来越良好的文化教育,具备了越来越丰富的空间鉴赏经验和叙事审美经验,显然,如果继续按照当年的连环画方式来创作摄影文学,那么无疑是对受众审美成熟的一种蔑视。重要的是,摄影和文学应该成为一种补充的、互动的、张力的关系,而不是一种说明的、重叠的、同步的关系。一方面,图像和文字本身都应该具有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图像和文字的组合应该创造一种新的意义空间和生成一种新的阅读快感。而这一点,可能正是目前一些摄影文学还不具备的。如果要具备摄影文学的形态特点,应该发展游记题材、人物传记题材、历史题材等,这些题材为我们摄影和文学的结合都留下了充分的空间。

文体的自觉是一种体裁成熟的标志。摄影文学的成熟也需要摸索一种自觉的文体观念,如何通过图像为抽象的文字提供一种具像的现实、一种在场感、一种体验性,如何利用文字来为表象的图像提供一种深度的表意、一种象征感、一种抽象性,如何在文字和图像中寻找到一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艺术张力,将成为摄影文学文体共同的难题。但是,摄影文学的空间是巨大的,当我们看到如此多的人在几乎任何一个可以发现生活意义的地方都会留影,如此多的人愿意在网络提供的聊天空间中与人交流日常的感受和经历的时候,我认为摄影文学会有它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充分理由,只是也许它不一定是专业精英的专利,很可能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大众的形态:人们用自己捕捉到的生活图像和对这些图像的情感记忆、体验来与他人共享生活的喜怒哀乐。

图像时代范文篇5

机械图像是指以摄影为基础,通过摄像及电脑成像等手段机械捕捉和创造图像的方式。由于机械图像下的二维平面与传统绘画所得图像具有极高的相似性,并且具有超高清分辨率,因此机械图像成为视觉图像时代绘画艺术的重要参考标准。机械图像能够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出肉眼难以捕捉到的景象,并通过碎片化的形式将场景再现性地表现出来,为近现代的写实绘画带来了新的发展生机,对当代绘画视觉效果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由周莹编著、文物出版社出版的《论机械图像时代的绘画》一书,从机械图像的演变过程及发展原因出发,深入剖析了机械图像时代的绘画艺术所进行的思考与探索。绘画艺术在时代的更迭中积极寻求与机械图像的区别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了自我艺术风格的发展,该书对现代艺术绘画进行了更有意义的探讨,为绘画艺术的追求及其功能的重新建构提供了新的视角。《论机械图像时代的绘画》全书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绘画艺术在机械图像时代的生机与危机,以及机械图像对传统绘画艺术带来的影响。第二章阐述传统绘画艺术在这场技术与时代变革下的发展历程,具体论述绘画材料语言的开发及平面化倾向。第三章进一步指出传统绘画艺术的追求已从再现性的真实视觉转向强调体现内心真实观念,改变了传统绘画艺术的定义。第四章强调相较于机械图像,绘画的手工性对于身体部位的重要需求。视觉图像时代,机械图像对于场景的高清真实再现性替代了传统绘画艺术拟真表意的功能,以信息时代下广泛的传播性与重复性改变了人类的审美特性及审美价值取向,使得传统的主流绘画艺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论机械图像时代的绘画》一书中同样指出,机械图像在将绘画从视觉的真实呈现的追求中解放出来的同时也对传统绘画的视觉效果产生了深远影响,不断改变着绘画艺术的视觉效果领。首先,机械图像改变了绘画艺术的创作方式,影响了绘画艺术的视觉呈现效果。

传统的绘画艺术需要艺术家通过写生活动来感知自然并进一步表现自然。然而,机械图像作为记录真实场景的重要手段,通过迅速即时的动态记录,为绘画艺术创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图像资料,极大程度上丰富和开拓了绘画艺术家的创作范围,但同时也使得艺术家对机械图像的记录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性,使得绘画艺术家的写生活动越来越少,这就导致机械图像作为视觉语言在为传统艺术创作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艺术家的视觉呈现方式。例如,在绘画色彩的运用上,传统绘画艺术中的色彩运用基于艺术创作者对自然界丰富色彩的敏锐捕捉与灵活运用,艺术家可根据自身对不同色彩的理解进行多样的绘画处理,从而创作出富有想象力与个性化且具有独特个人艺术风格的视觉语言。但机械图像减弱了自然界的色彩变化,对于自然色彩的表现无法与双眼实际捕捉到的鲜明色彩相比拟,以机械图像为基底,就会影响到绘画艺术创作者的色彩运用,使得绘画作品中的色彩单调沉闷,无法表现出作品本身的视觉艺术效果。

其次,机械图像改变了绘画艺术的视觉表达意义。传统绘画艺术在创造之初就一直在或主动或被动地寻求视觉表达意义和内在精神价值的转变,其媒介性和平面性是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重要特征。但在机械图像问世之前,传统绘画艺术的视觉内涵一直被创作者忽略或者弱化,其将绘画艺术创作的重点放在场景的再现上,仅仅将绘画艺术作为用来记录各种具象化事物和景象的手段;而在机械图像问世之后,机械图像以强大的传播性和复制性迅速弱化了传统绘画的原始目的,绘画艺术的复刻功能在迅猛的机械图像的围攻下逐渐被放逐到边缘区域。因此,艺术家在迷惘与探索中找到了传统绘画艺术存在的意义,绘画的视觉表达意义已不仅仅局限于对于景物的描摹或者再现,而是通过这种视觉呈现来表达更深层次的人文价值内涵。传统的绘画艺术家在吸取了机械图像诸多新型表现手法的同时,增加了绘画视觉艺术综合性和多义性内涵,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绘画的艺术表现空间。

绘画艺术是一门在空间里创造出视觉形象的艺术,机械图像时代下的绘画艺术摒弃了单纯视觉效果的外在表现,加强了观念与艺术的结合,艺术家通过艺术来表达深层次的人文情感,使绘画艺术更具哲理性与时代价值。《论机械图像时代的绘画》一书深入剖析了机械图像时代绘画艺术的独特价值与意义,是帮助现代绘画艺术家更好了解绘画艺术发展内涵的重要参考。

作者:周莹

图像时代范文篇6

关键词:视觉图像;艺术教育;文化

曾经,文字阅读代表了全部知识和智慧的获取过程。文字以言语为媒介,具有叙事性和情感性,给读者留下了文学意境、韵味得以实现的广阔空间。然而,其形象的显现是间接的,带来了阅读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没有视觉媒介形象的直观功能。图像将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的形象,拥有文字所没有的视像的直观性和具像性,具有强烈的再现性、真实性和造型性。图像是一切文化之间的“纽带”。因此,时至今日,在各种信息风起潮涌的今天,要一种理念为公众所接受,形象化、感性化才是最有力的方式。

一、图像文化的背景

麦克卢汉首先提出了“媒介即是信息”的理论,并把媒介分为“冷媒介”和“热媒介”,重塑了人们对传播学的思维。举例说,电话是一种冷媒介,或者叫低清晰度的媒介,因为它给耳朵提供的信息相当匮乏。言语是一种低清晰度的冷媒介,因为它提供的信息少得可怜,大量的信息还得由听话人自己去填补。与此相反,热媒介并不留下那么多的空白让接受者去填补或完成。因此,热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低,冷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高,要求接受者完成的信息多。另外,他认为,每一种新媒介一旦出现,无论它传递的具体内容如何,这种媒介的形式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信息,并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介本身就代表着某种时代的信息,媒介就是讯息。随着电力时代的来临,电视便成为了图像传播的主力媒介。而网络时代的降临,也使电脑成为更广泛传播的媒介,而与之相关的,是图像时代的到来。

二、图像文化对当代艺术教育的影响

对于艺术教育工作者而言,图像文化的实现,使他们从传统的“粉笔-黑板”教学方式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转变为利用媒体等现代化工具进行授课。学生则从阅读纯文字性的纸质教材转向接触并阅读插图文本教材与电脑等可视图像内容等,并利用电脑进行网络视频学习或娱乐消遣。图像时代彻底改变了学校的教学方式。但是,当今的青少年具有高度视觉化和图像化的倾向,如何使他们的这些特性有利于其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同时又消除图像有可能给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当代艺术教育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图像时代范文篇7

【正文】

记忆的图像和思考的图像

“时代美术文献展”的策划和组织,初衷是希望通过对这一时期的美术图像的重组和呈现,探求这些图像本身所隐含或背后所具有的社会学、文化学意义,当然,这种重组和呈现本身就是研究、整理以及重新审视历史的重要环节和过程。图像具有文化记忆的意义,记忆载负着文化而产生思考和审视的内涵,当历史中的文化图像以新的角度和方式,在新的时间空间中被重新呈现出来,它们将体现出新的思考点,引发人们对图像进行重新解读,以更深地挖掘图像的历史内涵,延伸其与当下文化之间的意义链。

但是,在整个展览的呈现和接受过程中,我们发现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人们似乎更多地以现实而通俗的眼光来看待这样的历史文化图像,在这些图像中,更多看到的是与个人经验相关的情感记忆,带有较普遍的怀旧或追怀的情绪,以及认同和满足的心态。毕竟,那个特定时代的美术图像,更多保留和体现着那个时代对“美”的一种普遍的、意识形态化的呈现和理解,保留着经过改造的思想和情感对社会、现实以及“美”的真诚的表达。那个时代的美术,曾经以它作为一个时想的、有着恒远意义的“美”的代表,深深地扎根于人心,并曾经成为一代成长中的人们心中对美好前景的憧憬和想象。“美”以其强大的图像化的力量占领了人们的视觉以至思想,这种力量,可以说是社会性的、铺天盖地的,它不仅紧紧抓住人们的视觉,更深深地成为人们的记忆。因此,当我们有了一定的历史距离之后,重新来面对这样的图像时,记忆成为了这些作品最突出也最容易生效的特征和亮点。因此,“时代美术”的图像,似乎更主要地成为了记忆的图像,与个人的情感经验、个人的成长经历、普遍的追怀心理相关的记忆图像。

记忆,当然是图像一种无法回避的功能和特点。然而,我们面对的也许不仅仅是个人普遍而现实的情感和经验,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图像,所凝聚的记忆的内涵也不应仅仅限于“美”的图像化的视觉意义,当图像作为文化和历史而存在,而被追溯其意义,图像的重新解读、重新组合和呈现,它的思考的意义更可能被体现出来。

作为文化图像的“时代美术”,具有完整而独具一格的形态和样式,具有独立的史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文化形象。这其中,包含着意识形态史和观念史等方面的丰富内涵。从意识形态史的角度上讲,这一时代的美术,从1942年甚至更早的时期开始,美术图像的建立和应用,建构了包括文艺思想和理想、文艺体制和教育结构、美术的功能和目的、艺术家的身份认同和创作图式、意义指向等。这方面,美术图像与国家政治、政权、政党、制度、国际阵营与文化较量等,有着无法脱离而且是服从、服务的关系。从社会观念史和艺术观念史等方面看,革命化、现代化、民族化、大众化,还有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波普艺术思潮、民间意识、女性意识、形式与内容关系等,构成了中国社会在这一特定时代的文化观念的发展历程,以及在世界进程中,中国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和影响力。其实,无论从何种角度看,“时代美术”在中国美术史、文化史上,都形成了强烈、独特、无可替代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美术图像,更是具有深入研究、反思的意义和必要性。因此,在时间过去了二十多个年头,我们现在又处在一个从文化接受、思维维度、社会环境、经济关系等都有大不一样空间的时代,我们有了相应的历史距离以及对意义、价值等的不同认知和定义,对于那一时代的美术图像,我们应该而且可以去寻求思考的新起点,去获得思考的新意义。

但是,我们所处的又是一个疏于思考和不断弱化判断力的“读图时代”,公众乐于接受清晰无误、情感单纯的图像,简单明了于图像本身的内涵和意义,并且用平面化的图形来传达平面化的思想。图像不仅能够轻而易举地占领和统治人们的视觉,使视觉在愉悦中安详而疲倦,几乎丧失了面对图像去安静深入思考的能力,并且,图像还不断地引导和干扰着我们的思考,我们好像活在一个被别人或被时代、历史规定好的视觉世界里,同时,我们也以我们的方式去规定别人的视觉。这样,图像的记忆,情感、经验、经历的记忆成为了某些图像,如“时代美术”的图像的最主要的功能和特征,也轻而易举地使人们满足于欣赏和情感记忆。

也许,记忆更多的是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上,而思考则来自于思想和精神的支撑。一个时代,或一个时代对另一个时代的研究和反思,更需要这种支撑。

概念的使用与研究的价值

有学者提出对“时代美术”概念的质疑,我认为的确应该对我们所运用的概念进行讨论。

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到底是在什么语境中运用这个概念?在我们这次“时代美术文献展”和研讨会的策划理念中,主要是在现代美术史研究的学科框架中设定和使用“时代美术”这一概念,也就是说,我们是在美术史学的语境中使用它的。

“时代”作为一个历史学的概念在党史研究和现代史研究中早已被运用,问题在于,“时代美术”作为一个美术史学的概念是否成立呢?如果说从美术批评的角度来看,“时代的美术”这个概念是可以成立的话,我们就来看看在美术批评概念与美术史学概念之间究竟可能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

大量的美术批评概念的确不能成为美术史学概念,但是也有一些源出于美术批评的概念却成为了美术史学的概念。如“哥特艺术”就是从被用来定义一种艺术风格发展为可以用来概括一个历史时期的概念(注:参见迈克尔·卡米尔《哥特艺术》,第9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当然,从美术批评概念转换为历史学中的“时代”的概念必须满足一些必要的条件,如一定的时段性,在该时段中对该领域影响的全面性、普遍性等等。因此,我们也恰恰是在认为美术在这一历史时期的确深受时代政治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和使用这个概念的。如果在这个领域中的相关课题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个概念的历史学性质并不成立,那么我们当然就不应该使用它。以目前的研究语境来看,提出和使用这个概念可能具有突出时代特征的意义,而最终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历史时期概念,还要通过不断研究来检验。

第二个问题是,“时代美术”对于今天具有何种价值?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当然,这不会是指时代的艺术品在今天的经济价值——那种价值是没有人会怀疑的。实质上它首先指的是指导“时代美术”的生产、传播、建构的社会成员的审美意识和精神世界的那种价值观念在今天——在一个已经远离了那个时代话语的大众商业文化语境中的存在以及是否可以发挥有效作用的问题,其次还指“时代美术”作为文化遗产在今天的历史判断中的价值问题。虽然“时代美术”在今天对于不同的社会阶层所具有的意味是很不相同的,但“时代美术”对于我们来讲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这种价值是:第一,作为引导艺术生产的一种价值观念,它在今天可以成为艺术多元格局中的一种重要的积极因素;第二,作为文化遗产,它的历史价值更是不容置疑;第三,对于“时代美术”所诉诸的对象而言,它仍然具有唤起社会群体的主体意识的意义。

从“时代美术”的价值问题中必然会引申出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待艺术与社会政治的关系这样一个老生常谈,但又充满了复杂意味的话题。艺术无法真正做到脱离社会。自我、艺术本体、个体心性的呈现等等无疑是艺术审美意识中很重要的方面,但它们实际上无法使艺术超然地割裂与社会的联系。归根结底,艺术无非是社会精神意识的一个领域,它的价值判断、表达方式、传播效果等无一不是在社会中形成与实现的。布迪厄和哈克在坚持承认艺术的政治性问题上的言说值得我们深思,尤其是在普遍逃避政治性言说的时候。哈克说有许多美学家认为一切政治参与都会玷污艺术。但是他又指出:“不论艺术家愿意与否,艺术作品总是带着思想意识的标志,即使它们并不为某个确定的、有名有姓的主雇服务”。他还谈到了艺术机构的政治性问题:“其实艺术机构是具有政治性的地方。也可以说这是战场,社会上各种思潮在这里相遇”(注:参见皮埃尔·布尔迪厄、汉斯·哈克《自由交流》,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7、97页。)。无论人们是否愿意接受,在现实中,写作与艺术的社会性关怀使其无法真正逃避政治意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对艺术的追问实际上就是对意义的追问,离开社会与人生的价值追求,艺术的存在意义必定是很欠缺的。近年来我和一些朋友疾呼艺术的社会学转向,正是与我们的社会关怀紧密联系的——毕竟我们这一代是从中国的社会底层走进大学课堂的。

这里还要谈一点的是我对图像学研究方法的看法。按照潘诺夫斯基的说法,“图像志”“关心的是与艺术作品的形式相对的作品的题材或意义”,告诉我们“某些主题在何时何地由何种特定母题来体现”,而“图像学”则是在图像志基础上结合历史学、心理学或批评论的方法对艺术品进行解释的方法(注:见潘诺夫斯基《图像志和图像学》,载贡布里希《象征的图像——贡布里希图像学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90年版,第414-417、6页。)。贡布里希进一步阐明图像学的研究是“对一种方案的重建”,而不是仅仅把图像解释为“对现成原典的直接图解”;他认为应该在图像与题材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要“重建业已失传的证据”,并通过对确定的上下文的理解来弄清图像所表现的故事的意义(注:见潘诺夫斯基《图像志和图像学》,载贡布里希《象征的图像——贡布里希图像学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90年版,第414-417、6页。)。这里所说的“方案”的确具有重要的含义。贡布里希以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艺术赞助人向艺术家提出的题材需求、独特想法来说明“方案”与“原典”的区别,而在我的研究课题中,“方案”就是各时期的意识形态的需求,用以往流行的革命叙事话语来说就是“革命斗争的需要”。对于这些“方案”的认识必须以实证性的史料研究为基础,把历史语境中有特定意义的“方案”与“图像”之间的联系重建起来。

在这里应该引起警惕的是对于图像诠释的过度化问题。早有学者指出,“贡布里希的目的是要建立一系列标准和防护设施,以校正对图像阐释过头的习惯,这种习惯已经败坏了图像学的名声”(注:见马辛〔J.M.Massing〕撰写的“恩斯特·贡布里希”,引自贡布里希《理想与偶像》中译本附录,范景中等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384页。)。在图史互证的研究中,的确充满了陷阱,尤其是面对与现实斗争密切关联的革命图像,任何一种图像分析稍有不慎便陷入自以为是的困境。但是,正如贡布里希赞同波普尔关于科学知识增长的过程就是不断“试错”过程的理论所揭示的,图像分析的“试错”也正是建立关于图像的知识的必要过程。

艺术史解读的复杂性

1

对“时代”的界定不仅要注意到时间的意义,还要注意到空间的意义。延安时期思想在解放区内占主导地位,但在整个中国并不如此,即使1949年10月以后,思想也有一个逐渐占支配地位的过程。我们可以笼统地把1949年10月1日以后的中国称作“时代”,但这只是政治意义上的,还不能说是文化上的“时代”。从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到此前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全国范围发挥作用并深入人心,有一个历史过程,这可以用马克思的经典理论来解释,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1949年以后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化有一个历史过程,城市中的对私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村中的化的运动,在时间和空间都有一个过程,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对全民的思想教育也同样是一个历史过程。在新中国建立前夕,说:“人民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政权的建立,给人民的文化教育和人民的文学艺术开辟了发展的道路。”(注::《论文艺》(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时代”这个概念凸显的是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核心领导作用,但在最初它们并不完全同步,只是到了一定的历史阶段才开始同步。1949年7月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文艺思想就被确定为新中国文艺发展的指针,从而为新中国文艺树立了明确的方向,但从确定到深入人心进而变成自觉行为需要时间。这个问题很重要,忽略这个历史过程会影响我们对那个时代文化现象的解释效果。

2

应当注意到,文艺思想从1942年到1976年对于美术实践的作用同样有一个历史过程。

1942年前后的延安地区在文化上有特殊性。一般而又普遍的左翼思想被思想所取代是一个重要过程,从左翼的文艺思想向文艺思想的转化需要研究。

1949年到1957年是新中国的初创期,在文化和思想上则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与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激烈冲突。在国内的大部分地区,军事上的敌人已被战胜,但是文化上和思想上的敌人远未肃清。1949年7月2日至9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这是文学艺术工作者全国规模的第一次盛会。在贺电中说:“如果没有人民革命的胜利,如果没有人民政权的建立,进步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团结,就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获得自己的发展。”实际上,这是一次全国“进步的文学艺术工作者”的会议,当然不包括“落后的文学艺术工作者”,更不可能包括“异己的或反动的文学艺术工作者”。“我国是处在经济落后和文化落后的情况中。在革命胜利以后,我们的任务主要地就是发展生产和发展文化教育。我们相信,经过你们这次大会,全中国一切爱国的文艺工作者,必能进一步团结起来,进一步联系人民群众,广泛地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工作,使人民的文艺运动大大地发展起来,借以配合人民的其他文化工作和人民的教育工作,借以配合人民的经济建设工作”(注::《论文艺》(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1957年是各种思想和文化全面较量的高峰时期,而文艺界的“右派”曾经大部分是“进步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在《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中,确定了这一场斗争的性质:“右派和人民的矛盾是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不可调和的你死我活的矛盾。”1958年到1966年,“进步的文学艺术工作者”的社会作用被“革命的文学艺术工作者”或“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工作者”的社会作用所取代,的文艺思想才真正在全国范围内起支配作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也才由延安的文艺经典变成新中国的文艺经典。“”主要批判的是建国十七年的“资产阶级思想和路线”。到了1966年以后的文艺思想居全面支配地位,对其后的历史发展当然也要作具体分析。

3

对“时代美术”有多种理解,与艺术史的功能视角关系密切。

图像时代范文篇8

【关键词】图像文化;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思政

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在贺信中指出:“中国要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1]。伴随着图像文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从以前的依据文字对知识进行间接性的感悟和体会,到更多依赖于借助图像直观获取、展示信息。而对于高校思政教育而言,图像文化时代的到来,短视频、微信等应用程序的兴起,推进网络思政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一、图像文化时代下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逻辑渊源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的特色,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以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的工作。2019年3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2](一)网络思政教育的意涵。网络思政教育的兴起,是基于教育者对图像文化时代下网络趋势发展的把握。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发展对原有意识形态的经济及社会基础附着物已发生了改变,在对传统传播观念、方式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方式也产生了影响。因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新趋势,是教育者层面自主意识到网络对网民意识形态、社会生活的潜在影响,主动运用图像文化,将外部信息逐步内化,使其内化为信息接收者自身的思想,并以这些接收者为主体,进一步影响其他人的存在。(二)图像文化时代下网络思政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图像文化时代的到来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互联网的发展更是为图像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在这个“世界被把握为图像”的时代,“00后”大学生们的自我个性凸显,“人人都是自媒体”现象使得传统思政教育的先导权进一步削弱,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界限模糊,传播时间也不再局限于课堂。相较于传统思政课堂教学方式,图像文化时代下的学生能更自主地筛选信息,类似于自我教育。然而,这类“自我教育”却存在着信息鱼龙混杂、价值观偏差等隐患。因此,思政教师在新形势下需关注时下热点,紧跟时政潮流,将网络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合,牢牢占据意识形态高地,利用图像文化时代在互联网加持下的特点开展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其关键点在于“要加强对校园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充分发挥网络的育人功能,切实构建网络育人体系”[3]。

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遭遇的困境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作为学校思想政治

教育在网络的重要阵地,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包括但不仅局限于思政网络课程。在近年来的实践中,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它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局限,让思政教育能渗入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另一方面,高校的网络思政教育似乎也开始陷入了发展的瓶颈期。首先,在相对宽松自由的网络环境当中,高校学生在网络图像中所接收到的信息夹杂着背离思政教育思想的内容,而学生的无差别浏览也加大了这种负能量传播的隐患,对思政教育的导向性形成冲击,同时也对学生的身心造成负面影响。其次,高校的思政教师往往教学任务较为繁重,少有时间和精力随时关注网络热点及新的流行名词,甚至于完全不了解。而如今的高校学生“作为符号的人以及符号使用者,受教育者呈现出多重、零散、不稳定和不确定的裂变自我,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4]。这就导致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载体与图像文化时代下的高校学生关注的问题存在一定脱节。如果无法及时掌握高校学生群体的关注热点和思想动态,那么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其在学生中的认可度和影响力均会有所降低。第三,图像文化时代意味着一张图像之中往往包含大量信息,但这些信息通常又是碎片化的,在网络的助力下,这些信息可以24小时无间断、不断更新,并且覆盖人们的生活。加之不断新起的各类移动客户端,这些新变化也让思政教育应接不暇,也对网络思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只是将传统课堂搬到网络上并不能称之为网络思政教育,“不能针对不同网络参与主体的思政教育不是真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5]。

三、图像文化时代下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面对的机遇

图像文化在网络的助力下与学校思政教育的融合愈加紧密,高校思政教学者有更为丰富的图像、影视资源可选,高校学生亦能够便捷迅速地查找到各类图像。但图像背后所蕴含的价值信息及取向仍需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应充分发挥思政课堂的内外合力。图像文化的大时代背景有效推动着网络思政教学的实践,也发挥了图像育人功能,具体而言,集中体现在“全面化”“精准化”“互动化”“个性化”。(一)依托图像文化,实现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全面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6]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而言,首先,把握校内外思政资源,全员育人。校内通过网络思政课程建设稳住网络思政主阵地,整合学院团委、学工处、招就处等部门思政工作,力求让每个学生拥有自己专属的思政档案。校外,构建高校、家庭、社会合力的网络数据平台,让高校、家庭和社会一起共同行使高校学生思政育人的责任。其次,高校思政教育者通过网络思政平台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有所了解,全过程育人。一方面借助平台中的图像,直观而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数据,提高网络思政教学的成效;另一方面,相较于传统思政教育,网络思政教育的成绩认定不仅仅包括终结性考核,还综合考量出勤情况、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通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最后,全方位记录高校学生思政活动。利用移动端打卡、网络课程任务点等,将学生线上线下的思政活动予以全记录,整合为图像数据记录留存,及时掌握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全方位育人。(二)依托图像文化,实现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精准化”。在图像文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各类图像资源的出现让人目不暇接,质量却良莠不齐。网络思政教育虽然享有网络带来的便利,但并非所有网络传播图片均适合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思政所需的图像资源必须是向上、向善的。政策文件、讲话精神和新闻等相对抽象的图像固然可以输送一定的意识形态,但如今高校学生主要以“95后”“00后”为主,图像的选择上要更多考虑到他们的兴趣点与喜爱度。而相较于传统思政教育的无差别备课,网络思政教育可以利用大数据的预测功能,对教育对象的水平、兴趣等进行较为精准的定位。教师要培养网络信息素养,以数据思维、信息思维,根据思政档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轨迹予以分析。精准把控,精确分类,找准学生的兴趣点。根据网络平台的数据统计配置各类思想政治资源,多方面挖掘图像资源,向学生精确推送信息,确保推送消息能够在学生中有感染力、有影响力。真正做到让学生将思政内容入脑、入心、入行,实现网络思政的“精准化”。(三)依托图像文化,实现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互动化”。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目的在于要实现受教育者的整体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提升,这不仅需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也需要受教育者的反馈。要实现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互动性”,需要提升学生的图像素养,同时也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利用网络平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主动了解学生思想动向。具体而言,在网络思政教育中,依托图像文化,学生可以在接受图像的同时迅速了解图像所携带的大量信息,而这就对受教育者对图像信息的接收和理解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如果只是单纯地停留在“看”图阶段,是无法挖掘图像后的深层价值的,但透过表面的图像理解其深层含义是需要通过不断实践来培养的。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高校学生解读图像的能力,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表达他们对图像的理解,对其中的积极信息予以吸收,而学生对图像的解读能力的提升,也侧面提高了他们对网络中存在的一些虚假信息的辨识能力。(四)依托图像文化,实现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个性化”。图像除了包含大量信息外,对图像的选择、偏好往往也体现了一个个体的个性特征,依托图像文化,实现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个性化”教育也正是依据于此。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在尝试突破传统教学形式,网络思政教育就是其中的一大尝试。网络思政教育搭上了大数据的顺风车,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有一定预测能力,且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再仅仅局限于班级教学,而是可以通过测评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的掌握程度来制定个性化方案。高校网络思政在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同时,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个性化定制讲解方案,依托图像传播,将原本负责、抽象的理论知识以图像的形式梳理出来,在增加信息量的同时,也让知识更加直观明了,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网络思政图像资源的储备也避免资源的重复,更加满足师生需求。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作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无论是技术还是相关课程设计都有了一定发展。但无论形式如何,教育的本质仍然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内容建设。在图像文化时代,将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切实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才是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题中之意。

【参考文献】

[1].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8-05-24(01).

[2]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参加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2019-03-18/2020-02-27.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R].中发(2016)31号.2017-2-27.

[4]李颖,靳玉军.基于网络空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趋势[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0).

[5]吕东刚,王燕.智慧校园视野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瓶颈及突破[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9(01).

图像时代范文篇9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化叙事;培育

目前,各种图片层出不穷,我们已经处在图像化时代。在这个新时代下每天都要看图读图。可以说这种状态下严重影响了高校中大学生的认知事物以及信息交流方式,之前的文字表达,逐渐转成图像化的叙事。比如,在高校大学生日常聊天过程中采用表情包代替了以往很多文字性的叙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对高校中的大学生起到一定的作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那么就必须对图像化的叙事规律进行不断研究,并遵循图像化叙事的特点。

一、图像化叙事的规律特点和具体要求

(一)图像化叙事表达上更加直观和立体化。在图像化时代下探讨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叙事内容要以文字叙述为主的特点。图像化叙事可以作为辅助工具进行使用,并且文字与图像化相结合的叙事方式也能够吸引大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成功。思想政治教育中采用的叙事方式主要就是文字叙述和图像叙事。这两种叙事方式同样也是我们人类主要的叙事方式。相对来说,图像化叙事能够更加生动和形象,因此图像化叙事中的理解机制也往往先是认知浅层化,之后再表象化。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化叙事来说,不仅要顺应图像化叙事的具体规律特点,还要注意图像的内部构造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容和价值上的含义是否匹配。一般来说,图像叙事非常具体,相对于文字叙事来说,图像叙事不仅具有非常逼真的效果,还以简单化的构图和描绘出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图像叙事往往利用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构图,并采用色彩搭配,使人们看到图像之后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且能够轻松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叙事话来说,既可以利用生动的构图来直观表达所要传递的思想政治理论特点,也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大学生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内容,还可以引导大学生对图像叙事背后所表达的深层含义进行思考。(二)图像化叙事的意义具有模糊和多元化的特点。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图像化趋势来说,经常用含蓄的符号来代替复杂的事物本身,往往不能对具有一定复杂性的事物进行准确的表达,只是进行模糊的表达。人们在面对这种图像化趋势时,经常会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经历以及所处的文化程度、社会阅历来理解图像化叙事中所表达的含义[1]。同样的一张图对不同的人来说,人们所产生的理解是不同的,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而图像化叙事意义也具有模糊的特点,这也与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单一的特点有很大的矛盾性。这就暗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图像化叙事特点必须能够表达特定的核心价值和中心意义,因此必须采用比较稳定的图像化进行叙事。(三)图像化叙事认知具有浅层碎片化的特点。一般来说,图像化叙事具有非常直观的形象,因此也就会导致人们容易产生认知的肤浅化,这是因为人们往往只对一目了然的表层信息进行关注,而忽略了图像化中所包含的另外一层信息和价值。除此之外,图像化叙事并不具备像文字叙事直接的特点,人们所接受到的往往是碎片化的符号,因此,容易形成不探索图像本质的特点。所以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要想利用图像化叙事帮助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那么就要克服图像化趋势认知比较浅层又具有碎片化的不良特点。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化叙事教育教学现状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化叙事内容较为单一。目前,我们正处于图像化时代,因此在时代的要求下,高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在利用图像化趋势进行教学,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图像叙事内容表达并不复杂,比如,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所使用的图像,直接就用文字表达了马克思主义认为或者用箭头直接显示出指出,这种非常直白的文字并没有用符号来表达,没有利用图像化叙事的特点;二是图像化叙事的技术使用过度,比如,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直接大量使用图像技术,但是这些图像技术并不能像文字叙述一样直观表达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的主要教育内容。所以总体来说,目前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化叙事教学并不能够达到教学的目标,而且也不能够帮助高校大学生应对社会中令人眼花缭乱的图像信息,反而让大学生产生疲劳的感觉,从而影响了高校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化叙事教育效果低下。目前在高校中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虽然采用了图像化的趋势教育教学,但是往往偏离了正确的教育内容。一般来说,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因此高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论内容要具有丰富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的讲解必须十分深刻,同时又要具备生动形象的特点,这样才能在帮助大学生理解的同时,又加深他们的印象。虽然很多教师将多媒体技术和图像化的叙事进行了结合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了课堂中的生动性,但是一些高校教师为了迎合学生的心理,过度对娱乐化的图片进行使用[2]。虽然能够起到让学生印象深刻的效果,但是却忽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教育性和政治导向等严重问题。除此之外,由于图像化叙事具有非常直观的特点,因此大学生在观看图像叙事时,很容易把关注点只放在图像上,而忽略了图像背后所要表达的含义。虽然本意上来说采用图像化叙事教育效果是为了让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深刻和生动,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上并没有产生深刻的效果,反而使高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出现实效性低下的状况,这些都是不应该出现的。(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化叙事教育目标出现错误。由于图像化叙事的特点,就决定了其不能够像文字叙述那样直接表达内容,反而具有抽象化的特点,因此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进行图像化叙事教育教学时必须作为文字叙事的补充,而不能过度使用,这样就会导致教育目标出现错误的问题。目前,很多大学生往往都为图像所迷惑,习惯沉浸于碎片化的感官体验。虽然有些教师能够达到图像传播的良好效果,但是过度采用夸张的表达手法并打乱图像顺序,就会导致大学生对于政治层面的事物认知呈现感性化的特点。除此之外,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把电影片段以及各种音乐都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样虽然能够使课堂效果更加丰富多彩,但是过度使用图像信息也使得教师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观点分析大幅减少,也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完美实现。(四)高校思想政治叙事的载体研究相对滞后。网络时代的来临,众多可以进行图像化的软件层出不穷。微信、微博等信息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提供了一个载体,在这些载体上,高校学生可以进行真实便捷的相互沟通。就目前而言,虽然这些载体叙事教育受到了欢迎,但是在这些载体的交流仅仅停留在自身生活方面的分享,还未将这些载体的作用升华到思想政治层面。因此,高校需要将载体提升到思想政治叙事的研究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图像化叙事并不是简单的组合,因此,二者结合和研究过程并不容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图像化叙事研究中主要是内容方面。已有的内容或是缺少的部分都应该有所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图像化叙事研究的意义很大,因此将研究出的内容真正实践出来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的图像化叙事更容易将思想政治诠释出来,因此将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图像化教育实践出来具有很大的意义。(五)图像化传播改变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图像化传播进入了大众的视线。图像以直观简洁的方式进入市场,渗透在各行各业中,但是图像也难直接表达出较为抽象或是内涵意义的内容。不论是在高校的公共课堂还是专业课堂都是需要培养学生思维的一种方法,但是图像直观的特点导致学生失去逻辑思维,这与高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背道而驰。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了束缚[3],但是图像化的传播方式却深得大学生的喜爱,直接导致学生在看图说话的同时缺乏逻辑思考能力。除此之外,不同的学生在图像化转信息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答案,进而曲解了学校对于学生思维的教育。根据目前高校的课堂调查发现,图像化传播已成普遍化。大多数高校教师都会通过图像化的形式开始教学传播知识,但实际上,这种做法会导致学生认为不需要教师,只要看图像化传播便可学到知识的错误思想。教师作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为图像化传播所替代,教师成为图像化的点缀,这种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图像化传播压制了传统的教育主体。为了将更好的结果展现给学生,大多数教师会选择较为夸张的图像呈现出来,给学生带来感官和认知上的刺激。目前的教育离不开多媒体的应用。学校也会在多媒体的使用上对教师进行培训,这个出发点是好的,可是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失去了多媒体辅助教育主体的初衷。从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可以看出,图像化的传播如果使用不当,会影响所传播出的思想政治,给学生带来误导信息。学校也存在一种现象,部分教师为了减轻教学负担,过分依赖图像化传播,这种做法让教育本身失去意义。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地使用图像化传播,同时需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对图像化传播的认知。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图像化叙事教育教学的路径

(一)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图像素养。要想正确地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图像素养,就必须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于图像的挑选能力。除此之外,还要提高大学生对于图像信息的解读理解能力。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要想通过图像化进行趋势教育,那么教师就必须选择具有鲜明的政治代表性和价值传导性的图片,这些图片必须呈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也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进行一定的价值导向作用。所以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和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对自己图像化思维能力进行一定程度的提升,增加自己对于图像画的鉴定能力,并要把这些图像化与教材中的文字内容进行结合,在保证课堂中文字叙述内容充足的同时,再引入能够相互论证的图像化,这样既能发挥出图像化叙事教育的优点,也能满足政治理论课堂的需要,还能推进课堂图像化的教学[4]。(二)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化叙事深刻的内涵。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图像中的价值导向内容,就要增强相应的育人观念,这就要求教师挑选能够蕴含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图像。教师在对图像挑选时,应该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教育生活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图像内容,根据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时代特点,将大学生所感兴趣的元素融入图像中,这样既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观点进行深刻的表达,又能突出相应的核心价值观念。除此之外,还要坚持“图像能够在表达事实的同时,又能够直接表达思想政治教育中具备的相关价值观念”,避免学生对图像中的思想价值观念出现错误的理解,而歪曲图像的真实意义。(三)坚持图像的具体化和抽象化统一。图像中的具体化就是指从图像的宏观层面直接进行理解,而图像中的抽象化则是指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理论观点,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内容转化为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念的过程。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叙事化中坚持具体化和抽象化兼有的原则,才能将复杂的思想政治理论观点联系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且由于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各种图像,已经初步具备了对于图像的鉴别能力,一般的图像反而会引起大学生的审美疲劳,应该坚持图像的具体化和抽象化统一的特点进行图片的挑选。

参考文献:

[1]伍慷.图像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9):56-57.

[2]寇晓燕.网络图像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转换[J].教育评论,2017(4):76-79.

[3]周琪.思想政治教育的图像化转向[J].思想教育研究,2017(1):53-56.

图像时代范文篇10

一、图像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概念与特点

(一)图像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概念。图像,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上来区分,“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图像是一种非文字传播的阅读文本,凡是可见的形象来表达、理解和解释事物的符号形态都可称作图像,如雕像、建筑、装置艺术、化态景观等;而狭义上的视觉文化,就是指现代社会通过各种视觉技术制作的,报刊、广告、摄影、电影、电视及网络等媒介为主要传播方式的视像文化形态”[1]。图像既包括静态的图像,如图画、雕像、照片、雕塑、建筑等,也包括动态的图像,如影像、动漫等。图像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把图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方式;即把“图像化”的方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发挥“图像”的感性直观与形象生动等优势,以立体多维的图像表达抽象的价值观,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图像化教育方式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大学生通“图像”来感受更加立体、直观的思想政治教育。综上,图像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各种“图像”资源包括图像、雕像、影视、图画等各种蕴含“真、善、美”的价值理念的图像、影像内容,结合图像时代大学生的特点,运用一定的教育技巧进行开发、挖掘、转换、创新各种图像资源,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化教育的“向善、向美、向真”的价值导向。(二)图像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特点。图像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把“图像”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坚持直观性与形象化的统一、象征性与隐喻性的统一、现实性与虚拟性的统一,契合数字化时代大学生图像化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及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图像的直观性、形象化给人一种视听感官的冲击,以直观的形象展示了图像本身蕴含的思想及理念,但每个人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知识结构对图像的内容进行理解、重构、编码来作出价值判断。图像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以图像的直观、形象化的一种感染力、表现力弥补理论教育的感性的不足,适应图像时代大学生的认知和阅读习惯,与他们的图像逻辑思维相契合,既能调动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也能在感性直观的教育方式下把价值观的内容内化于心,达到全面的诠释抽象的理论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可见可感和入脑入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图像的象征与隐喻的统一即利用图像符号意指某种事物象征的精神内涵、理想信念或者隐喻的价值理念。图像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将图像的象征性与隐喻性的统一将晦涩难懂的价值观以图像的象征、隐喻手法将其生活化、简单易懂的具象方式表达出不可见的价值观,如借助长城、中华龙、国旗来象征国家的寓意;和平鸽象征和平寓意;天平隐喻的是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中医的“阴阳”隐喻了对立统一的哲理。图像的现实性与虚拟性的统一,即“现实性是指当代图像在制作过程中的灵感、选题、取材及其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虚拟性是指以知识、信息、消息、文字、图像、声音等作为自己的存在形式[2]。正如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选取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些军事和外交的重大事件为题材,以虚拟Q版动物造型的形式展现出来;“大抗战”动漫游戏,选取中国8年抗日的史实为题材,以虚拟的网络游戏把中国在抗日过程中国共联军的战役、游击战、地道战等历史事件来展现中华民族团结对外的抗日战争历史。图像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将图像的现实性与虚拟性相结合,把史实结合网络虚拟游戏进行价值观教育,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内心的情感共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

二、实施图像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依据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价值导向的“显性”与“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经典论述。在2020年中国面对百年一遇的“肺炎”,央视网根据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推出的超然动漫“对疫”,以动漫的短视频播放人类千百年来与魔物抗争,人类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联手攻关击败病魔。国家以当代青年喜欢的动漫方式把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互助、集体主义精神等价值观理念以生动、形象的直观方式呈现在大众视野当中,实现价值观的引导。央视通过图像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把现实生活的难题与虚拟的网络展示、解读现实的抗疫事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在2020年3月10日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国家跟随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上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网络直播视频把现实生活中的抗疫情况对全国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把信息的实时性、交互性以网络呈现,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图像化表达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话语、理论话语转变为图像话语、生活话语,在观看视频的弹幕和即时评论进行信息的交流,把“爱国、无私奉献、生命至上、社会责任感”等社会价值共识以鲜活和富有感染力、情感并茂的方式激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和行为自觉。

三、学情变化———实施图像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

依据海德格尔曾经说过:“从本质上来看,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图像时代的数字原住民———大学生的图本思维方式及价值观、信仰、道德规范等受到了图像化、视觉文化强有力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现有文本叙事的理论灌输方式受到了挑战,呼吁图像化、视觉化的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图像崇拜和视觉狂欢已成为当代青年追求的主要文化范式,这使得以文本话语、理性话语为主要话语形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受到冲击”[3]。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发展,需要创新教学方式,以图像化的教育方式耦合大学生在图像化时代的一种视觉享受的需求,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大学生认知方式的图像化转变。“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对事物进行认知时所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4]。大学生的认知方式跟随图像时代的发展由文本述事转变为文本述事与图像述事相结合,凸显图像述事的重要性;“与语言、文字符号不同,图像符号是通过主体的视觉感受和图像的反作用来认知世界,以图本的形式进一步重塑主体的认知”[5]。他们认知方式的图像化转变表现为“借助电视电影认知外界,通过多媒体课件开展课堂教学,以及校园文化环境中的宣传图、大街小巷中的广告图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认知方式”[6]。在现实生活中的巨幅广告牌、国家及国际社会新闻、3D与4D电影,5D的VR体验等,都是大学生认知世界及体验的图像方式。图像化的认知方式中的“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和容易记忆契合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认知和信息交流的方式,而对于抽象和深奥、形而上的东西有着本能性的排斥;正如大学生通过好莱坞影视认知美国先进的科技及隐含在影片中的个人价值观、英雄主义;日本的动漫认知日本的征战特性及日本的文化;韩国的偶像剧认知韩国先进的整形技术及浪漫的文化;英国的神探影视剧认识英国的绅士品格等。中国出产的一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后的军事和外交的重大事件为题材拍摄的《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动漫,大学生通过观看这个动漫片来认知我国的党史军史的发展,引起了情感的共鸣,更是激发他们内心的爱国情怀,凝聚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观认同。图像时代的发展及社会环境的图像化导致图像述事的直观性与趣味性、生动性契合大学生对事物的认知,逐渐形成一种图像化的认知方式,进而重构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二)大学生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图像化转变。思维方式主要指思维借以实现的形式,主要分为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形象的直观思维,前者是以文字为主的文本逻辑思维,后者是非文本的情景化、直观性的图像思维方式。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图像时代的大学生的交往行为方式与信息的交流方式更多借助网络的表情包(动态与静态的表情包相结合)如阿狸、兔斯基、蜡笔小新、暴走漫画蛋先生;借助电视与电影来认知外面的世界、借助网络游戏来消遣课余时间、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视频、微视频等方式表达自我的情感及发泄不满;这种具象化及直观性的的图像化认知方式、交流方式促使大学生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的图像化转变;如习惯性的随心随性的摄影拍照、习惯在网上观看视频和图片,习惯性的通过抖音小视频、微信小视频等方式共享,分享别人的欢乐或者是悲伤、也分享自己的生活及烦恼;通过网络游戏与他人的网络互动来交流思想,张扬个性,通过网络视频的弹幕与他人交流思想,通过体验5D的VR真人实战带来的身临其境的“虚拟”现实感等满足自己对精神的需求和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及认可。“图像为人们营造出具体可感、可见、可触摸、可体验的形象化场景”[6],吸引大学生对“图文并茂”的生活方式的追求,这不仅是伴随着图像而存在,而是图像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图像则反过来进一步塑造着青少年的话语表达方式、记忆、思维以及情感经验,逐渐形成了图像话语和图像思维”[6]。(三)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图像化转变。学习方式指个体在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具有偏好性的行为方式与行为特征。在数字化图像时代大学生的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子阅读器等,都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必备工具,学习工具的数字化发展促使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图像化转变。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面对的电子书、多媒体上课、微课、慕课、雨课堂、网络课程的普遍实施,凸显了学习方式的图像化转变,表现由文字为主,图像为辅转变为图文结合进行交流的学习方式。在今年的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网络平台和超星学习通APP上的名校名师上的“示范思政网络课”等,都是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充分凸显在图像时代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图像化转变。在现今大学生是“机不离手”,以移动终端为媒介的手机、平板电脑的使用等,使大学生的学习从教室、宿舍窄小的上课空间向操场、食堂、地铁站、公交站或者其他的公共场所等来扩展,实现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网络化和图像化。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图像化转变是适应时代的发展,更是契合大学生对新的教学方式需求。

四、图像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

在数字化时代,大学生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学习方式的图像化转变,呼吁图像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运用,为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化教育提供了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化教育方式运用在遵循图像化逻辑思维的前提下,在教育内容上,挖掘中医的图像文化资源的价值观意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与途径上,打造立体多维的涵化路径和采取“图像”与理论讲授结合的培养机制,以图像化的教育方式把隐喻在传统中医文化的价值理念展示出来,以具体、形象的方式解读抽象的价值观、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在教育内容上,挖掘中医的图像文化资源内隐的价值观。中医药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共通的价值观及共同的文化符号。要求教育者对中医的图像文化资源进行挖掘与转化,以中医学生所熟知的中医图像文化符号及共同的价值理念增强价值观的教育效果。中医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仁、和、精、诚”,如大医精诚、医者仁心、以人文本、天人合一、诚实守信等的价值理念。教育者要挖掘中医图像文化中的“医者仁心、生命至上、救死扶伤”的伦理道德观、“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衡及“治未病”的健康观、“医患和谐、同道谦和”的道德观、“调和致中”的治疗观、“医术精湛”的职业观、“以人为本”的生命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等等。如教育者组织大学生参观广西中医药大学的校园雕像、教学楼前的中医药历史发展文化石雕走廊、图书馆正门两侧墙上的岐黄论医、杏坛讲学大型石刻浮雕、张仲景大广场的仲景铜像、合德楼前的“河图洛书”石刻像、教学楼旁的“孔子问道老子的”雕像等直观性、形象化的图像,在参观过程有意识对直观的中医药文化景观及文化符号进行解说,揭示其道法自然的生命观、形神兼顾的健康观、整体平衡的思维观、辩证论治的诊疗观和大医精诚的道德观和医圣对中医学的无私奉献精神、探寻医道的艰苦奋斗精神、《问道》中儒家仁礼、仁爱为本的道德追求;使大学生产生“中医历史的连续感和‘身在其中’感”[7],通过石雕图像的行为“形塑”和“群塑”对医学生进行感召和教化,强化价值观教育效果;在视觉经验的刺激下产生相应的行为动机或模仿,引导医学生将理论认知转化为实践,以实现个体的知行统一。(二)在教育途径上,打造立体多维的涵化路径。思想政治教育的图像化教育,既要遵循教育对象的视觉感知,又要遵循教育对象的图像化体验路径;通过多种教育途径、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在体验与感悟中引发内心的触动、把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外化为日常的行为。第一,校园环境中的中医药图像文化景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感知路径。广西中医药大学的校园环境具有浓厚的传统中医文化特色,独特的中医历史建筑及校园文化石、种植多种中药的药师山及校园中的中药树林等校园文化景观产生潜移默化的价值观教育作用。教育者组织大学生参观广西中医药大学的校园文化环境,如中医特色的文化标语、中医经典著作石刻文等,引导他们在感性直观的文化环境中领悟中医药文化蕴含的天人合一、阴阳调和、以人为本、大医精诚等价值观;亦或是引导学生参观学校的板墙或者学校宣传栏、教室及学院文化宣传栏的中医人文精神的图像标语,让大学生感知学校的校风、学风都充满了中医人文精神,让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价值观教育。还有校园一角中的著名中医大家雕像、名人铜像、广西中医药大学的校门口的晨钟暮鼓楼的中医特色建筑,广西中医药大学达道楼前的青铜雕像———《对话》展现的张仲景、希波克拉底两位东西方医圣会晤的雕像,图书馆边上的刮骨疗毒的铜像;合德楼前的大型石刻河图洛书图、张仲景大广场的铜像等中医特色的校园图像文化景观给大学生营造一种爱校、爱中医和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氛围;引导大学生手绘中医名人图像、摄影、中医人文精神专题漫画展等方式,在仰望、凝视、描绘中医名人雕像的过程中触动学生的内心对“医圣”以人为本、济世救人的精神认可和坚定中医药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让学生体会图像化的教育方式带来一种“隐性”的价值观教育。第二,举办中医药图像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体验路径。如教育者举办中医药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为主题的微视频大赛,让学生自己编剧及自己扮演的方式加深对中医药传统文化、医学人文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通过引导大学生参加中医经典的价值观的图文互构的文化活动,激发情感共鸣,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感悟“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仁德为本”等价值观,在原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对这些价值观进行自主认知、自主选择、自主判断,最后达到价值观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外“中医药特色图像文化展”、中医名人名师“手绘展”等多种主题图像活动,引导大学生通过图片制作、微视频拍摄等形式认知中医药传统文化内涵的多种价值观,以中医药图像文化交流的形式实现价值观认同。第三,构建以中医药图像文化为主题的校园舆论平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路径。诸如开设中医药图像文化的微信公众号,以微信公众号推送中医药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文章及微视频、广西中医药大学课程思政的推文及中医义诊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的视频等,让中医专业的学生通过微信公众号的推文引发共鸣和震撼的情感体验,激发其产生认同、内化及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驱动力;开设红色微博、红色论坛、“国医大师”博客等,依托校园的网络舆论平台的互动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网络教育活动中,使大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体悟和反思,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三)在教育方式上,采取“图像”与理论讲授结合的培养机制。在图像时代,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图像化转变呼吁教育者对中医专业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采取“图像”与理论讲授的结合,即契合大学生对图像化教学方式的需求,又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理性需要。教育者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思政课的价值观教学,既要把理论内容进行必要的讲授,同时结合“图像”进行价值观教育。例如把2020年在肺炎疫情期间:在抗疫前线的医生、护士拍摄的图片、视频;全国人民为抗疫捐物等视频在课堂上展示出来激发医学生内心的爱国、奉献的情感,因为再生动的语言也无法替代的一张张护士穿防护服勒的面部变型照片、一个个为抗疫而奋战的医生累的倒地睡觉的照片及视频,以直观、具象、逼真的人物形象及他们身上的医者仁心、生命至上、高尚的职业道德、乐于奉献、不畏困难、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直击大学生的内心,引起他们的内心的情感共鸣,实现在潜移默化的价值观教育。以抗疫的图像结合理论讲授,教育者通过课堂短时设计图像———抗疫与中医为主题的制作卡片;以此引发大学生的反思:作为一名中医专业的大学生,我们能做什么?我们怎么做是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还有学校推送微电影———名医校友,以视觉影像引导大学生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影片表达出来的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的价值理念;线上的名校名师讲思政课,引发大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参观博物馆、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图文结合的现场教学,以直观、具象、逼真的形式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导大学生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转化到日常的生活行为中。

参考文献:

[1]王勤富.当代图像传播的特征与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6:60.

[2]王友萍.当代图像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8.

[3]寇晓燕.文本与图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叙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21(02):34-37.

[4]刘星焕.当代图像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8:15.

[5]郭科.思想政治教学图像化构建研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21):52-53.

[6]郁有凯.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像化教育[J].青年探索,2019(03):64-72.